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对1级糖尿病足的应用观察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糖尿病足是临床常见慢性并发症, 主要是指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外周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在溃疡、感染等因素作用下引发的严重下肢病变, 发病率高, 据资料显示约占糖尿病患者的20%, 临床多表现为足部溃疡、坏疽等, 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将糖尿病足进行分级, 其中1级糖尿病足主要表现为表面溃疡, 临床上无感染,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不断深入, 临床将中医辨证的理念应用于1级糖尿病足护理工作, 针对该病症的病因病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中医特色护理方法, 结果发现疗效显著, 据此该研究中以40例1级糖尿病足患者为例, 采用对比分析法主要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对糖尿病足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选取的40例研究对象均为该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级糖尿病足患者, 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男11例, 女9例, 平均年龄 (65.2±5.3) 岁。观察组患者男12例, 女8例, 平均年龄 (65.8±5.5) 岁。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1级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 排除护理依从性、认知功能障碍、合并严重肝肾等器质性疾病等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 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物或者活血通络药物、饮食干预、运动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中医特色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

1.2.1 中药熏洗

观察组20例患者均采用科室协定方熏洗双足以加强活血化瘀通络, 组方:制川乌20 g、制草乌20 g、附子20 g、艾叶20 g、醋乳香20 g、醋没药20 g、红花20 g、路路通20 g、透骨草30 g、天花粉50 g、羌活50 g, 针对足部麻、痛患者可添加元胡25 g、川芎20 g、桃仁10 g、甘草10 g, 在诸多药材中添入5 kg水用火进行煎煮, 20 min后取汁置入专用熏洗盆中, 测量温度, 一般在80℃左右较为适宜, 根据不同部位和患者对温度的耐受情况, 取合适的距离进行熏蒸, 盖上大浴巾, 待温度降至患者可耐受程度时 (约38~40℃) 时, 酌情将患者双足浸入药液中泡洗, 浸泡时间:15~30 min, 持续治疗20 d为1个疗程。浸泡过程中, 随时测量药液温度, 如果药液冷却, 应再次加热后使用, 不能一直用冷水浸泡, 在容易着凉的同时会影响药物吸收[3];随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询问患者的反应, 如有不适, 立即停止, 报告医生, 及时处理;熏洗前予以患者心理干预, 主动告知患者熏洗的方法以及作用, 以争取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熏洗完毕后, 清洁、擦干皮肤, 协助衣着。另外还需注意以下事项:冬季注意保暖, 暴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熏洗药温度不宜过热, 以防烫伤, 对老年、感觉迟钝患者注意泡洗温度;在伤口部位熏洗时, 严格无菌操作;包扎部位熏洗时, 应揭去敷料, 熏洗完毕, 更换无菌敷料;所有物品须清洁消毒, 用具1人1份并消毒, 避免交叉感染。

1.2.2 穴位按摩

患者足部熏洗后相继进行穴位按摩, 并注意避开溃疡面, 进行全足按摩的同时对传统足底穴位 (如涌泉、三阴交、太冲、足三里等) 进行点、拍、挤、揉、按、压等指法进行柔和、平稳按摩, 穴位有热麻酸胀感为止。先对左足进行按摩, 但注意用厚毛巾将右足裹住做好保暖工作。按摩顺序: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涌泉, 每个穴位按摩时间:3~5 min, 时间一般全程控制在15~20 min;右足按摩方法同左足, 每晚1次。按摩时根据患者症状、发病部位、年龄及耐受性, 先用适宜的手法和刺激强度进行按摩, 操作时压力、频率、摆动幅度均匀, 动作柔和、持久, 禁用暴力;按摩后注意做好保暖工作, 持续治疗20 d为1个疗程[4]。

1.2.3 穴位注射

在疾病治疗常用药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 b (假单胞菌) 安福隆、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更昔洛韦注射液) 中添加灭菌注射用水1.5 m L溶解, 胰激肽原酶针20 U, 三阴交穴位注射1 d/次, 持续治疗20d。还可用丹参、甲钴胺、维生素B1、川芎嗪等注射液, 取穴足三里、血海、阳陵泉等进行注射, 但注意穴位周围有化脓感染、注射部位局部严重缺血有坏死趋向患者慎用该方法[5]。

1.3 观察指标

评价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治愈:患者治疗后溃疡面完全愈合已形成痂皮或瘢痕, 肢体末梢循环畅通, 肢端血流影像正常;有效:患者治疗后溃疡面积缩小>50%, 大部分坏死组织脱落或部分肉芽新生创面显著缩小, 肢体末梢循环障碍、肢端血流影像均得到有效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后溃疡面、肢体末梢循环障碍、肢端血流影像均无明显改善或者病情进一步恶化。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主要从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技能操作水平以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总分100分, 满意:>80分, 较满意:60~80分, 不满意:<60分。满意度= (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根据SSPS 19.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n (%)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 明显高于对照组75.0%, 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5.0% (15/20) , 其中满意8例 (40.0%) , 较满意7例 (35.0%) , 不满意5例 (25.0%)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 其中满意12例 (60.0%) , 较满意7例 (35.0%) , 不满意1例 (5.0%)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365, P<0.05) 。

3 讨论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 人体不同部位均是由相对独立统一的阴阳调和而成, 疾病发生发展源于阴阳失衡, 其正常关系遭到破坏;另外还提出, 人体四通八达的经络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系统, 其中内外络分属脏腑、全身, 可沟通人体表里内外, 促使气血运行、阴阳调和、营养均衡, 增强抵御外邪能力[6]。糖尿病足是消渴病重要并发症之一, 主要表现为肢端供血不足、发凉以及麻木、感觉丧失等, 其中1级糖尿病足症状较轻, 可见足部表面存在溃疡, 主要源于气血亏虚、淤血阻滞于经络、足部失养所致, 采用中以特色护理能够有效调和阴阳、改善气血以及脏腑功能, 通过配合临床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以减少患者的痛苦以及加快疾病康复进程。

足部反射区、穴位众多, 进行熏洗的过程中药物气味能够散布陈于百脉, 经过穴位促使经络得以主动, 气血运行更加顺畅。泡洗方中制川乌、制草乌归心、肝、肾、脾经, 祛风除湿, 温经止痛;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艾叶可回阳、理气血、逐湿寒;醋乳香有较显著的镇痛、抑菌杀虫作用;醋没药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红花可活血化瘀;路路通能够祛风活络, 利水通;透骨草可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天花粉可消疮疡肿毒;羌活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之功效。诸多药材共同作用可有效温阳补气、通血活络。药液温度控制在40℃有助于促进患者血液、淋巴循环, 可消除皮肤紧张、血管痉挛, 且具有促新陈代谢以及镇痛的作用[7,8]。

穴位按摩能够疏通经络、运行血气, 并且局部排毒、祛邪排气效果显著。中医的足底按摩可以有效地缓解足底压力异常, 中医学和现代的全息论都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在足部有相应的穴位, 足部是足三阴经的起点, 足三阳经的终点穴位共有66个, 占全身穴位的1/10, 刺激足部可激发经气, 疏通经络, 促进气血运行, 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和脏腑的功能经络。现代研究证实, 予以足部按摩可促进患者足部细胞分化增生, 提高抗感染能力, 同时又可加强病变位置循环功能, 并通过经络、神经反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胰岛内分泌功能, 有助于加速疾病康复[9]。

足部穴位注射也是常用的中医特色护理方法, 实现了中西医优势的有效结合, 足三里、血海、阳陵泉等穴位的选择科学合理, 符合传统中医理论, 将药物通过穴位进行注射可有效提高局部药物浓度, 最大程度发挥药物效果, 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力以及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效果显著[10]。如研究所示,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且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P<0.05) , 可见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应用于1级糖尿病足临床护理工作必要且有价值, 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且深受患者认可。

综上所述, 中医特色护理对1级糖尿病足的应用效果突出,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对1级糖尿病足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1级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组, 对照组 (20例) 患者予以常规护理, 观察组 (20例) 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 明显高于对照组75.0% (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对糖尿病足的应用效果突出, 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糖尿病足,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徐芬.中医特色护理在O级糖尿病足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 2012, 23 (12) :3203-3204.

[2] 左守凤.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2 (25) :228-229.

[3] 王秀芹.中医特色护理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J].心理医生, 2012, 33 (3下半月版) :71.

[4] 刘爱珍.艾灸疗法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方面的应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 35 (8) :86-87.

[5] 孟凡红.早期糖尿病足应用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15 (2) :165-164.

[6] 羊赞措.中医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的临床应用[J].现代养生B, 2015 (7) :173.

[7] 景卫健.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足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 2014, 24 (20) :3152-3154.

[8] 王铮.药灸配合足部护理对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J].光明中医, 2014, 29 (3) :611-612.

[9] 黎伟英.药灸配合足部护理对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J].光明中医, 2012, 27 (7) :1464-1465.

[10] 严艳.糖尿病足中医特色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21 (20) :133.

上一篇: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下一篇: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的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