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法律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案例法律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后,教学方法亦需改进,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尤显重要。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实践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在分析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法律基础”案例教学的四点建议。

第一篇:案例法律论文

基于“超额保险”案例的法律思考

【摘要】我国的超额保险制度有待完善。本文从保险案例开始评析超額保险制度的法理基础与立法实践,探讨如何解决我国超额保险的制度层面问题。

【关键词】超额保险 保险价值 保险金额 实际价值

“超额保险”是指在保险金额超过保险标的实际价值的保险。根据保险的“损失补偿”原则,对超出保险价值的部分应不予赔偿。我国现行《保险法》在重申这一保险原则的同时,将“超额保险”作为重复保险的构成要件。“超额保险”在实践中往往容易引发争议。

一、导论

我国在2009年重新修订保险法的时候,原第42条变更调整为第56条、第4款规定:“重复保险是指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与两个以上的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且其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价值的保险。”定义超额保险,国内外学者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统一的概念:即保险合同的保险金额大于保险价值,也就是在订立保险合同时或者在订立保险合同后保险金额超过了保险标的实际的价值。即使新的《保险法》结束了重复保险概念的广义与狭义之分,余思在2011年推出我国《保险法》第56条的规定缺乏实务上的操作性,不利于规制恶意重复保险,防止不当得利和道德危险,平衡投保方和承保方的利益。[1]邵晓飛在2009年提出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例区别超额保险产生的原因而赋予保险合同不同的法律效果。[2]像我国这样对超额保险当事人的主观意图不加区分而适用相同的法律效果,仅超过的部分无效的做法,除了日本之外,基本上没有。在重复保险概念的适用范围内,我国在“超额保险”的判断点以及保险责任的承担上,存在着许多的异议。

二、案例分析

2006年,武汉海事法院曾审理一起内河船舶保险合同纠纷案:原告某旅游船公司于2003年向被告某保险公司就其一船舶投保“沿海内河一切险”。约定的保险价值和保险金额均为2200万元。后来船舶发生保险事故造成全损。原告要求被告依照约定支付2200万元保险金,但被告只同意按事故发生时船舶的实际价值1308.8万元进行赔付。

本案中,原告认为,双方是基于自愿、公平合理且协商一致的原则上签订的保险合同,所以保单中船舶的保险价值应该受到合同双方当事人的认可以及法律上的保护。那么在被告于原告签订合同时及合同生效后,被告从未对当时参考评估的船舶保险价值2200万元提出任何异议,并且以当时的保险金额作为收取保费的依据。而该合同作为一份足额的定值保险合同,一旦保险标的发生全损,被告方应该按照约定的保险价值2200万元进行赔偿。

被告认为,虽然保险合同中的保险价值是参考了合法的评估报告,但是该保险价值已经远超过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所以按照法律规定,该案中双方签订的是一份超额保险合同。根据超额保险合同的概念,远超保险标的价值的部分无效,保险金额只能按照当时出险时的实际价值为依据,并非是按照签订合同时的保险价值。所以被告认为,应赔付的金额也只能按照船舶出险时的实际价值为限。

本案的判决结果,法院根据保险法关于保险损失补偿原则和超额保险的规定认为应赔付实际价值1308.8万元。

这是一个与“超额保险”相关的典型案例:在2003年进行投保的时候,保险合同中约定保险金额和保险价值都是2200万元,保险金额=保险价值;而在2006年发生保险事故的时候,保险标的实际价值仅为1308.8万元,因此保险金额>保险价值。

本案中原告与被告争议的焦点在于:保险价值依保险合同的约定还是依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来认定。

依据保险学基本原理,财产保险可以分为“定值保险”和“不定值保险”,二者的区别在于保险合同中是否明确约定了保险标的的价值。一般而言,约定保险价值的目的在于作为赔偿标的损失的计算依据。这就要求保险人在承保时对保险标的的价值提出了合理评估的要求。而一旦选择了“定值”保险的方式,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就应该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进行赔偿,否则将违背“契约正义”,构成违约。也就是说,在保险金额、保险价值和实际价值三者的关系中,一旦约定了“保险价值”,保险标的在保险事故发生时的“实际价值”就失去了作为“定损”依据的作用。我国《保险法》的第五十五条规定:保险合同中约定了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的,应以约定的保险价值作为赔偿计算标准;如果合同中未明确约定保险价值,以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作为赔偿计算标准。

但是,《保险法》第五十五条同时规定:“保险金额不得超过保险价值。超过保险价值的,超过部分无效,保险人应当退还相应的保险费。”因此,如果被告保险公司能够举证证明当时约定的“保险价值”超出了“实际价值”,对于超出的部分应当不予赔偿。

本案的最终审理结果是:法院依据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判决保险公司赔偿1308.8万元。

本文认为,该案件的判决存在明显错误:一是计算的逻辑错误。赔偿金额A应该等于约定的“保险价值”B减去实际价值D的超出部分C,即采取A=B-C,而不是直接确定A=D,否则与现有法律规定相违背;二是“实际价值”D的计算时间应该是签订保险合同之时,而不是保险事故发生之时。因为约定“保险价值”也是在投保签订保险合同之时。

三、我国超额保险法律效力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我国《保险法》并未依据当事人是否具有主观上故意来区分“善意超额保险”与“恶意超额保险”。具体来说:

关于法律效力。《保险法》笼统地规定超额保险的法律效力为:“超出部分无效”。本文认为这容易会放纵投保人或者保险人进行恶意超额保险。为了有效避免出现恶意的超额保险,法律应当依据“恶意不被保护”的法理规定合同约定的保险价值无效,从而自动适用非定值合同,以实际损失作为赔偿金额的计算依据,即依据实际价值定损;对于善意超额保险,才适用目前的规定即“超出部分无效”。

关于保险费的退还。法律应同样区分投保人的主观状态为善意还是恶意。倘若投保人主观上并无欺诈故意,则保险人应当退还相应的保险费;反之,保险人有权拒绝退还。当然,投保人是否具有主观上的恶意,需要保险人举证。

综上所述,对于超额保险案件,应依据保险法的现有规定,遵循合适的逻辑、区分定值保险合同和非定值保险合同计算赔偿金额。同时,相关立法应当依据当事人主观的善意或恶意对超额保险的法律后果进行区分规定。

参考文献

[1]余思.重复保险法律问题研究[J].2011.

[2]邵晓飞.超额保险法律效果分析[J].2009.

作者:杨瑾

第二篇:法律逻辑课程案例教学探析

摘 要:案例教学法在近几年教学中凸显价值,被各级高校认可。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法律逻辑学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法中案例选择为重点,要求案例真实、具有逻辑性,在教学过程中行之有效。本文着重探讨法律逻辑课程案例选择、案例教学价值及方法。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律逻辑课程;教学质量

法学教学趋于大众化,法律逻辑是法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目标为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效运用法律理论解决问题。我国法律逻辑属于年轻化课程,引入时间较短,在教学质量方面无法快速有效提高,教学目标实现不理想。现阶段需强化对法律逻辑教学关注度,对有效案例进行筛选,完善课堂教学体系,改善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可使学生掌握逻辑推理规律,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保障教学效果,对法律逻辑课程来讲属于创新思路。

一、法律逻辑学的发展

法律逻辑学的研究起源于亚里士多德,引入国内后,在我国的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首先为传统逻辑研究阶段,此阶段为初级发展阶段,研究人员对逻辑学意义及其与法律之间的联系进行讨论。其次为现代逻辑研究阶段,此阶段逻辑学发展呈蓬勃之势,人们进行深入研究,使逻辑学为法律提供更加丰富的依据。第三阶段为法理学探讨阶段,此阶段研究人员将实质推理理念引入其中,与法律推理结合,与形式推理对应。最后阶段为非形式逻辑研究阶段,此阶段为二十一世纪后,法律逻辑研究进入白热化,理论研究较为丰富。研究过程中,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成为人们主要讨论的课题。

二、案例教学法在法律逻辑学教学中的价值

(一)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法律逻辑学为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涉及到逻辑知识及逻辑知识在法学中的应用两个方面。法律逻辑学教学中涉及逻辑知识和法律知识,教学内容丰富,所蕴含的逻辑内容较多,比如公式或者符号,此课程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学习难度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引入现实发生的法律事件,通过实例分析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其联系,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论证,使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及学习热情提升。案例教学法使抽象教学课堂变得生动,将枯燥的逻辑内容变得具有活力,在实际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可发表自身看法,结合课堂知识,增强记忆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改善课堂教学实效

法律逻辑学为法学与逻辑学结合的学科,此学科将理论与实践同时作为重点,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长时间教学中,教师单纯讲述理论知识,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汲取,不善于采取辩证理念分析、思考问题,在课程中无法有效表达自身见解,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吸收所学内容,思维能力欠缺,课堂氛围较为沉闷,从而使得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不够理想。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将学科理论及实践、辩证、讨论结合,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从而热爱课堂讨论与分析,也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提高法律逻辑学教学实效。

(三)改善学生逻辑分析能力

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人才选择倾向于实践性较强的人才,用人单位在面试过程中会考察学生实践能力,注重学生道德修养及逻辑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在发达国家逻辑教学中认可程度较高,但我国高校课堂大部分依旧以传统知识传授为主,重视理论知识,轻视实践能力。随着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发展,案例教学已经悄然兴起,但在实际教学中仍被不同程度忽视,为改善此类问题,法律逻辑学应当重视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学生理论功底及实务处理能力。案例教学法可有效将两者结合,强化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此在学科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堂教学案例选择

案例教学中重点为案例选择,适当的案例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分析、总结、论证等方面全面发展。相比其他法学课堂,法律逻辑学是发展时间相对短的学科,案例不足,部分案例效果不尽人意,因此,案例选择重要性凸显。

(一)案例真实性

案例真实性对教学较为重要,学生对真实案例与虚假案例感受不同。真实案例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会使学生仿若身临其境,对案例更加关注,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与分析中。在分析案例过程中,首先会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最后结合知识解决问题。发达国家案例教学以批判方式为主,通过批判强化学生记忆及理解能力,强调法文地位,部分地区认为,批判案例可作为法院裁决凭证。中国与部分发达国家法律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对案例选择不可一概而论。法律逻辑学案例中,应选择典型案例,即包括典型法律问题的案例,这种案例具备严密的逻辑性,同时能够保持真实性,具备普遍的法律意义和实用意义。

(二)案例与法律相关

法学专业培养学生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具有实务处理能力。法律逻辑学为法学基础学科,任务为锻炼学生理论知识在司法中的应用。为保障目标有效实现,法律逻辑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需要与法律保持密切关联,如此才能使学生找到案例分析思路,进而提出自身看法,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法律意识。单纯选择普通案例应用于教学中,可能与法律知识背离,不利于学生养成逻辑思维。

(三)案例具备逻辑分析性

法律逻辑学案例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重点,案例教学法可应用于法律逻辑学任何章节中。教学过程中,法律实例选择应当具备逻辑分析性。比如在讲授相关概念时,选择的案例应当同概念相关,能够使学生对案例进行逻辑分析。比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学时,可引入一个案例。“被告人在十八岁生日时,与他人发生争吵,并利用身上一把水果刀杀死1人,据我国《刑法》四十九条中规定,犯罪人不满十八周岁或者为孕期妇女,不可判处死刑。”案例讲述完毕,向学生提问,被告人是否可被判处死刑。学生對此可进行讨论,讨论焦点为学生是否年满十八,其中涉及到法律问题及概念知识。因此案例选择应当重视案例讨论分析过程,并不是最终结果,除了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外,还能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

四、案例教学法在法律逻辑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描绘

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篇幅不宜过大,采取常规案例清晰描绘给学生,使学生掌握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结果等相关因素,为分析问题及讨论做出铺垫。比如在讲解“假言推理”知识点过程中,对以下案例进行分析。

2006年11月20日,南京市徐姓老妇人于公交站跌倒,被告人彭某称发现老人倒地后前去扶持,并与家人取得联系,将老妇送至医院救治。徐性老妇则说自身被彭某撞倒,要求被告索赔。彭某则是说并未与老妇碰撞,而是见义勇为。双方在法庭产生争执。法官听取双方证词后,进行分析,若被告为见义勇为,在原告家人到达后,便应当告知事情经过,并自行离去,但被告并未离去。

教师可提出问题,首先,法官此分析可得出什么结论。其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此结论依据是什么。再次,法官对两者的言论关系的判断是否成立。最后,法官结论中说原告被撞伤,且是被被告撞到后而受伤此观点是否成立。

(二)学生展开讨论

案例教学法受到学生的认可及欢迎,主要是由于此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性,使学生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但采取哪种方式对学生组织,是案例教学法能够达到理想效果的关键。对此,教师应当保障教学知识与案例相符合,案例分析过程中,使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上述案例阐述后,据法官的结论,利用假言推理知识进行探讨,可以分析出被告并未与做好事相符,此结论需紧扣知识点。案例讨论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客体,但也要发挥作用,根据学生思路,适当启发学生及引导学生。比如针对问题“结论是否成立”,教师可适当启发学生,利用假言推理否定此推理并不是有效的,并且对另外三个问题进行分析,最终对结论进行判断。

(三)教师总结

法律逻辑学案例教学对过程较为重视,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当对案例所涉及的逻辑知识及分析方法等进行探讨,对学生思路问题予以引导,纠正思路上的一些偏差,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述案例中,对此结论是否成立等问题,学生回答较为多样,也存在错误观点,教师应当以评析的方式为学生讲解,指出有效推理方式。本次案例中,老妇与彭某都可作为假言看待,在分析中探讨两者做法是否符合实际,比如是否符合情理,若原告在被被告送至医院后,通知家属便离开,被告便符合情理,但被告若自行离开,原告也无法抓着被告不放,对此两个假言判断都不具合理条件,对此不可直接判定,因此结论不具必然性。

五、结束语

法律逻辑课堂教学中,教师具备知识传授及逻辑思维培养两方面的责任。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策略,将法律案例与司法知识相結合,可以推广使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做好案例选择,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司丹.论案例教学法在法学专业硕士教育中的适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0):173-174.

[2]张帅梁.教义与技能之间——“例理问辅”教学法对法学教学的再平衡[J].大学教育,2018(10):20-23.

[3]文颖丰.高校法律逻辑学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8):140-141.

[4]武庆荣.案例教学法在法律逻辑学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7,35(05):54-57.

作者:郭云飞

第三篇:法律基础课程案例教学的运用

摘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后,教学方法亦需改进,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尤显重要。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实践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在分析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法律基础”案例教学的四点建议。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法律基础;能力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全国普通高校于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方案”。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确定的实施方案中,将“98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有机地结合为一门崭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05方案”实行课程整合后,法律基础由原来的一门课程压缩为两章加三节的内容,文字篇幅大大缩减,但知识点却有增无减。根据全国统编教材2010修订版,“法律基础”部分的主要内容为:第五章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第六章第一节“职业活动中法律的基本要求”和第三节“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以及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新课程中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内容在教材中所占比例减少了。与此同时,课时数也相应减少:根据新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本科教学时数为20课时,专科教学时数为16课时。

课程设置改革后,法律基础部分的课时少、内容多而杂,极具原则性、概括性和抽象性,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养成法律思维方式,是我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长期在高校从事《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工作,新方案实施后,本人不仅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整门课程的教学,还与其他老师合作负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有着丰富的法学教学实践经验。笔者以为,科学合理地运用案例教学法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法律概念,掌握基本的法律基础知识,并活学活用相关法律于社会生活实践。

鉴于笔者硕士、博士阶段都是法学专业的学术背景,加之国内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整门课程的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已有较多的研究,本文仅仅对该门课程中“法律基础”部分的案例教学的使用加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就教于大家。

一、法律基础课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力争在几年内,使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有明显改善……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1]随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自身的整合与改革,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新形势下作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所必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将“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组成部分的法律基础教学,不是法律院系的专业教育或技术教育,而是对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亦即是一种理念教育。

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对于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具有如下三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教学效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全员互动参与,师生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可以把枯燥的知识蕴涵于案例研讨、论辩中,学生通过活生生的案例,更容易理解、接受所学法律知识,在热烈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接受法律熏陶。

(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个个真实或模拟的具体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纠纷的情境之中,凭借案例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的认识能力,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相关法律理论知识,以当事人的身份对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寻找存在的问题,或作出相应的法律评价,或通过讨论优选解决的方案。学生依靠独立分析思考,作出判断和决策,不仅在对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在讨论过程中还提高了口头表达及语言组织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教学相长,促进教师的成长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教师与学生作为教与学的两个主体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去,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而忽视学生对教师的反作用。殊不知,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和工作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的积极性反过来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热情。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配合,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互动辩论,教师的积极性也被完全激发出来,可以实现课堂的双向互动。同时,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改进教学方法,利用新的教学手段,从而积累教学经验、提高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最终有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案例教学法已被国内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被广泛应用于高校的多个学科专业的教学实践中,许多高校老师也开始运用案例教学法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实施05教改方案后大学生入学后要学习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因此,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随后的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在“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着诸如案例选择不当,案例组织实施不够合理,以及案例分析引导偏向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在“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在具体实施时把握好操作方法和手段,使案例教学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最为重要的是,案例教学必须完整系统,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而在这一方面目前的法律基础案例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笔者以为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任课教师法学专业知识匮乏,专任教师缺乏系统的法律培训,法律素养亟待提高

以前按照旧方案,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分别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开设时,《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往往是由法律院系的专业法学教师承担的,教学质量能够得到保障。现在由于高校扩招、师资配备不足等原因,两门课程合二为一后,该门课的教学基本上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人承担。笔者曾经参加过几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骨干教师培训和理论研修,在与别的高校的思想政治老师交流讨论中,大家普遍反映法律基础部分上起来很困难,因为他们自己也不是很懂,只能现炒现卖,活学活用。讲授法律基础部分时,只能照本宣科,根本无力开展案例教学。而也有的老师则刚好相反,他们认为,“法律基础”部分课非常好上,只需要在教学参考书上找几个案例随便讲讲就行了,学生对法律也不懂,根本无须深入讨论。这实际上是“案例讲授法”而不是“案例教学法”。

(二)案例选择随意性太大,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虽然在该课程教学实践中,有部分教师已经开始使用案例教学法,但在运用上显得零乱无章,缺乏整体思路和系统计划和布局。主观随意性大,案例陈旧过时,缺乏代表性和针对性。案例教学没有突出法律基础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任课教师凭个人喜好或根据老师手中现有的资料来选择案例,以至于不需要用案例的教学内容用了案例教学法,而真正需要通过案例来巩固学习效果的章节却简单地三言两语带过。有的老师片面强调教学的趣味性,不是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出发,而是为了迎合少数学生的猎奇心理,故意挑选一些耸人听闻、哗众取宠的所谓“奇案”,希望借此博得学生的喝彩。但课堂教学效果却不佳。例如,在讲授法律基础部分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许多教师选取清华大学刘海洋伤熊案和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作为典型。他们误以为这是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真实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笔者根据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现实生活中距离自己较远的案例产生的共鸣比较小。也有的老师,由于各种原因,备一次课用多年,沿用旧的教案,以至于所选案例严重过时,与时代精神和现行法律脱节。

(三)缺乏教学技巧,案例教学准备不充分

许多年轻教师缺乏使用案例教学的经验,准备不充分,未提前将案件的有关材料下发给学生,也未提前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自学内容和复习思考题。因而在案例教学讨论时就非常被动,学生不能领会案例所包含的法律精神,无法积极参与。大多数学生几乎不能归纳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发言者寥寥无几,以至于出现冷场,案例讨论不能顺利进行下去,只好又改为传统的讲授法。

(四)分析总结不完备,教学效果不理想

许多教师,可能是出于时间的考虑,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往往对案例教学讨论的总结阶段不够重视,未对案例讨论的情况加以认真的总结评析。有的教师在案例讨论结束时,既不表扬学生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也不指出学生的不足和问题之所在,更不提出今后需要注意和改进的问题。尤其是在案例教学讨论效果不理想时,教师往往有急躁心理,不够耐心,草草收场,以至于虎头蛇尾。虽然开展了案例教学,但是学生仍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法学理论内容,案例教学的效果也值得怀疑。

三、改进“法律基础”案例教学的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讨论,结合笔者多年来开展案例教学的心得体会,现仅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基础”内容部分的教学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做好教师的专门培训

各个高等院校应当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攻硕读博,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需要。各个高校可以推荐中年教师到国内名牌大学去访学进修,拓宽知识面,深化法学理论的学习。我们建议教育部及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每年都举行多期法律知识专题培训班,为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培训,可以快速提高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法学理论水平,从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水平。只有教师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法学理论和基本知识,才能向学生正确地讲授传播法律知识。例如,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与此同时,《集会游行示威法》明确规定了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必须依法行使,应当按照该法的规定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并且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时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只有将这两部法律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正确地了解政治权利和自由的科学内涵。由此可见,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有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法律规范和法的精神,防止断章取义和误解。须知,片面地理解法律甚至误读法律,其实比对法律的全然无知更为可怕。

(二)精心选择案例,建设好教学案例库

案例的选择要把握“三性”的原则,即真实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所谓真实性,是指所选择的案例应当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发生过的真人真事,不能根据道听途说,更不能随意编造。针对性则是指所选择的案例要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今后工作的实际,选取部分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履行义务、违法乱纪及犯罪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加深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使他们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法制教育。而时效性则是指案例要不断更新,根据新形势、新问题、新法律、新法规及时补充和调整,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

选择案例是费时耗力的工作,关键是靠平时用心积累。教师要注意收集资料,随时注意将好的、典型的案例存储起来。案例收集储备到一定的规模后,便可以建立教学案例库。这样一来,案例教学就不会“临时抱佛脚”,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有备无患。

尤其重要的是案例教学必须突出教学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对于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婚姻法》、《民法通则》关于民事主体的行为能力的规定、《刑法总则》、《劳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内容,要选择典型案例,加以分析讨论。而因为教学时间有限,对于法律基础部分其他的内容可能就无法采取案例教学手段了。例如,关于民事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问题,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很难理解和把握。于是笔者便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发生在北京海淀区的一个真实的案例——十五周岁的初中二年级女生买手机是否有效——来加以全面剖析,使学生在热烈讨论的气氛中迅速地理解了相关规定。

(三)课前准备充分,做好应对预案

一般而言,在进行案例讨论教学前,任课教师要将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简要的讲解,使得全体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一个理性认识。并且,绝大多数情形下,任课教师要提前给学生布置案例,以便学生课前预先认真阅读案例,思考案例所提出的问题。任课教师还要事先设计好案例讨论教学的实施方案,预先将学生分组,各组选出代表辩论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对讨论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等都要作出预见,并准备好应对预案。例如,在学习到诉讼法这一章节时,我首先布置学生预习相关的程序法内容并在课堂讲解重点法条的内容,使他们对诉讼程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随后再组织学生观看法庭庭审教学录像或者带学生去法庭实地旁听案件审理。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庭审过程,由学生分析总结当事人双方的庭审表现,最后由老师提出需要把握的重点难点内容。诉讼法属于程序法,法条多而枯燥,记忆性知识点多,单纯的课堂讲授学生很难接受。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法庭旁听或观看诉讼法的教学录像,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诉讼法,同时通过课堂的集中分析讨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善于总结,巩固教学效果

讨论结束时,任课教师要对案例讨论辩论情况加以总结评价。首先,分析归纳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作出评判。肯定正确的观点和意见,指出错误观点的问题所在。其次,针对案例讨论不够深入的方面要进行阐析和补充,以利于下次案例课的教学。案例分析讨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寻求一个标准答案,而是通过案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再次,对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加以总结评价。对积极发言的学生应予以肯定,对平时不发言或极少发言而此次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观点的学生,予以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教师通过及时而全面的总结,巩固案例教学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2005-02-07.

作者:奉晓政

第四篇:中职法律课的案例教学的探讨

摘要 :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案例来完成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守法、用法、护法能力;案例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案例,结全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来组织实施,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法律课 案例教学 学生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法律素质,是中职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之一,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关系到法律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提高法律课教学效果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在此就案例教学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法律课案例教学谈谈个人看法。

1案例教学的意义:

1、案例教学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法律课主要涉及到法律概念、法律规定、法学观点和法学理论,比较抽象和枯燥。案例具有典型、形象、直观等特点,案例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法学理论变得具体化,使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趣味化,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案例教学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满堂灌的教学弊端,将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的互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在法律课教学中,通过分析讨论一些典型的、逼真的案例,用活生生的事例来说明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能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法制教育作用;通过维权案例的分析,可以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利用案例进行课堂讨论需要运用法律知识来分析案例,这就需要学生在认真阅读法律教材,了解有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和分析,做出判断,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与分析思考能力,通过案例讨论中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辩论能力。

2如何进行案例教学

1、收集与选择案例

收集案例是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必要前提。案例的收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一是电视媒体,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焦点访谈》,南方电视台的《今日一线》等;二是报刊杂志,如《法制日报》、《每周文摘》等;三是互联网,如中国法律信息网;四是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收集起来作为备用教学资料。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收集,所选择的用于教学的案例需要有针对性。第一,教学案例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对应,对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和关键问题能够有启发作用,能够为中专法律课教学目的服务,通过案例教学能够帮助中职生树立规范意识,维权意识,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工作中和经济活动中,能够严格遵守法律规范,依法办事,并且能够利用所学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与利益。第二,教学案例要符合学生实际。来自学生身边的生活案例,符合学生实际,能够让中职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法律学习生活化,帮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第三,注意教学案例的时效性,选择鲜活的案例,学生通过网络、电视对这些案例有所了解,因而更有吸引力,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2007年发生的“许霆”案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我们学习民法 “不当得利”的时候,我举了这个案例,问到“银行取款机出故障多吐钱,顾客多拿了钱是否合法?要不要返还?”时,课堂马上活跃了起来。经过分析与讨论,学生理解了不当得利的概念及法律规定;明白了许庭利用取款机故障连续操作获取银行巨款,是不当得利的恶意占有,要承担其行为所带来的法律责任;还知道了生活中常遇到的不当得利的情况及其正确的处理办法。这种案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2、利用案例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通常可以用以下三种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1)利用案例设疑引发悬念,导入新课内容。

用一个典型的案例引入新课能起到抛砖引玉,引人入胜,激发兴趣的作用。例如,在讲到《劳动法》时我举一个这样的案例:“2007年3月,李某与一广告设计公司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规定,试用期三个月。2007年6月,李某感染了流行性感冒,考虑到公司一直没有对他试用是否合格作出表态,想争取表现,带病上班,结果病情加重,2007年7月初李某得了肺炎,住院治疗。用人单位以李某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了与李的合同,同时,不支付李某的医疗费。李某于2007年8月份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提出申诉。”这时学生很想知道此案例会有什么样的处理结果,这时我告诉学生:欲知此案结果,请看本课分解。这样的方法导入新课,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课堂上来,能产生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2)讲授过程中插入案例

一是在讲授法律概念和法学理论的过程中插入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法律概念或法律理论。如解释“财产所有权及其四项权能” “不可抗力”、“无过错责任”等法律概念,可以通过举出简单易懂的案例辅助教学,做到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解开学生的疑惑,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是教学过程中对于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或者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插入案例,组织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是师生互动学习的过程,教学效果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及作用的发挥, 因此这种案例必须是真实的,典型的,引起社会关注的并能引起学生重视的案例。另一方面,案例讨论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及对教学全过程的归纳、点评和总结。所以在这种案例教学中,老师应该发挥“导演”的作用,通过设问、提问、反问或提示来诱导学生,把讨论不断引向深入。最后通过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思考从案例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

例如2008年秋天,我们学习《合同法》关于合同的订立与履行的法律规定时,不少互联网站、报刊、电视都报导,说个别企业和个人在汶川地震的振灾晚会上举牌写出了其捐款数额,但在晚会过后却一直没有兑现。我让同学们讨论:这种行为性质是什么?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来处理?学生根据合同的要约与承诺的法律规定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在公众面前举牌认捐是对其捐款表示承诺”,“作出了认捐承诺后不兑现是违约行为”, “他们只是想上电视做免费广告”, “欺骗灾民是一种非常不厚道的行为”,“对这种行为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将他们曝光”…我在总结的时候肯定他们的观点,同时进行了补充:我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公益、扶贫捐款不可以反悔。没有兑现认捐是一种合同违约,可以根据合同法追究他们的违约行为。最后强调:毁约是违反法律、違背诚信的行为,损害了合作者的利益,损害了行为人自身的信誉,破坏了经济秩序,要由行为人承担法律后果。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与老师的点评,学生理解了合同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懂得在经济活动中应该严格遵守合约。

(3)运用案例对课堂教学进行归纳总结。

这种案例教学方法是在系统完整地讲述法律课的教学内容之后,安排一个或几个完整的案例让学生结合所讲的内容加以归纳。对内容分散、涉及面广的课堂教学适用。在全部知识学习结束后,进行案例分析归拢,把有关法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如在讲完有限责任公司的有关规定后,让学生分析一个案例:“甲、乙、丙、丁四个自然人签订协议,投资建立一个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协议内容是:1、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40万元人民币,其中甲、乙、丙三个人均以货币出资,投资额分别为10万元、10万元、5万元,丁以专利技术投资,该专利作价15万元,该专利技术已向国家专利局申报,但尚未拿到专利证书。2、公司章程由丁独立起草,无须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3、公司不设董事会,只设执行董事,甲为执行董事,并担任法定代表人及公司经理。4、由甲提议,乙担任公司财务负责人,并兼任公司监事。5、公司成立后不足资金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筹集,并计划发行公司债券20万元。6、修改公司章程或与其他公司合并时,需经全体公司董事过半数通过。7、公司前三年无论盈利与否,均不提取盈余公积金。根据以上资料,结合公司法规定,分析说明以上不妥之处。”

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学生对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额、出资方式、公司章程的制订与修改、组织机构的设置、股东的权利、债券的发行条件、收益的分配等有了整体上的理解。

运用案例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印象、巩固学习效果、检验学习水平,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有关法律规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将案例教学与开放式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

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是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以增强法律的教育效果的教学方式。中职法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素质,提高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过以下的办法实现案例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结合学生的实际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律辩论赛、法律知识有奖问答,拟教学于娱乐中,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将“今日说法”的录像经过加工处理后播放给学生观看,发挥影视教学手段的作用,将集形、声、色于一体的案例展示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提高法律教学效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由学校聘请法学专家、司法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到校园开法律知识讲座,讲述一些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达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劳教所,听取违法人员对自身违法行为的悔过自述来教育学生,以活生生的例子,给学生敲警钟,使学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学法懂法,自觉守法,防止违法犯罪,从而取得课堂教育无法达到的效果。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中专法律课案例教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来组织和实施,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作者:余小春

第五篇:指向法律思维的案例教学探索

摘 要:《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法治教育专册》)教学目标重在让学生培养法律意识,形成法律思维。案例教学可以缩短课堂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对法治教育专册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选取精简的文字、直观的图表、动态的视听等多种方式呈现案例,运用时更对其进行多项配合、案例组合、驱动性问题设计等针对性设计,能更好地凸显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让法律思维植根于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律思维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即《法治教育专册》,第一次以集中一册的方式呈现法治教育内容,特点鲜明;内容的表述科学、严谨,很多都是法治专业用语;有大量的法律知识、法律规范条文……本文就以《法治教育专册》为例聚焦案例教学,展开探索。

一、依托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依托案例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法律思维,是由《法治教育专册》的特点决定的。

(一)《法治教育专册》旨在培养法律思维

对于德育教材而言,它要引领教学从知识学习到生活建构,因此,法治教育专册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更要让他们通过学习培养法律意识,形成法律思维。

法律思维是指“从法律的角度和逻辑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即指:在了解“法律是什么”的基础上,从法律角度来观察生活,分析生活问题,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能想到运用法律来解决的思维方式。

(二)案例教学于培养法律思维有着重要意义

案例教学在很多学科教学中广受重视,“如果我们要有那种能激发问题、引起思考的情境,那么我们就需要为学生安排主动性的作业,并让他们使用材料来完成所希望达到的目的”。案例就是这样的情境材料,是將学生带入特定情境,深入角色,组织学生学习教材,分析案例,渗透法律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大大缩短了课堂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对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形成法律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依托案例教学,培植法律思维的策略

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是本文着重论述的问题。

(一)案例选取,注重典型性特点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也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案例教学是“运用典型案例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案例的选取,应该与本课程的内容紧密相关。《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注重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选取案例时“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因此,选取案例应符合以下要求:

1.案例体现生活性。本课程的生活性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案例选取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教师要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案例。“必须保证案例来自生活,切忌主观臆想和虚构事实……真实的案例可以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当课堂案例体现了生活性时,就能把学习与真实生活链接起来,使学生主动、投入地去发现问题、深入探究、解决问题。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一课,若直接运用教材配图,显然效果不佳。教学中我们将它替换成“研学旅行”“拓展活动”等本班同学近期参与的活动,这是大家亲历的、熟悉的,真正体现生活性的案例。

案例,应从学生生活中提取,针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加工,“拿来主义”式的直接运用,达不到应有效果。体现生活性的案例,能促进课堂更好地达成“感受法律无处不在”的目标,也让法治知识的获得更加自然,更加高效。

2.案例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应该有一定的代表性,“代表性”指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应该针对法治教育的内容,在案例中蕴含法律知识。

在“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一课,我们选用“校园欺凌,未成年少女被判刑”的案例:

此案例是触犯刑法的代表性案件,其一,这是未成年人第一次因为校园欺凌获得刑罚;其二,此案例能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纪律与法律的区别;其三,案例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法治教育内容具有针对性。

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法律就在身边,更能够指导其生活,一旦遇到类似的事情,可以运用相应的法律解决,这对渗透法律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3.案例富有时效性。我们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案例应以今天所面临的疑点难点为着眼点……展示的事实材料应该是与整个时代相对应的。教材的内容往往滞后于学生的生活,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将富有时效性的案例引入到教学中。

首先要体现“时”,用新近发生的鲜活案例进行教育往往更加有效;其次要体现“效”,要分析案例对法治课堂教学的开展、对学生提升法治知识的认识等是否有帮助。

“我们受特殊保护”一课,选取2019年2月28日安徽省铜陵市的一则新闻,将其以案例形式出示:

富有实效性的亲近感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紧接着让学生选择立场展开讨论,就水到渠成了。进而对“我们是未成年人”、对“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典型性的案例,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法律思维的最佳载体。案例选取要突出“源于学生生活、具有代表性、富有时效性”等特点,需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取舍、整合,以更好地渗透法律思维,培养遇事找法的意识和习惯。

(二)案例呈现,讲求多样化方式

如开篇所说:法制教育专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培养法律意识形成法律思维。而案例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实际情境的描述,不能简单照搬,需要教师针对目标对其进行再处理、再创作。因此,我们就要格外重视多样化的案例呈现方式,引领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去深入体验。

1.精简的文字,凸显案例关键要素。课堂时间有限,为了便于学生阅读、提高效率,以文字方式呈现的案例一定要精简。根据目标,提取出最重要、最关键、最有针对性的要素,凸显案例关键点,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

如“我们受特殊保护”一课的案例,原文数千字,而我们将其引入课堂的目的,是借案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从而了解“未成年人”的概念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于是,针对目标将其加工成为百字案例,凸显出案例关键点。

2.直观的图表,呈现案例丰富内容。不管是图还是表,所容纳的信息远远大于文字,并且具有直观形象、简明扼要等优势,通过图、表,学生能快速地获取信息,获取大量的信息。

在“公民意味着什么”的“我是中国公民”板块中,引导学生交流祖国举世瞩目成就时,重点以“蛟龙”号为案例,出示表格和图片。学生在了解祖国载人深潜技术方面的成就时,深深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法制教育和爱国教育自然地融为一体。

教学中可根据案例特点进行提炼,选择恰当的形式将信息、数据以图、表等方式呈现,力求简洁而高效。

3.动态的视听,展现案例生动情境。“知识的开端永远来自感官”,动态的视听能生动展现案例的真实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其中,吸引其注意力,缩短了案例与学生的时空距离。

新闻链接——上文“校园欺凌,未成年少女被判刑”这一案例,我们采用新闻链接的形式,直接在课堂上播放视频。这一代表性的案例,让所有学生都知道了校园欺凌的法律后果,能对欺凌者产生足够的威慑力。

动感演绎——“国家机构有哪些”一课“活动园”是以黄海洋一家在周六的活动为案例的,将它做成动感短视频配上同学的讲解,让同学们在观看、听讲解的过程中寻找线索,来判断哪些是国家机构。

百闻不如一见,视频、音频、动态图片……以动态的视听方式来呈现案例,让案例更加形象生动,让学生乐于与之对话。

以上呈現方式各有优势,可根据课堂所需针对性地组合使用。不管以何种方式呈现案例,都应以提高案例的使用效率为目标。

(三)案例运用,力求针对性设计

案例运用,是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运用得当,能使课堂效率倍增。要研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研究学情,更要进行针对性设计,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培养法律思维能力。

1.多项配合,生动地再现生活场景。课堂所用案例,如果能再现生活场景,必然能引起学生共鸣,学生会从中获得亲历性的体验,课堂收效更佳。

如“国家机构有哪些”一课,我们以动感演绎的方式在课堂上呈现案例——“黄海洋一家在周六的活动”,大家跟着短视频去体验,兴致盎然。同学们观看、听讲解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自己真实生活经历的重温。学生不仅能找到身边的国家机构,还能罗列出它们的职权,更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国家机构的保障。

文字配图片,文字配表格,图片配音乐,图片配讲解……多项配合,达到生动再现生活场景的目的,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为案例的主体。

2.案例组合,巧妙地展现情节冲突。当两个案例形成一定的冲突时,可以将它们进行组合,使其对学生的认知形成一定的冲击力,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公民意味着什么”一课,教师出示案例:

紧接着再出示案例:

案例组合形成冲突,引发学生思考,在此基础上做出分析、判断,认识到我们要妥善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信息,也要在身份证查验时履行配合义务。

此过程中,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法律知识的教学模式,结论是他们自主得出的,对实践迁移有着正向的指导作用。

3.驱动性问题,充分地助力学生探讨。“提出切中要害的和关键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要想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需要设计与案例情境相匹配的驱动性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锻炼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渗透法律思维。

选取几个案例来说明: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仅呈现案例不进行思考,不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就很难得到真正的学习体验,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驱动性问题将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在充分探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获得体验。

生动地再现生活场景、巧妙地展现情节冲突、充分地助力学生探讨……案例运用的策略并不止这些,教师要针对课堂内容、教学目标、学生需求合理运用,“教师的任务是促成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去发言、思考”,凸显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

鲁洁教授曾指出本课程是“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课程”,《法制教育专册》,不只是让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更预设了引导儿童生活建构的教学目的,这是需要通过关注生活、反思生活和超越生活这三个紧密相连的板块来实现的。在法制专册的教学中,依托案例教学,将法律知识生动地呈现在课堂,拉近法律与学生的距离,让法制教育专册向日常生活延伸。案例教学,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法律思维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章 乐.引导儿童生活的建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对教学的引领[J].中国教育学刊,2018,(01).

[2]杜威·约翰.民主主义与教育[M].林宝山,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78.

[3]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金荣君.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文学教育,2018,(08).

[5]施海霞.道德与法治课整合案例教学的实践[J].德育与成才研究,2019,(10).

作者:张丽琴

上一篇:本科教育学论文下一篇:本科生学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