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问题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社会热点问题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我国社会步入了转型期,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的下行压力和社会矛盾的逐步凸显使得社会治理难度更大,因此在现代社会治理中更加强调多元参与和理性协商,这样才能动员全社会的资源和全社会的力量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和矛盾,社会组织日益成为社会治理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力量,因此要研究社会组织参与政府社会治理途径。

第一篇:社会热点问题论文

社会热点问题与新闻评论实践教学

[摘要]转型期的中国,层出不穷的社会热点问题是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领域。可用归纳式和演绎式这两种模式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新闻评论的实践教学,并在社会热点问题所属的多学科知识路径与新闻评论实践之间建立起关联,惟其如此,新闻评论理性逻辑的个性化建构才有可能。

[关键词]社会热点问题新闻评论实践教学

晚近数年,从不同媒介形态的新闻评论的文本表述,以及新闻评论发展趋势的探索中,可以发现,过去对新闻现象背后的单一因果关系的执著追溯,已经上升为试图驾驭背后多重因果关联的勃勃雄心。这一蝉蜕是时代发展的一种结果。时代内容制约着新闻的发生,也决定了新闻背后的逻辑关联的复杂衍变,与此相对应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也应随之发生变化。要言之,新闻评论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与时代内容的脉动息息相连。

因我国正处于体制创新和社会变革的转型期,堪称为热点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它们是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共同聚焦,面广量大,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大众的普遍关注。从传媒自身的特质看,社会热点问题评论不但与受众的现实吁求产生积极互动,还凭借媒介的舆情话语高地的优势,对大众的部分非理性声音做出相对理性的阐析与导引。基于此,社会热点问题成为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领域,自是题内文章。在新闻评论实践教学中,密切结合对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的深入思考,一方面是为日后的新闻评论实践提供一个操练平台,另一方面,社会热点问题发生、发展背后的种种社会文化症候及其成因,也随之进入到我们的视野中来。这对于新闻评论者的文化底蕴蓄积,必不可少。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新闻评论实践教学做出深入探讨。

一、社会热点问题进入新闻评论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

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归纳式和演绎式。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并非某单一因果逻辑的自然结果,背后的多维度因素、多层面内容所形成的综合合力更需要我们做出阐析。这种阐析的具体过程,可称其为归纳式,即对某社会热点问题的发生、发展背后的诸多因果关联逐一剖分,再对其加以归结。“躲猫猫”事件是今年初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云南某伐盗林木青年遭到刑拘,在看守所度过11天后重伤入院,因“重度颅脑损伤”不治身亡。2009年2月17日,当地警方给出的结论是死者因在看守所内和同伴玩躲猫猫游戏受伤致死,引发一片哗然。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联手,导致社会舆论的关注到达顶峰,2月27日真相公布,死者是被同关押的其他人殴打致死。“躲猫猫”事件从曝光到出结果,只有10天时间,舆情对公权力的监督在其中至关重要。然而该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却涉及到法律、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有着多重的因果关联逻辑。新闻评论的实践教学,可借这类热点问题的阐析,训练学生的多重因果关联的阐释能力,以及对问题复杂成因的多维度思考。

从另一角度看,同一时间段落或不同时间段落的若干个社会热点问题的生发有其共同背景,但具体路径却有自己的特点,并不完全趋同。所谓演绎式,即从普泛性事理推导出个别结论的逻辑论证模式。这种模式特别适合对有着相似背景的一系列社会事件做出阐析,从中探求出每一个社会事件生发的个别路径来,从而对学生的路径分析能力加以打磨。杭州“5·7”交通肇事案促生了今年的一个新的网络流行语——“欺实马”的诞生,“欺实马”实为70码的谐音。2009年5月7日晚上8点多,20岁的胡斌和另两人分驾三辆高级跑车疾速行驶,车辆行至文二西路两个小区门之间的斑马线时,撞上正通过斑马线横穿马路的25岁浙江大学毕业生、计算机工程师谭卓,谭卓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5月8日下午2点,杭州市西湖区交警大队召开了事故通报会。警方公布自己的初步调查结果称,肇事车辆的车速认定70公里/小时。这一初步调查结果的公布引发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因车速的认定事关事故性质的认定,事关肇事者量刑的轻重,70码的初步结论无疑给的过于草率。5月14日,杭州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公布了由专业鉴定机构给出的鉴定报告,肇事车辆存在违法超速行为,时速在每小时84.1公里至101.2公里范围,肇事车辆被改装或部分改装。

和“躲猫猫”事件相似的是,引发舆情哗然的导火索均是公权力在事件结论上的轻率,但“5·7”交通肇事案能迅即成为大众舆论的焦点,又和肇事者胡斌的富家子背景相关。所谓寒门学子同富家子弟的对照,强烈地激发出大众对利益集团的激烈情绪,非理性喷发的背后有着转型期阶层分化、利益调配不均等深刻的社会文化要因在起作用,和“躲猫猫”事件有着相当大的分别。演绎式的采用,将有助于训练学生对社会事件的不同路径的思考和探求。

二、社会热点问题的多学科知识背景与新闻评论实践的关联

社会热点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方面都有着对应领域的知识背景,新闻评论者,若对该领域的知识背景全无觉知,就难以走进新闻的背后,为大众在习焉不察的现象后面探掘出症结所在。这意味着新闻评论写作实践,不能拘囿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视阀,它需要不同学科领域间的跨越,并初步具备对这一跨越给予阐释的能力。这种训练是新闻评论实践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新闻评论,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新闻评论工作者能力的一次集中检视,主要因为评论对象之丰富在中国突发事件新闻评论史上可谓前所未有。在这次汶川地震中,报道信息量大,平面媒体、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一起上阵,以文字、图片、视频、博客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报道抗震救灾。有反映震情灾情、死亡人数的即时消息,有反映抗震救灾感人场面的通讯、特写,有报道抗震防震、卫生防疫基本知识的介绍,有现场采访,有连线访谈,有重点新闻节目,也有全频道整体直播。[1]对大地震的多媒质、多角度的新闻报道,确乎关涉到各门类知识领域,这些门类的知识也不只是在某一两篇报道中获得充分体现,它们散见于不同的新闻报道中。这就需要在实践教学中,有意识引领学生去体会并阐析其他知识门径在相关新闻评论中的重要作用。

譬如笔者在汶川大地震新闻评论的实践教学中,就结合了灾难报道的阶段性,分阶段进行演练。就灾难报道的阶段性而言,第一阶段必须及时反映灾情与生命救援,这就涉及抗震救生等基本知识的报道,而对应的新闻评论则要体现出对人的生命的关注,人类学、文化学的视野随之进来。第二阶段主要涉及到家园重建与灾区人民的心理重建,关于这类报道的评论,仅靠普泛意义上的热情和爱心远远不够,还需要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知识相助。总体上说,与新闻评论相关联的其他领域的知识,短暂的实践演练,只是引领学生通往新闻学之外的另一些知识路径,至于在评论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时能立即调动出来的相关知识积累,还有赖于课外的长期积蓄。

三、注重新闻评论理性逻辑的个性化建构

现在人们身处的是一个信息泛滥、杂语共生的时代,良莠不齐的信息时时刺激人们的官能,使大众容易产生信息接收疲劳,而对大众传媒产生厌恶感。缓解大众信息接收疲劳的重要法门,就是拿出有着较强阐释力的个性化评论,从而在理性的张扬中,与大众形成有效对话。为此,新闻评论实践教学应该培养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在社会热点问题的多方争端中,建构起自己的评论焦点与理性逻辑,而非人云亦云下的话语复制。

实践教学针对此,可在个性化新闻评论范例阐析上多下功夫。利用逻辑的剖分、细部的探掘,使学生初步建立起个性化新闻评论的自觉意识。而第二点所谈到的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切入,不仅在实践演练中提升学生评论不同畛域新闻的能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跨越,同样有助于学生在众声喧哗中个性化评论逻辑的建构。

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社会热点问题引入高校新闻评论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项目结题成果,项目编号:08YB108。

参考文献

[1]胡建红.汶川地震中媒体的突击与突破[J].传媒,2008(6):5-10.

作者:刘 琴

第二篇:民生问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研究

摘 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内容。

关键词:民生问题 社会和谐 对策

十七大报告把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所以,在新形势下认真思考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有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生问题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

以民生和谐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和谐社会建设,是促进经济、政治、科教、文化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解决民生和谐问题。民生和谐了,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所以说民生问题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社会和谐是人类始终追求的价值目标和共同理想。我们国家历史上就产生过很多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比如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兼相爱”“爱无差”的社会理想。在西方古希腊的哲学家提出了和谐即最美。空想社会社会主义者们对未来和谐社会也做出了很多的描述、预测,这充分说明社会和谐是人类始终追求的共同目标和共同的价值、理想。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强调:“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社会主义本质最根本的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才能和谐。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这样的界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几个方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的反映。可以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把社会和谐这一社会主义内在要求上升到了本质的层次。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因为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反映了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特别是我们党提出了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在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社会和谐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社会和谐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同时,又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标志。

3.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和民生问题同步进行的。只有针对民生问题统一思想认识我们才能在民生问题中发现新问题,制定新决策,形成新战略,为各项工作开创好新局面。协调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的关键是打造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就是建立公正的分配秩序,这样社会才能和谐发展起来,和谐发展才能步入新境界,才能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为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民生问题为根本

民生问题就是人民群众的生存问题,近些年来民生问题成为热点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这实质上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1.民生问题突显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现在我们“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造成了教育、医疗、住房、医疗保障、就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越来越多,这是第一个问题。

2.民生问题的突出也反映出我国社会已经基本确立和普及了以人为本,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和理念。如果没有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社会公平正义理念的普及,那么民生问题不会成为社会问题,甚至当更严重的民生问题出现了,社会、社会大众对它也会漠不关心、视而不见的。正是我们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了社会公平,这样民生问题就凸显出来。

3.民生问题的突出同我国现在已经具备了解决一些最紧迫的民生问题的条件有关。因为一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往往是相关的。一个问题的存在不一定被大家重视,当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基本具备了,大家才会十分关心它。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矛盾是始终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当今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阶段我国社会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民生问题就是其表现之一,这可以看作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忽视放任这些矛盾的存在势必会导致社会不稳定或者更为严重的后果。十七大报告突出民生问题应该说在人们预料之中,发自民意,符合民意,顺应时代社会的要求,反映出我党执政的高度自觉意识。

三、如何解决好民生问题

1.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绝不能有任何动摇。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长治久安。所以我们必须发展。

2.要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认真化解社会矛盾,特别是利益矛盾。现在利益矛盾很多,怎么来化解利益矛盾,必须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来化解社会矛盾。

3.从社会学的角度讲,一个社会要稳定,一定要有一个稳定的中心,也就是社会整合的中心。要整合社会,谁来整合?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和国情出发,能够整合社会中心的只有我们党,那么就要提高整合社会关系,特别是整合社会阶层关系的能力,这样有效整合社会,促进各种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首先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包括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包括搞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也包括把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落到实处,让老百姓感觉到党是我们社会的中心、我们社会的支柱。

4.要维护社会稳定确实还要建立健全我们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机制,要搞好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要运用法律的力量、社会的力量等等,来有效的控制社会。

具体而言就是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城乡居民无饥寒。

(2)巩固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成果,特别要落实好2007年9月起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书本费的政策,并着手研究城镇免费义务教育问题。①是确确实实必须加大投入。我们国家的教育经费这些年增加比较快,但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低。我们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要里面提出了,到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要占到GDP的4%。4%是什么概念?就是当时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2004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只占GDP的2.79%,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列,投入太少。同期世界平均是4.4%,我们是2.79%。②我们一定要适度调整教育投入的使用结构。一方面我们看到我们的教育还是精英教育,不是平民教育,所以高等教育经费远远多于基础教育,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底层的人们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太少。另一方面,我们这样有限的教育经费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投入使用不公平,是失衡的。这样导致了老百姓非常不满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3)解决好农民“看病难”问题。关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老百姓反映非常强烈的,问题比较突出。卫生部曾经在2003年组织过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这个调查结果很能说明问题。调查结果发现,48.9%的人得病了应该到医院看病,而没有去看病。29.6%的人应该住院而没有住院。这就反映了现在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基本状况,老百姓很不满意。

(4)解决好公平正义问题。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总要求,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要求里面公平正义是其中之一,所以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处理公平正义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以下三点。①我们在讨论分配公平的时候,不能离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②公平本身是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可能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那种公平,但是现在我们往往讲公平的时候讲到的都是要追求结果公平。③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理念。我们党要把公平正义这个原则贯彻到社会结构中,贯彻到制定的方针政策路线和各项重大决策上面,我们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要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全部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要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在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前提下把社会公平正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2.

[2]本书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傅金珍.对实现社会公正的若干思考〔J〕.东南学术.2006.5.

[4]葛海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民生问题〔J〕.理论学习.2007.5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作者:鞠桂萍

第三篇:社会组织参与政府社会治理问题的研究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我国社会步入了转型期,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的下行压力和社会矛盾的逐步凸显使得社会治理难度更大,因此在现代社会治理中更加强调多元参与和理性协商,这样才能动员全社会的资源和全社会的力量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和矛盾,社会组织日益成为社会治理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力量,因此要研究社会组织参与政府社会治理途径。

关键词:社会组织 政府 社会治理 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就是社会组织,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的社会组织就是连接政府和社会的中介,它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发挥着沟通、交流、监督、服务等重要作用,社会组织应该有着共同的目标、固定的成员、有着健全的机构、有着统一的行动规范。当前在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政府社会治理的次数越来越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我国社会组织在参与政府社会治理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立足我国当前的实际,正对社会治理的现状,研究如何更好的促进社会组织参与政府社会治理并能真正发挥重要作用。

一、当前社会组织参与政府社会治理面临的一些问题

1.社会组织自身运行能力不强。当前我国社会组织自身运行的能力的确不是很强,首先是社会组织内部的治理长期滞后,我国社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不同于西方国家,因为我国社会组织自主的成长与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也就是说只有30多年的历史,而西方国家差不多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所以我国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不很完善、治理的体制不很健全。而且我国长期的官本位和行政化也影响着社会组织的发展,很多社会组织在运作管理中不规范、不民主、不稳定,主要表现在组织章程形同虚设,民主选举只是形式,家长制作风严重,一言堂长期存在。其次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社会组织的运行和发展,当前我国社会组织一半以上的经费都由政府提供,还有一部是是靠捐赠和募资,长期依赖政府提供,导致了社会组织不能持续发展。同时身份的错位导致了社会组织不能通过多元化的形式进行社会募资和取得企业资助,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在没有挂靠单位的情况下都要进行工商登记,这样身份的错位导致在招募资金和获取资源上的劣势。再次我国社会组织长期缺乏专业的人才,可以说没有强大的人才队伍是社会组织面临的最大难题。在社会组织中有很多都是兼职从事工作,因此在时间和精力上都达不到,在社会组织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为了找份工作的,学历参差不齐,素质也不是很高,总之没有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保障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

2.政府对与社会组织的认知不全面、扶持力度不够。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不够也一直制约着社会组织的健康成长,制约着社会组织更好更快的参与社会治理。首先是政府对社会组织在认知层面长期出现偏差,很多政府官员没有真正认识到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认为社会组织只是一个民间团队,没有认识到社会组织是同政府合作的伙伴关系,而且在实际行动中把社会组织当成一个下属部门,同时更认为社会治理应该还是有政府全面负责,这实际上还是奉行的是全能政府的思想。其次就是对社会组织的干扰过渡影响了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行,我国当前依然实行的是双重管理体制,也就是说社会组织要有相应的的主管机关和政府的管理机关进行双重的管理,这实际上提高了社会组织的准入门槛,进一步增强了社会组织的人力负担和财务负担。再次就是社会组织的发展过度的依赖政府,这种依赖不仅仅表现在经费上,而且表现在组织和管理上,社会组织的很多行为和工作都是通过行政权力的,虽然在短期没有多大影响,但是长期以来会导致社会组织的畸形发展。

3.民众参与社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在很多欧美国家民众对社会组织的拥护、对社会组织的认可甚至高过政府,但还在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社会组织长期存在偏差,对社会组织的性质认识不够、对社会组织的功能认识不全,很多人认为社会管理的职能就应该由各级政府统一负责和统一管理,而且当前很多社会组织的法律身份并不明确、社会组织的行为和工作也不被人熟知,因此导致了民众参与社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自身行为也影响着民众自愿参与社会组织,帮助社会组织进行社会治理。地方政府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很多官员不想把已经取得的权力下放给社会组织,因此在宣传和行为上并没有真正凸显社会组织,这也导致了民众一直对社会组织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社会组织自身虽然有很强的公益性,同时也有盈利性,但是很多民众在参与社会组织运行时更需要一份体面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然而社会组织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并没有真正的解决这些问题,工作临时和收入低下使得很多对社会组织报以热情的群众逐渐失去耐心,因此也导致了社会组织运行的不稳定和不安全,从而也进一步影响了社会组织参与政府社会治理。

二、社会组织参与政府社会治理对策建议

1.注重长效发展、提升自身实力。社会组织要想更好地参与政府社会治理,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和自身的能力。因此首先要为社会组织正名,也就是在法律上承认社会组织、在宣传上扩大认知度,真正的明确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社会组织、让更多的人关爱社会组织、让更多的人参与社会组织,从而使社会组织在政府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要将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培养制度化和规范化,要对社会组织进行分类管理,规范社会组织的活动、平衡社会组织的结构、指导社会组织的运行。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和运行提供强大的平台,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架设社会组织的发展资金,引入更多的公益创投,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社会组织的投资,解决社会组织长期存在的资金问题。再次要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制造良好的环境,也就是要为社会组织提供更多的配套支持,完善配套制度,也就是进一步引导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更好更快地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同时也要构建政府移交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机制建设,明确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程序、购买公共服务的步骤以及购买公共服务以后的监督管理。

2.转变管理观念、创新治理体制。当前政府在整个社会治理体系中仍然处以主导和核心的地位,但是社会治理需要多元化、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和资源,因此要切实转变管理观念和创新治理体制,只有这样社会组织才能更加高效和顺畅的参与政府社会治理,才能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当前的公民也有着多元化的需求,因此要创新观念,真正的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真正的满足多元化的公民需求,现在很多人依然存在官本位和全能型政府的观念,因而比较重视对社会组织的监管,轻视社会组织的作用,所以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强调在源头上进行治理,不僅要在事后进行监管,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事前进行防范,要真正的将以人为本和共同治理的理念贯彻在社会组织的运行和管理上,从而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其次要创新治理体制,使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对社会进行治理,现有的治理体制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不适合社会组织发展的规律,因此要创新治理体制。要通过社会组织拓宽公众的参与渠道,真正的听取群众的意见、回应群众的呼声,使政府的决策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要通过社会组织增强公众的参与积极性,逐步的使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成为政府施政以及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3.转变政府职能、适当下放权力。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组织和政府是平等的合作关系,不是地位不平等的上下级关系,因此政府要切实的转变职能,适当的下放权力,使社会组织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参与社会治理。政府要认识到社会组织不是附属品、也不是安置闲杂人员的地方,是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伙伴,因此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社会组织承担更多的社会职能和让社会组织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政府要下放给社会组织权力可以采取委托的方式,也就是政府相关的部门对其自身的一些职权通过委托的方式下放和授予社会组织,这样社会组织就能获得相应的权力,从而更好地协同与政府开展社会治理。政府在下放权力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社会组织能有效的向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因此政府要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在资源上予以帮助、在人力上提供支持,这样社会组织才能更好地发挥授予自己职权,才能更好地参与社会治理。

4.健全法律法规、促进良性发展。社会组织参与政府社会治理关键是有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因此要加强促进社会组织的法制建设,切实的保障社会组织在法律的轨道上参与社会治理。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通过制定优惠的政策和先进的法律培养和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尤其要培育和鼓励更多的商会类和科技类以及公益慈善类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推进社会治理,而且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要通过法律法规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合法、有序的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逐渐的使社会组织组织化、制度化和法律化。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改进监督管理,也就是对社会组织进行统一合法的登记、健全和完善社会组织的退出机制,保障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要通过法律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的自身建设,也就是在社会组织中要真正的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运行和民主决策,真正的提高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和服务能力,而且也要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政策,为社会组织引进大量的人才,建设强大的人才队伍。

三、结语

当前是多元化的社会,因此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但是社会组织在参与政府社会治理中也遇到了面临着很多问题,因此我们立足当前的实际,要努力提高社会组织的实力、转变管理观念、创新治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适当下放权力、健全法律法规、促进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

参看文献:

[1]詹灿君.中国民间组织发展与社会治理创新[D].昆明理工大学2014.

[2]陈顺洪.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4.

[3]王芬.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西北大學2014.

[4]耿立春.非政府组织参与我国社会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 2010.

[5]高晓.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

作者:廖子叶

第四篇:社会问题之养老问题浅析

摘要: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原有的养老方式,因为养老资金的压力,因为家庭结构的变化,完全由家庭承担的养老方式已经面临挑战,而以居家养老为主流的格局必将被打破。但是几千年的家庭观念,四世同堂,老来享受天伦之乐的追求,这样的观念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改变的,这除了人本身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养老机构,我们做的好不好?所以加快建设养老机构,制定合适的养老保障制度迫在眉睫。

关键词: 家庭养老 社会问题 传统观念 养老保障

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急剧提升。2002年,65岁及以上老人为9692万,占总人口比例的7.5%。已超过联合国定义的65岁及以上老人超过总人口的7%的老龄社会标准.据预测,2005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人将会突破1个亿,达到总人口的7.53%。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100多年,如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1981-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老龄化的程度和速度都在上升,而这让我们必须得考虑的问题就是养老。

“百善孝为先。”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我们始终坚持的儒家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孝”。而孝顺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养老,一般在中国的家庭中,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将老人送进敬老院的,传统观念中认为让老人自己在养老院里终老是一个不孝顺的表现。古往今来,居家养老几乎是每个“有家”老人的最大心愿和唯一选择。几世同堂的大家庭制度,使家庭养老模式在中国绵亘几千年,家庭为老龄群体提供了包括资金供给、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在内的最深厚的养老资源,大家庭所造就的养老观念成为维系中国家庭养老制度的最强有力的精神纽带。过去中国社会中,一般家庭都是有很多人组人,四世同堂,是家庭和睦美满的表现,等到家中父母年老的时候,大家一起负担老人的养老费用,其乐融融,对于老人来说这是天伦之乐。自从计划生育的政策实施以后,这种全家一起养老的格局被打破了,特别是80之后,很多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有的也只有一个两个孩子。虽然子女人数是减少了,但是父母辈和祖父母辈人数众多,所以就形成了现在的一个现象,一个家庭中的两个要负担四个人甚至八个老人,随着生活消费越来越高,家庭养老成了较为严重的负担或者说是压力。所以,单纯的家庭养老为主流的养老局面必定会被打破。

当今中国养老问题主要遇到的问题,首先是劳动年龄人口对老年人的赡养负担加重。据一项研究测算,2000年我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只需负担15.6个老年人,2050年则要负担48.5个老年人。研究认为,在未来50年中,前20年,我国存在一个低抚养比时期,这期间儿童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已经下降,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刚刚上升,总抚养比处在从下降到上升的低谷,呈V字形。

其次,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第一,关于城市养老保障的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养老保障是由企业或单位提供。当时,国家对企业在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包盈保亏,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和发放养老金,对退休人员实行管理。养老金多少取决于工龄的长短和退休前的工资高低。养老金筹措是现收现付制方式。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动摇了传统养老保障体制的基础。通过总结前一段改革经验,1991年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养老保险体系,实行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在确立了养老体系之后,随后改革重点是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扩大统筹范围和扩大覆盖面。1997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决定建立统一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1998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实行职工养老保险全国并轨,由市级统筹向省级统筹过渡,养老金的差额缴拨改为全额缴拨,实施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范围不仅包括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而且各地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将城镇个体工商户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但是,相比较而言,农村的养老保障体制模式一直都是处于一种比较低水平的集体保障模式。人民公社制度将农村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划归集体所有,采取共同生产和统一分配。同时,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禁止农民流动,只有当他们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才能退出农业生产活动,由家庭具有生产能力的成员负责其基本的生活品供应。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使得过去由集体承担的就业和收入等基本保障功能,转为由农户家庭来承担,完全由单个家庭来提供养老保障。从时间上看,农村养老体制改革最初试点与城市同步。但是,在1998年以后农村养老体制改革则陷入了停顿状态。1999年7月,国务院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向商业保险过渡。受体制改革和政策变动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随后出现了参保人数下降、基金运行难度加大等困难。2004年,农村劳动力参保数量为5378万人,比1997年减少了2164万人,下降幅度达到28.7%。农村劳动力参保数量占农村劳动力总量比例同步下降,由1997年的15.4%下降到11.0%。

目前,农村养老主要是靠家庭提供养老支持,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比例为43.4%。在不参加工作的农村老年人口中,领取离退休金比例为8.2%、依靠家庭其它成员养老比例为86.2%、其它养老渠道为5.7%。另据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进行了一次性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领取离退休的比例为5.4%,领域社会养老金的比例为1.5%,两者合计仅有6.9%,依靠家庭养老比例达到85.0%。

第三,是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养老保障也好,养老方式也好,都是为了老人能够有个健康快乐的晚年。但是关系到生活质量的话,资金亦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在养老方式上,按照中国现在的养老政策,可以分为,养老金制度;家庭养老方式;低保制度;农村养老保险等多种退养、生活补贴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但这些制度目前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首先,养老金制度作为城市人口最主要的养老制度,虽然有相对稳定和可靠的特点,但受企业经营状况等影响,并且增幅较小较慢,甚至不增长。使老人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相对贫困问题比较突出。在近年来城市新增的贫困人口中,退休职工和下岗失业人群是最主要的增量部分。其二、家庭养老主要依赖家庭成员供养,这是农村人口最主要的养老制度,它不仅受家庭成员经济水平的影响,还要受他们的道德水准、供养意愿等因素的影响,缺乏可靠性。第三 低保制度虽有相对稳定的优点,但是低保水平低,覆盖面有限的问题一直为人诟病,其既难以提供安定体面的晚年生活,也难以享有制度保障。其四、农村养老保险等多种退养、生活补贴制度虽然在一些试点取得了—些成绩,但是其存在的缺陷是明显的:如覆盖面低,保障水平低,农民的投保档次一般都很低,因此领到的养老金很少,养老保险的作用受到质疑;再如制度不稳定,没有适当的投资出路,一些地区已出现了养老保险基金贬值的现象。

上文阐述过,家庭养老的单元格局必将会被打破,但从老年人愿与子女共同生活的原因上看,居家养老不可能短期内消失,还要存在相当长的时期。在设定的可作多项选择的选项中,回答由于需要与子女“共享天伦之乐”才住一起的人数居第一位,占总数的52.2%;“帮助子女料理家务”居第二位,占36.2%;“得到子女照顾”居第三位,占33.%;“得到精神慰藉”居第四位,占25.4%;“不与子女同住不放心”居第五位,占15.3%。也有极少数(3.7%)老人是由于担心“不住一起别人笑话”,才勉强与子女“同吃同住”的。从这几个方面的原因上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和传统观念的束缚,这些物质的和情感的需要也将与其同步发展,存在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居家养老短期内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虽然如此,但是我们也可以在居家养老的基础上作出一些改善,让老人的居家生活变得方便,也减轻子女的压力。比如说,社区的建设,完善社区的医疗保健,让老人在身体有问题的时候可以得到看护和照顾。为老年人提供休闲活动场所,在社区附近建一些小公园,方面老人的锻炼和散步等方面的需求,这一系列的措施都可以缓解家庭养老的压力。

老人的健康生活,除了物质环境条件的建设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老有所用,很多老人到了老年,面对社会角色和地位的急速转变,很容易觉得自己已经没用任何作用,为社会做不了任何价值,从而开始对自我价值怀疑。现在的老年大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老人们辛辛苦苦忙了一辈子,在他们的职位上奋斗了一生,很多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也许从来都无暇顾及,老年大学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大家可以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学习,比如书画、音乐等,既为老年生活添上了一点色彩,也正是那句话“活到老,学到老。”并且也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途径,让他们举办一些活动,。

老龄化的今天,如何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家庭养老这个千年不变的传统受到了挑战。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建设好养老机构,完善养老保障制度,让现在的老人以及以后的我们能够有个幸福的晚年。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0-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姚远著.中国家庭养老研究[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版.

[3]周锦绣.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J].

作者:陈岭

第五篇:初中生物教学中巧用社会热点问题

摘要:本文以教学实例阐述了社会热点问题在生物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社会热点问题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并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自然学科。因此,在生物教学中,不仅应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更应重视科学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在生物教学中巧用社会热点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锻炼学生的综合技能。同时挖掘学生一些潜在的科学研究意识和灵感,使一部分热爱生物的同学树立将来利用生物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的理想。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利用社会热点新问题提升课堂课堂效率呢?现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做法。

一、热点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论中,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导入新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新课“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时,视频播放2016年10月景海鹏、陈东两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实验室内工作的录像,让学生思考,航天员飞向太空,在飞船中进行各种科学实验,甚至还要出舱活动,这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脑力和体力。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健康,航天员的一日三餐必须科学合理,接着提出问题,给航天员带到太空的食物中,至少应该含有哪些成分?为什么含有这些成分呢?学生们对于航天实验十分感兴趣,甚至有些同学还是航天迷,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们展开了积极思考,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上,在强烈的求知欲下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穿插热点,深化知识

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介绍近期发生的社会热点新问题。既使学生增长见识,拓展知识面,又深化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学习中,讲解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许多老师选用“沙尘暴”的实例,让学生说出在沙尘天气我们应该怎样做?在这里我将社会广泛关注的超级雾霾版的《北京北京》视频呈现给大家。提到“雾霾”大家都知道,但是,“雾霾”到底指什么,它有哪些危害?很多同学并不能说清楚。通过资料分析,学生拓展了知识,知道了雾霾天气中含有大量的PM2.5颗粒。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可称为入肺颗粒物。可沉积于肺泡,而且粒子容易吸附一些对人类有害的重金属和病菌,对人体造成危害。由此学生确信,即使有呼吸道的处理,人体也不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更深刻理解了呼吸道的作用。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生物知识与我们密不可分,并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交流热点,合作学习

叶圣陶先生说“教者,盖在于引导、启发。”这就是说教师是指导者,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小组共同收集与课程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课上讨论表达交流,扩展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例如,教材中有很多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在“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课中,我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滥伐森林、大气污染、水污染、捕杀野生动物等现象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查找有关“雾霾”、“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大会”、“穿山甲事件”等社会热点问题。小组合作收集整理,制成课件向全班展示。在联系社会实际过程中,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拓展热点,提升情感教

诺贝尔奖是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生物教学中的很好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科学家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对科学探索精神。在“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课中,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播放视频了解屠呦呦获奖的原因。在讲解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时,介绍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三位获得者的贡献,发现了三种传染病的特效药,这些药物能够特异性控制传染病。其中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拓展这些传染病的病因和防治现状,使科学成就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科学与我们关系之密切。

作者:于小燕

上一篇:实习护士锐器伤论文下一篇:生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