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案例论文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教育案例论文(共11篇)

小学教育案例论文 篇1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是教育研究者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折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以及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教育叙事研究的作用是记录与反思。教育叙事研究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能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的主体。使教师人人都可以参与教育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和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叙述”出来,并加上自己的反思。

什么是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描述的是教育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教育案例的意义:

由于案例是教育教学经验的整合,教师将其经验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了他是怎样把学习目标,课程的基本特征以及学习模式综合应用于真实的教育活动中,不仅对教师本人的意义非常重大,也给他人提供了复杂的教育过程进行反思的材料,教育教学案例可以是在“叙事”研究报告的基础上,以某个主题为对象,选取有典型的意义的,经过研究的故事和作者的反思,构成可供他人讨论、学习的教学材料。也可以在德育活动、课堂观察等基础上形成。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

⑴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

⑵叙事研究报告是一种反思性叙述,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当时心理及其思考。

⑶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⑷叙事应该有一个完整的故事。⑸叙事报告应该有自己的反思。

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学叙事研究的基本程序:教学设计→执教→倾听评论和建议→教学反思→修订教学策略→再施教→撰写叙事报告→形成教学案例。

教育案例的特性

⑴案例是以真实教育教学状况和事件为基础的叙述性内容。

⑵案例是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由多种角度来呈现故事的背景、人物和情况。

⑶若案例要成为讨论的题材,必须包含有足够的细节和必需的信息资料,使用者才得以进行诠释,引发深入的分析。

教育案例的基本结构:引言→背景→问题或事件→过程与方法→反思与讨论。什么是教育案例研究

教育案例研究就是结合具体的具有典型教育意义教育教学实践即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和探讨。教育案例研究报告的基本要素: ⑴主题:本案例的核心理念,想反映什么问题,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确定主题。⑵背景:安全事件发生的环境和条件,如也可描述发生了哪些问题或困扰事件,以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⑶案例问题:围绕着主题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能够阐述案例的主题,揭示各种困惑,链接有关理论,能够启发读者的讨论和反思。

⑷情境与细节描述:环绕主题,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剪裁情节,有针对性地描写特定的内容,把关键细节写清楚,做到引人入胜。

⑸教育结果:教育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

⑹诠释与研究:多角度地解读和评析,回归到教育基本层面。⑺问题讨论:设计讨论作业单,供今后案例研究时其他教师讨论。

案例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

背景→案例事件→案例解读与分析→案例启示→有待讨论的问题。在案例研究中对案例分析、讲座,反思和评价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是如何体现在案例中的?如何具体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 __案例的设计与实施期望在教育中达到什么效果?在教师的教育方式上有哪些创新?

__在案例中,对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为什么?

__案例中的反思,对我有那些启迪和帮助?

小学教育案例论文 篇2

一、郭同学的新变化

1、学生情况简介:

郭同学, 09电商专业学生, 走读生, 家住中山公寓。是政教吴主任惦记的学生之一, 吴主任今年在食堂吃饭时就说过:那个郭同学我在校门口看到了, 他居然上高三了!为什么吴主任由此感慨呢?因为高一高二时迟到、旷课家常便饭, 为此原班主任没少找过他, 家长对于他的旷课又表现很淡定, 让班主任无可奈何。今年我中途接班主任, 周二早上上任, 郭同学6:35进班, 迟到五分钟, 我在班会课上未指名点了下早上要及时入班, 周三早上7:15进班, 我找他了解情况, 他说来晚了, 门口有检查所以晚点进来, 我想他至少还有集体荣誉感吧, 原谅他吧, 人谁无错呢?周四8:30第一节课结束仍未到校, 于是与他的第一次谈话开始了。

2、他到校后, 我没有急于批评他的迟到, 而是问:

“你今年上高三是谁的意思?”他说主要是他爸让他来上的, 他自己也有点想上, 对于他自己主动想上我首先予以肯定, 又跟他交流说, 作为一名高三学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你觉得经常迟到是否妥当?对于未来你是怎么想的, 他说老迟到确实不妥当 (在这个过程中, 我没有讲大道理, 也没有对于他这几天的行为进行严厉批评) , 至于未来他说他爸已经给他找了个学校, 高三上完就去上, 我说那这样你不如直接回家歇一年明年直接上多好, 你可以考虑下啊, 他说他也想试试, 看看能否考的稍好些。我说你既想在这上, 就得好好的上, 就得天天及时来, 绝不能旷课, 我关注着你呢, 能不能做给我和班内同学看看呢?他非常肯定的答应了。

3、周五6:30他已早早到班, 在校园路上我恰好遇到他与班内同学一起走, 我就对他说:

你今天没迟到说明你是言出必行的, 表现不错, 问题是以后也这样吗?郭同学高兴的说, 老师你瞧好吧。下面连续一周, 无论是早上还是下午都没迟到, 我在班会课上点名表扬了他。以后在一个多月时间里, 他都表现的中规中矩, 我感到十分欣慰, 他会由此一直这样吗?

4、反复:

10.17日课间操时我在开会, 因而未去看操。第三节课结束时刚好要进班通知事情, 这时发现郭同学不在。我没有立即打电话, 估计班内同学给他通风报信了, 回办公室不久就接到他的电话, 他说老师我刚出来在修车 (在班内我已问过, 他根本没上第三节课) , 但我没有立即戳穿他, 我说你下午上课前来找我。下午他来后, 我问他上午什么时候出去的, 他说第三节课结束, 我说你再想想呢, 他停了下说:“老师对不起, 我错了, 我是课间操结束出去的, 不过的确是车坏了, 本想修好立即回来, 不过后来……”他不出声了。我说你是不是瞅我没去看操, 认为班主任今天看来不在, 可以先走了, 他说:“是的, 当时有些犹豫, 不过还是走了, 老师对不起, 我错了, 我保证没有下次了。”我说你上学是为老师上的啊, 你还记得对老师的承诺吗?我可是一直很信任你的, 还在班会上表扬你, 你这么做让其他同学怎么看你?认为你讲话不算数。你内心不会有愧疚吗?然后他就谈了数学英语听不懂, 上课很难受, 正好有朋友打电话找他, 他思来想去就冒了次险, 事后也很后悔, 以后有事一定请假, 希望老师能够给他机会, 能够继续信任他。我对于他的坦白予以肯定, 并且总结了这段时间他做的好的地方和不足。经过这次事情后, 他的表现较之以前又有了较大进步。

5、月考分析:

月考结束后, 针对考试结果我与他进行了探讨, 虽然科任老师反映了他在学习上的懈怠, 但我仍对他考的较好的科目予以肯定, 认为他还有潜力考的更好, 并且对照往年专科线进行分析, 鼓励他加强学习, 并与他交流了学习方法。

二、与郭同学谈心的体会

遇到学生的错误该发火就得发火, 不然成了病猫, 就没了威, 学生没点怕气不行, 该批评就得批评, 该严厉批评就得严厉批评。然而对待某些同学则不能一味发火、训斥、讲大道理, 应多些宽容, 多关心他的内心世界、他的想法, 多些朋友式的交心, 这样就可赢得学生的敬重、感激、真诚、友谊, 班级工作的支持者越来越多, 工作更容易开展。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案例 篇3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培养团结协作意识、强化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意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天鹅、大虾和梭鱼》教学中,教师以文本教材为载体,以小组合作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文本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进而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促使学生在学习相关语文知识的基础上,综合素质也能够得到相应提升。

二、案例描述

(一)设定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本课中涉及的生字,并能够默写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主要识字量为12个。

2.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确文中的天鹅、大虾和梭鱼都是为了拉动大车而努力,但是由于缺乏合作意识,彼此之间按照各自的想法拉车,所以最终大车“未动分毫”,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意义。

(二)明确教学难点

在学生了解天鹅、大虾和梭鱼都用力拉车但是由于缺乏合作意识大车最终“未动分毫”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理解团结的重要性。

(三)教学具体流程

1.课前导入。

教师先在黑板上贴天鹅、大虾、梭鱼的图片,结合图片进行教学。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向你们展示三种动物,看图说一说,你们认为这三种动物都有什么本领?

生:天鹅可以飞。

生:天鹅、梭鱼和大虾都会游泳。

生:大虾会倒着游泳。

生:天鹅也会在地上跑。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图片下板书。)

师:现在在天鹅、大虾和梭鱼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齐声)想!

师:下面让我们将书打到第九课《天鹅、大虾和梭鱼》,这是著名作家克雷洛夫写的一篇经典寓言故事,今天我们就对这篇寓言进行学习。

2.课堂教学。

(1)认识生字,设置小组挑战。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首先要认识课文中的生字,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生字学习。

(学生学习生字。)

师:结合拼音,你们是不是已经对本节课的生字进行了初步认识?

生:(齐声)是!

师:现在,老师将本节课的生字按照难度划分了几个等级:一星:读出生字的读音;二星:在教师的提醒下可以组词;三星:能够书写汉字;四星:认识生字中的多音字。星级越高,难度越大,哪个小组来进行星级挑战?

(学生踊跃挑战,小组合作情况较好的学生基本完成四星挑战。)

师:我们要对完成四星挑战的小组提出表扬(鼓掌),没有完成的小组也不要灰心,相信你们已经意识到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进行小组合作,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老师希望你们也能通过合作,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2)分析课文,强化小组合作学习。

师:完成生字学习后,我们来阅读课文,下面找四位同学分别读不同的小节,其他学生思考文章讲了什么故事?读第二小节,你觉得怎样才算拼命?最后板车为什么“未动分毫”?(教师板书问题的关键词。)

(完成朗读后,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生:课文讲了天鹅、大虾和梭鱼三个动物一起拉车的故事。

生:我觉得用尽自己的全部力量才算拼命。

生:拼命应该就是“使出吃奶的劲儿”拉车。

生:三个动物都向不同的方向拉车,所以车才不动的。

生:它们没有向一个方向拉车,肯定拉不动车。

……

师:现在你们已经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基本意思,下面我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刚才合作效果较差的小组这次一定要把握机会。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板书三种合作学习方式:分角色朗读、按故事绘画、分角色扮演,供小组选择。)

师:小组讨论,自由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学习,讨论板车“未动分毫”的原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进行热烈讨论,探究板车“未动分毫”的原因。)

(3)小组学习汇报。

师:首先请选择第一种方式的小组进行小组学习演示,说说你们的阅读感受。

生(小组代表):在阅读中我们小组发现“拼命”“使劲”“钻”“一心想”这些词说明天鹅、大虾和梭鱼都努力拉车了,但由于他们“不是一条心”,所以“白费力气”,最终导致板车“未动分毫”。

师:选择第一种方式的小组已经说明了他们的看法,选择第二种方式的小组怎样理解的呢?

生(小组代表):通过绘画,我们发现天鹅想让车向上走、大虾的动作会让车向后,而梭鱼向水里游则会导致车向水里,也就是向下的方向走,它们三个选择的方向不同,所以车“未动分毫”。

师:下面请选择第三种方式的小组说一说你们的看法。

生(小组代表):通过表演,我们发现按照它们的方式,用了很大的力气也不能拉动车,力气无法集中,甚至向后退的力量还会阻止车向前走,所以车“未动分毫”。

师:你们的小组讨论结果都很有道理,那么怎样才能拉动车呢?你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经过尝试,发现只有三个人向着同一个方向拉车才能拉动。)

师:通过演示,可以发现,只有你们的方向一致、团结合作,才能拉动大车,才能共同克服困难。“人心齐、泰山移”,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们一定要养成团结合作的习惯,在互相帮助中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快快乐乐生活。

三、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重点强调在小学教育阶段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等。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够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解决学习问题,提升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基础上,促使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在《天鹅、大虾和梭鱼》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设置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然后在识字教学、分析课文和学习汇报的过程中以小组学习的方式逐步让学生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使其在深入理解课文内涵的基础上,接受团结合作教育,最终促使学生逐渐养成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小组合作教学思想,保证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实践中,通过小组探究逐步解决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产生相应的积极影响,所以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深入应用。

小学教育案例 篇4

评析:大部分孩子的谎言和大人恶意的谎言完全不同,所以不必过于紧张,应查明孩子说谎的原因,如:为了到达某种目的而采取手段,为了避免惩罚而说谎,为了在各方面超过别人,为了争得面子,孩子也经常下意识地编些谎话欺骗同伴,孩子多少都会说谎,如果在说谎之后完全不觉羞耻,那才是真正的无药可救。

方法:

1、父母试着与孩子多沟通,经常反省自己的管教方式,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避免过于严格稍有过失就被严厉处罚现象。

小学教育案例论文 篇5

西樵中学初一级 郑庆欢

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不愿跟家长聊天沟通,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诲,要么沉默,要么出言顶撞。如何让青春期逆反期的孩子学会尊重和沟通呢?

案例分析

小亮,个子不很高,喜欢打乒乓球,比较有个性,有些与众不同的想法,脾气不太好,很冲,像他的名字,而且习惯很不好,迟到,经常不写作业(但成绩还可以班里20名左右),不打扫卫生,还喜欢跟女同学闹,无人愿意跟他同桌,有时会妨碍别人的学习。作为班主任他是我心头的一块心病,算是我工作中的问题学生。所以对他关注一直以来相对较多,但在他看来我这似乎是跟他过不去,不管我怎样做他的思想工作,怎样讨好他,他看起来好像从来不领我的情。坦率的说我们的师生关系不够和谐,他对我的抵抗情绪比轿严重,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着。与家长沟通过,也不愿意接受家长的教育,一意孤行。

原因分析

首先,小亮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生命规律。从生理上讲,由于初中生生长迅速、身高体重接近成人、精力充沛,容易使他们产生成人感,希望于成年人平等相处,希望心理上的断乳。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现代社会的运转要求初中生更多的跟从成人、更多的接受成人的指导,这样初中生在生理上的需求愈益被社会所忽视或漠视,所以初中生的逆反心理自然容易滋生蔓延开来。其次,从小亮逆反心理的产生诱因分析主要有三种:

1、标新立异。为了追求心理上自我肯定的满足感,为了让社会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地位,他们往往表现出某种偏执,有意标新立异,以引起别人注意。小亮一方面存在如上所述的心理方面的正常需求,另一方面因为进入初中后任课老师更换,不能短期内得到老师的赏识,甚至逐渐产生偏见,所以标新立异心理越来越突出,直至发展成为一种强烈的逆反心理。

2、态度上的对立。很多学生的逆反不是针对于某件事本身,而是来自于老师安排这件事的态度和方法方法让学消费生逆反情绪,主要以“管、卡、压”的方法要求学生,对断乳期的初中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催化剂。由此可见,老师的责任何其之大。

3、挫折感。小亮的挫折感主要来自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小学的班主任老师很宠爱他,初中更换的新任课老师和我都不太欣赏他,甚至对他有偏见,导致来自老师的这种关注落差太大。所以他本能的做出反应,一方面为了获取老师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为了掩饰心理上的不自信,便采取这种极端的方法和老师对话。

解决方案

1、引导学生认识逆反心理的客观性。让学生认识到初中时期出现逆反心理和行为是一种生命现象和声明规律,但是不要纵容自己,更不要过分责怪自己,要想方设法的超越这一生命局限。

2、勇于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此年龄段的学生迫切渴望于成年人平等相处,当老师于学生发生冲突时,不要一味的要求学生承认错误,老师也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公正、正确,并设法让自己静下来,坦诚的向学生承认错误,同时指出学生的问题,才干保证师生的正常沟通。

3、不要运用高压手段处理逆反心理和行为。学生的逆反行为发生正是出于对师长的不满和愤怒,压服和威胁虽然一时可以使反抗行为减少,但是却增加了学生的愤怒,使以后更容易再度产生逆反行为。

4、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初中班主任在面对学生的逆反心理时,不要讽刺挖苦学生,因为学生在自尊心受损时,往往会采取反抗行为进行报复。

效果

小亮在得到各科老师的关注和逐日的相处了解中,能够很好地与家人和老师同学相处了。学习上有动力了,学习更积极,成绩也稳步上升。

小学教育案例分析 篇6

青山区文学道小学

平海霞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抽到的是小学组案例20蟑螂与“点的轨迹”。案例是一节数学课上,一只蟑螂闯进教室,课堂纪律一时失控,而课堂上的肖老师用巧妙的办法将蟑螂“融入”课堂中,用蟑螂的飞行进行了“点的轨迹”教育,同学们的注意力很快又被教师吸引并且听得津津有味。

作为一名教师,上好一堂课,不仅仅是备好课,课上会发生突发事件,有些是可预见的,有些是不可预见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出积极的反应,加以特殊的处理。通过本案例我想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一、案例中的可取之处

1.肖老师用有效的教育机智,把不利变为有利,十分冷静地用一个巧妙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再次吸引到课堂上,果断的制止了负面影响。

2.肖老师抓准教育契机,用恰当的方式将蟑螂“融入”课堂,如当蟑螂一头撞到天花板上,肖老师一下抓住那只蟑螂并找到细线,将细线一头缚在蟑螂腿上,让学生观察蟑螂的飞行路线,同时当学生观察后,肖老师马上趁机引导,接着又以蟑螂为例,讨论了直线、曲线等一些常见的轨迹。

3.肖老师避开矛盾冲突,让矛盾冲突不再升级。当课堂上出现突发状况时,同学们情绪有波动,肖老师没有说出斥责的话,而是运用一种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冷处理。

二、肖老师的有效教育机智,带来的良好效果。1.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课堂上的影响很大,课上肖老师的冷静、沉着,让学生注意力快速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2.偶发事件也许是教育的好契机。一节精心准备的课堂被一只蟑螂打乱了,肖老师顺势将蟑螂作为“教学用具”,用飞行路线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而且同学们还听得津津有味。

3.肖老师冷处理的方式让情绪波动的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没有斥责,没有批评,反而是一种宽容在无形中影响着他们。

二、这个案例给予我的启示,如何应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1.教师要沉着、冷静、果断处理。

2.教学的大部分内容是可预设的,但有些突发状况不可预设,它是在教学情境中自然产生的,教师处理中要化弊为利,使其服务好教学。

3.注意分寸的掌握,要谨慎行事。

中小学教育案例的结构与成型 篇7

一、教育案例的文本结构

关于教育案例的含义, 许多专家学者有过不同的表述。虽然说法不一, 却也有一定的共识, 如果概括为一个定义, 即: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 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也就是点评。所以, 一个好的案例, 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精彩的点评”。

从文章结构看, 案例一般包含背景、主题、细节、结果、评析等基本元素。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 这就是背景。背景介绍不需要面面俱到, 重在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主题:即写案例首先要考虑反映什么样的问题。细节:有针对性地向读者展开特定情境的描述, 当然情境中包含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结果:这种解决方法的即时效果, 读者知道了结果, 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评析:针对反映的主题和内容, 析其利弊得失, 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如《当批评变得如此艰难》[选自《思想理论教育》2010 (14) 《我对教育案例的认识 (五) 》, 作者马兰霞, 系上海某区示范性实验高中班主任]:

[主题]一直以来, 心中就有疑问, 现在的孩子怎么教?在家里, 家长不能批评, 否则就对家长撒娇使性;在学校, 老师不能批评, 否则就对老师冷眼相对, 甚至拂袖而去。

[背景、细节]昨天班级里有个学生, 早上晨扫没做, 我在他座位旁边小声提醒他, 他却不以为然。中午午休, 全班学生都进了教室, 他在半小时后姗姗来迟, 手里抱着篮球, 头上大汗淋漓, 大摇大摆进入教室, 全然不顾大家都在休息, 回到座位上, 叫醒同桌, 大声说话。看了同学们都在午休, 我没有说什么, 只用眼睛瞪了瞪他。可他没有反应, 依然故我!午休结束、上课之前, 我对全班学生宣布:“今后午休时, 如果迟到时间太长, 请你不要进入教室, 不要影响大家休息。”看看那个孩子, 无动于衷!

当天是期中考试的第一天, 下午3点考试就结束了。因为担心他们提前放学会出乱子, 我决定全班留下来自习到4点半。还是这个孩子, 全班已经自习20分钟之后才走进教室, 嘴里还嘟囔着:“其他班级已经放了……”“报告”—— (理直气壮) “进来”——我答复他!他径直走向座位, 一屁股坐下!我示意他, “请你起来, 你没有向全班同学鞠躬致歉!”班级在开学时做过约定:凡是迟到, 在报告结束后进入教室, 必须面向全班同学鞠躬致歉, 对自己打扰他人的行为表示歉意。全班鼓掌通过。作为班主任也不例外, 这一点我也身体力行地做到了。

让我惊讶的事情是, 他拒绝道歉。我说我们是全班鼓掌通过的, 当时你的掌声很响亮!

[结果]他表示承认, 但就是不愿意道歉。我坚持着, 他却满脸愤怒。不一会儿, 居然提起那早已收拾好的书包, 摔门而去!摔门的声音让我现在还记忆犹新。

[评析]当时的我很纳闷, 怎么会这样呢?我说话重吗?不重!有过激行为吗?没有!为什么?就因为一天内多次批评他吗?早在来沪之前, 就听说上海的孩子娇贵, 难教, 现在想来, 真是耳闻不如眼见啊。我算是领教了。

回看案例, 背景、主题、细节、结果、评析, 这些基本元素有机地融合在整个案例之中, 不一定要有意安排为几个独立的段落。五种元素并不一定面面俱到, 但细节与评析不可缺少。值得一提的是, 每个案例要特别重视叙事之后的分析与讨论, 力求层层深入评析, 透过现象看本质, 以揭示其中潜藏的教育规律。但上文的案例评析只在现象表面打转, 可以进行溯本求源。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娇贵, 难教。在整个事件中, 引起师生冲突的责任方显然是那个学生。

有专家指出, 面对教育失败的事件, “归因”是对的, 即依据师生的行为准则对双方行为做出客观评判找出错误较大的一方, 但是有时错误归因改善不了教育现状, 如找出那个学生是责任方, 寄希望于那个学生不主动犯错后, 教育会有成效吗?行得通吗?行不通, 于是更重要的是教师“反思不足”。这需要班主任用专业化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找出不足 (教育方法或策略不符合客观现实情况的地方) , 改变方法, 改进策略, 严格要求, 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上文的细节描述中, 班主任的不足在于教师教育不好把责任归咎于学生难教。如果静下心来想想事情的每一个细节, 我们就能理清“孩子怎么了”的前因后果。班主任和学生之所以会发生冲突, 是因为他们俩各自在自己的逻辑里打转。班主任的逻辑是:“经过全班讨论、鼓掌认可的规则, 你就应该执行。”而那个学生的逻辑是:“其他班都已经放学了, 那么老师要求学生考试结束后留下来复习就不算是正式上课。既然不算是正式上课, 迟到了也不算是违反纪律, 因此班主任也不能要求学生当面道歉。”班主任是按照“一般学生”的逻辑来预测这位学生行为的, 没想到这位学生一贯是从自我出发思考问题、支配行动的。由于班主任没有走进“这位学生”的逻辑来预测他的行为, 产生“预测失误”, 导致冲突。

面对这样的冲突, 成功老师一般采取“退一步法”, 不与那个学生当场论理, 让他先说出迟到的充分理由, 暴露思想后再采取策略。因此, 为避免类似的事件重新上演, 教师要在发现学生难管倾向时, 帮助这类学生认清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 告诉他个人权利的边界在哪里, 教会他必要的服从和退让。这就是本案例的价值所在:“用‘退步法’能避免教师的预测失误, 使教育走向成功。”

上文中若加了这样的评析, 目的只有一个, 使案例结构紧凑、主题突出、鲜活感人、发人深省。

二、教育案例的提炼路径

我们把教师做案例的提炼路径, 按生成轨迹可归为偶发性、预设性和反观性三条。

1. 偶发性提炼

事先没有确定的研究主题, 甚至也没想创作什么案例, 但所上的某一堂课或教育事件震动了教师自己, 因此就把发生的真实故事写了下来。这类案例强调偶发性的灵感, 并及时记录而形成。案例中常常能够看到师生精彩互动, 看到教师的教育智慧。这样的案例看似偶然, 有不可预见性, 但偶然中有必然, 也有一些规律, 可以通过案例的形式总结经验, 应用有关的理论进行诠释。

2. 预设性提炼

先确定自己喜欢的研究主题或需要研究的主题, 再根据主题进行教育活动设计, 把相关理论或教学策略自觉地镶嵌在教育活动之中, 并实施之;然后根据教育现实进行案例研究与创作。这类案例强调针对研究主题而预设方案, 并通过实践检验而形成。案例中往往重视后面的反思, 着重围绕研究主题, 针对教育设计 (理想) 与教育实践 (实际) 之间的落差 (或超越了预设的目标, 或没达成预设的目标) , 以及处理方法的得失, 分析原因, 总结经验, 寻找对策, 或提出新的问题与观点。

3. 反观性提炼

每位教师对教育问题的感悟, 是随着教师内在素质的变化而变化的。处在终生学习的社会里, 教师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 亲密书籍、观看录像、探索实践……向专家学习, 向一线优秀教师学习, 努力将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以优秀教师的实践经验来反观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 吸取他人成功经验, 避免重犯其教学失误和不当, 在观察、对比、反思、修正的过程中产生案例。这类案例强调对照别人事例反观自己而形成。这样整理加工的案例, 可以促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加合理、科学、有效。

这三条提炼路径, 可选其一进行, 能使教师养成勤思考、善研究的好习惯。

三、教育案例的定型忌讳

要得到好的案例, 在其提炼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内容上, 忌失真

案例要求真实。实地收集案例, 便于获取真实信息。有些案例单靠记忆, 不可能记得那么完整、准确。因此, 时间、地点、有关人员的特点, 包括语言、行动、做法、效果和相互关系等和真实事件有些出入, 影响了案例的质量。部分案例, 如表扬、鼓励等案例, 教师采用表扬、鼓励能使学生进步, 但常常夸大其教育结果或实无此教育变化, 让人无法信服。因此, 做案例要及时记录研究过程相关信息, 保存案例真实的面目。

2. 思维上, 忌雷同

案例展示的故事要求鲜活化, 能展示教育教学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有些教师阅读少, 缺乏职业敏感度, 思维定势, 对许多典型案例的变化因素熟视无睹, 其研究常在别人案例的影子里。因此, 经常注意具体教学现象及其反映, 宏大的、微小的、粗略的、精巧的、正面的、反面的、成功的、失败的、发人警醒的、达成共识的、存在争议的, 思想的火花、错误的行为……只有注意倾听, 注意观察, 注意思考, 想办法让许多很有价值的案例不从我们眼前滑过去, 才有可能让自己的案例不和人家雷同。

3. 反思上, 忌平面

案例是把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事例形式来表现, 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的一系列思维加工过程。好案例能够启发大家思考。有些案例只注意了鲜活的故事, 却忽视了事理结合的评点, 不能够让教师看出“故事”揭示的某些规律和本质, 对教育工作所起的指导作用不大。因此, 做案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为什么采取这种策略就能解决问题?还有别的策略吗?策略与结果之间是偶然关系还是必然关系?……分析者还要找出充分的论据, 来支持自己提出的观点。这样, 案例才会避免平面推进, 从情境层面走向经验层面, 走向理论层面。

⒋意义上, 忌个别化

好案例的事例具有典型性。有的教师把“典型”误认为“特别”, “特别学生的特别事例”, 因此案例的素材个别化, 没能够反映事件发生的普遍意义。因此, 做案例要关注普遍存在、大家关心、比较重要的问题, 体现问题的深刻性, 提出的措施也能解决教育实践中一般意义上的问题, 切实可行、便于操作, 有实用的价值和无穷的回味。

精彩案例的生成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套路, 甚至没有数字序号标记的段落划分, 但是仔细研读, 就会发现案例研究的精髓、元素、层次一一具备。案例的提炼也本无定法, 甚至不用任何参照, 但通过剖析案例的文本结构、提炼路径与成型忌讳, 可使教育案例的提炼少走一些弯路。当然, 初写案例不可能一次成功, 还得靠大量的实践和积累, 才能使自己的案例具有魅力, 就像一篇好的文学作品一样令人享受而余味无穷。

参考文献

[1]张肇丰.从实践到文本——中小学教师科研写作方法导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张肇丰.叙事研究与案例研究的性质与应用.课程.教材.教法, 2010 (2) .

[3]乐漪.基于案例的教师校本研修的行动研究.上海教育科研, 2009 (5) .

[4]刘永和.案例研究:反思型教师成长的“金光大道”.教育科学研究, 2009 (1) .

[5]黄永明, 胡克州.谈教育案例的撰写.云南教育 (基础教育版) , 2005 (9) .

教育案例 篇8

在“他”二年级的时候,我是“他”的班主任。一天中午过后,一位同学找到我说,彩笔盒不知被谁弄坏了。我到教室一看,果然,好好的彩笔盒已经一分为二,仔细一看,分明是有人用小刀割开的。

我立即展开了调查,当时班上有八名同学,被证明没有“作案”时间的有六人,就剩“他”和7号同学了。当我问到7号同学时,她有些闪烁其词,我知道她可能了解情况,就把她叫到办公室,她告诉我,是“他”用小刀割的。我一听,简直不敢相信,因为这位同学学习一直很好,也深得我的赏识。看来好学生也会做点“小坏事”!

当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时,“他”可能预见到事情已经“败露”,立即承认了这件事是他干的,但是这时,“他”已经哭哭啼啼,究其原因,“他”说:“千万别告诉我妈,不然,要挨揍的。”

作为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我不能不答应。但为了使其变成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答应了“他”的要求的同时,对“他”说“我们签订一份君子协议,好吗?”

“什么是君子协议?”“他”不懂地问。

我告诉他,只要他保证以后不再做类似的事,我就不告诉他妈。“他”同意了,并在一张16开纸上写下“以后我再也不干蠢事了。”,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当我看到这一行歪歪扭扭的字时,心里别有一番滋味,在孩子前进的路上,难免会出现歪歪扭扭的足迹,这就需要我们做班主任的随时监管,正确引导。

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他”已经是大小伙子了。这事以后,在“他”身上没有再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而我也没有对其家长提起过这件事,我们都信守着这份“君子协议”。

班主任,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更应该成为学生前进路上个的航标,人生路上的导师。

(作者单位 河北省兴隆县兴隆镇中心校上石洞小学)

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篇9

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母亲、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原因分析

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她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平时很少管孩子。在他小的时候,父亲就经常对孩子不管不问,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既胆大怕事又固执任性。二年前,父母因生活琐事经常打架,使他受到很大打击,加上母亲常常在儿子面前哭诉,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原因,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个案处理

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她面对现实,调整心态,改善家庭关系,尽量不要在儿子面前哭诉、埋怨,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影响他的健康成长。还设法联系到孩子的父亲,说服他多用一些工余时间陪陪儿子,多点关心他,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开通热线,建立家校电话联系。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公布,与任课教师、家长经常联系,父母在外也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让家长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要尽可能经常陪陪子女,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让子女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家长课程,把家长集中起来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职责。

二、爱护、尊重学生。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问题是,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

三、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4、多一些呵护成长的爱心。平时注意观察他的生活、学习、成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并告知他们的监护人,督促监护人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导。与其结对,经常找其谈心,随时掌握他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健康成长。

四、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开始,他还不愿上学,我去到他家里时,老躲着不见,或是一问三不答。我知道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我不急也不燥,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地给他讲班里发生的趣事,讲同学们是多么希望他回到学校,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活动。我主动与之接近,缩短心理距离,想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她内心的焦虑和冷漠。同班级同学知道这种情况之后,主动利用放学后的时间,陪他聊天,给他讲讲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慢慢地,他的表情没有那么呆板,渐渐地露出了一丝向往。此后,他瘦弱的身影也逐渐逐渐地出现在教室里。

但我并不满足于此,一直寻找让他重新振作的契机。上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答,竟意外地发现这孩子眼里露出一点笑意,就抓住这个机会提问他。开始,他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亲切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结果他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后,我还多次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

丰富课余生活,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为了孤独的孩子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外活动,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

五、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生存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性的教育主题,而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优良的素质。人的素质结构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构成,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做,将使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内容。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家长教师共同携手,方能培养孩子良好品德,优良习惯。

板泉镇中心小学 张玉清

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篇10

班级的管理工作,重在问题多的学生身上,这类学生的特点是问题多,易复发。对他们的管理教育,要耐心,更要细心,不能动辄打骂,体罚,作简单处理。这类学生的自尊心易受损,带有很浓的逆反心理,教育他们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老师的管理,要严而不暴,严中有爱。

班里有一名表现不佳的学生,这名学生问题较多,课堂上经常不听课,而且课上经常会出乎意料的问一些问题,随意讲话时有发生。起初,面对这名学生,我很急躁,总感觉他比较另类,有意而为之,于是,我对这名学生进行了很严厉的批评。一番凶猛的批评过后,观察这名学生,表面安静了许多,却并没有认真学习。于是,我又找这名学生进行了几次谈话教育。因为前面对他的教育方法不当,致使他产生了一定的逆反心理,所以这几次的教育收效甚微。当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很无奈。

之后,在一次课堂上,他的表现依然如此。于是,课后,我把他叫在了办公室,平心静气并且耐心的和他进行了一番诚恳的沟通,不大一会,他跟我说话的声音中略带几分嘶哑和哽咽,我强烈地感受到作为一名老师对学生爱的反射。那天晚上,我知道对他的心灵有所触动。

此后,这名同学完全变了,变的懂事了,学习努力了,上课表现也好了,为此我很欣慰。 对于此次的经历,使我明白对待学生把学习成绩作为一个参考,把智力、情感、态度以及目前提倡的自信、乐观、向上等诸方面因素考虑其中。素质教育提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学校要用赏识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并且及时地捕捉学生的任何闪光点,多方面、多渠道、多视角的获取信息,且不失时机地予以表扬或奖励,伟大的导师列宁曾经说过:“任何改正都是进步。”我们不怕学生出错,只要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错误并且改正错误,我们都应该视为诚实、勇敢、有错就改的积极表现。

传道、授业、解惑也。思想教育是每位教师的责任,让学生怎样做人,怎样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知道,正人必先正己,教师的言行举止时时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所以必须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去组织实施德育工作的宏伟蓝图,雨露滋润和苗壮,辛勤育花花更红。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片岩石,无论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壮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无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边;我们用真情收容每一个学生,无论其优劣,所以我们才桃李满园。”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建设过程中虽然道路崎岖坎坷,充满了艰

典型教育案例 篇11

我新接了一个一年级,45名学生,24名男生,其中有一个男生尤为突出,我一接触这帮孩子,马上就注意到他,高高的个子,圆圆的头,一对圆圆的眼睛叽里骨碌乱转,一看就是个调皮鬼,果不其然,第二天就有家长找我,要求排座的时侯自己的孩子不与他同座,并且不在他的附近坐,问过原因后才知这些家长多数是在这孩子附近居住,了解他。他叫梁东,脾气不好、易怒,爱打仗,周围的孩子经常受他欺负。

我向学前班的一些老师了解情况,一位老师告诉我说:“他可够你弹的,在学前班他就敢和三年级的学生打架,而且直往别人身上上,站排、打水他都得抢个先,而且还爱管闲事,若是小朋友不听,就想打。

没有训服不了的野马,先看看他属于哪类学生。我把他周围安排些老实的学生,并开始注意他,他调皮是调皮,但爱劳动,收作业、发本、打水、扫地等都抢着干,就是动作太快,总失手,但有组织能力,总有几个学生爱围着他转。班级选体委,他热情极高,声音清脆,有模有样,终于当选,但好景不长,谁要站不好,他总爱动手推推搡搡,同学经常告状,与家长多次勾通,没有什么效果,迫于我的威严,这学期在学校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冲突,但有学生告他在家的状。

接触时间长了,我对他的家庭也有所了解,他的邻居也多次反映,孩子性格像他的爸爸,冲动、易怒、好打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耳濡目染,有样学样,但孩子的可塑性很大,可以改好,可是这样的孩子光指在学校教育很难改好,新学期一开始我便找他的母亲,详细分析孩子性格形成的原因及这种性格发展下去的危害,他母亲也很通情达理,说自己也很担心孩子这样发展下去的后果,采取了不少措施,我了解了一下她的措施,基本上是每次孩子打人以后,她都骂一顿或打一顿。我请她作她丈夫的思想工作,并想找时间我们三人做下来详谈一下,不久,我们三个人就有机会坐下来详细分析孩子情况,这位父亲很坦诚的说,我脾气不好,许多好事弄的变成了坏事,所以,特别不想孩子像自己,几乎每次知道孩子犯错,都收拾他,既然家长这样坦诚,我也就开诚布公的说:“孩子的性格形成主要是家庭的原因。一位日本教育家说过,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孩子耳濡目染父亲的暴躁,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学会,而且父母对他不听话时处理方式就是不听就打、就骂,所以,他对别人也这样,总想用武力解决问题,要想孩子改变,首先要父母改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父母已经成年,很难改变,但在孩子面前,装也得装,在孩子面前夫妻俩或同别人不吵嘴,要和睦,友好相处,孩子犯错时处理方式要改变,要说服教育,不动武。”这位父亲说:“说服教育根本就不好使,你打他,他的嘴还吧吧的讲。”我说:“你总打他,他已经习惯了,不就是打吗,给你打,你也不能打死我。在外面惹了祸,大不了回家挨顿揍,豁上了,滚刀肉一个,你有什么办法,而且越大越有主意,越大越难管。说服教育是让他懂得道理,知道错在哪?下回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当然惩罚也是一种手段,要在必要的时候用,不能不痛不痒,要有震慑力,平时要耐心说服教育,我不俏信,你就别惩罚他,我们双方都以鼓励、表扬为主,帮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位俄罗斯教育家说过:习惯就像存在银行里的资本,好的习惯是你一辈子享受不完的利息,坏的习惯是你一辈子偿还不完的债务。夫妻俩非常高兴,我们三方达成一致,共同努力教育好孩子。

吉林省特级教师窦桂梅说:“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教师的使命就是强化这种愿望,呵护这种愿望,让我们用淳朴的微笑和真诚的鼓励,画出学生幸福的人生起跑线。只有这样,学生的心灵才会长出快乐、自信、坚韧、向上的庄稼,排除掉狭隘、自私、自卑、失败的杂草。”

“梁东,两天没有人告你的状了,不错,继续努力。”

“梁东,说说你这次错在哪?”

“要是怎样做就好了?”

“下回遇到这种事怎么办?”

“老师相信你再遇到这种事一定会处理好。”

“梁东,三天没有人告你的状了,你真是个好孩子。”

就在梁东有转变的时候学校举行以班为单位的队形队列广播操比赛,体委是关键选来选去还是梁东最适合,但又不能轻易让他当。“梁东这几天你表现的还行,老师观察你一星期,你都表现的好并且能与同学友好相处,不发脾气还能帮助同学老师就让你当体委,带队比赛,你愿意吗?”果然梁东表现的很好,而且在比赛中一人领队取得年组第一,”

“梁东你真棒!”

“梁东你真行!”

……

梁东在老师学生的一片喝彩声中乐甸甸的。

“梁东你看同学们都喜欢你,咱们班还得了第一名,咱们班是个优秀班级,你是体委,你能带领咱班同学体育得第一,纪律也应该得第一。谁要违反纪律,你帮老师看着点,劝着点,让咱们班纪律取得全校第一,能做到吗?”

“能!”

我又捎信给家长,要求家长鼓励一番。

一个多月过去了,他表现的都很好,可是有一天有人来告状:梁东在操场上扔石头,我吓得赶紧跑出去。梁东正拿着石头往天上飞呢,周围还有几个小朋友玩,太危险了。我怒不可遏大声呵斥:“梁东你在干什么?”

“我玩。”

“你这是玩吗?打着人怎么办?跟我进来!”

梁东低着头跟我走进教室。看看他一脸的稚气,我又心存不忍,心想:儿童的天性就是玩,他只是玩的方式不好,有可能伤及无顾。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我不应该发火。我于是双手牵过他的双手说:“梁东,老师为什么让你回来?”

“我犯错误了。”

“对不起,我的声音太高了,你可能从我的声音中判断自己犯错误了。你在玩没有错,只是玩的方式不好,你想你是班干部,同学都愿意同你玩,你扔石头,他们也扔,岂不是满操场飞石头吗,那会出现什么后果?”

“教师,我错了,我再也不扔石头了。”

“不但自己不扔,还要怎么做?”

“告诉小朋友也不要扔。”

“好,上课老师给你3分钟的时间够吗?”

“够。”

“梁东,你说说下课咱们应该玩什么样的游戏呢?”

“玩好的。”

“对,玩那些有意义的、不能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的。以后你领着小朋友玩,如果发现有人玩危险游戏你来帮助教师给他们讲道理好不好?”

“好!”

果然梁东再没有玩危险的游戏。

三年级的一天放学后,有一名同学气喘吁吁的跑来找我说:“快点,老师,梁东和一班的几个同学打起来了。”他们怎么打起来了?因为梁东已好久没有打架,我想此次打架必有原因。我赶紧起身跟着学生跑了出去,正好碰上梁东气呼呼的回来。我拉着他的手走进教室,先帮他擦汗。他一再阻止不用我擦,说:“老师对不起,我打架了。”“老师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不会随便同别人打架,说说吧。”

“今天我值日,我到了分担区,看见一班的五六个学生在那玩,他们周围有许多脏物,我让他们起来,他们谁也不起来,还气我。我就开始扫。”

“扫哪里?”

“扫地.”

“好,我猜猜,最近天气干燥,操场起暴土,你一扫,操场上肯定是乌烟瘴气。他们受不了,就来同你理论,你们就打起来了。”

还挂着泪珠的他一下笑了说:“老师你怎么知道?”

“智慧,咱先不说他们,分析一下自己的做法,你先来,然后我补充。”

“我做的不对,应该等他们走了再扫。”

“老师知道你也想这么做,所以你请他们起来,但是他们不起来。这时你应该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用智慧让他们到别处玩,而不是用过激行为,你说对吧?”

“嗯”

“老师相信,就凭你的聪明才智肯定能处理好这件事,可是你却让事情发展下去,这就是你的错。他们放学不回家又影响你扫除,是他们的错,但是别人错了,并不代表我们可以错。我们同他们一般见识,我们不就同他们一样了吗?我们还是什么好学生,对自己应高标准,严要求。后来你们怎么不打了?”

“他们人多,我打不过,我就走了。”

“你走了,就对了,不是打不过,而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步风清云淡。你说接下来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件事?”

“老师,我去找他们陪礼道歉。”

“好。你能这样处理我很高兴。以后遇事要多动脑,想好后再做,逞强并非英雄,忍让并非懦弱,一个有层次、有修养的人,才能做到遇事冷静处理,你也争取做到好吗?”

上一篇:业余党校结业典礼校长致辞下一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安全工作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