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模式在《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2-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要转变老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 突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老师要为学生提供主动、自主探究的学习条件,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作为高师院校化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的《化学教学论实验》, 是化学教师教育的标志性课程, 是化学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专业基础课。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在基础教育化学师资培养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为了使高师化学专业学生要具备实验的讲解、实验方案的设计、独立完成实验的操作以及实验的改进等综合实验素质, 我们改革了传统的《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模式, 构建符合《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 (讨论稿) 》提出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 即“学案导学”模式, 从理论、观念和实践中引导高师生提前“入门”, 从教师技能培养训练上教高师生“上路”“上手”。[1]

1“学案导学”模式概述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新课改理念下所催生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以学案为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载体, 以导学为师生教与学的方式, 在老师引导下,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2]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就在于以人为本, 师生双赢。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 依据学案的引导, 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任务。

在《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 就是在课堂实验操作之前, 学生根据老师编写的学案的引导, 查阅资料, 自学实验, 能够了解重要的实验仪器的用法, 规范实验过程中仪器操作, 掌握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把握实验成功的关键。同时在改变原来的评价体系的情况下, 增强学生的自学与课堂教学能力。

2“学案导学”模式在《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1 编写学案

学案是教师针对学生实验学习而开发的一种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它是本模式实施的载体, 是学生预习实验、设计实验方案的指导性材料, 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实验课堂教学的主要步骤。在学案的引导下,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教学论实验的兴趣, 让学生的学习变成带有目的的、有意义的自主探究。

学案, 是学生课前预习进行实验探究以及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要精心编写学案, 首先, 根据实验项目的要求给学生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其次, 教师在学案编写前预设的问题一定要有梯度, 注重将难易不一, 杂乱无章的化学实验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个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

2.2 发放学案, 学生依据学案, 完成预习报告

教师提前一周将学案发放给每一个实验小组, 每周实验课开始之前, 学生在老师编写的学案的引导下, 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 搜集资料, 阅读与实验有关的信息, 设计实验方案, 完成学案中涉及到的问题, 仔细研究实验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将预习成果以预习报告的形式呈现, 并且每一个实验小组推荐一名学生“模拟教师”, 在实验课中完成实验的讲解工作。

2.3 实施学案, 组织实验教学

实验课开始时, 由指定的一名试讲生讲解本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步骤以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其他学生既要充当听课的中学生的身份, 对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疑问, 及时解决问题, 同时又要扮演好评课教师的角色, 评价试讲生的教学行为是否合格, 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否科学。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教学能力与评课技巧。最后由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解情况作出补充与点评。

讲解完毕以后, 学生分组实验, 由老师、试讲学生巡回指导, 及时纠正实验过程中的操作, 回答疑问, 对于学生的本次实验作出评价, 提前做完实验同学也可以充当这一角色。

实验结束后, 由“模拟教师”对学生整体的实验操作过程做出评价, 对于学生普遍出现的错误进行示范讲解。在此过程中, 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导”, 即引导, 将课堂交给学生, 让他们达到高层次——教师角度的体验和感悟。

2.4 完成学案

实验课结束以后, 学生将实验的过程、结果以及实验反思等内容以实验实验报告的形式呈现。在课后反思中, “模拟教师”除了对实验中的一些问题概括总结以外, 还应该对自己的教学和评价过程做好自我反思, 以便及时总结经验。

其他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总结课前预习中模棱两可的知识, 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原因, 及时反思总结。老师可尝试让学生互相批改实验报告。如果有的学生想对自己课前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可以与指导老师商议, 另作实验。

3《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学案导学”模式的实质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以及从师技能, 所以, 老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是关键。[3]老师在用导学提纲和学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不要盲目跟风, 一案用到底, 让教学模式格式化。要做到多听 (听学生的困难和建议) 、多学多想 (学习本课程的尖端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反思教学方法) 、多变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 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 因材施教, 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 。同时通过改变评价体制来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课堂巩固和课后探究。老师应该以实践为经验, 及时地反思总结, 完善这一教学模式, 通过自己的引导, 不断地提高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实验安全意识、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教学能力以及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兴趣, 加强信息素养教育, 让高师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

学案导学模式在《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是一次新的尝试, 我们从2008级本科生的《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中开始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与实践, 但仍需要努力探索, 不断研究, 逐步完善。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实现高师教育目标, 才能培养出适合基础教育新课程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摘要:根据高师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探索将“学案导学”模式应用在《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中, 其宗旨在于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从师技能。

关键词:高等师范生,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学案导学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 (第三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0-11;

[2] 顾水英.一堂“学案导学”模式生物课的实录与思考[J], 基础教育研究, 2011, 14;

[3] 石世刚.学案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反思[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1, 05:15~16

上一篇:小微企业的营销现状与策略研究下一篇:浅议中国传统节日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