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常见隐患(精选8篇)
煤矿安全生产常见事故隐患
一、基础管理
1、煤矿未与从业人员××等订立劳动合同,或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安全生产法》第44条);未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费(《安全生产法》第43条)。
2、矿井新上岗的从业人员××等未经安全培训;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的时间不符合规定,且培训考试无结果(《煤矿安全规程》第6条)。
3、部分入井的管理和从业人员未随身携带自救器,××等少数人员穿化纤衣服入井(《煤矿安全规程》第10条)。
4、矿井维修作业时使用通用安全措施。矿井××作业规程针对性差:无局部通风机选型、巷道布置图、监控设备布置图、避灾线路图等(《煤矿安全规程》第15条)。
5、矿井未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无地物、地貌、地面水体等标识(《煤矿安全规程》第12条)。
6、矿井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下井登记档案不规范(《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21条)。
7、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培训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煤矿××工××未持证上岗作业(《煤矿安全规程》第6条)。
8、矿井未按规定编制井下劳动定额定员标准,或者实际入井人数××人,超过规定人数××人,超定员组织生产(《云南省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实施办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8条)。
9、矿井无生产区域限员挂牌管理牌板(《云南省煤矿企业劳动定 员管理实施办法》)。
10、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未及时办理变更手续(《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23条)。
11、煤矿证照不全(证照过期)组织生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5条)。
12、煤矿企业未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年×月以来没有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帐;煤矿隐患整改记录不详,无隐患整改内容和要求,无整改负责人和整改时限(《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10条)。
13、矿井全年核定产量××万吨,实际生产××万吨,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组织生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8条)。
14、煤矿未健全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或安全目标管理制度等;未建立各种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制度,没有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并做好记录(《煤矿安全规程》第3条)。
15、煤矿未设置安全生产机构,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装备(《煤矿安全规程》第4条)。
16、煤矿未对机电设备、安全仪器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办法》第15条)。
17、煤矿拒不执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安全监察指令(《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44条)。
18、煤矿使用不符合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型号:××)的设施、或者设备、或者器材(《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15条)。
19、煤矿隐瞒存在的事故隐患以及其它安全问题(《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办法》第25条)。
20、煤矿主要负责人或者其它主管人员对重大事故预兆或者已发 现的事故隐患不及时采取措施(《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44条)。
21、煤矿未编制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煤矿安全规程》第9条)。
22、煤矿未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按规定设立矿山救护队或者与就近的的专业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煤矿安全规程》第493条)。
23、煤矿未按照有关规定提取安全技术措施专项经费,或使用不符合规定的的设备、器材、仪器、仪表、防护用品(《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39条)。
24、煤矿未对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违法行为定期组织排查,并将排查整改情况每季度向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写出书面报告(《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14条)。
25、××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未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验收,擅自投入生产(《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22条)。
二、矿井开采
(一)开采系统
1、矿井在用巷道净断面不能满足行为、运输、通风和设置安全生产设施的需要《煤矿安全规程》第21条
2、矿井生产布局不合理。生产采区×个,每个采区×个回采工作面,在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布置×个回采工作面和×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第3条)。
3、矿井未按照规定设置躲避硐室。倾斜巷道设置的躲避硐室之间距离实测为×m,躲避硐室宽×m、深×m、高×m(《煤矿安全规程》第22条)。
4、矿井未设有至少2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与××出口间的距离实测××m;××m水平到上部的××m水平和××采区未设至少2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且未与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相连(《煤矿安全规程》第18条)。
5、××采煤工作面回采前未编制作业规程或××采煤工作面回采前未组织人员学习作业规程(《煤矿安全规程》第15、49条)。
6、××煤仓、××溜煤(矸)眼未设置防止人员、物料坠入和煤、矸堵塞的设施,未制定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99条)。
7、矿井××m水平××小眼、××上山和××下山的坡度为×°(超过25°),其上口未设有防止人员坠落的设施(《煤矿安全规程》第98条)。
8、矿井××m水平××行人安全出口,实测倾角为×°(大于45°),未设置梯道间或梯子间;实测倾角为×°(小于45°),未设置人行道(《煤矿安全规程》第19条)。
9、矿井××m水平巷道支架断梁折柱××架,实测断面×m~×m,不能保证通风、运输畅通,行人安全(《煤矿安全规程》第91条)。
10、矿井××m水平××巷道交岔点处,未设置路标(《煤矿安全规程》第18条)。
(二)掘进支护
1、矿井××m水平××巷道掘进工作面未支护,空顶作业;矿井××m水平××巷道靠近掘进工作面10m内的支护,在爆破前未加固。爆破崩倒、崩坏的支架未先修复即进入工作面作业(《煤矿安全规程》第41条)。
2、矿井××m水平××巷道处于松软的煤、岩层或流砂性地层中及地质破碎带,掘进作业未采取前探支护等加强支护的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41条)。
3、矿井××m水平××巷道掘进工作面空顶作业,支架间距实测×m,超出作业规程×m的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第41条)。
4、矿井××m水平××巷道在揭露老空前,未制定探查老空的安全措施;××掘进工作面在揭露老空时,未将作业人员撤至安全地点(《煤矿安全规程》第45条)。
225、××倾斜巷道施工期间兼作行人道时,未设置躲避硐及红灯(《煤矿安全规程》第46条)。
(三)回采管理
1、××采煤工作面未按作业规程的规定(规定控顶距×m)及时支护,实测空顶距×m,××等人空顶作业(《煤矿安全规程》第54条)。
2、××采区结束回撤设备未编制专门措施(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24条)。
3、××采煤工作面情况发生变化时,未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49条)。
4、××采煤工作面的伞檐超过作业规程规定的×m,实测伞檐长度×m,最大突出部分×m(《煤矿安全规程》第51条)。
5、××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20m范围内,未加强支护(《煤矿安全规程》第50条)。
6、××采煤工作面控顶距离实测×m,作业规程规定的控顶距是×m,超过规定仍在采煤(《煤矿安全规程》第56条)。
7、××采煤工作面遇顶底板松软或破碎、过断层、过老空、过煤柱或冒顶区以及托伪顶开采时,未制定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54条)。
8、采掘过程中任意扩大和缩小设计规定的煤柱;××采煤(掘进)过程中破坏工业场地、矿界、防水和井巷等的安全煤柱(《煤矿安全规程》第48条)。
9、××采煤工作面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煤矿安全规程》第53条)。
10、××采煤工作面未保持一个通到回风巷道,另一个通到进风巷道2个畅通的安全出口(《煤矿安全规程》第50条)。
11、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薄煤层除外)的采煤工作面,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煤 矿安全规程》第48条)。
(四)井巷维修
1、未编制××m水平××巷道维修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92条)。
2、在维修××m水平巷道架设和拆除支架时,在一架未完工之前,中止工作(《煤矿安全规程》第92条)。
3、扩大和维修××m水平井巷连续撤换支架时,人员撤退路线不畅通,维修点井巷被堵塞(《煤矿安全规程》第92条)。
4、××m水平巷道支架断梁折柱多,巷道失修率超过规定,断面不能保证通风、运输的畅通和行人安全(《煤矿安全规程》第91条)。
5、在维修××m水平独头巷道支架时,未由外向里逐架进行,人员进入维修地点以里(《煤矿安全规程》第92条)。
6、××井筒大修时未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检修××倾斜巷道未制定防止矸石、物料滚落和支架歪倒的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92条)。
7、在维修××倾斜井巷时,未制定行车安全措施,上、下段同时作业(《煤矿安全规程》第92条)。
8、××m水平××巷维修作业时,没有按作业规程规定要求先加固支架,并撤换旧支架(《煤矿安全规程》第92条)。三、一通三防
(一)通风管理
1、矿井××m水平主要回风巷道断面小,实测断面×m,通风阻力大(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21、101条)。
2、矿井通风系统不稳定。××m水平进、回风联络巷间未设反向风门,且风门不能联锁(《煤矿安全规程》第109条)。
3、矿井通风阻力大(风压为××mm水柱),主要通风机运行效率低(额定风量××m/min,实测仅××m/min)。
3324、矿井××m水平主要回风巷中的风流速度约×m/s(《煤矿安全规程》第101条)。
5、××掘进工作面的乏风1次串入××掘进工作面,未制定串联通风安全措施,未在进入被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装设甲烷断电仪(《煤矿安全规程》第114条)。
6、矿井××测风地点无记录牌板(《煤矿安全规程》第105条)。
7、矿井没有按季绘制通风系统图并按月补充修改;矿井通风系统图没有标明风流方向、风量和通风设施的安装地点(《煤矿安全规程》第120条)。
8、矿井主要通风机房无反风操作系统图、司机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和通风机运转记录簿(《煤矿安全规程》第123条)。
9、向××m水平××巷道供风的局部通风机(×型,×kw)供风量为×m/min,巷道净断面×m,使用×型微速风表在回风流中实测,风表不能启动,××等人在掘进工作面微风作业(《煤矿安全规程》第101条)。
10、向矿井××m水平××巷掘进工作面供风的局部通风机(×型,×kw)未悬挂管理牌板(《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
11、向矿井××m水平××巷道供风的局部通风机(×型,×kw)吸入风量大于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局部通风机产生循环风,在局部通风机以里×m处用风表实测,局部通风机循环吸入风量×m/min(《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
12、向矿井××m水平××巷道供风的局部通风机的风筒设置不符合要求(《煤矿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第2条)。
13、向矿井××m水平××巷掘进工作面供风的局部通风机(×型,×kw)和启动装置安装位置距离掘进巷道回风口距离实测为×m,实测局部通风机吸入循环风量×m/min,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
3214、矿井××m水平设置的主排水泵处为独头硐室,无至少2个出口(《煤矿安全规程》第279条)。
15、××巷道使用编织袋材料制作的风筒(《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
16、矿井××掘进工作面风筒出口距迎头×m(作业规程规定×m)(《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
17、××巷道内用风帘代替控制风门(《煤矿安全规程》第118条)。
18、矿井需风量为××m/min,实际供风××m/min,矿井总风量不足(《煤矿安全规程》第104条)。
18、××地点局部通风机未由指定人员负责管理并保证正常运转(《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
19、××采掘工作面(××巷道)的风速实测为×m/s,高(低)于规程规定的风速(《煤矿安全规程》第101条)。
20、使用1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和××掘进工作面供风;使用3台以上(含3台)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掘进工作面供风(《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
21、临时停工停风的××掘进工作面,恢复通风前未先检查瓦斯浓度,实测停风区中CH4浓度×%、CO2浓度×%,启动局部通风机(《煤矿安全规程》第141条)。
22、××m水平地点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通风前,没有检查局部通风机及启动设备10m范围内的瓦斯浓度;临时停风的××m掘进工作面恢复通风前检查瓦斯浓度,实测局部通风机及其启动设备附近10m范围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规程≥0.5%),开启局部通风机(《煤矿安全规程》第129条)。
23、矿井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没有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煤矿安全规程》第107条)。
24、矿井因检修、停电或其它原因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时,没有
33制定停风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124条)。
25、矿井装有主要通风机的井口外部漏风率为×%,超过5%(无提升设备时)或15%(有提升设备时)(《煤矿安全规程》第121条)。
26、××采区进、回风巷没有贯穿整个采区,巷道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煤矿安全规程》第113条)。
27、矿井××m生产水平或××采区没有实行分区通风(《煤矿安全规程》第113条)。
28、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m水平掘进工作面,停风时没有撤出人员,切断电源(《煤矿安全规程》第129条)。
(二)瓦斯防治
1、××巷道超过扩散通风距离(实测长约××m、瓦斯浓度×%),未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煤矿安全规程》第140条)。
2、××地点瓦斯浓度实测为×%(大于1.5%),现场作业人员没有立即停止工作并撤到安全地点(《煤矿安全规程》第139条)。
3、(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t或有瓦斯喷出的××区域(采区或工作面),未按高瓦斯矿井管理(《煤矿安全规程》第134条)。
4、矿井总回风巷或××m水平×翼回风巷中瓦斯(二氧化碳)浓度实测为×%(超过0.75%),没有立即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煤矿安全规程》第135条)。
5、××m水平采区、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实测为×%(超过1.0%)或者二氧化碳浓度实测为×%(超过1.5%),××等人没有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煤矿安全规程》第136条)。
6、××m水平采掘工作面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实测为×%(大于1.0%),××仍然爆破(《煤矿安全规程》第138条)。
7、××m水平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m/min,××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m/min,没有建立地面永久抽放瓦斯系统或井下
333临时抽放瓦斯系统(《煤矿安全规程》第145条)。
8、矿井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以后,未制定恢复通风、排除瓦斯和送电的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140条)。
9、矿井临时停工的地点停风,未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煤矿安全规程》第140条)。
10、矿井××停工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实测×%(大于3.0%)不能立即处理时,未在24h内封闭完毕(《煤矿安全规程》第140条)。
11、矿井××m水平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人员××未将瓦斯浓度检查结果记入瓦斯检查班报手册和检查地点的记录牌上,并通知现场工作人员(《煤矿安全规程》第149条)。
12、矿井××m水平××采区××巷道停风地点栅栏外(每天至少1次)或挡风墙(每周至少1次)外风流中的瓦斯浓度未按规定检查(《煤矿安全规程》第149条)。
13、矿井通风瓦斯日报没有送矿长、矿技术负责人审阅(《煤矿安全规程》第149条)。
14、瓦斯检查工××不按规定检查××处瓦斯,存在漏检、假检(《煤矿安全规程》第149条)。
15、矿井开拓××m新水平的××巷道第一次接近×开采煤层,未在距煤层垂距10m以外打探煤钻孔,或钻孔超前工作面的距离小于5m,无专职瓦斯检查工经常检查瓦斯(《煤矿安全规程》第142条)。
16、矿井为高瓦斯矿井,××煤巷掘进工作面未安设隔(抑)爆设施(《煤矿安全规程》第150条)。
17、实测矿井××m水平××巷道掘进工作面工作面CH4浓度×%、CO2浓度×%或CO的浓度实测为×%,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煤矿安全规程》第136条)。
18、××掘进工作面停工、停风,没有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煤矿安全规程》第140条)。
(三)火灾防治
1、矿井××的永久性防火墙未设置观测孔,未定期测定和分析防火墙内的气体成分和空气温度(《煤矿安全规程》第247条)。
2、矿井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煤矿安全规程》第220条)。
3、矿井××工作面有自然发火征兆没有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进行处理(《煤矿安全规程》第241条)。
4、矿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性灌浆等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232条)。
5、矿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未建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未选定自然发火观测站或者观测点位置并建立监测系统(《煤矿安全规程》第241条)。
6、矿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未编制防止自然发火设计或者未按设计组织生产(《煤矿安全规程》第232条)。
7、矿井在煤层倾角35°以上的火区下部区段进行采掘工作(《煤矿安全规程》第250条)。
8、矿井在××m水平火区的同一煤层的周围进行采掘工作(《煤矿安全规程》第250条)。
9、矿井启封××已熄灭的火区前没有制定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249条)。
10、矿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没有采取综合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228条)。
11、矿井××m水平井底车场,主要绞车道与主要运输巷、回风巷的连接处,机电设备硐室采用可燃性材料支护(《煤矿安全规程》第221条)。
12、矿井地面的消防水池水量不足200m或消防用水与生产、生活用水共用同一水池,没有制定确保消防用水的措施(《煤矿安全规程》
3第218条)。
13、矿井没有设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煤矿安全规程》第218条)。
14、××绞车房内悬挂的×台灭火器(MFZL4型)失效(《煤矿安全规程》第226条)。
(四)粉尘防治
1、矿井××采掘工作面长约×m的巷道内煤尘堆积厚度大于×mm(《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规定不得有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粉尘或煤尘堆积)(《煤矿安全规程》第155条)。
2、煤矿未严格执行测尘制度,未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煤矿安全规程》第740条)。
3、矿井××溜煤眼放煤口未安设喷雾装置,回风巷积尘严重(《煤矿安全规程》第154、155条)。
4、矿井××m水平掘进××巷道时,未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洒水降尘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17条)。
5、矿井××炮采工作面没有采取湿式打眼或没有使用水炮泥(《煤矿安全规程》第154条)。
6、矿井××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内没有安设风流净化水幕(《煤矿安全规程》第154条)。
7、矿井没有制定或组织实施综合防尘措施、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及管理制度(《煤矿安全规程》第156条)。
8、矿井没有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采掘工作面没有防尘供水管路进行生产(《煤矿安全规程》第152条)。
9、矿井××溜煤眼兼作通风眼使用(《煤矿安全规程》第153条)。
10、矿井没有根据煤尘爆炸性鉴定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151条)。
四、监测监控
1、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传感器设置不符合要求。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未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主要风门未设置风门开关传感器,测风站未设置风速传感器,主要通风机的引风道未设置压力传感器(《煤矿安全规程》第175条)。
2、矿井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未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煤矿安全规程》第175条)。
3、矿井××掘进工作面未装备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煤矿安全规程》第158条)。
4、矿井××采掘工作面传感器设置数量不足(无××传感器),安设位置不当(安设在××位置),调校不及时(调校时间为×天),传感器显示数据为×%(超过规定误差0.1%),瓦斯超限后不能断电并发出声光报警(《煤矿安全规程》第162、169、170条)。
5、矿井安全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时没有及时处理或在故障期间没有安全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162条)。
6、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监测日报表没有报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阅(《煤矿安全规程》第164条)。
7、矿井安全监控设备没有定期(每月至少1次)进行调试、校正(《煤矿安全规程》第162条)。
8、矿井××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没有对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等做出明确规定,未绘制布置图(《煤矿安全规程》第159条)。
9、矿井采掘工作面与××采掘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没有在被串的工作面的风流中装设甲烷传感器(《煤矿安全规程》第114条)。
10、矿井没有安全监控设备布置图或绘制内容不全,未及时修改(《煤矿安全规程》第167条)。
11、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没有实时监控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变 化及被控设备的通、断电状态(《煤矿安全规程》第164条)。
12、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无防雷电保护(《煤矿安全规程》第160条)。
13、未建立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维护、定期调试、校正制度、监测日报表上报、瓦斯浓度超限处理及值班制度(《煤矿安全规程》第164条)。
14、××工作面未设置甲烷传感器(《煤矿安全规程》第169条)。
15、供往××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没有装备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
五、突出防治
1、突出矿井未建立防治突出机构并配备相应专业人员,未采取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等综合防治突出措施(《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第5条)。
2、矿井开采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未建立地面永久抽放瓦斯系统或井下临时抽放瓦斯系统(《煤矿安全规程》第145条)。
3、突出矿井在编制、季度、月生产建设计划的同时,未编制防治突出措施计划(《煤矿安全规程》第177条)。
4、矿井××井巷第一次揭穿(开)各煤层时,没有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及其它与突出危险性相关的参数(《煤矿安全规程》第203条)。
5、矿井××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前,没有编制设计,采取综合防治突出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199条)。
6、撤销突出煤层(矿井)没有经原鉴定单位确认和审批并报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煤矿安全规程》第176条)。
六、水害防治
1、矿井××m水平主排水泵硐室没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水管),水泵房配电设备不能够同时开动工作和备用水泵(《煤矿安全规 程》第278条)。
2、矿井××掘进工作面迎头顶部有淋水、渗水、水叫声等透水预兆,未采取措施,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煤矿安全规程》第266条)。
3、煤矿未开展矿区范围老窑调查工作,未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上标出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等(《煤矿安全规程》第251条)。
3、矿井可能积水的井巷及采空区的积水范围、标高和积水量没有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煤矿安全规程》第260条)。
4、矿井雨季三防措施无针对性,没有在雨季前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矿井在雨季受水威胁,没有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或没有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煤矿安全规程》第253条)。
5、矿井××运输巷积水严重,最大积水段长度大于×m,积水深度达×cm(《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掘进文明生产标准及评分表第5条)
6、矿井井底主要水仓为独头水仓,没有设置副仓(《煤矿安全规程》第280条)。
7、矿井××采掘工作面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没有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煤矿安全规程》第286条)。
8、矿井××采掘工作面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没有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煤矿安全规程》第286条)。
9、矿井在××m水平有突水威胁区域进行采掘作业未按规定进行探放水(《煤矿安全规程》第286条)。
10、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尚未建成防、排水系统即开始向有突水危险地区开拓掘进(《煤矿安全规程》第271条)。
11、矿井××m水平采掘到探水线位置时没有探水前进(《煤矿安全规程》第260条)。
12、矿井将矸石、炉灰、垃圾等杂物堆放在山洪、河流可能冲刷到的地段(《煤矿安全规程》第257条)。
13、矿井井口及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高程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没有修筑堤坝、沟渠或采取其它防排水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255条)。
14、矿井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物处于可能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地段(《煤矿安全规程》第255条)。
15、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没有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等综合防治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252条)。
16、矿井没有作好水害分析预报或违反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煤矿安全规程》第286条)。
七、提升运输
1、××斜井内未安设“一坡三挡”装置(《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
2、设置在××斜井的阻车器和跑车防护装置不能正常使用(《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
3、主斜井(斜长××m)仅设置×个躲避硐(《煤矿安全规程》第22条)。
4、在主斜井内安设的跑车防护装置失效,撞杆距轨面距离实测×m,大于矿车高度(《煤矿安全规程》第46条)。
5、倾斜井巷使用绞车提升,井巷上端没有足够的过卷距离(过卷距离为××米)(《煤矿安全规程》第371条)。
6、××绞车房内未悬挂绞车制动系统图、电器系统图,无司机岗位责任制、设备运行记录本、司机交接班记录簿、操作规程(《煤矿安全规程》第436条)。
7、××倾斜井巷串车提升时挡车装置未处于常闭状态,没有做到放车时方准打开;××兼作行驶人车的倾斜井巷,在提升人员时,斜 巷安全装置没有做到常开状态,并可靠地锁住(《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
8、矿井使用的连接装置(各种保险链或者矿车的连接环、链和插销等)初次使用前和使用后每隔2年没有逐个以2倍于其最大静荷重的拉力进行试验(《煤矿安全规程》第414条)。
9、××倾斜井巷运输用的钢丝绳连接装置,在换钢丝绳时没有对其用2倍于其最大静荷重的拉力进行试验(《煤矿安全规程》第412条)。
10、新安装的××矿井主要提升装置,未经验收合格直接投入使用(《煤矿安全规程》第435条。)
11、提升人员和物料的钢丝绳无MA标志(合格证验收资料)(《煤矿安全规程》第7条)。
12、××提升绞车没有电气制动装置、没有装设深度指示器、未装设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置、没有可靠的防止过卷装置;没有减速功能保护装置、没有可靠的限速装置、没有可靠的防止过速装置;没有可靠的松绳保护装置、没有可靠的闸间隙保护装置;没有过负荷和欠电压保护装置。(《煤矿安全规程》第427条)。
八、电气管理
1、矿井××地点在用的煤电钻(××型)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启动和停止煤电钻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不全,或综合保护装置失效(《煤矿安全规程》第457条)。
2、矿井提升绞车房的电缆敷设不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第468条)。
3、主要通风机的配电闸无防护罩或遮栏等防护设施(《煤矿安全规程》第447条)。
4、矿井在××变电所内未悬挂电工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和“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的警示牌(《煤矿安全规程》第465条)。
5、矿井机电硐室未设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煤矿安全规程》 第460条)。
6、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不符合规程要求,局部接地极采用铝芯线接地(《煤矿安全规程》第486条)。
7、井下××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煤矿安全规程》第445条)。
8、矿井在××总回风巷或专用回风巷中敷设电缆(《煤矿安全规程》第466条)。
9、矿灯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经常使用矿灯的人员没有专人专灯,或者矿井完好的矿灯总数没有10%的备用量(《煤矿安全规程》第475条)。
10、主要通风机(设备)的控制回路和备用(辅助)设备,没有与主要设备同等可靠的备用电源(《煤矿安全规程》第442条)。
11、矿井××m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少于两回路(《煤矿安全规程》第442条)。
12、矿井××m水平××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和局部接地装置没有与主接地极连接成总接地网(《煤矿安全规程》第484条)。
13、井下照明和信号装置,未采用具有短路、过载和漏电保护的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配电(《煤矿安全规程》第480条)。
14、矿井(6wt/a以下的)备用电源的容量不能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等要求(《煤矿安全规程》第441条)。
15、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向井下供电(《煤矿安全规程》第443)。
16、矿井××m水平(型号:××)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不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煤矿安全规程》第489条)。
17、矿井××采区内××电气设备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煤矿安全规程》第7条)。
18、矿井提升人员的绞车、钢丝绳、提升容器、斜井人车等未取 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或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煤矿安全规程》第7条)。
19、矿井××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未检查“三证”(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防爆合格证)及安全性能(《煤矿安全规程》第452条)。
20、矿井××巷道内高、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小于0.1m或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小于50mm;或者××巷道内的通信和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挂在井巷的同一侧或敷设距离不符合规程要求(《煤矿安全规程》第469条)。
21、矿井××m水平机电硐室××台××型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绞车房无绞车运行记录,悬挂的××台灭火器(××型)失效(《煤矿安全规程》第460条)。
九、井下爆破
(一)爆炸材料
1、矿井使用的炸药、雷管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第320条)。
2、在运送爆炸材料时电雷管和炸药未分开运送(《煤矿安全规程》第311条)。
3、作业人员将爆炸材料存放在井口房、井底车场或××巷道内(《煤矿安全规程》第311条)。
4、矿井用××型号机车运送爆炸材料时,爆炸材料未由井下爆炸材料库负责人或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人护送,有其它人员乘车(《煤矿安全规程》第312条)。
5、爆破工××装配起爆药卷时,未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电气设备和导电体的爆破工作地点附近进行(《煤矿安全规程》第326条)。
6、爆破工××未把爆炸材料箱放到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点(《煤 矿安全规程》第324条)。
7、由爆炸材料库直接向工作地点用人力运送爆炸材料时,电雷管和炸药装在同一容器内(《煤矿安全规程》第314条)。
8、矿井××爆炸材料库未采用矿用防爆型的照明设备,照明线未使用阻燃电缆,电压超过127V(《煤矿安全规程》第308条)。
9、矿井××爆炸材料库的炸药和电雷管未分开贮存(《煤矿安全规程》第307条)。
10、矿井××作业点爆破工××未把炸药、电雷管分开存放在专用的爆炸材料箱内(《煤矿安全规程》第324条)。
11、煤矿未建立爆炸材料领退制度、电雷管编号制度和爆炸材料丢失处理办法(《煤矿安全规程》第309条)。
(二)井下爆破
1、矿井××采掘工作面爆破前,班组长未布置专人在警戒线和可能进入爆破地点的所有通路上担任警戒工作(《煤矿安全规程》第314条)。
2、矿井××采掘工作面当班爆破工××未将爆炸材料箱加锁,并乱扔、乱放炸药和电雷管(《煤矿安全规程》第324条)。
3、矿井××采掘工作面当班爆破工××装配起爆药卷时未将电雷管脚线扭结成短路(《煤矿安全规程》第325条)。
4、矿井××采掘工作面当班爆破工××装配起爆药卷时将电雷管斜插在药卷的中部或捆在药卷上(《煤矿安全规程》第309条)。
5、矿井××采掘工作面当班爆破工××处理拒爆炮眼时,用镐刨或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药卷或从起爆药卷中拉出电雷管(《煤矿安全规程》第342条)。
6、矿井××采掘工作面当班爆破工××未随身携带起爆器钥匙或转交他人(《煤矿安全规程》第338条)。
7、矿井××采掘工作面起爆地点到爆破地点的距离为×m,小于 该作业规程规定的×m(《煤矿安全规程》第337条)。
8、矿井××采掘工作面爆破前,未将爆破母线扭结成短路(《煤矿安全规程》第334条)。
9、矿井××采掘工作面爆破母线与电缆、电线、信号线挂在同一侧,爆破母线未挂在电缆的下方,相距小于0.3m,实测×m(《煤矿安全规程》第334条)。
10、矿井××巷道掘进时,使用固定爆破母线(《煤矿安全规程》第334条)。
11、矿井××采掘工作面使用煤粉、块状材料或其它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煤矿安全规程》第328条)。
12、矿井××采掘工作面炮眼封泥未使用水炮泥,或水炮泥外剩余炮眼部分未用粘土或不燃性的、可塑性松散材料制成的炮泥封实(《煤矿安全规程》第328条)。
13、矿井××采掘工作面炮眼内无封泥,裸露爆破(《煤矿安全规程》第328条)。
14、矿井××采掘工作面当班爆破工未使用专用发爆器(《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办法》第12条)。
15、矿井××作业点爆破工作由××担任,××不是专职爆破工(《煤矿安全规程》第316条)。
16、矿井××作业点爆破作业,未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实际使用的是××型号的炸药和××型号的电雷管(《煤矿安全规程》第320条)。
17、矿井××采掘工作面炮眼内发现异状、温度骤高骤低、有显著瓦斯涌出、煤岩松散、透老空等情况仍装药、爆破(《煤矿安全规程》第331条)。
18、矿井××采掘工作面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实测××%)仍装药、爆破(《煤矿安全规程》第331条)。
19、矿井××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爆破工××仍装药放炮(《煤矿安全规程》第331条)。
20、矿井××采掘工作面爆破作业未执行“一炮三检制”(《煤矿安全规程》第316条)。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一切可能给人机、环境系统造成危害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以往隐患排查仅限于专业排查、科室排查、矿井排查,在隐患排查的细致性、治理的实效性等方面还有不足,不同程度存在“三重三轻”现象,即“重专业排查,轻个人和岗位排查;重重大隐患排查,轻一般隐患排查;重排查,轻整改治理”的现象。因此,要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就必须对生产系统可能出现的各种隐患实施有效地控制。肥城矿业集团根据本公司实际事故隐患防控情况,建立了“五环六步”隐患防控模型,提出了煤矿事故隐患防控体系,对充分认识事故隐患的危害,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抓住主要矛盾,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隐患的发展,进而对预防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煤矿事故隐患防控模型的建立
1.1 “五环六步”隐患防控技术
安全生产管理说到底是安全风险的控制,首要的工作就是人与物的隐患排查治理、全面防控。白庄煤矿的管理人员通过对安全管理理论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具有其自己特色的隐患管理技术。
“五环”是指岗位隐患防控、班组隐患防控、区队隐患防控、专业科室(专业公司)隐患防控、矿井隐患防控五个环节。在原来班组、区队、专业、矿井四级防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职工个人岗位隐患排查治理,把职工个人和岗位纳入隐患防控体系,使原来的“被动防范者”转变为“主动防控主体”,不仅延伸了防控体系,而且使职工时时处处参与安全管理,整个工作的过程成为隐患防控的过程,从根本上解决了职工和各个工种岗位被动接受管理的问题,使之主动参与管理,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实现人的本质安全和全员对物的安全状态的严密控制,无疑是抓住了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最基础、最重要的问题。
“六步”是指每一个环节中都包括排查、记录、汇报、整改、验收、考核等六个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1 步:排查
岗位、班组、区队、专业科室及矿井应实行时时排查,员工在上岗前,要对本岗位和相关岗位的安全状况进行排查,包括本人安全状态,岗位范围内存在的明患和隐患等。
第2步:记录
隐患排查后,将本人排查出的隐患记录在《岗位安全隐患防控日志》上。
第3步:汇报
将排查的隐患如实汇报给巡查的班组长和安监员。如有重大隐患 危及安全时,必须立即向班组长或跟班干部汇报,紧急情况下直接向矿调度室汇报。
第4步:整改
①对排查出的隐患,自己能够解决的要立即进行处理。
②如排查出的隐患自己解决不了,要立即向现场跟班干部或班长汇报,协调班中力量进行处理。
③整改情况要在本人《岗位安全隐患防控日志》上填写清楚。
第5步:验收
工作前,由班长和安监员联合对各岗位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验收,确认隐患完全消除,方可开始工作。如排查出的隐患不能彻底消除,需工区及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的,通过现场采取一些措施,能确保人身及设备设施安全,可以生产。但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时,应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
第6步:考核
对隐患防控情况,纳入个人日清日结进行考核。排查出一次A级隐患奖励100元、B级隐患奖励30元、C级隐患奖励10元。如排查不认真,隐患没有排查出,被上级领导、跟班干部、班组长、安监员查出的,视情给予10-100元处罚。(岗位隐患防控奖励考核列支区队承包工资)
隐患等级由安监员会同班组长现场确定,先进行日清日结,A、B级隐患,由安监员在时控表上注明隐患内容和排查人,报安监处把关,对定级不准的由安监处下达通知进行更正,相应奖励标准进行调整,凡因发现和治理隐患及时,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有功人员,矿另外给予嘉奖。矿已确认的隐患和他人已排查出并上报的隐患不在考核和奖励之列,避免同一问题重复上报和多人同时上报。
1.2 “五环六步”隐患防控模型的建立
在“五环六步”隐患防控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其配套的“五环六步”隐患防控模型,如图1所示。
“五环六步”隐患防控技术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延伸到各个岗位、每个职工,构建了从岗位、班组、区队、专业到矿井的五级隐患排查体系,形成了“五个循环、环环相扣,每环六步、步步闭合”的隐患排查治理闭环防控体系。生产矿井、专业、区队、班组、个人每一层面对查出的问题一律按照“六步”程序进行闭环管理,保证细致入微无漏洞,全面防范无死角。
2 煤矿事故隐患防控体系
为更好的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与控制,使“五环六步”隐患控制模型更彻底、更方便的在煤矿进行实施,在上述所建立的“五环六步”隐患防控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煤矿事故隐患防控体系。所谓煤矿事故隐患防控体系是一个动态的、自我调整和完善的控制系统,基本思想就是达到对事故隐患的持续改进,主要包括事故隐患识别子系统、事故隐患评价子系统和事故隐患控制子系统,实现煤矿事故隐患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一体化。
(1) 事故隐患识别子系统:
该系统是通过对煤矿事故隐患的不断检查来实现的,事故隐患存在于管理、人的行为、物以及环境的安全状态之中,要针对安全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按照事故隐患的分类,找出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管理上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并编制不同类型检查表用于事故隐患的识别。
(2) 事故隐患评价子系统:
该系统是针对煤矿企业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价,根据事故隐患的特点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以确定事故可能发生的部位、频次、严重程度的等级及相关结果,为制定安全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事故隐患控制子系统:
该系统是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与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建议,实现对事故隐患的消除与控制目的。安全对策措施应包括工艺和设备、装置方面安全措施,安全工程设计方面对策措施,安全管理、安全教育方面对策措施,应采取的其他综合措施。
我们把管理上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物以及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整个都作为事故隐患来管理,通过日常的隐患排查来发现管理上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及环境上的不安全状态,并对这些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价,通过评价确定事故隐患的严重危险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消除控制措施,并进行持续改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煤矿事故隐患防控体系。如图2所示。
3 应用效果分析
“五环六步”隐患防控技术于2006年在白庄煤矿开始实施,至今已有四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白庄煤矿所有职工严格按照“五环六步”隐患防控技术内容进行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增强了全员安全意识,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安全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
(2)更及时地发现事故隐患,更彻底地整改事故隐患。
(3)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促进了矿井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4)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作鹏,尹志民,于景邨等.煤矿隐患数据可视化研究与应用[J].煤矿安全,2010,2(2):67-69.ZHAO Zuo-peng,YIN Zhi-min,YUJing-cun.Re-searchand application of coal mine hazards data visualization[J].Safety in Coal Mines,2010,2(1):67-69
[2]龙如银.煤矿事故隐患的定量分析方法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1996,(2):21-24.LONG Ru-yin.Discusson 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for mine accidents and hidden dangers[J].MiningSafety&Environmental Protection,1996,(2):21-24
[3]何国家,刘双勇,孙彦彬.煤矿事故隐患监控预警的理论与实践[J].煤炭学报,20093,4(2):212-217.HE Guo-jia,LIU Shuang-yong,SUN Yan-bin.Theoryand practice of coal mine accident hidden danger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09,34(2):212-217
[4]付延强,陈建平.煤矿事故隐患控制办法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03,(5):49-50FU Yan-qiang,CHEN Jian-ping.Research of controlmethods on coal mine potential accid-ents.Shandong Coal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3,(5):49-50
[5]程玉太.煤矿危险源的研究与煤矿事故防控体系的建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6):191-192CHENG Yu-tai.Research on the dangerous sources ofcoal min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ccident control systemof coal mine[J].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2010,20(6):191-192
[6]张世欣.我国煤矿事故隐患管理初探[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58-61ZHANG Shi-xin.Study on coal mine potential accidentsmenagement[J].Journal of Beijing polytechnic college,2008,7(4):58-61
[7]高平,宋焕虎.煤矿事故致因及其防治措施[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53,6(11):75-76GAO Ping,SONG Huan-hu.The Causes of Coal MineAccident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Journal of HebeiPolytechnic University 2009,31(3):147-152
[8]李润彪.煤矿生产事故隐患及其排查[J].煤炭技术,2009,28(3):97-97LI Run-biao.Hidden Troubles and Investigation of CoalMine Production Accidences[J].Coal Technology,2009,28(3):97-97
[9]吴宗之.论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重大事故隐患治理[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9(3):20-23WU Zong-zhi.Discussion on Control of MajorHazards andof Major Accident Potential[J].China Safety ScienceJournal,20031,9(3):20-23
[10]程映雪,吴宗之.建立我国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之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51,2增刊:1-4CHENG Ying-xue,WU Zong-zhi.Establishment of aSystem for Major 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 andControl in China[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1995,12.Supplement:1-4
关键词:煤矿铁路;治安隐患;管理措施
一、当前煤矿铁路治安管理的特点
煤矿铁路运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性要求;多个工种多个环节的结合部较多,高度关联;运输设备数量庞大,设备布局表现为延续纵深。煤矿铁路运输的这几个特点,使得煤矿铁路治安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有:
系统性:煤矿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覆盖到运输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设备、人员和环境以及管理等诸多因素,必须从整体角度出发,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来加以分析和处理。
动态性:一般煤矿铁路运输过程线路较长,空间变化比较大,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不可预料的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很多,给煤矿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复杂性:煤矿铁路运输系统具有全天候和开放性作业的特点,受内外部环境和人员因素的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二、当前煤矿铁路治安存在的隐患和现状
1、煤矿铁路运输作业人员因素
运输作业人员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导致误操作,不遵守安全规章和作业标准等导致的事故;作业人员对运输管理不够全面和仔细,往往仅依赖于技术和设备的可靠性,导致安全事故;在设备维护方面,由于设备老化和维修不及时,很容易造成运输事故的发生。
2、煤矿铁路运输管理不足的因素
煤矿铁路运输内部不同的部门和工种之间的分工不够明确,运输系统各个部门间的配合不够完善和协调,容易发生运输安全事故。另一方面,由于运输线路长,容易受到极端气候的影响,从而很容易使铁路运输系统各个设备产生故障,严重影响作业人员的操作和管理工作,容易造成行车事故。
3、社会治安问题导致的煤矿铁路运输隐患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社会治安状况不容乐观,治安形势日趋复杂,特别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收入差距的拉大,使一些违法犯罪分子铤而走险,抢劫、盗窃、诈骗等刑事案件向企业蔓延,企业内部案件呈上升趋势。铁路运输线路长、停靠点多、覆盖面广,社会治安不好,人为破坏铁路行车设备等诸多问题时有发生,从而给行车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4、煤矿铁路运输企业对运输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部分铁路运输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对要害部位安全保卫工作的投入,使得企业内部的安全防范措施不足,存在很大的漏洞,造成企業内部和煤矿铁路运输过程中的要害和关键部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些关键部位一旦发生问题,不仅会影响煤炭运输企业的正常生产的稳定,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三、提高煤矿铁路治安工作的管理和措施
1、加强对煤矿铁路运输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煤矿铁路运输企业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运输工作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性。煤矿铁路运输工作是一个长期性和关键性的工作,需要和煤炭企业改革与发展相互关联起来,要意识到煤矿铁路运输工作对保持企业内部安全稳定,对于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性。要把煤矿铁路运输工作放到实际的工作中,建立健全专门的职能部门,组织专门的人员和队伍,充分调动广大企业职工的积极性,积极开展群防群治,把安全防范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健全和完善铁路运输安全的综合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
完善健全的运输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健全完善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制定和完善各项内部安全保卫制度,落实完善科学治安防范体系措施,努力实现运输安全保卫工作由被动处置转变为主动防范。采用各种形式,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让职工认识到规章制度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科学总结。
3、提高作业人员的素质,提升职工技术业务素质
煤矿铁路运输部门要建立健全作业人员素质培训系统,要努力组建以技术人员为主体的职工队伍,强化实战作业的技能培训和强化事件应急技能与事故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各个工种职工应急救援的业务能力。企业要根据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实际需要,尽快建立健全保卫机构,通过采取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提高作业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
4、加强技防设施建设的投入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技防设施设备不断出现,可以很好的弥补传统管理方式存在的不足。在煤矿铁路运输企业不断发展和扩大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煤矿铁路运输企业安全保卫工作新的模式,加强单位技防设施建设, 努力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结合。例如电视监控系统、红外线报警装置系统等技防设施的投入和使用,可以很好的提高日常的运输工作安全性。
5、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
依据煤矿铁路运输周期和作业方式,建立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共同构建周密的检查防线。要及时对可能威胁到铁路行车安全的设备进行检查,尽最大努力排除各种设备安全隐患。平时要及时做好设备的维护管理和使用工作,使得设备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从而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和稳定性。
四、总结
煤矿铁路运输部门要针对自身的实际状况和发展水平,建立适合自身的运输安全的综合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技防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煤矿铁路运输的安全,消除治安隐患。
参考文献:
[1]蔡鸿泰.煤炭铁路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 煤矿现代化, 2008,(02).
[2]卢海明.做好矿区铁路运输管理工作的方法和建议. 企业导报, 2011.
2011年11月18日,为了进一步加强古莲河露天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杜绝各类事故发生。按照年初古莲河露天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安排由主管安全副矿长带队,安全科、生产技术科、保卫科、机电科、防火办、警保二支队、矿工会等部门组成的煤矿安全生产联合检查组对基层单位进行了一次安全生产隐患大检查。通过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较好。各级生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到了基层生产各单位。基层单位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积极制定工作计划,实事求是确定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方案,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安全基础工作,严肃认真地排查治理存在的各种隐患和问题。各生产单位认真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准确、合理确定煤矿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促进了各基层单位深入开展以治理为重点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基层单位普遍建立起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明确了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责任,对已经查出的隐患,态度积极,行动迅速,整改认真,效果显著。通过检查各基层单位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采区排土场管理不到位。有随意卸载现象;机电设备管理不规范。机械设备内业记录不
全;检修车间砂轮没有防护罩;车库内刀闸开关用铜丝代替保险丝,车库防火沙箱冻结、车库不保暖,厂区消防上还存在着不规范现象;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了认真抓好落实整改工作检查组提出了以下要求:
1、各基层单认真组织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回头看”活动,对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情况逐项、逐条进行检查落实。一经查出,要立即进行整改到位。
2、搞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隐患排查治理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一如既往的抓好落实。
3、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排查治理方案,使之制度化、常态化。要把制定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方案作为一项硬指标,建立起严格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做到责任落实到人、排查认真仔细、治理彻底到位、信息反馈及时。
地测部
2010年1月1日
煤矿水害隐患排查制度
根据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地测防治水专业考核评级办法第八条制定防治水隐患排查专项检查制度:
一、成立防治水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组长:仝矿伟王英璞
副组长:张吉林张传应 刘中云 刘福曾吕同庆余福德 刘忠宇 李军
成员: 刘世忠 高波李天根霍苏林周华玉孙长青许建伟张保法 周雁彬 刘双剑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地测部,刘世忠兼任办公室主任、周华玉任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安排。
二、具体要求
1、每月下旬必须完成对矿井防治水的隐患排查。
排查地点:全矿井地面、井下所有出水地点及排水设备、排水管路、水仓、水沟等。
排查内容:影响生产的水害,探放水方案及措施制定、实施过程、探放水结果、排水设备及排水管路完好状况、水仓容积及水沟畅通状况等。
2、每月下旬组织的防治水隐患排查和质量标准化合并进行,由总工程师根据矿井当期防治水重点工作进行分工安排排查项目和重点环节,每个地点安排一名专业负责人,针对重点问题进行排查。
3、防治水隐患排查时,需要按照地测部门制定的检查内容和标准去逐
项检查,检查完后及时将现场检查原始表报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负责进行归类汇总,并提出处理意见,经总工程师批复后,以书面形式下发有关区队进行限期整改,领导小组安排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防治水隐患排查执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制,由于检查不认真出现影响防治水安全工作,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5、地测防治水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每月防治水隐患排查的工作安排和内业资料管理,对整个过程要建立完整的记录,要求内容齐全、规范(包括检查人员签字、人员分工情况、存在问题、整改情况、复查情况等做详细记录)。
6、各基层区队必须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尤其是综采队要严格按照专项防治水方案要求做好日常隐患排查工作,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排水设施完好。
7、地测部要超前做好水患的预测预报工作,对井下各出水点要定期进行水量观测,及时分析水患危害程度,对影响生产的区域要制定可靠方案,及时处理,确保防治水工作安全。
8、相关科室(队)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重点防治水区域防治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按照防治水隐患排查要求,限期进行整改,在规定期限内未进行落实的,给予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处罚。
第一条 矿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矿各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
第二条 矿任何部门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安监部门和所在单位报告。
各级领导或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组织整改。
第三条 矿主要负责人以及财务科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列入安全投入费用。
第四条 矿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活动,排查剥离、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或开拓、采准、切割、回采或筑坝、放矿、闭库等环节的事故隐患;科室每周、班组每天至少组织一次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五落实”的要求和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第五条 矿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矿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第六条 矿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将各季度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有关表格和文字说明材料向市、县安监局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矿主要负责人签字。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按照重大事故隐患报告规定的内容及时向市、县安监局和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条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本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矿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并报市、县安监局备案、销号。
第八条 矿各级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 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1 安全隐患排查意义和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对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要求, 集团公司把开展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技术研究列入年度科技发展项目, 并下达了《计划任务书》, 要求通过开展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使公司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这项工作的开展, 实现了安全管理和安全责任的压力的层层传递, 使安全管理由事后处理向超前防范转变, 切实消除了现场存在的隐患, 给职工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 实现了公司的消灭重伤以上和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的安全目标, 最终使公司安全状况得到改观。
2 安全隐患排查的实施过程
按照鑫龙公司三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程序, 实行规范化操作和管理;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 切实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 使安全生产的压力得到层层传递;研究安全隐患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及时排查和治理现场安全隐患;研究开发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管理软件, 实现安全隐患信息的快速传递、反馈和查询。
通过以上的安全隐患排查体系, 确立了公司、矿、区队三级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研究制订了《安阳鑫龙公司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 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在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责任, 明确了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程序, 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 对不执行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给予行政和经济追究;还组织制订了《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技术规定》, 确定了煤矿安全隐患的认定标准, 对隐患治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保证措施的内容进行了规定。把2项制度以及国务院446号令和上级有关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有关文件整理装订成《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手册》, 下发到基层煤矿, 做到了管理人员人手一本, 对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为了全面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集团公司成立了以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 每月召开安全例会, 研究部署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公司安全监察局、生产部、机电部和通风部都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当作工作的重点, 每月坚持开展以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制度不落实、漏查漏报等行为给予经济处罚并通报批评。各矿安监部门也把安全管理的重点转移到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上来, 成立了基层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构, 落实了各级人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责任, 加大了检查和考核力度, 实行制度落实与工资收入挂钩, 强力推进制度的落实。目前, 这项制度已经深入人心, 落实制度已经成了广大职工的自觉行为。
为了推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制订下发了《关于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的具体要求》, 对基层各矿开展安全隐患的频次、上报隐患信息的时间以及文本格式、安全隐患排查档案格式等都做了规范化的要求, 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化管理打下了基础。
针对安全隐患治理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及时对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进行补充和完善, 明确了煤矿“三违”要纳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范围, 作为行为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 从而减少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引发的事故;规定了跟班副区长对单人岗位和流动作业人员的监管职责, 进一步消除了安全管理中的盲点和薄弱环节;建立了煤矿专业负责人对自己分管范围安全状况的分析和评价制度, 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专业副职对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压力。通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修改和完善, 进一步堵塞了安全管理的漏洞, 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更加明确, 使这项制度更全面, 更严密, 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为了提高安全隐患信息的管理效率, 以一个矿为试点, 推广实施安全信息的计算机管理, 依照国家有关文件和公司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的要求, 研发了安全隐患信息管理软件, 各区队和科室配备了计算机, 并配备有专门的信息录入人员。通过推广应用安全信息管理软件, 在安全隐患排查中引入计算机管理, 实现了区队科室及有关领导安全信息的快速传递、汇报和反馈, 为各级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各地区安全隐患存在及治理情况, 研究分析安全隐患发生的客观规律和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管理平台。
3 安全隐患排查的创新点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技术研究的技术关键主要是:①研究制订了隐患排查治理的规范化工作程序, 使制度更便于操作, 运行更加规范;②建立约束机制, 落实各级人员包括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 实现安全管理的压力层层传递, 真正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③研发了安全信息管理软件,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行计算机管理,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的透明度;④把安全隐患划分为重大隐患、较大隐患、一般隐患3类, 并且实行了隐患治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保证措施、强制执行措施和专项培训措施“四到位”。
4 安全隐患排查的效果
三级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化操作以及安全信息管理软件在集团公司6个生产矿井进行了推广应用, 各矿依照《鑫龙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成立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构, 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并按要求向鑫龙公司安监局报告安全隐患信息;生产区队和主要科室都配备了计算机, 推广应用了安全信息管理软件, 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信息及时上网公布, 为各级领导动态掌握井下安全隐患信息、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2010年以来, 各矿加大了隐患治理整改力度, 矿井生产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2010年1—8月, 鑫龙公司杜绝了重伤以上事故的发生, 实现了安全生产目标。
5 存在问题
由于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研究采取边研究边实践的方法, 有的地方还不太成熟, 仍需改进。①安全信息管理软件还没有实现鑫龙公司与各矿联网, 一些数据仍需用电子邮件传送, 公司不能直接读取基层煤矿的数据, 工作效率受到影响。②由于职工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所以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上不能完全达到要求, 工作仍需进一步深化。③由于技术和经验的局限性, 对安全隐患的排查仍以个人经验为主, 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 对安全隐患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分析也存在不足。
6 结语
(1) 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以来, 大大消除了可能造成事故的隐患, 减少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促进了安全生产, 经济、社会效益明显。通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改善了煤矿工作环境, 保障了职工生命健康和安全, 同时也提高了职工安全素质、技能, 对改变煤矿企业形象和提高煤矿职工社会地位具有深远意义。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主要设备及其功能
并网光伏电站是指连接成若干阵列的光伏组件,经太阳光照射后输出直流电力,再通过汇流箱并联若干电池组串以提高电流,电流达到逆变器额定电流后,通过并网逆变器将光伏组件输出的直流电逆变成符合电网需求的交流电,最后经过配电装置后接入电站升压变压器,通过变压器将电压升高至符合电网要求的电压等级后并入电网。
并网光伏电站发电系统一般由光伏组件阵列、汇流箱、并网逆变器、交直流配电系统、变压器等设备构成,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光伏组件。光伏组件是指具有外部封装及内部连接、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能电池组合装置,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目前电站常用的晶硅电池组件为单晶组件和多晶组件。
光伏防雷汇流箱。光伏防雷汇流箱安装于太阳能电池方阵阵列内,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组件串的直流电缆,接入后进行汇流,再与并网逆变器或直流防雷配电柜连接。
并网逆变器。光伏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功能是将光伏方阵产生的直流电(DC)逆变为三相正弦交流电(AC),输出符合电网要求的电能。目前地面电站用到的主要有组件式逆变器和集中式逆变器两大类。
交直流配电系统。交直流配电系统主要用于控制站内电能的连通、断开,分配及交换,保证系统的正常供电,同时还有对线路电能的计量,一般有380V、10KV、35KV等电压等级。
变压器。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把交流电压转换成相同频率的另一种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
光伏发电系统各设备故障隐患
光伏组件和支架。目前知名企业的光伏组件都通过了第三方测试机构认证,产品质量比较有保障,但由于支架结构问题或安装不规范,会造成组件承载能力减弱。在电站运维中光伏组件或支架出现以下问题时也可能会造成重大故障:组件出现电势诱导衰减;光伏组件接线盒密封性能下降;组件边框接地不规范,支架基础未进行有效的防腐处理;组件表面存在尘土或其它物质造成的局部遮挡;组件间的连线未留伸缩长度,冬季易拉断,有风时容易磨损。
光伏防雷汇流箱。电站运行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汇流箱出现变形、锈蚀、漏水、积灰等现象;汇流箱内各个接线端子出现松动、锈蚀现象;直流汇流箱内的高压直流熔丝的规格不符合设计规定;直流输出母线的正极对地、负极对地的绝缘电阻小于2兆欧;汇流箱内防雷器出现故障。
并网逆变器。逆变器是进行能量转换的关键设备,其效率指标等电气性能参数,将直接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量,出现故障后造成的发电量损失也较大。逆变器运行时出现较大振动和异常噪声,或是逆变器中直流母线电容温度过高或超过使用年限时应引起注意。
交直流配电系统。交直流配电系统的故障隐患主要有:母线接头应连接不紧密,出现变形,有放电变黑痕迹,绝缘松动,紧固联接螺栓生锈;手车、抽出式成套配电柜推拉不灵活,有卡阻碰撞现象;动静头与静触头的中心线不一致;检验柜、屏、台、箱、盘间线路的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馈电线路小于0.5兆欧,二次回路小于1兆欧。
变压器。变压器出现以下现象时易发生故障:运行时漏油、油位过高或过低、油温异常、声响不正常及冷却系统不正常;大风天时,引线会有剧烈摆动;大雪天时,各部触点在落雪后,有立即熔化或放电现象;大雾天时,各部有火花放电现象等。
交直流电缆。电缆应在正常负荷下运行,出现以下现象时应引起注意:电缆的铅包出现膨胀、龟裂现象;电缆在进出设备处的部位封堵不规范;电缆保护钢管口有显著的凹凸不平,金属电缆管出现严重锈蚀;电缆直角转弯,且压在支架上,有绝缘破损,接地风险;设备房内的电缆有渗水与积水现象。
光伏电站常见故障类型
部分支路电流偏低。支路电流偏低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该支路光伏组件出现破损或二极管损坏;二是该支路光伏组件存在被遮挡问题;三是该支路测控模块通讯异常导致显示错误。
部分支路电流为零。支路电流为零在监控中较为常见,故障原因通常有以下四种情况,一是该支路光伏组件出现接线头烧毁或开路; 二是该支路光伏组件有二极管烧毁;三是该支路正、负极保险烧毁;四是该支路测控模块通讯异常导致显示错误。
部分支路电流持续一段时间不变化或者跳变。支路电流长时间不变化或者跳变通常有两种可能,一是通讯故障;二是该支路测控模块的地址、波特率等参数设置错误所致;
汇流箱所有支路电流为零。出现汇流箱所有支路电流均为零现象,首先应确认是否是由于通讯故障引起,若通讯正常,再进一步排查汇流箱是否烧毁、防雷模块是否损坏、测控模块供电电源是否出现故障、是否由于断路器机械磨损导致跳闸等原因。
逆变器数据为零。出现汇流箱数据为零故障,可依次通讯是否出现故障、熔断器熔丝是否失效、是否出现直流过压保护、是否由于组件连接线接地造成断路器跳闸等原因。
逆变器屏幕没有显示。逆变器屏幕没有显示,首先应确认线路连接是否正常,如组件串间是否接触良好、输入端子是否接反、直流开关是否合上、组件是否存在短路现象;若以上均无问题,查看是否是由于组件电压不够,组件电压和太阳辐照度有关,低于100V时,逆变器不工作。
光伏电站的运行故障分析是光伏电站运维管理必不可少的工作,是优化电站设计、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对并网光伏电站的高效稳定运行,长期发挥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光伏发电系统主要设备,然后结合日常运维工作,着重从故障隐患和故障类型两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对电站运维人员有所帮助。
【煤矿常见隐患】推荐阅读:
煤矿常见06-27
煤矿工人常见知识问答10-01
医院常见火灾隐患及消除措施05-30
办公室常见的安全隐患07-09
云贵煤矿隐患整改措施06-20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措施07-13
煤矿事故隐患整改方案07-19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表09-22
煤矿隐患分析报告10-02
煤矿隐患排查报告制度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