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室安全知识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生物实验室安全知识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课程实践性知识培养策略

摘要分析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涵义与内容,认为实践性知识培养是师范院校适应新型知识观特点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也是提高师范生就业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措施。探讨了《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问题,建议采用案例式、体验式、微格微课等教学方法,以促进中学生物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养。

关键词教师实践性知识;师范生;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

教师专业知识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两类,二者对于成就教师职业和专业成长的作用不可或缺,在由新手型教师向经验型教师,再向专家型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实践性知识具有更为重要的核心价值。但是长久以来,我国师范教育对于学生实践性知识的培养没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导致师范生入职后实践性知识欠缺,成长后劲不足[1]。

实践性知识是在教师的专业领域中有别于一般大众的知识和专业领域研究者的教师特有的知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知识,是一种体现在教学行动中的、现场表现出的“实践理论”,是教师内心真正信奉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作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2]。教师实践性知识包含三点要义: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实践性知识形成的基础,教师的反思是实践性知识形成的重要途径,教学实践是实践性知识的核心[3]。

目前中国的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中十分重视基础课、专业课及教育理论课教学,其不仅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课时,而且教学力量强、管理严谨;对教育见习与实习不重视,表现为课时少,时间安排不灵活,实际讲课的机会十分珍贵,学校对实习指导不力等。对于师范生而言,实际教学经历欠缺、经验匮乏,因此有学者提出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养成的主要途径包括加强教育实习,提倡案例教学和提高反思能力[4]。

对于地方综合大学师范专业而言,加强教育实习涉及很多问题,如办学理念的变革、学制的设置、课程方案的调整,实习基地的建设等,需要学校进行全面的改革和统筹安排,需要地方教育部门和实习学校的支持,短期内不易实现。教师要做且能做的是课程的开发和教学模式手段的探索,因此开发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中学生物新课程教学需要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课程。

1课程开发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课程是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学校的同类课程,为综合性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针对新形势对生物教师的要求开设的课程,旨在使师范毕业生具备进行中学生物实验内容操作和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开展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和研究的能力,适应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尽快适应未来的教师岗位需要。

学生通过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设计、分析、讨论、修改完善等活动,在操作实践与讨论过程中获得实验操作、设计能力,在教学实践及研讨过程中获得实验教学、研究的实践性知识。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课程目标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使师范生具备一定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能力;规范并提高他们关于中学生物实验的相关实验技能;发掘和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并引导他们将其融入实验教学[5]。

1.1理论内容的选择理论课紧密结合当前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实际,侧重于生物课程标准及国标教材中有关实验教学的理念、课程改革后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新特点和要求、生物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及生物实验教学的基本知识的学习。

内容包括四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生物课程标准及新教材中的实验内容与要求,第三章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目标、过程,第四章中学生物实验设计与实验教学设计,用12学时完成。

1.2实验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内容选自课程标准和国标高级中学生物教材、义务教育生物教材中的新实验内容。3个实验专题:“专题一 制作与成份提取”、“专题二 观察与探究”、“专题三 模拟制作、建立模型”。每个专题包含10~12个实验,分3次集中实验教学,完成实验的实验目标、实验原理、实验方法、重点步骤的讲解和操作。

每个主题集中安排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实验操作,对需要酿制、培养、观察等等待时间完成的实验,则在课上完成实验的前两个步骤,进一步的实验步骤由学生课下继续完成。

2课程实施

2.1案例教学,借鉴他人教学经验案例式教学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这种方法首创于哈佛大学,它最早被运用于法律教学中。 19世纪后半叶的 “案例式 ”教学法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教学中教学案例的运用[6]。

因此,理论课前,教师精选中学生物实验优秀教学实录,课堂上先用多媒体播放实录片段,师生观看后讨论,理清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计的合理、创新及不足,实验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体现的教学理念,值得学习借鉴之处。再请学生模仿教学,大家讨论应如何教才能更加切合中学教学实际,更加符合新课程的要求,间接获得实践性知识。

2.2小组合作,自主完成实验教学的准备、教学、评价全部任务通过模拟体验进行教学。体验式教学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用亲身的经历去感知、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7]。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有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循环模式,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以及建构主义学习观。体验式教学的特点有亲历性、个体差异性、缄默性、趣味性、互动性等[8]。

具体做法是教学时根据学生实际,将每个专题的10~12个实验分配到4个小组,由小组承包,以“教师”的角色负责2~3个实验的准备、操作指导、实验总结、评价、实验教学研究等全部任务。

(1)实验准备。实验内容安排在理论课开课两周后开始。实验课前,在理论课上,教师向全班学生交待实验的内容安排、教学思路和学习要求,将实验任务分解落实到实验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领导下自主合作完成有关实验材料、用具的准备,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设计的准备,写好实验教案、实验教学板书,为实验课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2)实验教学。每个专题实验上课时,由各组学生负责,总体完成“讲解、操作、小结”3个阶段任务。首先按照小组共同设计的教案和板书,模拟实验教学全过程——讲解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然后指导全班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结束后,小组小结,汇报实验完成情况,回答全班学生的问题。

在此过程中,老师及时帮助解决出现的问题,例如学生讲解时,教师及时点拔或补充强调实验的关键点、注意事项,操作时协调组织管理,把握实验进程,小结阶段协助组织讨论,掌控讨论方向,并引导学生对讲课同学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和提出表扬等。

(3)实验评价。实验结束后写出实验报告,由承包小组就负责的实验,对全班的实验报告进行批阅评价;同时设计表格,由承包小组对负责的实验,对全班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效果、小组合作表现等进行评价打分。

(4)实验教学研究。实验完成后,教师再次组织全班观看中学优秀实验课教学录像,对照录像,归纳实验设计与实验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讨论分析实验设计和实验教学中的做法,找出差距和不足,切实提升实验教学能力。

2.3微格微课,反思教学,提炼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微格与微课是近年来师范教学的有效方法,更是师范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在学生完成备课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求利用手机或摄像机进行实时拍摄,及时回放后请学生自己反思总结,找出问题,再请学生提出建议,改进后重新进行教学实践。经历这样的实践-反思-实践经历,学生提炼了自己独有的实验教学的实践性知识,学会反思,形成习惯,便于在未来教学实践加以应用。

3结语

应对师范生就业压力逐年加大的困境,对师范生的培养必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使师范生得到实际、有用的新知识,获得教师从业的实际能力。《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课程紧紧围绕初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获得了教师实践性知识。师范院校应多增加类似贴近中学教学实际的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体验中学教学实际。如果有更多的师范类课程采用案例式、体验式、微格微课等教学方法,会使师范生更加优秀,更具有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芳亮,杨必武.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4):161-163.

[2]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1):104-112.

[3]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0.

[4] 高芳.论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养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133-135.

[5] 徐墨涵.“中学生物学实验与教学研究”课程改革的行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30-31.

[6] 胡建华,陶祥亚.“案例式”教学法在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21(5):369-372.

[7] 张蓉.体验式教学模式浅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6):63-64.

[8] 马丽娜,南纪稳.探究体验式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2007(6):70-71.

作者:岳丽红等

第2篇: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当前,各种传染病仍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敌,老的传染病死灰复燃,新发传染病不断发生,而微生物实验室在人类与传染病作斗争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微生物本身的特性和实验室安全防护方面的不足,出现了诸如2003年在新加坡和台湾分别发生的SARS病毒实验室感染等生物灾害事件[1]。生物安全在微生物实验室活动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此,本文仅对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若干问题作一探讨。

1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核心在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即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时,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个体防护、严格遵从标准化操作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的感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实验对象的污染[1]。

2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

2.1 分级起因

据记载,在微生物实验室中曾多次发生感染性疾病。在上世纪与实验室相关的感染性疾病有伤寒、霍乱、马鼻疽、布氏菌病和破伤风等病例。1947—1973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记录了109例实验室感染[3]。1949—1951年,Sulkin和Pikel发表的有关实验室感染的调查报告,使人们认识到实验室内培养基或标本的处理及含菌尘粒的吸入是工作人员被感染的主要途径[4]。1974年,美国CDC/NIH首次提出将病原微生物和实验室活动分为4级的概念[5],作为从事致病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的一般参考。随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微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和WHO颁布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基本沿用了此种模式。

2.2 级别划分

由于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感染方式对健康人体造成切实的或潜在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微生物的致病性、感染与传染的严重程度、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有无将其生物危害分为1—4级。我国制定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4989-2004),则根据实验室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分为4个级别(危害程度由低至高),为确保操作人员、周围环境不被微生物感染或污染,从事上述生物危害病原体检验或研究的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也分1—4级,简称为BSL 1—4(Biosafety level ,BSL)级,实行分级管理[6]。

3 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要求[7—8]

3.1 实验室建设和设施

实验室的建设和设计应着重考虑生物安全防护问题,确保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同时保护实验对象不被污染。例如,从事高致病性微生物工作时气溶胶形成的问题;节肢动物或啮齿动物横行造成的环境污染;实验室人员进出、样本检验、有毒试剂使用等工作流程问题。应从功能上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实验工作区域、休息场所、样本接收及处理、生物废弃物的处置、安放实验设备和耗材的地方均应清楚地加以区分。

实验室的墙、天花板、地面应光滑,易于清洗,防液体渗漏,抗化学腐蚀、可消毒,地面应防滑;工作台面应耐酸碱、有机溶剂腐蚀,耐中等以上的温度,防液体渗透,可消毒。实验室出门处应有洗手池,水龙头开关应设计成用肘部或脚操作,有紧急喷淋设备和洗眼装置,以保证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立即处理。应有专门的污水排放管道,污水排放前应作消毒处理。实验室应考虑提供不循环的向内气流,如不能,则应考虑开窗,这时应安装防节肢动物出入的纱窗。实验室的同一楼中应有高压灭菌器、灭火器、可靠的供电系统和紧急情况下方便疏散的照明灯。在工作场所之外提供实验人员摄食和休息的地方,提供放置工作人员外衣或生活物品的设施等。

3.2 样本运送

应按照有关病原微生物或样本规范运送的要求,将样本放在可靠、安全、经检测合格的容器中运输,严防对人员、环境的污染。

3.3 实验操作

所有的实验操作应降低气溶胶或泡沫的生成,操作应在二级生物安全柜内完成。感染性材料的离心操作应使用安全的离心杯,或密封的离心机转子,在生物安全柜中开启或封闭感染性材料。禁止用嘴吸取液体。尽可能避免使用注射器。发生液体溅出、溢出等事故时应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及时处理并有相关记录备案。

3.4 个人防护

应根据操作需要穿工作服(或防护服),离开实验室时应脱去工作服并留在实验室内,限制在实验室以外的场所穿工作服。接触感染性物质的操作,应戴防护手套,操作完毕或离开实验室,接触干净区域前应摘手套,防止污染其他表面或环境。应穿防护鞋(套),在特定区域操作时应穿特殊的鞋。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应戴口罩、护目镜、面罩或其他个体呼吸防护用品、防溅出的保护装置,保护脸部皮肤和黏膜,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3.5 生物废弃物处置

生物废弃物是指经实验分析后被丢弃的含有已知或未知微生物的材料,废弃物管理是保障生物安全的最后环节[9]。实验样本在处理和进行实验时产生的废弃物如吸头、离心管、平皿等应放入适当的容器或防漏的高压袋内,实验结束后立即就地高压灭菌。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性液体物质、废弃的液体标本、培养物等应放在盛有消毒液的防渗漏的专用容器中并及时加盖。实验中使用的锐器如针头、注射器、玻璃器具等应放入专用的坚固容器,加盖。高压灭菌器应规范操作,保证灭菌效果。

4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简介[10]

4.1制订严格的实验室操作和技术规程

要求实验人员应在处理致病性和致死性病原方面受过专业训练,并有监督机制。实验室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隔离服,所有与生物病原等操作有关的步骤,都应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遏止装置内进行。

4.2 一级屏障

安装包括系列生物安全柜、各种密闭容器和其他为了消除或减少暴露于有害生物材料设计的工程控制设施等一级屏障。

4.3 实验室建筑设计符合二级屏障的标准主要用于防止感染性微生物逸出进入环境,避免相邻区域的工作人员和环境暴露于可能的感染性气溶胶之中。实验室工作区和公共通道分开,使用消毒设备和洗手装置;实验室工作区是一个完全密闭的空间,实验室只设置密封结构的观察窗。整个实验室空气成负压状态;实验室的进风要经初、中、高效三级过滤,以清除或杀灭含有的病原体[11],室内空气外排必须经过特殊装置过滤,百分之百地杀灭可能存在的各种病原体。所有物品必须要经过高温、高压的无害化处理才能带出实验室,以确保外部环境的安全[12、13]。

5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7、8]

5.1 组织与人员职责

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参观者的生物安全负责。制订和修改生物安全管理计划,保证计划的贯彻实施并进行安全检查。实验室应任命协助管理层工作的生物安全员,生物安全员负责提交生物安全计划和培训计划,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提出建议和指导,对微生物的危害性作评估,监督操作过程中的生物安全,及时发现隐患,提出解决方案。

5.2 生物安全手册编写生物安全手册且方便员工获取、阅读并遵照执行。内容可包括:① 评估实验中接触的微生物的危害级别;② 标准或特殊安全操作规程;③ 个人防护要求;④ 意外发生时应急处理程序;⑤ 生物废弃物处置;⑥ 实验设备安全消毒程序;⑦ 内务管理制度;⑧ 员工培训方法与记录。

5.3 内务制度在实验室入口明显位置张贴生物危害标志并表明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出口处应有发光指示标志。保证工作区域整洁有序。非实验有关人员、外来参观、进修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实验室。实验室内禁止吸烟、摄食、饮水或其他与实验无关的活动,实验设备维护或运出修理前进行消毒。

5.4事故处理制订报告危险隐患或事故发生的程序。所有报告以文件形式保存,对事故原因、经过、处理及预防作详细说明。

5.5安全培训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清楚地了解工作中存在微生物的种类与危害级别,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接受安全教育,遵守生物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为防止出现差错、事故,避免操作人员获得实验室感染,必须经常地对所有员工进行生物安全培训,保证每个人有好的微生物操作技术,有识别和控制生物危害因子的能力,掌握接触病原微生物后预防感染的方法。新进人员工作前应熟悉操作规程和个人防护知识,通过岗位培训考核后方可独立工作。

5.6健康检查操作人员应定期作健康检查,从而监测实验感染所得的疾病。操作人员就职前进行体检,在健康时,采集血液并按规定储存,提供有效的主动或被动免疫,对孕妇等易感者免于接触或从事高度生物危险性操作作出规定,实验室发生事故或员工生病时应立即报告,对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个人作早期检查。需要时应向每个人提供医学评价、疾病监测和治疗,有关记录应存档。

6 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和对策

随着国家对实验室的认可和论证工作的全面展开,我国已经出台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的实验室安全的标准法律法规,从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仪器设备、实验室清洁和消毒、废弃物处置等方面管理入手,使得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得到强化和规范。然而,由于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涉及面广,相关职能部门多,相关人员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和自觉性还有待强化,目前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尚存在一些隐患。主要存在有关管理制度和措施有待完善落实,对相关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的培训亟待加强,安全设施需要完备等缺陷[14]。另外,一些临床门诊实验室和非医疗系统实验室在生物安全建设和管理方面既缺少有效的防护设施,也缺少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是生物安全防护比较薄弱的领域,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基于上述现状,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上应进一步理顺管理体系,明确有关部门职能,形成有关部门各司其职、有机配合的工作格局,加大对生物安全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全面加强生物安全工作的能力建设;加强生物实验室建筑设计与施工的规范管理;加强生物安全知识的传贯彻力度等措施。只有采取多管齐下的对策,才能尽快将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纳入标准化和规范化科学管理的渠道,才能充分发挥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作用,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7 工作体会

实验室生物安全不是新出现的学科。自人类开始有医疗行为时就存在有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问题。当一个生物样品从人体采集后,进行样品运送到实验检测,以及剩余样品的处置,直至检验报告发出这一连续过程中,始终贯穿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以往我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谈及的很少。自200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生了SARS病毒实验室感染事件后,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陆续出台了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及规范管理性文件,将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纳入规范管理体系。

实验室生物安全作为体系管理,必将会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来系统管理,这样就会使原来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受到约束。为此,每个工作人员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原有的不规范的行为要干预,错误的陋习要改变,尽可能将对人员、环境的生物污染控制到最低。当然也要注意,不要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而超越了实际工作现状,影响正常的临床诊断、疾病控制、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同时,必须考虑到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有共性,亦有个性,要针对不同的实验对象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建议在专科学校中,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目,应该让专科学生在接触专业前,就有实验室生物安全这一完整概念。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金子辰 王奕峰 吴立梦

第3篇: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生物安全知识调查研究

[摘           要]  通过对某高校464名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进行生物安全知识调查,发现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有基本的生物安全意识,但是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比较欠缺,建议加大实验室生物安全演练投入和技能考核力度,切实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能力。

[关    键   词]  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安全;调查

[

医学检验人员主要负责对患者的样本进行检验,直接接触确诊或疑似患者血液、体液等潜在感染性物质,暴露风险极高。这就要求医学实验室检验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生物安全知识和规范的生物安全防护能力[1-3],如果生物安全防护不当,轻则造成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重则因传染性微生物外泄殃及社会,造成大范围传染病的流行,甚至可能导致某些生物灾难的发生[4]。

然而目前医学实验室检验人员和医学检验专业在校生的生物安全知识、防护能力与实际工作需要仍有较大差距。对于哪些操作可能产生气溶胶、哪些操作应该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等最基本的生物安全知识仍有较大部分检验人员不清楚。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教育着手、从人才培养抓起,系统、全面地进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生物安全教育是必要的。然而我国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中只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等教材中的部分章节提到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内容少,学时少;且目前的生物安全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过程、轻效果、培训师资不足和培训标准参差不齐等问题,亟须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某医学高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464名。该组学生均学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等全部专业课程,即将再次到医学检验实验室实习。

(二)方法

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调查前向学生说明调查目的、要求,使用问卷星向学生发放电子问卷。本次共回收问卷464份,剔除3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461份,占99.35%。

二、結果

(一)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具有基本的生物安全意识

分别有96.53%、73.1%的学生在专科学习期间就学习过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知识、进行过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方面的演练或试验;提到实验室安全,76.79%的学生会首先想到病原生物防护,21.4%的学生会首先想到化学试剂安全;91.76%的学生认为在今后实验教学中老师对生物安全方面的要求应该更加严格或比较严格,93.93%的学生表示不会在实验区进食、喝水、抽烟或者将无关物品带进实验区域,充分说明学生有最基本的生物安全意识。

(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水平

11.28%的学生不了解实验室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各区的功能。25.6%的学生表示从没参加过生物安全防护方面的演练。关于生物安全柜,作为检验人员必须掌握的防护设备之一,55.53%的学生不清楚自己实习单位的生物安全柜型号,29.5%的学生不会操作,13.23%的学生对于生物安全柜和超净工作台的原理和用途表示不清楚。分别有53.25%、51.63%、47.07%、29.07%的学生对高压蒸汽灭菌器、洗眼器、紫外灯消毒的有效距离,消毒效果监测程序,消毒剂的配制方法、用途等生物安全防护设备和试剂的使用表示不了解。另外,分别有24.3%、23.43%、19.74%、6.72%的学生对病原菌溅落地面、血液标本在离心过程中发生离心管破碎、菌液溅入眼睛、抽血时手被针头刺伤等常见的职业暴露的处理程序表示不了解。这些都反映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专业知识薄弱,特别是在生物安全防护设备、试剂的使用以及实验室暴露后处理方面的知识欠缺,提示我们在本科教学中需要增加相关培训和演练。

(三)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学习愿望较强

83.51%的学生希望增加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指南和法规的教学,85.9%的学生希望增加实验室生物安全设备使用的教学,87.42%的学生希望增加实验室个人防护,77.22%的学生希望增加实验室意外处理及演练,反映了学生对于学习生物安全知识的愿望是强烈的。

三、结论

调查显示,医学实验室检验人员和医学检验专业在校生的生物安全知识、防护能力与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需要仍有较大差距。对于哪些操作可能产生气溶胶、哪些操作应该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等最基本的生物安全知识仍有较大部分检验人员不清楚[5-7]。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教育着手[8]、从人才培养抓起,系统、全面地进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生物安全教育是必要的。然而目前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中只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等教材中的部分章节提到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且以理论学习为主,几乎无实践学习[9](即2本教材部分章节+单一的理论学习为主的“2+1”教育模式)。目前的生物安全教育存在内容少、学时少、重理论、轻实践、培训师资不足和培训标准参差不齐等问题,亟须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四、讨论

(一)加强生物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10],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出血热、SARS、寨卡病毒不断肆虐,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冲击。通过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生物安全教育模式的研究,探索高效、可行的生物安全教育模式,切实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准,降低其在校学习和未来工作中发生实验室暴露或病原微生物、毒物泄露的风险,一方面保证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生物安全,另一方面响应了国家政策,为建设我国生物安全防御体系培养了生物安全预备人才,对确保快速响应以限制生物事件的影响,提升我国生物安全防御能力,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发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生物事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加大生物安全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力度

顺应时代需求,培养重实践、强能力、会防护的医学检验专业实用型人才,助力疾病预防,助力国家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的构建。注重“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心怀初心,通过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生物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民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三全育人的目的。加大生物安全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力度,培养基层医学检验专业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敏感性,以提高其应对生物安全问题的能力,对构建国家生物安全防御战略管理体系有重要的意义。

(三)加大实验室生物安全演练投入和技能考核力度

建议医学院校改变医学检验专业原有的、单一的“2+1”生物安全教育模式,将实验室生物安全作为基础课、必修课独立开设,系统性地对其进行全员、全过程、全面的生物安全教育,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教学,加大实验室生物安全演练投入和技能考核力度,采用理论+实践+技能考核即“1+3”的三全教学模式。同时,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考核结果作为能否进入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和进入实习岗位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Tan Shaun S,Yan Benedict,Saw Sharon,ect. Prac-tical laboratory considerations amidst the COVID-19 out-break:early experience from Singapore[J].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2020.

[2]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aboratory biosafety guide for 2019-nCoV (Second Edition)[J].Biosafety and Health,2020,2(1).

[3]張艳,马敏.我国生物安全立法的反思与完善[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20,12(1):84-91.

[4]张朝武,姚玉红,王国庆.从SARS-CoV实验室感染看生物安全的重要性[J].现代预防医学,2004(5):656-657,660.

[5]王伟娟,杨焦峰,郑辉,等.检验科实习生生物安全防护调查及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21):3082-3083.

[6]贺志安,张晨光,郭庆合.河南省医学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2):344-346.

[7]沈志红,陈俊杰.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9,21(3):76-77.

[8]贡树基,赵卫,何小艳,等.在医学生中开展生物安全教育初探[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2):172-173.

[9]任碧琼,邹国英,张秋雁,等.高校检验医学专业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的必要性调研[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5,30(1):156-158.

[10]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2/14/c_1125575922.htm.

编辑 鲁翠红

作者:师献雪 王梦珂 原增艳 王卫芳 李妍 宋小锋

第4篇: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

一、实验室活动中如何清除手部污染

1.处理完危害性材料和动物后、离开实验室前都要洗手。

2.一般用普通的肥皂盒水冲洗就可以,但在高度危险的情况下,建议使用杀菌肥皂。手要完全抹上肥皂,搓洗至少10秒,用干净水冲洗后再用干净的纸巾或毛巾擦干。

3.洗完手后,应使用纸巾或毛巾来关上水龙头,以防止再度污染洗净的手。

二、如何应对菌毒种的溅出污染

1.如果传染材料溅在眼和面部,应立即到洗眼处冲洗3秒钟,当事人立即停

止工作,撤出,隔离观察和预防治疗。

2.如果传染材料溅在地上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对室内用喷雾消毒,停止工作撤出,对当事人隔离观察和预防治疗。实验室封闭24小时后再消毒,间隔24小时后可继续工作。

3.如果传染材料溅在生物安全柜内,可用消毒纱布遮盖,可继续工作。

4.如果传染材料溅在衣服上应立即停止工作,更换防护服后继续工作。

三、感染性物质破碎或溢出的应急措施

1.应当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瓶子或容器等含有感染物的破碎物品以及培养

物等溢出感染物。在上面倒上消毒剂,至少30秒后将布、纸巾以及破碎物品清理掉。玻璃碎片应用镊子清理。最后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

2.如果用簸箕清理破碎物,应当对它们进行高压或放在有效的消毒液内浸 泡24小时。用于清理的布、纸巾和抹布等应当放在污染物容器内。

四、实验室活动中如何正确使用手套

1.所戴手套无漏损。

2.戴好手套后可完全遮住手及腕部,如必要可覆盖实验室罩服或外衣的袖子

3.在撕破、损坏或怀疑内部受污染时更换手套。

4.手套为实验室工作专用。

5.在工作完成或中止后应消毒、摘掉并安全处置。

第5篇: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普及与推广

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概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张国军

一、医学实验室的定义

在 IS015190 : 2003(E)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这样定义:是以为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病理学等检验的实验室。

此外,还规定医学实验室可以提供其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包括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适当检查提供建议。标准中的进一步解释:上述的检验还包括用于确定、测量或描述各种物质或微生物存在与否的操作;仅仅采集或准备样品的机构,或作为邮寄分发中心的机构,尽管可以作为大型实验室网络体系的一个部分,却不能称为医学或临床实验室。

二、医学实验室的基本任务

医学实验室的服务是对患者医疗保健的基础,因而应满足所有患者及负责患者医疗保健的临床人员之需求。

这些服务包括受理申请,患者准备,患者识别,样品采集、运送、保存,临床样品的处理和检验及结果的确认、解释、报告以及提出建议。

此外,还应考虑医学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和伦理学问题。在国家法规许可的前提下,期望医学实验室的服务除进行诊断和患者管理之外,还包括会诊病例中患者的检验和积极参与疾病预防。

所有医学实验室应当为其专业人员提供教育和科研机会。

1.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数据,其最终成果主要体现在检验报告上,所以,能否向临床提供高质量 ( 准确、可靠、及时 ) 的检验报告,得到患者和临床的信赖与认可,满足患者和临床的要求,是医学实验室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任务。

2. 为其他医疗机构的患者 ( 例如会诊患者 ) 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3. 为预防疾病提供实验室数据,积极参与大众保健、卫生防疫等公益性活动。

4. 保护所服务对象 ( 包括患者和临床医护部门 ) 的合法权益,尊重其隐私。

5. 重视人员安全、生物安全和保护环境。

6. 积极开展医学实验室相关的科研活动,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实验室的专业能力。

7. 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积极参与所在机构或社会的医学实验室方面的人才教育活动。

8. 为服务对象提供解释和咨询。这就要求医学实验室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对解释和咨询服务进行规定,且这种解释和咨询应该是针对医学实验室服务全过程的,包括检测试验的适用范围、某疾病的诊断及辅助诊断可选择的实验、检测实验的局限性、检验申请单的书写、标本的采集、标本运送、标本保存、标本处理、试验的允许误差及危急值、试验的准确性及精确性、试验的生理及病理干扰因素、试验所采用的仪器试剂及检测程序、实验的质量控制、检验结果报告时限、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实验结果的正常参考范围等等,力求满足临床工作人员和患者的需要。对作出解释和咨询的人员应有严格的资格规定,应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三、生物安全

(一)定义

1. 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所能造成的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目的是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2. 生物因子

是指一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3. 病原体

是指可使人、动物或植物致病的生物因子。

4. 危害废弃物

有潜在生物危险、可燃、易燃、腐蚀、有毒、放射和起破坏作用的对人、环境有害的一切废弃物。

5. 气溶胶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 0.001-100 μ m 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二)概念产生背景

基于生物技术发展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

1. 生物安全问题引起国际上的广泛注意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 1985 年由 UNEP 、 WHO 、 UNIDO 及 FAO 联合组成了一个非正式的关于生物技术安全的特设工作小组,开始关注生物安全问题。

2. 国际上对生物安全立法工作引起特别重视是在 1992 年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此次大会签署的两个纲领性文件《 21 世纪议程》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均专门提到了生物技术安全问题。

3. 从 1994 年开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和《生物多样性公约》( CBD )秘书处共组织了 10 轮工作会议和政府间谈判,为制订一个全面的《生物安全议定书》做准备,为了尽快拟定议定书初稿,还召开了 4 次关于《生物安全议定书》的“特设专家工作组”会议。

4.1999 年 2 月和 2000 年 1 月先后召开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特别会议及其“续会”, 130 多个国家派代表团参加会议讨论有关问题,其中欧盟 15 国最为积极,环境部长全部到会,美国副国务卿参加了此次会议。

5. 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终于在 2000 年 5 月 15 日至 26 日在内罗毕开放签署,其后从 2000 年 6 月 5 日至 2001 年 6 月 4 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放签署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标识

实验室的建筑物入口、实验室入口、实验室操作间,仪器设备等都粘贴相应的警示标识,列明该实验室内各种潜在危险。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陆续出台了若干部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规范与标准。

1.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9489 - 2004) 已于 2004 年 5 月 28 日颁布,于 10 月施行。该标准由科技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军事医学科学院主编,主要参考了 ISO15190 : 2003(E) 《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和 WHO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 第二版 ( 修订版 ) , 2003] 。标准不仅适用于医学实验室,而且适用于进行各个级别的生物因子操作的各类实验室。

2.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004 年 11 月 12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 ( 第 424 号 ) ,公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条例分为七章:总则、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实验室的设立与管理、实验室感染控制、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共 72 条。

3.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建设部 2004 年 8 月 3 日发布公告,《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GB50346 - 2004) 自 2004 年 9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该规范的实施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建筑技术方面缺乏统一标准的局面。

4.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为加强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防止动物病原微生物扩散,确保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工作以及畜牧业生物安全,农业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参照国际有关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制定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并于 2003 年 10 月 15 日颁布施行。

5.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2002 年 12 月 3 日,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卫生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WS233 - 2002) 》,该准则于 2003 年 8 月 1 日开始实施。但鉴于医疗机构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状况以及生物安全要求的特殊性,卫生部于 2003 年 8 月 19 日发布通告 ( 卫通 [2003]14 号,宣布医疗机构推迟两年执行该准则。在此期间,卫生部将组织有关专家,针对医疗机构微生物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特点对该准则进行适当的补充完善。

6.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为确保生物安全,防止实验人员感染和污染环境,科技部组织制定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于 2003 年 5 月 12 日颁布施行。

7. 消毒技术规范

2002 年 11 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分四部分:总则;消毒产品检验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消毒与灭菌方法、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检验相关物品的消毒、污物的消毒处理等);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

8. 国际标准规范

世界卫生组织一直非常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早在 1983 年就出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2003 年 4 月第二版 ( 修订版 ) 以电子版形式在 WHO 网页上问世。美国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方面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NIH/CDC 联合出版的《微生物学及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准则》现已推出了第四版。很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生物安全准则时,主要参考上述两个准则。

四、生物安全实验室各级特点

(一)一级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不具有对健康成人、动植物致病的致病因子。

(二)二级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对健康成人、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三)三级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主要通过气溶胶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疾病,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预防治疗措施。

(四)四级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或未知的、危险的致病因子。没有预防治疗措施。

五、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

(一)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 (BSL-1)

1. 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已知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已知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且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潜在危害性最小。 主要从事 枯草杆菌、格氏阿米巴原虫、感染性肝炎病毒等。

2. 无特殊屏障、实验服、实验袍或实验制服,防止便服被污染或弄脏;如果手部皮肤破损或起疹时应戴上手套;要配备可替换的胶乳手套。

3. 需要洗手池。

4. 标准微生物操作。

幻灯 22 显示的是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有 简单的操作台就可以 。

(二)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 (BSL-2)

1. 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如麻疹病毒、沙门氏菌、弓形体、乙型肝炎病毒。

2. 在一级实验室基础上增加生物安全柜、灭菌锅、洗眼器等。

幻灯 25 、 26 显示的是 是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和一级实验室相比,多了生物安全柜。

(三)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BSL-3)

1. 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

2. 在一级和二级实验室基础上增加:二级或三级生物安全柜(容易产生气溶胶、飞溅以及病原体培养)、实验室自备灭菌锅、呼吸道防护设备。

3.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中要求有隔离建筑物或隔离区、双门进入系统、向内定向气流、单一通过气门、独立的送风排气系统、保持一定的负压梯度。

幻灯 28 显示的是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对 气压、气流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

(四)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 (BSL-4)

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

六、实验室生物安全设备和用途

(一)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

1.I 级生物安全柜

非循环气流流向柜内,再经 HEPA 滤膜过滤后排放到室内。适用于保护操作人员,不需要对实验样品进行保护的情况。

2.II 级生物安全柜

有效保护操作人员、样品及环境,操作区域无菌,气体经 HEPA 滤膜过滤后排放到室内。

3.III 级生物安全柜

完全密闭, 100% 进气、 100 %排气,不得使用超净台操作传染性材料。

(二)生物安全柜的设置

生物安全柜一般是做致病菌、霉菌酵母菌来用,操作区域是负压,简单说是往处抽风的,当然致病菌也不是直接抽出排到室外,是过滤在生物安全柜的顶部漏器上,从排风量上可以分为: 50% 外排型、 75% 以及 100% 外排型。

超净台是做一般对人体没有直接伤害的常规细菌的操作实验,正压送风,吹向样品以及实验人员的风是经过过滤器过滤,达到局部百级。超净台就相当于一个缩小了的无菌室(无菌空间)。简单的说,生物安全柜是往里面吸空气,防止生物病菌或试剂溅出安全柜污染实验室和实验员,是保护人的设计。超净台是往外吹风,不考虑实验室和实验员,是保证试验台无菌环境的仪器。

幻灯 35 显示的是离心机,是最常用的实验室设备,同时也是最易导致实验室感染发生的设备。

幻灯 36 显示的是液氮罐、显微镜、 CO 2 孵箱。

幻灯 37 显示的是冰箱内部物品的管理。

幻灯 38 显示的是洗板机、摇床、酶标仪、移液器 。

幻灯 39 显示的是水浴箱、超净台、传递窗。

生物安全柜的洗手池和门把手应为自动开关,仅供洗手用,不可倒入任何实验废弃液,应用自动烘干机干手,定期消毒门把手。

幻灯 41 显示的是最常见的办公室污染源。

七、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作为检验科来讲,一定要建立一整套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度,包括 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实验室准入制度,设施 / 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健康监护制度,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

幻灯 45 显示的是发现生物安全或生物恐怖事件报告流程图。 假如说东城 区 公安局总值班出现情况, 总值班接到 相关科室负责人的电话, 要 报告到相应的卫生局。 科室 内如果出现生物危害,科室的第一负责人一定要迅速报告到医院的总值班,报告到保卫处,由医院 、 总值班和保卫处再去报告 给 相应的卫生管理部门。一定要 在最短的时间内 报告。

生物安全在临床实验室管理中的地位及重要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张国军

一、实验室安全设备的选择

临床医学实验室活动可产生很多的生物危害,为防止这些生物危害对操作者或其他进入实验室的人员产生的危害,在临床医学实验室中必须有相应的安全设备。临床医学实验室需要采血、或制备血图片或细菌图片,都可能引起意外的划伤或刺伤,这时需要一种安全设备——利器盒,把采血用完的采血针或涂片放到利器盒中。采血管有可能发生泄露或产生气溶胶,这时最好用螺口的带盖瓶子储存或分装。一些样本,尤其是细菌菌种的运输和储存,可能会造成意外泄露。为防止泄漏,运送时一定要采用专用的样本运输箱。凡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最好是在生物安全柜或具有负压柔性的薄膜隔离装置中进行。 如果操作过程中能产生喷溅,需要佩戴个体防护装备,包括面罩、护目镜、手套、防护服等。在进行热操作或接种环灭菌时,也可能产生气溶胶,或经口摄入污染,这时要用生物安全柜或一次性的接种环。操作碱性或酸性等腐蚀性化学物品时,为了防止喷溅可能造成的意外伤害,需要防护装备,如护目镜、口罩、帽子。同时还有洗眼器、紧急喷淋装置。

二、生物危害

(一)分类

1. 相关实验研究人员感染

集中在严重的病毒性感染,如肾综合征出血热、各种类型的肝炎、艾滋病、SARS、TB等。

2. 致病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

病原从实验室或通过实验动物逸出,对环境造成污染。

3. 生物制品的污染

生物制品被病毒病原污染在许多国家均有发生,主要是一些血源性疾病和输血性肝炎、艾滋病等。

(二)传播途径

1. 经呼吸道

经呼吸道传播主要是气溶胶,气溶胶为粒径0.001-100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2. 经口腔-肠道

细菌或病毒通过口腔进入到肠道,如果黏膜存在破溃,可能造成感染。

3. 经皮肤破损处

4. 经黏膜接触

例如操作时,细菌、病毒或其他有害物质溅到眼睛中,经眼睛的黏膜造成相应的感染。

三、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

临床上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临床实验室主要是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如麻疹病毒、沙门氏菌、弓形体、乙型肝炎病毒等。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的防护措施是生物安全柜,可以产生负压和特定的气流流向,从而保护操作者。适用于容易产生气溶胶、飞溅以及病原体培养。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中还需要配备灭菌锅、洗眼器等。

PPT6显示的是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模式图,操作时要有生物安全柜,同时要有生物安全标识,要有相应的防护装置。气流形成较一致的流向。

PPT7显示的是生物安全柜中的操作,包括细菌培养接种。

四、安全操作规范

生物安全要有安全操作规范,任何一个临床实验室都必须建立安全的管理制度,包括生物安全的管理委员会(一般由院长作为整个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同时有临床及管理部门的人员参加,科室也要建立生物安全操作规范。

应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生物安全培训,包括对生物安全理论知识的培训和讲解,包括生物安全规范制度的讲解,同时要进行生物安全演练。

五、实验室感染的控制

(一)指定专门机构承载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医院一般由院感办公室来统筹安排。

(二)经常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培训

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情况,定期调查了解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菌(毒)种的保存、使用、安全操作情况,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物的处理。

(三)预防实验室感染

包括生物安全柜的安全参数验证、排风过滤安全验证、废水废物的高压灭菌的验证。

(四)预防注射

(五)预防治疗

(六)实验室感染发生时积极隔离治疗

六、检验科细菌室生物安全管理

检验科最有可能造成生物安全的地方是细菌室,因此细菌室要有较严格的管理规定。首先要有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另外要有门禁系统,对于新入科的人员,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加大力度进行管理。

菌种和样本的储存最好放在专门的冰箱或储藏柜中,同时要进行双人双锁管理,有条件者,最好能安装电子监控。

七、生物安全管理培训

实验室负责人要进行相应的生物安全讲解,参加培训的人员要进行签名,同时要对培训人员进行现场考核。生物安全培训,一年至少进行 1-2 次。

清洁工也是生物安全培训很重要的对象,有些实验室可能会忽略这一点。作为临床医学实验室的管理者,一定要对进入实验室的所有人员进行培训。

医疗废弃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一定要按照医疗卫生机构相应的规定去做。

临床实验室中还存在化学品、火箭、辐射等安全问题,同样对实验室的安全操作带来危害,也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八、危险的化学品分类

第一类:爆炸品;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毒害品;第七类:放射性物品;第八类:腐蚀品。

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设备及使用要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张国军

一、生物安全柜

(一)概况

生物安全柜(BSCs)是为操作原代培养物、菌毒株以及诊断性标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实验材料时,用来保护操作者本人、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材料,使其避免暴露于上述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而设计的。当操作液体或半流体,例如摇动、倾注、搅拌,或将液体滴加到固体表面上或另一种液体中时,均有可能产生气溶胶。在对琼脂板划线接种、用吸管接种细胞培养瓶、采用多道加样器将感染性试剂的混悬液转移到微量培养板中、对感染性物质进行匀浆及涡旋振荡、对感染性液体进行离心以及进行动物操作时,这些实验室操作都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由于肉眼无法看到直径小于5μm的气溶胶以及直径为5~100μm的微小液滴,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通常意识不到有这样大小的颗粒在生成,并可能吸入污染工作台面的其他材料。已经表明,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可以有效减少由于气溶胶暴露所造成的实验室感染以及培养物污染。生物安全柜同时也能保护环境。

生物安全柜一般用于做致病菌、霉菌酵母菌,操作区域是负压,简单说是往处抽风的,当然致病菌也不是直接抽出排到室外,是过滤在生物安全柜的顶部漏器上,从排风量上可以分为50%外排型/75%以及100%外排型。超净台是做一般对人体没有直接伤害的常规细菌的操作实验,正压送风,吹向样品以及实验人员的风是经过过滤器过滤,达到局部百级。超净台就相当于一个缩小了的无菌室(无菌空间)。简单的说就是生物安全柜是往里面吸空气,防止生物病菌或试剂溅出安全柜污染实验室和实验员,是保护人的设计。超净台是往外吹风,不考虑实验室和实验员,是保证试验台无菌环境的仪器。

(二)生物安全柜的分级

1.I级生物安全柜

排出的气体经HEPA过滤,使柜内保持负压状态。非循环气流流向柜内,再经HEPA滤膜过滤后排放到室内,适用于保护操作人员,不需要对实验样品进行保护的情况。

2.II级生物安全柜

(1)A

1、A2型:排气到室内(表面风速不同)。

(2)Bl型:70%排气到室外。

(3)B2型:100%排气到室外。

II级生物安全柜可有效保护操作人员、样品及环境,整个操作区域无菌,气体经HEPA滤膜过滤后排放到室内。经过过滤后,进入到样品区域的空气必须是洁净的空气。

3.III级生物安全柜

完全密闭,100%进气、100%排气。

幻灯10显示的是生物安全柜比较。I级生物安全柜没有涡流单向流空气,不能保护实验对象不受污染,不需要手套箱式操作口;II级生物安全柜有涡流单向流空气,可以实验对象不受污染,不需要手套箱式操作口;III级生物安全柜有涡流单向流空气,可以实验对象不受污染,需要手套箱式操作口。

(三)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

1.I级生物安全柜

非循环气流流向柜内,再经HEPA滤膜过滤后排放到室内,适用于保护操作人员,不需要对实验样品进行保护的情况。

2.II级生物安全柜

有效保护操作人员、样品及环境,操作区域无菌,气体经HEPA滤膜过滤后排放到室内。

3.III级生物安全柜

完全密闭,100%进气、100%排气,不得使用超净台操作传染性材料。

(四)生物安全柜的使用

1.柜内物品摆放原则

(1)按照洁净区到污染区的方向摆放。

(2)所有物品尽可能放在工作台后部。

(3)可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应靠近安全柜的后部。

(4)废弃物袋、盛废气吸管的盘子,以及吸滤瓶等体积较大的物品,放在柜内的某一侧。

(5)前进气格栅不能被纸、仪器设备或者其他物品阻挡。

幻灯14的图片上可以看到生物安全柜分为洁净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幻灯15显示的是日常工作中物品的摆放。

2.对紫外灯的要求

(1)每周都要进行清洁,除去可能影响杀菌效果的灰尘和污垢。

(2)每次生物安全柜的认证,要检查紫外线的强度,确保有消毒、灭菌能力。

(3)房中有人时,一定要关闭紫外灯,以保护眼睛和皮肤。

3.对明火的要求

(1)在生物安全柜中,最好不要用明火,因为明火可以造成生物安全柜内的气流紊乱,干扰正常的气流流动模式,同时还可能损坏我HEPA过滤器。

(2)处理挥发性的物品和易燃物品时,容易造成危险。

(五)工作前准备

首先要用紫外灯照射30分钟,关掉紫外灯后,打开安全柜的日光灯和风机,用消毒剂对生物安全柜内的内表面进行消毒擦试。将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物品集中用消毒剂擦试后,放到台面相应的位置上,不能挡在挡风口上。等待5分钟后,净化工作区的空气污染物。

幻灯19显示的是生物安全柜物品的摆放。

(六)操作规范

1.双臂垂直缓慢进入前面的开口,在生物安全柜中等待约1分钟,使安全柜调整完毕后,才可对样品进行处理。

2.所有操作都应在离前窗10cm以外的工作区进行。

3.废弃物应丢弃在生物安全柜内的处理容器中。

(七)操作时注意事项

1.避免胳膊在前开口处快速地移动和频繁进出。

2.尽量避免污染物进入洁净区。

3.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操作时,不能进行文字工作。

4.尽量减少操作者身后的人员活动。

(八)工作结束后的要求

1.将安全柜继续运行至少3分钟来完成净化的过程。

2.将柜内物品移出前,使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擦试。

3.每天实验结束后,对生物安全柜内的内壁和台面进行擦试。

4.等待5分钟后,关闭前窗,关灯,关风机,然后用紫外灯照射30分钟。

(九)生物安全柜的维护

1.用70%的酒精或合适的消毒剂擦试内壁的工作台。

2.如果使用漂白剂等腐蚀性的消毒剂,需要用无菌的水再次擦试,以除去残余的消毒剂,防止对生物安全柜内壁的腐蚀。

3.定期抬起工作台面,对其下面的区域进行清洁。

4.消毒后,用玻璃清洁器对前窗玻璃和紫外灯进行清洁。

(十)紫外灯管的清洁

1.用纱布蘸75%乙醇,擦试灯管。

2.不能直接用手接触灯管的表面。

3.用玻璃清洁剂对灯管进行表面清洁,清洁时,一定要等灯管的温度降到室温。

(十一)定期保养

用湿布擦试内壁和工作台面;每年按需要更换紫外灯和日光灯。同时,每年至少认证1次。

(十二)清除污染

可以使用甲醛或过氧化氢熏蒸等方法,应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来进行。以下情况下需要进行熏蒸:检查和维修之前,更换HEPA滤器之前,在移动安全柜之前,安全柜被严重污染,使用目的发生改变,长时间没有使用。

二、超净工作台

生物安全柜除了能保护实验材料免受污染外,还可保护操作人员及环境,而超净台只能保护实验材料,不能保护操作人员及环境。

三、通风柜

可以保护使用者的安全,防止实验中的污染物质向实验室扩散。

四、消毒设施及用品

消毒方式有以下3种:

(一)化学消毒

许多消毒剂对人或环境有害,明确有效消毒浓度及配制日期及有效期,确保相关人员知晓,配制及使用均应有记录。

(二)高压消毒

(三)焚烧

理想的是一级焚烧室的温度至少应达到800摄氏度,而二级焚烧室的温度至少应达到1000摄氏度,焚烧炉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五、安全防护用具

幻灯31显示的是安全操作的设备,包括安全柜、消毒筒、紫外消毒灯、洗眼器、淋浴器、带螺口的试管、高压消毒设备、离心机、个人的防护设备灯。

(一)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个人防护要求

1.BSL-1实验室

工作人员实验时应穿工作服,戴手套,必要时戴防护眼镜。离开实验室,必须脱下工作服,留在实验区,不得穿着进入办公区。工作服应定期消毒。

2.BSL-2实验室

除符合BSL-1的要求外,还应该符合下列条件:

(1)在实验室中应穿专用工作服或防护服。

(2)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

(3)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溅出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护目镜、面罩、个体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

3.BSL-3实验室

除符合BSL-2的要求外,还应该符合下列条件:

(1)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前,应在专用的更衣室(或缓冲间)进行正确的个人防护,包括2层专用防护服(外层应是背开式)、2层手套、生物安全专业防护口罩(不得使用医用外科口罩等)、2层鞋罩。必要时佩戴眼罩、呼吸保护装置等。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

2.必须戴手套(两付)。在操作传染性物质或已被污染的仪器后,需脱去、换戴外层手套。当手移出生物安全柜时,准备进行生物安全柜外的操作,如使用离心机、温箱、开冰箱、使用电话等,必须换戴外层手套。

3.在实验室中必须配备有效的消毒剂、眼部清洗剂或生理盐水,且易于取用。配备应急药品。

4.有可能溅出或喷出传染性物质、危险试剂、或进行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时,需使用面部和眼部防护器具。当不能安全有效地将气溶胶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时,应使用呼吸保护装置。

5.当有的程序不能在生物安全柜内处理时,要组合使用适当的操作人员防护设备(如面罩、呼吸器)和物理容器设备。

6.实验结束后,清理、消毒操作台和实验室时,应保持戴手套。谨记不能带着实验内的手套离开BSL-3实验室。所有离开BSL-3实验室的物品必须正确消除污染,并放在干净的容器或袋子中。需要继续进行实验室外的操作时,应重新带干净的手套。

(二)移液器和移液管的使用

使用移液器等辅助器材时,严禁用口吸。所有移液管都应带有棉塞,以减少污染。不能向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溶液中吹入气体,感染性物质不能使用移液管反复吹吸混合,不能将液体从移液管内用力吹出。污染的移液管,应完全浸泡在盛有适当消毒液的防碎的容器中。盛放废气移液管的容器,不能放到外面,应当放在生物安全柜内。

(三)样本运输箱

必须能防止微生物泄露。有3个特征:坚固,高空落下不易碎;能盛放感染物质的防水性一级和二级容器;用于吸收溢出物的材料。

国际民航组织的《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中将感染性物质分为A、B两类。

1.A类感染性物质

指在运输过程中与之接触能对健康人或动物造成永久性残疾或致命疾病的感染性物质。此处“接触”系指感染性物质离开保护性包装与人或动物的身体接触或经呼吸道吸入的情况。

A类感染性物质使人染病或使人和动物都染病者,联合国编号为UN2814,其运输专用名称为危害人的感染性物质;仅使动物染病者联合国编号为UN2900,其运输专用名称为仅危害动物的感染性物质。

幻灯41显示的是A类感染性物质的包装与标签。

2.B类感染性物质

不符合列入A类标准的感染性物质。其联合国编号为UN3373。运输专用名称为诊断标本或临床标本或生命物质B类。 幻灯43显示的是B类感染性物质的包装与标签。

幻灯44显示的是托运人资质。

幻灯45的表格是A类包装和B类包装的汇总。A类包装是对人和动物致死或者永久致残的生物物质。B类包装是不符合A类标准的感染性物质。A类物质必须有UN的专用标记,B类可以没有。A类包装,一定是防水、防穿刺、防泄露;而B类包装,要防破损,防泄漏。一定要有危险品申报单。

幻灯46显示的是常规的转运标本容器、转运箱,以及防振动和泄露的物质。

在设施内的运送:为了避免意外的泄漏或溢出,应当使用盒子等二级容器,并将它固定在架子上,使装有标本的容器保持直立。二级容器可以是金属或塑料的制品,应该具有耐高压灭菌或耐受化学消毒剂的作用。密封口最好有一个垫圈,要定期进行清除污染。

(四)手套的使用规范

1.在佩戴前,应检查是否有漏损。

2.戴好后,完全遮住手腕部,可以覆盖实验室长罩服或外衣袖子。

3.如果撕破或者怀疑内部有污染,要及时更换。

4.在工作时,需要接触参考资料、电话或键盘前,要摘掉污染的手套。

5.在出实验室之前,一定要把手套摘下。

戴手套注意要点:在实验室工作中要一直保持戴手套状态并选择正确类型和尺寸的手套;将手插入手套后将手套口遮盖实验服袖;手套的手要远离面部。

脱手套过程及注意要点:用一手捏起另一近手腕部处的手套外缘,将手套从手上脱下并将手套外表面翻转入内;用戴着手套的手拿住该手套;用脱去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腕部处内面;脱下该手套使其内面向外并形成一个由两个手套组成的袋状;丢弃在高温消毒袋中并进行消毒处理。

幻灯51显示的是戴手套和脱手套的过程。

(五)护目镜

护目镜应该戴在常规视力矫正眼睛或隐形眼镜的外面,防止飞溅和撞击,对生物学危害没有保护作用,主要是防止液体的飞溅。

(六)安全眼镜 即使侧面带有护罩镜也不能对喷溅提供充分的保护,可起到防止碰撞的作用。

(七)防护面罩

采用防碎塑料制成,形状与脸形是比较相配,通过头带或帽子佩戴,可防止碰撞和喷溅,在发生意外时,很容易把它取下。

1.对整个脸部进行防护

必须使用一种标准的防护面罩以罩住整个脸部,或使用口罩加护目镜(或口罩加安全镜)。

2.保护部分面部

配戴安全眼镜或护目镜,但必须戴口罩以保护部分面部或配戴标准防护面罩。

3.注意事项

在使用防护面罩时常常同时佩带安全镜或护目镜或口罩。实验完毕后必须先摘下手套,然后用手卸下防护面罩。

(八)口罩

只适用于生物安全一级和二级的实验室中使用。只能保护部分面部免受生物危害物质,如血液、体液、分泌液以及排泄物等的污染。

(九)鞋

临床实验室中,所穿的鞋应舒适、防滑。露趾便鞋不适合坐位实验室用鞋。推荐使用皮质或合成材料的不渗液体的鞋类。

(十)洗眼装置

如发生腐蚀性液体或生物危害液体喷溅至工作人员的眼睛时,应该(或在同事的帮助下)在就近的洗眼台(洗眼装置)用大量缓流清水冲洗眼睛表面至少15-30分钟。

(十一)淋浴装置和应急消毒喷淋装置

可降低苛性碱和腐蚀性化学品对身体的危害。

1.规定

BSL-2实验室在必要时应设置应急喷淋装置;BSL-3实验室应设置淋浴装置(清洁区),必要时在半污染区设置应急消毒喷淋装置。 2.要求

保持管道的通畅、必须告知工作人员应急消毒喷淋、装置的摆放位置、培训其操作方法。

3.应急消毒喷淋装置在使用中可用大量冷水淋洗污染的部位,淋洗时间至少需要20分钟。如果为化学物品溅出污染,用大量急水冲洗。

六、安全脱卸个人防护装备的考虑要点

一般情况下的脱卸顺序:外层手套——面罩/或护目镜——隔离衣——口罩、防护面具、防护帽——鞋套——内层手套。

主要特别强调的是所有个人防护装备不得带离实验室。

临床实验室常见感染性物质处理原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张国军

一、医疗废物的定义

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包括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

实验室中的废弃物主要为感染性废弃物,包括:实验室培养物、可能为污染源的送检标本如血液,各种体液,排泄物;在标本采集时与感染病人有接触的组织(棉签)等物品;沾有人的组织或液体的锐器,如针头、输液器、解剖刀、小刀子、刀片、剪刀和碎玻璃等废弃物,在医疗废物中占的比重较大,是最为主要的医疗废物之一。

二、废物处理相关的法规制度

《巴塞尔公约》已将部分医疗废物列入危险废物名录的首位。国际上对医疗废物管理的总体原则是从医疗废物的产生;分类收集;警示标记;密闭包装与运输、贮存、无害化处置的整个流程实行全过程严格控制。

据卫生部 2001 年对全国 20 个省、市、区 96 家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现状调查,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置存在严重的问题。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专门法规,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流入社会的现象普遍。 1992 年生效的《巴塞尔公约》已有 100 多个国家签约,中国政府 1990 年签署了公约。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家在 2003 年先后颁布的以下几个重要文件,标志着我国对医疗废物管理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包括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颁布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共同颁布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职责。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三、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一)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

1. 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2. 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3.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4. 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5. 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6. 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7. 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8. 隔离的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9. 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10. 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11. 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应当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

12. 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或者容器的 3/4 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13. 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14. 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泄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

15. 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16.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2 天。

(二)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

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1. 有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

2. 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3. 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4. 防止泄漏和雨水冲刷。

5. 易于清洁和消毒。

6. 避免阳光直射。

7. 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三)医疗废物的登记制度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医疗废物交由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 3 年。

(四)禁止转让、买卖

禁止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

(五)医疗废物的自行处置

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自行就地处置其产生的医疗废物。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 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并作毁型处理。

2. 能够焚烧的,应当及时焚烧。

3. 不能焚烧的,应当消毒后集中填埋。

(六)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

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 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 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3. 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 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 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 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

7. 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七)发生意外伤害的处理

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机构内的相关部门。

具体实际施行时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 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参照《办法》第

二、三章。

( 1 )明确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 2 )成立医疗废物管理机构:总务后勤为主,护理部门协助,院感办监督。

( 3 ) 建立 医院内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流程。

( 4 ) 建立 临床科室、医技部门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 5 ) 建立 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管理制度。

( 6 ) 建立 医疗废物回收、运送、贮存管理制度。

( 7 ) 建立 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

( 8 ) 建立 医疗废物的交接、登记制度。

( 9 ) 建立 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确定、报告、处理、防护、消毒、调查、防范等)。

2. 制定各类工作人员的职责

参照《办法》第

二、

三、四章。

要明确主要负责人、医疗废物管理部门主管人员、医务人员负责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回收、运送人员、医疗废物贮存场所管理人员、医疗废物管理监督人员的职责。

3. 处置医疗废物分工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由废物产生者,如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医疗废物运送由专职工作人员(保洁公司);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由专职工作人员(保洁公司)。

4. 明确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流程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分类收集——回收(交接、登记)——运送——贮存场所(交接、登记)——无害化处理中心。

一次性医疗废物(输液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应使用黄色塑料袋(专用包装袋);医疗废物,用黄色塑料袋(专用包装袋);锐利器具(针头、刀片、缝针、输液管、输血管等),应使用黄色利器盒(专用包装袋);对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应使用双层包装物(专用包装袋)。

使用利器盒无疑会大大减少护士工作中的受伤的机会,既减少临床护士处理利器的工作程序和劳动强度,又为临床操作节省宝贵的时间。使用后的注射器、针头等处理不当可能给他人造成伤害,也会污染环境。医院规范地处理医疗废物,特别是规范地处置损伤性废物和感染性废物,是医务人员医德的体现,社会责任感的良好体现。

根据医疗废物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类,可重点安全管理感染性、损伤性废物,使感染性、损伤性废物得到有效处理,减少需重点处理的医疗废物量。

(八)《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

1. 第二条——包装袋标准

( 1 )基本要求

装袋不得使用聚氯乙烯( PVC )塑料为制造原料;聚乙烯( PE )包装袋正常使用时不得渗漏、破裂、穿孔;最大容积为 0.1m 3 ,大小和形状适中,便于搬运和配合周转箱(桶)盛状;如果使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或低密度聚乙烯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共混( LLPDE+LDPE )为原料,其最小公称厚度应为 150 μ m ;包装袋的颜色为黄色,并有盛装医疗废物类型的文字说明,如盛装感染性废物,应在包装袋上加注“感染性废物”字样;包装袋上应印刷本规定第五条确定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 2 )技术性能要求

包装袋外观标准符合要求,如划痕、气泡、穿孔、破裂、晶点、僵块、杂质。包装袋物理机械性能符合要求,如拉伸强度(纵向、横向)、断裂伸长率(纵向、横向)、落膘冲击质量( G )、热封强度。包装袋规格:推荐采用筒状包装袋:折径×长×厚( mm ): 450 × 500 × 0.15mm ;当包装袋容积在 0.1m 3 范围内,包装袋规格可以根据用户要求确定。当用户有特殊要求,并且包装袋容积超过 0.1m 3 时,包装袋厚度应根据试验确定,保证包装袋防渗漏、防破裂、防穿孔。

对未处理装袋的危险生物废弃物,应该禁止未授权的人接触和获得。最大值储存时间:超出温度 32 ℃ ,储存时间不得超过 7 天。或温度在 0 ℃以下,储存时间不得超过 90 天。

2. 第三条——利器盒标准

( 1 )利器盒整体为硬制材料制成,密封,以保证利器盒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盒内盛装的锐利器具不撒漏、利器盒一旦被封口,则无法在不破坏的情况下被再次打开。

( 2 )利器盒能防刺穿,其盛装的注射器针头、破碎玻璃片等锐利器具不能刺穿利器盒。

( 3 )满盛装量的利器盒从 1.5m 高处垂直跌落至水泥地面,连续 3 次,利器盒不会出现破裂、被刺穿戴等情况。

( 4 )利器盒易于焚烧,不得使用聚氯乙烯( PVC )塑料作为制造原材料。

( 5 )利器盒整体颜色为黄色,在盒体侧面注明“损伤性废物”。

( 6 )利器盒上应印刷本规定第五条确定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 7 )利器盒规格尺寸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3. 利器盒使用注意事项

( 1 )使用前必须将黄色塑料袋置于利器盒的内层,以防渗漏。

( 2 )最多只能装至容量的 80% ,不得超过警戒线。

( 3 )封口要紧实、严密,严禁重新开启。

( 4 )遵照预防准则,不要套回针帽。

( 5 )不要分离针头和针筒,应将整副针具弃置。

( 6 )不要弯曲,毁损或用手直接处置使用后的针头。

( 7 )只能用把手小心搬运利器盒,应将利器盒远离你的身体。

( 8 )利器盒使用后应放置在安全合适的地方。

( 9 )利器盒的外表面不得沾有任何医疗废物,被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必要时加一层包装。

( 10 )在进行转运时,必须把所有红色袋子和锐利器材的容器储放在第二个坚固的容器,例如桶、纸板箱、垃圾箱、大型垃圾装卸卡车、或箱子的第二个严格容器里。

( 11 )第二个容器必须是防渗漏和有紧闭合适的盖子。

( 12 )必须在第二个容器盖子、侧面上贴标签,并且标以词 “传染性废弃物”。或者用国际性生物符号和词 “生物危险”。可以重新使用的第二个容器,必须容易清理和洗涤,每当第二个容器空出时必须消毒,除非完全保护避免感染。

( 13 )转运中严禁扔、摔等动作,以避免造成包装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泄漏。

(九)实验室与医疗传染性 / 危险性生物的废弃物的初步处理

实验室与医疗传染性 / 危险性生物的废弃物可以使用下列方法进行初步处理:

1. 热力消毒和灭菌

加热是最常用的清除病原体污染的物理手段。“干”热没有腐蚀性,可用来处理实验器材中许多可耐受 160 ℃或更高温度 2 ~ 4 h 的物品。

2. 燃烧或焚化

燃烧或焚化也属于干热方式。在处理那些经过或事先未经清除污染的动物尸体以及解剖组织或其他实验室废弃物时,焚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只有在实验室可以控制焚烧炉的条件下,才能用焚烧代替高压灭菌来处理感染性物质。

3. 高压灭菌

高压灭菌的湿热法最为有效。临床使用最多的是高压湿热灭菌法。危险性生物废弃物掩埋之前,主要使用压力锅处理使废弃物变成非传染性,压力锅处理后废弃物应再以固体医疗废弃物掩埋,要注意不要还有其他危险例如辐射物质。

4. 煮沸

并不一定能杀死所有的微生物或病原体,但如果其他方法(化学杀菌、清除污染、高压灭菌)不可行或没有条件时,也可以作为一种最起码的消毒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及评估程序解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张国军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陆续出台了若干部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规范与标准。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9489 - 2004) 已于 2004 年 5 月 28 日颁布,于 10 月施行。

该标准由科技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军事医学科学院主编,主要参考了 ISO15190 : 2003(E) 《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和 WHO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 第二版 ( 修订版 ) , 2003] 。标准不仅适用于医学实验室,而且适用于进行各个级别的生物因子操作的各类实验室。

(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004 年 11 月 12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 ( 第 424 号 ) ,公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条例分为七章:总则、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实验室的设立与管理、实验室感染控制、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共 72 条。

(三)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建设部 2004 年 8 月 3 日发布公告,《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GB50346 - 2004) 自 2004 年 9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该规范的实施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建筑技术方面缺乏统一标准的局面。

(四)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为加强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防止动物病原微生物扩散,确保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工作以及畜牧业生物安全,农业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参照国际有关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制定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并于 2003 年 10 月 15 日颁布施行。

(五)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2002 年 12 月 3 日,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卫生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WS233 - 2002) 》,该准则于 2003 年 8 月 1 日开始实施。

但鉴于医疗机构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状况以及生物安全要求的特殊性,卫生部于 2003 年 8 月 19 日发布通告 ( 卫通 [2003]14 号,宣布医疗机构推迟两年执行该准则。在此期间,卫生部将组织有关专家,针对医疗机构微生物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特点对该准则进行适当的补充完善。

(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为确保生物安全,防止实验人员感染和污染环境,科技部组织制定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于 2003 年 5 月 12 日颁布施行。

(七)消毒技术规范

2002 年 11 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颁布。共 分四部分:总则;消毒产品检验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消毒与灭菌方法、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检验相关物品的消毒、污物的消毒处理等);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

(八)国际标准规范

世界卫生组织一直非常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早在 1983 年就出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2003 年 4 月第二版 ( 修订版 ) 以电子版形式在 WHO 网页上问世。美国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方面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NIH/CDC 联合出版的《微生物学及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准则》现已推出了第四版。很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生物安全准则时,主要参考上述两个准则。

二、临床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程序

(一)生物危害程度分级

2004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根据其危害性(包括实验室感染的可能性、感染后发病的可能性、症状轻重及愈后情况、有无致命危险及有效的防止实验室感染方法、用一般的微生物操作方法能否防止实验室感染、我国有否此种菌种及曾否引起流行人群免疫力等情况)将感染性微生物分为四级:

1. 危害等级 I (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是指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

2. 危害等级Ⅱ ( 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 )

是指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3. 危害等级 III (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指能引起人类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

4. 危害等级Ⅳ ( 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 )

是指能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病原体。

(二)生物危害评估

当实验室活动涉及传染或潜在传染性生物因子时,应进行危害程度评估。危害程度评估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生物因子的种类(已知的、未知的、基因修饰的或未知传染性的生物材料)、来源、传染性、致病性、传播途径、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感染剂量、浓度、动物实验数据、预防和治疗。危害程度评估应由适当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

(三)生物危害评估程序

1. 目的

通过该程序对本中心所涉及的病原微生物生物进行危害程度评估,得出评估结论,从而对该病原微生物有充分地认识,该结论将指导本中心制定相应微生物操作、仪器设备使用的操作程序与管理规程;潜在危害分析与意外事故处理程序;人员防护及健康保障与监督等程序。

2. 范围

临床实验室主要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从事常见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和检测工作,对此类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危害评估主要参照 2006 年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进行。由于临床实验室多数按照 BSL-2 级实验室建设,因此对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不进行分离和培养,一旦有可疑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样本应转交给具有相应安全防护级别的实验室进行。

3. 职责和权限

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危害评估,并对评估的结论进行核查和认可并做记录。

评估人员(包括实验室专家、设备专家、设施专家、临床医生及生物安全专家)应该应用自己在本领域丰富的经验,收集与拟进行研究或检测的病原微生物的相关资料以及实验室的性质或职能以及将进行的相关试验的信息,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四)评估程序要求

1. 由实验室向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提出对某病原微生物生物危害评估的申请。

2. 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接到申请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危害评估。

3. 各专家分工对病原微生物的背景资料(致病性、暴露的潜在后果、自然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宿主、当地是否能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等)进行收集和分析。

4. 专家对拟从事实验活动的危险进行分析。

5. 专家综合病原微生物背景资料和拟从事的实验活动危险性分析 , 得出危害评估的结论。

评估结论主要包括 :

( 1 )根据实验的内容与对各实验环境的分析 , 明确危害来源和危害因素。

( 2 )进行固有风险评估 , 即未采取任何控制措施之前,如果事故发生可能面临的风险,确定危害产生的后果和产生后果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字分级方式填写固有风险( IR )表。对高度风险的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对中度风险的必须明确后续处理时各人的职责,对低风险的采用常规程序处理。

幻灯 22 的表格显示的是不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产生危害的可能性。共 分为5级,等级1是指 少发生,发生的可能性描述为仅在异常情况下可能发生;等级 2 是不大可能发生,发生的可能性描述为有时可能会发生;等级 3 是可能发生,发生的可能性描述为有时很可能会发生;等级 4 是很可能发生,发生的可能性描述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等级 5 是几乎是确定发生的,发生的可能性描述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预计要发。

幻灯 23 表格显示的是固有风险。后果的严重性 分为5种,第一种是不重要,第二种是低度,第三种是中度,第四种是高度,第五种是灾难性。

幻灯 24 显示的是控制措施有效性的评级标准。 很好的评级标准是:控制措施符合最佳操作规范,采用明确的标准,时刻得到遵循。高度强调对风险清除、采用替代方式或工程控制手段。合理:有控制措施,但未能时刻得到遵循,可能有不符合最佳操作规范之处。高度强调管理,防护性设备。不足:有部分控制措施甚或没有,未明确采用相应标准,控制措施中没有强调分等级控制的原则。

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概念

1、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目的是避免( )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A、微生物

B、传染性细菌 C、危险生物因子

D、传染性病毒

2、( )是指一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A、生物因子

B、病原体

C、病毒

D、细菌

3、建设部2004年8月3日发布公告,《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自( )2004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

A、2003 B、2002 C、2000 D、2004

4、气溶胶一般为( )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A、0.001-100μm B、0.001-100mm C、0.1-1000μm D、1-200μm

5、以下对II级生物安全柜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有效保护操作人员、样品及环境 B、完全密闭

C、操作区域无菌

D、气体经HEPA滤膜过滤后排放到室内

6、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应在一级和二级实验室基础上增加( )

A、胶乳手套

B、呼吸道防护设备

C、洗眼器

D、洗手池

7、以下对生物安全柜和超净台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生物安全柜目的是防止生物病菌或试剂溅出安全柜污染实验室和实验员 B、生物安全柜是往里面吹空气

C、超净台是往外吹风

D、超净台目的是保证试验台无菌环境的仪器

8、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如( )

A、枯草杆菌

B、格氏阿米巴原虫

C、弓形体

D、感染性肝炎病毒

9、以下哪项不属于III级生物安全柜的特点( )

A、100%进气、100%排气

B、完全密闭

C、不需要对实验样品进行保护

D、不得使用超净台操作传染性材料

10、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不适合哪种病菌的研究工作( )

A、枯草杆菌

B、格氏阿米巴原虫

C、感染性肝炎病毒 D、沙门氏菌

生物安全在临床实验室管理中的地位及重要性

1、临床上生物安全实验室共分为( )级

A、3 B、4 C、5 D、6

2、凡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最好是在( )中进行

A、利器盒

B、密闭实验室

C、样本运输箱 D、生物安全柜

3、为了防止采血或制备血图片可能引起意外的划伤或刺伤,可采用以下哪种防护设备( )

A、利器盒

B、螺口的带盖瓶子

C、样本运输箱

D、一次性的接种环

4、操作碱性或酸性等腐蚀性化学物品时,为了防止喷溅可能造成的意外伤害,需要以下哪种防护设备( )

A、利器盒

B、护目镜、口罩

C、样本运输箱

D、一次性的接种环

5、细菌菌种的运输和储存可能会造成意外泄露,为防止泄漏,运送时一定要采用( )

A、利器盒 B、密闭实验室 C、样本运输箱

D、生物安全柜

6、在进行热操作或接种环灭菌时,也可能产生气溶胶,或经口摄入污染,这时要用以下哪种防护设备( )

A、利器盒

B、螺口的带盖瓶子

C、样本运输箱

D、一次性的接种环

7、以下对菌种和样本储存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最好放在专门的冰箱或储藏柜中

B、双人双锁管理

C、有条件者,最好能安装电子监控 D、应在高温环境下储存

8、经呼吸道传播主要是( )

A、支原体 B、气溶胶

C、生物因子

D、真菌

9、以下哪项不属于生物危害的传播途径( )

A、经血液

B、经呼吸道

C、经口腔-肠道

D、经黏膜接触

10、如果操作过程中能产生喷溅,需要佩戴除以下哪项外的防护设备( )

A、面罩

B、护目镜

C、紧急喷淋装置

D、防护服

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设备及使用要点

1、以下对生物安全柜物品摆放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所有物品尽可能放在工作台后部 B、按照污染区到洁净区的方向摆放

C、可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应靠近安全柜的后部

D、前进气格栅不能被纸、仪器设备或者其他物品阻挡

2、生物安全柜操作时的注意事项,认识错误的是( )

A、避免胳膊在前开口处快速地移动和频繁进出 B、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操作时,不能说话

C、尽量避免污染物进入洁净区

D、尽量减少操作者身后的人员活动

3、以下对I级生物安全柜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没有涡流单向流空气

B、不需要手套箱式操作口 C、可以保护实验对象不受污染

D、排出的气体经HEPA过滤,使柜内保持负压状态

4、以下哪项不属于样本运输箱的特征( )

A、不透光

B、坚固,高空落下不易碎

C、能盛放感染物质的防水性一级和二级容器

D、用于吸收溢出物的材料

5、应急消毒喷淋装置在使用中可用大量冷水淋洗污染的部位,淋洗时间至少需要( )分钟

A、10 B、40 C、20 D、30

6、二级焚烧室的温度至少应达到( )摄氏度

A、100 B、1000 C、800 D、1300

7、工作结束后应将安全柜继续运行至少( )分钟来完成净化的过程

A、0.5 B、2 C、1 D、3

8、护目镜的主要作用是( )

A、矫正视力

B、纠正色差

C、对生物学危害有保护作用 D、防止液体的飞溅

9、如发生腐蚀性液体或生物危害液体喷溅至工作人员的眼睛时,应该在就近的洗眼台用大量缓流清水冲洗眼睛表面至少( )分钟

A、10-15 B、5-10 C、3-5 D、15-30

10、以下对生物安全柜和超净台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生物安全柜操作区域是负压

B、超净台是做一般对人体没有直接伤害的常规细菌的操作实验 C、超净台是往里面吸空气

D、生物安全柜一般用于做致病菌、霉菌酵母菌

临床实验室常见感染性物质处理原则

1、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不包括( )

A、医疗废物产生单位

B、产生日期

C、类别 D、患者姓名及诊断

2、锐利器具(针头、刀片、缝针、输液管、输血管等),应使用( )色利器盒盛装

A、蓝 B、黄

C、红

D、黑

3、实验室与医疗传染性/危险性生物的废弃物的初步处理,临床使用最多的是( )

A、高压湿热灭菌法

B、煮沸法

C、燃烧法

D、热力消毒法

4、实验室中的废弃物主要为( )

A、损伤性废物 B、感染性废弃物

C、药物性废物

D、化学性废物

5、利器盒最多只能装至容量的( ),不得超过警戒线

A、70% B、95% C、90% D、80%

6、以下对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认识,错误的是( )

A、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泄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

B、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C、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由医院直接粉碎处理

D、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7、对未处理装袋的危险生物废弃物储存时间不得超过( )天

A、3 B、1 C、7 D、5

8、“干热”没有腐蚀性,可用来处理实验器材中许多可耐受( )或更高温度2~4h的物品

A、1200℃

B、1600℃

C、120℃ D、160℃

9、《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对利器盒标准的要求,错误的是( )

A、能防刺穿,其盛装的注射器针头、破碎玻璃片等锐利器具不能刺穿利器盒 B、利器盒整体颜色为红色,在盒体侧面注明“损伤性废物”

C、利器盒规格尺寸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D、利器盒要易于焚烧

10、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

A、2天

B、1天

C、12小时

D、5天

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及评估程序解读

1、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于( )年5月28日颁布

A、2004 B、2002 C、2001 D、1999

2、NIH/CDC联合出版的《微生物学及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准则》现已推出了第( )版

A、2 B、4 C、3 D、6

3、科技部组织制定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于( )年5月12日颁布施行

A、2004 B、2003 C、2001 D、1999

4、临床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后果的严重性分为( )种

A、3 B、4 C、5 D、6

5、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属于危害等级中( )级

A、III B、I C、Ⅱ

D、Ⅳ

6、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属于危害等级中( )级

A、Ⅳ

B、I C、Ⅱ

D、III

7、( )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A、中国

B、印度

C、韩国 D、美国

8、能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病原体,属于危害等级中( )级

A、III B、I C、Ⅳ

D、Ⅱ

9、( )的实施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建筑技术方面缺乏统一标准的局面

A、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B、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C、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D、消毒技术规范

10、不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产生危害的可能性,共分为( )级

A、3 B、4 C、5 D、6

第6篇:一、生物化学实验室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生物化学实验守则

通过生物化学实验这门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实验技术,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得到训练,并能熟练掌握各种生物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以及准确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等各项实验技能。

二、实验的进行程序和要求

1.预习学生在课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以及教材有关章节

2.讲解学生在课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以及教材有关章节

3.独立操作与观察在实验中要按实验指导认真操作,仔细观察,作好记录。

4.示教帮助学生了解某些实验中的难点,扩大在实验课有限时间内获得更多感性知识的机会。

5.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必须强调科学性,实事求是地记录、分析、综合。

三、实验规则和注意事项

1.上实验课时必须携带实验指导、实验报告纸及绘图文具等,按规定座位入座。

2.实验时要遵守纪律。有问题时举手提问,严禁彼此谈笑喧哗,不准在实验室吃食和会 客。

3.要爱护仪器、标本和器材设备,注意节约实验材料、药品和水电。

4值日生要负责清扫地面,收拾实验用品,处理垃圾,关好水、电、门窗后再离开。第三部分 意外情况处置办法

1.割伤、咬伤、抓伤:用水洗净伤口,以医用双氧水消毒,并涂以碘酒或红汞药水,大伤口则应先按紧主血管防止大量出血,急送医院治疗。

2.烫伤和烧伤处理:可在伤处涂上獾油或用75%酒精润湿后涂蓝油烃等烫伤药

3.化学灼伤处理:如果被浓酸灼伤,切忌立即用水冲洗,应先用棉布(纸)吸取浓硫酸,再用水冲洗,接着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

第7篇:生物安全培训合格证、实验室生物安全承诺书

于田县人民院生物安全培训合格证

兹证明 同志 2015年10月12日参加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合格,特颁发此证。

于田县人民医院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承诺书

于田县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本单位申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对于卫生行政部门告知的内容已清楚、全面了解,将认真履行告知的义务,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并郑重作出如下承诺:

1、本单位所报备案申请材料中所提交的所有材料是准确的、真实的、有效的。

2、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检测、诊断、教学、科研等活动,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及规

教学、科研等活动,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3、建立健全法定代表人责任制,实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实行实验室操作人员培训上岗制度。

4、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检测、诊断、教学、科研等活动,不擅自改变、增加活动范围。

本单位保证:如违反了国家有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将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单位法人(签章):

日期:

实验室生物安全承诺书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于田县人民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有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一系列部门规章制度的规定,现将相关事宜告知如下:

1. 本人已熟读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等相关受控文件,意识到本实验室存在病原微生物获得性感染的风险和危害,对所读内容无任何疑义,对部门告知单内容已完全清楚和全面了解,并能认真履行告知的义务,全面接受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

2. 在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中,自觉遵守《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条例》《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等相关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的要求。

3. 根据核准的内容从事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不擅自改变病原微生物检测项目范围;不更改病原微生物技术操作流程,严格规范执行各种标准化操作程序,认真如实填报各项实验记录,认真履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消毒和灭菌规则及规范。

4. 有权拒绝违反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一切操作,对实验室存在的生物安全等所有缺陷或隐患有权向生物安全责任人或生物安全主管进行书面报告并自留有效文件备查。同时有义务完成上级生物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交办的其他相关任务。

5. 本人已知在实验室工作,有可能感染《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确定的已知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梅毒等感染性疾病及由于医学学科发展的局限性等尚未了解的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6. 本人保证:如违反了国家有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本人将承担由此产生的所有法律责任和民事责任。

7. 对于上述内容和有关实验室安全的其他相关文件内容,本人已被详细告知并能全面遵章执行,本人愿意亲笔签署“知情并同意”意见,同时,自签名之日起将履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所有法律责任和民事责任及其义务。

8. 承诺书签字生效后一式两份,由科室和个人保管以备查询 本人已知情并同意

部 门:

实验室责任人:

成 员:

期:

第8篇: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一 总则

(一) 目的对医学工作者健康与安全负责的精神,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以保证在实验室发生生物安全事件时,做到应急准备充分,信息渠道畅通,指挥系统有效,反应机制灵敏,从而遏制生物安全事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保证中心相关人员的健康,保证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 常备不懈 2.设施规范 管理到位 3.主动监测 反应及时 4.依法处理 措施果断 5.机制通畅 遏制危害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于实验室内部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

1.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 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或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感染或侵害;

3.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四)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3.《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4.《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五)预案启动

当出现

(三)中的任意情况,启动本预案。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一)组织机构

1、元宝山区平庄镇中心卫生院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孟宪杰 成员:李磊

2、元宝山区平庄镇中心卫生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组

组长:孟宪杰 成员:李磊

(二)职能与工作

1.领导小组: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指导方针,规划对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组织实施科学管理。在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决策指挥,调动人员,全面部署。

2.应急处理工作组: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建立规章制度和实验室操作规范,对各类实验室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项

2 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突发事件发生时,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实施全面的应急工作。

三、预防预警

(一)预防

1.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对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应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2.建立实验室病原微生物专库,建立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专库。对于传染病病原样本、剧毒化学品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3.增强安全意识,合理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把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消除安全隐患。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开展研究工作。

4.提高警惕,加强安全保卫,防止不法之徒盗窃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用于对人群进行生物化学恐怖攻击,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损害,影响社会稳定。

(二)预警

1.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为各种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建立档案和使用纪录,填写准确。每次使用后及时登记,发现遗失或被盗,立即报告(见处理程序)。

2.建立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发现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人员感染或伤害应立即报告。

3.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发出预警通报。

四、应急控制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有关部门进入应急状态,对突发事件进行侦测、调查,综合评估,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控制危害的蔓延等等。

(一)对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综合评估

1.流行病学调查 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接触人员的发病情况、引起疾病流行的可能因素等。

2.标本、样品采集和检验 对污染的物品、区域、感染的人员进行采样和检测,对可疑生物进行样本检查,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以确定事件的性质与危害。

3.污染区域划定 对污染区及其周围的地区进行卫生监测。对于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品、放射源的丢失或被盗事件,应监测生活资源受污染范围和严重程度,现场调查和取证人员应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

(二)现场控制措施

1.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的规模、危害的程度,可能波及的范围,封闭或封锁相关实验室和实验区。

2.传染源控制 对于受到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影响的现症病人实行就地报告,通过“绿色通道”,送至实验室人员感染救治的定点医院。对于疑似病人和接触者进行入院观察。对于事件中的高暴露人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防性服药、留检、医学观察或隔离。在可能波及的范围内,开展疑似病例的搜索,开展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

4 的调查。

3.对于查明的微生物病原、生物毒素以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物品要对其进行封存和销毁,紧急封闭公共饮用水源等公众共用设施。

4.对受到污染实验室等所有场所、物品等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方法参照《消毒技术规范》。

5.保护易感人群 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紧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

6.卫生知识宣教 针对事件性质,开展特异性卫生知识宣教。 7.人员疏散 出现大量或毒性极大的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丢失、并有迹象出现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事件时,可报请政府取消集会性活动,采取必要的停工、停业、停课和人员疏散措施。

8.消除区域民众心理障碍和精神应激 采取宣传教育、心理咨询等方式针对性解决。

(三)追踪监测

追踪事件可能波及的地区的高暴露人群,开展主动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四)上报与部门协调

及时上报卫生主管部门,报告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于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和放射源丢失的事件,立即上报公安部门,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尽快查明下落;要与卫生监督部门配合协调,

5 搞好相关区域的食品、饮水、环境卫生监督。

对于实验室人员受到感染和侵害事件,积极与医疗部门协调,提供有关资料,尽早确诊,尽早治疗,把危害降低到最小。

五、疫情的解除

如果查明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是由于细菌毒素或传染性较差的病原体引起的危害较小的污染,经实验室消毒处理后即可解除封锁。但对感染者必须加强治疗和必要的限制。如查明生物污染或泄漏是由于国家规定的

一、

二、类病原微生物,或发生上述相应疾病的病症时,应继续封锁,并应将封锁区分为若干个大小封锁圈。各封锁圈之间应完全隔离开来,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受感染者及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留验。解除封锁的条件是对污染区或疫区进行必要的卫生处理,如对病原体进行彻底的消毒或扑灭;根据情况进行了必要的杀虫、灭鼠;对小隔离区进行终末消毒,并从最后一例病人算起,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仍无新的病人发生,报请批准封锁的主管部门解除封锁。

六、保障措施

1.技术保障

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含金量,强化实验室规范化建设。 2.人员培训

加强对涉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测与预警、疫情分析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技术等方面的业务培训。

加强对实验室业务人员在法制化管理和法律责任方面的培训。

3.监督检查

6 相关实验室要定期自查,建立实验室检查制度。 4.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工作每两年不少于1次。演练工作应根据性质的不同分类进行。

7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和意外事故的处理程序

一、 菌(毒)外溢在台面.地面和其他表面

1、 戴手套,穿防护服,必要时需进行脸和眼睛防护。

2、 用布或纸巾覆盖并吸收溢出物。

3、 向纸巾上倾倒适当的消毒剂,并立即覆盖周围区域。通常可以使用2000mg/L漂白剂(或5%次氯酸钠溶液);但在飞机发生溢出时,则应该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剂,如苯扎溴铵等。

4、 使用消毒剂时从溢出区域的外围开始,向中心进行处理。

5、 作用适当时间后(例如 30 分),将所处理物质理掉。如果含有碎玻璃或其他 锐器,则要使用簸或硬的厚纸来收集处理过的物品,并将它们置于可防刺透的容器中以待处 理。

6、 对溢出区域再次清洁并消毒(如有必要,重复第 2~5 步)。

7、 将污染材料置于防漏.防穿透的废弃物处理容器中。

8、 再成功消毒后,通知主管部门目前溢出区域的清除污染工作已经完成。 二.菌(毒)外溢在防护服上 应立即进行局部消毒,更换。污染的防护用消毒液浸泡后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三.菌(毒)外溢到皮肤粘膜 这种情况被视为有很大危险,应立即停止工作,能用消毒液的部位可进行消毒, 然后用水冲洗 15~20 分。处理后安全撤离,视情况隔离观察,期间根据条件进 行适当的预防治疗。

8 四.皮肤次伤 若皮肤被刺破应被视为有极大危险,应立即停止工作,对伤口进行挤血,用水冲 洗消毒。视情况隔离观察,其间根据条件进行适当的预防治疗。 五.离心管发生破裂

(一) 非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 这种情况被视为发生溶胶暴露事故,应立即加强个人防护力度,其处理原则如下:

1、如果机器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机器电源,停止后密 闭离心筒至少 30 分,使气溶胶沉积。

2、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裂,应立即将盖子盖上,并密闭至少 30 分。 发生这两种情况时都应报告实验室负责人。随后的所有操作都应加强个人呼吸保 护并戴结实的手套(如厚橡胶手套),必要时可在外面戴适当的一次性手套。当 清理玻璃片时应当使用镊子,或用镊子夹着的棉花来进行。所有玻璃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 灭活性的消毒剂内。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然后 回收。离心机内腔应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反复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并干燥。清理时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二)在可封闭的离心桶(安全杯)内离心管发生破裂 所有密封离心桶都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装卸。如果怀疑在安全杯内发生破损,应该 松开安全杯盖子并将离心桶高压灭菌。还可以采用化学方法消毒安全杯。

六、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在生物安全柜以外):

1、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任何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应当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人员。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和使较大的粒子沉降,在一定时间内严禁人员入内。如果实验室没有中央通风系统,则应推迟进入实验室。

2、就地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过了相应时间后,在生物安全人员的指导下来清除污染。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保护装备。

七、发现相关症状 若操作者或其所在实验室的工作人出现于被操作病原微生物导致疾病类似的症状,则应被视为可能发生实验室感染,应及时到指定医院就诊,并如实主诉 工作性质和发病情况。在就诊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隔离防护措施,以免疾病传播。

第9篇:实验室安全考试生物安全类

1、[判断题]由于紫外线透过物质能力很差,不适于室内空气或物体表面消毒。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2、[判断题]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将生物安全的防护水平分为四级,1级防护水平最低,4级防护水平最高。以BSL-

1、BSL-

2、BSL-

3、BSL-4表示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3、[判断题]生物医学实验室内任何死亡动物尸体、组织碎块,要先高温高压灭菌后密封在塑料袋交专门机构进行处理。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4、[判断题]初次进入实验室的操作人员应了解实验室具体的潜在危险,认真阅读、理解安全手册和操作手册。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5、[判断题]当实验室活动涉及传染性或潜在传染性生物因子时,不需要进行危害程度评估。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6、[判断题]工作人员在进入BSL-2以上级别实验室工作区前,应在专用的更衣室(或缓冲间)穿着背开式工作服或其他防护服。工作完毕必须脱下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7、[判断题]学生进入生化医药类实验室可以不穿统一的实验服(白大褂)。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8、[判断题]生物实验室里可以烹煮食物、聚餐,学生可以在实验室留宿。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9、[判断题]在微生物实验中,一些不要的菌种等,一定要消毒和高压灭菌处理后方可弃掉。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10、[判断题]生物安全三级、四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11、[判断题]生物安全等级实验室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要求建设,其中生物安全一级(BSL-1)、二级(BSL-2)实验室应向省级主管部门备案,生物安全三级(BSL-3)、四级(BSL-4)实验室必须取得国家认可的资质。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12、[判断题]实验废弃的生物活性实验材料特别是细胞和微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必须及时灭活和消毒处理。固体培养基等要采用高压灭菌处理,未经有效处理的固体废弃物不能作为日常垃圾处置。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13、[判断题]实验动物生物安全性事件,主要表现二方面。一是正常动物在实验过程中,感染上人畜共患病;二是受感染动物由于逃逸或其产生的废弃物处理不当等,造成传染病扩散。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14、[判断题]用于实验研究的小型啮齿类动物,一般都是无致病原感染的动物,不必在实验过程中注视其生物安全问题。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15、[判断题]浸泡玻璃器皿的酸缸必须有防护罩,不得敞开放置。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16、[判断题]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生成的所有废弃物、动物尸体必须经有效衰变并经同位素辐射监测合格后,才能按照一般废弃物、动物尸体进行处置。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17、[判断题]操作人员在接触过传染性物质和动物之后必须洗手、不用消毒。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18、[判断题]甲醛蒸气对人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熏蒸完毕后,立即打开门窗,并用等量的氨水放入室内,以减少对人的刺激作用。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19、[判断题]在生物实验室中必须配备有效的消毒剂、眼部清洗剂或生理盐水,且易于取用。可配备应急药品。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20、[判断题]可见光能复活生物体中的光复活酶,使形成的二聚体拆开复原。所以采用紫外光灭菌时,不能同时开启日光灯和紫外灯。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21、[判断题]水蒸汽具有潜热,当水蒸汽与被灭菌的物品接触时,可凝结成水而放出潜热,使温度迅速升高,加强灭菌效果。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22、[判断题]乙醇对活性细菌、真菌和脂类病毒起作用,但对孢子无作用。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23、[判断题]学生在生物实验室里时,可以吃口香糖。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24、[判断题]生物学实验室内的乙醚、二甲苯、丙酮、三硝基苯磺酸、松节油、苦味酸等是易燃易爆液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均能引起燃烧和爆炸,必须妥善安置,正确使用。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25、[判断题]生物学实验室内的煤气、酒精、汽油等是易燃易爆燃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均能引起燃烧和爆炸,必须妥善安置,正确使用。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26、[判断题]一次性用品,包括注射器及针头用过后经消毒可以重复使用。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27、[判断题]生物安全主要指在进行生物学研究和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当的防护设施、设备、防护原则及技术操作等以减少或消除有潜在危险性的因子暴露及意外释放,从而保证人类和环境的安全;也包括防止病原体或毒素及其相关信息被恐怖主义等不法分子窃取、滥用。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28、[判断题]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相比,干热灭菌穿透力强,传导快。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29、[判断题]干热灭菌是利用热的作用来杀菌,通常在干热灭菌器中进行;使用温度通常为160-400℃,时间为1-5h。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30、[判断题]湿热灭菌是利用热的作用来杀菌,通常在高压蒸汽灭菌器中进行。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31、[判断题]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及其孢子。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32、[判断题]化学杀菌剂是指用于杀死微生物(包括它们的孢子)的化学品或化学品的混合物。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33、[判断题]BSL-2实验室是指洁净的无菌室。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34、[判断题]H2S无色,臭鸡蛋味,难溶于水,抑制酶的活性,使组织内窒息。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35、[判断题]有关放射性核素的实验操作必须在指定的同位素实验室进行。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36、[判断题]使用离心机时,当部分装载时,离心管可随意放在转头中而不用考虑平衡。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37、[判断题]学生在《动物生理学实验》中,抓取蟾蜍时应注意使其头部向外侧,可以挤压耳后腺。如果耳后腺分泌物射入实验者眼内,则需用自来水冲洗眼睛。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38、[判断题]发酵实验期间,要保持室内地面、桌面、操作台及其各种物品和器具的清洁卫生,同时也要保持发酵罐体外及其管路的卫生,做到无灰尘、无污垢。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39、[判断题]当离心机用完停止时,不用等待操作面板上速度显示为零就可打开离心机盖子。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40、[判断题]在微生物实验中,一些污染或盛有有害细菌和病毒的器皿,一定要消毒和高压灭菌处理后方可再利用。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41、[判断题]在需用橡胶或塑料手套的生化类实验中,不用经常检查手套有无破损。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42、[判断题]如果在微生物实验中出现意外事故(如菌种管打破等),应立即用消毒剂(84消毒剂)清洁桌面、洗手等,及时杀灭细菌和病毒,避免污染面扩大。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43、[判断题]学生在动物实验中,抓取蟾蜍时应注意使其头部向外侧,不要挤压耳后腺,防止耳后腺分泌物射入实验者眼内。万一被射入,则需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44、[判断题]学生在实验中应严格按照要求和规范使用手术器械,注意手术器械使用安全,严禁用手术器械进行与实验无关的事情。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45、[判断题]当生物安全柜内发生大量感染性材料溢洒时,液体会通过生物安全柜前面或后面的格栅流到下面去,生物安全柜内所有的物品都应该进行表面消毒并拿出生物安全柜,在确保生物安全柜的排水阀被关闭后,可将消毒液倒在工作台面上,使液体通过格栅流到排水盘上。所有接触溢出物品的材料都要进行消毒和/或高压灭菌处理。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46、[判断题]进入同位素实验室之前和实验结束后应及时用同位素探测仪检查污染状况。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47、[判断题]实验时间紧迫时,可以在开启的紫外灯下工作。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48、[判断题]被微生物等生物材料污染的玻璃器皿应立即高压灭菌,然后清洗。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49、[判断题]高压灭菌液体终止时,为尽快地取出灭菌液体,可快速排气使压力迅速降低。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50、[判断题]在用匀浆器操作生物材料时,建议采用特氟隆材料的匀浆器。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51、[判断题]离心过程中,若听到离心机有异常响声,待离心完成后再停机检查原因。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52、[判断题]凡是《基因工程实验》操作所用的一切塑料器具(eppendorf管、tip等),在使用前都应装入盒子和瓶子中灭菌,可以直接用手装盒或装瓶。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53、[判断题]生物实验需使用一次性手套,手套用完后捆好再弃于普通的垃圾箱内。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54、[判断题]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所用的eppendorf管、tip为一次性用品,用完后可以弃于普通的垃圾箱内。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55、[判断题]购买放射性核素必须向同位素实验室负责人申请,办理登记手续。购买、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性同位素时应正确登记、认真检查,做到帐物相符。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56、[判断题]同位素实验室管理人员有权拒绝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学生进入同位素室工作,但教师除外。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57、[判断题]开展动物实验,实验动物如兔子等可以到农贸市场购买。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58、[判断题]正常动物实验室强调进入室内的物品须进行严格消毒,而感染动物实验室强调进出的物品都必须经过严格的高温消毒。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59、[判断题]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必须饲养在相应级别的设施内。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60、[判断题]干燥箱(烘箱)可以用于物品的干燥、干热灭菌,恒温箱用于微生物培养、生物材料培养。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61、[判断题]为了防止污染,有些实验需要戴一次性手套。所以在进入实验室就要戴手套,并一直戴着做所有事情。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62、[判断题]生物安全柜使用过程中,为了操作方便,应在柜内的前部操作。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63、[判断题]操作者在双臂进出生物安全柜时,应动作缓慢,以维持操作面开口处气流的完整性。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64、[判断题]发酵实验结束后活菌体不需要加热杀死后就能排放。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6

5、[判断题]实验中用到的溴化乙锭(EB)、秋水仙素等致癌物质,实验后可以直接向下水管道或垃圾箱倾倒。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66、[判断题]在微生物实验中,一些不要的菌种等,不需要经消毒和高压灭菌处理后,可以直接弃掉。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67、[判断题]实验室应时常监测生物安全柜以确保其性能符合相关要求。应保存检查记录和任何功能性测试结果,并在安全柜上标记检查证明。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68、[判断题]次氯酸钠一般不用作杀菌剂,常用于一般用途的消毒剂以及浸泡污染的非金属物质。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正确

69、[判断题]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可以用于实验室工作台表面以及金属器械的消毒。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70、[判断题]气体熏蒸法可用于生物安全柜内空气的消毒,但不能用于生物安全柜内物品的消毒。 (分值1.0)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错误

71、[单选题]以下关于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分值1.0)

A. 必须使用生物安全柜等专用安全设备

B. 工作人员在试验时应穿工作服,戴防护眼镜 C. 工作人员手上只有在皮肤破损或皮疹时,才应戴手套

D. 必须具备喷淋装置、洗眼器等应急防护设施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C 7

2、[单选题]下列哪种处置实验服的方法是错误的? (分值1.0)

A. 离开实验室时,实验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

B.实验服可穿着外出

C. 用过的工作服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

D. 实验服不能携带回家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B 7

3、[单选题]目前,学校哪个部门是供应合格实验动物或提供合格动物实验场所的部门? (分值1.0)

A. 实验动物中心 B. 物资供应中心 C. 后勤部门 D. 设备供应部门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A 7

4、[单选题]用于科学研究的实验动物,必须来源于具备什么证明的单位或部门? (分值1.0)

A. 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 B. 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 C. 实验动物环境设施合格证 D. 动物实验使用许可证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A 7

5、[单选题]生物医学实验室内无污染的死亡动物尸体、组织碎块,应如何处理? (分值1.0)

A. 用塑料袋包装丢入生活垃圾桶中

B. 自行深埋处理

C. 密封在专用塑料袋内,冷冻保存,并交专门机构处理

D. 自行焚烧处理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C 7

6、[单选题]狂犬病毒培养或动物感染实验应在哪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 (分值1.0)

A. BSL-1或ABSL-1 B. BSL-2或ABSL-2 C. BSL-3或ABSL-3 D. BSL-4或ABSL-4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C 7

7、[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目的? (分值1.0)

A. 保护试验者不受实验对象侵染

B. 确保实验室其他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

C. 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 D.保证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D 7

8、[单选题]干热灭菌使用温度和时间通常为: (分值1.0)

A. 160-400℃,1-5h B. 100-150℃,1-5h C. 160-400℃,15-30min D. 160-400℃,15-30min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A 7

9、[单选题]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艾滋病毒(Ⅰ型和Ⅱ型)按其危害程度,属于哪一类病原微生物? (分值1.0)

A. 第一类 B. 第二类 C. 第三类 D. 第四类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B 80、[单选题]实验室生物安全性问题不仅涉及到动物间疾病的传播,最主要还关系到什么? (分值1.0)

A. 实验成败 B. 实验室污染

C. 人民身体健康 D. 动物死亡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C 8

1、[单选题]对动物实验室的器材进行消毒灭菌效果最好的设备是什么? (分值1.0)

A. 热水器 B. 紫外线灯 C. 臭氧发生器 D. 高压灭菌柜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D 8

2、[单选题]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等实验中,哪种常见药品是致癌物质?实验中不能让药品接触到皮肤上。 (分值1.0)

A.单体丙烯酰胺 B.甲叉双丙稀酰胺 C.溴化乙锭(EB)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C 8

3、[单选题]在遗传学等实验中,哪种常见药品是致癌物质?实验中不可以让药品接触到皮肤上。 (分值1.0)

A.单体丙烯酰胺 B.秋水仙素 C.甲叉双丙稀酰胺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B 8

4、[单选题]在生物化学蛋白电泳实验中,接触的哪种药品为神经性毒物,接触皮肤会被吸收? (分值1.0)

A.秋水仙素

B.溴化乙锭(EB) C.甲叉双丙稀酰胺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C 8

5、[单选题]正常屏障系统动物实验室内的气压,相对室外是什么压力? (分值1.0)

A. 正压 B. 负压 C. 等压 D. 随意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A 8

6、[单选题]紫外线消毒方便实用,紫外灯可以是固定式,也可以是活动式的,但离被照射物不应超过多少距离? (分值1.0)

A.1.2m B.2 m C. 2.2 m D. 3.2m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A 8

7、[单选题]病原生物材料在匀浆或搅拌后,容器应在以下哪个场所进行开启? (分值1.0)

A. 实验台上 B. 生物安全柜内 C. 无菌室内 D. 超净工作台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B 8

8、[单选题]以下能用于消毒的气体熏蒸剂是: (分值1.0)

A. 甲醛 B. 乙醚 C. 氨水 D. 乙醇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A 8

9、[单选题]采用熏蒸法灭菌,熏蒸过程至少密闭保持多少时间? (分值1.0)

A. 12h B. 24h C. 6h D. 8h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A 90、[单选题]关于生物安全柜的操作,正确的说法是? (分值1.0)

A. 工作前和工作后,应至少让生物安全柜工作5min来完成“净化”过程,亦即应留出

将污染空气排出生物安全柜的时间

B. 操作者在双臂进出生物安全柜时,应垂直缓慢地出入前面的开口,以维持操作面开口

处气流的完整性

C. 在手和双臂伸入到生物安全柜中大约1min,即让生物安全柜调整完毕,且让里面的层

流空气净化后,才可以进行操作

D. 以上都对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D 9

1、[单选题]过滤除菌操作时,将菌液注入滤器过滤,时间不宜过长,压力控制在多少为宜? (分值1.0)

A. 0~30mmHg B. 100~200mmHg C. 200~500mmHg D. 500~600mmHg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B 9

2、[单选题]以下过滤除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a. 使用前,将滤器和过滤瓶等全部装置用纸包好经高压灭菌 b. 用橡皮管以无菌操作将过滤瓶、安全瓶、压差计和抽气系统连接 c. 将待过滤液体注入滤器过滤,时间不宜过长,压力控制在100-200mmHg为限 d. 使用时,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滤器安装到过滤瓶上 (分值1.0)

A. abcd B. adcb C. abdc D. adbc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D 9

3、[单选题]浸泡消毒时,经常采用杀菌谱广、腐蚀性弱的水溶性化学消毒剂,常用的有: (分值1.0)

A.漂白粉(次氯酸钠) B. 来苏儿(甲酚) C. 福尔马林(甲醛)

D. 戊二醛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A 9

4、[单选题]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材料在匀浆或搅拌后,容器应在什么设施内开启? (分值1.0)

A. 实验台上 B. 生物安全柜内

C. 无菌室内 D. 超净工作台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B 9

5、[单选题]湿热灭菌是利用热的作用来杀菌,通常在什么设备中进行? (分值1.0)

A. 高压蒸汽灭菌器

B. 烘箱 C. 高温水浴锅 D. 微波炉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A 9

6、[单选题]使用高压灭菌器时,以下哪个要求是不必要的? (分值1.0)

A. 灭菌器腔内装载要松散,以便蒸汽作用均匀

B. 必须穿防护服和戴手套 C. 灭菌器的排水过滤器应经常拆下清洗 D. 待温度降至80℃以下时才能打开高压灭菌器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B 9

7、[单选题]关于使用高压灭菌器注意事项不正确是: (分值1.0)

A.注意防护,防止烫伤,待温度降下后再开盖 B.禁止器皿盖着盖子进行高压灭菌,易产生爆裂

C.定期检查排水桶、排水管 D. 一次高压灭菌物品尽可能装满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D 9

8、[单选题]关于使用生物实验材料注意事项说法错误的是: (分值1.0)  A. 微生物、动物组织、细胞培养液、体液等生物材料可能存在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潜伏性

危险,处理时必须谨慎、小心

B. 被微生物等污染的玻璃器皿在清洗或高压灭菌前,应先浸泡在适当的消毒液中

C. 在缺乏高压灭菌设备时,可煮沸消毒被污染的物品 D. 做完实验后,必须用肥皂、洗涤剂或消毒液充分洗净双手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C 9

9、[单选题]使用移液管时下列哪种操作是正确的? (分值1.0)

A. 可以用移液管反复吸入和抽出传染性物质 B. 一根移液管未经清洗,可吸取多种溶液 C. 可以将任何传染性物质的液体吹入空气 D. 无洗耳球时,不可用口吹吸移液管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D 100、[单选题]被微生物等生物材料污染的金属器皿不可以采用以下哪种溶液进行消毒? (分值1.0)

A.2%的戊二醛 B. 75%酒精溶液 C. 1%的漂白粉溶液 D. 高浓度肥皂水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C

上一篇: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下一篇:北京地铁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