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老师的小学生的作文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怀念老师的小学生的作文(共13篇)

怀念老师的小学生的作文 篇1

我有一位我怀念的老师,她就是—董老师。在我一年级时,我认识了董老师当听到新来了个老师时我倒觉得是个麻烦,不怎么欢迎。可时间一长便离不开了,老师那卷卷的短发带这个眼睛,有点严肃的神情,总让我怀念。就这样我和老师便之间有了师恩爱。

在二年级,我学习退步了。就这样那年,我没评上三好学生。但老师那单纯、严肃的眼睛,从没离开我,师恩爱从没停过。可我的心灵已经有一根刺深深的扎到我心里了,我没有得三好学生我让老师失望了。可老师的微笑,祝贺我们。让我想撞墙,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失败了我为什么要失败,这个念头折磨我。我便想在新学期三年级给老师拿出表现,可老师转走了。

怀念老师的小学生的作文 篇2

王大珩老师对我国的计量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建国以后,国家曾把旧中国留下来的一些“国家标准”交给王先生领导的“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保存和维护。王先生带领仪器馆的同志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出色地完成了这项重要的工作。王先生曾深情地告诉我们:“你们知道吗?当年为了取得原始数据,我是用棉被裹着标准电池,背在身上到苏联去送检的”。对比今天,我们有了如此优越的条件,但在创新性的成绩方面还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实在是惭愧。

国际计量委员会是国际计量界的最高学术组织,一共只有18个正式席位,并且一直为新中国保留了一个席位。1980年,王先生被国家推荐,成为代表中国的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王先生德高望重,顺理成章地获此殊荣,代表国家参加这项重要工作。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的计量工作,国家在1955年筹备成立了国家计量局。王先生又让国家计量局的第一批技术人员到长春光机所接受培训。正是由于王先生领导的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我国的国家计量基准的量值一直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并且一步一步地提高,为国家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以王先生为首的前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对于计量事业,王先生一向怀有深情。为了使我国的计量科技水平跟上国际上飞速前进的步伐,2001年3月11日,86高龄的王先生亲自率领28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到计量院考察。院士们决定由王老领衔,上书朱镕基总理。建议书的题目为“面向21世纪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建设我国现代化计量体系的建议”,其中着重指出了“为实现21世纪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建设我国的现代化计量体系”。这份建议书对我国计量事业在新世纪中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国家标准、计量和检测技术体系,研究制定高精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和标准物质体系”。这和王先生领衔的院士建议书是一脉相承的。

除了在规划和争取国家支持方面进行努力,作为一名科学界泰斗,工先生对计量科学发展中的前沿问题特别关心。记得1980年国际上刚刚发现量子化霍尔效应的时候,王先生和陈士衡先生(电磁测量方面的领军科学家)就指出,这是一项了不起的科学发现,并让我写了一篇介绍性文章刊登在计量学报上。1985年量子化霍尔效应的发现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说明王先生对于该项科学发现重要性的预见是十分正确的。后来我院也开展了量子化霍尔效应的实验。进行过程中,王先生多次打电话来了解实验的进展,并进行指导。他要求我们,实验过程精益求精,数据一定要有多方面的对比和旁证。2007年,我院的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课题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和王先生的悉心指导是分不开的。

2005年,国际上5位计量界领袖人物提出要用基本物理常数导出基本计量单位,并来信征求我国此方面有关人员的意见。王先生当时大病初愈,仍然十分关心这方面的情况。他对我说:“这是对单位制的一次重大的变革,有着根本性的、长远性的重大意义,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支持此项建议”。

30多年来王先生对我悉心指引,我会永远铭记王先生的教导。尽管今年我已经71岁,但我一定会尽自己的一份努力,把各种工作做得更好。

怀念尊敬的濮冰如老师 篇3

濮老师与太极拳结缘是在她17岁护送患肺结核的弟弟到叶大密先师家学太极拳时。上世纪初,太极拳被人们认为是可以调治肺结核、心脏病、高血压、关节炎等慢性病的“特效药”。弟弟学习太极拳,濮老师陪学陪练,当她的弟弟将杨式太极拳学完后,她也会练了。一次,她主动要求自己打一下给叶先师看,叶先师看后非常高兴,在旁边看的都说她拳打得如此的好,是学拳的好人才。叶先师当下对濮师说:我免费收你为徒。被叶先师选中,使濮师后来成为叶门的一大三小(蒋锡荣、金仁霖、曹树伟)中的一大资历深者。她跟随叶先师数年学拳的经历和她独特的智慧和苦练,为她后来成为先师李景林和先师杨澄甫门下的女高足打下了深厚的功底。

听濮老师说,她在学拳期间正在画社跟名画家学国画,那时郑曼青老师也在画社学画,他亦患上肺结核,咳嗽、咯血。濮老师引进郑曼青老师到叶大密先师处学太极拳治病。之后,这就使得濮、郑二位老师不仅是学画的同窗,又是叶门、杨门太极拳的师兄妹。由于有这样的关系,才有了《太极拳体用全书》在濮冰如老师的父亲濮秋丞老先生的促成下。由郑曼青老师执笔而写出。

1927年11月,被誉为“剑仙”的李景林先师来上海后,叶先师和他的高徒濮玉老师又约同“致柔拳社”社长陈微明老师和其助教陈志进老师同拜李景林先师学武当对剑。在学剑的过程中。濮老师经常得到李景林先师的赞扬,后来叶先师武当剑的成就最大,与濮老师同他辛苦对练是分不开的。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几位濮老师的弟子约好去上海淮海公园拜访金仁霖师叔时,巧遇上一位年高的长者孙裕德老先生。孙先生是著名的国乐琵琶大师,上世纪初曾任国乐团团长。当他知道我们是濮冰如老师的弟子时,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他说:叶大密、濮冰如是他数十年的好友,还说叶先师与濮老师的武当剑太好了,外形优美,武者的气势表演得淋漓尽致,使人心旷神怡。老人还告诉我们,最难得一见的是叶先师和濮老师的散剑,即无定式的随势而变的对练。他说:随着他弹的琵罾节奏,两位老师如古战场上正在作战中的将帅,刺杀得难分难舍,不分胜负。他们把李景林传的武当对剑练得炉火纯青,几乎可谓之首屈一指。我们这些听者也真感到有福分。

1928年杨少侯(1862~1930年)、杨澄甫(1883~1936年)兄弟俩先后来到南京,叶大密先师就赶到南京师从少侯、澄甫先师学拳、剑、刀和杆子。叶先师身练心悟的太极拳架中(后人称叶式太极拳)增加了辅助练习的动作。杨氏大、中、小拳架的主要特点及八卦掌和武当剑中的特点都吸收进去了,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体现了沉着、松净、活泼、舒展大方的独有风韵。这套拳学起来极不容易,练起来更非易事,更需精诚所至、深求善悟。

叶先师到南京学拳时,随杨先师到南京的褚桂亭、武汇川、武汇川的学生张玉三人。由于中央国术馆安排不下,杨澄甫先师将三人交托叶先师同去上海。三人都住在叶先师家,并逐步安排他们设点授拳。当少侯、澄甫先师到上海后,叶先师将自己学生中家境较富裕的、对拳较有造诣和悟性高的濮玉、郑曼青等人通过濮秋丞老先生的介绍推荐,转拜在杨澄甫门下。这也使得杨先师到沪生活有了保证。濮老师常常对我们讲:少侯、澄甫先师,从未打得她感到疼痛过,倒是感到如风吹走,如水漂流(我想这是二位杨先师对这位豪门闺秀学生濮玉老师的特殊待遇吧)。可是濮老师就见过男学生被打的情况就惨了,濮老师的一位师兄被澄甫先师发劲将砖墙撞穿,人夹在墙壁里,伤养了三四个月方痊愈。还有一位与澄甫先师对杆子时被发得腾空飞出去,惊得当时在场的濮老师大叫起来。

传说,杨氏气功非常高超,大家似乎没有谁敢要杨先师表演的!一次她见少侯先师掌灯正要吸大烟,濮师拿着烟枪叫:“师大爷,师大爷,您不给我表演气功,就不让您抽烟……”少侯先师无奈于濮师的耍闹,他说:“小丫头,真厌。”于是用剑诀指使烟灯的火柱跟着他的手指旋转起舞,火柱腾空了又让他的剑指导引接上了,那真是极少见的奇观了,让濮师饱了眼福。濮老师神情活现地讲说,使我们这些学生们也饱了耳福。

濮师一生勤奋好学,拜师较多。上世纪20年代初,她去看赵朴初(生前任佛教学会会长)先生的太太,她们是亲戚关系,濮师年轻,但辈分高,还是赵太太的长辈。当时濮师了解到赵家楼上房客是拳师陈微明先生。从此濮认识了陈微明先生。并成了陈微明先生“致柔拳社”最早的女社员之一。

有一次,濮师与广东籍的女师兄弟在练拳交流中,好意指出她们练的不对之处,可非但不被接受,还反遭围攻,气得濮师回家大哭一场。父亲濮秋丞安慰她说:“虽然杨澄甫师已辞世,但张钦霖师兄仍在上海,长兄代父,我请他来教你,提高自己最重要。”于是请张钦霖师到芜湖的别墅闭门数月教濮师——继续提高太极功夫。

1993年初秋,台湾王延年老师到大陆旅游时,特别放弃广西等名胜游,离团带着学生们从太原飞来上海拜访濮老师,王延年老师是张钦霖师伯密传杨式太极拳弟子,濮师将张钦霖传授的过程,又讲给王延年老师和学生们听。她还告诉王师,她多次去北京时,都要专程到河北张钦霖老师家乡看望张师。濮师的尊师重道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1975年,一位师兄弟到北京并在友人陪同下拜访李天骥老师。李师说上海拳师中特别欣赏濮老师的拳艺,还说在1929年首次全国性的“国术游艺大会”上,她参加杨式太极拳的表演,显露出她优美的太极拳才艺。当时报上亦有报道。

上世纪80年代初曹树伟老师从香港回上海时,濮师叫我送武当剑资料给曹老师,使我首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曹师叔。他也是一位英俊潇洒、和蔼可亲的老师,虽是初相见,但毫无陌生之感。他对我说:你的老师能大能小,在叶门里,我叫她濮大姐,如果从她和叶师同拜李景林先师学武当剑来论,她就大到我称其为师姑了……正巧曹师的学生厉德生从温州来拜访曹师,他也很好客,并给我留下地址,叫我们到温州去他家做客。

濮师把其潇洒、活泼、舒展大方、连绵贯串、内涵丰富、优美的杨式太极拳架势和太极内功传给我们后人,从第一届全运会太极拳获得冠军到1979年的南宁全国武术观摩大会上,都有其弟子夺得太极拳金牌。她虚心好学。努力上进,以实际行动报答各位先师的培育,同时也将各位先师的特点传给我们学生。

2006年9月我从美国回上海,在一个场合上,一位友人对我说:“现在有根

了,能接受较大的推力。”我说:“用力推不动你,但我无力,我们搭上手,你就站不稳了。”当时他是不解其理的,事隔数月,在越洋通话中,他问我:“从前杨先师打男生和打女生是不一样的,对吗?”我说:“你说得对,濮老师被先师们用气势精神打出去,所以不会痛,不会伤,有如被风吹走、被水飘出,那是长劲;打男生多为使短劲,较为凶猛激烈。”

2008年12月初,我在沪有机会请叶太师母、蒋锡荣老师、金仁霖老师及师兄弟们一起欢聚一番,亦请了当年徐汇区工人体育场场长李立群先生,他是拳操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提起濮冰如老师,李立群先生赞不绝口地说:“濮师拳剑优美,内涵丰富,很难得的是濮老师胸怀宽广,度量大,无门派之分。文革后。当吴英华老师和马岳梁老师出山教拳时,她要自己的学生统统去学,而且自己带领大家一起学,真是难得,真是可贵。濮老师还请人给吴英华老师拍吴式拳照,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吴英华老师美丽的拳姿,这也是濮师的功劳。濮老师的好学精神,高尚的武德,精美的武艺是我们学生学不完的宝藏。”

我能成为濮老师的弟子,真是三生有幸,不仅将我从体弱多病的死亡线上拯救过来,还要我们向诸位名师学习,吸取各门派、各名师之特长。我非常感激濮师在武术界中难得的宽大胸怀,使我从师多,收益广。虽功夫谈不上,但在拳友交流中,我可以仿效一点各位老师的特长,讲出来、做出来。还能教太极拳、武当剑。

怀念我的老师作文 篇4

彭老师是年轻的语文老师,他有一头乌黑的头发和浓浓的眉毛,一双水汪汪的眼睛,高高的鼻梁还带着一副黑框的眼镜,她总是一副微笑的样子,见到谁都会热情的打招呼,我全班都很喜欢她,与老师一起的日子我们过得非常愉快。

记得以前第一见到彭老师的时候,觉得她非常的和蔼可亲,很容易相处。她总是耐心的教育我们这些平常调皮捣蛋的学生,以前上课爱开小差的我现在都不会了,记得有一次在课堂上做作业的时候,由于我遇到了一题难题一直想不明白,不知道该怎么写,这时彭老师发现了,她走过来问我怎么了是不是遇到难题不明白咯,我就跟她说这题我不明白不知道该怎么理解,她知道后,马上帮我讲解,让我很快就明白怎么写了。放学后,彭老师总是要看到每位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带回去了,才会放心的回办公室。

还有一次,我发高烧了,彭老师非常担心我,还打电话问我有没有好点,要好好休息。。她总是这样时时的关心着我们的健康,让我感到非常的温暖。

我怀念着的老师作文 篇5

我认识的人很多,但我印象最深的人是张老师。上小学六年级时,张老师是我的数学老师,他同时还是小学教导处主任,所以他非常地忙,虽然如此,但每当我去请教他问题时,他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讲解。这不电话铃又响了,张老师拿起电话,原来有一个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某些制度不明白,打电话询问,张老师耐心地向他解释。接完电话他对着我满怀歉意地笑了笑,又开始接着讲题,我望着他那双大而深沉的`眼睛,心想:这双眼睛一定熬过不少夜吧?那眼睛里也充满了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

那天数学课,张老师正在讲题,我走了神,不知老师讲什么,这时张老师用严厉的目光看着我,那目光里有批评,有责备,我被电了似的抖了一下,马上端端正正地坐好听讲。这时张老师又看了我一眼,眼神中充满着关心。过了一会,张老师抛出一个问题,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了出来,这时张老师的眼睛里是赞许,是开心。他的眼神让我至今印象很深。

有一次测验,我的成绩很不理想,出乎大家的意料。下课了,我呆呆地坐在教室里,不知什么时候,张老师走近我并安慰到:“一次考试并不代表什么,你要有信心,要找出失败的原因。”

怀念我的老师六年级作文 篇6

我上小学老师中,有一位老师不是班主任却胜似班主任,她就是我的语文老师陈海珍。

陈老师是个美丽的人。她皮肤很白,眉毛又细又弯,眼睛大大的炯炯有神,有时候一个严厉的眼神也足以吓得你魂飞魄散。陈老师的鼻梁很挺拔,嘴巴虽有些大却也大得美丽、好看、漂亮,很像古代美女,衣服也有些复古风格。陈老师是音乐专业毕业的,唱歌很好听,也喜欢唱歌给我们听,还在很多的唱歌比赛中以绝对的优势得了第一名呢!

陈老师讲课很生动,把课文上死记硬背的东西讲得很灵活。课堂上,老师眼眉一挑,嘴角一扬,知识就飞进了我们的脑子里。每次语文课老师都是游刃有余地把知识传递给我们,让我们牢牢地记准,总在不知不觉中响起下课铃,每次下课我都舍不得让老师走——还没听够呢!

我们陈老师说话也很风趣。虽然上课时老师很严厉,但在课下,老师就像大姐姐一样问我们一些生活中的琐事,有时也会和我们分享她生活中的快乐,有时还会讲个小笑话,逗得我们大笑不止,可她呢?总是绷到我们笑够了才笑。

美丽的陈老师很爱美。每天来到学校,我都会看见不一样的老师,有时候头发梳的很美,还别个精致的`小卡子,有时候则随意的散着头发。如果哪一天她发现头发有一些乱,定会趁课间再把头发细细的梳好。我想,老师是想让我们看到她漂亮的样子后,心情会更好,更快乐!

只要有同学不舒服,陈老师都会走上前嘘寒问暖,真像妈妈一样温柔!可她病了呢?更像一个妈妈一样坚强——六年级期中考试时,老师突然晕倒了。在家休息了不到一个星期就又来给我们上课了。但我发现,老师上楼时喘气喘得很厉害,还得走走停停。以前老师是“嗖嗖嗖”就到四楼了呀!从来不坐着上课的老师只好坐着给我们上课……看着老师煞白的脸色,我心里好疼……

虽然和陈老师分开快半年了,但老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仍时时浮现在我脑海里,老师那甜美的歌声仍响在我耳边。

怀念林少忠老师 篇7

就在今年2月春节前,我去林老师家拜望,那天他早早地坐在轮椅上等我。他的思路仍然很清晰,但是几乎不能说话,只是在喉咙里发出断断续续的声音,认真辨音,我听到提到的是杂志社几个同事的名字,他在询问杂志社的近况。我正想忙完这段时间,就再去看他,没想到那次见面竟成了永别。

6月25日的研讨会非常热闹,参会的专家加上旁听者有近百人,大家的讨论从摄影翻译开始进而涉及到了中外摄影交流、摄影史研究和摄影教育、摄影出版等中国当下摄影生态的许多重要环节。其间,新华社高级编辑曽璜和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社长殷德俭在发言中都提到了林少忠、狄源沧等摄影前辈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这一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这个话头在诸多其他如此急迫地需要讨论的议题中一带而过。我有些怅然,但转念一想,对于生前一直着力于搭建一个宽阔结实的中国摄影的舞台,但是从不站在舞台聚光灯下的林老师来说,这个研讨会也应该也算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从1980年《国际摄影》杂志创立初期林少忠老师就是这本杂志的主要编辑,还曾任编辑部主任,1989年《国际摄影》停刊后,国外相关的内容并入《中国摄影》,林老师此后一直在《中国摄影》工作,直到离休。在1980年代早期他参与“纪实摄影”“如实摄影”等重要概念的翻译和引入。直到2011年徐勇等人在互联网掀起的对纪实摄影概念的讨论,最近两年国内有关“直接摄影”(straight photography,如实摄影的另一种译法)讨论,不少讨论者重新找到并引用林老师当年的文章,发现他当年已经对相关概念做了清晰、准确的界定和表述。1990年代他就在推动《世界摄影史》一书中文版的引进,并且与该书的作者内奥米?罗森布拉姆保持着多年的书信往来,对书中重要的术语、思潮进行过细致的讨论,而且为该书中国摄影的相关章节提供了重要资料。2012年中文版《世界摄影史》面世的时候,该书在编后记里充分肯定了他对这本书的贡献。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林少忠老师是少数与西方摄影界有密切接触,而且对当时中外摄影的状况都有清醒认识的学者。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文章里见不到空洞时髦的套话,也没有装腔作势的学术架子,经常是直抒胸臆、切中肯綮。他分析指出改革开放后许多许多有关摄影的理论争论和运作矛盾根源在于“职业摄影与业余爱好者共事,沙龙唯美追求与纪实报道并存”的特殊“国情”(《取法于上—林少忠谈摄影》p49);他把摄影人趋之若鹜的摄影比赛比喻为“摄影科举” (同上,p46);他倡导对中国的摄影家作跨学科的具有文化深度的研究,反对见到国外摄影家就冠以“著名摄影家”的头衔,更反对“一评价外国摄影家就把温度升到最高点”,他指出这是安塞尔?亚当斯、尤素福·卡什、卡蒂埃-布勒松等摄影家因为被比较早介绍到国内而被过高评价的原因(《中国摄影》1999年第3期);他呼吁摄影家要关注现在时的生活(同上,1999年第7期);他预言“今后中国的几代摄影家都将非常幸运,他们经历并破解了前人不曾遇到的一个巨大社会变革”(《取法于上》p174);他说:“对摄影,不要捧它,不要限定它,让它均衡发展,充分发挥,让它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起到应有的作用。”(同上,p5)……林老师的这些话,现在读起来仍然振聋发聩。

林少忠老师1924年出生于陕西麟游,1947年在青岛的山东大学英文系学习时开始拍摄照片,1948年至1961年在北京外国语学校和外交部学习、工作。其中1953年至1955年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成员赴朝鲜开城,参与并见证板门店谈判。1961年被下放到安徽工作,直到1980年调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林老师一直自谦说自己在摄影领域是半路出家,在2014年由他口述,他的女儿林勤整理的《取法于上》一书的前言里,他称这本书只是自己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有关摄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议的“杂感”。的确,林老师的观点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宏大的体系,但是凭籍他的点滴工作,以及这些工作的在其后对中国摄影逐渐散发出的巨大影响力,把林少忠以及吴群、狄源沧、谢汉俊等活跃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一辈摄影工作者称为中国当代摄影文化的奠基人,应该毫不为过。

我和林老师相识于1998年,也是在那年我开始到《中国摄影》工作。那年林老师已经79岁,早就离休,但是一直返聘,几乎每天都来上班。我刚到他就来询问我学的专业,当知道我学的是哲学,非常高兴地说,摄影才一百多年的历史,是文化的枝节末梢,有了对思想文化的深入了解,对摄影的理解就简单多了。他还鼓励我要多在摄影理论上多下功夫,而且要先从摄影史开始熟悉。没过几天给林老师我带来了一本1997年版的罗森布拉姆《世界摄影史》,上面还有罗森布拉姆给林老师的签名,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本书几乎成我的工具书。

也是在我刚到《中国摄影》工作不久,有一天林老师突然把他自己的一篇文章递到我桌上,说文章谈到现代主义摄影的问题,涉及一些当代思想史的概念,让我看看是否准确。仔细读过之后,我把几处觉得有问题地方画出,给他说了说我的想法。他仔细听了之后,想了想说:“有些道理。”转身坐到他在办公室门边的那张老式木头办公桌前,开始修改。一个多小时后,他又把那篇稿子给我,说:“你看看这么改行不行”。我又看了一遍,的确几乎都是按照我说做的了修改。当时,我心中有些得意,觉得自己居然能看出林老师文章里的问题。现在文章中的那些问题我早就忘记了,但是每每想起林老师伏案修改文章的背影,越发增加我对林老师的尊敬。从事编辑工作这些年我经常会遇到一提文章修改,不问是否合理就暴跳如雷的作者;连我自己有时候被别人指出文章的问题,也难免脸红急躁。可是要知道那一年我只是刚到杂志工作的小编辑,而林老师已经是业内的专家。

那段时间的周末,林老师经常就拉着我或者编辑部其他年轻同事到郊区或者外地去拍照,由于年事已高,他的老伴不允许他单独外出。记得大概是1999年的秋末,我和林老师去了离北京有近400公里的河北嶂石岩。晚上我们住在乡村旅馆,白天就在乡间小道上一边拍照一边聊他和罗森布拉姆、康奈尔?卡帕(罗伯特·卡帕的弟弟,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的创办者)等人交往的经历。他说,罗森布拉姆在对《世界摄影史》改版时,很想加入中国的新内容,但是苦于没有资料,就像他求助。于是他当时给不少国内有名的摄影家写信,请他们提供资料,但是回信而且认真准备的并不多。

2000年的一天,他说他想休息了,想回家安静地整理一下自己手头的材料,写一些东西。与林老师讨论稿件的处理,听他聊在国内外有趣的摄影见闻一直被那时候我们年轻编辑视为业务养分,而且那时他的身体极好,我们极力挽留。但是就在他提出彻底退休不久,一天早上我一到办公室就看到他的书桌和资料柜已经清理得干干净净,而我的桌上放了一摞资料,上面有一张林老师留的纸条,他说那是他攒积一些翻译资料,让我把觉得有用的留下。正在我们为林老师退休而觉得遗憾的时候,我们开始每月收到他从家邮寄来的一封厚厚的来信,那是对当期杂志重点稿件的评论和建议,每期的评论少的有几千字,长则上万字,用手工整书写于白纸上。每月这份评论都会被编辑们认真传看。我记得,在很多此封信里,他都在强调《中国摄影》的编辑一定要为杂志与国外的交流做好准备,要把代表中国摄影水平额摄影家介绍到世界去,他建议每期都要把文章标题翻译成英文,还要把重点稿件做英文摘要,最好把重作品的图片说明也翻译成英文。《中国摄影》的双语标题坚持到现在,很大程度是林老师的建议。曾经有一段时间,杂志向国外约稿非常不容易,在国外也没有发行,我们常觉得翻译的工作是白做了。但是到了最近这些年,我们经常能够约到国外一线摄影家的作品,了解后才知道,标题的翻译给了很大帮助。每月来信他一直坚持到2004年左右。直到有一天,他打电话告诉我们今后不再写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再接触到新的资讯,不愿意因为自己的视野有限而影响我们对杂志编辑工作的判断。其实,那时候他对稿件和编辑思路的判断任然相当敏锐和准确,我们每期他的来信都是我们审视自己工作的一面镜子,虽然我们极力劝说他继续写,但是此后他就不再寄来片言只语。

此后几年,我每年都会在林老师家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活动上见林老师几次,他一直像以前和我们共事时一样精神矍铄,谈笑风生。直到2006年他得了一场重病,虽然几经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是精神大不如从前。2010年以后的几次脑梗,让他的日常起居必须靠他人照顾,最近几年林老师已经只能坐在轮椅上和我们见面,但是思路仍然敏捷,而且每次他都会仔细询问杂志社近期的情况,也经常谈起他当年与国内外摄影家交往的逸闻趣事,而且时间、地点等细节记得都相当精准。2014年我和几位同事去林老师家,他说话已经相当吃力,但是还在建议我们要多写文章、多思考,其中一位同事是学历史的,林老师曾建议他多做摄影史的研究,那次见面林老师还在问他摄影史的研究有没有进展。

在那次译文研讨会上,曽璜提到新华社的微信也推出了林老师去世的消息,但是他在和编辑讨论题目的时候,拿不准如何在题目上归纳林少忠的贡献,最后因为林老师给人印象最深的是 “提携晚辈,在摄影界受人敬重”,最后这条消息的标题是“中国摄影好人林少忠”。我当时给曽璜发了一条微信留言:对林老师的评价过低了。随后这段时间,我重读林老师的文章,重新回忆起和他相处的一幕幕场景,突然觉得“好人”未尝不是一个极高的评价。这两字让其他那些评价都显得不那么重要。当下热闹的摄影界其实也是一个名利场,林老师身上那一代老知识分子特有的诚恳严谨、从容笃定的品格已经变得越来越稀有。好在有梵高那句话:只要活着的人还活着, 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死去。

怀念老师作文 篇8

如今,每次去食堂,总是见不到他了,看着这昏暗的天,被钉在天上的云,甚是没有生机,咬合肌机械的收缩着,饭菜也是没了多少味道。“终于没有谢李哲了”,一同学大喊。皮笑肉狂笑的背后,充满了我对他的想念。

第一次见他是在操场上,那时晴空万里,背后突然传来了足球门晃动的声音,“快看,谢李哲又在拉单杠了”。向后一望,只见一位五六尺的糙脸大汉,标准的地中海发型,浓眉大眼,脸憋得通红,好塞关公,我一下子就记住了他。而他,可真教育了我不少。

对待工作,绝对认真。我们上初二时。他是九年级的年级主任,当学生们准备体育中考时,他一直监督学生,自己也一起跟着跑,课间操,下午放学,为天空拉下帷幕的总是他(走的最晚),任劳任怨。学生们参加中考前,他总以最热情的方式鼓励学生,一丝不苟,当牛做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对待粮食,绝不浪费。我觉得他对饭的态度,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境界。他身为年级主任,却愿意担当食堂监督员一职,有一次,我着急回家拿东西,于是将饭菜一股脑全倒了,被他看见了,他让我留下站了一中午,然后说:“我不希望你再做这样的事,抓紧回教室。”我当时一肚子怨气,可回头一想,我确实错了,他的价值观对我有着不可撼动的影响,“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对待人生,绝对固执。从没见过他和哪群同学打成一片,从没见过他和哪位老师侃侃而谈,也从没见过领导殷勤巴结。不苟言笑,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有一次,竟因坚持自己态度和我们班主任大吵一架,活在云里雾里,管他谁是谁非。“任大千世界聒嘈纷杂,我目光的前方四大皆空。”

“没有人歌颂,总有一天感动,不具各的演员不管有没有观众,没人懂。”谢谢侬。

怀念老师作文征文 篇9

“笃笃笃——”“吱呀——”时间似乎偷了个小懒,然后又从我身边溜走了。我的眼前,站着一个高瘦的中年男人,他戴着厚厚的高度近视镜,浑身一怔,满脸惊喜和讶异。“是你?!”久违的张老师,我为了见到他,在公交车上整整颠簸了三个多钟头,此时此刻再见到熟悉的脸庞,欢喜之心不言而喻,这心情让我再忍不住内心的激动和怀念之感!这心情让我再忍不住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眼前的景、眼前的人都变得敞亮,心里的情谊、心里的意味都变得轻松!

他目光里闪烁着柔和之意,若有所思地像是在端详着我的,试图从我身上找出当年的模样。无论身高还是性情,我都与之前大不一样。但是对张老师的感恩与思念,与张老师的师生情谊是永垂不朽的!

临走时,他告诉我:“我初见你时,你才到我腰这么高。”“你走时,已经到我胸前这个高了。”“现在……”

我站在红砖房门后来回犹豫。我们已经好几年不见了,一想到马上可以见到张老师,我内心激动而又惧怕,我会再见到一个怎样的张老师?平复好心情,我下定决心,轻敲了几声褪了漆的老式房门。

“你怎么来了?”“想您了呗,我早两月就打算着来了。”“诶,让我仔细看看……”

他问我近年来的状况,问我学习上出现的问题,问我生活中的压力……想必这些问题,都已在他的心中压抑了许久。我又何尝不是?张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我的第一位恩师。随着内心对过去日子的怀念愈来愈浓,我想见老师心情愈来愈深。从有这个念头开始,我就已经在为今天做打算。此刻,我终于愿望成真!

怀念老师作文600字 篇10

刘老师,记得吗?那是你与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在联欢会上,你表现的很开心,可是,我们都知道,你是很悲伤的,你舍不得我们,我们也舍不得你,我们有着六年的感情啊,现在就要分别了,谁心里都会不好过的。

在联欢会上,我们从以前猫捉老鼠的状态,一下统一变成了安静的小猫……

就是因为你,说我们班是“阴盛阳衰”,所以到那天,全班男生都不服气,造成那天上课没人回答问题,导致那个尴尬局面,我在这里,代表全班同学,对你说一声:“WE ARE SO SORRY~!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哦~!”

记得吗?在联欢会上,被大家当作是瘟神的―顾千茜,大家都没嫌弃她,和她聊天,给她吃香蕉……

怀念老师的散文 篇11

我清楚的记得认识李老师是在7年前,当时我从安徽省潜山县来余杭打工不久。因为在老家时通过学习写新闻报道而爱好文学创作,初来乍到,很想融入当地写作圈子,获得帮助。我认识李晨初老师与赵焕明老师是同一天下午,那是的春天,我壮了胆慕名去余杭区工商联会刊《商会》编辑部拜访赵焕明老师,我落座后不久,李晨初老师也走进了赵老师的办公室,赵老师向我介绍了李老师的情况,并且告诉我,李老师是余杭区作家协会的副主席,在区文联编会刊《美丽洲》。李老师伸出手与我捂过手后,并且同我亲切交谈了几句,让我有空去文联他的办公室做客,就匆匆的离开了赵焕明老师的办公室。当时,我还向赵老师和李老师表达了我想申请加入余杭区作家协会的意愿,两位老师也表示欢迎我加入异乡的余杭区作家协会组织,加入区作家协会的梦想在当年底就实现了。

自从第一次见面后,我在工作之余也就走进了位于临平邱山大街的余杭区文联三楼《美丽洲》编辑部,每次前往,李老师一边为我沏茶一边询问我的工作情况,与他相谈甚欢。李老师告诉我:他的女婿老家也是安徽人,与我同是安徽老乡呢。李老师向我赠送了他最近出版的散文集《叶落故园》,回来后,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拜读完了他的散文著作《叶落故园》中的散文佳作,他大多数的散文都是接地气的,描写的也是乡村旧事,没有过多的抒情文字,以记叙为主,篇篇纪实,读者们都比较爱读的经典之作。自从我与李晨初老师结缘后,我的文字也就逐渐的在《余杭作家》和《美丽洲》会刊上展露尖尖角,每每有文字在《余杭作家》和《美丽洲》杂志上发表了,还不忘电话联系我,去文联拿样刊或者领取稿费,他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的确令我感动。我和四川的文友涂兴佳说起,我们独在异乡,常感孤独;水平有限,更觉自卑。老师们没有看不起我们,平等对待,而且分外关心,让我们倍感温暖,通过赵老师李老师和许多的文友,也感受到了余杭这个地方的大气和包容。每次去文联时,只要李老师在办公室,都会向我赠送一些书籍,如潘友福和高长虹主编的《中国茶圣诗风》,杭州市作家协会编选的《杭州作家》丛书一套(分散文卷,小说卷,诗歌卷,儿童文学卷),以及《西湖》杂志,还有往期的一些《藕花洲》.《余杭作家报》等,这些报刊杂志对我来说,如获珍宝,因为我有收藏的爱好,同时,我也获得了一批精神食粮,为我今后的业余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我申请加入市,省作家协会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李晨初老师于去年初在新浪网开通了网名墨子的博客后,一天,他给我发来纸条,向我约雅安地震的稿件,当时,我不知是谁给我发的纸条,我立即回复:请问你是哪位老师?第二天就见到了回复:“我是李晨初”。的《美丽洲》夏季刊发表了我的四首小诗,其中就有雅安地震的诗歌。去年的《美丽洲》冬季刊也发表了我的一首诗歌,标题《秋天,菊花开的季节》,这一期是他最后编的一期《美丽洲》杂志,美丽洲杂志出刊后不久,李老师向我发来短信“大作已刊美丽洲四期,请方便时去文联拿刊物,谢谢!”。我立即回复:“感谢李老师多年来的关心和支持,恩师情永远不忘,我在返回安徽老家的路上......。”

年初,我用手机向李老师发出一条短信,向他报告喜讯,我被安徽省作家协会批准为省作家协会的会员,第二天就收到了他回复给我的短信,短信内容是:“衷心祝贺,继续努力!”的八个字短信,我想,面对这八个字,我会倍加努力,不负你的厚望。李晨初老师编辑的最后一期的《美丽洲》杂志和回复给我的手机短信,我将永远珍藏着,铭记着......。

怀念老师的小学生的作文 篇12

作文素材 新人教版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啊,每当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王星

下面进入正题。首先是我们亲爱的老班——王老师,她身材娇小,但她内心强大;她头发短,但她见识长。她长着一张和蔼可亲的肉嘟嘟的圆脸,大眼睛总是炯炯有神,眼睛不愧是心灵的窗户,通过观察王老师的眼睛就可以判断她的喜怒哀乐。高兴时她的眼睛柔情似水,生气时她的眼睛饱含杀气,而严肃的时候她的眼神又像利箭一般飕飕地向你射来,让你不寒而栗,胆战心惊。

再说王老师的发型,干练简洁的过耳短发,前不遮眉,后不过领,烫过之后比较蓬松,这样的发型配上王老师玲珑的身材,可谓是绝配。虽然说王老师的发型很精神,但是有时会让我感到有点窘迫(原因你们懂的,我的发型就是参照王老师的)。另外,王老师的身体还算是比较健壮的,她曾自夸过自己高中时代的运动成就,曾经的长跑冠军(小腿肌肉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让人不得不叹服。也正是如此,她在我们搬上六楼以后镇定自若地教导我们:“一口气上六楼只需三十秒。”

至于后来某人好不容易冒着闪着老腰的危险急急忙忙爬上六楼后气喘吁吁的来到教室给我们上课时,不禁让人感叹:“岁月真是一把杀猪刀啊。”

怀念我的老师屈原屈子散文 篇13

很怀念屈子,不太喜欢屈子的作品,可是往往能在不经意间被一种无言的静默的深情打动。真是很神奇的境界,明明没有太多的吐露,却可以看到那样的厚爱,也那样的无奈。

那天,楚江茫茫,屈子站在汨罗江畔,汩汩的江水慢慢流过。夕阳下,屈子慢慢向江中心走去,微笑着,淡定地,前进,一直坚信,屈子前面看到的是他一生追求的香草美人,那里,是他全部的希冀和眷恋。安静地看着这样的画面,内心感觉到的是屈子那深深地爱。爱得那么勇敢,那么深沉,最后全部化成汨罗江畔那个从容坚定的背影。他深爱着他的祖国,他的.人民,爱到没有办法看到它受苦受难,爱到没有办法离开它,爱到难以看着他它变成满目疮痍,爱到在那之前,他不惜生命沉到他的怀抱中,与它永远在一起。

屈子,是那么勇敢,一直那么勇敢追求,即使救国无望也要和自己的祖国永远在一起。他与为国捐躯直至赴死的文天祥一样是英雄,永远的英雄。他的一生都带着年少的气味,狷介之至,毫无顾忌,想前进就前进,总是那么勇敢,但又总是那么从容淡定,这样的生命,那么潇洒勇敢,却又那么静美

想起年少时读过的那些勇敢的生命,无羁风流的柳永,无尽潇洒的王维,还有嵇康的那帮竹贤,那帮轻狂隐者……隐隐地,有点疼痛

曾经,想要出发,想要去很远很远的土地,看看不同的风景,听听不一样的故事。。因为心中有着他们的指引,不甘心人生的沉寂,期待生命的绚烂和声音。。。

如今,又是端午,而那些年少时的想法,已经那么遥远。。

想起离开二中的那个夜晚,海湾大桥的灯很亮,苏和我慢慢走着,我看着远处的霓虹灯在深沉的黑夜里安静地亮着,苏看着我的眼睛说:“玉环,十八岁的年轻包裹着八十岁的沉重,那么忧伤,那么疲倦,那么心疼。”今日端午,和苏谈及屈原,谈及年少的梦,猛然发现,我的年少已不在了。。也许早就不在了,在那个夜晚之前就不在了,苏总是敏感细腻的。。

魂归来兮,魂归来兮。。我想,我回不去了,即使再怎么呼唤,我也回不到那个年少的自己了。。我把年少的那份淡然的勇敢丢失了。。

隐隐中,看到,冬天的夜晚,白雪围绕着蓝黑色的水塘,一朵血红的梅花悄然落下,瞬间砸出一声巨响,是那样冰冽的美,之后是一圈一圈的涟漪,美丽精致,但那样的一朵花是再也回不去了,最终,那朵血红的梅花,慢慢沉入暗冷的水底,没有声音,连最初水面一圈一圈的涟漪也消失了。看着那朵花静静躺在水底直至腐烂,回不去了,再也不回去了。。苏,那天晚上为什么不拉我一把。。。我们可以让那朵花小心点,不掉落到那冰冷的水里吗?

沈说,那些曾经的狂热和所谓的好气质的自傲都会被现实洗刷殆尽。听完,突然点失落,有点害怕。。

如今,有温暖的阳关静静照着水糖透明干净的水,我和年少的玉环,都在水塘边,却是一个在此岸,一个在彼岸,那朵梅花也不在了,早已不在,那小小的水塘,竟像无边无际的大海,我跨不过去了。。苏,我跨不过去了,跨不过去了。

前阵子,雨一直在下,我从没被雨淋湿过,总是一直小心地走着,拒绝被淋湿,但今天,我被自己的雨淋湿了,积累了那么就的雨水,为什么在今天下,为什么今天没下雨,为什么在被淋湿的时候没下雨。。

我们隔得那么近,却又那么遥不可及,为什么彼岸没有可以渡的小舟,我连等待的机会都没。也许,这样的问题,曾经可以眼也不眨的就回答,如今,只有后退一步,细细掂量,而后,悄悄离开。。真的没法过去,我也不能过去了。。

上一篇:乒乓球协会社团文化节活动策划下一篇:初一作文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