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

进一步完善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若干问题研究

摘 要:城建税目前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条例的内容亟待改善,如立法宗旨、计税依据、税率;其次,目前的城建税在税收的征收管理上存在缺陷,具体表现为国税、地税征管部门脱节;最后,城建税与其他法律如立法法和征管法都有所矛盾。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以下改进措施:一是从税名、计税依据和税率入手,进一步完善条例的相关条款;二是协调统一城建税与立法法和征管法中相关内容的规定。从而使城建税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城建税;计税依据;税率;税收减免;征管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简称“三税”)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的一定比例征收,专门用于城市维护建设的一种税收。城建税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附加性质,它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附加于“三税”税额上,本身并没有特定的、独立的征税对象。二是依据行政区划的不同设置地区差别税率。三是具有特定目的,其税款专门用于城市的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的维护建设。城建税在1985年实施的初期的确为筹集城乡维护建设资金,促进城乡建设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城乡一体化和税制不断完善的今天,城建税的这些特点是否仍适用,值得我们做出探讨。

一、城建税存在的问题

(一)《条例》的内容存在不完善之处

1.城建税的立法宗旨与实际情形不吻合

最初的城建税是为了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来源而制定的,这一宗旨在当时是符合实际财力、物力均向城市倾斜的时代环境的。但是,在经济水平和宏观环境显著不同的今天,其立法宗旨早已不再适用。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目前的城建税,其不仅是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还有县城、镇甚至农村的维护建设,从其税率的设置中看出,《条例》中单指城市是不合适的;二是城建税占地方税收的比例较小,由统计数据计算,近3年城建税占地方税收收入的比例平均为6.4%(根据2010—2012年《中国税务年鉴》数据计算),说维护还可以,但是建设谈不上。

2.城建税条例中的计税依据应有所改变

《条例》第三条规定,城建税没有独立的征税对象或税基,它是以三税的实际缴纳的数额之和为计税依据的,是一种附加税。这一规定存在以下3个问题:一是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以企业实际缴纳的“三税”为计税依据,所以必然受“三税”本身的制约,特别是在拖欠、偷漏主体税种的情况下或者是购销不均衡的情况下,其收入的稳定性受到的影响是更大的。二是以“三税”实际缴纳的数额违反公平。按现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只有在发生城建税的偷、逃税行为时才能形成对其进行补税、罚款、课征滞纳金,除此之外,当纳税人由于计算错误和少申报等其他原因而发生的少缴“三税”等情况,都不应发生城建税课征滞纳金和罚款问题,如此才符合《条例》精神。但是实缴“三税”与应缴“三税”,文字、意义和征收方法都不同,所以没有“三税”的缴纳金额也就没有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额是不合理的。三是城建税对税征税不符合税收原理。从税法的征收原则和依据来看,税种设置可以对财产征税,也可以对所得额和营业收入征税,但是城建税作为一种附加税,随“三税”而征税即对税征税在原理上是不合理的。

3.城建税条例中的税率设置不合理

《条例》规定,城建税的税率实行地区差别税率。考虑到城镇规模越大,所需要的建设与维护资金越多,与此相适应,便有了根据纳税人所在地不同而从高到低不同的税率。该税创建之初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时至今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以及发展需要已完全改变,城建税的税率应重新设定了。第一,从效率原则来看,城建税可设置单一税率,便于计算征收,节约征税成本。第二,从公平原则来看,可依据不同行业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来设置差别税率,对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征高税,对绿色环保无污染行业征低税,体现税收调节公平。第三,从受益原则来看,虽然现行行政区划已经划分了城市市区、县城和镇的具体范围,然而实施多年的结果表明,上述划分过于笼统,且各地理解不一,在税率执行上也各异,除此之外,由于城乡一体化,城、乡结合部的存在,使得政府在税率执行上不一致,如此便必然造成税收负担不平衡,违背了城建税“区别对待、合理负担”的立法精神。

(二)城建税的征管存在问题

由于城建税属于地方的固定收入,其征税对象营业税属于地方收入,消费税则属于中央税收,而增值税又属于共享税,所以其征收工作很容易脱节,不利于地方税务机关加强对此税种的征收和管理。一方面,国税和地税的测算依据不同。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税务机关为完成自己的收入任务,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应征税款上,不论国税是否征收增值税,地税机关一律征收城建税,造成测算结果不一致。另一方面,在查补税方面,工作难度较大。目前,在国、地税两个机构之间协作配合与日常联系协调机制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地税部门不能及时掌握国税相关的稽查信息。例如,国税部门在查补增值税和消费税时,地税部门不能同步进行城建税的查补工作,特别是在国税部门先行对一些偷、逃税案件查补税及罚款入库的情况下,待到地税部门进行查验时,企业往往因资金问题或已破产而使税款无法征收;另外,当地税部门发现纳税人有少缴“三税”或偷、逃税现象时,由于国税部门还未实施对增值税的检查或未组织税款入库,而没有形成城建税的计税依据,地税部门又无法对该税种组织入库,如此造成城建税的征管难度加大。

(三)《条例》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不协调

1.与《立法法》矛盾

城建税条例到底是属于授权立法还是行政法规存在矛盾。1985年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当时通过的决定是:为了保障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工作顺利进行,决定授权国务院对于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的问题,必要时可根据宪法,在同有关法律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定的基本原则不抵触前提下,制定暂行的规定或条例,颁布实施,经过实践检验,条件成熟时由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制定法律。因此,人大的授权立法并没有列举具体税种,而是允许国务院在正式立法前发布税收条例征税,所以,1985年以后国务院颁布的所有的税收暂行条例都属于授权立法的范畴。而200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同时,《立法法》还规定,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大以及常委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可见,城建税在立法技术方面仍模糊不清。

2.与《征管法》脱节

《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对税款征收制度有明确的规定,对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制度有着具体描述,而《条例》中并未对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的情况有所规定,只有纳税义务人的规定,这就使得在征收城建税时,涉及到代收代缴与代扣代缴的情况时,《条例》与《税收征收管理法》就无法很好的衔接,造成脱节。

二、进一步完善城建税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条例中的相关条款

1.修改税名

城市维护建设税,这个税名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全都是用于城市的维护和建设,而且该税种的收入中有一部分资金是来源于乡镇并用于乡镇的维护建设。建议将“城市维护建设税”改为“城乡维护建设税”,这样既符合实际,又符合我国“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的方针政策。

2.调整计税依据

因为城建税在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与城市维护建设所需要的资金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另外,城建税以“三税”为计税依据仍存在收入不稳定的缺陷,导致在某些市区或城镇中,其城建税的收入满足不了城镇发展建设的需要,于是,这些地区便不得不另外征收城市维护建设费,形成了税费并存的局面,既加重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又增加了税务部门的征收成本,所以,城建税调整计税依据格外重要。建议以主营业务收入作为征税对象(杨孟著《城建税计税依据宜为主营业务收入》,《财会信报》2012年第1期),这样,在保证税收收入来源稳定的同时,也可以体现企业规模的大小。通常来说,企业的收入与其规模、所占用的城市资源以及市政设施的受益情况都是成正比的,而且,以主营业务收入作为计税依据,那城建税在税收征管上国税与地税不协调的局面以及城建税的税收减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以主营业务收入作为城建税的计税依据是合理科学的。

3.将地区差异税率改为幅度比例税率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按行政区域划分为市区 7%、县镇5%、其他地区 1%。这样划分容易造成纳税人税收负担不平衡、各行政区划适用的税率较难掌握的后果,而且固定的税率不利于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各市县的经济发展和城建资金需要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税收调整。所以,建议修改后的城建税采用幅度税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区经济状况和城乡维护建设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在规定的幅度内确定不同市县的适用税率。另外,目前部分地区征收的与城建有关的费用与城建税完全相同,采用幅度税率便于地方将有关的城建费并入城乡维护建设税,减少征集渠道和征管成本,规范征收行为。

(二)与其他法规相协调

在与《立法法》的协调上,城建税暂行条例自实施以来已经将近30年了,此暂行条例无论是在其实施时间的角度上,还是其在地方税种中所起到作用的角度,都与其暂行条例的地位不匹配,建议该暂行条例应该在改革后尽快升级为法律,由人大制定实施。在与《征管法》的衔接上,城建税应对其代扣代缴和代收代缴做出明确规定,与《征管法》一致,从而达到完善该税种的目的。

总而言之,必须改革现行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使其从“三税”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地方税种。这项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涉及面很广,政策性也很强,对此需要慎重对待、细心求证、稳中求进,最后将之改革成一个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税种。

参考文献:

[1] 甘泉.重构地方税体系下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改革研究[J].北方经贸,2012,(6).

[2] 席斯.地方小税大动作 城建税谋求独立[J].经济观察报,2012,(4).

[3] 胡俊坤.谈城建税的改革[J].财政研究,2001,(5).

[4] 孟美玲.有关城市维护建设税改革的几点建议[J].法制与经济,2011,(1) .

[责任编辑 李 可]

作者:赵婷婷

第2篇:房产税税率、房产税收入与房地产税制度设计

作者简介: 李永刚(1978—),男,河北邯郸人,博士,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财税理论与政策;刘 伟(1970—),男,江苏东台人,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税理论与实践。

摘 要:基于房产税税率对房产税收入影响理论,运用数理模型,依据沪渝两市自然数据,考量房产税税率变化对房产税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房产税税率对房产税收入具有重要影响。若提高上海市房产税税率,房产税增收效果更明显;若下调重庆市房产税税率,房产税增收效应更显著。鉴于此,未来房地产税立法改革思路:一是坚持房地产税税负不增加;二是平衡好房地产税立法与其他收费制度的关系;三是统筹税制改革的协同推进;四是兼顾房地产税的地方财政属性;五是谨慎推进。同时,应遵循税收法定原则、地方财政原则、公平原则、确实原则、渐进原则和结构性调整原则。此外,在制度设计方面,纳税人的设计要体现财产税性质,征税范围要涵盖农村,课税对象要包括存量住房,税率要体现差异性,计税依据要由市场价格评估值确定,税收优惠要兼顾免税面积和特殊人群。

关键词: 房产税;税率;房产税收入;房地产税制度

一、引 言

沪、渝两市实行房产税改革试点已10年有余,中央也已放弃“扩大房产税改革试点”,改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改革”。未来房地产税制度如何設计,这不仅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

对于房产税税率与房产税收入的关系,已有不少文献开展了相关研究。前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在房产税税率设置方面,相关研究认为应依据公共支出规模、税制改革或地方实际情况等进行考虑[1-5]。房产税税率是税制设计的核心,将直接影响房产税的财政收入功能 [1];不仅影响房产税政策效果,对地方财政收入也具有重要影响[2]。房产税税率应依据地方公共支出规模和地方财政收入情况,以效用最大化为原则确定最优税率水平[3]。房产税作为地方税,其税率应由地方政府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加以设定[4]。此外,应将房产税纳入到整个税制改革体系中进行通盘考虑,对其税率进行科学设计[5]。

二是房产税税率模式选择方面,相关研究发现,税率适度提高时,财政收入效应会更显著,且累进税率优于比例税率[6-11]。有学者对全国城市样本进行测算发现,税率为0.6%、0.9%和1.2%时,分别可以获得8333.8亿元、11710.2亿元和15086.6亿元的房产税收入[6]。也有研究模拟测算了沪、渝房产税方案发现,由于税率较低,两市方案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小,若税率统一为0.8%,则可以筹集到一定的税源[7]。此外,以沪、渝两市试点方案为依据对广州市财政收入进行模拟测算发现,房产税财政收入效应显著[8]。有学者指出,房地产资本税率提高虽然可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但税率上升将导致要素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对资本要素需求减少[9]。此外,根据2002-2009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估算不同房产税方案下征收效应发现,采用比例税不如采用累进税,采用累进税率筹集到的财政收入更多[10]。同样地,从公平角度出发研究房产税税率选择问题发现,超额累进税率优于比例税率[11]。

三是房产税税率财政收入效应方面,相关研究认为财政收入效应明显[12-21];认为对居民拥有的居住性房产征收较高的税率,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必然增加[12];若对城市中拥有两套及以上家庭的空置房征收3.1%的税率,则地方税收将增加约23%[13]。虽然高税率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但同时也会加重纳税人税收负担[14]。此外,税率过高将造成居民税负加重,引发社会矛盾,但税率过低则无法发挥房产税财政收入功能,因此是两难选择[15]。类似地,若仅依靠房产税税率调整,政府只能在“低房价+少房产税收入”与“高房价+多房产税收入”之间进行两难选择,无法通过税率的调整实现抑制房价并获取较多房产税收入的双重目标[16]。若房产税税率为 0.5%且税入不用于新增公共服务,房产实值可能下降8.3%~12.5%;若税入用于增加和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房产实值降幅为1.7%~2.5%[17]。即使我国房产税不能成为地方政府主要收入来源,但也是收入来源之一[18]。此外,国外有研究发现,美国的房产税是州和地方政府的重要税种,对于低收入年轻人的房产税有效税率更高,财政收入效应也更强[19]。也有学者利用阿根廷的房产税纳税人进行自然实验,以评估正奖励对财产税遵从性的影响[20]。研究发现增加公共物品供给有利于提高税收遵从度。此外,有研究发现,明尼苏达州的某些援助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城市财产税的征收,这表明国有财产税税率优惠规定可能存在严重问题,某些降低房产税有效税率的方案并不完全科学,因此,采用房产税低税率政策时需要谨慎[21]。

已有相关文献大多研究房产税税率对房产税收入的影响,但鲜有在数理模型基础上利用试点城市前后自然数据针对房产税税率对房产税收入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房地产税制度设计的成果。为此,本文尝试针对以上不足进行补充研究,以期进一步丰富相关研究。

二、基础模型

本文以John(1993) [22]提出的数理模型为基础,分析房产税税率对房产税收入的影响。假设在完全竞争的住房市场中,信息对称、资源充分流动,商品房租金价格和销售价格不受开发商和商品房需求者的控制。商品房供给数量(M)是资本(K)和土地(L)的函数,且为固定替代率(CES)生产函数。

三、实证分析

利用沪渝两市有关数据,通过式(5)和式(6)进行计算和分析房产税税率变化对房产税收入的影响。

(一)参数赋值[16]

1.t的赋值。2011年1月28日,沪、渝两市房产税改革试点同时开始。上海市试点方案依据交易价格的不同,分别采取0.4%和0.6%两种税率进行征收。重庆市试点方案则依据交易价格和人员身份的不同,分别采取0.5%、1.0%、1.2%三种税率进行征收。因此,对于t的赋值,上海市为0.4%、0.6%两档,重庆市为0.5%、1.0%、1.2%三挡②。

2.a的赋值。在基础模型中,a为房产税占年租金比例。经营性房产税按房产租金收入从租计征,公式为: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因此,a的赋值为12%,取值为0.12。

3.i的赋值。在基础模型中,i为房产贴现率。由于居住性房产产权使用期限为70年③,因此,i赋值为1/70,取近似值0.0143。

4.ed的赋值。依据西方经济学中关于“需求弹性”的概念,运用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价格计算需求弹性,计算公式为:房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长率÷房产销售价格同比增长率④。

5.es的赋值。与房产需求弹性的计算方法相似,运用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和销售价格计算供给弹性,计算公式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率÷房产销售价格同比增长率④。

(二)数理模拟

依据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方法,商品房有四种类型,分别是住宅商品房、别墅高档公寓、办公楼商品房和商业营业用房。2011年1月,沪、渝两市开始对住宅商品房开征房产税之后,住宅商品房价格及其供给和需求必然受到影响,其他类型商品房价格及其供给和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更科学合理地模拟房产税税率变化对房产税收入的影响,本文的房产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是指沪、渝两市的包括住宅商品房、别墅高档公寓、办公楼商品房和商业营业用房在内的四种类型商品房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

依据上海市和重庆市税率数据,分别模拟房产税税率变化对房产税收入的影响,模拟结果见表1和表2。

从表1可以看出,(1)2011-2020年,上海市房产市值税率弹性均小于0,但其绝对值均大于1。说明税率下降,房产市值(即房产税税基)将提高,且税基提高幅度更大。比如,2020年,当税率为0.60%时,税率下降1%,将导致房产市值增加1.53%;当税率为0.40%时,税率下降1%,将导致房产市值增加2.19%。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当税率为0.40%时,其房产市值税率弹性要大于税率为0.60%的房产市值税率弹性。表明提高交易价格低的商品房征收税率,房产税增收效果更明显。(2)对于极值税率,在2011-2020年期间,只有2015年、2019-2020年为正,其余年份极值税率均为负。说明2011-2020年期间的多数年份里,通过降低税率可以增加房产税收入,且效果比较明显。

从表2可以看出,(1)2011-2020年,重庆市房产市值税率弹性均小于0,但差异性较大。税率为1.20%时,除2016年以外的其他多数年份,税率下降所带来的房产市值(即房产税税基)增长不明显,只能以更小的比例增长。但是当税率为1.00%时,税率下降所带来的房产市值增长幅度变得更加明显,因为房产市值税率弹性绝对值较大,而当税率为0.50%时,房产市值税率弹性绝对值更大。表明提高交易价格低的商品房征收税率,房产税增收效果更明显,这与上海市情况相似。说明当原始税率越低时,税率下降,房产市值(即房产税税基)增加更多,税基提高幅度也更大,房产税财政收入效应就越显著。比如,2020年,当税率为1.20%时,税率下降1%,将导致房产市值增加0.81%;当税率为1.00%时,税率下降1%,将导致房产市值增加0.97%;当税率为0.50%时,税率下降1%,将导致房产市值增加1.88%。(2)对于极值税率,在2011-2020年期间,只有2014-2016年和2019年这四年为负,其余年份极值税率均为正。说明在2011-2020年期间,降低2014-2016年和2019年的税率可以增加房产税收入;在其余年份,降低税率会导致房产税收入减少。

(三)模拟测算结论的政策含义

1.对于中国城镇居民来说,房产是其家庭最重要的财产,政府应该满足城镇居民对已有房产保值增值的需求。在新房产税推向全国时,要允许地方政府依据本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制定具有差异性的税率体系。此外,地方政府通过税率调整可以实现房产保值增值和房产税收入增加的良性循环。

2.高税率不一定获得高税收。相反,低税率则可能促进房价上升,在实行比例税率的前提下,房产税收入反而可能会增长。因此,地方政府应该依据本地商品房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对房产税税率进行调整,实现对房产税收入的调节。

3.住房房产税税率应该从低。房产税既具有调控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作用,也具有筹集地方财政收入的作用。通过拓展家庭住房课税范围,在降低房产税税率的同时,还可以为地方财政筹集到一定的财政收入。

4.未来对房地产税立法改革,既要体现房地产税“总体税负持平或略有下降”,还要平衡好房地产税立法与其他收费制度的此消彼长关系;既要统筹考虑与其他税制改革的协同推进,还要充分兼顾房地产税的主要归属地方的财政属性,更要把握谨慎推进。

可见,房产税税率的调整对于房产税收入具有重要影响,而税率只是税制的基本构成要素。其他的税制构成要素对房产税的收入影响也较大,如征税范围(农村自建住房、小产权房、同一产权人不同城市所拥有的住房征税与否)显然对房产税收入具有重要影响;课税对象(首套房是否免征,如美国就不免征;首套房免征的话,二套房是否免征以及如何免征)也将对房产税收入产生重要影响;计税依据(按照交易价还是市场评估价?1998年商品房改革以来,商品房价格增速很快)對房产税收入的影响不容小觑;税收优惠(优惠方式、优惠程度)显然会影响房产税收入。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发挥房产税的财政收入功能,对于未来房产税制度设计在纳税人、征税范围、课税对象、税率制定、计税依据和税收优惠等方面均要做到统筹兼顾、科学设计。由此可见,正在进行的房地产税立法改革不仅涉及广大纳税人的经济利益,而且还涉及房地产税诸多税制构成要素的建立,具有复杂性、系统性、专业性特征,这需要国家层面统筹考虑、谨慎推进。因此,应坚持正确的房地产税立法改革思路、坚持房地产税税制设计的基本原则,科学制定房地产税制度框架,顺利推进房地产税立法改革,促进房地产税制度顺利、平稳出台。

四、房地产税立法改革主要思路、基本原则及制度设计构想

2011年1月28日,上海和重庆两市试点征收个人住房房产税,试点只是探索,只是为全面开征房地产税总结经验、提供改革参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牵头的房地产税立法改革正在进行调研,稳步推进。由于房地产税立法改革涉及土地财政,涉及房地产开发、交易和持有环节的税费改革,涉及居民家庭税收负担,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和敏感性的特点,因此,必须统筹兼顾、谨慎推进、科学设计。

(一)房地产税立法改革主要思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一项面向和立足长远的税收制度建设。后续深化推进房地产税立法改革,应坚持以下思路:

一是要坚持房地产税“总体税负持平或略有下降”。房地产税立法改革的政策设计中,要体现“宽税基、简税制、低税率”的政策取向,按照房地产税“总体税负持平或略有下降”的原则,在增加房地产持有环节税收的同时,“有增有减”地合并简化房地产建设和交易环节税收,改变目前房地产业税收种类繁多且主要集中在流转交易环节的弊病。当前可综合考虑合并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适当降低契税等住房交易环节税负等。同时,考虑到个人纳税人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房地产税制的设计宜尽量简化,税率的确定也不宜过高,可以逐步到位,着重考虑个人纳税人的理解接受度与经济承受能力,提高其对税制改革的遵从度。

二是要平衡好房地产税立法与其他收费制度的此消彼长关系。房地产税立法不仅要关注房地产业涉及的相关税收问题,还要兼顾平衡房地产业的各项收费。按照“清费立税”的原则,将具有经营性的房地产收费项目从行政事业性收费中予以剥离,清理兼并有关房地产业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该取消的取消、该调整的调整,实现房地产业各项收费制度的统一和规范。

三是要统筹考虑与其他税制改革的协同推进。房地产税立法改革中,除了应当优化完善与房地产有关的税收制度外,还应结合我国当前的税制改革工作统筹考虑。例如,同样是以个人纳税人为主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其改革路径是由现行的分类税制向综合与分类结合的税制推进。为此,可借鉴国际经验,为适当平衡个人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政策设计中可以考虑将个人已缴纳的房地产税收纳入其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目,减少改革的阻力,也能为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积累经验。

四是要充分兼顾房地产税的主要归属地方的财政属性。营改增后,地方税征收体系中主体税种优势不明显,而房地产税征税对象为不动产,地方政府具有房产信息优势,更适合由地方政府征收。另外,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实施至今,公有住房、售后公房、私有住房、不完全产权住房等各种住房类型并存,且各地住房类型和结构的差异性也很大。因此,房地产税立法的制度安排中要按照房地产税收主要归属地方的属性,允许地方政府根据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要和实际征管能力,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并合理兼顾当地人口发展规划目标,在征税对象的选择、税率适用、人均免税面积扣除上要适度给予地方政府合理的管理权和决策权。

五是要谨慎推进。对个人家庭住房征收房地产税是房地产税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尚无明显起色的背景下,房地产业对于整体经济的支撑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房地产去库存化也将是未来几年的重要改革攻坚难题。房地产税制度设计对房地产业会起到较大的影响,必须选择合理的方案、选择合适的时机,慎之又慎。

(二)房地产税立法改革基本原则

房地产税立法改革涉及土地财政、房地产开发、交易和持有环节的税费改革以及居民家庭税收负担,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和敏感性,因此,未来的房地产税制度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的原则:

一是税收法定原则。房地产税制度宜实行顶层设计,并赋予地方政府适当自主权。由于地方政府层级较多,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也较大,这就要求在坚持房地产税制度实行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允许地方政府经过中央同意,在不违反税制大原则的基础上,可以依据本地区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实施细则,对房地产税的税基、税率和减免税等进行有限度的调整。

二是地方财政原则。房地产税属于地方税,且地方政府具有房产信息优势,更适合由地方政府征收。房地产税不仅具有良好的地区特征,而且地方政府更为熟悉当地财产分布情况,也有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征收房地产税来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

三是公平原则。对所有房产都要征税,包括城镇居民首套住房。城镇居民首套住房也属于课税范围,但不一定真正对其征税。在税收优惠或税收减免中可以考虑按照人均居住面积予以减免,但为实现公平原则应把其列入课税范围。对于农村居民自建住房,由于不属于商品,也不宜征税。

四是确实原则。房地产税制度的设计一定要保证房产税能够收得上来,能够作为地方财政收入重要补充。具体征收时可以采取由物业代收,也可以由纳税人自行申报,可以通过电子申报或到纳税服务大厅现场申报。房地产税改革的目的就是优化税制结构,构建地方政府主体税种。

五是渐进原则。现在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仍非常强。随着城市土地可供使用数量的减少,房地产税的收入应该逐渐增加,逐渐弥补或填补土地出让金减少带来的财政收入缺口,進而保证地方政府公共支出需要。

六是结构性调整原则。降低房地产交易环节税负,提高房地产保有环节税负。应重新设计合理的保有环节税收。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并是一种思路,把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建设环节的耕地占用税合并征收,增加持有环节税收收入,并适当降低交易环节税收负担也是一种思路。

(三)房地产税税制要素设计

房地产税改革涉及面广,这是税制改革中难度最大的系统工程之一,需要不同环节、不同税种、不同侧重点的专项改革相配套。其中,目前由全国人大牵头、正在积极推进的、围绕房地产保有环节税制改革的立法工作,则是其中首要的专项改革任务之一。

1.在纳税人设计上,为体现房地产税的财产税性质,建议纳税人定为“在中国境内拥有房产所有权、建筑物和构筑物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考虑到中国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现状,以及征管水平不高的事实,可将房地产所有人和使用人均设定為纳税主体,并明确纳税主体顺序:在中国境内拥有属于征收范围的房屋产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产权属于全民或集体所有的,以经营管理单位为纳税人;产权出典的,以承典人为纳税人;产权共有的,以共有人为纳税人,由共有人推定一人缴纳,没有推定人选的,由现住人或使用人代缴;产权关系不明确,或者产权所有人、承典人不居住在产权所在地的,由产权代管人或使用人缴纳。

2.在征税范围上,为体现课税的广度并兼顾税制公平,建议将征税范围涵盖城市、农村等全部区域。同时,在住房类型的选择上,也应将全部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和农村自建住房等全部纳入,但对保障性住房和农村自建住房可作为税收豁免的类型。主要方案包括:一是以增量起步征收,二是以增量和存量同时起步征收。

3.在课税对象上,为体现“宽税基、简税制”的原则思路,建议将课税对象包括存量住房和增量住房,以提高和发挥房地产税的公平功能和财政收入功能。当然,为减少改革初期的征税阻力及预留对存量住房价值评估的合理准备时间,可以参考上海、重庆两市的试点做法,按照渐进原则,先对个人新购增量住房和存量住房中的独栋商品住房征税;对于其他存量住房是否征税、何时征税,可由省级政府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市场情况自行确定。

4.在适用税率上,为体现课税的深度与差异,建议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住房实行差别化的税率。中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住房的类型、价值也有所不同,实行有差别的比例税率不仅可以引导居民合理住房消费、调控房地产市场,还可以实现税制设计公平。具体税率的幅度可由中央政府统一规定,范围大致为0.4%~3%之间,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规定的范围内自行确定当地税率水平。

5.在计税依据上,为体现课税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建议计税依据参照住房的市场价格的评估值确定。根据国际经验,大多数国家以房产评估值为计税依据。中国房地产税计税依据应遵循国际通行做法,按照房地产评估值征税。如,取得房地产权后,先以取得时点评估价格计税,之后定期评估。对于房产价值的评估可以考虑由税务、住房建设等部门制定标准,包括评估因子、评估周期、从业机构和人员资格等,而具体评估可以由社会第三方的中介机构实施。房价评估可以采取多种方案:一是存量房交易,即二手房交易以评估价格为计税依据;二是增量房,即一手房以交易价格为计税依据,一定年限后再按照存量房评估价进行征收。

6.在税收优惠上,为体现税收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建议税收优惠重点从免税面积和特殊人群两方面考虑。若税收优惠按照套数征税,可能会造成人们多购大户型房产;如果按照家庭人口征税,可能面临老人过世、子女成人等诸多变动因素。因此,为保障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可以给予每个人一定的免税面积扣除,而对多占房产资源的人多征税。免征面积要与实际拥有的房产数量和房产面积相适应,免税面积由中央给出指导意见,具体则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中央指导意见内自行确定。参与面积扣除的住房选择、参与人数的确定等,宜由纳税人按其最佳缴税路径自行确定。对于低保家庭、军烈属、退伍军人等,可适当扣减税额;对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宜暂免征收房地产税。另外,对于存量住房可在对其征税的当年减按其应纳税额的50%计算缴纳,第二年减按60%计算缴纳,以此类推,五年后不再与增量房实行差别政策。

(四)房地产税出台后的风险防范

1.地方财政失衡风险的防范。土地财政短期不可替代,长期不可持续。地方财政对土地财政的严重依赖,使得房地产税出台后,短期内获取的税收收入无法替代土地出让金。地方政府拥有的土地数量有限,而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需的土地数量将不断增加,土地存量将逐步减少。由于财政支出的刚性,待到无地可卖之时,财政收支缺口会更大,财政收支矛盾必然激化。此时,若财政收入无法为公共支出提供可持续财源,地方财政将面临失衡风险。财政失衡的出现将导致地方政府长期累积的债务违约显现,引起地方政府信任危机,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城镇居民税负加重风险的防范。房地产税是针对居民个人财富存量征收的唯一一种直接税。由于税负难以转嫁,居民对税负的感受更直接,也更容易引起纳税人的不满和反感。现实情况是,居民在购房时已经一次性支付了70年的土地出让金,且城市中部分地区住房价值大幅提升时,拥有这些升值住房家庭的收入未必得到相同幅度的提高。因此,应避免房地产税出台带来的居民税负加重问题,否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纳税人对房产征税的认可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3.房地产市场波动风险的防范。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且楼市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房地产税应首先保障居民的刚性需求,但同时要抑制投资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房地产税全面出台后可能会引起房价的大幅波动,若房价大幅上升,将加深房地产业对经济的绑架程度;若房价快速下跌,则可能造成购房贷款违约甚至引发房地产市场的“明斯基时刻”,进而给房地产市场带来巨大风险。

4.房地产税税收征管风险的防范。如何提高居民对课税范围确定和房产价值评估的认可度、如何避免房地产税出台后的重复征税风险、怎样处理地价升值与房价贬值并存矛盾、如何处理70年产权到期后的房产依附之上的土地使用权,以及如何实现沪、渝两市房产税改革试点与国家房地产税立法的顺利衔接,这些问题有的涉及到纳税人的主观感受,有的可能超越了税制本身问题的研究范畴,但对这些问题开展研究和分析,有利于防范房地产税出台后的税收征管风险。

注释:

① 标题中的“房产税”是指2011年1月28日上海和重庆两市同时试点征收的“个人家庭住房房产税”。

② 上海试点方案规定,应纳税住房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低于上年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2倍(含2倍)的,税率为0.4%;高于2倍的为0.6%。 重庆试点方案规定,独栋商品住宅和高档住房,交易价格与上两年主城区新建商品住房平均售價相比,3倍以下的税率为0.5%,3~4倍的为1%,4倍以上的为1.2%;“三无”人员新购第2套及以上普通住房的为0.5%。

③ 建在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上的经营性房产也要交房产税,并且对这类房产征收的房产税制度早已出台,因此,不属于本文研究的范围。

④ 公式中的“房产”是指全部商品房,而“销售价格”是指全部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

参考文献:

[1] 白彦锋,贾思宇.基于纳税人纳税能力视角的房地产税率测算——以北京市为例[J].税收经济研究,2019(3):41-46.

[2] 郭哲,费茂清,石坚.中国房地产税改革中的税率选择——基于公平视角[J].税务研究,2019(4):37-42.

[3] 刘柏惠,寇恩惠.房地产税的共识、争论与启示——基于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分析[J].财政研究,2020(3):119-129.

[4] 何杨,林子琨.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房地产税税率研究[J].税务研究,2018(5):46-51.

[5] 张平,任强,侯一麟.中国房地产税与地方公共财政转型[J].公共管理学报,2016(4):1-15.

[6] 李建军,范源源.地方财政可持续视角下房地产税改革与收入测度[J].地方财政研究,2019(6):13-19.

[7] 胡海生,刘红梅,王克强.中国房产税改革方案比较研究——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CGE)的分析[J].财政研究,2012(12):30-34.

[8] 陈平,李建英,庄海玲.房地产税改革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预测——基于广州市数据的模拟测算[J].税务研究,2018(9):52-56.

[9] 梁云芳,张同斌,高玲玲.房地产资本税对房地产业及国民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3(5):37-46.

[10]詹鹏,李实.我国居民房产税与收入不平等[J].经济学动态,2015(7):14-24.

[11]郭哲,费茂清,石坚.中国房地产税改革中的税率选择——基于公平视角[J].税务研究,2019(4):37-42.

[12]娄峰,段梦.中国居民房产税影响:宏观效应和收入差距[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2):116-131.

[13]王文甫,刘亚玲.房地产税不同征税方案的再分配效应与潜在税收能力的测算与比较[J].税务研究,2020(4):39-46.

[14]杨飞,裴育.房地产税改革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基于江苏省CGE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政研究,2015(8):92-98.

[15]吴旭东,田芳.房地产税税率:影响因素、税率测算和方案选择[J].地方财政研究,2016(4):73-79.

[16]李永刚,刘伟.房产税税率、房价与房产税收入——基于沪渝两市的数理模拟和实践检验[J].税收经济研究,2021(2):31-39.

[17]张平,侯一麟,李博.房地产税与房价和租金——理论模拟及其对中国房地产税开征时机的启示[J].财贸经济,2020,41(11):35-50.

[18]徐伟红,杜钢建.房地产税开征的法治困境及其对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8,39(1):154-160.

[19]Arik L. America’s regressive wealth tax: state and local property taxes[J].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2021,28(14):1234-1238.

[20]Carrillo P E, Castro E, Scartascini C. Public good provision and property tax compliance: 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21,198.

[21]Bartle, John R .The effect of intergovernmental aid on city property taxes: new results for minnesota[J].Journal of Public Budgeting Accounting & Financial Management,1996, 8(2):150-169.

[22]John F M D. Local property tax differences and business real estate values[J].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1993,6(3):277-287.

(责任编辑:宁晓青)

作者:李永刚 刘伟

第3篇:简并增值税税率后农产品进项税抵扣政策解析

摘 要:2017年4月28日,财政部 税務总局出台了《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37号),公布自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虽然该文的主要目的是简并增值税税率,但却用了大量篇幅介绍简并税率后农产品进项税抵扣问题。本文针对37号文中所述农产品进项税抵扣新政做了详细解析,以期为广大财税人员进一步把握政策思路,更好地执行新政策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进项税额 农产品 销售发票

2017年4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进一步减税措施,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增后劲。其中一项重要的减税举措就是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这一档税率,将农产品、天然气等增值税税率从13%降至11%。同时,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购入农产品维持原扣除力度不变,避免因进项抵扣减少而增加税负。相应地,2017年4月28日,财政部 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37号,以下简称37号文),公布自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对原适用13%增值税税率的农产品、自来水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下调为11%。37号文虽然主要目的是简并增值税税率,但却用了大量篇幅介绍简并税率后农产品进项税抵扣问题。本文针对37号文中所述农产品进项税抵扣新政做详细解析,深度剖析农产品进项税抵扣的不同情形及抵扣方式。

一、购进农产品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外的进项税抵扣问题

37号文第二条第一项规定,纳税人购进农产品,除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的外,按下列方式抵扣进项税额:

1.取得一般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的,以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

2.从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以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和11%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3.取得(开具)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的,以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1%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以上三种情形可以具体细分为下列五种情况:

1.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农产品,如果农产品是应税的,则按照取得的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作为进项税抵扣。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取得的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是2017年7月1日以后开具的,则票面注明的税额是专用发票注明金额乘以11%税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2.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农产品,如果农产品是免税的,则按照农产品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1%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这里的销售发票,是指农业生产者(一般纳税人)销售自产农产品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而开具的普通发票。

3.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农产品,如果农产品是应税的,则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和11%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这里的专用发票是小规模纳税人自开或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4.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农产品,如果农产品是免税的,则按照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1%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这里的销售发票,是指农业生产者(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产农产品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而开具的普通发票。收购发票是指向农业生产者个人购买自产农产品,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的发票。

5.从批发、零售环节购进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的蔬菜、部分鲜活肉蛋而取得的普通发票,不得计算进项税额抵扣。

通过以上五种情况的列示,我们不难发现,农产品进项税抵扣新政与原抵扣政策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除了取得7月1日之后的专用发票或进口专用缴款书是按照11%的税率抵扣进项税外,对于农产品销售发票的解释进行了重新界定。原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征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75号,以下简称75号文)第三条规定,“销售发票”,是指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农产品依照3%征收率按简易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而自行开具或委托税务机关代开的普通发票。这就意味着,在37号文之前,购进免税农产品是无法得到进项税额抵扣的,只有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应税农产品,才可以按照增值税普通发票上注明的价税合计额和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额。而这样的抵扣政策与国家鼓励农产品流通的初衷是相悖的,因此,37号文对“销售发票”的概念重新界定为: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而开具的普通发票。这就为购进免税农产品抵扣进项税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同时强调,如果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应税农产品,则必须取得专用发票才可以抵扣进项税,如果取得的是小规模纳税人开具的普通发票则不能抵扣进项税额了,这就会促进小规模纳税人自开或代开专票,符合现行发票管理的趋势。譬如,甲餐饮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面粉(应税),共支付价税合计10300元,则其进项税的抵扣区分下列四种情形计算:

可见,原增值税抵扣政策是鼓励小规模纳税人开具普通发票的,而现37号文,则鼓励小规模纳税人开具专用发票,这是指导思想的根本变化。

此外,我们也可以发现新抵扣政策的一个关键亮点就在于采用扣除率进行进项税抵扣时摒弃了原先价税合计抵扣的方法,而是采用不含税价和扣除率来计算抵扣了。譬如,乙餐饮企业2017年8月10日购进玉米,共支付11100元,则其进项税的抵扣情形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涉及计算抵扣的第③④⑥种情形都是不含税价乘以扣除率计算抵扣的,原计算抵扣时价税合并扣除的情形已不复存在。这就可以有效解决原农产品进项税抵扣政策造成进销项税倒挂的情形(比如,以10000元的价格购进农产品后直接按照11000的价格销售,则其应纳税额=11000/(1+13%)×13%-10000×13%=-34.51元),不可不说这是本次简并税率政策中的一大改进。

二、购进农产品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的进项税抵扣问题

37号文第二条第二项规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期间,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的农产品维持原扣除力度不变。

这里需要明确何为“营改增”试点期间,笔者认为,从2012年1月1日上海试点开始直至增值税制度立法这个过程,都属于试点期间。因此,虽然2016年5月1日已经全面“营改增”,但距离增值税立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其次,对于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文件没有具体阐述进项税的抵扣政策,而是用了“维持原扣除力度不变”的字眼。实际上,这样的表述出现在税收规范性文件里实在是不够严谨。但由于原农产品进项税抵扣政策各地执行有所差异,所以文件无法去做一具体规范,不得已用了“维持原扣除力度不变”的表述方式。那何为“原扣除力度”呢?我们来做一详细分析:

1.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农产品,如果农产品是应税的,则按照取得的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金额乘以13%税率计算抵扣进项税额。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取得的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是2017年7月1日以后开具的,则可抵扣进项税额与票面注明的增值税额是不相等的,因为票面税额是按照11%的税率计算得出的。

2.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农产品,如果农产品是免税的,则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省份对于购进免税农产品在2017年7月1日之前采用了较宽松的政策,也允许凭普通发票抵扣进项税额。此时,建议纳税人按照各省原执行口径即可。

3.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农产品,如果农产品是应税的,则按照增值税普通发票上注明的价税合计额和13%的扣除率抵扣进项税额。如果小规模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了,则只能按照发票注明税额抵扣进项税,此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是专用发票注明不含税金额乘以3%计算的税额。所以,在原抵扣政策政策下,几乎没有小规模纳税人会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4.从小规模纳税人(不含个人)处购进农产品,如果农产品是免税的,则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同样地,这里各省的规定也是不同的,具体请参照当地的有关规定执行即可。

5.向农民个人购进其自产的农产品,凭收购发票注明的买价和13%的扣除率抵扣进项税额。

6.从批发、零售环节购进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的蔬菜、部分鲜活肉蛋而取得的普通发票,不得计算进项税额抵扣。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原扣除力度”和现抵扣政策还是存在较大区别的,有关财税人员在政策执行时一定要区分不同情形来区别对待,正确运用农产品进项税抵扣政策。

三、纳税人购进农产品既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又用于生产销售其他货物服务的

37号文第二条第五项规定,纳税人购进农产品既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又用于生产销售其他货物服务的,应当分别核算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和其他货物服务的农产品进项税额。未分别核算的,统一以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或以农产品收购发票或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1%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以上规定体现了税法从严的原则,当纳税人购进农产品既有用于深加工17%税率货物的,又有用于其它方面的,则需要分别核算农产品进项税额,否则从低适用扣除率(11%)计算进项税额。这就要求纳税人在购进农产品时分别核算用于不同用途的农产品,但实务中这种要求很难操作,建议纳税人参照财税〔2016〕36号附件1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在购入当期就按照销售额中17%税率货物与其他货物的比例将入账农产品进行划分,然后分别按照13%和11%来抵扣进项税额。

此外,对于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的试点行业仍采用实耗扣税法进行核定扣除,以解决利用农产品收购发票偷税骗税案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37号).

[2]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征蔬菜流通环節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137号).

[3]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征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75号).

[4]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

作者:李丽琴

第4篇:城市维护建设税适用税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城建税是根据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不同层次的需要而设计的,实行分区域的差别比例税率,即按纳税人所在城市、县城或镇等不同的行政区域分别规定不同的比例税率。具体规定为:

(1)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税率为7%。这里称的“市”是指国务院批准市建制的城市,“市区”是指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市辖区(含市郊)的区域范围。

(2)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镇的税率为5%。这里所称的“县城、镇”是指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县城、县属镇(区级镇),县城、县属镇的范围按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城镇区域范围。

(3)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县属镇的,税率为1%。

纳税人在外地发生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按纳税发生地的适用税率计征城建税。

穗地税函[2005]216号文明确:随着城市化工作进程的不断深入,市属各县有的已撤县建市,有的撤市设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地税征收机关对辖区内发生变化的区域,须按区域的属性分别按以下适用税率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

纳税人所在地为市区的,税率为7%;

纳税人所在地为县城、镇的,税率为5%;

纳税人所在地不属于市区、县城或镇的,税率为1%。

第5篇:城市维护建设税论文

我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改革初探

陈海林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1985年为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来源而开征的一个税种。十几年来,它在筹集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施行,以纳税人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征收的城建税,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作为地方税体系中的骨干税种,城建税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一、现行城建税存在的主要弊端

1、税种名称不确切。这种税名为独立税种,但它是以“三税”的税额为计税依据的,采用附征的形式,实际上是一种流转税的附加收入,虽有条例,但税种要素模糊,似税非税,从税种设置上说,具有不规范性。而且现行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不但在城市范围内征收,而且也在县城、乡镇以及农村范围内征收。同时按财政体制规定,其收入作为市、县、乡镇三级财政收入,也用于县城、乡镇的建设和维护。因此,现行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种名称不确切。

2、城建税的计税依据及税率设计不合理,导致受益与负担相脱节。现行城建税以实缴的“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随“三税”征、减、免、退、罚而同步进行,造成一部分享受了市政设施的单位和个人,由于减免“三税”而不负担城建税。而且由于“三税”本身存在着税率差异,使得同等享用市政设施的企业,因经营商品、生产产品或行业的不同而承担高低不等的城建税负。同时,现行城建税按行政区域不同分别确定7%(市区)、5%(县镇)、1%(其他地区)税率,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改革,城乡区域不断发生变化,有的地方区域又难于界定清楚,造成毗邻不同企业享受城建设施虽基本相同,但因适用不同税率,造成税负悬殊。此外,以不同行政区域确定不同税率也不尽合理,目前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建设方针,而小城镇主要是在乡的基础上发展与建设起来的,这些地方的城建税按1%的税率征收,难于满足城镇建设的资金需求,不利于促进我国城镇建设的发展。

3、现行城建税只对内资企业征收,对同样缴纳“三税”的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暂不征收,致使境内的外资企业享用了市政设施而不负担城建税。这样,既不能体现城建税负担与受益基本一致的原则,导致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平,而且使地方政府为引进外资投入的大量城建资金得不到补偿,影响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4、收入稳定性差且规模小。城建税依“三税”计税,受流转的制约太大,影响了地方收入。第一,由于“三税”本身受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的影响较大,收入稳定性较差。尤其是在不均衡的情况下,这一点表现更为突出。因而“三税”以为计税依据的城建税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影响。第二,在拖欠流转税的情况下,其收入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亦大,正因如此,城建税收入增长低于“三税”增长速度,增长缓慢。第三,从长远来看,在双主体结构中,流转税的收入比重与所得税收入能成为地方财政资金的重要来源。另外,城建税收入规模太小,不能满足城乡维护和建设的资金需要,致使各地不得不另行征收名目的城市建设资金,这样不仅形成了税、费并存,多渠道征收城建资金的复杂情况,而且干扰了税收的正常秩序。

5、征管难度大。随着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施行,依“三税”计征的城建税,其征管水平受到增值税,消费税征管水平的制约。第一,作为城建税计征依据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由国税局负责征收,而城建税由地税局负责征收,地税局不能确切掌握增值税、消费税的应纳税额即城建税税源,在计算机尚未联网,信息不能共享的情况下,势必加大了地税征管难度,增加税收成本。第二,对一些享受增值税减免的纳税人,按规定也享受城建税减免。而两个税种分别由国、地税两个税务机关管理,国税局无权审批减免城建税,地税局以增值税减免政策为依据去审批城建税的减免,造成政策和管理权限的矛盾。第三,实行“定额定率”征收的个体户、私营企业以及承包租赁户,因国税、地税核定的营业额不一致,将造成城建税征管上的不规范性和税款的流失。

二、城建税改革的简易设想 城建税的诸多弊端,主要是因为城建税的附征引起的。在现行政策下,很难改进和完善。因此,城建税做为目的税,应从流转税中分离出来,彻底改变受流转税制约的附加性质,改革成为一地方税体系中一个名符其实、收入稳定的独立的主体税种。这对城乡建设资金的筹集、市政设施的完善和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改革的关键是使之成为主要内容为“扩大征税范围,改变计税依据,实行减费提率,下放管理权限”的独立税种。具体设想为:

1、修改税名。建议将“城市维护建设税”改名为“城乡维护建设税”。这样更能确切地反映其征收对象、征收范围和税款的用途,而且也符合我国大力发展小城镇的战略方针。

2、拓宽纳税人的范围。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销售(营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除另有规定者外,都应是城乡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义务人。这样就比原条例确定的纳税人范围扩大了,包括所有享用城乡公用设施而又有负担税收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普遍征收,更能体现受益负担相一致及公平税负的原则,特别是纳税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有利于税种的规范及内外税制的统一。

3、重新明确计税依据。根据受益与负担相一致的原则,建议以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总量,即销售(营业)收入为计税依据。这样既能避免因物价涨落而带来的直接的负面影响,使改革后的城建税收入随国民经济的增长而稳步增长,也符合城建税受益程度与纳税义务相应的设计原则,有利于公平税负,同国际税收惯例接轨,且计算简便明了便于征纳双方操作。计税依据修改后,城乡维护建设税成为一个独立的地方税种,有利于加强日常征收管理,并与地方政府的城建职能相适应,把城建税的立法原则落到实处。

4、重新确定税率。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存在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城乡维护建设的资金需求不一等实际情况,在税率的确定及其他管理权限方面应给地方一定的“自主权”,以使便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因上制宜,合理确定。国家可采用幅度税率的形式,规定最低限数,进行宏观控制,既防止地区间税负过份悬殊又便于各地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宜和税率。建议改革后的城建税实行0.3%-0.5%的幅度税率。同时城建税的改革要与“费改税”相结合,合并部分费税,提高城建税的征收比例,合理调节税费比重,改善税收调节和引导社会产品合理分配的作用。

5、明确减免税政策。原城市维护建设税没有单独规定减税、免税等内容,改革后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应对减免税作较具体的规定。因城乡维护建设税属于地方税,其收入归地方所有,应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减免税审批权限,以利于地方政府实事求是地解决一些企业实际困难。考虑到我国农牧业及社会福利事业的具体困难,对农业、牧业经营收入及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医院等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的收入应给予适当的减免税照顾。对特殊情况的减免税,应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确定。

改革现行城建税并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地方主体税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改革及顺利施行还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条件。一是须彻底实行分税制,明确城乡维护建设为地方政府职责,这样,做为一种目的税,城建税即名符其实地成为地方独立税种。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管理权限,使地方政府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城建税的征收规模和适用税率等。二是需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此前提下,地方政府才能实事求是地在国家规定的税率幅度内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需要确定适用税率,合理筹集城乡建设资金,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6篇: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的会计处理

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应如何做会计处理 计提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计提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

借:管理费用-城镇土地使用税

管理费用-房产税

贷:应交税金-城镇土地使用税

应交税金-房产税

交纳

借: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房产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印花税不计提,发生时直接

借:管理费用-印花税

贷:现金

第7篇:税收政策 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

收取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的纳税人

享受主体

自2010年5月25日起,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

优惠内容

纳税人收取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

享受条件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征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通知》(财税〔2010〕44号)

政策依据

第8篇:第六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个体商贩及个人在集市上出售商品,对其征收临时经营的增值税的同时要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

B.城市维护建设税实行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C.县政府设在城市市区,其在市区办的企业,按照市区的规定税率计算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D.铁道部(现为中国铁路总公司)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统一为5% 2.某县城一生产企业2013年7月被查补增值税30000元,消费税50000元,土地增值税40000元,房产税10000元,企业所得税70000元,被加收滞纳金6500元,被处罚款5000元。该企业当月应补缴城市维护建设税( )元。 A.4575 B.5600 C.4000 D.6000 3.位于市区的某企业将其委托建筑公司建造的一栋办公楼出售,取得收入3000万元。该办公楼建造期间,该企业支付建筑公司劳务费1000万元,发生相关费用500万元。该企业此项业务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合计( )万元。 A.7.5 B.15 C.10 D.12.5 4.某企业(位于市区)2013年6月因进口货物由海关代征增值税3000元,消费税2000元,内销货物向主管税务机关缴纳增值税45000元,消费税30000元。当月还将其抵债得来的土地使用权对外出售,取得收入200000元,该土地使用权抵债时作价150000元。该企业当月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元。 A.5950 B.6300 C.5775 D.5425 5.位于县城的某化妆品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5月将其自产的一批化妆品对外抵偿债务,该批化妆品的平均不含税售价为30万元,最高不含税售价为35万元,当月该企业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万元。已知化妆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30%,该企业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万元。 A.0.68 B.0.71 C.0.95 D.0.78 6.位于市区的某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4月取得出口退税款15万元,出口货物经批准免抵增值税20万元,当月转让股票取得收入50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该股票购置时支付的价款为25万元(含支付的相关税费5万元)。该企业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合计( )万元。 A.0.65 B.0.15 C.2.05 D.2.15 7.某县城甲企业2013年5月从林场收购一批原木,收购凭证上注明价款45万元。甲企业将该批原木运往位于市区的乙企业并委托其加工成实木地板一批,当月加工完毕,乙企业收取不含税加工费5万元。已知乙企业无同类实木地板的销售价格,实木地板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乙企业应代收代缴城市维护建设税( )万元。 A.0.16 B.0.18 C.0.12 D.0.15 8.根据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有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缴纳了增值税的自然人不需要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B.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额以及加收的滞纳金和罚款

C.为支持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设施,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自2010年5月25日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

D.海关对进口产品代征增值税、消费税的同时要代征城市维护建设税 9.下列关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中外合作油气田开采的原油、天然气,按规定缴纳增值税后,以合作油气田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依据,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B.自2010年12月1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开始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C.流动经营等无固定纳税地点的单位和个人,按纳税人所在地适用税率计算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D.教育费附加名义上是一种专项资金,但实质上具有税的性质 10.下列各项中,可作为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的是( )。 A.实际缴纳的资源税

B.违反营业税规定被处的罚款 C.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 D.当期留抵的增值税税额

二、多项选择题

1.某生产企业将其闲置的办公楼出租取得租金收入,其应缴纳的税费有( )。 A.营业税 B.土地增值税 C.房产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E.教育费附加

2.下列业务中,需要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有( )。 A.企业进口小汽车

B.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商品房 C.幼儿园提供育养服务 D.个人出租住房

E.事业单位销售使用过的物品

3.下列关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款专款专用,具有受益税性质

B.对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时,相应也减免了城市维护建设税 C.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建筑业个体经营的,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

D.对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第一期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予以减半征收

E.如果纳税人缴纳了“三税”之后,却不按规定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可以对其单独加收滞纳金,也可以单独进行罚款

4.下列关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减免税优惠政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某生产企业进口一台机器设备,海关代征其增值税的同时应代征城市维护建设税 B.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的同时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 C.某企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政策,除另有规定外,随增值税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一律不予退还

D.某企业享受增值税先征后返的税收优惠政策,其城市维护建设税也应先征后返 E.外贸企业出口化妆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的,应同时退还城市维护建设税 5.下列关于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纳税人所在地为工矿区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统一为7% B.由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的单位和个人,其城市维护建设税按照受托方所在地适用税率执行

C.城市维护建设税实行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D.纳税人所在地在城市市区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 E.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建制镇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3% 6.下列各项中,符合城市维护建设税有关规定的有( )。

A.纳税人只要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就必须同时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B.外籍个人不需要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C.对由于减免营业税而发生退税的,可以同时退还已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D.对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办法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也实行先征后返 E.城市维护建设税没有独立的征税对象或税基,本质上属于附加税 7.位于市区的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经营货物内销和出口业务,其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2013年5月,该企业在进行增值税免抵退税计算时得出:当期应纳增值税为-40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为50万元。下列关于该企业相关税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当期应退还该企业增值税50万元 B.当期应退还该企业增值税40万元

C.当期应退还该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2.8万元 D.当期该企业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0.7万元 E.当期该企业应缴纳教育费附加0.3万元

8.位于县城的某林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4月销售自产原木取得销售收入800万元,将原木加工成锯材后销售,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200万元。当月外购一台机器设备既用于生产原木又用于生产锯材,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00万元,外购一批材料既用于生产原木又用于生产锯材,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500万元。关于该林场的税务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该林场当月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19万元 B.该林场当月应缴纳增值税189万元 C.该林场当月应缴纳增值税119万元

D.该林场当月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9.45万元 E.该林场当月应缴纳教育费附加3.57万元

9.下列关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纳税人补缴增值税的,应同时补缴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B.纳税人违反营业税的有关规定而被加收的滞纳金和罚款,应据以计算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C.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都具有进口不征、出口不退的计征规则

D.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从事商贸个体经营的,自取得第一笔销售收入所属纳税起,3年内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E.经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决定撤销的金融机构用其财产清偿债务时,免征其转让货物、不动产、无形资产等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10.下列关于城市维护建设税纳税地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纳税人一律在其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B.纳税人直接缴纳“三税”的,在缴纳“三税”地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C.纳税人委托个人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由作为受托方的个人在其居住地代收代缴城市维护建设税

D.县以上各级银行直接经营业务取得的收入,由各级银行分别在所在地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E.流动经营等无固定纳税地点的单位和个人,在纳税人缴纳“三税”所在地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A 【解析】选项A:个体商贩及个人在集市上出售商品,对其征收临时经营的增值税,是否同时按其实缴税额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 【答案】C 【解析】城市维护建设税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不包括加收的滞纳金和罚款。该企业当月应补缴城市维护建设税=(30000+50000)×5%=4000(元)。 3. 【答案】B 【解析】该企业此项业务应缴纳营业税=3000×5%=150(万元),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合计=150×(7%+3%)=15(万元)。 4. 【答案】D 【解析】海关对进口产品代征增值税、消费税的,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该企业应缴纳营业税=(200000-150000)×5%=2500(元),该企业当月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45000+30000+2500)×7%=5425(元)。 5. 【答案】A 【解析】该企业应缴纳增值税=30×17%-2=3.1(万元),该企业应缴纳消费税=35×30%=10.5(万元),该企业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3.1+10.5)×5%=0.68(万元)。 6. 【答案】D 【解析】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后,经国家税务局正式审核批准的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应纳入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征范围,分别计算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该企业应缴纳营业税=[50-(25-5)]×5%=1.5(万元),该企业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合计=(20+1.5)×(7%+3%)=2.15(万元)。 7. 【答案】A 【解析】由受托方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三税”的单位和个人,其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按照受托方所在地适用税率执行。乙企业应代收代缴的消费税=[45×(1-13%)+5]/(1-5%)×5%=2.32(万元),乙企业应代收代缴城市维护建设税=2.32×7%=0.16(万元)。 8. 【答案】C 【解析】选项A:不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业户,还是其他单位、个人,只要缴纳了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中的任何一种税,都必须同时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选项B: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不包括纳税人违反“三税”有关规定而被加收的滞纳金和罚款;选项D:海关对进口产品代征增值税、消费税的,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 9. 【答案】C 【解析】选项C:流动经营等无固定纳税地点的单位和个人,按纳税人缴纳“三税”所在地的规定税率就地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10. 【答案】C 【解析】选项C: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后,经国家税务局正式审核批准的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应纳入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征范围,分别计算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ACDE 【解析】选项ACDE:企业将其闲置的办公楼出租取得租金收入,应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选项B:出租办公楼并不涉及房地产权属的转移,不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 2. 【答案】BDE 【解析】选项A:企业进口小汽车,在进口环节需要缴纳增值税、消费税,但是不需要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选项C:幼儿园提供的育养服务免征营业税,同时相应的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3. 【答案】ABE 【解析】选项C: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的,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选项D:对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第一期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予以免征。 4. 【答案】ADE 【解析】选项A:海关对进口产品代征增值税、消费税的,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选项D: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税”实行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办法的,除另有规定外,对随“三税”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一律不予退(返)还;选项E:对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的,不退还已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5. 【答案】BCD 【解析】选项A:纳税人所在地为工矿区的,应根据行政区划分别按照7%、5%、1%的税率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选项E: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建制镇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5%。 6. 【答案】CE 【解析】选项A:纳税人进口环节由海关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选项B:自2010年12月1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开始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选项D: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税”实行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办法的,除另有规定外,对随“三税”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一律不予退(返)还。 7. 【答案】BDE 【解析】选项A:该企业当期应纳增值税为-40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为50万元,当期应退税额为40万元,当期免抵税额=50-40=10(万元);选项C:对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的,不退还已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选项DE: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后,经国家税务局正式审核批准的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应纳入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征范围,分别计算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当期该企业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10×7%=0.7(万元),当期该企业应缴纳教育费附加=10×3%=0.3(万元)。 8. 【答案】CE 【解析】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该林场当月可抵扣进项税额=200×17%+500×17%×1200/(800+1200)=85(万元),该林场当月应缴纳增值税=1200×17%-85=119(万元),该林场当月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119×5%=5.95(万元),该林场当月应缴纳教育费附加=119×3%=3.57(万元)。 9. 【答案】BD 【解析】选项B:纳税人违反“三税”有关规定而被加收的滞纳金和罚款,不属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税依据;选项D:对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在国办发[2004]10号文件下发后从事个体经营(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的,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10. 【答案】BDE 【解析】选项A:纳税人并不一定是在其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如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的,就是在受托方所在地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选项C:委托个人加工应税消费品的,个人不需要履行代收代缴义务,由委托方收回应税消费品后在委托方所在地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第9篇:2013国税公务员初任培训第五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习题)

第五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

一、单项选择题

1、 关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适用税率,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货运业按代开发票纳税人管理的纳税人,在代开货物运输业发票时一律按营业税税款7%预征城市维护建设税

B.由受托方代收、代扣“三税”的纳税人应按受托人缴纳“三税”所在地的规定税率就地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C.流动经营等无固定纳税地点的纳税人可按纳税人缴纳“三税”所在地的规定税率就地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D.铁道部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统一为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对铁道部应纳城建税的税率,鉴于其计税依据为铁道部实际集中缴纳的营业税税额,难以适用地区差别税率,税率统一为5%。

【该题针对“城建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和税率”知识点进行考核】

2、 位于某市的卷烟生产企业委托设在县城的烟丝加工厂加工一批烟丝,提货时,加工厂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1600元,其城建税和教育附加按以下办法处理( )。

A.在烟丝加工厂所在地缴纳城建税及附加128元 B.在烟丝加工厂所在地缴纳城建税及附加80元 C.在卷烟厂所在地缴纳城建税及附加80元 D.在卷烟厂所在地缴纳城建税及附加112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代收代缴“三税”的单位和个人同时也是城市维护建设税的代收代缴义务人,其城建税的纳税地点在代收地。本题目应该在加工厂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按照加工厂所在地区的税率缴纳城建税,应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税额=1600×(5%+3%)=128(元) 【该题针对“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某市一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进口原材料一批,向海关缴纳进口环节增值税10万元;本期在国内销售甲产品缴纳增值税30万元、消费税50万元,消费税滞纳金1万元;本期出口乙产品一批,按规定退回增值税5万元。该企业本期应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 )万元。

A.4.55 B.4 C.4.25 D.5.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按城建税有关规定,城建税是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税为依据的,进口不征,出口不退。滞纳税金缴纳的滞纳金不作为计征城建税的依据。该企业本期应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30+50)×7%=5.6(万元) 【该题针对“城建税的计税依据和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4、 纳税人取得下列收入,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是()。

A.企业取得的垃圾处置劳务收入 B.保险公司的摊回分保费用 C.农场销售自产农产品取得的收入 D.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B,不征收营业税;选项A、C为增值税的免税项目。 【该题针对“城建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和税率”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某县城一服务公司,2011年8月份餐饮收入600万元,提供垃圾处置劳务取得垃圾处置费20万元,经批准从事代销福利彩票业务取得手续费30万元。该公司本月缴纳教育费附加为( )万元。

A.31.5 B.0.9 C.0.95 D.0.9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提供垃圾处置劳务取得垃圾处置费不征收营业税。 该公司本月应缴纳营业税=(600+30)×5%=31.5(万元) 本月应纳教育费附加=31.5×3%=0.95(万元) 【该题针对“教育费附加的计税依据和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6、 市区某专营进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在2011年11月,计算出口货物应退税额20万元,免抵税额为20万元;当月进口货物向海关缴纳增值税35万元、消费税25万元。该企业当月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 )万元。

A.5.6 B.1.4 C.4.2 D.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当期的免抵税额是城建税的计税依据;同时城建税是进口不征,出口不退。 该企业当月应缴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20×(7%+3%)=2(万元) 【该题针对“城建税的计税依据和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根据现行规定,关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减免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对海关进口产品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应征收城建税

B.对“三税”实行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办法的,除另有规定外,对随同“三税”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一律不予退(返)还

C.对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的,可以同时退还已征的城建税

D.对因减免税而需要进行增值税、消费税退库的,不可以同时退还已征的城建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对海关进口的产品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不征收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对由于减免“三税”而发生退税的,可以同时退还已征收的城建税;对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的,不退还已征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该题针对“城建税的减免税”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多项选择题

1、 根据相关规定,下列属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特点的有( )。

A.税款专款专用,具有受益税性质 B.实行从量定额征收 C.征收范围广 D.属于一种附加税 E.根据城建规模设计税率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城建税实行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该题针对“城建税的概念、特点与立法原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根据现行规定,下列关于教育费附加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海关对进口产品代征消费税的,不代征教育费附加

B.对于减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而发生退税的,可以同时退还已征收的教育费附加 C.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的,同时退还已经征收的教育费附加

D.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的,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教育费附加 E.流动经营无固定纳税地点的单位和个人,不缴纳教育费附加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的,不退还已经征收的教育费附加;流动经营无固定纳税地点的单位和个人,需要在缴纳三税的同时,缴纳教育费附加。 【该题针对“教育费附加减免税”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某县城一家食品加工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1年8月购进货物取得普通发票的销售额合计50000元,销售货物开具普通发票销售额合计70000元,出租小货车取得收入10000元。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有( )。

A.应纳城建税54.13元 B.应纳城建税126.94元 C.应纳教育费附加95.77元 D.应纳教育费附加76.16元 E.不需要交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该企业应纳增值税=70000÷(1+3%)×3%=2038.83(元);应纳营业税=10000×5%=500(元);应纳城建税=(2038.83+500)×5%=126.94(元);应纳教育费附加=(2038.83+500)×3%=76.16(元)

【该题针对“城建税的计税依据和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4、 市区某制药厂为一般纳税人,2011年10月经营缴纳增值税130万元,补缴上月漏缴的增值税55.8万元;本月又转让一项药剂生产技术,收取款项50万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月经营应缴纳城建税9.1万 B.本月应缴纳城建税9.28万元 C.本月应补缴城建税3.91万元 D.本月应补缴城建税2.79万元 E.转让药剂生产技术免交营业税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转让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免征营业税,所以50万元不涉及缴纳城建税。该厂本月经营应缴城建税=130×7%=9.1(万元),应补缴城建税=55.8×7%=3.91(万元) 【该题针对“教育费附加的计税依据和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5、 企业2011年发生的下列行为中,需要缴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有( )。

A.事业单位出租房屋行为 B.企业购买房屋行为

C.油田开采天然原油并销售行为 D.外商投资企业销售货物行为 E.进口应税消费品的行为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企业购买房屋行为,可能会涉及印花税、契税,不会涉及“三税”,所以不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2010年12月1日开始,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需要缴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进口货物不需要缴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该题针对“城建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和税率”知识点进行考核】

6、 下列各项中,符合城建税规定的有()。

A.货物运输业按代开发票纳税人管理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凡按规定应当征收营业税的,在代开货物运输业发票时一律按开票金额3%征收营业税,按营业税税款5%预征城建税

B.因减免“三税”而退库的,相应的城建税可以同时退还 C.对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不退还城建税 D.海关对进口货物征收增值税、消费税,不征收城建税

E.纳税人偷漏“三税”而加收的滞纳金、罚款,一并计入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货物运输业按代开发票纳税人管理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凡按规定应当征收营业税的,在代开货物运输业发票时一律按开票金额3%征收营业税,按营业税税款7%预征城建税;纳税人违反“三税”而加收的滞纳金和罚款,不作为城建税的计税依据。 【该题针对“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一、单项选择题

1、 题目位置:2012年梦想成真系列《应试指南·税法(I)》>>第五章>>第172页>>第2题

下列关于城市维护建设税,表述不正确的是()。

A.纳税人在被查补“三税”和被处以罚款时,同时应对其偷漏的城建税进行补税和罚款 B.由受托方代收、代扣“三税”的纳税人,按照委托方所在地适用税率征收城建税 C.纳税人直接缴纳“三税”的,在缴纳“三税”地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D.个体商贩及个人在集市上出售商品,是否按其实缴增值税征收城建税,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受托方代收、代扣的“三税”,应该由受托方同时代收、代扣城建税,应根据受托方适用的城建税税率计算缴纳税款。

【该题针对“城建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和税率”知识点进行考核】

2、 题目位置:2012年梦想成真系列《应试指南·税法(I)》>>第五章>>第173页>>第4题

在北京依法登记的流动经营商贩李某,7月在西安市缴纳增值税,则其城市维护建设税应在()缴纳。

A.西安市按当地适用税率计算

B.北京所在地按北京所在地适用税率计算 C.西安缴纳但按北京所在地的适用税率计算 D.北京所在地缴纳但按西安的适用税率计算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对流动经营等无固定纳税地点的单位和个人,应随同“三税”在经营地按经营地适用税率缴纳城建税。

【该题针对“城建税的征收管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3、 题目位置:2012年梦想成真系列《应试指南·税法(I)》>>第五章>>第173页>>第7题

关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适用税率,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货运业按代开发票纳税人管理的纳税人,在代开货物运输业发票时一律按营业税税款7%预征城市维护建设税

B.由受托方代收、代扣“三税”的纳税人应按受托人缴纳“三税”所在地的规定税率就地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C.流动经营等无固定纳税地点的纳税人可按纳税人缴纳“三税”所在地的规定税率就地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D.铁道部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统一为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对铁道部应纳城建税的税率,鉴于其计税依据为铁道部实际集中缴纳的营业税税额,难以适用地区差别税率,税率统一为5%。

【该题针对“城建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和税率”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多项选择题

1、 题目位置:2012年梦想成真系列《应试指南·税法(I)》>>第五章>>第173页>>第1题

根据相关规定,下列属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特点的有()。

A.税款专款专用,具有受益税性质 B.实行从量定额征收 C.征收范围广 D.属于一种附加税 E.根据城建规模设计税率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城建税实行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该题针对“城建税的概念、特点与立法原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2、 题目位置:2012年梦想成真系列《应试指南·税法(I)》>>第五章>>第174页>>第7题

下列关于城市维护建设税纳税地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流动经营的单位和个人,按纳税人缴纳“三税”所在地缴纳 B.代扣代缴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在委托方所在地缴纳 C.纳税人销售不动产,在不动产所在地缴纳城建税

D.个体商贩及个人在集市上出售商品,对其征收临时经营的增值税,应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

E.各银行缴纳的营业税,均由取得业务收入的核算单位在当地缴纳城建税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选项B,代扣代缴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在代扣代缴方所在地缴纳;选项D,个体商贩及个人在集市上出售商品,对其征收临时经营的增值税,是否同时按其实缴税额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该题针对“城建税的征收管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3、 题目位置:2012年梦想成真系列《应试指南·税法(I)》>>第五章>>第174页>>第8题

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的计算基数不包括下列()项目。

A.某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确认的免抵退税额 B.查补的“三税”

C.享受税收优惠而减免的“三税” D.货物进口时征收的“三税” E.查补“三税”缴纳的滞纳金和罚款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出口业务中的免抵税额是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的计算基数,免抵退税额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是以“三税”实际缴纳的税额为计税依据,但是不包括加收的滞纳金和罚款。 【该题针对“城建税的计税依据和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上一篇:历年感动中国下一篇:生物实验室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