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精选8篇)
第一条
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维护银行业信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从业人员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人员;银行业金融机构董(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聘用或与劳务代理机构签订协议直接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
本指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和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委派到国(境)外分支机构、控股、参股公司的从业人员。
第四条
从业人员应当学法、懂法、守法,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金融安全。
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客观、真实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信息。
第五条
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岗位任职资格或能力,熟嫉掌握业务技能,自觉遵守行业自律制度和本单位规章制度,合规操作;对已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或尚未发生但存在潜在风险隐患的行为,应当按照相关报告制度规定,及时报告。
第六条
从业人员应当遵循公平竞争、客户自愿原则,不得从事违规揽存、低价倾销、贬低同业、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七条
从业人员应当尊重客户,了解客户需求,依法保护客户权益和客户信息。
从业人员应当对客户如实详细提示产品的特点和风险,切实保护客户权益;不得采取隐瞒或误导等不正当手段,损害客户权益。从业人员应当执行首问负责制,诚待客户,语言文明,举止大方,提供优质服务。
从业人员不得因国籍、地区、肤色、民族、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健康情况或其他因素等差异而歧视客户。
第八条
从业人员应当关爱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珍惜资源,抵制铺张浪费。
第九条
从业人员应当公私分明,秉公办事,不得谋取非法利益。
从业人员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单位防止利益冲突的规定,在办理授信、资信调查、融资等业务涉及本人、亲属或其他利益相关人时,主动汇报和提请工作回避。
从业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在其他经济组织兼职。
从业人员应当有效识别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冲突,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条
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有关进行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规定,不得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资本市场产品;不得挪用本单位资金和客户资金或利用本人消费贷款买卖资本市场产品。
第十一条 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禁止内幕交易的规定,不得利用内幕信息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不得将内幕信息以明示或暗示的形式告知他人。
从业人员应当拒绝洗钱,及时报告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履行反洗钱义务。
第十二条 从业人员应当自觉抵制并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商业欺诈、非法集资、高利贷和黄、赌、毒活动。
从业人员在社会文往和商业活动中,应当廉洁从业,自觉抵制商业贿赂及不正当交易行为。
第十三条 从业人员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与时俱进,追求新知,提升素质,完善技能。
第十四条 董(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除遵守第四条至第十三条所列内容外,还应当遵守以下职业操守。
(一)认真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恪守职业道德,服从国家宏观调控,维护大局。科学管理,公道正派、作风民主,坚持原则。
(二)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规定。
(三)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薪酬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制定本单位稳健的薪酬管理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
(四)忠实履行决策、监督和经营管理职责,组织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谨慎用权,防范风险。
(五)以身作则,自觉遵守本指引并承担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学习、遵守本指引的责任。
(六)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关心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培育团队意识。
(七)适度参与公共活动,防止违法及不良行为,不得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或输送非法利益。
(八)优化流程,精细管理、重点监控,明确本单位关键岗位特殊职业操守并组织关键岗位从业人员学习、遵守。
第十五条 本指引是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标准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行业自律组织应当依照本指引制定或者修订本单位(行业)员工具体职业行为规范。
第十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从业人员遵守本指勃的情况纳入反腐倡廉建设、合规和操作风险管理、员土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管理范围,定期评佑,建立持续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第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本指引和本单位员工职业行为规范以适当形式告知社会,接受监督。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对模范遵守本指引的从业人员给予奖励,对违反本指引的从业人员进行相应处置。
第十八条 银行业监管机构应当将董(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执行本指引的情况纳入任职资格管理范围。
第十九条 银行业协会、信托业协会及财务公司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可以依据本指引对会员单位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第二十条 本指引由中国银监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关键词:金融从业人员,伦理,职业道德,建设
培养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意识,不仅仅是要求金融管理部门对从业者对金融业伦理规范的遵守,而重在培养金融机构的道德伦理观。能使金融市场达到公正、公开、公平,合理地对金融业实施最有效地管理,这就需要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强有力的塑造与培育。一个企业是否有伦理,企业从业人员是否讲伦理,这是我国当前社会所应该关注的大问题。加强对企业从业人员的道德培养和建设,是对金融业社会责任、社会道德建构的重要体现。
一、金融业发展的伦理条件
(一)金融活动的伦理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商业活动的日益频繁,金融活动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企业及个人的发展和生活也都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金融活动并非只是单纯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还应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金融活动只有建立了制度化的金融伦理运行机制,在金融活动中遵守特定的伦理规则和所期望的伦理行为,那么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才能一改往日不道德领域的恶名,逐渐成为被人们所认可和信赖的诚信体系和声誉机制。金融从业人员只有从心理上消除了“金融涉及的是别人的钱,既然是别人的钱,那么它就会引起一些不道德行为”的思想,坚持以诚信为本,坚决不做带有任何欺诈及违规操作的金融交易,而且在从事金融交易时还必须正确地认识其交易决策的社会责任及社会的影响力。只有站在道德的角度上对其所从事的金融交易行为做出伦理评价,对金融交易活动做出肯定或否定,同时,还应积极倡导互利守信、合作共赢的思想,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金融伦理的教育,并对其行为进行违背道德或合乎道德,有利或有害的划分,以此使金融从业人员的行为更合乎道德伦理。
(二)金融运行中的分配伦理。
在坚持金融市场的分配原则下,对于分配个人财产、集体财产、国家财产的分配不均衡,而导致金融从业人员道德责任的缺失,这势必会造成金融运行的伦理意识淡薄。以政府的宏观调控为出发点,我们就会发现,在金融制度中扮演供给者的政府,通过运用金融制度对金融政策、金融监管等问题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实相金融资源分配的相适应性,及对社会信用体系的维护。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在尽一切可能完成自身所订立目标的同时还有克服务金融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另外,以机构、个人为主体的微观金融层面也是政府必须关注的问题。因为争取市场收益最大化是金融运行中微观主义在金融交易过程中最为关注的一点,而货比三家,择优合作的商战之略却很容易使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发生冲突。一旦个人理性占了上风,金融交易市场上便会出现金融机构逃避监管并从事内幕交易的行为及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等。而这种收益不公平的分配方式很容易危及金融交易的稳定,给金融市场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甚至造成诸多的伦理问题。如此说来,金融伦理不仅在金融交易中占着重要地位,而且对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伦理关系和伦理问题也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力。
(三)契约人的道德建构。
完善制度化的金融伦理运行机制,建立互利守信,合作共赢的金融交易体系是金融发展的必然需求。金融交易的参与者是具有道德前提的契约人。道德是人的一种行为活动,源于人的需要,作为金融交易的契约人具有善性或恶性的道德前提。善性道德前提是契约人具有某种完善自我道德的内在需要,目的是履行契约人自身所应做的事情。恶性道德前提是契约人为实现目标而寻求自我利益的深层次条件。契约人这种善性或恶性的行为要受社会道德环境的支配,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具有可变性和可塑性。所以,参与金融交易的契约人总要基于社会的道德环境,按照自己认定的某些伦理原则进行金融交易,以谋求其金融资产的理想配置,获取最大的收益。
二、提高金融业服务质量,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一)加大职业道德培养的力度,提高金融服务质量。经过实践证明,金融业的发展壮大必须通过提高金融服务来
达到,提高金融服务必须在加大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基础上来实现。当前我国的金融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必须在提高金融服务上狠下功夫,打造优秀的服务品牌。职业道德培养通常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涉及各个行业及每个从业者,便于金融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应克服那种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和领导的事,而忽略个人责任;二是具有操作性。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内容具体,要求明确,便于在长期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三是具有规范性。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提高金融从业人员道德修养。有助于克服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无序”状态,促进金融服务向规范化发展。
(二)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强化金融服务创新优势。
服务靠管理,管理促服务。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金融服务应该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加大提高金融服务创新力度,拓宽经营渠道,把提高金融服务转化为人的自觉行动,必须要加强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端正服务态度,树立优质文明服务形象,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热情为客户提供良好金融服务。
1. 树立大服务意识是提高金融服务的前提。
金融服务作为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按照市场的要求来定位。因此,金融业必须更新观念、研究市场、了解市场,把市场的需求作为改进服务的取向,把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作为金融服务发展的重要目标。切实解决“要我加强服务水平”还是“我要提高服务水平”的问题。从而树立全员大服务意识,真正使提高金融服务的水平成为金融从业人员的自觉行为。
2. 营造大服务体系是提高金融服务的保障。
大服务体系,就是要形成上下一盘棋,营造全体总动员的大服务格局。其一,要切实改变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以及考核办法对一线服务而言的状况。通过建章立制,真正形成领导为基层服务,二线为一线服务,上级为下级服务,全员为客户服务的整体性大服务格局;其二,要建立适应市场并能够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创造性和灵活性的用人机制。
3. 提供高科技含量是支撑金融运营效率,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的物质基础。
纵观金融业的发展历程,规模化、集约化的形成无不以高科技为支撑点,高科技的运用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要增大在业务工作中的科技含量,实现微机程序化,办公自动化。在服务大厅设立自动取款机,极大方便客户办理业务的需求,把提高高科技含量作为改进金融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做。
三、加强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
(一)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首先要引导员工树立自爱、自省、自律、自强意识,增强危机感、竟争感、大局感。其次要不断树立爱党、爱国、爱行、爱岗意识,一棵树要有树干,一个人要有脊梁,人的脊梁就是理想信念,对党、对国家、对信用社、对自己的岗位有挚爱之情,要以这种意识支配自己的言行。再次,树立守法、守规、守纪、守章的意识,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严格按党纪国法和规章制度办事。
(二)培养职业道德情感。
培养热爱金融事业的自豪感、培养关心金融改革的大局感。自觉维护银行名誉,主动维护所在银行的利益,在银行发展的前提下自己受益。培养承受改革压力的使命感,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因此,要用创新精神指导金融机制的改革,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培养保护金融大局的正义感。讲正气,要勇于同危害金融改革的言行作斗争,在工作中勇于坚持原则。树立发展金融事业的紧迫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有坐不住的紧迫感,千方百计思考长远的发展。
(三)锻炼职业道德意志。
首先就是要做到:一是慎独。这是一种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自律行为,在行事处世中要特别注意,古语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自己一定要管住自己。二是无畏。要有一种革命英雄主义气慨,勇于同各种不良习气作坚决的斗争。三是公平。办事公平是我们工作的一个基石,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办事公平是争取民心、提高银行信誉的最佳途径。四是自信。人要有自信,在困难面前更要有自信,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
(四)树立职业道德信念。
首先,要树立客户至上的信念,金融业属服务行业,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帮顾客之所需。其次,要树立勇于争先,开拓进取的信念。再次,要树立好学上进,精益求精的信念,切实开展学政治、学文化、学业务、学英雄、练技能的活动,提取高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最后,要树立勇于负责、刚正不阿的信念。
四、结语
在目前的金融发展当中,由于很多人缺乏对社会的责任,进而为了一定的商业利益而损害国家、和他人利益,来谋取个人利益,这不是因为他们的生来就有很强的私欲,所做的这些不道德行为是由于他们的良心比较弱。金融业从业人员的良心自觉问题始终是金融业要解决的一大难题,这也是金融业存在的隐患与危机,这就需要国家法律与道德教育共同作用,来推动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对从事金融业从业人员德性和美德的培养进而建构金融业的和谐发展,建立金融从业人员伦理意识,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健康有序的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英]安德嫩斯,R.普林多,比典·普罗德安.金融领域中的伦理冲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德]霍尔斯特·施泰因曼,阿尔伯特·勒尔.企业伦理学基础[M]李兆雄译[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34.
[3]徐晟.社会经济转轨时期金融文化约束的出路——倡导金融伦理规范[J].金融学苑,2004 (2).
进程的推进促使国际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金融业领域正经历着新一轮的深化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金融人士开始探索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在下去,为此胜任力模型应运而生。在具有胜任力的人才培养中大部分的市场经济主体都希望吸纳优秀人才来增强自身实力。为此了解当下金融业从业人员的胜任力研究现状以及日后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胜任力模型概述
胜任力模型(Completency Model)指的是完成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所有胜任力的集合。其要素可以概述为三种:即胜任力的名称、定义以及行为指标登记。其中定义指的是界定胜任力的关键性特征,而行为指标登记指的是胜任力行为表现的差异。建模的方法主要有行为事件访谈法、战略导向法以及标杆研究法。经过多年的时间发现,通过标杆研究法所建立的胜任力模型更具指导意义,因为其搜集数据更为准确,同时也更为全面。从而这一方法保证了胜任力模型的合理、有效,并且体现出了工作环境以及职业特点。
胜任力模型的基础是洋葱模型以及冰山模型,其产生背景为智商学说以及泰勒理论指导意义不强,而人们又渴望需求一种提升绩效的方法,为此以哈佛大学戴维·麦克莱兰(David Mc - clelland)教授为首的团队提出了影响绩效的“人际理解”“成就动机”“团队影响力”等一些被称为胜任力的因素。到目前为止,包括美国等多个国家已经建立自己的胜任力模型,并将其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政府人员的选拔。同时也有一些大学教育机构或者团队将其应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从20世纪处泰勒提出“科学管理”,到20世纪70年代,中间间隔了如此长时间西方学者才开始正是将胜任力作为一个学科进行研究,同时将研究成果广泛的应用于管理、生产以及教育等不同领域,而不同的流派随着研究成果不同也相继出现。
在我国也有很多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借助于国外的研究经验及成果,同时结合国内金融机构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金融机构的人才招聘中。国内学者王重鸣支出,目前的研究仅停留于个别领域,上缺乏对于不同性质企业、不同职位以及不同职位层次的深入研究。为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开展特定岗位、特定组织以及特定工作环境的胜任力研究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
在2002年、王继承、李超平等提出了胜任力要素主要包括组织承诺、影响力、成就欲、信息寻找以及团队领导等10个不同维度;在四年后、 聂鹰、梁建春等提出了六维度的胜任力要素,即风险、市场应变力、领导力、个人特质、规范管理以及人际关系处理。到2008年,黄勋敬、张敏强又提出了风险意识、成就导向、执行力以及组织协调、领导能力等10维度。
具体到金融行业的胜任力模型研究,在2006年卿海龙在经过对于金融营销人员的胜任力研究后得出包括成就欲、沟通能力、主动积极、人际洞察、顾客导向、协调能力、市场敏锐度在内的10维度。而2009年王涛基于此提出了5大维度理论,即任务完整性、多样性、反馈性、工作自主性以及工作协同性。而最近杨奇鑫通过扩大研究层面,得出了18维度,即自信心、客户导向、抗压能力、沟通能力、成就欲望、人际交往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以及情商等。由此可见,我国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
此外国内的胜任力研究主要集中于管理者身上,例如对于客户经理的胜任力模型研究远远多于通信业、银行。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张德与魏均提出的商业银行客户经理胜任力模型,强调了拓展演示、把握信息、关系管理、协调沟通、自我激励。而刘静以商业银行风险经理为研究对象,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经理的选拔、培训以及考核提供了科学、客观地依据。
胜任力研究方法
(一)问卷的编制修订。首先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样本,然后通过选取提名方式选择效标样本,借助于上下级、同时以及客户同时提问的360度提名方式。优秀组的被试按照提名总数Z分数作为一个标准差以上的标准选拔,并结合本单位的绩效考核分数来作为判断依据,获得最终的样本。
(二)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结合。首先要基于行为事件访谈(EBI),借助于口语主题编码技术得出初始的胜任力指标体系,并使用相关统计软件对得到的初始胜任模型进行分析与检验,检验主要分为探索性因子检验以及验证性因子检验两步。
(三)EBI行为事件访谈法。在充分的利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不仅实现了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以及一般性,同时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解释。行为事件访谈法作为严重核心,要求被访者在列出工作中的关键事件,从而获得与样本有关的胜任力数据,可以说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索技术。
展望
目前对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差法,通过行为事件法对内容进行分析,并通过问卷进一步的验证;在众多的胜任力模型研究中往往以建立模型为目的,为此求全求广,为此没有确认各个维度以及特征的权重,从而限制了胜任力模型的应用。为此下一步要针对胜任力模型在某一特定领域、职位的研究;经过文献阅读发现对于胜任力模型在证券行业的客户经理胜任力研究还未开展,为此可以在下一步尝试;最后胜任力模型对大专院校职业生涯的指导具有一定意义,尤其是对于有志于从事金融行业的学生有更为现实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分行)
编者按 完善金融企业公司治理、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廉洁自律教育,是当前金融业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去年以来,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制定了从业人员行为准则。本报从今天起推出“贯彻落实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行为准则”系列报道,对金融业监管人员和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进行分析解读,并对金融机构落实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情况进行报道,敬请关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健康有序发展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涉及到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因此,金融业的健康规范发展始终受到政府、监管部门以及各方市场参与者的密切关注。最近,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制定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从业人员行为准则,业内外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加强金融从业人员行为准则的贯彻落实和学习宣传,接受公众的监督,将更有利于增强金融从业人员责任意识,规范金融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有效防范道德风险,确保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2010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听取有关工作汇报时强调指出:要将金融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在全国媒体刊发,接受社会的监督。确实,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金融业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所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促进金融业安全、高效、稳健运行,维护广大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利益,需要多方面的因素与条件,而其中加强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金融从业人员和监管人员队伍,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程。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制定有关规范,加强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培育银行业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操守。温家宝总理要求,金融系统要树立“严格、规范、守法、诚信、创新”的行业作风。近年来,我国金融从业人员违法犯罪案例时有发生,对银行、证券和保险行业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影响了金融业健康发展。2008年初,中央纪委组织央行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研究制定金融行业监管人员、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以提高从业人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防范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维护金融业信誉,提升中国金融业竞争力,推进金融业反腐倡廉建设。“一行三会”对此积极响应,将之前出台的一些行业内职业道德守则和执业守则或准则拿出来进行了充分讨论与调研,又借鉴了国内外同行的经验,并在业内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起草、修改并最终形成了银行业、证券期货业、保险业一整套监管人员和从业人员执业行为规范准则、自律规则。金融主管部门希望通过制定并贯彻落实这一系列金融业从业人员行为准则,进一步倡导金融业从业人员守法、自律、规范、公平、诚信、服务的行业风气,规范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提升广大客户对行风建设的满意度。
记者了解到,规范金融业从业人员行为的准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规范监管人员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是规范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
银监会系统除制定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守则》、《关于严格执行“约法三章”的通知》、《银监会系统监管人员现场检查若干纪律规定》、《关于严格执行“约法三章”的实施意见》、《关于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个人经商办企业有关具体问题的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银监会工作人员履职回避工作的意见》和《银监会机关工作人员履职回避实施细则》外,2009年2月4日,银监会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分别就银行业从业人员正确处理与国家、与单位、与同业、与客户、与社会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职业操守要求;对于从业人员规避利益冲突、抵制商业贿赂和黄赌毒等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提出了要求;对从业人员买卖股票提出了限制性要求。《指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董(理)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提出了6项高于普通从业人员的要求。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指引》弥补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没有统一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标准要求的空白,是银监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维护银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指引》有利于引导从业人员规范职业行为、培育良好操守,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用人、育人和评价奖惩员工的机制,推动树立和弘扬中国银行业严格、规范、守法、诚信、创新的行业作风;有利于我国银行业适应金融国际化的新形势,按照符合银行业行业特点及要求来培育我国银行业从业人员队伍。
从2000年开始,证监会先后出台了《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执法监督暂行规定》、《关于认真执行勤政廉政“六项要求”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提醒督促工作人员自觉遵守禁止买卖股票规定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对工作人员廉政勤政以及依法行政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强调证监会工作人员“八要八不要”和证监会办案人员廉政“五不准”。随后,证监会还于2009年11月4日颁布实施了《中国证监会工作人员行为准则》,明确工作人员在职业行为、职业责任、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从依法监管、勤勉尽责、公正廉洁、保守秘密、回避等五个方面对证券监管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了约束。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证券期货从业人员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4月底,在中国证券业协会进行执业注册的各类证券业从业人员约16万人。为了规范证券业从业人员行为,维护证券市场秩序,2009年1月19日正式实施《证券业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对券商、基金、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等从业人员的禁止行为作出明确规定。而早在2003年7月1日,《期货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就已出台,并于2008年4月30日进一步修订完善。
《证券业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其第三章中对证券业从业人员禁止行为的具体规定。《准则》中既规定了所有证券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的执业规范,又根据不同类别机构证券从业人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列举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财务顾问机构、证券资信评级机构证券从业人员的禁止性行为。《期货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修订)》的核心内容则是对期货从业人员合规执业行为进行了规范,并列举了期货公司、期货交易所的非期货公司结算会员、期货投资咨询机构以及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的机构从业人员的禁止性行为。
保监会系统在2009年2月28日同时出台了《保险监管人员行为准则》和《保险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在保监会组织指导下,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随即制定了《保险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实施细则》。据了解,销售误导、理赔难、保险从业人员流动较大和不正当竞争等问题是调研过程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因此,《保险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在从业人员应遵守的基本准则、对保险消费者的责任、公平竞争准则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而《保险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实施细则》明确提出保险从业人员要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规范展业、严禁销售误导、严禁应赔不赔、严禁不正当竞争。其中,特别对保险机构高管人员和销售人员两类从业人员进行了较多的行为规范。保险销售人员要严禁误导,要明确向消费者告知保险产品的保险性质及费用扣除情况,投资风险及收益的不确定性,不得口头或书面承诺产品收益;不得将预期的投资收益与银行利息或其他金融产品的收益,或与其他保险公司的相关产品收益做不公正的比较。在客户明确拒绝投保的情况下,不得强行继续向客户推销,干扰客户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同时,还对保险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建立了激励和约束机制。
据了解,近期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已全面开展了宣传和检查从业人员学习相关行为准则工作,监管机关各部门、系统各单位和行业各机构对行为准则学习和宣传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践行行为准则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三会”还要求积极营造舆论氛围,以检查工作为契机,探索建立提高监管工作和执业行为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的长效机制。
如果说,完善金融企业公司治理、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强金融从业人员廉洁自律教育,是当前金融业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那么,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管理,规范其执业行为,不仅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相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通过此次金融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学习和宣传活动,金融业从业人员的自律管理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国金融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新形势下的金融工作人提出了新的更高持续、稳健、的要求,新时代金融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业务素质、坚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超强的综合素质,为我国金融事业的持续、稳健、安全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金融业;工作人员;素质
金融业属于特殊性质的行业,金融业的发展涉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涉及整个国家的兴衰强弱。金融人的身份、权利和地位决定了金融人的特殊身份。对于一个国家金融业的发展,金融人的素质起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我国金融领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国际金融也出现了新趋势。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金融工作,全面推进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具备知识吸纳能力
知识吸纳能力是指学习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科学知识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每个人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学完,把所有的知识学到手。银行改革这几年时间,从过去的存款、贷款到拆借、国债交易,到现在的期货、期权、利率互换、套期保值等新的金融知识又不断地涌现。因此每个人都不可能在学校或其它地方把所有的知识学完,关键看有没有学习的能力。有了学习的能力,学到了新的知识,就有了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具有满腹经纶,气质就自然高雅起来了。因此学习能力是高管人员首先要具备的能力。要具备学习的能力,首先要肯学习,就是要终身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折旧速度太快了,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终身学习,否则就会被淘汰。所以金融机构的高管人员一定要静下心来读书,学知识、学理论,静下心来看文件、学法规,不能读书只读个题目,看文件只看个标
题,学法规只学个大概,更不能把时间荒废在摸牌赌博上。其次要会学习,就是要学以致用,善于把学习的新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是检验学习能力高低的标准。目前金融行业有相当一部分人学习能力不够,有的人当了高管人员后还是过去老一套,只知道下任务,没有新思路,而思路是靠学习积累知识得来的。有人研究,到后知识经济时代,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看谁能比对手学习得更快。为此,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要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开卷必然有益,静坐自然有得,经过学习思考自然会产生很多新思路、新办法,这样知识就会转化为生产力,如果成天功利浮躁、六神不定,就学习不下去,掌握知识的能力就不够,工作上也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更不用说有所创新。
二、具备制度设计能力
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一个行业、一个企业,都要靠两大因素保证其运转,一是制度,二是人。制度设计出来了,是合理的,人也按照制度框架规范运作,那么这个体系就可以正常运转。金融机构高管人员尤其是“一把手”,要当好“设计师”,设计好金融企业制度,包括法人结构、管理层次、内控制度。作为一个金融企业的高管人员,必须要具备制度设计能力。第一,要抓好法人结构的设计。法人治理结构是由产权制度界定并且能够反映产权内涵外延发展变迁的一项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本质上是金融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同契约,在机构安排上表现为股东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监事会,在治理内容上包括激励约束机制,要求我们构造一个
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科学合理、高效运转的运行机制,切实解决在委托代理制条件下的激励不相容、责任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合同不完全等问题。第二,要设计内控制度。高管人员把内控制度设计好了,员工自然会去执行,再由监督部门去监督执行,检查执行
效果,金融机构就会按内控制度的要求安全运行。第三,要设计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用人制度的设计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每个人都能找到发挥自己特长的职位。人是最大的资源,也是第一资源,一把手一定要抓第一资源,抓人的优化配置。分配制度的设计就是要使每一名员工能根据自己的劳动成果来计算自己的劳动收入。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点,这就是要推行绩效工资制,根据不同的212种和岗位,设计一个计算公式,这个公式里面有两个变量和一个不变量,两个变量就是员212的工作业绩和实际收入,不变量就是收入系数。只要设计这么一个公式出来,让员工自己去掌握,员工就知道自己能拿多少钱,就知道努力工作是为自己干的,不是为领导干的,工作运行也就正常了。制度设计出来了,还要抓好执行,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说,世界上的一切不成功都归结为两个原因,或者是制度模型不对,或者是运行中的人不对,二者必居其一,没有第三者。一些常年亏损、问题成堆、案件频发的金融企业,究竟是制度不对还是人不对?要么是制度有问题,有漏洞;要么是金融机构配备的这班人没-N按制度操作,没有按制度运行。
在金融系统,制度的执行是非常重要的。很多高管人员尤其是一线高管人员,制度意识比较淡薄,总认为个人说了算,个人比制度厉害,所以我们强调一定要让制度说了算,而不是让人说了算。为什么有些制度执行不了,有些高管人员听之任之呢?原因是这些制
度是上级制定出来的,不是他自己的心血和劳动成果。当每位高管人员尤其是一把手自己设计制度的时候,就会把这些制度作为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心血汗水,就会推广制度、执行制度、落实制度。
三、具备风险规避能力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充满了风险,风险是绝对的,无风险是相对的,零风险是没有的。金融业本来就是高风险行业,再加上很多法律法规和责任追究制约,作为金融高管人员就必须具备规避风险的能
力。规避风险就是要求高管人员运用自己的才智,运用自己的市场分析能力,运用自己的规范操作避开风险,使风险不降临到金融机构业务上,不降临到高
管人员自己头上,因为有了风险要追究责任。因此,规避风险既是对金融机构发展负责,对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负责,也是对高管人员自己负责。那么如何规避风险呢?第一,必须熟悉市场,了解市场;第二,必须讲究职业道德。道德风险是无形的,但它是最大的风险。目前银行很多贷款发放、审批都是按照法律规定和文件规定的步骤审查,而没有用心去审查,用道德去审查,用品质去审查,只有当每笔贷款都用人格化审查时,贷款风险才真正得到有效防范;第三,必须回避裙带关系。比如目前农村信用社最大的问题就是裙带关系,父子社、夫妻社、兄弟社一大堆,这些裙带关系是构成农村信用社人为风险的一个重要源头;在其他金融机构中“金融世家”、“子承父业”以及“父子兵、夫妻店”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高管人员如果过不了人情关,跳不出裙带网,就不可能规避风险。要规避用人风险,就必须公开、公平、公正选拔干部,实行考试和公示制度,或让群众推荐、民主测评,然后竞争上岗,这样就不会用人唯亲。要规避贷款风险,就要多作一些市场调查,甚至亲自去调查,然后对企业法人代表进行考察,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对一些大客户、新客户、拿不准的客户可以推行贷款公告制度,让广大员212发表意见,以防范预料不到的风险,千万不要把贷款当权力,签个字就放款,尤其是贷款后不管贷款的去向。
四、具备商机捕捉能力
商机捕捉能力就是具有及时捕捉商业机遇的能力。作为高管人员,不是要具体创造利润,而是要去发现利润增长点,发现市场拓展点,发展增收节支的关键环节。高管人员有这个能力,就会不断地为金融机构带来新的利润来源。目前,中国的银行主要是靠利差吃饭,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差将走进微利时代,光靠贷款吃利差不行。那么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哪里?就在于融资业务,在于中间业务和不断的金融产品、金融212具创新。作为一个高管人员,要有资金交易意识,要善于预测市场变化,善于运用资金捕捉商机。这就要求高管人员一方面要能够敏锐地发现和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不仅是国内、还有国外,不仅是宏观、还有微观,不仅是产业领域、还有地区领域,一切影响本机构、本行业发展的有利不利因素都能及时捕捉,并能预测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而抢占先机,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要求高管人员能够面对市场行情变
化和市场信息,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在市场行情刚刚变化之际,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就能迅速占领市场,赢得竞争优势。
五、具备规则运用能力
市场经济也是一种规则经济,如果所有的人都不遵循游戏规则,市场就无法运行,社会就乱了套。作为金融机构高管人员,不仅要遵守市场游戏规则,而且要会运用这些规则,否则无法在市场立足。任何规则都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维护权益,也可以约束行为。规则运用得好,就有利于自身发展,用得不好,就对自身是一种制裁、一种惩罚。同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则就必须遵循它。最大的规则就是法律,除了宪法、刑法等基本法外,银行业有《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商业银行法》,而要运用好这些规则,首先必须学习规则,掌握规则。不把规则学好弄懂弄通,就不会运用。比如现在的《银监法》是很严厉的,跟过去的法规不一样,过去是对机构的处罚,现在则是x,l-人的处罚,不仅是行政处分,而且还要罚款,罚款金额1--50万元,如果高管人员没有运用好规则,没有掌握好规则,违了规,那自己就要吃亏,掉了官帽子是小事,钱袋子也丢了。所以学法很重要,学了法,用好了规则,就可以用规则为自己服务,为金融机构盈利。
六、具备问题发现能力
金融高管人员一定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识别力,能够发现问题。银行的问题很多,很多问题只要稍微留心就可以发现。如果高管人员不去用心发现问题,问题就发现不了,风险就会由于骨牌效应和传染效应不断放大,进而危及银行安全,因此高管人员一定要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很简单,第一,要敏感,就是对身
边的每个人都要防范,因为每个人都有违规违纪的可能;第二,要留心,就是要用心发现问题,特别是小问题。对小的问题一定要把它看准看清,小的问题危害很大。“蝴蝶效应”说明,小的问题如果不去注意它,就可能产生巨大的多倍放大的危害和后果。所以
金融无小事,每个小问题不留心发现,不去用心分析,就后患无穷。第三,要深入,一定要亲自看,才会现实地发现问题。我们调查研究、了解工作时要带
健康是人人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一直以来,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安全至上”的原则,十分重视驾驶员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驾驶员的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其本人的工作与生活,更关系到车辆的安全驾驶与乘客的生命安全。因此,公司每年对驾驶员进行健康宣传教育。
一、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1、驾驶员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职业危害;
2、驾驶员职业病分类及原因;
3、驾驶员职业病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
4、驾驶员心理健康
二、培训实施
驾驶员健康培训工作必需严格按照培训计划执行,相关科室可聘请专业医生进行讲解,各营运车队应派驾驶员代表参加培训并做好记录,同时为各车队驾驶员发放职业病宣传与预防手册。
三、培训记录
1、在驾驶员健康培训结束后,部门领导,有义务在一周内,将该人员的培训记录报至安全科进行备案;
2004年9月, 深圳医疗部门根据60万人的体检报告, 按职业排序列出一个表格, 发现记者的身体状况最差, “透支健康”已成为该群体最大的问题。2006年, 中国医师协会发布了一项针对北京市1182名记者身体状况的调查结果, 身体完全健康的仅28人, 胃病成为“职业通病”。调查还显示, 84.2%的记者有疲倦感, 72.1%感觉工作压力大, 21%感觉压力过大, 62%没有正常睡眠, 68%视力较差, 49%常感到全身酸痛。在多年的职业压力调查中发现, 记者已成为一个非常危险的亚健康人群, 与医生、高校教师等职业群体排在压力榜前列, 而身心承受巨大压力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职业倦怠。
2005年, 《中国记者》杂志刊登了一组新闻从业人员探讨职业倦怠的文章, 在业界引起很大反响, 这些文章大多通过作者的亲身体验, 讲述职业倦怠如何侵蚀新闻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 (1) 截至2007年底, 有关期刊编辑职业倦怠的论文有近10篇, 对象涉及一般期刊、科技期刊、学术期刊及高校学报编辑, 研究结果表明, 情绪疲惫对编辑人员身心健康影响尤为明显。2008年,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研究》一书, 作者曹茹对北京、江苏、河北、安徽、内蒙古、贵州等六省市12家电视台的500多名电视采编人员进行问卷及深度访谈研究, 发现在情绪衰竭、疏离、职业效能降低三个维度中均出现职业倦怠症候。
上述种种表明, 采取有效手段对新闻从业人员职业倦怠进行干预已刻不容缓。
一、关于职业倦怠及其表现
职业倦怠是现代社会普遍面临的一种职业危机, 对此问题最早关注的是国外学者。1986年, Maslach和Jackson给出一个较为综合、全面的定义:所谓职业倦怠, 是指一种发生于正常人身上、持续、负性、与工作相关的心理状态, 其主要特征是耗竭, 并伴有工作中的烦恼、有效性降低、动机下降、不良状况与行为的形成和发展等特征 (简而言之, 其特征表现为情绪衰竭、疏离、职业效能降低) 。国外心理学家将当代人的工作紧张程度划分为10级, 名列前几位的职业群体分别为矿工、警卫人员、飞机驾驶员、领航员和新闻记者。 (2) 大体而言, 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 从业压力繁重
媒体的激烈竞争给从业人员带来了巨大压力, 不玩命干就保不住职位、站不稳脚跟。他们每天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常常加班加点, 日以继夜。这种不规律的生活方式长此以往, 会给人体带来一系列心理机能变化, 失去了工作乐趣, 剩下了焦虑恐慌, 最终形成倦怠心理。央视一位著名主持人曾在自传里说到“每天一工作完, 整个人就像散架了一样”;一位新华社记者也曾经描述道:“在十运会长达18天的紧张报道中, 由于过度疲惫导致失眠、焦虑, 我曾数次产生倦怠情绪, 觉得报道激情被逐渐耗尽了……” (3) 上海首家“记者心理沙龙”做过一份职业心理调查, 显示有43%的新闻从业人员处于重度压力状态, 并伴有焦虑、压抑、躁动甚至抑郁等心理活动, 还有43%处于中度压力状态, 只有12%感觉虽有压力, 但可以轻松应对。
(二) 工作单调乏味
求新是人类固有的本性, 一层不变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尽管新闻从业人员是“社会的雷达、人类的良知、社会发展的推进器”, 但对于工作多年、岗位和职位缺少变化的人员而言, 如果自身不加以调整、组织上缺乏关心, 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职业倦怠症候。一位具有九年新闻工作资历的记者这样描述新鲜感褪去后的“中期压力”:由于在某一两个领域做报道多年, 对笔下的领域已相对比较熟悉, 新鲜度相应褪淡, 尤其是一些常规题材反复关注、反复表达甚至重复书写, 逐渐产生了类似边际效应下降的趋势, 业务进入“简单再生产”的相对停滞阶段。如此月复一月, 年复一年, 便逐渐积累了无可讳认的“审美疲劳”, 难以产生敏感和兴奋, 因为少了强烈的兴奋, 就容易产生感觉钝化, 从而加重职业疲劳。 (4) 此外, 国内也传出一些夜间心理访谈节目主持人自杀的报道, 心理负荷是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
(三) 成就感是把“双刃剑”
在遭遇职业倦怠的受访者中, 物质收入和奖惩并非成就感的主要来源, 而是来自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即工作意义。工作中逐渐丧失成就感, 导致不少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热情降低, 一些记者不愿或减少外出采访, 尤其是对那些新闻价值不大或年年举办的活动。有的记者反映经常坐在电脑前长时间发愣, 不愿做事, 工作碰到麻烦时往往急躁、易怒, 甚至情绪失控。与此同时, 在社会大众特别是弱势群体心目中, 新闻媒体是正义的化身, 他们总希望能够通过其捍卫自身利益, 因此新闻从业人员很容易成为社会的焦点, 并为名所累。央视主持人崔永元2004年在录制《艺术人生》时袒露自己患有重度抑郁症, 并直接指出是因为出名之后感觉肩负的责任重大, 而这份责任感经常“折磨”得他寝食不安。
二、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新闻从业人员产生职业倦怠有社会原因、行业原因, 也有个人因素。在社会经济变革的过程中, 记者不仅要坚守“耳目喉舌”的岗位职责, 完成舆论宣传任务, 还必须考虑掌控媒体经济命脉的广告效应, 并面对更加理性和愈发挑剔的受众。此外, 记者还是诸多社会弊端的第一见证人, 作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 扮演许多可能冲突的角色, 产生倦怠和心理问题的概率明显增大。
除工作压力外, 研究发现, 社会支持下降及缺乏应有的社会保障也是促使新闻从业人员出现职业倦怠的诱因。据统计, 在我国新闻纠纷中媒体败诉率高达70%, 而美国仅为8%。 (5) 即使胜诉, 也往往是虽胜犹败, 因为媒体和记者的举证任务很重, 一旦涉诉就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正常工作秩序被打乱, 当事人身心憔悴, 得不偿失, 因此就会出现因媒体和记者怕担风险而使舆论监督止于新闻纠纷的现象。在败诉的案例中, 有的确属媒体和记者的责任, 但有些却是由于国家立法不够完善, 特别是缺乏对新闻自由的应有保障。同时出现的还有记者屡屡被打事件, 百度搜索“记者被打”关键词, 就会出现相关网页97000篇, 2003年更是被称为“记者被打年”, 甚至发生记者被打致死的恶性事件, 其原因多与舆论监督有关, 但公众淡然视之, 行内也当之为家常便饭。一个危险而得不到社会应有保护的职业, 最容易发生职业倦怠。
2003年3月至4月, 《中国社会保障》杂志社与中华传媒网联合举办“媒体从业人员社会保障状况”互联网调查, 结果令人“触目惊心”。调查对象中的60.3%未与所在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明确签订劳动合同的只占36.9%;所在单位没有办理社会保险关系的人员占61.4%, 而明确办理了的比例也是36.9%。这一数据表明, 新闻行业劳动力一方在劳动关系中明显处于弱势。在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的状态下, 从业者又从事高压力、高风险的工作, 很容易发生职业倦怠也便不难理解。
当然, 有的媒体压力过低、工作缺乏挑战性, 导致个人潜能得不到发挥, 无法获取成就感和幸福感, 记者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另外, 那些不能适应残酷竞争和社会转型的记者, 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三、如何妥善应对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的预防与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个体、组织和社会的协同互动, 积极构建新闻从业人员心理健康支持系统, 不断提升新闻队伍整体素质。
(一) 个体的自我调适
在同样环境中, 个体因素差异会影响职业倦怠的高低。个体一旦发现自身陷入了职业倦怠, 不要惊慌失措, 而要沉着应对, 采取积极的自我干预, 相信一定能够走出困境。
1、确立工作的意义。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中, 职业效能就是个体以“工作意义”为基础对自身工作的评价。效能降低常常导致疏离, 如果倦怠者能够重新确立工作的意义, 就会降低或缓解职业倦怠的程度。1995年, Cary Cherniss对教师、护士、心理咨询师、律师等倦怠者进行个案研究之后发现, 做有意义的工作是克服职业倦怠的第一个重要因素, 在五位恢复者中, 有四位是通过改变工作、使工作变得有意义而得到恢复的。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 应尽可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发现受众的真实需求, 避免盲目应付报道, 如条件许可, 还可通过调换岗位重新找回工作激情。然而, 目前我国新闻媒体的管理机制还不能保障经常性轮岗, 因此更需要个人在本职工作中寻求自我满足和自我挑战, 不断更新思想, 完善知识结构, 并确立较高的工作目标, 提升自身价值。
2、增强职业生存能力。职业生存能力包括工作技能以及与领导、同事相处的能力。研究发现, 一个工作能力低下, 常常疲于应对、焦头烂额的员工注定产生职业倦怠;尽管工作能力强, 但人际关系极差的人产生职业倦怠的机率也不低。工作几年后, 员工基本都能掌握一般性的职业技能, 但如果仅停留于表面不思进取, 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而要使自己在工作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和突出, 就必须“有所专长”, 提高自我效能, 赢得同事和领导的尊重。研究发现, 那些从职业倦怠中得到最好恢复的人, 都有从平淡无奇的工作中发展专门兴趣与专长的经历。专门兴趣会给人开辟一个具有高度自主性、挑战性、责任感的领域, 成就自我满足, 更加造福社会, 一定程度避免了停滞感与无趣感。 (6) 培养专门兴趣与专长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学习, 对自身所从事工作领域的最新进展抱有浓厚兴趣, 除注重信息收集、经常读书及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外, 还可以找机会进修、考察, 提高综合素质。
3、情绪的自我调节。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必须学会善于用意志和技巧避免伤害, 保持心理健康。在职业倦怠中, 负面情绪是一项突出的表现, 它是由于从业者长期工作负担过重、缺乏公平、缺乏回报、缺乏自主、缺乏团体感、和价值冲突等导致的结果, 在此种状况下, 应及时调控情绪, 积极乐观面对各种职业困扰。情绪调控的方法很多, 如运用错觉和幻觉影响情绪, 利用语言和动作予以暗示, 发挥积极的想象产生激情等。此外, 还可利用心理宣泄、诉说、自我激励使情绪发生转变。 (7)
研究表明, 积极的归因是克服职业倦怠的重要方法。归因决定并影响个体的认知、态度和情绪, 错误的归因经常导致偏见和负面情绪, 正确的归因则有利于引发积极的情绪和行为。当工作中出现利益分配不均时, 就要试着这样归因:也许是他人确实比我能干, 我还要继续努力。坚决杜绝自我攻击性的归因, 即将否定的结果归于持久的内部原因, 如性格和能力缺陷, 将肯定的结果归于临时、外部的原因, 如好运气和他人帮助。
4、积极寻求社会各方面支持。倦怠者往往对同事疏远或冷漠, 而良好的人际关系, 特别是与同事的合作对职业倦怠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个体一旦意识到自身有职业倦怠感, 就要尝试多参加集体活动, 寻求合作与帮助。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不仅是情感支持的来源, 还是重要的技术支持来源。据调查, 职业生涯前十年中能够得到指导和辅助的员工一般都可保持很高的工作热情, 以及工作满意度和责任感。同事间有益的建议、信息和反馈, 管理层的关注及赞赏, 均能够有效地抑制和消除职业倦怠。所以, 要妥善处理好与同事、管理层之间的关系, 尽量避免冲突, 即使发生冲突, 也应具备化解矛盾的能力。此外, 要善于在工作、家庭和休闲之间达成平衡。研究发现, 那些成功的从业者认为家庭责任和休闲与他们的事业同等重要, 家庭、朋友给他们带来了幸福, 为工作输入动机和责任感。和谐的家庭生活、快乐的休闲生活一定程度能够防止职业倦怠发生。
5、加强体育锻炼,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2006年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针对北京市1182名记者身体状况的调查表明, 有54%的记者不参加体育锻炼。2000年贾亦凡对上海市新闻从业人员的问卷调查发现, 68.5%的人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 35%的人经常熬夜, 21%的人吸烟, 19.5%的人饮食没有规律。面对沉重的工作压力, 记者们对自身健康状况往往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甚至于在“透支健康”, 而良好的生活习惯, 经常性的体育锻炼, 则有助于减少工作压力对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 缓解职业倦怠, 提高效率, 激发灵感。
6、转变观念, 正确对待心理咨询。在我国, 由于心理咨询开展时间不长, 影响也不够大, 社会大众对此还普遍存有偏见。但在西方国家, 心理咨询已深入人心, 人们一旦遇到诸如情感挫折、人际不和、环境不适、人格障碍等问题, 首先想到的就是心理工作者。大多数美国人把接受心理咨询看作自信与富足的象征, 心理咨询已成为其医疗保险的一部分。
德国著名心理治疗大师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曾指出:那些自认为心理健康的人不是真正的心理健康者, 心理健康者正是那些敢于面对心理问题的人。他认为, 心理咨询可在以下方面提供给人们一些支持和帮助:一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避免出现各种情绪问题;二是正确认识自我和周围世界, 避免因错误归因导致种种失败;三是恢复爱的能力, 学会幸福地工作、生活和爱;四是拥有健全的人格, 摆脱自卑、自恋、自闭等不良心态, 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五是摆脱因失恋、丧失信心等造成的痛苦, 教会人们应付挫折的方法;六是提供职业咨询指导, 帮助人们在重大问题上正确独立地抉择;七是帮助人们度过人生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危机, 平安完成人生发展任务。 (8) 由此可见, 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心灵开放的过程, 心理咨询不仅仅防治心理障碍, 更重要的是开发心理潜能, 促进心智发展。
(二) 组织对职业倦怠的干预
1、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纵观当前我国新闻媒体的管理机制, 问题非常突出, 主要表现在:媒体缺乏统一、明确的理念, 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足;行业不正之风比较严重, 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不高, 员工职业荣誉感降低;缺乏灵活、完善的用人机制, 难以做到人尽其才;绩效考评简单, 人为因素大, 有失公平。此种情形下, 接连爆出资深编辑、记者发生职业倦怠而集体辞职的事件也就不难理解了。1997年, Maslach提出解决职业倦怠的根本途径是提升人的价值, 不仅证明自身的经济价值, 还要证明生活质量的价值。目前管理学所强调的“人本化管理”正是在于建立一套完善的以人为核心的激励机制, 改变用人制度的“官本位”模式, 真正实施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 鼓励从业者发挥潜能, 实现自我价值。
2、加强职业培训, 施行职业管理。目前, 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受过高等教育的占大多数, 有的毕业于新闻专业, 有的是非新闻专业, 比例基本持平。许多媒体对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反馈是上手快但后劲不足, 相当一部分非新闻专业毕业生又是在没有经历任何岗前培训的情形下进入新闻行业, 因此无论后续培训还是岗前培训都相当必要。同时, 媒体对员工职业道德的教育也很不够, 即使正规大学的新闻专业也很少设置新闻道德课。近年来一些因新闻职业道德缺失造成的法律纠纷时有发生, 说明在这一问题上是存在漏洞的。另外, 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已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2005年曹鹏博士在《传媒人力资源管理》一文中写道:“新闻职业的年轻化是极有风险的, 年轻化是与新闻工作的职业特点相冲突的, 新闻工作面对的是大千世界, 是高度经验化的职业, 仅仅在业务能力和素质上就需要时间的历练。” (9) “资深”恰恰是新闻行业的宝贵资源, 媒体应想方设法将其利用好。
3、转变领导作风, 真正做到人性化领导。预防职业倦怠要有制度保障, 更需要媒体领导层的人性化作为, 与员工赤诚相见、同舟共济。研究发现, 社会支持是影响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领导支持则是社会支持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人性化的领导作风包含许多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尊重与“爱心”。领导层要善于倾听下属的意见与心声, 尊重他们的人格与个性, 包容他们的缺点, 帮助他们成长进步。要坚持效率优先、公平兼顾, 用人之长、容人之短, 并把下属的成绩看作自己的成绩, 把下属的困难看作自己的困难。要学会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员工采取不同的领导模式。对初入行的年轻人要不断给予引导、帮助, 对有一定阅历和经验的从业者则要学会激励他们解决问题, 特别是对老同志应大胆将工作任务交付给他们, 领导只需行使好监督和考察职责。
4、建立职业倦怠干预机制。职业倦怠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 许多组织机构都不同程度存在这一问题, 对新闻媒体来说, 有必要在组织内部组建“职业倦怠干预中心”, 用以检查、干预和预防职业倦怠。部门人员最好来自不同性别、不同年资、不同部门,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服务精神, 并具备职业倦怠的相关知识。“中心”应定期通过问卷筛查、个别访谈对从业者的职场健康状况进行检查, 重点针对30岁以上女性和40岁以上男性。对严重倦怠者要个别辅导, 根据心理医生的诊断和建议制定相应救助方案, 如安排休假、调换岗位等。有条件的单位可尽量多安排一些文娱活动, 不仅让员工充分享受放松身心的自由, 还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互动交流, 增进群体凝聚力。
摘要:近年来, 我国社会“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突出, 新闻行业亦无例外。身处其间的许多人大多不明原委, 一些人甚至怨天尤人, 或暗暗自责。与此同时, 员工的“不良表现”很少作为组织管理和社会问题引起领导层的关注与重视, 这一现象迄今未能得到有效干预。本文试图从新闻从业人员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成因入手加以分析, 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和干预策略。
关键词:职业倦怠,新闻从业人员,干预策略
注释
1 曹茹《: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研究》, [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 第65页
2 (8) 方建移、章洁《:大众传媒心理学》, [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第376、379页
3 胡锦武《:如何长久保持健康昂扬的状态》, [J]《.中国记者》2005年第12期, 第59-60页
4 杭春燕《:做学习型记者纾解“中期压力”》, [J]《.中国记者》2005年第10期, 第61-62页
5 陈志武《:媒体言论的法律困境---关于新闻侵权诉讼的实证研究》, http://www.sile.org.cn/dis/chn.pdf.
6 Cary Cherniss, Beyond Burnout-Helping Teachers, Nurses, Therapists and Lawyers R ecover from Stree and Disillusionment, Published in 1995 by R outledge Pg.126-133.
7 许若兰《:论情绪管理》, [J]《.理论与改革》2001年第6期, 第83-84页
(一)广泛宣传动员,强化培训作用。按照四川省的总体部署,各级分校组织相关部门采取举行会议、媒体宣传、科技下乡和发放资料等多种方式,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宣传动员。据统计,2011年以来全省农广校共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宣传咨询3680场次,接受农民各类咨询127万人次,悬挂宣传横幅801条,出动宣传车辆426台次,印发宣传资料83万份,发放农业科技书籍18万余册。为了更有力高效地开展冬春大培训工作,各级分校利用启动仪式大力宣传冬春大培训。2012年1月,万源市分校在白沙镇金鸡坪村举行了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启动仪式,带头掀起“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盐源县分校在“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启动仪式上,部署 “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指南,倡议要立足实际,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农业服务,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信息及时快捷地传递给农民。
(二)抓住关键时节,深入基层培训。2011年以来,农广校按照学以致用、实践为主的原则,切实结合各地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节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通江县分校在开展科技下乡助春耕活动中,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并向农民提供经济作物栽培、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共发放各类农业科技资料3000多份,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6期,培训农民3000余人次;水果主产区金堂县在桃树管理的关键时期,县农广校在桃树种植集中区五凤镇金箱村对桃树种植大户开展了两场以无公害水果生产技术为主题的短期培训,种植户边学边实践,不仅解决了桃农之所需,还为他们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深受农民欢迎。
(三)围绕特色产业,大力开展培训。农广校始终坚持“开办一个专业、培育一批带头人、壮大一种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培训思路,把农民科技培训定位在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培养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合格劳动者上。2011年以来,金堂县分校围绕如何管理和使用好“金堂脐橙”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在三溪镇开展了两次脐橙生产管理及留树保鲜、测土配方施肥、果树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培训会,特邀县上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授课,培训果农达1200余人次,现场发放《金三农业快讯》技术资料1300余份;蒲江县分校高度重视猕猴桃产业发展,狠抓猕猴桃种植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工作中坚持“高效、实用、实训”的原则,在该县复兴乡开展猕猴桃实用技术培训38场,共培训4356人次。通过培训,2011年全乡猕猴桃产量同比增产2800吨,总产达7220吨,猕猴桃单项增收5703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690元。
(四)不拘一格培训,注重培训效果。农广校利用“田间课堂”集中进村办班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培训方式生动灵活,学员学习兴趣提高,有利于学员掌握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学习效果明显。2011年以来,渠县、达县、宣汉县、万源县、大竹县等分校由学校领导牵头,组织培训小分队分赴各乡镇,通过科技下乡、科技赶场,利用农民科技书屋、农业科技直通车、技术明白纸等多种形式,把现代农业生产知识、技术、信息送到农民手中,共培训农民10万人次,辐射带动周边农户70多万人;南江县分校采取理论和实践、集中培训和分类指导、室内讲解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在东榆镇槐树村开展生猪养殖、大棚蔬菜栽培、沼气工等实用技术培训91期,受训人数达4320人次。目前,全村已成立蔬菜、生猪、土鸡、农机6个专业合作社,社员达882人;发展大棚蔬菜121亩;培育土鸡养殖专业户32户、散户108户;建立生猪养殖小区3个,发展生猪养殖大户26户,有力地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
【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推荐阅读:
非银行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09-10
金融机构介绍06-02
金融机构征信09-22
涉农金融机构10-29
金融机构责任合规09-15
金融机构管理规定06-19
金融机构信誉度09-21
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10-18
金融机构管理课后答案11-12
互联网金融培训机构:互联网金融培训平台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