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小故事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历史小故事(精选12篇)

中国历史小故事 篇1

张良进履

据传说,有一天,张良在圯上(即桥上)漫步,适遇一年迈老人。只见老人故意把鞋摔下桥底,慢慢地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给我拾鞋!”张良感到太突然,想上前教训老人,但碍于老人的年纪,不忍下手,只好下桥取鞋。取鞋后,老人又令张良给他穿上,张良膝跪于前,小心帮老人穿鞋。事毕,老人非但不谢,反而大笑而去。片刻老人又返回,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5日后的黎明,与我会此。”二次会面,皆因张良迟到而散,第三次张良夜半赴约,先老人一步,老人才授给张良一本书,对他说:“读此书则为王者师。后天下会大乱。后你会见我于济北谷城(今山东平阴西南)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就很快走了。张良很奇怪,次日天明一看书,方知书名为《太公兵法》(太公,即姜太公,周武王的军师)。张良就日夜诵读此书,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足智多谋、文武兼备的“智囊”。10年后果然陈胜起义爆发,13年后张良去谷城,山下确有黄石一尊,老人的预言神奇般地得到应验。这个故事虽属后人虚构,但他赞扬了张良的聪慧过人。苏轼在《留侯论》中曾对张良的涵养评论道“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中国历史小故事 篇2

关键词:教学改革;初中历史;小故事;效率

伴随新课改教学理念[1]的逐渐深入人心,初中历史教师也应当依照新课改要求积极探索可行途径,要通过对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历史小故事概述

所谓历史小故事,顾名思义就是说篇幅短小精悍,高度浓缩了历史故事情节,能够对历史事件其进程进行反映的故事。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许许多多扣人心弦、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历史教师在向学生授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历史故事优势,将历史事件的起源、过程和结果穿插于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接受到历史教材上的知识,还能接受到教材之外的历史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历史教师对选取的历史故事应当具有趣味性和代表性,并需要提前进行加工整理,使之既符合课堂教学需要,又避免因冗长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具体运用

(一)在课前通过历史小故事导入新课

常言道,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堂课在开始之初就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就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顺利推动课堂进行。[2]在开始新的章节的时候,历史老师可以根据新的章节内容利用相关的带有一定趣味性或悬念的历史小故事来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比如在上《大一统的汉朝》这节课的时候,历史老师可以先用一个历史小故事来讲述刘邦在称帝之前的经历:刘邦性格豪爽,为人豁达,不喜欢干农事,不喜欢读书,只喜欢喝酒,刘邦的父亲训斥为“无赖”,并说他不如哥哥,但刘邦还是我行我素。刘邦每天下午都会去一家酒店喝酒,然而却没有钱,因此经常打白条赊账,但是酒店老板发现,只要刘邦来喝酒,那天生意就特别好,算下来还赚了不少,后来就把白条撕了。后来刘邦当上了泗水亭长,从而与萧何、樊哙等成为了知交好友,这些人都成为了刘邦后来取得江山的重要助力。通过这个小故事,以此来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刘邦这个人物身上,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一介布衣、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如何一统江山当上皇帝。

(二)在课堂中通过历史小故事来引发学生思考

历史教师在对一堂新课进行讲述的过程中,虽然平铺直叙能够更加容易地切中课文主题,然而却难以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积极的思考。[3]因此,在此时历史教师就可以通过选取合适的历史小故事来引领教学,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在讲述《西安事变》这节内容的时候,历史教师可以将蒋介石被扣押的经过浓缩成一个小故事插入课堂中,并不断进行设疑,让学生大胆猜测当张学良与杨虎城两位将军将蒋介石扣押之后,国共两党各自有着哪些主张,可能会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在讲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让学生们猜测当蒋介石被释放之后,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可能会遭受怎样的待遇。就这样让学生通过猜测与想象,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当时那样形势下,两位将军采取这样的行动是具有多么高的责任感和正义感。从而让学生既了解了历史,又对其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在课堂结束后通过历史小故事引发学生探究

在一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历史教师仍然可以通过插入具有悬念的历史小故事来引发学生产生探究行为。这类小故事既可以是承前也可以是启后。所谓承前就是说历史教师在课堂快要结束的时候通过历史小故事来使学生对本堂课学习到的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所谓启后即是说通过具有悬念的历史小故事来使学生对下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思考与探究。比如历史教师在上完《罗斯福新政》这节内容之后,可以向学生讲述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小故事,炉边谈话不仅鼓舞了美国人民,坚定了人民的信心,而且也宣传了他的货币及社会改革的基本主张,从而赢得了人们的理解和尊敬。对美国政府度过艰难,缓和危机起到了较大作用。通过炉边谈话小故事可以让学生从另外一面了解罗斯福新政,从而加深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记忆。

三、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明确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应当积极探索各种可行途径来充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先简单阐述了历史小故事的内涵,再对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借此给予其他历史教师参考与借鉴,共同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使初中历史教学更具成效。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创新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5(30):52-53.

[2]李跃华.简论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经贸实践,2015(09):227.

中国历史有趣小故事 篇3

一天,罗竹林跟几个长工在牲口棚前就着老白菜帮子吃高粱面饼,却听见谷大肚的厨屋里在“哧啦哧啦”地炸麻糖,又传出谷大肚训斥他小子的声音:“蹲在屋里吃,别出去,当心露头挨狗咬!” 上午下地栽蒜。罗竹林悄悄地吩咐长工们把蒜瓣都头朝下点种。 几天后,蒜苗却还没冒芽,谷大肚急了,趴在地里抠起来。抠一个,见是头朝下,再抠一个,还是头朝下,就找罗竹林算账。 罗竹林把眼一眨说:“你不是说,‘露头挨狗咬’吗?它不敢露头,该是怕狗咬吧?”

中国历史小故事 篇4

首先,当时秦根本没有攻赵的计划,只是找法子试探一下情况。“蔺相如者,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在赵王遇到麻烦时,蔺相如受人之荐凭勇气“奉璧西入秦”。后来的结果,赵王尽管很有面子,但有一个很明显的漏洞没有引起重视。蔺相如完璧归赵使用的是下三烂手段,他叫手下人化了装,抄小路偷偷把和氏璧退回赵国,这样不仅没有解决赵国原来面临的危机,反而把矛盾激化了。赵本惧秦,担心怀璧而遭兵祸,蔺相如哄骗秦王说璧有毛病,并以碎璧相要挟,再骗秦王斋戒五日,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肯献璧。秦王何等人,能看不出他的拙劣演技,而一再受骗却不发兵攻赵?答案只有一个,就是秦本无意因璧攻赵,赵枉作杞人之忧了。赵以璧为宝,秦以天下为宝。说以城换璧,只不过借此考察赵国国情。秦王没有怒杀蔺相如,更说明他志不在璧而在天下。这是他在玩外交游戏。而对这些,赵王只是沉醉在完璧的喜悦之中,根本没有往深处去想。

其次,秦王有意让蔺相如成功,来灭赵的实力。秦王志在天下,岂可因一璧而失十五城?天下一统,区区一璧何患不入秦?得民心者得天下,秦若为一璧而弃十五城子民,必会失去民心。民心失,天下失,一块和氏璧又如何保得住?秦若夺一璧而激怒赵,赵必然举国相抗,秦王焉能不知其中利害?从事情发展的始末看,秦并无夺璧之意,犹如下棋闲处落子,看看对方的反应而已。而秦所惧者,廉颇也。蔺相如不过机锋之能,算不上雄才大略。秦王助他成功,就是闲处落子,造成其才能胜过廉颇的假相,达到赵相秦用的目的。

最后,在秦王的设计下,蔺相如官至相国,而赵走向衰亡。可以设想,如果将渑池会与荆轲刺秦时的环境相比较,蔺相如能够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他却成功了,其中肯定另有原因。史载,在秦王的宫殿里,连卫士都是列于阶下,不奉诏不准上殿,以荆轲之勇尚且血溅朝堂,而渑池会上戒备森严,蔺相如以死相拼,竟能斥退环列的武士,难免令人生疑。蔺相如两次成功都用了玩命的手段,这在谈笑间杀人数万的霸主眼里,可谓关公面前耍大刀。何况,六国皆称秦为虎狼之国,秦王岂会被一个文官吓倒?这就可以看出秦王是有意成全其功。很快,秦王的预想逐步成为现实,第一步是赵“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而廉颇则认为“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造成将相失和。廉颇者,赵之良将,拜为上卿,以勇气闻干诸侯,遇到蔺相如,无奈也得负荆请罪,此后终不见用,只好老死乡野。第二步就是诱导赵王看重口舌之才。4年后,赵惠文王死,孝成王立,在用人失察上也越走越远。孝成王不听众人劝说,而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廉颇,终使秦达到目的,加速了灭亡的进程。

完璧归赵,让秦暂时丢了一点面子,却为顺利灭赵,进而一统天下铺平了道路,可谓良计。

★ 10个中国历史故事

★ 成语小故事

★ 最经典成语小故事

★ 五年级成语小故事

★ 鬼斧神工的成语小故事

★ 简短点的成语小故事

★ 高中作文常用成语小故事素材

★ 小学作文素材成语小故事

★ 国学成语小故事之结草衔环

历史小故事 篇5

篇一:老马识途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篇二: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搜索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篇三:草船借箭 三国时期,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便打算联手伐魏。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你家都督知道,否则就不灵了。” 鲁肃信以为真,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中国历史小故事 篇6

林汉达在写作中给自己提出三个要求,第一,要写真实的历史,就是书中讲的故事,史书上一定要有记载,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决不写进书里去。比如“桃园结义”和“草船借箭”,虽然在民间流传极广,但是史书上没有记载,就没有写入。第二,要有教育意义。古人受时代的局限,许多观念未必正确,如正统观念、男尊女卑观念和迷信等,但既然古书中有所记载,也不能一笔抹煞。林先生的做法是以今日之世界观,给历史上的各种事件以合理的解释。例如《春秋》和《国语》中都写到周宣王错杀了大臣杜伯,后来在打猎时,被杜伯化身的冤鬼射死了。这当然是迷信。林先生在写这段故事时,就改成周宣王错杀了杜伯,心里很后悔,夜里做梦,梦见杜伯向他索命,吓出了毛病,没多久就病死了,这样写不仅点明周宣王的死与杜伯之死有关,与古书中的记载保持一致,而且合情合理,可能更加接近历史事实。第三是读起来要有趣。例如他写《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周朝的衰落是一个大题目,可以从经济角度去分析,也可以从政治角度去分析,可是这样的分析会比较枯燥。林先生是怎么做的呢?他用了一个比喻就把这个大题目完成了。在“射伤了肩膀”这一章中,林先生先交代了周桓王带着陈、卫、蔡三国的兵马去攻打郑国的来龙去脉,然后讲双方交战时,郑国的将军祝聃一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林先生在这里插进一段话:“亏得他(周桓王)穿的是挺厚的铠甲,伤得还不怎么重,这可是指他的皮肉说的。要说呐,这一箭实在是诸侯给周朝王室的一个致命伤,打这儿往后,东周所有的天王全都伤了肩膀,统治诸侯的担子再也挑不起来了。”

林先生原计划将这套历史读物一直写到民国建立,写成一部通俗的中国古代通史,可惜“文革”中他含冤去世,书只写到三国。由于这套历史读物深受读者欢迎,有些出版社就自己组织力量,把书续写下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少社)就是其中之一。其实,《中国历史故事集》最早就是林汉达先生应中少社之约而写的,当初的计划是写十来本,一个时期一本,一直写到民国。“文革”前,林先生已经完成了《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和《东汉故事》四种,出版了三种,《东汉故事》因为“文革”开始未能出版。1978年“文革”结束后,中少社再版前三种,同时出版第四种《东汉故事》。1981年,又出版了第五种大约10万字的《三国故事》。《三国故事》并不完全是林汉达先生写的,而是当时中少社的年轻编辑雪岗先生根据林先生写的50万字的《三国故事新编》手稿,按照林先生的语言文字风格改写而成的。

谈到《中国历史故事集》,不能不说一下雪岗先生,多亏他的努力,这套历史故事集才最终得以完成。雪岗先生1978年进入中少社。他本来想去中国青年出版社,可不知中青、中少是一家,直到报到那天,人事部门安排他去中少社,他才知道这个情况。第一天上班,社领导同他谈话,他还提出想到中青社去,可后来却在中少社一直干到退休,用他自己的话说:“最早引我‘献身’于此的,就是这套《中国历史故事集》。”雪岗先生入社不久,社里就把修订重版《中国历史故事集》前四种的工作交给他。在修订重版前四种的过程中,雪岗先生结识了林汉达先生的家人,并从林先生家人处得到《三国故事新编》的手抄稿。在中少社领导的支持下,雪岗按照《中国历史故事集》前四种的写作风格,对《三国故事新编》进行改写。林汉达先生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字口语化”。用口语写作,看起来很容易,因为人人都会说话,但是要把说话变成文字,并不象想像中那么容易,林先生自己就说过,要做到文字口语化,“我觉得比写文言文或者白话文更费心思。”雪岗先生长期生活在北京,从小喜欢历史,又是学文学出身,加上常看京戏,听昆曲,对北京话和林先生的文字风格有很深的体会。他用3个月的时间改写的《三国故事》,将林汉达先生的文字风格模仿得惟妙惟肖,林汉达的遗孀谢立林夫人看后说:“这正是汉达的东西。”曾经担任林汉达秘书的贾援先生也说,看书稿的时候就像当年看林先生文稿的感觉。社里的同仁甚至称他为“小林汉达”。

以后,雪岗先生的工作发生变化,先是被调去编辑《少年百科丛书》,后来又成了编辑室和中少社的领导,无暇再顾及这套书的续写问题,只完成一半的《中国历史故事集》始终是他心中的一个牵挂。2006年,雪岗先生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续写一事才提上日程。2014年,《中国历史故事集》后五种终于完成,分别是《晋朝南北朝故事》《隋唐故事》《宋元故事》《明朝故事》《清朝故事》,共50余万字,比前五种合起来还多10余万字。

从上世纪60年代初林汉达先生开始编写《中国历史故事集》,到2014年雪岗先生最后完成这套书,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纪。在这半个多世纪中,新的通俗历史读物层出不穷,但是最具史料价值,最受读者欢迎的,还是这套《中国历史故事集》。2008年,中少社推出《中国历史故事集》美绘本,面向年龄更小的读者,这套美绘本6年间已经印刷13次,2009年中少社又推出《中国历史故事集》珍藏版,5年间印刷了15次,这些已经足以说明,这套历史故事集拥有多少读者了。

历史小故事 篇7

《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原是《礼记》第四十二篇,是一部关于如何学习修身、为政之道的书。《四书章句集注》载,“《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大学》的“大”,在先秦时代读作“太(tài)学”,宋以后一般读作“大(dà)学”,这是相对“小学”而言的。

周代学制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大戴礼记》记载:“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大戴礼记·保傅篇》)朱熹《大学章句序》记载:“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四书章句集注》)八岁入小学,学习的是“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则教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即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是为政之学。故朱熹《大学章句序》中说:“大学,大人之学也。”汉代郑玄说:“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三礼目录》)《礼记》进一步点明其“化民易俗”的教学目标:“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礼记·学记》)

孔子在回答鲁哀公“人道孰为大”问题时,曾经表示“政为大”。依据这一原则,大学之道便是为政之道。孔子说“政者正也”。正,正己正人。所以,“大学”的本意更应该是指由修正自身为起点的为政之学。正己属于个人的修治,正人则是公众事务的治理。大学之道,可以说起点是修己安人,而后扩大范围,方才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入世理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以此为核心,《大学》着重阐述了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修养的目标。又提出实现天下大治的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每一个都以前一个为先决条件,而“修身”是其中最根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前四个是“修身”的方法途径,后三个是“修身”的必然效果。从天子到庶人“皆以修身为本”,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统治者道德修养的好坏决定着社会的治乱。它明确肯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宋明理学把“理”或“知”看作天地万物的主宰,是对这一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大学》的撰成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之间,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过。《大学》由《礼记》中的一篇,到从《礼记》中抽出来而独立成书,进而与《论语》《孟子》《中庸》合成“四书”,成为与“五经”并列的重要经典,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西汉末年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到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信佛的人越来越多,而佛教的消极方面也越来越明显。为反对佛教,唐代韩愈提出了以《大学》为纲领的理论体系,用《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来抨击佛教中只讲个人修身养性的佛理。韩愈的学生李翱也推出了《中庸》学说来和佛教对抗。他们开始把《大学》《中庸》中“格物致知”“修齐治平”和“中和”的处世思想进行阐释,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北宋司马光编撰《大学广义》,是《大学》独立成书之始。

宋代程颢、程颐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因此大力提倡,特别重视《大学》,曾分别将它从《礼记》中抽出来加以改编,使之独立成篇。

在二程的基础上,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做成章句,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编注释,称为“四书”,并以《大学》为四书之首,于南宋绍熙元年(1190)刊刻成《四书章句集注》。

虽然《大学》文字浅近,但朱熹在《大学章句集注》末尾特别强调“读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并引用别人的话表明自己的观点,“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所以,朱熹将《大学》列为《四书》之首,特别突出其重要性,其中的奥妙是不言而喻的。正如《大学章句序》中所言:“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第,总作一处,易晓,宜先看。”(《朱子语类》卷十四)这就为人们指出了读“四书”的先后顺序,“宜先看”三字说明《大学》集中体现了儒家的思想,是入门的重要途径,是“为学纲目”。

朱熹在将《大学》抽出独立成书的过程中,认为《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进行编排,分为“经”“传”两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与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经过其重新编排,便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学》版本。

唐代历史小故事 篇8

唐末有个宜春人,名叫王毂,有一定的诗名。他曾经写过一首《玉树曲》:“璧月夜,琼树春,莲舌泠泠词调新。当时狎客尽丰禄,直谏犯颜无一人。歌未阕,晋王剑上粘腥血。君臣犹在醉乡中,面上已无陈日月。”一时间广为传播。王毂没有中进士的时候,一天在街上走路,忽然看见有同学被一群无赖围住殴打。这王毂有心上前救友,奈何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便急中生智,他冲着无赖们大喊一声:“不得无礼!认识我吗?我就是写出‘君臣犹在醉乡中,面上已无陈日月’的人!”

这事要搁今天,无赖们非得先来一阵哄笑,然后继以一顿拳脚不可。可是,唐代的事情不是这样的。那帮无赖一听这话,不但当时就停手不再殴打他的同学,而且惭愧地向王毂谢罪,然后,灰溜溜地离开了。

不难看出,唐代人在遭遇危急的时候,假如亮出诗人身份,便可以使市井无赖羞愧遁去,使江洋大盗手下留情,以礼相待。

我不知道,唐朝倘若有人在危急时分亮出“我爸是执金吾”之类身份,会不会收到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之功效。但是,我们知道,今天倘若有人在危急时分亮出“我是诗人”或“我写过某两句诗”,其结果一定会是,在遭到一番嘲笑之后,绝无全身而退的可能。

唐代历史小故事 篇9

农民都十分羡慕他,那时候城里人每人每月只有半斤猪肉指标,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会轻易拿着肉票去买肉;农村人全家必须喂养两头猪,一头卖给国家,另一头猪才允许自家屠宰,只有过年那几天放开肚皮吃几顿,剩下的猪肉都腌制成腊肉,用几个瓦罐子分装密封深埋在地窖中,遇到农忙或者家里办大事如儿子定亲,女儿排八字,做房子,请裁缝给全家人做衣服才从地窖中挖出一罐肉来应付一下,能够天天吃肉喝酒的估计比县长生活水平还高。

有一天,我偶然从唐国强茅草屋门前路过,唐国强站在自家门前用牙签剔牙齿,一不留神打出一个饱嗝,一股浓烈的酒味差一点呛我一个跟头。

我们那个时候受到的都是正面教育,一看唐国强这样好逸恶劳的人有一种本能的反感,认为他一定是坏人,所以用一种鄙夷的眼光打量着他。

唐国强却似乎读不懂我的眼神,友善地跟我打招呼:“龙哥,有空到我屋里来坐一坐,我们是老乡呢!”生在异乡故乡的乡情是一种很容易打动人的东西,但是,我们之间毕竟有一道沟坎,他是城镇无业游民;我是知识青年。年龄上也有较大差距,他比我大十来岁呢!敌视情绪虽有所减缓,但是并没有接受他的邀请。

另一次,知青断顿好几天了,我为了大家能活下去,多次找大队干部要求他们额外批给我们一些粮食,自己也饿得不行了,腿一软摔倒在唐国强茅屋前,唐国强从屋里出来搀扶着我说:“龙哥,何苦来哉?放着老乡不找,把自己饿成这样?进屋先喝一杯酒,把肚子填补一下,等有了精神再去找大队干部不迟。”

端着酒杯我问:“你为什么叫唐国强?”

唐国强笑着说:“唐朝国家级的强盗嘛!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们知识青年还想不出来?”

我说:“你倒是真的很能扯淡,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安宁,哪里来什么国家级的强盗?哈哈……”

唐国强却不笑,很严肃地说:“你们书读少了,安史之乱知道吗?杨玉环都被迫处死了,国舅杨国忠也被杀了,怎么能说政治稳定,社会安宁?安禄山史思明是不是国家级的强盗?”

想不到我一个堂堂的知识青年竟然说不过一个无业游民,被他说得一脸的羞愧。心想回去以后一定要多读一些书。为了避免尴尬我只好转移话题:“唐师傅,你是做什么的?怎么没看见你干农活儿呢?”

这回唐国强很爽朗地笑了:“我一个国际级的强盗还用得着干农活吗?我告诉你以后什么时候想喝酒想吃肉只管到唐哥我这里来,谁让我们是老乡呢?”

后来黄队长听说我到唐国强那里喝过酒吃过肉就警告我:“你们知青是有前途的,将来要招工的,不要跟唐国强搅合在一起,他天天喝酒吃肉恐怕来路不正,你要是实在嘴馋就到我们家来,我给你从地窖里挖出一块腊肉,买上二斤包谷酒够我们俩喝的。”听了黄队长的话想一想也是不无道理,后来就不再到唐国强的茅屋去了,唐国强也从不邀请我,他这人深藏不露。

年底到县里参加优秀知青代表大会意外地碰到县公安局特派员老武,老武在区镇蹲点,是我的棋友,老武硬把我拉到他们家去喝酒,边喝酒便对我说:“阿龙,有个事儿想请你帮忙。”

我说:“老武,见外了不是?我们是什么关系?还用得着客套吗?”

老武说:“我们县公安局最近破获了一起盗窃集团案,抓了上百名小偷,可是线索中断了,他们采用的是单线联系,跟地下工作者一样,组织严密,我们怀疑集团首犯就是你们队里的唐国强,据村里人反映他从不劳动,总是吃香的喝辣的,黄队长曾经问过他钱从哪儿来的,他说是孙子给的。我们查过他的家庭情况,此人在城里就是无业游民,没有结过婚,连儿子都没有,哪来的孙子呢?你回去以后要不露声色留神看有什么人跟他联系,或者跟踪他看他活动情况。”

我说:“这跟反特故事一样,有意思。”

回到农村我留神了好长一段时间,从没见人来找过唐国强,他自己也从不外出,最远就是散步到附近的一个叫大不该小河轮船码头,而且常去那个码头转悠,我把这一情况向老武作了汇报。老武说:“你侦查的情况很重要,县公安局将派便衣盯紧大不该。”

突然有一天,唐国强到知青点来找我说:“龙哥,你有没有什么口信要我带?我准备回一趟城里。”

我心想,你还回城里呢,警察正张网以待,你不是自投罗网吗?然后说:“过几天,我也回去,不麻烦了。”

后来唐国强就失踪了,老武说:“一定是因为你没有侦查经验,露出了马脚,让这小子溜了,不过没关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一定逃不掉的。”

古代历史小故事 篇10

燕国的百姓起初恨子之暴虐,以为齐国发兵是给国家平乱,出于好心,结果发现齐王志在灭燕,燕国大半土地都已经归属齐国,百姓不忍自己的家园被人侵略,怀念太子。于是自发抵御齐军,并求访失踪的太子,终于在无终山找到了太子平,太子平即位,是为燕昭王。齐军因为不得民心,而且一下子无法管理大片燕国的土地,只好退回到齐国。但燕国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在战国七雄中变成了最弱小的国家。燕昭王痛恨齐国,发誓要报家仇,雪国恨。燕昭王一心想国富民强,但却感到束手无策。

一天,他听说郭隗善于出点子,很有计谋,于是赶紧派人把郭隗请来,对他说:“你能否替我找到一个有本领的人,帮我富民强国?”郭隗回答说:“只要你广泛选拔有本领的人,并且亲自去访问他,那么天下有本领的人就都会投奔到燕国来。”燕昭王不解地问:“我去访问哪一个最好呢?”郭隗回答说:“先重用我这个本领平平的人吧!天下本领高强的人看到我这样的人都被您重用,那么他们肯定会不顾路途遥远,前来投奔您的。”

燕昭王立刻尊郭隗为老师,并为他建造了华丽的住宅。消息一传开,乐毅、邹衍、剧辛等有才能的人,纷纷从魏、齐、赵等国来到燕国,为燕昭王效力。燕昭王非常高兴,都委以重任。与此同时,他对待百姓更是关怀备至,史料记载:“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无论谁家有婚丧嫁娶等事,他都派出官员过问。他与百姓同事安乐,共度苦难28年,终于把燕国治理得国富民强,受到举国上下的一致拥戴。

后来,燕昭王终于找到了时机,便派乐毅为大帅,联合其他诸侯国大举攻打强大的齐国,攻破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微弱的燕国使得春秋时期最强大国家之一的齐国险些灭亡,令天下所有人都瞠目结舌,不敢相信。

――《战国策・燕策一》

【求解驿站】比喻共同享受欢乐幸福,共同承担祸患苦难。

【活学活用】在~的岁月里建立的感情才显得牢固。

【妙语点拨】郭隗向燕昭王提议的“求士之策”可谓双赢。一方面,使得自己得到了富贵与权势,一辈子过着幸福的生活。另一方面,燕昭王也成功找到了贤士名将,最终实现了富国强兵、报仇雪恨的愿望。郭隗无疑是聪明的智士,一针见血地点明了人才招揽的关键。而励精图治的燕昭王更加聪明,稍加点拨就能从谏如流,遵行如斯,可谓是一代明君。

【近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患难与共

隋朝历史小故事 篇11

隋炀帝多次发动战争劳民耗财,最终引起统治危机。公元6,山东、河南大水成灾,漂没四十余郡,王薄率众于长白山(山东章丘)发动民变,抵制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唱出著名的《无向辽东浪死歌》。当时民变范围大多集中在山东地区,不久被隋军镇压。公元6,刘元进据吴郡,自称天子,同年被灭。直到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于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举兵叛变,达官子弟纷纷参加,隋朝统治阶级正式分裂,带动全国各地纷纷叛乱。

河南地区有翟让、李密的瓦岗叛军。公元6,翟让在李密建议下,攻破要塞金堤关(河南荥阳东北),打下荥阳诸县。公元6,瓦岗军又攻破距东都洛阳的粮食存库兴洛仓。由于李密擅长作战,翟让让位给他。李密自封魏公,建国魏,以洛口为根据地。随后占领回洛仓,直逼洛阳城下。然而内部纠纷猜忌使得李密杀翟让等人,最后投降越王杨侗。

河北地区有窦建德的叛军,公元616年,窦建德领导河北叛军转战河北各地,占据冀州大部分地区,两年后自封夏王,建国夏。

江淮地区以杜伏威、辅公祏较强。公元613年,两人在齐郡(今山东)举兵叛乱,随后南下到江淮南地区发展。公元617年,占领高邮,切断江都(今江苏扬州)与北方的联系。杜伏威自称总管,以辅公祏为长史。

隋廷在此局势下迅速的土崩瓦解。公元616年,隋炀帝命越王侗留守东都,自己率众前往江都。他下令筑丹阳宫,准备迁都丹阳(今南京)。跟随他的大臣卫士大多是关中人,不愿意长居江南,加上江都粮尽,人人北逃关中。公元64月11日,宇文化及、司马德戡与裴虔通等人发动兵变,弑隋炀帝,拥立隋炀帝侄子杨浩为帝。

不久宇文化及又弑秦王浩自封许帝,建国许。隔年被唐将李神通与夏王窦建德联合剿灭。公元617年5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第三个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

公元618年6月12日,李渊逼迫隋恭帝禅位,公元618年6月18日,李渊正式称帝,建立唐朝,为唐高祖。中原地区得知炀帝死讯后,公元618年6月22日,洛阳留守“七贵”拥立隋炀帝次孙越王侗为帝,即隋哀帝;公元65月23日,王世充废隋哀帝,两个月后弑之,隋朝亡。

清朝历史小故事 篇12

第二年春天,主持考试的官员把会试文章以及录取名单拿给嘉庆过目。嘉庆翻了翻,说,这些文章太差太差。主考官瞎眼了?主考官诚惶诚恐,偷偷问皇帝的近侍,这一科的文章不错啊,大家公认比前几年好,怎么把皇上气成那样?近侍回答,你们没有录取龙汝言,皇上不高兴了,又不便明说。主考官恍然大悟。第二年,龙汝言自然榜上有名。嘉庆亲自主持殿试的时候,先打开弥封看了看名次,龙汝言是第一名。他什么都没说,又悄悄封上了,但大臣们估计,皇帝心里应该小小地高兴了一下。

殿试合格的,算是天子门生。龙汝言作为皇帝的学生,被授为实录馆纂修。实录馆乃整理皇帝言行录的部门,而龙汝言熟读清朝先皇的作品,这个位置自然很适合他。但谁也没想到,龙汝言正是跌倒在这个位置上。话说龙汝言由于家贫,仰仗岳父供养,妻子颐指气使,经常给他气受。龙汝言想,我都是皇上的学生了,这败家娘们儿还拿我不当人,真是瞎了狗眼。赌气躲了出去。第二天,馆吏把高宗实录(乾隆言行录)拿来给龙汝言校勘。第三天,馆吏来取,龙的妻子又原样不动地交还给对方。而龙汝言不在家,根本不知道此事。签有“龙汝言”大名的稿子交到嘉庆皇帝手上,嘉庆一看,“纯庙(乾隆的庙号)”居然被抄成了“绝庙”。按律这是灭门的大罪啊!嘉庆思考良久,下旨说:“龙汝言精神不周,办事疏忽,着革职永不叙用。”人们都明白,这也就是龙汝言,换成别人,早就咔嚓了。

嘉庆死后,龙汝言以旧臣的身份被特许参加追思会,即“哭临”。龙汝言跪在棺椁前哭得死去活来。即位的道光一看,这龙汝言很有良心,还是继续做官吧,就赏了一个内阁中书的头衔给他。但谁知道龙汝言是哭嘉庆呢,还是哭自己的命运呢?

上一篇: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下一篇: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