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文素养及音乐感知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声乐教师,长期在教育岗位上接触各类艺术学生,渐渐感到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专业技术,还需具有较深的个人修养和文化内涵。教师,不但要明确“弘扬传播人文精神”的定位,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素养,一个歌者没有人文素养,他的歌声必然是没有灵魂的,自然也称不上美妙的声音,观古知今,能将声乐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歌者必然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音乐感知。这就需要教师多认识一些东西,多了解一些东西,尽可能地让所教的作品融进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而奉献给学生。否则就不能胜任这一光荣、神圣的使命。

1 观念与定位

德国教育家李特认为:“科学给人以力量,有助于我们去掌握方法,而人文教育则决定目的和探索人类的终极目标”。

有学者警告:一个国家如果忽视或轻视人文教育,必然导致整个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衰退,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也就是说,人文素质教育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精神塑造,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人文教育涉及人类文化的广泛知识领域,但就学科范围而言,它仍然有自己的核心学科,这就是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类学科。音乐是人类对情感世界探究的外在反映,是对心灵世界深刻精妙的揭示,毋庸置疑,音乐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位优秀的声乐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明确这样一个定位:专业技术的演唱固然有愉悦、鼓舞民众的功能,但核心是弘扬、传播人文精神。一首好的歌曲最终打动人的不是精湛、准确无误的技术技巧,而是演唱者内心的表达及呈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每首声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情绪、经历,所要传达出的情感,通过演唱者深入研究、准确把握,运用各自独特的见解而演绎出来。听好的音乐如沐春风心旷神怡,引发人们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力量。我们教师在训练学生技能技巧时,首先带领学生进入音乐,走入作品,用音乐愉悦他们年轻的心,提高品味,陶冶情操,使之得到滋养。还是那位女生说的好:音乐打开了另一扇窗。音乐的确是一扇明亮的窗户,窗外有无限风光。

2 从生活中汲取养分,提高人文素养

学院派的声乐学习都是在老师颇具个性化的身传言教的标准来打造自己的音乐技能和技巧。常常会产生这样的倾向:重演唱技能,轻文化修练,重西洋音乐,轻本土艺术。这里只是指出这一现象存在,并非有所褒贬。声乐演唱只讲技术、缺乏人文素养体现,这样的音乐是有缺陷的。音乐是情感的表达,是歌者的文化底蕴与技术的完美结合。用音乐来感动自己,感染听众。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现实生活中找到根基,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努力提高歌者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不是“技巧”,也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价值观”和“人生哲学”,从精神层面上来看,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

人文素养是从生活中炼化出的基本“德性”。

人文素养与技巧和能力不同,与人文知识也有着关键的差别。有些人拥有较多的人文知识,但不一定就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工具、手段,是可以量化的;只有当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于他的生活与行为中,才能称之为素养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脍炙人口,琵琶女的形象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琵琶女“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叫善才服,妆成每叫秋娘妒。”通过刻苦训练,琵琶女的琴艺不可谓不高,能力不可谓不强,表现不可谓不好,但她高超的技艺带来了什么?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蓖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看来,琵琶女琴艺高超,姿色出众,厮混于风月场所,她的技能和美丽只不过是“年少”们寻欢作乐的工具罢。这里,我们看不到什么可称为“人文”的东西,也谈不上什么艺术精神。对琵琶女以及那些“五陵年少”说来,他们的确太年轻,琵琶女无非是以卖艺为生的青楼艺妓,“年少”不过是些富家子弟小混混。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春来颜色故。”

年老色衰,琵琶女的悲剧结局在情理之中。

琵琶女高超的琴技真正融会人文精神并得以充分展现,是其沦落后与江州司马相逢于浔阳江头:

“今夜闻君琵琶语,犹听仙乐耳暂明。”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显然,从年少到年长,琵琶女的演奏发生了质的飞跃,从本质上看,这种飞跃不是技能技巧的飞跃,而是精神层面的飞跃。琵琶女经历了人生种种磨难,饱尝了世态炎凉,她的人生态度,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质的改变,她的演奏已不是当年的逢场作戏,而是因生活的不断积累而升华,她的音乐是她内心世界的宣泄,渗透进真挚的情感,足以让闻者如听仙乐,产生强烈共鸣。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当然,演者和倾听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境,以及相同的遭遇和审美情趣,也使这场音乐盛宴成为必然。

一千多年前的琵琶女和现代音乐人已没有多大可比性。今天,社会的发展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但贴近民众,领悟人生,从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内化为自身的人文素养,不论时空如何转换,对每个艺术教育者都是必须的。

把生活的积累沉淀下来,注目一下民事民生,掂量一下肩负的社会责任,让我们的音乐多一些活力元素,让我们的音乐教育多一些人文精神。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 从文学中汲取养分,提高感知及想象能力

德国著名作家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9~1860)把音乐认为最高的艺术。他认为:其他艺术只能表现意象世界,而音乐则为意志的外射。图画所不能描绘的,语言所不能传达的,音乐往往能曲尽其蕴。它的节奏起伏,音调的宏纤,往往恰合人心的精微的变化。

无独有偶,台湾著名文化人龙应台对文学做过这样形象的比喻:湖岸上有一排白杨树,这一排白杨树当然是实体的世界,你可以用手去摸,感觉到它树干的凹凸的质地。这就是我们平常理性的现实的世界,但事实上有另外一个世界,我们不称它为“实”,甚至不注意到它的存在。水边的白杨树,不可能没有倒影,只要白杨树长在水边就有倒影。而这个倒影,你摸不到它的树干,而且它那么虚幻无常:风吹起的时候,或者今天有云,下小雨,或者满月的月光浮动,或者水波如镜面,而使得白杨树的倒影永远以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深浅,不同的质感出现,它是破碎的,它是回旋的,它是若有若无的。但是你说,到底岸上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还是水里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然而在生活里,我们通常只活在一个现实里头,就是岸上的白杨树那个层面,手可以摸到、眼睛可以看到的层面,而往往忽略了水里头那个“空”的,那个随时千变万化的,那个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倒影的层面。

龙应台讲的是文学,但我觉得用来比喻音乐更为恰当。音乐就是水面上白杨树的倒影,不但是意象世界,还是意志的外射。

对声乐演唱者说来,技术技巧再好,没有音乐的感知是不能打动听众的心,就音乐感知而言,感知摸不着也看不见,就像水里头那个“空的”,那个随时千变万化的,那个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倒影。

感知需要培养,需要深化,需要方法途径。

我比较喜欢唐诗宋词。我国许多文学家,美术家和音乐家都从古诗古文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我认为,作为一个声乐演唱者来说,多读点诗词对培养自己的音乐感知是很有好处的。

唐诗中有一些诗歌直接描绘音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以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显露,把乐声渲染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历来是被人赞叹称道的感知。

再看另外一首唐诗,李贺《李凭箜篌引》,这样正面描绘乐音: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玉石的崩裂,凤凰的鸣叫;带露荷花的悲抑,盛开兰花的微笑。诗人们丰富而神奇的想象能力让人惊叹,旋律节奏可以耳闻,可以目睹,予人以神形兼备的感知。

女娲补天处石破天惊,秋雨倾泻;神山中老妪感动,鱼蛟跳波起舞。节奏旋律如此出神入化,浮雕般出现眼前。而倚树难眠的吴刚和露湿的寒兔,正是乐音静静的休止符。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马尧斯(C..S.Myers)做过一个实验,把听音乐者分为四个类型:

1)主观类,这一类人专注重音乐对于感觉情绪和意志的影响。比如听者会说:“我仿佛想倒卧下来,顺着水流去。”“仿佛是临死时的情境,我觉得生命向外流出。”

2)联想类,这一类专注意到音乐引起的联想。比如听者会说:“我仿佛坐在皇后的的大厅里。一位穿红衣的女子在拉琴,另一位女子在对着琴谱唱歌。那位拉琴者面容很凄惨。”

3)客观类,这一类人专门拿一种客观的标准来批评音乐本身的技巧。他们会说:“我觉得第二号角的声音太洪亮,琴声不够清朗。

4)性格类,这类人把音乐加拟人化,乐调都各有各的性格,有的是快乐的,有的是悲惨的,有的是神秘的。

马尧斯认为,音乐家大多属于客观类,这是由于训练的影响,他们平时注意力偏向技艺方面,于是把情感和联想都压抑下去了。

音乐家们理智的客观态度无可置疑,技艺技巧是那棵看得见摸得到的白杨树,但如果还能关注那水中的与我们心灵直接观照的倒影,比如情绪和意志,比如联想,比如性格特性,岂不更美好?

当代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先生说:“站在演出舞台,我就无暇他顾,什么也不想了,唯一的念头是如何让我的‘小鸟’唱出最美妙动听的歌来……”

全身心的艺术投入,激情奔放的情感,良好的音乐感知,丰富的想象,正是杰出艺术家的成功秘诀。

扎实的专业技巧和技能是一切表达的基础,优良的人文素质素养是表达的灵魂。

4 总结

贝多芬在谈到自己的《庄严弥撒》时说过:“出自心灵,但愿亦能到达心灵。”言简意赅表达了音乐的极高境界。笔者认为:一位音乐家要能“出自心灵”并能打动听众“到达心灵”,第一要找准角色定位,即以“弘扬传播人文精神”,关怀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为最高目标,并为这一目标而终身努力。第二,从生活历练中汲取养分,不断“沉淀”,内化良好的人文素质。第三,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产,音乐人要善于从优秀的文学作品等中汲取养分,提高自己的音乐感知能力及想象能力。

摘要:艺术院校专业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更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不断开拓文化视野,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从文学中寻找源泉,培养良好的音乐感知和想象力,让音乐表现得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观念定位,人文素养,音乐感知,想象能力

上一篇:涡轴8F发动机喘振故障浅析下一篇: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艺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