浅析互联网时代下的版权代理制度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版权代理是版权贸易蓬勃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版权代理人以委托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办理版权内财产权利的转让或许可使用,以及其他有关版权事宜。互联网时代下,版权交易愈发频繁,著作权纠纷也日益凸显,如何保护原作者的著作权已经成为有广泛影响的社会话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完善版权代理制度作为解决方案。

一、英美国家的版权代理制度发展之路

版权代理人(Copyright Agent),也被称为版权经纪人,出现于19世纪后期。历史上第一家版权代理公司成立于1875年,其开创人是亚历山大·坡洛克·瓦特(Alexander Pollock Watt)。而英国著名诗人吉卜林(Kipling)和济慈(Yeats)都曾是该公司的委托人。版权代理人同自己的委托人即作者签订合同,并代表作者将其全部或部分著作权出卖或许可给各式各样的出版商。出版商把钱直接交给代理,通常代理人会抽取部分佣金,然后将大部分付给作者。这种运作机制给作者和出版商都带来了便利。

当今社会,版权代理人的主要职责就是从商业角度出发,为实现其委托人的利益而进行各种版权交易活动。如寻找合适的出版商出版图书,授权允许报刊转载文章,授权制片公司将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等。而相对于传统图书出版,影视改编权交易在版权代理人业务范围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以美国好莱坞为例,好莱坞电影以诸如小说、游戏、漫画等为内容来源改编的剧本越来越多。根据The Numbers网站的统计数据,1995-2014年间,好莱坞公映的12545部电影中,改编自其它来源的电影共5703部,而原创剧本只占据了不到一半的份额。奥斯卡著名影片《乱世佳人》、《阿甘正传》、《饥饿游戏》等,均是由小说改编而成。

版权代理人在英美等国的版权交易领域中有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不仅组成了实力雄厚、制度规范的版权代理人机构,而且还有自己的行业组织。反观国内,版权代理制度则存在不少缺陷,不仅代理机构数量少、规模小,而且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也存在不足。随着著作权相关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各种矛盾也相继凸显。为了降低纠纷解决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稳定社会秩序,建立完善的版权代理制度成为了我国著作权领域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我国完善版权代理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的版权代理活动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主要是出于涉外版权贸易的需要,1996年国家版权局通过了《著作权涉外代理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对涉外版权代理进行规范。此暂行办法仅针对于涉外部分,而国内的版权交易则缺乏相关规定,主要通过《民法通则》、《合同法》及其解释进行规范。因此总体看来我国版权代理缺少专门和系统的法律制度。

而跨媒体运作版权的经纪人,则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一个新兴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力量不断壮大,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网络作品的影视改编层出不穷,也因此产生了更多更复杂的版权争端。《芈月传》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无独有偶,电视剧《刀客家族的女人》也曝出未如约表明系“根据董陆明长篇小说《拉锯地带》改编”的丑闻。试想,如果有专业的版权代理人为作者严格把关合同签约,督促出品方履行合同责任,是否可以避免一些争端的产生?也因此,社会大众认为版权代理人的缺位是如今版权争端频发的重要原因。

那么在目前网络作品影视改编的大背景下,版权代理人在版权交易过程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一般认为,版权代理人这一中介的存在比起作者与出品方直接接触有三点好处:一是版权代理人可以挖掘作者、作品资源,为优秀的作品提供更多搬上荧幕的机会;二是负责处理作者相关的版权事务,为作者节省时间和精力进行文学创作;三是熟悉市场情况与版权交易规则的版权代理人,能为作者争取更大的利益。

首先是挖掘作者、作品资源。发掘优秀作品资源是版权经纪人最基本的业务。许多优秀的作者被版权经纪人发现于网络文学网站。如盛大文学网,即是跨媒体版权运作的成功案例。版权代理人可以主动与优秀作品联系,与作者建立代理关系,对作品进行包装并向市场推销,从而进一步推动版权流通,给予优质作品更多的发展机会。其次是帮助作者处理相关版权事务。根据社会分工理论,作者与版权代理人应属于不同的分工,从而实现社会效率的最大化。版权代理人根据合同,帮助作者处理好如寻找出版商、合同谈判、作品推广等业务。从而保证作者不再为冗杂的版权事务而浪费心力,专心创作。另外,版权代理人能帮助作者争取最大的利益。西方国家的案例证明,通过版权代理人实行其专业的代理活动,文学作品的版税价格可以高达几百万美元。版权代理人凭借其对市场的专业了解和谈判知识,往往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作者的利益得到实现,从出版商手中为委托人争取到最佳条件。同时,经由版权代理人把关,作者或著作权人不会盲目签订版权交易合同,从而尽可能的避免纠纷产生。

由此可见,完善版权代理制度在我国具有迫切性,是稳定著作权相关社会、法律秩序的需要。且考虑到版权代理人的在版权交易中发挥的优势,其已成为维护原作者利益,提高交易效率,推动版权交易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互联网时代下,版权代理人需要具备新素质、开拓新业务、适应新需求。因此如何完善互联网时代下的版权代理制度将成为本文讨论的重点。

三、互联网时代完善版权代理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互联网时代,版权代理制度面临新的挑战。“全版权运营”,是互联网时代跨媒体版权经纪的核心理念。与传统的版权运营方式不同,如今一部小说,不仅可以作为图书出版,还可以通过授权改编,将其变成电影、游戏、电视剧。目前中国的跨媒体版权经纪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然而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版权代理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找出完善我国互联网时代下版权代理制度的可行性方法。

当前,互联网中丰富的作品资源是版权经纪活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前中国跨媒体版权代理中,仅捧红《步步惊心》等小说的盛大文学网,每天就有6000万字的更新量,更不必说其他资源来源。由此可见,整个互联网环境下等待发掘的作品资源非常可观。另一方面,我国网络文学受众广泛,优秀的作品往往拥有雄厚的读者群。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2.85亿,占网民总体的42.6%,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2.49亿,较去年底增加了2282万,占手机网民的42%。如果说百花齐放的网络文学是我国版权代理制度发展的沃土,那么广泛的读者群则是网络作品的跨媒体版权交易的动力所在。这些为我国版权代理制度的完善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当然,要完善版权代理制度,除了大环境之外,还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职业技能。我国目前也有一些机构从事于培训版权代理人。如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就曾经举办过版权经纪人专业实务培训班,累积培训人数达400人次。当前,我国许多版权经纪的从业者都处在时代过渡的关键时刻,从单纯的图书出版领域发展到全版权运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培养出新时代的优秀版权代理人,是相关机构必须考虑的问题。

此外,在完善版权代理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严格的行业规范,制定版权代理人从业资格制度。由行业协会制定并完善相应的行业规范是眼下的一个解决方法。另外,针对从业资格问题,国家版权局应组织权威性考试,通过考试的人员才可以从事版权经营活动。严格控制版权代理资格,是出于对版权所有人负责的态度,也是为行业整体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最后,国家应加强相关立法,从法律层面规范版权代理制度。合同法及其解释关于代理的条款是版权代理制度的基本性规定。此外,应加大立法力度,对版权代理进行专门化、系统化的规范。使版权代理行为有法可依,同时由法律推动和促进版权代理制度的发展。

摘要:版权代理,是指作者或著作权人通过委托代理人进行版权交易。在此过程中,版权代理人承担帮助作者寻找发表机会,与出版商谈判以及相应的发行推广等责任。本文将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介绍英美国家版权代理制度发展和完善的经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究如何将该制度应用于中国在互联网时代的版权交易中。并结合逻辑研究方法,从经济、社会等角度对版权代理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版权代理,比较研究法

参考文献

[1] 孙玉芸.作品演绎权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2] 张志林,孙铁军,包韫慧.我国版权代理市场特点及发展[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16(3):18.

[3] 刘玲香.英美国家的版权代理人[J].国外出版瞭望,2002,22:27.

[4] 孟治刚.涉外版权代理制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J].中国出版,2014,14:49.

[5] 丁培卫.新时期中国图书版权代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1,4:39.

[6] 彭侃.好莱坞电影剧本开发体系[J].当代电影,2014,7:11.

[7] 李修文.营销故事:作家的经纪人[N].民营经济报,2002-6-28.

[8] 杨旭,王适文.跨媒体版权运营:版权经纪人让作品“无处不在”[N].人民日报,2011-09-19.

上一篇:幼儿的律动和舞蹈的作用及教学法下一篇: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