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发展情况

2022-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汽车保险发展情况

我国汽车保险行业市场细分发展情况研究分析

[摘 要] 汽车保险又叫车险,指的是针对机动车辆的保险。单指车辆由于意外事故或者是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所造成人身伤亡或者是经济损失时保险公司担负赔偿责任的一种保险。由于出现的时间相较于其他类保险要晚得多,所以汽车保险可以说是属于财产保险中的一种新兴保险。早期的汽车保险是以第三者责任险为主的,直到今天才慢慢发展出关于车身碰撞产生损失的保险。

[关 键 词] 汽车保险;起源;发展史;公共秩序

[

一、汽车保险的最初起源

车险最早于19世纪中后期起源于国外,当时是由于一些欧洲国家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汽车所导致的意外事故层出不穷,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随之一些国家开始高度关注这个问题,尽管当时也及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依然没能缓解这种情况。终于在1896年的时候,由英国人首先推出了汽车保险,经过不断地改进与完善,于1898年的时候,正式推出了“汽车第三者责任险”,随之汽车保险的范围也逐渐被扩大。

二、我国关于汽车保险的相关发展史

(1)我国的汽车发展史可谓是历经艰辛,过程十分曲折。事实上早在鸦片战争的时候汽车保险就进入了我国,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允许,清政府趋炎附势,市场完全被外国保险公司垄断,根据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根本难以实现汽车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所以也就一直没能在行业中立足,在萌芽时期滞留了很多年。

(2)随后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后,才开始正式推出汽车保险,但是由于当时人们的知识水平比较低,而且见识少,目光短浅,并且相关单位的宣传也做得不够好,使得保险行业一直饱受争议。当时许多人都认为汽车保险根本没用,保险公司给予补偿这样只会变向地使交通事故在人为的情况下增多,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很不利。因此,在当时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停止了汽车保险相关业务,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多年后,为了满足一些外国大使的需求,才又重新开始发展保险事业。

(3)当时我国保险将近中断了20多年之久。于1980年才重新恢复。后来国家经济开始迅速发展,汽车的保有量也相对提高了一些。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交通事业也迅速发展起来,这也使得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更为频繁,汽车保险逐渐开始被认可。但是由于当时国民经济水平还不算太高,汽车保险仅仅占整个保险市场的百分之二。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才有了质的变化,机动车开始逐渐普及,相应的汽车保险业务也开始迅速发展。

三、汽车保险的重要作用

(一)缓解不良心理

随着我国目前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工业的地位在国家产业中已经变得尤为重要,为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汽车产业为国家发展带来大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配套的汽车保险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而且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对日常生活中使用汽车时容易产生危险的担心。可以说汽车保险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对汽车产品的购买欲,缓解了客户的一些不良情绪。

(二)对公共秩序有良好的维持作用

经济快速发展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眼下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汽车保险单个来说虽然不是很贵,但是其针对的总体种类较多,车类所有者涉及许多人群、企业单位、个人、政府机关等。人们为了降低汽车带来的风险,多数都愿意为自己的车辆投保。即使是出现了事故,也会由保险公司代替担负赔偿责任。从这一点可以明显地看出:汽车保险在保证受保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社会的稳定性。

(三)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

车辆在发生事故之后,后续的维修费用是汽车保险成本中最主要的一部分。从实质上讲,事故车辆的维修质量代表的也是所购买的汽车保险产品的质量。所以说,一般保险公司都需要有效地做好控制成本和风险的工作,必须要完善事故车辆的后期维修管理,同时也要加强自身企业的相关管理,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事故车辆的维修质量。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保险人要以社会效益以及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同时与相关汽车生产厂家和维修企业共同分析探讨,加大投资力度,创新相关技术,从而大幅度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四)汽车保险是财务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相关政策的颁发与实施,国家在道路交通上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整体汽车保有量也大幅度提高。在这种社会前提下,可以看出我国现在每年的汽车保险费用都在逐年大幅度增加。经过分析相关调查结果发现,在我国整体的保险行业中,无论哪个企业,汽车保险的收入都能占财务保险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甚至部分企业可以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汽车保险已经成了财务保险中最主要的力量,它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

四、汽车保险产品细分研究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车辆的依赖越来越重,这种社会环境下就使得保险公司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经过逐渐的演变与改进,汽车保险产品相较于以前也变得十分细化,而且种类很多。从本质意义上讲,汽车保险主要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种是汽车强制保险和汽车商业保险。

强制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相关法律来进行强制规定必须要买的保险;商业保险是指车辆所有者按照自己的需要自愿购买的保险,是非国家强制规定的,当然也是目前最受客户青睐的产品。根据汽车保险按照事故出现后相关的责任范围还可以分为:附加险和基本险。其中基本险中包含四类产品,分别是:(1)第三者责任险;(2)车上人员责任险;(3)车辆损失险;(4)全车盗抢险。附加险包含:(1)玻璃单独破碎险:指的是保险公司负责赔偿车辆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玻璃单独坏掉的相应损失;(2)自燃损失险:保险公司负责赔偿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线、车内电器、车辆供油系统、运载易燃货物等发生了着火现象的相应损失;(3)无过失责任险:保险公司承担赔偿在车辆使用过程中自然造成的一些损失;(4)车身划痕险:保险公司负责赔偿车辆在使用过程中除重大碰撞外的汽车表面油漆出现划痕所带来的损失;(5)涉水损失险:保险公司承担车辆在积水道路或者河流行走后所导致的水淹性故障所带来的损失;(6)全车抢盗险:保险公司承担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因意外被抢劫、全车被盗窃或被抢夺造成的损失以及事故期间受到的一系列部件的损失和维修的合理费用;(7)载货物掉落责任险:保险公司承担车辆在运载过程中因故障导致掉落货物带来的损失;(8)车辆停驶损失险:保险公司承担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因意外停驶所造成的损失;此外还有新增设备损失险和不计免赔特约险等等。作为担保人可以随意选择适合自己车辆的保险,也可以进行全部投保。在以上这些保险中,玻璃单独破碎险和新增加设备险以及自然损失险这三种附加险是属于车身损失险中的,投保人必须要在购买车辆损失险后才可以进行投保;第三者责任险的附加险有车上责任险和车载货物掉落险以及无过错责任险,这几种保险产品投保者必须要在购买第三者责任险后才可以进行投保。另外,机动车要想正常挂牌上路行驶,首先必须要购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后,车辆才可以正常使用,这是国家强制规定的一种保险。毋庸置疑,保险公司每种产品的制定都有它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从任何角度讲都是非常齐全的。

五、促进我国汽车保险行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一)对原有汽车保险相关制度进行改革

1.加大赔偿力度

保险公司应该在防损方面加大投资力度,这样可以在降低事故发生率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并且在客户出险时,保险公司能够及时给予方便快捷的高质量服务,可以采用事先预赔的方式以及在事故车辆进行维修时提供代车服务等等,这些都能够在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2.车险费率要合理

保险产品费率的决定因素有很多,但是由于每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不同,相应的侧重点也是有一定差异的。我们要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来分析、制定、厘定合理的车险费率。

3.创新保险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保险产品种类众多。保险公司要想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就必须要提升自身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针对市场需要推出特色产品,为投保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这样才能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稳定自己的市场地位。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

(1)由于现在的投保人越来越多,相关数据和资料也就越来越复杂混乱。这时候保险公司就要建立合理的数据信息系统,详细记录好每位投保人的个人资料,在出险时能够及时给予帮助。同时也要进行深入调查,与相关部门良好配合,多收集风险信息,做到把事故率降到最低。

(2)保险市场要想健康持续地发展,拥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相关部门要时刻掌握市场信息,加强监管力度,并且出台合适的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严格规范,以促进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3)国家政府部门要做到大力支持,并且及时为保险公司提供相关数据信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度。同时制定好监管计划,为正规保险公司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对一些不法商贩要予以最严厉的打击,确保保险市场的安全、健康。

六、结束语

中国是世界汽车产业大国之一,同时也是汽车保险行业的源头。随着目前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将会是全球最具潜力的保险市场,只有企业、社会、国家三方共同努力,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制定最合适的发展策略,我国的汽车保险行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白玉培.浅析集中作业模式对汽车保险市场的影响[A].四川省第九届(2009年)汽车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9.

[2]马亚晨.中国汽车保险面临的挑战和对策[N].安徽经济报,2005.

[3]吴赛勋.怎样选择汽车保险的险种[N].中国证券报,2005.

作者:钟子文

第2篇:关于县域保险市场发展情况的调查

摘 要:近年来,县域保险业实力不断壮大,县域保险市场得到快速发展,这对保障县域经济发展和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在海南县域保险市场发展情况调查的基础上,介绍了县域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促进县域保险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海南;县域保险;发展情况

目前,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保险公司而言,县域市场所蕴含的保险发展潜力和空间显得越来越重要。据调查,近年来,海南各类保险机构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大力拓展保险业务,县域保险市场得到迅速发展,市场主体不断增加、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服务领域日益拓宽。

一、县域保险市场发展概况

(一)保险市场组织体系渐趋完善,保险业务平稳发展

随着保险市场渐趋活跃,海南各种类型的保险市场主体迅速增加,保险业务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多家保险公司纷纷向市、县及以下地区的城乡延伸分支机构,保险从业人员也逐步增加。截至2011年末,海南县域保险市场中县级支公司119家,同比增加24家。县级营业部4家,其中设在乡镇以下的营业部有2家。营销服务部184家,其中设在乡镇以下的营销服务部有109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9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6家,保险经纪公司3家。兼业代理机构352家,同比增加67家。县域保险业持证营销员4042人,同比增加48人。2011年海南县域保险市场保费收入11.27亿元,同比增长3.26%。县域保险公司赔付支出3.77亿元,同比增长35.98%。

(二)业务发展市场集中度较高,险种趋于丰富

目前,海南县域保险市场地域分布较为集中。儋州、文昌、琼海和万宁4个县市的保费收入占全省县域保费收入的57.49%。海南县域保险业务以寿险为主,财产险业务中车险占比较高。2011年,县域寿险保费收入6.57亿元,同比增长6.13%,占县域保费收入的58.36%,同比提高1.58个百分点;车险保费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25.82%,占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的74.14%,同比提高17.94个百分点。对于海南县域财产险市场而言,具有本地特色的财产险产品主要有橡胶风灾保险、香蕉保险、热带水果和冬季瓜菜类新型货物运输保险。

(三)农业保险改革有序推进,功能保障作用初显成效

海南农业保险试点于2007年8月开始承保。之后,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每年都结合上年度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出台本年度的农业保险试点方案,在海南省政府的支持下,海南农业保险试点区域和试点规模逐年扩大,农业保险试点险种增加到13个,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强。2011年海南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17亿元,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5%,是继车险、企财险、特殊风险保险之后的第四大险种。2011年10月,海南遭受强台风强降雨袭击,农业生产损失惨重,海南保险业积极行动,农业保险为此次受灾的农户支付赔款超过1.35亿元,有效降低了农户的自然灾害损失,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灾后重建工作。

二、县域保险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对保险投保意愿不强,农业保险发展缓慢

目前,海南的农民对保险的购买不普遍,投保意愿不强,主要是因为:一是农民的收入不具备连续性,无法保证每年缴纳续期保险费用;二是消费观念较为传统,富余的资金主要用于建房,不考虑参保;三是保险产品满足不了一些农民的需求;四是一些保险公司忽视客户利益、保险销售宣传上误导消费者、部分条款设置不合理、保险服务前后不对称和投保容易理赔难等问题,也影响农民对保险信任度的提高。目前,海南省农业保险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5%,从2008年起年均仅增加1个百分点,其发展较为缓慢。由于农业保险承保风险高、效益低,大部分县域的农业保险业务仅由人保财险一家机构开展,其它财险公司并没有动力或能力去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一些县域的农业保险试点险种甚至出现萎缩。

(二)保险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引发无序竞争

随着市场的发展,部分市县市场主体数量增加速度较快,市场主体日益增多与有限保源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暴露出的问题也较为突出。2011年末,海南县级保险支公司达到119家,同比增长25.26%,高出保费收入增速22个百分点。目前,海南平均每个市县有7家以上的保险公司,部分市县的保险公司数量相对于市场容量而言偏多。一些保险公司为抢占县域保险市场,采取增加机构和人员的方法进行非常规增长,超出了县域保险市场的发展速度,这增加了保险机构的经营成本,降低了盈利空间,加大了经营风险。而新设保险机构的快速增多也可能导致过度竞争而引发市场无序行为。

(三)存在保险的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

目前,海南县域各保险公司的险种较为单一,同质化程度较高,难以满足多层次的保险需求。由于海南没有法人保险机构,各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基本上由其总公司统一开发,除了个别农业险种和财产险种外,很少有针对县域市场特点开发的专门险种,这导致在销的保险产品缺乏城乡差异、地域差异和经济状况差异,会形成供需不匹配的情况。以寿险为例,县域公众往往对养老、人身意外伤害等保障型产品需求较高,但一些地方投资分红型保险销售比例过高。这种产品推广与客户需求不匹配的状态,不仅会造成保费收入上涨与保障能力不足的倒挂现象,也难以激活县域市场潜在的保险需求。

三、促进县域保险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开拓新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

加强对县域市场的研究和细分,为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消费者设计不同的产品,切实满足乡镇、农村与农业、农民的需求。首先,出台扶持地方政策,落实资金支持,引导农业保险业务有序开展。其次,要适当推行强制投保,通过强制投保,在足够大的领域内分摊风险,避免逆向选择,降低农业保险费率,减少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经营性支出。第三,应开发适宜当地情况、农民最急需的基本保障型寿险产品,比如养老、医疗和意外险产品。在贫困地区可设计以保障为主的产品,在较富裕地区可设计有一定投资价值的保险产品。第四,根据海南的实践需要,继续扩大农业保险的范围和险种,活跃农业保险市场。

(二)加强保险市场管理,有效规范市场秩序

一是在机构准入管理方面,应根据当地的人口、经济和市场发展状况,加强对保险机构设立的可行性研究,合理控制县域保险机构数量,择优准入。二是加强对县域保险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管理。例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发挥广告监管职能,加强对保险产品宣传广告的监督和管理,对误导消费者以及诋毁竞争对手的虚假宣传进行查处。三是保险市场主体应规范经营,强化责任感,做到诚信承保、严格履行承诺,准确、全面宣讲保险条款;完善续期保费收取办法,避免保单失效;对新单、撤单、失效保单以及退保、给付、投诉等情况全面回访,及时发现和解决在承保、给付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维护客户利益。

(三)完善县域保险市场监管体制

一是建议在地方成立保险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引导各保险公司加强内部自律、加强对保险代理人的管控和资格审查、规范保险代理分支机构的经营行为等。二是应加强县域保险监管体系的建设。可以从县域保险的监管指标、保险法宣传认知机制、保险队伍建设、理赔谈判机制和免费法律援助与诉讼仲裁制度等方面,逐步完善县域保险监管体系及各项监管指标,有效提高保险行业的声誉和形象,促进县域保险市场监管体系的完善。三是探索建立县域保险监管机制,形成县域保险监管合力。可以在一些市县或由几个市县联合设立监管机构,也可组成专业人士和社会公众参与的保险巡查监管小组,或委托基层人民银行和审计机关等机构代理监管保险业。 (责任编辑:陈薇)

作者:符瑞武,黄辉,陈太玉

第3篇:贷款保证保险:发展情况、现存问题及建议

摘 要:发展贷款保证保险对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有着积极的意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贷款保证保险的试点工作就已陆续开展。然而,发展贷款保证保险面临法律法规不健全、信用风险较大、银保合作不顺畅等问题。为积极发展贷款保证保险,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优化社会信用生态环境,理顺银保合作关系。

关键词:贷款;保证保险;贷款保证保险

2013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67号),提出“试点推广小额信贷保证保险”。这是继2011年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积极发展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之后,国务院发文进一步推动贷款保证保险发展。发展贷款保证保险,有助于缓解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内在这方面进行了多次尝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对此进行研究分析。

一、贷款保证保险的积极作用

(一)贷款保证保险可以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贷款保证保险降低了商业银行贷款时对抵押物的要求,有助于小微企业及时顺利地获得商业银行贷款。从小微企业自身角度看,其融资难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外源融资中对商业银行贷款依赖性较高。据调查,国内小企业融资方式中,选择利用自有资金筹资的小企业占比为48.41%,选择利用商业银行信贷筹资的小企业占比为38.89%,选择其他筹资方式的小企业占比不足13%,仅有2.38%的小企业首选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方式融资。可见,小微企业外源融资过程中对商业银行贷款的依赖性较高。

二是尽管小微企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依赖性较高,但商业银行贷款给小微企业时往往要求提供抵押物。小微企业存在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数据不健全、信息透明度不高等问题,直接导致商业银行了解小微企业困难。为了保障信贷资金安全,商业银行在对小微企业贷款时自然提出抵押物的要求,以保障风险在银企之间分担。然而,小微企业经营规模较小、生命周期较短,土地和房产等资产积累较少,缺乏合规足值的抵押物,被商业银行拒贷的情况时有发生。存在融资难的小企业中,45%反映未能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抵押。

(二)贷款保证保险可以有效分散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

据统计,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高出其他企业贷款不良率的1倍,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是企业贷款不良率的4倍。这意味着,商业银行信贷支持小微企业的风险较高。贷款保证保险引入保险公司后,形成了风险分摊机制,可以有效降低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承担的风险。这主要源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首先,贷款保证保险对客户的筛选更加严格,可以在客户准入环节更多地排除风险。小微企业贷款客户的风险比大企业更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在没有合作机构的情况下,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客户准入工作由商业银行独自完成。贷款保证保险则不同,不仅商业银行要对客户的资信进行评估,作为保险人的保险公司同样要考核客户的资信状况,这种双重把关的机制对客户的筛选更加严格,风险把控更严。

其次,贷款保证保险存在风险分摊机制,客户的风险不再由商业银行单独承担。目前来看,抵押贷款风险事故发生后商业银行受偿困难,担保贷款往往出现只担不保的情况。面对企业破产,商业银行没有偿债优先权,导致商业银行贷款面临较大风险。在贷款保证保险业务中,保险公司通过规模效应和大数定律为商业银行信贷服务降低系统风险,与商业银行共担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形成风险分摊机制。这可以有效降低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提高商业银行开拓小微企业信贷市场的积极性。

二、国内发展贷款保证保险的基本情况

(一)经营机构零星试点贷款保证保险

经营机构零星试点贷款保证保险始于1988年。在此过程中,保险公司起了主导作用。1988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湖南省分公司在湖南郴州、株洲、湘潭三市试点贷款保证保险。1990年工商银行石家庄市分行与当地保险公司,在该行两个办事处试行了银行贷款保证保险业务。

2007年7月,太平洋财险苏州分公司自主研发推出“中小企业短期抵押贷款保证保险”,其服务对象是申请生产经营性抵押贷款的中小企业,最高保险金额200万元,可满足90%以上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合作的商业银行包括工商银行苏州分行、常熟农村商业银行。

2008年8月,平安财险和杭州商业银行合作推出“平安易贷”业务,其贷款金额最低为1万元,最高为个人月收入的7倍。在杭州商业银行发放个人小额信用贷款的过程中,若出现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款,平安财险向商业银行先行偿付欠款。

2008年,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在上海地区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办了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原则上农民可获得的单笔贷款最高不超过50万元,信贷资金被指定用于扩大再生产、原材料采购等。单笔50万元以上的贷款,由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和中国投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

2009年8月底,国元农保开办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安徽省政府在安徽国元农业保险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中提供财政支持,承担80%的保费,降低了借款人的贷款成本。

(二)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在全国的发展

1997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平安保险公司试办汽车分期付款贷款保证保险。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后,随着商业银行按揭贷款业务的恢复和发展,贷款保证保险也随之快速发展。1999年保监会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全国开办《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太平洋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与建行深圳分行合作开办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该业务的快速发展既促进了汽车销售的增长,也满足了汽车消费的需要。但是,在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开办后,诈骗、挪用资金、恶意拖欠等贷款问题较为严重。2003年下半年开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部分保险公司相继停办了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为此,保监会于2004年1月15日下发《关于规范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04]7号),要求“各保险公司现行车贷险条款费率截至2004年3月31日一律废止”。虽然2004年4月1日新版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产品问世,但发展一直缓慢。

(三)地方政府主导的贷款保证保险试点

2009年,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首创“政银保”。政府财政投入1000万元作为贷款担保基金,并替投保农户负担50%的保险费,农村信用社为符合条件的担保对象提供贷款,广东人保财险等保险公司对上述贷款本金提供保证保险服务。贷款对象主要是佛山市三水区辖内的涉农机构和农户,农户单户最高贷款金额为50万元,涉农机构单户最高贷款金额为500万元。“政银保”的贷款期限根据经营周期和预期可还款现金流量确定,一般不超过1年。试点的前3年,“政银保”工程发放贷款1.6亿元,1258家农户受益。经广东省有关部门批准,“政银保”工程将再持续3年,并在广东省推广。

2009年8月,浙江省宁波市试点推出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主要为农业种养殖大户、初创期小企业和城乡创业者(含个体工商户)提供不超过6个月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三类借款人单户最高贷款金额依次是30万元、100万元和10万元。借款人融资成本由贷款利息、保证保险费及附加性保险费组成。其中,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人民银行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30%,保证保险费率和借款人意外伤害险费率合计最高不超过贷款本金的3%。当借款人不能按时还贷时,商业银行除了承担贷款的各项费用损失外,还要承担的贷款本金损失比例为30%,保险公司承担其余70%的贷款本金损失。为鼓励业务发展,宁波市财政拨出1000万元专项用于超额理赔补偿。人保宁波分公司和太保宁波分公司组成共保体,人保财险为首席承保人,宁波市的多家商业银行参与了试点。2011年,宁波市政府又发文将农业种养殖大户、初创期小企业和城乡创业者单户最高贷款金额分别提高至5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2011年10月,浙江省金融办下发《关于扩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在浙江省范围内扩大试点,截至2011年11月累计放款超过15.64亿元。

三、发展保证保险面临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对保证保险缺少明确的界定

理论界对保证保险的业务性质仍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保险公司对商业银行贷款客户承担保险责任是以投保人支付保费为条件,主要对客户的信用风险承担理赔责任,故而保证保险属于保险的一种,甚至可将其归入信用保险的范畴。另一种观点认为,在保证保险业务中,保险公司是在客户不能按时还款时承担保证责任,以此减少商业银行的损失,符合担保的特征,因此保证保险应归入担保的范畴。

法律法规缺少对保证保险的明确界定。虽然国务院于198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财产保险合同条例》、1985年颁布的《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均提到保证保险这一术语,但1995年《保险法》立法时,保证保险并未写进《保险法》中。2002年修订《保险法》时,仍未涉及保证保险,只是在《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中提到了保证保险,这导致保证保险业务的开展面临无法可依的局面。2009年再次修订《保险法》时,虽然将保证保险列为财产保险的一种,但对于何谓保证保险并未做出明确解释。

上述状况导致司法实践中对保证保险的判决标准不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指出:“保证保险是为保证合同债务人的履行而订立的合同,具有担保合同的性质……人民法院审理保证保险合同纠纷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时,适用《保险法》;《保险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担保法》”。保监会颁布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将保证保险作为和信用保险并列的一种保险业务。上述规定的直接结果是,法院在对保证保险进行判决时标准不统一,既有根据《担保法》进行判决的,也有根据《保险法》作出判决的。

(二)贷款保证保险发展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

由于我国信用体系不健全、信用监督和惩罚机制缺乏、失信者没有受到应有制裁的概率相对较大,极易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抵质押贷款因为有抵质押物的威慑作用、且抵质押率一般比较低,即使贷款出现问题,如果能够顺利处理抵质押物,商业银行贷款的本金和费用损失基本可以得到补偿。但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经办中,保障商业银行免遭信用风险的主要措施是对客户进行全面了解,以及良好的信用约束机制。贷款保证保险模式下,借款人为贷款而购买保证保险,其从心理上会认为自己既然出钱买了保险,保险公司理应承担赔付责任,因此可能导致其主观的还款意愿降低。同时,因为借款人在贷款过程中不仅要支付利息,也要支付保费,承担的融资成本较高。为了在偿还贷款和购买保险后仍有钱可赚,自然要追求较高的利润,势必诱导借款人从事高风险投资,在客户选择时难免存在逆向选择问题,这将进一步加剧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

(三)银保合作中存在合作不顺畅的问题

保证保险贷款业务的开展涉及到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两类金融机构,需要双方的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开展。但就国内前期试点的情况看,机构合作不畅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第一,商业银行在业务开展中存在保险公司承担托底担保责任的错误认识,认为保险公司会对贷款提供履约保险,即使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还可以寻求保险公司的理赔,因而放松客户的准入要求及管理。第二,保险公司为了抢夺市场,放宽客户准入条件,但在理赔条款上做文章,出险之后不能很好地履行赔付责任。同时,也存在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在合作中因地位不对等,强势的一方推脱理应承担的责任等问题。

四、发展贷款保证保险的相关建议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国内的《保险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对保证保险的规定并不明确,对于以隐瞒、欺诈等手段骗取贷款或骗保者的违约失信行为仍缺乏相应的制裁措施。为发展贷款保证保险,需要进一步做好保证保险的理论研究、统一对保证保险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保证保险的业务性质及其相关的法律责任,厘清保险费率形成机制、保险补偿体制框架、各级政府的管理职能、经营主体该享受的政策支持等问题,为依法制裁各类违法行为提供依据。

(二)优化社会信用生态环境

发展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必须培育良好的信用生态环境,建立并完善信息共享机制,降低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首先,应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正面引导各类经济主体树立诚信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舆论氛围。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其征集发布信息的优势,建立信用档案和信用信息系统,解决信用信息的征集、分析和共享问题,出台相关的逃废债惩罚措施。第三,要建立借款失信惩罚的联动机制,通过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联动惩罚,激励借款人注重自身信用状况,鼓励其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减少借款人的失信行为,降低各类信用风险。最后,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要实现数据共享,建立客户诚信档案,加大对失信客户的信息交流。

(三)理顺银保合作关系

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需要精诚合作,在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首先,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要协同做好产品设计,明确在贷款保证保险存续期间双方的责任。商业银行要科学设计授信的额度和期限,合理确定贷款利率、选择还款方式,保险公司根据借款合同的内容确定保险的期限、金额等,明确保险责任的履行方式。其次,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要根据实际情况划分风险,并联手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保险公司要深入研究保证保险的风险,做好贷款风险的预测,明确保险责任范围。商业银行要对贷款额度和规模进行适当控制,明确主要的客户对象,也可以借助抵质押物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再次,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要根据各自在业务发展中的预期收益,合理确定在借款人不能还款时各自承担的本金损失比例,商业银行要配合保险公司做好保费的收取,保险公司要多跟踪了解借款人的基本情况、积极寻求再保险。最后,要积极寻求政府在保费、税收、超额理赔等方面的补贴和支持,建立政府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刘海英.贷款保证保险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武吉如.银保合作中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风险与防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3]张东哲,窦小林.商业银行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初探[J].中国城市金融,1991,(6).

[4]庄慧彬.解决农村融资难题:贷款保证保险与贷款信用保险间的优劣分析[J].保险研究,2010,(3).

(责任编辑 孙 军;校对 YT,SJ)

作者:娄飞鹏

第4篇: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汽车消费者构成情况与消费行为,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认知与偏好。

调查时间2009年07月15日

调查地点:厦门汽车城

调查方法:搜寻相关国家政策法规文件,访问相关人士统计方法:数据全部由

调查者:

由于汽车工业的重要性,中国政府比对任何其他工业都更加在政策上关注这

个工业。但是20年实践的事实证明,虽然汽车产业政策比对任何其他工业的政策都产生了更大的作用,但其结果却是失败的。失败的根本标志就是多年的产业政策使中国汽车工业没有发展起来自主开发能力,甚至连原有的开发能力也丧失了。导致这种后果的直接原因是:中国的汽车工业政策从来没有把培育自主产品开发能力作为重点,而是始终把主要的政策目标放在"产业集中度"和规模上。这种思维定势可以概括为:汽车是一个规模经济效应非常明显的工业,一个轿车项目如果不一次达到年产15万辆甚或30万辆的规模就没有经济可行性,而任何低于这种目标规模的轿车项目都是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由于单个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所以对于整个工业来说,少数大企业在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越高越好,即产业集中度越高越好。

从事后看,产生上述思维定势与历史背景有关: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汽车工业与世界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巨大差距给中国政府和工业界以强大的冲击。当时,世界主要的汽车企业都具有年产百万辆的规模。相比之下,中国的汽车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专业化程度低(小而全)。这种差距所产生的冲击直接导致了"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方针的提出,而在当时的条件下贯彻这个方针,就自然地倾向于依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从而逐渐导致合资模式的产生。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并不致命,问题是在计划体制的惯性下,一旦中国政府决定把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采用行政手段来贯彻这些原则,而长期坚持行政手段则导致了结构性的僵化。

汽车工业第一次被中国政府明确为支柱产业是1986年。1986年4月公布SPSS软件统计分析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提到:"把汽车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按照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和联合发展的原则,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形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济南重型汽车制造厂以及军工部门等汽车制造基地,同时改建扩建一批技术比较先进的汽车零部件专业化生产企业。"

从那以后,政府在政策上对轿车领域给予了特别的注意。1987年8月,国务院北戴河会议明确建设一汽、二汽和上海3个轿车生产点。此后,进一步认定轿车生产应按"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原则,重点抓好零部件生产及相关工业,加速提高国产化率。1988年,国务院在《关于严格控制轿车生产点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轿车生产部局的"三大三小"战略,即国家只支持一汽、二汽和上汽3个轿车生产基地(三大)和北京、天津、广州3个轿车生产点(三小),而不再批准任何其他的生产点。惟一的例外是军工系统的奥拓和云雀。1989年3月发布的《产业政策要点》把已经批准的轿车项目列为国家重点支持项目。此后,1990年国务院颁布《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和1994年颁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仍然沿着相同思路,严厉限制定点企业之外的进入者。当然,这些政策在现实中并没有得到百分之百的执行,因为行政审批制度总是具有人为的灵活性。

这种政策思维定势的形成还有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第一,在计划体制下,任何固定资产投资都涉及国家财政(这种状况只是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之后才有变化),多个主体对生产同一种工业产品的投资所产生的"风险"总会造成国家财政的损失。第二,无论是80年代后半期还是90年代前半期,中国的经济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通货膨胀的压力之下。中央政府不得不进行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宏观调控,而调控的重点则是限制投资。这些因素都促使政府严厉限制国家定点企业以外的企业进入轿车工业。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爆发,世界各个国家越来越注重对新能源的开发,因为原来的传统能源枯竭之后,能源危机将成为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起步较晚,能源危机对经济的制约将显得尤为明显。比如我们中国。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

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

2006-200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我国自主研制的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相继问世;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实现了规模示范;纯电动汽车实现批量出口;燃料电池轿车研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07年12月,长安汽车自主开发的中国首款混合动力汽车——杰勋HEV的量产下线。

2008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已呈全面出击之势。2008年或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08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66辆,同比劲增107.95%。仅仅在2008年6月一个月内就完成100辆的销售。2008年1-12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主要是乘用车的增长,1-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899台,同比增长117%,而商用车的新能源车共销售1536台,1-12月同比下滑17%。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如果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以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1.4亿计算,可以节约石油3229万吨,替代石油3110万吨,节约和替代石油共6339万吨,相当于将汽车用油需求削减22.7%。2020年以前节约和替代石油主要依靠发展先进柴油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实现。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节约石油7306万吨、替代石油9100万吨,节约和替代石油共16406万吨,相当于将汽车石油需求削减41%。届时,生物燃料、燃料电池在汽车石油替代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结合中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和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25年后,我国普通汽油车占乘用车的保有量将仅占50%左右,而先进柴油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将迅猛发展。

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及各细分类别的相关概念等

内容,接着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环境和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甲醇汽车、二甲醚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的发展。随后,报告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做了主要厂商运营分析、车用替代燃料分析和电池技术的研发分析,最后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前景趋势。您若想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新能源汽车相关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综上所述:

能源危机的发展将成为制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中国急需新型燃料来替代传统的车用化石类燃料,比如甲醇,乙醚等清洁型燃料。唯有如此,中国的汽车产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否则中国的汽车业必将走进历史的死胡同。

第5篇:关于汽车运输公司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江苏盐阜公路运输集团阜宁有限公司靠改革找出路,靠发展求生存,在探索国有企业走出困境重焕生机上作了积极的尝试。为全面了解江苏盐阜公路运输集团阜宁有限公司发展情况,近日,笔者对江苏盐阜公路运输集团阜宁有限公司发展情况进行调查。

一、公司发展概况

江苏盐阜公路运输集团阜宁有限公司组建于1957年4月1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国家对运输市场的垄断,公司规模得到发展壮大,鼎盛时期公司客货运车辆达到400余辆,员工2700余人。改革开放后,随着运输市场的放开,公司市场份额逐年下降,特别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僵化的生产体制、陈旧的经营理念、沉重的历史包袱制约了公司的发展,公司生产经营转入低谷,到1997年公司亏损1460万,负债2400多万,进入了非常困难时期。此时,公司面临是申请“破产”,散伙走人,还是立志“改革”,杀出一条生路。新任公司领导班子团结广大员工选择了后者,并通过顽强拼搏实现了公司的起死回生。

目前,江苏盐阜公路运输集团阜宁有限公司是二级客运企业。有9个客运分公司,6个汽车客运站,2个汽车维修厂,2个a级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 1所一类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到2006年末,公司有从业人员2000多人;退休职工845人,离休职工11人。公司共有客运车673辆,16133座位,经营班线200余条,其中跨省班线32条。

2000年以来,公司先后被表彰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三次被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连续六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纳税大户。公司工会被评为全国工会实施送温暖工程先进单位。到2006年末,公司拥有的资产达到8000万元,上交税费1700万元。上岗职工平均月收入1500元,职工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公司没有负债,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

二、公司重焕生机的一些作法

1、认真分析市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锐意改革,杀出生路。在公司陷入低谷,濒临破产时期,新任公司领导班子并没有气馁,而是更加振作精神,更加精诚团结。通过认真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认识到客运市场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公路建设、公路通达的深度和广度的显著提高,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加快,发展前景较为广阔;特别是客运需求开始由传统满足移位型向舒适、快捷、安全消费型转变,为有一定规模的客运企业留足了发展空间。市场不是不大,机遇不是没有,关键是如何占领和把握的问题。为此,公司领导班子形成通过改革杀出一条生路的共识,起草了告全体公司员工书和告公司党团员书,动员公司全体员工,强化“公司荣我荣,公司损我无”,“咬紧牙关过日子,决不卖地过日子”的意识,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2、理清工作思路,改革创新谋发展。一是通过深化公司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强化管理,逐步消除旧体弊端,消化历史包袱,建立激励机制,为公司爬坡过坎提供了动力。二是走同心型发展模式,强化“内涵”,扩大“外延”,激发公司经营活力。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资源,明确以客运为发展轴心,为主业,苦练内功,提高资产、经营、管理、服务质量,在稳定区域内城乡短途客运市场的基础上,借助国有企业一些有形、无形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省际班线,积极抢占跨区间长途客运市场,稳定了公司发展基础。在盘活主业的 1

基础上,围绕客运主业轴心,扩大“外延”,在汽车维修、汽车综合性能检测、驾驶培训、信息配载、房产出租上做文章,不断扩大产业链,盘活公司存量,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增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大力培植公司无形资产,增强公司的发展后劲。强化构建现代企业的理念,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壮大公司规模,提升服务档次和质量,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客运企业等级评定和质量信誉考核,提升公司资质,为公司做大做强夯实基础。同时,注重企业文化的打造,积极争取各种社会荣誉,多形式、多层次地加强对职工的技能、素质培训,在全体员工中形成强劲的向心力、凝聚力,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生产活力。四是着眼长远,拟定好发展规划。公司制订了从2007年到2016年的发展规划,争取在10年时间内,把公司建成黔南州道路运输业的客运中心、维修中心、检测中心、驾培中心、信息配载中心,进入全国道路旅客运输企业100强,成为一级客运企业,质量及信誉综合考核达到aaa级标准。到规划期末,资产总量达到3亿元,年上交税费达到2000万元以上,公司利润总额达到1000万元左右,每年人均总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3、着力改善员工福利,激发工作热情。一是制定公司职工增收计划,员工收入实现逐年递增,公司自生产形势好转后已连续7次为员工上调工资,目前上岗员工工薪收入在都匀地区属中上等水平。二是大力改善员工的居住条件。近年来修建了五栋职工宿舍,去年又争取政策正在为员工建设总面积4万平方米的经济实用房。三是进一步完善员工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四是积极组织一线员工外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拓宽视野。

三、公司面临的一些困难

1、普通客运市场竞争激烈,公司盈利空间的压力大。随着公路基础建设的加强,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加快,催生了公路客运业的快速膨胀,加之客运业务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整个客运市场仍处于鱼目混珠的无序竞争状况,导致普通客运业的实载率下降,盈利空间趋于窄小。

2、公路客运行业区域壁垒严重,虽然公司通过自身努力,具有跨区域开展客运业务的资质,但由于部分送达地运管部门实施地方保护主义,人为设施区域壁垒,限制外来企业在当地范围内开展经营业务。公司面对强大的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市场,只得望市兴叹,无法参与竞争,导致公司强有的跨区域运力优势遭受闲置,得不到充分发挥。

3、站运双方的关系分割,难以协调一致。由于公司原有的站点均下放当地管理,站方拥有一定程度的垄断经营和强制经营权,站方对公司的客运业务具有很大的受制性,经常引发一些矛盾,从而影响服务质量的提高。

4、公司发展的软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有关部门对公司申报审批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持力度平不够,导致建设项目申报审批时间过长,影响公司错失发展良机。

四、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对策

1、进一步加大公司改革改制改制力度,强化公司发展动力。以机制转换和制度创新为基本目标,积极推进公司改制工作,完善法人治理机制。进一步深化公司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公司安全、成本、资金、质量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大力运用信息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公司经营管理现代化。力争通过改革改制,创新公司管理机制,增强公司生产经营活力,夯实公司市场竞争基础,实现公司快速健康发展。

2、根据市场需求,做大公司规模,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公路客运企业集约化经营是生产经营社会化的必然要求。要实现高效率运作、高品质服务,达到高产出的目的,必须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首先要抓好通向省内市县二级客运市场的,通过建立站点,开展行业联合、并购的方式,巩固省内普通客运营运区域和营运网络,实现纵向发展。其次要借助公司资产、技术、信誉优势,加强与地区间省际间地域城市客运企业的联合,共同整合长途跨区域客源,发展高速公路客运,实现横向发展。再次,积极拓展新业务客源,要针对当前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趋势,创造条件开展旅游客运业务,实现向新领域发展。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通过强强联合,参与组建省际或跨省际的国有大中型公路快速客运企业集团是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

3、坚持多元化发展战略,壮大经营规模,增强整体经济实力。在发展壮大

客运主业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做大与运输关联度高的汽车维修、配件销售、汽车综合性能检测、驾驶技能培训、信息配载等产业;不断延伸扩展产业链,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充分利用客运站点的聚集、辐射效应,大力发展商贸、旅馆、餐饮、旅游等服务行业,实现以运促商,以商促运,商运协调发展的良好格

局。

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081班武艾婧

二0一一年二月十日

第6篇:鄯善县设施农业保险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一、发展现状

鄯善县春、秋两季刮风天气较为频繁,近几年来,受风灾天气影响,经常有温室棚膜和棚内作物被毁坏的情况,给我县设施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为切实维护本地农民利益,进一步做好我县设施农业工作,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县实际的农业保险新路子,今年由农业局作为设施农业保险承办主体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订设施农业保险协议。全县山南四个乡镇选出温室1000座作为试点(具体为鲁克沁200座、达浪坎200座、吐峪沟463座、迪坎137座),每座温室保险费用200元,其中:棚膜赔偿金额1000元,作物赔偿金额1000元;保险期限为一年,即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共缴纳保险费20万元。

4月22日--23日风灾过后,我局积极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系,经过现场鉴定,该公司为受损农民理赔总计99.90万元。具体分两次理赔:①6月29日,理赔53.70万元。②8月17日,理赔46.20万元。

二、主要做法

以提升服务能力为根本,促使农业保险惠农强农功能落到实处。

一抓理赔时效性。经办公司畅通电话接听服务,规范接报案流程,分别实现对交通便利的县城中心和周边农村与交通不便、路途较远的边远农村,查勘人员在保险灾害(事故)发生或接报案后24小时内、48小时内到达灾害(事故)发生现场。经办公司按照监管要求,原则上在保险灾害(事故)损失金额确定后的30日内向被保险人支付赔款。

二抓信息透明度。经办公司在乡镇、村等基层公众场所对农业保险承保理赔信息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日,接受广大参保农民监督、投诉与咨询,针对少数民族被保险人还使用当地

1 少数民族通用文字进行公示。

三抓查勘定损公平。经办公司对损失数量较大、损失程度较为严重的保险灾害(事故),坚持被保险人、专业技术部门与经办机构三方共同定损原则,定损结果由上述单位(个人)共同签章确认。

四抓技术装备水平。经办公司普遍配备GPS定位仪等设备,提高查勘效率,增加了农业保险查勘科技含量。

三、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一是长期以来关于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处于缺位状态,针对农业保险的经营目的、性质、经营原则、组织形式、有关部门职责等问题缺乏法律界定与依据。

二是宏观层面的农业保险风险管理机制还未形成,有关风险准备金积累与管理的办法,以及再保险制度性安排还不健全,农业保险发展基石还不牢固。

三是防灾减灾工作制度还不完善,气象、水利、国土等灾害管理预报部门与经办公司之间的防灾减灾合作机制还有待完善,还未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

2、农业保险保障服务能力与水平偏低。

一是补贴险种较为有限。新疆农业保险补贴险种主要局限于中央财政给予补贴的粮、棉、油等农作物及能繁母猪、奶牛等品种,当前新疆农民主要增收品种的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区域特色农业及少数民族肉食主要品种羊的保险业务因未纳入财政补贴险种范围,业务规模始终处于低位徘徊。

二是保障覆盖面较窄。农业保险除主要粮棉作物参保率达到较高水平外,其他农作物品种参保率相对偏低。

第7篇:近年来我国中资外资保险公司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国保险公司的数量增长较快,仅2005年全国就有23家新的保险公司相继开业,其中包括2家中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2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4家综合性人身险公司、5家外资综合性寿险公司、9家中资财产保险公司和1家外资财产保险公司。

从中资保险公司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有五个明显趋向:第一,数量显著增长。1996年前,我国只有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太平洋、新疆建设兵团、天安、大众等6家中资保险公司。而到2005年底,已有中资保险公司42家。第二,从事专业保险经营的中资保险公司不断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类:(1)养老保险公司。2004年12月,国内首批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开业。(2)健康保险公司。2005年上半年,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开业。(3)汽车保险公司。2004年12月,国内第一家全国性汽车保险公司——天平汽车保险股份公司开业。(4)农业保险公司。2004年9月17日,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挂牌开业。第三,出现了公司组织形式的创新。2005年1月,我国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相互制保险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该公司是在黑龙江垦区十多年风险互助实践的基础上,参照国际成功经验组建的。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将垦区风险互助合作规范为相互制公司化运作,在垦区范围内经营种养两业险、财产保险、责任保险等险种。第四,重视混业经营的大趋势,通过建立保险控股公司或集团公司实现综合经营。第五,在金融业率先完成了国有公司股份制改造,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先后在境外成功上市,为金融企业改革探索出新的道路。其中,中国人保成为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国有金融企业,中国人寿创造了2003年在国际资本市场上首次公开发行的最高纪录,中国平安成为第一家以集团形式在境外上市的金融企业。此外,外资和民营资本参股中资保险公司的情形日益增多,股权结构更趋多元化。

从外资保险公司的发展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切实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稳步开放国内保险市场,目前已对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了全部地域和除有关法定保险以外的全部业务。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市场上全面扩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机构数量快速增加。截至2005年底,外资保险公司的数量已经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的18家增加到40家,《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中的46家外国保险公司中,已经有27家在我国设立了营业机构。第二,保费收入的增幅巨大,市场份额显著提高。2005年,中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 586.15亿元,同比增长8.52%,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41.19亿元,同比增长248.45%(如果剔除中意寿险公司获得其中资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93.3亿元的团体年金大单的因素,增幅为50.9%),增幅明显高于同期中资保险公司的增长速度;从市场份额看,2005年外资保险公司的寿险保费和财产保险保费在全国保费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8.9%和1.3%,各自比上年增加了6.3和0.1个百分点。从北京、上海等外资公司相对更为集中的区域保险市场来看,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更高,例如在北京、上海、广东地区,外资寿险的份额分别为51.86%(含中意人寿大单)、19.79%、12.24%。第三,地域限制逐步放开。外资公司除了在东部经济发达的重点中心城市积极拓展业务外,也开始向中西部扩张,西部的中心城市成都、重庆等成为新的扩张重点。

保险公司的不断增加,对促进中国保险市场的竞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个最直观的例证就是保险市场的集中程度显著下降,保费收入排名前三位的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之和已经分别从2001年的95.4%、96.1%下降到2005年的72.6%、70.2%。

第8篇:关于全区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4月20日至5月20日,区政府办组织区经贸局、企管局、招商办等组成调查组,采取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座谈了解等形式,对全区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经过一个月的分类整理、统计计算,现将调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专用汽车、农用车及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现状

据统计,全区现有专用汽车、农用车及相关零部件生产企业共38家,其中,专用汽车生产企业2家,即湖北华威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大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风公司与大力公司资产重组,生产目录归属大力),2003年底两家专用汽车生产企业产值分别达到3.7亿元和1亿元,销售收入分别达到4亿元和1亿元;农用车生产企业2家,即天风公司改制分离的东宇农用车公司、齿轮厂改制分离的星火农用车制造厂;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34家。在34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中,2003年底年产销过5000万元的有2家,即楚威车桥公司产值8900万元,销售收入7500万元;全力铸造公司产值7200万元,销售收入6928万元;年产值在2000万元--5000万元之间的企业有5家,分别是华龙公司、宏德公司、随通公司、神马齿轮公司、三合汽配;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有15家,分别是力神公司、华昊椅业公司、神龙车厢厂、隆成公司、宏宇公司、楚胜公司、市电源厂、神风公司、楚奇公司、联星公司、华大公司、大成液压机械公司、万鑫公司、泰胜公司、泰业公司;年产值500万元以下的有12家,分别是市特种铸造厂、市钢件结构厂、环宇公司等。

全区38家汽车及相关企业,2000年至2003年实现产值分别为37698万元、46793万元、81818万元、109750万元,年递增幅度为24.1%、74.9%、34.1%、36.2%;2000年至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31584万元、42813万元、73398万元、105281万元,年递增幅度为35.5%、71.4%、43.4%;2000年至2003年实现利税分别为:204.7万元、1252万元、4187.3万元、3918万元;2004年31家规模以上汽车相关企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47700万元、销售收入136420万元、利税5565.5万元,分别占全区规模工业总量的14.5%、14.4%和12.1%。其中区直汽车工业预计将实现产值80430万元、销售收入75380万元、利税797万元。调查统计中,38家汽车相关企业预计2005年至2010年产值、销售、利税将分别达到585760万元、532762万元、30871万元。

调查中,38家汽车及相关工业企业,占地1802.4亩,注册资本16378.8万元,总资产93869.4万元,其中外资1971万元,总负债80783.9万元,其中银行贷款29068.2万元。现有生产设备5173台(套),企业职工7380人,其中高中专学历3495人,中级以上技术职称899人,35岁以下职工3741人,企业改制发展中,聘用下岗职工3003人,农民工1122人。

二、全区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主要特点

全区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主要分布在区直、城区东西南北四个办事处,以及均川、柳林、何店、淅河4个镇。其生产、经营的主要特点是:

1、占据交通优势。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些汽车相关企业大都处于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交通发达的地理位置,孝襄高速公路、

312、316两条国道、汉丹线、西宁线、汉丹与西宁联络线三条铁路线纵横其中。特别是近年来,西部大开战略的实施,国家的投资发展重点正逐步向西部转移,这些企业正处在由东向西的过渡带上,处于国家发展的第二梯次上,既能吸纳东部产业转移出的资源,又能向西部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地级随州市的建立,使许多新的投资项目急需建设,为专用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下一轮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据统计,仅2000年以后新办的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就达13个,2004年将新增产值22120万元,利税1016万元。

2、实现攀大靠强。此次调查的这些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大都与国内大中型汽车生产企业实现了“攀大靠强”,自身实力逐步增强。华威公司是东风汽车集团全国首家改装车生产基地,2003年生产各类改装车4000辆,产值、销售均达到3亿元,被东风汽车公司评定为“十佳改装企业”。楚威公司、华龙公司、全力公司、华昊椅业等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除与东风汽车集团实现配套生产外,还分别与一汽、江汽、柳汽、重庆红岩、庆铃、江铃、南汽、陕汽、川汽、云汽、杭汽、神龙公司、汉阳特汽等国内大中型汽车生产企业实现了配套生产。其中,全力公司还是美国福特在中国的唯一定点供应商,同时也是我国军用重型牵引车制动系统产品的主要生产供应商。

3、拓展市场网络。38家企业中,企业销售人员占到职工总数的11%,企业销售网点遍及全国。以专用汽车生产企业为例,仅华威公司一家,就在四川、宁夏、云南等地区设立多个销售办事处,产品远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在西部市场中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据山西晋城一位人大代表说,运煤的车辆从他家门前经过,三台车中就有一台驰乐改装车。他说:“随州市我不太熟悉,但驰乐车在我们这里很有名气”。同时,该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近几年产品相继出口到尼泊尔、朝鲜、缅甸、达吉克斯坦、蒙古等国家。而零部件生产企业在产品出口方面也实现了零的突破,泰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散热器零部件已出口东南亚。

4、形成当家产品。从调查情况来看,38家企业的产品开发各有重点。华威、大力两家专用车生产企业的产品有自卸、罐式、半挂、客车、厢式等12大系列,近120多个品种。华威公司主要生产自卸车、栅栏车等,而大力公司主要生产罐式、消防车等。34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产品定位较为明确。全力公司主要生产重、中、轻、微、轿、军、客七大系列126种汽车底盘铸件;楚威公司主要生产东风系列主减速器总成及前、后桥总成和各类汽车底盘零件,共有八大系列160多个品种;华龙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汽车、摩托车灯具、汽车内饰件;随通公司主要生产半挂车后桥总成;宏宇公司主要生产高顶半高顶驾驶室;华大公司主要生产各类载重汽车钢板弹簧;华昊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汽车座椅;楚胜公司主要生产改装厂、挂车、各类冷弯型材;神风公司和市钢件结构厂主要生产改装车、农用车车架。各企业都有自已的当家产品,主业定位较为明确,各企业之间的产品没有大的冲突。

5、加强技术合作。调查中我们发现,无论是专用汽车生产企业还是零部件生产企业,大多数厂家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据调查统计,在38家汽车及相关企业中,有30家企业分别与各大科技院校进行了联合开发。有的是引进技术开发产品改造设备,有的是聘请专家、教授为长年技术顾问。如华威公司、大力公司常年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保持产品开发合作关系,年均投入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的资金均保持在100万元以上。楚威车桥公司聘请华中科技大学高级工程师宁振东、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王丛祥等8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帮助企业先后开发出EQ153型8T、15T和轻型汽车的前后桥,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10多个省市用户青睐。同时,各大汽车相关企业舍得人力、财力,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加大职工培训力度,提高职工专业技能水平。力神公司与汉阳专汽研究所签约,在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工程师培训、高级工培训等方面获得技术支持。华龙公司狠抓技术工人培训,每年都投入200多万元对员工实行全员培训,每名职工都是专业技术人才。

6、重视产品质量。这些企业都非常注重提升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快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步伐。华威公司早在1997年已在国内企业中率先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大力公司在2003年4月和8月分别取得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3C”认证;楚威、华龙公司这两家企业已被省科技厅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全区仅有4家高新技术企业)。楚威公司按ISO9002:1994标准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率先通过了第三方(CAQC)认证,并得到了有效的运行和持续的改进;华龙公司除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外,ISO/TS16949:2002质量体系也将在2004年通过认证。全力公司、华大公司、泰业公司、万鑫、大

成液压机械制造公司、宏宇公司、楚奇公司、联星公司等企业也均通过了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

三、全区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面临的问题

1、专用汽车生产竞争无序。调查中我们发现,全区大多专用汽车生产相关企业都是自各为阵,企业间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合作关系,即使有,也较为分散,产业链条短,整体合力弱。在座谈了解中,华威公司、大力公司负责同志反映,曾都区现有专用汽车的生产企业多达30多家,但真正取得国家生产资质的企业仅为三家(华威、大力、天风),在汽车产业赢利效应的驱使下,三家企业的同种产品被多家无生产资质的企业重复仿制,导致企业间相互杀价,争市场、争用户,利润空间减少。

2、零部件生产企业配套短腿。调查中我们发现,34家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中,主要配套生产企业多数是为各类改装车、专用车生产配套,而与商务车、特种车、轿车生产配套比例较低,这与目前国内汽车产业发展形势相差较大。且多数企业生产设备老化,企业各类生产设备亟待全面升级改造。

3、企业融资难度大。在所调查的38家企业中,除华威获得全国“用户信得过国产车银奖”,大力公司、全力公司、楚奇公司为“AAA”级信用企业、楚威公司获全“消费者满意商品”、华龙公司获全省“首届诚信纳税百佳纳税人”等荣誉、具有较高企业授信度认可,融资难度较低外,其余企业一方面因企业产品老化、技术含量低,“家底”薄,难以从外面引进资金,另一方面因企业授信度不高,金融机构不敢贷,使得企业生产规模和发展前景受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曾都汽车产业的发展。

4、产品附加值较低。调查中我们发现,38家汽车相关企业的产品附加值普遍较低。一是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益比例失调。如华威公司2003年销售4个亿,利税仅为289.2万元;大力公司2003年销售1个亿,但利税却只有80万元;神农车厢厂2003年销售1020万元,利税为4.9万元。二是零部件生产企业缺乏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的产品。三是缺乏自主开发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少,在同类产品中缺乏竞争优势。

四、几点建议

据网载,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汽车产业快速增长的新格局下,汽车产业在今后10-20年里,都将以7%-8%以上的较高速度增长。面对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未来几年,我国汽车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竞争加剧,汽车行业的整体利润率降低,但总体上还是要高于其他一些行业;二是汽车生产企业的分化会逐步展开,企业淘汰率增高,中国汽车企业格局还远没到“大局已定”;三是零部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四是汽车产业的区域集中化趋势将加强,产业集群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形态;五是汽车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将趋于增强;六是将逐步形成以中国市场为主的国际性大企业。

新形势下,我区的汽车产业将如何发展,怎样从真正意义上将汽车产业做大做优做强,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快重组步伐,整合存量资产。目前,我区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国际国内汽车产业格局整合的有利机遇,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将老企业的市场准入资质、产品目录、人力技术资源等与优势骨干企业的资金实力、管理模式、客户资源等进行整合,借用国内外大企业及其它经济成份力量,实现企业资源优势互补,改变老汽车生产企业小而散的状况,给老企业注入新活力,使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在这一点上,大力公司与天风公司在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努力下,通过改制,将天风公司无形资产归入大力公司,进一步提升了大力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对此,建议区政府、各相关部门、企业应形成高度共识,将实施汽车产业的重组整合列为促进目前我区汽车产业发展的首要工作,全力推动,务求实效。

2、加快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此次调查中,楚威公司和华龙公司这两家高新技术企业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在产品的加工上,普遍采取了现代化的生产装备,如数控加工中心、中频感应电炉、炉前快速金相分析设备、灯具超声波焊接线、真空装饰镀膜机、淋雨、振动、盐雾腐蚀检测试验箱等。正是以这些现代化装备作基础,企业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才大幅度提高,产品成本才明显下降,企业才生产出一流的产品,并在市场上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企业才有了强劲的发展后劲。我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装备水平,要采取切实措施,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逐步实现用一流的装备生产一流的产品,创出一流的业绩。

3、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核心竞争力。在现代汽车产业竞争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这要有强有力的研发支撑,没有研发的优势就永远失去技术整合优势,就将长期处于竞争的弱势地位。因此,必须加快我区汽车相关企业的产品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步伐,促使汽车生产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成为科技开发和投入的主体。积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校的技术力量,以零部件行业优势企业为主体,逐步形成关键零部件产品自主开发能力,提高市场应变能力,掌握发展主动,实现从消化吸收到自主开发的根本性转变。同时,加快实施汽车生产企业精品名牌战略,不断提高主导产品、重点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努力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名牌产品,不断增强曾都汽车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核心零部件。针对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技术含量较低的现状,我区必须选择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技术基础好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加以重点扶持,使生产附加值低、简单零部件的企业,向生产附加值高的关键零部件总成方向发展,整合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壮大。重点是集中发展国内刚刚起步、但具有潜在市场的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如安全气囊、自动变速箱、三元催化转换器等;发展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密集型产品,如铝轮毂、线束、座椅、保险杠等。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汽车零部件产品配套能力,增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配套的比例,加大出口创汇,实现为国际汽车市场配套零的突破。

5、实施走出去战略,寻求对外合作。目前,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中国加入WTO后,成为WTO框架内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的主要对象。而我区汽车生产企业应加强对国际汽车领域知名企业的接触和研究,要充分发挥曾都汽车产业基础扎实,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大胆走出国门招商引资,主动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当前,必须紧紧围绕东风公司、神龙公司、东风本田等整车企业,积极引进与整车企业配套的零部件企业特别是汽车发动机、车桥、汽车轮毂、汽车电子等核心零部件企业来我区投资建厂。

6、加强对汽车产业的领导和支持力度。必须加快汽车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和无序竞争,规范企业行为,尽快形成规范有序的价格体系和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氛围。同时,建议区领导进一步加强对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及时协调解决汽车产业重组及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汽车企业排忧解难。在财力和政策上,对汽车产业给予一定的倾斜,尽量减轻汽车生产企业负担,增强其发展后劲。在财政资金安排上,可按汽车产业新增税收的一定比例列作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汽车产业招商引资和汽车企业的重大技改项目,为做大做强曾都汽车产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撑

第9篇:[保险]汽车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浅析

[摘要]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汽车消费的增长必将带动汽车保险业迅速发展,特别是按照入世协议我国将逐步开放保险市场,中国汽车保险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成为我国汽车保险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世界汽车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分析,将为中国汽车保险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汽车保险;第三者强制责任险;无过失责任

一、汽车保险的起源

(一)近现代保险分界的标志之一——汽车第三者责任险

汽车保险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它晚于水险、火险、盗窃险和综合险。保险公司承保机动车辆的保险基础是根据水险、火险、盗窃险和综合责任险的实践经验而来的。汽车保险的发展异常迅速,如今己成为世界保险业的主要业务险种之一,甚至超过了火灾保险。目前,大多数国家均采用强制或法定保险方式承保的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它始于19世纪末,并与工业保险一起成为近代保险与现代保险分界的重要标志。

(二)汽车保险的发源地——英国

1.英国法律事故保险公司于1896年首先开办了汽车保险,成为汽车保险“第一人”。当时,签发了保费为10英镑—100英镑的第三者责任保险单,汽车火险可以加保,但要增加保险费。1899年,汽车保险责任扩展到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所造成的损失。这些保险单是由意外险部的综合第三者责任险组签发的。1901年开始,保险公司提供的汽车险保单,已具备了现在综合责任险的条件,在上述承保的责任险范围内,增加了碰撞、盗窃和火灾。1906年,英国成立了汽车保险有限公司,每年该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免费检查保险车辆一次,其防灾防损意识领先于其他保险大国。

2.实施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机动车辆的流行加重了公路运输的负担,交通事故层出不穷,有些事故中受害的第三者不知道应找哪一方赔偿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发起了机动车辆第三者强制保险的宣传,并在《1930年公路交通法令》中纳入强制保险条款。在实施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过程中,政府又针对实际情况对规定作了许多修改,如颁发保险许可证,取消保险费缓付期限,修改保险合同款式等,以期强制保险业务与法令完全吻合。强制保险的实施使在车祸中死亡或受到伤害的第三方可以得到一笔数额不定的赔偿金。

3.1945年,英国成立了汽车保险局。汽车保险局依协议运作,其基金由各保险人按汽车保费收入的比例分担。当肇事者没有依法投保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或保单失效,受害者无法获得赔偿时,由汽车保险局承担保险责任,该局支付赔偿后,可依法向肇事者追偿。

英国现在是世界保险业第三大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据英国承保人协会统计,1998年在普通保险业务中,汽车保险业务首次超过了财产保险业务,保险费达到了81亿英镑,汽车保险费占每个家庭支出的9%,足见其重要地位。

二、汽车保险的发展成熟

(一)汽车保险的发展成熟地——美国

美国被称为是“轮子上的国家”,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与此相随,美国汽车保险发展迅速,在短短的近百年的时间内,汽车保险业务量已居世界第一。2000年美国汽车保险保费总量为 1 360亿美元,车险保费收入占财险保费收入的 45.12%。其中,机动车辆责任保险保费收入为820亿美元,占60.3%,机动车辆财产损失保险保费收入为 540亿美元,占39.7%。机动车辆保险的综合赔付率为105.4%,其中,净赔付率为79.3%,费用率为 26.1%。美国车险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都相对自由,激烈的市场竞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车险市场。

(二)美国汽车保险发展的四个阶段

1.汽车保险问世。美国最早开始承保汽车第三者责任险是在1898年,由美国旅行者保险公司签发了第一份汽车人身伤害责任保险。1899年汽车碰撞损失险保单问世,1902年开办汽车车身保险业务。

2.通过《赔偿能力担保法》和《强制汽车保险法》建立了未保险判决基金。1919年,马萨诸塞州率先立法规定汽车所有人必须于汽车注册登记时,提出保险单或以债券作为车辆发生意外事故时赔偿能力的担保,该法案被称为《赔偿能力担保法》。该法实施的目的在于要求汽车驾驶人对未来发生事故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提供经济担保,但是由于这种担保的滞后性,以及该法无法强制每一汽车使用人履行赔偿义务,车祸受害者求偿仍然困难重重。为了改进这一做法,1925年,马萨诸塞州通过了汽车强制保险法,并于1927年正式生效,成为美国第一个颁布汽车强制保险法的州。该法律要求本州所有的车主都应持有汽车责任保险单或者拥有付款保证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可以保证受害者及时得到经济补偿,并以此作为汽车注册的先决条件。以后,美国的其他州也相继通过了这一法令。

3.保险公司推出未保险驾驶人保险。由于未保险判决基金由州政府管理,因此被各保险公司指责为政府过多的干预保险业。为了阻止政府的这一行为,许多保险公司开始采取措施进行自发的抵制。保险公司推出了未保险驾驶人保险,提供给被保险人在汽车意外事故中遭受身体伤害,而驾车人是事故责任人,但是驾车人可能:(1)没有购买汽车保险;(2)虽有汽车保险,但是其责任限额低于该州要求的最低限额;(3)肇事后逃跑;(4)虽有汽车保险,但其保险公司由于某种原因拒赔或破产。目前,美国大多数州保险监管部门已要求销售汽车保险的保险公司提供未保险驾驶人保险。

4.无过失汽乍保险。赔偿能力担保法、强制汽车保险、未得到赔偿的判决基金和未保险驾车人保险虽然减少了在汽车事故中未得到经济补偿或不能得到充分经济补偿的受害者,但仍然无法解决诸如下列一些问题:(1)受害人的索赔过程既费时又费力,常常需要很长时间的调查取证,而且最终也很难确保这些证据能证明对方驾驶人确有过失; (2)律师的费用和其他审查费用均来自于最后受害人补偿到的赔偿金,因此受害人即使获赔,得到的赔偿金也已大打折扣;(3)虽然轻微受伤者得到的赔偿一般还能弥补其经济损失,但严重的受害人得到的补偿却平均不到其经济损失的30%,甚至许多最终根本得不到赔偿。因此,一些汽车保险制度的改革者们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将无过失责任的法律制度推及到汽车保险中。

所谓无过失责任法律制度,指无论当事人有无过失,都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一个“纯”无过失汽车保险将完全取消受害人起诉肇事者的权利,而且将提供一系列的综合保险给予受害人全面的经济损失赔偿。当然,这种“纯”无过失保险并不存在,各州的无过失汽车保险仅部分的限制受害人起诉肇事者的权利。一旦人身伤害损失超过了某一界限,被保险人仍可通过起诉的方式要求对方赔偿。通过无过失汽车保险,汽车事故的受害人获赔更迅速、更方便。

(三)美国车险科学的费率厘定和多元化的销售方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形成了一套复杂但又相当科学的费率计算方法,这套方法代表了国际车险市场上的最高水平。尽管美国各州车险费率的计算方法有差异,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绝大多数的州都采用161级计划作为确定车险费率的基础。在161级计划下决定车险费率水平高低的因素有两个: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主要因素包括被保险人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及机动车辆的使用状况。次要因素包括机动车的型号、车况、最高车速、使用地区、数量及被保险人驾驶记录等。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决定被保险人所承担的费率水平。

除了传统的汽车销售商代理保险方式以外,直销方式在美国已很普遍。现在美国主要有三种直销方式:(1)利用互联网发展车险市场的B2C模式。美国车险业务约有30%都是通过这种网络直销方式取得的。绕过了车行代理这一鸿沟,交易费用减少了,保险费率自然就下来了,同时这也促进了保险公司的业务扩张。(2)利用电话预约投保的直销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成本较低,不需要大量的投入去构建网络平台。(3)由保险公司向客户直销保险。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可以直接到车市或者以其他的方式,把车险产品直接送到客户的面前。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省去客户的很多时间,业务人员能够面对面地解答客户对于车险产品提出的问题,挖掘市场潜力。

三、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汽车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

(一)投保人承担部分损失——德国

与中国相似,车险业务也是德国非寿险业务的核心。2002年,德国车险保费收入219.7亿欧元,占整个非寿险保费收入的42.7%。德国保险市场开放度较高,有120多家经营非寿险的保险公司,竞争非常激烈。特gcJ是车险方面,市场集中度很低,接近完全竞争状态。车险市场份额最大的安联集团,2002年其保费收入仅占整个车险市场的17.8%。车险排名前1啦的公司市场份额之和也只为63.6%,其中有两家还是外国公司(苏黎世保险集团和安盛保险集团)。

德国车险营销渠道主要靠代理机构。代理机构又可分为只为一家公司代理(A)和同时为多家公司代理(B)两类。其中,通过A类机构销售的保单占整个保单总量的74.4%,通过B类机构销售的保单占 13.0%。A类机构销售的保单比重较大与德国车险经营的传统有关。在德国,如果投保人和保险人无异议的话,车险保单到期后可自动续保。由于德国车辆出险率很低,因此A类机构的客源比较稳定,与保险公司合作基础非常牢固。

德国的保险公司在理赔时实行“责任处罚”原则,即每次理赔不论赔偿额多少,投保人自己都必须承担325欧元。这种做法的目的是提醒投保人要尽量避免事故。德国的汽车保险费还实行奖优罚次。如果一年不出需要保险公司理赔的事故,第二年这辆汽车的保险费就会调低一个档位;然而,一旦出了事故并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那么次年的保险费就会上调3个档位。而且保费的档位越高,档位之间的差额就越大。

(二)汽车保险业的社会管理功能突出——法国

法国车险市场是个较为成熟和规范的市场,竞争充分,产品丰富,市场细分度高,产险公司管理费用率约为28%(最好的公司可以达到22%)。法国有 146家财产险公司和相互保险公司经营车辆保险。 2002年法国车险保费收入163亿欧元,占财产险保费的44%,相当于当年法国GDP的1%。调查表明,在法国100%的车辆购买了第三者责任险,58%的车辆购买了车损险,82%的车辆投保了盗抢和火灾险, 87%的车辆投保了玻璃破碎险。就赔付额而言,2002年全法国发生的400万起事故中,责任险赔款最高,占总赔款的50.3%,车损险占33.9%,其他险种占 16.8%。在责任险赔案中,涉及人伤的赔案占总赔案数的10.5%,但赔款额却占总赔款的59%。这主要是因为法国法律对涉及人身伤害的第三者责任赔款不设上限的缘故。

法国汽车保险业的经营区域和范围已经大大超越传统保险的内涵,汽车保险业的社会管理功能愈加突出。譬如,保险公司为减少酒后驾车事故发生率,允许客户在因饮酒而不能驾车时,可在保险公司报销一次交通费用;在重大节假日,保险公司会适时在大的娱乐场所进行查验,并对因饮酒不能驾车的客户提供交通服务;有的保险公司内部设立汽车修理研究中心,为保户提供修车价格指导或为汽车修理厂提供技术培训等。

四、对中国汽车保险业的启示

(一)车险更充分体现了保险的补偿和保障功能

从第一份汽车保险保单第三者责任险保单到政府强制责任保险,再到汽车保险局的成立或未得到赔偿判决基金建立,再到无过失责任保险,无不体现了车险为保障受害人因车险损失能得到赔偿而做得努力。

当然保险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是国外各大保险公司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在防灾防损上,通过降低事故发生率来实现自己的利润。而当客户出险时,保险公司会以各种方式给客户提供方便,比如在定损前,预先赔付,还有在客户修车时提供替代车服务,这不仅给受害者以赔偿,更体现了保险公司的人性关怀,从而提高了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国外很多保险公司的车险业务是负利润,而是依靠资本市场盈利来弥补这一亏损的。

而中国的财产保险公司还是把车险业务当作一块重大利润来源,当客户出险时,保险公司找理由拒绝赔付,拖延赔付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国外保险公司,有时即使不在赔偿责任范围内,保险公司也酌情予以补偿。

(二)车险费率厘定因素众多而各国侧重不同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各发达国家的车险费率厘定均由多种因素决定,基本上都包括:车辆保养情况、行驶区域、车型、历史赔付纪录、年行驶里程数,驾驶人年龄、职业、性别、驾驶年限、投保人不动产拥有情况、信用记录和结婚年限等等。而各国由于国情不同,其侧重点也不同。美国是一个倡导法治和自由的国家,且注重尊重人的个性,而美国人行事又较为散漫,所以美国的车险费率厘定更多考虑人的因素,同一辆汽车,由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不同,保险费率可以相差3倍。而日尔曼人的行事谨慎是世界有名的,德国的车险出险率非常低,因此德国车险定价中车型是最重要的因素,其变动幅度最高可达2700%。

中国车险费率厘定距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差距,且自2003年1月1日起实行自主费率,由于中国车险发展时间短,而各大保险公司还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因此国家保监会应该从各保险公司收集车险数据,借鉴发达国家的车险要素费率体制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出合理的指导价格,供各保险公司参考。

(三)车险营销以代理为主以服务竞争

各发达国家车险销售均主要依靠代理机构,特别是德国由代理机构销售的保单占到总保单的 87.4%。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国保险公司也不断探索新的销售方式,电话直销,网络直销的份额开始不断上升,美国网络销售的车险保单已占到总业务的30%

发达国家车险市场激烈的竞争,使各大保险公司由价格竞争转到服务竞争。美国务保险公司提供种类繁多的细分保险项目,供投保人依据自己的情况与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组合,而且当投保人出险时,向投保人提供替代车服务,给投保人最大的便利。英国保险公司最先免费为投保人检查车辆,防灾防损意识领先。而法国汽车保险业以社会管理功能突出而著称。

中国汽车保险业应该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避免恶性的费率竞争,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各保险公司应以优质的服务来赢得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周延礼.机动车辆保险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陈欣,等.财产和责任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段昆.当代美国保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中国保监会考察团.美国和加拿大保险业介绍及其借鉴[J].保险研究,2004,(1).

[5]王祺.德国车险发展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保险研究,2004,(5).

[6]王祺.法国车险经营简介[J].上海保险,2004,(4).

上一篇:必须编制六个程序文件下一篇:师幼互动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