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机融合分析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引言

创新思维的主导, 让当下大学生的思维广度以及活跃性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因此对于创新创业这一成功途径的选择者也在逐渐增多, 当前对于学生的创业选择, 也逐渐成为了国内的热门方向, 而思政领域将自身范围拓宽到创新创业, 正与大学生之间产生着不可避免的交集, 大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具备了足够的知识以及技能, 但是在社会经验以及人际交往方面尚且有所欠缺, 因此需要思想教育尤其是思政方向的引导才能够在创业过程中避免弯路, 增加其成功的概率, 这一融合模式也是在创新教育方式上的一种成功尝试, 当下在大学校园中正在逐渐成为主流的技术应用模式。

二、思政与创业融合是教育创新在思想层面的体现

我国大学生教育的关键性在国家机关给出的政策文件中已经有充分的体现, 尤其是对于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更是充分带动大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的关键因素, 同时在道德以及行为规范上做出正确的引领效果, 让大学生在道德层面上以及综合领域上能够全面发展。当前创新创业作为时代的主旨能够具有最高效率的社会促进性, 但是作为创业队伍中的一员, 大学生相比于其他人群在能力以及热情上虽然不需要引导, 但在精神以及思想方面, 需要更多的正确指引才能够避免在创业过程中出现思想性的错误, 而实际上在大学生真正进入创业领域之前, 进行这样的思想促进也属于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 更多的是为了大学生能够在这一环境下达成全面发展的目标, 为社会贡献对应领域的高端人才[1]。

创新推动力是社会创造的首要行动, 在任何社会推动力成为现实之前, 创新都是最具创造性的推动因素, 在人们敢于创新敢于创造的前提下, 才有了一系列的科技、经济、社会领域的提升, 为国家的综合发展带来了有效地支持, 而当前高校注重创新本身, 是在教育层面对国家发展的最好支持, 但是在创新过程中, 同样应该有思想为核心的教育内容, 一方面是为了在创新道路上作为引领, 另一方面也是规范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行为限制, 对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应该将其发展空间指引到正确的轨道上, 因此思政教育以及创业的融合本身是一种教育创新性的行为, 既符合了当前时代对于思想意识的开放, 同时也对教育本身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2]。

三、创新创业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结合背景

当前我国大学生形成创业热潮的状况主要在于社会形势以及大学生群体就业意识的转变上, 这种力量的促进性使得社会风气到就业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 而作为社会新风向的代表, 实际的行动总是需要精神的指引, 所以在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需求下, 创新创业必须要有对应的精神指引才能够产生真正的有效成果, 否则在缺乏正确的引导的情况中, 大学生难以形成积极正确的创业观, 其所从事的创业产业, 也难以规范在其能力范围内, 容易导致创业失败甚至一蹶不振, 所以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意识的结合, 一方面是为了保障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同时也是为了对创业产业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和自我意识层面的约束, 避免这一热潮走向歧途。

同时思政教育本身是为大学生奠定思想领域的科学发展基石。我国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多年研究已经让思想引导的作用在这一学科中产生了极大的进步, 从实践当中得出的经验告诉我们, 大学生群体虽然具备足够的知识技能, 但在思想性与社会性上仍旧有所欠缺, 思政教育本身除了提升大学生的四项规范性之外, 也是对其一种社会意识的增强, 更是对社会经验案例的一种教育指导, 增加在创业过程中遇到风险以及意外状况的承担和应对能力[3]。

在学科建设方面, 思政教育本身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已经产生了众多的体系分支, 无论是从方法论角度还是实践案例方面都能够具有足够的教导水平, 为创新创业前的大学生进行培训和意识的提升, 同时对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增强, 为其创业行动增加成功的概率。

同时创新创业本身面对的必然是艰苦的还未经开拓的市场, 所以在创新过程中必然面对众多困难, 对于大学生除了要做好资源方面的准备外, 精神层面的准备也可以通过思政教育来实现, 所以这一课程本身是为了学生顺利通过创业前期的困难时期而进行的, 激励我们要在艰苦奋斗的环境中锻炼自身品格, 创新创业所带来的不仅是预期当中的丰厚回报, 其对于自身的能力锻炼和提升, 才是我们最为需要的内容, 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绝佳机会, 以个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提升, 这更是对个人而言无上的荣耀[4]。

四、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具体结合方式

在融合的目的性和必要性解析上我们能够发现大学生创业本身需要的技术成本以及资源成本都相对较大, 那么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 就有必要为学生提供获取这些资源的途径, 这也是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方面。创新要素的运用以及思想意识的结合能够带来充分的转变, 本身作为通识教育的思政学科, 也能够在创业过程中发挥多样化的作用, 尤其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塑造, 更是主要的作用之一。

创新创业最缺乏的往往不是产品和创意, 而是用以传播的途径, 思政教育本身应当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方式, 换位思考以及跳脱固有定式思维的能力应当是学生具备的素质之一, 首先运用校园资源也是学校应当鼓励学生进行的思维拓展内容之一, 例如对于产品宣传以及试点铺放, 可以选择学校作为最基础的开展地, 通过校园广播以及其他媒介方式进行传播, 是最有效地让产品在人群中形成影响力的方式, 同时也是促进声誉度以及最初的潜在客户形成的重要阶段, 思政教育本身对学生的事业开拓也因此具备了积极的影响性。

同时思政教育对学生的沟通能力的促进性也是具备足够的影响力的, 学生群体本身在社会交集上较少, 而其最大的资源本身就在于学校当中, 通过社团交流以及对应领域的沟通, 思政教育的思路拓宽能够让学生在校园内部就找到对应的用户群体, 例如数码产品的创新, 与校园内的电子研究社和类似团体进行互动, 举办对应的活动, 能够收获相当丰富的资源和用户, 这一模式也是思政教育在创新创业实践上的具体应用之一[5]。

当创业学生通过这些途径打开了市场获得了稳固的资源之后, 后续的建设过程就能够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为成熟的运作体系, 以小见大, 通过适当的引导, 思政教育在创新创业中就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五、思政教育在创新创业中的研究重点

对于创业行为本身的研究, 也是思政教育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需要涉及的内容, 包括人员的聚集还有产业模式的确定, 这些商业化的运作步骤是学生在之前尚未形成统一体系化的经验的内容, 而且对于具体的创业团队管理, 一方面要依赖创业主体的人格魅力, 但更多的需要从思想层面进行培训, 所以思政教育本身的价值在这一点上也能够被充分运用。

总体而言, 思政教育在创新创业中的研究重点首要锁定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式上, 除了引导之外更是为了规范大学生这一高端人才群体的行为准则。但从实际角度出发, 思政教育本身也是为学生创业进行一堂先导课程, 为其融入社会并且对创业团队的形成、运作、发展, 进行细致入微的引导[6]。

六、结束语

当前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培养下一代的人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对于创新创业的行为本身是必须要通过实际手段予以鼓励的。但是在创业过程中难免遇到多样的难题, 因此在解决这些困境的方面上就需要对应的引导才能够完成实际的引导, 这也是为什么思政教育能够与大学生创新创业产生交集的具体关系, 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社会地位的成败与否, 更影响着国家在创新驱动以及发展方向上的引领作用。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思想进步, 必须要实现思政教育以及创新意识之间的有机融合, 最终才能够带动人才的自我学习和发展, 同时以正确的方式引领社会风气以及经济建设走向新的巅峰。

摘要:我国大学教育在以往是充分落实实践教育思维的模式, 并且在当前经济市场空前活跃的前提下踊跃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但在这一前提下同样需要保障大学生创业的基础技能以及思想准备达到了对应的程度, 因此思政课程以及对应的辅导知识渗透式非常必要的, 加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正确认知同时促进大学生选择正确道路进行就业, 这也是当前思政教育与社会就业之间的融合表现, 是当前促进人才为社会经济做贡献的关键方式, 对于大学生而言也是增进自身技能种类, 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高校思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参考文献

[1] 徐剑, 高雪锋, 葛骊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J].改革与开放, 2018, 499 (22) :141-143.

[2] 金瑾.论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管理观察, 2018 (2) :116-118.

[3] 马燕妮.思政教育视域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J].青春岁月, 2017 (10) :128.

[4] 徐宜宜, 乐晓华.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研究——以大学生茶文化创业项目为例[J].福建茶叶, 2018, 40 (12) :514.

[5] 何燕红.创业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新路径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7 (16) :105-106.

[6] 赵丽.浅析创业技能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现途径[J].科技视界, 2017 (5) :110.

上一篇:建筑施工中给排水工程安全与质量管理下一篇:当前时期下企业内控现状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