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德育工作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农村初中思政课有效教学研究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为思政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沿阵地,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学校的思想政治建设受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他们反复强调一定要把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办好。研究农村初中思政课建设有利于助推乡村振兴和新乡村建设,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也能更好地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帮助农村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农村初中思政课有效教学是指在教育教学中思政课教师依照教学的规律,根据课程标准和培养目标,选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改变教学观念,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结合农村本土的特点,利用乡土资源特色,采用尽量少的教学时间,重点突出学生学习的主题,使教学效果可以达到高效,促进学生进步和全面发展,帮助学生的智育与德育得到协调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当前农村初中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整体水平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课时安排有失偏颇,实践教学缺乏,教学思想陈旧。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专职教师缺乏,课堂氛围沉闷,学科认识片面,应试观念过深,教师乏创造性。针对上述问题,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国古代教育教学思想、国外认知学习理论,本研究分别从教师、学生、学校、社会四个层面相应地提出了提高农村初中思政课有效教学水平的策略。教师层面,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生活化教学,开发特色乡土教材,营造良好课堂气氛,拓展知识面。学生层面,要树立正确学科观,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学校层面,要重视思政课程,改革思政教育机制,加强师资培训,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校外实践活动。社会层面,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教师岗位吸引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思政课;有效教学

学科专业:学科教学(思政)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农村初中思政课有效教学的相关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有效教学

2.1.2 农村初中思政课有效教学

2.2 初中思政课有效教学的重要表征

2.2.1 教学目标明确是思政课有效教学的前提

2.2.2 教学内容科学是思政课有效教学的基础

2.2.3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是思政课有效教学的保障

2.2.4 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是思政课有效教学的关键

第3章 农村初中思政课有效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3.1 有效教学的理论依据

3.1.1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3.1.2 中国古代教育教学思想

3.1.3 国外认知学习理论

3.2 加强农村初中思政课有效教学的现实意义

3.2.1 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

3.2.2 有利于提高农村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3.2.3 有利于农村初高中思政课有效衔接

第4章 农村初中思政课有效教学的调查研究

4.1 农村初中思政课教学情况的实证调研设计

4.1.1 研究架构

4.1.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1.3 问卷的样本统计

4.2 农村初中思政课有效教学情况调查

4.2.1 对思政课的认知方面

4.2.2 所在学校思政课的具体情况

4.2.3 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具体情况

4.2.4 对思政课的看法

4.3 农村初中思政课有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教师整体水平不高

4.3.2 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4.3.3 课时安排有失偏颇

4.3.4 实践教学缺乏

4.3.5 教学思想陈旧

4.4 农村初中思政课教学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4.4.1 专职教师缺乏

4.4.2 课堂氛围沉闷

4.4.3 学科认识片面

4.4.4 应试观念过深

4.4.5 教师乏创造性

第5章 提高农村初中思政课有效教学水平的策略

5.1 教师层面

5.1.1 转变教学观念

5.1.2 加强生活化教学

5.1.3 开发特色乡土教材

5.1.4 营造良好课堂气氛

5.1.5 拓展知识面

5.2 学生层面

5.2.1 树立正确学科观

5.2.2 明确学习目的

5.2.3 端正学习态度

5.2.4 转变学习方式

5.2.5 提高学习兴趣

5.3 学校层面

5.3.1 重视思政课程

5.3.2 改革思政教育机制

5.3.3 加强师资培训

5.3.4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5.3.5 组织校外实践活动

5.4 社会层面

5.4.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5.4.2 增加教师岗位吸引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问卷调查

致谢

上一篇:作文刍议教学法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行政法理论思考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