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职能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基于数据服务驱动的协同本位CRM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正步入信息化管理的繁荣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的经济运行和管理环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拓展,市场和客户等企业的综合管理要素日益复杂,存在着严重的企业营销和其它管理职能脱节的现象。这潜在的造成了企业市场管理的不善,客户的满意度和价值下降,业务人员的流动将直接造成企业的客户群数据信息的流失,亟待需要一种客户关系管理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来协调这些矛盾。 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环境涵盖不同的业务应用领域,这些业务管理职能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和难于协同是现在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最大障碍。分析现代企业信息化大环境,发现企业不同业务管理职能所使用的数据信息不一致是导致企业管理不能协同的本源所在。基于企业数据信息一致性和企业管理职能协同化的目标,本文设计实现了基于数据服务驱动的协同本位CRM(Customer RelationshipManagement)系统,旨在为企业的综合管理职能提供一致的信息环境,并使所有业务在整个企业信息化环境内协同工作。 基于数据服务驱动的协同本位CRM系统提供了企业集成化的数据平台,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职能的协同工作扫清了障碍,解决了企业信息不一致给企业管理带来的困扰,在企业信息化管理理念和数据集成的信息化领域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本文设计和实现的基于数据服务的协同本位CRM系统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研究和应用了企业信息化管理集成数据平台的综合解决方案,其次是给出了企业各种信息化管理职能联动的协同工作模型。同时,基于数据服务驱动的协同本位CRM系统实现了一个关键目标—实现企业管理的一致性。 本文设计和实现的协同本位CRM系统尊重了以服务的视角搭建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指导原则。企业数据信息的不一致也就是未能实现业务和数据环境的解耦关系。企业内的各种管理信息系统不能协同工作,根源同样是未能实现这些管理职能间的业务解耦。软件中的服务理念是实现业务集成和解耦的优良解决方案,把数据的存取视为一种服务,业务的数据操作请求视为服务的调用者,数据服务组件即为服务提供者,这充分的实现了上层业务和数据环境操作的解耦关系,也就为企业的一致性集成数据环境的存在提供了基础条件。依赖企业内部的集成服务总线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将各种管理功能的网状业务依赖关系转换成线性关系,从而为协同工作创造了条件。基于上述策略,本文实现的系统采用了面向服务的架构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思想,注重从服务的理念去理解软件系统,使用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技术作为分布式系统信息交换的手段,设计实现了协同本位CRM系统。从实现的角度,协同本位的CRM系统是一个基于.Net平台的平台系统,开发语言是C#,数据库环境选择了Sql Server2008,开发过程中充分的应用了多种流行的软件技术和手段进行系统设计及实现。着眼于企业的CRM理念和软件的实际应用层面,本文在如下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述。 第一、阐述了本文项目的背景、研究现状和CRM的领域知识; 第二、研究了软件中的服务理念,从服务的视角去理解软件系统; 第三、研究了一种合理的数据集成的综合解决方案; 第四、研究了一种企业管理职能协同的工作模型;

关键词:CRM;数据协同;业务协同;SOA;WCF

学科专业:软件工程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项目领域知识概述

1.2.1 CRM 概述

1.2.2 数据集成和协同的需求土壤

1.3 软件中的服务

1.4 本文所做的工作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

2.1 系统需求目标

2.2 系统功能性需求

2.2.1 客户管理

2.2.2 销售机会管理

2.2.3 库存管理

2.2.4 日志管理

2.2.5 客户服务管理

2.2.6 报表管理

2.2.7 市场管理

2.2.8 其它管理职能

2.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2.4 系统可行性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系统详细设计

3.1 系统设计综述

3.1.1 业务协同的设计方案

3.1.2 数据协同的设计方案

3.1.3 企业管理协同工作模型

3.2 系统业务功能架构设计

3.3 系统软件技术架构设计

3.3.1 架构设计选型

3.3.2 分层架构设计

3.4 系统部署架构设计

3.5 数据库概要设计

3.6 小结

第4章 系统实现

4.1 展现层的实现

4.2 数据绑定层的实现

4.3 数据模型层的实现

4.4 服务仲裁层的实现

4.5 服务层的实现

4.6 数据服务层的实现

4.7 系统测试

4.8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所做的工作

5.2 系统重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课文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论文提纲下一篇:韩国经济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