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班级文化建设

2022-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礼班级文化建设

卫生高职校“礼”文化的构建

[摘           要]  卫生高职院校承载着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应用型、实践型、服务型的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因此,“礼仪教育”是卫生高职校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卫生高职校需要一以贯之的特色教育工程。对卫生高职校“礼”文化的构建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  卫生高职校;“礼”文化;构建策略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早在西周初年,就在周公的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和习惯进行了补充、整理,制定出了一整套用于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行为规范及相应的典章制度和礼节仪式,这就是著名的“周公制礼”。到了春秋时代,因“礼崩乐坏”,于是孔子重新修订了礼仪,后经历朝历代的完善,逐渐形成了我国独特的礼文化,其中蕴含着的“重秩序”“重合作”“重个人修养”等观点与我们现代卫生高职校“药学”和“护理”专业教育所需的教育资源与追求的精神十分吻合。在卫生高职校“药学”和“护理”专业教学中,对我国传统的礼文化进行推陈出新,并将其应用在教育教学当中,对促进卫生高职校高素质职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能促使卫生高职校的学生面向传统更好地“知礼”,促使他们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卫生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需求,从而树立“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信,进而在人生职场上赢得成功和尊重,收获出彩人生[1]。

一、我国传统礼文化概述

礼乐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化史中第一个完备的文化形态,正是因为周公借鉴了夏、商二代的宗法礼仪,取其精华,并进一步发展,制礼定乐,将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化推向了顶峰。所以,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发自内心地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周公制定礼乐文化,直接孕育了影响我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而在儒家文化中,礼文化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礼是儒家道德的标准,是教化的手段,更是辨明是非的准则,几乎等同于“法”的存在,荀子在《礼记》中就将礼与孝并重,作为安邦治民之法,因此,“礼”和“孝”就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标识。

在儒家思想中,十分强调“礼”。孔子的“立于礼,成于乐”成为历代儒家人格修养必备的两大纲目。首先,礼重秩序。在传统儒家文化中,十分强调“礼”的非法律维持的文明秩序。正如孔子所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由此可见,礼是对人放纵行为的一种道德约束。其次,礼重人际关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十分强调秩序与和谐,正如孔子所言:“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我国传统礼文化正是追求“和而不同”的君子文化。最后,礼重个人修养。自古以来,我国的儒家传人十分强调个人的修养,重视“仁、义、礼、智、信”,讲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二、卫生高职校开展“礼”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药学和护理两个专业是卫生高职校重要的专业组成部分,其毕业生就业方向为各级医药卫生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医药卫生行业对卫生高职校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还要求必须爱岗敬业、综合素质高。其中,“基础扎实”和“技能过硬”属于“硬件”条件,而“爱岗敬业”和“综合素质”则是一种“软实力”,这种软实力的提升,就必须运用我国传统的“礼”文化进行教育,促使学生通过“礼”文化的熏陶,逐渐掌握我国传统礼文化中蕴含的从人生追求到人际相处之道的智慧,从而成为有文化、有追求且彬彬有礼之人[2]。

三、卫生高职校“礼”文化的构建策略

在卫生高职校,要想开展“礼”文化教育,不能机械地用传统“礼”文化对学生进行直接的“灌输”,而是应该运用现代化的视角加以重构,精心梳理并提炼出礼文化与现代卫生高职校教育的契合点。具体而言,卫生高职校对药学和护理两个专业的学生进行礼文化教育时,应采取如下策略:

(一)传统文化进校园,构建平等礼让的校园秩序

《左传》有云:“让,礼之主也。”而《礼记》则强调“礼尚往来”。这两部蕴含礼文化的儒家经典都强调了礼的本质——尊重、平等和礼让。在当前社会,人人平等,药学和护理两个专业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虽然要有服务意识,但绝不是低人一等,两个专业在医药卫生事业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卫生高职校构建“礼”文化,首先必须构建尊重、平等和礼让的校园秩序。学校必须強调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平等,同时也必须强调学生之间的尊重和平等,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学校必须在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传统礼文化教育。如,对广大师生讲解“仁”的思想,让广大师生树立“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人生境界,这样才能促使广大师生从内心深处认同“礼”,发自内心行使“礼”,相互尊重,从而逐渐构建尊重、平等和礼让的校园秩序。

在具体实践中,以某卫生高职校为例,在学校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丰富校园科技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搭建国学经典诵读平台,开展青春诗会综合实践活动,诵千古美文,传承中华文明;让学生静心习字养心性,感受中国书法的意蕴美;传承民族精粹,成立百乐琴社社团,葫芦丝、琵琶、古筝等极具民族特点的乐器走进学生的第二课堂,让学生体验民乐的古韵美,将剪纸、围棋、文学融入其中,陶冶学生情操。学生在高品位的精神氛围中,礼文化深入心田。

(二)组建社团参与实践,打造和谐友爱的校园风气

在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的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教育领域中,也明确强调合作,同时合作精神也是当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内容。而在我国的礼文化思想中,和谐友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3]。因此,在卫生高职校的教育中,还应积极向学生渗透传统礼文化的和谐友爱思想,逐渐打造和谐友爱的校园风气。在教育实践中,学校应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具备爱心和宽容心,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智慧,面对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以儒家礼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精髓,对于保持人的高尚道德情操,维系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实践中,各班展示班级礼仪文化展板,宣扬“诚信、友善、和谐”等传统价值观;圣贤经典文图分布校园墙壁,使学生举步移目都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组建礼仪社,让学生社团真正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从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打造和谐、友爱、谦让、志愿服务的校园风气,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健全志愿服务品牌,弘扬内修向上的校园精神

在实际生活中,我国传统的礼文化强调的是涵养性情、提升道德修养。正如笔者在前文所说,礼是儒家道德的标准。在卫生高职校开展礼文化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让他们能够“仁”而“知礼”、“义”而“行礼”,最后能够知书达“礼”[4]。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在实际教育中,学校应利用走廊、图书室、橱窗、微信公众号等宣传传统的礼文化;开展汉式成人礼等活动,告诉十八岁的学生,做人要有诚信、有担当,美好的时代属于有责任的青年,担当责任是一种对生命的虔诚;同时,学校层面应将礼仪文化加入传统德育课程,引导学生弘扬内修向上,并将“内修向上”打造成一种校园精神。学校应在暑期导医导诊等社会实践中加强礼仪文化的教育与传承,促使学生能够积累礼仪知识,端正自身的态度,并以卫生健康类专业特色为核心,建立健全专业化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不仅弘扬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精神,更凸显“敬畏生命、珍重健康”的医学终极价值观,逐渐将传统礼文化的道德礼仪内化迁移,从而使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成为具有渊博知识、高度文明精神和高尚品德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这样才能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好的发展,赢得社会的尊重。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礼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品格,在卫生高职校的教育中,构建礼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價值。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让传统“礼”文化沁入心田,不仅能提升卫生高职校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还能促进我国传统礼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责任、担当责任、尊重生命、守护生命。因此,卫生高职校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重视传统礼文化的教育,与常规德育工作相结合,并将其与专业课程教学、职业精神教育并重,从而逐渐构建“礼”文化教育环境,促进“礼”文化传承,进而让学生获得感悟和成长,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出更好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刘世伟.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高职校园“礼”文化的职业教育与传承[J].高教学刊,2020(2):169-171,174.

[2]杨修平.儒家“礼”文化对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启示[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1):10-13.

[3]秦志红.礼仪教学对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0,34(1):85-89.

[4]张丽玲,林丹霞,黄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2):146-147.

◎编辑 李 争

作者:吴蓉

第2篇:关于中国礼文化研究的思考

[摘 要] 世界文化有两大类型,即原生道路的文化单元和次生道路的文化单元。中国文化整体上是一个礼文化模式,具有原生性、循序渐进性和包容性。通过分析和揭示中国礼文化各个方面的特征,及其所决定的儒学(儒教)的特点和走向,可以看出东西方的差异不是简单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是有着整个体系的差别。

[关键词] 古代历史;中国礼文化;原生;儒学;宗教;疑古思潮

[

Key words:ancient history; Chinese ritual culture; native; Confucianism; religion; ideological trend of suspecting the ancient

自从章学诚提出“六经皆史”以来,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我又根据前人的论述,及研究心得,提出了“六经皆礼”的看法。既然二者同在中国,它们是何关系,就必须首先说明。笔者认为,二者在中国,是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述。但要提醒大家,出了中国,二者就不具有同一性。

历史,好理解。虽然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规律对现实和未来都有影响,但说的都是过去。而礼则不同,所以,还要加以说明。

按照传统的看法,礼有体、履之分。但自西学东渐以来,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故关于什么是礼,分歧很大,这也是导致笔者不得不说明的原因。

我认为,关于什么是礼,应该把握三重意思:

第一,礼是习惯、习俗,是约定俗成的不成文法。如《礼记》中讲:“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这无疑就是习惯、习俗。故李亚农认为,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数百年的习惯”。这与《仪礼》的内容是一致的。

第二,礼是“一以贯之”的传统。如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敏以求之”。又说:“吾道一以贯之”。说明,这不是孔子之“作”“一以贯之”,而是中国的传统“一以贯之”。孔子不过是将其中的义理抽象出来,以达到维护、推动其发展而已。李亚农把它理解为习惯、习俗,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也有不足《李亚农史论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32页。。其正确的一面是,中国的礼都是起源于习惯、习俗。其不正确的一面是,把礼理解得太短,只有“数百年”的历史,而且把“一以贯之”的东西也丢掉了。中国的礼,何止“数百年”,说它有几千年、几万年都不为过,因为它是与生俱来的。由于这么长,中间肯定有损益、变化。但不管怎样变化,其中始终有“一以贯之”东西存在,这就是传统。“一以贯之”,不过是其属性。当然,李亚农的理解,是不包括儒学的,这也是他的不足。所以,只有把儒学也包括进去,才是正确的,人们也才能看到“一以贯之”的东西。故不把礼看做是“一以贯之”的传统,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第三,中国的礼是有序的历史。虽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但不是我们所说的“有序的历史”。我们所说的“有序的历史”,是指人类必须经过的全过程。它没有中断,没有跳越,而是每一个阶段都经历了的循序渐进的活文化。迄今这样的历史,只有中国有,其他国家和民族都没有。如:西方的活文化,止于希腊、罗马。至于希腊之前的迈锡尼文化和克里特文化,都是以后考古才发现的。印度的活文化,则止于吠陀时代。吠陀之前的哈拉巴文化、墨亨左达罗文化,也是以后考古发现的。至于中东,更是像走马灯一样的更替。其活文化,止于《旧约》和犹太人,以及后来的阿拉伯人。故日本学者薮内清教授指出:“在世界上,与中国同样建立起古老文明的地域有埃及、中东、印度河流域等,然而,无论哪一种文明,都早在两千年前就灭亡了。没有一个像中国那样,使同一民族及其文明保存至今天。中国文明的产生,真可以说是世界的奇迹。”[日]薮内清,梁策,赵炜宏译:《中国科学·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正是中国这种活文化的循序渐进性和连续性,所以,哈佛大学的张光直教授提出,世界文化可以划为两大类型,即连续型和突破型张光直:《连续与破裂:一个文明起源新说的草稿》,载《中国青铜时代(二集)》,1990年版,第131-142页。。我则根据马克思关于农村公社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和再生形态的论述,把世界文化看作两大单元——即原生道路的文化单元和次生道路的文化单元。在这两大单元中,由于只有中国文化独立地构成了原生道路,所以,“六经皆史”和“六经皆礼”才有这种同一性。但出了中国,就不具有这种性质。

范文澜先生根据中国传统、西学和马列主义,在其《经学讲演录》中指出,所谓礼,就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总和《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300-336页。。但范老的看法,在当时的学术氛围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今天在礼学日益昌明的时代,范老这一看法,应当引起我们应有的重视。

至于礼的内容,则是历代学者研究的重头戏,笔者当然也无法回避。这里无法详述自己的看法,仅就有关问题及心得,谈点见解。

由于西方文化,或者说,除中国之外,历史都不是有序的,其他所有的活文化都是文字以后的产物。所以,西方(即近现代)把有文字的历史看成金科玉律,认为只有有文字,才是文明社会,没有文字,只能是原始社会(不过这点,现代也有了突破口,因为美洲的印加文明,据考古发现,存在了一千多年,却至今没有文字,故这种文明是怎样传承下来的,在西方看来,至今还是一个谜)。但中国文化却是个例外,这就是礼。中国人举手投足之间,都受到礼的制约。不但有文字的历史是礼,而且无文字的历史也是礼。所谓“经礼三百,曲礼三千”,正是中国的礼具有全覆盖性的象征。因为没有长期的积累,只凭短期的习惯、习俗,是不会有这样庞大的系统的。没有“一以贯之”的传统,是不会有统一的文化性质的。至于经常中断和跳跃,更不会有文化的内在和谐和无冲突性。正是礼的这种性质,引起了人们的极度重视。这也是笔者感觉无法绕过的问题,故我们的视线,也不得不从“经礼三百,曲礼三千”谈起。

关于“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即郑玄和臣瓒、叶梦得、朱熹的看法邹昌林:《中国礼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关于“曲礼三千”,二者基本相同,即人们的行为规范——“履”的内容有三千项之多。至于“经礼三百”,二者则分歧很大。郑玄认为,“经礼”是指《周礼》三百六十官,所谓“三百”,不过取其成数。这是制度,是“体”。朱熹则以孔子所说为据,认为“经礼”是指像《仪礼》那样的大礼,原有三百篇之多,只是后来丢失不全了。且《周礼》在汉代,只称《周官》,而不称《周礼》。故郑玄用官数代替礼数,也是错误的。

第三种看法,却是笔者的。笔者认为,朱熹对郑玄的批评,有其合理之处,但否定《周礼》制度与“经礼三百”的联系,是有问题的。笔者认为,关于“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必须看到礼的三个层次,才是合理的。这就是曲礼、经礼和常礼(即达礼)。经礼与曲礼的区别,一个是指有成套仪式的礼,有“三百”项之多。并根据文献考证,至今还能见到九十多项的名称。至于曲礼,则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如怎么走路,怎么吃饭,像《礼记·曲礼》等记载,这样的没有成套的仪式的礼有很多,具有全覆性,所以号称“三千”。曲礼、经礼,都是即实之制,人们不需要特殊去掌握其程序。掌握其程序的人,是特殊相礼之人。如果人人去掌握其这么多程序,岂不要皓首穷经,还怎么做事?所以,那种认为“经礼三百”是人人需要掌握的看法是错误的。至于《仪礼》17篇,笔者认为,原本就是如此,既没増加,也没减少。但这17篇,是人人需要掌握的,所以称为常礼或达礼。之所以如此,不但是这17篇包括了“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人文之大数,而且从意义上讲,包括了人生礼仪成人礼的各阶段、各层次的内容。是经过无数代人,如周公、孔子等圣人总结制作,流传下来的。这就是笔者关于“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的基本看法。

至于郑玄与朱熹的不同,笔者认为,不是礼数的不同,而是结构的不同。郑玄的结构是代表了国家体系(即吉、凶、军、宾、嘉)的分类,而朱熹的结构是代表了人生体系(即“始于冠,本于婚、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社”)的分类。二者从起源看,是一致的。只是当这种礼仪模式发生动摇——即“礼坏乐崩”时,人们才更向生活和人生靠近。而当民族矛盾冲突时,则更向民族和国家靠近。这也是中国文化始终坚持家国为一体的真正原因。然而不管何者,其坚持的都是中国文化。也正是因此,中国文化才能始终保持原生形态,具有巨大包容性。

春秋时代,由于“礼坏乐崩”,迫使儒家不得不将其义理抽象出来,以维护和推动中国礼文化模式的发展。故儒家将义理提炼出来,这是中国礼文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以义制仪的时代。因此,孔子所说:“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乎?”(《礼记·仲尼燕居》)实际是漏掉了“义理在礼”。不过,这是孔子的原话,“义理在礼”,这是孔子以后的事情。至于后人的论述,或者是尊重孔子的原话,或者还有不足之处。因此,孔子的原话,从今天看来,应表述为“义理在礼,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乎?”这与《三礼》的称谓也是一致的。

正是以上认识,所以,笔者以为,研究礼,还要有一定方法,才能少走弯路。在这里,我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入手,才能全面把握礼的内容。首先是对生活方式的研究。笔者在有关文章中已指出:“不管怎么变化,人民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即男女关系),以及一切安身立命的东西,都是我们的出发点。”邹昌林:《试论儒学现在面临的发展阶段及其任务》,国际儒联《儒学的当代使命》,九洲出版社,第一卷,2010年版,第350页。这也符合马克思所说的从经济基础入手的方法。其次,才是附着于其上的人文因素,这就是文化。再次,才是人人应该遵守的制度。最后,才是其中的道理,即义理,然后才是其他的因素。当然,这种马后炮,是礼学大家们不屑一顾的。但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不能不知道的。笔者虽不是纯粹研究礼出身的,但恭添礼学行列,也有责任把这点作为经验指出来。

至于什么是礼,这是笔者必须回答的问题。笔者认为,所谓礼,就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左传》及中国的有关典籍指出,狄人由于不知礼或礼义,所以是禽兽。虽然这有骂人的成分,但也说明,礼是为人的起点和终点,不知礼或礼义,就不能称其为人。所以我说,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因此孔子讲:“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也就是说,孝,必须加上人为的东西,不然,就不能称其为人。当然,也不能否定自然的东西,否则连生物也是。所以我们说,礼或礼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是天人合一的整体。

礼是指人的内在的德与外在的行的统一体,所以,为礼,讲究知、行合一,是内圣外王的基础。

由于礼是指人为因素的起点和终点,所以我们说,礼具有最大的包容性。而这种特征,由于只有中国有,其他民族和国家都没有,所以我们说,只有中国文化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又由于儒学与礼和中国文化的一致性,所以我们说,儒学也最具有包容性。

一切文化的核心是其信仰部分。所以笔者说,中国文化可以看作两个圆,外头的大圆,我们称之为“原生文化”,中间的小圆,可以称之为“原生宗教”。正是这种关系,所以,随着文化的断裂、合成、中断,除中国外,文化和宗教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就目前保留下来的中国、印度、希腊三大体系来看,除中国外,其他两教及有关文化都走向了宗教。故我们说,儒学(或儒教)不同于西方所说的狭义宗教概念。

在所有这些狭义宗教观念中,印度是现存文献中见到最早的,所以还能看到原生文化与次生文化的一点端倪,因为它提出了“婆罗们至上,祭祀万能”的概念。所谓“婆罗们”,就是祭司集团;所谓“祭祀”,就是《周礼》中的“吉”礼,它分8项内容,都是宗教观念,顶多再加上“凶”礼的部分内容,其他都丢掉了。这种丢失,不但是其中心意思,也包括其行为部分。至于儒学,是没有这种丢失的,因为孔子讲:“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敏以求之”,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中国文化的所有部分。正是从这样的角度,我们说儒学不是狭义的宗教。至于其他宗教,已经看不出来同《周礼》的关系了。正是因此,所以西方大多数学者把伦理化(即轴心期)以后的宗教,称为狭义宗教,而把原始宗教称为广义宗教。儒学(或儒教)从宗教观念讲,则包括了四个时期的内容:1)伦理化以后(即孔子以后)的宗教;2)伦理化以前的国家(即夏、商、西周三代)的宗教;3)早期文明社会(即五帝时代)的宗教;4)原始(即三皇时代)的宗教。同时,它还包括这四个时期的其他习惯、习俗、传统和义理等内容。从比较我们可以看出,2)3)两项在其他文化的活文化中,都是不存在的。因而,不从中国出发,是看不到人类发展的全过程的。

西方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文化充满了宗教观念,所以中国文化是宗教。我们认为,这种看法错误在于,混淆了自然神和人为神的区别,也与儒学发展的现实不符。

中国大多数学者则认为,儒学(或儒教)不是宗教,从狭义观点看,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因为西方所说的宗教,基本指的是狭义宗教。至于广义宗教,则是由于狭义宗教无法包括原始宗教的习惯、习俗和原始崇拜等内容了,所以,不得不称为广义宗教。

至康有为,认为中国之所以没发展成西方式的现代国家,被动挨打,就在于中国没有西方式的宗教,所以提出了国教说。

当然,也有反例,认为宗教是落后的,只有马列主义最先进,因而提出了儒教是宗教说。

一切理论最深厚的根源在其学理之中,他们根据儒教的落后性和崇拜性,将其表述为宗教,是有问题的,有关看法,我已作了一定说明邹昌林:《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研究·前言》,学习出版社,2004年。。至于这种看法认为,儒教不是西方式宗教,而是非制度化宗教,则还要作一定说明。生活在北京的人,以至于整个中国的人都知道,只有中国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社稷坛、太庙。而这六坛一庙,无疑是制度。那么,它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应该说,它们是从中国进入国家阶段(即夏代)就有的,怎么能说中国宗教是非制度化宗教呢?

只有辜鸿铭(或与他一样的学者),完全站在文化比较学的角度认为,从狭义来说,儒学不是宗教;但从广义(即从社会功能)来说,儒学与佛教、基督教一样,都是宗教邹昌林:《一个谜的揭示——儒学对于中国古代宗教理性化的作用和意义》所引,国际儒联《儒学与当代文明》第二卷762页,九洲出版社,2005年。。辜鸿铭的看法是正确的。但辜说也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原因就在于,他不知道,中国文化属于原生文化,儒学不过是其一个发展阶段而已;而西方文化则属于次生或再生文化。正是因此,我们说中国文化或儒学不是狭义宗教。礼作为原生文化,当然也无法包括在狭义宗教内,只能与广义的宗教一致。而广义的宗教、广义的文明、广义的文化和广义的历史,是一致的,因为一沾“广义”,就是包容一切的意思,这也是笔者希望大家注意范老说法的原因。

既然儒学与礼是一码事,那么,儒学与其他各家是什么关系,就必须进一步提出来。

笔者以为,儒家与道家在文化上是互补的。儒家是站在人生的立场上,来批判“暴君污吏”的,因而是维护人民的生活方式,并推动其发展的。道家也对现实采取批判态度,但却是以退为进,追求小国寡民的社会。但小国寡民的社会,也是以礼为基础的。因此,儒道两家在文化上是互补的。至于法家,也是推动社会的发展的,但他们却以君主为基础。所以,笔者以为,儒法是在政治上互补邹昌林:《儒家春秋大一统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功能试探》,台湾《哲学与文化月刊》25卷第10期,1998。《中国礼文化》33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至于儒家与墨家的关系,还要多说两句。关于“墨翟”的“翟”,有的学者,如顾颉刚已指出,这就是“狄”——即狄人。至于“墨”,至今还只有刑徒的看法,至于民族关系,现在还无人指出。笔者认为,所谓“墨”,就是狄人的丧俗。晋文公死,还没来得及下葬,秦国就攻打晋国,晋襄公不能穿着孝服上战场,所以以“墨衰絰”,即穿着黑色的战袍上战场。“墨衰絰”实际是戎狄族的习俗。晋国的戎狄族是很多的,故戎狄族的丧服也很盛行。现在带黑箍的习惯,可能是从这时候传下来的。因此,所谓“墨翟”,就是有着黑色丧俗的狄人。春秋时代,正是戎狄族大量融入华夏的时期,所以墨学也成为显学。墨学成为显学的特点是,即基本吸收了华夏思想,特别是儒家的思想。但保留一些习俗和逻辑思维。所以,儒家与墨家的区别,不是思想的区别,而是逻辑思维的区别——即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区别。墨学的中绝,不是其任侠精神的中绝,而是其逻辑思维的中绝。墨学的形式逻辑之所以中绝,是因为它无法越过《周易》的体系。《周易》是辩证逻辑与思想为一体的东西,而不是像希腊那样的辩论方术。故李约瑟指出,德国的古典哲学,追踪到莱布尼茨,在西方就找不到源头了,因为它的真正源头不在希腊,而在中国的宋明理学。所以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那么受欢迎,就在于辩证法回老家。莱布尼茨是二进制的发明人,但他当时并不自信,而当他看到《周易》的六十四卦时,和他的二进制完全相合,从而产生了自信,并建立起了他的思想体系。所以,德国的辩证思维,是来自于中国。

列宁把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看成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朱谦之教授,在其著作《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中,已用大量篇幅证明了中国哲学对德、法的影响。但中国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影响,现在还未见到这方面的专著。不过,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学者对古代经济学的研究还不到位造成的,而不是中国古代的经济学对欧洲毫无影响。例如,《管子·侈靡篇》就主张用消费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思想是一致的。郭沫若对此虽有深入研究,但在当时的学术氛围下,只向古史分期发展,这是不足的。故傅筑夫指出,中国从战国就有了资本主义萌芽傅筑夫:《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2月版。。傅文的观点也许太极端,但他注意到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也有过人之处,则是正确的。

以上就是笔者对中国礼文化与诸子关系的基本看法。礼文化的特点,首先是维护人民的生活方式。又由于中国礼文化的循序渐进性,所以才有以上变化。

中国文化自古只有一个中心(不是外来文化从未进来过,如唐代的景教,但从未发挥过一个中心的作用。至于佛教的东传,也是两者的相吸,佛教并不否定儒学的中心地位,否则就无法在中国站住脚,以及后来的三教合一)。但自晚清以来,始有了两个中心。所谓“中体西用”(即西体迫使中体承认它的存在之始),正是两个中心的反映。到“五四”时期,更向“互为体用”,“西体中用”和全盘西化论发展(到了文化大革命,全盘西化论已登峰造极)。后来,人们又企图超越体用的思路,提出了融合论。除了全盘西化论,笔者无法接受之外,其他四点,对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都有可取之处(不过,“西体中用”要差一些)。回到原点论,虽然可以超越前四者,心情最舒畅,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几乎是不可行的。不过,中国文化的原生性、循序渐进性和最大包容性,可能要好一些。对这几者的前途,笔者也无法预测。但郭沫若说过:“认清楚过往的来程也正好决定我们未来的去向。”《中国近代社会研究·自序》,《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页。故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过去和现实的一切研究透,使其更符合实际,以为指导现实与未来的发展。

正是自晚清以来,两个中心的出现,中国的被动挨打,中国学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西学的东渐,严复等思想家把西方的许多著作翻译过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成为中国有识之士崇拜的对象。正是西学的这种倾向,从而把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即丛林法则)也引了进来。随着西学的东渐,中国的学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之一,就是疑古思潮的甚嚣尘上。

疑古思潮第一种表现是,导致了今古文的争论,至康有为而达到了顶峰。今古文的争论,《周礼》无疑是焦点。所谓今文经学,是指从先秦传下来的典籍和解释,到汉代,都为今文(即隶书)写成,所以称为今文经学。由于传承这些经典的学者大多是孔子及其弟子,所以今文经学以孔子为首。所谓古文经学,是指汉代新发现的典籍。由于发现时用篆书写成,所以称为古文经学。古文经学大多与今文经学只有字句之差,但《周礼》却是个例外,在此之前,从来没见过。正是因此,古文经学以《周礼》为首。因而认为,今文代表了孔子的体系,古文代表了周公的体系。但《周礼》是在汉代才出现的,因此,《周礼》是否后人伪造,从《周礼》发现以来就有怀疑,至晚清而达到顶峰。笔者以为,伪造之说应予排除。没有根据,后人是造不出这么个系统的。至于《周礼》的来源,笔者则认为,这是周室内乱,被王子朝抱走的。王子朝不但抱走了《周礼》,而且还有《逸周书》等典籍。王子朝及其后人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正统,所以把周室的典籍都抱走了。他们认为,这些典籍是证明他们正统的证据,尤其《周礼》,更是证明他们身份的象征,所以秘而不宣。直到汉朝,王子朝后人,由于复辟无望,才把《周礼》献出。由于献出时,已缺《冬官》,故以《考工记》补上。关于王子朝抱走周室典籍一事,在《左传》已有明文记载,这正是孔子以后的学者看不到它的真正原因。由于这一揭示,从而解决了长期困扰今古文争论的这一难点问题邹昌林:《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研究》,学习出版社,2004年版。。

至于两种体系的争论,也是可以证明的。周公按商代的兄终弟及制,是实际的王。按周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则号称“摄政”。但不管何者,周代的制度是周公制定的,则没有问题。故历来有周公“制礼作乐”之说。周公制礼的第一步,就是改变商代的继承法,即由兄终弟及制变为嫡长子继承制,然后才是官制、朝仪制度,也包括一些由习惯、习俗传承下来人生礼仪部分等。所以孔子才说,周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并以梦到周公为荣。这都说明,周公“制礼作乐”是有根据的;周朝的大政方针,包括制度,是周公制定的。至于孔子,已如上述,除了其人生礼仪与国家礼仪的区别之外,还与礼的发展阶段有关,即从孔子起,礼的义理被阐发出来,从此礼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以义制仪的阶段。孔子以后的学者无不留心于此,这也正是孔子之所以伟大的另一根源。

疑古思潮的第二种表现是,怀疑五帝时代的存在。从西方及其他文化看来,它们的活文化都没有五帝时代,只有中国有,因而中国学术,也开始怀疑五帝时代的存在。由于尧舜禹上接五帝,下启三王,特别是尧舜,为历代统治者和学者所崇拜,所以,他们也把矛头指向了尧舜。只要否定了尧舜,则不但可以否定五帝时代,而且进一步可以动摇中国的“体”。故“五四”时代,以顾颉刚为首的疑古思潮,成为了一大派。把从未受到怀疑的尧舜,指为儒家的伪造。

顾文的观点,无疑是现代的产物,这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由于对尧舜的否定,不但否定了五帝时代,而且从整体上改变了传统经学的方向,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因而,顾颉刚在1982年再版的前言中指出:这是向传统的古史观扔了一颗原子弹,将“一座圣庙一下子一拳打碎成了一堆泥”,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8页。其影响之大,就不言而喻了。

顾文或曰现代疑古思潮的错误在于,以文字的有无定是非,把无文字的历史,不是否定掉了,就是后人的文饰,总之,都有后人的伪造。再加上不少文献晚出,而记载的内容靠前,这更是后人伪造的证据。尧舜之所以被否定掉了,不但他们出现在文字以后,而且其出现在文献上,还晚于禹,这正是尧舜为后人伪造的证据。而尧舜在文献上,与儒家最一致,因此为儒家伪造无疑。关于现代疑古思潮的错误,我在有关著作中已指出(见《中国礼文化》)。我认为,中国的礼,不是文字出现后的产物,而是出现在文字之前,中国文字记载的都是礼,整体就是一个礼文化模式。关于这方面的看法,这里不再复述。

如果今古文经学的争论,还可以看到“中学为体”的观点的话,“五四”以后的现代疑古思潮则没有中学“体”的概念了。这是启“西体”的通道。没有五帝时代的活文化,没有尧舜,就没有中国的“体”的存在。因为不管怎么变化,只有中国才有五帝时代的活文化,只有中国才有尧舜这个早期文明社会的君主。缺了这二者,就成了原始社会直接国家阶段的根据。这种理论,正是国家理论一重性的根源——即国家是统治阶级剥削和压迫其他阶级的机关和机器。正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我们至今还在走着对历史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道路。一方面,我们可以继承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但另一方面,我们又说,文明社会的一切学说都是阶级社会的产物,都是维护剥削阶级和统治阶级利益的。这不是抽象肯定,具体否定是什么?所以,从“五四”到文化大革命的全盘西化论,正是这种抽象继承,具体否定的反映,文化大革命不过是其极端而已。如果说“五四”离传统的“体”不远,且各种思潮还均衡的话,那么,文化大革命的一边倒倾向,则使很多人无法接受了。只有在这个时候,人们才会看到国家理论的缺陷。因为这种理论已经无法解释文革的这种现象了。马克思虽然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是历史科学。”但他对中国历史并不了解,所以才有了国家理论的失误。这是历史的发展阶段不同造成的,也是我们不能苛求于马克思的。正是文革的一边倒倾向,迫使笔者不得不根据中国的实际,把国家理论改成二重性概念(见《晋国土地制度·前言》)。正是在这种观念下,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关于这点,我就不多说了。

正是现代疑古思潮对中国“体”的否定,以及西体的引进,所以近代以来,尤其现代学术,无不打上两个中心的烙印。各种思潮的专著相继出现,这是不可避免的。如何使我们既继承传统,又有现代思维,这是许多学者都在做着的工作,笔者当然也不能例外。从近现代以来,人们都在探索人类发展的统一道路,马列主义更是如此。但是不管何者,西方与中国走的是不同道路,这是普遍公认的。如东西方的人们都注意到了历史的差异,即除西方的道路之外,还有所谓亚细亚道路。在西方学者看来,中国是纯亚细亚生产方式,印度是半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在中国学者看来,西方(即希腊、罗马)是正常的孩子,中国是早熟的孩子。一直到张光直的连续型和突破型,笔者的原生道路的文化单元和次生道路的文化单元,都是在探索东西方历史的差异。但不管何者,在现实中,由于西方的强势,大多数学者还是以西体来构筑未来的发展方式。即使有不同看法,也不得不主要参考西方的方式。故在现实中,几乎是普遍的一边倒。如,认为西方的民主和人权是万灵妙药,就是如此。所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动不动就以民主和人权为大棒,干涉别国内政,攻打反对方。我们承认,这种方式,对大多数西方国家是有效的。但把这种方式一旦推行到欧洲以外,就没有这样幸运。尤其在亚洲,推行到哪里就哪里乱。所以,聪明如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认为,有亚洲价值观;新加坡的郑永年也认为,有亚洲价值观;中国的许多学者也认为,有亚洲价值观。但亚洲价值观是什么?则应者甚少。只有郑永年指出,这就是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的区别。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欧洲是程序民主,亚洲是实质民主。并且进一步指出,亚洲的实质民主有如《孟子》的民本思想。但孤木不成林,笔者再举几例,以支持郑永年的观点。这就是:《尚书》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唐太宗的“水可载舟,水可覆舟”(水代表人民,舟代表君主),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这都是实质民主的例证。所以,郑永年的观点是成立的。不过,郑永年的观点,还是中间环节。西方为什么是程序民主?东方为什么是实质民主?郑永年的看法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知其所以然,最终还要靠两种体系的不同来说明。

笔者认为,所谓程序民主,是母系社会的产物;而所谓实质民主,是父系社会的产物。我们不能说西方就是母系社会,但西方离母系社会更近,有些特征带有明显的母系社会特点,则是可以证明的。

我们知道,社会是复杂的。但无论怎么复杂,追踪到原始状态,就没有那么复杂了。以生活方式为例,我们只要知道中国北方的宗族制,南方的祠堂制,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就大致了解了。在这个基础上才是对其他东西的研究。对西方也是如此,只要知道它的教区制度,在教区里人们是如何生活的,然后才是研究其他东西。同样,对历史的研究,也是如此,这就是寻找其中的最简单方式,又具有普遍意义东西。对于父系社会和母系社会来说,这无疑就是部落。在部落内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最大的差别是,母系社会以个人为主,父系社会以家庭为主。以个人为主的社会,如裴多斐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在西方社会具有普遍性。而以家庭为主的社会,如巴金的三部曲,把个人的自由限制在最低档次,这应该就是东方社会的特点。以前,人们多把这看成是历史阶段性差别。现在看来,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这不是历史阶段性的差别,而是历史体系的差别,即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差别。

在社会关系方面,自近代以来,虽有两种体的区别,但在社会前进方面,我们是以西体为主的。而在差异方面,则是找寻东方的不是,而对西方却不顾。这种方法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全面的。从世界历史看,西方是经过一次中断,两次跳越,再加上基督教的西传发展起来的。一次中断,是迈锡尼文化与克里特文化,这在希腊之前,是一种中断。两次跳越是,希腊和日耳曼(即西欧)。日耳曼好理解,因为它们在进入罗马帝国之前是蛮族,而蛮族(即原始民族),据中国的历史,就是指母系氏族。一旦进入了父系氏族,就进入五帝时代。而五帝时代,不是根据以前其他的死文化判断,为原始社会;而是根据中国的活文化判断,是文明社会。因此,日耳曼人离母系氏族最近,这是无疑的。至于欧洲的中世纪是继承罗马帝国多一些,还是继承日耳曼人多一些,则是另一码事。

至于希腊,人们可能有怀疑,这却必须多说两句。以前,人们之所以把西方的民主看成是普遍法则,主要根据是希腊。因为梭伦改革、克里斯梯尼改革已奠定了现代社会(即西方)的基础,至伯里克利打败波斯人,而达了顶峰。所以,无论是西方,还是“言必称希腊”的东方,都把这段历史看成是普遍法则。但是,这段历史是有跳越、有保留的。但跳越是什么?保留是什么?却必须回答,才能清楚。笔者认为,可能人们忽略一个细节,这就是恩格斯讲的,由于雅典娜的一票,从而使希腊的父系战胜了母系。也就说,希腊在奥林匹斯山——这一神山阶段,还在母系氏族阶段,所以,民主制也是母系社会的产物无疑。正是母系社会实行民主制,因此雅典娜才能以一票之差否定母系制。如果既注意到这个细节,又能把东西方历史作一比较的话,就可以看到二者的差别了。

在西方,是从雅典娜就直接梭伦改革,然后,又是日耳曼人的重新跳越。而在东方,尤其中国,在周代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商代是兄终弟及制(这就是所谓家天下),然后上接尧舜的推举制(这就是所谓公天下)。如果再加上三皇时代,中国有一个知母不知父的时代,就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完整序列。

关于五帝时代,我们还要多说两句。据《国语》记载,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二人,其中二人同己姓。据杨希枚考证,其中的“己”,就是自己的“己”。也就是说,黄帝在十二个氏族娶妻,其中两个是同姓。能在自己的氏族娶妻或在同姓氏族娶妻,这在母系氏族是不允许的。所以,黄帝时代不是已经过渡到父系氏族,也是母系向父系过渡的产物。正是根据以上判断,中国从五帝时代就进入了父系社会。所以我们说,中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原生社会,是有根据的。

正是以上特点,谁离母系社会最近,谁离母系社会最远;谁是跳越型,谁是循序渐进型,就一目了然了。如果二者相比,显然西方是跳越的。然而,我们的论述现代却以西方为主,而以东方为辅,这是有问题的。因为只有循序渐进才有规律可循,跳越则没有规律可循。因为我们可以从母系社会跳越,也可以从其他阶段跳越;我们既可以一次跳越,也可以连续跳越,来发展自己。因此,西方是通过两次跳越叠加起来的发展典型。希腊不但跳过了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而且日耳曼也跳过了希腊和罗马。正是在这种连续跳越中,由于来不及改变习惯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希腊保留了母系氏族的民主制遗存,日耳曼人也保留了母系氏族的个人自由。至于东方,特别是中国,则是循序渐进发展的典型。在这里,不但完整地保留了历史序列,而且完整地保留了父系制度。而中国之所以能保留这种原生性,不仅在于中国民族从始至终在这个区域内,而且在于,中国文化始终是本区域的最高类型。

而西方文化则不同,在他们跳越之前,都是原始民族(即母系氏族)。是他们把当地的文明民族灭亡了,才发生跳越。至于当地文化的命运,则视它们保留情况而定。迈锡尼文化和克里特文化,由于人数不多,地域狭窄,所以一蹶不振。至于希腊和罗马,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人数众多,地方广大,所以统治阶级也拿它们没办法,因而,历史也以它们为主。但是希腊和日尔曼则不同,由于他们是统治阶级,历史肯定要留下一笔,但他们在生活方式和文化上却发生了跳越,即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一下跳到了文明社会。这种跳越不管有多远,但他们自己刚刚脱离母系制,却是事实,故西方也留下了母系社会的一些习俗和遗存,其中就包括了西方的程序民主。

而在中国,由于周边文化没有超过它的,所以也无法跳越。至于元朝和清朝,两次少数民族入主全国,也是亘古未有的大事,所以还要多说两句。蒙古族和满族,都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从他们产生起,就和汉族打交道,故他们从总体上无法逃脱中国文化的宿命,这是必然的。就是这样,许多汉族还无法接受,因为以少数民族统治多数民族,这还是亘古未有的大事,何况,它们还是落后文化,故其中的原因和结果,我们还必须说清楚。

蒙古民族和满族,由于它们是落后民族,又与汉族接壤,所以它们可以跳越,但不能越过汉族,这是它们的宿命。而汉族,由于周边没有文化超过它的,这就决定它无法跳越,只能循序渐进。但是蒙古族和满族却是统治民族,它们虽然不能推动汉族的超越发展,却可以拖后汉族发展的后腿。所以蒙古族和满族统治中国,不但没有使中国超越西方,反而使汉族落后于西方,最终被动挨打。因为,在汉族将要丢弃的东西,对落后民族来说,却是很先进的。故它们上台之后,不但不丢弃这些东西,反而要把这些东西保护起来,发展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历史只好走了一个合力的方向,既没有按汉族的方向发展,也没有按落后民族的方向发展。只不过,这对于先进民族来说,是拖后腿,对落后民族来说,却是跳越。

笔者在大学阶段,曾研究过这个问题,现在我们虽然可以否定傅筑夫的看法,但对有的日本学者所认为的中国从宋代就进入了近代社会,却无法否定。据笔者研究,宋代的行业分工已超过了文艺复兴的威尼斯,宋代的行业分工已达400行以上,而威尼斯只有350行;宋代人口是最多的,达1亿人以上;至于城乡人口的比例,已与建国初期相当。宋代之所以没有发生资本主义革命,因为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发生的初期,还属于量变阶段,各国无不如此。何况中国的封建国家最发达,很容易切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例如,方腊起义的地区,就是一个经济区,它只要自己和市场发生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就可以发生,但是官府却“系滋取,无辎铢遗”,从而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无法发生。

如果宋代还不明显的话,那么,如果我们把唐代和明代相比,就再明显不过了。其中最明显事实是,黄巢起义,几十万大军打下长安,却由于解决不了军粮问题,最后溃散了。而李自成的几十万大军,在偏僻的伏牛山中,却靠着小商小贩的千里转运,解决了军粮问题,因而建立了大顺政权。这可以看出,明代的商业有多发达。例如,明代已经有很多县,整县都进行布帛生产,它们只要单独和市场发生关系,就可以形成资本主义的生产。但政府却通过“和买”、“和卖”的手段,削弱了这种发展势头。不过明代已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口号,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就是“平买平卖”。按现代话讲,则是“等价交换”。所以,如果没有元代的延缓,清兵的入关,中国应早于西方进入现代社会,起码不会被动挨打。故关于元代和清代,笔者还要多说几句。

蒙古族以其摧枯拉朽的力量,占领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二。它把速度——即古代的骑兵和现代坦克部队一样——发展到了极限。故笔者曾戏言,蒙古人没有打到西欧,蒙古人如果打到西欧,就不会有现代的资本主义。但不管怎么样,他们都必须以汉族为主体向前发展。当时的汉族,不但人口众多,地域广大,历史悠久,而且文化是当时最高的。所以,蒙古人的四大汗国,不得不以元朝为大汗和中心向前发展。他们不但接受了汉文化,而且在朝代的更替上,采用了汉族王朝系统。而他们的最早灭亡——不到九十年,也是由于他们的政治制度——即蒙古人、色目人、北人、南人的种族压迫制度,不合儒家的“有教无类”,汉人的科举制——即在域内实行种族平等、阶级平等的制度,所以很快灭亡了。不过,蒙古族却可以在汉族的基础上跳越,却是它的优势。但是对于汉族来说,它的发展因此而停滞或延缓了下来,却是不争的事实。

至于满清,则是以吴三桂为首的地主阶级请进来的。吴三桂如果不开关,清兵是进不来的。吴三桂由于不能容忍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所以把清兵引进了关。清兵入关以后,虽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强迫汉人改服制。但从顺治朝开始,满清就全盘汉化,他们不但用汉人的典籍改造他们的陋习,而且把汉人当客卿,从不以奴隶相待。正是清朝在文化上的全盘汉化和在国内实行种族平等政策,因而赢得了汉族地主阶级的信任,所以国祚久延。

但不管怎么变化,蒙古族和满族只能在汉文化内进行跳越,则是不争的事实。而汉文化在它们的统治下,却停滞不前或延缓了发展速度,从而使中国最终落后于西方,被动挨打。因为无论怎么说,哥伦布的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的全球航海,起因都是为了追逐中印的财富。所以在这之前,是东风压倒西风的。至于西风压倒东风,则是这以后的事情。

关于元代和清代少数民族入主全国,使中国被动挨打的原因,我们还可以通过《金瓶梅》和《红楼梦》两部文学著作看出来。《金瓶梅》和《红楼梦》,都是浪漫主义。不过,一个是消极浪漫主义,一个是积极浪漫主义。《金瓶梅》是通过西门庆,以亵渎的方式揭示封建主义。在《金瓶梅》中,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的后期,商业道德是如何腐败。这与西方是一致的。据马克思揭示,在欧洲封建主义后期,资本主义初期,文学家歌颂的,都是封建道德的美好(不过,这在当时都是倒霉的),资本主义道德的败坏(不过,这在当时却吃得开),如巴尔扎克就是如此。《金瓶梅》所揭示的,和马克思所说何其相似。至于《红楼梦》,则是通过宝黛,歌颂了爱情的坚贞不屈,但他们的命运却是倒霉的。这和马克思所说,也是一致的。不过二者,尤其《红楼梦》,不像其他的小说,是一个单纯的故事,而是写了一个社会。而《红楼梦》中的宫廷礼仪,尤其发达。故余英时指出,《红楼梦》中的宫廷礼仪,要远超过各代。中国总体是一个礼文化模式,清统治者就是把这种宫廷礼仪推向民间,从而延缓了社会的发展。这正是中国文化有阶段性原因,又有体系的不同所造成的。

正是以上特点,所以我们说,东西方的差异,不是简单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是有着整个体系的差别。因而,我们决不能把西方的某方面特征,当成绝对真理看待。例如,西方的女王是普遍现象,而中国的女王只有武则天,且这还是父系的产物。再比如,西方主张个人自由,中国“五四”时期,也反对家庭对个人的束缚,这无疑是学西方的结果。而现在,为了追求内部的和谐,又不得不反过来歌颂南方祠堂制的合理性(见中央电视台的《乡愁》)。由于这种缘故,我们固然不能不顾历史发展阶段的区别,但更要看到两种文化类型的区别,不能主观地把程序民主看成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西方把其民主和人权看成是干涉和反对一切其他民族的制度,显然是错误的。

作者:邹昌林

第3篇:中国古代食礼制度及文化

摘 要:饮食礼仪是礼仪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纵向分析中华民族食礼即可发现,古代食礼与现代食礼在礼制规范上迥异,但在思想和内涵上一脉相承。文章分析中华民族古代饮食礼仪的具体规范和文化内蕴,并将其与中国现代饮食礼仪相互对照,从而分析中华民族古代食礼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饮食礼仪;古代食礼;制度;文化

作者简介:黄心怡(1996-),女,江苏泰州人,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本科在读,主要研究中外文学与文化、文艺学。

[

[

一切礼制的制定,都是为了对某人、某事、某物或某种意念的恭敬。 [1]礼仪是一门艺术。中国人以学礼为本,“乃令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礼官之属。”[2]早在商周时代,王廷就设有礼仪之官,建立了与饮食礼仪有关的礼节仪文。其后,以儒家和墨家为首的思想家们也分别对饮食之礼作出了解读,众多经史子集和饮食典籍积累了丰富的饮食文化资料,相继传世。经过朝代的更迭及科学技术的冲击,现代食礼已发展为迥异于古代食礼的系统,但在内质上,两者关系就如同“枝叶”和“树干”一样:现代食礼沿袭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的礼俗思想和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礼仪风范。由此可见,中国的“礼”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古代食礼的制度分析

(一)饮食规格

食制最初并不存在,人的衣食住行随心所欲。自人类历史从原始社会跨越到文明社会始,饮食礼仪逐渐发展。封建统治的确立后,树立王朝威信的需要促进了古代食礼的完善,也决定了古代食礼自上而下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因此在饭菜的分配上,常常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

古代处于物质极度匮乏的时期,不平均的掠夺往往导致强者占取大部分的生产生活资料。周代是等级森严的宗法社会,各等级的人食有例程,《礼记·礼器》:“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3]此制度也传达了古代礼制建立的发端。虽然食物分配制度巩固了朝政稳定,却也使得尊卑差距越来越大。在秦汉,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饮食水平有天壤之别,《三国志》中记载着当时皇帝“饮食之肴必有八珍八味”,而《后汉书·钟离意列传》中写道明帝朝有位名叫药崧的郎官经常“食糟糠”。[4]

(二)食具使用

《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5]这句话将“器”指认为“形而下者”,然而在中国古代,“器”实则承载着丰富的“形而上”之道,相较于人们难以轻易理解的“形而上”之礼,充斥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器”却能起到更为深远的清尊卑、明礼仪的教育意义。

古代食礼之精细,在菜肴及食具的摆放上便可见一斑。《礼记·曲礼》中有一段描述:“凡进食之礼,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渫处末,酒、浆处右。以脯、脩置者,左朐右末。” [6]食物在人的左边,羹汤在人的右边,是为了分别燥热;肉食处外,调味品处内,是为了便于食用。这一段描述,从食品种类,到摆置方位,无不详细规范。

藏礼于器观念映射在食具中体现为用于祭祀或者食用的器具需与使用者的身份相配。“餐饮器具所蕴含的礼仪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礼器上铸刻的铭文;二、饮食器具的多寡、大小等规格;三、器具的不同组合。” [7]通过规定器具的礼仪标准,不仅可以明贵贱、辨等列,而且还深化了封建等级制度,稳固了古代君王的统治。

(三)宴会流程

人们用饮食侍奉神、应酬鬼、拉拢人,即用饮宴的亲和性达到行礼的目的,礼也相应地在饮宴中展开。[8]我国古代宴会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吕公神道碑》:“国朝大事,曰征战,曰搜狩,曰晏飨,三者而已。”[9]可见,宴会成为国家大事。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宴饮,具有不同的礼仪规范,但都有严格要求。制定与遵循宴饮礼仪有利于维护宴会秩序、制造交际氛围与遵循伦理道德。

以周代盛行的宴饮之礼“乡饮酒礼”为例,古代宴会食礼具有详尽的流程规范。

1.迎宾,首先商议宾客名单,选出宾、介、众宾等级和代表,并親自邀请赴宴,然后安排坐席、摆设食具,接着乡大夫亲自召请宾客,辅佐乡大夫行礼的相在庠门外迎宾,三揖三让,送至堂上。

2.敬酒,主宾行一献之礼,主人再向介(陪宾)敬酒,介还敬后,主人再向众宾敬酒,众宾之长拜受,众宾跟随饮酒。

3.奏乐,演唱宴飨歌,“正歌”演唱毕,乐工报告乐正“正歌备”,再由乐正报告宾。

4.旅酬,众宾按照年龄大小排列,长者、尊者在前,幼者、卑者在后以次序劝人饮酒。

5.无算爵,旅酬完后,主人请求撤去俎,以便宾客坐下,然后宾主脱掉鞋子,相互拱手谦让,和初来时一样,登堂坐下,再进献食物,连续不断的举爵饮酒,不计数量,醉而后止,同时乐工不断伴奏和歌唱,尽欢而止。[10]

古代宴会礼仪太过于注重细枝末节,谨小慎微,缺乏自由。

(四)用餐礼节之“细”

礼的本质是要求人与人相互尊重,因此古代食礼中最严苛的部分是进食礼节。《礼记·曲礼》中有对进食细节相关禁忌的详细规定,主要规范人的吃相。古代食礼中,有些礼仪的规范既能使食客约束自身行为,表现雅正作风,又能反映出对同行贤友或长辈的尊重,有利于自身修养和社交能力的提升。除《礼记》等典籍中所规定的正统礼仪规范之外,古代民间也流传了很多礼仪规范,并沿袭至今,如“仙人指路”“执箸巡城”“落地惊神”等禁忌。

综上可见,中国古代食礼已经发展成为一套完备的行为规范体系。但古代饮食礼仪也不乏迂腐、繁冗的陈规旧习,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食礼中大部分没有必要的礼仪规定已经在现代食礼中消失。

二、食礼文化的精神探微

中国古代食礼之“庄重”和“严苛”程度令人咂舌,究其原因,实则是与其历史流变有关。《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11]意思是说:最原始的礼仪是从饮食开始的。“礼”字本意为敬神,“早在陶器尚未发明的遥远的古代,先民们便郑重地将精心洗过的米、仔细撕开的小猪肉置于火塘中烧得极热的石块上炙热后祭献给鬼神,以表达自己的敬畏之情、祈祷之意。” [12]最初的“礼”,是通过食物来完成的。由此可见,食礼的最初形态,无疑是受到了祭祀礼仪的启示。[13]

随着人们的思想從对神的敬畏渐渐转移到对社会等级的关注,人们对“礼”的认知也渐渐转移到人群中来。《礼记·曲礼》中便有对礼“定亲疏”意义的阐释。人们通过规定用餐顺序、饮食活动的礼仪,从而区别不同人的家庭地位、社会地位等,以此来审定亲属关系,规范社会秩序。食礼之所以在中国古代如此的严苛而繁琐,是由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相联系的。“宗法制度”的确立使得“家天下”的思想愈发深植人心,餐桌上的礼数不仅仅是一种礼仪,而是中国的内在伦理精神,规范着中国人的礼仪、思想甚至是行为,潜移默化得成为中国人的精神血脉。

同样,古代食礼在理论思想及文化内涵上的完备,也正是得利于古代先贤们对规范“礼”文化的伦理要求。其中,儒家作为中华文明的根脉,在论述中对“食礼”提出了许多重要论述。除《礼记》、《周礼》、《仪礼》等著作中所记载的详尽的礼仪内容与形式之外,儒家食礼更具有影响力的实则是它在食礼之中所内含的具有民族精神、民族特性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理想人格、伦理情趣等思想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价值的取向和行为的准则。[14]文章以孔孟饮食礼仪相关记载为依据,归纳其食礼文化内蕴如下:

1、修身。古代食礼详细地规定了人在不同场合、不同阶段时应当注重的礼节,也重视通过严格遵守饮食礼仪,从而将其视为独处内省自律的原则。因此儒家食礼中的饮食礼仪要求俭食非奢,不仅有着“食不语,寝不言。”[15]等对人言行的规定,同时也在品行上对君子提出要求,认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16]

2、立德。儒学的核心思想是“仁而爱人”,古人的饮食礼制也具有“敬德”的文化思想气质,“重教”、“敬贤”、“养老”便是中国传统饮食礼制之一。餐桌在中国古代人的眼里不仅仅只是吃饭的场所,它还是寓礼的教育场所,是修正德行的格局。孟子主张即使在“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的生死攸关面前,也应当毫不迟疑地守礼而死,[17]儒家的礼制观念在这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3、和谐。儒家有“来而不往非礼也”之说,这实际上反映了人的社会性,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在人群关系中是最能起亲和作用的形式之一。[18]中国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及“大同”思想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在宴饮、聚会等场合,最忌格格不入,相反,若能恰当地运用食礼,便可以增强自我亲和力,顺利地相互了解、相互沟通。

中国古代食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分支,儒家的礼制观念在其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

三、食礼要素的现代继承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19]。食礼之流变与历史发展、文化氛围联系,由此注定食礼从“保守庄重”到“开放自由”的发展轨迹。中国古代食礼较为发达、完备,且具有向饮食外其他领域贯通的特点,[20]这是现代食礼形成与完善的基础。

古代食礼是儒家思想的分支,也是儒家思想渗透和传播的一大途径。随着现代思想的多元化,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价值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代食礼的社会教化功能逐渐衰退,但是,中国数千年对食礼的重视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在不断深化和进步。现代食礼在礼仪内容和价值形式上与古代食礼有巨大差异,但古代食礼修身、立德、和谐的文化内蕴在现代食礼中深扎下来,在具体礼仪规范中体现,并始终起着规范社会行为的作用。

中国素来具有“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现代食礼相较于古代食礼,在形式上虽趋于简化,但更趋于国际化和现代化。

中国古代一部分繁杂、铺张的祭祀之礼在现代消失,节日之庆及进餐礼节等经过世代承传,仅保留下典型的礼仪环节;揉杂着古代尊卑等级、重男轻女等迂腐思想的礼仪规范伴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进步,在现代食礼中已不复存在;蕴含人们讲礼貌、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礼仪却沿袭了下来,如长者坐尊位、吃饭时长者优先、少者斟酒这一类礼仪规范。但是,现代食礼的简化在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国民对古代饮食礼仪不够重视,国家对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工作不够到位。

中国“包融”的国风使得合食制饮食方法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吃饭形式。这种饮食形式凸显了中国爱“和”思想,有利于形成交际氛围。但合食吃饭不能保证食物的洁净卫生。现代许多重大国际会议场合已经将饮食形式改变为“分食制”或“自助”的形式。这样的改变方式,表面上是中国现代饮食礼仪与国际饮食礼仪的迎合,实质上仍旧体现了中国“包融”的精神性质。

中国现代食礼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一、饮酒无度。 “劝酒”文化是中国人交际往来的常见文化,但不胜酒力的人为表对敬酒之人的尊重,若是一直勉强喝酒,不仅危害身体健康,而且压抑着内心的情绪,并且饮酒无度易使酒后驾驶现象多发,影响社会风气。二、铺张浪费。古有为彰显自身地位或者讨好上司、同僚而设下规模盛大、用料珍贵、菜点繁多的满汉全席之先例,沿袭到当今,体现为人们过于重视以客为尊的观念,导致了请客的主人讲究排场,过于铺张浪费,刻意提高待客标准的现象发生。这样的封建礼仪制度仍旧需要得到改革发展。

中国食礼是中国实用交际礼仪文化中的主体,正确地理解中国古代食礼、运用中国食礼,对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提升个人素养、改善人际关系、拓宽社会交际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现代食礼仍然处于吸收古代食礼文化精华、致力于改革发展的道路之上。

参考文献:

[1]季鸿崑.食在中国——中国人饮食生活大视野[M].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29.

[2]李学勤.十三经注疏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32.

[3][6][11]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86,16-17,268.

[4][13]李春光.吃的历史 [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43,140.

[5]金景芳.《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97.

[7]付小平.藏礼于器——中国餐具的礼仪教化功能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30(09):224-230.

[8][18]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4,88.

[10]姚伟钧.乡饮酒礼探微[J].中国史研究,1999(01):12-22.

[12][9][17]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5,21,398.

[14]陈晨. 儒家食礼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形貌及其流变[D].江南大学,2008.

[15][16]张燕婴.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9,142.

[19]孙中山.建国方略[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5.

[20]隗静秋.中外饮食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260.

作者:黄心怡

第4篇:传统文化订婚礼

传 统 文 化 订 婚 礼 仪

司 仪 词

背景音乐1 开场(音乐停)

司仪(男女鞠躬。合):吴升、柴囡波订婚典礼正式开始!(鼓掌。)

男:开场序。(拜祖先)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礼义之邦。上下五千年的绵延,生生不息,正因为礼乐的教化。每一个礼节背后,都蕴藏深刻的内涵。而婚礼是人伦的起点,是传统六礼中最重要的礼仪。女:今天,我们将为您呈现一场赋予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订婚仪式。男:订婚礼将有祭祖告上、(女)下聘纳采、(男)奉茶压瓯、(女)缘(圆)订终身(坐圆凳、戴戒指)、(男)感恩父母、(女)认亲改口、(男)订婚喜宴七个仪程。下面敬请大家观礼—— 男:点亮红烛,灯火祝福(万家灯火)

中国古代,每当有新人喜结连理,邻里乡党都会点亮红烛祝福新人。让我们许下共同的心愿:祝愿新人订婚快乐,白头偕老;祝愿每位亲朋好友,六时吉祥,幸福美满;祝愿天下所有的家庭,家和人乐,各得其所。更祝愿天下万物,风调雨顺,和谐共荣。家和万事兴! 祭祖告上(音乐4) 男:

一、祭祖告上礼

女:《礼记》云:“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负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任。上事宗庙,延续祖先血统,保持祖先家风;下继后世,教育后代,承传祖德,光大门楣,为后代所垂范。

男:今天是浙江省瑞安市吴氏子孙吴升和浙江省宁波市柴氏子孙柴囡波订婚大喜的日子,吴家首先要把这个喜讯禀告祖先。请引领准新郎吴升登台禀告。(准新郎登台上香后,面祖肃立。)

下面请允许我宣读《告文》

《告文》

告如在:

奉天之作,承地之合,顺父母之意,从新人之愿,新人吴升和柴囡波今日举行订婚大礼,喜结连理,永结同心。 告曰:

吴柴联姻,合家同心。盟誓发愿,不离不弃。相亲相爱,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相互感恩。孝敬父母,友爱弟妹。团结宗族,和睦乡邻。福德传家,勤俭持家。光大家风,荣耀门楣。天地其佑,祖先其知,告于四方宾朋!(鼓掌) 男:现在有请准新郎吴升到祖先的面前,行再拜之礼。(拜祖先)

行礼:跪,一拜,起;再拜,起;三拜,请起;二跪,一拜,起;再拜,起;三拜,请起;三跪,一拜,起;再拜,起;三拜,请起。礼毕。 下聘纳采

女:

二、下聘纳采礼(紫竹调)

男: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婚姻,不单是两个人之间的倾情心许、连理和合,更是两个家庭、两个家族的一次重大抉择、世代联姻。两个人的牵手结合,更带动了两个家族的从此血脉相连。所以,下聘、纳采,实际上是两个家庭、家族的一次沟通、结交。

女:(解说)男方行聘亲友团在媒人的带领下(长先幼后,准新郎居最后),到达女方门口(舞台设门)。女方兄弟(幼)开门并端洗脸水让准新郎洗手、洗脸,准新郎给女方兄弟红包。

男方人员将行聘礼品交与女方抬礼品人员。

男方亲友依序进入女方家。女方长辈招呼男方亲友依序入座,准新郎居末座。媒人将男方亲友介绍给女方(准新郎最后介绍),再介绍女方亲友给男方。

礼品陈列就绪后,媒人将大小聘、金饰、礼品点清交予女方家长。 奉茶压瓯

男:

三、奉茶压瓯礼:准新娘用甜茶表达对未来的婆家人的敬意,男方亲友也会用红包回敬。

有请媒人引领准新娘登场!(媒人、准新娘和手捧茶盘的礼仪小姐上场)。准新娘奉茶!(在媒人引领、介绍下,准新娘按辈份顺序鞠躬、敬茶)。

甜茶饮毕,准新娘再捧出茶盘收杯子,此时男方来客将红包与茶杯同臵于茶盘上。 缘(圆)订终身

女:

四、缘(圆)订终身礼

俗话说,终身大事,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此仪程是本典礼的中心环节,也是两个有情男女经过慎重考虑后的抉择、明誓;同时也是两个家族家庭互相审视并对两个小儿女认真考察后的一次重大决断,互结秦晋之好。

男:有请准新娘登场!(准新娘由礼仪小姐引领上场,坐于大厅中高脚椅上,脚踩圆凳,面对观众)。

女:请准新郎为准新娘佩戴戒指!(准新郎取出系有红线的戒指套有准新娘右手中指上)

男:请准婆婆为未来儿媳佩戴项链、耳环!

女:圆凳喻示准新娘踏上的是美好的金玉良缘,戒指、项链喻示两人、两家永结同心,百年好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最真挚的祝福!(燃放礼花) 感恩父母

男:

五、感恩父母礼

有万世之德者,必有万世子孙保之。正是祖宗父母的护佑,才成就了儿女幸福的今天。在这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感念祖宗,感恩父母。

女:有请准新郎祖母、外祖父母上台就坐! 男:请准新郎随母亲行再拜叩首礼!

一跪,拜,起;再拜,起;三拜,请起;二跪,一拜,起;再拜,起;三拜,请起;三跪,一拜,起;再拜,起;三拜,请起。礼毕。

女:请老人家们回到自己的座位。 有请准新人父母上台!

男:请准新人向父母行再拜叩首礼!

一跪,拜,起;再拜,起;三拜,请起;二跪,一拜,起;再拜,起;三拜,请起;三跪,一拜,起;再拜,起;三拜,请起。礼毕。 认亲改口

女:

六、认亲改口礼

戴完订婚戒指后要“改换称呼”,媒人带着准新郎,对女方之长辈、父母、亲友依序改口,一一称呼过一次;准新娘对男方之长辈、父母改口,,一一称呼过一次,男方其它亲友,等新人结婚成亲后,再行改口之礼。

有请女方长辈、父母、亲友上场!有请男方祖母、母亲上场! (认亲改口,行礼、红包) 男:至此,新人订婚礼仪的重要环节已全部完成。这不光意味着两位新人的从此真正成熟长大,走出了人生第一步带有自主意识的重大抉择;也意味着两个家庭、家族的长辈亲友们抚育后代的一次心愿得偿。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庆贺!(鼓掌、鸣炮、喷彩带) 下面有请准新人家长代表讲话!(鼓掌) 家长代表讲话

女:有请证婚人、绍兴文理学院的赵保红教授讲话! 证婚人讲话

男:两个家族集体感恩

请两位新人的父母、双方家族亲友登场!为了感恩今天到场见证新人订婚典礼的所有亲朋好友、幸福人生的每位家人,双方亲友向大家鞠躬致谢!感恩大家!(鞠躬、鼓掌) 订婚喜宴

男:典礼进行最后一项,订婚喜宴。为了庆祝、分享新人订婚大喜,请大家开怀畅饮,尽情品尝主人为大家准备的健康素食美味。

司仪:(“大家吃饭中”画面)

男、女:(合)吴升、柴囡波订婚庆典正式完成、到此结束!感恩、感谢您的观赏!(鞠躬)

第5篇:银行员工国学礼文化培训

--杨兰

培训时间:2天

培训地点:客户自定

培训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培训背景:

欢迎进入国学智慧大讲堂礼仪专家杨兰老师的《国学礼仪培训》课程您将学习到:

1、通过培训使国学懂得塑造与个人风格相适的专业形象和国学礼仪

2、通过培训使国学提高国学化素养,从而提升精神面貌

3、通过培训使国学进一步将文化精神理念与国学礼仪落实到行为规范中

4、通过培训使国学规范银行工作人员礼仪知识。

培训大纲:

一:国学基本的职场礼仪

1、什么是服务人员

2、什么是服务礼仪

3、什么是顾客满意度服务

4、服务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人才

二:国学服务礼仪回顾自我

1、提高与顾客交流的技巧(观看自己的VTR录相)

2、基本姿态

3、心目中的自我与旁观者眼中的自我形象

三:国学服务基本的职场礼仪

1、满怀着感情说"欢迎光临"

2、接待顾客=心+技+体

3、任何时候都要面带微笑

4、问候、表情、语言得体、态度

5、站姿、坐姿、步姿、行礼方式

6、亲切易懂的商品说明,为顾客提供有用的信息

7、送客的重要性

四:国学服务礼仪待客的应用

1、对顾客充满关怀、体贴,站在客户的角度上思考

2、平等的对待顾客

3、了解顾客心理,倾听顾客说话(重复,赞同,提建议)

4、处理好顾客的要求、索赔、索取

5、对顾客提出的赔偿,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6、做好售后服务

7、给顾客提供购物的满足感

国学服务礼仪培训之着装篇

1、服饰形象的三级标准

2、服饰搭配十大金律

3、受人尊重的形态仪表

4、修炼自信和有亲和力的面部表情

5、首饰佩戴与丝巾系法

6、举止优雅的六级标准

7、女士优先常见的内容

8、男性为重——让“男士总感到正确与重要”

9、交流中令人愉悦的因素

10、优雅谈吐的三个级别

11、谈吐修养中的三个重要方面

12、递交名片的礼仪

13、敬业与忠诚

14、职业化

15、中性化

16、角色

17、职场风度

18、高效化

19、办公室的基本礼仪礼节 20、表达高效的秘密

21、高效沟通是一个战略

22、高效表达的几个重要方面

23、心态、观察力与知识储备

国学礼仪培训总结

第6篇:传统文化:罗氏丧葬礼议

传统葬礼沿革

在原始的野蛮时代,人们对死者的尸体是弃之不管的,《周易、系辞传》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朝无数,当时,人们只是把尸体弃在野地,盖上一些树枝,不积土为坟,不种树作标志,也没有服丧期限的规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一种主要的葬式,土葬,但土葬具体起于何时,又是何人倡导,则已不可考。《孟子、滕文公上》说,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顙有泚,睨而不视,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也。就是以上古不葬其亲作为反面例子。把土葬与封建纲常之一的、孝道,联系在一起。儒家不仅大力推行土葬,而且将丧葬活动予以制度化。精密地制定了一整套仪礼。从《仪礼》、《仪记》等儒家经典来看,他们对于丧葬乃至于葬后的祭奠活动,都作出了许多繁琐的规定,罗姓关于、丧葬的各项仪注中,依然可以领会到其遗风流韵。

丧礼全过程扫描传统的丧葬仪式,包括初终,招魂,赴告,沐浴饭含,铭旌,设灵牌,小殓,大殓,吊临,朝夕哭奠,题主,筮宝兆备椁及明器,(冥器,择吉安葬,祖奠,陈器,发引(发靷),路祭,安葬,卒哭,附于宗庙,周年祭奠等程序。

按照儒家的有关规定,人死(初终)以后,首先要做五件事:招魂,开齿,束足令直,沐浴饭含,小殓覆衾,堂上设帷(见《仪礼,土丧礼》与《礼记,檀弓上》)然后便是大殓,吊临,朝夕哭奠等活动。

这里且将,招魂与沐浴饭含,略作解释。

招魂:是希望招回亡灵的魂魄,呼唤死者的名字表示挽留,表达惜别之情。古代的‘招魂’由亲属拿着死者的衣裳爬上屋顶向北面招手。

沐浴饭含,是两项活动,前者是为死者沐浴,(抹尸)更衣:后者亦作‘饭’以碎玉,生米等置死者口中。 另外,丧礼中其它项目,也在此作一些说明

赴告,人死之后,孝子随即向亲友报丧,报告死讯及丧期等有关事项。

铭旌:在旗幡上书写死者的姓名。 临吊:亲友携礼前来吊丧。

设灵牌:设立死者的灵位,写着死者姓名的本牌。 大殓:把死者装入棺材。

题主:丧主(死者的长子)要给灵牌题主(点主)即划破手指,用血点上‘主’字上面一点。罗姓‘丧礼’中的‘行题主礼’,所述的便是这个仪式:剌指血。濡血。和丹砂。进笔,接笔,薰笔,呵笔,祝笔(以子之血,点父母之灵,精神贯注,佑启后人。

筮宅兆:卜选坟地。

发引:挽棺材的绳子。罗姓‘丧礼’中的‘发引’祭大舆仪注,舆指车轿,此处为灵车。

其它的一些仪式,则为一般人所知,故不赘述。五服之礼 在传统丧礼中‘成服举哀’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也就是死者的子女及亲属,为表示哀悼之情,必须穿上丧服。丧服制度最基本的就是‘五服’之制。

五服的名称是斩衰(缞)齐衰(缞),大功,小功,缌麻。其中斩衰是五服中最重要的一种。

凡丧服上衣叫衰(披在胸前),下衣叫裳。衰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做的,衣旁和下边不缝边,所以叫斩衰。子为父,父为长子,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都是斩衰。斩衰的期限为三年。齐衰次于斩衰,是用熟麻布做的。因为缝边齐整,故名。父卒为母,母为长子,父在为母,夫为妻:男子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已嫁女子为父母,媳妇为公婆,孙和孙女为祖父母以及曾祖父母等。都为齐衰。齐衰的期限或三年,一年乃至三个月不大功次于齐衰。是用熟麻布做的,比齐衰精细一些。男子为出嫁的姊妹和姑母,为堂兄弟和未婚的堂姊妹,女子为丈夫的祖父母伯叔父母,为自己的兄弟,都是大功。丧期为九个月。小功,次于大功,小功服此大功服更精细些。男子为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从祖父(堂伯父,堂叔父),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及外祖父母,女子为丈夫的姑母姊妹等,都是小功。丧期为五个月。

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比小功更为精细。男子为族曾祖父,族曾祖母,族祖父,族祖母,族父,族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舅公等,都有是缌麻。丧期为三个月。

以上的丧期,是《仪礼,丧服》上规定的。

本宗九族五服图

送葬:隆重的送别

出殡安葬,是整个丧礼中重要的一环。

罗姓的‘丧礼’中先有发引祭大舆仪注,再有‘发’引进技术祭灵柩仪注,实在是隆重得很。出殡的时间,一般都是清晨。 乐班往往走在队伍最前面,然后便是雇请来的和尚道士举着书写死者姓名的旗幡,这也叫‘铭旗’用白布或大红缎子制成,在前引路的还有各种纸扎的亭台,人物及金山,银山。仪葬之后,便是抬灵柩的队伍,扛夫,最少为八人,通常为十六或三十二人。灵枢用白布二匹系于左右,分别由亲属十余人死者的长子,披麻戴孝,左手带着‘灵头幡’在灵前走。其于的孝子,一人一根哭丧棒,走灵后,送葬的亲友随后哭泣。 在出殡的整个过程中,不停地鸣放鞭炮,由其是拐弯处,其意是让死者的亡魂不致于迷失回家的路。俗称认路炮。一路上还要撒纸钱,名之‘买路送灵’。

到达墓地,要行奠土礼,(见附件),然后将灵柩徐徐放入墓坑中,再由阴阳先生用罗盘仪效正方向。填土先由孝子进行,孝子排成一行,沿着墓边,用手将土里一把,外一把洒向墓坑和墓外,转一圈为止。然后才由人填土,墓坑填满后,再垒坟丘。至此‘死者’入土为安,生者心亦释然。 绵绵不尽的哀思

出殡下葬后,标志着丧礼活动告一段落,但并没有结束,还有种种祭祀活动,以寄托绵绵不尽的哀思。

在出殡的第三日,孝家要置酒醴肴馔到墓地去祭墓。 此外,死后每逢七日(多在单七,如三七,五七,七七日等),都要举行祭祀活动(一七为丧期,通常也要延僧诵经,设酒肉以奠之,谓之接七),一般要到墓地去祭奠。

湘中一带的葬后礼仪,有一项重要内容:谢土。俗称人死作过‘佛事’之后已惊动‘山神土地’,因此必等‘佛事’过后十天半月,再请和尚作一度的谢礼,名曰‘谢土’。谢土不但在家里,而且须到死者的墓上去,所以又称谢坟。

至于清明节扫墓,农历七月半的‘烧包’都是能懈怠的。在孝子三年满丧之时,还要举行降服之祭。

在罗姓的清明扫墓仪注中,我们看出其庄肃而隆重的场面:先‘谒墓礼’再而‘行初献礼’,行二献礼,三献礼,鼓乐阵阵,香烟缭绕,纸钱灰飞,酒肴陈列。

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人‘事死如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剔去其迷信的成分,这些礼仪抒发了后人对先人的无尽缅怀,更加确定了生的价值和意义,有益于世道人心。 附件二:

丧礼 一:发引祭大舆仪注

(行祭大舆礼)代告生就位。参神,鞠躬:一揖,再揖,三揖。执事者焚香,初上香,二上香,三上香。酌酒。酹酒。(行初献礼)酌酒。初进爵。献果品。读告文。读毕。(行二献礼)酌酒。二进爵。献牲。(行三献礼)酌酒。三进爵。献楮财。辞神,鞠躬:一揖,二揖,三揖。焚告文。化楮财。礼成,代告生退位。

二、发引祭灵柩仪注

(行发引礼)孝子诣灵

前,,就位,参灵,鞠躬,跪,卧杖,稽(注:屈膝下拜,以额触地)。执事者焚香:初上香,二上香,三上香。酌酒。酹酒。(行初献礼)酌酒。初奠爵。献果品。读告文。读毕。(行二献礼)酌酒。二奠爵。献牲。(行三献礼),酌酒。三奠爵。献楮财。辞灵。稽颡四。扶杖起。化楮。礼毕,退位。

三、奠土仪注

(行奠土礼)代告生就位。参神,鞠躬,跪,叩首三。执事者焚香:初上香,二上香,三上香。酌酒。酹酒。俯伏。兴。(行初献礼)酌酒。初进爵。献果品。读告文。读毕。兴。(行二献礼)酌酒。二进爵。献牲。俯伏。兴。(行三献礼)酌酒。三进爵。献楮财。俯伏。兴。平身,辞神。鞠躬。跪,叩首三。起立。焚告文。化楮财。礼成,退位。 四:孝子题主仪注(附安主礼仪注)

(行请主礼)起小乐。孝子扶杖出帷。诣灵座前,参灵。鞠躬,跪,卧杖,稽颡四。扶杖起。盥洗所,盥洗。盥毕,诣香案前,跪。执事者焚香:初上香,二上香,三上香。酌酒。 酒。初酌酒,初进爵。献果品,读告词,读毕。再酌酒,再进爵。三酌酒,三进爵。献楮财。焚告词,化楮财。稽首四。执事者以主授孝子。孝子捧主起。诣题主案前,跪。执事者接主升案。稽颡四,扶杖起。适更衣所权易吉服。小乐止。 (行主题礼)声炮。鼓初演。鸣金一匝。初奏大乐。初奏小乐。鼓再演。鸣金二匝。再奏大乐。再奏小乐。鼓三演。鸣金三匝。三奏大乐。三奏小乐。题主男就位。参神,鞠躬。诣盥洗所,盥洗。盥毕,诣题主案前,跪。初上香,二上香,三上香。执事者起椟出主,截主。卧主。执事者进彩线。剌指血。濡血,和丹砂,进笔,接笔,薰笔,呵笔,祝笔。(经孝子之血,点父母之灵,精神贯注,佑启后人)。先题内主,次题外主。笔发后,执事者研墨,濡墨。进笔,接笔,薰笔,呵笔,祝笔(香凝龙剂,银管花生,恭题木主,世代昌荣)。先盖外主,次盖内主。笔发后,执事者合主,竖主,面主,赞主(赫赫厥声,濯濯厥灵,绵绵瓜瓞,蛰蛰子孙)。作大乐。题主男贺主。拜兴四。平身。诣更前所更衰绖。旁跪。俯伏。请众宾贺主。声炮。奏大乐。就位。跪。叩首三。起立。孝子叩谢。稽颡二。客起。客退。(行安主礼)起小乐。孝子诣题主案前,跪,卧杖,稽颡四。安灵座,稽颡四。执事者焚香:初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初酌酒,初奠爵。献果品。读告文。读毕。再酌酒。再奠爵。三酌酒。三奠爵,献楮财。稽颡四。扶杖起。焚文。化楮。礼毕。退位。声炮。奏大乐。

五、朝夕奠仪注

(行朝夕奠礼)司事者设香案所。设茅莎所。设酒醴所。设杯盘所。设果品所。设匕著所。设诲错所。设牲牢所。设德禽所。设麦食所。设鲜鱼所。设粢盛所。设肴馔所。设啜羹所。设时蔬所。设香茗所。设束帛所。设楮财所。陈设已毕。内外肃静。声炮。起鼓。鼓初演,鸣金一匝。鼓再演,鸣金二匝。鼓三演,鸣金三匝。金鼓齐鸣。奏大乐,绕堂一次。大乐止,奏小乐,绕堂二次。小乐止,大小乐合行,绕堂三次。合乐止。

(行省视礼)执事者各司其事。引礼生引孝子扶杖出帷(引礼生如言唱答,下同)。引礼生引孝子诣案香前。执事者捧香,省香,祝毕,引礼生引孝子诣茅莎所。执事者捧茅莎,省茅莎,祝茅莎。祝毕(以下诣,捧,省,祝皆同前)。酒醴所。杯盘所。果品所。笾豆所。匕著所。海错所。牲牢所。德禽所。麦食所。鲜鱼所。粢盛所。肴馔所。啜羹所。时蔬所。香茗所。楮财所。灵座前,省灵座,祝灵座。祝毕。省视已毕。引礼生引孝子扶杖入帷(少息)。

(行朝夕奠礼)声炮。奏大乐。大乐止,奏小乐。引礼生引孝子扶杖出帷。就哀次。跪。卧杖。稽颡四。俯伏。司祝生就位。迎神,鞠躬。小乐止。歌‘迎神词’歌毕,诣盥洗所,盥洗。盥毕,诣香案前。执事者焚香:初上香,二上香,三上香。歌‘雀头词’。歌丝,跪。酌酒。歌‘红友词’。歌毕。俯伏。兴。平身。复位。神降。鞠躬。跪。拜兴四。平身。少退立。(行初献礼)(朝)歌南陔首章。(夕)歌蓼莪首章。歌毕。司祝生升。初诣灵座前,跪。执事者进杯盘。献石油盘。执事者进酒醴。酌酒。初奠爵。初祝饮。歌‘瓮酿词’。歌毕。执事者进果品。献果品,祝果品。歌‘百果词’。歌毕。执事者进笾豆,献笾豆,祝笾豆。歌‘笾豆词’。歌毕。执事者进匕著,献匕著,祝匕著。歌‘用

词’。歌毕。执事者进海错,献海错,祝海错,歌‘奇珍词’。歌毕。执事者进牲牢,献牲牢,祝牲牢。歌‘二母词’。歌毕。俯伏。读告文。读毕。兴。平身。复位。(行二献礼)(朝)歌南陔次章。(夕)歌蓼莪次章。歌毕。司祝生升。再诣灵座前,跪。执事者酌酒。二奠爵。二祝饮。歌‘洗腆词不达意’。歌毕。执事者进德禽,献德禽。祝德禽。歌‘五母词’。歌毕。执事者进麦食,献麦食,祝麦食。歌‘小食词’。歌毕,俯伏。兴。平身。复位。(行三献礼)(朝)歌南陔三章,(夕)歌蓼莪四章。歌毕。司祝生升。三诣灵座前。跪。执事者酌酒。三奠爵,三祝饮。歌‘未尽词’。歌毕。执事者进鲜鱼,祝鲜鱼。歌‘临渊词’。歌毕。执事者加爵、升著,劝馔。撤爵。执事者进明粢。献明粢。初祝食。歌‘负米词’。歌毕。插著。执事者进肴馔,献肴馔,祝肴馔。歌‘竭力词’。歌毕。执事者再进食,再祝食。歌‘亚饭词’。歌毕。插著。执事者进啜羹,献啜羹,。祝啜羹。插著。执事者进时蔬。献时蔬,祝时蔬。歌‘艺圃词’。歌毕。执事者进香茗,献香茗。祝香茗。歌‘雀舌词’。歌毕。点香茗。执事者加餐。侑食。歌‘侑食词’。歌毕。释著,执事者进束帛,献束帛。歌‘一缕词’。歌毕,执事者进楮财,献楮财。祝楮财。歌‘泉刀词’。歌毕,俯伏。兴。平身。撤馔。歌‘废撤词’。歌毕。复位。送神。歌‘送神词’。歌毕。辞灵;鞠躬,跪,拜兴四。平身。司祝者捧祝,司帛者捧帛。焚祝帛。化楮财。小乐止。读‘丧章篇’。读毕。司祝生肃揖,退位。孝子稽颡四。扶杖起,叩谢司祝生,稽颡二,并谢执事人等。引礼生引孝子扶杖入帷。礼成,奏大乐,声炮。

六、堂奠礼仪注

堂奠意义,与朝夕奠词。惟仪注较简,系用普通三献礼(与后,客奠礼仪注同)主祭亦用司祝生代替,孝子惟就哀次稽颡俯伏而已。

七、客奠礼仪注

(行客奠礼仪注)声炮。奏大乐。大乐止,小乐长奏。孝子俯伏候奠。主祭宾就位。参灵,鞠躬。诣盥洗所,盥洗,盥毕。诣香案前。执事者焚香:初上香,二上香,三上香。跪。酌酒。 酒。反爵。俯伏。兴。平身。复位。神降。鞠躬。跪。拜兴四。平身。(行初献礼)声炮。奏大乐。大乐止,奏小乐。主祭宾升。初诣灵座前,跪。酌酒。初奠爵。献果品。俯伏。小乐止。读奠章,读毕。兴。平身。复位。(行二献礼)声炮。奏大乐。大乐止,奏小乐。主祭宾升。再诣灵座前。跪。酌酒。再奠爵。献牲。俯伏。兴。平身。复位。(行三献礼)声炮。奏大乐。大乐止,奏小乐。主祭宾升。三诣灵座前,跪。酌酒,三奠爵。侑食。献楮财。俯伏。兴。平身。焚奠章。化楮财。礼成,退位。孝子叩谢。稽颡四。客退。声炮,奏大乐。

第7篇:博雅历史文化协会成人礼串词及解说稿

博雅历史文化协会成人礼串词及解说稿 主持人:赵文丽全宗强

全宗强:《左传》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华夏衣冠之美,华夏礼仪之大,在世界文明史上是无与伦比的。华夏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历程,成功地诠释着礼仪之邦的胸襟,衣冠上国的气度。今天,我们将进行的,是一场华夏民族传统的成人礼仪式。古代男子满20岁,女子满15岁,家族中将为其举办一场盛大的成人礼仪式,男子称冠礼,女子为笄礼。冠、笄之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对于个体的成长与文明的传承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将为大家重现一场盛大的华夏汉民族女子成人礼,又称及笄礼。

赵文丽:华夏民族是一个敬天法祖的民族,我们相信祖先的精神无时无刻不与我们同在。历史上,天下、诸侯国和家族的每一次重大事件都要举行拜祖请祖仪式,把事情告知祖先,祈求保佑或宣誓决心。而我们是师范院校,我国的文化根基也是立足与儒家文化之上的,那么下面我们有请先师孔子,在孔子的见证下,进行这场成人仪式吧。

全宗强:大哉宣圣,道德尊崇。维持王化,斯民是宗。典祀有常,精纯并隆。神其来格,于昭圣容。我们用迎来了先师孔子,下面,有请为本次成人礼加冠和及笄的主人入场。有请陈世英老师和宋明宋书记

(胡叔叔下台迎接,两位老师上台)

赵文丽: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良辰美景,贤主嘉宾,古人所谓四美也,下面有请本次成人礼的正宾,钟顺秋书记,以及来自乐山嘉州汉风社的青衣

(胡叔叔又下台迎接)

全宗强:也欢迎观摩本次活动的各系部领导和社团负责人

赵文丽:主人和嘉宾已经入场,下面,请加冠及笄者入场

全宗强:加冠及笄者入场~~~~~~~

(十位同学排成两列分别进入两边,男左女右站好)

赵文丽: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有比较丰富的生命礼仪。这种生命礼仪是贯穿人的整个生命过程的。它从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开始,中间经过了成长、成年、婚姻等环节,至生命的逝去而结束。华夏民族是一个礼仪文化极其发达的民族,拥有从出生礼、成人礼、婚礼、成长礼到葬礼的完整的生命礼仪体系。

全宗强:成人之礼,实际上是成人社会给予新的成年成员的礼物。有什么可以给他们?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回答。对于华夏民族来说,“衣冠”与“礼仪”是最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也是民族所能给予的最珍贵的礼物。

全宗强:下面有请主人致辞

(宋书记致辞)

赵文丽: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群体,在于她的不同之处,两个文化昌盛的民族的不同之处,除了他们的皮肤,血统,无非是那些强大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的外在表现,便是那博大精深的衣冠和礼仪。

全宗强:华夏衣冠,今天,我们称之为汉服,意为华夏汉民族的传统服装。襦裙,为女子常服,是华夏衣冠体系的其中一个款式,。自轩辕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起,一直到明末,华夏衣冠几千年绵延不息,华夏汉人一直不改其服饰的基本特征,交领右衽,上衣下裳,衣带系结,庄重大方,飘逸灵动。周边四邻为华夏中国的衣冠之美与礼仪之大所震撼,纷纷效仿,直到今天,日本、韩国的民族服饰,就仍然保留着我们华夏衣冠的大致模样。(停顿一小会)

赵文丽:然而,当我们还在津津乐道博大精深的华夏衣冠和礼仪的时候,我们却再也找不到她们的身影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衣袂飘飘,今在何方?在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韩国、朝鲜,在历史的某个的角落,被我们遗忘了三百多年的黑暗角落里。作为一个尊重历史、奋发图强的民族,我们是不是应该铭记我们的民族精神,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以一种承古拓新的华夏气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全宗强:在今天的华夏大地上,有着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兄弟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在中华大家庭的全家福里,我们看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唯独看不到华夏汉族的民族服装,难道说,文化越发达,就越要放弃自己的文化吗?几经沧桑,几度彷徨,我们的民族,承受了太多,也失去了太多,下面就让我们重新穿起属于自己的衣裳,唤醒我们最崇高的回忆。加衣~~~~~~~~~~~~~~

(互相加衣,第五位同学又书记和陈老师代劳)

赵文丽:汉服是一个服装体系,款式多种多样,适合不同场合不同身份之人穿着。深衣,为华夏衣冠中上衣与下裳相连的一种礼服款式,被体深邃,典雅大方,常作为礼服和贵族服装出现。深衣多广袖博带,行走起来,衣裾飘飘,神采飞扬。

全宗强:“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汉服并不只是简单的一套服装,她更蕴含了深厚的哲学理念,浸润了华夏祖先对天地万物的思考。 男士所用的朱子深衣,是朱熹根据《礼记。深衣》所复原的华夏深衣体系的一种,上衣用布四幅,象征天之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地之十二支,外裳用布十幅,象天之十干,中间以腰带系结,人穿上之后以象天地人三才合一,衣后有一背中缝,象征人道中庸正直。

赵文丽:而女子所着的齐胸襦裙,是成年女子所着的正式服装,象征着笄者将放弃顽性,开始学习和担当家庭与社会的责任。

全宗强:在古代,成人仪式之前,孩童无须束发、不着礼衣,天真烂漫,然而,经过了庄严肃穆的整套礼仪之后,孩童束发加冠、穿上礼服,行止仪节皆要遵从华夏文化规范,预示着华夏民族对于新的成员给予了庄重的文化接纳。 故此,作为衣冠上国与礼仪之邦的华夏民族,选择了将“衣”与“冠”,“礼”与“仪”作为我们民族的成人仪式,这就是“冠礼”与“笄礼”。 主人为冠者筓者加冠及笄~~~~~~~~~~

(经行加冠及笄)

赵文丽:在儒家经典《论语·先进》中,曾点这样描述自己心中的志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浴沂风雩的礼乐之治图景让孔子喟然而叹:“吾与点也”。在这里,曾点把“冠者”与“童子”并列,冠与未冠成为了划分成年与未成年的标志。冠者,即已加冠的成人,他们都已经越过成年的门槛,完成了一场极其重要的人生礼仪——冠礼。

全宗强:成人礼是一场承上启下的标志性的礼仪,源自是远古氏族时代的“成丁礼”。氏族中的未成年者,可以不参加生产、狩猎活动,也不必参加战争,氏族对他们有哺育和保护的责任。但在他们到达成人的年龄后,氏族则要用各种方式测验其体质与生产、战争技能,以确定其能否取得氏族正式成员的资格。成丁礼至今仍然在世界部分民族中存在着,但更多已演变为各种更具各民族特色的成人礼仪。对于华夏民族,则以“冠礼”“笄礼”的形式存在了两千多年。

赵文丽:成人礼丰富多彩,形式殊异。它是一个人类个体完成“幼年走向成年”过程的社会性确认仪式,正如有人所说,成人礼“是对于生命存在的一种真正的确证,一种文化的介入”。通过简单或者复杂的仪节,成人社会对一个刚刚越过成年门槛的孩子的成人资格、能力进行检验和确认,由此,一个新的成人即获得社会性的认可,获得各种成人权利,承担起各种成人义务。

全宗强:笄就是把头发梳理好,插上发簪,,笄者要改变以往的发型,梳理起适合成人的发饰,从此告别垂发总角的孩童时代。而冠者也是带上冠冕,以承担成人的义务。

赵文丽:男子所加的冠为万字巾,也是宋代大儒朱熹所提倡的一种冠冕样式,也是宋明两代士大夫流行的头巾之一。

全宗强:请冠者筓者展示服饰(稍等片刻)醮冠者~~~~~~~~~~

赵文丽:醮礼指的是正宾与成人礼参与者互相敬酒,以庆祝成人,并且教会其谦让的品德

全宗强:醮礼毕,命字

赵文丽:古代人有名有姓有字有号,字不仅是表达其志向的方式,有了字号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姓名,而在古代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互相称呼也是以字代名。对于现代人来说,取了字号,不仅仅是对古代的追思,也是对志向的树立和勉励。

全宗强:冠者三拜

赵文丽:冠者拜父母,感念父母养育之恩

全宗强:冠者拜师长,勉力求学、发奋进取

赵文丽:冠者拜皇帝,传承文明、报效祖国

全宗强:请成人礼代表发表成人宣言

赵文丽:聆训。请主人向冠者示训辞

全宗强:冠者拜有司及众宾

赵文丽:冠礼成,冠者携主人拜右侧的众宾、左侧的众宾、摈赞执事等有司、正宾、赞礼、乐者。众答礼

全宗强: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见证!十位已正式同学步入成年,既已成年,便要担负成年之事,砥砺品格,自强不息,发愤图强,合理的自我规划今后的人生道路,以期成才之后能为社会,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谢谢大家!另外,请所有到场的汉服同袍以最快的速度,走上我们的舞台,与笄者、笄礼父母以及所有礼仪人员合影留念!

第8篇:“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演讲稿:礼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演讲稿:礼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礼。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我今天所说的便是儒家文化——礼。 儒家鼓吹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中国乃礼仪之邦。古往今来人们非常讲究礼仪。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一个问题。曾子听了,明白老师是要指点他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我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教我。”在那时, “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这是师生之间的礼仪。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四岁的孔融每次吃梨都将大的递给哥哥将小的留给自己。对于爸爸的发问,他认真的回答:“我是弟弟,我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留给哥哥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这就是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儒家文化中有一本名著叫《礼记》。它相当透彻地宣扬了儒家的礼治主义。《礼记》有载:礼事起源于隧皇,礼名源于黄帝。从古流传下来的礼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渐渐有人开始漠视。像敬重师长,关爱同学,向人问好要尊重礼貌。这些简单而又体现礼貌的基本礼仪,在学校有多少人做的一丝不苟呢?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如果在这种地方最基本的礼仪都被人忽视,怎么使外人尊重我们?怎么使外人相信他们所游玩的国家是它们梦寐以求想看到的礼仪之邦呢?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作为龙的传人理应继承并传承下去。怎样做相信我不用再说,希望大家能扬我中国风,壮我中国魂。能让老外竖起大拇指:不错,这就是中国!

第9篇:班级文化建设论文:班级文化建设思考

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班级文化建设思考

一、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班级力量的精神支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创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成为每一位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是十分重要的意义。

班级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一种形式,而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团体并为团体成员共同接受并遵循的集体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是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班级文化就是指的班级精神文化,它的形态包括以集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为核心的班风、教风、学风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精神文化。

然后,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对班级文化认识的误解和简单的做法。有些人将班级文化仅仅理解为教室的布置、主题班会的召开这些表层方面,甚至还有些教师忽视了班级文化中的负面因素。事实上,班级文化从性质上有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也有消极颓废的班级文化,从层次上来说有表层、中层、深层班级文化。作为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应该不是停留在教室的布置和制订班级公约或章程,还包括班级的集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这些集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使学生们的班级自我意识不断强化,班级成员对自己所在班级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班级荣誉感不断提高,当班级成员意识到个人的言行代表着班级形象时,他们不仅会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能够自觉主动地维护集体形象不受损害,班级凝聚力得到不断增强,班级成员在校际、班际等各类竞赛和创优活动中努力发挥各自特长,团结协作,为班级争光。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构建

1、美化教育环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另外优美的教室与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凡是教室环境整洁、优美的教室,其师生荣誉感都比较强,班级的内聚力都比较大。我非常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力求教室的墙壁“会说话”。黑板报期期做到图文并茂,由于美化了教室环境,讲文明,讲卫生,蔚然成风。

2、提高班主任素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

“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虽然说的未必全面也未必完全正确,但从一个侧面透视出班主任的人格、修养、学识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力。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以及开展班级活动中,要十分注重从细节入手,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去主动地影响、创建班级精神。在个人的外表形象方面,教师注重在流行时尚元素与教师职业着装要求之间寻求最佳契合点,力求整体搭配协调,既不失端庄,又能体现个人风格。在与学生“近”距离的接触过程中,及时并坦诚地将所思所感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积极参与者。班主任用自身的行动、情感去推动、促进、充实班级精神,是创建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重要一环。

3、培育班级文化精神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班级文化不能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更为重要的则是确立班级文化的精神价值,班级风气、班级的共同理想、班级价值观念,从而形成班级积极向上的舆论压力,是形成良好班级文化的

关键,离开了这一点班级文化则无从谈起,可以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班级文化精神的培养要从教育细节做起,以科学的价值观为导向,以班级规章制度为保证,以培养学生诚实做人、团结合作、积极向上为主要内容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4、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在班级精神确立后,要保障其良性发展,师生之间的彼此信任是基础。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贯彻民主思想,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相互合作和相互尊重。班主任要做到以诚相待、以身作则,并牢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在课余或班级活动间隙与其进行沟通,班级事务一定要做到公开化、透明化……,这样才能漫漫地形成一种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这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三、班级文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有文化意识,高度重视

文化是什么?文化意识是什么?认识不同其行动也各不相同。如果把班级文化仅仅看作是一些表层的东西那么班级文化建设也只能表面文章机而已。只有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具有科学的文化观念,那么对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意识、科学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准则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同学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学生刚入校,他们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各异,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思维方式不一,要在一个班集体中学习生活配合很好,刚开始肯定有一定的困难。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按照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循序渐进地进行,应该是从表层文化到中层文化再到深层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想要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三)要以身作则,从我做起

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依靠全班的师生,当然也受到校园文化、社会风气等影响,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要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其关键班级成员的努力。这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生的努力。而学生的努力程度在相当程度上受到教师思想、行为的制约,尤其是班主任的业务水平、道德素养、处理方式方法的影响,如何稍有不慎,则后果十分严重。因此,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总之,班级文化建设十分重要,更需要每一位班级成员的努力和探索。

上一篇:暑假散学典礼讲话下一篇:农村中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