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024-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精选8篇)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篇1

在中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女词人,她在词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与李后主李煜、李白并称“词家三李”,与辛弃疾合称为“济南二安”,她就是婉约派词风的代表人物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其父李格非是著名学者,受知于苏轼。其母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能诗能文。李清照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小小年纪就才华显露,能诗词、善书画、通音乐,多才多艺。十八岁时嫁给了宰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两人感情至笃。明城精通金石考古,夫妇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鉴赏书画,夫妻和睦美满。靖康之变,战乱中夫妻携金石古书南下,后丈夫又病死,携带的文物也损失殆尽。李清照孤身一人辗转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生活颠沛流离、凄苦不堪。

一、李清照词的表现内容

李清照的词大多与其生活境遇有直接关联,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写词多描写她在少女、少妇的生活,比如《如梦令》、《点绛唇》等表现了她少女生活的活泼、天真甚至有点淘气的情意。婚后的少妇生活同样洋溢着温馨的气息,虽不免也有夫妻分离之苦,但不过是淡淡的愁思和感伤。如《一剪梅》、《醉花阴》:写丈夫外出,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词中委婉而含蓄地表达了闺中的寂寞和离情。李清照的词均是本人内心情愫的自然流露,比那些“男人而作闺字”的作品更细腻、真切。从靖康元年起,是李清照的后期,她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过着长期的流亡生活,此时的作品主要表达的个人的不幸遭遇,词风也从前期的妍丽、清新变为缠绵凄凉沉哀入骨,如《永遇乐》等。李清照曾在《词论》中主张词要协律、要典雅、有风致。而《词论》是宋人最早的一篇论词专文。

二、李清照词的艺术特征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她的词自成一家,被后人誉为“易安体”。有很多作品都从不同的方面体现其特点:

1.李清照词多用白描手法,描写人物细腻、自然、真实

如《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首小令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暮春的一个早晨,女主人和侍女关于花事问答的普通生活图景。寥寥数语,女主人公惜花的心情被曲折而传神地表达出来。再如《永遇乐》:“如今憔悴,风寰雾鬓,怕见夜间出去”。此处用洗练简洁的白描,活现出忧患余生的`那种形容憔悴,鬓发散乱,神情慵懒的形象,此形象与昔日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李清照词常用比喻,并且新奇、新颖而贴切

如《醉花阴》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处将人和黄花相比,自然、新颖,从菊花独放、作者独居、菊花瘦和人弱这些相似点,把人和物连续起来,读起来感觉自然形象。菊花以幽雅高洁为品,正好和作者精神上有相同之处:时值重阳,黄昏菊花更显憔悴,借本地风光写“人比黄花瘦”,既新奇又可见其形,亦能传其神。以此句来写相思之情,不露、不俗、含蓄蕴藉,恰到好处。试想:人比黄花还瘦,可见其相思之深,时间之长,茶饭不思、坐卧不宁。再如《武陵春》中写道:“只恐双浮起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人把“愁”这种内心情绪物质化,用船载不动来比喻其愁绪之沉重。这是词人在诗歌语言上的一大创新,独具特色。

3. 李清照词善于运用叠词来加强语气,渲染气氛

如《声声慢》可堪称其典范之作:“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首句即用了十四个叠词,后又用了“点点滴滴”四个叠词,是前无古人的创举。这一连串的叠词加强了词的节奏感,起到了急促、铿锵的艺术效果。这前后共用的十四个叠词,从人物动作到周围环境,又从环境深入到人物心境,层层深入,淋漓尽致地道出了词人晚年孤独凄清的处境和凄惨愁苦的心境,营造出浓重的抒情气氛。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大量生动确切的叠词,意图在于加强感情的宣泄而毫无造作之感,可称一绝。

4. 李清照词还惯用对比手法,以表现词人情绪上的巨大反差

如《永遇乐》其原题为《元宵》,写元宵节的今夕盛衰之感。表现节日的氛围和词人情绪之间的巨大反差,深深透出了忧愁余生的惆怅、愁苦之情。这里有个人情绪与节日氛围、昔日元宵与今日元宵的对比,其目的在于更有力地表现了主题。同样是过元宵节,但往昔作者是与丈夫同游、欢喜惬意、氛围和谐;而今日作者是孤身一人、凄凉惨淡,心中非但没有过节的喜悦,有的却只是满腔的惆怅与无奈。回忆当初、今夕相比更觉孤苦无依、百无聊赖、愁肠百转。所以此时的词人完全与节日的气氛脱节,完全是个局外人。这充分显示出对比手法的深刻用意和突出作用。

5. 李清照词常运用侧面、点染之笔来塑造自我形象,颇具特色

如《醉花阴》一词,词中虽未着一字作容貌、服饰的自我描绘,但一个闺阁佳人的形象呼之欲出。上篇的“昼永夜长”是虚――写感情是侧写笔法,下篇的“东篱把酒”渐实――情中有态,笔转正,以上可谓“染”。“人比黄花瘦”则是实笔,正写人,仪态形象尽现,这可谓“点”。但是这一正笔、点笔又是实中有虚,不是描形,而是意念暗示,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6. 李清照词另有一特色就是感情的宣泄具有含蓄与直率相结合,相得益彰

如《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首句之“风吹花落”不是从正面描写,只着笔于“风停花尽”的后果。“风住尘香”四字正由于未正面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但以“花已尽”点明,使人从含蓄中体会到丰富的感情内涵。且先说风住,再说尘香,而花已尽,这样一句三折,可见细腻蕴藉。由于花落春去,情景不堪,故“日晚梳头”。三、四句一转而为放笔直书,说明悲苦的情由在于“物是人非”,而且并非是百无聊赖的伤春悲秋,而是国家之变,身世之痛,故而“事事休”,自然就“欲语泪先流”。

7. 李清照词的一大亮点是善于运用浅近、清新语句,创造一些新词且意蕴恰当、创意出奇,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无人可比。如《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其中“绿肥红瘦”前人从未有过,但读起来让人既浅显易懂,又生动形象,十分逼真,耐人寻味。这充分体现出李清照对语言的创造能力和驾驭能力。

8. 李清照的词一向是音律协调、典雅风致

词人曾批评苏轼词“往往不协音律”又“长短不葺”,批评柳永词“词语尘下”,不够典雅。而李清照每词均押韵角,读起来必音律协调,声声和韵,清新雅致。如《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第一、二、六、七、八句均押韵角“ou”,第三、四句均押韵角“iu”。《武陵春》中第一三、四句均押韵角“ou”。《点绛唇》中第一、二、四句均押韵角“ou”。《一剪梅》中第一、三、四、五句均押韵角“ou”。《醉花阴》中第一、二、三、四句全押韵角“ou”。《永遇乐》中第二、三、四、六、七句均押韵角“ü”,第一、五句均押韵角“u”。《如梦令》中第一、二句押韵角“iu”,第一句上半句和第四句押韵角“ou”。《声声慢》上半部分四句全押韵角“i”。从上述例子能看出李清照词可谓句句有韵,甚至一韵到底,音韵和谐,均具有韵律美,令人回味无穷。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篇2

一、清丽高洁又孤愁哀婉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在李清照存留下来的词作中, 几乎每一首词作都塑造了一个形象鲜明、独具个性, 又与作家本人生活经历、思想感情一致相融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李清照词中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 随作家年龄身份、生活经历、思想感情的变而显示出鲜明的个性特征。纵观一代词宗李清照的一生, 前半生为喜, 后半后为悲, 像被一条分水岭划得清晰如水。她的词以南渡这条人生轨迹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 这样我们更能清晰地看到李清照的抒情词里表现出的各种抒情主人公形象。她前期人生得意, 早年生活比较平静安适, 从小就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受到了良好的文学的熏陶, 形成了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聪慧高洁、活泼开朗的品格。其词里的人物多有浪漫之情, 且乐观向上、热烈。这一时期的作品多写少女少妇的闺阁及爱情生活。其早期词作 中的青年女性形象多带有这一鲜明的品格特征。

南渡之后, 李清照的词多表现饱经风霜, 而又忧时伤世的知识分子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靖康之难”后, 除了与当时许多士大夫有着同样的流亡经历外, 李清照的生活还发生了一连串的不幸事故。先是丈夫病逝, 接着被人认为有通敌之嫌。受此重重磨难, 她的思想和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与摧残。国家的沦亡、民族的屈辱、生灵的涂炭、个体的不幸, 这一系列变故使李清照的后期词在思想与风格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她后期作品中普遍表现出知识分子的所见所闻所想: 抗金愿望、乡都之念、身世之感。把作者及词里人物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联系, 我们分析李词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时便具有社会价值及审美意义。

二、含蓄深刻的内容

中国古典诗词历来特别讲究含蓄, 李清照一向被称为“婉约之宗”, 其词以意境出奇, 含蓄见胜。李清照的词作抓住了情与景、情与物、情与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营造情景相融、寓 情于景、化景为情的意境表达极为复杂含蓄的思想感情, 因而她的作品格外能打动读者的心, 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如表达无形无体、无声无色、无以名状的愁绪的脍炙人口的词作《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就被称为“幽细凄清, 声情双绝”, “无一字不透雅, 深情苦调”。此作虽写重阳佳节夫妻不得团聚的离愁别绪, 却首先以景渲染。“薄雾浓云”难遣漫长的“永昼”, 袅袅上升的瑞脑香烟像缕缕愁思绵绵不断。“佳节”以下三句写夜晚之愁。“半夜凉初透”这“凉”字不但是肌肤所感 之凉意, 更是词人心里的凄凉冷苦。以“凉”意烘托“愁绪”, 使愁情表现得更加幽深凄绝。词的下片写黄昏后黯淡秋菊的暗香, 衬托词人无语独饮的难言苦情。“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是深闺怀人的境界, 在寂寞无言中表达了深深的思念。王国维曾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 不知一切景语, 皆情语也。”如此写来, 意境何其幽美, 情味何其深长。历史上那些假托妇人之口的闺情代言体, 往往有矫揉造作之态, 很少有人能开拓出这等感人意境。

三、叠字的运用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在叠字叠句的用法上, 她突破了传统格律诗词的束缚, 广泛吸收民间及前人的叠字使用优点, 使抒情词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最具有明显特色的是她的词作《声声慢》, 这首词的开头连用了七对叠字:“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用得大胆而成功, 是宋词中绝无仅有的。由于这些叠字和思想内容的表达有机糅合在一起, 显得独具匠心。寥寥十四个叠字竟融入了如此丰富的内容, 这正是人们推崇李清照叠字运用技巧的原因。

四、精巧和谐的形式

李清照词以其独特的长短、节奏和旋律体现文学的音乐美, 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韵律美, 或舒缓, 或紧促, 皆声情并茂, 音韵和谐, 对于意境的创造有很大的帮助。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探处。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一韵到底, 节奏明快, 给人以舒适、愉快的感受,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使韵脚的变幻随感情的起伏变化而变换, 抑扬顿挫, 错落有致。李清照在词里很喜欢用叠字、叠句增强词的音乐性, 如“争渡, 争渡”, “浮槎来, 浮槎去”, “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 “又还秋色, 又还寂寞”等这些句子大多同句重叠, 或是改换两个字, 但字数不变, 因而音调和谐, 句势整齐, 语言流畅, 节奏轻快, 既淋漓尽致地表达词人的情感, 又合乎词的格律, 极富音乐的美感。

试论李清照词的语言艺术 篇3

关键词:自然美;含蓄美;音乐美;绘画美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风格独特的著名女词人,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称赞李清照说:“易安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为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 [1]她的清新婉丽的词风历来为人所称道。本文试就其语言特色作一具体分析。

一、平易清新,尽显自然之美

明白如话、平易自然的词风,贯穿着李清照一生的词创作。她生性爽朗、坦率、感情真挚,坦诚的说,明白的写,无人工斧凿之痕,在宋词中独具一格。

1.口语入词,化俗为雅

李清照常常用清淡雅致的口语对景物进行简笔勾勒,在朴素中显示自己天然的魅力。例如,《凤凰台上忆吹箫》中“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临江仙》中“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等,赵明诚评价其曰:“清丽其词,端庄其品。” [2]实为中肯。

2.精于锤炼,不着痕迹

李清照作词,看似信手拈来,实乃精心锤炼,使作品明白如话,却又婉转如珠,不见痕迹。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这“红”“瘦”二字,原来平淡无奇,李清照却变俗为雅,用此二字描写风雨之后花叶的外形,极富形象美,更写出了寂寞深闺的少妇惜春的情怀与红颜易老的感叹,实是精于锤炼,而又不着痕迹的典范。

二、委婉深沉,尽显含蓄之美

作为名门闺秀的李清照其精神性格具有典雅的一面,她的语言竭力追求雅致委婉、含蓄深沉的风格,她的词是字字句句总关情,但字字句句却不提情,正所谓“委曲精工,含蓄无穷之意焉。” [3]

1.含蓄深沉,情藏言外

李清照词善于移情于物,借景抒情。如《醉花阴》一词,这首词上阕写寂寞之情,落笔即移情于物——如雾的香烟。次句又写室内光景:炉中香烟慢悠悠地燃着,我们可以感觉到她简直是度日如年。“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则暗示:夫妻分别已久,平时思念,佳节更甚。但李清照不直接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是写自己的失眠——“半夜凉初透”。这里的“凉”,不只是身凉,更重要的是心凉,写得委婉含蓄,情在言外。

2.用典精巧,含而不露

李清照词语言的含蓄美也体现在用典上,通过用典使作者隐忍难吐的情怀找到得以寄托的载体。如《多丽》一词,采用赋的手法,通篇用典,在清照词中独一无二。通篇咏菊,却始终不提菊,尽得风流。李清照在《词论》中主张作词要有“故实”“典重”,讲究“富贵态”,这首词应是实践她创作理论的产物。

三、和谐流转,尽显音乐之美

李清照词声调韵律的和谐流转之美,特别体现在她运用叠字、叠句和俳句上。清人顾炎武认为“诗用叠字最难” [4]要做到“复而不厌、赜而不乱” [4]则更难,但在李清照词中,叠字几乎开篇可见,读来朗朗上口,音乐感很强。

《声声慢》中叠字的运用,是词学上成功运用双声叠韵的创格,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整首词,共九十个字,舌音、齿音字多达五十七个,开篇的七组双声叠韵词在音节、情调、气氛方面与内容紧密配合,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得到历代词学家的一致好评,“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妇人中有此文笔,殆间气也。”

四、浓淡相宜,尽显绘画之美

李清照作词常以画入词,以词写画。她在词汇选择上注重色彩调配,在谋篇布局上施展绘技,或白描、或工笔、或淡抹、或浓彩,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奔涌情怀。

如,《如梦令》将“溪亭、藕花、鸥鹭”串逐成画,一词一个意象,三个意象一幅画:有物有色,有景有情,好一幅色调明丽清雅的湖荷翔鸥图。她又用“回舟、误入、争渡、惊起”这样的动词,让人想象出其中的喧嚣,景、物、人、情融成一片,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虚实相生,上下远近成章,构成动荡迷离的画面,渲染了欢快愉悦的氛围。

李清照词语言的平易清新、委婉深沉、传神新奇、和谐流转、浓淡相宜等特色,代表了宋代文人词语言成就的新高度。她造语自出机杼、率真自然、典雅含蓄、讲究音乐美、蕴涵绘画美。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来捕捉心中的感觉,倾入笔端,因而奠定了词人在古代词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后世奉为“婉约词宗”(王士祯《花草蒙拾》)。这也许正是其作品盛传不衰、流风余韵绵延千载的秘密所在。

参考文献:

[1]唐圭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88.

[2]赵晓洁.李清照词的语言艺术探微[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3):102.

[3]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5.

[4]顾炎武.日知录集释(下)[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929.

浅论苏轼词的艺术特色 篇4

作者:吴文灵 导师:文师华 摘 要

苏轼是中国词坛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的词在题材与内容、表现方法、语言运用、风格特色等各个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为词开拓了新天地,造就了两宋词坛的辉煌。作为开一代词风的旗手和舵手,苏轼在词坛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刘辰翁《辛稼轩词序》);宋词“至轼而又一变”(《四库全书总目纲要》)。

苏轼的词大气磅礴,有大家风范,突破词“艳科的”定见,把词的社会功用提到与诗同等的地位,全方位地表现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与精神面貌。苏轼有意突破“诗庄词媚”的界限,以自由挥洒的文笔,定了大量风格豪放之作,开一代新词风。他以诗境诗语入词,形成了苏词“以诗为词”的特点,同时也改变了词完全从司于音乐的地位,使词向独立的抒情诗体方向发展。豪放是苏词的主体风格,而在豪放中时有旷达情怀的流露

关键词:苏轼;豪放词;以诗入词;影响;清雄旷达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诗、词、散文兼美的文学大家,单就词的一方面而言,他的贡献尤其杰出。本文旨在通过对苏轼重点词作的分析,并结合苏轼的身世和思想,来研究、赏析苏词的艺术特色,感受苏词带给我们的艺术震撼。

苏轼一生坎坷,因不同意王安石的变法措施,主动到地方任职,由于“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保守派复起,又因反对司马光等尽废新法而再度外调,新党上台,仍遭贬逐,更远赴海南岛儋县。流离迁徙的仕途生涯对其思想的影响是深刻的。他的思想相当复杂,儒家思想和佛老思想在他世界观的几个方面是既矛盾又统一的。“杂”而不“乱”的思想、特立独行的身世,对于苏轼词的启迪和塑造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苏轼词的题材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艺术创造的空间

他摧毁词为艳科的狭小樊篱,改变了词为“诗余”、诗高“词卑”的传统偏见,使词从花前月下,浅斟低唱之中,走向广阔的生活天地。扩展题材,大开眼界,大展手笔,诸事万物,凡可入诗者,皆可入词。正如清人刘熙载所说:“东坡词颇似老杜诗容的词作,但更重要的是把前人很少涉猎的或从未表现过的题材大量引入到词中,使人们的视野从单纯的酒宴歌席、红香软翠的狭小圈子引向广阔的天地,使词从“花间”、“樽前”的离别相思走向社会的各个领域,举凡咏史、咏物、登临、怀古、悼亡、送别、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爱国襟怀、谈禅、言理无不进,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艺概·词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苏轼词抒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北宋时代边疆动荡不安,苏轼通过写词畅怀忧虑之情,恢弘志士的胆气。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冬。当时辽和西夏经常侵扰边境,苏轼来到处于宋辽边地的密州,切望杀敌报国,于是写下了这首爱国壮词。“他在这首词中所描绘的太守形象,显然是自我写照,那种渴望建功立业的激情洋溢于字里行间,读后给人以雄风扑面、气冲霄汉之感”(刘维治《唐宋词研究》)。

题为“密州出猎”,所以全词紧紧围绕着“出猎”展开笔墨。上片写出猎的盛况。词人以 “老夫”自居,其实这时候苏轼才三十九岁,他 “少年”的豪壮与狂态不减,左牵黄犬,右擎苍鹰,千骑卷过平冈,到郊外“出猎”。太守的身后则是大队人马簇拥。足见苏轼在当地政绩之佳,深得民心。场面描写十分生动,或写追捕猎物的鹰犬,或写出猎随从的打扮,或写围猎队伍的声势,气氛紧张而热烈,传达出主人公狂放快意的情怀。

下片写自己宏阔的胸襟、澎湃的激情、杀敌卫国的斗志。词人开怀畅饮,倾吐真情,以“鬓微霜,又何妨”否定了“老夫”之说,剩下来的只有“少年”的豪气。词人以汉文帝时的魏尚自比,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起用。他盼望朝廷能派冯唐这样的使臣持节密州,使自己重新得到重用,以便能为国效忠,届时可以“西北望,射天狼”。以典入词,扩大了内容,增加了词的容量。“苏轼善于用典,用典中之事融为己事,以典中之情化为己情”(关立勋《宋词精品》),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感情豪壮高昂,音调激越铿锵,用典驾轻就熟,造语明白晓畅”(徐中玉《大学语文》),是苏轼第一首豪放之作。无怪他在作此词后自诩“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与鲜于子骏书》)。

第二,苏轼词揭示了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独到的人生感悟。

苏轼进一步发挥了词的抒情功能和社会功能。他的词里跃动着一个活泼泼的生命,而且这个生命的性格面貌是十分清晰的,即使把它混杂在别人的作品里,也能够把它识别出来。如《定**》: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于被贬黄州时期,通过途中遇雨和对待风雨的态度的描写,抒发了不为忧患所扰的博大胸襟。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由于“雨具先去”,同行者皆不堪,可以想见他们通身湿透、急匆匆寻找避雨处所的“狼狈”相。而苏轼却是另一番气度:他在风雨之中“竹杖芒鞋”、“吟啸徐行”,另得一番乐趣。骤雨泼身,可以置之度外;“穿林打叶”之声,可以充耳不闻。多么洒脱,多么轻松,湿就湿吧,没什么大不了!自然界的风风雨雨是再正常不过的了,遇上了只需坦然对待。“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多么潇洒,多么坦荡,又多么伟岸不凡!词人被贬期间,形同罪犯,而他却能把失意抛却脑后,寄希望于未来:“山头斜照却相迎 ”。雨过天晴,回首往事,这些挫折都算不了什么。风雨总是要过去的,阳光总在风雨后啊!而词人并没有抒发积极的“阳光宣言”,而是把感悟上升到一个成熟的看似有点消极的层面上来,风雨过后,依旧归于平静,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三句,虽有佛家“四大皆空”的思想,但却揭示了一种有无转化的人生辩证法,反映出祸与福、顺与逆的超脱处世哲学,给人以生命的启迪,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如此超然的品格,除了苏轼,还会有谁呢?

第三,苏轼词诉说了真挚的亲朋情感。

宋词多传唱于“十七八”歌妓之口,虽以诉说情感见长,但抒发的大都是文人和歌女之间的游戏之情。与家人、与友人等比较真挚、庄重的情感,几乎很少入词,而到了苏轼笔下,却变得十分通常。如人们熟悉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抒发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

苏轼悼念妻子王弗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一篇催人泪下的词作。用白描手法,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第四,苏轼词多侧面地再现了农村生活。

他第一个把农村生活纳入词这一领域。著名的作品有《浣溪沙》词五首(下面选取的是第二,三首):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这组词生动鲜明如画,充满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语言清新朴素,轻巧自如,苏轼那种随遇而安的怡然神情跃然纸上。

苏轼拓宽了词的意境,改变了词的风格,由于内容的扩大,随之而来的词境也得以扩展

“苏轼以其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格、旷达的思想使得词的意境达到新的高度,即使在传统的描写儿女情长的领域里也有所突破,有所前进。”(刘维治《唐宋词研究》)。在东坡词中,《水调歌头》以其独特风神成为压卷之篇,在历代咏月的诗词中也是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月到中秋分外明”,文人骚客,饮酒赏月,借月抒怀,这是千古以来吟咏不绝的主题,《水调歌头》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对宇宙的奇想和对人生的情思、玉洁冰清的境界和超绝尘凡的浩荡之气,构成了空灵清幽的意境。如此美妙绝伦的意境,怎一个妙字了得!

这首词紧扣中秋,以月贯穿,上片借月起兴,写词人由超尘出世的思想转入对人生的留恋,反映作家出世与入世思想的矛盾。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一总古今,揽宇宙的词句,雄浑豪迈,奇峰突起,词人的情感奔泻而出,全篇空灵之气从此生发开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二次设问,作者情感流淌,思绪飞向缥缈的天宇,“乘风归去”吧,红尘是非,人世烦恼,都让它随风而逝,但幻想不等于现实,词人其实深知:生活上的厄运、思想上的苦恼,是不能摆脱的。“我欲”、“又恐”就揭示出这种情与理的矛盾。琼楼玉宇,何似人间?天宫虽好,毕竟不是人们驻留之地,人间才是自己的生活场所啊!

下片对月怀人,以理智战胜一时的情感,写悲欢离合的感叹。既然月有圆缺,人有离合,从古到今都是这样,还有什么可悲伤的呢?大开大合,表现了词人开朗的性格和旷达的处世态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寄情明月,倾诉了良好的祝愿,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苏轼使词与诗气脉相通,以诗入词的创作理念使他的词个性飞扬

前人曾多次总结苏轼这方面的功绩,称其创立了“豪放”词派。所谓“豪放”是针对 “婉约”而言的。“婉约”、“豪放”之分,最早始自明人张綖。清人王又华在《古今词论》中说:“张世文(即张綖)曰:词体大略有二:一婉约,一豪放。盖词情蕴藉、气象恢弘之谓耳。„„如少游多婉约,东坡多豪放,东坡称少游为今之词手,大抵以婉约为正也。”明代的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诗余》中据此做进一步的概括:“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宋人对苏轼词的新风貌也早有觉察。俞文豹《吹剑录》所载东坡“幕下士”之言:柳永词须“十七八女孩儿”演唱、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高歌,便道出个中因由。

苏轼词风的转变,体现在歌词抒情模式的转移上。苏轼拓展词境之作,都是以自我为抒情主体的,彻底改变了前人“代言”的方式。他奔放之情怀、雄伟之志向都能在词中一一得以表现。与苏轼宽阔心胸、坦荡襟怀相映衬,词中出现的景物也都显得气象宏大,气魄非凡。由于苏轼个人独特的审美趣好,所取之景多为清新明丽者,于是,清雄旷达便成为苏轼豪放词的典型特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数《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在政治上遭到了“乌台诗案”的严重打击,思想异常苦闷,他常常在登山临水之中来寻求解脱。但是,他那建功立业展雄才的理想不可能泯灭!《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这样一篇抒发人生豪情的词作。

该词描绘了赤壁附近的壮阔景物,通过对古代英雄的赞美,抒发了作者的理想和壮志难酬的感叹。上片写景,由景入情。开篇“大江东去”二句,大气包举,笼罩全篇,反映出词的主导思想:历史上的“风流人物”都免不了要被浪花“淘尽”,更何况无声无息的碌碌凡夫!次二句以精炼的笔墨点出时代、人物、地点,为英雄的出场做好铺垫。“人道是”三字,既烘托出古战场家喻户晓的声名,同时又暗中交待这个“赤壁”并非当年真正鏖战之地,只是人们的传说而已。“乱石穿空”三句是词人目击之奇险风光,惊心动魄:穿空的乱石、拍岸的惊涛、如雪的浪花,都似乎是在向后代显示着当时的威烈,诉说着当年“风流人物”的丰功伟绩。“江山如画”两句,一笔收束,总上启下,自然地由古代战场过渡到英雄人物。下片可分两段。从“遥想”到“灰飞烟灭”,刻画周瑜少年英俊,从容对敌的雄姿,表达自己的景仰之情。从“故国神游”到结尾是又一层。这五句既表现出作者对理想境界的“神游”,又反映出作者对人生所持的虚无态度。就全篇而言,贯穿始终的并不是“人间如梦”,而是对英雄的赞美、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牢骚和愤慨。瑰丽雄奇的风光、雄姿英发的英雄、建立千秋功业的愿望,这三者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这首词高旷雄浑的风格,确实是天才大手笔。

这首词创造性地刻画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把登临怀古词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发展了情景兼融这一传统手法。赤壁风光成为词人追慕英雄、表达豪情的有力烘托,词以抒发个人的理想与老大无为的感概为核心,词中描摹江山如画,渲染周瑜的功绩,都是为了使这一感慨表现得深沉而又具体。

这首词语言精炼而有特色,用墨不多而形象鲜明。“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在这一景物描绘中,有形、有声、有色,组成了一幅雄美画卷。“小乔初嫁了”,以美人衬英雄;“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足见周瑜气质儒雅,风度翩翩;“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郎真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寥寥数语,便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凡此种种,均有效地增强了这首词雄奇的意境与豪迈的风格,无怪被后人叹为“古今绝唱”了。

当然,就苏轼词的整体风格而言,不是用“豪放”一词可以涵盖得了的。他的婉约词作较之正宗的婉约派也丝毫不逊色。但就整体来说,最有特色的还是豪放之作。

苏词中也有许多缠绵的作品脍炙人口

他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扬花词》借飘荡的扬花形容被抛弃的女子的身世,遗貌取神,文笔空灵。他悼念爱妾朝云的词《西江月》让世人见证了他们相濡以沫、生死与共的爱情。“苏轼的词图景精美,情思深婉,说理深刻,读之使人陶醉,给人启发。这首《蝶恋花》词,即可作如是观”(关立勋《宋词精品》)。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此词上阕写暮春之景,景中有情,喜愁交错。下阕写人,墙外行人,墙里佳丽,创造了一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境界。“多情却被无情恼”,笑者不知而无情,思者多情而不能传情,因而陷入更深的惆怅烦恼之中。作者在这微妙的心理刻画中,给人留下了富有人生哲理的联想。

苏轼引领北宋新词风,发展了词律,他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语调句法

“东坡是东坡,决不会同冯延巳的《阳春集》相混了”(《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十九章)。胡寅在《酒边词序》中说:“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苏轼的开宗立派,对后来的作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南宋张元干、张孝祥、陈亮、辛弃疾、刘克庄、刘辰翁,清代陈维崧、曹贞吉、顾贞观、蒋士铨等都受到苏轼的启发。

总之,苏轼词的成就为宋词开辟了新局面,也给宋词引上了高速发展的黄金轨道。苏轼在“宋代词坛的地位,正如李白之于唐诗”(《中国文学史》)。苏轼词以其鲜明的个性色彩,散发着夺目的光芒,具有永恒的生命和魅力!

参考文献:

[1] 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

(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2] 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7月第一版。

[3] 刘维治主编《唐宋词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第180页。[4] 徐中玉、金启华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5] 张伟、李泽淳主编《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辽宁师范大学出版2001年12月第一版。

从鹊桥仙看秦观词的艺术特色 篇5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宋 秦观

两个对句点出了织女去会牛郎当时的情景。有景有情,情景交融。“纤云”“飞星”是相会的景物描写。这种描写不仅写出了秋天七夕的澄净明远,点明节令,为织女相会构出大自然的广阔背景,而且烘托出相会时的特定氛围,特定情境。传说中,天上的绮丽变幻的云彩,是出自织女勤劳灵巧之手而成。“纤云弄巧”表现织女织锦之精巧。一个“弄”字,拟人化手法,点出了那满天的瑰丽的云霞也颇通人性,为女主人的一年一度的相会,感到高兴。“飞星传恨”,“传”,同样暗示了“星”的善解人意,说明连那穿梭太空的流星此时也在牛郎织女中间不断奔波,传递着缠绵情思,做起了信使的角色。它们也被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

“银汉迢迢暗渡”描绘了织女渡过迢迢银河要与朝思暮想的丈夫聚会了。“暗”字,一是点出会于七夕,夜晚渡河;二是描绘相会无声无息,人间难以察觉。民间有一说法,说人们只有在密密的葡萄架下,屏息静思,才会聆听到七夕相会的悄悄话。一年一度,暗渡迢迢银河,迢迢的不仅是银河的宽阔无边,而且暗指别离一年的相思,如银河水之绵绵无边。

到此诗人笔锋一转,没有顺势描写相会的具体情景,而是不落俗套地来一句议论,议论中含有深沉的抒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金”“玉”暗示了相逢的.可贵。连相逢时候的“风”都如“金”,“露”都如“玉”,可见聚会的宝贵难得。那是熬过一年365日才赢得的一夕短暂小聚,但就是这短暂的聚首,恰恰比人世无数凡夫俗子的庸俗爱情伟大得多,由此可见他们爱情的弥足珍贵。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表现了相逢时的情景。满腔的相思化为相逢的儿女柔情,像迢迢的银汉水绵邈深长。水虽然阻隔了两人使各居一方,只能遥相对望,但情如 “抽刀断水水更流”,永无断绝歇息时。“佳期如梦”,牛郎织女沉浸于相会的美妙时光里,幸福的突然来临让他们如在梦中,何况他们在日日的翘首遥望中,不都常在夜夜的梦中重温上次相逢和想像下次相逢的快乐吗?如今,身在何处,相逢是梦中的虚幻,还是现实中的真实?这也从侧面映衬出牛郎织女的不渝情感和深切怀念。“水”“梦”,既实又虚,给七夕会蒙上旖旎神秘的色彩,让读者为之遐思神往。“忍顾鹊桥归路”,天近拂晓,分手的时候又快来临。“忍顾”实乃不忍回顾之意,相逢太短暂,意犹未尽,不舍分离。一“忍”字蕴含内心多少细腻、矛盾的情感:酸楚、孤寂、缱绻、留恋。但还是要分离,又开始漫漫的望眼欲穿。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句画龙点睛之笔,把整阙词的主旨格调拔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于婉约情思中现豪迈气骨。正是这句体现了词人的爱情观:何必感伤别离的愁绪,何必在乎非得朝共暮处的长相厮守,只要两情心心相印,天长地久。这样的爱情才是人间至情、至爱,更为感天动地。这种独具丰采的构思,别出心裁的意境,给读者以旷达高亢的心灵启迪和回味绵长的情感回荡。因此这句爱情名言,流传千古,呈现出历史弥新的艺术魅力。

李清照词的风格特点 篇6

李词人词中的事物都不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而且还是活生生存在的,独特的艺术形象。比如她笔下的海棠不是别人口中的海棠,李词人笔下的海棠花是“绿肥红瘦”的;而落花也不是别人那样描写的落花,而是“拥红堆雪”的落花。还有“暗明灭”的青灯,有“袅残烟”的玉炉,有“玉骨冰肌”的双银杏,有“初斜”的皎月,有“上窗纱”的残月,有“满西楼”的弯月,还有“不与群花比”的寒梅等等这些意象,都显出词人的独特的特征,她凭着丰富的联想,独到的运笔,以女性特有的体味和情怀,把人物内心世界的所有抽象的感情细腻温婉地然而又十分深刻地借助自然景物加以形象化,具体化。梅花是易安词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意象。宋代女作家用自己的灵心慧性,饱蘸浓情深意,描绘出一枝枝劲拔挺秀、摇曳生姿的眼中梅、意中花,她们披雪戴霜,花魂月魄,含笑迎日,洒泪风中—这是宋代女性作家创造的文学审美意象,也是女性个体生命生存经验的诗意描述。而李清照笔下的梅花给人的则是另一种感觉,如“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清平乐》),“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菩萨蛮》),“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孤雁儿》),从这类意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女词人对于梅花一类洁美素质的珍视,表现出一种孤独人的感伤。这种感伤虽然在词中若隐若现,但是无处不在并且由于词人一贯的对于人生问题的深刻思考,类似老庄的追求静逸,超脱尘世,自我解脱的达观信念,使得她在描写感伤情怀时,经常使用一种自我解脱性质的开宕之笔,总是含蕴有一定自我解脱的要求和魄力。所以李清照笔下的格高韵远的梅之意象,虽然没有以松柏自居的伟大作家的豪迈气魄,但也总渗透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伤情调,这些美的象征体,经常总是处在风雨飘摇,美质难久的威胁当中。

李清照词意象审美特征含蕴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和意,是李清照富赡的内心世界和客观世界相融合、聚集的具体表现,是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的统一,李清照词中的意象意境高远,风格独特,寄托遥深,措语忠厚,运笔空灵,别有一番天地,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词人的词作很多都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表现出词人极为执著和较高层次的审美追求。

浅析李清照词的愁情艺术 篇7

一、南渡前淡淡哀愁

李清照, (1084年—1155年) , 号易安居士, 济南 (今山东济南市) 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 (1084年) 。父亲李格非曾任礼部员外郎等职, 博通经史, 能诗善文, 很受苏轼赏识。母亲王氏, 出身名门, 也工词翰, 善文章。李清照自幼便生活在一个学术空气与文学艺术空气都十分浓厚的家庭环境里。她天资聪颖, 勤奋好学。擅长于词, 亦工于诗文, 通晓音律, 能书善画, 我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女文学家、艺术家。她十八岁与当时还在做太学生的赵明诚结婚, 他们婚后的生活很优裕, 收集了大量的书画金石, 共同从事学术研究与诗词唱和。所以, 李清照这个时期的词爽朗明快, 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反映闺阁趣事, 歌唱离情别意。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今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写由于贪玩而高兴忘归的少女们, 回舟途中误入“藕花深处”, 由于争抢着划船赶路, 却把已经栖息下来的“一滩鸥鹭”吓得四下飞起。笔调轻松灵活, 再现了少女生活的另一个侧面。再如她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 这两首词不仅表现出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同时表现了词人自由不拘的个性与纵情戏嬉的快乐。。

婚后不久就遭逢与丈夫的短暂分别, 《醉花阴》、《一剪梅》、《凤凰台上忆吹萧》这三首词便反映了词人的离恨相思与内心苦痛的“愁”情。《一剪梅》上片写送别时的情景, 下片写别后的相思,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相思之情从外在的“眉头”渗入到内心的深处。这首词集中抒发了作者对丈夫的深挚情感, 吐露了不忍离别的心态及别后的相思之苦。又如《醉花阴》, 这首词也是与丈夫离别后所写, 她通过悲秋伤别来写词人的寂寞心绪与相思情怀。上片写秋凉情景, 下片写重九感怀。当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 面对孤寂单调的生活, 便禁不住要借春恨秋愁来抒写自己的相思情怀了。从字面上看, 这首词并未直接写及独居之痛与相思之情, 但这种感情却渗透在词的资历行间, 无往不在。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的作品屡见不鲜, 但却不及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生动感人。《凤凰台上忆吹萧》上片写词人慵懒的神态和憔悴的外表, 下片尽情倾诉相思之情。感情绵密细致, 音调哀怨低婉, 语言清新流畅。全词上隐下显, 跌宕曲折, 极力渲染不忍离别的愁苦状。[1]

李清照这个时期作品主要表现少女、少妇的欢乐生活级丈夫离别之后所产生的淡淡哀愁。

二、南渡后凄凉悲愁

公元1127年发生了“靖康之变”, 然而浓厚的学术空气, 美满的爱情婚姻, 惬意的诗词唱和, 霎时间便被战争之鼓敲得粉碎。李清照和丈夫先后南渡, 不幸的是在他们南渡后的第二年, 丈夫赵明诚便猝然病故。此后, 经历六年的颠沛流离之后, 李清照夫妇节衣缩食积累下来的金石文物, 已丧失殆尽。国破家亡、夫死书散, 后来因改嫁而遭受的痛苦与折磨无疑是李清照晚年所遭受的又一沉重打击。这些遭遇和打击使她的词在创作上更是沉郁凝重, 感情上凄惶欲绝。《武陵春》、《声声慢》表达出李清照深沉的伤痛与愁恨。《武陵春》词中的“愁”已非只伤春, 而是国破家亡、亲人永逝、四处逃亡与文物丧失等杂糅在一起的深悲巨痛。上片伤春伤逝, 点季节与特殊情境。下片欲摆脱愁苦, 却将国恨家愁提升到一无尽无休、无法排遣的更高层次。《声声慢》这首词形象地描绘出残秋的萧瑟景象, 抒发了词人饱经忧患、家破人亡之后的悲痛和哀愁。全词以情开篇, 以情结响, 中间所写秋景, 都染上了词人独特细腻的愁情。词中所有一切都是令人生愁、助愁、催愁、添愁的, 是一个经过审美升华的被“愁”字笼罩溶涵的艺术世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则体现作者的心境陷入凄惨悲戚的深渊中。“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人对景伤情久坐窗前, 度日如年, 不知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到了黄昏偏偏又下起了小雨, 那打在梧桐叶上的滴滴答答的雨声, 更增添心头的寂寞。这种日子这种情景, 使人百感交集, 怎么能以一个“愁”字包容得了呢!全词满纸呜咽, 愁情复叠, 不胜其哀。词中多用叠词, 更增加了哀婉缠绵的情韵[2]。这首《声声慢》将词人凄凉悲愁的晚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清照南渡后直至晚年, 是在接踵而来的沉重打击与无穷忧患之中度过的。这个时期的词作, 既写出了词人自己的深痛巨创, 又成为那个苦难时代的缩影, 其艺术生命力历时愈久, 光景愈新!在沧桑巨变、血风泪雨的洗礼中, 完成了千古第一女词人的塑造。[3]

综上所述, 李清照词以女性特有的敏锐而细腻的笔触, 塑造出多愁善感、缠绵凄惋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在艺术风格上自成一家, 被后人誉为“易安体”。其独特的柔婉美与悲剧性, 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宋词三百首》凤娇主编延边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二版

[2]《宋代女词人词传》费振刚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第二版

李清照词的悲剧情结 篇8

一、伤离别场景中的悲剧形象

李清照和赵明诚刚结婚的时候,夫妻相亲相敬,但这种幸福烂漫的时期并不是太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导致这对鸳鸯被活活拆散,夫妻二人经常饱受离别之苦。

在《醉花阴》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中借描写重阳赏菊,委婉曲折地表达了闺中寂寞和离情,展示出词人的内心世界,流露出她对爱情的向往,全词委婉含蓄,透露出词人与丈夫离别的哀愁。

李清照在新婚不久后写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送别了丈夫,不免有些失落,举目所见,不管是白云、飞雁、明月,还是落花流水,时时处处,皆与丈夫联系起来,这种感情既执着,又缠绵,摆脱不开,搁置不下。“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夫妻间的相思之情被描写得细腻委婉,我们仿佛看到女主人眉头的一颦一蹙,心头的一震一颤,离愁别恨跃然纸上,使婚后不久的相思之情、思念之意,非常鲜明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相思之情、思念之情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它“剪不断,理还乱”,一旦萌发,难以消失,它刻骨铭心,像游丝一般萦绕于心。它可以从外在情态的“眉头”上消失,却又情不自禁地钻入“心头”。李清照对这种感情作了独特、深入的体察和把握。女词人一路写来,或融情于景,或景中寓情,意象或隐或显,时露时藏,于词中的结尾处猛然出现,如群山的高峰,令读者震动、深思。从中可见李清照既有一般女子温柔、善良、细腻的特点,也有作为文化女性多愁善感的一面。

夫妻离别,青春孤寂,生出伤感,反映在作品中就情意绸缪,含蓄有致。《一剪梅》是这样的作品,《凤凰台上忆吹箫》也是这样的作品。《草堂诗余隽》评语认为“词写出一种临别心神”,《唐宋词选》认为此词写“离别爱人以后的思念心情”。全词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多情思妇——词人的自我形象。今人艾治平认为:“这首词表述感情绵密细致,像一湾溪水,从心灵的幽谷中慢慢地流出。音调低而怨,写离情婉转曲折,用语清新流畅。”

李清照的大部分闺怨词都是通过写离情别绪,表达相思深情。弗洛姆说:“分离的情形可能产生一种孤立状态,从而产生凄凉之感,和造成强烈的焦虑不安。”李清照深爱着赵明诚,当赵明诚偶尔出行在外,夫妇唱和的美好时光难以继续,便生出深深的思念。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闲居乡里十余年的赵明诚,被北宋政府重新启用。夫妻暂别,李清照写了《念奴娇》词一首,从居地青州寄给丈夫。

二、感自然而伤时

李清照是一个对生活无比热爱的女子。她不像一般的大家闺秀,把自己局限于闺房绣楼之内,而是常常走出阁楼家门,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但由于她的特殊经历,使她常常触景伤怀。常常以山水花鸟寄情,来表现她内心的寂寞与悲伤。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上阙重咏花,对梅花的色与态重点描绘,渲染一幅色泽鲜艳,情调热烈的梅花图。下阙重抒情,与奔放的梅花形成鲜明对比,“词人面对生机盎然的梅花图时,心存感伤,如此娇艳欲滴的红梅,能娇艳、妩媚多久?明天风起,就要全部凋零了吗?词人触景生情,感花伤时的心态跃然纸上。”“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李清照运用此法,以美丽梅景来衬托自己孤单愁苦和憔悴的心态,增强艺术效果。以我入词,以我为主,词中抒情主人公“我”即词人本身。花的遭遇、形态及情感就是李清照的感情世界,具有强烈的自我色彩。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春天都是一个值得吟咏的季节。有春风拂面,有柳绿桃红。但面对良辰美景,也不全是赞颂。在李清照的词里,就有很多是在春天美丽的季节里,抒发自己的一腔愁绪和满目心酸。

三、晚年词的流离之悲

金兵入据中原,李清照夫妇相继南下逃亡。后来赵明诚病逝在建康(南京)。李清照从此便孤身一人漂泊在杭州、金华一带,过着辗转奔波的流亡生活,在凄凉寂寞中度过了悲苦的晚年。李清照怀着一颗破碎的心,在贫困凄凉的环境中东飘西荡,直至孤独寂寞地离开人间。因此,她在后期作品中“所表现的那种伤离感乱、凄楚哀苦的心境和悲痛的感情,具有感人的力量。她是那个黑暗时代的牺牲者,她的悲剧间接体现了历史的悲剧。她抒的情、写的恨,表面看来是个人的,实际上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和社会基础。”

然而国破家亡的惨祸对她的打击太大了,她痛苦,忧郁,心头终日笼罩着愁云。她的词中自然也透露着家国之恨和兴亡之感。

最有名的是《永遇乐》,它是李清照晚年名作,面对元宵之夜,杭州城内张灯结彩,一片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思念故国之情油然而生,昔日汴州元宵节盛况立刻现在眼前。那时国家安定,京华繁荣,妇女们披珠带玉,打扮得花枝招展;看如今,自己流落异乡,面容憔悴,两鬓苍白,哪里还有心思观灯赏景。词人通过今昔盛衰的对比,将故国之思与自家之痛联系起来。它曾经使后来的辛弃疾深受感动,也使刘辰翁“为之泣下”。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则将“残枝梅萼”的凄凉与自己漂泊思归的苦楚结合起来。“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残蕊,更捻余香,更的些时。”这是南渡后的作品,流亡者孤寂缠绕内心。词中“我”熔铸其中,重在表现自己的苦闷和惆怅,表达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声声慢》更是后期词中杰作。这首词概括而集中地反映了女词人晚年的生活特征和精神面貌。境界之逼真,情绪之迫切,写尽了她孤独凄凉的天涯沦落之悲。

与其前半生词中那种贵族少女天真无愁之气不同,它是从一颗破碎的心中迸发出的掺着血泪的深愁巨痛,曲折地概括了作者南渡之后飘零的生活,凄凉的处境和充满着哀愁的内心世界。尽管这词没有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但它绝不是单纯的作者自我心态的描写,而是以一个黑暗时代的牺牲者的悲剧间接地体现了历史的悲剧,从而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所以表现这一特定的深沉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也具有了社会典型意义和审美价值。

梁启超在《艺蘅馆诗选》眉批中认为:“这首诗写从早到晚一天的实感。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尤其“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连用了十四个叠字加重语气,增强感情,气势流动,创造出奇,表达国破、家亡、夫丧后的强烈悲痛。张端义在《贵耳集》中盛赞,“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个迭字者”。

流离中的李清照是孤寂的,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国家。词是她唯一的精神慰藉。

李清照通过词写出个人的欢乐、理想和痛苦,真实地展现了她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和复杂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活泼开朗的少女怎样变成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国家衰亡迫使她漂泊异乡,最后在极度痛苦中结束自己的一生。

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一如她的名字所昭示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清照骨子里所追求的是一种人格的超群脱俗,但丈夫的早逝和腐朽黑暗的社会使她渐逝黄花的美丽与芬芳,过早地凋零飘落。难免有超现实的理想化的悲哀。

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的一生和心里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

上一篇:公司工伤处理措施下一篇:文明礼仪主题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