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22-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探析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弘扬法制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就为今后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指明了方向和着力点。本文从法治文化的基本范畴入手,分析了我国法治文化的现状,并提出了构建法治文化的途径。

[关键词]法治文化 现状分析 构建

一、法治文化的基本范畴

1.法治文化的含义

法治文化是有关法律的物质成果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包括人们的法律心理、法律理念。法律心理是人们对法律物质成果的非理性认识,包括对法律物质成果的情感、信仰和期待等。法律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物质成果的理性认识,包括对法的权威、本质、价值以及法与社会关系等的自觉看法。法治文化是法律文化发展的近现代阶段,最早形成于近代西方。从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来看,法治文化是以繁荣的商品经济、发达的民主政治和市民社会为前提,以权利、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意识为基本构成要素,以主权在民、宪法法律至上、保障人权、监督制约、依法行政与公正独立司法等价值理念为核心内涵,并且包括社会普遍的稳定的守法、信法、护法、用法等心理态势的法律文化。

2.法治文化的功能

法治文化作为一种观念意识、行为准则和观念文明,具有一种特殊的渗透力量,是推动民主法治进程的巨大的内在动力。可以把它描述为法治文化对于人们参与社会法治生活的“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人们思维认知上的文化解读力。我国是个成文法国家,每一部法律都体现为一种制度上的统计和安排,也就是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运转制度化、规范化。人们如何理解它、解读它,直接影响到对它的执行,影响到按照这种秩序生活的规范程度。法治文化首先要在人们对于法律法规的理解和领会上起到推动和强化作用,才能保证每个公民的法律素养的提高,保证法律被人们所普遍接受,成为社会的公共行为规范和准则。

二是强化人们自身行为上的文化约束力。法律是一种制度化的规范,必须通过人们理念上的自觉接受,外加社会以及约束力才能完成。社会公共约束力有两个层次,一是来自国家机器的外力约束,如政府的依法行政、司法机构的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等;另一个来自包括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在内的文化约束力,后者作为法治文化的特殊功能,不断地把守法观念内化为公民的个体思想。又将这种个体思想汇聚成一种社会价值取向的主导潮流,反过来影响并规范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法治文化培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发挥这种特殊的约束力,同国家机器外力约束共同构成法治进程强大的推动力。

三是强化人们对待法律生活的文化判断力。法治文化一旦形成,可以引导社会公众按照法治理念和精神,对社会、经济乃至政治生活做出文化判断。法治文化观念既可推动人们对法律的认识、理解和接受,也可以在法律作为一种制度存在不足时,可以把法律作为一种理念和原则来处理好各项事务。在这样情况下,由法治观念和法律理念为内核的法治文化的判断力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律作为一种制度欠缺,成为推动法治进程的一剂高效“润滑剂”。

二、我国法治文化的现状发析

翻开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父子、夫妻、长幼、君臣之间的尊卑秩序森严,父权、夫权、族权、君权具有强大的权威。这种社会政治结构辅佐以儒教为主兼容道教、佛教的文化体系,便孕育了“皇权至上”、“君贵民贱”、“重权轻法”、“重情轻理”、“重义轻利”等一系列人治思想,宗法文化传统,孙中山主张“以宪治国”,认为“国家宪法良,则国强;宪法不良,则国弱。强弱之点,尽在宪法。”但孙中山的主张并没有超脱传统人治文化的框架,把国家的希望寄托在一批有德有能的人身上,他所设计的“五权宪法”也不过是德才兼备之人治理国家的工具。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逐步明显,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民间组织的生存、发展环境不断宽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西方法律文化介绍和传播工作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但从现实角度看,首先,我国仍然继承着传统中国遗留下的法律心理,出现远离法、轻视法、不信任法、甚至畏法的现象。这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遗留下来的“忍”、 “克己”、“中庸”的心理,正如刘作翔教授所言:我们无法把法律传统同法律心理划等号,但从法律传统所具有某些特征来分析,它与法律心理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西方法律文化的影响,对现代人们的法律观念的转变和更新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一些人树立了较为系统的法律观念;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法律监督观念;以秩序、自由、正义、民主和效益为目的的法的价值观念,等等。但由于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一部分人仍然存在法即是刑的观念、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理法观念、情大于法和权大于法的观念,这些观念至今仍然不同程度地影响关着人们的行为方式的选择。

三、构建我国法治文化的途径

1.为法治文化提供良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

传统法律文化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法治文化以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发展的现代阶段)的发展为根本动力。市场经济环境下,“经纪人”对自由、平等、权利、规则有着一种天然的狂热和追求,对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具有高度的理性和对权力制约的冲动;自由、平等、竞争、统一的市场环境反过来又能够促进社会关系从血缘到业缘、从身份到契约、从依赖到独立、从封闭到开放的转换,促进现代商人队伍和经济性社会团体的发展和壮大,促进平等交往、自由交换、与政府有良好沟通机制并排斥其不正当干预的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完善,促进自由、平等、权利、理性等法治观念在市民头脑中的根深蒂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和法律文化都是上层建筑中的有机构成要素,但政治在上层建筑中处于主干地位,对法律文化具有很强的制约作用。专制政治决不允许法治和法治文化的生成和存在。法治文化是民主政治长期实践的产物。“一切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因此,只有以人民主权、权力分立和制约为内涵的民主政治才能生成权在法下,法律至上、保障人权、监督制约公权力、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法治实践和法治文化。

2.加强对中国法治文化的研究和普及工作

首先,需要加强对中国法治文化的研究工作。近些年来,学术界关于法治文化的著述已不在少数,可谓成果颇丰,但由于中国法治文化的缺乏,对法治文化内涵的研究基本都是以西方的法治文化为坐标的。一个国家的法治思想只有是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只有是“本土的”,才可能为大众所接受。西方的法治文化需要一个中国化或民族化、“本土化”的过程。中国的法治文化的内涵到底是什么,还需要学术界在对西方法治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合理成份、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以及其他文化形态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自觉地理论构建。

其次,在弄清中国法治文化的科学内涵后,要加大对法治文化理论的普及。古希腊的伟大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论述法治时皆强调,为了使全体公民遵守法律,国家必须加强对国民的教育,加强对国民守法观念的培养。法治教育的内容不单单是法律知识的宣传,更重要的是法治观念的启蒙。从1986年开始,中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对全体国民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普法活动。但是,在活动中一直把重点放在对现行法、特别是对实体法的知晓和遵守上,没有把法治观念的培育放在首要位置,造成许多国民只单纯掌握了零星的法律知识,而没有真正了解法律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法律文化。如果说,从“一五”、“二五”“三五”普法所实践的“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到“四五”普法“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目标提出是普法工作理念上的一次飞跃,那么,法治文化所构建的人们思想和行为上的守法准则更是普法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从增强法制观念到提高法律素质,再到全社会共同的法治文化的形成,应该成为从“一五”到“四五”,再到“五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普法工作的重要的内在脉络。当然,法治文化理论普及的途径也不能仅仅是对法治观念的传播,更重要的是通过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等良好法律实践的教育活动,增进国民对诉讼的信任和期待,培育国民对法律的信仰心理。在法治文化理论的普及过程中,要处理好其他文化形态与法治文化的关系。一是要注意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批判。没有对旧文化的批判,新的法律文化就难以真正确立起来。通过批判,使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糟粕成为一种“恶”,从而使人们形成自觉抵制这种落后文化的心理和习惯。二是其他文化形态要保持与法治文化立足点、价值趋向等方面的一致性。如法治文化以个人为本位,以自由和正义的统一为价值趋向,那么,在国民中就不宜提倡集体主义精神和轻讼、厌讼的道德观念。在实行法律与道德分离的法治社会里,这点是应该容易做到的。三是要正确处理好法治文化与道德文化的地位关系。如果是以“依法治国”来表达法治的话,就表明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最高准则,道德只能服务于法治文化。

总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能否建成法治国家的关键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发展程度。法治文化与法治国家的建设具有根本性和战略性。因此,我国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确保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张波.论法在中国法律文化的多样性及中国特色法治文化的生成[J].南京社会科学,2001.

[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4]齐艳苓.法治文化及其培育探析[J].理论与探索,2007,(6).

[5]赵学昌.试论法治文化的培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作者单位:辽宁辽阳技师学院)

作者:郭 玲

第2篇:全球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发展而牵导出的历史现象,发达资本主义至今仍是当代全球化的主导力量。但是,社会主义与全球化进程绝非相斥、相悖的关系。早在一个多世纪前,马克思就以“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全球化的特点和本质,开掘出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以及社会主义的“全球性”价值与意义。20世纪七八十年代,邓小平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和途径置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中加以审视,考虑中国的命运,设计中国的未来,从而创造性地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全球化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了矛盾、挑战和机遇。只有充分认识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选择和建构合理的发展战略,才能在全球化进程中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向前进。

关键词全球化世界历史理论全球性思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宋士昌,1946年生,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李荣海,1955年生,中共聊城市委党校教授。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的发展潮流与客观趋势。作为具有覆盖世界意义的恢宏实践进程,全球化不仅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格局,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国家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社会主义不是封闭性产物,而是在世界历史的深化中所形成的理论、实践与制度。从历史观的高度看,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与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社会主义价值与“全球性”意义有着内在契合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年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对全球化的参与过程。在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初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中国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现代化进程,从而取得了辉煌的进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将会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多变的态势。如何适应全球化发展的特点,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从而在新世纪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这是中国面临的极富挑战性的重大课题。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全球性”意义

作为描述世界范围深刻变化的概念,全球化是指人类不断跨越民族、国家的地域界限,超越制度、文化的障碍,而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历史发展进程和趋势。全球化的形成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的扩张有着紧密的联系,属于同一过程。以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为标志的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强烈刺激了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和资本输出,促进了世界贸易,拓展了世界市场,从而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不仅全面启动了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挺进世界的步伐。到19世纪末,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最终得以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市场的拓展和资本流通的加速,全球化具有了当代意义。其特点是:首先,凭借现代科技提供的通讯与交往的手段,人类交往的时空约束逐步被打破,全球化不再是模糊的推理和朦胧的感觉,而是转化为人人可以感知的事实与自觉实践行为。其次,随着市场、贸易、资本的扩张,世界已构成错综复杂的经济网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俱损俱荣”的联动效应。再次,全球化内容日益丰富和多样化。虽然经济全球化仍不失为主角,但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以交流、碰撞为特点,亦构成全球化内容的深刻部分。恰如英国学者J米特尔曼所说:“全球化的概念是相互渗透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英〕J米特尔曼:《全球化的挑战:在边际上的生存》,《第三世界季刊》〔英〕1994年第3期。由此,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全球化更是以咄咄逼人之势改变着世界的格局。

面对来势凶猛、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进程,社会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社会主义在全球进程中的命运等一连串问题,也自然引起人们的思考。事实表明,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发展而牵导出的历史现象,发达资本主义至今仍是当代全球化的主导力量。但是,社会主义与全球化进程绝非相斥、相悖的关系。社会主义本身即是在全球性视野中所诞生的理论体系,是在世界历史的推进中展开的实践过程,是在当代全球化浪潮激荡、砥砺中运行的社会制度。早在一个多世纪前,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马克思、恩格斯,就以“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全球化运动的特点与本质,从错综复杂的世界关系脉络中开掘出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并进而论证了社会主义的“全球性”价值与意义。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解,“世界历史”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冲击性拓展中形成的人类实践现象。资本主义产生之前,人类历史只是“民族历史”。资本主义出现之后,私有制的发展达到极致,资产阶级对利益的追逐心理也膨胀到无度状态。由于交往的扩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不同形式所进行的扩张,客观上把更多的国家强行纳入“世界历史”。资本主义在攻击性发展观的牵导下,凭借资本的渗透和市场的扩张本性,促动了“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化与展开。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世界历史”的表现,是“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状态和格局被打破;“世界历史”的动因则是“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由此开创出的人类发展新趋向,即是“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页。

“世界历史”或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与实践展开的条件。社会主义不是封闭性产物,而是在“世界历史”的形成中逐步发育成熟的。马克思通过对“世界历史”的剖示,透过生产的社会化和市场的扩展,看到了社会主义的未来,看到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的视野内,“世界历史”或说全球化的趋势,在根本上是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的。这可以从多个层面加以理解。其一,社会主义是在充分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基础上产生的科学理论与实践。资本主义的出现,世界历史的形成,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不同国家的发展寻求社会历史的普遍规律提供了条件。这正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立足点,也是对空想社会主义实现伟大超越的根据之一。其二,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创了世界历史,并通过资本的国际化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落后民族不再脱离现代世界而孤立生存,成为和资本主义“同时代的东西”,这就为落后民族提供了一个发展机遇,使其“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31页。从世界历史观点来看,落后国家虽然没有经过标准的资本主义形态,但由于资本主义的扩张,使落后国家处于资本主义体系的深刻影响之中,同样经受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种种磨难,在落后的国家内部也产生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同时,资本主义对落后国家的扩张和掠夺,亦在落后国家显示了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从而使其对社会道路的选择方面有了规避和跨越资本主义的意向。这充分表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为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拓展了空间。其三,从资本主义灭亡的根源上分析,世界历史强化、扩展、转移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从而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胜利聚集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出全球化创造了巨大物质文明的同时,又揭示出这种文明的巨大发展与狭隘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认为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8页。这就导致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危机,进而引发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冲突,最终导致无产阶级用革命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从“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全球化进程虽没有销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但资本主义却可以在全球化中转移自身矛盾,由此延缓它的存在。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则将以其历史逻辑的力量开始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孕育、萌发和成长,社会主义在全球的胜利也将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其四,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指出,共产主义不可能是地域性的,它必须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因此,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7页。在他们看来,共产主义不可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6页。其内在根据在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把世界各国以及无产阶级联系在一起,各国的革命也逐步成为“世界历史”中的主要内容,从而具有全球性性质。“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以致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国家发生的事情的影响。”“因此,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1页。显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野内,世界历史概念或全球化概念已成为一个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综合性范畴。

由此可见,全球化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产生与发展的逻辑前提,为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开展、实现过程提供着历史舞台和条件,“世界历史”与社会主义有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当代的全球化现象,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逻辑延伸。因此,我们应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来把握和参与全球化进程。当代的全球化有着资本主义主导的特点,西方有些政治家、思想家也确实把全球化理解为“资本主义化”、“美国化”,力图在全球化中把世界引领到资本主义轨道。对此,我们当然要有所警惕,但这决不能成为社会主义抵制全球化的理由。社会主义只有积极置身于全球化进程之中,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并锻炼出自身的时代性品质。

二、邓小平的全球性思维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

20世纪一个令世人瞩目的事件,即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的确立。它以无可辩驳的力量验证了马克思、恩格斯伟大理论创造的科学性与历史价值,为20世纪乃至未来人类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容。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在列宁正确分析世界历史进程中帝国主义发展固有特点基础上形成的。通过在全球化背景中寻找到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点,社会主义才把握住自身产生的契机和空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迫于内外压力,列宁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的发展模式。一旦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列宁果断地改变战略,把社会主义发展的途径、目标放置到全球化进程中进行思考,于1921年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列宁设想,以市场、商业为基础,通过发展“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大力吸收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吸引资本主义的技术和资金,利用资本主义企业的管理方式规范社会主义的企业。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逐步在管理和经济发展措施上与世界接轨,为社会主义融入全球化进程奠定了基础。遗憾的是,列宁逝世之后,其有益探索没能很好地延续下去,而是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推行“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由此走上了孤立发展的道路。这种背离全球化趋势的极端发展模式,尽管在一定特殊时期对社会发展也能产生刺激作用,但同时也潜伏下经济结构失调、体制活力不足等隐患。苏联封闭性发展模式的弊端在后来的发展中日益浮出水面。由于片面强调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否认市场经济的客观价值,游离于全球化浪潮之外,致使苏联在日益激烈的世界性竞争中渐呈颓势。这也是苏联后来政局动荡、经济崩溃乃至改旗易帜的深层根源之一。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也是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生的。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使中国人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科学的理论武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别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和启示,无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参照因素。但在社会主义制度运行过程中,由于客观上资本主义势力对我国的封锁,主观上“左”倾思潮的兴起和泛滥,致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在一段时期游离于全球化浪潮与世界现代化进程之外。对于社会主义与世界发展的应有关系,对于如何适应全球化浪潮而谋求自身发展,缺乏冷静而理智的判断,从而形成与全球化趋势背离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计划经济、高度集权等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模式,使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封闭在狭小的时空中运行,走上一条畸形发展之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兴起了新科技革命及产业结构调整浪潮,但由于中国缺乏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自觉,良好机遇在我们身旁一滑而过。正如邓小平所总结的:“中国过去在很长的时间里处于封闭状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8页。这样,中国的发展不仅没有达到一定的速度和质量,反而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内外因素的冲击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产生了转换发展模式与战略的内在要求。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需要并且能够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经过几十年的曲折探索之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中国共产党人重新作出时代性回答,而全球化则是审视这一问题的宏观背景。20世纪下半叶,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的生产日益国际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被纳入全球化进程。特别是80年代以后,全球化进程骤然加速,全球性资源控制、市场控制、经营竞争,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逐步走向互相渗透、横向联系、广泛合作的时代。“全球资本一体化已经打破了生产体系的国家界限,把各个部分建构为一个全球生产体系。”〔美〕阿兰·伯努瓦:《面向全球化》,引自《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全球化,已超出了经济范围,延及政治、文化领域,带来了不同政治理念、文化思潮的碰撞和融会。在全球化浪潮与社会主义发展低谷双重因素的作用下,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这一探索性的社会主义运动。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视野关注世界风云变幻,关注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他在历史与现实、世界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比较、互动和结合中,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和途径置于全球化发展的时空背景中加以审视和提炼,考虑中国的命运,设计中国的未来,从而创造性地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事实表明,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全球化思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即是社会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在当代条件下互动的产物。

1通过对全球化趋势下时代特征的揭示,确立了中国与世界互动的前提性背景。

列宁认为,只有了解世界历史的总进程并把握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以此为根据来估计这国或那国的更详细的特点”,进而“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列宁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24页。。邓小平深谙这一深刻道理,力主“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2页。从世界政治、世界经济的角度设计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与目标。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既表现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内,又存在于当代世界主题的转换过程中。为了使中国的社会主义有一个科学的世界参照与时代坐标,邓小平根据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与人类发展的全球性趋势,概括出世界特点与时代特征:“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5页。和平问题的实质是全球政治问题,发展问题的实质是全球经济问题,其中,发展是“十分突出”的核心问题。实际上,“和平与发展”,表征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向,蕴含着世界错综复杂的多样化关系,概括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互动性特征。对时代主题进行准确的战略判断,其意义在于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时代坐标。正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和国家调整、转移了工作重点,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通过对时代特征的揭示和对全球经济、政治基本格局的把握,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强力推进以及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与途径的调整,提供了崭新的理论依据。

2在全球化趋势中探索和建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与途径。

马克思曾对交往、开放的世界性发展寄予巨大的希望,认为随着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生产力的普遍增长才能获得真正的保证,而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产生的两大前提。中国是在与世界联系中实现社会主义的,同样,中国也只能在“全球化”的时空背景中建设社会主义。以全球性思维审视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及其途径,是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有所开拓、有所发展的基本前提。

就社会发展目标而言,由于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历史起点和发展路向,因而体现着差异性、多样性等诸多特点。但同时,不同国家又都有其一定的共同性追求与参照,这就使不同国家的现代化有着基本的目标评价系统及其标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以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与全球化趋势是一致的。首先,经济发展是全球化的中心点与物质载体,经济目标的设定,是实现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其次,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的设定,不是主观性和随意性的,而是通过对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发展起点、特点等方面的比较、对照,才客观地确立的。在21世纪中叶中国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在世界参照中所形成的发展目标具有形象性、可操作性和具体性特点。再次,由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本身是一个动态概念,这也就预示着中国只有跟上全球化的步伐,才能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实现自己的初步理想。

邓小平不仅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设定具有“全球化”意蕴,而且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途径、措施的选择和确立,也包含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基本内涵。第一,根据全球性的开放态势,形成了中国的开放决策。开放是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二战结束后的半个多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使生产国际化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世界迎来一个更加开放的时代。各国都试图在世界范围内为自身的发展开拓出更新、更广阔的空间。自觉融入全球化以激发自身的发展活力,已成为各国的目标追求。基于此,邓小平构建了中国的全面开放战略。他认为,只有通过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才能促进中国的发展,从而赢得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中国的开放,是一种多领域、全方位的开放,体现着中国走向世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自觉,构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点和必由之路。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揭示了中国开放的发展趋向:“如果开放政策在下一世纪前五十年不变,那末到了后五十年,我们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就更不会变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3页。开放与全球化是同一进程的两个侧面,邓小平的开放战略与全球化有着特征、内容、效果上的一致性。第二,在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观察中,提出了台阶式发展模式。邓小平认为,经济发展通过隔几年上个台阶而保持波浪式前进,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运行模式。这一模式的提出,不是人为的主观构想,而是客观现实提出的要求。从全球发展的角度看,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这是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和规律性现象。就中国面临的情势而言,“世界市场被别的国家占去了”,“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9页。这是中国融入全球化浪潮,以实现自身复兴的必然选择。第三,把握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动力,明确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7页。科技革命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动力,又是全球化的基本内容。“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83页。世界发展一日千里,“特别是科学技术,追都难追上。”《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9页。因此,“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9页。在全球化趋势中敏锐地把握住科技发展的动力作用,使邓小平把重视和加快科技发展作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战略。第四,参照全球化的主要特征,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所谓经济全球化,即是以市场经济作为内在机制而促成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的扩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性条件。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造成中国自我孤立的深刻原因。只有实行市场经济,才能展开中国与世界的丰富联系,从而提高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8页。。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保证自身目标实现的最有效手段。这一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从根本上打开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全球化浪潮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历史通道。

3深刻全面地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历史价值与全球意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世界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有着丰富的世界历史价值与全球意义。首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人不比世界上任何人更少关心和平和国际局势的稳定。”《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0页。“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4页。“中国不能把自己搞乱,这当然是对中国自己负责,同时也是对全世界全人类负责。”《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1页。邓小平从对世界负责的高度,在全球化背景下审视中国问题,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所肩负的道义与责任。全球化的过程以及结果,都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与世界历史的互动、互进关系,这正是社会主义的全球性价值之所在。其次,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展现社会主义的优势。中国社会主义在与世界资本主义并峙、共处和竞争的过程中,不但为人类社会历史增加着丰富内容,也为全球性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产生着积极的示范效应。“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46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创造性探索,它向世界、向未来的展开过程,也是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创造“世界历史”的过程,更是在全球化中展示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历史价值与全球意义在于,这一发展将深刻地影响并改变世界的现实面貌与未来前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一个须扎根于中国国情的跨世纪课题,又是一个须站在时代制高点上的“全球性”课题;既是具有民族意义的社会主义,又是具有特定世界历史意义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折射着社会主义的普遍历史价值,又预示着未来人类的发展趋向,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以至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开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必将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6页。

三、全球化进程中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矛盾、挑战与机遇

遵循邓小平的全球性思维,进一步研究全球化背景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矛盾、挑战、机遇与战略抉择,是不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必须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它能够产生“俱荣俱损”的效应。全球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实践运动,但就其态势、构成主体以及利益实现形式而言,又是复杂的。在当代,尽管人们侈谈“全球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但在政策操作上,凸现的仍然是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各国政治家都是从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角度去审视和参与全球化进程。以参与全球化进程为手段达到实现民族利益的目的,这是世界各国奉行的一个共同原则。因此,以辩证的思维理解全球化,思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球化趋势中的方位,便可发现中国在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中面临着以下三重矛盾。

首先,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面临着相对落后的弱势状态与发达国家强势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发展开创了“世界历史”,并通过资本的国际化和市场的世界化,将落后国家纳入全球一体化,使落后国家和资本主义成为同时代的共存。这既为落后国家提供了发展的历史契机,又为其在激烈的国际经济、政治的竞争中趋于相对落后、受制于人提供了可能。正如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所深刻指出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在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的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却饱受贫穷落后之苦。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江泽民:《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的发言》,2000年9月8日《人民日报》。“富者更富,贫者更贫”的趋势,已经在全球化进程中开始显现。中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的历史根据。其一,全球化进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有着时间上的契合性与历史的同步性。当西方发达国家已逐步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信息社会过渡时,中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既要完成西方已走过的工业化阶段,又要在经济的信息化方面奋起直追,显然,二者之间存在着强势与弱势之别。其二,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经济自由化,其意图就是凭借其资本和技术优势在没有国家干预的条件下,在世界范围内任意攫取利润。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由于产品、技术、资本都相对缺乏竞争力,如果听任经济自由化的摆布,就会深受其害,使本国经济变成依附型经济。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作为一个落后国家,将在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开拓自己的发展道路。

其次,作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矛盾。人类整体利益与民族国家利益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据重要位置且难以绕过的矛盾。在对民族性与全球性矛盾的理解中,存在着两种形而上学的思维趋向。一种是以全球性取代民族性,认为所谓全球性即是追求单一的经济模式、单一的政治框架、单一的文化策略。西方发达国家宣传全球化时代“主权已经弱化”、“主权概念已过时”,主张“放弃国家干预”,强调“资本应打破国界自由流动”等即是这一思维趋向的典型表现。当然其中含有隐晦的政治动因与目的。另一种则以民族性对抗全球性,以保持民族的独特发展为由,以封闭的心态拒全球化于视野之外。辩证地理性地审视全球化,全球化当然内在地包含着人类共同利益的要求,包含着普遍价值原则的确认。但在国家尚未消亡的情况下,考虑民族利益的优先性,仍是全球化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理念。保持中华民族发展的特色、个性是中国参与全球化发展的前提;而在全球化中坚持开放性,则是民族个性融入现代化意蕴的标志。中国在参与全球化过程中,如何以具有民族性的战略与策略去应对全球化,这是一个亟待探索的课题。

再次,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两种制度之间的矛盾。在全球化条件下,不同社会制度、政治力量多元并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冲突和磨擦难以避免。正如美国的一些统治精英所设想的“美国利用高科技的有利地位,变全球化为美国化参见《国外理论动态》1998年第3期,第23页。”那样,西方资本主义势力难以容忍并试图扼杀社会主义的存在和发展,这本身亦构成全球化发展内容的一部分。“帝国主义肯定想要社会主义国家变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全球化为资本主义势力颠覆、瓦解、演变社会主义提供了某些有利条件。西方国家的一些政治家对中国以接触为桥梁达到遏制中国以至和平颠覆的目的与主张,将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强化。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角度而言,一方面,要激发社会主义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扩大自身的开放程度,在全球化进程中学习和吸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那些有益于中国发展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其他优秀文明成果;另一方面,面对西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又要建立符合中华民族利益、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政治、经济、文化自我保护机制,以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和自主发展。显然,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将在两种制度之间的矛盾中进行。

以上分析表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既是历史性挑战,也有历史性机遇,这种挑战与机遇的并存表现在:

第一,全球化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开放条件,但也对国家的利益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事实表明,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赢得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宝贵的时机。借助全球化,中国可以引进世界上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促进本国的发展。只有把后发劣势转化为优势,大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从而增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竞争的实力。但另一方面,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力量逐渐取代政治和军事权力而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经济利益的争夺成为各国国家利益竞争的核心。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市场力量维护了本国的经济安全,而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中国由于在世界市场上份额较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弱势地位,其经济主权有受到侵蚀的可能。同时,全球化对我国的科技安全、环境安全也构成一定威胁。

第二,全球化为中国社会主义提供了发展动力,但也有着相应的压力。全球化以新科技革命为主要推动力,以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广泛交往为基本内容,以各民族国家的相互依存发展关系为纽带,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和广阔的世界舞台,使中国社会主义在全球化发展中既可以利用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又可以借鉴其经验教训以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全球化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另一方面,全球化发展的态势,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相互竞争,对于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经济文化又相对落后、尚处于发展中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构成巨大压力。

第三,全球化进程使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观念得以更新,同时也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新的挑战。全球化虽然主要是指经济的全球化,但亦蕴含着政治与文化的相互激荡和融会。全球化进程不仅促进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观念更新。全球化进程打破了人们僵化的思维模式,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使社会主义融入到世界文明的潮流中发展,人们在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中,对社会主义形成了新的认识、新的判断。全球化正在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走向中国,这无疑将把中华文明的发展推向新的历史阶段。全球化是在现代化与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展开的,这必然使马克思主义面临与新的时代、与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新的结合的巨大历史性机遇。但是,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构成严峻的挑战。如,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强势及其文化霸权战略,必然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方向构成冲击。西方一些人一直企图用全球化来模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分歧。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意识形态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有所弱化,有人据此断言“意识形态的终结”,认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最终战胜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际上,冷战的结束并没有真正结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采取各种手段竭力推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以此作为实现其经济霸权和政治霸权的重要战略。在全球化背景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受到来自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进攻,另一方面自身也处于改革转型期,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在这种情势下,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和意识形态的建设与创新,是中国面临的繁重任务。

从根本上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目标与全球化趋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社会实践是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行为的统一。全球化不能自然而然导出社会主义前景,社会主义也不会在全球化进程中一帆风顺地发展。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选择和构建合理的发展战略,才能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全球化进程中走向辉煌的未来。

〔本文责任编辑:赵剑英〕

作者:宋士昌 李荣海

第3篇:坚持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摘要] 如何走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道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既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层的理论渊源决定的,又是由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活动所决定的。实践表明,要实现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其核心在于面向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倡导独立自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运动。

[关键词] 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哲学; 独立自主; 实践

[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究竟该走出一条怎样的道路?这一直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工作者的焦点议题。前几年,这一议题曾在“哲学创新”的运动下获得过广泛讨论。如今,即使那场运动过去了,其议题仍然居于哲学研究的重要位置,哲学创新仍是一个具有鲜活生命力的课题。如果说,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对真理的永恒追求与超越。那么,坚持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无疑是实现这种超越的基本实践方式。

一、何谓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是“化西为中”,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意蕴。它表现为该理论作依据和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具有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血统。在其基本观点上源于马克思主义,但不是教条主义的照搬,而是一种扬弃与再造。因此,它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

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坚持科学研究方法,从而能够使其体系保持科学性,并构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必须具有科学性,这几乎是一个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具有科学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科学发展的新成就,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有机的结合与统一起来,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同时又克服了辩证法可能的唯心主义性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考察社会的历史观结合与统一起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科学性要求任何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都必须贯彻这种科学性,并发展这种科学性。

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独立自主的理论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动力都来自于事物本身的内部矛盾。然而,不同的事物却有各自不同的内部矛盾。因此,一事物与同类事物相区别的个性,才使该事物之所为该事物的基础。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理应具有这种基本的理论特性,即一个理论所必然应具有的独立自主的特性。但是这种独立自主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对各种哲学资源的一种具有自主性的扬弃。其扬弃的动力与源泉来自于现实中的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是在具有特殊性的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与再创造。正是实践上的特殊性要求进行独立自主的研究,而这种研究也将因此融入了独立自主的理论品质。这种理论品质是它与其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相区别的地方,也是它显现并保持自己特色与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二、为何要坚持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坚持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原则。这种“辩证法对每一种即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年,第112页)所以,任何已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都只具有真理的颗粒,而不可能是全部。对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就更需要将这个基本原则应用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研究过程中来,走出各种潜在形式的话语霸权、各种形式的“解读”与“译读”行为所形成的学术阴影,倡导真正具有独立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坚持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是由中国现实实践所决定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理论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解构与重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活力来自于现实的实践运动。然而,中国发展的现实进程中,每个时期都有相对核心的实践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大致经历了20世纪初期的思想传播阶段、理论融合的尝试性阶段和自毛泽东思想形成伊始的个性初显的阶段。而在当今,主要的现实实践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这种实践的理论要求就是要能够切实可行地反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重要的是如何从中国的现实实践中生发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是简单的融合,不仅仅是“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于实践运动,更重要的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化”于实践运动之后的新理论中,从而形成具有中国血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三、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何以可能?

如何可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态势呢?其条件无疑是多方面的。但是,倡导独立自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学术实践方式,也是最具有现实可行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式。具体来讲,我们可以试图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其一,独立自主地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经典理论,反对以借鉴之名,变借鉴为“译读”、“嫁接”、“重述”。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它们的每一步发展都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了诸多新鲜的资源。这是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得以可能的有利条件与机遇,但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应用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的某些观点来解读马克思主义,试图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新形式,这无疑是既不合时宜,又经不起长时间考究的学术实践方式。应该在充分阅读与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可资借鉴的学术实践思路,针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践问题,展开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人可能认为,在当今广泛交流的环境下,何以可能谈独立自主?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是不关注与理解其他哲学资源,而是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独立性这种品质特征,是在多种学术理路的充分比较下,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新出路,形成以中国现实的实践运动为核心、基础、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其二,创造和谐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氛围,反对任何形式的话语霸权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这种开放性与发展性是由实践的发展所决定的,是任何人都应该重视的。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与学术性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能借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殊环境下的意识形态性,而削弱其学术的成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环境下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既要坚持其意识形态地位,又要合理开发学术资源,它们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共同的贡献和目的,都将归宿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更何况,没有任何一个理论可以成为真理的全部。因此,任何可能形成马克思主义研究霸权的行为都将无益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需要和谐的马克思研究氛围,它应处处体现宽容。

其三,以解决中国实践问题,建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为目标,探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理论,它的每一个基本内容都应当从研究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而得。理论是对现实的反映,现实是理论的根源。因而,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就应该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更是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规律的正确反映,而不是一种理论在另一种理论中的反映。因此,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坚持树立解决中国实践问题的目标,探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方式。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无论阅读多少经典,如果他无视理论的实践性,都将只是知识的传教士,而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随着全球化交往与竞争的加剧,年轻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界更应当独立自主地坚持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坚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入挖掘,合理分析、借鉴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及其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进展,并将这些研究成果置于正在进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来总结我国实践活动的规律与经验,从而构建出既具有历史深度,又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个性化哲学体系。这将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伟大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责任编辑史小今

作者:蒙锡岗 赵泽林

第4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主题演练

1、 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假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

刘辉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是() A 阶级斗争常抓不懈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实行改革开放D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 三大改造的完成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 200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 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根本上来看()A 由中共的政党性质决定B 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 由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D 是邓小平理论指导的结果

4、下列叙述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无关的是()A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C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D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全之所以成为伟大的历史转折,主要是因为()A 决定拨乱反正,解决冤假错案B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 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D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6、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78年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的共同点是()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C 坚持民主集中制D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A 沿海地区B 农村C 城市D 国有企业

8、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中国农业大发展的原因是()A 变革了土地所有制B 废除了人民公社C 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 建立了乡镇企业

9、“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广

大农民赞扬()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股份制改革C 私有化改革D 包工包料包销

10、下列对国有企业改革表述错误的是()A 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 改革的内容是建立公司制、股份制C 导致了部分工人下岗失业D 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格局,其推进过程是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C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D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12、区别中国19世纪的对外开放开放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对外开放的标准是()A 是否向所有国家开放B 是否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C 是否引进国外技术、经验D 中国是否为主权国家

13、经济特区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资金、经验等。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A 深圳B 珠海C 海南D 浦东

1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制定于()A 1954年B 1976年C 1982年D 1992年

15、改革开放后,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一系列法律颁布的意义有()① 反映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② 标志着我国已完全实现了依法治国 ③ 反映了依法办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④ 表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主法制建设 A ①④B ②④C ①③D ②③

1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下列法律文献属于这一时期颁布的有①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③ 《义务教育法》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A ①④B ②④C ①③D ②③

17、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A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 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D 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18、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被称为“国父”。下列人物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之父”的是()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胡锦涛

19、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该政府的精髓是()A 发展是硬道理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D 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

2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

积极探索。探索的成果有() ①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②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A ①④B②④C ①②D②③

第5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读书笔记

通过认真阅读邓小平主席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邓小平主席在1982年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要论断。在这段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讲话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理解,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思想,作了十分精辟的论断。一个是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生产力,一个是要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两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点,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6篇:八年级历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

程标准

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因为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国现代史内容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学生确立这样一种认识。)

二、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的重要贡献;

2、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立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调查,收集和整理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的资料,让学生培养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2、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激发学生对邓小平的敬爱之情,并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难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在

中国的新发展;

四、前准备

教师:

、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

2、制作教学;

学生:

、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片;

2、收集邓小平的事迹;

五、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启发引导,堂讨论活动。

学生学法:小组合作,学会收集,整理和研习资料。

六、教学过程:

说说看:你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

你知道歌中所唱的老人是谁吗?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实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后——四项基本原则

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请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前收集的邓小平为中国改革开放作贡献的事迹。

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影片)

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7篇: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历届党代会的主要内容。 2.理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含义。 3.了解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指导地位的确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当代一些重大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趋向的能力和动态历史观。

三、德育目标

1.中共十二大提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我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3.中共十三大确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 意义。 4.邓小平为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出历史性贡献,他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5.中共十五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教学重点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

2.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学方法

1.讲解分析法。本课涉及的党 和国家的重大决策,理论性强,学生较难理解,需要教师讲解分析来完成教学任务。

2.影像法。通过影像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历次党代会的影像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示例]同学们,请听歌曲《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同学们,伴随着董文华婉转动听的歌 声,《春天的故事》像一缕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拂入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房。那些闪光的词句,跳动的音符,生动的呈现了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和人民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像一声春雷唤醒了长城内外,缕缕春晖暖透了大江两岸,几十年笼罩中华大地的阴霾被春风吹散。1979年成为祖国命运 的转折点。1992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从此神州大地荡起了滚滚春潮,处处呈现出一片万紫千红。 唱着《春天的故事》,你会感到有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在轻轻地给我们讲述一个个奇迹般的春天的故事,听起来让人感到十分亲切。歌曲没有把更多的赞美堆砌在邓小平身上,而是把着眼点放在他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上:“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深刻地描绘出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生活和思想意识上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课。

[板书]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从提出改革开放到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政治路线,然后复述。

[学生看书]„„

[学生复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又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投影显 示]

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教师讲解]拨乱反正工作全面开始后,社会上极少数人曲解“解放思想”的口号,打着“社会改革”的幌子,夸大党在过去工作中的错误,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党内也有极少数人思想发生了动摇。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少数人的闹事现象。有些破坏分子不但不接受党和政府的负责人的引导、劝告、解释,而且还提出种种在目前不可能实现的或者根本不合理的要求,煽动、诱骗一部分群众冲击党政机关,占领办公室,实行静坐绝食,阻断交通,严重破坏工作秩序、生产秩序和社会秩序。

很明显,这些人就是要千方百计地破坏我们工作着重点的转移。我们如果对这些严重现象熟视无睹,那我们的各级党政机关就只有被他们困扰得无法进行工作,还有什么可能考虑四个现代化?

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受中央的委托,于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旗帜鲜明地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他尖锐地批判了那些鼓吹所谓“社会改革”的人的实质就是指望在中国搞资本主义。他指出,我们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能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和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他还对“解放思想”的内涵作了科学的界定,“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便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决不允许一些人借此攻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个讲话表明,中国共产党所实行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方向。

[教师过渡]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板书]2.从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提出到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投影显示]

[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了解从十二大到十三大,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 [学生看书]„„

[教师讲解]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断。大会提出的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确定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提出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特点和需要,强调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并针对党的现状,提出对党员、党的干部和党的基层组织的更严格的要求,对党的组织制度、民主集中制和党的纪律作了更充分、更具体的规定。大会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邓小平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陈云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党的十二大对全面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完整地概括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大会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大会提出了加快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大会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新道路的历史经验作了初步概括,使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比较清晰的轮廓。大会选举赵紫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陈云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乔石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教师强调]在中共十二 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在十三大上,他又阐明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教师过渡]邓小平从十三大开始退出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常委,但他作为党和国家重大问题决策人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在关键时刻,又是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并逐步完善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板书]

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邓小平南巡讲话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投影显示]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改革开放胆子要 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 “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 “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教师讲解]投影显示的是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部分内容。其背景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关键时刻,邓小平1992年春天乘火车抵达深圳、珠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举世轰动的“南巡讲话”,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步伐吹响了前进号角。

“南巡讲话”里提出的一些观点,后来成为同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的指导原则。从史学的角度看,“南巡讲话”深具文献价值,因为它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个新里程碑,对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概括起来,“南巡讲话”的内容可以分成以下六个部分。

一、坚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一百年不变,关键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进行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建设。

二、改革开放胆子要更大一些,要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特区姓“社”不姓“资”。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三、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是相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老科学家、中年科学家很重要,青年科学家也很重要。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国服务。

四、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广东20年赶上“四小龙”,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

五、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于人。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

六、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 力量,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

[教师分析]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一理论,第一 次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按照本国实际建设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我国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上,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

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上,共产党是领导核心,爱国统一战线是主要力量。 [板书]2.从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到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 党章。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了解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内容。 [学生看书]„„ [教师讲解]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年在北京举行。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江泽民在报告中回顾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4年来的实践,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和依靠力量、实现祖国统一九个方面,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大会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抓紧制定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大会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大会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写入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一系列方针、政策,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切合实际的新的要求,强调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大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党的十四大和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会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为主题,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并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江泽民在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大会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及其相互关系。大会规划了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指出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明确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大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党的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大会。

[课堂小结]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知识结构图来对本课的内容作一小结。 [板书表示] 关于真理标准

问题的讨论 坚持改革开放 奠定↓基础 强国↓之路 逐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 → 形成 → 十二大(特色理论)→ 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 (伟大的历史转折)立国↑之本 发展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走向 完全

→ 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成熟 形成

[布置作业]如何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参考答案]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整体,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外交等诸多领域。主要内容有: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按照本国实际建设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我国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上,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来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

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上,共产党是领导核心,爱国统一战线是主要力量。 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一国两制”。用这个原则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第8篇: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得体会]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小平同志于一九八四年提出的,他详尽地阐述了中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重大问题。当时,我们国家刚刚经过拨乱反正和经过开展什么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百废待兴,人民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大解放,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种种疑惑,诸如:中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下一步中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国家、人民都期待着回答。

小平同志真知灼见地告诉全国人民,“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历史的经验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他指出,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他还制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同时为我们国家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今后一百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定了发展的步骤,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都纳入了正轨,是我们今后前进的一面旗帜。他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要有点闯的精神,要勇于探索,走出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邓小平南巡后,我国人民的思想再次得到了巨大解放,经济建设再次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当我国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我们党没有照搬照套资本主义解决通货膨胀的那一套理论,而是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制定了利用财政手段,紧缩银根,发展经济等多项政策,成功地遏制了通货膨胀,实现了软着陆。当亚洲金融危机肆虐而起时,我们党再次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方面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另一方面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增加投入,不仅摆脱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困境,而且使国内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使世界为之侧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经过一次次的洗礼后,更加显现出它的真理性、正确性、指导性,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繁荣昌盛。

第9篇:第十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导学案[大全]

第十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的重要内容。2.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期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的看问题和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3.通过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他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激发学生对中设计师的敬爱之情。

【学习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学习难点】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自主学习】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解决了什么是

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的确立

1.邓小平关于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

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997年中共通过党章,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的主要内容

【重、难点解析】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它开始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在这个阶段中,一方面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还很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逐步摆脱贫困、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

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深化改革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课堂小结】

大会名称召开时间主要内容

十二大

十三大

十四大

十五大

【当堂检测】

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的?()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2.中国共产党第三大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4.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针对() A.资产阶级自由化B.姓资姓无的问题 C.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D.姓资姓社的问题

3.在党的“十三大”会议上,邓小平阐明了的理论,提出了党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 步走的战略部署。

4.邓小平南方讲话情调,特区姓不姓;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才是硬道理。这次讲话极大地解放人们的思想。

5.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会议上,江泽民做出了《》 的报告。

这次会议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了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

上一篇: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推荐下一篇:上海交通大学e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