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人员准入制度(精选11篇)
为加强各科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和质量,预防医疗发生,我院依据2009年卫生部颁发并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医疗技术人员资质准入管理制度》对医疗技术人员实行资质准入管理。
第一条 医疗技术分三类: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理论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相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
(二)高风险;
(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
(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
(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二条 卫生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或者组建的技术审核机构,分别负责
对第三类、第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及人员资质准入审核。卫生部也可以委托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指定的第三类医疗技术进行审核。
第三条 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由我院医务科根据功能、任务、技术能力及人
员准入实施严格管理。
第四条 我院依法将准予医务人员实施与其专业能力相适应的第一类医疗技术。
第五条 独立从从事第一类医疗技术的人员应具备的资质条件:
1、在本院注册的职业医师;
2、学历证、医师资格证、职业资格证、职称证四证齐全,具备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证、放射人员上岗证;
3、具有3年住院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4、通过本院理论与技术考核;
5、1年内不超过2起严重差错或1起医疗事故;
第六条 独立从事第二类医疗技术的人员应具备的资质条件:
1、在本院注册的住院医师;
2、学历证、医师资格证、执业资格证、职称证四证齐全,具备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证、放射人员上岗证;
3、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4、经省级培训基地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
5、1年内不超过2起严重差错或1起医疗事故。
巨野北城医院
1 国际医疗服务贸易与我国外资医疗机构准入现状
国际医疗服务贸易作为一种典型的服务贸易种类,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世界贸易组织将国际服务贸易分为12个部门,其中医疗服务分别划入商业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两大类中,包括医疗与牙科服务;助产士、护士、理疗医生、护理人员提供的服务和医院服务等。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国际医疗服务贸易主要有以下4种形式提供: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跨境交付和境外消费由于目前在医疗服务市场所占份额不大,加上医疗服务存在地域性较强特点,因此绝大多数成员对医疗服务贸易的跨境提供和境外消费方式采取开放政策[1]。商业存在是指一国的服务提供者到另一国境内建立、经营医疗机构而向该国患者提供服务,包括设立独资、合资、合作的医院或者分支机构等,这实质上就是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目前对此种方式,世界贸易组织绝大多数成员国都采取谨慎态度,通常会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方面做出限制。而对于自然人流动,由于涉及到外国的医疗服务提供者直接到另外成员国境内提供医疗服务,涉及到外国人出入境许可、外国人执业资质许可等诸多敏感问题,成员国一般也会采取限制措施。
我国政府在入世时承诺开放牙医和医疗服务两个部门。对于这两个部门的开放,我国政府没有限制跨境交付、境外消费以及国民待遇方面,但是限制了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方面。允许设立中外合资合作医院和诊所,允许外方控股,但是中国将根据实际需要对之实施数量限制。允许具有本国颁发的专业证书的外国医生,在获得中国卫生部门许可后,在中国提供短期医疗服务。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按照2000年原卫生部、外经贸部发布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投资总额不得低于2000万人民币,中方所占的股权比例或权益不得低于30%。该规定使得我国在服务贸易准入的商业存在方面履行了入世承诺。该政策发布后,国内诞生了一批中外合资医疗机构。根据2009年7月商务部曾经公布的数字,全国有214家各种形式的外资医疗机构,其中实际投入运营的有70家左右,占我国医疗总数不足1%[2]。
2010年12月3日由原卫生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规定:“对具备条件的境外资本在我国境内设立独资医疗机构进行试点,逐步放开。境外资本既可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也可以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但从试点来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只允许了来自港澳台等地区的资本。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2014年医改的任务目标。《工作任务》指出,今年要修订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具备条件的境外资本可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特定区域设立独资医疗机构,逐步扩大试点。清理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相关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工作任务》再次强调了2014年重点要解决社会办医在准入、人才、土地、投融资、服务能力等方面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从目前进入中国医疗市场的外资来看,真正有国际医疗背景的资本并没有进入中国。目前进入中国的外资多作为外国投资方投资一个产业项目的方式进入,比如韩国最大的能源商和通讯网络商SK公司,美国的风机制造商HIS公司等,这些公司投资医疗机构的目的显然就是逐利。为了实现资本的快速增殖,这些公司在投资必然要定位高端,在项目上选择那些自费比例高的专科项目,同时为了保证回报率,投资的医疗机构必然要保持较小规模[3]。这一切因素就决定了目前我国外资医疗市场的现状。未来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积极、平等、开放的心态对待外资,开放中国医院医疗市场,这是医疗体制改革应该认真关注并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2 在我国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政策困境
2.1 外资医疗机构在投资审批、设备购买等方面程序复杂,受限较多
外资医疗机构的审批比普通外资企业复杂。按照《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外资医疗机构必须经原卫生部及商务部联合审批后才能正式设立,且不能设置分支机构。从实践看,一家外资医疗机构设立,要涉及卫生、商务、工商、药监、质监、国土、城建、环保、消防、外汇管理等多个部门,从最初提出申请到最后获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一般需要两年左右时间。以和睦家医院为例,为了在上海开办和睦家医院,和睦家医院准备各种材料历时两年,其间耗费的周折可想而知[4]。外资医院进入中国建立大型医院,必然要购置大型和较为高端的医疗设备,但现行的法律规定对外资医院购进医疗设备方面仍然限制较多。2010年12月3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中规定:“调整和新增医疗卫生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配置大型设备”,但是,仍然明确规定“非公立医疗机构配备大型医用设备,由相应卫生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即大型设备的采购要服从规划。此外,根据原卫生部2005年3月实施的“关于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金额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设备属于甲类设备,需要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卫生部门审核后报原卫生部审批,而医疗机构在获得《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后,方可购置大型医用设备。对设立外资医院的审批程序过于复杂以及在医疗设备购买上的过多限制,一方面提高了外资医院的投资成本,同时也影响了外资医院的经营效率。医疗机构是涉及生命的重要组织,从严限制是有必要的,但是事后有效的监管可能效果会更好。
2.2 当前缺乏与外资医院相配套的医疗保险制度
外资医院因为定位高端,必然表现在服务收费上。而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主要面向基本医疗保障,因此定位高端的外资医院基本无法成为医保定点机构。虽然目前注册成立的外资医院主要客户是一线城市高收入人群,但是从长远考虑,外资医院还应该为普通消费者的基本医疗服务提供便利。上海自贸区服务扩大开放措施提出“试点设立外商独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但目前外资医院并没有建立起支撑其业务收入第三方付费的海外医疗保险体制,同时国内商业医疗保险多数为国有保险公司,对外资医疗机构多处于一种不信任态度,这也限制了外资医疗机构的需求来源。和睦家医院董事长李碧菁女士也坚持认为,离开了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外资医院不可能发展壮大[4]。对于另一个热门领域外资医疗保险机构,目前国内还没有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而国内专门做健康险的4家公司——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平安健康险、瑞福德健康险和昆仑健康险公司现在基本上处于亏损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基本医疗保险包得太多,留给商业医疗保险的空间实在有限;另一方面是现有公立医疗机构处于强势,商业保险公司对于公立医疗机构的过度医疗难以有效监管。
2.3 人力资源问题始终是制约外资医院发展的瓶颈
人力资源问题始终是困扰外资医院发展的关键问题。外资医院面临人才匮乏和短缺,这方面不仅技术人员不足,中高层管理人才尤其不足。相对公立医院,外资医院的薪酬相对较高,但三甲医院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并不只看重薪酬,他们更看重医院的科研力量和未来职业发展与保障。以厦门长庚医院为例,由于人才不足,厦门长庚医院只能大量聘用来自台湾的医生,一方面医院成本比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医生长期处于流动状态,不能和当地患者之间建立长久的关系,也影响了当地居民对医生的信任[5]。《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第八条规定:“医务人员在学术地位、职称评定、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不受工作单位变化的影响。”2014年的《工作任务》专门又强调了2014年重点要解决社会办医在人才方面政策落实不到位和支持不足问题。但事实上这样的政策规定早就反复出现过,可实践中并未落到实处。因为在我国医生并不是自由职业者,不是社会人而是单位人,因而体制内的各种调整,包括一直在推行的医师多点执业,实践中进展并不顺利。
3 自贸区内外商独资医疗机构的对策建议
3.1 抓住机遇扩大对外资医疗市场开放力度,以更深度的开放促进国内医疗体制改革
新医改提出“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时至今日目标仍没有实现。新医改的关键是加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而当前公立医院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全面深化医改,一方面要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消除各种不合理的准入障碍,努力开放市场、培育市场、促进竞争、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明确政府在基本医疗服务中的责任,在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外资举办医疗机构,政府既要放到位,又要管到位,既要打破各种不合理的准入门槛,又要严格把关并加强监管。在新一轮扩大开放中,要学会以战略性的眼光扩大医疗服务市场的开放,以精细化的制度安排保证各项规定的落地实施,以科学的监管手段保证外资医院的经营合规合法,发挥医疗服务贸易对整个经济发展、对内改革的正向作用。
3.2 以更加细化的辅助措施打破外资医疗机构的人才瓶颈
人才问题始终是外资医院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全面深化医改,通过精细化的政策安排,使得外资医院与公立医院在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科研立项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优化外资医院政策环境;同时外资医院本身也要转变观念,采取各类积极合理的措施来留住人才。除了高薪酬的物质激励外,营造良好的医院文化,增强医院员工的归属感,强化学术氛围,淡化经济压力。在医院良好文化氛围中,无论是营利性医院还是非营利性医院,都可以实现医院的公益性和医务人员的个人价值。对于外籍医护人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论是医师还是护士都必须有我国认可的医学院学历,但是当前与我国进行医学学历认证的国家只有26个,未来应当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缔结双边和多边条约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医学学历互认制度。
3.3 出台相关立法为国际医疗服务部门的开放提供有力法律支持
当前医疗服务市场的开放主要还是以行政规章、部门规章和各类规范性文件就许多具体问题分别做出规定,整个立法体系缺乏统一性,这无疑为规范医疗服务部门的开放带来了不便。从医疗服务部门的长远发展来看,出台专门立法应该是我国医疗服务部门的立法方向。专门性立法应当从医疗卫生管理的角度对外资医疗机构和其它形式的外国医疗服务做出专章规定,对外资医疗的法律地位、成立条件、准入形式、权利和义务、合作机制、权利救济方式、政府监管的权利和责任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定,为外资医院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支持。当然,从目前来看,由于上海自贸区外商独资医疗机构刚刚开始试点,立即出台行业性的基本法时机并不成熟。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外资医疗服务部门主要还是以部门规章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出现。不过,我们应以制定行业性基本法为目标,在现阶段通过自贸区的实践积累宝贵的立法经验,同时逐步提高各类规范性文件的立法层级,改变现今这种多以职能部门规章和内部规范性文件为主要形式的局面,全面加强对医疗服务部门开放的立法规制。
3.4 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适时引进国外商业健康保险公司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新技术、新业务的管理,鼓励各临床、医技科室开展新技术、新业务,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疗安全,制定本制度。
一、新技术、新业务的概念
凡是近年来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前景且在我院尚未开展和使用的临床医疗、护理新手段,称为新技术、新业务。
二、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的必备条件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规定。
2、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应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效益性。
3.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所使用的医疗仪器须有《医疗仪器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产品注册证》和产品合格证,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齐全的医疗仪器开展新项目,一律不准进入。
4、拟开展的新项目所使用的药品须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进口药品须有《进口许可证》,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药品开展新项目,一律不准进入。
三、新技术、新业务的准入程序
1.申报者应具有主治医师或相当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本院临床、医技、护理人员,须认真书写《新技术、新业务申请书》,经本科讨论审核,科主任签署意见后报送医务科。
2.医务科对《新技术、新业务申请书》进行审核合格后,报请医院医疗委员会审核评估,经充分论证并同意准入后,报请医院审批。
3.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报院长和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后,由财务科负责向物价部门申报收费标准,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医保报销与否,由县医保中心上报上级医保部门审批。
4.经医院医疗委员会认定,医务科备案后,申请科室即可按申报项目开展工作,各有关科室应积极协助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不得以任何理由相互推诿。
四、可行性论证的主要内容
包括新技术、新业务的来源,国内开展本项目的现状,开展的目的、内容、方法、质量指标,保障条件及经费,预期结果与效益等。
五、督查措施
1、新技术、新业务经审批后必须按计划实施,凡增加或撤销项目须经技术委员会审核同意,报院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
2.医务科每半年对开展的新项目例行检查一次,项目负责人每半年向医务科书面报告新项目的实施情况。
3.对不能按期完成的新项目,项目申请人须向学术委员会详细说明原因。学术委员会有权根据具体情况,对项目申请人提出质疑批评或处罚意见。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保障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与流程
一、本制度包含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资格要求、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考核及授权制度。
二、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医师与护士为危重病人进行诊疗操作须承担极大地风险,为确保诊疗操作质量与病人安全,实行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制,减少诊疗操作的风险性。
四、诊疗操作资格的许可授权范围,应当包括所有进行本诊疗操作的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
五、医院对需要资格许可授权的诊治操作项目有明确的规定,应是那些操作危险性大、易于发生并发症的项目,每项具体诊治操作项目都有操作常规,制度、定考评标准,全院各临床科室均应遵照执行。
六、由医疗、护理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建立相应的资格许可授权程序与机制。由医疗、护理管理职能部门与专业人员组成考评组织。提供需要资格许可授权的诊治操作项目的操作常规与考评标准,并实施培训与教育。
七、应当结合操作者的利率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对其熟练掌握程度进行认定。
八、所有资格评价资料都应当是可信任的,是书面的、详细的,并能随时可查。
九、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实行行动态管理,每两年评估一次,当出现下列情况,则应当取消或降低其进行操作的权力。(1)达不到操作许可授权所必需资格认定的新标准者。
(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
(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
十、医师重点项目:
(一)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要对脏器功能及生命的异常信息具有足够的快速反应能力:休克、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肝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镇静与镇痛、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免疫功能紊乱。要掌握复苏和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方法。
(二)除掌握临床科室常用诊疗技术外,应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心肺复苏术、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等。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授权管理程序
一、每年末,矿人力科配合公司人力科完成全矿的定编、定岗和定员工作。一般在年底前人力科根据生产岗位需要、矿技术岗位余缺情况编制各工种及大中专毕业生需求计划,经矿领导审核后上报公司人力科。
1)定编、定岗、定员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因事设岗的原则,实现“人、岗、事”三者之间的合理匹配,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优化工作流程的原则;三是规模和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2)定编、定岗、定员的主要内容有:
定编,即明确本单位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编制。定编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对矿井经济效益和规模的分析,确定矿井人员编制总量,从而达到对人员编制实行科学的动态管理,为矿井优化劳动力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定岗,即明确本单位需要设立什么样的岗位。定岗的基本目标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位体系,实现职责覆盖无交叉、无空白,工作饱满,互相协作;定员,即明确保持岗位正常运转需要的人数。定员的基本目标是根据岗位职责要求和人员编制计划来确定适合该岗位的人员任职要求及数量。
3)在编制设置具体岗位需求计划时,必须明确具体岗位的能力标准,重点考虑岗位的能力要求、重要性、风险程度等要素,具体人员准入岗位能力标准规定如下:
(1)文化程度及工作经历条件:
①矿区队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有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和从事煤矿井下工作2年以上的经历,经正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担任。
②从事技术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有井下工作一年以上的经历。其中,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有从事井下工作2年以上的经历。
③新毕业的大中专学生,至少应在生产一线锻炼1年以上,才能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④机关部室各岗位须具有中专或以上学历。各生产单位工程师须具备相关专业大专或以上学历。
⑤引进设备维护检修工须具有中专或以上学历。引进设备操作工、瓦检员、测风测尘工、电器检修工须具有高中、技校或以上学历。
⑥其它各工种须具有初中或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2)身体条件:
①井下生产、辅助单位各工种:身体健康,无下列病症之一:
a、活动性肺结核病及肺外结核病。
b、严重的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
c、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脏或胸膜病变。
d、心、血管器质性疾病。
e、不适于从事粉尘作业的其他疾病。
f、风湿病。
g、严重的皮肤病。
h、经医疗鉴定,不适于从事井下工作的其他疾病。
②原煤仓岗位工:身体健康,无恐高症。
③机关人员及地面其它生产辅助单位岗位人员健康状况良好。
④承包商及短期务工人员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年龄在20-55周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无以上各种煤矿职业禁忌病症。
(3)岗位应知要求:
①机关各岗位:了解与本岗位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本岗位的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具备与本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②各生产单位采煤、机电、掘进工程师:了解本单位各种设备的结构、技术特征;熟悉本单位生产工艺流程;掌握排除本单位相关设备各种故障的方法。
③设备维护检修工、操作工:了解本岗位各种设备的结构、技术特征;熟悉本岗位《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安全规程》。
(4)岗位应会要求:
①机关各岗位:熟练掌握本岗位业务技能,会使用计算机。
②各生产单位采煤、机电、掘进工程师:熟悉本单位使用的各种设备性能及维护保养知识;会使用计算机。
③设备维护检修工、操作工:熟练掌握检修和操作本岗位设备的技能,会处理各种故障,发现事故会应急处理。
(4)当矿生产经营状况发生较大变化时,需修改定编定员计划,如生产规模扩大或减小、上级公司因管理需要时要求变动的、经营状况变化是需调整定编定员计划。修改或调整定编定员方案时依据生产经营实际及定编定员标准进行。
二、按照公司人力科管理程序,解决各本单位人员的需求,原则上在矿井现有的人员中调剂;在不能调剂的情况下,矿井上报人员需求计划,由上级主管部门向社会招聘,招聘人员(包括大中专毕业生、外聘、内部调动人员、转业军人等)经必要的上岗培训合格后配备到各单位。
1)新招聘人员
①新招聘职工入矿前必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由总医院建立保存职工健康档案。
②新职工入矿培训结束委托区队培训实习期间,各单位要对实习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及身体素质等进行考核,确保个人发展与企业需求能得到最佳结合。
③新职工试用期结束后,由人力科组织相关单位及人员进行
新职工岗位能力综合考评,出具考评结果,对不符合要求者填写不予录用的意见并上报公司人事部门。
2)短期务工人员
①各区队根据本单位岗位设置提前一个月向矿人力科报用工计划,人力科根据全矿用工状况及生产接续实际情况做出矿井短期用工需求计划,经分管矿领导审批后予以招聘。
一、专家门诊制度:
1、由专家个人提出申请,科室同意签字,及医务部审批,医院讨论同意后才可出诊。
2、上一年身体健康并且无投诉自动转入下一年准入资格。
二、专家门诊退出制度:
1、各位老专家如自感身体不能胜任工作,请及时提出退出专家门诊。
2、一年内发生两次以上投诉的专家将被取消门诊资格。
3、推诿病人或未履行首诊首问负责制的。
4、无正当理由迟到、早退、离岗超过30分钟连续2次或1年内有3次以上的。
5、未按规定程序擅自缺诊的连续2次或1年内有3次以上的。
6、预约专家在无正当理由下,超过约定时间15分钟未到岗的,1年内有2次以上的。
一、为了确保有效、合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我院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为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保证医疗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称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国内外已经开展,而我院尚未开展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或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是指在各医疗、医技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前须通过调研、论证及审批的制度。
四、各医疗、医技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前应向医教部进行申报,在取得准入后方可实施。准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一式三份报医教部。其申报的主要内容有:
1、新技术、新项目的基本情况;
2、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的分析(合法性、伦理性、安全性、有效性、适宜性、可行性、需求、成本及效益);
3、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及考核证明文件的复印件,(独立开展项目的科室须有3人以上);
4、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设备、设施及其他相应辅助支持条件;
5、新技术、新项目的诊疗常规、操作规范及临床路径;
6、新技术、新项目预见的风险、应急处理预案及知情同意书;
五、医教部在接到科室申请后对申报书内容进行审核,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新技术、新项目及人员资质须由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专家论证;凡涉及有可能对社会伦理道德有影响的须经院医学论理学委员会讨论通过。
六、经专家论证后,新技术、新项目属于低医疗风险、创伤性小的由医教部进行审批;属于国内成熟的、外院已开展的、医疗风险较大的由业务副院长进行审批;属于多学科联合、探索性的、医疗风险高的由院长审批;属世界性创新的、实验性的需由院长同意后,报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后方可开展。
七、各科室不得擅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对未经同意擅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医教部责令停止,给予警告及处罚。因擅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导致的不良后果,由开展的科室承担完全责任,并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八、在接到批准文件后,由科室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负责开展此项新技术半年。
医疗新技术是指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项目(即通过新手段取得的成果),在本院尚未开展过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临床医疗新手段。
1.医疗新技术准入及临床应用管理组织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新技术的准入及临床应用管理工作;院委会负责科室拟开展新技术的初审及新技术开展的日常监督工作;分管院长具体负责新技术的申报登记及对新技术临床应用情况的动态管理。
2.新技术准入管理
2.1 医疗新技术准入管理按照卫计委《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要求实行分类管理。具体分为:
2.1.1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2.1.2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2.1.3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涉及重大伦理问题;高风险;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
一步验证;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卫计委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2.2 新技术准入必备条件
2.2.1 拟开展的新技术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2.2.2 新技术符合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相应诊疗科目。2.2.3 拟开展新技术的主要人员为具有执业资格并在本院注册、能够胜任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专业人员。
2.2.4 有与开展该项新技术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和其他辅助条件,并具有相应的资质证明。
2.2.5 院委会审查通过。
2.2.6 新技术承担科室及主要人员近3年相关业务无不良记录。
2.2.7 有拟开展新技术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2.2.8 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2.3 新技术准入审批流程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首先需由所在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人员和设施的基础上,经科室集中讨论和科主任同意后,填写《新技术申报审批表》(以下简称“审批表”)交医务科组织审核和集体评估。
2.4 新技术审批申请材料
开展二类、三类医疗技术时,应当提交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3.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 3.1 新技术分级评估
3.1.1 新技术审批通过后,由院委会并邀请部分院外专家(至少包括同级别医院相关专业专家3名)对新技术进行分级评估。
3.1.2 根据新技术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等分为四个等级:特级新技术、国家级新技术、省级新技术、院级新技术。
3.1.3 凡申请特级和国家级新技术的科室需提供正式查新检索机构的查新证明。
3.2 新技术临床试用期质量管理
3.2.1 新技术临床试用期间(为期3年),实行院委会、科主任及项目负责人三级管理体系。
3.2.2 医院对新技术实行档案管理,新技术均应建立技术档案。
3.2.3 新技术必须按计划实施,凡中止或撤销新技术需由院委会批准并报办公室备案。
3.2.4 中期评估。新技术实施过程中,每年进行一次总体评价。
3.2.5 结题总结
分管领导在新技术试用期结束后1个月内组织院委会针对新技术开展情况进行总结。
3.2.6 开展新技术的科室和人员不得将获准试用的新技术在其他医疗机构应用,经相关部门批准或者紧急救援、急诊抢救的情形除外。
3.3 暂停新技术临床试用的情况
新技术临床试用期间,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暂停新技术临床试用,由分管领导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调查情况报院委会讨论,以决定是否恢复临床试用。
3.3.1 发生重大医疗意外事件的。3.3.2 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后果的。
3.3.3 技术支撑条件发生变化或者消失的。
3.4 按照国家卫计委及省卫计委相关文件要求,新技术临床试用期结束,经院委会评估通过后,在允许的情况下可进入常规技术管理范畴。
1.1 为了规范和加强医学装备管理,保障医学装备的合理安全使用,特制定本制度。2 范围
2.1 本制度规定了医学装备使用人员培训和考核办法。2.2 本制度适用于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医学装备管理部门和使用科室。3 内容
3.1 现场应用培训考核
3.1.1 现场应用培训内容包括:设备正常开关机,日常使用、维护、保养和注意事项,避免操作失误,培训完成后进行考核。3.1.2 考核方式
a.负责培训的工程师根据培训内容进行理论考核。b.实际上机操作考核。
3.1.3 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考核不通过需进行再培训再考核,直到合格为止。
3.1.4 新安装设备和可能造成人体损害高风险装备,必须进行使用人员培训并考核。
3.1.5 考核完成填写相关考核记录表。3.2 专业部门组织的培训考核
3.2.1 大型医学装备和特种医学装备使用人员,必须通过专门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3.2.2 设备科负责操作人员上岗证的查验,将上岗证复印件归档保存,并定时查验是否在管理规定的有效期内,及时提醒相关人员做好换证的培训和考核。
附加说明
1、护理学员准入标准:思想积极向上,身体健康,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包括夜班工作);全国正规统招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大、中专及以上学历全日制应届毕业生;综合面试合格;体检合格;适应性实行合格。
2、聘用制护士准入标准:思想积极向上,身体健康,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包括夜班工作);全国正规统招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应届毕业生须具备护理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往届毕业生须具有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有护士执业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综合面试合格;体检合格;适应性实习或试用合格。
护理部
汇
报
材
料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旧街煤业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七月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旧街煤业有限公司 60万吨/年矿井从业人员准入和用工管理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旧街煤业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公司始建于1979年,1984年6月建成投产,年生产能力9万吨,2004年经省、市煤管局批准进行生产30万吨改扩建工程,于2007年7月28日全面竣工投入生产。2009年在山西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过程中,经山西省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71号文件批准,以60万吨/年生产能力定为单独保留矿井并立项改扩建。2010年12月28日阳煤政发【2010】194号文件《关于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旧街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项目开工建设的批复》文件批准开工。根据山西省煤炭厅关于山西省煤矿竣工前置验收中有关从业人员准入和用工管理的有关规定,现将我公司从业人员准入和用工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从业人员准入
目前我公司的从业人员准入和劳动用工管理的相关资料、证件已 按上级管理部分的规定和要求准备齐全。对照上级部分的相关规定、初步设计和前置验收等相关要求,对从业人员准入和劳动用工管理的各项内容进行逐项自查自检,均按照相关要求准备完善,基本符合劳动用工管理部门的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具备验收条件。
(一)目前全公司职工554名
(1)经营管理层:董事长1名;总经理1名;生产副总1名; 机电副总1名;安全副总1名;总工程师1名;矿长助理兼通风科长1名;地测防治水副总1名;工会主席1名;财务总会技师1名。
(二)部分设置
生产系统设有技术科、通风科、安检科、机电科、调度室、地测防治水办公室、信息中心;运输、综采、掘进、瓦斯抽放四个组队;行政系统设有供应科、销售科、财务科、人力资源科、培训中心、纪检办、办公室、职业危害防治办公室、综合办公室、基建科、工会等组织一应俱全。
(二)煤矿专业学历准入及提升计划执行情况。(1)主要负责人及“六长”
A类管理人员学历:A类管理人员7人,其中本科学历6人(在 读本科1人),大专学历1人,按“人本安全、培训教育、素质提升”工程目标到2013年底本科以上学历达到20%以上,我公司A类管理人员已达标。
(2)其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其他安全管理人员学历:其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共42人,其中 本科及以上10人(在读8人),大专21人(在读15人),中专11人。按“人本安全、培训教育、素质提升”工程目标到2013年底大专以上学历达到30%以上,我公司其他安全管理人员已达标。
(3)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 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学历:煤矿特种作业人员135人,班组长 16人,合计151人,其中大专及以上10人(在读本科3人,大专3人),中专121人(在读中专59人),中专以下20人,目前我公司中专以上学历达到86%。
(4)煤矿其他特有工种(除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外)特有工种学历:煤矿其他特有工种159人,其中中专及以上62 人(在读中专52人),中专以下97人。
(四)执(职)业资格及提升规划
(1)A类管理人员职称:A类管理人员7人,具备工程师资格的6人,具备助理工程师资格的1人,按“人本安全、培训教育、素质提升”工程目标到2013年底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达80%。我公司已达90%。总工程师的高级工程师证正在积极办理中。
(2)其他安全管理人员职称:其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共42人,具备工程师资格的5人,具备助理工程师资格的33人。目前我公司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达到78%(3)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
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技能鉴定:中级技能(四级)28人,初级技能(五级)66人。目前我公司中级技能达到18%,初级工达到43%。目前有59人中级技能正在办理中。
(4)特有工种技能鉴定:中级技能(中级)1人,初级技能(五级)9人。目前有52人中级技能鉴定正在办理中。
从业人员技能鉴定存在差距,我公司下一步将此项工作列为重点,逐步完善。
(五)员工素质提升情况
为了适应全国煤炭工业信息化、机械化、现代化的需要,全面提高我公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我公司制定下发了《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旧街煤业有限公司从业人员“人本安全、培训教育、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在日常工作中,要把素质提升工程的落实和推进情况、准入标准的情况纳入各部门目标责任考核中,进行严格考核,并按照方案要求逐步推进各项工作。
(六)变招工为招生情况
由于市场行情的不景气结合我公司自身的情况决定2014年暂不 招工,全面提升有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七)员工培训情况
根据公司整体工作安排和要求,我公司制定下发了《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旧街煤业有限公司培训制度编制》,涵盖了日常培训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培训大纲、计划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制度、职业卫生培训管理制度、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转岗培训制度、“三违”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劳动用工培训制度、安全技术培训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19项内容。
1、“三项”人员培训、持证情况
我公司“六长”及副总工程师参加省煤炭厅组织的培训,取得了相关资格证书,并按时参加复训。
对具备B类安全资格证的管理人员,按计划派到具有培训资质的机构进行培训取证,确保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持证率达100%。
2、全员培训
根据《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对我公司所有员工分批次进行轮训,培训率达到了100%。
二、劳动用工管理
(一)认真落实了煤矿用工管理主体
在劳动用工管理过程中,我公司严格执行上级管理部分的有关规 定和要求,按照煤矿用工管理规定及“五个统一”要求,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坚决杜绝各种以包代管,劳务承包等违法、非法用工行为。根据“晋煤劳发〔2010〕1499号”文件要求,我公司认真落实了煤矿用工管理主体责任。
(二)认真落实用工“五统一”
按照“五个统一”的煤矿用工管理要求,配备了专职的管理人员,完善了软硬件设施。根据山西省煤炭厅要求,我公司购买并使用了山西省煤炭用工管理系统软件,已经实现了煤炭用工信息化。我公司从业人员的劳工合同签订率、煤矿用工备案率、从业人员培训率、参加社会保险率、从业人员年检率均达到了100%。
相关手续及所有资料统一归档管理,建立了劳动用工管理档案室,实现了一人一档并专柜存放。
(三)认真完善并执行了劳动用工制度
针对自身实际,依据相关文件规定,制定并下发《山西煤炭运销 集团旧街煤业有限公司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包括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总额管理制度、领导人员薪酬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工带薪年休管理办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制度等涉及到劳动用工管理的各项方面,这些管理规则制度已经汇编成册印发全公司执行。
(四)按照规定办理了有关保险。根据国家和我省相关规定,全部员工参加了工伤保险,并按时全额缴纳了保险费用,同时为井下人员办理了井下职工意外伤害保险。
(五)实现了员工档案规范化管理。员工档案室劳动用工管理的基础,我公司从业人员档案管理坚持“一人一档”的原则,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两种载体保存。录用的所有员工办理完“五个统一”的用工手续后,全部分类归档,对所管理的人事档案逐人登记造册。档案资料完整齐全,装订规范,供阅制度和手续严密,管理职责明确。定期核对档案的分类、序号等。不断改进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技术,逐步实现了档案管理的科学化。
三、工会组织情况
近年来公司工会按照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展建设和谐矿区为总的出发点,深入扎实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职工工会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成立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等工会组织。
我公司工会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认真实施“科技兴矿、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广泛吸收合理化建设,为了满足职工的文化生活要求,建起了图书馆、篮球场等各类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开展了各类安全技能竞赛、全员培训、技术比武等活动,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提高了职工的操作技能;每年全体职工惊醒了健康体检,维护了职工的健康利益;增加职工的工资福利等遇,通过工资集体协商,以职工利益为最高目标,推进以安全结构工资为主、把绩效考核办法运用到工资分配中,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增加职工下井补贴,并及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通过实施送温暖帮扶活动,时间解决职工的生活问题。努力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双赢,全面推进工会的自身建设,增强职工主人翁责任感,树立以矿为家的思想,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快速发展。
最后,诚请各位领导在验收过程中提出批评和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及时进行整改、不断完善。
谢谢大家!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旧街煤业有限公司
【医疗技术人员准入制度】推荐阅读:
贵定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07-11
医疗技术管理工作制度09-21
医疗技术备案验收申请10-26
医疗适宜技术推广10-28
民营医院医疗技术策划流程10-26
医疗技术管理整改措施11-10
医疗卫生行业个人工作业绩和技术业务总结10-07
技术部人员离职制度11-19
技术人员工作业绩考核制度05-27
技术部人员管理制度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