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常见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煤矿常见(共8篇)

煤矿常见 篇1

“三违”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大敌,“三违”不停,事故不止。有效制止“三违”,才能减少或杜绝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三违随着煤矿生产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在煤矿生产中,三违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和企业的效益。

煤矿“三违”,指的是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就“三违”的成因、危害,如何减少和杜绝“三违”行为,提出以下的看法。

一、三违的成因

据调查统计,在发生事故的原因中,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占主要原因。在生产过程中,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物的不安全状态、加上管理的缺陷即形成事故隐患,若人的不安全行为触激事故隐患,则会发生伤害事故。事故形成的四个条件可用集合公式表示为:

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在这四个因素中,人的因素是主导,管理因素是关键,物的因素是根据,环境因素是条件,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的缺陷则是三违的形成的基础。人在生产过程中是三违的行为的主导者,心理支配着人的行动。一个人的心理是一定时期心态活动的趋向,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着活动,有什么样的心理就有什么样的活动。在生产过程中,若职工拥有不健康心理,将直接产生三违行为,从而影响安全生产。二、三违的管理

1、现场管理。加强安全员现场的巡回检查制度;强化技术员现场指导;认真落实领导跟班制度。现场的管理要严格,对作业人员的违章违纪,要及时制止,严肃查处,促使作业人员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2、内业管理。安监部门应每旬公布三违处罚情况,在硐口显眼位置张贴,并根据三违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存档。

3、监督管理。安监部门要抓好作业人员的三违管理,还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技术员,直至矿领导的监督检查工作。真正做到一级管一级,下级对上级负责。

4、原则管理。对三违行为实行“四不放过”原则:三违发生的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三违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发生三违行为后,没有制订出防范措施不放过。

三、“三违”的预防。

1、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职工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操作技能,组织工人认真学习三大规程:煤矿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让职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根本性转变。

2、开展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在潜意识里,许多人认为“三违”只能给自己带来点经济损失,并没从内心真正认识到“三违”可能会对自身或他人生命造成伤害,会为亲人、朋友带来生活上的困难和感情上的痛苦,让“三违”人员现身说法,使大家充分认清“三违”的

严重后果和危害,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3、开展图片和视频案例教育。有研究表明鲜红的画面会刺激人们的眼球,凄凉的哭声会令人感到伤心,揪心的过程会扣人心弦,以现实的案例提高大家的自觉性、责任感,促使大家遵守规章制度。

4、管理人员应该以身作则。事实表明管理人员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带头违章违纪,会给职工的安全观念造成错误引导;工作任务布置不合理,不考虑作业现场的实际状况,不切实际地安排任务,会给职工造成身心疲惫,忽视安全,违章蛮干。

5、加强日常走访工作,及时了解作业人员心理动态。特别是对那些受到三违处罚的人员,应讲明处罚的原因,消除其抵触的情绪。

结论: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三违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三违产生的根源。在源头上制止三违,克服“三违”心理,消除各种违章行为,真正实现本身无“三违”,身边无“三违”,那么治理“三违”就能得以落实,防范事故发生就变成现实。

现就乡镇企业的管理人员、职工素质,有针对性的对以下几项“三违”重点进行加强管理:

1、违章坐桶上下班:主要原因是单个人(如抽水人员、送小配件人员等)上下井,认为放人车麻烦,加上目标小不易被人发现,而擅自坐煤桶上下井。对此现象,一经发现对于当事人及煤矿坚决按上级相关要求处理落实到位,并全镇通报,对于违章当事人通

告全镇煤矿不得录用;

2、携带烟草及易燃、易爆物品入井:主要原因是下井人员素质差,认为不要紧,加之入井检身人员,不认真检查,做样子,甚至不检查;对于此现象,一经发现首先对当事人及管理人员进行经济处罚,通报全镇,对于违章当事人通告全镇煤矿不得录用;第二按相关要求对煤矿进行经济处罚,并对煤矿停工整顿两天,对管理人员及职工进行教育培训;对情节严重造成事故,要将事故肇事者移交司法机关;

3、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瓦斯探头不及时跟进工作面:主要原因是井下职工认为岩掘工作面无瓦斯,煤掘工作面马上就要回采了瓦斯探头没必要跟进了;对于此类现象,一经发现,第一次作出批评教育,适当的给予当事人及煤矿管理层以经济处罚;第二次出现同样情况,坚决从重处罚;第三次出现将对煤矿停工整顿,从重处罚;

4、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煤矿弄虚作假,有意将工作面关闭,逃避检查,使检查人员看不到煤矿真实情况,对此类现象一经核实,首先责令煤矿将该工作面打开,在安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全检查人员对该工作面进行详细检查;第二,对这类现象对于当事人、煤矿参照相关规定进行经济处罚,并对煤矿停工整顿一天。

煤矿常见 篇2

1 异步电机的基本原理

三相异步电机由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组成, 而且定子与转子之间有一个较小的空气隙。定子由定子铁心、定子绕组和机座三部分组成。定子铁芯是一个内圆周上有齿和槽的空心圆筒形铁芯, 是电机主磁通磁路的一部分。定子绕组放在铁芯的槽内, 并且由许多线圈按一定规律联接。转子由转子铁芯、转子绕组和转轴组成。转子绕组成鼠笼式和绕线式两种形式:笼型转子的铁芯外圆开有均匀分布的槽, 槽内安放导体并伸出铁芯以外, 用两个端环把所有的导条两端分别连接起来。绕线式转子的电机在转子上绕有对称绕组, 三相线绕转子均采用星形或三角形的对称三相绕组, 和定子绕组有相同的极数。

转子的一端的三个集电环与转子绕组的三个起始端相连并且引出引线。对称三相绕组接到对称三相电源时, 在定子、转子之间的气隙内建立了同步转速的旋转磁场。旋转磁场切割转子导体, 在转子导体中感应电势, 由于转子绕组是闭合的, 在转子导体中将有电流通过。转子导体中的电流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 产生电磁力, 使转子导体受到该力的作用, 这一电磁力的方向与旋转磁场方向相同。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形成电磁转距, 拖动转子顺着旋转磁场方向旋转。在煤矿的生产中大都是用三相异步电动机驱动刮板输送机, 通过旋转运动实现, 采区任务的运输。

2 煤矿中电机出现的故障分析

2.1 与其他电机共性的故障

在煤矿生产中应用到电机, 由于人为操作不当、本省的工艺限制、电压供电不稳、维修保障的不利, 大量的会发生各种电机共性的故障。下面进行一下总结:

1) 由于安装、维修等人为因素引起。由于电动机安装的不当, 使得转子绕组或定子绕组受到损伤, 导致电动机对地绝缘或相间绝缘降低, 电动机长时间运行在发热的情况下, 很容易造成相间短路或接地。同样在维修过程中, 由于工艺不当也可能造成故障的发生。比如修理中应用的润滑油不合格或者油量缺乏, 轴承得不到有效地润滑作用, 增大轴承的磨损;有人在修理过程中火焰加热, 从而拆除绕组, 这种落后的工艺手段会使铁芯退火, 导致它的磁性减弱或者极性发生变化, 极大地损坏了电动机电磁特性;或者线圈绕得不科学、长短不合适、导致不平衡或者影响散热, 最终引起电机功能下降。

2) 长期使用自然发生的故障。轴承长期使用, 磨损增大, 转子和定子相互摩擦, 形成附加电阻力矩和高温, 导致绝缘性受损, 甚至直接烧毁全部回路。另外还有电动机产生的高频率抖动;机身螺丝的松落;各种原因引起三相电流不平衡;电压质量不好导致过高电压引起绕组发热、绝缘程度降低、短路接地, 或者过低电压造成铜损, 降低电机效率。

2.2 煤矿生产恶劣环境引起故障发生

在煤矿生产中, 由于使用的工况复杂, 恶劣的环境存在着潮湿、高温、霉变、煤屑粉尘等污染, 频繁的开机, 过重的载荷, 使得煤矿生产中电机更容易发生各种故障。

1) 煤矿作业时, 湿度很大、不通风, 引发故障。空气中的水分附着在绝缘材料上降低电气设备的绝缘性。导致设备泄露电流, 甚至发生绝缘击穿, 短路、接地严重的故障;煤矿生产通风条件差, 引起霉菌生长, 在绝缘体表面或者材料内部附着, 引起绝缘击穿。或者霉菌分泌物对金属产生腐蚀, 导致短路、断路事故。

2) 煤矿作业大量的煤屑、粉尘引发故障。异步电机定、转子之间需要合适的气隙。气隙作为电机磁路的组成, 极大影响电机性能。气隙小能减小励磁电流提高功率因数, 但气隙过小造成装配困难, 增加高次谐波损耗与附加损耗, 实际电机都会兼顾两方面。但是煤屑填充到气隙中, 就会破坏原有气隙功能, 增大损耗;令外过量煤屑埋压刮板机, 工作人员强行开机导致缓慢启动急剧发热, 或者粉尘在绕组上形成隔热层, 堵塞通风槽引起温度升高, 最终损坏绝缘性能, 造成短路等故障。

3 应对策略

为了将煤矿电机故障的发生、影响减小到最小, 就需要在其生产中采用各种策略来保障。

3.1 加强教育工作

人是一切生产活动制定者和执行者, 首先必须严格把握人的因素。应该加强职工培训, 不论是思想上, 还是技术水平上使其大力提高。使得职工能尽职尽责, 积极加入到主动监测故障、合理应用设备的队伍中来。

3.2 加强制度建设

要制定良好的维修、监测制度。定期检查电动机对地绝缘和相间绝缘性, 检查电机内部是否清洁, 统的电源电压。并且认真填写运行和维修记录。

3.3 采用优质电机、润滑油

择优选择良好型号的电动机, 不适用杂牌劣质产品, 注意厂家的售后维修质量。使用清洁、优质的润滑油等。

3.4 应用良好的检测手段

尽量采用有效的故障检测手段。可以应用现代控制理论、信号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工程、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应用数学、数理统计等多学科的技术, 加强故障的检测与诊断提早实现故障检测与分离, 进行评价与决策等。

摘要:电机广泛地、大量的应用在煤矿的生产活动中。电机的正常工作对保证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高效、优质及低耗运行意义非常重大。电机的故障除了会损坏电机本身以外, 同样也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 甚至会危及人身安全,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煤矿,电动机,故障,防范,安全

参考文献

[1]邝朴生, 蒋文科, 刘刚等.设备诊断工程[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7.

[2]高景德.交流电机及其系统的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

[3]韩捷, 张瑞林等.旋转机械故障机理及诊断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煤矿皮带机常见故障及解决 篇3

关键词:皮带机;煤矿;故障

随着国民经济的水平不断提高,煤矿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机械设备对煤矿企业的经营和生产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特别是皮带机这一重要的采掘机械,煤矿在进行开采时,皮带机或多或少会出现问题,煤矿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积极研究,提高皮带机的运输质量。

一、噪音异常

煤矿皮带机在工作时,机械之间会发生摩擦,运输工程中的碰撞会产生噪音,这是正常的现象。如果皮带机在运行时发出异常的噪音,技术人员就要及时的找出造成噪音异常的原因。首先,轴承可能损坏,轴承是皮带机的重要配件,在皮带机的各个部位都有安装,安装错误或者长时间的磨损很容易出现故障,造成异常的噪音。但是轴承造成的噪音异常很难发现,就需要技术人员的细心。其次,皮带机内部的元件可能因为离心力太大造成位置偏离,内部元件的偏离会造成机械运转不协调,发出异常的噪音。

皮带机的运行依靠噪音的分析来掌握,从而判断可能存在的故障,技术人员要重视噪音的是否异常,掌握皮带机的各种噪音和各种噪音可能造成的故障以及解决故障的方法。正确的安装好皮带机,对于噪音的正常有重要意义,为了使皮带机能够正常的运行,技术人员应该加大对皮带机的维护工作,减少噪音异常现象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二、皮带异常

(一)皮带跑偏 皮带机在运行过程中,皮带起到承载货物的作用,皮带会因为零件安装不正确发生跑偏的现象,造成皮带的横向受力不平衡,导致皮带机不能正常工作。设备本身的设計误差和部件安装部规范,还有煤矿输送物品时偏向一边,也会造成皮带跑偏,当滚筒的托辊上有煤的粉尘时,钢丝绳的高低不一致等都会造成皮带的跑偏。

皮带机运转时,技术人员要时常检查重要部位的使用情况,比如滚筒和支架,先从传动的部位开始,按照皮带机的运行方向,将跑偏的下皮带调整到正确的位置,然后从机尾装载的位置开始调整上皮带的跑偏,如何调整皮带的跑偏主要是依照皮带跑偏的方向和皮带机运行的方向两方面决定。如果皮带向左偏,技术人员就要沿着皮带的机的运行方向在跑偏的位置上向左侧移动,这样皮带就会回到正确的位置。对于皮带机的串辊轴,不能够同时移动,尽量单独调整各个辊,这样不仅更容易掌握操作,还能够将跑偏的皮带移到最佳的位置。当在机尾或者拉紧的位置出现皮带跑偏的现象,就要先调整滚筒轴座上的螺栓,调整完成后,技术人员对皮带的运行状况要重复多次的查看。

(二)皮带打滑 造成皮带打滑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皮带的内部张力不足、胶带的摩擦系数太小、煤矿有过多的氺煤、运送超过皮带机承重的货物和重新启动时皮带被压住,皮带打滑的现象在皮带的运行过程中是常见的。

皮带的张力要根据煤矿的实际需要适当的增加,使皮带机在运行中皮带处于张紧的状态。煤矿中的皮带机常年使用,驱动滚筒和胶带之间的摩擦会比较严重,可以适当的增加摩擦系数来保证皮带机常年正常的运行,皮带机在运行时一定要检查好减速器润滑油位置,观察皮带机各个部位的润滑现象是否良好。皮带机是煤矿中重要的运输设备,所以一定要防止淋水措施,减少运输氺煤的现象,工作人员要控制好煤的量,禁止节约时间而增加运煤量,使皮带机超载运行。当重新启动皮带机时,可能会造成皮带机被压住,这时,可以先将皮带上的货物清理一部分,然后启动皮带机,将货物运走。

(三)皮带断带 因为机械长期的运转和摩擦,皮带的断裂是正常的,皮带机内部拉力过大、接头不牢固和皮带扣没有稳定都是造成皮带机断带的原因;煤矿皮带机的使用期限要在规定时间内,否则,很容易引起皮带的断裂,煤矿的技术人员要对皮带定期检查维修,保证煤矿货物的正常运输。

煤矿企业在选择皮带机时,一定要选择质量良好的皮带,皮带机是煤矿最重要的运输机械,好的皮带对皮带机是至关重要的,技术人员一旦发现皮带质量不合格或者超过规定的使用期限,就要将皮带换掉。皮带机的承受能力有限,所以煤矿工人在搬运货物时一定不要冲击皮带,及时的检查皮带接头位置是否损坏或者变形,万一发现有问题,技术人员要及时的维修。当皮带跑偏时要第一时间关闭机器,防止皮带两侧因为受力不平衡造成断裂。技术人员要根据煤矿的实际,调整好皮带机的张紧装置,防止过度的张力引起皮带断裂。

(四)皮带不转 皮带打滑和皮带转动轮空会造成皮带机启动时皮带不转,皮带本身设计时的质量问题、皮带过长和内部拉力不足都会导致皮带不转动,煤矿工人在施工中,不按技术人员的指导,违规操作皮带机也会使皮带不转,影响生产效率。根据煤矿的需要合理的添加皮带的承重会使原本不转的皮带转动起来,如果皮带承重过大会影响皮带的使用寿命,在安装皮带时,还可以在主动滚轮上包裹一层皮带,将皮带和滚轮连接起来,增加皮带的内部拉力,转动皮带。皮带可能因为长时间不间断的使用而拉长,技术人员要经常检查维修张紧滚轮使皮带的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技术人员就经常监督工作人员使用皮带机的状况,切记不可以使皮带机装载过多的货物。

(五)皮带撒料 皮带机在跑偏时,两侧的高度会发生变化,形成一个坡度,物料就很有可能从低的一侧撒出;皮带机的有一部分凹段皮带,如果凹段处的半径较小的话,就可能产生悬空,在皮带的中间形成一个槽,导致皮带其他装置的分离,随着皮带机的使用时间越来越长,槽角就会越来越小,皮带机上的物料就更容易撒出;皮带机本身设计的导料槽、落料斗、挡煤板和皮带的距离太远,皮带机的严重超载会使皮带机的运送能力下降,使物料在运送的过程中撒出。

技术人员对于皮带机的跑偏及时的处理,恢复皮带机的两侧高度,物料在运送时就不会因为跑偏而撒出,煤矿企业在选择皮带机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尽量选择一个凹段半径大的皮带机,对于皮带机的技术人员要定期检查皮带机的使用情况,有损坏的地方及时维修。

三、减速器异常

(一)减速器漏油 皮带机不停的运转,减速器也会正常的工作运转,内部温度不断地升高,会导致机内的压力高于机外的压力,较大的压力差会导致减速器产生裂缝,当结构不合理或减速器的密封不好就会导致其中的润滑油漏出,对皮带机造成影响。

在煤矿企业选购皮带机时,针对减速器要选择用优质的材料铸造的机器,对零件进行热处理时可以增加透气孔,减速器在使用时内外压力一致,不会造成漏油的现象。如果漏油的现象发生了,修补漏油点时要用合格的密封材料,防止再次漏油。

(二)减速器断轴 随着皮带机的使用,减速器的高速轴和电机轴的位置会发生偏转、不同心,增加径向载荷,使轴越来越弯,长此以往,就会发生断轴。设计的不合理也会加速断轴的发生。

技术人员在检查皮带机时对减速器的检查更要仔细,定期调整高速轴和电机轴的位置,保证两者同心。如果发现减速器的设计不符合煤矿生产的要求,要及时的更换减速器。

四、结束语

皮带机对于煤矿产业是重要的机械,皮带机的使用状况和使用寿命对煤矿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提高皮带机的选购要求,对皮带机的检查维修方法要准确无误,才会最大程度上提高煤矿企业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胡连太.煤矿皮带输送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J]. 科技视界. 2013(12)

[2]王阳.皮带机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J]. 安徽科技. 2010(11)

煤矿常见 篇4

孙振

徐州明光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省徐州市

221000

摘要:矿井水的利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目前矿井水处理工程仍存在许多问题。在文章中,笔者将根据矿井水的水质分类,分析煤矿矿井水处理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煤矿;矿井水;问题;改进策略

一、矿井水水质分类 1.洁净矿井水

这类矿井水主要是来自于煤矿区域煤系地质层的奥灰水,酸碱度一般为中性,矿化度较低,其中也不含有有害或有毒的离子,各项指标都较符合国家对饮用水的卫生条件要求。如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能确保不混入其他类型的矿井水,就可以直接用于生产生活中,或在简单的消毒处理之后直接饮用。对于这类矿井水,必须注意源头处的截流,并单独为之布设排水管线,以免受到其他类型矿井水的污染。

2.高矿化度矿井水

这类矿井水也被叫做含盐矿井水,因其中含有较多的钾离子、钙离子、钠离子、镁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以及氯离子较多而得名。每升这类矿井水中可溶性固体的含量要超过1000mg,酸碱度为中性或碱性,并且味道苦涩。由于含盐量较高,高矿化度矿井水无法饮用。对其进行处理时,不仅要进行沉淀、混凝等预处理措施,脱盐也非常关键。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和反渗透法等众多脱盐手段中,电渗析法在目前最为成熟,经济投入也相对较低,因此是目前我国煤矿矿井水处理工程中较为普遍的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手段。

3.含一般悬浮物矿井水

这类矿井水酸碱性一般趋向于中性,金属离子含量很少,每升矿井水中矿化物的含量在1000mg以下,污染物主要是岩尘、煤粉等粒径大小差异明显的悬浮颗粒。对这类矿井水的处理相对比较简单,技术也非常成熟。一般只要经过混凝、沉淀,以及过滤、消毒等常规手段即可满足饮用要求。在对这类矿井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混凝剂的合理选择以及投药系统自动化的应用,这样能够实现药剂的大幅度节省和工艺流程的简化,对于水质的提高和矿井水资源处理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重大意义。

二、净水处理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进行调查发现,矿井水进行处理过程中具有以下问题。第一,调节池对矿井水的调节以及预沉效果较差。由于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的原因,排放矿井水时,水质和水量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通常煤矿每天选择用电较低的时期持续排出矿井水,并且需要在排出口设置一个比较大的调节池。但是大多数煤矿没有设置较大的调节池,部分煤矿没有设置排泥设施,部分煤矿排泥不畅,因此长时间后,污泥就会在调节池中积聚,导致调节池有效容积减小,预沉淀效果差,并因此影响到矿井水的后续处理。第二,一体化净水器作用不明显。将反应技术、沉淀技术以及过滤技术集中在一起的就是一体化净水器,它的优点是,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工程建设快等。但一体化净水器在投用后会出现,水质不稳定、波动大,斜管沉淀区出水悬浮物含量较高,且斜管沉积污泥多,其滤料污堵严重,反冲洗频繁,且无法保证最终的产水量。一体化型净水器没有混凝反应区,不能满足设计规范所要求的12-20min混凝反应时间,致使加药后的矿井水在沉淀区无法形成密实易沉降的矾花。同时,其配水区、污泥沉淀区和污泥区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致使斜管沉淀区2/3面积的污泥滑落至配水区,又无法在配水区形成有效沉淀,最终上升至出水区,导致清水区悬浮物含量过高,不能满足出水要求,或是后续处理工序的进水要求。第三,土建以及安装工程质量差。经过调查发现,土建和安装施工在矿井水处理工程的建设中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由于池体严重渗水、构筑物表面不光滑以及不正确安装设备管道等问题,对矿井水的处理效果造成了直接影响。

三、矿井水处理时常见问题的改进策略 1.消毒系统能够发挥作用

一般矿井水在通过处理之后都会在工业生产中直接使用,在处理到回收的过程中几乎未利用到消毒系统,导致一些管理人员形成错误的观念,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的矿井水不用进行消毒。矿井水在处理时无论在何种行业中使用都应该对其进行消毒,例如在井下作为防尘水时就必须要进行消毒。

2.对调节池排泥池系统进行改善

在设计调节池排泥的过程中要依据矿井水的排水量进行,并依照原水的化验数据,计算出工艺系统产生的污泥量,保证所设计的调节池及排泥系统能够满足排水量及工艺系统产生污泥量的需要。针对已经应用调节池工程,要对调节池中的排泥系统进行改善,提高调节池的排泥功效,保证改善之后的调节池能够体现出良好的调节和预沉作用。若工程中未对排泥系统进行设计,便应该采用其余措施,其中包括为了防止污泥沉积,采用调节池内曝气等方式。

3.在建设期间加强督查,确保工程质量 现今我国矿井水的土建以及安装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工程经过了多次转手,以及施工企业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较低等原因,因此在施工和安装过程中的施工管理必须要加强力度,工程转包的情况应该进行避免,在选择施工单位的过程中要尽量选择素质较高的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监理,以此使施工和安装工程更具质量保障。

4.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针对新建成的矿井水处理工程,对于运行管理人员,煤矿企业要请设备厂家进行相应的培训,要建立分析化验室,这对矿井水的处理意义重大。建议如果煤矿企业条件允许,要尽可能全部实现自动控制,提高设备管理力度,如按时维护消毒设备,确保设备的完整,制定应对突发情况的相关预案。对于污泥脱水设备,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可能使用最佳的矿井水污泥脱水设备,污泥脱水设备的运行周期及频次要依据整个工艺系统的产生污泥量确定,避免因污泥脱水设备工作不及时、维护不到位等原因引起工艺系统中的调节池、污泥浓缩池等构筑物出现污泥沉积现象。总之,要提高矿井水处理过程中的设备自动化程度以及人员的管理力度,从而保障矿井水处理工程的正常运行。

结语:总而言之,经过近40年的矿井水已开发利用技术研究,我国在矿井水处理的工艺、技术、经验方面都取得了相对喜人的进展。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由于煤矿企业的技术水平良莠不一,水处理工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调节池的调节预沉作用、净水器的处理效果、工程建设及安装质量、排泥系统及消毒系统的应用普及程度都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只有对调节池排泥系统进行根本性调整,增强调节池的预沉作用,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同时重视对一线职工的培训,才能实现矿井水处理工程总体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煤矿规程(措施煤矿)管理制度. 篇5

作业规程(措施)管理制度

为规范技术管理,提高规程(措施)的编制、审核、贯彻质量,使作业规程能真正发挥规程(措施)的超前指导作用,从源头上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根据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处实际,特制定规程(措施)管理制度:

一、规程(措施)的编制

(1)作业规程的编制必须突出工作面的特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坚持“一工程、一规程、一变化、一措施”,严禁照抄照搬;规程在制定前必须准备好相关工程资料,主要包括:施工图纸、地质资料、相邻或相近工作面实际地质资料及施工经验(记录),以往规程的经验和教训,现有施工条件(设备、材料)等。

(2)制定作业规程所需的各种资料必须提前收集。①生产技术科要提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接续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依据接续方案指导矿井施工。

②生产技术科、地质部门应在工作面开工一个月前提供相关设计和地质说明书。

③其它各相关科室应在开工20日前提供各系统相关设计,其中:

⒈机电动力科负责提供供水、排水、照明、配电系统设计;

⒉调度室负责提供矿井通讯及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 ⒊通风队负责提供提供通风、消防、降尘及矿井防灭火系统设计;

④施工队技术人员应在工作面开工10日前将作业规程编制完毕,5日前签审完毕,5日内将工作面作业规程学习并考试完毕、送交有关部门和个人并报监理签审,否则不得开工。

(3)规程、措施的编制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的相关规定,不得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冲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的编制程序进行编写,做到层次清晰、内容精练、用语准确规范、数据准确无误、图表齐全、图文清晰、文图一致,不得模棱两可、照抄照搬、随意涂改。

(4)规程所涉及的工种必须全面,各工序、生产系统必须全面、准确。

(5)规程中各工种的操作要求及岗位责任制、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等内容要齐全,规程(措施)编写必须认真吸取以往事故的教训,不断完善。

(6)对于各级新规定的安全管理文件,在规程(措施)中必须纳入,可以只写文件号和名称,但在贯彻时要一并贯彻。

(7)规程(措施)在编制过程中,发现设计图纸有误、与实际不符、需要修改,或有更好方案时要及时同生产技术科联系,经讨论修改会审后方可执行,严禁私自变更设计。

(8)作业规程编制相关细则

①所有字体均采用仿宋-GB2312字体。

②一级标题采用二号加粗字体,二级标题采用小二加粗字体,三级标题采用三号加粗字体,图、表标题采用小三加粗字体,正文采用四号字体,页眉、页脚采用五号字体。

③封面、签字栏、目录均按掘进作业规程模板执行。(签字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

④编号: ZJYD2011-01 意义为综掘一队2011年1月编制。⑤各类附表、附图的相关规定:表1—1:意义为第一章第一个表格,以次顺序类推;附1-1图:意义第一章第一个附图,以此顺序类推。

⑥各类附图要求按比例绘制的均按模板中规定的比例绘制,不按比例绘制的应注明为示意图。

二、规程(措施)的审批

(1)所有规程、措施都必须坚持审批制度(特殊规程或措施采取会审制度)。

(2)技术员要在区队技术副队长的指导下完成规程(措施)的编制,并经过区队初审通过后,送生产技术科审核,按审核意见经初步修改后安排会审。

(3)规程(措施)的会审由相关科室牵头,提前一天通知处领导、各分管副总、相关科室(主要领导或技术副队长参加)及施工队相关人员参加会审,通知人员并做好通知记录,参加会

审人员要签到。其中:

①采、掘规程(措施)的会审由生产技术科牵头组织 参加科室:调度室、安管科、机电动力科、通风队; 参加人员:处领导、采、掘副总、通风副总、机电副总、地测副总、安管科副总、生产区队队长、副队长、技术员。

②机电专项措施的会审由机电动力科牵头组织 参加科室:调度室、安管科、生产技术科、通风队; 参加人员:处领导、采、掘副总、通风副总、机电副总、安管科副总、机电队、运输队队长、副队长、技术员。

(4)重要的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的会审由处总工程师主持,会审要有详细记录(规程、措施会审专项记录),会审形成的决定要严格遵照执行,如会审人员意见不一致时,允许保留意见,但必须履行签字手续,不得因规程不能按时签发,影响工程的按期施工。

(5)规程(措施)会审程序如下:

⑴编制人员向与会人员简要汇报规程、措施主要内容,对重点安全技术问题必须详细阐述。

①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 ②施工工艺及主要技术参数; ③施工相关的生产系统简述;

④劳动循环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⑤涉及本工程的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

⑵生产技术科提出对规程、措施的初步审查意见。⑶参加会审人员对规程、措施提出修改补充意见或建议。⑷处副总工程师对提出规程、措施的修改补充意见或建议。⑸处总工程师总结参加会审人员的修改补充意见或建议,作出会审决定。重大安全技术问题集体讨论,并征求各分管处领导意见后,作出决定。需要报请上级部门批准的,必须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

(6)规程会审严格执行“谁会审、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为了明确责任,分工把关,各相关科室分别对规程的以下内容着重负责:

⑴区队编制人员对规程的编制依据(包括现场情况的掌握,资料的收集等),规程(措施)内容、格式及编制质量负直接责任;

⑵区队技术副队长对规程(措施)的整体内容审查负责。⑶生产技术科对规程(措施)的格式、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负责。

⑷生产技术科审查人对规程(措施)中设计计算、图纸、标注、数据的准确性负责。

⑷调度室对规程(措施)中劳动组织、循环作业图表及相关内容负责。

⑹安全管理科对规程(措施)中安全技术措施内容负责。⑺地质测量部门对规程(措施)中地质、防治水内容负责。

⑻机电动力科对规程(措施)中机电运输的内容负责。⑼通风队对规程(措施)中“一通三防”的内容负责。⑽副总工程师对规程(措施)整体内容负责。⑾总工程师对规程(措施)的审批负责。

(7)编制人员要按会审意见进行认真修改后,方可送副总工程师、机电处长、生产处长、总工程师最后审批签字。集体会审意见要全面,并要在规程(措施)贯彻和落实中作为重点。

(8)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工作面或有其它重大技术问题的工作面作业规程,要按程序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查批准。

(9)参加会审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把关,由于审查不认真,造成规程(措施)错误,将依据规程(措施)审批职责和由此造成的后果,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规程(措施)的贯彻学习

(1)工程开工前,所有参与工程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规程(措施)的贯彻学习和考试,未经贯彻学习和考试或考试成绩不合格者,要经过复训并补考合格,否则不准上岗作业。

(2)规程(措施)的贯彻必须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编制人员)进行贯彻讲解,要结合实际、图文并茂地向施工和管理人员贯彻清楚,切忌照本宣科和匆忙草率从事,要有重点地进行详细讲解,可以分次贯彻,但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学习贯彻完毕。

(3)《作业规程》(措施)贯彻时,对于规程(措施)中指

定的《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及上级文件要求中的相关内容必须一并贯彻。

(4)贯彻学习规程要有详细记录,所有人员(包括所有管理人员)均要签名。

(5)《作业规程》每月组织学习贯彻一次,《煤矿安全规程》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每3个月学习贯彻一次,学习贯彻率要达到100%。

四、规程(措施)的落实

(1)施工单位的全部干部和工人都必须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指挥和操作,认真落实规程规定,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2)所有管理人员都是现场落实规程(措施)的责任者,队长和技术副队长对规程(措施)落实负主要责任,技术人员对规程落实负技术管理责任,生产副队长和班组长对规程落实负现场管理责任。

(3)生产技术科、处主管副总、处总工程师要把规程的贯彻执行情况作为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每月利用本安体系检查活动,对规程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提出规程落实整改意见,对规程(措施)落实情况由生产技术科负责考核,重大问题由处平衡解决。

(4)在现场检查中,发现规程(措施)与现场不符时,必须及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如果原定施工方法与现场条件不符,必须及时补充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如果属于违

章操作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5)处安全监察部门对规程的落实负监督检查管理责任

五、规程(措施)的完善

(1)规程(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地质条件变化,施工单位主管技术人员要及时汇报处主管部门并补充相关措施,审批生效后执行。

(2)处有关业务部门要定期监督检查规程执行情况,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修改补充意见,确保规程(措施)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处安排每月月底前由各区队将在用的规程(措施)送生产技术科、主管副总、处总工程师复审,并签署复审意见(意见空白表附在被复审规程前页);编制人员要根据复审意见对规程(措施)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并按会审程序进行审批。

(3)规程编制人员要依据复审意见对本队和发放的规程进行换页修改(修改必须附“勘误表”)。

(5)处总工程师对规程(措施)的修改完善负主要管理责任,施工单位主管技术人员对规程的修改完善负直接责任。

六、规程(措施)的检查

为了规范作业规程的编制质量和现场对照落实,生产技术科、培训中心、安全管理科每月对作业规程编制及落实情况至少检查一次,检查结果纳入月度技术管理考核中:

㈠、定期检查作业规程(措施)贯彻学习情况

生产技术科、培训中心、安全管理科定期对规程(措施)的贯彻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应包括:规程(措施)的培训记录、参加培训人员名单、考试人员名单、考试成绩单、不及格人员名单、复训人员名单、补考成绩单,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严格考核。

㈡、定期检查规程(措施)的落实情况

⑴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操作,发现规程(措施)与现场不符时,必须及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如确属规程编制原因的要对规程(措施)及时进行修改,规程修改后要进行复审签字生效。

⑵生产技术科、掘进副总、总工程师要把规程的贯彻执行情况作为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每月利用本安体系检查活动,对规程进行对号检查,并做好对号检查记录,提出规程落实整改意见,对规程(措施)落实情况由生产技术科负责考核,重大问题由矿平衡解决。

㈢、考核

⑴不按照规定内容、时间提交地质说明书、图纸、技术资料、《作业规程》、安全措施的单位,每推迟一天罚该单位100元。

⑵在规程、措施的编制过程中在没有同相关业务科室联系就私自更改设计的,发现一处罚编制人员50元,技术副队长100元。

⑶施工单位技术员、技术副队长不认真检查、校对《作业规程》,导致下发或在检查过程中《作业规程》、安全措施等出现

错字、别字、漏字、语句不通、内容不全或存在乱涂乱画现象,一处罚施工单位技术员20元、罚技术副队长40元。

⑷不按照通知时间参加规程会审的单位,迟到一次罚该单位100元,借故不参加者,一次罚该单位300元,由此影响规程会审而延误工期,由该单位负责

⑸规程措施签审完毕后没有按时送交给负责签审的部门(人员)或在监理部门签审不及时的,每次罚技术副队长200元。

⑹参加规程会审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严把规程的编制质量,若经审批后下发的规程出现错误,审批签字人员负连带责任,每出现一处错误,罚审批签字人员每人100元。

⑺《作业规程》编制人未能及时贯彻作业规程,并未能及时命题进行考试或不及时进行阅卷导致施工时间推迟的,对规程编制人、队长按200元/班进行罚款

⑻区队长、书记、技术员、班组长未参加规程学习、签字、考试而参与现场管理,罚款500元,并暂停工作待补考及格后方可参与生产指挥。

⑼对没有参加作业规程贯彻的轮休或请假人员必须进行补充贯彻和考试。检查过程中发现缺考或在册人数与考试人数不符时,对区队书记罚款200元,技术员罚款100元。

⑽每月月底前完成作业规程的复审工作,对复审后存在的问题,技术员必须及时编制补充修改措施,修改不及时或不能按期完成复审工作,每推迟一天,罚技术员50元,累计累罚。

⑾区队每月组织一次有关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安全制度以及有关安全技术措施的全员学习,并做好记录。安管科每月对各区队的规程、措施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凡参学率达不到100%的,每低一个百分点罚区队书记200元,技术负责人、技术员各100元。

⑿各业务职能部门在处组织的安全检查或本安体系检查时,必须对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必须予以纠正,并根据情节对编制人进行50~300元的经济处罚。

核桃冲煤矿煤矿百日安全活动方案 篇6

2011年第三个“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

活动实施方案

一、前言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

[2010]23号)精神,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天开展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云政办发【2011】140号文件要求,以及《富源县煤炭工业局关于开展2011年第三个“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特编制富源县大河镇核桃冲煤矿煤矿“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活动实施方案。

二、成立“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活动领导小组

我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安全副矿长为副组长,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和矿领导为成员的“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活动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具体指导、监督、检查矿井“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活动工作,并由矿长全面负责。

组长:陈佃起矿长

副组长:李兆平安全副矿长

成 员:邓传义总工程师

章艾生产副矿长

耿光荣机电副矿长

王鸿潇副总工程师

汪斌副总工程师

孙龙技术科长

王兴良防突队长

三、活动时间

2011年8月23日至2011年11月30日,共计100天时间。

四、活动主题

“治大隐患,防大事故”

五、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开展,推动两个主体责任落实,坚决杜绝重伤以上安全事故的发生,推动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实现全县煤矿安全生产。

六、活动时间安排

(一)培训学习及方案制定阶段

2011年8月23日至2011年9月10日,完成宣传培训工作,制订了实施方案。在全矿范围内做好宣传教育培训和发动工作,召开动员大会,大力宣传煤矿“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活动的时间、主题、目的和活动内容,为全面实施该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自查自纠阶段

2011年9月11日至2011年9月20日,地面、井下对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第446号令)、《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天开展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云政办发【2011】140号文件,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煤矿安全规程》以及各级管理部门的规章规定进行自查自纠,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进行专题研究,并结合实际制定落实整改资金、人员、进度、责任和预案“五落实”原则的隐患整改方案,并积极整改。

(三)方案实施阶段

2011年9月21日至2011年11月20日,煤矿在各级煤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的督促指导下,认真对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第446号令)、《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天开展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云政办发【2011】140号文件,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煤矿安全规程》以及各级管理部门的规章规定,并按整改方案进行整改完善。

(四)总结提高阶段

2011年11月21日至2011年11月30日,对我矿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活动的工作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在2011年11月30日前将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活动的总结进行上报。

七、“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活动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瓦斯治理

1、健全瓦斯治理和防突机构,备齐专职通风、地测副总工程师,设立通风、防突、抽采、安全监控等机构,配足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

2、进一步完善通风系统,合理分配风量并满足安全生产实际需要;

3、掘进通风实现“双风机、双电源”,且备用风机能自动切换供风;安装并正常使用“三专两闭锁”装置;

4、进一步完善抽放系统建设,并正常运行,做到“应抽尽抽、多措并举、抽采平衡”;

5、进一步完善瓦斯监控系统,并正常运行,配足传感器数量,安装位置合理,报警及断电功能可靠;

6开采突出煤层时,采取“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

7、加强井下瓦斯管理,做到无瓦斯超限和无局部瓦斯积聚。

二)、水害防治

1、开展水文地质调查,查明矿井和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完善水文地质报告,编制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配足防治水所需专业技术人员;

2、健全防治水各项管理制度,装备必要的防治水抢险救灾设备;

3、进行一次联合排水实验,并对排水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修,保证完好;

4、采掘过程中严格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

5、在雨季三防期间,定期做好矿区水文分析预测和水害评价预报工作,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

三)、项板管理

1、进行支护改革,永久巷道一律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2、加强顶板管理,严格按作业规程规定的要求进行施工,做到各种支护规范可靠;

3、正常使用前探梁临时支护,做到无空顶作业现象;

4、维修、改扩巷道时及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落实到位;

四)、机电管理

1、检查双回路供电情况,主扇风机、主排水泵、抽放瓦斯泵等一类电气设备有可靠的双电源;

2、活动期间彻底检查提升绞车的过卷装置、过速装置、过负荷和欠压保护装置、限速装置、一坡三挡防跑车装置等是否灵敏可靠;

3、活动期间彻底检查刮板运输机的刮板、螺栓是否齐全并铺设平直、机头、机尾压柱是否牢固,机车运输是否符合规程规定;

4、检查井下机电硐室是否配足灭火器和防火沙箱等消防器材;

5、检查井下是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和淘汰的机电产品。

五)、其它管理

1、自查矿井各类证照是否齐全有效,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矿领导下井带

班;

2、每月进行2天职工安全知识培训,自查劳动合同、工伤保险的落实情况;

3、自查煤矿企业业主安全生产主题责任落实情况。

4、自查矿井安全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和安全规章制度及“三大规程”执行情况。

5、自查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和技术人员配备情况。

6、自查煤矿安全隐患整改进展情况。

7、活动期间,将组织召开职工大会3次,悬挂宣传标语4幅,出黑板报3期。

富源县大河镇核桃冲煤矿

煤矿环评中常见的问题和建议 篇7

1 煤矿环评中的问题

矿区环评主要针对矿区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和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综合评价矿区的发展状况是否与矿区内的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相符, 从而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整个矿区的全面性、协调性发展。但矿区环境评价仍存在实施时间短, 评价方法、重点、程序与原则不够完善等问题, 将在下文进行详细的阐述。

1.1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不统一。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煤矿环评指标,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在各地不尽相同。在煤矿环境评价中, 评价指标必须能够正确反映矿区经济与环境复合系统的状态与变化特征。矿区经济与环境复合系统具有结构复杂、层次较多与子系统之间相互制约的特点, 然而我国目前对煤矿环境的分析却只停留在表面上, 并没有真正确定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 就导致了各地煤矿环评的结果差异较大, 难以统一的现象。

1.2 缺乏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由于煤矿开采区常常占用大面积耕地、水资源与生物资源, 我国矿区中的生态问题并不是单一的生态问题, 而是一个包括了煤矿开采安全、农业生产安全、农民生命财产安全与新农村建设、农民搬迁安置等各个因素的社会问题。在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时, 如何对是否产生了生态破坏进行判断, 是煤矿环评工作的一大难点。目前我国进行的煤矿环境评价由于原始数据缺失与生态指标的计算模型并不标准等原因, 造成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主观性[2]。矿区生态环境逐年恶化, 新增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 但目前的煤矿环境评价并没能提出能够根治这些生态问题的生态补偿机制, 矿区内水土流失、土壤污染与退化日趋严重, 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生产与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造成社会不稳定。

1.3 资源综合利用方案不全面。

煤矿环境评价应重点的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煤矿开采产生的大量伴生资源, 如矿井水与煤矸石等。但目前进行的煤矿环境评价并没有将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纳入矿区的总体工作中, 还没有建立合适的配套产业来解决伴生资源。

2 改善煤矿环评的方法

2.1 加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分析。

在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分析时, 应选择更为灵敏、更便于度量和内涵更加丰富的主导型指标来进行评价。在对评价指标进行最终的确定时, 应在遵循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达到多样性, 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具有一定弹性, 相对稳定性与绝对动态性想结合的高层次标准。鉴于目前我国的煤矿环境评价数据系统并不完善的现状, 在进行煤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分析时, 还应淡化理论色彩, 直接分析矿区资源的需求与排污状况, 矿区所需资源是否可得到满足, 环境质量是否收到较大影响及生态功能是否会收到严重冲击等具体方面。煤矿环境评价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分析应尽量达到实际、有效以及可横向比较等标准。

2.2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会牵涉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较多领域, 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由于生态补偿会涉及众多资金问题, 对相关人员的利益影响较大, 因此建设生态补偿机制最重要的一点是法律保障, 没有法律保证就很难再具体实践中进行操作。建立实际有效的生态补偿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 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发展[3]。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首要工作应是形成定量的生态破坏量化指标, 在完善生态破坏的量化指标时, 可用货币与土地等具体的资源进行量化。只有形成了科学合理的量化指标, 才能合理地进行生态补偿, 保障人民的利益, 减少社会矛盾。

2.3 增强资源共生利用。

积极进行资源共生利用是煤矿防治污染的一大重点, 为达到这一目标, 应在包括煤矿开发与建设, 煤矿开采和采矿结束的各个阶段内都对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废弃物分布状况与资源利用方式进行全面的分析, 从而增加矿区共生资源的利用方式, 建立综合利用场所, 减少矿区污染, 节省矿区资源。

3 总结

矿区环保是我国目前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煤矿环境评价工作的地位也十分重要。煤矿开采往往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与资源造成巨大影响, 会产生社会、环境与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 因此煤矿环境评价工作应进一步完善, 不断找出煤矿环评工作的不足, 从而得出改进的方法, 促进环评工作的发展。

摘要:目前煤矿开采环评中仍存在较多问题, 如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不统一、生态破坏指标与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与资源综合利用方案不够全面等。在进行煤矿开采环评的过程中, 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重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计算与原始数据的获得方法, 积极对区域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研究, 对社会影响的评价应进一步强化, 加强对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 及时进行定量化环评, 同时必须恰当地处理各项环评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对目前所了解到的煤矿环境评价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 同时提出一些可供实施的措施, 以便在实际进行煤矿环境评价时作为参考。

关键词:煤矿,环评,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张燕.煤矿规划环评中常见的问题和建议[J].山西能源与节能, 2010 (06) .

[2]曹育红.煤矿区规划环评中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探讨.能源环境保护, 2007 (05) .

煤矿井下测量常见问题与对策探究 篇8

煤矿开发,测量先行。煤矿井下测量能够为煤矿开采和生产建设提供必要的数据,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关乎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也关系着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煤矿井下测量的工作质量,保证矿井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是企业完善安全质量生产体系的重要一环。由于这一工作的特殊性,国家和企业都对其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标准和规范,以保证矿井安全、高效生产,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在实际工作中,煤矿井下测量要通过建立准确的地面和地下控制网,为井下放样和矿井建设提供精确的测量基准;要精确测定矿区及其周边的地形和地物,获取矿井建设所需的地质、地形、地表建筑物等详细数据,满足开采前技术设计、生产建设、煤矿灾害评估和预防、安全监督等工作的技术要求;要对煤矿开采造成的地表沉降、建筑物变形等建立观测基准,为矿区生态恢复、煤矿塌陷综合治理等提供准确数据等。

2.煤矿井下测量中常见的问题

2.1人员方面

在井下测量中,受测量人员本身业务素质、工作态度、专业水平、情绪心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会造成一定的工作疏漏,从而产生测量偏差和错误,降低工作效率和测绘质量,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由于工作不专注、职业素质不达标、责任心不强等产生的错误和疏漏。例如,在进行方位角计算时把角的正负号弄反,出现计算错误;没有及时对测量数据进行检测、复核和复测;仪器高、巷道高等测量项遗漏;在读数、报数、记数过程中出现错误;由于工作紧张或认真程度欠缺造成的遗忘记录纸、钢尺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测量人员本身的工作状态欠佳、责任心不强、专业能力较差等;另一方面是井下测量的环境相对比较复杂,测量条件比较差,再加上紧迫的测量任务,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的情绪波动。

2.2工作程序方面

在工作程序方面,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也会产生一定的错误,导致测量数据出现较多的质量问题。例如,测量工作没有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实施,对井下导线没有及时地进行复测,不能保证工程实施时的精度要求,在一次观测时就可能产生比较大的粗差;井下测量时没有按照技术要求及时对测量资料进行复测和复核,没有及时对腰线进行检核,造成井下测量标定与实际的巷道相差比较大,在后续的内业计算中产生一定的错误,降低了工作效率。不遵守正确的工作程序往往造成测量错误、计算错误,降低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的质量。

2.3环境方面

井下测量必须面对井下复杂的测量环境和测量条件,因为井下测量和工程施工往往是同时进行的,所以测量环境也会成为井下测量的一大客观问题和影响因素,主要体现为烟尘大、噪声多、光线不足等對测量工作造成的干扰,这对测量人员的工作情绪以及测量仪器的稳定性都是很大的考验。井下测量由于测量环境产生测量偏差主要体现为:井下较多的噪音和昏暗的环境容易使测量人员在读数、报数、听取的过程中产生偏差和错误。在没有复测和检核的情况下,错误的数据就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工程施工产生的噪音和巨大震动会使已经设置好的测量点位产生一定的移动;由于井下风速较大,点下对中的精度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通视条件差等干扰因素和测量环境的限制,井下测量的点下对中误差比较大;在井下,各种铁质仪器或其他金属会对罗盘的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干扰,在测量数据中加入较大的测角误差等。

3.加强井下测量工作质量的相关对策

3.1严格作业程序,加强作业管理

在煤矿井下测量中,严格作业程序,加强作业管理,完善相关责任管理体系,是保证精确测量数据和高效测量工作的前提。首先,在井下作业以及任务执行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煤矿测量规程》,及时对井下的导线以及前期的测量结果进行复测,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其次,井下测量任务执行时要建立并实施责任管理和追究制度,对仪器、相关材料的准备、数据检核以及数据记录过程等工作任务要划分到人,做好工作流程的登记和准备工作,保证责任划分明确同时,要提高测量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认真程度,在测量的过程中每一地点都要保证有原始的数据记录,保证数据的完备性和真实性。最后,将测量工作和程序要进行标准化和流程化,通过严格作业程序尽量排除工作疏漏和偏差,尤其是针对井下风速较大以及点下对中偏差较大等问题,还可以改变传统的作业方法。

3.2加强测量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责任心

测量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是煤矿井下测量工作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和建立责任制度等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井下测量工作量较大,节奏比较紧密,测量环境比较差,工作人员承受的身体考验和心理考验也比较大。因此,测量人员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情绪和工作心态,保证积极的工作状态,正确把握细致的工作环节,防止因为主观因素造成的测量误差和工作疏漏;要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用过硬的专业素质克服各种主观和客观的不利因素,多参加井下测量的业务培训和现场实践,提高仪器操作、数据读取、数据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严格把控工作细节

严格把控工作细节才能保证整体工作的质量,把控细节的质量要从每一个数据项抓起,从每一个测量环节抓起。例如,在每次测量中都要清理好测量场地,记录清楚本次测量使用的点号和位置,测点周围的标记要清晰可辨,无用的标记要及时清理,导线点的使用信息要及时地传递给测量小组的其他成员,防止点位的使用错误;在数据记录的过程中要及时地对记录项进行核对,采取记录员再次报数或观测员两次报数的形式,防止数据读取和记录错误。数据记录完成以后要及时进行计算,检核测量是否出现误差超限以及记录不齐全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在进行点位标定时,要对测量资料和相关数据进行认真严格的检查,在观测者和记录者都确认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最后的标定工作等。只有从细节抓起,才能保证整体的工作质量。

结语

煤矿井下测量是一项精确程度要求比较高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或者偏差都会给煤矿的安全生产留下隐患,提高井下测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必须要从工作人员、工作流程以及工作细节中抓起,如此才能保证测量工作得以安全、有效地进行。

上一篇:财务工作先进单位事迹下一篇:文化艺术节大型文艺晚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