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建构实践教学模式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重新建构实践教学模式(共11篇)

重新建构实践教学模式 篇1

——《变废为宝》重新建构教学设计

远安县茅坪场中学

汪俊英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湘教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的第六课,是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如今,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富足和舒适的同时,还深切认识到过度使用有限的地球资源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变废为宝》这课的设置能唤起我们的忧患意识,提醒我们维护生态环境、珍惜生活资源。本课设置了以运用综合材料进行造型表现的学习活动,利用废弃材料进行平面拼贴与立体组合来完成作品。考虑到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的易操作性,我将活动一的“平面拼贴”与活动二“废弃物的立体组构”进行整合重组,让学生利用身边随手可捡的塑料瓶等废弃材料来制作一件名为“踢踢球”的体育器材,这样既能做到物以致用,又能让学生在美术课上获得自制体育器材的乐趣,得到手眼脚的锻炼,还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二、学情分析:

了解到学生喜欢看芒果台(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所以我截取了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的一段视频作为课程的导入。本学段学生比较活跃,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使得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增强。所以我设计了游戏互动环节来活跃课堂氛围,旨在让学生感受变废为宝的乐趣。自制体育器材选取的材料就源于生活,只要留心随处可以收集。本课的重点是着眼于创新和制作,要想学生单独在较短的时间内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新是很难的,所以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技巧。以学生合作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即能让学生产生思维碰撞又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把握废旧材料的不同特性,并运用已学美术知识与体育学科、社会生活相结合进行创作体验。

能力目标:结合自己收集的废旧材料,以剪、割、揉、粘贴、上色等方式对塑料瓶进行装饰。情感目标:通过对废旧材料的利用,提高学生的环保和资源利用意识。

四、教学方法:

欣赏法---游戏启发法---引导法--小组合作法—激励评价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视频导入创设情境。通过观看云南昆明一位乡村体育老师利用废旧材料自制体育器材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然后请学生和一位听课老师试着玩玩教师自制的实物,并谈谈感受。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是<<让塑料瓶“活”起来——变废为宝>>。

(设计意图:视频比较能吸引学生眼球,调动学生积极性,加上又是学生爱看的综艺节目,能快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师生共同探究

1、欣赏教师自制的体育器材“踢踢球”,评述它的制作方法及形式美感所在。学生大胆猜测评价。师引导:装饰方法自由多变,应尽可能造型生动、化繁杂为简洁。同时出示几种范例并让学生加以说明。

2、结合探索分析,从造型和色彩两个方面强调创新和制作精美。可以通过画、剪、贴、等不同方法结合获得不同的造型,如:动物、花瓶等;巧妙运用拼贴、上色技法,搭配好或对比强列或和谐自然的色彩。

3、师演示制作:

(1)剪开瓶底,注意剪出的边缘尽量没有毛刺,粘贴可以不规则不平整但一定要牢固;(2)上色时要均匀而饱满。

在这里,教师不要忘记强调制作过程中使用各种工具时刻要注意安全。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教师作品,让学生眼见为实,学生探讨后猜制作方法,学生能够简单说出大致步骤,教师再进行简单的示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同时,边演示边强调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后面学生创作铺路。)

(三)作品欣赏

教师出示优秀学生作品和部分存在问题的作品进行欣赏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优秀作品欣赏,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更多的灵感。通过问题作品对比,提示学生创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创作体验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结合所收集到的废弃材料的特点进行创作,注意体现材料的肌理特点、色彩特点。师讲述作业要求:在创作过程中尽可能的达到简练、生动、精致。提示学生要放开思路、不要拘泥于写实、具象。同时多媒体出示制作步骤:

1、构思:讨论主题、选材、确定制作方法。

2、铅笔起稿。

3、制作:可用多种方法。

4、把作品整理干净、调整主要细节。(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小组合作探讨分析废弃材料的特点是关键步骤,只有将材料分析透彻才能很好的利用材料。但学生往往不能很准确的抓住材料的特性,这时通过小组合作发挥团队的力量能够事半功倍。)

(五)展示评价

小组派代表将作品呈现给全体师生,师生共评作品的优缺点,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

(设计意图:展评环节是本课的成果汇报阶段。学生通过展示活动来学习交流感受、赏析评价结果、全面提高认识、深化审美能力。)

(六)拓展小结

教师进行拓展小结:《让塑料瓶“活”起来——变废为宝》这节课大家玩的很开心,利用我们身边的废旧材料,通过大胆的设想美化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更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乐趣。通过小结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鼓励学生课外多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作品,美化环境、美化生活。

重新建构实践教学模式 篇2

一、重新建构课堂教学行为目标

(一) 强化教学行为目标的整体性

改变目前教学行为目标更多地集中在知识认知领域。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行为目标应注重整体性, 即对于一些基本知识, 不能只关注知识本身, 而要关注知识的发生过程和知识所承载的文化。也就是新课标倡导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即“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 教学行为目标的预设要在分析生物课程标准、生物教材、学情的基础上精选生物教学内容, 并分析该内容在培养能力方面和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价值, 从而形成可行性强、整体性强的教学目标。例如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教学中, 不仅确立以“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和保护措施”为知识目标;而且还确立“为了解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而进行资料搜集和分析”为能力目标, 以及以“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意识”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而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 培养了能力, 还形成了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 关注教学行为目标的差异性

教学行为目标的差异性的理论基础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的差异性, 课堂教学中主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 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和兴趣、动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方面。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首先, 要承认并关注差异, 正确地对待差异。相信经过师生共同参与的有效教育活动, 每个学生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其次,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可以通过确定科学的具有层次性的学习目标, 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材料, 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方法, 也可以通过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等手段, 使不同的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以满足不同的学生的身心发展, 使教学行为目标更加完善,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二、重新建构课堂教学行为过程

(一) 注重教学行为的生成性

课堂教学行为的预设是突破一节课教学重难点的关键。但课堂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教育活动, 预设的教学行为不可能完全适合因人而异的学生特征和教学过程。因此, 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情变化、思维速度、回答问题、练习、测试和动手操作程度等的综合反馈, 对预设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调整, 从而实现教学行为的动态生成。比如:在“PCR技术”的教学中, 学生在讨论学习阶段提出“在55℃~60℃时, 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上为什么不需要Taq酶, 而在70℃~75℃时, 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结合到互补DNA链上时却需要Taq酶?”很明显这是由于没理解Taq酶的作用及引物与互补链结合的方式而造成的认知障碍。这是课前没有预设的内容, 但又有普遍性。于是先提出问题:Taq酶有什么作用?引物通过什么化学键结合到互补链上?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简要点拨, 疑问便解决了。教学行为的生成能有效把握学生认知障碍, 而这往往会成为突破重难点的关键, 因此提高了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二) 体现教学行为的多样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不一样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主要靠教师的传授与练习, 理解、记忆、练习、巩固是主要的行为方式。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经验知识的习得, 体验、感悟、内化是主要的行为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注重学生认知层面的部分发展, 其教学行为主要是讲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关注的是学生认知层面、能力层面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整体发展。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除了要通过上述教学行为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外, 还需要通过设置情境、创设氛围, 通过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 在实际问题情境和人际交往中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如演示、辩论、模拟、游戏、角色扮演、专题讨论、项目设计、个案研究等”, 以弥补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重学生认知层面发展的不足。

《包身工》主旨的重新建构 篇3

关键词:现代文学;包身工;人权

作品通过包身工们一天的悲惨遭遇,形象地揭示了只有生存权,才能谈及人权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从而赋予了该作品以历久弥新的现实意义,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生存权是人权的核心要义。它通常包括衣、食、住等唯系生命个体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这是生存权的基础,如果连这起码的物质条件都无法满足,那么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便可想而知了。在《包身工》一文里,包身工囚服式的衣着、拥挤不堪的居住环境、低劣的饮食,无不说明她们所受到的非人待遇与折磨。生存权的丧失,何谈人权的存在!此外,作为对生存权的一个重要补充与折射,在精神层面上,生存权还应体现为对人性的尊重。换言之,人应该有尊严,并且应该过着一种有尊严的生活。但在《包身工》这篇文章里,她们除了受尽压榨与剥削外,还受着人格凌辱,毫无做人的尊严可言。一方面,她们受着言语污辱,“猪猡”“懒虫”等带有人格污辱、讽刺字眼的运用,揭示了包身工所处社会地位的低下,说明她们只是带工老板、东洋资本家赚钱的机器。因为在压榨者的头脑里,是根本就没有“人”这个术语的。更可怕的是,在这种非人的待遇与折磨下,就包身工自身而言,其人性也处于植物人状态。她们缺乏起码的自我感知的能力,对自身的生存状态缺乏科学合理的认知与评估。其结果,造成“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的不幸局面。她们在重重压榨之下,只默默地耗散着年轻宝贵的

生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包身工》一文的主旨,除了控诉、揭露东洋资本家与买办势力的罪恶外,还应包括作者对人性的唤醒以及对人权的诉求。

重新建构实践教学模式 篇4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也暴露出一些诸如形式化和低效化等问题。数学课堂如何实施有效教学,让学习更深刻,让课堂更有效,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浅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功地导课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渴望学习的训练状态,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在“小组讨论 合作提升”、“互动展示 评研深化”这两个环节,要求一个孩子负责主持、一个孩子负责摆拼、一个孩子负责记录,这样分工明确,让每个孩子都有事情做,都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去,而且每个孩子都是学习的主导者,无论是主持、摆拼、记录都需要一个思维整合的过程,在合作中就扩散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知识的渗透。在小组学习中,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把学生分等级,编编号,对不同等级的孩子我们要有不同的分工,哪怕是基础特别差的孩子我们让他负责学具的管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的机会,尤其是“后劲生”能触手可及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使他们也会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展示的过程中,不同小组间进行质疑,解答,从而使知识点更细化更透彻。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了良好人际关系,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只有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他们的参与度才会更高,课上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不管是回答还是质疑,又根据问题的质量进行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枯燥、乏味、不变的评价机制会使孩子产生厌倦感,因此转变评价方式也是极其重要的。

重新建构实践教学模式 篇5

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规划分类,形成模块课程,从传统的流程式教学逐渐过渡到混合型和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操作能力,选取最佳的模块课程,并逐渐推进教学深度,通过如此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成就感更强,同时也有利于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充分结合。构建特色实践教学体系特色是吸引生源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基础动力,为此,中职院校在打造实践教学体系时,应当结合会计电算化的专业特点,结合中职院校的培养目的,按照提高学生会计电算化实践操作能力的主线,以产、学、研为基准,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实现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特色,同时,不断对特色方案进行完善。

“内外结合、四级双轨”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式

(一)“内外结合”实训实习基地

1.校内实训室。

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按照企业财务科室环境,为学生提供仿真手工实训室,激发学生对岗位的认知。此外,在室内设置张贴栏,将会计电算化相关管理制度贴上墙,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到岗位角色,还可从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联合校外实训单位,获取真实的会计电算化资料,不仅如此,真实资料还同时涉及不同行业,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接触到企业业务来往情况。同时邀请校外企业财务人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结合真实资料,为学生全面分析会计电算化处理方法及过程,促使学生逐渐从学生思想转变为职业思想,并逐渐培养其职业思维。

2.校外实习基地。

联合各企业,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实习环境,帮助他们认识到即将面对的工作以及必须掌握的技能。通过各行各业的.顶岗实习,学生能够接触到最真实的社会,最真实的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在实习的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对实习过程进行总结上报,并对实习报告进行严格核实,将实习报告纳入学生档案中,以此来激发学生主动实习的积极性。学校可组织专业教师队伍进入实习基地进行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教师能够真实感受到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要,进而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学生最佳的教学。同时实行“双导师”教师模式,分别为学生安排校内和校外两位教师,一位为专业技能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一位为校内专业辅导教师,确保学生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学习均能够得到很好的指导。

(二)“四级双轨”的实习实训内容

1.四级。

(1)基本技能实训。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会计技能,掌握原始凭证的粘贴、记账和制单等基础技能,所有实训资料均从财务公司获取最真实的资料,通此种方法,确保学生的基础能力符合社会所需。(2)岗位业务实训。在掌握基础能力后,推进岗位业务实训,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点算操作以及出纳等技能。培训方式主要通过以旧带新和滚动实训等方式来完成,并实施“双导师”教师模式,强化学生专业技术能力。(3)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网上纳税申报以及代理记账等技能,联合企业财务工作人员,运用真实的账务来模拟真实操作,结合“轮换岗位和滚动式实训”的方式提高实训技能操作性。(4)企业顶岗实习。将学生安排至各行各业中进行顶岗实习,并通过轮换的方式,使每位学生均能够经过2个或3个不同行业的顶岗实习,提高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同时联合企业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真实的判断,并要求学生总结实习报告。

2.双轨。

重新建构实践教学模式 篇6

3.1提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训课程实建构的整体性和层次性首先,应提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VBSE综合版实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整体性和层次性。VBSE 综合版实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注意点为专业内容的实战演练,必须要保障模拟的真实性,在模拟环境真实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相关实训课程的进一步设计。先要做好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理论课程内容与实训课程内容的衔接,使理论与实践的连接效果更流畅,才可以再进行实训课程的下一步设计。由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等等内容,复杂的内容决定了实训课程的复杂性。所以,在进行实训课程的设计时,还要注意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内容进行细分,将理论知识分为几个板块,逐一进行实训课程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各个板块的衔接,提升知识的兼容性。为了能够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实训课程的魅力,并能够在模拟的真实环境中感受工作的环境,高校应该使用 VBSE 综合版实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将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搬入到课堂之中,在课堂上完全模拟企业的工作流程,对实训课程进行具有全面性的设计,利用 VBSE综合版实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训课程的细节部分,从而帮助教师成功制定实训课教学的内容。

3.2 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由于现在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都采用较为偏向理论的教学模式,对于实践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在进行实训课程时,实际模拟企业工作岗位的课程设计就显得较为落后,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的中型企业都已经与世界企业规格接轨,而高校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之中也应该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准则,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增加实践经验,从而提升实际的工作能力。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主要需遵循以下几个重点。首先,教师在进行实训课程设计的过程之中不能只注重课程外表的美观性,这里指的是两方面,一是实践课程的课件,二是实践课程的流程。一是实训课程要遵循简洁的原则,实训课程的课件必须要杜绝华而不实的现象,尽量将更多的专业知识以及实际经验来充实课件的内容,同时,加强对技术的应用,使实训课程的课件更加具有实用性。二是实训课程的流程需要条理清晰、环节简洁,实训课程的流程一般是模拟企业真实场景,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升职场经验,所以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之中更加要注重课程的实用性,抛弃繁琐的部分,化繁为简。其次,是教师要注意自身角色的转化。

实训课程与传统的理论教学课程不同的是,实训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主完成课堂学习内容,而教师在其中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不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抉择。学生作为实训课学习的主体,还需要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协作能力,加强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实现思考成果的共享。再者就是学生需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我国高校大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自身的主体意识,这样的情况之下,会严重影响学习的效率。因此,在 VBSE 综合版实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实训课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方面来激励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经济法实践教学模式建构 篇7

在高校的整个法学体系中, 经济法产生较晚, 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但该课程内容丰富而且变化性大、所涉知识的综合性强, 具有更新快、专业性强、涉及领域广三大特点。更新快主要体现为经济法理论变迁快、内容发展快。在发展历程中, 我国的经济法理论曾出现过纵横经济法论、纵向经济法论、管理—协作经济法论、经营管理经济法论, 以及国家协调论、国家干预论、国家调节论等学说。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经济法的体系在扩大、内容在增加、结构在不断更新, 新的概念、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分支法律也在不断出现。专业性强主要表现在经济法越来越向专业化和知识门类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要求经济法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还应选修一些相关学科课程来扩充知识面。涉及的领域广主要表现在经济法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从经济管理主体到消费者、从宏观调控领域到微观市场行为、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等无一不或多或少地涉及此类法律。

经济法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其法律体系庞大, 内容繁杂, 章节众多且各章节间关联度小。这些特点使得众多的学生在学习经济法的过程中因缺少动力而对其失去兴趣。实践教学既可以进行法律相关理论的实践, 也可以进行法律程序的实践, 正好能够弥补以上的这些不足, 这就要求在此类学科的教法上要有所突破。以实践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上、教育目标上、教育方法上、教学效果上都会有所突破, 能够做到突出实践性和能力性、互动性和丰富性, 更能够比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创新能力。

一般科目的教学都是一个寓教于学的过程。经济法则不同, 其更注重知识的运用。如上文所述, 经济法课程具有新、专、广的特点, 而传统的经济法教学中却忽视了这些特点, 因而在教学方式上尚存在一些弊端。其一, 满堂灌, 学生不容易接受。这种方式常常因内容不够新颖、讲授不够生动所致, 师生或生生间的互动少, 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学生更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二, 偏重于理论化教学, 缺少事实性的课堂境界, 学生无法真正体验到经济法的现实性, 更谈不上身临其境地运用; 其三, 在教学目的上太过追求精准的结果和答案。这种过于死板和教条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到法律专业学生具体分析问题、判断事实真伪以及辩证推理的能力。而这里要探索的经济法教学实践性模式也正是针对其三大特点来构建的。在这方面, “诊所式法律教育”和“模拟法庭训练”比较有借鉴意义。其中“诊所式法律教育”以学生接触真实当事人和处理真实案件为主要教学方式; “模拟法庭训练”则是以案件为素材, 组织学生以辩论赛的形式, 让学生像律师一样处理一个完整的案件, 从而训练其法律经验和技巧等。在经济法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中可灵活借鉴这两种教学模式, 即在经济法教学中可以根据课程的不同内容, 针对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 采用灵活多样的启发方式, 并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环境实践“诊所式法律教育”和“模拟法庭训练”。具体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

一是以实践性进行教学设计。按照现阶段高校教育目标改革要求, 经济法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 这门学科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经济学的角度, 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最终形成能够独立运用经济法知识和方法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目标是以学生具备坚实的法律基础知识为前提的, 而要达到既夯实学生的法律知识基础, 又培养其运用经济法知识和方法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必须以实践性为准绳, 在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上花大气力、做大文章。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 建立教学目标体系。在这方面要求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完整、科学。在具体设计中力求做到以现实的需要和学法人员的职能训练为基础, 以培养会紧密结合理论和实践, 专业过硬、运用法律能力强的法律人才为根本目标。这一目标还可以从时间角度具体分为基础目标、能力目标两类。其中, 基础目标为: 培养学生通过比较全面地掌握经济法的理论框架和基础知识, 按照发现—分析—解决—研究的思路处理法律问题, 打好法律基础。能力目标包括在与时俱进思想指导下持续学习法律的能力、利用法律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利用法律手段处理简单经济纠纷的能力和应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他侵权行为的能力。第二步, 确立课程体系。要求要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全面。在突出重点上要强化针对性、实用性比较强的内容, 在内容全面方面要注意考虑相关专业技能课程间的内容逻辑联系和衔接。即在开设和设计经济法课程之前或同时, 应开设诸如民法、商法、企业法、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金融法和行政法等经济法的基础课程或辅助性科目。第三步, 合理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基于以上两个步骤, 在整体设计教学目标和内容外, 还应该合理地安排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合理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 根据专业、院校特点及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的差异性安排教学内容, 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使其在学习内容上能够有针对性地投入精力, 全面领会、重点掌握和运用; 第二, 密切联系社会实际, 重点内容突出; 第三, 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强弱以及接受的程度高低, 因材施教, 量学生能力施教。

二是创设学生参与课程实践的环境。在设计好经济法及其教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后, 就可以顺利进入经济法实践教学模式的第二大环节———创设实践性的教学环境。这一环节由模拟法庭、观摩审判和听报告、参与法律宣传和咨询、实际案件分析四种实践方式构成。在模拟法庭实践中,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法庭, 并根据经典案件以分角色、互换角色等方式参与法庭审判活动, 从中体验不同法律角色的地位和感受; 在观摩审判实践中, 学生亲临法院经济纠纷审判现场观摩案件审理过程, 还可以采用不定期聘请等方式, 邀请有实践经验的律师或法官给学生做法律报告; 在参与法律宣传和咨询实践中, 组织学生参加诸如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到社区或下乡进行法律咨询宣传等法律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际案件分析实践中, 根据学过的经济法课程内容, 组织学生围绕有争议、实践意义较强的问题或案例进行辩论,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用实践性手段教学。在设计好教学内容、创设好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上, 用实践性手段进行经济法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一个环节的教学可以在课堂上和课堂外两种场所进行。课堂上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借助多媒体教学器材, 用图片、动画、影视、音响等形式增强课堂讲授的生动性, 使原本抽象、乏味而枯燥的经济法知识和内容变得生动、形象, 便于学生接受。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 以利于其参与讲课实践或进行学习和参考; 在课堂外, 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等资源, 为学生构建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教学或交流互动平台, 也可让教师在学校网站下建立自己的网站, 给学生推荐经济法方面的前沿性期刊或论文, 或者与学生分享当前社会的热点案例等。教师还可通过电子邮件或者聊天工具等与学生进行互动联系, 帮助其答疑解惑等。

四是实践性教学效果的考核。最后, 还要对实践性教学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估。在教学效果的评价和考核上, 以考察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重点, 也不单单局限于闭卷考试这一唯一形式。可以从课堂表现、实习、作业、社会实践等方面综合判定教学效果, 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基础知识的考核, 还可以考察学生的法律思维和表达能力, 以及分析案例、解决热点或难点问题的能力。

总之, 经济法实践教学模式由内容设计、环境创设、手段运用、效果考核四个环节构成, 这几个环节前后紧密联系, 互为前提、互为目的, 共同为学生法律知识的储备、法律技能的培养, 以及合格法律人才的培养服务, 是一种可操作性、实用性比较强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杨波.“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流程式实践、实训环节教学情境设计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3, (33) .

[2]俞金香.QQ网络平台上基于PBL的法科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践研究——以《经济法》教学个案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 (22) .

[3]王赞.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 (3) .

[4]曾玉珊.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12, (12) .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实践 篇8

摘要:文章描述了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学模式,并以东华大学计算机应用工具类课程为例,介绍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探索“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同时指出应用建构主义理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计算机基础教育

0引言

现代高等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主实践意识,使其具有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近些年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依据,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被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计算机应用的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6(CFC2006)提出了按照面向应用的原则建构课程体系,既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的思想,又切合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

1建构主义及其教学模式

格拉泽斯费尔德(Ernst Von Glasersfeld)认为建构主义是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它试图描述并解释学习者认识的过程,即认知主体如何获取知识。它将知识描述为一种暂时性的、非客观性的、内在建构的,同时经由社会与文化等媒介获得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激励学生立足于已有知识去建构新知识,并将新知识融合于已有知识体系之中。它强调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养成积极探索学习的愿望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以分工协作的形式开展学习,以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知识资源。

2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探索

以建构主义理论和CFC2006的精神为指导,笔者在东华大学计算机应用工具类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2.1优化教学设计

计算机应用工具类课程,其设置是帮助学生掌握独立学习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实用性强、内容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且杂等特点。一般采用大班教学,选课学生的专业背景和计算机基础各不相同。

在制定该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意识到学习过程重于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消化当前学习到的内容。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不必强求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最终达到完全相同的学习结果,而应着重于提示学习的起点和安排具有启发性的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唤起其先前经验去面对新的经验事件。教学内容不应拘泥于教材,而是立足于知识点,紧跟技术发展,从身边寻找生动的实例和材料作为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从学生的需求和学习过程中具体表现出发,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选择和决策的能力。

例如,在《网页动画制作技术》课程教学中,笔者不断积累热门或经典动画作品供同学参考学习,尽可能为相关的学习主题创设接近实际的情境,解决学生在实际中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时,把知识建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如图2所示。实践证明,在该教学设计情境下学习,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许多具有创意的想法不断涌现,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得以长期保持,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2.2采用互动式课堂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认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动地建构知识,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原有认知架构,有效利用讨论、交流、辩论、提问、穿插点评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兼顾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等多个角色,鼓励学生自发性的试探。计算机应用工具类课程注重操作性和内容可拓展性,教师可以创建相关的实际情境并选定某个典型的事件或问题,引导讨论激活学生思维。交互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个别演示或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通过沟通和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达到师生一起发现问题共同建构新知识体系的目的。小组成员可以呈动态变化,这样学生个人得到更多思考表述的机会,也能接触更多同学的观点,从而有效建构新知识,还弥补了教师大班授课时难以与众多有差异学生进行交流的不足。

例如《网页动画制作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介绍了引导层的知识点后,提出三类问题增强互动,如图3所示。其中,概念问题类似于引导层定义及其基本操作方法等,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机房教学软件指定某位同学演示;启发问题提示学生如何利用引导层设计生活中的情景,如赛车轨道、眼珠转动、蝴蝶飞舞等,让同学分组讨论,打开思路,归纳取优;应用问题则给定学生某个主题,结合已掌握知识围绕引导层设计和制作一个完整的动画作品,功能不作过细限制,一切以情节完整、引导层的应用、突出个人风格为基准。实践证明该过程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后普遍反映印象深刻。

2.3丰富现代化教学手段

计算机应用工具类课程应该根据其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构多元的学习环境,拓展和延伸学习时间及空间,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多媒体网络机房具有直接可视性和实时交互性的特点,有利于把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同时,讲授、演示和实验等综合进行,生动了课堂教学,实时双向互动和及时操作,巩固增强了教学的个性色彩。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应该在教学不同层面得到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网络课件辅助教学、设立FTP提供教学资源、通过Email、MSN或QQ工具软件加强互动,以及支撑网络教学和管理的智能平台(如Blackboard平台等)全方位管理教学活动等。这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弹性大大增加,教学活动也由传统的教师按群体学生需要来制定,转变为按每个学生个人的需求来确定。

在计算机应用工具类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将所有课程信息和教学活动安排等等教学内容上网,并设立FTP服务,公布Email和QQ号码,介绍经典的网站及其BBS互动专区等,为学生创造了主动学习的环境,他们据此自主调整学习进度和时间。布置任务时,教师根据授课知识点提出要求(非细化),给学生充分课外时间利用网络查找、准备、选取和整理资料,完成相关作品的设计和制作。实践证明既培养了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又通过计算机网络资源拓宽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4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现代高等教育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评价形式必须从方法和内容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真正发挥其在教

学中的导向、反馈、调节、促进和评定等功能。

由于计算机应用工具类课程内容应用性和综合性强,不同的学生对知识建构的途径、方法不尽相同,对他们实施统一的客观性评价是不合适的。评价内容应该包括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应用层次、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全面、公正、合理地评价教与学的成效和不足。教学评价着眼于知识获得过程的整体性评价和学习参与度评价等,熟练程度、问题解决方法、学习态度,以及作品质量和创新性等都应该作为主要参考指标。考试方法可以将理论考核、平时作业、实验操作、问题讨论、作品演示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深化、延伸和迁移。

教学实践中,笔者结合相关知识点和技能要求,采用学生按照兴趣和特点自愿分组选题提交作品的方式综合考核。分组协作时则要求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参与到作品的设计和制作中来,对学生从作品的完成效果、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否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贡献,以及创造性思维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该方式使得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达到了和谐统一。

3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效果分析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在东华大学计算机应用工具类课程教学中实施以来,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通过2004至2006年三年对学生数千人次的调查结果分析,教学总体评价为优。其中以《网页动画制作技术》课程为例,对于教学内容,92%的学生在学期结束时认为达到了期望值;对于授课方法,88%的学生希望教师讲授和利用课件自学;对于讲练分配,90%的学生认为教师授课时数和互动实践时数一比一正好合适;从课堂表现来看,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明显增强;从学生提交的作品来看,学生从单纯学习软件使用向具体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方向转化,新颖作品层出不穷,创造性的尝试不断涌现。

但教学过程中也反映了一些问题。由于该教学模式在有限的课时内要兼顾传授、互动、实践等多方面,学生反映有时讲授和演示过程太快,希望能更详细具体地分析实例中的技巧和会遇到的问题;尽管已经考虑到大班教学的特点,仍然不能避免课堂实践时间不足和课内外师生互动较少的现况;少部分学生不能适应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核方式,在根据知识点自主发挥的实践环节面前束手无措。

4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肩负讲授和引导双重任务,需要打破固有教学习惯,注重开放型的引导,围绕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及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来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在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上不断更新,一方面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提高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丰富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保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学与讨论能力。

其次,互动式课堂的活跃气氛则容易引起课堂秩序的松散,而当网络资源作教学手段支撑时,学生学习过程中常常会被网络游戏和在线聊天等分散注意力。另外,网络课件很可能会固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程序化知识内容的表达方式、顺序及教学过程,教师的灵活发挥将会受到限制。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上述现象,有机协调教学环境、教师指导、学生参与之间的关系将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此外,由于多样化的评价内容难以统一,某些作品的考核不可避免具有主观性,所以教师必须有效地在评价学生学习“数量化程度”和“质量化程度”之间进行平衡,既考核到每位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学生的个体性,又能规范化评价体系,保证其可靠性、稳定性和公平性。同时,在相同课程体系内相同水平课程中学习评价度应该保持一致。

5结束语

引导小班幼儿进行积木建构的实践 篇9

积木建构对于孩子而言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那些简单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形体,经随意拼接、摆弄,就可以变成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玩具和熟悉的游戏情景。积木任意变化的造型能力是其他玩具是无法相比的,幼儿积木建构虽然有自己的发展线索,但教师的指导起着重要的支持、帮助的引导作用。没有教师的引导,有的幼儿只乐于玩一些建构材料,有的幼儿会长期满足于搭建某一作品,有的幼儿遇到不会搭的就放弃,还有的幼儿搭好后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些什么„„而教师的适当介入能激发并保持幼儿的建构兴趣,积累建构经验,向更高的建构水平发展。

一、用图谱记录的方式,激发建构兴趣。

为了让小班孩子喜欢积木,除了定期让幼儿进入结构室活动,我们还利用了日常的自由活动实践让幼儿搭建积木。孩子们很喜欢搭积木,但他们还处于摆弄、操作积木的阶段,常常是搭了拆、拆了搭,有时也被其他伙伴碰倒,很多时候老师来不及观察、欣赏和指导。这样一段时间后,孩子们逐渐失去了玩积木的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到了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孩子的作品,写上孩子的姓名,供孩子们观看及学习。这样一来,孩子们很羡慕,搭的时候也专注了许多,不再搭好就拆,有让老师记录自己作品的意识,也愿意尝试搭建新的作品。事实证明,这种图谱记录使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建构活动的兴趣,同时也使幼儿有了保存、珍视和欣赏自己和他人作品的意识。

二、提供辅助材料,支持想象游戏。

孩子们搭好积木作品后,就会有意识地围绕它开始简单的想像游戏,但由于缺乏丰富的游戏材料的支持,游戏往往开展不起来。有的孩子守着积木不知干点什么,有的干脆退出积木区去玩别的了。于是,我在进入建构室时,总是投放小动物或小汽车等玩具材料,希望这些材料能支持孩子的想像游戏。确实,孩子们拿了汽车,就会为汽车搭建停车场,看到小动物,就想着要搭建动物园。通过这些辅助材料的投放及教师的引导,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幼儿在搭好积木作品后,他们会赋予自己的积木作品以具体名称,如:公园、火车、道路、游乐场等。围饶建构作品开展想像游戏,促使孩子们逐渐明确了积木建构所要表达的主题。这使将来他们能有主题,有情节、有设计地建构积木,积累了充分的建构经验。

三、以游戏口吻,引导幼儿尝试新的建构方式。

幼儿开展积木建构活动应具备的另一主要能力,是要掌握基本的积木建构技巧。教师应引导幼儿主动尝试并掌握基本技巧,如学会横排、叠高、桥式、围拢、覆盖等建构方式。小班孩子有喜欢重复的特点,有些孩子会不断重复搭建某一建构方式,不断重复相似的游戏,一段时间后,有会因为失去兴趣而不再来积木区玩。我尝试着以游戏口吻设置情景问题,让他们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尝试新的建构方式。佳佳这几天总爱搭“幼儿园”,所谓幼儿园,实际就是搭起一座叠高的结构—她称之为黑板,在黑板前放一只小动物玩具做老师,再将几只小动物排队放在对面,就开始上课了。我看过之后,先以游戏的口吻说:“你搭了动物幼儿园,小动物上学真高兴。”看孩子们听了很高兴,我趁机又提出:“教室周围什么也没有,大灰狼来捣乱怎么办?”佳佳听后想了想,拿起几块积木摆在小动物的周围,将他们围拢起来。这样,佳佳的“幼儿园”就从叠高结构拓展到围拢结构了。我们教师应根据当时的游戏情景,提出类似“没有围墙,没有房顶,刮风下雨怎么办”之类的问题,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景中,既解决了问题,也尝试了新的建构方式。

重新粉刷教学楼等工程合同 篇10

合 同

甲方:三营一中 乙方:三营街李伟施工队

经甲乙双方协商,甲方将学校重新粉刷教学楼一幢13间教室、厕所、学校大门、教室宿舍一间,安装垃圾箱、贴黑板报瓷砖等工程承包给乙方,并达成如下协议:

一、包工包料,工程量见预算表。

二、工程过程中安全由乙方自负,甲方概不负责。

三、工程时间2010年10月1日——2010年10月7日。

四、工程质量及材料要求:胶水用三立乳胶漆,墙裙用雅士利果绿色油膝,线条用雅士利天蓝色油膝,所有粉刷工程做到墙体亮白、不沾手。

五、工程合同预算总造价为:包干价,叁万贰千元整(¥3200.00元)。

此协议自签字之日起生效,一式二份,由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重新建构实践教学模式 篇11

关键词:源本数学;教学主张;实践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6A-0056-04

作为人类“生命·实践”活动的智慧结晶,数学教材文本是一个压缩了知识生长性过程的载体。在儿童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知识进行“解压缩”,对数学知识追本溯源,还原数学知识诞生的“过程形态”,追寻儿童本位,彰显儿童自然、自由的本色,给儿童提供生长性的教学时空。基于此,我们尝试建构充满活力的“源本数学”教学范式。其课程设计从数学教材、儿童生活、教学媒介三个向度展开,让数学“返本归源”,让儿童“饮水思源”,让教学“探本穷源”,实现儿童、数学与教学的“同源共流”。

一、“源本数学”的内涵诠释及建构基础

所谓“源”,即“起源”“来源”“根源”等。《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6版)中这样阐释:“比喻事物的起源和发展。”在国学中,“源”解为“元气”,是宇宙万物的根。“源”的另一解释为“水流起头的地方”,有泉源、源远流长之意。“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数学教学中的“源”更多地指涉数学本体之源。一是数学的“生成之源”,即数学知识是从哪里发端的?二是数学的“生长之源”,即数学知识是如何衍生发展的?三是数学知识的“生发之源”,即数学知识还可以怎样衍生、发展?所谓“本”,即“本体”“本位”“本色”等。《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阐释:“事物的根本、根源。”数学教学中的“本”应该凸显“儿童本位”“儿童本体”“儿童本色”。一是儿童的“心理之本”,即儿童的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特质、认知风格等因素;二是儿童的“经验之本”,即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生活经验、问题解决策略等。概言之,所谓“源本数学”就是要“溯本求源”“探本穷源”,追溯数学知识的产生之源、生发之源、生长之源。这是一种以儿童为本,体现儿童本色、追求儿童本真的数学教学实践之态。

(一)生活是“源本数学”教学的摇篮

“儿童数学”是一种“生活之学”“经验之学”“体验之学”。因此,教师要充分开掘“生活数学”的源头活水,让儿童充分感知、体验、理解。例如教学“相遇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生活表演”;教学“整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再现“上下公交车”的生活画面等。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力避生活对数学的遮蔽与干扰。例如,对于“比较3千克棉花与3千克铁”,儿童容易受日常生活体验的干扰而丧失理性思考,认为“铁重”。无可否认,生活给“源本数学”教学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二)教材是“源本数学”教学的跳板

作为“过程与关系”的载体,教材文本是儿童数学学习的跳板。同时,基于数学知识的“源”与“流”,基于儿童的数学认知发展、人格建树,教师可以对教材文本进行整合、取舍、完善等二度开发,以便让“死”的教材焕发“活”的生命力。单一的教材文本由此衍生为多重的教学文本。教学《认识厘米》(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3册),笔者既运用教材中的“感知1厘米”“想象1厘米”,让学生建立清晰的“厘米”表象,同时又超越教材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制作1厘米”,组间交流——“拼接1厘米”等,进而生成“厘米尺”。在这里,教材文本仅是教学文本的一种,是一个教学跳板。

(三)媒介是“源本数学”教学的跑道

“媒介”(板书、演示等)是儿童成功进行数学理解的跑道,能够有效助推儿童的数学学习 。多媒体、超媒体技术的运用更是让数学教学走向动态化、表象化、可理解化。超文本、超媒体之类的电子教材与相关网络资源的融合,让儿童数学学习极富个性,如翻转课堂、微信作业等。教学《圆的认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0册),笔者认真观摩了众多名家(如张齐华的《走进圆的世界》、华应龙的《大成若缺认识“圆”》等)的教学视频后,用PPT制作了精美课件,然后拍摄了笔者和一名学生在场进行学习交流的微视频,利用网络邮箱、QQ、班级微信群等,让全班学生在家观看、学习。尽管微课的视频时间短,但却是以儿童的“学”为其设计核心,生动地展现了“圆出于方”“一中同长”以及“操场画圆”等数学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源本数学”的整体架构与实践探索

“源本数学”建基于儿童的数学知识经验、生活经验,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智发展规律,遵循数学知识与技能自然生长的特性,力求让儿童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源本数学”是生活化、建构化的数学,体现为儿童“自然、自由、自觉”的生命化活动。

(一)返本归源,回归数学知识的“原生态”

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各种结构性的关系。研究表明,将数学的知识点连成知识线、形成知识片、织成知识网,有助于儿童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知识的本质。教学中,若教师能用结构的观点、系统的视角去观照数学知识,则一定能让儿童触摸到“源本数学”的延展生发方向。

1.串联旧知,巧搭“生长结构”。基于大数据背景,教师不仅需要关注无序、零散的“单子式”、“碎片化”数学知识点,更需关注数学知识的“大结构”、“有机体”。知识,唯有有序地纳入结构中,才能更加凸显其“生命化意义”。为此,教师要引领儿童“编织”,通过链接相似、变化或冲突的知识,让儿童领悟知识本质,精准地掌握知识。教学《百分数的意义》(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1册)后,笔者串联旧知——“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算法,学生不仅领悟到唯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的“高观点”,而且领悟到“数的组成”(如“整数是由整数单位”、“小数由小数单位组成”、“分数由分数单位组成”、“百分数由百分数单位组成”等)、数的单位(如1,0.1、0.01……,1/n,1%等)。endprint

2.规划节点,形成“生长能级”。作为一种“缄默性”知识,儿童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儿童探索新知的“触发器”,是儿童数学素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教学中教师要规划数学知识的“生长节点”,形成“新生长能级”。教学《长方形的周长》(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5册),教材并列呈现了四种算法,即长+宽+长+宽、长+长+宽+宽、长×2+宽×2、(长+宽)×2。其中第一、二种算法是“长方形周长”的原始算法,而第三、四种算法是“长方形周长”的建构性算法 。教学中,笔者首先从长方形周长的原始意义出发,出示四边形、五边形、不规则图形乃至曲线图形等,让学生通过比划图形周长,真切地感受周长的意义;其次,在学生内化了周长的意义后,让他们自我筹划,形成具有奠基意义的原始算法,蓄积“生长态势”;最后,笔者引领学生结合“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激活学生“算法求简”的心理需求,形成周长的“建构性算法”的知识生长能级。

(二)探本穷源,引领儿童的“自组织学习”

“自组织”是相对于“他组织”而言的。传统的“他组织学习”是一种“被学习”,表现为儿童在学习中的“被设计”“被控制”。而“自组织学习”是儿童在情境中,借助自己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能动建构起对知识客体的认知,进而让自我的本质力量彰显,让自我的生命涌动。

1.情境再造:让经验与思维链接。情境是激活儿童“自组织学习”的催化因子。情境创设既要切入儿童的经验系统,也要蕴含数学本质。教学《圆的认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0册),笔者在学生们徒手画圆、圆形工具画圆、圆规画圆后,启发学生们如何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大的圆,学生们展开情境想象。有学生说可以用一个大圆规,有学生简化些,说可以用两根长长的棒。这时,笔者用线挂着重物绕着手旋转一周。学生们的认知被激活了,经验苏醒了、复活了:可以用一根长线,一端固定,将线拉直,旋转一周,即可画出一个大大的圆。如此,学生展开了数学化思维:原来“圆”就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集合)”。抽象化知识,经由情境的催化,儿童的经验与思维被无缝链接。

2.问题导引:让知识与思维融合。问题是儿童“自组织学习”的脚手架。儿童数学“自组织学习”不是让教学沦落为放羊,而是教师利用问题进行有效牵引,让儿童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教学《圆的认识》,笔者采用“活动单”引领儿童的数学活动。活动一是“认识圆的名称”,活动二是“探究圆的特征”。在学生们用圆形软纸片对“圆的特征”进行浅表化的探究后,笔者出示了一个硬纸圆,让学生们寻找圆心。于是,有学生用圆规画圆尝试找,有学生找来一张软纸,将“硬纸片圆”复下来,对折寻找直径,通过两条相交的直径寻找圆心。这时,笔者抛出本源性问题:如何寻找圆心。经过讨论,学生们一致认为要寻找直径,只要能确定两条直径就能确定圆心。可这时呈现在屏幕上面的是一个大圆,不可以对折。如何找直径?学生们展开热烈的讨论,他们认为可以采用在活动二中已经先行探究出来的结论: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于是,学生们纷纷用直尺固定一点测量,寻找最长的线段——直径。经过笔者层层逼“源”的问题导引,学生们所探究的知识和他们的问题解决思维有机融合,彰显了问题导引的教学力量。

(三)饮水思源,培植主体的元认知意识和技能

所谓“元认知”是指教师和儿童对自我数学教与学的过程进行自觉定向、自主分析与自我监控。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闪回”,让儿童不断对其数学学习进行内省,引领儿童进行数学反刍,培植儿童的元认知意识和技能。

1.反刍:种植儿童的思辨力。“反刍”原本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是指“生物进食一段时间后将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儿童数学教学中的“反刍”是指儿童对已学内容进行回顾、咀嚼,这是一种让自我学习精致化的过程。教学《图形覆盖的规律》,许多教师往往变化“方格总数”和“每次框出的数的个数”,让学生操作、观察,进而得出规律:平移的次数=方格总数-每次框出的数的个数,得到不同选择的个数=平移的次数+1。但由于缺乏反思,学生对这个规律缺乏深刻的认知。基于此,笔者通过追问为什么“得到不同选择的个数比平移的次数多1?”学生对外显的物质化操作过程进行“反刍”,他们反复观察、讨论、咀嚼,逐渐认识到:原来“得到不同选择的个数”比“平移的次数”多1个就是多一个“平移前的初始状态”。

2.闪回:提升教师的教学力。儿童数学教学中的“闪回”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借助教学话语、板书或多媒体课件对儿童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快速复现”、“即时追问”等 。在儿童思维受阻处、游离处、禁锢处等进行闪回,能够帮助儿童理解数学知识的关键点、关节点,进而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本质概括。教学《乘法的分配律》(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8册),笔者从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出发,让学生构建出两种算法,通过计算结果和过程意义抽象出分配律的运算模型——(ɑ+b)×c=ɑc+bc。接着“即时闪回”,让学生举出“乘法分配律”在生活中的原型,学生畅所欲言。如此,笔者引领儿童在抽象的“算法模型”和具象的“生活原型”之间,在“一般定律”和“特殊事例”之间来回穿梭,剥离数学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提炼本质属性。

(四)同源共流,让儿童与数学走向深度融合

儿童的“认知方式”“认知风格”“认知习惯”“认知倾向”等是多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儿童的认知特质,和儿童共同筹划。要把脉儿童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激活儿童的数学思想,让儿童与数学走向深度融合。

1.众筹儿童的“认知方式”。儿童的数学认知往往停留于感性的“生活化认知”,因此教师要引领儿童用一种系统、整体、全面、发展的数学眼光去观照数学知识,发展儿童的“数学化认知”,盘活儿童的数学想象,引领儿童统整优化数学知识、创新“认知方式”。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2册),当问题中出现两种未知数量时,着眼于问题解决,就是“必须用一种量代替另一种量”,即“假设中蕴含着替换”,着眼于方法的感悟,就是“可以怎样假设?”着眼于策略的体验,就是“为什么要假设?”着眼数学思想的深层次感悟,就是“假设前后的数量关系的守恒” ……。 在这里,教师需要高屋建瓴,和儿童共同筹划“认知方式”“思维方式”。

2.显化数学的“丰蕴思想”。单一的数学“知识因子”犹如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掘其蕴含的丰蕴思想,显化数学,要站在高层次思想上导引儿童的思维方向,从肤浅走向深刻,让儿童感受到自我数学思维、思想的发展和提升。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6册),笔者首先让学生们拿出6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学具片,让学生们拼图。他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大小就是小正方形的个数(单位面积的多少)。接着,笔者给学生们提供8个、10个、12个小正方形学具片,让他们自由拼图。学生们感悟到:长方形面积大小就是正方形学具片的个数,即每行多少个圆片(长)乘多少行(宽)。笔者启发学生:能不能少摆一些。在“少摆”的问题驱动中,学生们感悟到:只要摆一行和一列就能知道每行多少个(长)和行数(宽)。如此,激活儿童的思维风暴,让儿童的数学思维从具体迈向抽象,从静态走向动态,不断突破思考能级。

“源本数学”教学理念的提出,是数学教学中儿童主体意识的觉醒,是数学学科本质的回归。“源本数学”是和谐的,在“源本数学”课堂上,儿童本体、知识本质、教学本性得到有机统一。“源本数学”又是本色的,它洗尽铅华,追寻至真、至简、至善,是一种高层次的返璞。

参考文献:

[1][2]朱燕芬.大数据背景下“生长性阅读”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5(2).

[3]金一民.从“经验”走向“科学”——数学教学的应有转向[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5(6).

[4]马洪亮.“闪回”技巧:提升学生历史学习力的新路径[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4(12).

[5]胡爱民.用《论语》思想提升数学教育智慧[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4.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作文过大年下一篇:2024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