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句式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常见文言句式(精选7篇)

常见文言句式 篇1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倒装句式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民政部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四、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五、疑问句式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六、否定句式

常见文言句式 篇2

一、比较归纳法

比较分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指把同类句式的古今结构特点进行对比, 横向比较指把同时代的相关句式作对比。现代汉语的被动句、判断句结构形式比较单一, 进行纵向比较意义不大, 而某些文言句式表现形式比较复杂, 宜多采取横向比较法。如教学宾语前置句式, 我们通过横向比较来加强学生对宾语前置条件的理解与掌握, 由此引导他们自己归纳出宾语前置的条件。

例如:

(1) 吾谁欺?欺天乎? (《论语·子罕》)

(2) 曰:“奚冠?”曰:“冠素。” (《许行》)

例 (1) 是并列的两个疑问句, 用的是同一动词“欺”。前一句的宾语是疑问代词“谁”, 放在动词“欺”的前面, 后一句的宾语是名词“天”, 放在动词“欺”的后面。例 (2) “奚”和“素”用的是同一个动词“冠” (戴帽子) , 宾语“奚”是疑问代词, 放在了谓语动词前, 宾语“素”是名词, 位于谓语动词之后。这样, 通过对比, 学生对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现象自然一目了然, 印象深刻。

再如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3) 盖有之矣, 我未之见也。 (《论语·里仁》)

(4) 今郑人贪赖其田, 而不我与。我若求之, 其与我乎? (《左传·昭公十二年》)

(5)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例 (3) 前后句的宾语都是代词“之”, 但在句中的位置不同。“盖有之矣”是肯定句, 代词宾语“之”位于动词“有”之后, 后一句“我未之见也”是否定句, 代词宾语“之”位于动词“见”之前, “未之见”就是“未见之”。例 (4) “而不我与”和“其与我乎”相比, 谓语动词和宾语都相同, 但“而不我与”是否定句, 故宾语“我”前置, “不我与”就是“不与我”, 也就是“不给我”的意思。“其与我乎”由于不是否定句, 动词“与”的宾语即使是代词“我”, 也不前置。例 (5) “不己知”和“不知人”都是否定句, “不己知”的宾语是代词“己”, “不知人”的宾语是名词“人”, 虽然“不知人”是否定句, 但由于宾语不是代词而是名词, 故宾语“人”不前置。比较分析的结果,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含有两个条件:一必须是否定句, 二宾语须是代词。

“定语后置”也是文言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句式, 定语后置的基本形式中,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容易与宾语前置句“宾语+之+动词”相混。如果教师善于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 找出二者句式的不同点, 学生就容易理解了。例如:

(6)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师说》)

(7) 不问罪之有无。 (《狱中杂记》)

(8)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劝学》)

(9)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例句 (6) 、 (7) 画线部分是“名词+之+动词”结构, 而例 (8) 、 (9) 画线部分是“名词+之+形容词”结构, 通过比较, 得知这几个例句“之”后的词性不同。再者, 例 (6) 、 (7) “之”前后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动宾关系, 宾语提前, 这类宾语前置句的特点是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增添“之”复指。“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读, 不解惑”、“罪之有无”即“有无罪”。例 (8) 、 (9) “之”前后成分之间的关系是偏正关系, 形容词作后置定语。如例 (8) “爪牙”和“筋骨”都是中心词, 修饰语分别为形容词“利”和“强”,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 没有强壮的筋骨。”

以上通过一个个具体例句的对比分析, 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宾语前置的条件和规律。这样, 即使是不熟悉的句子, 他们也能运用这些规律去准确辨认和理解。作为教师, 要善于运用比较法, 使文言句式的特点得到凸显, 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真正掌握知识要点。有了充分的比较, 还需进一步引导学生及时梳理知识, 进行归类整理, 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由学生自己归纳出同类文言句式的特点, 可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规律, 被动接受知识的弊端,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句型教学法

“在古汉语教学上, 就课文逐句分析其语法结构, 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同时从句型上进行综合的讲授, 那么讲一课书, 几乎可以收到讲十课书的效果了。当然, 这仅仅是就对古汉语语法结构的领悟来说的。”[1]董治国也积极倡导开展文言文句型教学法。[2]采用句型教学法, 要避免灌输式, 即教师不宜先直接给出某类文言句型结构, 而是首先需要学生有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 以便通过一个个熟知的例句抽象出同类文言句式的结构特点。

例如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常见的有“于”字被动句、“为”字被动句、“见”字被动句等。它们有各自的结构特点, 而不像现代汉语被动句那么单一。引导学生根据多个例句抽象整理出有形式标志被动句的基本结构:

“于”字被动句:受事主语+谓语动词+于+行为主动者

例:然而兵破于陈涉, 地夺于刘氏者, 何也。 (《汉书·贾山列传》)

“为”字被动句:受事主语+为 (+行为主动者) +谓语动词

例: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何也? (《过秦论》)

父母宗族, 皆为戮没。 (《荆轲刺秦王》)

“见”字被动句:受事主语+见+谓语动词

例:欲予秦, 秦城恐不可得, 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字和“为”字被动句可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但有时被动意义不明显, “见”字被动句不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这样, 这三种句式在表被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出现了发展比较完善的被动句式:“为……所”、“见……于”式被动句。其基本句式是:

“为……所”式被动句:受事主语+为 (+行为主动者) +所+谓语动词

例: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汉书·霍光传》)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见……于”式被动句:受事主语+见+谓语动词+于+行为主动者

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归纳这些句型结构,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每个句型里各成分的词性、语法功能, 各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等, 这样避免了囫囵吞枣。例如:“为江充所败”, 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者, 助词“所”帮助表示被动, 有指示和强调作用, “所”和介词“为”共同作为被动句的形式标志。学生理清了被动句式各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才算真正掌握了这类句型特点。“被”字被动句, 如“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能无怨乎?” (《屈原列传》) “被”字句先秦少见, 汉代后得到发展, 由于和现代汉语差别不大, 这里不予讨论。

除了被动句, 文言文中还有一类如“不亦……乎?”“安……哉?”“何……为?”等固定格式。这类格式虽然形式多样, 但归纳起来, 它们的造句特点相同, 都是谓语前有副词或疑问代词, 句末常有语气词“乎”、“哉”、“邪 (耶) ”、“与 (欤) ”、“为”等与之呼应, 以共同表达某种语义。根据表义不同, 谓语前的副词或疑问代词和句末的语气词根据需要可以替换为别的词。如“何……哉?”“何”可以替换为“恶”、“安”、“岂”等, 构成“恶……哉?”、“安……哉?”、“岂……哉?”, 句末语气词“哉”可以替换为“乎”、“邪”、“为”等, 构成“何……乎?”、“何……哉?”、“何……为?”学生理解掌握了文言句型, 教师要指导他们按照句型结构进行阅读和翻译, 以培养翻译技能, 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三、结构分析法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存在省略现象, 但古代汉语的省略现象更为普遍, 如果不了解这种省略, 就会给古文阅读带来障碍。同时, 省略也是高考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什么是省略?“省略指的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一个句子被省略了其中的某些词语, 而被省略的词语一般可以从上下文里找到并确定地补出来。”[3]文言文省略现象主要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 省略的方式主要有“对话省”和“上下文省”。那么, 如何判断文言句中是否有省略现象呢?笔者认为理想的教学法宜采用结构分析法, 结构包括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由于主语和谓语的省略现象一般比较容易判定, 我们主要探讨如何从结构角度分析“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

宾语省略是文言中最常见的, 宾语省略包括动词宾语的省略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动词宾语的省略, 如:

(10)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廉颇蔺相如列传》)

(11) 已行, 非弗思也, 祭祀必祝之。 (《触龙说赵太后》)

例 (10) “请奏瑟”中, “请”是使令动词, 常作为兼语结构的第一个动词用, 但“请”后并没有兼语出现, 而是直接接动词“奏”。根据句法结构, 判断出动词“请”后省略了宾语, 由上下文语境可知此处省略了“请”的宾语“赵王”。文言中兼语省略现象还比较多见, 特别是使令动词“使”、“令”、“请”等后的兼语。如:“祝曰:‘必勿使反’。” (《触龙说赵太后》) 此句“使”后省略了宾语“之”。“令辱之。” (《陈涉世家》) “令”后省略了宾语“尉”。例 (11) 的“思”是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带宾语, 但句中没有受事宾语出现, 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补出宾语“之”。

关于介词宾语的省略, 首先, 我们知道介词“于”、“於”、“乎”的宾语不能省略, 而介词“以”、“为”、“与”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之”, 则往往省略, 特别是介词“以”, 其宾语更是经常省略。如:

(12)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13) 项羽大怒, 曰:“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

(14) 唉!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

从介词的语法特征看, 介词一般不单独使用, 它常与所介引的词语组合成介宾结构, 用作状语或补语。例 (12) 、 (13) 、 (14) 的介词后分别直接接了动词“分”、“击破”、“谋”, 根据介词的语法特征可知, 介词“以”、“为”、“与”后分别省略了宾语“之”, “必以分人”即“必以之分人”, “为击破沛公军”即“为之击破沛公军”, “竖子不足与谋”即“竖子不足与之谋”。

介词省略, 主要是指介词“于”、“於”的省略, 介词“以”有时也可省略, 其他介词如“与”、“为”等一般不省略。如:

(15) 沛公军霸上。 (《鸿门宴》)

(16)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廉颇蔺相如列传》)

(17) 秦王购之金千斤, 邑万家。 (《刺客列传》)

谓语动词后常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构成“动词+于+宾语”结构。我们分析例 (15) “霸上”是谓语动词“军”发生的处所, 但“军”后没有用介词“于”来引进处所词, 由此确定动词“军”后省略了介词“于”。例 (16) 同例 (15) , 动词“会”后省略了介词“于”。又如《促织》中“岁征民间”、“纳钱案上”, 其处所词“民间”、“案上”前的介词“于”被省略了。我们得出介词“于”省略的规律:当介词“于”用以引进动作、行为的方位处所时, 常常省略, 翻译时一般要补出来。例 (17) “金千斤”是“购”的方式, “购之金千斤”即“购之以金千斤”, 这里省略了引进方式的介词“以”, “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拿”。又如“又试之鸡, 果如其言。” (《促织》) “试之鸡”即“试之以鸡”。我们采用结构分析法, “省略”现象也就化难为易了。

判断句也是高考要求掌握的文言句式之一, 由于文言判断句在结构形式上和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 因此学生难以掌握。我们如何确认文言判断句呢?例如:

(18) 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19) 审视, 巨身修尾, 青项金翅。 (《促织》)

例 (18) 、 (19) 谓语部分都是名词词组, 结构形式相同, 如果我们从语义结构的角度分析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 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例 (18) 谓语“天下枭雄”和主语“刘备”具有等同关系, 谓语是对主语的性质、情况进行判断。例 (19) 的谓语虽是名词词组, 但从语义结构分析, 谓语“巨身修尾, 青项金翅”是对省略了的主语蟋蟀相貌的描绘, 故例 (19) 是描写句而非判断句。王力先生曾指出: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 表示判断的。”[4]但我们切不可理解为凡是名词谓语句都是判断句, 主语和谓语之间具有等同关系才是判断句的本质特征。学习判断句, 我们虽然可以借助“者”、“也”等外在形式来确认, 但更重要的是从语义结构的角度, 结合具体例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谓语性质, 再审视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是否有等同关系。只有这样, 才能准确辨认文言中的判断句。

以上结合例句分析了文言句式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文言句式特点灵活选用, 避免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了文言句式的特点和规律, 才能做到融会贯通, 实现知识迁移。

参考文献

[1]董治国.古代汉语句型大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

[2]董治国.开展文言文句型教学刍议.中学语文教学, 1995 (11) .

[3]杨伯峻, 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1.

文言句式练习 篇3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D.刘备天下枭雄

2.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例句: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C.其制稍异于前

D.古之人不余欺也

3.下列句子中与“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C.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4.下列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戍卒叫,函谷举

D.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5.从句式的角度看,同类的一项是()

A.①不拘于时,学于余

②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B.①自言本是京城女

②帝感其诚

C.①伐薪烧炭南山中

②贤能为之用

D.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6.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下面的短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地名)封人(官名,春秋时掌典守封疆)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困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韩非子》)

(1)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下面的短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鹅笼夫人者,毗陵某氏女也。幼时,父知女必贵,慎卜婿,得鹅笼文,即婿之。母曰:“家云何?”曰:“吾恃其文为家也。”家果贫,数年犹不能展一礼。妹许某,家敌豪,遽行聘。僮仆高帽束绦者将百人,筐篚亘里许。宗戚压肩视,或且曰:“乃姊家何似矣?”媪婢共围其妹,欢笑吃吃。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

(1)下列各句句式与“僮仆高帽束绦者将百人”一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安在其不辱也

B.君何以知燕王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而如姬最幸

(2)上文加点的“曰”前面省略了主语,主语应是()

A.婿B. 父C. 女(儿)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画线的句子。

宗戚压肩视,或且曰:“乃姊家何似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A项为被动句,“为”表被动。其余三项均为判断句。B项副词“则”构成判断;C项“……者,……也”构成判断;D项无标志语,但表判断。) 

2.C (A被动句;B判断句; C状语后置;D宾语前置。)

3.A(A状语后置与题干中句式同。B主谓倒装;C宾语前置;D定语后置。)

4.C(C项是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举”这个动词表示意念上的被动。其余三项是省略句,A项为蒙后省,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B项为承前省,即“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D项为蒙后省,即“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5. A (A项均为被动句。①“不拘于时”的“于”;②“为……所”是表被动的标志词。B项①是判断句,判断词为“是”;②是被动句,“感”理解为“被感动”。C项①是状语后置句,即“伐薪烧炭(于)南山中”;②是被动句,标志词“为”理解为“被”。D项①为“……者,……也”式的判断句,②是被动句,标志词“见”表被动。)

6.(1)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2)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的原因,不过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7.(1) 管仲被捆缚着,从鲁国到齐国去,走在路上又饥又渴。

(2) 如果你有幸到了齐国不死而被齐国重用,你将用什么报答我呢? 

8.(1) C(A项为主谓倒装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定语后置句,与题干中句子句式相同;D项为被动句。)

(2) B (根据上下文判定。)

(3)见“参考译文”。 

【参考译文】

鹅笼夫人,是毗陵某户人家的女儿。小时侯,父亲知道女儿肯定会显贵,慎重地选择女婿,当得到鹅笼写的文章,马上定他为女婿。她母亲问:“家庭情况怎么样?”(父亲)回答说:“我把他的文章看做他的家业。”果然,鹅笼家里十分贫穷,几年还不能施行一礼。她妹妹许配给某户富豪人家,很快就行聘礼。头戴高帽系丝带的僮仆将近百人,装聘礼的筐筐连绵一里路左右。亲朋好友压肩围观,有人又问:“你的姐姐家也像这样吗?”家里的女佣们都围着她妹妹,发出吃吃的笑声。夫人仍平静地坐在那里做她的针线活,一点也不为之动容。

【作者简介】

孙冬强,高级教师,执教于江苏省兴化中学,发表文章多篇。

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 篇4

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1.“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1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

2.“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例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3.“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3 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

译文:发生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发动,就是从敌方发动,不是在西边发生,就是在北边发生。

例4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译文:正当春季,老百姓不是耕种就是养蚕,一点时间也分不出来。

4.“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

例5 非字而画。

译文:(纸片上面)不是写的字,而是画的画。

5.“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例6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6.“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7 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

7.“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例8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译文:拿了我的璧玉,不给我城,怎么办?

例9 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

译文:(对楚国作战)不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要听从这种主张呢?

8.“如(奈、若)„„何”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样”。

例10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译文:凭你衰老的年纪和余力,还不能去掉山上的一草一木,能把土和石头怎么样呢?

9.“何„„之有”连用,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宾语。“何„„之有”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例11 宋何罪之有?

译文:宋国有什么罪呢?

10.“得无„„乎(耶、邪)”连用,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

例12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

译文:成名一次又一次地思素,这莫非是指给捉蟋蟀的地方吗?

11.“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例13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译文:但这座山单单用钟命名,这又是为什么呢?

12.“何(奚)以„„为”、“何(奚、曷)„„”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

例14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文:颛臾是我们鲁国的臣国,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例15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

译文: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什么呢?”

13.“岂„„乎(哉)”连用,表感叹或反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怎么„„呢?”

例16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译文:我们日日夜夜盼望项将军的到来,怎么敢背叛他呢?

14.“其„„乎(也、耶)”连用,表揣测、希望、反诘等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还是„„吧!”、“ 难道„„吗?”

例17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

15.“„„孰与(孰若)„„”连用,表比较、选择、反问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更„„”、“„„比„„怎么样?

例18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

例19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个更厉害?

16.”为所“、”为„„所““见„„于”连用,表被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被“。例20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译文:否则,你们这些人最终都会被他俘虏!

例21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译文:却被秦国人多年蓄积的威势所挟制。

17.”以„„为“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

例22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译文:认为天下最美丽壮观的东西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例23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译文:可是蔺相如仅仅只凭借一点说话的技巧作为功劳,职位却在我的上面

18.”与其„„孰若“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哪里比得上“。例24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

译文:与其杀掉这个僮仆,哪里比得上卖了他。

19.”安„„乎“、”安„„哉“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

例25 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译文:但是刘豫州刚败之后,又怎么能抵抗得住曹操的攻势呢?

例26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20.”独„„耶“、” 独„„哉“连用,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例27 独不怜公子之姊耶?

译文:难道公子你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

例28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译文:相如我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就怕廉将军吗?

21.”无乃„„乎(欤)“连用,表揣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

例29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译文:远方的主人对我军作好了战斗的准备,这样去攻打郑国,恐怕不行吧?

22.”非„„欤“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30 子非三闾大夫欤?

译文:您不是三闾大夫吗?

23.”宁„„耶“ 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例31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译文:哪里会想到这里是掩埋你骸骨的地方呢?

24.有以无以(亡以)所以何以一何何其„„也„„之谓也惟(唯)„„是其„„?其„„?„„,抑„„

无„无„译:无论„还是„

庶几„欤译:大概„吧?

文言句式复习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教学时数:共计5课时

教学内容:判断句、省略句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了解判断句、省略句的特点

2、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判断句,并能加以翻译

3、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省略句,并能加以翻译 教学过程:

一、阅读下列高考文言翻译题,并指出句式特点: 江苏2008年(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被动句)等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

江苏2010年(2)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译文: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江苏2010年(3)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判断句)译文: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江苏2011年(4)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家者七十余家。(定语后置句)译文:(陈公弼)拆毁数百处滥建的祠堂,勒令巫师转而务农的有七十多家 江苏2012年(5)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状语后置句)译文: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二、考点分析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四种。

三、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看例句,指出句式特点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归纳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2)看例句,指出句式特点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归纳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被动句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被动句,并能准确翻译出来。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二、内容讲解: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注意下列例句,指出被动的方式

①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③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归纳: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2、注意下列例句,指出被动的方式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重为乡党所笑。归纳: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

3、注意下列例句,指出被动的方式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信而见疑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归纳: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4、注意下列例句,指出被动的方式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归纳:用介词“被”表被动

5、注意下列例句,指出被动的方式

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③城陷而虏 归纳: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

四、课堂小结:

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4、用介词“被”表被动。

5、动词本身表被动。

温馨提示: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如:

1、府吏见丁宁(我)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翻译下列句子:

1、诚请见教。诚挚地请求教导我。

2、望见谅。希望原谅我。

3、请勿见笑。请不要讥笑我。

四、巩固训练:

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

A、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B、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C、帝感其诚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忠而被谤

D、受制于人

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B)

A、行将为人所并

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附:(曹操)小的时候聪敏机警,有谋略(懂权术)好打抱不平(扶助弱小)为人放荡不羁,他不从事正当的职业,所以世人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只有梁国乔玄、南阳何顒认为他与众不同,乔玄对太祖说:“天下将乱,不是闻名于世的人不能挽救局势啊!能使天下安定的人大概只有您了。”

5、阅读下列语句,指出其前置的方式(必修1—必修5)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2)何为其然也(为何其然也,宾语前置)(3)而今安在哉(而今在安哉,宾语前置)

(4)而又何羡乎(而又羡何乎,宾语前置)(5)秦人不暇自哀(哀自,宾语前置)

(6)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7)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捕遍于天下之钩党,宾语前置)

(8)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9)大王来何操(操何,宾语前置)(10)沛公安在(在安,宾语前置)

(11)客何为者(为何,宾语前置)(12)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莫己若者”即比得上自己)(13)我之谓也(宾语前置,“我之谓也”即“谓我也”)(14)以亏人自利也(宾语前置,以亏人利自也)(15)何以伐为(以何伐为,宾语前置)

(16)未之有也(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17)胡为而来哉(为胡,宾语前置)

(18)自令放为(令自,宾语前置)(19)而莫之夭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0)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21)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定语后置;主谓倒装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并能准确翻译出来。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阅读下列语句,并归纳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张溥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列子〉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归纳: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2、阅读下列语句,并归纳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归纳: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3、阅读下列语句,并归纳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归纳:中心词+数量词(定语)小试身手:

1、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B)

A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D)

A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C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D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3、指出下面这个句子有哪些句式

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2、3、5、7)

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否)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公幸教晞以道。

4、于其身,则耻师焉。(否)

5、得复见将军于此。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三、课堂小结

四、巩固训练

阅读下列语句,指出其是如何后置的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取之,介宾后置)(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己参省,介宾后置)

(3)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词宾语后置)

(4)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词宾语后置)

(5)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短语后置)

(6)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语后置)(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短语后置)(9)其势弱于秦(于秦弱,介宾后置)

(10)赵尝五战于秦(于秦五战,介宾后置)

(1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介宾短语后置)(12)后秦击赵者再(“后秦再击赵”状语后置)

(13)将请罪于君(介宾后置句,于君请罪)

(14)请罪于先人之墓(介宾后置句,于先人之墓请罪)(15)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介宾后置句,于前构恶)(16)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于当道请,介词结构后置)(17)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于其墓之门立石,介词结构后置)(18)匹夫之有利于社稷也(于社稷有利,介词结构后置)(19)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结构后置)

(20)且贰于楚(于楚贰,介宾结构后置)

(21)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于郑伯言,介宾结构后置)(22)虽董之以严刑(以严刑董之,介宾结构后置)

(23)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于境上与燕王会,状语后置)(24)欲与王好,会于西河外渑池(于西河外渑池会,状语后置)(25)因击沛公于坐(于坐击沛公,状语后置)

(26)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其不义又(于)入人园圃窃桃李(者)甚)(27)有要于时也(状语后置,“于时有要也”)((28)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于颛臾有事,介词宾语后置)

(29)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于柙出,介词宾语后置;于椟中毁,介词宾语后置)(30)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于邦内谋动干戈,介词宾语后置)(3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多,介词宾语后置)(32)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介词宾语后置)(3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负戴,介词宾语后置)(34)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桂林督师,状语后置)

(35)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于予丐序,状语后置)(36)尤倍重于三十年前(于三十年前尤倍重,状语后置)(37)而徒感慨于其遗事(于其遗事感慨,状语后置)

(38)俨骖马非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于上路俨骖马非、于崇阿访风景,状语后置)(39)有动于中(于中有动,状语后置)(40)急于星火(于星火急,介宾后置)

7、文言句式 篇6

一、文言文句式分类:

二、固定句式

在了解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时,应当注意其中的固定用法,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表示选择五种。

(一)表示疑问

1.何以 „„?(根据什么„„?凭什么„„?)如:“何以战?” 2.何所„„?(所„„的是什么?)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3.奈何„„?(„„怎么办?„„为什么?)如:“未辞也,为之奈何?” 4.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呢?)如:“如太行、王屋何?” 5.孰与„„?(与„„相比,哪个„„?)如:“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6.安„„乎?(怎么„„呢?)如:“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7.独„„耶?(难道„„吗?)如:“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 8.何为„„?(为什么„„?)如:“君何为生我家?”

(二)表示反问

1.何„„哉(也)?(怎么能„„呢)如:“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2.何„„为?(„„干什么呢?)如:“何辞为?” 3.何„„之有?(有什么„„呢?)如:“宋何罪之有?” 4.如之何„„?(怎么能„„呢?)如:“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5.岂(其)„„哉(乎,耶)?(哪里„„ 呢?„„哪里呢?)如:“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6.安„„哉(乎)?(哪里„„呢?)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7.不亦„„乎?(不是„„吗?)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非„„欤?(„„不是„„吗?)如:“子非三闾大夫欤?” 9.宁„„耶?(哪里„„呢?)如:“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10.顾„„哉?(难道„„吗?)如:“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1.独„„哉?(难道„„吗?)如:“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三)表示感叹 1.何其„„也!(怎么那么„„啊!)如:“虽有君命,何其速也!” 2.直(特)„„耳!(只不过„„罢了!)如:“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惟„„耳!(只是„„罢了!)如“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 4.一何„„(多么„„啊!)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5.亦„„哉!(也真是„„啊!)如:“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6.„„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如:“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四)表示揣度

1.无乃„„乎(欤)?(恐怕„„吧?)(兼表反问)如:“求,无乃尔是过欤?” 2.得无(微)„„乎?(该不是„„吗?)(兼表反问)如:“若辈得无苦贫乎?” 3.„„欤?(不是吗?)(兼表反问)如:“其可怪也欤?” 4.„„庶几„„欤?(„„或许„„吧?)如:“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五)表示选择

1.与其„„孰若„„?(与其„„,哪如„„?)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2.„„欤(耶),抑„„欤(耶)?(是„„,还是„„?)如:“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

3.其„„,其„„也?(是„„呢,还是„„呢?)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三、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具体有四种形式。

1.用“者”或“也”表判断

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夫战,勇气也。

《左传•曹刿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悉”、“耳”、“必”等表判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咏雪》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是可谓善学者矣。

《送东阳马生序》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非人哉!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非天质之卑。

《送东阳马生序》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孟子》 5.直接表示判断 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秦虎狼之国。

《史记》

(二)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

2.用“见”、“见„„于„„”表被动 “于”在这里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满井游记》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

4.用介词“被”表被动

此时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式相同。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

5.动词本身表被动

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史记》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1)前文出现主语,后文就不再重复出现。

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桃花源记》

(余)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记承天寺夜游》

(2)后文出现主语,前文将主语省略。

七月(蟋蟀)在野,八月(蟋蟀)在宇,九月(蟋蟀)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豳风•七月》

(3)前文对话的两个主语出现后,后文依次对话便不再出现主语。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曹刿论战》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3.宾语的省略

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

旦日,客从外来,与(之)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

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座)山。

《桃花源记》

(四)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将介词“以”的宾语提前,如:何以战?

《曹刿论战》

(2)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如:何陋之有?

《陋室铭》

(3)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如: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2.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与朱元思书》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

3.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投以骨。

《狼》 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4.主语后置(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这种现象常见于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谓语和主语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隔开。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近岸,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

考点:判断文言句式;带有固定句式或特殊句式的翻译题。重难点:课本中涉及到的固定句式、特殊句式。

易错点:句式判定失误;翻译题中因句式要点未掌握而失分。

题模一:判断句

例1.1.1 下列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A.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C.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D.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例1.1.2 翻译下列句子(1)陈胜者,阳城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斯是陋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模二:被动句

例1.2.1 选出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A.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C.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D.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例1.2.2 翻译下列句子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模三:省略句

例1.3.1 在括号中写上被省略的部分。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例1.3.2 翻译下列句子。(1)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模四:倒装句

例1.4.1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何陋之有 B.

时人莫之许也

C.

马之千里者 D.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例1.4.2 将下列句子转换为正常语序并翻译。(1)何以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模五:固定句式

例1.5.1 翻译下列句子。(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汉室所以兴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练1.1 翻译下列句子(1)环滁皆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练1.2 文言文阅读。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从本文中找出与《行路难》中“今安在”句式相似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练1.3 文言文阅读。燕人返国

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变容。指社(祭祀的神社)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指舍曰:“此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指垅(坟墓)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昔绐(欺哄)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

(选自《列子》)

(1)与“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停数日,辞去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C.此先人之庐

D.咨臣以当世之事

作业1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8~ 14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入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1)8.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杂然而前陈者(杂然:杂乱的样子)

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以„„为乐)C.胜事空自知(空:没有)

D.偶然值林叟(值:遇到)

(2)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至于负/者歌/于途

B.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C.颓/然乎/其间者

D.晚/家南山/陲

(3)10.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见渔人,乃大惊。C.孔子云:“何陋之有?”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11.对诗文内容或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醉”“乐”二字贯穿全文;乙诗“偶然”二字承启上下,二者都表现了作者的闲适情趣。

B.甲文太守之乐,乐在与民同乐,“醉能同其乐”一句点明主旨;乙诗诗人之乐,乐在自得其乐,“谈笑无还期”一句点明中心。

C.甲文第二段具体描绘了山林夕照的全景;乙诗没有具体景物的描绘。

D.甲文除写“乐”外,又暗合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贬谪的苦闷情怀;乙诗则有诗人豁达胸襟的表达。

(5)12.下列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第一段通过四个场面的具体描写,描绘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从侧面烘托出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

B.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一句,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表现出山林的幽静。C.“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活脱脱地刻画出一个萎靡不振的醉汉形象。D.乙诗结尾两句,引入偶遇之人,带有鲜明的生活气息。(6)13.将甲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14.试展开想象,体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中“穷”、“起”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犹①曰: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故曰“性也”。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乞儿何异?

郑余庆素吝。一日,忽召亲朋数人会食。众皆怪之。侵晨赴之。日高,余庆方出,呼左右曰:“吩咐厨家蒸烂去毛,莫拗折项!”众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又久之,盘出,酱醋亦极香新。但见每人前粟饭一碗,蒸葫芦一枚,皆匿笑强进。

王罴性俭率。镇河东日,尝有台使②至,罴为设食,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③爨④造成,用力不少。尔之择选,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选自《北史》,原文有删改)

[注]①子犹:即本文作者冯梦龙。②台使: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派出的使者。③舂(chōnɡ):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④爨(cuàn):生火做饭。

(1)下列句子中,与“罴为设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通过比较学习文言特殊句式 篇7

自己骗自己。自欺欺人。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微微地笑了笑。相视而笑。

吕先生从“自”、“相”与“自己”、“相互”在语义及词性(兼有代词性质的副词)方面的不同出发来分析它们在句法上的不同,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吕先生说古今汉语语法的对比研究大有可为。我们虽然不从事语法研究,但读吕先生的文章仍深受启发。我们发现,利用这一对比方法,对学生掌握文言知识大有用处。下面我们简单地谈谈自己在指导学生通过对比法学习古汉语特殊句式时一得之愚。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文言文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并希望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用现代观念审视传统作品,指出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据此,我们通常在文言教学中特别注重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及特殊文言句式的教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部分也将“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考点。2010年、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中,就有几个省市的翻译题考查了特殊句式。而且这类语言现象在文言中比比皆是。倘若对这些现象不了解,势必对我们的文言阅读能力造成影响。因此,对文言中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但是,何谓文言特殊句式?

正如物理学里边我们说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需要有参照物一样,文言句式的特殊与否也是有参照物的,这一参照物就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也就是说,文言特殊句式是相对现代汉语普通话来说的。(需要说明的是,用严格的语法学观点来看,文言特殊句式是相对于文言中的一般句式而言的,我们这种办法是为了学生理解的便利和教学的需要。)我们把文言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那些句式称为特殊句式。

首先我们有必要对“参照物”现代汉语的造句关系做一个了解。通行的《现代汉语》教科书一般认为现代汉语有五大短语类型,即偏正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主谓结构、联合结构。下面参考北京大学现代汉语教研室所编教材的论述,将其中四种结构及与之相关的文言特殊句式一一说明。

一.偏正结构及相关文言特殊句式

偏正结构的前一部分修饰或限制后一部分。前者是修饰语,后者是中心语。例如:

1白马 木头房子

2农场的马 我哥哥

3三匹马 一本书

4赶快走 细细研究 非常高

一般情况下1、2、3中的修饰语称为定语,整个结构相当于一个名词短语;4中的修饰语为状语,整个结构是谓词性的,有时是动词短语,有时是形容词短语。

根据前面的讲解我们知道现代汉语的偏正结构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定中结构,一种是状中结构。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的中心语是名词性的,后者的中心语是谓词性的。它们的语序均是“修饰语+中心语”。古汉语里有一类句子的偏正结构语序与此相反,根据其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我们分别把它们称作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严格地讲叫介词结构后置)。

定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词组:宾客知其事者

中心语:宾客(名) 修饰语:知其事者

语序:中心语+修饰语 修饰定语后置

其他如“群臣侍殿上者”、“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均可作如此分析。

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

词组:无礼于晋

中心语:无礼(动) 修饰语:于晋(介)

“具告以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等也可作类似的分析。

二.述宾结构及相关特殊句式

现代汉语基本上是SVO的语序,所以述宾结构一般前一部分举出一种动作或行为,后一部分是受这一动作行为影响、支配的事物。

如:洗衣服 修桌椅 插秧

写 信 煮 饭 栽禾(方言)

抽烟斗 写毛笔

去学校 上厕所 进城

晒太阳 来客人 住人

与此相关的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就是宾语前置,而宾语前置又分为动词宾语前置和介词宾语前置。

动词宾语前置

1、否定句代词宾语通常前置(当然也有不前置的,如《论语》,子曰:“狂而不直……吾不知之矣。”)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2、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客何为者?

大王来何操?

3、以“是”“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记

夫晋,何厌之有?

惟余马首是瞻

介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如:

何为其然也?

表原因的介词结构:

是以谓之文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当然例外的情况也有,据杨树达先生研究,《诗经》中“于以采蘩”等就是经典的不前置的例子。

三.主谓结构及相关特殊句式

主谓结构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主语是说话人所要陈述的对象,指出要说的是谁或者什么;谓语是对于主语的陈述,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主语有可能是动作的发出者,即施事,例如:

鸽子飞了 太阳出来了 老师讲课 学生学习

有的主语对谓语来说是受事,就是说它是受谓语所指的动作影响的。如:

电灯修好了 课文又没背 问题解决了

有的主语无所谓施事受事。例如:

今天星期天 这是小麦

与此相关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谓语前置。

谓语前置

在古今汉语里,谓语一般都是放在主语的后边。但是,有时由于修辞的原因(具体说,一般就是为了强调谓语部分),它也可能出现在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如:

甚矣,汝之不惠!

贤哉,回也!

四.述补结构及相关特殊句式

“洗衣服”与“洗干净”结构不一样。在“洗干净”里,“洗”是一种手段,“干净”是这一手段所产生的结果。同一种手段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例如:

洗干净 洗白(了) 洗丢(了) 洗破(了)

同样的结果可以用不同的手段来达到,例如:

洗干净 刷干净 擦干净 舔干净

我们管这类结构叫“述补结构”,前一部分叫“述语”,后一部分叫“补语”。

前面讲到了“状语后置”,实际上这个名称是不准确的。因为在汉语里我们把谓语前面的成分称作状语,谓语后面的成分称作补语。但我们在翻译许多文言句子是由于替换了介词,并按现代汉语习惯把这一结构提前到了动词前面,所以我们把原句称作“状语后置”。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介词结构后置”。

试比较:

则移其民于河东。

译文:就把那里的百姓移到黄河以东。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文:月亮从东山之上出来,在斗牛之间徘徊。

所以我们判断一个文言句子的介词结构是否后置关键是看翻译时用以替换的那个介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是不是要提前到动词之前。如果要,那它就是介词结构后置;如果不要,那么我们就认为它是正常语序。

联合结构除少部分因人们的习惯及心理因素等有固定的次序外,一般可以随意调换位置,它与古汉语特殊句式无关。

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最基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简易文言的能力,而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是学习的三大难点之一。可以说对于具有一定现代汉语语法意识的同学来说,掌握了古汉语特殊句式,就基本掌握了文言语法。而上述古今汉语对比法,已经被我们的教学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当然它没有解决古汉语特殊句式的所有问题,我们正在努力使它进一步完善。

上一篇:村居文明创建工作总结下一篇:职业发展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