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之社会管理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申论热点之社会管理(精选7篇)

申论热点之社会管理 篇1

军转干:2014军转干部考试申论热点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军转干:在军转干考试中,申论写作是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为了帮助广大2014年参加考试的军转干考生熟悉申论写作内容,中公教育军转干考试网为您提申论写作解析作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本文围绕热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题做出论述。

【背景链接】

中国民航“失信被执行人识别与拦截系统”自7月1日开始运行以来,累计有效拦截10.8万人次,臭名昭著的“老赖”难以逍遥,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机制初次显示出强大的震慑力和影响力。

【焦点热论】——社会共治打破“信用信息孤岛”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诚信是社会公众的基本规范,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础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屡禁不止,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突破社会诚信底线,诚信缺失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发展和公民权益维护的重大难题。比起“扶不扶”的道德困境,诚信不彰的问题更为严峻,影响更为直接和恶劣。近年来诚信建设虽然提起重视,但社会失信频发的形势却并未得到遏制。究其原因,与失信成本低、惩戒轻密不可分,更与社会信用资源不成体系、各部门“九龙治水而水不治”大有关系。

正因为这样,前不久国务院发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中央文明委近日也出台《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不仅将诚信建设制度化、法治化摆上重要位置,而且更加强调政府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共治。这无疑切中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害。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数千万个企业法人单位的国度,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涉及的内容和数据以海量计,政府一家不可能“包打天下”。如果各地方、各部门、各行业之间欠缺沟通与协调,社会征信系统即便能够建立起来,也很难发挥出失信必惩的强力震慑效应。惟有各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联合打破“信息孤岛”,让任何失信信息都不被疏漏、都必然受到严厉惩戒,社会失信行为才不会因为肆无忌惮而泛滥不止。

诚信社会里,人人都是受益者;一个不诚信的社会,谁人也无法独善其身。由此而言,构建信用体系,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各个行业都担负着直接义务。比如,建立联合激励和惩戒制度,健全严重失信黑名单和行业禁入制度,需要法院、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税收征缴等多个部门联合执法;建立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制度,政府要牵头,各行业也要积极参与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而加快建立诚信宣传教育制度,则需要中央文明委有更多担当,更需要全民付出共同努力。

当前亟需做的,是在党委领导、政府推动、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下,尽快建立信用信息共享系统,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让信用信息尽快发挥起作用来。

事实上,全国一盘棋的统筹工作,早已提上日程。国务院从2012年即着手建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由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为牵头单位,包含中纪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公安部、高法院等35个部门在内的工作机制,中央文明委也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虑出发,对诚信建设进行统筹协调。推进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应当对这些机制和机构给予顶层设计,进一步提高决策地位,以更好地号令各方,齐整步调。

坚持多方共治、统筹协调,把各项制度落细落小落实,我们一定可以又快又好地建立起社会信用体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形成一个“不想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

北京人事考试网提醒您关注军转干考试阅读资料:

2014年军转干考试招考信息2014年军转干考试报考指导

更多公务员试信息请点击http://bj.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yueduziliao/?wt.mc_id=bk9894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申论之经济热点直击 篇2

一、理念表述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字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更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七)深化财务、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八)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热点透析

(一)自主创新

1、关于自主创新

A、新内涵: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B、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核心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C、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2、自主创新意义深远,内涵丰富

A、自主创新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基础,是支撑国家强盛的筋骨,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B、自主创新是应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举的必然要求

C、自主创新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内在要求和有效途径

D、自主创新要立足国情、立足实际,有所为有所不为

E、自主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借鉴与创造的统一

F、自主创新本质特征在于它的独创性,分离这种成果是有条件的G、自主创新的主体是全民

H、自主创新要自立的勇气,创新的精神

(二)关于创新型国家

1、创新型国家的定义和特征

国际上把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特征:创新投入高,占GDP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强,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

2、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挑战

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突出五个重点

一是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是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

三是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四是要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五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4、问题表现

5、问题原因

6、问题对策

A、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B、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C、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D、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E、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三)社会稳定

1、经济危机对字社会稳定形成的挑战

A、企业经营困难,导致劳资、借贷等债务纠纷增多

B、经济领域的困难带来新老矛盾叠加

C、社会治安的压力增大

D、国家安全形势复杂

2、在经济危机下保持社会稳定对策

A、牢牢掌握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动权

B、政企合作,帮助企业忙走出发展困境

C、多办实事,积极疏导和消除民众不满情绪

D、正确引导,努力化解和调解各类矛盾纠纷

E、依法管理,全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F、改进政府部门工作作风,强化责任意识,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不能推诿扯皮,给群众更多关怀与温暖,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共同渡过难关

(四)资源节约型社会

1、建设节约型社会

“邓,三”为执导,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对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措施

(五)物价稳定

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1、经济危机下物价稳定面临的困难的挑战

A、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B、部分农产品的过度下跌不利于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C、企业经营困难影响就业与职工收入

D、理顺价格关系面临新的难题

E、房地产市场动荡可能引发一些负面影响

2、进一步做好稳定物价工作的对策

A、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分析,提高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B、落实扩大需求的各项措施,防止经济和价格过快下滑

C、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D、加强价格监管,规范价格行为

E、促进房地产平衡发展

(六)关于环境保护

1、指导思想

以毛邓三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创新机制。经过不懈努力,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2、基本原则

A、协调发展,互惠共赢

B、强化法治,综合治理

C、不欠新账,多还旧账

D、依靠科技,创新机制

E、分类指导,突出重点

3、问题原因

A、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环保欠账过多,环境治理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

B、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资源消耗比较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

C、环境保护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有法不依、违法不依、违法不字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D、环境保护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4、问题对策

A、落实环境责任制

B、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C、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D、制定区域开发和保护政策

E、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F、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G、进一步增加环保投入

H、不断加强环保监管能力建设

I、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J、健全环境保护协调机制

(七)粮食问题

1、制约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问题

A、资源刚性约束日益增强

B、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C、耕地质量呈下降之势

D、农田水利设施相当薄弱

E、气候变暖导致灾害频发

F、粮农年龄结构不合理和整体素质下降

G、粮食比较效益低

2、应对粮食问题的对策

思路一:

为确保粮食市场的稳定,必须加强和改善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

A、着力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切实保障粮油产品的有效供给

B、加强和改善粮食市场宏观调控,全面增强应对粮食市场波动的能力

C、建立健全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密切跟踪国内外市场形势和变化趋势,完善粮食供求和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增强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D、建立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进出口战略机制......促进国内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

E、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督和调控,稳定农资价格,确保种粮比较收益不下降,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

思路二:

A、加大扶持力度,确保粮食生产扶持的总体水平

B、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

C、严格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率

D、完善调控机制

(八)新型工业化道路

1、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新型工业化道路支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达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充分发挥。

A、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B、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D、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2、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处理好几大关系

A、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的关系

B、新型工业化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C、新型工业化与服务业的关系

D、新型工业化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E、新型工业化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F、新型工业化与环境友好的关系

3、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问题

A、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但仍有盲目扩张的趋势

B、城乡发展不平衡

C、信息化进程比较缓慢

4、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对策

A、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B、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

C、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D、加快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E、优化结构、不断创新,提高工业化核心竞争力

(九)土地流转

1、土地流转的特点

A、全国范围内初具规模

B、地区间不平衡

C、流转方式中“转包”为主

2、影响农村土地流转因素分析

A、农村土地产权虚位是限制土地流转的根本原因

B、农村土地市场不完善导致土地流转混乱

C、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是制约土地流转的重要原因

3、农村土地流转对策

A、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

B、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C、健全对被征地农民公平合理的补偿机制

(十)农村社会稳定和上访信访

1、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

A、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社会主义民主机制不健全,权力资源的开发、分配和使用不规范

B、农民收入增长偏慢,经济收入差距偏大

C、农村土地问题不断出现

D、农村基层政权较为涣散

E、农村社会治安形势严峻

2、维护农村稳定的对策

A、奠定农村社会稳定的经济基础

B、构建农村社会稳定的政治基础

C、构建农村社会稳定的保障机制

申论热点之社会管理 篇3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

今年在节能环保方面,重点要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并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标准。新上项目必须进行能源消耗审核和环境影响评价,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不准开工建设,现有企业经整改仍不达标的必须依法停产关闭。二是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今年要关停1000万千瓦;五年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亿吨、落后炼钢产能5500万吨,今年力争分别淘汰3000万吨和3500万吨。加大淘汰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三是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加强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化工、建材、建筑等重点行业,以及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实施低效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等重点节能工程。坚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四是健全节能环保政策体系。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价格、财税、信贷等经济手段,促进节能环保工作。深化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和排污收费改革,完善资源税制度,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五是加快节能环保技术进步。积极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六是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增加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及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继续搞好“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松花江、三峡库区及上游、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等重点流域污染治理。禁止污染企业和城市污染物向农村扩散,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七是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建立更加有效的节能环保监督管理体系,坚决依法惩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八是认真落实节能环保目标责任制。抓紧建立和完善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温家宝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一些缺点和不足。

一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状况没有改变,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依然偏大,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引发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的因素仍然存在。外贸顺差较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

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突出表现在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并作为约束性指标。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06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前三年分别上升4.9%、5.5 %、0.2%,转为下降1.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幅减缓,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由上年分别增长

5.6%和13.1%,减为增长1.2%和1.8%。但是,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仍然偏快,不少应该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还没有退出市场,一些地方和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有关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需要一个过程。“十一五”规划提出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国务院以后每年都要向全国人大报告节能减排的进展情况,并在“十一五”期末报告五年这两个指标的总体完成情况。

三是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得不够好。食品药品安全、医疗服务、教育收费、收入分配、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仍未能根本解决。不少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四是政府自身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企不分依然存在,有些部门职责不清,办事效率低;公务消费不规范,奢侈浪费,行政成本高;一些地方、部门和少数工作人员还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脱离群众,失职渎职,甚至滥用权力,贪污腐败。存在这些问题,根本在于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温家宝说,我们必须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06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与07年草案报告摘要

两会受权发布:关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日向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如下: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6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按照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态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0.94万亿元,增长10.7%。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年度之间、季度之间波幅都比较小。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全国财政收入3.93万亿元,增长2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784亿元,增长31%。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3%,这是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9%。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所缓解。投资增幅有所回落,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货币信贷增幅趋缓。煤电运紧张状况明显改善。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运输得到较好保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惠农政策进一步完善。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加上已经取消的屠宰税、牧业税等涉农税费,每年减轻农民负担约1250亿元。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全年补贴超过300亿元;增加对财政困难县和产粮大县的转移支付,奖励补助235亿元。支农投入持续增加。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3397亿元(不包括用石油特别收益金安排的对种粮农民综合直补120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央投入60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地方投入约69亿元,使2897万农民受益;农村沼气建设,中央投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倍,地方投入15.6亿元,新增沼气用户约450万户;农村公路改造工程,中央安排投资190亿元,地方投入240亿元。共改扩建通乡通村沥青(水泥)路12万公里。农业结构继续优化。粮食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110万公顷,达到10538万公顷。粮食再获丰收,总产量9949亿斤,比上年增加268.8亿斤。

——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7%,比工业增幅高2.1个百分点。大型薄板热连轧成套设备、大型电站空冷系统等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取得实质性突破。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出台了一批支持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相继启动前期论证。超声医疗、燃料电池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建完成,新增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92家,首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开始启动。服务业稳步发展,增加值达到82703亿元,增长10.3%。交通运输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物流配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消费性服务业中新兴业态、新兴产品不断涌现。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成绩。

——社会事业和民生工作得到加强。优先发展教育取得新进展。全国又有83个县通过“两基”验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开局良好,2006年已经惠及5200万名农村中小学学生,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40元,初中生减负180元。中西部农村地区373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获得免费教科书,780万名农村寄宿学生获得生活费补助。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安排国债资金27亿元,地方配套17亿元,支持了5436所乡镇卫生院和672所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全国大中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文化、旅游和体育事业加快发展。5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目标全部实现,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进展顺利。重点文化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加强。红色旅游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北京31个奥运比赛场馆已有30个开工建设。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际增长7.4%和10.4%。29个省(区、市)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扩大。各类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大幅度提高。水库移民征地补偿和后期扶持政策逐步完善,受益农民达到2288万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增幅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力度加大。节约能源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明显加强。发布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与30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部分中央企业签订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体系初步建立,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公报制度正式实施。全面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开展千家高耗能企业节能行动。组织实施了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全面展开,发布了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和评价指标体系。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6%和54%,分别比上年提高4个和2.3个百分点。全国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增幅分别下降11.3个和4.4个百分点。全年退耕还林26.7万公顷,退牧还草1000万公顷。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深化。北京、内蒙古等8个省份和部分市县开展了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第二批74家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改革基本完成。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邮政管理初步实现

政企分开。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成功上市。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投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开始启动。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继续改善。积极推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进出口总额达1.76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

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07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党的十七大召开创造良好环境。

按照上述要求,兼顾需要和可能,并与“十一五”规划《纲要》相衔接,提出了200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排放的基础上,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

——城镇新增就业不低于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

——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5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普通高等学校计划招生567万人,研究生42.4万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

——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改善。

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8项任务和措施

——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继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2007年,中央财政赤字拟控制在2450亿元,比上年预算赤字减少500亿元。缩减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合理安排中央投资。建议2007年发行长期建设国债500亿元,比上年减少100亿元;拟安排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资金804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250亿元;两项合计,中央政府建设投资总规模为1304亿元。按照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加强薄弱环节、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要求,做到中央政府建设投资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用于支持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用于西部大开发的投入均高于上年。同时加大对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的支持。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增长,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继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严把土地、信贷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继续控制产能过剩和消耗高、污染重行业的发展。加强关系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强化投资项目监管。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关键是不断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落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各项政策,加快建设廉租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改善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依法打击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等环节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继续加强煤电油运供需衔接,优先协调解决居民生活需要,保障医院、学校、金融、粮食、化肥等重点领域和单位的需求。

——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大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继续搞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今年再解决32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农村沼气用户500万户。支持县乡公路改造和通村道路建设,抓好中西部农村电网改造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西部“两基”攻坚任务,继续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启动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整合支农投资,建立支农投资规划计划衔接和部门沟通机制,完善投入管理办法。

——着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和集约用地。为了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要知难而上,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做出更大的努力,坚持以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和集约用地为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鼓励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推动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中不符合准入条件的落后生产能力退出市场,促进集约发展。与此同时,切实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落实目标责任,严格执行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快建立科学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健全节能减排工作实绩评价考核机制;突出重点领域,在钢铁、有色、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利用中央和地方投资,全面实施低效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

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绿色照明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深入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加强能源审计,在重点耗能行业选择一批节能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技术,加大攻关和推广力度。严把源头关口。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把能耗作为项目审批、核准和开工建设的强制性门槛;改进发电调度方式,加快火电行业“上大压小”的工作进度,今年要关停1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所有新建火电厂都要同步安装脱硫设施,发布实施现有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规划。力争淘汰落后炼铁产能3000万吨、落后炼钢产能3500万吨。强化政策支持。完善有利于节能降耗的财税政策,中央财政设立节能专项资金,支持高效节能产品推广、重大节能项目建设和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完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差别电价和水价政策,所有设市城市都要在规定期限内开征垃圾处理费。发展循环经济,抓紧编制国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推进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加强环境保护,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对严重超标排放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限期完成清洁生产改造;搞好监督检查,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加强对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能效标识和高耗能企业节能措施等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节约集约用地,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再出台一批支持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实施细则。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建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选择支持一批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推动应用技术研究院所与生产企业重组。继续建设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发展服务业。搞好服务业重点领域规划和项目建设。调整优化工业结构。落实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完善行业准入管理制度,加快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鼓励和支持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纺织、造纸等行业的企业兼并重组,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广泛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要加强对钢铁、建材、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建筑等行业的技术改造。增强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继续实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信息安全等高技术工程和产业化专项。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有序发展替代能源。

——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组织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加快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科技教育发展。新开工建设一批重点工程。加大东中西协调互动力度。积极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继续做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落实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措施。加强中部粮食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鼓励东部地区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转变增长方式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分层次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制完成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扎实推进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做好海洋规划,扶持海洋经济发展。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科学界定政府机构职责,健全行政运行机制,改进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推进依法行政,强化行政问责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着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权益。继续推进企业改革。深化电信、电力、民航、邮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全面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金融改革与创新。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事业,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抓紧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体育等事业。全力搞好奥运场馆建设。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申论热点之社会管理 篇4

中公教育申论名师团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层民主建设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其中包括: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以社区居民自治为核心的城市基层民主建设;以职工代表大会为核心的企事业基层民主建设。近年来,基层不断创新基层民主改革形势,09年河南省邓州市开创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办事的统一,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极大重视。

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民主实践作了高度精辟的提炼和概括,即“四个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选举是基层群众自治的前提,民主决策是基层群众自治的关键。民主管理是基层群众自治的根本。民主监督是基层群众自治的保证。

第一,完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中国的法律规定,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第二,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而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则是这一基础性工程的重要内容。

申论热点之社会管理 篇5

申论热点话题之发展乡村文化,建设美丽乡村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各位考生提供2017申论热点《发展乡村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帮助考生丰富热点话题知识,剖析答题技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背景材料】

我国广大农村幅员辽阔,农民人口多达9亿,长期居住在农村的农民大概7.5亿左右,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面向。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和谐稳定,建设美丽中国也离不开建设美丽乡村,乡村美不仅体现在生态上,也体现在文化上,古老的乡土文化是美的传递,在当下更显得弥足珍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奋斗的目标,引领农村文化的发展,让农村在前进的征途上不会迷失方向,同时也对农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具有战略指导作用。我国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但农村却是思想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人们信仰非主流化的倾向日益严重,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有力地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在农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一个具有较高素养的新农村,实现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继承发展农村传统文化,摒弃农村落后的思想,增强农村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力,满足广大农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实现市场经济和文化建设良性互动,建设和谐的农村文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一个地区的民风,反映着这个地区人的精神面貌和生存状态以及当地的环境、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同时,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影响着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民风乱则民心散,民心散则社会乱。好的民风具有正气、奉献、开放、包容、超越等特征,是一个社会的稳定器。

近年来,会泽县积极征集、传播和实践优秀家训家风,充分发挥家训家风阐释教化社会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招聘和事业单位考试资讯、真题资料

http:///tianjin/

主流价值观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新时期会泽各族人民继承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和万事兴”,良好的家风、家训传承,有利于家族成员间的团结和睦,是每个文明家庭的“幸福密码”。今年4月以来,会泽县把村训、家训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作为深化农村“乡村文明行动”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广泛开展村训家训建设,通过征集、提炼、推广等方式征集村训家训,培育良好的家风,孕育淳朴的民风,在农村掀起了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尚。

如今,会泽县组织的“育家风、化民风”主题活动在乌蒙大地上影响广泛而深远,人们欣喜地感受到,活动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文明之花盛开,人民崇德向善蔚然成风,精神文明建设氛围日渐浓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参考范文】

发展农村文化 滋养美丽乡村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新形势下,如何延续乡土文化的根脉,如何让农村不变成荒芜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我们只有搞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夯实乡土中国的文化底蕴,才能让美丽乡村涵养更多文明的源头活水,以此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那广袤的乡土,有无数赤子的乡愁。乡土中国正在经历新形势下的变局,近些年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然而,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农民文化生活贫乏问题较为突出。有的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生活富裕了,但人文氛围淡化了,有的人“口袋富了、脑袋却空了”,有的地区还有“文化饥渴”“文化沙漠”。正因此,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契合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我们需重塑乡土文明,建设美丽乡村。

以核心价值观助力农村文化建设。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就必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招聘和事业单位考试资讯、真题资料

http:///tianjin/

夫。既然“草根英雄”辈出,不妨让更多“身边最美”造福桑梓、守望邻里;面对居住分散、人口流动等情势,何妨多采用新媒体让核心价值无远弗届;针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新型农民等不同群体,尤须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化行则民风淳,教化废则民风败”,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应做到年年坚持、常抓常新、久久为功。

以民风改善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建设崇德向善的良好风气,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让农村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提升农民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以文化人,积极开展专项治理,坚决整治黄赌毒等歪风邪气,涵养崇德向善、守望相助、风醇物厚的乡风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美丽乡村才能既体现发展之美,也释放文明之美。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民群众得到美的享受、养成美的德行,让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以乡土文明滋养美丽乡村。

申论热点之社会管理 篇6

2015河南选调生考试申论热点之科研经费吃紧

近日,7位教授非法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的新闻一出,震惊坊间、令人咋舌。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各高校纷纷收紧科研项目管理,报销发票制度也越来越严格:有高校要求打车票报销需注明往返地;在会议差旅费的报销上,时间审核较以往更加严格;另有大学为项目开专用“公务卡”,采用非现金方式结算,每笔消费小票也需上交。

“交通费”不能乱冲账 某些项目不报“餐饮”

某高校的青年老师小胡(化名)告诉北青报记者,目前该学校的报销管理越来越严苛,打车无论车程远近,需在发票背面注明始发和目的地,以备相关人员核查。“像车票之类的交通费,不能用连号的打车票来冲账。以前一些同事还用连号发票,现在肯定不行。火车票一类的报销也比以前更严格了。”

自任教以来,小胡曾参与和主持了几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项目,他还透露说,并不是每个项目都认“餐饮”发票。“课题项目对报销类别也会有限制。我之前参加的项目就有不能报销餐费的。在项目期间,如果产生了这方面的费用,我也只能通过其他发票来报销,比如资料费、设备费等。”

开会报销需核查时间

“公务卡”实行“痕迹管理”

吴刚(化名)老师接受其所在的项目主持人的邀请,近期参加了一个外省的学术会议,按惯例,他把自己的火车票和食宿发票交到了指定报销部门。然而,财务人员告诉吴老师,其提供的两张餐饮发票时间并不在学术会议举办期间,不合规范。“现在的差旅报销,对餐票、火车票、住宿发票时间都要进行核对。早到晚退或者有其他情况,所产生的费用都是自理。以前管得没有这么严。”吴老师说。

同时,北青报记者还了解到,部分省市制定并近期发布了加强省级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相关文件。例如福建省在10月15日就出台了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公务卡”的政策,“公务卡”采用非现金方式结算,实现“痕迹管理”,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采取通报批评、暂停项目拨款、中止项目执行、追回已拨经费等措施。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南方一著名高校老师透露称,自己所在的学校已实行公务卡。“学校会为你直接发放一张项目的信用卡,专卡专款专用。财务还要求保留每笔消费的小票。你先刷卡消费,财务人员凭小票,用对应的项目经费进行结算。现金是不过个人的手头了。”

调查

梳理经费贪腐三大乱象

来自财政部的统计数据,近8年来,我国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已经接近3万亿元。中国科协一项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约四成。巨额的科研资金如何在层层监管下流入私人腰包?科研经费又怎样被“硕鼠”们侵吞?北青报记者梳理了三大典型案例:

攒发票冲账。有媒体曾曝光原山东财政学院“微山旅游规划”和“傅村镇旅游规划研究”课题组,在2008年至2011年间,以差旅费名义分37次报销单程火车票1505张,共套取项目经费28.36万,接近划拨经费总额的一半。

冒领劳务费。曾任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的宋茂强在担任北京邮电大学“面向新型网络应用模式的网络化操作系统”子课题的团队负责人期间,以虚列劳务人员名单的方式,私吞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高达68万元。目前已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

借壳套现。原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院长陈英旭,利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苕溪课题”,采用编制虚假预算、虚假发票冲账、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将国拨科研经费900余万元冲账,划拨到自己实际控制的“壳公司”账户上。

某高校财务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从财务的角度,我们只审核发票的合法性,不管发票的合理性。”除凑发票、假借与企业合作转移经费,腾挪经费还可以靠钻经费管理制度的空子。

追问

高校教师为何“拼命”花科研经费?

在采访过程中,数位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认为,科研项目“硕鼠”频出,一方面源于监管源头存有制度漏洞,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某些不合理的政策安排,迫使大家违规操作。

供职于南方某高校的青年教师吴刚(化名)就曾遇到过“拼命花钱”的尴尬。据他讲述,自己曾参与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某一重点项目,“这个项目2010年11月申请成功,次年2月项目经费额度下来,要求我在7月之前就得花去70%的经费。我们人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文社科类学者,不可能像理工科那样购置实验室设备。当时凑发票都快疯掉了,什么样的招儿都得用上。当时一口气买了两台笔记本电脑,充作设备费报销。”

另一位大学老师告诉北青报记者,就北京高校范围内,青年讲师的平均工资大致税后6000至7000元,各个学校也有一些补贴,但都不太多。青年老师面临结婚、生子还有买房等生活压力,如果不申请科研项目,养家糊口确有些为难。

“手里如果有课题,自己就会相对富余。比如我今年两个课题,每个课题10万,一般用2至3年分批给你。但往往是课题还没开始做,就得通过发票报销经费,一般首年要求报销60%至70%的发票。”他还表示,文科学者,除买书外,都几乎无花销。“课题费里还没有人员劳务,人很累,却没有价值体现。”

内存

性学第一人因科研经费“被退休”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等人承担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有关课题,因涉嫌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这位“中国最年轻的院士”,日前已被依法批捕。据公开披露的信息,李宁仅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等获得的项目就至少22项。

被誉为“中国性学第一人”的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潘绥铭教授因“科研资金使用不明”而遭到了行政处分,从二级教授降为三级教授,退休年龄也降为60岁,目前已退休。潘教授长期主持对中国性工作者的大型访谈,有媒体称,因给性工作者访谈报酬却无法开具发票,“科研资金使用不明”与此有关。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申论热点之社会管理 篇7

高价学区房折射出了教育背后的不公平现象。如今,高价学区房现象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发展中亟待破解的难题。下面就跟随中公教育资深讲师冯署平老师,对热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

关键词:教育资源 学区房 【热点透视】

“这房子太小太旧,格局设计也不合理。但这是学区房,能卖上价格。”张女士住在北京海淀区黄庄中关村三小附近,这几天她一直在张罗售房。

据张女士介绍,她家这套一居室50平米,2000年初购买时,总价15万,现在售价350万。“旁边学区房都是这价位,不愁卖不出。等卖出后,到其他区域换一套更大面积的非学区房。”

学区房,即在指定区域内购房,其购房者本人的子女可就读区、市、省级的重点小学或中学。8月4日,记者走访了北京海淀、东城、西城等名校集中地段的房地产中介,发现多数学区房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房,但每平米均价不低于5万。与附近非学区房相比,学区房每平米均价高出2万左右。

按以往规律,每年6月份至9月份,都是学区房的交易高峰期。据北京链家地产五道口店一位业务员向本刊记者介绍,在最近接待的购房者中,70%以上都是冲着优质教育资源选择这一区域。

“在最近三四年间,学区房涨了三四倍。”北京中原地产羊坊店一位业务员这样告诉本刊记者。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和平里七区是区重点和平里九小学区房,一套上世纪60年代的房子,均价达6万元/平米,而与其一路之隔的和平家园的业主没有入该小学的资格,房屋报价大多在4.4万元/平米左右。

在北京、长春等地的调研发现,随着“幼升小”、“小升初”升学季来临,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紧张,北京、上海、长春等一二线城市中,名校周边的学区房交易火爆,价格水涨船高。【问题】

高价学区房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有:

1.高价学区房折射教育不公平。近几年来,国家为了减少择校现象推出 了“就近免试入学”政策。该政策是政府调整教育资源分配的一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赞助费背教育管理焦点观察后的一些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一时间似乎解决了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事实上,这种教育公平只是从一种不公平转移到另一种不公平而已。现在,社会上流行 的“房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tongliao.offcn.com/

不在新,近校则名”就是对家长“曲线择校”的 最好阐释。热捧学区房与以往的择校现象相比,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只是换了套“马甲”的择校,这使得 “就近入学”政策陷入了家长金钱比拼的尴尬中。于是,重点学校容纳了越来越多的富家子弟,教育有了 贫富差距,也就失去了公平。

2.高价学区房反映了我国教育资源分配的失衡现状。现在,大多数家长都在极力热捧学区房,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所致。在某种意义上说好学区就等于富人区,坏学区就等于穷人区,造成了城市的藩篱。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优质幼儿园报名时家长宿夜排队,这个尘埃落定,马上又要一掷千金买学位房,让孩子成为地段生。“天价学区房出现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使其成为家长们争夺的焦点,房价自然水涨船高。

3.高价学区房折射出教育与商业的“联姻”。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区房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学校和地产“联姻”在当下的房地产市场上已经越来越普遍。在行业术语中,学区房又被称为“教育地产”,教育地产这个概念将学校和地产两者捆绑在 一起,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门字眼。对于房地产开 发商来说,名校已成为他们相互竞争的“金字招牌”。教育与房地产开发商联姻,增加了楼盘的卖点,有助于销售。因此,房地产开发商每开发新的楼盘,都会通过多种途径给楼盘贴上学区房的标签,或者在名校附近买地建楼,或者在所开发的楼盘内自主经营幼儿园或中小学。房地产“联姻”名校,其目的就是尽 可能增加房产的教育附加值,谋取更多的利润。而教 育之所以与房地产联姻,是因为部分教育部门想依赖开发商来投资办学,期望不用投入就可以办名校。同时,一些重点中小学也希望通过开发商楼盘的广 告来多方面宣传自己的“优秀”,以吸引更多生源,提高品牌声誉。【措施】

高价学区房现象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发展中亟待破解的难题。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一)增加教育资金投入,重点扶助薄弱学校。政府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比及的。“没有优先的投入,就没有教育的优先发展。” 所以,要从根本上缩小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差异,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扶持薄弱学校,弥补校际差异。只有使薄弱学校同重点学校一样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才能让所有学校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一方面,各地政府应该按照统一的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改善薄弱学校,增加对薄弱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另一方面,薄弱学校也要加强自身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领导班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自身的软件条件。当所有学校都站在同一 起跑线上,拥有均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时,也就没有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之分了,也就没有学区房一说了。

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tongliao.offcn.com/(二)实行“教师流动制”,均衡师资力量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遏制高价学区房的各项措施中,除了增加资金投入,加强薄弱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外,促进校际间的师资均衡当属根本之策。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教师流动制度,确保师资力量大致相当,来维持各个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教师流动体制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名师的辐射效应,从而促进更多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教师的成长,达到一花开放、百花齐放的效果。首先,要构建一套完善的关于教师定期合理流动的法规,从制度上予以保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以法规的形式保障教师的合理流动,确定教师定期流动的制度,使教师流动体制的实施有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次,教师的流动体制不仅要让优秀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以增强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也要让弱校的教师向优质学校流动,让这批教师在优质学校的环境中快速成长起来。教师流动制在平衡各学校之间的差距,推动教育公平,遏制家长们对学区房追捧等方面将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实行“教师流动制”还要注意考虑流动教师个人的实际情况,解决流动教师的后顾之忧,要给予流动教师定期的交通、生活费用等补贴,确保流动教师在经济上不受损失。

(三)引入竞争机制,支持民办学校。近年来,民办教育异军突起,成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民办教育长期以来只是作为公立学校的补充而存在的。这种尴尬的境地使其无法与公立学校进行公平竞争,也导致了公立学校对教育的长期性垄断,民办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为了避免公立学校的长期垄断和稀缺教育资源的过度集中,我们有必要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教育界,将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同时推向市场,让学生和家长自己进行选择。要让两者之间进行公平竞争,必须要为民办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障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先,政府应该重新评估民办教育的价值,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不公平政策,坚持“公益导向,公平竞争,错位发展,办出特色”的发展思路,给民办学校一个良性发展的机遇与环境;同时,政府也要为民办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参考范文】

从破解学区房价高入手 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分配

学区房价格昂贵是现今人们谈论得焦点的话题之一。北京一路之隔的两套房子,差价在每平米1.5万,这一现象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有着密切关系,是当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的一种折射。义务教育作为人们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提供均衡的教育资源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破解学区房价昂贵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势在必行。

首先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标准化建设。学校标准化建设是人们为缩小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促使政府按照统一标准逐步改善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从学校的建设规划、设备施配置、师资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着手,进而实现政府合理配置教育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tongliao.offcn.com/ 资源的对策。标准化建设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每一所学校规范办学,拥有大致均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站在同一起点上办学,形成一个较为公平的竞争环境。针对城市内部公立学校在硬件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地方政府需要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必须具备的硬件标准作为配置教育资源的依据。同时,促进同类学校之间的师资流动,实现师资力量的相对平衡。

其次促进信息沟通交流,实现教育信息均衡。在信息化时代,教育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教育信息资源的均衡化也成为追求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不仅应该让利益相关者对义务教育有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还应该构建一个各方都能民主公平参与的信息平台,实现多方利益的相对均衡。因此,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实行信息公开制度,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定期向社会报告义务教育的办学情况,实现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对称实为必要。通过沟通平台,人们可以获得一个能将自己有关义务教育的疑问、政府办学政策方面的问题、办学建议意见等反映给政府和社会的途径。同时,让人民了解教育,关心教育,对教育现状有真切、理性的认识。

最后开放办学,多元办学,引入竞争机制。当前接受义务教育已成为国民的权利,提供义务教育则成为国家和政府的义务。公立学校系统是实现教育公益性的最重要的保障机制。但为了避免使公立学校成为结构臃肿、效率低下的机构,我们有必要用市场的精神改造公共教育体制。开放办学,多元办学,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营建良好的义务教育发展环境。鼓励民办学校发展,为民办学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民办学校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实现各类学校的之间的外部均衡,进而为义务教育开拓更大发展空间。

总之,学区房现象反映出一种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各级政府应及时理顺和调整有关政策,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铺平道路,充分发挥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 维护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上一篇:中专学习个人总结下一篇:设立有限公司出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