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职业准入制度

2022-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它是实施某些管理行为的基础,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合理的管理体系可以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护理人员职业准入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护理人员职业准入制度

试析军队审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的构建

摘 要:军队审计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专业性,这对审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要求。建立和完善军队审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是军队审计人员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军队审计 注册审计人员 资格准入

军队审计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专业性,这对审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要求。建立和完善军队审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是军队审计人员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军队审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概述

军队审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是根据国家和军队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从事军队审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的资格准入规定。军队审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的核心是以资格作为判断能否从事军队审计工作的标准。军队审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主要包括:资格标准制定、资格认证、资格保证三个方面。资格标准制定是指确定进入军队审计工作领域所应具有的必备条件,主要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专业技能水平(专业考试)、道德品质、年龄、继续教育情况等。资格认证是指通过科学方法来判别申请人员是否具备了从事此工作所要求达到的资格标准。资格保证是指对军队审计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继续教育,以使他们能够在从业期间保持较高的专业水平。

二、构建军队审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的意义

(一)健全军队审计人员资格认证体系

目前我军在审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和助理审计师、审计师、高级审计师的区分上进行了初步的规范,只局限于对在职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等级划分。至于相关人员如何进入审计行业从事审计工作的资格标准认定则没有详细的阐述。构建军队审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是对现有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旨在建立一个更为系统权威的资格认定标准,规范审计人员资格认证体系,促进军队审计工作健康发展。

(二)全面提升军队审计人员的素质

目前,从我军审计人员的来源渠道看,大部分来自军队系统,也有从地方临时聘用的人员、军队聘用的非现役文职人员以及职工。审计人员来源渠道复杂,导致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条件差别较大,素质良莠不齐。建立完善的军队审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适当提高审计人员准入门槛,有助于培养集审计、财会、法律、工程技术、计算机、装备等知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审计人员信息化处理能力、政策把握能力和专业审计业务能力建设,有效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实现审计队伍专业化发展

目前,我军审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尚未建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通过构建军队审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可以构建现代化审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创新能力,实现审计队伍专业化目标。

三、军队审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的制定原则与内容

(一)军队审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的制定原则

1、借鉴依托与突出特色相结合。军队审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的构建与实施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借鉴和依托国家审计署的经验做法,并结合我军的具体实际,补充完善、科学构建。为了明确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标准,国家审计署、人事部联合颁发了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规定,对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军队也应借鉴国家审计的做法,实行全军审计任职资格统一考试制度和资格准入制度,只有考试合格者才能从事审计工作。

2、全方位与专业化相结合。通过构建有效的军队审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可以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创新能力,实现审计队伍专业化目标。军队审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的构建不仅要注重军队审计专业的特点,而且要扩展相关知识面,使我军审计人员能把握新技能、新业务的发展方向,强调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双提升。另外,还需注重我军审计人员个人心理健康、人际沟通协调能力、诚信品质和奉献精神的培养,努力把我军审计人员培养成智能型、复合型人才。

3、统一管理与分工协作相结合。军队相关政策规定,审计人员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查时应当出示审计人员工作证件,即任职资格证。由于军队审计人员资格准入工作的政策性强、权威性高,因此必须成立专门的认证管理机构,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同时,为保证认证工作的严肃、严谨、公平、公正,应实行考培分离、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以确保认证工作有效运转。

4、整体提高与个人发展相协调。国际国内其他行业资格准入(如注册会计师)的经验表明,建立科学的军队审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可以全面提升整个行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促进军队审计专业建设和发展。在着眼整体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审计人员的个体差异,分审计专业类别设置不同的资格等级,拓展审计人员的发展空间,促进审计部门、审计人员的和谐发展。

(二)军队审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的基本内容

1、报考条件的确认。(1)基本条件:遵守国家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执行《审计法》、军队相关规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和制度,无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2)学历方面,必须取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3)具备一定的英语及计算机水平。

2、考试科目及基本内容。军队审计人员资格考试主要是为了考查我军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主要体现军队审计工作的专业特色。考试科目及基本内容可设置如下:(1)军队后勤专业知识。军队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要搜集、审查和反映经济活动的财会资料,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熟悉财务知识。考试内容包括:《军队财务》、《军队会计》等。(2)法律常识。军队审计工作具有执法性的特点,军队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必须做到依法处理,既要遵守国家的审计法规,也要遵守部队关于审计的相关规定。考试内容:审计法、税法、经济法基础知识以及军队审计法规的内容。(3)审计基础。掌握审计基础知识有助于军队审计人员更好地对军事经济活动信息的可靠性、合规性与绩效性进行独立的监督、评价,并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考试内容包括:《审计学原理》、《军队审计》、《计算机审计》等。(4)专业审计科目。针对审计人员的专业差异性,资格考试将按专业审计科目具体分类,报考人员可以选择若干科目进行重點学习,有利于审计工作的专业化展开。考试内容分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基本建设审计》和《装备审计》等。

3、考试时间与方式。审计人员资格考试建议一年两次,设在每年五月第二个周末和十月的第三个周末。主要考虑:(1)尽量避免与国家和军队其他相关资格考试在时间上发生冲突;(2)报考人员可以利用“五一”和“十一”假期复习考试,准备时间较为充分;(3)每年组织两次考试,为报考人员提供更多的考试机会。考试采取闭卷笔答方式,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类。每科考试均实行百分制,60分为成绩合格分数线。单科成绩有效期为四年。

4、资格认定。资格认定部门应该是在解放军审计署、总参军训和兵种部以及总政干部部的联合领导下成立的军队审计资格考核委员会。资格认定的具体规定为:在同一有效期内,各单科考试均应达到合格分数,持各单科成绩合格凭证向军队审计资格考核委员会考试办公室申请取得全军审计考试办统一印制的军队审计人员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书。

5、注册管理。军队审计人员资格考试注册管理部门可确定为军队审计资格考核委员会。考生可持考试合格证书向军队审计资格考核委员会注册管理办公室申请注册成为军队注册审计人员,批准后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注册审计人员》证书。证书由军队审计资格考核委员会统一印制,解放军审计署、总参军训和兵种部以及总政干部部联合用印,在全军范围内有效。

6、后续教育。为保持和提高军队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审计行业人才培养,需要对军队注册审计人员实行包括后续教育在内的培训制度。军队审计资格考核委员会应成立后续教育办公室具体负责后续教育工作,教育对象应当为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注册审计人员》证书的人员。军队注册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可分为脱产和非脱产两类。脱产方式包括:参加全军举办的各种培训和研讨班以及其他培训项目;参加由军队审计资格考核委员会组织或认可的相关专题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等。非脱产方式包括:完成专业著作或专业论文,并公开出版或发表;承担学术团体、行业、军队组织的专业课题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出席经军队审计资格考核委员会认可的专业论坛、研讨会并提交会议论文;军队审计资格考核委员会认可的其他形式。分别对不同的教育方式设置学分,一定时间累积达到指定分数视为合格。

7、军队注册审计人员年检制度。军队注册审计人员年检是指对军队注册审计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的年检制度。凡取得军队注册审计人员资格的人员均应接受年检。由于这项工作是一种常态性的工作,建议由军队审计资格考核委员会注册管理办公室来负责。年检的具体内容包括:注册审计人员的执业现状,有无受到各种处罚,当年接收后续教育的情况等。每年一月中旬布置年检工作,四月底前完成并将有关材料报军队审计资格考核委员会及解放军审计署共同备案。未通过年检的审计人员将受到惩罚,情节严重者不能继续从事审计工作。

(作者单位:军事经济学院审计一队)

【参考文献】

1、潘学模,张序.政府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探讨[J].会计之友,2009(1).

2、潘学模,程亚.内部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探讨[J].财会月刊,2008(11).

3、王鸿.浅析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准入与遴选制度[J].中国审计,2005(4).

作者:郝德华

第2篇:护理人员准入制度

1、招聘新护士的条件为国家承认的普通中专以上护校或护理学院毕业(以毕业证为准)并通过护士注册考核者(以执业证书为准)

2、经过县人事局笔试、面试、考核合格择优聘用。

3、聘用后由医院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感染办组织岗前培训一周,考核合格后进入临床试用期三个月。

4、试用期三个月,由科室护士长对其进行评价,科室护士长评价不合格者,待岗。直至培训合格再上岗。

5、正式聘用后进行临床护理实践工作一年,实践工作结束后,固定科室。

护理部

第3篇:护理人员执业资格准入管理制度

护理部严格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建立护理人员准入制度。

⑴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⑵应聘护士要具备:有效《护士执业证、副证书》、《护士资格证书》、《毕业证》、《身份证》。

⑶应聘的护理人员要求:本注册继续教育学分达标。 ⑷应聘的护理人员要求:本注册传染病培训达标。

⑸护理人员在医院入职及离职时,要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行医地点变更、注销等执业资格变更手续。要严格持证上岗。

(6)严格执行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准入管理制度,做到依法聘人、依法行医、依法治院。医院护理部无非法聘用无证人员现象。在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诊疗技术规范的同时,做到护理人员人人知晓执业行为规范,依法执业,持证上岗。

第4篇:护理人员夜班准入理论考试试卷

科室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30分,每题1分)

1、一般情况下护士不执行(

)医嘱,抢救病人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必须(

),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用过的抢救药物空瓶必须(

),抢救结束进行全部药物核对,核对无误后再弃去,并于抢救结束后(

)小时内据实补记。

2、 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七对:三查:(

)、(

)、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

)、(

)、(

)、(

)和浓度。

3、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

)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

4、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 (

)水平;凡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的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 (

)水平。

5、对( )、( )、( )、( )、( )等患者,建立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识别标识制度,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身份。

6、抢救制度要求每日核对抢救物品,( )交接,做到( )。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五定”( )( )( )( )( )。

7、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 )( )、、和三级护理;一级护理( )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二级护理( )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三级护理( )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

二、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

1、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是()

A、多巴胺 B、地塞米松 C、去甲肾上腺素 D、盐酸肾上腺素

2.患者女性,36岁,风心病10年,数分钟前突然晕倒,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大动脉摸不到,呼吸停止,患者可能出现了那种情况 A、脑梗塞B、急性左心衰竭 C、心脏骤停 D、心律失常 3.首次护理记录要求责任护士在( )内完成

A、2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4.通过压疮危险因素评分可有效预防压疮,描述正确的是( )

A、评分≥18分,易发生压疮 B、评分越低,压疮发生越低 C、评分越低,发生压疮的危险越高 D、评分越高,发生压疮的危险越高

5、由于交接不清出现的问题由谁负责?(

)

A、由交班者负责

B、由接班者负责

C、谁的问题谁负责

D、责任护士负责 E以上都不是

6、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便的措施是( )

A、使用抗生素

B、手卫生

C、戴手套

D、戴口罩

7、干缸及无菌持物钳开启后有效期为(

)

A、48℃冷藏保存

B.未启封的胰岛素,可在室温环境(25℃--30℃)保存

C.启封后.正在使用的瓶装胰岛素或笔芯,可在室温环境(25℃--30℃)保存4周

D.启封后.正在使用的瓶装胰岛素或笔芯,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无需冷藏,避免光和热

三、 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

1、你值班时,一名患者发生了坠床,你应该如何处理?

1、当患者出现输液反应时你会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3、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4、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如何处理?(10分)

第5篇:十一、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1.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穿相应工作服,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4.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5.在进行侵袭性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6.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7.使用紫外线消毒时,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8.干热灭菌时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要待温度降到40cC以下再开箱,以防炸裂。

9.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具体操作步骤、常规保养和检查措施应按厂方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执行。 10.接触戊二醛等消毒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人眼内、吸人体内或皮肤黏膜上,一旦溅上应及时用清水清洗。 11.调配化疗药物时防护要求:配备一次性口罩、帽子、一次性防透性防护服、护目镜,聚氧乙烯手套、乳胶手套、防护垫、污物专用袋及封闭式污物桶。

12.处理锐器时的防护要求:锐器使用后的针头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如果必须套回一定要单手操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是否使用均按损伤性废物处理。

13.护理隔离病人时的防护要求:着隔离衣,并执行区域性防护流程,与病人近距离操作时戴护目镜,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时,要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每接触一个病人后马上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二、护士排班管理制度

1.坚持以病人需求为原则,在充分征求科室护士意见的基础上,临床科室实行成组责任包干和扁平责任包干排班加弹性排班模式,保证护理工作有效性和连续性。

2.各科护士长在掌握各班工作规律、工作量和护理人员前提下,按照护士分层要求和标准进行科学分工,保证护士能力能满足病人需求。

3.班次要求:除夜班、中班外,以责任班为主,尽量减少其他班次,要求人人负责管理病人,条件不允许情况下可增加办公班和治疗班,但要逐步创造条件增加责任班。

4.各班次要相对保持稳定,避免轮换过频,保证病人治疗与护理的连续性。

5.护士长值白班,保证科室日间护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协调,病区护士数量不足时,请示护理部可参加值夜班。 6.排班中体现一级应急人员姓名、联系电话,遇有抢救等工作,及时调配人员,确保护理工作正常运转。

7.每周休息2天,因工作需要欠休者,应在下周补休,无特殊情况,原则下不得累计欠休,不准跨年度补休,欠休者应在排班表上注明。

8.本周工作满4天者,可安排周休2天,工作满3天者,可安排周休1天,工作不满2天者,一般不再安排周休。 9.护士长严格按护理部排班管理制度进行排班,未经批准不得排通宵值班或其他班次。

10.非临床科室护士排班根据病人需求和医院实际情况参考临床科室排班原则进行。

十八、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1.凡是对临床护理、科研和教学有意义的特殊病例均应组织进行病例讨论,主要是解决存在的护理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记录。

2.科内病例讨论由护士长主持,全体护士参加,必要时邀请有关科室参加,并负责整理讨论结果,制定和落实相关预防措施。 3.院内病例讨论由护士长提出申请,护理部负责组织全院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并负责整理讨论结果,制定相关预防措施,组织落实。

4.科内病例讨论每年不少于4次;院内病例讨论每年不少于4次。

5.每次病例讨论前,病例所在科室做好准备,护士长或责任护士介绍病情及解答有关护理方面的问题,参加讨论人员共同讨 论提出分析意见。

十九、护理文书管理制度

1.护士长是科室护理文书管理第一责任人,其他护理人员是相关责任人,并纳入交班。

2.护理文书由本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书写,实习、进修生书 3.护理文书书写要严格遵照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进行,运行中 4.护理文书在病历中按要求排序,加锁保存、由本医疗机构写的护理文书要经过带教老师 修改签字后才能生效。

的护理文书质量由各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织负责质量控制。

医务人员传递,不准无关人员阅读,不得撕毁、拆散和丢失。 5.出院患者护理文书必须经护士长或质控护士质控签字后交病室管理科管理。

6.护理书复印和封存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7.医护沟通本、各种交接登记本保存期一年。

8.护理文书质量考核结果纳入科室、护士长和护士质量考核。

十、护理投诉管理制度

1.凡是医疗护理工作中,因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及自身原因或技术而发生的护理缺陷,引起的患者或家属不满,并以书面或口头等方式反映到护士长和护理部或从有关部门转回护理部的意 2.各科和护理部应由专人接待护理投诉,认真倾听投诉者意见,使患者有机会陈述自己的观点,耐心安抚投诉者、并做好投诉记录。 3.接待投诉人员要做到耐心细致,认真做好解释说明工作,避免引发新的冲突。

4.各科、护理部建立护理投诉专项记录,记录投诉事件发生 5.接到护理投诉后,及时反馈,并调查核实,告之有关部门的护士长。科内应认真分析事发原因,总结经验,接受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6.投诉经核实后,可根据事件情节严重程度及护理部奖惩制度,给予当事人相应的处理。

二十

七、护理单元器械和仪器管理制度 见,均为护理投诉。

的原因、分析和处理经过及整改措施。

7.并及时在护士长和护士会议上通报,组织整改。

1.各科室必须根据诊疗及教学需要计划领取,原则上不应造成积压。

2.建立基数和固定资产档案,与相关科室健全交接手续。

3.器械与仪器定位放臵,精密仪器专人管理,除抢救必需外,原则上不得借用,科室间必需借用时,建立借条登记,及时索回。

4.所有器械必需建立其性能、保养方法和操作规程等指导性文件,护士长负责培训,科室有关人员必需熟悉掌握,按照指导性文件使用、保养,保证清洁和性能完好,出现故障请专业人员维修,并有故障标识。

5.仪器管理人员认真填写大型精密仪器使用记录,做好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

6.各班之间建立交接记录本,护士长每月至少清点一次;病房内物品与设施病人出院时当面清点。

二十八、急救物品、药品、仪器管理制度

1. 急救物品、药品、仪器管理必须做到定人管理、定室、定位放臵、定数量、定期维修,不得随意使用和外借,保证完好率100%,仪器建立使用流程和出现故障时的应急预案。

2.急救车药品和物品管理要固定放臵,不得随意挪动,使用后及时补充。

3.急救车药品标识包括药名、剂量、基数、生产日期和失效期。

4.各级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急救车内各种药品、物品和仪器放臵位臵、数量、作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5.抢救任务重,抢救车使用频次较多的护理单元,每班交接,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并记录。

6.抢救任务较轻,抢救车使用频次较少的护理单元,采用封条管理,用“封条。将抢救车的上盖、抽屉等相关位臵进行封闭,封条上注明封闭时间、有效期,并做醒目标示“非抢救患者勿用”,封闭责任人签字。

7.抢救急、危患者后,及时清理和补充用物,纳入常规管理。

十、抢救室管理制度

1.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臵,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专人管理,固定位臵,标识明显,不能任意挪用或外借,保证抢救物品性能良好状态。 3.药品器械用后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及时补全,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落实交接班制度,账物相符。

5.室内每日空气消毒、每月空气培养。患者离开抢救室后,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6.抢救患者时,工作人员按岗定位,按照各种疾病抢救常规程序进行抢救。

7.每次抢救完毕后,要做现场评定和总结。

三十

一、治疗室管理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必须衣帽整洁,无菌操作前后洗手、戴口罩。

2.保持室内清洁、整齐,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

3.各种药品、物品分类放臵,标签明显,字迹清楚,交接班制度落实。

4.各项治疗操作准备时,必须严肃认真、思想高度集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5.无菌物品专柜放臵,非工作人员不准进入治疗室。 6.开启的无菌溶液,瓶口用酒精棉球加压或瓶口贴封口,抗生素现配现用。

7.一次性治疗用品使用后按要求处理,卫生用具专用。 8.保持服药器具的清洁,非一次性服药杯应固定专人使用,并每周彻底擦洗消毒1次。

9.治疗车上物品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10.治疗室配臵冰箱按规定放臵有关物品,并保持清洁,任何人不得随意存放物品。

三十

二、换药室管理制度

1.换药室专人负责管理,室内应保持清洁、整齐、光线明亮,不允许不必要的人员人室。

3.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无菌物品、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别放臵,标志清楚。

4.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先换无菌伤口,后换感染伤口,特殊感染者不得在换药室换药。

5.各种物品、药品分类放臵,标签明显,字迹清楚,并标明药液浓度。

7.各类医疗废物按规定处理,污物桶应及时更换,每周消毒液擦拭消毒1次。 2.工作人员进入换药室应衣帽整齐、操作前后洗手、戴口罩。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8.每次换药完毕,整理用物,放臵在固定位臵。

三十

三、病区管理制度

1.护士长是科室管理第一责任人,科主任及各级医护人员是 2.各级人员有责任保持病区整洁、安静、舒适、安全,物品陈设整洁、定位有序,贵重物品专人负责保管。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随意搬动、外借、不得丢失或损坏,没病人病房加锁。 3.工作人员上班必须着工装、仪表端庄,穿软底鞋、通讯工具处于静音状态,保证病房安静,医护排班必须满足病人治疗和护理需求,值班期间必须落实职责内容,保证科室秩序和安全。 4.各级医务人员必须及时评估病人安全危险因素,向患者、相关责任人,共同负责科室日常管理和安全管理。 家属、陪伴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首次安全告知必须在本班内以书面形式落实,并让患者或家属签字,纳入护理文书管理。 5.对儿童、老年患者、意识障碍和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应设提示牌,加护栏等,落实床边安全护理措施。

7.各级医务人员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提高警惕,对科室陌8.科室不得使用电炉、煤气炉,对电源、氧气等易燃、易爆 9.医务人员有义务互相监督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情10.根据工休会制度和健康教育制度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管理,督促患者自觉遵守“住院须知”和“探视陪护制度”,听取对医疗、护理、伙食、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及时反溃,整 6.洗手间、浴室要有防烫防滑标志,热水器要有操作指引。

生和无关人员及时询问,必要时向保卫科报告。

物品严格按要求管理,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及时整改。

况,发现安全隐患即时杜绝,必要时向科主任和护士长报告。

改。

三十

四、探视、陪护管理制度

1.根据医院医疗常规实际情况建立医院探视时间,患者家属应严格遵守探视时间,每次同时探视不超过2人,学龄前儿童不得进入病区探视。 2.母婴同室病房、监护室、隔离病房等谢绝探视,必需时应在采取相应措施下探视。

3.危重患者或6岁以下患儿需亲属陪护者,根据医嘱,由护士长发放陪护证。陪护人员离开患者时,必须经值班护士同意后方可离开。 4.探视、陪护者要遵守医院规定,服从医务人员管理,自觉保持病室内清洁、肃静、禁烟。禁止在病人面前谈论有碍于患者身心健康的事情。

5.服从医院治疗,凡未经医师允许的药品不得私自给患者服用,不得参与患者的治疗,如调节滴速、拔出静滴、吸痰、吸氧、灌热水袋、鼻饲等。

6.不随意进入医护办公室、治疗室,不翻阅病历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注意节约水电,损坏物品照价赔偿。

五十

一、重点科室、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群管理制度

1.重点科室包括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蝌、急诊科、产房、血液透析室、手术室和供应室等。

2.重点环节包括病人交接、病人身份识别、药品管理、围手术期病人管理、医护沟通等环节。

3.重点病人包括急危重病人、有问题倾向病人、新开展新技术病人。

4.重点时间段包括中午、晚班、夜班、节假日等。 5.重点员工包括新护士、一级护士和近期遭遇生活事件护士、重点科室护士等。

6.各级管理组织要不断完善重点科室管理标准,按照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各级管理组织对重点科室进行重点考核,结果纳入科室、护士长考核结果中。

7.对重点环节、重点病人各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织要作为重点考核内容进行全面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8.重点时间段各科室护士长要根据科室病人动态随时进行护士调配,以满足病人需求为原则。

9.重点员工护理部和科室要每年组织安全风险教育,科室护士长要及时对其能力进行评估,原则上新护士6个月内不单独承担夜班、遭遇生活事件的护士给予心理支持和帮助外,原则上安排调休,必要时报告护理部。

五十

二、输液、输血反应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1.各级护理人员要严格落实输液、输血操作规程,输液、输血时加强巡视。

2.一旦发生输液或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液、输血,并报告医生,组织抢救,尽力减轻或消除反应事故的不良后果。 3.对发生反应的有关物品、药品等妥善保管,以备鉴定之用。 4.护士长填写:“输液、输血反应报告表”上报护理部、药剂科(输血科)、院感办。

5.科室、护理部要根据情况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必要时通过协调机制与医院药剂科和院感办共同参与,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落实与追踪,防范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五十

三、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储存和运送管理制度

1.护士接到检验医嘱,持申请单严格核对病人信息,打印标本条码。

3.标本容器上注明科室、病人姓名、住院号、标本种类、标2.严格按各种标本采集流程采集标本。 本采集与送检时间等。

4.标本采集后要及时送检,与收际本人员认真交接登记、签5.手术标本按要求固定,使用专用袋和容器,注明科室、病人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标本种类、加锁保管,送检交接登字;对不能按要求返回的检验结算要及时追踪。

记、签字。

6.发现不合格标本,及时纠正,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第6篇:第四章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一、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一)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或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护理工作制度,避免发生职业暴露。

(二)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采取最基本的防护措施,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口罩、帽子,洗手。

(三)以下情况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认真洗手:

1、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

2、解除患者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

3、清理传染性患者用过的物品及进行清洁消毒时。

(四)当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当穿隔离衣,戴眼罩、面罩,穿鞋套等,以防感染。

(五)在护理传染性疾病患者时,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隔离和防护措施,必要时采取双向防护。

(六)及时清理被污染的被服及各种污染物,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及微生物传播。

(七)及时处理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及设备,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进行清洁消毒。

(八)正确处理医用垃圾,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九)若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按照医院规定进行相应的身体检查和预防治疗。

二、医疗锐器伤的防护措施

(一)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教育,对医疗锐器伤的认识及重视,掌握预防医疗锐器伤的措施。

(二)正确处理医疗锐器,避免发生锐器伤:

1、及时将用过的针头与注射器分离;若针头带有血液或体液连同注射器一并弃入锐器盒中。

2、针头、安瓿等锐器应放在固定的坚硬的锐器盒内,禁止将针头遗弃在不耐刺的容器中。

3、禁止将针帽套回用过的针头。

三、发生医疗锐器伤的应急处理

(一)护理人员如不慎被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传染病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或刺破皮肤时,按照以下步骤立即进行处理:

1、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切忌只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2、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

3、污染眼部黏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黏膜。

4、用0.5%碘伏或75%酒精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必要时到外科进行伤口处理。

(二)发生锐器伤后,上报院感办、填写锐器伤登记表。

(三)当暴露源为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时,参考以下建议进行访视:

1、乙肝病毒(HBV)暴露后,于暴露后即刻、2周、8周、12周、24周检测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2、丙肝病毒(HCV)暴露后,于暴露后即刻、2周、8周、12周、24周检测丙肝病毒(HCV)抗体,丙肝病毒(HCV)阳性者需要检测丙肝病毒(HCV)-RNA证实。

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暴露后,于暴露后即刻。2周、8周、12周、24周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肝病毒(HCV)混合暴露者,延长访视至暴露后12个月。

(四)以上暴露也可根据感染科专家建议,制定个体访视计划和暴露后免疫防护方案。

四、艾滋病(AIDS)防护管理

1、加强护理人员有关预防知识的学习,掌握有效防护措施。

2、进行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护理和治疗工作时必须戴手套。接触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器具或物体表面时也必须戴手套。接触每一个患者后要更换手套。

3、脱手套后必须立即洗手,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

4、医务人员的手部皮肤存在破损时,应先采取措施保护破损伤口,再戴双层手套。

5、在进行可能出现血液或体液飞溅的操作时要带口罩、眼罩或面罩,避免口、鼻、眼粘膜接触污染的血液体液。当可能有大面积飞溅时,还应穿具有防渗功能的隔离衣。

6、建议使用真空采血。禁止对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复帽。

7、使用后的空针、针头、输液器等单独存放在密闭、不易刺破的容器内,外套黄色垃圾袋。

8、处理污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禁止用手接触使用过的针头等锐器。

9、对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血渍,须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将血渍全部覆盖,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进行清洁处理,不能直接用抹布或拖把擦拭。

10、对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化验标本应放在带盖试管内,再放入密闭容器内送化验室,防止标本在运送过程中溅洒。标本运送遵循有关生物安全管理规定。

11、在运送阳性标本途中应携带消毒剂,以备意外。

12、如果不慎被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应按照医疗锐器伤处理措施进行紧急处理。

13、请感染科专家对伤口进行评估、处理及预防用药。

五、化疗防护工作规范

(一)总体要求:

1、护理人员到岗前进行岗前教育,并定期接受防护知识培训,增强化疗科室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和防护知识。

2、接触化疗药品及做好相关处理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如穿防护衣或使用一次性围裙,戴好口罩、帽子、眼罩、手套等,摘掉手套后应认真洗手。

(二)化疗药液的配置及临床应用:

1、配置化疗药须穿隔离衣,戴双层手套、口罩。

2、掰安瓿时用纱布包裹防止药液外溅,融粉剂时,溶酶沿安瓿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搅动,注入药瓶中的负压不宜过高,以免拔针时药液外溅。

3、使用较大注射器抽取药液,药液不宜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防止药液外溅。

4、操作时应确保空针及输液管接头处衔接紧密,以免药液外漏。

5、不要将抽吸化疗药空针内的空气直接排到空气中。

6、在配制化疗药、输入化疗药物时,如药液接触皮肤或溅到眼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为患者更换输液时戴手套。

7、化疗药物应专人、专柜保管。药瓶有损坏时应及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三)废弃物处理:

1、废弃化疗安瓿、小瓶。用完后立即放入带盖密闭的桶内,并及时处理。

2、安瓿中如有剩余药液,不可直接丢弃,应放入密闭容器后丢弃。

3、配制化疗药物后的垃圾应按有毒垃圾处理,装入黄色垃圾袋,盛垃圾容器要加盖并及时处理,防止化疗药物蒸发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四)环境保护:

1、加强病房通风换气次数。

2、对洒在桌面或地面的药液,应及时用纱布吸附并用清水冲洗。工作台面、治疗车(盘)等用后及时用清水擦拭,防止残留药物挥发到空气中。

3、加强宣教,患者呕吐物、排泄物要置于带盖容器中,如有遗洒应及时清理,并用清水反复擦洗。

4、处理化疗患者的尿液、粪便、呕吐物或分泌物时必须戴口罩、手套。

第7篇:病理科人员准入制度

1. 病理科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和资质,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并持有我省相关上岗证。

2. 从事病理科工作的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并体检合格。

3.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 4. 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方法和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操作和结果的处理,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 5. 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6. 工作人员在下列情况下进入工作区需经科室负责人同意: (1) 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 (2) 患发热性疾病;

(3) 呼吸道感染或其它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 (4) 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 (5) 妊娠。

7. 外单位来病理科参观、学习人员进入科室应经院相关部门批准并遵守科室生物安全相关规章制度。通过培训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

上一篇:重大质量隐患整改措施下一篇:办事处主任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