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五项常见结果分析

2022-1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乙肝五项常见结果分析

326例HBeAg阴性乙肝病毒感染者HBV—DNA检测结果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对HBeAg阴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HBV-DNA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证实HBV-DN检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以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检测的326名HbeAg呈阴性且ALT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HBV-DNA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按性别、年龄等进行分组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在326例研究对象中HBV-DNA阳性者65例,阳性率为19.9%;男性HBV-DNA阳性者为49例,阳性率为26.8%;女性HBV-DNA阳性者为16例,阳性率为11.2%,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按年龄分组进行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HBV-DNA阳性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HBV-DNA检测在HBeAg阴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且检测阳性率与性别和年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乙肝病毒HBeAgHBV-DNA阳性率

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的,传染性较强的疾病。病理研究证实,该病由乙型肝炎病毒引发,以肝脏的炎性病变为主,能够导致患者多脏器损伤,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是指患者HBeAg呈阴性,但在HB sAg、抗-HBe、抗-HBc等3项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中至少有1项为阳性。临床上常以HBeAg转阴和抗-HBe的出现作为疾病稳定或好转的指标,肝炎的传染性显著下降1。近年来有关HBeAg阴性而HBV-DNA呈阳性而感染的病例逐渐增多,可能与HBV的核苷酸发生突变有关。我院对HBeAg阴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HBV-DNA检测结果进行研究,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汇报如下。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共对检测HbeAg呈阴性且ALT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者326例,其基本临床资料如下:男183例,女143例;年龄在20-69岁之间,20-30岁89例,31-40岁82例,41-50岁78例,51-69岁77例,平均年龄35.8岁;将研究对象分别按照性别和年龄进行分析,并对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检测使用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2;同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对研究对象的HBV-DNA载量,检测均使用由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进行检测。并按照分组对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临床分析。

1.3统计学分析。收集研究对象的检测数据,采用SPSS1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检测326例研究对象中HBV-DNA阳性者65例,阳性率为19.9%;将研究对象按照分组进行研究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2.1按男女分组比较。男性HBV-DNA阳性者为49例,阳性率为26.8%;女性HBV-DNA阳性者为16例,阳性率为11.2%,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体数据如表1。

2.2按年龄分组比较。将研究对象按年龄进行分组,并对各组的HBV-DNA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41-50岁组阳性率为26.9%,为最高;依次20-30岁组,31-40岁组,以51-69岁组最低,仅为14.2%。对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研究对象的HBV-DNA阳性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体数据如表2。

3讨论

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目前临床普遍认为血清HBeAg检测对乙肝的诊断具有诊断价值。临床研究证实在血清HBeAg呈阳性的乙肝患者中HBV-DNA阳性检出率高达85%以上,因此HBV-DNA检测对于乙型肝炎阳性率的检出具有重要意义3。近年来,有关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传染性HBV-DNA呈阳性而感染的病例逐渐增多。因此对HBeAg呈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DNA检测具有重要价值。

我院对326例HbeAg呈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HBV-DNA阳性率为19.9%,与先关研究数据一致。同时研究还证实,HbeAg呈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阳性率与性别及年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根据我院研究结果结合相关临床数据,证实对HbeAg呈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DNA进行检测,对乙型肝炎阳性及传染性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孟海滨,何江.652名HBeAg阴性乙肝病毒感染者HBV-DNA检测结果[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03):234-235

[2]张慧涨,方强.上海市金山石化地区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临床医学,2010,22(04):128-129

[3]张委,江培学,康熙雄.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乙肝病毒前C区G1896A变异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8(09):328-329

作者:张拥军

第2篇:乙肝五项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

五项指标出现在化验单上时,可以表现为如下几种形式,其意义各不相同,须认真识别。[1]

一、乙肝小三阳,即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同时阳性,这是乙肝病毒“大三阳”转变后的形式过去一直认为乙肝小三阳预示患者的传染性已显著或相对降低,病毒复制程度已降低或明显缓解。但是近年发现不少乙肝小三阳患者,老是肝功异常,同时伴有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病情迁延不愈,经统计表明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乙肝小三阳检出率依次增加,表明乙肝“小三阳”不一定预后就好,这是乙肝病毒变异所致。临床上不可忽视,这种情况仍需进行治疗。识别乙肝小三阳是好是坏的标准是:如果肝功能始终正常,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为阴性,说明是好现象;如果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为阳性,肝功能异常,则为坏现象。

二、乙肝小二阳,即乙肝表面抗原、核心抗体同时阳性,这种形式的临床意义和乙肝小三阳基本一致,小三阳和小二阳有时可以互变。

三、乙肝大三阳,即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同时阳性。这是乙肝病毒完整存在的经典和规范模式,e抗原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此时检查肝功能,如果转氨酶升高,或做肝穿刺检查,证实炎症存在,表示肝炎呈发病状态,必须治疗,可以使用抗病毒和恢复肝功治疗。

四、单纯表面抗体阳性,表面抗体是对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是中和性抗体,打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让它产生,一些人即使没有打疫苗,也会在感染病毒后,主动产生表面抗体,这肯定是一件好事。血清中乙肝肝炎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持续时间也越长(3~5年以上)。再次感染乙肝病毒后,乙肝表面抗体可在2周内滴度明显升高。但也有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而又发生乙型肝炎者,这种情况可能为不同亚型感染。90%以上接受乙肝疫苗注射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可转阳。极少数情况下表面抗原和抗体均为阳性,常见于不同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血液中的乙肝表面抗体常不能处理表面抗原;或是感染了s基因发生了变异的乙肝病毒。

五、单纯核心抗体阳性,它是乙肝核心抗原的总抗体,阳性时表示乙肝既往感染或现症感染,区别的标准是进一步检查核心抗体的两种分型:核心抗体IgM和IgG。高滴度的异性肝炎核心抗体IgM是急性或近期感染的重要指标,在慢性肝炎炎症活动期也可呈阳性,标志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传染性。核心抗体IgG可持续存在数年至数十年,是既往受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表示现在已没有什么问题了。

六、几项抗体同时阳性,表现为表面抗体和e抗体、核心抗体,或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同时阳性,这些情况说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病毒以清除,身体恢复健康。但是个别的患者也会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肝功能异常,HBV-DNA呈阳性,仍然要考虑是否有病毒变异存在。

第3篇: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

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分析

模式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诊断结果 临床意义

1 +- + + “小三阳” 表明有HBV感染但病毒复制相对静止,传染性相对较弱3 ++ 恢复初期 表明有HBV感染但病毒复制相对静止,传染性相对较弱

4- + 恢复后期 表明曾感染过HBV,但已产生保护性抗体,不具有传染性,也不需注射乙肝疫苗

5- + 恢复后期 表明曾经感染过HBV

6- - 完全恢复 表明注射乙肝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若未注射乙肝疫苗,则表明曾经感染过HBV,现已产生保护性抗体,不具有传染性,也不需要再注射乙肝疫苗。说明:“乙肝两对半”仅反映HBV感染及复制情况并不能完全反映病情轻重,如“大三阳”病情不一定重,而“小三阳”病情不一轻。若要判断乙肝病情的轻重,除要检查“乙肝两对半”外,还应结合肝功能试验、肝纤维化指标及B超、CT表现才能准确判断当前病情。另外,若要更准确地判断HBV的复制状态及病人的传染性,还应做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的定量检查

乙肝五项结果分析

1.第一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后期。

2.第

一、三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型肝炎的早期,传染性很强。

3.第

一、

三、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大三阳”,这种情况说明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此时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很强。

4.第

一、五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慢性乙型肝炎。

5.第

一、

四、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小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型肝炎,但传染性较弱。

6.第五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隐性携带者或处于感染的窗口期,也说明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

7.第

四、五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恢复期,或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

8.第

二、

四、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说明是乙型肝炎的恢复期,已有免疫力。

9.第

二、五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接种了乙肝疫苗后,或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已康复了,已有免疫力

- 1 -

第4篇:乙肝五项结果对照表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 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 3乙肝E抗原(HBeAg) 4乙肝E抗体(抗-HBe) 5乙肝核心抗体(抗-HBc)

第1、

3、5阳为大三阳,

1、

4、5阳为小三阳

乙肝五项检查对照表内容如下:

1、乙肝五项第1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是急性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后期。

2、乙肝五项第13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乙肝大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肝,传染性相对较强。

3、乙肝五项第14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乙肝小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肝,传染性相对较弱。

4、乙肝五项第13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肝的早期。

5、乙肝五项第1345项阳性:说明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或者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两对半对照表

6、乙肝五项第14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急性感染趋向恢复。

7、乙肝五项第15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慢性乙肝即:①急性HBV感染;②慢性HBsAg携带者;③传染性弱。

8、乙肝五项第5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①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②恢复期HBsAg已消,抗-HBs尚未出现③无症状HBsAg携带者。

9、乙肝五项第24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说明是乙肝的恢复期,已有免疫力。

10、乙肝五项第2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①曾经注射过乙肝苗并产生了抗体,有免疫力;②曾经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并且有一定的免疫力;③假阳性。

11、乙肝五项第25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接种了乙肝疫苗以后,或是乙肝病毒感染后已康复,已有免疫力。

12、乙肝五项第45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或曾经感染过病毒。

13、乙肝五项全阴 说明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但目前没有保护性抗体

第5篇:乙肝五项检查有哪些

北京海文医院肝病科蒋国红 治疗肝病专家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乙肝五项,又称乙肝两对半,主要是指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五项。那么其具体指标都有什么含义呢?下面是相关专家给大家带来一些相关的介绍:

第一:乙肝表面抗原:它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它通常为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不能反应出乙肝病毒的复制及传染性强弱。

第二: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中和性保护抗体,预示着人体是否还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第三:乙型e抗原:是乙肝病毒有无复制和传染性强弱的标志。

第四:乙肝e抗体:为乙肝病毒复制停止的标志,表示体内乙肝病毒停止复制或者复制程度不活跃。

第五:乙肝核心抗体:是曾经感染过或现在正在感染病毒的标志。

关于乙肝五项检查指标有哪些及其具体含义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在以后做乙肝五项检查的时候能够清楚的知道其项目和具体含义,以便自己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病情。在此提醒大家,最好在空闲的时间都了解一下关于乙肝的一些常识,为以后的预防做好铺垫,以免自身感染乙肝病毒。

第6篇:中小学生常见病检测结果分析

近几年我县中小学生常见病监测结果研究新疆吉木萨尔县疾控中心张生国邮编831700

【摘要】目的:探讨近几年我县中小学生常见病现状及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至2013年我县各中小学校常见病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后得出结论。结果:我县2011至2013年中小学生最常见疾病均为视力低下,各常见病发病率虽表现出逐年减少,但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发病率较低,与其他疾病所占比例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日常学习中,应提高学生对个人卫生及生活习惯的重视程度,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降低上述常见病发生率,保障中小学生生活及学习质量,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小学生;常见病;监测

研究表明 [1],对中小学生常见病进行有效监测,从而制定正确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是保障其身心健康的主要措施。本文将对我县自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中小学生常见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近几年我县中小学生常见病现状及提出应对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县中小学(高中、初中、小学)2011年共有中小学生11987名,其中男性6021名、女性5996名;2012年共有中小学生12343名,其中男性6389名、女性5954名;2013年共有中小学生12135名,其中男性6027名、女性6108名。2011年、2012年、2013年我县中小学生性别比例及年龄组成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至2013年我县各中小学校常见病监测结果,内容包括患病人数、所占比例等,分析方法包括查阅相关资料、询问当事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等,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后得出结论。常见病监测方法如下:①视力。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灯光箱进行检查,若学生视力检查结果在5.0及以上则为视力正常,5.0以下属于视力下降;②龋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龋齿检查标准进行监测;③沙眼。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沙眼诊断标准进行监测;④营养不良。利用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判断营养状态,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若计算结果不大于18.5千克/m2,则应判断为具有营养风险。

1. 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1-2013年我县中小学生常见病(视力低下、龋齿、营养不良、沙眼等)监测结果对比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2011-2013年我县中小学生常见病监测结果分析[例(%)]

时间 例数 视力低下 龋齿

2099沙眼 营养不良 2011 11987 5788980(8.18) 198

(1.65)*

912(7.39) 189

(1.53)*

804(6.63) 177

(1.46)* (48.29) (17.51) 2012 12343 57711893(46.76) (15.34) 2013 12135 55651780(45.19) (14.45)

注:*表示与其他疾病发病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表1可知,我县2011至2013年中小学生最常见疾病均为视力低下,各常见病发病率虽表现出逐年减少,但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发病率较低,与其他疾病所占比例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可知 [2],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主要常见病包括视力低下、沙眼、龋齿以及营养不良等,但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重视青少年儿童营养物质摄入情况,因此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发病率较少,与本文所得我县近几年中小学生常见病调查结果相符。但杨勤 [3]研究可知,由于生活条件优越,营养不良情况显著改善,但随之而来营养过剩发生率则显著上升,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数量逐年增加,应引起相关工作人员高度重视。

本文研究可知,我县近年来中小学生常见病主要为视力低下、沙眼、龋齿,其发病原因主要包括:①视力低下。学生学习负担不断增加,用眼疲劳情况日益严重,且教室采光、课桌椅高度、缺乏微量元素等因素也易导致视力低下,近年来虽采用各种措施预防近视(如眼保健操等),但效果并不明显;②龋齿。龋齿发病原因主要与学生饮食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如女学生喜好甜食及零食,因此女学生龋齿发病率较高,且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同,部分学生未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习惯,提示在日常教育中应以减少食用零食、甜食,养成良好刷牙漱口习惯为主,可有效降低龋齿发生率;③沙眼。沙眼是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其致病菌主要为沙眼衣原体,研究表明 [4],沙眼若未及时治疗可导致盲眼病等严重后果,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低年级学生

沙眼检出率较高,且男性大于女性,可能由于低年级学生未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且女学生个人卫生习惯显著优于男学生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在进行日常学习中,应提高学生对个人卫生及生活习惯的重视程度,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营养、提供明亮学习环境、提倡眼保健操、定期宣教良好生活习惯、强调体育锻炼等)尽量降低上述常见病发生率,保障中小学生生活及学习质量,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5]。

参考文献

[1]李泽民,陈柬.青岛市学生近lO年来健康状况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25(2):215.

[2]郭虹,刘莉杰,姜秀梅.吉林市小学生视力不良与发中微量元素关系的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2, 23(2): 13-14.

[3]杨勤.中国儿童的营养现状及其膳食营养指导[J].中国妇幼保健,2011, 20(1):406-408.

[4]赵宏艳,刘敏,吴立新,等.唐山市监测点校学生1999-2003年常见病患病情况.中国学校卫生,2012,26(1):68.

[5]刘金英,张振民,王进力,等.泰安市1985-2000年学生

常见病患病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3,25(2):236.

上一篇:习主席十观教育幸福观下一篇:太阳能板企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