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学生人格权的保护

2024-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析学生人格权的保护(推荐5篇)

论析学生人格权的保护 篇1

【论文摘要】人格权是学生的一项重要权利,中小学生作为来满18岁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相比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都较差,如何维护他们的人格权是社会、学校、教师都不客忽视的问题。因此,认真分析当前学生人格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的解决措施.才能有效地尊重与保护学生的^格权。人格权是学生的一项重要权利,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中小学学生作为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属社会弱势群体,与成年人相比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都较差,需要予以特别保护。日前 教育 部首次公布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文件,即《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规定了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内容,这说明国家十分重视对学生人格权的保护。我国广大教师为培养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耐心细致地传道授业,用爱和尊重去善待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遗憾的是个别教师的行为给我们的教育事业抹了黑,例如恶劣的体罚和肆意的强权(北京市某小学1名学生因未能回答好老师的问题,就被老师打了3个耳光;某校校长因丢失手机就对男学生进行非法搜查)以及语言暴力等。这些侵犯学生人格权的行为损害了整个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作为教育者必须尊重受教育者,应努力创造一个融洽的、相互尊重的教学环境,新生和保护学生人格权。

一、尊重和保护学生人格权的 法律 依据 1.国际法的支持。《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十三条规定,“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鼓励人的个性和尊严的充分 发展,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该公约已于2001年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批准,因此,不管是 中国 的哪一个教育机构,只要它不尊重学生的基本人权和自由就是违法,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育机构。2.我国根本法的支持。我国现行宪法第38条规定的“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即是国家根本大法对公民人格尊严的维护,而人格尊严的法律表现就是公民的人格权。这里所指公民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学生当然包含在此范畴之内。3.我国部门法的支持。我国民法对学生人格权的充分保护主要体现在对人格权实行平等的保护.人格权是 自然 人从出生就应当依法享有的权利,不论其年龄、智力、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何种差异,自然人都应平等地享有人格权。侵权人应对侵权行为负民事责任,我国民法通过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方式对受害人提供了充分的法律救济。民法中的自然人是依据自然 规律 出生的人,学生在民法上当然是自然人,而且,由于学生是未成年人又是教育对象,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也规定了保护学生人格权的若干内容。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条规定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内容,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国内外众多的法律规定为尊重和保护学生人格权提供了确切的理论依据。

二、侵害学生人格权的行为对教育的消极影响 1.教育的目的是为祖国培育未来的栋梁,而侵犯学生人格权的行为会严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像体罚会造成学生孤僻、怯儒、畏缩、悲观、自尊心水平严重下降等心理行为问题,严重的会使学生丧失正常人格和健康心理。2.教师体罚和语言暴力不但不能提高教师的威信,相反还会降低威信,不但不能改正学生不良行为,相反还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引发恶性事件。

论析学生人格权的保护 篇2

1、健康的人格特征

“人格”在心理学意义上指, 个体在先天物质遗传环境的基础上, 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人格包括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等, 其中性格是核心。这就意味着人格在时间上有一致性, 空间上具有普遍性, 但人格相对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一生中一成不变, 随着生理成熟和环境改变, 人格具有可塑性和可变性。

奥尔波特提出人格的六个特点: (1) 自我广延能力; (2) 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 (3) 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 (4) 具有现实知觉; (5) 具有自我客观化; (6) 有一致人生哲学。有一种人生定向, 为一定目的而生活。

罗杰斯诊断健康人格特征包括: (1) 经验的开放; (2) 协调自我, 自我结构与经验协调一致, 并且具有同化其他经验的灵活性; (3) 自我估价过程, 以自我实现为倾向为估价经验, 不很在乎他人意见; (4) 无条件积极自我关注; (5) 与同事和睦相处。

Havingurst (1952) 综合西方心理学家的意见, 认为有以下心理特质为心理健康: (1) 幸福感, 这是最有价值的特质; (2) 和谐包括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 (3) 有自尊感; (4) 个人的成长, 即潜能的发挥; (5) 个人的成熟; (6) 人格的统整; (7) 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8) 有效适应环境; (9) 在环境中保持相对独立性。

2、现代大学生健康人格标准

能够客观认识自我。首先做到能够接纳自我, 愿意并乐于去接受一切属于自己的东西, 对遭遇的困难和挫折持有积极应对的心态和看法。其次是做到了解自我, 对自己的优点以及缺点都了如指掌, 明确了解如何看待自己同别人之间的差距。最后是能够完善自我, 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努力。

具备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科学完善, 并拥有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各种认知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服务于整个社会和人民。

具有良好的思维思考习惯。善于独立思考问题, 不依赖他人。善于灵活全方位多变地思考问题, 根据周围实际客观情况变化, 适度调整原有计划。

富于进取心、创新性和协调性。有拓荒者的胆识和气魄, 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敢于摆脱陈旧的观念, 乐于否定自身错误。

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社会发展、成就事业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能把个人才智能力溶于集体之中, 有与他人合作创业的心境和欲望, 有为团队发展壮大的协作互助能力。

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积极、愉快、乐观地面对生活, 坦然面对竞争、失败和压力, 社会活动范围广, 与大多数人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 富有同情心和爱心。

要有宽阔的胸怀。“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无论做什么事, 都要推己及人, 将心比心, 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并在工作实践中刻苦历练自己, 养成具有凝聚力、感召力、影响力的优秀人格, 它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和保证。

二、高校体育教育对健康人格培养的作用分析

1、直接作用

直接作用即体育教育直接起到培养高校学生的健康人格。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不论体育教师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 能够直接培养健康人格的某些特质作用。

高校体育教学自身具有团体互动特点, 能够在授课中影响学生不断相互配合、相互竞争、相互帮助以及相互友爱, 充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团体活动中存在和价值, 极大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出来, 帮助学生学会了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

集体性项目的运动需要参与者的合作, 能充分体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将自己的荣誉和成绩与集体的荣誉和成绩联系在一起,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

在学生参加的耐力性项目中, 例如长跑、竞技比赛, 由于活动持续的时间较长, 会使人的耐受疲劳的能力得到训练, 培养了人的意志力和坚毅程度。

2、间接作用

间接作用, 即是体育教育中能间接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这个间接作用通过体育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 潜移默化地起到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作用。

高校的体育文化自身具有超生理和超个人的文化特征, 任何文化都是人类在后天不断习得进行创造的, 每个学生也只有和其他同学的互动中才能接受文化并不断创造文化。在体育教学中, 学生提升精神人格通过人与人彼此的和谐、协作会内化为人的自觉的行动。一方面, 通过自我内在地协同, 充分挖掘人体的最大潜能, 最大限度的发挥运动技术、技能和战术水平, 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另一方面, 通过人与人、人与环境的相互协同, 体现出个人的观念与价值, 发挥其个人才能应有的自主性, 当这些观念形成某种共识而被社会认可时便会产生社会的体育价值, 体育的社会价值一旦形成, 便会处于体育社会文化的核心单位, 将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支撑力量。

当一个人依照一定的体育价值去评价事物时, 总会形成与之相应的体育价值观。体育价值观取向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在倾向, 既涉及文化观念的属性层面, 又涵盖行动主体的价值选择与行为。

三、总结

高校体育教育是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向学生传播运动技能、体育知识及积极生活方式的意向引导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来保证学生达到健康、强壮其体魄、使其适应社会要求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 因此必须重视高校的体育教育, 最大化地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

摘要:健康人格是培养出来的, 现代大学生的人格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同时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高校体育不仅在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在论述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的健康人格特征的基础上, 对高校体育教育对如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教育,大学生,健康人格,分析

参考文献

[1]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史洁, 等.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5) .

[3]陈国和.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及其成因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 2003 (6) .

[4]李宏, 朱晓武.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上海体育科技, 2000 (5) .

传统武术文化空间保护论析 篇3

【關键词】传统武术;原初性文化空间;再生性文化空间;保护

文化是社会组成中深层次的原因,有着自身独特的空间属性和空间向度。随着多元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武术作为一种历史形成的主要以文化形式存在的客体,需要依托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而生存,不能摆脱自己的文化空间而独立存在。传统武术的文化空间是指一种集中展现传统武术文化活动或者武术文化成分的地点,或者约定俗成在特定周期举行与传统武术文化有关的活动的一段时期〔1〕。传统武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变迁,其所赖以寄身的文化空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嬗变。传统武术已经从乡村的传统师徒制传承过渡到现在的商业化演出传播,从传统的武术门派亮剑到现在融入正规教育系统中的学校武术教育,从风格不一的各派套路争锋到统一标准的竞技武术独秀,传统武术的现代发展,需要在深刻了解当今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嬗变的基础上,寻找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措施。

1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嬗变

1.1原初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转向

传统武术原初性文化空间是指传统武术拳种的发生地和它的传承脉络,即传统武术的生态性传承及其文化的保存,其中的生态性传承是指先验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山河湖泊,武术器械、武术家故居和武术文本等;文化的保存可以界定为与传统武术相伴而生的武术行话、武技思想、武德理念、拜师仪式、比武制度等。历史实践证明,传统武术在其传承过程中,其文化的保存较生态传承更难进行,从而造成原初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转向。

武术从奴隶社会发展到有着典型地域文化特色的中原武术、燕赵武术和陇右武术等,集中展示了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特点及其地域文化归属性。然而,不管是哪种地域武术文化形态,传统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是传统武术文化空间所昭示出的事物最本真的面目,同时又是一种还没有遭到他者文化(如西方体育)冲击的文化形态〔2〕。当今如火如荼发展的竞技武术经过三十余年的大力改革,已经形成为朝着高难美新方向发展的、与传统武术渐行渐远的另一番图景。在高度模仿他者文化(如西方体育)评价标准的意识作用下,许多武术项目已经大踏步走向市场化的路径,如当今红火开展的武术搏击锦标赛等。由于传统武术在传承体制上的独特性,如口传心授、师徒传播等形式,使其在当今剧烈变动的社会中毫无变异地保护传统武术原初性文化空间几乎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景。竞技和传统武术的争议本质上是保留传统武术文化的精髓还是模仿他者文化而亦步亦趋,“竞技和传统武术套路的争议是源于本土文化精髓的固守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两种文化心态的对弈,一是想留住武术传统文化的根,以文化原生态的姿态对人类文化遗产进行留守;二是因为历史环境的改变,从而吸收有利于武术套路新发展的外来因素,以长出茂盛的叶”〔3〕。然而,这已经在事实上引起了原初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转向。

1.2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变质

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是指后人为了继承传统武术的技术与文化,在其发生地或者流传地域所建构起来的新的境地。历史环境的变化和社会文化的更替也造成了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变质。第一,传统武术文化发源于民间,其再生性文化空间的变质与它所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存不仅含有武术文化内涵的继承,传播路径的抉择和传承人产生机制等方面的合理配合,而且也要以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为依托。第二,随着人们逐渐重视弘扬传统文化,部分历史上流传的民俗节日也逐渐恢复开展,人们花费大量精力试图恢复曾经存在于历史中的传统武术文化原貌,然而不可阻挡的是传统武术再生性文化空间的变质。遗憾的是大众所能看到的是武术家不断上演的竞技武术样式,而以民间文化为内核的传统武术文化日益成为历史的回音,活在人们的记忆中〔4〕。

例如,当今种类繁多、花样百出的武术节会,只有为数不多的运动员的身影和掌声,而社会武术活动早已变成以武术为健身手段的武术爱好者的自我消遣和娱乐。传统武术再生性文化空间的转型,使其本身在传承过程中日渐脱离武之为武的本真和本来面目。近些年来,一些以弘扬传统武术文化为口号的武术比赛转而成为招揽顾客的商业演出,例如商业气息浓重的武林风擂台赛,虽然创造了很高的电视收视率和大众关注度,却在无形中促使了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变质。

2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

2.1实现武术文化的活态传承

传统武术文化作为我国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其活态传承是传统武术文化空间保护的核心部分。因而,在保护传统武术文化血脉,拓宽传统武术文化生存空间的基础上,扩大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人的规模是必需的,其固有的师徒垂直传承与耳提面命的口传心授,能够更好地实现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动态传承不仅包含传统武术的基本技术技法,还包括弘扬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等的系列内容,照顾到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内在的层级性。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地确立传统武术传承者的社会身份,明确其与相关方面的责权利关系,形成可视化的传统武术传承评价标准,对于传统武术的当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习得的,同时也是依靠代际相传而保存其血脉的,然而这种传承需要有合适的文化空间作为背景。传统武术门派林立、技法多样的特征决定着其文化空间传承的复杂性。原初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并不是全然不动地复制前人武术活动遗迹的过程,毕竟这种未受干扰的原生态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因而,应该在对原初性武术文化空间进行保护的同时,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例如,定期邀请传统武术名家教拳,访问传统拳师练功场所,深入拳师生活、进行拳理领悟,还原鄉村传统武术习练场景,以真正实现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优化。

2.3发挥政府和社会双驱动力

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保护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双向努力。一方面,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逐步落实,从2006年开始,政府已经将大批优秀的民间武术拳种纳入了“非遗”保护名录,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创造了最有利的时机。传统武术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被贴上了国家形象的文化标签,于是成为我国至为珍贵的文化资源。例如河南焦作市将一山一拳作为焦作市的旅游名片,又如四川省峨眉山市将峨眉武术作为本市形象的象征和身份标志。

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和其所属群体的角色和身份会随着场景的变动而转化,其所属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同样依靠其环境变化,环境的变易决定着他们的文化认同程度,而文化认同又必须在特定的文化空间内实现〔5〕。因而,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认同的基础上,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基因的保持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双驱动联合力量来推进,形成集文化、教育和旅游三位一体的驱动机制,打通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播渠道,适当放宽国家政策,灵活调整政府策略,成立有关的传统武术社团、研究机构和表演团体等传播平台,对传统武术文化实施多层次的保护。

3结论

传统武术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变迁,其所赖以寄身的文化空间已经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嬗变。传统武术在传承过程中,其文化的保存较生态传承更难进行,从而造成原初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转向。

传统武术由于它传承体制上的独特性及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渐行渐远的图景呈现,使在当今剧烈变动的社会中毫无变异地保护传统武术原初性文化空间几乎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景。传统武术再生性文化空间的转型,使其本身在传承过程中日渐脱离武之为武的本真和本来面目。传统武术所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的变迁和试图恢复曾经存在于历史中的传统武术文化原貌的艰巨性,使以民间文化为内核的传统武术文化日益成为历史的回音。

传统武术文化的动态传承不仅包含传统武术的基本技术技法,还包括弘扬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等系列内容,照顾到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内在的层级性。在对原初性武术文化空间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应该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例如,定期邀请传统武术名家教拳,访问传统拳师练功场所,深入拳师生活,进行拳理领悟,还原乡村传统武术习练场景,以真正实现再生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优化。

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认同的基础上,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基因的保持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双驱动联合力量来推进,形成集文化、教育和旅游三位于一体的驱动机制,对传统武术文化实施多层次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吉灿忠.竞技武术“文化空间”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2):198-201.

〔2〕吉灿忠,等.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委顿与雄起〔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9):51-55.

〔3〕陈振勇,杜春林.表意主义视域下中国武术套路的本质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2):70-76.

〔4〕陈华文.文化学概论新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13.

〔5〕祁进玉.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2.

论析学生人格权的保护 篇4

《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学设计

陵川县杨村中学 王小民

【教材分析】

第8课“伴我们一生的权利”包括两个项目内容。第二个项目“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是公民所必须具有的、终身守护的权利。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与内容,区分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的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害,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人格尊严。【学情分析】:

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对人格尊严权的认知较差,对发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有关事件,中学生甚至不懂得判断是否侵犯他人或自己的人格尊严。因此中学生非常有必要了解人格尊严的相关知识知识。知道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行为,知道侵犯公民人格尊严应受到怎样的制裁,能正确辨别发生在中学生身上的人格尊严受侵害事件,并懂得保护自己,不做违法犯罪行为,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能够自觉得尊重他人,学会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增强尊重别人隐私的法律意识。

2.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初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和保护个人隐私的能力。

3.知识: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懂得法律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

2002年4月16日下午2时左右,一女士在江西省兴国县一超市洗涤用品柜里,拿起一瓶价值35元的洗发水走到超市门口便跑。超市的三名工作人员在离超市不远处将其抓获,并在她的衣服里当场掏出一瓶洗发水,上面贴有该超市的价格标签。鉴于该女士是第三次被抓,前两次分别在该超市偷过一瓶玉兰油和四瓶洗发水,若将她送去派出所最多罚款了事,为惩罚这种屡教不改的“顽固”分子,超市工作人员便拉着她在一块写有“我是小偷”的牌子边罚蹲示众,引来过往行人纷纷驻足围观。

思考:超市工作人员的做法对吗?如果你是那位女士,你将如何处理这件事?(学生回答,老师做点评、小结,之后导入新课。板书: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情境再现(详见教材P101页)情境一:我的艺术照怎么在橱窗里? 情境二:为什么某同学诬告我考试作弊?

情境三:为了报复班长,我捏造事实说他有偷盗行为。

说一说:自己身边有以上类似的现象吗?你怎么对待以上的事情?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老师做点评、小结。板书:我们的人格尊严不容侵犯)阅读思考:(教材P102页)

1、什么是人格尊严?

2、人格尊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学生回答。老师点评,之后小结)法律依据:

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我国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第101条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公民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案例辨析:

案例一: 南京一位年近6旬的老汉近日被一桩飞来的麻烦缠身,他的照片上了一个高档楼盘的广告,鼓楼广场的巨型广告牌上,楼盘销售资料上,都有老人的形象。一不留神成了“广告明星”,可这“明星”真不是好当的,平静的生活就此被打乱,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都跑来问他收了多少广告费„„

案例二:记者小陶用相机拍下某妇女晾衣服把小树都快压断的照片,并向报社反映,呼吁公民要保护树木花草。该妇女却说小陶侵犯了她的肖像权 请大家分析一下,两个案例中到底哪一例是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为什么?(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抽小组进行讨论结果分享,老师点评,并小结)阅读领会:(教材102页)

我们应怎样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老师首先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例子,然后阐述怎样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情境再现: 情境一:

同学一:你不能随意看别人的日记„„ 同学二:方方在日记里写道„„ 情境二:

同学三:李峰又有信来了,我们打开看看写些什么? 同学四:不行!这是他的秘密!回想并思考:我们身边有过这样的现象吗?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还有哪些表现?(学生回答,老师点评,之后板书:法律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阅读思考:(教材P104页)

1、什么是隐私权?

2、个人隐私主要内容有哪些?(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小结)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非经本人同意,不得泄露。

事例辨析:

1、丽娟将王涛、李明抄袭别人作业的事情在班里宣扬;

2、同学将自己上黑网吧的事情告诉老师;

3、新闻媒体对某些违法现象进行报道和评价。想一想:以上内容是不是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师生共同辨析,之后老师小结)案例分析:(教材P105页)思考:黄父是否侵犯了儿子的隐私权?我们应当怎样看待黄父的行为?(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抽小组发言人进行结果分享,老师给予点评。)法律依据: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也明确规定,“儿童的隐私、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受任意非法干涉,其荣誉和名誉不受非法攻击。”

阅读领会:(教材P105页)青少年应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面对现实:

尊重他人的隐私,我们应该做到: 对同学的日记:不偷看、不随意翻看。

对同学的身体和生理缺陷:不了解、不公开、不批露、不散布、不议论。对同学的家庭生活细节:不追问、不探听、不传播、不得泄露。对同学过去的缺点:不去评价、议论、不得披露。课堂小结:

人格权的民法保护 篇5

(一) 人格权的概述

所谓人格权, 是指作为民事自然人对自身所享有的权利。它是与民事主体不可分离的权利, 因人的出生而当然享有, 因人的死亡而当然消灭。与其他民事权利相比, 人格权具有固有性、非财产性、对世性和支配性等法律特征。所谓固有性是指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始终享有的权利, 一旦自然人出生、法人成立, 就应当依法享有人格权。人格权存在的基本价值, 乃是实现和维护民事主体基于人身而生的自由、独立、平等等价值, 从这个意义而言, 人格权不具有直接财产内容, 体现了其非财产性的特征。人格权的享有和行使, 不必借助他人的积极行为, 只要义务人不加妨碍和侵害, 人格权就可以实现。由于任何人均对权利人负有不得侵害的义务, 因此人格权为绝对权, 具有对世性。任何民事主体都是而且只能是自己的主人, 故而权利人有权对客体直接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 人格权是支配权。

(二) 我国人格权立法现状

从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来看, 它以列举各种具体人格权的方式来实现对人格权的保护, 目前主要确定了几项具体人格权, 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婚姻自主权。这些内容尚不能构成完整的人格权法体系:一是具体人格权的规定较为简略, 已经列举的人格权并不完备, 一些比较重要且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具体人格权, 如隐私权、身体权, 没有体现在立法中。二是欠缺一般人格权的规定。因此, 当前我国“人格权”难以适应对不断涌现的各种新类型的人格利益进行保护的需求。一方面, 现代化进程中以及高科技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人格权保护问题, 如对个人生活情报的收集和泄漏、对个人身体隐私的窥探等, 都是我们所必须面临的新课题。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引发的有关信用、商誉、姓名的许可使用以及名称的转让、形象设计权的产生等都是我们在人格权制度中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此外,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以及对于公民的人权保护的扩张, 出现了许多新的人格利益, 如对于死者姓名和名誉的保护、对于遗体的保护、对于具有人格纪念意义的物品的保护等, 都需要在人格权法中有所反映。因此, 有必要对人格权制度独立成篇, 进行专门细致的规定。

二、一般人格权基本问题研究

(一) 一般人格权的内容

学者对于一般人格权所高度概括的内容存在不同主张:有人认为包含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有人认为包含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严;有人认为包含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平等、人格尊严;有人认为其中应包含一般自决权。

笔者认为, 一般人格权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人格独立、人格平等和人格尊严三方面。

1. 人格独立

人格独立的实质是民事主体在人格上一律平等。表现为在法律面前, 任何民事主体都享有平等的主体资格, 享有独立的人格, 不受他人的支配、干涉和控制。比如干涉他人的婚姻自主、行动自由、言论自由等, 干涉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设立自由、变更自由、解散自由、订立合同自由等经营活动的自由都构成对他人人格独立的侵犯。

2. 人格平等

在当今社会, 无论在财产关系中还是人身关系中, 无论是在形式正义中还是在追求形式正义中, 人格平等都是连结这个社会人与人的共同方式和手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作为一种理念, 指的是资格平等、机会平等, 实质就是人格平等。当然, 这种平等并不意味着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 当事人享有具体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都是一样的。“人格平等”意味着每个人享有平等的机会, 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

3. 人格尊严

人格尊严是一般人格权中最重要的内容, 是指民事主体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起码的社会地位并且受到他人和社会最起码的尊重。实际上, 人格尊严就是承认人格, 把人真正当成人。因此, 无论公民职业、职务、政治立场、宗教信仰、文化程度、财产状况、民族、种族、性别有何差别, 其人格尊严是相同的, 绝无高低贵贱之分。

(二) 一般人格权的功能

1. 一般人格权的解释功能

由于一般人格权的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 使其成为对各项具体人格权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权利。一般人格权作为具体人格权的母权, 决定着各项具体人格权的基本性质、具体内容, 以及与其他具体人格权相区分的界限。一般人格权确定了应当受到法律保护的人格利益的基本属性, 即凡属人格所产生之合法利益均受法律之保护。因此, 一般人格权作为人格权制度中最为基本的权利, 当对立法所规定的具体人格权进行必须的解释时, 一般人格权便成为解释的标准, 并因此而具有解释的功能。

2. 一般人格权的创造功能

从精神内涵上讲, 一般人格权是具体人格权的渊源权, 可以从中引出各种具体人格权, 如杨立新教授所论及, “人格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纵观人格权的发展历史, 它是一个从弱到强, 从少到多, 逐渐壮大的权利组合。尤其是在近现代民事立法上, 创造了大量的具体人格权, 使具体人格权达到了十几种, 其种类之多, 其他基本权利无法相比。这些权利的产生, 无一不是依据一般人格权的渊源而创造出来的。”而且在成文法国家, 一般人格权的这种功能更为显著, 法官判案必须依法, 而法律对不胜枚举的权利难免有所遗漏, 一般人格权则为法官提供了一个类似于“诚实信用”的一般条款, 可以正确解决现行法律缺项及运用现行法律达不到公平正义结果的个案。

3. 一般人格权的补充功能

这是一般人格权的基本功能。一般人格权是框架性权利, 具有极大的弹性, 可以将尚未被具体人格权确认和保护的其他人格利益概括在一般人格权中, 依一般人格权进行法律保护。现实生活中, 有些人格利益受到侵害时, 用业已法定的具体人格权保护不甚贴切, 但也未到创设一种新的权利的程度, 这时一般人格权就可发挥其补充功能, 以达到保护受害人利益的目的。

三、构建一般人格权制度的意义

第一, 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人格利益。我国《民法通则》采用具体列举的方式, 明确规定公民或法人的名誉、肖像、姓名等等方面的人格权利受法律的保护, 有利于公民可以主动行使并捍卫这些权利, 为司法审判人员正确处理人格权的侵权案件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但也正因为是这样, 《民法通则》严格限制了具体人格权的范围, 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体系, 使得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更多的人格利益因尚未形成具体的权利在法律中没有具体的规定而难以受到法律的保护, 这与我国的立法精神是不符的。确立一般人格权制度, 当某种权利被侵害但又不属于法律所规定的具体的人格权利时, 司法机关则可以依据一般人格权的规定, 按侵害一般人格利益来处理。

第二, 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是法制完善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 人格权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广泛, 过去一些没有意识到或没有发现的人格利益, 必将随着民主的发扬、科技的进步, 越来越多。法律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普遍性, 它所规定的应该是一般的、普遍的行为规范。而将越来越多的具体人格权用一般人格权制度规定下来, 是人格权制度日趋成熟的标志, 是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的体现。

目前, 我国尚无一部法律对一般人格权制度有一个具体的规定, 关于人格权的保护只是零散地分散在一些具体的条文中, 在提倡以人为本, 视人格利益为最高利益的今天, 这与加强法治建设, 强调保障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迫切要求, 颇不相宜。笔者以为, 应当在未来的民法典中, 以专门的章节具体规定一般人格权制度, 确立民法对侵犯一般人格权的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175.

[2]杨立新.人身权法[M].北京:人民检察出版社, 1996:694.

[3]王小能, 赵英敏.论人格权的民法保护[J].中外法学, 2000, (5) .

[4]霍尔斯特.埃曼.德国法中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和内涵[J].杨阳, 译.南京大学法学评论, 2000.

[5]梁慧星.中国民法经济法诸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1:73.

上一篇:族谱与乡村秩序下一篇:优秀党员评比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