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类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类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共4篇)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类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篇1

【2011·巢湖一检】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四书》是儒家重要的经典,其中的“仁爱”“忠恕”之道,“己欲立而主人,己欲迭而选人”,“己所不欲,匆施于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格言,不仅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而且是奎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摘自百度百科·《四书》

请回答;

(1)《四书》是指哪四书?说出上图《四书章句集注》的作者及其主要成就和影响。(5分)料材二 18世纪初,《四书》已被奎部译成欧洲文字,以巴黎大学为中心形成了一股 来”,“这个制度防止了权力的世袭化,保证了知识阶层的合法对流。”“在这个地球上曾经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州‘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摘编自《中国大形势》

(2)概括材料中伏尔泰赞赏的中国文化内容。(3分)(3)有人认为伏尔泰的言论只是“借助孔子进行革命”,是对中国文化的“误读”。根据上述材

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6分)

【答案】 26.(14分)

(1)《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2分)作者:朱熹(1分)

成就和影响: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理学从此成为南宋以后长期的官方哲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至国外,甚至形成“朱子学”派。(2分)

(2)内容:君主专制;科举制;儒学伦理道德(3分)

(3)伏尔泰盛赞中国文化只是为了反对法国君主专制、宗教神学和提倡理性的需要;中国的封建制度和儒家思想促进了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明清时期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导致中国全面落后并与西方差距拉大。(6分)

【2011·宁波期末】1.有学者在评价中国某位先哲的思想时说“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

用心

爱心

专心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这一先哲思想当为

A.老子的“无为”思想 B.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 C.庄子的“齐物”思想 D.墨子的“尚同”思想 答案1.C 【2011·东城一模】10.河南少林寺钟楼前有一块石碑,碑上刻有“混元三教九流图赞”,赞语是:“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各有所施,一以贯之”。碑文反映出当时的文化趋势是()

A.儒、释、道三教的斗争

B.儒、释、道三教合一

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D.佛教在社会广泛流传 【答案】10.B 【2011·巢湖一检】3.“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步,丑妇之贱态。”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中与此最相符合的是

A董仲舒 B李贽 C康有为 D.陈独秀 【答案】 3.B 【2011·丰台期末】2.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

A.民贵君轻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 【答案】 2.B

【2011·丰台期末】3.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杂陈。与孔子的“仁”相比,墨子的“兼爱”注重

A.恻隐之心,人的善良本性

B.倡导重义轻利

C.道德的重要

D.无等级名分差别

【答案】 3.D 【2011·丰台期末】9.两宋以后,程朱理学确立了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主要是因为理学

A.易于被知识分子理解

B.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现实 C.有利于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D.摒弃佛、道的干扰,振兴了儒学

【答案】 9.C

【2011·东城一模】4.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得到一头小鹿,交给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大夫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对大夫减轻了处罚。董仲舒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B.礼主刑辅

C.天人感应

D.兼相爱、交相利 【答案】 4.B

【2011·东城一模】7.李贽抨击理学家:“实多恶也,而专谈志仁无恶;实偏私所好也,而专谈泛爱博爱;实执定己见也,而专谈不可自是。”下列对李贽思想评价不正确的是 .()A.挑战正统思想

C.批判理学家虚伪

B.否定儒家思想 D.反对绝对权威

用心

爱心

专心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举一例说明“士”的崛起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5分)

材料二 这些哲人受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虽然这对任何时期的任何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严峻考验,但是,对于已过了全盛时期、许多关节嘎嘎作响的法国旧制度,是尤其严峻的考验。因而,这些哲人使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毁灭性的批判的猛击。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美)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些哲人们思想的主要特征。“他们发展起一系列的革命原则”主要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原则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材料三 他的思想中包括一整套西方的政治价值观,这是康有为与其他同时代维新派思想家全都具有的,所不同的是康氏用一种思想体系来阐明这些价值:这个体系不但把他们纳入对儒家总的解释之中,而且将它们和清末国内的重要思潮联系在一起。由于康有为以人们熟悉的传统形式提出问题,因而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发挥的号召力比以往其他形式所发挥的要大得多。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3)根据材料三,分析康有为思想的主要来源。《剑桥中国晚清史》作者认为康有为思想主张的特点是什么?(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这些有识之士在社会转型时期起到的作用。(2分)

答案

用心

爱心

专心

想们先天不足,楚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孟德斯鸩、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二共和带3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回答:

(1)分别慨括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2分)

(2)根据材料三,结合法国历史分析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极力推崇“中国文化”的目的有哪些?(4分)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被称为“中世纪末的产物”而欧洲启蒙思想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4分)

答案

[2011·南昌一调]6.周敦颐是湖南道州濂溪人,后人称其为“濂溪先生”,是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主静”的修养方法,强调“无欲”。这一修养方法的实质是()

A.发扬光大“无为而治”的思想

B.淡化儒家重现世事功的主张 C.努力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体现佛、道思想对儒学的冲击 答案 6.C

[2011·南昌一调]5.“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语出宋真宗赵恒)这首诗不能说明

()

用心

爱心

专心

C.朱熹、王夫之、顾炎武

D.王夫之、王守仁、顾炎武 答案 6.A

【2011·杭州一检】5.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前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答案 5.A

【2011·石家庄一检】ll.l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他宣扬的进化论思想在当时风行全国。胡适说:(进化论的介绍和传播)“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这说明严复的《天演论》及其思想

A.刺激了国人的民族自强意识 B.确立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 C.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科技发明 D.直接推动戊戌变法高潮的到来 答案 11.A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回答24—26题。

【2011·山东泰安期末】24.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折射出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专制皇权加强、“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答案 24.D

【2011·山东泰安期末】25.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

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答案 25.B

【2011·山东泰安期末】26.明清时期,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在反思和批判旧儒家思想的同时,又继承了传统儒家思想的一些精髓。下列能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①以天下为己任 ②凡为帝王皆贼也 ③议会至上,实行众治 ④经世致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用心

爱心

专心答案 26.C

2011·寿光一抽】5.西汉时,一大夫随武帝外出打猎,武帝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

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日:“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

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 B.“以仁入法” C.“性善说” D.“致良知” 答案 5B.【2011·浙江五校联考】6.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答案 6.B

【2011·豫南九校四联】3.“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 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请根据所节录文献内容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的观点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 3.D

【2011·浙江五校联考】6.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答案 6.B

【2011·寿光一抽】5.西汉时,一大夫随武帝外出打猎,武帝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

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日:“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

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 B.“以仁入法” C.“性善说” D.“致良知” 答案 5B.【2011·潍坊质检】22.“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A.董仲舒

B.程颢

C.朱熹

D.王守仁

用心

爱心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类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篇2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中历史新课程中, 有大量可以用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素材。我认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重要精神支柱,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影响中外古今,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优秀素材。

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 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

在历史教学中, 我有意识地对中外思想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而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通过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 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创新, 就没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这种历史和现状, 创新是建立在综合国力强大基础之上的, 教育学生只有发奋努力学习, 立志报效祖国, 才能不断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 使中国更加繁荣昌盛, 更加走向世界, 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新意识仅仅是创新能力的起点, 创造性思维才是创新能力的“内核”。调查研究表明:“创造力是后天培养和造就的, 故人人都能创造”。所以我在历史教学中开展了创造性思维训练, 训练不是只针对高智力学生, 也不限于中等以上学生, 而是面向全体学生, 让他们都有机会进行思维创造力的训练, 真正具备创新能力。那么, 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力”,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让学生能够透过重重迷雾“一眼看穿”事物的本质。

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起步器。明清时期,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政治上: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思想文化上:宋明理学的僵化等。通过这些分析, 学生豁然开朗, 原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从本质上认清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类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篇3

一、单项选择题

1.孟子对孔子的思想主张加以继承和发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更为系统的“仁政”思想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在孔子“性相近”观点的基础上发挥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④提出施政用 “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儒生们讨论儒学经典,前来太学门前围观听讲的人不可胜数。汉明帝这样做的目的是()

A.树立皇帝的权威 B.推行儒学教化 C.显示皇帝的学问 D.实行仁政 3.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它是封建社会的进步思想 B.它主张实行仁政,得到人民拥护 C.它迎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学子只有信奉儒家学说,才能人仕 4.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有()

①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②注重气节与品德③发奋立志 ④敬畏天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6.明清时期出现反对君主专制独裁的进步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 B.封建专制的残酷压迫

C.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传人 7.重视或发展民本思想的思想家有 ①孔子②孟子③韩非子④黄宗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8.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的思想实质上反映了()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9.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礼义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10. 朱熹和王阳明都对“理”进行了不同阐释,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 A.否定佛教、道教的教义 B.发扬光大儒家学说 C.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1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条件是 A.社会经济发展 B.“士”阶层壮大 C.各国招揽人才 D.阶级关系的变化 12.下列有关图中人物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A.他周游列国,宣传“仁”的学说

B.他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现象 C.他注重整理古代典籍,传说他编订了《诗》《书》《春秋》等 D.他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13.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学说的继承与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①把孔子“仁”的思想具体化②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之间的关系③指出了统治者得民心的重要性④主张“尚贤”“非攻”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14.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在当今世界哪些观点上还有继承和发扬的价值()①“仁”的学说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有教无类” ④“贵贱有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儒家思想到了汉代被赋予新的含义,即

A.人定胜天 B.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 D.实行仁政 16.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

17.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宋明理学 B.佛学 C.黄老之学 D.民主思潮 18.宋明理学的形成是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了()A.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B.佛教和法家思想 C.道家和墨家的思想 D.佛教和墨家思想 19.程朱理学的基本主张是()①“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②“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③“存天理,灭人欲”④“宇宙便是吾心”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下列哪些观点属于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①“心性论” ②“宇宙便是吾心” ③“致良知” ④“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阅历的相同之处表现在()①都生活在明末清初②都参加过抗清斗争③学术活动均集中在哲学领域④都受到过文字狱迫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22.明末思想家李贽指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主要反对()A.封建君主的文化高压政策 B.封建统治者的闭关政策

C.理学压抑人的自然欲求 D.形神分离的佛教观点

23.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倡“众治”,反对“人治”,其进步性主要在于它()A.吸收西方民主思想 B.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 C.动摇封建正统思想 D.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性色彩

24.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清·丁云鹏·《三教图》 庄子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材料二

材料三 宋代的程颢、程颐兄弟

材料四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为什么还能出现材料一“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

(2)材料二所描绘的情景在什么时候成为盛行的社会热点?最早可能出现在

(3)材料三所示人物的思想主张与材料四所示思想的内容有何共同之处?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朱熹的学说为什么会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5)明末清初,李贽等思想家批判了儒家思想;五四运动中,民主资产阶级又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在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儒家思想?

27.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以德治国”是我党反复强调的重要方针。依据下列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孔子 董仲舒 朱熹 顾炎武

(1)结合有关史实回答,图示人物在治国方面的主张有哪些?他们的主张所反映的本质是否一致?为什么?

(2)图示人物的思想主张之间有着怎样的继承与发展特点?请简要说明之。

(3)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德治与儒家传统思想的德治有什么本质区别?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 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 swell。”这一思想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应回答

A.Kong Qiu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影响。下列表述不确切的是

A.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B.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C.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D.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3.下列内容不属于苏格拉底关于道德方面的主张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道德就是知识 C.知识就是道德 D.知德合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据此回答4-5题。

4.上文中的“纱幕”主要是指中世纪在欧洲盛行的 A.古希腊罗马文化

A.“异端”运动 B.封建领主制 C.宗教神学 D.人文主义

5.上文中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是因为从意大利开始的

B.文艺复兴运动 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宗教改革运动

6.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

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③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④天赋人权,生来自由平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②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④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A.它没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化完全复兴出来 B.它把古文化古为今用

C.它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D.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Kuang 2.称古智者学派是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的9.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兴起后,迅速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并达到高潮的根源是 A.人文主义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 B.近代民族国家普遍形成 C.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各国普遍出现 D.封建统治日趋腐朽没落 0.文艺复兴运动最主要的影响

A.促进了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 B.促进了欧洲自然科学的产生 C.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促进了欧洲人民思想的解放 11.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性质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①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新浪潮②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③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一次伟大变革 ④它把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桎梏下彻底解放出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13.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是

A.反对禁欲主义 B.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矛头直指教皇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 14.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A.肯定了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 C.人文主义藐视宗教作用的思想 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15.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相同点有

①都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出现的②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③都反对宗教信仰④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启蒙学说发展了人文主义,这主要表现在

A.反对教权主义和蒙昧主义 B.宣传天赋人权 C.提倡自由平等 D.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17.下列对启蒙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动法国的革命的爆发 B.首先兴起于意大利

C.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生 D.影响了亚非拉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18.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19.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许多画家都创作了一些宗教题材的作品,但人民却认为这些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原因在于他们的作品 A.表现了人的形象和现实世界

B.贬低了神的地位和抬高人的形象 D.讽刺了教士的虚伪和教徒的无知 C.揭露了神的虚幻和教会的腐朽

20.程功同学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归纳为一个专题,这个专题的名称可以确定为 A.思想解放的作用 B.民主革命的影响 C.政治改革的意义 D.民族战争的结果 21.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变化中,最本质的是 A.运动中心的变化B.体现不同阶级的意志

C.对封建专制制度斗争的彻底性

D.领导者的变化

22.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和欧洲启蒙运动宣传的理性主义的共同思想特征是 A.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现实生活的享乐 B.反对封建束缚,崇尚自由平等 C.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 D.反对私有制,批判圈地运动的罪恶 23.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最大的不同表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方面 B.反对天主教方面 C.斗争性质方面 D.斗争方式方面 24.启蒙思想倡导理性而不是用外界的权威来判断事物,其中“理性”主要是指 ①以人为主体的思考与判断②注重真实,尊重科学③不唯上帝,不唯权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④摆脱神学束缚

25.有人认为,理性是“人类认识真理的能力”,“人类的精神不靠信仰的光亮的帮助而能够自然达到一系列真理”。这种观点出现在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26.1778年,伏尔泰因病逝世,巴黎人民为他树立了纪念铜像。在他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对此碑文理解正确的是 A.他发展了洛克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B.他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C.他是法国启蒙运动无可争辩的领袖,影响深远 D.编撰了《百科全书》,使启蒙思想深人人心

27.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

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句话的含义是

A.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 B.世俗权力受教皇的委托 C.教会权力只受上帝的制约 D.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的权力

28.卢梭岛是人们漫步日内瓦湖畔时的首选人气小岛,也是缅怀卢梭的地方。卢梭 被世人如此景仰的主要原因是:

A.他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B.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影响深远

C.他坚决否定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D.他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三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四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启蒙思想家为什么把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 “理性的阳光”是指什么?

(2)材料二所体现的是什么思想?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这种思想在政治上的实践,并指出这种思想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

(3)材料三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4)据材料四,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5)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三与材料二、四各侧重什么?

——卢梭《社会契约论》

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BBCAB CDDAC ADAAC DAABC CCDA 25.答案(1)出现原因:经济上,井田制的崩溃;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阶级关系上,“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文化领域,学术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问”,出现了私人讲学。(2)唐朝。魏晋南北朝时期。

(3)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4)按照朱熹的理论,“理”体现在社会上就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三纲五常”的道德伦理观念,有助于统治者维护秩序,有利于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

(5)儒家思想严重束缚了人性,阻碍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因此受到攻击和批判。但儒家思想有其积极的一面,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人合一”、“仁政”、“民本”积极人世的思想,对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个人修养的提高、新时代荣辱观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对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6、答案:(1)孔子主张“仁”和“礼”;董仲舒主张“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

不一致,孔子主张维护奴隶制度,后三者主张维护封建统治。

(2)都继承了儒家的“仁政”和“民本”思想;董仲舒增加了“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朱熹将儒家学说发展为理学;顾炎武着重对儒学思想的弊端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限制君主的种种主张。

(3)内容不同:儒家的德治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为基本内容的;今天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容的。

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前者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旨在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后者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旨在维护社会主义的稳定和发展、人民的利益。

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1-28 DCACB ADDCD DBDAA DBAAA CBAAD CDC 29.(1)因为当时的神学世界观和天主教会对人民的思想进行严密的思想控制,严重禁锢了人民的思想发展。(2分)

“理性的阳光”是指资产阶级所宣扬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2分)(2)体现了三权分立的重要思想。(2分)

政治实践:美国的民主共和制,把国家权利分为立法、司法、行政,分别由议会、法院、总统所掌握。(2分)影响:提出了反对封建专制在政治制度上的具体解决办法,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2分)

(3)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2分)作用:对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起了进步作用。(4分)(4)①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严格监督。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类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篇4

E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8.E1[2014·江苏卷]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8.A [解析] 本题以1953年《人民日报》报道内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题干中的时间1953年以及“当选的代表”“旧社会„„哪有妇女的选举权”等信息,可以推断出当时中国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故本题选A项;B项时间是1954年,不符合题意;C项材料中没有提及;D项中法制化不符合题意。

37.C2、E1、J1、I1、I2、N2[2014·北京卷](36分)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8分)

材料二

图(a)公元1400年前世界主要贸易路线示意图

图(b)公元1400—1800年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示意图

·1·

图(c)公元1900年前后世界主要航海贸易路线和铁路示意图

图(d)公元2013年五大跨境电子商务

市场对中国商品网购需求预估示意图

(2)阅读图(a)至图(d),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14分)

37.[答案](1)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

(2)示例1:

公元1400年之前,古代人类活动分为若干区域,彼此虽有联系但不密切。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但欧亚与非洲、美洲的直接交往较少;贸易以农业和手工业产品为主;世界各地以局部性贸易为主,缺乏稳定的洲际贸易路线。这与生产力水平低下关系密切。

1400—1800年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人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他们通过三角贸易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白银、黄金,并用来购买亚洲商品运回欧洲。中国和印度曾经成为白银汇集的中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20世纪,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的交通手段和贸易路线出现了。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世界贸易中居于支配地位。印度和中国等地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革命使得世界联系有了突破性发展,网购让洲际贸易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贸易中保持了领先地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迅速发展壮大。

示例2:

从发展程度看,世界贸易经历了从局部、间断、缓慢逐渐向全局、密切、快速的发展过程。古代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贸易以地方物产交换为主,与其他地区联系较少。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这与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等因素密不可分。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出全球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成为更先进的联系方式。

从贸易过程中反映的科技进步看,古代贸易借助人力和自然力,近代则以工业文明成果为主,如轮船、火车等。20世纪90年代后,网购成为更便捷的贸易方式。

从贸易中心的变化看,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没有世界性贸易中心。1400—1800年间,中国和印度是白银流向的中心,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度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以后,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后来美国又取而代之。如今中国在世界中贸易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3)参考答案要点: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主,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建立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经过长期斗争,建立并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 本题以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和多样的世界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本题的难度较大。第(1)问,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从对神灵地位、自身地位和认识范围较小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第(2)问的难点在于选择怎样的解读路径:一是可以对图(a)到图(d)的信息逐一归纳概括,总结概括时注意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全球化趋势为逻辑线索,做到史论结合;二是可以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各个层面为主线,如以发展程度的变化、发展方式、途径变化、贸易中心的转移为逻辑线索,然后结合史实进行分析阐释。根据中学生的实际,选择第一个解读路径可能更为稳妥。第(3)问难度不大。“学习外来文化”只要结合三个历史事件中学习西方的史实回答即可,但要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学习外来文化的联系是:马克思主义是新中国成立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回答“自身特色的成果”实际上就是回答三个历史事件给中国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理解了这一点,结合所学知识,此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2014·新余质量检测] 1949年4月,周恩来说:“最跟我们接近的是工人、农民、学生和劳动知识分子,其次是小资产阶级,再次是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及其他爱国分子,我们要分别对待,争取他们,教育他们。”周恩来这一言论的目的是()

A.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B.团结各阶层人民共同筹建新中国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1.B [解析] 根据题干时间和“最跟我们接近的是工人、农民、学生和劳动知识分子,其次是小资产阶级,再次是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及其他爱国分子”,可知是团结各阶层人民筹建新中国,故选B项。题干材料中没有提及民主党派的问题,A项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出的,C项错误;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行的,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

2.[2014·宜宾诊断考试]“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D [解析] 据材料信息“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弊病”,可知这个制度应该属于政党制度,故D项正确。A项是国家根本政治制度,B项是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C项是国家机构的根本组织原则,都不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

4.[201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4.A [解析] 从题干看,归绥、迪化的称呼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和思想上的控制;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两地更名,新的称呼不再有这样的色彩,反映出中央政府在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故选A项。B、C、D三项与题意无关。

E2祖国统一大业

6.[2014·中山期末模拟]“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求同存异”中的“异”的本质内涵是指()

A.不同的国情

B.不同的社会制度

C.不同的经济水平

D.不同的生活习惯

6.B [解析] 材料说“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则求同存异中相同的是“一国”,异就是“两制”,故B项正确。两岸是同一个国家,所以国情是相同的,A项错误;两岸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活习惯不同,但这不是影响两岸关系的主要内容,故C、D两项错误。

7.[2014·盐城模拟]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A.发展了《告台湾同胞书》

B.放弃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立场

D.标志“一国两制”方针正式形成7.A [解析] 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不仅要和平统一,而且要尊重台湾的现实和现行制度,故A正确。材料不能表明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排除B;“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提出来的,排除C;“一国两制”方针正式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排除D。

8.[2014·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 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说道:“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深圳中英街开始流传着一个谜语:1997年之后是什么?”历史发展揭示出的谜底是()

A.经济特区B.特别行政区

C.“九二共识”D.澳门回归

上一篇:《强项令》教学设计下一篇:浙江省高院关于民间借贷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