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机制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旨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 人们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每个时代都具有特殊的精神风貌, 对于之前的社会价值体系来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在于为国家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为个人发展提供指导方向, 该思想体系在无形中受到公众普遍认可, 是不同时期人们思维模式的代表。

而价值观的差异也反馈出需求的多样性。由于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变化及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渴求度不同, 使得社会价值观存在较大的差异, 实际行为标准也大相径庭。其中, 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且可以为社会进步提供正确引导方向的思想, 就成为了社会价值观的发展主流。从精神层面来说, 价值观是一种力量,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就有不同的内涵, 其能够为社会的稳定、良性发展及人的思维拓展引导方向。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就曾针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展开深入的解读, 其主旨内容就是构建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 这也是当代主流思想的标杆, 体现了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社会进步的导向、公民行为的标准规范, 通过此可以让全世界了解我国的价值理念, 为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核心理念及分类

培养责任感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 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先决条件, 也是维系国家昌盛富强、优化个人生活品质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而国家的经济建设与国民素质的提升, 则需要大学生的全面努力和奋斗。基于此, 我们应当格外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素质教育, 明确职责权利。同时也需要我们系统且细致的了解责任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 针对责任感的简要理解

在现今社会中, 责任这个词汇成为舆论的焦点。当下, 在《汉语词典》中的对“责任”的理解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 赋予人在特定环境下的责任和义务;其二, 属于自身职责范畴的事物;其三, 如果没有高品质的完成自身的任务, 则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也就是说, 责任就是自己该做且需做好的事情, 或者是由于自身的疏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当事人有义务为之承担责任。西方学者亚里士多德也曾对责任进行过表述, 其基本内容就是, 人应当为自己做的事及产生的后果负责任, 否则就要接受制裁。

因此, 对于责任的理解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第一, 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 承担某人或某种事物;第二, 责任作为人的基本素质之一或者精神状态, 包括多方面的责任。

针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 就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个体、国家、社会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和倾向, 是主观思想、道德情感与基本人格的统一, 是人的内秀与道德选择的有机结合。由此可知, 责任感是人拥有的特有品格, 是一种源自于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其本质属于道德情操, 反馈出的是人的价值观取向, 是个人综合品质的衡量标准。

我们在详细了解责任相关知识并明确责任主观情感后, 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表现。责任感涉及的内容相对广泛。例如个体的责任意识、对社会的责任认知及对国家的责任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就是不仅要对自身的行为负责, 更需要对社会意识认知加深, 这种责任意识是实现全方位发展的必要条件, 也是国家经济与民生建设的根本。

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核心理念

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内涵的说法存在较大差异, 部分学者认为,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其在处理事务及承担社会责任时的自我道德认知和评价。而另一种声音, 则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除自身外对其他社会群体的责任意识。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 例如, 遇到老年人或行动不便的人过马路, 你是否有这个意识能够促使自己去对其实施帮助, 该理念的内涵相当广泛。加之,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有助于振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让我过尽早实现中国梦。

我们作为社会的一部分, 应当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当下,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还在读书, 不需要且没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 但这种想法是极为错误的, 我们可以从生活琐事做起。例如, 节约粮食、水源、认真完成课业任务等, 都是自身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表现形式。大学生阶段, 是培养责任感的重要时期, 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同时, 大学生也要在实际生活中, 深化责任意识, 增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服务质量。

3. 二者的内在联系枢纽

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标准, 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正确的方向, 首先我们需全面了解其基本概念, 掌握其主旨内涵, 而后就其内在联系展开深入的探究和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内在的思想认知, 是经过社会检验而形成的正向的思想意识, 并且在实际生活中, 出版过关于此方面的教学指导材料, 部分学校已将其作为基础学科带入课堂, 用来引导和教育学生, 深化群众意识,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标杆, 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且能够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提出, 增强了人们的理论信心, 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进步。积极学习其相关内容也成为党组织领导深造和大学课堂的主体, 其能够不断增强社会各阶层人员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应当着手于深化对责任的认知, 因为正确的责任认知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保障。由此可见, 应当在督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养方面, 全面贯彻落实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借此来深化大学生对各方面的责任意识, 明确其自身的职责, 让学生明白个人价值的体现, 这不仅仅在于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并且要在此过程中, 找到准确的人生定位和价值观, 服务并回馈社会。我们要时时刻刻心系国家和集体, 秉承为社会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基本原则, 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此外, 高校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新教育模式, 促使其明确职责, 并为自身的发展寻找正向的引导。

4.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价值体现

社会责任感体现在多个方面, 不单单是对公民个人, 对国家和社会也需要负担起自身的责任。这些内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中都有所体现。当下, 大学生在对国家的责任感主要表现在为构建富强法治、自由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作力所能及的贡献, 并改进自身的行为;对于社会来说, 则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的公正平等群策群力;对自身来说, 则是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水平,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 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 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加大对其社会责任感的重视程度, 深化责任意识, 为国家的发展建设、社会的和谐稳定、公民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在实践过程中的意义

在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下, 针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全新的理解, 当代的主要表现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要想积极贯彻落实这一主流观念, 需要多方面的共同配合努力, 最基础的保障就是深化中华儿女的社会责任感, 而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应当格外引起重视。

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意义在于, 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而要想实现这个伟大成就, 就需要社会各阶层人员的共同努力, 不仅要加大培养力度, 还要督促并付诸行动。然而, 社会成员要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就需强化社会责任感, 并将其作为自身职责的一部分。基于我国当下的建设环境来说, 当代大学生应当敢于承担自身在社会环境中扮演的角色, 为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进而更高效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投身其建设过程,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开疆拓土。反过来, 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 也是强化学生国家责任认知的过程, 实现社会责任情感与自我价值取向的结合。因此, 二者在实践过程中相互制约和影响、相互协调和促进。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阶段, 增强责任情感, 并将其作为自身的基本职责, 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 实现个人人生价值。

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创新培养机制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我们应当立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协调二者的关系, 促进其结合发展, 提出有理论指导价值和社会主义实践价值的措施, 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为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其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 其所提倡的基本内容的实际意义在于, 推进实现小康社会的效率, 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建设, 为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并为其提供理论指导和标杆。与此同时, 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来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能够为其提供充分的理论指导和多渠道、多样性的资源。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宗旨在于强化个人的全方面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 尽最大可能的为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并确保大学生能够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网络, 主要包括个人与自身、国家、社会三方面的利害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供了扎实且正向的理论指导, 可以将其比作为在此方面的指南针。

2.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中华儿女的一部分, 当代大学生要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发展建设结合在一起, 并且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 大学生应当明确自身承担的责任义务。现阶段,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下, 大学生应当作为深度的思想认知, 严格约束自身的言行举止, 并将理论指导延伸到社会实践。上文所提到过, 在个体责任方面, 主要包括个人与自身、国家、社会三方面的关系。核心价值观也要包含国家的发展建设目标, 社会进步的正确引导及公民素质建设。因此,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需要全体公民共同努力。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高知识群体, 要时刻谨记自身的职责, 陶冶情操并坚定意志将其作为自身职责范围的一部分, 并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充分体现。

3. 在社会实践中,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力度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需正确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明确其对整个社会所起到的作用价值, 由于二者存在相互制约和紧密联系的特点, 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上, 促使其实现思想与行动的一致性,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从三个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明确个体的社会定位和职责, 并通过实践和教育, 强调大学生的自律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的所有基本责任要求。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 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强化责任意识, 并不断认同其在三方面的责任感。同时,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 是转变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社会实践阶段将其内化为自身修养, 培养大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律性。

4.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践行标准

当下, 国际局势变化多端,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变革的重要时期, 社会中的各种文化浪潮与价值观念相互摩擦碰撞, 大学生是国外敌对势力进行思想文化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入侵的重点对象。面对这样的大环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构建特色民族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 是社会各界共同致力发展的精神标榜, 该价值观能够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供准确的指导和依据。

五、结语

综上所述, 要想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首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加大社会实践力度, 时刻约束自身, 强化责任意识, 以此提升整体国民素质。并且还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的基础课程, 加大培养力度, 振兴传统民族文化, 做到国民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高。

摘要:积极贯彻落实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道德水平和综合素养, 并且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也具有现实意义。在新形势政策的大力推动下,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要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上, 并逐步构建完善的培养机制。本文重点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效应及二者协调发展的有利途径, 旨在强化国民素质水平, 构建文明和谐社会。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云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其培养机制研究[J].亚太教育.2016 (07) :52-53.

[2] 王频, 王好.论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的完善[J].梧州学院学报.2015 (05) :85-86.

[3] 韩雅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 (12) :154.

上一篇:激励式护理干预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作用分析下一篇:研究基于综合费用扣除的个人所得税家庭联合纳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