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建设法治中国

2022-1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初中政治建设法治中国

试论初中政治教学与“法治中国”建设的意义和策略

一、导论

我国是依法治国的国家,法律素质已成为当代公民的一项基本素质。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伴随着生理、心理上的变化,青少年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人生观、价值观和各种行为习惯逐渐形成。因此,在这一时期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保障其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社会生活中必备的法律知识,培养守法习惯,学会应用法律,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更好的渗透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的。

二、当前初中课堂法制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思想品德教学中把法制教育和思品教育相结合,对于贯彻党和国家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起法律,总给人一种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法律一样,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恰恰有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又会忽视法律的存在,错误认为犯罪才是违法,被公安机关处理了才是违法,从而导致因不懂法最终酿成苦果而后悔莫及。这对于尚未形成固定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初中生影响更大。他们一方面面对着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许多萌动、冲动,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又产生无望和逆反的心理,尤其是开放的社会环境又会给他们带来许多的刺激、诱惑,这就需要把法制观念植根于学生的心中。

反映在初中政治教辅材料方面,法制建设方面的内容也有所增加,比如初中政治第三册有《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单元,2014—2015学年初中版《时事》第2期中有《法治护航中国》单元,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就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而言,学校法治教育的内容仍然非常单薄。在初中政治课程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的四个板块中,法治教育内容并不突出。而在学校教育的微观层面,人治管理、人情社会的特征明显,加上部分教师师德表率的失范和不良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学生法治意识、法治思维的发育,产生很多不利影响。

三、初中政治课堂开展法制教育的策略

我国是依法治国的国家,法律素质已成为当代公民的一项基本素质。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伴随着生理、心理上的变化,青少年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人生观、价值观和各种行为习惯逐渐形成。因此,在这一时期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保障其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一)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現有资源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中每个年级都有关于法制方面的内容,通过整合许多针对性很强的图片、案例、链接等素材,创设贴近学生的情景,使学生能够方便、直观的接受,这样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便利。

例如讲《家庭保护——辍学风波》时,就运用了课本中案例:某些家长只顾眼前利益没有让孩子去复学,最后由育法律的干预,九名学生终于回到了学校的。然后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案例中的家长侵犯了未成年人的什么权益?结果如何?并说明理由。利用课本案例就解决了问题,同时还了解相关链接针对此案例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法律规定。每次上课前我都认真筛选案例,当然课本中的是首选。在教学中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课本一味的寻求课外的新鲜东西,当然如果觉得不够,可以根据教学主题的需要,选取一些时政性较强的素材来补充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让他们围绕热点问题发表个人见解,真正把课本内容与当前的事实政治结合起来,更容易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强化教学主题的作用。

(二)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使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从枯燥乏味中解放出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我在讲《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我就组织了一场辩论赛。我们的辩题时:正方:既享受权利,又要自觉履行义务;反方: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或不履行义务。学生辩论的热情高,争论激烈。通过辩论,使学生清楚了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辩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他们的理解更深刻。

在课堂上不仅仅是辩论赛的形式,“我做小法官”、“小品表演”等形式,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课堂外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多样法制教育活动,法制图片展、观看法制教育光盘、法律知识竞赛、等等活动,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体验法律的作用,并引导学生养成依法自律、依法做人、依法维权的习惯。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生动、直观展示

多媒体播放音像资料生动、直观,其作用是其他教学手段望尘莫及的。在讲授《规则与秩序》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从网上下载的车祸发生的瞬间,真实、直观的案例场景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了平时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交通法规,生命之友。督促学生在生活中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能有半点马虎。在讲授《谁为我们护航》一课时,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出来,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组漫画《我怎么这么倒霉》,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保护未成年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结语

法治是依法办事的社会秩序。法治只有从社会生活中“自然而然”生成,才会真正有生命力。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内容。这一要求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与法治社会的具体生活方式统一了起来。建设法治中国,必须高度重视、优先推动教育法治化进程,从娃娃抓起。

正如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先生提出的那样,依法治国“从娃娃抓起”,就要创新学校法治教育课程设置,创新法治教育方式和模式。要从提高教师法治意识、营造学校法治文化入手,完善学校治理、优化校园生活,让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精神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从一开始就植根于每个孩子的头脑深处。

以上是我在政治课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些探索,总之加强对中学生的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它需要整个社会各个层面的紧密配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大胆探索,不断创新,逐步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作者:朱燕

第2篇: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政治文化资源透视

[摘要]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它的建设与实施离不开相应的法治型的政治文化作支撑。在很大程度上说,从政治文化资源中汲取有效因素是提升法治建设实效的重要路径。对当代中国而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政治文化资源方面可能需要实现传统政治文化资源的现代转换、夯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核心支点地位、借鉴世界政治文明的优秀资源等,以达成法治中国的建设目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治文化资源;时空交融

[

[作者简介]王梅琳,女,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3级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王腾,男,华东师范大学201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法治是现代社会运行的一个基本框架,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支撑。因此,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法治建设势在必行。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法治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整合与变异、绵延与断裂的生成与成长过程。就法治建设而言,它包括自然演化和人为建构两种路径,当下的语境显然是进入了后一种路径——当然,这种路径的基础并不仅仅在于法治本身,更在于经验政治以及社会、文化对法律统治的接受。正如一位学者指出:“法律问题从一开始就明显不仅是法律问题,同时也是……文化问题”。[1]是以,法治的建构必须把握一个国家政治文化的内在逻辑,而不能仅仅从制度和法律层面去认识。由此,基于政治文化对法治建设的精神底蕴作用,从时间与空间融合的视角出发,来探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问题,可能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策略。

一、政治文化: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

“文化是法治的理性和灵魂,在一定程度上,法治本身也是文化”。[2]法治与政治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之所以得出如此结论,是因为法治内涵的本身说明了这个问题。不容否认,法治生成于观念而表现为制度,是内在思维和外在行为的有机体。一方面,法治作为人类观念的产物,凝聚着人类对自身生存方式的理性选择和价值追求,表达了人们对自由与秩序动态平衡的渴望。法治的观念属性,使其天然地从属于文化范畴,从而与政治文化勾连紧密。另一方面,法治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念,它还具备明显的制度属性。它是人们通过一系列强制规则而对自己的生活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是以一种很直接的方式,表现和确证了人的存在。可见,法治作为一种制度之所以能够建立并以特定的方式运作,实际上是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甚至宗教文明等文化因子密切相关。须知文化从来不是可有可无、消极被动的一种社会存在,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着潜移默化的设计,从而形成人们独特的精神世界和相互认同的规则原理。对此,有学者指出:“与一个社会的道义上的观念或实际要求相抵触的法律,很可能会由于消极抵制以及在经常进行监督和约束方面所产生的困难而丧失其效力。”[3]这说明,法治必须建立在自身制度价值与社会成员价值“最大公约数”相吻合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运作。

法治与政治文化的关联性启示我们:一个国家的法治建构,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更应重视文化层面。由此,从自身政治文化资源的充分运用切入来探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纵观政治文化格局,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实际上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存在,这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主体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逐步确立其主导地位的结果;二是传统政治文化的存在,即传统政治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的发展;三是外来的尤其是西方政治文化的存在,这是中西政治文化交流、碰撞的产物。”[4]

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固然包含很多内容,但在寻求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政治文化资源时,全盘接收显然不是良策。从时间与空间融合的视角来审视,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可以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就时间维度而言,法治的建设坐标是当代,这就意味着吸收政治文化资源必须契合“现代性”这一标准。当然“传统”与“现代”相比,“现代”的力量来自于“传统”,但又独立于“传统”之外产生作用……“传统”代表连续性,“现代”则代表突破性。[5]因此,现代性并非是要割裂历史与传统,而是要求我们在选择政治文化资源时,必须以现代人的身份去反思和审视传统,而非简单地挖掘和重现传统,这其中涉及到的实质是一个主体自觉选择并加以有效改造的问题。二是就空间维度而言,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共趋性和多元性共存的时代。这就意味着一方面在法治建设中要突出中国特色即社会主义色彩;另一方面我们不能闭门造车,而应以开放的心态去吸纳世界政治文明的共有资源。当然,重塑传统政治文化、发扬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吸纳世界政治文明资源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过程,其过程都是永无止境的,这也就形成了三种政治文化资源因子在法治建设环境演变中的互动与更新。正如一位学者指出的“文明其实就是人和环境之间按‘挑战和应战’的模式周而复始不断运动和前行的结果。”[6]

总之,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政治文化资源具有多元性,既包括无法抛却的传统政治文化资源,又包括现代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资源与世界政治文明资源。对于包含多元文化资源的当代法治建设而言,时间与空间融合的视角无疑为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理路。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资源的现代法治建设演化

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虽然存在多种建构方式,但从时间维度上讲,它抛却不了传统的政治文化资源。诚如马克思所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7]而马克斯·韦伯则以西方法治的形成为例,他说“任何一项事业的背后都存在某种决定该项事业发展方向和命运的精神力量。”[8]他认为西方社会的人文精神是西方法治建设背后隐藏着的精神力量,这些精神力量构成了西方现代法治的文化根基。由此可见,法治建设必须首先需要立足于自身的历史文化根基,方能走上成功的法治建设之路。“以文化学的视角观察,中国传统文化中其实并不乏‘自然法’之资源”。[9]不过,这里的问题在于:传统的政治文化资源如何融合于当代法治?如果简单地将其嫁接于当代社会,必然会产生很多不适应症。因为随着时代转换,传统政治文化资源的运行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筛选、提炼和转化传统政治文化资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系统中对其重新定位,用现代法治精神重塑传统政治文化,实现传统政治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换。从传统政治文化中,我们可以挖掘提炼出很多法治建设的政治文化资源。

第一,主体至善的政治文化。它对法治内涵的丰富具有良性的作用,但它也存在片面性,需要我们对其内涵进行扩充性的现代转换。其一,它强调统治者要发挥道德示范的作用。这强调了权力主体的道德自觉,但忽视了制度本身德性的建立。其二,它强调道德为治国之本。这就使国家治理具备了道德色彩,但这就使得它的治权色彩显得不足。其三,它强调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这突出了法治中强调的法律义务,但未将其建立在权利本位上。其四,以自我超越作为人生目标。从个体的善入手,无疑会增强人的自律,但却未上升到构建公民社会这一法治建设的宗旨层面。主体至善的政治文化,突出了法治的道德品格,这对于法治建设而言,作用十分突出。因为,“法律一旦失去其固有的道德性,就导致一个根本不宜称为法律制度的东西”。[10]但是,过分地将道德性弥散在法治的各个细节中,最终的结局却可能“一是对于以理性为基础的法治和‘他律’政治的疏离无知;二是强化了全社会普遍的明君清官期盼意识”。[11]由此,必须将主体至善的政治文化转化为德治的资源,实现德治与法治的统一。

第二,礼治秩序的政治文化。“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记·祭统》)。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建立在传统宗法家族的社会结构之上,主观上是人们的价值准则,客观上则是一种行为规范。因此,礼治秩序实际上是宗法身份秩序与社会伦理秩序的统一体。礼治秩序是传统中国法文化的核心,“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可谓一语中的。孔子也曾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可见,在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中,人们认为仅靠“刑”是无法从根本上杜绝犯罪的,唯有以“礼”治之,方能达到遏止犯罪的实效。为此,传统中国习惯于“法行而仁义亦阴行其中”,其中最为典型的表现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论语·雍也》)。礼治秩序的政治文化无疑为法律增添了道德底色,使人们将服从法律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生活习惯。同时,礼治对秩序的崇尚契合法治对秩序的追求。然而,礼治秩序固然是法治建设的本土资源,但是礼治秩序是建立在宗法家族本位之上的,它对个人的要求是“无违”,这就抑制了个人独立人格的形成,最终导致了权利观念的难产。而且,它所建构的是一种“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差序格局,这显然与权利平等的现代法治观念并不相容。为此,必须超越以礼为重的道德范式,突出强调权利本位的现代法治原则,“重法”与“隆礼”并行的同时,强调人人平等,这样才能使礼治秩序的政治文化发挥正向作用。

此外,传统政治文化资源还包含其他精华要素,比如重公贵平、德主刑辅等。在对这些资源进行现代转换时,最主要的是坚持三大原则:“一是尽量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二是尽量维护传统的合理规范;三是尽量涵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使其具有最广的普遍性。”[12]这就意味着对待传统政治文化资源首先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即“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以保证其符合当代法治建设的实际需要。而且要继承传统优秀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因为在历史进程中政治文化本身存在连续性,因此优秀的传统政治文化能够相容于法治建设中。此外,还需要扩展传统政治文化资源的内涵,使其在法律适用上具有广泛性。

三、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资源的现代法治意义实现

从空间维度讲,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核心是立足于中国立场,即强调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不仅仅是一种现实制度,还是一种政治信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表达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去理解法治建设;更确切地说,它表达的是中国的执政者即中国共产党从现实出发,致力于建构的法治模式。这种关照中国国情、带有“中国制造”标签的法治模式,来源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赋予其的鲜活生命力。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在现实层面表现为三个支点: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三个支点之间有机统一,其中党的领导是前提,人民民主是核心,而依法治国则是保证。因此,法治建设的成功,依赖于其他两个支点的有效支撑。推动法治建设,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诸要素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作为中国典型的政党文化,它是理解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秩序的一个重要维度,反映了中国真实存在的文明秩序。毋庸置疑,现代政党作为国家背后政治一体化的重要力量,在整合国家与政党权力、推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后发型国家其政治优势则更为明显。“一种法治化的现代政治若不把政党活动纳入其中,从理论上很难说是完整意义上的法治政治。”[13]在我国,党的领导是法治的本质特征。在法律创制上,法律无一不是党将人民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在法律运行中,无论是执法还是司法,均是在党的领导下展开的。因此,党的领导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为法治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在推进法治化进程中,党的领导是法治建设必需的政治文化资源。

人民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人民民主确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价值取向上的人民性,它表明的是只有人民才是国家主权的真正享有者,只有人民才是国家政权的最终归属者。人民民主与法治存在着紧密的伴生关系:从性质上说,法作为全体人民共同利益和意志的表达,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形式上说,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由此可见,法治的形式根本上也是由人民民主决定的。因此,我们只有坚持人民民主的政治文化,国家与政府才能更好地坚持法治强调的权利本位理念,坚持以民为本、立法为民。人民才能更好地接受“依法治国”“法律至上”等价值理念,从而使法治建设成为人们共同的愿望和基本的共识。

当然,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要为法治建设提供有效支撑,最重要的是实现两者的制度化。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体现,固然能够作为一种内在自觉的习惯起作用,但仅靠自觉和情感是远远不够的。帕森斯就曾说过:“价值通过合法与社会系统结构连系的主要参照基点是制度化。”[14]因此,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转化为社会系统中的制度,能够更好地使其服务于法治建设。此外,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社会化也是非常必要的。大厦之坚,始于基石。法治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然要经历“广撒种,不打粮”的尴尬时期。为此,必须对法治建设的土壤——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进行“深耕易耨”,也就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这种社会化过程是历经历史与现实选择的主流意识形态再次涵养与育化社会的过程,是整个社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再次认知和深化认同的重要过程。因此,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制度化与社会化的举措,必将为法治的推进打造丰厚的先进文化底蕴,润物无声地弘扬法治精神。

四、世界政治文明资源的现代法治可借鉴性拓展

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从空间维度上讲,虽然强调立足于中国立场,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世界立场的简单排斥。我国与世界上很多国家一样,都是以民族国家为组织形式,以市场经济为资源配置手段,以官僚制为人员管理机制。因此,世界政治文明资源中固然包含有多元性的元素,但同时也内含着共性的特质——这是法治的基本底线。作为法治建设的后发型国家,借鉴世界政治文明的有效资源,显然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有学者指出:“借鉴和吸收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立法经验,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承继,也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要求”。[15]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绵延数千年不断,天然地形成了一种超稳定结构,虽然时代变迁,但其惰性因素在当今社会仍有不少残留。吸纳世界政治文明中的优秀因子,无疑可以减少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法治建设的阻滞。当然,对世界政治文明资源的借鉴,不是简单的“移植论”,不是对其简单地照抄照搬,历史经验表明这既不可能也不可行。我们应在承认其特殊性的基础上,借鉴精华资源为我所用。具体而言,我们可借鉴的世界政治文明资源包括了人本主义、权力制约、公平正义等资源。

首先,人本主义的政治文化。何为“人本”?简单说来,就是以人为本。人本主义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代,人本主义精神就已孕育而生。经过中世纪的继承与积淀,13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真正开始了对“人的发现”,人本主义自此逐渐成为世界潮流。人本主义对法治的作用最重要的体现是,它将个人的自由发展作为自身崇高的价值目标,突出了对人自身价值的关怀和人生意义的追求,这构成了法治的初衷和永恒情结。而且,它促进了人们对法的信仰。人本主义首先强调的是人,它主张人是自由的、伟大的、有自己尊严的,而以实现个人价值和人格尊严为宗旨的法治,自然也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对于我国而言,人本主义在我国的政治文化中也有所体现,即我们确立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不过,由于长期以来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很多情况下我们忽视了发展背后的基本价值观问题——社会发展的正当性,以致于造成了很多公权力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现象。因此,加强法治建设,不仅要使人本主义的政治文化成为国家政治文化的主流追求,而且要借鉴人本主义政治文化在法治建设中制度化的经验,确保法治建设自觉围绕着人性关怀与人的尊严展开。

其次,权力制约的政治文化。权力制约是世界政治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尤其在西方政治文化中有突出的表现。在西方政治传统中,人们对人性和权力存在着本能的不信任。柏拉图就曾说过:“不能过分相信统治者的智慧和良心,即使是一名年轻英明的统治者,权力也能把他变成暴君。”[16]中世纪基督教的王权与神权二元对峙的权力格局更是加深了古希腊以来人们对人性和权力的“幽暗意识”。基督教的“原罪说”则彻底打破了塑造完美人性的幻想。基于对人性和权力的悲观认识,西方国家便诉诸于外在的制度设计,以规制公权力,防止国家权力对个人权利的侵蚀,其带来的后果便是权力制约观念成为西方政治传统中最为突出的特质之一。而法治“首先是指和专断权力的影响相反的正规法律的绝对的无上的或超越一切的权力,它防止政府方面的专断权、特权甚至广泛的自由裁量权。”[17]由此,法治便成为权力制约文化的重要的体现和有效手段,“治权”也成为法治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必须说明的是,当前权力制约的政治文化理念并非西方所独有,中国共产党人也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了“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18]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权力制约的政治文化社会化,以及如何实现权力制约与法治的有效结合,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

最后,公平正义的政治文化。公平正义的政治文化为法治提供了价值底线。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公平正义的问题在古希腊时代已被广泛探讨。发展到希腊化时代,西塞罗对正义作出了经典性解释,即每个人能够获得其应得的东西。到了近现代,公平正义的理念沿着两条路径发展:一是从洛克到罗尔斯的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础的公平正义观,二是从功利主义者以现实经验为基础的公平正义观。纵观公平正义在西方的演进历程,不难发现,它力图解决的是“谁应当得到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社会秩序稳定与否的关键。对于法治而言,它代表的是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可见,唯有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底线,法治才能具有鲜活生命力。若脱离公平正义,那么它必将失去“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最终导致社会失序。因此,法治建设必须要吸纳公平正义的政治文化资源。当然,我们在借鉴公平正义的政治文化之外,还需要对公平正义理念在法治中的制度化表现如陪审团制度等有所反思,适当探索。

需要指出的是,面对世界政治文明资源,我们要对其进行深入认识。在理论上,我们应秉承“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19]的原则,从而更好地理解本国政治文化与世界政治文化的相容性和相斥性因素,这是法治建设成功的前提。在实践上,搬用世界政治文明资源固然容易,但要使其在当代政治文化中扎根并有效运作,则绝非易事。唯有将其与本土文化资源有机结合,使它具有中国风格,才能真正为我国法治建设所用。

五、结语

总之,法治建设是我们迈向现代化国家的不避之途,一个国家若缺乏法治,就会造成社会失序,就会失去长远发展的良性生态。当代中国的法治秩序建构,就是在借鉴世界政治文明资源的基础上,明确自身文化主题意识,契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根基,夯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特色,通过各种政治文化资源的交融整合,创造性转换并生成具有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新型政治文化。如此这般,才能为当代法治建设提供资源保证,最终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M].上海:三联书店,1994:6.

[2](英)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M].潘大松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7.

[3](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姬敬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73.

[4]虞崇胜,李艳丽.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多元性分析[J].学习论坛,2004,(11):46.

[5]儒学与廿一世纪——纪念孔子诞辰2545年暨国际儒学讨论会会议文集[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339.

[6](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下卷)[M].曹末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45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8](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9]王建芹.传统文化与中国的法治路径[J]理论与改革,2005,(5):134-136.

[10]马长山.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关系及其实践把握[J].法学研究,1999,(1):14.

[11]马庆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发展逻辑[J].政治学研究,1998,(2):64.

[12]儒学与廿一世纪——纪念孔子诞辰2545年暨国际儒学讨论会会议文集[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339-340.

[13]石泰峰.社会主义法治论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177.

[14](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M].梁向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144.

[15]司法部法制宣传室.中共中央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纪实[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88.

[16]张桂琳.西方政治哲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1.

[17](美)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通往奴径之路[M].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73.

[18]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5.

[1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4.

责任编辑:卢大林

作者:王梅琳 王腾

第3篇: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法制建设\法治国家与政治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法制建设、法治国家与政治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国内学者从宪政、法治与依法治国、法治政府与法治国家及法治与政治文明四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国外学者主要从中国法制、法治国家和政治发展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国内研究认为,中国在法制建设、法治国家与政治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还不够完善,必须通过制度化、规则化和文明化,通过政治文化祛魅推动法治进步与政治发展。国外研究认为,中国在法制建设、法治国家与政治发展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在于引入了西方式的自由平等和法治理念,在培育中国公民社会上下了工夫。然而,他们对中国法治建设和民主化发展方向的解读是不科学、不正确的。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对于我们更好地推进中国的法制建设、法治国家与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法制建设;法治国家;政治发展

建国以后,中国的宪法与法制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转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法制建设、法治国家与政治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随着中国民主化、法制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的法制建设、法治国家与政治发展的研究也不断地深入,并产生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一、国内学者对中国法制建设、

法治国家与政治发展的研究

国内学者主要从宪政、法治与依法治国、法治政府与法治国家、法治与政治文明四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现将其观点作如下综述:

(一)关于宪政方面的观点

建国初期的学者非常重视宪法和法律的重要性,并强调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把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确定下来。如沈钧儒非常重视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他在《关于宪政的几件事》中指出: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律,与全国民众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宪法在某一时期,可以反映人民的生活状态。此外,他对法律与政治的关系也有独到的见解,沈钧儒先生提出:我们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表现,是国家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离开政治来谈法律是不对的。法律形成之后,也就有它的独立作用,否认这种作用,也是不对的。此外,谢觉哉提出,新中国的法律应为进步的新民主主义法律,它不是继承旧的法律,而是对旧法律的革命。应把旧法律推翻,在旧法律废墟上建立起新法律来。1949年初,他就指出:“现在革命快要在全国胜利,新的法制与司法制度以及新的法律理论,必须更明确地有系统地建立起来,以适应新中国建设的需要。“新民主主义即革命的三民主义的宪法,可以写了。……把新民主主义即革命的三民主义的实践,用最高法律巩固起来,作为全体人民解放奋斗的旗帜,同时也是全体人民扫荡反动残余的旗帜。

一些学者借鉴了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对中国宪法与宪政提出了许多金玉良言。如杨兆龙认为,宪政不是宪法,宪政是实际政治受宪法抽象原则支配的结果,或宪法的抽象原则在实际政治上的具体化,是在实际政治上已经发生作用的宪法;宪法仅是书本上的宪法,前者是活宪法,后者是死宪法。宪政的重心不是制宪,而是宪法生命素的培养。此外,杨兆龙还分析了法治与宪政的关系,并认为实行宪政首先应该实行法治,宪政是一种改良的,即具有民主精神或较富于民主精神的法治,所以宪政比法治更重要。实施宪政要靠大家知法、重法。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学者更加强调宪政的重要性,并把宪政作为国家民主化、法治化的重要条件。如周叶中认为宪法至上是中国法治之路的灵魂。他指出:“法律支配权力是法治的根本,但离开了宪法至上,权力绝不会服从于法律;民主和人权是法治最核心的价值追求,但离开了宪法至上,法治就丧失了生命和活力;法治有赖于不同层次的法律规范,但离开了宪法至上,法治没有了存在的前提。”此外,许崇德也十分强调宪法对于宪政的重要性,他认为:“宪政即民主的政治。这个民主的政治当然不是无序的随心所欲的政治,它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了的政治。宪政,政治而带有“宪”字,表明了它是依照宪法的规定而运行的政治。所以,宪政和宪法在实质上乃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和依据,宪政是宪法的运行和实施。如果没有宪法,也就谈不上宪政;同样,如果没有宪政,宪法也不过是写了文字的纸张而已。宪政的民主性质与程度如何,在于它所依据的宪法及其内容如何。”

(二)关于法治、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的观点

建国初期的学者十分强调法治与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并把社会主义法治与资产阶级法治区别开来。如谢觉哉明确指出:我们不要资产阶级的法治,我们却要我们的法治;消除人民意志中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切落后的和污浊的影响,代之以新民主主义的法治观念和道德观念。他认为我们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是民主是宪政的基础,法治是宪政的重要条件,法治的社会环境对新民主主义宪政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法治的社会环境的实现,依法办事是关键,依法办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守法,如果法律颁布后,大家都不遵守,法律就失去了其社会价值。

此外,杨兆龙强调人权的重要性,并认为法学思想的核心是人权神圣。他还强调以法治国,淡化法的阶级性,强调法的可继承性,反对割断法律发展的错误做法。另外,他还强调弘扬法治反对人治,并敦促政府积极立法。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的学者普遍强调把法治与法制区别开来,并把法治建设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如李步云教授早在1982年就论证了法治概念的内涵并列出法治与法制的区别。他认为,法治就是运用法律行为准则并严格依照它的规定来治理国家;法治与法制在内涵与外延上均不相同,二者有自己的特定的科学含义,也各有自己特殊的社会作用。在1996年以后,鉴于法治已得到党和国家纲领性文件的确认,李教授集中精力正面直接探讨中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历史起点、邓小平的法治理论、现代法治概念的基本内涵等,为全面诠释法治和论证法治做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工作。徐明显教授认为:“法治目标的实现,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在观念意识方面,包括公民要具备“善法”与“恶法”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覆盖于全社会的法的统治意识和法律至上的观念以及全社会权利文化的形成;在制度设计方面,包括权力的控制与制衡,权力与责任的一致,权利义务一致性基础上的平等、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系统的健全与协调;在技术操作方面,包括法治的统一,法律的效力,司法的中立和独立以及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立。”

此外,为了强调依法行政,一些学者对其重要性与要求进行了阐释,如许崇德教授认为:“依法执政是执政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依照宪法与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确保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由于我国的宪法和法律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最

根本的利益,所以,依法执政体现了以人为本,就是执行人民的意志,也就是依照人民的利益执政。依法执政是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有力保证。由于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在实质上都是民主的法律化、条文化,而且它们都经过民主的程序制定产生,所以依法执政也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和落实。”另外,马怀德教授提出了依法行政六个方面的要求,即:依法行政首先要求政府机关合法行政;依法行政还要求政府机关合理行政;依法行政的第三个要求是程序正当;高效便民是依法行政的第四个要求。依法行政的第五个要求是诚实守信;权责一致是依法行政的第六个要求。

(三)关于法治政府、法治国家的观点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在经历艰难曲折的长期探索后,逐渐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在法治政府、法治国家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与此同时,学界关于建设法治政府、法治国家方面研究也可谓硕果累累。如李步云教授提出了法治国家应具备十大标准,即法制完备、主权在民、人权保障、权力制衡、法律平等、法律至上、依法行政、司法独立、程序正当、党要守法。此外,马怀德教授认为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最重要的环节,只有法治政府立起来,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他提出了法治政府的四大特征:①法治政府是有限有为的政府。②法治政府是透明廉洁的政府。③法治政府应该是诚信负责的政府。④法治政府是便民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另外,学者孙笑侠认为,法治国家其政治统治模式是民主政体;其国家权力结构应该是分工制约的关系;其社会控制原则应该是服从“正义之法”的治理;其经济条件应该是市场经济机制;其文化条件应该是理性文化基础。

(四)关于法治与政治文明的观点

政治文明是法治国家的必然指向,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建设法治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政治文明确定了法治建设的核心内涵,作为文明建设的更高层次,建设文明的政治理念、文明的政治制度、文明的政治行为,是法治国家的要求。一些学者对政治文明以及宪政与政治文明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如虞崇胜教授认为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和重要载体,是政治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政治文明是宪政的前提条件和支撑力量,是宪政发展的动力和归宿。在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宪政就没有现代政治文明;反之,没有政治文明,所谓宪政也是一句空话。周叶中教授认为:“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宪政是一种制度体系,也是一种价值体系;它以政治权力的宪法化为逻辑前提,以政治过程的法治化为核心任务,以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为基本内核,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充分自由为终极关怀。其中的每一项都可以成为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但是只有其中的每一项都得到实现才构成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

此外,一些学者还对法治与政治文明的关系进行论述,如学者何士青认为:“一方面,现代政治文明离不开法治,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更是呼唤法治,因为权力具有双重性,人性有其弱点,中国缺乏民主法治传统,腐败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法治对政治文明具有重要价值,它是政治文明的产物,又是政治文明的显著标志,是政治文明的基石和根本保障。今天,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以法治为根本,必须转换党的执政方式、进行制度创新、加强法治建设、创造理性政治文化。”学者姜伟也认为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显著标志;法治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保障;法治是政治文明的建设途径。

也就是说,对中国传统法律和法律文化要经过祛魅的方法,加以批判性继承和发展。

二、国外学者对中国法制建设、

法治国家与政治发展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后,基于一些国家对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的敌视,国外的学者对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和政治发展是比较陌生的,例如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主要用“极权主义”或“全能政治”等观察中国的政治体制结构,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西方学者转而用“利益集团”来研究中国的政治。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合作的展开,以及相互交往和了解的加深,国外学者对中国的法制建设、法治国家和政治发展等方面有了更多深入的研究。

(一)关于法制建设的观点

国外学者对中国法制建设给与了诸多关注,并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制建设多持肯定态度。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20多年见证了中国法制改革的惊人成就,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法制建设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如果法制改革可作为政府体制改革的一部分,那么,政治改革已经在中国开始了。”学者苏三·V·罗伦斯(Susan V Law.rence)认为:“江泽民主席开创了法治的新局面。在他的领导下,人大、媒体和广大公众开始对政治实行监督。在江泽民主席的领导下,政府正在争取更大的透明度并制定了许多法律草案,以供公民发表意见。司法部门已经开放并由中央电视台播放特定的法院审判过程。”有的学者认为:“在中国进行经济现代化的同时,政治体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中国的法律体制改革。总体来说,中国已经取得了在建设现代法制方面的重大进步,实现了产权与公民权利的有效保护。如中国在过去25年间通过了近400条法律,并为建立现代法治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有学者总结了中国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并认为:“中国法制实现了以计划经济为基础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转变。新的法制必须公平地对待和保护都它的经济成分。它将强调市场调节,建立的一个法律秩序与平等机会,允许其参与者进行公平竞争。另外,由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新的法制会不得不坚持国际标准,尤其在民法与商法等方面,体现了中国法制建设的巨大进步”。

(二)关于宪政与法治国家的观点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中国问题专家兰德尔·帕伦勃(Randall Peerenboom)认为:“尽管中国还不是一个以自由权利为基础的民主国家,但中国现在在紧跟其他东亚国家的步伐并取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建立了法治国家的道路,并建立了以宪法或权利为基础的民主国家。”德国学者孟文理(u.Manthe)在其发表的《20世纪中国的法制建设和发展》一文中,对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作出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后,指出:中国已选择了建设“法治”的基本路线。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中国建立了现代化的法律制度,不仅能够满足高度发展的经济的要求,也达到了现代社会的法制标准。改革法律制度的动机更多是由于国民经济的因素,而不是因为人权。根据经济发展规划,中国正逐步建立富足的小康社会,根据历史经验,这正是民主法治社会的最佳条件。美国学者詹妮·霍斯利(Jamie Horsley)认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中国的进步:制定的规则增多,与市民的意见沟通也增多,媒体更加直率和独立并掌握政府掌握的信息,更加独立和强大的商业

协会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及其他利益团体……。”这些论据足以说明,中国在宪政与法治国家建设方面成绩是显著的。

(三)关于政治发展的观点

多数西方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取得较大的成就。如在涉及人大建设方面,欧博文(Kevin O’Brien)认为,从1978年到198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经过一系列改革后,全国人大代表开始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同党和政府官员讨论国家政策,对国家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他们在政策决策过程中并不一定能够扮演关键的角色。因此,从1978年到1989年这十年的发展来看,全国人大开始在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占据新的位置,尽管并不是走向一种自由多元主义的发展——西方的议会制度,但也不是没有变化。默里·斯科特·坦纳(Murray Scot Tanner)认为,党、国务院及其各个部委和全国人大是中国立法的主要机构和主体,但是在立法过程中这三个立法行动者的权力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全国人大对立法过程的影响和重要性正在日益增加。另外,在公民社会发展成就方面,西方学者也给予了一定的肯定。如,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反映了公民自由的增加”,能够促进中国的民主化,因为它们在社区内扮演着重要的教育者角色,为提高公民的参与程度提供了重要的激励,能够充当反腐败的壁垒,为引进国际民主思想和实践提供了渠道。

这说明,一些西方学者既看到了中国在法治和民主道路上的长足进步,又误以为中国会走向西方式自由民主国家。

三、结语

从上述关于中国法制建设、法治国家与政治发展研究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学者的研究较为系统,主要从宪政、法治与依法治国、法治政府与法治国家及法治与政治文明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者们一致认为,中国自建国以来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建设法治政府与法治国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国内学者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在处理新法与旧法、社会主义的法律与资本主义的法律的关系的认识上有失偏颇。比如,谢觉哉认为:“新中国的法律应为进步的新民主主义法律,它不是继承旧的法律,而是对旧法律的革命。应把旧法律推翻,在旧法律废墟上建立起新法律来”。虽然推翻旧法这于新民主义革命以及建立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宪法和法律有重要的意义。但只讲推翻而不讲继承是不合理的,事实证明,旧中国的法律尽管有其反动的一面,然而也不乏一些合理的因素。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一些法律法规有时也参考了旧中国的一些法律成果,因此,对旧中国的法律和法律文化应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国外学者主要侧重于对中国的法治建设与法治国家以及政治发展方面进行研究。大多数国外学者认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中国的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正逐渐成为以宪法或自由平等权利为基础的法治国家,此外,随着公民参与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政治民主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这说明,一些西方学者既看到了中国在法治和民主道路上的长足进步,又误以为中国会走向西方式自由民主国家。这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误读。事实证明,中国法治建设和民主化发展的方向不是西方式的以资本为基础的自由民主国家,而是以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道路为基础的自由民主国家。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才是中国法治建设和民主化发展的真正方向。

作者:施雪华 刘耀东

第4篇:2016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九 建设法治中国 促进民主建设

命题角度一 《国家安全法》

材料一:高票通过新的国家安全法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新的国家安全法。法律对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11个领域的国家安全任务进行了明确,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法对港澳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提出原则要求。 综合设问

1.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2..国家安全的含义、基本内容及重要性

(1)含义: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2)基本内容:国民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其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是国民安全。

(3)重要性:只有国家安全,民众才能安全。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请列举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因素

(1)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国际反华势力;某些国家妄图霸占我国的部分领土,威胁我国的领土完整;日本军国主义复兴,解禁集体自卫权。 (2)国内:“藏独势力”“台独势力”“港独势力”;东突厥恐怖活动等。 4..公民应该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①保守国家秘密,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②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③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条件和协助;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⑤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树立崇高理想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材料二相关设问

5.制定新的《国家安全法》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适应我国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形势新要求。 (2)为制定其他有关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奠定良好基础。 (3)有利于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 (4)为维护我国国家安全提供坚实的法律制度保障。

6.. 结合实际,谈谈青少年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安全法》?

(1)树立社会主义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学法守法用法。 (2)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3)关心国家大事,依法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4)勇于同破坏国家安全的言行作斗争。

命题角度二 依法维护消费安全

材料一:新《食品安全法》 央广网北京2015年10月1日消息,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

材料二:2015年6月11日全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广大群众的心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以“零容忍”的举措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以持续的努力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材料三:10万余吨走私冻肉销往全国部分“肉龄”达40年 “70后”猪蹄、“80后”鸡翅„„有的比一些年轻人年纪还大的“僵尸肉”通过走私入境,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宵夜摊、餐厅。这些肉有的来自疫区,有的严重过期,用化学药剂加工调味品后居然摇身一变成为卖相极佳的“美味佳肴”,威胁着百姓的食品安全。6月份,海关总署在国内14个省份统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缉查抓捕行动,成功抓获专业走私冻品犯罪团伙21个。 材料四:新《广告法》:明星代言的“紧箍咒” 新《广告法》于2015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广告法》明确规定任何人不能代言药品广告,药品广告必须显著标明禁忌不良反应;如果代言虚假广告,广告代言人将受到行政处罚,3年内不能再代言广告等,为明星代言广告戴上“紧箍咒”。 材料五:“宰客”事件 对于2015年国庆长假,让网友最为愤怒的新闻,无疑是游客遭遇一系列的“宰客”事件。广元游客青岛遭遇“天价虾”一只38元;青岛再现黑店:螃蟹称重前拔腿,疑似强制消费; 设问

1.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 (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其主要特征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2)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 2. 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1)能够为食品安全工作有序开展提供法律依据,做到有法可依。

(2)有利于引导、规范食品企业守法经营,促进我国食品工业健康发展。

(3)有利于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如果你不慎购买、食用了问题食品,你打算怎么办?

(1)要求商家或生产者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因为法律规定消费者享有依法求偿权。 (2)向有关部门或媒体反映情况,要求对制售“问题食品”的商家和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或曝光,防止侵害行为继续发生。

4.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表明了什么? ①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形势严峻,影响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②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的高度重视;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 5. 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们应该如何做?

(1)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健全与强化行政问责制度,严格惩处责任人的违法行为;加强对全社会的诚信教育,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行业自律体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

(2)社会:加强舆论监督力度,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以保证公民的知情权。 (3)生产者(经营者):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法制意识,依法生产(经营),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恪守职业道德,切实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能力,勇于并善于同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6. 请你谈谈对走私“僵尸肉”行为的看法

①走私“僵尸肉”的行为触犯了法律,是一种违法行为;②违背了诚信原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③缺乏责任意识,是一种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不负责任的行为;④违背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一种非正义行为。

7. “僵尸肉”背后折射出了什么问题?

①部分行业利欲熏心,缺乏职业道德;②部分从业者,缺乏道德原则和法律意识;③社会道德滑坡,诚信缺失;④法制建设任重而道远;⑤国家质量监管部门监管不力。 8. 海关总署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查缉抓捕行动,表明了什么? ①党和政府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③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④党和政府致力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等。

9.国家为明星代言广告戴上“紧箍咒”体现了教材中哪些观点?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③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④我国正努力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 10. 虚假广告欺骗了消费者的哪些权益? 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11. 明星代言虚假广告有什么消极影响? (1)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3)是不诚信的行为,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是假恶丑现象,不利于弘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12. “任何人不能代言药品广告,如代言虚假广告将受到行政处罚”。新《广告法》的这一规定有何现实意义?

①有利于增强明星的责任意识;有利于明星依法规范自身的言行;②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遏制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④有利于营造和谐良好的消费环境;⑤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13. 怎样才能整治好虚假违法广告?

①国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治理虚假广告提供法律依据;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的查处力度;②社会:大力宣传虚假广告的危害,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③企业:要坚持诚信原则,生产优质合格商品,不做虚假宣传;④媒体:发布广告应坚持诚信原则;⑤名人、明星:要珍惜自身的荣誉和公众的信任,谨慎代言;知法守法,做个对社会对他人负责任的公民;⑥消费者:要学会理性消费,增强依法维权意识,积极举报虚假广告的行为。

14.一盘普通的虾要价高达38元一只、一颗话梅8.8元、一盘豆腐368元、纪念照一张200元等这一系列“宰客”事件,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 公平交易权和知情权。

15. “宰客”事件违背了社会主义市场市场经济的什么原则? 诚信原则。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 16. 旅游中的“宰客”事件有哪些危害? 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其他合法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正当权益;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旅游城市的形象;败坏社会风气,产生信任危机,破坏了社会稳定,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17. 旅游过程中频繁出现“宰客”事件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的旅游市场亟待规范;②生活中还有很多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件;③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有法不依的现象;④人们的诚信意识、思想道德水平还有待提高。 18. 有关部门严厉查处旅游中的“宰客”行为有何意义?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②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权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③有利于推动诚信社会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19. 为避免“宰客”事件再次发生,请你提几点合理化的建议

(1)政府: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2)经营者: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增强法律意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3)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及时曝光涉事企业。

(4)消费者:增强维权意识;掌握维权的途径和方法;增强选择和判断能力。

材料二:新《食品安全法》 央广网北京2015年10月1日消息,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20.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 (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其主要特征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2)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 21. 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1)能够为食品安全工作有序开展提供法律依据,做到有法可依。

(2)有利于引导、规范食品企业守法经营,促进我国食品工业健康发展。

(3)有利于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命题角度三 践行“三严三实” 加强党的建设

材料一: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 2015年6月26日就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进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面,是新形势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内容,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继续抓好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集中教育,继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继续查处各种腐败问题。同时,要在减少腐败存量的同时,坚决遏制腐败增量,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材料二:周永康一审宣判,令计划、郭伯雄被开除党籍。 相关链接:“猎狐2015”已抓获在逃境外人员214名;2015年8月10日,**一审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材料三: 2015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增强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敢于担当、敢于较真、敢于斗争,确保把党章党规党纪落实到位。广大党员要牢固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守住纪律“底线”,自觉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模范。该条例被不少党建专家称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全、最严党纪”。 设问

1.我国为什么要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加强党的建设? ①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②关系到党的先进性;③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实施;④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关系到法律的尊严和权威;⑤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 2.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有利于国家公职人员依法行政,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4)有利于更好地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5)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请你为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1)坚持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 (3)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惩腐败分子。

(4)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5)加强法律监督和举报制度,鼓励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习近平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提出的“四点要求”说明了什么? (1)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5.各级领导为什么要以“三严三实”要求自己? (1)“三严三实”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是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准则和目标追求。 (2)“三严三实”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需要。“三严三实”可以构建良好的法治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利益,促使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3)“三严三实”是促改革、谋发展的需要。“三严三实”是对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周永康、令计划、郭伯雄等被严惩体现了我国实行哪一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7.严惩周永康、令计划、郭伯雄等腐败高官说明了什么?

(1)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任何人只要触犯了法律,不论其职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2)我国大力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4)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分子的坚强决心。 (5)公平正义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8. “猎狐2015”专项行动取得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国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9. 严惩周永康、令计划、郭伯雄等腐败高官给我们什么启示?

(1)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利益,否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青少年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认真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做有法制观念的好公民。

10. 请你为更好地开展打击外逃腐败、犯罪分子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提高国际影响力,增强综合国力,与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坚决打击外逃犯罪分子;全社会要营造打击外逃腐败、犯罪分子的舆论氛围。

11. 为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治观念,做到学法、尊法、守法、护法。 (2)积极宣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容,勇于并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3)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12. 习总书记为什么要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 “三严三实”的新要求?

(1)“三严三实”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是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准则和目标追求。 (2)“三严三实”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需要。“三严三实”可以构建良好的法治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利益,使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3)“三严三实”是推进改革谋发展的需要,“三严三实”,是对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3)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维护法律尊严,实现国家的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

(4)有利于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有效性,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5)有利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14. 怎样落实好“三严三实”的要求?

(1)“三严三实”是行动遵循,要以严和实的要求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三严三实”是精神引领,要以严和实的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3)“三严三实”是行为规范,要以严和实的准则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15. 我们党为什么要反腐倡廉?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党要反腐倡廉。 (2)反腐倡廉是由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反腐倡廉体现了党的先进性。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1)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其中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关键,公正司法是防线,全民守法是基础。 1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有哪些?

①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②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③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④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⑤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⑥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18.假如你所在的县区要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请你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1)把落实“三严三实”精神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制定整改举措,明确整改方向。

(2)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倾听群众心声,把广大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有针对性的举措,为整改落实打下基础,为提高活动成效奠定基础。

(3)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改进领导干部作风,为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实现新跨越奠定良好基础。 (4)建章立制,建立长效机制,促进领导干部践行群众路线,使各项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5)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积极性,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9.周永康、令计划、郭伯雄等被严惩体现了我国实行的哪一基本方略?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方略?

(1)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原因:①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⑤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0.我国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对我们中学生的成长有哪些警示?

①在学习生活中,明辨是非,遵守纪律,不贪图小利,拒绝不良诱惑;②崇德向善,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③具有法制观念,依法办事,依法律己,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④依法行使自己的建议权和监督权,提高公民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⑤谨慎交友,虚心接受师友的帮助和正确指导,知错就改;⑥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培养亲社会行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

21.《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3)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维护法律尊严,实现国家的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

(4)有利于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有效性,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5)有利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22.开展巡视工作是在行使哪项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有什么意义?在行使这项权利时应注意什么? (1)监督权。

(2)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监督国家机关领导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违法乱纪现象的产生;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

(3)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应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

命题角度四 完善法律制度 彰显宪法权威 材料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2015年9月21日,新华社授权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为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明确审判组织权限,完善人民法院的司法责任制,建立健全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①,增强法官审理案件的亲历性,确保法官依法独立公正履行审判职责,根据有关法律和人民法院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材料二:宪法宣誓制度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②,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誓词共70字:“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③,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设问

1.实现中国梦为什么要完善立法体系,加强法治建设?

(1)重要性: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必要性:①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②我国当前还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违背法治建设的现象;③只有完善立法体系,加强法治建设,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弘扬法治精神,才能为实现伟大中国梦保驾护航。 2.在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请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提出你的建议

(1)国家:①完善立法体系,加强法治建设;②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是要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做到依法行政。

(2)个人:①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②增强宪法意识,学法尊法守法用法;③积极参加各种法制宣传教育活动;④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3.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完善人民法院的司法责任制,确保法官依法独立公正履行审判职责”,对此你有什么感悟?

(1)说明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努力维护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

(2)我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4. 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有哪些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保障公民权利;②这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途径和形式;③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5. 为了确保司法部门做到公正司法,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①严格遵循法律,依法办事,依法行政;②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严格执法,不徇私情;③强化对司法执法的监督力度,确保司法的公正性;④公开司法程序和过程,增强执法过程的透明度。

6. 以立法形式正式规定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1)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 (2)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3)更好地发挥宪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4)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不断提升广大干部的宪法意识和法律素质。 7. 我国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实施依宪治国。 (2)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3)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观念,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 (4)有利于宣传我国的宪法知识,增强公民对宪法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 8. 为了更好地响应宪法宣誓制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积极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1)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2)积极参加各种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3)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9.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体现了教材中哪些观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10.以立法形式正式规定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1)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 (2)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3)更好地发挥宪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4)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不断提升广大干部的宪法意识和法律素质。 11.我国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实施依宪治国。 (2)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3)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观念,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 (4)有利于宣传我国的宪法知识,增强公民对宪法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意义有哪些? (1)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合法权利。 (2)有利于人民更好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3)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热点新题预测

1.右边漫画中的天价菜单侵犯了消费者的 ( )

①公平交易权 ②依法求偿权 ③生命健康权 ④知悉真情权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2.2015年10月12日,湖北省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受贿、滥用职权案,认定被告人李春城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一百万元;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一百万元。受贿所得财物予以追缴,上缴国库。材料表( )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我国打击腐败决不手软 ③打击腐败有利于从根本上制止腐败的发生 ④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70字的誓词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了“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等要求。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崇尚宪法的权威,维护宪法的尊严 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把宪法作为自己最高的行为准则 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宪法,严格依照宪法办事 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把宪法作为唯一的行为准则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2015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对郭伯雄组织调查情况和处理意见的报告》,决定给予郭伯雄开除党籍处分,对其涉嫌严重受贿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最高人民检察院授权军事检察机关依法处理。材料表明 ( )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我国打击腐败决不手软

③打击腐败有利于从根本上制止腐败的发生 ④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2015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授权新华社全文发布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条例将党的十八大以来许多行之有效的巡视工作方针和经验做法,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这说明( )

A.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从严治党

B.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制定的目的在于 “治人”

C.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D. 新华社是我国的立法机构 6.根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巡视工作责任体系的核心是落实“两个责任”,即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重点是明确“三个责任人”,即党委书记是巡视工作主体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是组织实施巡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巡视组组长是落实巡视监督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另外,该条例还明确规定,巡视组组长根据每次巡视任务确定并授权。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①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②人的一生会不断变换角色,人在不同的场合也扮演着不同角色,可以说,每个人都承担着多种责任;③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

7.2015年9月21日,新华社授权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有3个明显特征: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全面系统地设计了司法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强调遵循司法规律,按照司法权运行规律改革和完善司法权运行机制;更加注重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司法公信力不高等突出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目前在司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危害?

有些部门徇私舞弊,贪赃枉法。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损害了我国司法机关的形象和威信,也给国家的法治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2)完善司法权运行机制,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行使权利,维护国家利益等。

8.材料一:2015年7月17日,据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政文”透露,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已因违纪被给予留党察看两年处分,并被取消副部级待遇。至此,初步统计,十八大后已有7名省部级官员因违纪受到处分,其中3人被开除党籍。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我国法律严厉打击腐败犯罪行为,坚决惩治腐败分子;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等。

材料二:自“猎狐2015”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和参战民警认真落实公安部决策部署,配合“天网”行动,强化措施、连续奋战,迅速掀起新一轮境外追逃追赃工作高潮。截至2015年5月31日,全国公安机关共抓获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214名。其中,缉捕136名(含引渡3名),劝返78名;属于涉贪腐案件的人员27名,专项行动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战果。 (2)“猎狐2015”专项行动的启动与实施体现了依法治国方略的哪些要求?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材料三:实现法治中国的目标,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求公民必须要牢固树立对“法治”的信仰,普遍具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素养。

(3)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素养?

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积极同违

第5篇:2018年中考政治 热点3彰显法律权威建设法治中国练习

热点三 彰显法律权威 建设法治中国

,热点聚焦

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材料一 科学立法 科学立法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2016年1月1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新《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 严格执法 法律的生命强于实施,再细密的“笼子”,弃之不用也无异于纸上谈兵。《新环保法》实施后,环保部依法行使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公开约谈等多种执法权力。铁腕执法,令人振奋。

材料三 公正司法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在全球聚焦的全国“两会”上,在亿万电视观众面前,在全世界媒体面前,两会报告毫不掩饰地谈及聂树斌案,并且进行了深刻反思和自省。这不但不是“家丑外扬”,反而让人们对法治中国的未来更加充满期待。“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有序运行、国家长治久安,正系于此。

材料四 全民守法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需要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 民拥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材料五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材料六 2017年9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央纪委《关于孙政才严重违纪案的审查报告》,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决定给予孙正才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将孙政才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给予其开除党籍的处分,待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时予以追认。

,命题点拨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坚持科学立法?

①科学立法制定更加完备的法律,是我们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生活中有法可依的需要。②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立法能够更好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③科学立法是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严格执法?

①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严格执法是公民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需要。②严格执法

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③严格执法是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④只有严格执法,才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公正司法?

①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石,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公正司法是为了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②公正司法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需要。③公正司法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需要。④公正司法是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坚持全民守法?

①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全民守法是维护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需要。②全民守法为了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③全民守法是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5.义务教育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实施有什么意义?

①有利于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念。②有利于未成年人明辨是非善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增强责任感。③有利于未成年人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提升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④有利于增进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6.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国家:①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③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④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⑤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政府:①坚持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②坚持依宪施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③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④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社会:①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②在全社会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律权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及和谐稳定。

公民:①公民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②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③养成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习惯,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积极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积极同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作斗争。

7.开展法治人物评选表彰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②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③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法治意识,自觉参与到法治建设中。④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⑤有利于保障法治人物的合法权益,体现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8.弘扬宪法精神,争做法治人物,你将如何践行?

①应当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将宪法作为自己的根本活动准则。②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依法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③热情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9.请你为学校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坚持学法用法,提高法律素质;同筑法制长城,共享法治阳光;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观念;学习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意识;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升全民法律素质;等等。

,热点演练

一、选择题

1.目前,我国废除了劳动教养制度,严禁刑讯逼供、公开审判并庭审直播,各地法院连续纠正冤假错案,这些措施( A ) ①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维护了法律尊严,确保法律有效实施 ③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 ④反映了民主与法治建设的进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十八大以来,全国共有百余万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力度不减、节奏不变。由此可见( A ) ①反腐已是我国当前中心工作 ②反腐败成为依法治国的核心 ③反腐斗争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 ④必须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A.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在一些城市的图书馆与书店中,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有人专注地盘坐在法律专架下,寻章摘句地抄写着一些法律条文,他们手中的劳动法、物权法等小册子,已经在反复阅读中卷了角。这样的场景折射出( A ) ①公众相信来自法律的正义 ②我国法治建设十分完善 ③公众害怕因法律素养缺失而受骗 ④人人都已成为法律的守护者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

4.将政府的权力置于宪法和法律的制度笼子里,有利于( C ) ①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 ②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③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④将权力法治化、规范化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郭伯雄等一个个贪官被绳之以法,表明了中央坚决惩治腐败分子的决心。这( B ) ①维护了法律的权威 ②促进了法治国家建设 ③维护了社会公正 ④体现了反腐倡廉的中心地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在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公安交管部门积极开展“执法直播月”活动,让民警习惯在镜头前执法。执法信息公开( C ) ①有利于保障公众执法权 ②能推动相关部门公正执法 ③表明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表明公众享有知情权与监督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2016年7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所有公开开庭的庭审活动均通过互联网直播。这( A ) ①使人民群众更好地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 ②有利于维护社会公正 ③说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使案件实现了公开公正审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____,被人们称为民事

法律体系中的“小宪法”,是各分则编纂的依据,必将助推法治中国建设迈向新阶段。据此回答8~9题。

8.这部法律是( B ) A.食品安全法 B.民法总则 C.民法通则 D.民法典

9.这部法律的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其意义在于( D ) ①为见义勇为者提供了法律保障 ②彰显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③救助人和受助人的法律地位不平等 ④有利于形成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确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的制定需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但成立新中国迫在眉睫,最合适的办法就是颁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实施。“文革”期间,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受到不公正批判,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受到严重践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进行拨乱反正,逐步摆脱苏联宪法对我国民主法制的负面影响,先后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一系列法律,初步实现有法可依的局面。当前形势下,增强人民的法律意识,进行广泛的普法宣传是法制建设的大事。

材料二 完善的体制机制,是司法领域人权保障的起点。近年来,中国通过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构筑起人权司法保障的制度堤坝。从进一步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到建立健全司法责任制;从推进司法公开,到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强化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社会;从不断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制度,到试点改革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制度;从进一步推进涉诉信访法治化,到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清晰可见的坚实足印,标注着中国司法正努力构建更加立体完善的人权司法保障体系。

(1)“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社会”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治国方略?推进司法公开,接受监督,有利于公民行使哪些权利?

答:依法治国。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要促进人权司法保障进步,请你从国家角度提出两点建议。

答:健全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司法保障制度;司法机关及其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宣传,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学会依法维权。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法律和社会进步的关系。 答:法律进步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有助于法律的不断完善。 11.明辨是非,以法律己。

4月10日以来,关于保定购车摇号的谣言在社会上传播,雄安新区三县出现了购车异常现象。连日来,三县纷纷通过官方微信微博和张贴告示等方式进行辟谣。

【直击现场】为提高汽车销售量,4月7日,涿州市一汽车4S店马某通过该公司微信公众号编辑发布“大保定限购时代来了,你还在等什么。保定购车摇号将于2017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购车必须摇号,没买到车的朋友,想投资的朋友,请抓住最后的机会,买车就到×××4S店”等谣言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4月15日,涿州市公安局依法对马某处以行政拘留十日处罚。

(1)结合案情分析,马某因何受到处罚?

答:造谣行为混淆了视听,引发居民疑惑与忧虑,扰乱汽车销售秩序,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属行政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制裁。

(2)马某该做出怎样的反思?

答:守法经营,以法律己,对事负责。 (3)对此,警方会怎样辟谣?

答:示例:相关部门对编造、传播谣言,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将坚决查处;希望广大市民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第6篇: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3单元推进政治文明第6课建设法治中国第1框感受法治进程同步练习北师大版

感受法治进程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包括(

) A.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B.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C.周到的法律服务体系 D.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2.下列哪个原则不是我们在推进依法治国当中应当遵循的原则?(

) 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B.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3.宪法的作用不包括下列哪一项内容?(

) A.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C.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D.详细规定了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守法的具体行为模式 4.按照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我国宪法属于(

)。 A.成文宪法 B.不成文宪法

C.部分成文、部分不成文宪法 D.无法判断

5.《依法治国决定》提出,坚持党的领导的地位不包括(

)。 A.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B.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D.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6.2004年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等许多与人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内容;200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10部法律和有关决定,其中《居民身份证法》、《行政许可法》等,处处体现了为民、 1

便民、利民,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精神。上述材料表明(

)

A.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B.我国的人民民主有制度保障 C.我国的人民民主有法律保障

D.我国开始重视、尊重和保障人权 7.法律渊源即法律的表现形式,(

)是制定法的首要渊源,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要严格。 A. 立法法 B. 宪法 C. 经济法 D. 行政法

8.《依法治国决定》中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新举措,其中对完善立法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提出(

)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 A. 推进制度立法 B. 推进广泛立法 C. 推进法官立法 D. 推进科学立法

9. 政府是法治建设、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加强法治建设,(

)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的关键和重点。 A.全面建设法治中国 B.全面建设法治政府 C.全面建设法治社会 D.全面建设法制政府

10.新中国建国之初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1.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在立法法总则中增加了坚持立法公开原则,将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时间由“二十日”延长到“三十日”。这一修改旨在(

)

①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 ②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③坚持立法先行,引领社会发展 ④规范立法活动,提高立法质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清末

主导修律运动, 随着清王朝覆灭无疾而终。民国初年,

领导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北洋军阀的连年混战中形同具文。(

)

A. 康有为;黄兴

B.沈家本;孙中山

C.梁启超;宋教仁

D.谭嗣同;宋庆龄

材料新法律法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以及新修订的《邮政普遍服务》自2017年3月1日起,一批新的法律法规开始实施。

13.新法律法规的实施说明了什么

14. 新法新规的出分和实施行何积极影响? 15.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经济界别的政协委员张某,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的建议》,请结合材料三,帮助他完成这份提案。

参考答案

【答案】

1.C

2. C

3. D

4. A

5.A 6.C

7. B

8. D

9. B

10.A 11.D

12. B 13. (1)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

14. (1)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保障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2)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3)有利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4)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15. 关于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的建议 案由:关于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的建议 主要存在的问题:

中国已初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主体不断丰富、市场规则日益完善,价格、竞争、供求等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充分体现。但各种弊端也开始凸显:

1、国家层面:法律规范尚不完善;市场监管方面过多采取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手段;对市场主体的行政干预多;市场准入和竞争方面,还存在对方保护、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现象,各类市场主体的实际法律地位不平等。

2、市场主体层面:通过民事或行政诉讼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还不强;一些市场主体唯利是图、缺乏诚信,市场主体遵守和维护法律权威的意识不强,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面临考验。 建议:

1、国家层面:

(1)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2)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科学地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3)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统一的市场监管,反对对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2、市场主体层面:

(1)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护合法权益(2)企业要遵守社会公德,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3)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提案小组或提案人(签名):张某

【解析】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五大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C项表述不正确,当选。 2.效率是实现法律公正的基础,公正是评价法律效率的尺度。效率和公正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矛盾统一体。效率并不享有优先地位。C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3.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但并未对D项的内容进行规定,它只是给国家和人民的行为方式等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和规范。D项为本题的正确答案。

4.成文宪法是指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有时也叫文书宪法或制定宪法。不成文宪法则是不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而且散见于多种法律文书、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的宪法。我国的宪法属于成文宪法。答案为A。

5.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6.材料中每句话都与法律有关,“宪法”,《居民身份证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极大地体现了法律保障社会民主的观点,故选C。

7.本题考了宪法和其他法律地位的区别,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理国家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领土的全境及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了一国之内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了革命胜利的成果,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题干描述的是宪法的地位。故选B。

8.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提高立法质量,必须坚持科学立法。

9. 建设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的关键和重点,A,C,选项表述错误。从题干中也可推断是法治政府。

10.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 11.选项 ①表述有误,人大在立法中不处于主导地位,在立法法总则中增加了坚持立法公开原则,将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时间由“二十日”延长到“三十日”则体现了科学民主立法,以及提高立法质量,选项③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12.沈家本是著名的法学家,具有丰富的官场历练与谋略,在清末激烈的思想与权力交锋中,终于使得一系列与世界接轨的法律条文,得以问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由孙中山领导制定。故选B。

13. 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政策,结合材料可得:(1)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努力建设 5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 14. 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1)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保障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2)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3)有利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4)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14. 本题考查人民政协的职能,要求帮助这些委员完成一份提案。材料中涉及的行为主体是政协委员。提案明确从两个方面来提,一是国家层面,二是市场主体层面。本题属于探究性试题,撰写提案要站在政协委员的角度进行。

第7篇: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保驾护航

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中国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重要目标,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障。法治中国对于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助推改革走向深入,保障改革平稳进行具有十分重大且深远的意义。本文从为什么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发展以及如何依法治国等方面进行了部分讨论。

关键字:法治中国,深化改革,法制建设,三中全会

北京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14级学年论文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中国是2013年1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就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中做出的重要指示中首次提出的一个法治建设新目标。“法治中国”是自党的十五大以来依法治国方略的升级版;是将法治的共性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综合体。“法治中国”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方向和道路,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一、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欧美等现代化国家法治等比较完善,而在我国由于建国时短且部分历史原因,导致在改革开放后才正式提出依法治国的战略。随着国家经济和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因为只有依法治国,才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才能维护国家稳定以及人民的安居乐业。

实行依法治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的目标,但市场经济绝不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它是一整套经济运行的理念和模式,属于经济基础的一部分。因此必然要求改革上层建筑以适应其需要,健全的法制正是适应市场经济的上层建筑中的核心部分。

实行依法治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建设精神文明、两手抓成为党中央一再强调的工作重点。但是这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成效不彰也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就在于法制建设的不力。搞精神文明的一种常规作法是大力宣传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号召广大人民学习。然而,在一个贪污腐化者、坑蒙拐骗者弹冠相庆,诚实守法者吃亏上当的社会中,模范人物有多大感召力令人怀疑。事实上,在一个基本法律规范都得不到尊重的时代,让人们去学习先进模范无私奉献、忘我工作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想要搞好精神文明,必须先下大力气搞好法制建设。

实行依法治国是维护国家稳定,社会长治久安的要求。依法治国就是指按一套相对固定的原则规范来管理国家,从而使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得以在比较稳定的基础上运行而不致有太大的动荡。 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法律以及与其相关的法制体系与军队、警察一样是保证社会正常稳定运行的基本机制。而这种机制对于转轨时期的中国显得尤其重要。中国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化的巨大变革,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利益结构的变迁、国家控制力的减弱,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新贫与新富之间存在着许许多多甚至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贪污腐败、黑社会等丑恶现象层出不穷。不仅如此,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也日益激烈和具体化,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则因此变得难以预测。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对秩序的呼唤理应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而在秩序的建立和维护中,法制无疑是唱主角的。

二、依法治国战略的发展

中国现行宪法,即1982年宪法,为了体现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2

北京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14级学年论文

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改变了以往放在“国家机构”之后的惯例。虽然只是次序的调整,但它反映了法治国家一个基本原则——公民权利优于国家机构的权力,保障公民权利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前提,国家机构是用来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的工具。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还特别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将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提法,改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极其鲜明地突出了对“法治”的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合乎逻辑地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正是中央对这一问题长期思索的结果,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实需要: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还把依法治国作为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

2014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决定》在10月23号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通过。10月23号,全会闭幕当天已经发布了一个全会公报,与之相比,公报是关于依法治国的大纲和精神要旨的阐述,《决定》则是一部更全面、具体、更有针对性的依法治国路径图。

三、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坚持以法治为最可靠保障。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及扩大人民民主,必须坚持以法治为最根本手段和最可靠保障。法治中国是十八大报告所阐述的“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的升级版。在当下中国,法治是提高执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的可靠教材,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唯一途径,是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根本保障。

法治中国必须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让法治成为国民的信仰。法治本质上是规则之治,宪法和法律是一国的根本规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立国宪章,国之根本法则,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根据宪法所制定的各种基本法律是国家这一共同体的基本规范准则。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亦具有不可侵犯的权威性。只有牢固确立和尊崇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才能在国家树立一个最高的是非判断标准,才能建立稳定可靠的制度预期,才能引导国民遵守规则、信仰法治。

法治中国必须规范公权力运行,保障私权利实现。制约和规范公权力运行,保障和实现私权利价值是现代法治的两大使命。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权力由法律所授予,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运行。应将权力关进法律化的制度之笼,坚持用法律化的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通过法治化的途径监督权力,让权力在法制的轨道内运行。公权力具有天然的侵犯私权利的属性,制约和规范公权力运行的目的,在于保障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私权,否则公权力的存在将毫无意义。

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严格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必须通过一个法治的政府才能实现,这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依法行政是规范公权力运行,保障私权利实现的首要保障。当前社会矛盾多发,信访不断,多与依法行政不到位有关。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最大程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依法行政也是创新社会治理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不管何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方式,包括新型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机制,皆代表国家对社会管理的方法或者态度,都涉及到公权力的运用,因此必须坚持依法而为;未得到法律授权的任何公权力运用都是非法的, 3

北京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14级学年论文

“花钱买平安”、“摆得平就是水平”都是非法治的权宜之计,应予以坚决摒弃。

法治中国必须强化司法权威,保障司法独立。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以维护人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是公平正义实现的最后一道关卡。当民众普遍感到公平正义难以获得的时候,将导致社会不稳。理想的法治状态下,一切纠纷皆可通过司法获得解决,民众能够从司法获得最后的公平正义。司法要承担守护民众公平正义的使命,要求司法必须有权威,强化司法权威是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司法权威来源于独立和公正,应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下大力气根除制约司法权依法独立运行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司法权依法独立运行与坚持党的领导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就是对党和人民意志的最好贯彻和落实。目前存在诸多如“信访不信法”等消减司法权威的不利因素,亟需得到纠正。

现今,我们正面临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任务,这是巨大挑战,更是推动中国继续美好前行的重大战略机遇。当前形势和任务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持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改革总体推进方略。法治中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支撑,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应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北京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14级学年论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N].人民日报,2013. [2]李清伟.通过改革迈向法治中国[J].环球法律评论,2014,(1):19-22. [3]王紫零.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开启法治中国新征程[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4,(1):31-34. [4]姚忠伟.中国梦的法治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法治中国的论述与解读[J].山东青年,2014,(3):153-153,154. [5]邱成梁.法治中国与改革共识的法治进路[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4):79-83. [6]李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法治中国[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3):37-45. 5

第8篇:奋力建设法治中国

袁曙宏

2013-03-26 21:35:51来源:《求是》2013年第6期

前不久,总书记明确发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号召。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他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勾画了更加清晰的奋斗愿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指明了前进方向。今天,法治中国已不再是中华民族仁人志士可望而不可及的千年梦想,正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高度共识和行动宣言。

我们需要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中国

建设法治中国,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决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而是有着十分丰富内涵的真实目标。择其要者,下列三个特征构成了法治中国最基本的要素。

我们要建设的法治中国,是宪法法律具有最高地位和最大权威的中国。这是法治中国最典型的特征。“法乃国家布大信于天下。”宪法法律是党的意志、国家意志、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普遍行为规范,是13亿中国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的共同行为准则。宪法法律没有权威和尊严,治国安邦就失去依据,公民行为就失去规范,公平正义就失去标准,政治就不可能清明,社会就不可能和谐,人心就不可能安定。在法治中国,应当让所有的守法者获得制度红利,让任何以身试法者受到严厉惩处,让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成为社会

风尚,让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弘扬,让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13亿中国人血液里流淌。

我们要建设的法治中国,是全体公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的中国。这是法治中国最坚实的根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公民是国家的主体,是社会的基因。法治国家区别于人治、专制国家的主要标志,就是全体公民是否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在法治中国,应当让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成为全社会奉行的基本准则,让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得到严格落实,让人权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让每一个人都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我们要建设的法治中国,是政治清明、经济富强、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中国。这是法治中国最重要的使命。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建设法治国家决不是要建成孤立封闭、自我服务的“法律王国”,而是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支撑和保障,使法治贯穿改革发展稳定全过程,覆盖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各领域。在法治中国,应当让人民民主更加充分和健全,让经济发展更加健康和有序,让社会运行更加稳定和和谐,让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让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与法治中国相伴而行。

我们应当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建设法治中国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目标宏大,任务艰巨。我们要更加重视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更加重视通过微观法治推动宏观法治,通过具体法治实现整体法治,全力描绘出一幅雄伟壮丽的中国法治

画卷。

要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法乃公器,公则生威。我们立法建制,最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切实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理念,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于每一部法律法规制定的全过程。要使立法真正符合人民意愿,完善科学民主立法机制,创新公众参与立法方式,认真倾听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广泛集中民智、汇聚民意。要使立法真正立足客观实际,从改革发展稳定最突出的矛盾入手,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研究和决定该立哪些法、怎样立,该制定哪些制度、怎样制定。要使立法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切实增强每一部法律法规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要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休眠、制度麻木,必然导致违法盛行、法治虚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保证法之必行,已成为法治建设的重点和关键;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已成为建设法治中国的主体任务。要加大执法力度,实行重典治乱,给不法分子以最大震慑,给人民利益以最有力保护,在持之以恒、公平公正的严格执法中确立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要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程序制度建设,细化量化执法裁量权,公正文明对待当事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要创新执法方式,完善执法体制,深入研究保证每一部法律法规全面严格实施的有效办法,最大限度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要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事断于法,国之大道,顺乎民心。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生命和灵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数次违法为害更烈,因为违法不过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是败坏了水源。司

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不公则有致命的破坏作用。司法公正体现在每一件个案之中,存在于每一个当事人的感受之中。我们要按照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严格规范司法行为,切实遵守法定程序,准确适用法律法规,公道公平对待案件参与各方,努力把每一个案件都办得合法、合情、合理。要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继续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审判权、检察权运行机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要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升法官、检察官的司法理念、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切实维护司法公信力和权威。

要使每一名公务员和普通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法治必须得到人民发自内心的信仰和尊崇,否则定将沦为口号。法治中国不是少数精英人士设计的“空中楼阁”,而是接地气、连国情、通民心的治国大厦,它依赖于每一个人的添砖加瓦,它的根须深扎在亿万人民群众的心中。建设法治中国,广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是主导力量。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要切实尊崇宪法和法律,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维护国家法制的统

一、尊严、权威,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建设法治中国,人民群众是基础力量。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人心,使每一个普通群众都真正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合法权益,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加快推动全民守法、建设法治社会进程,为构筑法治中国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建设法治中国路在脚下

道路决定命运。建设法治中国走什么路、怎么走,直接关系法治中国建设的成败。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一个国家的法治道路,是由该国人民自己选择和创造的。综观世界各国的法治道路,既有发达国家的模式,也有发展中国家的模式;既有自下而上社会自然演变的模式,也有自上而下政府自觉推动的模式;既有流血的暴力革命模式,也有非暴力的相互妥协模式。但不论是何种模式,凡是法治搞得比较成功的国家,无一不是较好地坚持了法治规律与本国国情的创造性结合。“全面移植”、“照抄照搬”别国的法治模式,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对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大国来说,尤其如此。我们必须坚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自上而下积极推动与自下而上全民参与结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我们建设法治中国代价最小、速度最快、成功系数最大的道路,也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亟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顶层设计事关法治建设全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制约我国法治建设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要统筹协调,加强领导,增强法治中国建设的协同性,既要做到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也要做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协同推进,以最大限度形成建设法治中国的整体合力。

更加重视发挥地方和基层的首创精神。推动法治最深厚的力量存在于人民之

中。建设法治中国重点在地方,难点在基层,动力在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法治、推动法治的具体实践,再美好的宏伟蓝图也无法实现。我们已经有几十年立法、执法、司法、普法、法学教育和研究的成果与经验,有十多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成果与经验,建设法治中国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转变重经济建设、轻法治建设的思想观念,把法治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全局性地位来谋划和推进,像考核评价经济发展成绩那样考核评价法治发展成绩,真正担负起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把本地区法治建设推进到新水平和新阶段。

“关山初度路犹长”。建设法治中国,行动就在当下。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百折不挠,就一定能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的进程中,奋力建成一个法治中国,创造法治建设的中国奇迹。

作者简介:袁曙宏,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第9篇:中国法治民主建设之路

中国特色法治民主建设之路 3110102658 医学试验班 邵雷来

新中国成立以来走了什么样的民主政治建设道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道路有何特点?

带着这两个问题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道路的特征、类型和发展趋势。

自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走过了一条“之”字形的曲折道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治建设曾大步迈进,1957年反右斗争直至“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建设呈现出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民主政治建设进程重新启动并沿着法制—法治建设稳步迈进。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一期间的重大突破。

首先是1949年到1956年底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创立。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回忆举行。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1954年3月,宪法起草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1954年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机构、公民的民主权利和义务等重大问题规定下来。期间创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司法检查制度等等重要制度。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保证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完成。中共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大步的向前迈进。 但遗憾的是之后民主政治便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1957年初,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全党范围内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个人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正式开始。5月,广大知识分子、社会各界人士和中共中央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工作以及各级干部的作风提出大量的批评建议。但是,这场运动是运用“大鸣大放”的形式进行的,出现了过激的反社会主义言行。6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开始了反右派斗争。全国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到1958年夏季基本结束。“反右”斗争被严重的扩大化,一大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政干部被错误的划为右派分子,民主党派与国家事务协商、管理的作用大为削弱。

1958年2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社论,号召打破“右倾保守思想”,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由此开始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大搞群众运动的过程中,中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出现了高度集权化的趋势。国家权力进一步偏向党的系统。1966年5月,中共中央成立了以陈伯达、康生、江青为领导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8月,召开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正式通过“文化大革命”的方针。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被发动起来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思想为指导发动的“文化大革命”,破坏了党和国家的政治体制,社会秩序混乱不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被阻断。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等老一代党员和国家领导人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政治状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们对“四人帮”横行时期国家“无法无天”的状况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和记忆。要防止那样的灾难重演,就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任何组织、个人都必须守法,这样我们的国家的安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邓小平把民主与法制结合起来加以倡导。他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总之,1978—1995年17年间,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在恢复党纪国法,恢复全国人大和各级地方人大的理发功能,恢复政协只能,恢复法院和检察院的司法功能,恢复政府监察审计机构的过程中重新启动的。中国共产党认识的到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缺乏民主法制的危害性,大力倡导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看完了中国法治民主建设的过程再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走入“阀政治民主”建设道路。 1. 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我国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垄断格局被打破,产权主体多元化的市场结构初步形成。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等迅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急剧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无数经济体,而这些经济体之间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就要求用法律制度来约束产权主体和交换各方,保护他们的合法利益。如果没有契约、规则、制度和法制的保障,市场交换是无法正常进行的。中世纪末至近代初期西欧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历史表明,规则、制度、法律不健全,市场交换个体各方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进行恶性竞争,互相肯蒙拐骗,甚至陷入了“黑吃黑”的互相厮杀之中,其结果是两败俱伤,大家都赚不到利润。中国有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严重假冒伪劣产品等案件说明了不按契约、规章、程序办事的危害。渐渐的形成了契约意识,法律相应而生。 2.人民大众的要求

文化大革命,可谓是给人们留下了可怕的回忆,不少人都在这场浩劫中受到了打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伤害侮辱。社会体制遭受了极大的破坏,人们的生活根本无法保障,社会动荡不安。于是人们深刻意识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否则就可能重蹈覆辙。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顺应了民心,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认同。 3.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不同名族和国家的地理环境、生产状况和生活方式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政治文化。中国的“依附型”政治文化在中国还有一定的影响,“官本位”、“家长作风”、“人情风”、“裙带关系”等等就是它的缩影。中国老百姓对“天下大治”、“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有深刻的认同。这种政治认同感在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表现就是老百姓有一种“求稳怕乱”的心态,比较容易接受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制建设。 接下来再来看看政府建设中纯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彻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在宏观调控手段方面,已经从过去主要依靠指令型直接调控转为依靠金融、财政等间接调控,从过去的“全能型政府”转换为“经济建设型”政府。但是,转变政府职能的进展较缓慢。时至今日,政府依然直接把持着经济建设大权,力图充当经济建设的主体力量,没有把经济决策归还给经济生活的当事人。“两桶油”、国家电网、水利局,国控的高利润产业可以说是被国家所垄断。 其次政府以及公关人员缺乏有效的权利制约。一些政府官员和公务员受“人情风”和“潜规则”左右,各种滥用私权。最近曝光的三公经费尽然高达1000亿人民币已经快和国防总支出差不多了,国家的有些公职人员就是这样浪费着我们纳税人的钱,可以想象公职人员是多么的奢侈。这种毫无权利限制的行为必将导致堕落。90年代以来,中国每年由于官员贪污腐败问题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大约在10000亿左右,难以想象这么巨大的数字是怎样产生的,相当于GDP的13.2%-16.8%,我想中国用不着什么经济刺激计划了,这要在反腐倡廉这一块做好,GDP还用愁?

另外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民制官”的法治观念没有普遍树立起来。从近年的大量媒体报道的案例和事实可以来看,不少公民受到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侵害时忍气吞声,不愿意去找司法部门。公民的权益受到损害时,难以找到有效的途径直接反映和申诉。

从以上看中国的法治民主建设之路还很漫长,期间想必也会遇到很多的阻碍挫折,总之还有很多事情要我们大家参与进去去改进它完善它。 总结一下政府需要做的有(1)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2)树立法治下的宽容意识;(3)培育法治文化。

上一篇:财务会计工作总结报告下一篇:护士长素质与管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