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中常见意象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送别诗中常见意象(通用6篇)

送别诗中常见意象 篇1

摘要:送别诗是古代诗歌中一个重要的题材,历来受到人们的传咏。送别诗无论是叙友谊,还是叹离别;无论是记别,还是抒情,都可以通过丰富的意象来表现。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而古诗的意象,很多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而在古典诗词中,离别的意象就有很多,下面挑选其中应用较为广的稍加阐述。关键词:送别诗

意象

1.“唯有垂杨管别离”:古代送别诗中常常映照着青青柳色。

杨柳是古代诗词之中最具代表性的离别意象,并广泛应用。因折柳赠别本就是古人的风气,看到柳,就联想到别。而且因为“柳”与“留”谐音,更能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在唐朝,折柳送别更是盛行,长安灞桥,甚至专门种植了许多杨柳,供人们离别时候攀折。“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唐人这两句诗,说的就是灞(亦作霸)桥折柳。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白居易《杨柳枝词》

白居易诗说明了杨柳与离别的密切联系。“唯有垂杨管别离”,古代送别诗中常常映照着青青柳色。《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汉代以降,杨柳便成为送别诗中的突出意象,以“折柳”表惜别之情,风靡有唐一代,流**及两宋。

杜牧《送别》:“溪边杨柳色参差,攀折年年赠别离。”施肩吾《折柳枝》:“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杨柳,哀婉凄切的别离意象。离别之时,所以要折柳相赠,一是“柳”“留”谐音,赠柳寓挽留之意。二是随风摇摆之柳条与行行复止的离人在形象上有某些相似之处。三是柳生命力强,赠柳意味着祝愿离人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四是柳随处皆有,柳垂于地,也便于折取。“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折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褚人获《坚瓠集》)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

李商隐之作将“送”与“归”联系起来。诗人祈望,折柳不必折尽,留下一半,归还时回看送行时留下的半截柳枝,则更有意味。诗作写出“折柳”新意。

柳意象在诗人笔下有着创造性的运用和发挥,其意蕴丰富充盈。诗人笔下,由杨柳派生的柳丝、柳叶、柳絮等。皆与别情产生了联系。“江柳断肠色,黄丝垂未齐。”(戎昱《赋得江上柳送人》)“风静杨柳垂,看花又别离。”(李白《送友生游峡中》)“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白居易《杨柳枝词》)诗人极尽想象之能事,以柳丝代愁思,以软条拟柔情,以细叶状愁眉,以飞絮零落状人生飘零,标新立异,描写细致,令人目不暇接。郑谷之诗状写杨花,令离情别恨转化成可视可触的“杨花”物象: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淮上与友人别》

友人乘舟而行,诗人依依不舍,思念之情犹如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杨柳渡头”之杨柳,点染环境,烘托气氛,那漫天飞舞的零落杨花,“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刘禹锡《柳花词》),也正是人生飘零的一种象征。

2.“今日送君须尽醉”古代送别诗中常常飘逸着浓浓的酒香。

有人曾说分别就是两种水,一种是眼泪,一种是酒。

窃以为此言不虚。正所谓“眷言一杯酒,凄怆起离忧”1,分别之时的酒筵又岂能无酒相伴,只有在酒的聒噪下才能让人不断忆起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才能忘却凡尘俗世,仅仅拥抱这难得的感情。

酒,实为别离之必备。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送李侍郎赴常州》

“今日送君须尽醉”,贾至诗作中飘逸着浓浓的酒香。酒是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杨载《诗法家数》:“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寄怀,寓相勉之词以寄意。”这一说法为众多诗作证实。岑参《送杨子》:“惜别添壶酒,临歧赠马鞭。”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温庭筠《送人南游》:“唯以一杯酒,相思高楚天。”诗人酒杯中装载的是浓浓的情谊。

酒意象大量出现于送别诗,主要是因为酒本身具有沟通情感的作用,诗人们把酒作为表情达意的上佳载体。临别之时,设宴饯行,殷勤劝饮,酒可以默默传递朋友的情谊,暗暗消释离别的痛苦。“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樽岁酒且留欢,三峡黔江去路难。”(权德舆《献岁送李十兄赴黔中酒后绝句》)一杯浊酒之中,寄寓着送者的殷殷深情,而远行者饮下所劝之酒,即是领受了送行者一片心意。刘禹锡送别贬谪边州的张贾,便以樽酒致意:

谪在三湘最远州,边鸿不到水南流。

如今暂寄樽前笑,明日辞君步步愁。

——刘禹锡《送张员外贾》

“不独别君须强饮,穷愁自要醉如泥。”(白居易《北楼送客归上都》)“世上只有情难说,今夜应无不醉人。”(顾况《送李侍御往吴兴》)酒又具有使人情绪亢奋或使人沉醉不醒的神奇力量,饮酒特别是超量饮酒后,容易产生心理幻觉,淡化以致忘却了远行的忧愁悲伤。赵嘏洞庭送客,便希望行者饮酒以忘忧:

处处云随晚望开,洞庭秋入管弦来。

谢公待醉消离恨,莫惜临川酒一杯。

——《同州南亭刘侍郎送刘先辈》

酒乃诗之媒。送行的水酒激发诗人的创作激情和灵感,而诗歌更令送行之酒脱俗而雅化。诗人们在酒后沉醉中体验人间的离愁,于是,“酒语诗情替别愁”(元稹《沣西别乐天》),就成为送别诗的一大特色。

3.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古代送别诗中常常驻足在凄清的长亭。

古人长途远行,由于道路崎岖,水陆交通都不发达,山河阻碍,跋涉艰难,且风餐露宿,路上有各种危险,亲故分别,再见难期,而饯行送别是古人怅惋兴悲、触动心灵之事,因此各地都有自己的送别之地,以长亭居多。如: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南浦别》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江淹《别赋》

“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当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有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4.“人自伤心水自流”:古代送别诗中常常荡漾着寂寂水波。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流水无情只管载着离人不停流去,日暮客散,送行者依然伫立江头,刘诗以无情的水流反衬难堪的孤独,极写无可奈何伤心之情。

“人自伤心水自流”,古代送别诗中常常荡漾着寂寂水波。舟船是古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津口渡头,常常成为友人劳劳相望各依依的场所。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古人出行,常走水路,水埠津波,成为送别诗的创作环境;寂寂流水,成为送别诗的创作媒介。水的悠悠流淌,象征离情的缠绵不绝;流水一去不返,象征行人的渐行渐远;水的清寒冰冷,象征离别的凄凉悲苦。正因为水有多种象征意义,诗人才将送别之情投射于水意象之中。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江水、湖水、河水、溪水是送别诗状写离情的常见意象,水之轻柔、深渺、清寂和离情之缠绵、悠长、凄切异质同构,有着天然联系。诗人钱起即坦陈“汉水东流是寸心”:

斗酒忘言良夜深,红萱露滴鹊惊林。

欲知别后思今夕,汉水东流是寸心。

——《秋夜送赵冽归襄阳》

“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韦承庆《南行别弟》)“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雍裕之《自君之出矣》)自然界中,水是与人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水牵离恨,波载愁绪,在世人心目中,流水与人世间的恩恩怨怨纠缠在一起。诗人又常将清寂之水转化为一种人生体验: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韩琮《暮春浐水送别》)

友人辞别凤城,诗人依依作别,心情颇不宁静。这宫前之水,不仅流尽了有为之士的大好年光,而且流尽了日薄西山的唐王朝的国运。诗人以流水寄怀,抒写了对个人际遇和国家运命的感伤。漫漫人生,碌碌仕途,无休止的别离和无穷尽的哀怨,尽在这寂寂流水声中。

5.“明月有光人有情”:古代送别诗中常常笼罩着凄凄月光。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李冶《明月夜留别》)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孟郊《古怨别》)“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高悬天际之月,跨越时空,沟通古今,阅尽沧桑,见证兴衰。明月与别离的联系极为紧密。“明月有光人有情”,古代送别诗中常常笼罩着凄凄月光。一方面,月亮的阴晴圆缺与人间的悲欢离合极其相似;另一方面,月光普照大地,天涯海角无处不在,是离人们异地同心的见证,是人们遥寄情怀的信使。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王昌龄《送胡大》)“只因明月见,千里两相思。”(杜牧《偶题》)月亮,寄托着离人的悠悠别情。皎洁无私的月亮照我亦照人,音书断绝声讯不通,借月问候就成为诗人怀人的一种独特方式: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人隔两地,难以相见,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李白将自己的思怀之情寄与明月。诗作借月抒怀,内蕴丰赡。一说心中愁思诉之明月,一说明月无私友我同照,一说借月捎愁托附离情。本来无知的明月,竟成了诗人的知心朋友,李白将对迁谪朋友的思念托一轮皓月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

月亮高悬苍穹,分离之人尽管山川阻隔,仍能见到同一个月亮,这就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减轻了因分离造成的痛苦。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送柴侍御》)

明月目睹着离人的痛苦,见证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在古人送别诗中,明月常用来烘托和强化离别怅惘之情,这时月亮便蒙上了寒冷孤寂的色彩。江月寒楼映衬着离人的别绪,月亮意象凝聚着诗人的审美体验。

送别诗中常见意象 篇2

柳是送别诗中最重要的意象之一。古代,人们的送别意识极强,无论是科举送别,还是官场饯别,抑或边塞赠别,亲朋分手,必有隆重热闹的饯别场面,而且是有送别必有诗,从帝王将相到白衣士子几乎都写过送别诗,据《全唐诗》载,海南一个七岁女孩也能“应声而就《送兄》一首”。而凡送别诗多与柳有关,古人有折柳言别的习惯。柳意象就成为送别诗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杨柳”一词早在成书于先秦时期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出现了,《小雅·采薇》篇中更有这样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随风飘舞的丝丝柳条,就这样开始牵绊千古留愁别绪。此外,南朝人费昶也有这样的描写:“水逐桃花去,春随杨柳归。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历代诗人钟情杨柳,寄情杨柳,“杨柳”积淀为送别诗中传达离愁别绪的主要意象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柳”、“留”二字谐音,中国人善于使用谐音表达情感,柳及其相关物的这种谐音便易成为表达情感的媒介,这是古人借谐音“留”住离人之意。由柳而“留”,由“留”而引发人们留别、留思、留存、留恋、留情、挽留等意念。正如刘禹锡所言:“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于是,柳成了与送行人有关的特殊事物,人们以柳送别、话别,以柳寓离别之苦,经常暗喻离别。“垂丝被柳陌”(卢思道,《赠刘仪同西聘诗》)、“悬丝拂城转”(岑之敬,《折杨柳》)、“柳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萧绎,《和刘上黄春日诗》)等都有谐音双关之意。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在晓风残月的吹拂映照之下,河边的杨柳婆娑舞动,一个孤独的身影在徘徊,别时的伤痛凄苦,别后的长久寂寞,离别之恨和羁旅之愁往复交织,演绎出一幕凄苦的人生悲剧。异地漂泊的游子、天涯独处的倦客的内心悲愁自然而然地和柳产生共鸣,进而融为一体了。

此外,“柳”还有聚之意。(《周礼天宫》)“柳毂”注疏:“柳者诸色所聚。”(《释名·释丧制》)“柳车”注疏:“柳,聚也,众饰所聚,亦其形偻也。”“聚”也就是留聚的意思。柳还有“团聚”、“聚集”之意,那千丝飞舞的柳枝不都聚集在柳根之下吗?“伤心路边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施肩吾,《折柳枝》)既然留不住亲人、情人、友人,那就期待着下次团聚吧。

“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抒发了李白对故乡的无限牵挂。柳生命力强,随处可插。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不管是屋前“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陶渊明,《拟古诗》),还是园边“折柳攀场圃,负绠汲潭壑”(鲍煦,《秋夜诗》);不管是路边“桃林方灼灼,柳路日瞳瞳”(梁简文帝萧纲,《乐府上之回》),还是水边“柳条恒拂岸,花气尽薰舟”(梁元帝萧绎,《赴荆州泊三江口诗》)、“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隋炀帝杨广,《昔昔监》)都有柳树垂拂。

柳自春至冬,婆娑起舞,任人攀折,于路边河畔,房前屋后,目睹了无数世人的悲欢离合,柳枯柳荣之间,送别了无数断肠之人。“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青平乐》)、“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惠洪,《青玉案》),与友人分别于为柳烟所笼罩的长亭路上,岂能不倍感离恨悠悠、离情依依?

柳枝又称长条、柔条、柳丝等,柔软可挽,与人们殷切期待的情谊久长、永久平安相呼应。诗人寄希望于柳,希望柔弱的柳丝能系住行人,系住亲情,系住春色,系住时光,系住青春年华,系住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然而更多的时候,柳枝系不住别离的脚步,“垂杨只解惹东风,何曾系得行人住。”(晏殊,《踏莎行》)“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杨炎正,《蝶恋花》)“西域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秦观,《江城子》)那“弄春柔”、“系归舟”的丝丝杨柳,牵引出作者剪不断、理还乱的一腔愁绪,使他终因“不见去年人”而“泪湿春衫袖”。更有“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吴文英,《唐多令》)系得行舟,却又系不得离人,情景固有不同,诗人的叹惋却是同样的。

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李贺《致酒行》中就有借“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表达自己久羁异乡之苦的诗句。我们今天从诗词中所看到的用“柳”来表现离情别绪的诗句,其实还要早于这种“习俗”。北朝乐府就有《折杨柳枝》,到了唐代,折柳灞桥、长亭送别更成为一种风俗。其中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唐人所作《折杨柳曲》二十多首,大多为伤别之辞,且尤多征人怀念之作。宋代词人对柳似乎更加钟情。寇准的《阳关引》可以说是北宋人作的《折杨柳曲》:“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杨柳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佚名,《送别》)无法说清楚离人手中那青青的柳枝何时枯槁,但折柳这个动作却一年一度地重复着。最后升华为一种优雅的伤怀之美,升华为审美传统中的一个典型意象。

送别诗中的典型表现手法 篇3

好友分别,离情别绪自是深重,深情厚谊不吐不快,所以,在送别诗中,有很多是直抒胸臆的作品,如高适的《别董大》前两句直写落日之景,后两句直写真诚情谊,全是肺腑之言而毫无保留阻碍,慷慨悲歌,一吐为快。

再如李白的《赠汪伦》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友情之厚,深及千尺,借助潭水直抒胸臆,则更是把浓重的离愁别绪直吐出来而不假任何掩饰。

当然,直抒胸臆是一种坦诚,是深情厚谊的最直接的体现,但是,深挚的情感又往往是说不尽道不完的,所以有很多诗人不愿去仰声长呼,而是借助别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他们找到了间接抒情这一法宝。

2、借物抒情

如杜牧坦率真挚、留恋缠绵的七绝《赠别二首》(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释]

①此诗是杜牧离开扬州赴长安时,与妓女的赠别之作,原共两首,此为第二首。

②这两句说,本来多情的人,由于离别,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倒像彼此无情;在饯别的酒宴上,强颜为笑也难以做到。樽:酒杯,此指酒宴。

③这两句说,蜡烛好象懂得别人的心事,也流露出依依惜别之情;为离人流着痛苦的眼泪直至天亮。

[简析]

这首诗主要写离别时的惆怅情怀。前两句抒情。作者从侧面落笔,通过“却似”、“唯觉”等语,以无情衬托有情,把一对情人在离别时难分难舍的细微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后两句赋物。作者以物设喻,使无知之物人格化,由烛之垂泪拟人之悲痛,把离别悲伤的感情写得含蓄幽深,余味无穷。

[赏析]

诗三、四两句描写别情,作者没有正面表现,而是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会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常带着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都带上了感伤的色彩。在诗人的眼里,蜡烛的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蜡烛拟人化了。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了。结句的“到天明”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

再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通过写柳条藤蔓、黄莺的伤离别表现人的情思心绪。

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

①移家:搬家。②浑:全。

③频啼:连续鸣叫。

[译文]

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全诗是说,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这是因为戎昱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别,柳条、藤蔓、黄莺也象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他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交融、彼此两忘的地步,故能忧乐与共,灵犀相通,发而为诗,才能出语如此天真,诗趣这般盎然。

这首诗的用字,非常讲究情味。用“系”字抒写不忍离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又符合春日和风拂拂的情景,不啻是天造地设。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为后人广泛采用。宋人周邦彦“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王实甫《西厢记》“柳丝长,玉骢难系”、“柳丝长,咫尺情牵惹”等以柳条写离情,都是与这句诗的写法一脉相承的。“啼”字既指黄莺的啼叫,也容易使人联想到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一个“啼”字,兼言情景两面,而且体物传神,似有无穷笔力,正是斫轮老手的高妙之处。

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3、借景抒情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的确,景物在诗人的眼中是会变的,它会因诗人的情绪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在送别诗中,诗人们在送别时的眼前的景物也都往往附上了浓重的情感的色彩。这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这一点在送别诗中也有深刻的体现,是送别诗一个相当显著的特点。

4、借乐景衬哀情。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赏析]

首句写离人乘舟而去,点明送别。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5、比喻,以喻显情

如刘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释]

泛菊杯深:指两人共饮菊花酒。泛,漂浮。深,把酒斟满。梅:梅花。角:号角,这里指笛声。远:指笛声悠远。浮萍:浮萍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浮在水面,下面生须根。可入药。吹梅:吹奏《梅花落》。

卢梅坡,南宋诗人,刘过在京城杭州交结的朋友,这首词是刘过为他送别时写的。它描写了送别时的,尤其是送别后刘过对友人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写得情真意切,饶有余味。

[赏析]

上片写离别之苦。前三句写聚,写饯别时对旧日交游的回忆。写聚,作者从两人的交往中选取了两件具有典型意义的活动加以叙写。陶潜在《饮酒》诗中说:“秋菊有佳色,裘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泛菊杯深”化用陶诗,写在重阳佳节,他们共饮菊花酒,其乐陶陶的情景。深,言酌酒之满。一个“深”字,把他们畅怀酣饮的情形描写出来了。

汉乐府《横吹曲》有《梅花落》曲,是唐宋文人很喜欢听的笛曲。李清照《永遇乐》词中有“染柳烟浓,吹梅笛怨”之句。“吹梅角远”化用李词,写在春天的时候他们携手踏青,欣赏那冰肌玉骨的梅花,聆听那余韵悠长的笛声。远,写笛声悠长。一个“远”字,展现了他们胜日寻芳的愉快心情。这两句词,不仅形象地再现了他们欢会的场面,还巧妙地暗示了他们欢会时间的短暂,不过是从秋到春,为下文“匆匆”二字埋下了伏线。如果说“泛菊”二句暗示了他们欢会的时间,那么,“同在京城”则明确地交代了他们聚会的地点。短短十二个字,就把他们聚会的节令、地点和情景交代清楚了,构思缜密,惜墨如金。

后三句写“散”,写饯行时惜别心情。“聚散匆匆”是关键句,是这首词的题眼,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聚”字结上,“散”字启下,“匆匆”二字,表示他们不论是对“聚”还是“散”,都感到时间短暂,一种友情难以畅叙的遗憾袭上心头。“云边”二句具体写“散”。在这里,作者使用了两个比喻,说明他们此别之后,如云边的孤雁,深以失侣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处漂泊不定。这两句词情景交融,景中见情,情中生景,哀婉动人。比之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虽境界有所不及,但更令读者伤心动情。

下片写别后之思。换头三句先用设问句式加以提顿,直抒胸臆,铿锵有力,说明卢梅坡走后,不能不使人“伤情”,然后用“魂飞梦惊”四字,说明他是如何“伤情”。“魂飞”,写他因友人离去而失魂丧魄,六神无主;“梦惊”,写他为不能再见到友人而辗转反侧,无法安睡。前边用“几度”二句加以总括,就把作者“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秦观《菩萨蛮》),希望梦见友人但又怕醒来只是一梦的复杂感情描写出来了,语句间情深意切。

写到这里,作者感到还没把他的相思之情写足,于是又用“后夜相思”三句翻入一层,写他想象中追随友人旅程远去的情形。这三句词,化用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上来”(《正月十五夜》)和贺铸“明月多情随舵尾”(《惜双双》)句意,说明在离别之后,他的心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卢梅坡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这样的写法,层层深入,步步紧逼,生生把作者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刻骨相思“逼”将出来,深化了主题,扩大了词境,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6、想象

想象,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象分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和在这种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心情,更主要的则展示了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李白诗中的动物意象 篇4

李白诗歌中的动物意象指的是在李白诗歌中出现的那些包蕴着他们主观情感的动物。据统计,李白流传至今的诗词大约有一千首,其中涉及动物形象的诗就有600 多首,差不多占了五分之三,动物的范围也是极其的广,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在李白的诗词中都可以找到。李白诗词中的动物意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实在的意象,例如:虎、豹、马、猿、犬、兔、熊、鹤、燕、雀、白鹭、鸳鸯、蝴蝶等等,第二种是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诗人虚构出来的意象,例如:龙、麒麟、大鹏、凤凰等等。

一、以“鹿”“子规”等为代表的实在意象

在李白的诗词里,实在意象李白写到了很多次的鹿这个意象,有鹿、糜鹿、白鹿,而鹿大多数是和仙人或者仙境绑定在一起的。例如,“竹马数小七,拜迎白鹿前。”(《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游泰山六首》其二),“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等。李白笔下的鹿寄托他寻仙慕道、退世避隐之意。白鹿意象多和神仙联系在一起,也和他的游仙诗联系在一起,在这些奇思妙想中流露出渴慕修仙得道的心愿。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一方面要“且放白鹿清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一方面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见,李白的学道求仙,就是为了追求一个更寥廓、更自由的彼岸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李白不用摧眉折腰,更没有因仕途挫折而带来的痛苦,而是能够尽情地放纵自己的精神,享受生命的欢乐。总之,鹿意象与李白的寻仙意识、慕道情感紧密相联。

在李白诗词中,除了鹿意象的大量运用之外,还有“子规”也是李白笔下的常客,子规:杜鹃鸟的别名。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而对于仕途坎坷,人生失意的.人来说,子规的啼叫无疑就是撕裂他们的伤口然后再上面狠狠地撒一把盐,最具典型意义的就是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还有一首李白在晚年创作的七绝《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在宣城看到杜鹃花盛开,联想到幼年在蜀地常听到子规鸟的啼叫。子规啼声凄厉,令听者肠断,暮春三月,特别叫人思念故乡。“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旅人思乡的情绪。再如“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寂静的夜里,空幽的深山,子规的啼叫声,使哀愁充满了整个空山。

二、以“大鹏”、“龙”为代表的虚构意象

在李白众多的鸟类意象中,李白最钟情的是虚拟意象是大鹏,他发挥自己极大的想象用他极致的笔锋给我们精心的描绘了大鹏这一虚构的鸟类意象。李白借助大鹏鸟抒发壮伟气概、表达人生的伟大抱负,把大鹏看成是自己的化身,对大鹏倾注了巨大的热情,赋予大鹏以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孤傲不逊的性格。李白的一生都做着一个梦,一个建功立业展雄才的梦,一个凭借自己的才干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梦。

李白渴望踏入仕途,却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而是通过干渴、隐居为手段来实现,因此他在大鹏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大鹏一日同风起,拎摇直上九万里”(《上李岂》),它“跟厚地,揭太清,亘层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大鹏赋》)。李白希望能在政治活动中像大鹏一样扶摇直上,搏击云天,因而对“水击三千里,拎扶摇而上九万里”(《逍遥游》)的大鹏情有独钟。他不仅在一些诗文中一再描绘大鹏形象,而且常用以自比,李白在少年时期就写了《大鹏遇希有鸟赋》,之后还创作了很多跟大鹏有关的诗词。李白在 62岁的时候还写下《临路歌》自叹“大鹏起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仍以大鹏自比而为一生作结,大鹏那种任天而飞、旷达豪迈、傲岸自信的性格贯穿李白的一生。

虚构的意象,李白最钟爱大鹏之外,就是龙的意象。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象征着祥瑞,是万兽之首,在封建时代也作为帝王的象征。诗人往往借用“龙”的意象来表示自己对权势的向往以及失意之后的无奈,有的也想要借助于龙的帮衬来重新得到重用等等。

李白诗集中的龙意象很多,如“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古风五十九》十六),“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远别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示,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蜀道难》),“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旬震及鼓。”(《梁甫吟》)等。李白对龙这一是虚构意象的情感寄托是复杂的。 “宝剑双蛟龙”是他精神世界的外化,他将宝剑比作蛟龙,暗示了李白想要入仕建功立业,是他的内心精神世界的写照。李白在《猛虎行》中写下了“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这首诗引用了萧何、曹参的典故再次抒写了诗人有心于国家,想要辅佐帝王的志向。在他的《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玉浆悦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李白却流露出渴慕神仙、忘却烦恼的念想了。

浅谈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篇5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月亮就有着独特的情感。它是美的象征,皎洁的月光更是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加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中秋节月圆人团圆的特定文化心理。同时,作为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象,也会因外部的激化,人的主观心绪的差别而引发不同的感想。它寄托了恋人的相思,表达了对故乡亲友的怀念与眷恋;在失意者的笔下,它则又成了失意、孤寂与落寞的象征……

李白一生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幼年时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也有饮酒兴起时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更有游子思乡时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在其现荐的一千余首诗作之中,涉及月亮的就达380余首,数目之多,可谓唐诗这冠。由此也足以看出李白对月亮的情有独钟。可以说,古代诗人之中,李白对月亮的描绘是最为复杂,最为全面,也是最为完美的。

纵观李白的咏月诗,其笔下的月亮呈现出各种形态,如“圆月”“初月”“新月”“半月”“弯月”;各种色彩,如“明月”“皎月”“素月”“清月”“朗月”;就时间而言,有“寒月“”冬月“晓月”“夕月”“古月”“汉月”“夜月”;就地点而言,又有“天门月”“西江月”“峨眉月“巴月”“秋浦月”“秦地月”“萧湘月”等。而李白天生豪迈奔放的性格又使得他可以支“泛月”“醉月“乘月”“揽月”“寄月”甚至去“赊月”。“如此地喜月、爱月、玩月、咏月,李白可谓是古今第一,天下无双。”了李白不尽的诗兴和灵感。而李白更加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并将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深刻的哲理精神融入兰中,使月亮由自然客体向人格意志转变,使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月亮意主题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总之,在李白的月亮世界里,不仅有灵动飘逸的物境,更是饱含了作者人格意志的“我境”,显示出独特的意境之美与独特的浪漫性,体现了自己支理想和光明的不懈追求与探索。以下就对李白的月亮世界以及他的大胆开拓与创新做出的具体分析:

一、李白的月亮世界

首先,李白的咏月诗创造出了优美的意境。月景在李白的笔下总是表现得美丽非凡。“在描写月色时,总是有水相伴。月或倒映湖中或伴随着大江溪流,月光水光交织在一起相映成趣。”如《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中写道:“万壑千岩,峥嵘镜湖里。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月下乘舟,湖水与岸的真实感被月夜给模糊了,使诗人产生错觉,仿佛行在空中,向月亮游去。诗人如入仙境,呈现出一种超凡的境界。其次,李白在描写物境之美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主观之意,使景与情有机结合,达到以景写情,以情衬景的效果。此时的月也已不再是单纯的自然之物,而是自然的人化。综合起来,李白的咏月诗所表达的情感可分为以下几类:

1、表达失意与孤寂的心情

李白一生历经坎坷,其性格豪迈奔放,但又高傲自大;心存远大的报国理想,无奈却报国无门,失意与惆怅伴随其大半生。此情此感也只能寄托于诗作之中以做宣泄。如他在《长相思》一诗中这样写道:“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便是借月来抒发自己沦落的惆怅,借用比喻的手法烘托自己被迫离就的痛苦心情。李白一生都在幻想自己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能建功立业,功成身退是他的理想人生。但是,他为人真率狂放,蔑视权贵。国为不为奸佞所容,所以他的一生都不尽如人意,仕途坎坷,屡遭谗毁,他在不少诗歌中都写下了自己这种愁苦之情。如《古风》一诗中写道: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辉,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情风吹,香气为谁发?”在这里,李白也借月来抒发自己理想的失落和感叹自己仕途的坎坷。

由于如此种种的遭遇,使得李白也是孤独寂寞的,现实中屡遭打击却无处申诉,只能借诗抒怀。如《夜泊牛渚怀古》中“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谢尚牛渚乘月泛舟遇见袁宏月下朗吟这一富于诗意的故事,和诗人眼前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景(表天朗月)的巧合,便是诗人由“望月”而“怀古”的主要凭借。诗人面对空中明月,心情无限孤寂,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世上知音难觅,惟有仰空长叹。而《鹦鹉洲》中“迁客此时徙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则饱含了对黑暗社会不重视人才的不合理现象的控诉。月亮作为皎洁真率的象征,被李白赋予了更多的人性和灵性,也成为了他倾诉苦闷的对象。在李白的一生中,月亮就像一个忠诚的朋友,始终陪伴在他的身边。

2、表现豪迈洒脱的性格和飘逸超旷的胸襟

李白兼具儒、道、任侠精神,也造就了他豪迈洒脱的个性和飘逸超旷的襟怀。如《东鲁门泛舟》中:“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诗人将月下泛舟,遨游太空看作是人生无穷的乐事。《唐摭言》甚至以“水中捉月”为李白生命的归宿点。“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水中捉月而死。”传闻虽不可信,但从中我们却可以看出李白对月亮喜爱的程度。因此,他竟敢上天捉月。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中的“俱怀逸光壮思飞,欲上表天揽明月。”由此我们也看到一个想象丰富,个性洒脱的诗仙形象。而他的《把酒问月》更是逸兴豪迈,感情丰富,语言夸张。其中的“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引出了人与月之间若即若离,似却近的关系,并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求与思考。人生是短暂的、痛苦的、其间有着不尽的坎坷与曲折,孤独与寂寞,但李白却可以让自己尽量忘却这一切,去享受人间的自由与快乐。如《将进酒》在自己失意之时,李白却仍能吟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样旷达豪迈的诗句,我们也不得不为他有如此宽广的胸襟而感叹。又如《关山月》中“明月出天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心境开阔,因此,他的月亮也随之开阔和雄壮。读后,使人心胸一振,我们也找不到他一丝惆怅的借月咏愁情的意象。再如他在《玉壶吟》中写道:“烈士击玉壶,壮心异暮年。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连。“这里的刀光剑影,显示出诗人那种拂剑而起的游侠豪情。月亮在此也不再委靡惆怅,而体现了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壮志。

李白生平最渴望的就是做一名儒将,驰骋沙场,但他的一生都没有机会尝试,因此就把这种强烈的愿望写入了自己的诗作之中。如《塞下曲》之五中写道:“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这类诗歌充满了一种侠肝仪胆的豪情。“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他咏边塞而悠悠闲谈,也许,这正是李白儒侠风格所在。

3、表达自己清高、皎洁的品质以及与朋友之间纯洁的友谊

月,是清高、皎洁的象征,这也正好与李白的先天秉性相契合。如《月下独酌》中这样写道:“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意能招呼明月为伴,表现了自己如月般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的节操。也许,在现实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也只有明月能与自己进行心灵上的门交流,成为自己永远的知己。而在与友人的交往中,皎洁的月亮更代表了彼此之间友谊的纯洁与高尚,如在《哭晁卿衡》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明月不归沉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将日本友人晁衡比作明月,把晁衡海中遇难比作“明月沉碧海”,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真挚的痛悼之情。而在听到友人王昌龄遭贬后,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寄》中寄予了无限的关切与同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诗人以寄月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友人的安慰与关怀。同时也用明月象征自己和友人品质的纯洁无暇。这样的想象既奇特新异,又无不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毫无做作之态,也显示了李白文学功底的深厚。

4、表达离别思念之情

自古以来,月亮就作为离别、思念的一种寄托被历代文人使用。如南朝谢庄《月赋》中有“美人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明月亘古如斯,而世事变幻不定,这就不可避免地滋生思念的情愫。李白最为著名,甚至妇孺皆知的表达思乡之情的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诗人沦落天涯,眷恋故土的那份深情。文字虽然短小,但内涵却非常丰富,表达了久别故土的人的共同情感,能激发起人们的共鸣,读起来使人感到亲切而真实。又如他在《赠崖待御》“谁怜明月夜,肠断听秋砧。”一诗中也以咏月表达了因失意愁苦而思念故乡亲人的那份深情。在他的《捣衣篇》中:“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通过描写妇女趋月夜为亲人捣衣的心情,表达了她们对远征丈夫的深切怀念。而《关山月》则描写了塞外征人的见月思乡之情。“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不论是对亲人的思念,对朋友的思念,还是对故乡的留恋,也或者是借月表达他人的思念,李白都巧妙地把这种感情寄托在明月之上,无生命的月亮在如上之多的情感的浸泡下也变得情真意切,鲜活灵动了。

“任何艺术境界,作为对某种生活美、自然美的提炼升华的产物,都或隐或显地渗透了诗人本身的意志。”李白的月亮世界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在他的咏月诗中同有单纯的以月亮本身为全诗的主题,而是有着其深刻的思想和生活基础的。这也正是李白的月亮世界的特点,即客观物象融入主观情感。

李白之所以对月亮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并能将之出神入化地借用到自己用以抒发感情的诗作中,也是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历史文化积淀分不开的。传统文化中的月亮给予了李白得以遐想基础和空间,但他并不满足于前人的给予,而是从自己的眼光出发,开拓了新的文化蕴涵与境界。那下面我们就谈一下李白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月意象的继承与突破问题。

二、李白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月意象的传承与突破

李白笔下的月亮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支脉,具有传统的共性。月亮作为一个最为常见,也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客观自然物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极为显著的地位。人文化史学的角度来看,月亮在古代就成为先人崇拜的对象。“我国最迟在商周时就有了对于月亮的崇拜;到秦以后,民间就有了拜月的风俗,显著表现在每年的中秋节。另外,由于月亮的隐显、圆缺,月食及月中的模糊图像,进一步激发了人的想象。民间流传的传说,如“嫦娥奔月”“月中玉兔”“天狗吃月”等,将月亮进一步神话。这一系列的传统文化积淀在李白心里,成为他迷恋月亮的文化底蕴。月亮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也是在不断发展的。“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则明生焉。”这种特殊的天象及与之相关的种种变幻莫测的自然物象(如日、月食)引起了远古中国远始人的注意。他们在原本相信世间万物皆有生命的前提下,创造了月神:《山海经》记载:“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诗经月出》则是把月亮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的开端。到南北朝,月亮开始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出现在南朝山水诗中。刘宋谢庄的《月赋》,北周庾信的《舟中望月》等都有着力开发月亮作为独立审美客体的审美意义。但尽管如此,从《月出》到曹孟德的“乌鹊南飞”再到六朝的月形象,都属于对月亮进行客观描绘的范畴。此时的月亮,只是被动地作为一个客观自然物象,被动地被主体感受,并按主体的意愿感受进行描绘。到了唐代,月文化就发展到了一个具有可塑性的阶段。

“唐代诗人们以王者的姿态开辟出异彩纷呈块块疆土,而李白则匠心独具地完成了月亮由自然客体向人格意志的转变。以闲心见月,以诗心赏月,以痴心醉月……(葛春景《李白与唐代文化》中州古籍出版社)反复出现在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绿水静素月,月明白鹭飞。”(《秋浦歌》)、“波光摇山月,星影入城楼。”(《宿白鹭洲》),“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月夜江行》)、“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梦游天姥吟留别》)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丰富的想象与神话传说的迭合,生动的比喻与强烈的抒情结合,以其独特的浪漫渗透整个月亮世界及诗作之中,完整地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人格力量和深刻的哲理精神。以上种种,在李白的月亮诗作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前人之所未道,使中国文学中的月亮意象提升到一个全新的世界。“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以雁写愁,古已有之;然而以月写喜,却是李白的独创。

2、李白赋予月亮丰富而深邃的象征意义,把月亮意象高度人格化,人性化,扩大和强化了月亮的文化意蕴。其笔下千姿百态的月亮形象,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对于这些意象,李白无不赋予它们深邃的文化蕴涵。可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来慰藉自己的孤寂;可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引发思索;也可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来寄托对友人的关心。餐风饮月,精心细品,怀之、思之、忆之、惑之,月亮可以无所不包,抒情达意,怀古忆人,叙事说理,应有尽有。月亮意象的文化意蕴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

3、李白还创造出了前人从未尝试过的“沙月”和“石上月”。前人在描写月亮时,几乎都是从流动的角度来描写与刻画的,如“水月”“云月”“风月”“湖月”等。而“沙月”与“石上月”的意境描写给人的感觉却是凝固性多于流动性。如“目皓沙上月,心清松下风。”(《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南兰山下有落星潭可以下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号》);“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独酌》);“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春日独酌二首》)……从这里的“沙月”和“石上月”从句本意上来看,诗人希望通过这些物象映衬出月之皓皎,但是月光投射在沙和石上,石却显得皓皎。此处不仅有光的色彩,更有心境糅合其中。心如止水,投射在沙和石上的月光不会流动,心境也不再流动,而是流动后的凝固。以沙和石作陪衬,从人们流动的意象中挖掘出凝固的意象,这就是李白“沙月”和“石上月”在文学创作中的贡献。

4、李白把自己对人生、对宇宙、对社会的思考与顿悟托付于那轮内涵丰富的明月,增加了月亮意象的哲理深度。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如此深刻的哲理,直至李白才被一一揭示,这也称得上是李白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月意象的又一突破。

王维送别诗的意象分析 篇6

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一文中也指出:“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和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和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意象中的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1]

王维送别诗的空间意象多为高楼亭台,河桥水边。这自然与诗人送别习惯有关,登高远眺是古代诗人表达相思情愫时的一种方式,远眺的视线往往会被山峰遮住,望而不见,愁苦就会比原先更重、更浓。路边古亭历来为送别之所,“驿路飞泉洒”[2]“故驿同槐里,长亭下槿原”[3]“江边黄鹤楼”[4]“饶吹发西江”[5]“东南御亭上”[6]“连天汉水广” [7],选择这些意象有助于表达送别之情。以其中描写最多的楼台和水边为例,二者虽是不同的空间,却有着共同之处,即视野开阔,可以放眼远望,送人远离也可以眺望直到看不到友人,也许这样会给诗人以稍许安慰吧!诗人们正是利用空间意象的这一特点来加强对被送别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读来也更有感染力。

王维的送别诗大多描绘了饯别或送行的具体场景,因而一般都有时间的表述。翻检这些诗,我们会惊异的发现,它们的时间意象竟然相当集中,一日之内多为月夜或日落,一年之中以春、秋两季为主。“秋城邺宫故”[8]“秋天万里净”[9]“春草年年绿”[10]“关门落照深”[11]“别后同明月”[12]等等。这固然是对送别诗的如实描写,但人的一生中不知要经历多少次送往迎来、离合聚散,单单集中到这几个时间决非偶然,显然是因为月夜、日暮、春、秋比其他时间更有助于表达离人的情感,它们在诗里已不单纯表示时间而是成为寄托诗人情感的审美意象。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吾人时时在情趣里过活,却很少能将情趣化为诗,情趣是可以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如果不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上去,就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13]

王维送别诗中出现最多的是自然意象,其中包括山水、禽鸟、草木、以及日月风雨等。这些意象,一方面对刻画离别情绪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以其五彩缤纷和富于变化使得送别诗各具特色,美不胜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境界即意境,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环境完美结合的艺术效果。

一、柳、芳草

柳谐音为“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即取此意,从而形成杨柳的别离意象。芳草的态势同诗人心灵深处那种细腻、厚实、缠绵的情感成同化状态,能很好地将诗人那丝丝缕缕、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意绪表达出来。在王维的送别诗中大量出现了柳和芳草极其具有送别代表性的意象。“芳草空隐处”[14]“柳色蔼春余”[15]“汉地柳条青”[16]“欲归江淼淼,未到草凄凄。”[17]“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青。”[18]“东郊春草色,躯马去悠悠。”[19]“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20]难辨是春色还是相思 ,令人联想到行者归途中所见到的万千春色 ,无不寄寓作者的相思之情。最为留传千古的是“客舍青青柳色新”[21]。柳色和青草都是绿色的,本应该是春意昂然的,可是在送别诗中,由于和诗人特定的心情相映衬,“情语”、“景语”难以分别,不会思维的景物与思维的作者物我交融,相互纠缠,难解难分,更显“绵绵无绝期”。

二、月

选择月夜这一意象,一方面可以为景物涂上一层凄清悲凉的色调,渲染一种送别的.氛围,更主要的是因为明月这一形象自“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22] 之后,在古典诗歌中便逐渐成为表达相思离愁的意象,一经在诗歌里出现,就极易触发读者的感受并唤起联想。明月的阴晴圆缺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有共通之处,无论天涯海角,它都无处不在,因而明月成为人们异地同心的见证,成为离人们映证友情遥寄情怀的信使。此外,明月还常常烘托、强化别离的惆怅之情:《送杨长府贬郴州》中“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秋夜之月寒冷而清寂,再伴以悲凉的猿啼,更见出友人谪居在外心境之凄凉与茫然。《宇文太守赴宣城》“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以明月寒潮渲染了离别的深情,同时增添了对友人的担忧。这样,月与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心态相结合,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旨趣。

三、云

云在王维诗歌意象群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在《王右丞集笺注》中,据不完全统计,写到云的有三十多处。送别诗中却是“白云”居多:“白云余故岑”[23] “惟有白云当露冕”[24]“云日淮南祠”[25]“江向白云平”[26]“驱鸡入白云”[27]“白云留故山”[28]“天长云树微”[29],白云向来是和隐者联系在一起的,自由不羁,高举脱俗,洁白无瑕。王维诗中曾说:“余生欲寄白云中。”[30]诗人用白云可能也象征被送之人品格的高洁,亦或羡慕他们的这种品性,希望自己也能超凡脱俗。同期李白的《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更是把白云写到了极至,极力写白云的自由,表达自己隐居的愿望。

另外也有“黄云”:“蓬卷入黄云” [31]“黄云断春色”[32],这在其他诗人的诗歌中也不乏佳句,如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血纷纷。”又《蓟中作》:“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李白《送崔度还吴》:“幽燕沙雪地,万里尽黄云。”可能是边塞沙漠连天,远望天空,白云也染上了些许黄色,是视觉的冲击,这样写更显凄凉,与诗人送别的愁绪,边塞的艰苦相映衬。

四、夕阳

“夕阳”意象是中国古人怀乡念人的重要象征物,见到日落常引起人们的怀乡念人之思,送别的不忍分离而顿生惆怅之情,借“夕阳”包括“斜阳”、“落日”“黄昏”“日暮”等来抒发他们的情思,都是借助夕阳来渲染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离别时的凄凉,表现诗人的愁思之深长而悠远。“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3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4]“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清。”[35]“驿路飞泉洒,关门落照深。”[36]日落、夕阳总给人垂垂老矣之感,这样,“夕阳”意象便常常成为诗人们抒发感情的重要载体。夕阳尤其是肃杀秋天的夕阳总给人黯淡、凄凉、悲惨之感,这种感受又正吻合了离人黯然伤神的情怀。

五、酒

元人杨载曰:“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37]如果说我们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总是泛着酒光、飘着酒香、回荡着“对酒当歌”的高吟低唱,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渭城曲》:“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38]无论是不得意,还是离愁别绪,亦或是对酒当歌一醉方休,都借酒表达出了不忍之情,不舍之谊。“多情自古伤离别”,朋友将要分别,怎能少了酒这个最能传达情谊的东西呢?

六、雁、飞蓬等

雁被当作送别时一个意象之中的审美心象进入创作者的诗作情感之中,自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为它的主悲情蕴,给人留下的情感是悲伤愁怨。而这种意象为征人所见,游子所闻,更能表达离人的那种缭绕不尽的万里愁思,意境高远,感情凄惨。“自叹临水别,不同鸿雁向池来。”[39]“子午山里杜鹃啼”[40]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41]雁意象本身具有悲伤愁怨的情蕴,这与离人的分别时的心境相契合。托雁写别情,以雁衬托离人远去的悲凉、孤独,极自然亲切实可行。人与雁同是沧落天涯,相同的命运把原本隔绝的心联结在一起,发生强烈的感情共鸣,点明了客中送客的浓浓离愁别绪。“古木官渡平”[42]“阴风悲枯桑,古塞多飞蓬”[43]“衰鬓日如蓬”[44]“蓬卷入黄云”[4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46]。在表达离愁方面,飞蓬与雁起到同样的震撼力的作用。

七、泪

流泪是人们极度伤情的外在表现。古语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而临别下泪,正如临别折柳、临别饮酒一样,都是“司空见惯浑闲事”。早在《诗经・邶风・燕燕》中就描写了挥泪送别的情景:“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依依惜别,泪如雨下,足见悲伤之甚。“山川何寂寥,长望泪沾巾。”[47]“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48]即使潇洒如李白者在离别时也总是泪水涟涟:李白《赠别郑判官》:“远别泪空尽,长愁心已摧。”《江夏送友人》:“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正如宋代无名氏《玉楼春》词云:“柔情胜似岭头云,别泪多于花上雨。”

八、行人

本来有行人应该是热闹的象征,可是在送别诗里,广阔的天低下总是孤独的一个人或者背影,影子拉的很长,就有无限凄凉在里面了:“宛路故人稀”[49] “远树带行客”[50]“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51]“五湖三亩宅,万里一行人。”[52]“遥思葭际,寥落楚人行。”[53]无论是羊肠小径还是宽阔平坦的大路,寂寂一个人在路上行走,总见凄凉与落寞,更何况是刚刚与友人分离呢?远远望去,一个人长途跋涉,奔赴前程,寥落的行人与影子为伴,诗人也正是用这样的意象表达出自己的愁苦与落寞之情的。

九、杜鹃 猿

“忆想兰陵际,可宜猿更啼。”[54]“猿声不可听,莫待楚山秋。”[55]“鸟道一千里,猿啼十二时。”[56]“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57]“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58]“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59]看到猿声、杜鹃,总能想到“杜鹃啼血猿哀鸣”,总是无限凄凉意涌上心头。总能想到在唐代,南方的条件是极其艰苦的,甚至与世隔绝的,被送之人要去南方,又有猿声、杜鹃啼叫伴随,愁苦又禁增添了几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已经把它们作为悲凉愁苦的象征,看到他们总有一副画面闪现脑海。诗人也不例外,用这样带有悲情色彩的意象来传达无限的情思。

十、铙吹

“铙吹发夏口”[60]“铙吹发西江”[61]“铙吹喧京口”[62]“清江响铙吹”[63],都有铙声的出现,铙吹暗示了离别那一刻的真正到来,在此之前,友人还可互相劝勉,共诉衷肠,而此之际,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戛然而止,军乐齐奏,声响云天,为别离平添一份豪壮,也带来了离别的感伤。这声音引发人们复杂的感情,对于送行之人,意味着友人即将起程,引发的是无限的眷恋与不舍之情,更有为友人担忧,挂念之情。

上一篇:日审岗位工作程序下一篇:小学生文明上网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