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提升网络舆情处置能力对策研究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受众进入一个全新的“自我”媒介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媒介上自由发声、自我表达, 个性化的参与和互动让纷繁复杂的信息在全新的场域中彻底释放。信息就在拇指按动的瞬间以微博、微信、帖子和视频等各种形式在网络上呈现。这种媒介信息便捷性、及时性、开放性等特点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 受众通过这种有效的传播形式, 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收集、报道、传播、评论, 实现了信息在自媒体间的顺利流动。

一、自媒体时代的双重特征

(一) 事实真相的澄清和底层民意的彰显

广大受众关心时事政治和国家事务的强烈热情被自媒体点燃。人们关注的热点从衣食住行到社会百态, 从治国方略到内政外交, 已经形成传统媒体以外的强大舆论场所。人们借助自媒体力量随意发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甚至在网上集结强大的社会力量为弱势群体主持公道, 对存疑事件公开曝光, 对问题官员检举问责。由此看来, 自媒体为广大受众开辟了“草根问责”和民意表达的新渠道, 同时也承载着社会公道和爱心正义, 传递着主流价值的社会能量。

(二) 众声喧哗的嘈杂景象

自媒体时代又被称为“人人麦克风”的微时代。自媒体的便捷性让受众感觉自己的声音在网上也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大量不负责任的造谣惑众, 恶意煽动、蛊惑青年人的言论在网上随处可见。甚至对公众人物展开群起而攻的人肉搜索。“网络推手”“网络水军”“网络爆料”一时间也成为网民关注和追随的焦点。逐利化、无序化的自媒体时代呈现出众生喧哗的嘈杂景象。大量影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言论走红网络的同时, 引发了社会道德的滑坡。网络暴力成为自媒体时代的有一个标签。自媒体这把“双刃剑”带来了舆论格局的根本性转变, 由于“把关人”的缺失也使得传统的媒介政治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

二、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存在的问题

地方政府面对舆论格局的转变, 尤其是在自媒体带来的强大压力之下, 应对变化莫测的网络舆情时已经在制度机制方面作出调整和转变,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一些党政干部对于自媒体环境下的负面网络舆情仍然束手无策, 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得不引起反思和重视。

(一) 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宣传模式老套, 技术落后

在自媒体时代, 公众获取信息渠道的更加多元, 途径更加便捷, 地方政府失去了对舆情的掌控。而有些地方政府仍然按照原有的“大宣传”“强灌输”的宣传套路, 公众自然会对过于形式化的新闻发布产生反感。有些新闻发布会发布时间和发布内容都难以满足公众需求。尽管有些地方政府开通了政务网站、政务微博和微信, 但是在信息的更新和回复方面与公众期待存在较大差距。一些政务网站采用机器自动回复的模式, 致使一些群众反映的问题石沉大海, 长期得不到回复, 甚至出现答非所问令人啼笑皆非的神回复。

舆情监测技术还非常落后。目前, 有些地方领导非常重视舆情监测工作, 聘请舆情分析的专业人员或请专门做舆情分析的机构进行舆情监测。可是大部分地方政府对舆情监测还处于认识的初级阶段, 对舆情检测技术还不够重视, 或者有些地方政府由于财政的限制拿不出专项资金对舆情监测技术进行升级换代。这就造成信息管理滞后, 舆情预警形同虚设的局面。当舆情危机已爆发, 即使政府部门用最快的速度进行传统的人工信息分析, 这二者之间的时间差, 足以使网络舆情危机在短暂的时间内呈现病毒式传播。

(二) 网络舆情应对单打独斗, 未形成合力

传统的舆情应对总是把宣传部门挺在第一线, 而在舆情爆发的第一时间, 宣传部门并未对事件进行全面调查与了解。如果舆情事件涉及很多技术问题, 宣传部门的解释更是难以做到精、准、全。这就需要涉事主体的技术部门在第一时间把事件的技术性问题搞清楚, 宣传部门配合技术部门将事件发生情况公之于众。大多数网络舆情事件都涉及多个主体, 多个部门, 回应主体也向多元化发展。不同部门之间回应内容、时机、技巧、态度千差万别, 各个主体的回应稍有不慎便会损伤整体回应效果。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 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协商, 确保回应的信息准确一致。

(三) 个别领导干部缺乏基本媒介素养

有些领导干部由于缺乏基本的媒介素养, 雷人雷语频频出现。甚至很多领导干部害怕自媒体, 将它与“找事、生事、添乱”划等号。虽然传统的打压舆论的方式——“封、捂、堵、压、瞒”得到一定改善, 但是诸多舆情事件的爆发都跟领导干部媒介素养不达标有直接关系。

所谓媒介素养, 就是指在纷繁芜杂的媒介信息面前呈现出来的信息选择判断力、信息理解阐释力、信息研判评估力、信息创造传播力以及对信息的质疑与反思的能力。正如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言:“谁掌握了信息, 控制了网络, 谁就拥有了世界。”领导干部不仅要善于运用自媒体获取信息和知识, 同时选择判断信息、研判和评估信息的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积极引导主流舆论, 整合社会民意, 通过有效的媒介运作和媒体公关来不断提高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三、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处置能力的对策

(一) 加强地方政府舆情收集、研判、处置能力

随着舆情工作日趋常态化, 这就要求地方政府把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研判纳入日常业务工作, 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加大舆情的监管力度, 对信息发布者的价值观念、身份角色、情绪立场、动机目的等进行合理分析和评估, 及时发现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 辨别信息真假, 有效规制网络谣言。同时, 要把握好舆情发展的总体态势, 进而正确预测舆情发展趋势。

(二) 加强领导, 形成网络舆情应对合力

自媒体的到来要求各级政府都应该积极适应网络时代公开透明的舆论环境, 彻底改变看待新媒体的传统思维方式。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组织领导, 明确工作职能职责, 建立与宣传、公安、主流网络媒体的沟通机制, 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合力和良好局面, 促进网络民间力量与政府力量的良性互动。

(三) 创新宣传模式, 形成有效的网络舆论阵地

随着视频直播网站的广泛应用, 政务宣传模式从原来的“两微一端”逐渐演变为“两位一抖”, 即微博、微信加抖音。大量官方抖音账号在抖音上不断涌现, 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这种通过短视频宣传政务、科技、国防等信息的宣传模式给广大受众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比如, 关注度极高的政务抖音账号“四平警事”是四平市公安局创办的对民众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的平台。宣传干警通过自导、自演一些短小精悍、幽默风趣的视频对民众进行普法教育, 这种新的形式受到大家的热烈追捧, 完全颠覆了传统的隔空喊话式的普法宣传模式, 有效占领了网络话语权和网络舆论阵地。政务微博和微信开创了官民交流新模式, 地方政府应该积极采纳有效回复和及时办理网民留言, 对网民诉求高度重视, 及时化解, 防止舆情事件扩大化, 推进网络规范运行, 打通“两个舆论场”, 通过专业、及时、有效的舆情应对不仅达到化解舆情的目的, 同时兼顾地方政府的形象再造和公信力的有效提升。

自媒体时代, 整个社会呈现出社会的快速转型、体制的双向转轨、思想观念的急剧变迁和社会矛盾的日益凸显的社会形态。这种空前开放与透明的舆情环境对各级政府而言, 既是一种机遇, 也是一种挑战。如果网络舆情能够正确恰当运用自媒体等工具, 将对其产生积极作用。反之, 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会大打折扣, 最终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 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在舆情研判、政策解说、思想沟通、情绪疏导、矛盾化解、谣言应对、议政谏言等方面下功夫, 积极传递正面能量, 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

摘要:随着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体的广泛应用, 网络舆情等突发事件的治理也给地方政府提出了严峻挑战。地方政府在治理过程中出现了宣传模式老套, 技术落后;舆情应对单打独斗, 未形成合力;个别领导干部缺乏基本媒介素养等问题。因此, 加强地方政府舆情收集、研判、处置能力;加强领导, 形成网络舆情应对合力;创新宣传模式, 形成有效的网络舆论阵地是破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自媒体,地方政府,网络舆情

参考文献

[1] 尹文嘉, 李紫琳, 苟晓朦, 张顺灵.自媒体时代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策略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1) :146-150.

[2] 魏永清, 杨玉珍, 朱振方, 任敏.自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策略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3) :191-197.

[3] 严旭.自媒体时代领导干部应对网络舆情的障碍及其解决方法探究[J].商, 2014 (30) :199.

[4] 陈荣香.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对策分析[J].领导科学, 2011 (29) :22-23.

[5] 周小倩.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点及应对策略[J].新闻知识, 2015 (11) :47-48.

上一篇:浅谈粒子群算法的应用下一篇:论责任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