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2022-1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该疾病主要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到损伤而造成血糖超出正常范围, 对患者肌体的各种组织造成了慢性损害及功能性障碍,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且由于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 因此, 在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模式以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是至关重要的[1]。为了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作用, 现对2014年9月—2016年9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2例患者进行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已确诊为糖尿病并自愿参与该次研究[2]。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全程组各41例。其中常规组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2∶19;平均年龄为 (48.73±2.14) 岁;平均病程为 (5±1.25) 年。全程组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1∶20;平均年龄为 (48.81±2.13) 岁, 平均病程为 (6±1.24) 年。对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精神疾病的患者予以排除, 经对比,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 即教育时间无限制, 对患者提出的疑惑进行详细解答。全程组患者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即通过成立护理小组, 对患者进行入院教育、心理教育、饮食教育、运动教育及用药教育。 (1) 寻找专业知识扎实及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营养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师成立健康教育小组, 并针对各科室人员的职责及协调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2) 通过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病例资料进行详细了解进行全面评估, 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患者入院时, 可向患者介绍治疗区域的环境及责任医生和护士等, 并以宣传片及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的形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3) 由于糖尿病病程长, 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焦虑、烦躁、不安等负性情绪, 不仅加重了病情的发展, 也不利于临床治疗效果。因此, 可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 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4) 控制患者体内总热量的摄入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应鼓励患者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及粗粮等, 且应按时按量, 餐后应保持轻度的饥饿感, 严格限制盐及酒类的摄入。 (5) 运动疗法能有效的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并改善心肺功能及促进全身代谢, 并使患者的体重保持在正常状态。患者应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运动时间应在餐后30 min为宜, 每周锻炼3~4次最为适宜, 为20~30 min/次。 (6) 指导患者服用降血糖药物的时间、方法及如何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教会患者及家属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剂量和方法。并指导患者面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餐前和餐后2 h的血糖值。 (2) 对比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及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3项均通过该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 总分为100分, 70分以上为合格, 70分以下为不合格。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用表示, 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 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各时间段的血糖值均优于护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且全程组患者在护理后各时间段的血糖值优于常规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与护理前比较, aP<0.05;与常规组护理后比较, bP<0.05。

全程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及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注:与常规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糖尿病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 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 在晚期后可合并其他并发症, 因此, 应做好对糖尿病患者的早期防治工作。而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对患者实施教育工作, 使人们能自觉采纳有益于疾病治疗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从而降低对健康不利的影响因素。目前, 临床上多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模式, 但由于该模式较为被动, 缺乏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效果比较局限[3]。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则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较常规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1) 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及对其不良习惯的纠正, 可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病情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2) 全程健康教育的实施鼓励家属也能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在提高家属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和管理能力时, 也满足了患者的归属感。通过调动家庭成员的支持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提高治疗效果。该研究结果显示, 虽然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血糖值均优于护理前, 但全程组在护理后的血糖改善情况更优于常规组, 且全程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及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

综上所述,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有着极好的临床作用, 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 对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及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有着积极的作用, 值得广泛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2例进行研究, 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全程组各41例, 就常规健康教育模式 (常规组) 及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全程组) 在护理前后的餐前及餐后2 h的血糖值及疾病知识掌握、自我管理合格率和对护理效果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值均优于护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全程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血糖值优于常规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全程组患者在护理后对疾病知识、自我管理的合格率及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使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值,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及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值得应用。

关键词:全程健康教育,糖尿病,临床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东梅.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28) :386-387.

[2] 张亚玲.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 (21) :231-232.

[3] 马静.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 (23) :2169-2171.

上一篇:餐饮业企业如何在营销互动中实现体验营销下一篇:新形势下美术专业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