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的复习方法(通用10篇)
政治科的复习有两个大方面的方法,一是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二是对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方法及注意事项。盲目地购买资料,势必造成学习思路杂乱,课本上的知识不能系统地、有条理地掌握,反而会给考试过程带来困难。
方法一、初中政治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
对于即将进入紧张复习阶段的你来说,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进行综合复习也不失为—种好方法。
(一)列表对比法
运用列表或图示,可以概括总结所学的知识,了解并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以使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使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更加清楚,并从中受到启示。
比如,在对 “三次科技革命”的复习过程中,分别对每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时间、主要标志、对生产力的影响、对生产关系的影响进行对比。
并通过对比,尤其是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我们从中受到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作为跨世纪的青年一代,应抓住机遇,把握时机,胜任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运用这种复习方法还可将“阶级社会剥削方法”、“五种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阶级社会里国家的本质和主要矛盾”等列表比较,同样收到良好的效果,你可以自己归纳后列成表格。
(二)扩散对比法
通过一年的学习,你肯定发现部分知识的理解,可扩散到类似的知识身上。
例如,在复习“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是国家的本质。
那国家是统治阶级统治被统治阶级的工具”时,可以扩散到各个阶级社会国家的本质是什么,即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封建国家是地主阶级统治农民阶级,压迫农民阶级的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
另外,复习“生产料归谁所有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时,又可扩散到五种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的基础,即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
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 并完全占有奴隶,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地主阶级占有绝大多数土地,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通过第一种扩散对比法使你明白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即资本家)是该社会的统治阶级,奴隶阶级、农民阶级、工人阶级是该社会 的被统治阶级。
他们之间的对立斗争就是该社会的主要矛盾。
(三)归纳浓缩法
这种复习方法是通过把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或浓缩整理,使知识条理化、简单化,以便梳理及记忆。
例如,在复习人类社会的发展基本常识时,把内容浓缩整理为:一、二、三、四、五”,即一条规律 (或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或原理)
;一个根本标准: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两部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两个必然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三个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四个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特殊过程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之间的关系;四个主要方面的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党的基本路线。
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这样初三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常识便轻松地“印”在你的脑海里了。
另外,你还可以把课文中相关的基础知识归纳起来,加以记忆。
如: “第一”、“最”、“基本”、“本质”、“标志”等。
另外,你可以通过以上三种复习方法发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容贯串于每一方法 里,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是初三《思想政治》教材的一条主线。
因此,你还可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把握这条主线,同时也抓住了全部课程的关系,掌握全部内容。
同样,在复习过程中,除掌握这些方法外,最关键是应结合你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你特点的复习方法。
俗语有云: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只有在复习过程中使自己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兴趣,那便是再佳的复习方法。
方法二、初中政治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
自从试行初中政治开卷考以来,很多同学走进了学习思想政治这门课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为开卷考即为不用看政治书了:很多同学认为政治只要上课认真听就足够了,课后花很少时间或者不花时间在政治学习中。
其实,政治课同其它课程一样,虽然是开卷考,如果不花时间去复习和学习(比如书本上的黑体字是必须识记、理解和背诵的),同样考不出好成绩来。
从平常考试中可以发现:上课认真听和肯花时间温习政治课程的同学明显成绩会更好。
(二)认为开卷考资料越多越好:
实行开卷考,客观地说资料越多,碰到的题型越多,对考试确实越有利。
但是,有的同学盲目地把资料当成救命草,东买本买,东借本借,每每考一次试下来,就在研究这一题是XX书上有的,那一题是XX书上有的。
相反地,课本上的知识不去问津和理解。
孰不知那些题型和内容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课本上的知识演变过来的习题,脱离不了课本。
教学大纲一再强调,考试题目不能脱离教材,不能出偏题、难题、怪题,要重视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近年来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探究和实践。
重视学生把课本知识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即学以致用,勤于思考,学会联系等。
盲目地购买资料,势必造成学习思路杂乱,课本上的知识不能系统地、有条理地掌握,反而会给考试过程带来困难。
比如有的同学不能很好审题、理解题,只会想着用某书的答案来解答题目,很容易答案错、答偏,答案不全面。
有时也许能抄出个好成绩来。
那也只是一时侥幸,中考题目不可能会出现雷同的题目的,这一点有的学生还没弄明白。
实行政治开卷考,资料当然成为我们考试的有利武器。
但是需要平时对资料的了解和积累,而不是等到考试的时候才知道左翻右翻。
对于中学生来说,有两三本可用的辅导书就行了。
市场上很多辅导书是大同小异的。
(三)认为开卷题目很难答全,有点惧怕心理:
一些学生反映:现在政治开卷考灵活太强,答案很难把握!一方面,开卷考的题目确实比较灵活,分析题的答案大都不是唯一的,有时甚至同一道答题,不同的辅导书有不同的答案。
这样一些同学答题的困难和疑惑。
例如,西部大开发是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治经济的热点问题,可以联系课本知识也较多。
根据材料,本题可以运用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创业精神,当代青年崇高使命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知识去论述,但关键是有所侧重,有独到见解并注意联系自身责任。
此外,就如何进行西部大开发问题,提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建议。
如有人提出在南方种牧草,加工后运往西部,解决西部地区春季牧草问题,既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控制土地荒漠化,又可发展南方经济,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总之,由于开放性试题所涉及的知识一般跨度大,综合性强,所以你在答题时,应注意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和多学科间的渗透,冷静思考,理清路子,把握方向,从容应答,就一定能够答好。
一些同学在做题的时候不加思考就盲目翻书,考试时要么时间不够,要么答非所问离题千里,造成政治科难考优秀的局面。
我认为,在解答开放性试题时应坚持三步走:第一步,审题,理解题意,找到材料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关键。
第二步,查找有关资料及组织观点(最好在草稿里简单罗列观点)。
一、认真复习基础知识,以不变应万变
政治的考题大体上可分为基础知识题和应用题。不论是哪一种题,都要求考生对基础知识十分熟悉。因此,在中考复习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首先,要认真、仔细、深入地读书。课本的前言、后记、正文、注解都要读,要全面掌握知识点,切不可留有知识死角。其次,要下功夫将未理解、未掌握或不甚理解掌握的内容弄清楚,求得明确的要领,包括原理的准确含义、适用范围,以及在现实中的表现和意义。再次,要将概念、原理纵横梳理,形成严密、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头脑中建立起概念、原理、方法等基础知识的网络结构。最后,要将教材中一些相近、相似、相关的概念、原理,即容易混淆的问题列出来,加以比较、澄清,从而在头脑中留下准确的图景。
二、要讲出知识的规律
这里的“规律”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解答方法与技巧。由于每节课涉及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纵横交错的,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将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形成网络系统,并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教给学生。如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文知识与时事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同课本之间的内容的内在联系,等等。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解答方法与技巧的传授。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思路的点拨和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解答方法与技巧。
三、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因为练习是沟通知识和能力的桥梁,所以学生在练习时要注意练习的典型性、针对性、系统性、层次性、应用性,总结各种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规律。
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考政治试题,有相当一部分材料来源于“我国‘四化’建设”、“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领域,因此,要讲活时政热点。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运用课本的知识去解释、分析这些问题,使课本知识与热点问题有机地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五、学会放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政治科目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等有很高的要求,但很多老师总是难以割舍“包办”的心态,总是尽一切可能地告诉学生有关知识点在某本教材某页的某段,这剥夺了学生的学习权,容易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于是,我试着改变以往的做法,让学生自己查找教材,然后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这样虽然“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但我认为值得,因为学生在经过思考和其他同学的纠正后,反而对这部分内容的印象更深刻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阅读,能更好地理解考点及灵活运用知识。
六、注重设问,引发学生自主思考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提高兴趣的途径有很多,课堂就是一个重要阵地,在复习课上,一个善于设问的老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复习课上我做了一些尝试,享受到了认真设问带来的点滴喜悦。比如,在分析“中国近代逐渐落后的原因”时,我没有直接问学生:“你们认为近代中国逐渐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而是问:“近代中国为什么落伍了?有人说:‘中国人向来是一个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中国的落伍完全是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造成的。’你们认为呢?”稍作改变的问法马上激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要注意设计难易适度不等的问题,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于有一定难度,但又不是太难的问题愿意去想一想,一旦想出来,就会体验到一种十分愉快的情感,这种情感又会进一步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当然,让学生想的问题不能过易,也不能过难。因为过易学生不必思考,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难学生则无从思考,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七、考前指导也非常重要
关键词:问题法 记忆法 运用法
任何一门学科,在教学中特别是在迎考复习中,要收到好的效果,关键是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多年的初中政治课教学中,经过摸索和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
一、引用阅读,发现问题法
初三政治课的“第一轮”,相当重要,因而,要把学过的内容,必须逐课、逐节、重新认真细致地“过一遍”。这样,首先应该要求学生认真、完整地阅读一遍所要复习的章节。通过这次阅读,学生就会找出课文中哪些适宜拟填空题,一般应填哪几个字,并用括号标在书;哪些适宜拟判断改错题,容易出错的重点词句在哪里,并用符号在书上标出;哪些是问答题,可能从哪些角度发问;哪些是判断分析题,都在书上做出标记来。如在复习初二年级的第二课第一框时,“法律是唯一由国家制定或认定的准则;它具有普遍适用性,人人都必须准守;它具有权威性,任何人都不得违纪”一句适应命填空题,往往“把惟一”、“普遍适用性”“权威性”作为天空内容。下段中的“法律由国家规定,并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使它能够起到规范人们言行的作用”一句,适宜做改正题,常把“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作改错内容,如换做“依靠舆论、习惯和观念的力量,保证实施”等这样作,等于把教学内容交给了学生,让他们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抠”出课文中的“题”以加深印象,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设计、解答问题的能力、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又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逐步归纳,确定记忆法
就是学生用一节课时间完成上述“阅读发现”后,教师再逐节归纳、确定记忆的内容。通过阅读,学生的知识一般说来是零碎、单一的,还缺乏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另外,各自发现的问题也不一样,因而教师很有必要把每框内容进行简洁、明确的概括归纳,使学生在头脑中对本课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连贯性的印象。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性地记忆,减轻了其死记硬背的负担,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记忆的效果。这一环节的教学,最适宜采用列表归纳法。在归纳的过程中,学生仍是主体,老师只起抛砖引玉、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在这个时候,最能体现“群众力量”的伟大。另外经过这一归纳,几乎把所有“重大发现”都统一了起来,以各种题型,自行确定了需要记忆的环节与内容。由于这些皆是出自学生“之口”,这样是课堂教学既不显的枯燥无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节省了时间,减轻了负担,培养了善于抓主要矛盾的学习方法。
三、同步练习,学会运用法
就是归纳完一课复习内容后,都要进行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运用”的方法。练习的内容,一部分就是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另一部分就是更具所学内容,自编或查寻其它资料上的一些试题,其中着重找一些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这些练习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地、全部认真地完成,无论对于错。然后抽查检查、讲评解答。如:找一些几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新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事例和数据,让学生分析这些成就的取得靠哪些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经过抽查,发现第一问基本能做对,它主要是得益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政策的正确性。而做全第二问的同学基本没有,但部分同学能分别抓住了其中的一个正确要点,在评讲中我就分别找三位同学各持其中一个观点的同学回答,如:第一位同学回答;因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第二位同学回答,“因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第三位同学则说,我认为还应该增加上一点,那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集中力量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然后逐一分析谁的答案有道理通过讨论,得出一致意见;三个答案作为三个要点,才是此题的最佳答案,但第三位同学观点作为第一要点,我认为,这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复习效果的为一个好方法。
四、检查督促,强化记忆法
就是在复习下一课内容时,抽查学生对上一课复习过的内容的记忆情况以督促,加强学生的记忆。根据平时对学生的记忆力和学习成绩的摸底,把学生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等,然后根据记忆内容的难易程度、量的大小,分别抽查提问。如遇大部分同学没有记住的问题,根据其内容特点帮学生找出最佳的记忆方法。如:记忆各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特点时,可采取套用法,首先让学生记住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根据生产关系的三點具体内容: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如何分配,然后再讲一个社会形态就分别分析、套用各个内容,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不易混淆。如记忆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可采用化整为零分散记忆法。即把整体内容依据层次分为四个部分:1现代化建设依靠谁?依靠全国各族人民;2这条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3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来进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4现代化建设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是什么?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样的分散记忆容易,也有利于理解其内涵。通过这样的指导,举一反三,在以后的学习实践中,学生往往能迅速记忆。
初中政治毕业总复习一般分为基础知识复习和综合训练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
这一阶段的复习是保证复习质量的关键环节,因而必须是目标明确的复习课,讲练做到有的放矢。
1.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第一阶段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知识的重复,既要有知识的系统化,又要突出重点。重点知识是复习的主体部分,在复习过程中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例如:初一思想政治课的主线是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好公民,因而重点就是对学生进行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的基础教育。
2.根据教材内在联系,进行单元复习。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社会发展简史》就可以按社会形态分为五个单元,分别了解和掌握每个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点,以及三个阶级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所起的推动作用,紧紧围绕生产关系一 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必然性,坚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3.基本概念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的复习首先抓住关键词;其次,把一些内容相似或有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比较,划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加深记忆。
4.查问质颖层层实。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及时反馈矫正”和“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教材,精心选择问答题,顾全上、中、差的学生。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保证一节课至少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发现问题。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透彻他讲解,帮助学生记忆。
二、第二阶段的复习目标主要是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知识的再提高。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这一阶段主要环节是教师要精心编选好练习题,并定时训练和讲评。
首先,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在第二阶段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纵观全面,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编写试题首先要选基础,即通过多练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
其次,•选薄弱环节训练,就是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方面强化训练,练得多了,就会化难为易了。再次,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最后,•选类型训练,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心
爱心
2013考研政治复习的主要方法:“互联法”。这里讲的“互联”就是相互联系。“互联法”是一套正确揭示政治理论内在联系的方法论体系。在考研政治的辅导中,“互联法”的中心任务主要有三项:
第一,形成互联体系。也就是说,通过正确的讲授,使同学们在头脑中掌握的政治理论不是一堆知识的杂乱无章的堆积,而是一个有机的、互联的整体。
第二,是引导互联思维。政治理论考试的一般境界考的是考点,考的是考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而政治理论考试的最高境界,考的是什么呢?考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用我的话来说,就是一种辩证的、互联的思维方式。通过“互联法”的使用,我们形成这种思维方式的过程就会变的非常简单、非常容易!
第三,提高解题能力。在研究生入学政治科目的考试中,在考场上,面对一道考题,考生应该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无数高分考生的经验说明: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在头脑中找准找全该道考题所涉及到的考点。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能够轻轻松松考到70分以上;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考出高分,甚至不能过线!这种在头脑中找准找全考点的过程就像一个对症下药的过程,我们面对的一道道考题就像一个个病人,我们在教材中学习的考点就像一个个药方。治好疾病的.关键是找准找全药方,做对考题的关键当然是找准找全该道考题所涉及到的考点。在这个过程中,“互联法”提供的互联提纲能够起到的就是一个药柜的作用:它把我们需要的考点放在了指定的位置。这样,我们在审题的时候就能够极大的提高我们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完全避免盲目性。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在考研政治的复习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讲书法”是我们在课堂上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讲书法”的特点有三个:第一,课堂教学以权威教材为基础;在辅导班上,我们一定会给同学们提供最权威、也是最好的教材!第二,教师按照教材的顺序,讲清重点、解答难点,串讲内容,教会学员如何正确使用教材;第三,学员在课堂上不记笔记,其任务在形式上是“听”、“看”、“划”,在内容上是“懂”、“记”、“会”。这也就是说,学员一边听课,一边看书,在听懂的基础上,按教师的指点在书上围绕考试重点划上各种记号(所用划书符号见下图)。讲书法有两个明显的优点:第一,学员在课堂上不记笔记,这就节省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就等于增加了授课的时间,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二是授课与教材密切配合,这便于学员课后的再复习,学员完全可以不必再去阅读另外的参考书,又节约了学员的花费。实践证明,应对考试,讲书法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当然,这种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一要教材编得好,二要对教学内容很熟悉,三要对历年试题与考试有研究,四要对学员的问题与难点很了解,五要对考试方向、重点与要求的把握准确,才有可能讲出水平,讲出智慧、有的放矢、生动活泼、事半功倍。如果教师达不到这些要求,讲书只能是照本宣科,枯燥无味。
第四、当前考生要抓的主要复习任务
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遵守社会规则 2.坚持正义的标准 3.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 4.有正义感的人应当鄙视以不正当手段多得利益的行为。对实施非正义行为的人进行积极的劝说和制止,必要时可以自己的机智勇敢与其作斗争。
责任是如何产生的?
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必然随之产生一定的责任。责任是对一个人做活不做某些事的要求,它产生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什么说身份不同,责任不同?
不同的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不同,责任就不同。同一个人与不同的人结成不同的社会关系,就会承担着多种社会责任。责任始于生而终于死,它涵盖了人们生命历程的全部。
承担责任需付出的代价:
1.承担责任需耗费时间,影响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2.承担责任需承受心理压力,耗费体力和精力影响健康。3.承担责任会损害自己的利益。4.在危机和危险的时刻,承担责任会危及自己的生命。
承担责任的好处:
1.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能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2.有压力就会有动力,承担责任能激励自己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克服种种困难,去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3.承担责任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帮助与支持。4.承担责任才能获得自尊和自信,在履行责任中增长才干,获得社会的赞誉和承认。5.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
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一个对他人、对社会不负责人的人实际上就是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他必然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失去别人的信任,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对他人的利益和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遗憾重生。
如何让社会给我投赞成票?
1.承担起自己的责任。①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③学会在不同的责任面前进行选择。分清责任的主次和轻重缓急,学会统筹兼顾。2.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3.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原因:
1.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现在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2.我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高科技领域,我国在世界已占有了一席之地。3.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已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全面推进,具有较高现代水平和强大战斗力的军队4.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共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缘于它的先进性。1.他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基本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把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因而能过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
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这一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我们要始终不渝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崭新局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要实行这一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与这一基本国情相适应,我们国家就必然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判断和衡量各方面工昨是非得失的标准。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意义?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这有利于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共同富裕的途径;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实行民族自治的原因: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适应这一分布特点,我国在少数民族区域聚集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青少年对本民族团结应做些什么?
我们青少年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应自觉用户我国的民族政策,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做到一言一行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各民族同学平等相处,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人民通过什么途径来管理国家事务?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但是,13以人民不可能都去直接管理国家上事务。人民代表大会就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有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他们对人民负责,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行使国家权利,讨论、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同时人大代表又要受人民的监督,人民有权罢免自己不满意的代表。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
亿万中国人民通过恩民代表制度充分行使国家权利,参与国家管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表现形式,他有力的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
青少年应怎样对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度?
青少年是国家的小主人,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应有的情感;在生活中尊重人大代表,积极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进到小主人的责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尽一份力量,是我们应有的行动。
实行民族区域组织的重要意义?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妥善的解决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区域自制的关系,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主权利,是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当家做主人。实践证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力的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尾巴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不发达,主要表现在生产力水平低,教育科学技术比较落后。
为什么说发展是硬道理?
1.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2.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发展3.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4.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权离不开发展。5.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发展。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1.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体制上的种种弊端,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经济组织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2.通过改革,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作型,是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我国虽然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金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的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中资源,才能跟紧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经本国策。
为什么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②教育越来越成为提高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③世界各国都在运筹谋略,积极调整政策,竞相发展科技教育。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迅速提高科技教育水平。④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⑤我国科技和
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创新的意义:
①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科学的本质是创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提高科技的整体水平,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是靠创新。③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没有创新,就要受制于人,没有创新,就不可能赶超发达国家。
教育创新的意义: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教育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只有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才能造就一大批新型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全民族得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青少年应怎样成为创新型人才:
①从转变学习方式做起。②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③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是人们的普遍观念。
我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式。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资源现状:
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再加上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更加剧了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干你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横,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的就是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实行计划生育计划利国利民,是每个公民的光荣职责,也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又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中学生怎样为环境保护做贡献?
我们青少年应从现在开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公平的含义:
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应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的利益。公平要求对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
社会公平的主要表现:
社会公平主要表现为社会为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并使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得到自己应得的利益。
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
维护社会公平能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如何维护社会公平:
一、夯实基础, 注重整合, 构建知识网络
政治科高考在试卷中所强调的关注现实生活、发挥创新意识的要求也是建立在对知识的扎实掌握基础上的。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就是能力。所以抓好基础, 既能保证高考中占80%的基础题、中档题的得分率, 又使提高能力成为可能。抓基础必须重视知识的落实。“不怕难题不得分, 就怕每题被扣分”, 说明了对教材基础知识落实的重要性。教师讲了多少并不重要, 关键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 所以复习越到最后, 教师越应狠抓落实, 越应为学生创造抓落实的时间, 真正让学生做到对“双基”融会贯通。
在复习过程中, 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在第一轮复习中我对课本知识分了五个层次, 即课题———节题———框题———问题———问题阐述, 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 帮助学生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在第二轮复习中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 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做好“知识整合”, 实施“立体复习”, 打破教材原有顺序和框架结构, 优化组合教材知识, 跨框、节、课甚至跨知识体系地进行知识梳理。
二、关注热点, 迁移知识, 培养各种能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 概括地讲就是传授基本知识、培养各种能力、提高思想觉悟, 以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培养各种能力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中心工作, 它既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 又是我们教学的落脚点, 同时, 也是我们适应高考试题改革的需要。高考作为国家级考试, 必然要体现国家意志, 试题中设置的新情况、新背景、新材料和新问题必然会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高考改革已经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 并且将继续深入下去。
在完成基础知识复习 (即第一轮复习) 的前提下, 培养能力和强化能力训练是热点专题复习 (即第二轮复习) 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 而且还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 融入社会, 关注热点, 学会迁移知识, 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一定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我们共同生存的空间。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不重视知识的迁移, 而是死记硬背, 生搬硬套, 那是肯定考不好的。
基础打牢了, 并不等于能力和素质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要提高能力和素质, 除了首先要夯实基础外, 还必须把所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应用于实践, 用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即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变被动为主动。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和生命力所在, 也是高考政治课命题的重要原则。
三、加强训练, 查缺补漏, 提高解题技巧
政治试题的主、客观题目往往都是通过运用新材料、设置新背景来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的, 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审题、筛选信息、找到切入点等都需要通过进行针对性训练来培养和提高。
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就以考代练, 优化精选试题, 通过检测找出问题, 进行讲解和指导。练、讲、再练、再讲, 通过不断的讲练、练讲, 教会学生主、客观题目的答题技巧。如客观题目中的排除法、一材多用法、代入法、逆选法、因果联系法等;主观题目中的精读法、材料联系法、标号法等。教会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 理论联系实际, 实际联系理论。
[关键词]复习方法;开放性试题;解题思路
初中政治该如何学习,政治课的复习有两个大方面的方法,一是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二是对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
对于即将进入紧张复习阶段的学生来说,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进行综合复习也不失为—种好方法。
(一)列表对比法。运用列表或图示,可以概括总结所学的知识,了解并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以使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使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更加清楚,并从中受到启示。比如,在对 “三次科技革命”的复习过程中,分别对每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时间、主要标志、 对生产力的影响、对生产关系的影响进行对比。并通过对比,尤其是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我们从中受到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扩散对比法。通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肯定发现部分知识的理解,可扩散到类似的知识身上。例如,在复习“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是国家的本质。那国家是统治阶级统治被统治阶级的工具”时,可以扩散到各个阶级社会国家的本质是什么,即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封建国家是地主阶级统治农民阶级,压迫农民阶级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另外,复习“生产料归谁所有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时,又可扩散到五种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的基础,即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地主阶级占有绝大多数土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通过第一种扩散对比法使你明白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即资本家)是该社会的统治阶级,奴隶阶级、农民阶级、工人阶级是该社会 的被统治阶级。他们之间的对立斗争就是该社会的主要矛盾。
(三)归纳浓缩法。这种复习方法是通过把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或浓缩整理,使知识条理化、简单化,以便梳理及记忆。例如,在复习人类社会的发展基本常识时,把内容浓缩整理为:一、二、三、 四、五”,即一条规律(或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或原理);一个根本标准: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两部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三个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四个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特殊过程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之间的关系;四个主要方面的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党的基本路线;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样初三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常识便轻松地“印”在脑海里了。另外,还可以把课文中相关的基础知识归纳起来,加以记忆。如:“第一”、“最”、“基本”、“本质”、“标志”等。另外,可以通过以上三种复习方法发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容贯串于每一方法里,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是初三《思想政治》教材的一条主线。因此,还可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把握这条主线,同时也抓住了全部课程的关系,掌握全部内容。
同样,在复习过程中,除掌握这些方法外,最关键是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复习方法。俗语有云: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在复习过程中使自己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兴趣,那便是再佳的复习方法。
二、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
自从试行初中政治开卷考以来,很多同学走进了学习思想政治这门课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为开卷考即为不用看政治书了。很多同学认为政治只要上课认真听就足够了,课后花很少时间或者不花时间在政治学习中。其实,政治课同其它课程一样,虽然是开卷考,如果不花时间去复习和学习(比如书本上的黑体字是必须识记、理解和背诵的),同样考不出好成绩来。从平常考试中可以发现:上课认真听和肯花时间温习政治课程的同学明显成绩会更好。
(二)认为开卷考资料越多越好。实行开卷考,客观地说资料越多,碰到的题型越多,对考试确实越有利。但是,有的同学盲目地把资料当成救命草,东买本买,东借本借,每每考一次试下来,就在研究这一题是XX书上有的,那一题是XX书上有的。相反地,课本上的知识不去问津和理解。孰不知那些题型和内容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课本上的知识演变过来的习题,脱离不了课本。
教学大纲一再强调,考试题目不能脱离教材,不能出偏题、难题、怪题,要重视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近年来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探究和实践。重视学生把课本知识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即学以致用,勤于思考,学会联系等。盲目地购买资料,势必造成学习思路杂乱,课本上的知识不能系统地、有条理地掌握,反而会给考试过程带来困难。
抓住文综政治设问中的引导词。所谓“引导词”就是题中决定和影响对题意理解,决定着答题方向的词语,它是将题干和题肢有机联系起来的部分。主要存在于题干的设问中,如“说明”、“由此可见”、“因此”、“根本原因是”、“下列说法不符合题意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这些词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决定了我们在答题时,如何判断文综政治题干和题肢的关系;决定了题肢对题干的依存度。只有抓住了引导词才能实现题干和题肢有机结合。
古语云“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里的“切问近思”,就在提倡多想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高中政治的四本必修模块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经济、政治、文化是我们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而哲学,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哲学方法的指导。
关于经济从多角度解读生活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的学问。
有限的经济资源,要用于发展商业住宅还是建一所公立学校?一个种梨的果农,如果暴雨减少了苹果的收成,增加了梨的收成,他该高兴吗?为什么北京商场里的服装比周边小城市的服装更容易打折促销?为什么鲸鱼濒临灭绝,鸡却没有繁衍之忧?人民币发行越多越好吗?我们将会了解价格、供给、需求、替代品、弹性、市场竞争、货币政策等经济现象,从经济学的视角解读生活问题。
关于政治深度把握教材
经济与政治密不可分,政府的工作报告给人们带来创业新机遇,英法美宣布加入亚投行的消息给经济带来重大利好,股市因执政党的会议公报而全线上涨……我们置身于政治生活中。
政治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相对于经济,政治生活内容更多的涉及到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问题,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并为实现和维护一定的根本经济利益服务的。政府的权力行使是否规范、社会利益的分配是否公平、公民权益的保障是否完善,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政治模块包含着公民、政府、民主、国际政治等基本知识,是我们认识政治现象的钥匙。
关于文化以社会生活实际为载体
从人类第一次使用兽皮遮体、保存火种烘烤食物那一刻起,文化就诞生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生活越是富足,有关文化的话题就越多。穿衣有“服饰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班级有“班级文化”,城市有“城市文化”,文化对人的影响无处不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反映的是文化影响的深远持久,“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反映的是文化的区域特征。
我们将认识文化的多样性、继承性,理解文化的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懂得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文化模块的学习十分重视实践性活动,同学们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文化实践活动中体会感悟多彩文化的魅力。
关于哲学源于对生活的深思
据说每个人在童年时期会有一个时刻,也许是在某个夏夜,抬头仰望,突然发现了广阔无际的星空。这时候,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神秘的敬畏感,一个巨大而朦胧的问题开始叩击头脑:世界是什么?我是谁?这种讶异和追问既激发了人们对智慧的追求和探寻,也触及了哲学关于世界本原的问题的思考。
生活处处有哲学。知道水到零摄氏度会结冰,到100摄氏度会变成气,这是科学,但由此知道量变可以引起质变并懂得防微杜渐、见微知著,这是哲学智慧;知道树叶有正面有背面,这是生活常识,而由此思考并从中引出“一分为二”,懂得全面看问题,这是哲学智慧。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追随哲人的足迹,用理性和智慧的明灯点亮生活,便是哲学的魅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初中政治的复习方法】推荐阅读:
初中政治期末复习计划书07-24
张村一初中九年级政治复习训练06-20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方法11-12
高一政治复习方法:学习方法10-20
高中政治课复习方法07-08
高二政治重要知识复习方法07-11
初中政治教学的研究论文09-23
浅议初中政治课的创新教育10-30
初中政治随笔07-21
考研政治复习常见误区与应对方法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