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逮捕措施的条件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逮捕的概念

逮捕是刑事强制措施中的一种。逮捕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强制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并押送到特定场所羁押的强制措施。在我国, 逮捕是指完全剥夺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法定行为, 执行逮捕措施后, 犯罪嫌疑人将在看守所所被羁押, 是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 它是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妨碍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一种强有效的强制措施, 逮捕措施的适用不当会对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造成严重损害。

二、逮捕的条件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执行逮捕措施需具备三个条件:证据条件、罪责条件、社会危险性条件, 这三个条件之间相互联系, 缺一不可。逮捕措施涉及到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 所以我们必须理解逮捕适用的条件, 有效减少错捕、滥捕现象的发生[1]。

(一) 证据条件

逮捕的证据条件即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9条所表述的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它要求现有的证据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重大的犯罪嫌疑, 如果达不到这种条件, 公安机关不得请求逮捕, 法官或检察官也不得签发批准或决定逮捕的文件。那么什么样的事实是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事实呢, 法律中有这样的表述: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2、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3、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经查证属实。

在实习过程中, 我所了解到的不批准逮捕理由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就占到了所有不予批准逮捕案件的13件中的8件。由此可见证据条件在逮捕条件里的重要地位。这8个案件涉及的罪名有诈骗、赌博等等, 罪名不同, 相同的是以现有的证据无法排除合理怀疑, 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在司法实践中, 侦查过程中得到的证据必须达到能够证明被提请批准逮捕的的人有重大犯罪嫌疑的程度。首先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必须涉及犯罪行为, 符合犯罪的构成条件要件;其次, 犯罪嫌疑人的罪行比较严重, 毕竟逮捕是最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 适用时必须慎重, 这就涉及到逮捕的第二个实质条件罪责条件。

(二) 罪责条件

逮捕的罪责条件即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9条所表述的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逮捕作为最严厉的强制措施, 适用时必须遵循“比例原则”。如果只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 不会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在这种情况下, 强制措施对人身自由的剥夺可能超过犯罪嫌疑人应受的刑罚惩罚, 对其惩罚过重[2]。

在实习中, 我所了解到的不批准逮捕理由为情节较轻, 无逮捕必要的案件只占了所有不予批准逮捕案件的13件中的1件。此案中的犯罪嫌疑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在被拘留后其如实交代犯罪行为, 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因其所吸收的存款被害人只有一人的5万余元未拿回, 其余被害人均在案发前拿回本金和利息, 涉案金额不大, 情节较轻, 其因吸收公众存款所得的提成也在案发后由其家属主动全部退回。办案人在综合考虑后, 以情节较轻, 无逮捕必要不予批准逮捕。虽然这种情况在实践中发生的较少, 但也不可忽视。

(三) 社会危险性条件

逮捕的社会危险性条件即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9条所表述的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 应当予以逮捕的五种情形。法律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规定了应当逮捕的两种情况:1、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可能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2、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 司法实践中, 这种情况中曾经故意犯罪的情况较多[3]。

在实习中, 我所了解到的不批准逮捕理由为社会危险性不大, 无逮捕必要的案件占了所有不予批准逮捕案件的13件中的4件。在交通肇事的案件中, 犯罪嫌疑人配合调查, 交代犯罪行为, 承认其所犯罪行, 与被害人家属达成赔偿协议并履行完毕, 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办案人员经核实确认后, 综合考虑认为社会危害性不大, 无逮捕必要。在这类犯罪中是否认罪以及是否达成赔偿协议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显得尤为重要, 体现了犯罪嫌疑人的悔罪态度以及对社会关系的修复状况。

在实习期间, 我接触到的71件案件中就有13件不予批准的案件, 占了总数的18%, 逮捕作为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相比较其他强制措施来说, 最为严厉, 且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人身权利。如果适用不当, 将会对当事人的人身权利造成严重的侵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我们必须对逮捕的条件严加掌握, 以减少错捕、滥捕现象的发生, 保障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减少错案冤案的发生。

摘要:逮捕剥夺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 要切实做到不枉不纵, 就要准确掌握逮捕的条件。正确的适用逮捕措施, 对证据条件、罪责条件、社会危险性条件严格把控, 以期发挥逮捕措施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保证刑事诉讼活动顺利地进行。

关键词:逮捕,证据,罪责,社会危险性

参考文献

[1] 陈光中.刑事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2] 刘毅.逮捕制度初探[D].武汉大学, 2004.

[3] 钱云华.从刑法学角度解析新刑诉法逮捕条件中的“社会危险性”[J].中国检察官, 2013.

上一篇:工具痕迹在侦查中的作用下一篇:网红经济背景下茶饮营销策略研究——以喜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