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班级文化的几点思考(精选10篇)
黎香湖小学刘全勇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班级力量的精神支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和谐的班级文化成为每一位学生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以人为本”的学校,如何贯彻实施“和谐教育”理念、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我们每个班主任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的课题。那么,何谓和谐德育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詹万生教授指出:“和谐德育,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我认为创建和谐班级文化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为了尽快地使自己对新生产生真诚的师爱,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课间、饭后找他们聊天、说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同时与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学生对陌生环境的焦虑和不安很快被新奇和欢乐所取代,逐渐的喜欢这个集体并安心开始学习。班主任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既做组织者,又做普通一员,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我和学生早起跑操,晚睡巡查和他们交流,很快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在他们上中学的第一次运动会,我和同学们一起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虽然嗓子哑了,但师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们感受到新集体的温暖,增强了新集体的凝聚力。要培养朋友式的师生关系,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外,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课上你的眼神、手势,甚至一个微笑都能让学生感觉到你在与他们交流,但,仅此是不够的。此外,作为教师,保持乐观开朗、情绪稳定也非常重要,这样才会使学生敢于接近你,乐于接近你。我想,对善于做学生朋友的老师,有哪个学生不喜欢呢?当然,朋友关系并非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一分严格之水,再掺上九分感情之蜜,我想即使有时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批评得过火一点,学生也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并乐于改正的。师生关系如此,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比此更值得惬意呢?
2、培育班级文化精神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在班级精神确立后,要保障其良性发展,师生之间的彼此信任是基础。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贯彻民主思想,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相互合作和相互尊重。班主任要做到以诚相待、以身
作则,并牢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在课余或班级活动间隙与其进行沟通,班级事务一定要做到公开化、透明化„„,这样才能漫漫地形成一种和谐、融洽师生关系。班级文化不能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更为重要的则是确立班级文化的精神价值,班级风气、班级的共同理想、班级价值观念,从而形成班级积极向上的舆论压力,是形成良好班级文化的关键,离开了这一点班级文化则无从谈起,可以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班级文化精神的培养要从教育细节做起,以科学的价值观为导向,以班级规章制度为保证,以培养学生诚实做人、团结合作、积极向上为主要内容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3、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班主任必须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当班级中的每一位成员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体谅时,师生之间将会更加宽容、更加和睦,整个班级一定会充满生机、富有活力、昂然向上的良好风气。因此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尤为必要。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这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人际关系就是心灵与心灵的关系,有不少人把良好的人际关系称为“心灵鸡汤”。班级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一个班级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五六十人以上,这群学生正当少年,个个血气方刚,个性纷呈。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乡差距日益缩小,不管是城市生源还是农村生源,个个娇生惯养,目中无人。如果你说“吃亏就是占便宜”,他就认为你是天下第一号傻子。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与人交往的主动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差。但是他们在学校里不“显山露水”,不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终日随波逐流,不是老师特别关注的对象。然而这种学生在班级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在上升,令我们不能小觑。
1.关爱学生。
古人云:“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创建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过于严肃的表情, 容易使学生胆怯, 不利于教学。因此, 我积极转变观念, 将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变为启发者, 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 最大限度地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 使教师成为学生可以亲近、喜爱的朋友。让每一位学生都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有利于学生自主地探索知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这样, 学生也会从内心喜爱自己的老师, 从而喜欢他所教的学科, 并会努力学习以取得较好成绩, 这样便创建了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
2.创设课堂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 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还会使他们将学习当成一种乐趣, 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制造一种先声夺人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做到事半功倍。课堂上教师可举一些学生所熟悉的、有趣味的、贴近他们生活背景的事例。例如, 在讲解三角形的内切圆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引言:“从一块三角形材料中裁一块圆形的用料, 怎样裁可以使圆最大呢?”从而增加了学生对内切圆的探求兴趣。还有, 在讲解有关概率的知识时, 我大都从实例中引出问题, 像从装有2个黑球和2个白球的盒子中, 任意摸出1个黑球的概率是多少?连续投掷1枚硬币两次, 那么至少有一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日常生活中的抽奖游戏是否公平?等等。这些问题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求知欲。良好课堂情境的设置, 让学生融入课堂, 产生和谐的课堂氛围。
3.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平时的授课中, 要加强实际操作, 让学生手、口、脑、眼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在活动中发展能力, 以“动”促“思”, 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可以让学生在研究中不断思考, 不断尝试, 并不断地体验成功。例如在教学测量旗杆的高度一节时, 我亲自带领学生到学校的操场上, 让学生按照课本上的各种方法对操场上的大树和旗杆进行实地测量。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实践, 很快就掌握了本节的教学内容。还有, 在推导勾股定理时, 学生自己制做了四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 通过拼凑的方法把四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从而得出定理的内容。因勾股定理是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概括而来, 所以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 还感受了成功的快乐, 更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理论指导了实践, 实践证明了理论, 在动手操作中和谐气氛也油然而生。
4.平等待生。
在传统教育中往往忽视那些后进生, 这些学生需要更多关心和帮助, 我们不能放任不管, 更不能歧视他们, 要循循善诱, 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增强学习的信心。只有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里, 学生才能放下面子, 主动地学习, 有不懂的问题随时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 进行师生交流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例如:我班一位学习较差的同学上课没听讲, 提问他, 站起来不知所措。我并没有生气, 微笑着说:“是不是没有听清楚, 你还要想一想吗?那就先请其它同学回答这个题, 过一会儿再请你回答。”我过了一会儿, 找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这个学生回答, 答对后马上就给予表扬。我的这种做法既保全了他的面子, 又激发了他学数学的劲头, 很快他的数学成绩也有了提高。因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因材施教,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所以, 每节课都应设计一些不同难度的问题, 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可能“跳一跳”而摘到“桃子”, 从而激发起求知欲望, 增强学习的兴趣。另外, 在布置作业时, 我实行“自助餐”, 把作业分成不同的档次,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所选择,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吃饱吃好”, 让充盈的“精神食粮”为和谐课堂构建平台。
一、接纳学生
学生每天生活的主要部分,是同教师在一起或在教师的影响、支配下度过的,教师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不论学习哪一门课,不论在哪一个班学习,都会感觉到自己是学生,要学习,要听老师的教导和指挥,也都会希望有个好教师,且希望自己能引起教师的注意。就如花草树木趋向于阳光一样,学生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那么,为师者首先要放下控制心理,接纳学生,要逐渐克服和摆脱“自我中心”意识,消除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以真诚的自我对待每一个学生,向学生开放自己心理空间,去赢得学生们的信任和尊重,也让学生向教师敞开心灵的大门,师生之间心心相印;在深入理解每一个学生内心世界的基础上,理解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不讽刺挖苦、辱骂训斥学生,不给学生施加各种不正当的压力。接纳学生的实质是尊重和宽容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和优秀潜能。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就要欣赏每个学生的存在及其优点,对学生表露出来的任何感情,不管是令人满意的,还是使人不快的,都应表示接纳。教师还要信任学生,要能宽容每个学生的缺点、短处和错误,维护他们各自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对于学生的缺点、短处和错误,不当面严厉批评、斥责、讽刺、挖苦,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真正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和追求进步,而不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斥责、同伴的鄙夷中沉沦。学生是有个性、有精神、有追求的主体,教师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了解学生、接纳学生,体验学生的经验和感情,学生就会有心理认同、心理自由,就不会生出逃避需要,且以此衍生出心理的向师性。接纳学生是基于平等的向师性,也是教师实现教学影响力的基础。只有接纳,教学才会有期待、亲近,而没有排斥、回避。只有接纳,师生才会更容易进行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而没有距离感。
二、重视学生
分析教师管理学生和形成学生理想行为的各种策略和方法,就不难发现,促使学生产生良好反应和保持学习动机的最佳策略是重视学生。优秀的教师往往都是注重采用积极的状态及时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学生的内心都渴望得到尊重。学校的课堂经验也表明,教师重视学生的成就、鼓励学生发表想法,在管理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方面就不会产生太多的问题。相反,即使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如果教师对其努力缺乏应有的肯定和认可,他就不会做出任何积极的反应,也会变得压抑,甚至抱怨教师的“无暇注意”。因此,教师要设身处地,用学生的角色来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和立场去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去体验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感到教师是“知己”,增强学生自我价值认识,促进学生的自我生成。教师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要求,不断调整改进教学,也允许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问题,对于学生的独特见解,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要让学生参与对教学的评价和教学的决策,师生如有不同意见,用讨论、商榷的方法来达到一致,而不是听凭教师独断专行;教师也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要注意能与每个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用亲近、微笑、点头给予表示;当学生安静或者等待回答机会时,要给予鼓励,使学生保持良好的行为状态。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要给予积极的鼓励,调动积极性的强化,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对学生的错误反应,不应忽略或者嘲弄,要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还要时刻关注教学气氛和学生情绪的变化,及时调控。当发现气氛沉闷、学生神态迷惘、思维跟不上教学进度时,要适当放慢教学节奏、降低难度;当发现学生热情不高、思维不积极时,要考虑加快教学节奏;当发现学生精神疲惫、注意力涣散时,要及时变换教学节奏,穿插生动有趣、轻松活泼的教学内容。
三、相信学生的能力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一个人能够做的,比他现在已经做的和相信自己能够做的要多得多。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可以做得比现在好。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有能力的,要对每个学生都抱有积极的态度和期望。因为如果教师相信学生有能力,对学生的态度就会积极,对学生的期望也会较高,他们与自己期望相适应的系统积极对待会直接造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社会处境,使学生在教师的各种有意无意的支持和鼓励下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并据此形成较高的自我期望,使学生的动机水平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并最终导致积极的教育后果:学习成绩优良、智力发展加快、个性的各个方面平衡健康地朝着社会期望的方面发展。更重要的是,良性的教育后果会使教师对学生产生更为积极的态度、期望和与之相适应的积极对待。而相反,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有能力,对学生就会是消极的态度和低期望,学生在教师的忽视、否定中也会形成低的自我期望,学习动机和学习水平也会下降,教育后果消极,这样一来,教师的消极态度和低期望得到验证,产生更低的期望和消极对待,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也会每况愈下,对其一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毫无疑问,教师作为学生生活中“重要他人”,要冲出按照既有印象和期望的轨道来看待学生,要相信学生有能力,要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方面和变化。教师在学生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学生有能力、对学生抱有积极的态度和期望也是教师的责任。只有积极地期望和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会不辱教师的使命,才没有辜负学生把教师放在自己的“重要他人”行列最前头的美好情感,才没有偏离教师的社会角色。作为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积极心理活动的特性,随时要提醒自己要相信学生有能力,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随时注意每一个学生的积极表现和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心目中的印象和期望,使自己对学生的期望和对待能够起到引导其积极改变的作用。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要对学生抱有积极的态度和较高的期望,要积极创建和谐、融洽的氛围,要善于引导学生相信自己,让学生主动尝试,自我决定,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自主意识。
四、让学生有安全感
宽松而积极的课堂环境是每个学生所渴望的。在课堂上,学生都渴望知识、渴望沟通、渴望理解、渴望尊重、渴望自我实现。教师作为课堂的管理者,应有意识地制造宽松而积极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有安全感,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会因为自己的无知、幼稚甚至错误而感到紧张、压力和耻辱,让学生的个性、学习风格与习惯受到充分的尊重,让学生之间不会因学习的问题产生偏见或歧视。教师要避免因错误理念和下意识行为,于有意无意之间,让学生把学习当成无奈、负担,甚至对教学产生厌恶和恐惧的情绪。营造课堂上安全祥和又充满生气的氛围,知识传授和能力发展才能达到高水平。宽松而积极的课堂氛围是有效、和谐的课堂追求的,是提升学生学习体验所必需的。教师要创造一个宽松而积极的课堂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对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收获成功、享受快乐、激发梦想,让学生在拥有情绪安全感的前提下,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充实自己。要让学生有安全感,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体验、思考、探索,在成长的道路上自由地选择、自主地调整,让学习成为学生的快乐生活。教师要做到无论对任何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境下,都要有意识地调节和保持理智的教育行为,使得自己的情绪情感反应、语言反应、行为反应在教育活动中处于理想状态。当学生对教师、对课堂有安全感,才会敢于和勇于主动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愉快地、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人格。在安全的课堂心理氛围中,教学才会和谐自然,师生才会拥有“灵魂深处的直接相见”,才会交流智慧、沟通精神。
创建和谐育人环境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如张贴名人名言、出板报等教室内部环境的布置;制度文化,如一日常规、课堂常规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精神文化,如班级目标、班级道德、班级舆论、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等。
一、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一谈到班级文化,一些人马上会想,不就是往班级墙上粘贴花花绿绿的图画,让班级好看点吗?再弄个光荣榜、评比栏,贴几张照片不就行了吗?相对用心的老师会每学期或经常更新一下内容,有的班级一张光荣榜能张贴一年甚至更久。实质上,我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误区。
1.班级文化建设的简单化和理论化。有些教师简单地把教室布置等同于班级文化建设,比较肤浅和表面化。有些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注重对企业管理中与班级文化建设相关理论和经验的移植,借鉴有余,创新不足。有些教师注重教室墙面布置形式上的多样化和色彩上的亮丽变化,却没有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的本质,没有突出班级精神和班级形象的构建,起不到教育和引领学生的作用,反而会使班级学生眼花缭乱。
2.班级文化建设的概念化和短期化,一些班主任提出班级文化要素的各种概念,比如班级价值观、班级精神、班级口号等,这种形式的班级文化建设只有概念的提出,没有与之相关的班级优势和特色作为基础,因而是一种“空中楼阁”式的班级文化,没有多少实际的内涵。有些班主任受到某些影响或学校的要求,不得不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一段时间后往往因为看不到明显的效果而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努力。
3.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化,一些教师将班级文化理解为开展大量的活动,因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对班级行为文化及与之相关的班级物质文化大量投入。这种形式的班级文化建设能够形成一定的特色优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能够产生一定的班级文化氛围,但是由于忽视了班级精神文化在班级文化要素中的核心地位,没有适时地将行为层面和物质层面的班级文化建设成果归结到班级精神文化中去,因此这种班级文化显得没有灵魂。
二、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时,我们应该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应该是班级所有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和态度的复合体,它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那么,我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该怎么做呢?
1.从班级文化的硬件建设物质文化抓起,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班级环境舒适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影响到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教师可以从班级卫生抓起,为学生营造干净、整洁、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从学生入学那天起,我就让学生逐步养成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我把班级内的任务分配给小组,并且具体到人,让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并让学生从劳动中体会到乐趣,能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班级良好的卫生不仅是值日生打扫的,更是靠大家保持出来的,让班级干净整洁成为每一名学生的习惯。我们班级的墙上有“我们用行动美化班级”绿色小标语,对学生随时起到温馨提示和暗示的作用。班级右手边的墙上根据学校和班级活动等随时更换栏目内容,让每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班级建设和班级活动中。教室后面墙壁的布置以板报为中心,经常以班会内容作为主题,黑板上方是“点点滴滴学做人,时时刻刻求进步”立体小字,弧形排列,既美观,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起到促进作用,使班级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逐渐形成美的思想、美的言行、美的情操,使学生在良好教育环境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2.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让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成为优秀品质。班级制度文化包括班级学生干部的设置和班级管理制度的形成等。师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大家一起评选班干部,制定班规、座位制、奖惩制、值日生职责等,自己参与制定的班级制度大家都愿意自觉遵守。另外,在管理过程中,学生自行制定的一些约定,如小组约定、志愿者约定、班级公约等等有利于班级渐渐形成自制自律意识强、凝聚力强的集体。久而久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更强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
3.落实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在学生进步的同时使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班级精神文化作为班级文化中的深层文化,是班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成果,也是班级文化的核心。第一,通过班级建立的心语信箱,建立起和学生的良好沟通;第二,利用晨读活动开展各种学习和个人展示,既让学生受到文化熏陶,又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第三,大课间操的跑步和体育课上的班级口号对班级的每一名学生都能起到激励作用,也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第四,班级应开展班会活动和文体活动,比如开展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演讲比赛、跳绳比赛等,这些活动不能流于形式,应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教师在融洽友好的气氛中指导学生,给学生竞争的空间,让学生在自由、平等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这样既能使学生以成熟的心态走向社会,又能使班级文化建设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到以活动促教学的目的。
班级文化建设是动态的过程,通过班级文化的系统建设,可以时时激励每一名学生。只有让班级文化渗透到每一个角落,班级群体主动参与创造班级文化,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使班集体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班级文化建设过程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宽、品位得到提升,师生共同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注重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更好地成长环境。
构建和谐教育的几点思考2007-02-10 16:50:1
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也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作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教育,其自身的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和谐发展。因为教育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共资源,是社会公平、和谐的基础。只有教育的公平才是最根本的公平,也是最基本的公平。因此教育承担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责任。
上城区地处杭州市中心,是全国民
族教育先进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浙江省首批素质教育实验区、浙江省教育强区。全区所属中学所,小学所其中,省、市、区实验学校所;省重点中学所;优质国有民办学校所。省特级教师位,区特级教师位。年全区初中适龄学生名,实际在校中学生人。全区小学适龄学生名,实际在校小学生名。从这一组数据可以说明:
一、我区很好地解决了好上学问题,并解决了其它区和外来人口子女的入学难问题。
二、是优质教育资源比较丰富。上城区有着最多的省市实验学校和最多的依托省实验学校创办的国有民办学校,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和师资水平都有很高的水准。可以这么说,我区教育在实行标准化、满足百姓好上学愿望的基础上,重点将着力于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解决上好学难题和构筑和谐教育上。满足广大家长希望孩子能上好学的愿望,满足各个层面家长对教育的需求。
经过前期的调研,针对上城教育发
展的实际,提出我我区打造和谐教育的五要素:安全、公平、均衡、差异和优质。具体说,上城教育理解的,和将努力构建的和谐教育是:
一、安全是和谐教育的基础
学校的安全是教育和谐的基础,只有有了学校的安全,学生的安全,才有教育的和谐。上城教育要通过内部管理的提升,外部关系的和谐两个方面来促进学校的安全。主要措施是每个学校要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完善完全设施,每一个学校都要装备摄像头,保证学生入校后的安全。同时,要加强安全课程的教育与演练,提高师生应对危险的水平。另外,教育局、学校要主动出击,搞好学校周边环境建设,争取社区与周边单位的支持,营造良好、和谐的周边关系。
二、公平是和谐教育的核心
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重要的是受教育机会公平与均等。这种均等是外来人口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均等;不健全孩子与健全孩子的
受教育机会均等。上城的居民子女有着法定的受教育机会,我们将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视为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但是我们却时常忽视了流动人口子女和不健全孩子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上城区的流动人口子女随班就读政策得到了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三个代表在基层”栏目的肯定与报道,但是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选择权还是有限的。因此,下一步我们将努力逐步给予流动人口子女享有完全的居民待遇,做到就近入学。对于不健全孩子的教育,特别是弱智学生的教育,上城是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我们将继续保障不健全孩子的受教育权力,做到:一让弱智学生全免费入学,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二加大弱智学生随班就读的力度,促进弱智学生的发展。三在今年内建设好一流的弱智学校——杨绫子学校。同时,上城教育将在近期筹建上城教育发展基金,加大对弱势群体、困难家庭学生的帮扶力度,使他们能轻松的完成学习,不让一个孩子因贫
困掉队。
三、均衡是和谐教育本质
和谐教育的本质是要让优质教育资源能均衡分配,合理布局,让广大学生都能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而教育的均衡主要是要做好品牌学校布局的均衡、硬件配置的均衡和师资配备的均衡。上城有着杭州市最多的省市区实验学校和优质国有民教育资源。但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特别是品牌学校的布局却不尽合理。主要是望江与南星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而湖滨、清波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因此,上城区教育局将在下一阶段从:一加大集团办学力度,扩张优质教育资源,今年月,天长金都小学将正式招生。这是南星地块引入的第一所名校分校。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的名校分校甚至名校落户望江、南星桥等地块。这是上城为打造和谐教育推出的品牌学校布局调整。让品牌学校相对集中的湖滨、清波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迁移、复制工程,解决
望江、南星等东南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困境。
二、加大对准优质学校的支持力度,教育局在综合评定学校的基础上,对办学实力、管理水平都不错的学校,给予大力的支持,加强对相对薄弱学校的硬件配置,并通过人才政策的落实,加强师资的合理配置,造就新型名校。
四、优质是和谐教育目标
打造和谐教育,根本上是要打造优质的和谐教育。只有教育的优质,才具有和谐的可能。因此,无论何时,教育质量是生命线的金玉良言都应是学校管理都的座右铭。当然,这里的优质指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优质;质量指的是学生综合教育的质量。上城教育的优势在师资。同样,上城要打造优质教育落脚点仍在师资!上城教育将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科研和课题成果转换两手都要抓,好的课题与科研成果会引领一个学校的发展,而科研成果只有面向市场、投入实践,真正为学校为
教育带来高效益,这才是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上城将向科研要质量!另一方面,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工程。人才是实现一切的根本与关键,精妙的管理艺术、精当的教学观念,最终都是靠人才来实现的。上城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启动教师培训计划。筹建教育发展基金会,准备从社会募捐的渠道筹得万的资金,将其收益用于师资培训工作,促进教育人才的建设。
五、差异是和谐教育的生命
差异的才是科学的,只有有了差异才会有发展。我区的天长小学有一个著名的办学理念:让学生差异发展。可以这么说,天长小学的差异教育历经二十多年而更显其价值所在,天长的学生因为在差异发展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教育成了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素质全面的品质。对于上城教育同样如此,我们一方面要造峰,要迅速扩大优质教育的资源,另一方面要允许差异,要办特色学校与教育。比如说:抚宁巷小学的科技
特色,娃哈哈小学的艺术特色、铁路五小的平民特色,都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与收益。而学校间的这种差异也使得学校在办学上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对全区教育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有益的作用。
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从2004年起至2007年底,用四年时间在全县集中开展建设“平安大田”活动。这是我县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纲要》,服务和保障我县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和治本措施。
平安创建已经开展近一年了,总的看来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三率”还比较低的问题。如我县还有不少居民、村民还不知晓开展这项活动,去年底,经市统计局抽样调查,我市平安创建群众知晓率仅30%,我县的平安创建知晓率在全市属较低的县。有的部门领导和群众片面认为是政法综治部门的事,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地方和部门工作不扎实,有宣传,但声势不到位;有计划,但落实不到位;有组织,但领导不到位;有措施,但力度不到位;有投入,但保障不到位。群众还未体验到平安创建的实惠,对开展这项工作还不满意。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平安创建的“三率”。笔者结合我县实际,对此做了一些思考。
一、深入宣传、家喻户晓,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知晓率
知晓率是平安创建的前提。让人民群众都能知晓平安创建的目的意义、目标要求和内容做法等,调动人民群众积极 参与平安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平安创建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要与开展综治宣传工作相结合。采取多种手段,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在公共场所设置防范提示标牌,举办各种法律知识培训班,设立法制宣传栏,印发法律宣传明白纸,组织专家和法律志愿者现场咨询、以案说法、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广泛宣传建设“平安大田”是人民自己的事业,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是每位公民的光荣义务,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都应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通过开展“平安家庭”的创建活动,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切实做到“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办好自家事”,努力减少多发性侵财犯罪案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安定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杜绝安全生产重大事故的发生,确保我县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全县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增强,投资环境优化,经济协调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二、广泛发动、人人参与,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率 参与率是平安创建的关键。就是通过社会各界发动辖区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活动,加大人民群众参与力度;形成平安创建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维护社会治安,仅仅依靠政法部门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因此,平安创建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维护社会安定 稳定是每位公民的光荣义务,广大干部群众都应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通过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遇事能利用法律武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要与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相结合。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深入做好群众工作,建立健全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千方百计地减少矛盾、解决矛盾,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减少社会对抗。要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要依法律、按政策办事,把解决矛盾纠纷纳入法制化轨道,引导群众正确看待利益调整,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要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真正担负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
要与落实维护稳定和综治责任制相结合。建设“平安大田”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有效载体,把建设“平安大田”与落实维稳和综治责任制有机结合起来,进 一步健全综治工作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完善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具体、考核严格、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促进建设“平安大田”活动的各项工作正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思路、新举措,认真研究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安定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立足于新的实践,不断推进工作思路、方法和载体创新,使综治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把开展建设“平安大田”活动推向前进。
要与完善治安防范体系建设相结合。要继续深化“四项”活动。即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创建“综治合格单位”活动;在农村广泛开展以落实“一区两会三包”、创“四无一满意”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文明安全村活动;在旅店业、娱乐业和城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创建“治安优胜单位”活动。形成由党委政府领导,综治机构协调,以公安机关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社会面、居民区和单位内部的防范工作为基础,以案件多发的人群、区域、行业、时段为重点的社会治安防控大格局,做到“人防抓落实、物防 抓巩固、技防抓提高、协防抓合力”,实现指挥高效、打击有力、防范严密、控制有效、管理到位的目标。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多层面的治安防控体系,把“严打”与严防、严管、严控、严治结合起来,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违法犯罪。
要与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相结合。坚持固本强基,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高度重视乡(镇)、村、社区、企事业和其他各类基层单位的党组织、群众组织的建设,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做好选派干部到后进村任职工作,认真抓好基层创安、帮教及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等常规性、基础性工作。要通过抓乡镇带村居,抓系统带单位,一级带一级,积“小安”为“大安”,营造稳定的大环境。加强“一办两所一庭”等基层政法组织建设,配齐配强乡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和人民法庭等基层组织人员,整合规范治保会、调解会、治安巡逻队、保安保卫等群防群治力量,形成抓防范、促稳定的合力,使基层基础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干得好。进一步规范基层工作要求,明确职责,科学界定量化维稳指标,严格标准、严格考评,提高基层工作整体水平。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健全督察考核制度,制定科学、实在、管用的指标量化 考核体系,加强督促检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安全创建的有效方式。深入扎实地开展争创“平安乡镇”、“平安村”、“平安社区”、“平安单位”等活动。根据其特点,延伸创安领域,拓宽创安范围,提升创安档次。实行分类指导,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夯实“平安大田”建设的基础。
三、结合实际、务求实效,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率 满意率是平安创建的最终目标。通过开展平安创建,在打击违法犯罪方面保稳定;在防控机制落实方面保安全;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方面保和谐。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从而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满意率、对政府抓社会治安工作的满意率、对政法队伍的满意率。
要与完善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相结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提高基层发现、控制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要严格落实责任制,把解决矛盾纠纷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地区、部门、单位和人员。要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切实提高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管理和教育,把刑释解教人员、失学失爱青少年、轻微违法犯罪人员的帮教和转化措施,逐个落实到具 体组织、单位和责任人。进一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充分发挥其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
要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平安建设工作的规模和水平,平安社区(村)创建活动要与城市建设、社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重点,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组织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为依托,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使全体人民自觉实践和践行公民道德规范。要把平安创建活动向单位、学校、繁华场所拓展和延伸。拓展平安建设的范围和内涵,重点在抓落实、求实效、上水平上狠下功夫,努力把平安建设打造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个品牌和亮点。
要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一活动的核心是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目的是使广大党员真正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关键是通过活动增强党员的思想政治素 质和建立党员管理工作的新机制和新方法。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与新的形势任务不相适应、与“三个代表”的要求不相符合的问题,迫切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使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确保党肌体不受腐蚀,党的战斗力不受削弱,党的形象不受损害,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建设“平安大田”工作,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不断把各项工作推向深入,这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体现。要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发展以稳定为前提,没有稳定的发展是不全面的发展。稳定为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没有稳定,发展无从谈起。建设“平安大田”,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蕴涵了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的思想精髓,是努力从根本上解决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的具体实践,贯穿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特别是在政绩观问题上,要树立起抓发展、抓经济是政绩的观念,也要树立起抓稳定、抓综治,同样是在为社会创造财富,同样也是让广大群众受惠得益的政绩观念,通过活动的深入开展,减少发展的负面效应,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生活质量,真正让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稳定的成果,创造深受群众欢迎的实实在在的政绩。
班集体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 是学生品德养成、人格形成以及素质能力培养的主要平台。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也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班级的灵魂所在。因此, 班主任要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下面笔者就如何建设农村小学班级文化, 彰显班级特色, 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一、建设班级物质文化, 合力打造“会说话”的教室
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 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首先要从教室的美化着手, 力求教室的静物“会说话”, 突出室内墙壁和角落的教育意义。其次要结合实际, 研究制定能体现班级精神的“班风”、班规等, 以节俭为原则, 采用物美价廉的材料制作成文字模型, 悬挂在教室正前方, 时时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二、建立健全班级制度,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建立健全一系列合理的规章制度, 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和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时, 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制定各种规范的目的不是限制他们的自由, 而是保证班级所有成员的利益———秩序和好习惯。其次是要体现民主。在制定班规时让学生尽情讨论, 充分发扬民主, 制定出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一致, 且符合班级实际, 体现班级特色的规章制度和利于自我约束和互相督促的言行指南。通过建立制度并强化落实, 促进班集体建设和个人成长目标的实现。
三、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化学生
班级活动是凸显班级精神、实施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 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与课堂教学相比, 班级活动内容更丰富, 为学生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同时也给班级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是良好的班集体形成的重要途径。开展班级活动, 班主任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素:
(一) 要有明确的活动目的。
开展班级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因此, 班级活动一定要根据需要, 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要“寓教育于活动”中。这就要求班主任确立活动目标, 组织学生共同设计活动方案, 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 内容要多样, 形式要活泼。
按照班级活动的内容, 结合实际需要, 班主任可在课内外灵活安排以下活动:
1.班级例会。组织学生了解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进行常规教育, 引导全班同学说普通话、讲文明语等。
2.主题班会。联系实际, 围绕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而召开班会, 如“绿色环保, 从我做起”、“我和好书交朋友”、“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保护花草, 人人有责”等都可作为班会的主题。
3.学习活动。为开阔学生视野, 拓展知识面, 应定时开展班级学习活动。主要有:作业展评、学习经验交流、各科知识和技能竞赛、成立兴趣小组等。
4.文体活动。文体活动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陶冶学生情操, 增进师生、同学间的友谊, 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身体素质。例如:表演课本剧、书画作品展、各种文体兴趣小组活动等。
5.科技活动。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 有助于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科学知识, 加深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认识, 训练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6.劳动活动。针对新时期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现状, 指导学生开展劳动, 树立“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及尊重劳动成果的观念。
(三) 要重视总结反思。
活动结束后指导学生认真反思, 以口头或书面报告的形式讨论交流, 总结经验, 查找问题, 达成共识, 从而提升个人道德水平和综合素养, 达到个人成长与班级发展和谐统一。
关键词:特色;班级文化;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教育督导在教育管理体制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并推动着学校的改进和发展,保障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督导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和必要,它为学校的自主发展、自我完善拓展了空间。学校的德育工作管理也越来越细致化,强调班级育人环境的重要性,特别是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也有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提高发展,更有效地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打造特色班级文化,让学生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落脚点,找到自己特长的发展空间,从而流连于这一特色境界中。古语曰:“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班级文化的浓郁芳香诱人与否,直接关系一个良好的班风的塑造,以及奠定了学生成长成才的可塑性。在班风逐渐形成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学生个性特征,结合学校开展的办学特色氛围,我创设了一套属于自己班级发展的特色文化建设方案。
一、环境的创设让班级文化灵动精致
西方学者杜威曾说:要想改變一个人,必须先改变其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被改变了。我国古人亦流传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说法,可见境教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扮演之角色是十分重要的,而直接影响境教的实施便是教室里的布置陈设了!
班级是学生所处时间最长的地方,温馨、优雅的环境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又能对学生的快乐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室环境的创设上注重营造氛围,整体上偏重于简洁明快,讲求整体和谐与美观大方。首先是教室的墙壁,教室的前方尽量简洁大方,切忌繁杂花哨,如黑板的上方我张贴精短班训“尊师守纪,勤学苦练”,黑板靠近教室门口的墙壁可以设计一个公告栏,主要张贴课程表、重要通知、班委电话、值日表等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信息。教室的两侧墙壁,以对称为美。如我在教室左侧墙壁张贴了两幅已装裱好的学生写的字画。一个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另一个是《弟子规》中“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黑板的左方我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光荣榜——星光闪耀”;在教室的右侧墙壁角落,我让学生手工制作了两个塑料做的花瓶,分别种上富贵竹,插上几枝塑料制的梅花、兰花,形成一个具有高尚气节的情感角落,营造一种和谐、上进的班级氛围。
最后是教室后面的大墙壁,我让大墙壁“说话”。因为教室后面空间比较大,而且很多学生课下常在后面谈论、活动。所以,我力求将后面墙壁变成一个班级活动的平台。根据面积,我平等地分了三块。第一块是“我的学习我做主——星光学习小组”,第二块是“快乐读书——亲子同读一本好书”“学习园地——梦想痕迹”,第三块是“美术、书法天地”等栏目。旁边设计了“红领巾图书角”,图书角,是与他人进行互相阅读,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一方书香弥漫的小天地,每日课间阅读时间,学生带一本书回到自己的座位,或独自品味,或邀友同读,赏心悦目,乐在其中。
文化是有吸引力的,经过装饰的有文化气息的教室,学生会很自觉地到教室学习,让每个学生找到“家”的感觉,在这个“家”安心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二、学生个性特长发展让班级文化生动平实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呢?我根据班级学生个性特长,发挥其优点,发挥其长处亮点,以学校特色为宗旨,成立各类兴趣小组。
班级兴趣小组发展平台就成了学生自我意识的摇篮,自主发展的舞台,自我教育的阵地。班级成立各类兴趣小组,是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活动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培养学生成长的重要载体。有特色的班级,有特色的班主任就要充分认识到利用各类兴趣小组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根据个性特长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活动,如舞蹈队、葫芦丝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绘画组、建模组、跆拳道组、粤剧组、书法组、美术组等等。
成立各种兴趣小组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等对教育产生了很大的教育效果。其实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树立,高尚道德人格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不可忽视活动环境氛围的营造,不可忽视活动育人。
三、教育活动开展让班级文化启智冶情
活动也是实施教育学生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在活动中育人就有了充实的内涵和不可小视的意义。我们班级就十分重视活动育人的功能。如: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升旗、扫墓、古诗词经典诵读等活动,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开展一列感恩教育活动。举办体艺节,经典美文诵读、广播操、队列、篮球、讲故事、道德讲堂、劳动实践能力大比拼、班级板报、手抄报评比,走出校园,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宣传“防火安全”、“垃圾分类”、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结合安全逃生演练,举办读书漂流活动、开展禁毒宣讲教育活动、小手拉大手等,让学生在有意义的主题活动中成长,奠定美好人生。
正因为活动的多花样、多层次、多内容,营造了浓浓的育人氛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各种社会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班级网络资源利用让班级文化引领潮流
网络,已经成为学生不可缺少的生活伙伴,成为学生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他们在网络上玩游戏、传mail,交友聊天。他们在网络上学习社交、学习“生活”。网络世界对孩子们的影响,早已比真实世界更真实。对小学生而言,网络无疑是一把“双刃剑”。
那么,如何让网络成为积极向上的主流教育资源,是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教育和引导,而不是一味地勒令禁止。因此,我们班主任通过上网指导和训练,为学生撩起网络这层“神秘的面纱”,让孩子了解更加广阔的领域和空间,满足他们对网络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求,让学生懂得上网不仅仅是“传Mail聊天、游戏”和“交友”,还可以阅读、欣赏、创作和学习。教师大力推进网络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适应新形势,掌握网络知识,在班级网站上,建立班级博客或QQ、微信聊天平台等。营造一个自由沟通、积极交流的空间,让学生放下在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敞开心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参与网站管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通过加强上网指导和训练,使网络这块德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一是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不断增强,学会了如何正确辨别是非、真假、美丑;二是学生的欣赏品位进一步提高,积极主动地吸纳那些对自己身心发展有利的信。
加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它将通过一定的文化教育氛围和精神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学生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定能为和谐班级发展乃至和谐校园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芳.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教育,2006(11).
[2]王文忠.小学班级文化的建设[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5).
[3]伍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4]戴联荣,薛晓阳编著.小学班级文化建设[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引言
社区是具有亲密关系和高度归属感的人群共同生活的特定区域,中共十六大以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和居民生活的基本场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社区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
一、海南省居民社区参与的内容和类型
社区发展的理念是“发展与共享”,目的在于让落后的社区赶上来,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海南省社区发展与建设的目标同上述追求相一致,总体看来,海南省居民的社区参与在于积极参加社区的各项管理和各种社区活动,其内容主要有:
1.政治性参与
政治性参与是一种公共性参与,通常与国家政治事务或本社区权力运作有关。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参与社区政务。居民可以参与社区直接选举、监督和罢免代表。居民也可以通过居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对街道办事处及上级政府部门的政务进行评议,发表意见和进行监督。
第二,参与社区管理。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在2000年11月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该文件强调社区自治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的自治。在这个前提下,社区自治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选举和自我监督等层面上得到实现,达到居民参与民主选举,促成居民委员会的产生和改组。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比较充分的居民基层民主自治。
第三,参与社区治安。海南省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所以城市往往治安状况复杂,管理难度也很大。为了维护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居民自身除了提高安全意识以外,还自发参与社区治安。此外,居民在社区治安中的参与是政府警力和专业保安队伍的重要补充,这也是海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特色之一。
2.非政治性参与
非政治性参与和政治性参与相对,它是一种事务性参与,通常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但不包括社区权力运作方面的事务。如参与社区经济、文化、法制教育和法律宣传等就是非政治性参与。作为人们的生活场所的社区,它同时也是一个消费场所,有消费就会
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就业机会,而且社区还可以提供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有偿服务,因此社区可以为部分失业居民提供经济来源,从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其自身利益与社区利益的联系,也为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社区文化参与方面,常见的有组织老年娱乐活动、举办社区体育竞赛等。在社区法制教育和法制宣传方面,有法律专长的居民可以举办普法讲座和法制宣传活动。
二、海南省居民社区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居民社区参与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扩大社区居民参与,加
强社区管理组织的居民自治功能,不仅是和谐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 也是实现城市社区和谐的重要途径。这几年,海南省非常重视社区建设问题,拓宽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有途径,丰富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内容,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目前,海南省的社区居民参与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1.居民社区参与以动员型居多
动员型的政治参与往往与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的参政议政能
力有关。中国有2000多年的集权主义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当家作主,但是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制约,反映基层民主建设的社区居民政治参与也因为社区缺位而一片空白。改革开放后,基层民主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国家在城市发展社区自治,政府的推动和领导起了主要作用,一方面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促成了动员型的社区政治参与模式。在这个背景下,目前海南省的社区参与大多表现为执行性参与,特别是在政治性参与方面,一般是在社区管理机构先有了决策之后,社区居民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动员、劝诱、说服下,被动的参与已经决定了的事项。
2.居民社区参与成本过高
参与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居民参与的成本究竟
有多高,如何构成,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权威的统计数字和模型。但是同成熟的社区自治国家相比,我们的动员成本、运行成本、制度培育成本过大。在自由、平等、享有自治传统的国家里,居民的社区参与是一个自发形成过程;而在专制、等级、集权为历史传统的国家里,居民的参与是一个被动的形成过程,制度的催生、养育格外艰辛,成本付出自然就很大。
3.总体参与率不高,主体分布不均衡,目前,海南省的社区参与率还不够高,作为社会主要劳动力的中青年,由于工作繁
忙,一般很少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参与社区事务的大多是离退休老人、寒暑假的学生、社区内的低保居民等三类人群。这些人群由于其自身经历和身体方面的原因,不能有效
地进行社区决策,导致社区决策水平不高。
4.以非政治参与为主,政治性参与少
目前,海南省的社区参与大多体现为事务性参与,很少涉及社区公共权力的运作等
公共事务。在政治性参与过程中,居民的参与的价值和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这直接导致居民没有热情去参与社区事务,政治性参与率低。大多居民感觉到,社区居委会不象是“群众性的自治组织”,更象是社区的行政机构, 它直接对社区事务作出决策,居民的参与更象是走过场,是一种形式而已。
5.社区参与制度供给不足
在“强国家——弱社会”的格局下,社区必然是“行政化”的社区。体制、利益导
致的制度供给动力严重不足。目前,海南省的社区参与主要是依靠社区居委会来组织,而不是居民主动参与。由于社区居委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都存在不足,组织的活动数量少,而且很多是为了响应上级行政部门的要求而临时开展活动,无法对居民的参与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动员,居民参与机会少,参与的效率不高。
总体来说,海南省居民参与的有效性还不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从解放以
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控制单位、单位管理社会成员的体制及观念根深蒂固,居民没有主动要求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思想。二是居民没有动力去诉求社区参与中的利益保障。三是社区内缺乏社区参与必需的公共场所。四是部分居委会组织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够强,缺乏感召力,不能吸引居民参与。
三、提高海南省居民社区参与有效性的对策
社区发展的源动力是居民参与与社区自治,党的十六大就这一方面做出了要求,指出了要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社区参与和社区自治的主体是居民,居民参与的高级形式是社区自治,居民参与需要社区自治作为制度保障条件。让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通过培养和锻炼,提高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自治的能力与水平,这是社区发展的根本目的。通过理论研究,并对照其他地方社区参与发展情况,发现目前海南省的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低,参与质量较差,这阻碍了海南省社区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参与的有效性,是海南省推进社区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培育居民的社区意识,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
社区意识是指居民对所在社区各项事务的参与意识,并对自己所属社区及社区其他
居民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感、归属感。社区意识是社区的核心和关键,有利于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参与热情,推进社区的建设。培育社区意识的关键在于
建立社区共同利益,有了社区的共同利益,居民才有动力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社区居民的自治才有物质保障。目前,海南省的社区居民的利益相关性还不高,只有充分挖掘社区的公共资源,才有可能建立社区居民公共利益。这是一个需要用新思路、新办法来探索解决的一个难题,建立社区居民公共利益的目的是要满足全体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和多层次多样化生活需要,引导社区居民认识到自己在社区中的合法权益,形成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建立社区公共利益,是加大社区公共服务的前提,也是海南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经验表明,建立社区居民公共利益的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把那社区物业管理、公共卫生、公共设施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通的事务真正交给社区居民管理,体现出居民参与的价值和效果,这样居民才感觉自己是社区的主人翁,形成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浓厚的社区意识在社区自治中起着至关重要,只有培育了共同的社区意识,同一社
区的居民才能被凝合在一起,才会有兴趣关注本社区的事务,积极地参与本社区事务和公共活动。提高人们对社区的满意度,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就得到加强,这是培育社区意识的关键。提高社区满意度,需要有物质保障,这就是完善社区公共设施,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对社区硬件设施的投入。
2.加强居民参与的非营利组织建设,目前,政府、居委会等组织在社区建设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存在很多不足,最
主要的是它不能满足居社区参与的组织化要求。在社区参与中,一些社区的非营利组织,如民间团体等更有利于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沟通,这些组织往往能把居民的各种利益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增强社区成员参与的效能。“邻里组织、合唱队、合作社、体育俱乐部、大众性政党,等等,这些公民参与网络在一个共同体中,此类网络越密,其公民就越有可能进行为了共同利益的合作。”在非营利组织中,居民之间是平等的,通过组织活动,居民的平等意识得到培养,并逐渐退去我国居民在划经济时代留下的思想烙印,居民间相互协作,自治能力得到增强。社区民间组织是非盈利组织的主要形式,参与社区民间组织是居民参与社区的一个重要途径。
1)社区民间组织是联系政府与居民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它,居民可以向政府表达
自己的意愿,政府也通过它与居民实现交流、对话,倾听居民的诉求,进而实现居民参与政府的决策,为社区建设创造和谐的环境。
2)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也丰富社区活动的内容,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
择参与不同的组织。社区民间组织以居民满意度为监督和和衡量标准,通过服务项目的[1] 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84.[1]
不断创新,吸引居民参与社区的活动,激发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并最终实现居民福利的最大化。
3.合理配置资源,为社区参与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政府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其财政资源主要来源于税收,而社区并不是一级政府,它
没有公共财政资源。如果没有财政资源做保障,居民就没有兴趣参与社区的事务,社区组织就的社区组织能力和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就受到极大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社区居民自治的内容也主要是对社区公共资源的处置,没有公共资源,社区自治就缺乏目标。只有合理配置社区资源,通过争取政府财政支持,结合费随事转、社会赞助、社区自筹等方式,多渠道筹集社区经费,解决社区活动经费缺乏的难题,为吸引居民参与做好物质保障。
1)加大政府投入,解决社区资金短缺的困难。
2)充分整合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等一切力量,最大限度的实现
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以达到最佳配置。
3)以创新带动社区各组织系统的积极互动和有效整合。
4.转变社区居委会的职责
转变社区居委会的职责就是要把居委会真正成为一个自治组织,它的主要任务转变
为向政府表达和维护居民权利,这样才能得到居民的认同。只有居委会成为真正成为居民利益的代表,才能发挥它开展社区事务的组织能力,社区居民才有参加居委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居民社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也才能得到拓展。
5.合理缩小社区规模
国内外研究表明,社区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居民社区参与的有效性。美国学者罗伯
特·达尔认为,民主单位越小,公民参与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民主单位越大,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就越低。目前,海南省社区的规模都比较大,一般社区都有1000—3000户居民,社区人口数量有3000—10000之多。由于社区人口规模大,给社区活动的组织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社区活动的开展也难免不多;从另外角度看,居民在参加大规模的活动时,其参与的有效性体验也会大打折扣。因此,社区规模过大,也是导致海南省居民社区参有效性低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合理缩小社区规模,这是海南省提高居民社区参与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结语
因社区建设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社区服务、社区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推动社区自治精神形成。我们应当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着眼于未来,立足于现实,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和社区自治的发育和发展,我们要相信经由社区参与为动力、以社区自治为核心的城市社区发展的基层民主的社会,必将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主政治发展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电力企业进入市场后,受经济、市场的约束日益强化,市场竞争逐步加剧, 目前,也是电力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力企业能否获得最终的胜利,能否实现“同行领先、同类可比、人才高地、江苏特色、国际一流”的江苏电力,还是取决于企业领导的执政水平和员工的素质。对于企业和员工,学习就是自我超越,学习就是改善心智模式,学习就是培育共同愿望,目前,江苏电力正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为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总体认为: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中要重点开展好六项工作:
一是铺垫“自我超越”的精神基础,提高全体职工对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培养全员终身学习观念。
二是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能影响我们了解世界以及采取行动的举措,我们通常不易觉察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现代电力企业应引导职工在企业内决定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让职工全身心投入企业发展,掌握发展契机,拥护企业的各项决策,顺应改革浪潮。
三是建立“共同愿意实现的目标”,将职工个人的愿望转化为能鼓舞企业前进的共同愿望,“共同愿意实现的目标”的建立是现代企业凝聚力的所在,有了明确的目标,职工就会努力学习、追求超越,这种追求将不是建立在外在压力的基础上,而是出于职工内在的心愿,一个缺少共同目标的企业必定难获成功。
四是开展“团体学习”,只有将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联系起来,发挥团体力量,使团体力量超越个人力量之和,才能促使共同目标的实现,实现企业创造力和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五是要有一套鼓励职工有使命感、有主动精神的激励机制。要形成激励激励人才成长的体制,形成有利于人才昌尖的企业氛围。一个人的才华应应受到充分尊重、人才价值要得到认可。
【创建和谐班级文化的几点思考】推荐阅读:
对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几点思考07-03
关于提高平安创建三率的几点思考11-03
和谐劳动企业创建09-27
和谐工地创建方案10-03
企业工会创建和谐企业07-27
创建和谐小康家庭标准11-19
沟通与协调创建和谐企业06-07
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方案09-14
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活动计划06-26
创建“无邪教社区”——营造社会和谐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