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作文“自由呼吸”——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初探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提到作文,大部分的语文教师是怕教或是无从教起,即便是教了,作文的教学仍缺乏真正的实效性,有些教师在上作文指导课之前千方百计地寻找一些写作学的基础理论、技巧方法和与之相关的实践材料,在课上反复强化,到头来这些作文教学中的“花拳绣腿”对学生而言并无太大的效用,实际上学生依然是按照其固有的习惯的方式周而复始地应付每次的作文任务。可以说,我们每一位身处一线的语文教师都深切地体会到作文教学的艰辛,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一问题,它的症结在哪里? 我们的路在何方?

1 作文教学问题症结探微

1.1 三大 “病症 ”在作文过程中的渗透与流行

曾经有人把当前青少年“流行病”归结为三种:“贫血”———缺少真情和激情,“缺钙”———缺乏远大理想和坚强的意志,“脑膜炎”———懒于理性思考,跟着感觉走。这样概括也许有其刻薄之处,然而我们确实应该看到这“三大流行病”在中学生作文中表现得非常盛行。不可否认,社会的虚躁浮华的风气,现代教育体制中的完全功利主义的倾向以及片面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对这些病症的产生与蔓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的学校教育不正有职责担当起“医治”的重任吗? 更何况这“三大流行病”在作文中的流行势必会损害我们的语文教学。

1.2 作文教学的中的误区

1.2.1 作文教学中主次颠倒造成的悖论

作文过程是主体性、创造性特别强的活动,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展现与张扬,但是我们现在仍处在考试作文的桎梏中,“考试”对作文最为看重的就是种种规矩或是作文的外部特征,而不是精神内质的自由创造。学生在“考试”要求下写作文缺少快乐,缺少激情,作文活动沦为谄媚阅卷老师的道具,作文因而失去了它最需要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生的写作背离了“作文”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语文教师所千方百计所追寻的写作理论、写作技巧倒很大程度上充当了斩杀学生自由创作意志的快刀。本来是为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而作的努力却恰恰又起到相反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悖论。这一让我们老师感到困惑不已的尴尬局面已经让我们的作文教学陷入了极大的困境,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期待走出困境。

1.2.2 作文教学中源与流不分

作文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张志公先生指出“无论写什么文章要写得好先决条件是要具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见闻,相当的思维能力。”概括起张老先生所强调的作文的“源”是两个方面造就的:一是生活和阅读,二是思想和思维。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这个源头又抓住了多少呢? 不可否认现实中我们的大部分精力总是纠缠在一次次具体的写作技法的演练中,教师的作文教学一次次地向枯竭的源泉去挖掘“希望的甘泉”,学生则是靠着自已修炼的“闭门造车”之功、“投机谄媚”之技去写作文,造成作文主题轻浅甜腻、感情浮躁虚滑、内容庸常空洞。超越写作能力的层面,以上问题还会带来更大的后果那就是对人的精神成长的损害:习惯于别人的约束,人云亦云,虚假矫情导致学生缺少真挚善感的心灵; 思想的缺失使其缺少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投机的习惯使其缺少直面现实坚持真理的精神,缺少自主独立大胆创新的精神。

2 让写作能“自由呼吸”

2.1“疗治 ”三大 “流行病 ”在每一节语文课上

2.1.1 阅读 — ——生活 — ——感动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如果说一个人缺少感动,缺少因为经常感动而带来的激情,那么从他笔端流出的文字要么是一堆没生气的枯草,要么是处处矫情的落英。没有灵魂的枯草全无生命气息,杂乱无章;处处矫情的落英,失去了生命力也只会虚作姿态,显得浮夸空洞。而这样的文章在我们广大的高中学生中随处可见,甚至达到比比皆是的地步,仔细寻究,那些作文写得干巴巴毫无生命力的人往往是生活中学习中缺少激情与真情的人。据观察,这一类“贫血症”患者往往就是那些生活中大咧咧,做人比较粗心,做事大而化之的人,他们中也不乏那些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学生。我想,要提高他们的“造血”功能,就要不断地涤荡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被世俗庸常意念所“遮蔽”的“真性情”展露出来。流动的血液是温暖 ,展露出的真性情是美丽的,我们的语文课要不断地给予学生“感动”。

苏教版高一必修的第一专题是一个活动体验的板块, 有一篇课文《十八岁和其他》,这篇课文我没有讲只是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回家指导他们的父母读这篇课文,并请父母以同样的方式给儿女写一封信。上课前我认真读了这些信,征得学生的同意后,我请学生自己到讲台上读他们手上的信。让人难以琢磨的是这次被大家公认为写得最好的信竟然是出自那些文化水平并不高的父母之手。这就启示我们:不管你基础如何,只要能够动“真”情 ,就绝对有可能写出好文章。在下面的作文“看着爸爸 (妈妈)的背影”中一半以上的同学都写出了自己最“高”水平的作文。学生从那种感动中体会出了为人父母的艰辛,甚至有人由这种“为人父母的艰辛”想到“我们一代代的人活下去的坚韧以及人活着意义”,有个学生在文章中写道:“活着,努力的活着,意义也许就是让我们下一代更加快乐更加自由吧! ”我想:每个人心里有块田,只要不断开垦,就能生长成生机勃发的绿色原野。

的确,语文课应该要抓住学生心灵的成长的每个时期特点,从文本寻找活动体验的契机或是创设情境, 而抓住学生心灵成长期的特点则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精神发育”状况,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也是各有差别的, 在高中阶段学生普遍能够有着比较深刻感受和体验的往往是亲情、友情和爱情,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感动,并且能够在语文课上巧妙地、有效地将学生的潜在的“感动”激发出来,要让学生的真实情感自然地流露于笔端。

2.1.2 思考 ———碰撞 ———精神成长

“考生”与“学生”一字之差 ,却是天渊之别 , 检验“学生” 与“考生”的试金石:思想与梦想。而思想与梦想则就在作文里。没有情感的文章是枯萎的, 缺乏远大理想和高尚精神支撑的文章则是危险的,往往会让人误入歧途。在教授完小说《品质》(必修三)后我布置学生写一篇随笔———“与格斯拉相比我们身上缺失了什么? ”我在批阅随笔的时候,一个学生写道:“语文老师很虚伪,像格斯拉这样的人分明就是一个无能的可怜虫,僵守顽固不化,又怎么值得赞赏”,掩卷而思,我的内心充满了悲凉。文章下文联系到了现实“这个世界哪个人不是在‘人为财死, 鸟为食亡’,这个世界上的人因利益而结合,我们在这儿读书也不过是希望以后可以找份好工作生活得好一点”这个学生,我平时不很关注———不多言,上课总是无精打采,似乎没有什么能引起他的关心与兴趣。作文中总是抱怨几句生活现状,空发一些牢骚,至于其它的东西则很寥寥。后来我从王栋生老师的随笔中看到他布置学生写“最没有意义的一天”王老师说“之所以那样命题,是想到学生学写作以来,总是有教师和他大谈人生的意义,总是要他写‘有意义的事’;而他的平凡的生活令他自卑,于是他不得不说假话;他认为社会的一切都重要,而自己不重要,他的生活没有价值,他的生命也没有什么价值。好吧,既然他已经说‘我的生活没什么意义’,那就写一写这种‘没有意义的一天’如何?”我从中受到启发,将题目改成了“与格斯拉相比我们更多了什么”,又让学生在大作文中再写一遍, 于是我在学生文章中读到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一直在坚持别人所坚持的东西, 却从来都不知道自己要坚持什么……”我想有了这句话,作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的确,时代、社会、家庭一系列庸碌现实的内容不可避免地在学生的心中打下深刻的印迹, 于是很多人渐渐了背弃了“神圣”与“崇高”, 疏离了“平实”与“真诚”,碌碌无为的精神便集中地反映在了作文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无法也不能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加给学生,但是我们完全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思考去领悟自己的人生。我经常向学生强调一个字:“悟”———“悟”乃“心”与“吾”合成 ,从左往右是“思之吾”,即思考的我 ;反之 ,“吾之思”,即我的思考。因此“悟”就是要我们做一个有个性的思想者。希腊哲人曾经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去“省察”人生呢? 新课程苏教版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等内容上设置了很多的专题,比如说“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必修四专题三),《雷雨》《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辛德勒的名单》等都浸透着人性价值评判的问题,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地思考、挖掘这些资源地巧妙设题, 或讨论或辩论或挖掘或拓展,让学生从中有所悟,进而完成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2.1.3 对话 ———思考 ———启迪

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几十名学生的构思雷同,只有表达上有差异。黄宗羲说:“每一题必有庸人思路共集之处缠绕笔端,剥去一层,方有至理名言。”可见如果大家的思考都集中在一处, 必定是因为都处在一个浅在的层面上。换句话说,正是因为都跟着感觉走,而感觉总是停留在表层上,所以会千篇一律。学生懒于思考教师则得想办法让他们去积极思考,,让思维活跃起来。

作文前和学生适时地对话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的特点,更可以引导他们去积极地思考,学生则会在积极地思考中获得启示。总而言之,能不能把作文写好,首先应该取决于思维的品质,再者才是表达、技巧等,所以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采取“启发式”的对话,在与学生的谈话中完成学生对于问题深入的、富于个性的思考。而所谓的“启发式”则是谈话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形成定论,谈话应该是开放的。

综上所述,对作文中的三大“流行病”的医治要靠“慢功”去“调补”,并非一蹴而就。化用美国思想家、作家爱默生的话来说就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写作。

2.2 不以规矩而成规矩

在极端功利主义教育愈演愈烈的背景下, 语文教学也很难独善其身,很多教师沦为考试专家的“代言人”,打着以考试为本的旗帜,勤勤恳恳工作,“技巧”、“方法”、“策略”是他们所追求的唯一中心,不可否认这些“技巧”、“方法”、“策略”其自身的价值,但是如若把它们强化给学生, 它们就在不经意间成为束缚学生自由创造的“绳索”,学生也紧盯着这些不放,将这根“绳索”越编越紧。作文教学中反复强化所谓的“技巧”、“方法”、“策略”必将导致作文不仅不能成为学生生命冲动的自然发泄的出口, 反而成了一种罪恶的任务负担,一次不得不完成的“胡编乱造”。

我目睹了我的学生一次次痛苦地“挤牙膏”式的经历,也实在不忍心再一次又一次地向他们强化那些写作学上条条框框,那么就完全放任自流吗? 当然不是。“作文”是人心灵的“歌唱”,那么就让“心灵”去与之“和唱”。在每次作文前尽量不去触及那些所谓的“技巧”知识,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阅读———感悟———思考———碰撞”。我想,一旦心灵被触动了、激发了,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是真诚的、温暖的,而只要是真诚温暖的文章则就是“好”文章。“技巧”总是很容易在不断地写“好”文章的过程中自主“习得”的。不以规矩而成规矩,作文教学中的这点尝试让我想到了一个更深的问题: 在学生的知识宝库中又有多少知识和情感是我们教师填入他们大脑的呢? 启发学生自主“习得”大概才是最有效的途径吧!

要真正做到作文教学中不以规矩而成规矩, 的确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付出更多,其一,要大量阅读,另外要用心感悟,再者要缜密地思考、比较、筛选,甚至有时候还必须先“下水”。相对于在作文课上强化一些写作技巧知识, 这无疑更是一项系统浩大的工程,但只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大胆尝试,总归会有所收获。“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一名语文教师而言,长期不懈地读书、经常不断地思考才是我们获得精神资源、实践资源的源泉。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点体会,著名的特级教师赵谦翔老师曾经提出过“绿色阅读”的主张,在此我想套用一下, 即“绿色写作”———让学生的写作能“自由呼吸”。

摘要:现在高中作文的教学仍缺乏真正的实效性,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上反复强化一些写作技巧、方法等,而这些对学生的写作并什么明显的效用。笔者从两个大方面对作文教学中问题的症结进行了探微,并且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指出出路及具体对策——让学生的写作真正实现“绿色写作”。

关键词:三大“流行病”,“启发式”对话,绿色写作

上一篇:新经济常态下贸易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策略探究下一篇: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职业综合技能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