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文脉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 都有其土壤, 如果要了解其产生发展的真实原因和真正动力, 我们就必须把它放在承上启下的历史文化境遇中去考察。王受之先生曾指出:“如果把设计史与社会史、政治史、经济史、技术史切割开来, 就事论事地对设计风格地改变、对各个时代设计家的个人探索作简单的描述, 其结果是取消了设计发展的核心、动力、背景的讨论, 会造成只重形式而漠视历史文脉的倾向。”[1]因此缺乏对整个历史大环境变化的论述, 很容易造成单纯的设计形式主义观, 结果是重视形式, 不求甚解,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设计上表现为哗众取宠的形式卖弄、抄袭拼凑、断章取义、割断历史。设计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观中国室内设计史, 我们发现一个重要的现象, 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三次文化高峰, 也正是室内设计发展的高峰, 这三个时期分别是秦汉、隋唐和明清。两次社会生活的转型, 既春秋战国时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 也导致了室内设计面貌的重大变化。中国传统建筑的装修, 是指台基以上、柁枋以下这个范围内的所有门、窗、隔断及彩画等, 按位置可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两大类。外檐装修指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的间隔物, 即外墙上的门、窗、隔扇及梁枋彩画等;内檐装修指室内装修, 包括将大空间按需要分成若干小空间的分割物, 也包括地面、墙面、顶棚的做法。中国传统建筑的装修占据了建筑施工很大一部分工程量, 主要涉及木工、瓦工、油漆工、雕刻工、彩绘工等工种, 装修了的室内则有家具、织物、摆设等陈设。中国传统建筑的内檐装修及陈设构成了当代室内设计研究与借鉴的重要内容。

原始社会时期, 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们过着穴居或巢居的生活, 以采集、狩猎为生, 后期如半坡文化出现了矮小的草泥住宅。当时人们的生存都面临巨大的威胁, 对大自然的各种力量都感到神秘莫测, 室内建筑和装饰都基于生存和信仰的需要。如室内陈设工具、猎物、战利品等, 都是功能上的需求, 很少是出于美的要求。后期, 原始人使用的陶器有了精美的装饰, 是源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彩陶上装饰的鱼纹、鸟纹、人面纹、圆点纹、旋涡纹等纹样, 都很简洁、抽象, 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总之装饰的出现及发展, 表明了原始先民设计意识的萌芽及审美需要的产生。

商周时期, 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 并建立了奴隶制城邦国。社会生活出现了第一次大分工, 从采集、渔猎过渡到了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生活, 并且有了产品交换。此时已取得重大的文明成就。首先, 这一时期出现了比较完善的文字制度, 结束了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 进入了文明的历史时期。第二, 这时期已属青铜时代, 创造了灿烂夺目的青铜文化, 并进而完成了由青铜时代向早期铁器时代的转变。第三, 城市兴起, 标志着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此外, 还出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等社会政治制度。一个由氏族社会构成的奴隶制王国, 必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行政中心, 当时的宫殿建筑、青铜礼器、甲古文字等都是应时代潮流而生, 成为那个时代的文明象征。一系列考古发现表明, 商周时代流行席地跪坐的习俗, 室内陈设有案、俎、禁等家具。青铜器上有文字和图案装饰, 显示出一种神秘感和狞历美。春秋时期, 是中国建筑和装饰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时, 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社会思想异常活跃, 出现了诸子百家, 人们更关注和反思自己的生活, 苦苦寻思社会发展的方向。“建筑和装饰逐渐摆脱了商周时期的风格:从祭祖、祭鬼神的领域转向实用;从凝固、神秘、狞历转向活跃;从抽象转为具象, 即更直接地反映现实和人们的生活。”[2]春秋时期, 礼法制度已形成, 社会等级森严, 建筑装饰中的色彩都有明确的规定。室内日常生活还是席地跪坐, 家具方面, 又出现了以凭靠的“几”, 用作隔断“屏风”以及用来搭衣服的衣架等。

秦汉时期是中国文明的第一个高峰, 秦始皇统一六国, 进行了文字、度量衡、车轨等一系列的改革, 开创了三公九卿的政治制度, 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铁器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社会生产资料日益丰富。农业是秦汉时期的经济基础, 但手工业和商业也取得巨大的发展, 古代城市建设初具规模。秦汉建筑和装饰, 体现出一种宏大的气势。皇族及各大氏族由于歌功颂德的需要, 此时的建筑、家具、金银器、漆器、织物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的人们依然保持席地而坐的生活起居习惯, 高型家具还未出现。几的形式逐渐增多, 常涂刷红漆或黑漆, 有些几案还用绘画、雕刻等做装饰。汉时之案, 已经加长加宽, 能够放置更多的器具和食物。汉时之床, 既可用于日常起居, 又可用来宴请宾客。床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大床, 常在后面或左右立屏风, 在床上置几, 诸人可围几而坐;另一种是小床, 称“榻”, 面积小, 高度低, 通常只坐一人。尊者、长者之榻可用帐幔来围隔。这些室内陈设的场景我们可以从许多出土的画像石、画像砖和壁画所绘的宴乐图中看到。汉代, 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体系和基本形式已大体确立。室内装饰手法也逐渐丰富起来, 装饰纹样日益丰富, 人物、文字、植物、动物、几何纹样等已广泛运用于门窗、墙、柱、斗拱、天花和瓦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 尽管战争濒繁, 生产力遭到了破坏, 但是文化得到发展, 玄学兴起, 佛教快速传播, 文人雅士转而追求内心的安宁。室内装饰出现了新的题材。尽管席地而走的习俗还为改变, 但是传统家具有了新的发展。一是睡觉用的床已增高, 周围有可拆卸的矮屏, 上部可以加顶;二是起居用的榻也已加高, 人们既可坐在床上, 也可垂足坐于床沿;三是出现了长几、曲几和多折屏风等新型家具;四是受民族融合的影响, 胡床经佛教传入中国后, 逐渐在民间普及。此外还有了椅子、方凳、束腰凳等部分高坐具。高坐具的出现, 对室内空间和陈设布局带来一定影响, 为唐代以后废弃席地而坐的习俗作了准备。从装饰形式和题材看, 此时有了覆斗式藻井, 藻井形式多样且色彩丰富。装饰图案中有了莲花和须弥坐等佛教内容。

隋唐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高峰期, 也是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的高峰期。隋朝虽短, 但社会经济逐渐恢复, 并开始复兴秦汉时期的艺术风格, 大兴土木, 为唐代文化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唐代的文化思想活跃, 一反魏晋时期的忧伤、隐退之气, 开始重视满足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要求。唐朝前期, 农业生产蒸蒸日上, 手工艺品日益精巧,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城市生活繁华似锦。唐朝后期, 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 为以后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奠定了基础。当时在政治上, 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 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 其成就超迈西汉“文景之治”。唐玄宗统治时期, 鼎盛局面达到了高峰, 在文坛上也出现了“盛唐气象”。唐代的建筑和室内设计表现出规模宏大、气魄非凡、色彩丰富、装修精美, 并体现出一种厚实的艺术风格。这种厚实表现为写实与变化的结合, 现实与理想的结合, 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唐代的巨大艺术成就对周边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

隋唐的家具有了新的发展:一方面席地而坐和使用床榻的习俗依然存在;另一方面, 垂足而坐的习惯开始形成, 并从上层普及到民间。此时已有多种凳、椅、桌, 特别是供多人使用的长凳和长桌, 还有多折有座的大屏风。这种屏风, 或立于空间的中央, 成为活动的背景, 或用于将大空间分成小空间, 使空间布局更有层次感。家具中使用嵌钿等工艺, 家具风格是简明、大方和流畅。室内装饰方面, 喜用彩画、书画、对联、牌匾等, 装饰纹样除传统莲瓣之外, 大量使用卷草、人物和瑞兽, 间而使用回纹、连珠和火焰纹。整个构图风格是饱满富丽, 更显统一和谐。

宋朝是中国历史又一个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峰, 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 海外贸易发达, 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南宋时期对南方的开发, 促成江南地区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宋朝的建筑与室内设计受唐代影响很大, 琉璃瓦、雕刻及彩画等更为发达, 为建筑增添了艺术效果。装饰风格从总体上来说是简练、生动、严谨、秀丽, 更有人性化和人情味。宋时, 完全改变了跪坐的习俗。家具方面有了新发展:一是桌、凳、椅等高足家具日益普及;二是框架结构逐步代替了隋唐时期的箱形壶门结构;三是用了大量的线脚, 丰富了家具的造型。起居生活方式的变化, 促进了室内布局与陈设的发展。此时出现了精美了成套家具, 它们的精美与小木作互相照应, 形成了对称或非对称的格局。室内空间高度加大, 显得更加开朗、明快, 天花、藻井、彩画、斗拱等雕刻精美, 切富于变化。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在这个历史时期里, 尽管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 但随着疆域的扩大, 带来了民族间的相互交流, 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上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元代的宫殿使用了很多稀有的贵重材料, 如紫檀木和各色琉璃瓦等。主要宫殿多用方柱, 涂红描金, 并常以挂毯、毛皮等做装饰。元代统治者喜过游牧生活, 同时也受喇嘛教与伊斯兰教的影响。但我们分析元代建筑和室内设计可发现两个特点, 一是中国建筑和室内设计由于吸收了多方面的营养, 面貌变得丰富而自由。二是中国建筑和室内设计的总体风格并没有从根本上有所改变, 依然保持着固有的特征。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从恢复、发展走向崩溃的时期, 也是中国建筑和室内设计沿着历史道路总结、充实、完善和发展的时期。明清既是中国几千年辉煌灿烂的封建文化的回光返照, 也是中国传统建筑和装饰发展的又一个新的高峰。承古萌新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在经济方面一是生产关系调整。明朝推行“一条鞭法”, 并改革赋役制度, 相对减轻农民的负担, 并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二是农业生产得到巨大发展。经济作物品种增多, 种植面积扩大, 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明中后期, 在江南的一些生产部门, 稀疏的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繁荣, 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 纷纷兴起。文化方面, 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带有封建色彩的早起民主思想应运而生。此外伴随城市的经济发展, 市民文学蓬勃兴起, 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西方传教士的东来, 使中国人了解到一些先进的外来文化。

明代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基本特点是造型浑厚、色彩隆重、简洁大方。特别是明代家具取得了巨大成就。明代家具种类齐全, 可分为椅凳类, 有官帽椅、灯挂椅、圈椅、方凳等;几案类;床榻类;台架类;屏坐类等。其主要特色是:一注意材料质地, 多用硬质树种, 又称硬木家具或红木家具。二充分体现木材的自然纹理与色泽, 不加油漆。三是注意家具造型, 采用木构架的结构, 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很相似。明代家具由于造型所产生的比例尺度, 以及素雅质朴的美, 使家具设计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成为了中国古代家具的典范, 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3]清代受到了外域文化的影响, 宫廷装饰变得烦琐、堆砌, 但从总体上看, 继承了明代的传统, 宫廷建筑、家具、陈设与装修日趋复杂和华美, 整体形象已不如明代那样同统一与和谐。

民国时期, 我国建筑和室内设计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影响, 在风格上大量的模仿、借鉴西方的设计。但民间影响不大, 依然保留着固有的传统和特征。

总之, 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 经历过两次转折, 三次高峰, 设计体系逐步完善、设计风格异常鲜明、设计传统根深蒂固, 形成了独特的传统美学精神。尽管当代中国室内设计还是受到西方各国的影响, 但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式古典风格、中式简约风格等深受很多民众的喜爱。从某种意义上说, 设计不但要实现其使用功能, 还要满足人们审美功能上的需要。好的设计应该是功能与审美的完美结合。

摘要:室内设计在中国经历过30多年的发展, 已走上了一条多元发展的道路。在我们的生活中, 既可以看到现代主义设计的流行, 又可以发现民族、地域、历史等元素在后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形式在设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在建筑与室内设计方面, 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面貌, 了解其产生、发展的原因, 分析其风格特点和美学特质, 对于当代设计的发展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俗话说“鉴古通今”, 不了解中国室内设计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形式特征, 就很难设计出既复合时代要求又系于历史文脉的优秀作品, 具有创造本质的设计也必然为抄袭、模仿、拼凑所代替。

关键词:设计,历史,文化

注释

11参见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年12月版.

22 霍维国、霍光编著:《中国室内设计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年5月第一版.

上一篇:环氧树脂的改性及探究下一篇:恩必普治疗急性脑梗死68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