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分析社会热点

2024-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用马克思分析社会热点(精选8篇)

用马克思分析社会热点 篇1

马克思用彻底唯物的观点,即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纯真理性观点,来阐明的,仅仅是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发展阶段,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却并没有说它“不合理”,“不合理”只是所谓的“共产主义”读者自己的感受。然而,作为一种推翻封建主义而建立起来的新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同时,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胜利”,也并没有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他只是阐述了,资本主义作为一种阶段,其矛盾的解决要依靠某种方式,而自然的过渡到社会主义。

然而,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实现社会主义?既然社会主义可以作为资本主义之后取而代之的新制度,它就绝不是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所用的“唯物”,就是要撇开一切感情。什么是“唯物”?我相信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唯物”(重点在‘唯’),否则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资本主义制度‘不合理’”之类的带有感情色彩的唯心论断。

中国要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注定会倍加艰难。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国民劣根性,这是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熏陶结果,难以短期消除。至于什么是国民劣根性,有哪些体现,这个详见鲁迅的作品,那里表述的很详尽,分析的很透彻。即便建国几十年的今天,这种劣根性依然存在,尤其是在中国农民和刚刚摆脱农民身份的“城市人”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每次看到身边的亲人迷信、懒惰、胆小、愚昧而又抵制科学、自欺欺人(典型的就是坚守自己落后的想法而不愿使用百度百科等工具一探究竟),怨天尤人、不求上进(天天只会耍嘴皮子,吆喝别人干这干那,说完以后自己啥也不干)时,我都一腔怒火。最关键的是,他们屡教不改,完全是对牛弹琴。

用马克思分析社会热点 篇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体系, 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提出是由数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得出的, 它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 而始终贯彻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共创和谐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批判继承了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积极成果, 客服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 依据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而变革创新, 开启了科学人士人类社会的新时代。

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以要马克思主义社会方法论为指导

1)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作用, 以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实践观为基础, 融合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解决现实问题都离不开实践的科学方法论。

2) 马克思曾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 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在当代, 我们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 它的价值、意义仍然存在。它对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基本规律。因而, 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把握基本规律, 应是我们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着力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社会方法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与我国国情相符, 与时代发展同进步, 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理论体系, 它是我国党和民族坚定的政治信念, 在我国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显现出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一) 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方法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好体现, 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又一新阶段, 其原因如下:

首先, 坚持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的宗旨, 除此之外, 邓小平理论主张解放思想, 使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仅继承了前人的经验, 去糟存精, 而且突破常规,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其次, 它是坚持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成果,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方法, 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科学水平。

再次, 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上观察世界, 拓宽了对世界的认知, 对当今时代的特征和总体的国际形势以及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并对发达国家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矛盾及问题进行了有效的科学分析和判断。

最后, 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有重要促进作用, 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深远而重大。

(二) “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

1) 马克思说:“历史从哪里开始, 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应”。研究社会历史过程必须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2) 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是形成科学理论的重要方法论原则, 它要求理论概括的逻辑必然性和对象的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一致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必然结论, 其历史和逻辑上的前提有两方面:

一方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80年奋斗历程中提升出来, 并作为我们党现在和未来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3) 所有伟大的理论和思想都具有方法论意义。“三个代表”之所以被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的指导思想, 就在于它是科学的世界观, 充分体现了理论创新精神, 具有重要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意义。

(三)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方法论

1) 恩格斯说“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 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 而所谓偶然的东西, 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透过偶然认识必然, 便可以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前程。

2)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集中的体现就是科学发展观, 其方法论, 特别是充分依据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但顺应时代演进与社会发展, 满足理论主题与理论指向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也呈现出一系列充分反映自己理论风格与理论品质的方法论特征:求真、务实、创新。

3)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和新成果, 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 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总结

伴随社会科学的发展, 目前, 我国社会科学内部的方法论意识日益自觉, 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等, 正成为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激烈讨论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真理观, 特别是唯物史观为指导, 研究社会科学的性质、功能和方法, 对我国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科学也是科学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或哲学研究, 不仅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规范的建立, 对于社会科学的规划、组织和管理有积极的作用, 而且对于加强理论的宣传, 加强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 提高全民族的社会科学素质, 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体现, 它提出了许多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想和战略观点, 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有了质的飞跃;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理论体系, 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许多优良的理论依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用马克思分析社会热点 篇3

摘要:我国日益突出的贫富差距问题越来越引发人们关于社会公平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认为,平等具有历史性、相对性和有条件性,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发展而发展的,绝对的平等是不存在的。因此,一方面要认识到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人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还存在一些非市场因素与不合理成分,比如腐败、行业垄断等等,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真解决。

关键词:公平;平等观;贫富差距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119—0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在经济总量急剧增长的同时,我国社会贫富差距逐年加大,贫富差距问题已经超过腐败、教育、医疗以及住房等难题,居“百姓最关心的问题”第一位,以至于一些研究提出:中国的社会分化比一些最贫穷的非洲国家还要严重,虽然中国有着世界最高的经济增长率,但同时中国也几乎变成了一个最不公平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人们的政治地位和文化生活,社会财富分配方式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社会平等的核心内容。面对我国日益突出的贫富差距问题,如何正确看待我国的社会平等呢?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告诉我们,“平等的观念,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关系,而这种历史关系本身又以长期的已往的历史为前提。所以,这样的平等观念什么都是,就不是永恒的真理。”[1]我国社会目前的贫富差距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和经济原因,必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而逐步解决。如果片面地将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视为公平的缺失不仅在认识上不够科学,而且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

一、社会贫富差距凸显社会公平问题

(一)我国的贫富差距现状

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是比较突出的,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个人收入差距。我国居民个人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且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根据洛伦兹曲线计算出来的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最常用的度量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据2007—2008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称,中国的基尼系数仅小于一些拉丁美洲与非洲国家以及为数不多的几个亚洲国家。世界银行估算出2001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47,而到2005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逼近或达到0.47,都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2]。

2.城乡收入差距。我国实行的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农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教育水平不高,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足等原因,农村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今年两会期间,农业部提供给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的最新材料称,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从上年的3.33:1扩大为3.36:1绝对差距首次超过1万元。近五年来,农民收入虽然增长很快 五年人均累计增收2 000多元,但增长速度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致使城乡居民收入比逐年扩大[3]。

3.区域收入差距。区域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和地区内部以及发达省份与不发达省份间的收入差别。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西部居民可支配收入占东部地区的比例,在城镇由2004年的69.7%下降到2005年的66.7%,在农村则由2004年的48%下降到2005年的44.2%。东西部内部收入差距也略有加大,其中东部地区收入差距最大,东部地区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43,分别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高20.1、9.6、9.2个百分点。省际间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存在,2006年最高收入的上海市与最低收入的新疆收入相差10 655元,而在2005年这一差距为9 465元,收入之比为2.3:1[4]。

4.行业收入差距。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城镇职工收入统计数据显示,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11:1。据发布的信息,平均工资最高的是机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6倍;其次是事业单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2倍,最低的是企业,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7.0%。从行业分布的情况来看,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证券业,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5.9倍。最低的是农副产品加工业,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0.0%。而根据2007年的数据显示,最高行业平均工资比全国平均工资高4.7倍,而2008年则达到了5.9倍,这显示行业工资正呈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5]。

(二)社会贫富差距引发关于社会公平的思考

由于经济收入状况与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直接决定其生活水平与消费能力,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社会资源的支配中起主导作用,贫富的差距不但体现在经济领域,而且延伸到教育、医疗、文化等各个领域,使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差距感,加之腐败、行业垄断等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消极影响,引发了人们关于收入公平、教育公平、医疗公平以及起点公平、机会公平、结果公平等一系列关于社会公平的思考。

二、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贫富差距中的公平问题

(一)克服平均主义思想,认识到贫富差距的客观性与积极效应,在目的性与条件性的统一中实现共同富裕

1.坚持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克服平均主义思想。平均主义在我国文化传统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二千多年的封建历史过程中,人们追求着一种“绝对平均”的理想。自孔圣人提出 “不患贫而患不均”《论语·季氏》的至理名言始,北宋年间王小波、李顺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口号,而后又有梁山好汉的“劫富济贫”、明末李自成的“均田免赋”,直到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制定的“天朝田亩制度”把平均主义的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平均主义是封建小农意识的平等观,其自私性、狭隘性和封闭性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的失败就是不顾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采取政治及其他强力措施推行绝对平均主义的教训。

2.我国贫富差距的客观性与积极效应。首先,要看到我国的社会贫富差距的产生是由我国特殊的历史、社会和经济原因造成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消除了贫富差距,但是这种“结果平等”的强制措施严重地压抑了人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健康发展,最终造成了“共同贫困”。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与创造性,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市场经济一片繁荣。由于人们在个体能力素质上的差距以及在市场机会的把握上的差距,“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原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个体收入上的差别,而且这种差别具有累积性,累积性进而又造成市场机会的不均等,反过来加剧了分配结果的更大差距。

3.目的性与条件性相统一,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贫富差距不是我国发展的最终目的。我国把保证全体社会成员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作为自身发展的目的,但这种共同富裕又是在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原则指导下,同我国现实的发展阶段和具体条件相联系,具有真实可行性的共同富裕,即把共同富裕的目的性同实现共同富裕的条件性统一为一个整体的共同富裕。从目的性上来看,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从条件性上来看,我国的共同富裕,不是脱离具体条件的空泛内容,而是置于现实基础之上的。这就是说,我国的共同富裕具有现实的实现条件,即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由我国的实际发展及其所处具体条件所决定的。

(二)认清导致贫富差距的非市场因素与不合理成分,在深化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保障收入分配公平

1.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非市场因素与不合理成分。我国社会尚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市场取向的改革尚未完成,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这样一个过渡性历史时期,贫富分化的原因必然是与不稳定的或者说处于变动中的社会结构密切相关,因而是高度复杂的。其中一个最值得注意的动向是,导致贫富过度分化、迅速分化的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市场机制正常起作用的结果,而是各种非市场因素严重扭曲了市场机制的结果。实际上,导致人们质疑社会公平的主要原因并非来自市场竞争引起的收入差距,而恰恰是非市场因素所导致的起点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比如起点不平等最为典型地体现于城乡人群之间起点的不平等,农民不论是在经济基础、政治权利还是文化教育方面的起点都很难与城市相比;机会不平等集中体现于腐败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竞争机会的不平等。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收入分配公平。消除收入分配中的非市场因素与不合理成分是体现社会公平的关键。第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大扶持力度,保障起点平等。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从根本上扭转农村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要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第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平等有序的良好市场体系,确保机会均等。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剥夺垄断特权,引入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严厉打击腐败行为,从根本上营造机会均等,平等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第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障收入分配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43.

[2]王天夫.三十年来的个人收入分配[J].领导者,2008,(22).

[3]郭晋晖.0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破万 粮食保护价可能再提[N].第一财经日报,2009-01-16.

[4]经济观察:不同区域收入差出一大截[N].人民日报,2007-12-03.

[5]李辉文.行业收入巨差是否正常[N].工人日报,2009-04-11.

用马克思分析社会热点 篇4

“抄袭”是一个贬义词,但是为什么还是有人平时抄作业,考试舞弊呢?特别是数学、物理这样题量多、难度大的自然学科以及政治、历史这类需要博闻强记的社会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学生抄袭作业的内因是自身因素,例如不想做,完成作业安排的时间少,平时不用功,虚荣心作祟,跟抄心理等;外因是外部因素,例如社会和家长的高期待、严要求,老师布置的题量多、难度大,督促不力,思想教育力度不够等等。

平时抄作业到考试作弊,从量变到质变的角度看,是自然而且会必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会从量变到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而质变是旧质向新质转化的决定环节,是新旧交替的交结点,如同事物发展链条中的钮结一样,既是前阶段量变的结果,又是新阶段量变的开始。因此,当多次抄袭作业已经成为了一种个人习惯,一种不好的班风、校风时候,就必然会导致个人丧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缺乏自立、自信,形成依赖思想,产生懒惰、消极态度且道德沦丧,还可能因个体行为而影响班级、校园以及社会环境缺乏诚信,甚至影响我们的子孙后代,危及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大部分同学本来没有抄作业,但他们受抄作业同学的影响偶尔也抄作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看就是,部分制约整体,局部影响全局。抄作业的人可能受不抄作业的人的影响而自觉规范自己不抄作业,反之,不抄作业的人可能受抄作业的人影响而抄作业。整体和部分的地位也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比如责任心强、教学方法优秀的好老师可促使整个班级积极向上;部分态度认真的同学会督促和影响周围的同学与朋友诚实守信。所以,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因为,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只有把局部搞好了,才能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

要解决好学生抄袭作业的问题必须把握因果联系,我们要正确区分主次矛盾以及解决好主次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就要善于抓住重点即它的主要矛盾,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生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其主要矛盾就是内因,学生要对自己自行管理、约束,学会独立思考,不懂就问,合理安排时间等;同时决不能忽视次要矛盾,也要注意解决好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就是外因,一些决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如同学之间应相互监督、帮助,老师则应

改良上课教学方案,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布置适量、适度的作业,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行教育,替学生选择优师,严格对老师的考评等等。

用马克思分析社会热点 篇5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它是在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浪潮中涌现出来的,它不是一种稳定的状态,也不是我们要达到的一种目标,而是一种客观趋势和一个主观的过程。

西方主流经济学倡导全球资本主义,为经济全球化大唱赞歌,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表现。而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商品、劳动力、科技等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各个民族的经济由于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合作与竞争,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另一种观点是从网络化的角度对经济全球化作出解释。前者观点只是从描述的角度或表象上对经济全球化内涵的界定,并没有抓住它的本质。而后者观点则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一种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网络化的增长。

但事实上,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起源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逻辑结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在生产活动中,人类一方面与自然界发生关系,另一方面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劳动交换。劳动过程的这两个方面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由此而派

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主线,而在这条逻辑主线上,生产力是首要的因素。“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原因有三点: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础,特别是信息革命技术以来,不仅加快了信息传送的速度,也降低了信息运送成本,打破了地域及国家的限制,将整个世界联系在了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二、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组织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优势组织生产,大大促进各地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间分工,极大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用马克思分析社会热点 篇6

用马克思原理解释 人为什么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人都是贪婪的往往没有拥有的时候就想尽全力去抓住,当自己抓住了的时候,就觉得厌倦,想丢弃当真正失去了,才发现,原来它对他多么的重要,才知道,拥有它对他来说充满着多少意义为什么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呢?也许人都不是很想这样的,当他拥有的时候感觉不到失去的痛苦,觉得这个即使自己丢弃了,也是会回到他身边的。这是人天真的想法当真正丢弃了,才发现他丢弃的东西也是会嫌弃主人的,如果想要再次拥有它就要付出代价往往付出代价获得的东西才懂得珍惜的。

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的矛盾论原理解释了这个现象。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对立统一,不可分割,二者的辩证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发展。当拥有的时候,在失去时,我们不要悲哀,在得到时,我们不要骄傲。把握所有,珍惜现在。

用语义分析法重释“法的社会性” 篇7

何谓社会性?

在文字霸权下, 世界变得狭小而特定化、意志化, 想把文字还原为其背后的现实世界也变得极为困难。而这些产生于思维世界的描述词语, 部分对应于具体事物, 部分对应于抽象事物。对于后者, 我们如何对之进行对应转换而又保证转换后的结果不变形变态, 是一个虽尽万千之谨慎而又无法真正达标的过程, 我们只能尽力去想象和推演。

社会是如何形成的?社会起始于人的产生和繁衍, 形成于语言交流及这种交流的扩大化、普遍化、频繁化。社会性脱胎于共同性, 强调群体而为, 及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性、依赖性。社会是由彼此形成一定联系的聚集人群, 在一定的自然、人文背景下, 按各自的轨迹行为但又不偏移潜在的具有强大吸附力的核心时空区域。如果把社会比作一个物体, 每个个体则是其中的原子, 虽然在激烈的运动, 但每个个体的独立运动在物体外观上并不可见, 物体的形状也没有基本改变, 但若分子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根本变化, 则物体可能会变形甚至变态。

社会最大的特质是交流、沟通、依赖、连带、结构, 这些特质的型构与发展造就了抽象的显隐社会, 社会是可感知却又无法捉摸的、是看得见又看不见的东西。

社会里有什么?马克思说, 人类社会的存构物包括两大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前者是物质流, 后者是以前者为对象是并构的而不可截然分开的, 名画并不仅仅是附载了纸张、颜料、线条与作者姓名及其背后的生命历史, 而是包含了作者的思想以及作者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想象。

马克思强调社会存在的重要性, 并将社会存在归划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把人类社会与人类历史简单地归结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笔者认为应用于当今社会并不十分妥当和准确。如果在凸显人与自然关系的现代社会, 这一理论还具有非常高明的阐释性, 那么在凸显人与人关系的后现代社会, 则有可能流于牵强。笔者所理解的社会存在是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存在物及其在世界中的自然样态及排列定位还有相互作用力下人、物、环境及其结构这种自然的平等共存关系。而社会意识是人类对社会存在的一切认识和试图按自己的意志调控的成果, 如规范、制度、文化、艺术、风俗、历史、情感等。

静态的社会表现出的是社会结构, 动态的社会表现出的是社会进程, 主要是社会继替和社会变迁, 前者是内变或量变, 后者是外变或质变。

何谓性, 及社会性的衍生?这里的性即指性质, 具备了某种能够显现和区分物种的特质, 则外在统一表现出抽象的性。之所以称SEX为性, 可能因为在社会中男女的性别差异是这种最具备明显对比差异和特质, 因而最能表现“性”这个词的含义的物象吧。

无论是人还是事物, 自身都存在着黏附力和传染同化力, 不断扩张自己的影响范围, 使对方具备自己的某种特性, 往往个性明朗、感染力强的事物会同化相对弱小的一方。这种现象尤其表现在民族征服中的同化中, 领袖人物传染给周围的人某些特定的言行习惯, 虽然这些习惯并非都是良性品质。

因素, 其相对于个体的强大力量常常是令个体所无法抗拒的。社会自身的潜在力量为社会中的事物附加了自然属性之外的社会属性, 使个体由孤立的变为联系的, 所以, 社会性即表现为一种共同性、原子性、沟通性、粘连性。社会化使社会中一切存构物的发展趋势, 尤其是人, 既无法在物理环境上孤立, 也不能不按照社会固化的人的模型来存在和发展, 即所谓社会塑造人, 人的心理世界也由社会来主导和左右。消解个性、消解差异、潜在的个人无意义是这种社会性带来的结果。

社会性意义上的法

法的社会性与法的阶级性。实际上, 社会性代表的是共性, 而阶级性代表的是个性。这种意义上的社会性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性含义。

法的社会性是具有阶级性的社会性, 法的阶级性是包含社会性的阶级性。法在本质上是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阶级性即法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志的体现, 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社会性即某些法律内容、形式、作用并不以阶级为界限, 而是带有相同或相似性, 主要反映在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的法都存在很大的共性, 主要是因为法自身的规律性, 法还是社会公共管理的手段, 法具有某些特殊而固定的外在形式, 国际融合造成法的符号性特征明显而形成的法律趋同。另外, 这种社会性还体现在, 法的阶级意志标志性特征的减弱趋势, 由于民主的发展, 法在外观上越来越表现为公共意志。

法的原初本质是社会性, 法的继发本质是阶级性。社会性与阶级性在一对矛盾关系中是相互消长的关系, 这种力量的对比变化取决于民主程度的变化, 取决于社会分层结构的显隐状况。民主程度低, 社现得比较明显;民主程度高, 社会分层多极化、复杂化, 差异弱见化, 则社会性表现得比较明显。社会分层经历了一元化———二元化———多元化, 在中间阶段, 法的阶级性特别明显, 在两端, 法的社会性又更加突出, 而阶级性相对弱化。在广泛的“社会”意义上, 影响法的社会化的因素还在于交流、沟通与融合的多寡程度, 因而全球化趋势也会增强法的社会性。

法的自然性与社会性。法虽然产生于社会, 但法有其产生的内在动因和机理。法的自然性在于法作为一种聚合衍生的事物或现象, 有其自己的内在品质与外观, 即法有其内在道德与外在道德, 具有自身法之所以为法的标准或规定性。法有自己的存在形式, 也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轨迹, 法的自然性表现为一种物象定位性和相对独立性。

法的社会性表现为其是作为社会机体构件的法。法具有社会功能, 法是社会秩序的微缩型构, 即保持社会结构的稳定性, 法也促使型构社会秩序。法是社会生活秩序的表达, 法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秩序而进行表达, 但法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也是人们对社会理想生活秩序寄予的希望。法是社会的服务器。

法作为一种社会调控手段, 更加表明法所存在的意义是服务于社会。法是调控和引动社会秩序的显性工具, 并具有强大的作用力。这与法的特点有关。首先, 法具有强烈的主观目的性, 法即为造就秩序而设;其次, 法具有稳定性、确定性与可操控性, 这与秩序所要求的稳定不谋而合;再次, 法的普遍性、公示性和强制性也是良好的维持秩序的工具。法与道德是两大调控工具, 法是权力的外衣, 道德是文化传统的外衣, 虽然道德也越来越受主权者道德的影响。法更体现了主权者的控制欲向, 道德更体现了民众的控制欲向。由于法的力量是纵向的, 体现着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力强迫攻势;而道德则是横向的, 体现着主体水平辐射圈内民众的舆论攻势。法既调节社会连带结构性关系, 充分发挥社会的合作功能, 又调节社会冲突解构性关系, 整合分解离析、支离破碎的维持和恢复其社会整体的机体机能, 这是内部的静态的调控。外部的动态调控就是维持和调控社会继替和社会变迁的有序化进行。

法的社会性还指法的人性化。整部法律是在描述个体的从生到死的自己行为社会主体生命的内嵌部分, 成为个体思维中的程序化命令符号, 并且这种内嵌发生在每个个体身上, 法即使是微小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预期, 从而可能会通过个体的行动间接地影响社会。“公民行事时所遵循的规则, 既构成了整个社会对其环境的调适, 也构成了整个社会对其成员所具有的一般性特征的调适”。

法与社会的互动

社会对法的控制。 (1) 社会对法的内容的支配性。法只是在表达和记载社会生活, 法的任务在于向公众演示庞杂的社会生活主线并督导人们依照现行路线运行。一般来讲, 总是先有社会关系, 再有调整该关系的法律。社会是主动的, 法律是被动的;社会是原生的, 法是派生的。法之于社会形同地图之于地貌。由于描绘者的客观能力和主观、任性, 图画与实景之间有出入, 是不断重新修改图画使之与实景相符, 还是调整实景使之符合人的主观构想, 这两者都有可能性, 只是对于后者有削足适履之感, 顺应起来比较困难, 这从国家法和民间法与社会的亲疏关系及二者的实效差别即对事物或事件的支配能力差别上可见一斑, 现在的国家法虽有强大的国家强制力量辅佐, 但社会自身有一股强大的拒斥能力, 所以, 纵使政令再强, 也总是出现难以有效实施而是被束之高阁, 惩罚只能针对个体, 不能针对具有社会协同力保护的群体。法律可以禁止一夫多妻, 但是这种实质的一夫多妻又以另外一种变相的形式表现出来, 如包二奶现象就是受传统的一夫多妻制残余习惯所支配, 法律只能表达一种愿望, 也可以说法律是一种正式的舆论力量, 它作为一种比较有权威的评价工具, 除了通过消极惩罚教育的途径控制人们的外在行为, 还通过积极的型构心理秩序的方式缓慢地进行重塑。但法律引导对个体只是外在的而不是逐渐习得的, 因而只能触及肌肤而不能深入骨髓, 其对个体行为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当然, 法律并不完全代表的都是进步的、正确的行为方式, 因为法律本身存在着价值判断, 习惯法是对这种官方价值判断的重新判断, 当然习惯法本身也并不都是进步的、正确的, 相反, 与法律相对立的习惯大都是陋习, 从习惯法的产生来讲, 习惯更反映人的本性及夹杂着善与非善的混合体, 更直接反映人的需求, 无论这种需求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习惯法某些时候必须考虑社会的因素, 其内容在某些时候与社会表达达成一种妥协, 因为, 对于法来说, “实施”是法的生命。另外, 法还有一种妥协的方式, 即漠视, 即对某些违法行为全部或局部地放弃惩罚, 这种漠视实际上也是一种默示。 (2) 社会对法的实施的支配性。从某种意义上讲, 法是一种控制工具, 也是一种暴力工具, 对于恶法存在善良违法, 但对正义之法, 社会中的恶势力也会以一种违法形式与之对抗, 因为人性即为善恶结合, 社会是以一种被动方式进行反抗与控制的。

法对社会的反控制与控制。在社会控制法的过程中, 法以其自身为存在目的而形成的力量寻求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法虽然主要反映社会的既存内容, 但法也对社会内容进行删改, 法是主编。而且, 法还间接地改变社会的内容。法成为社会主体生活的主要参照系。尤其在当代社会, 社会生活的内容日渐庞杂且多变, 越来越超出个体的认知能力, 因此, 法律成为人们认知社会的窗口, 也成为人们对自己行为做出预期的途径, 当法内化为个体意识体系的一部分时, 法就达到了控制的目的, 从而也能调控社会。从消极方面, 法律的惩罚也能对社会习惯有一定的矫正作用。

由于社会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人, 法通过人的行为及惯性意志型构社会。

法作为社会意识中的一种先生力量, 对于其所施加的黏吸和整合能力既强劲又前卫, 其对旧秩序的突破能力在社会意识中起主导和领先地位, 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秩序的变革导因。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商务印书馆, 1961年版。

[2].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 三联书店, 1997年版。

[3].亨廷顿:1968年,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北京三联书店, 1989年版。

[4].吉登斯:《社会的构成》,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马克思社会现实概念新探 篇8

[摘 要]黑格尔把社会现实规定为哲学研究的主题,对马克思的理论方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于马克思来说,黑格尔哲学的错误并不在于其对于社会现实的发现,而是由于他的思辨唯心主义再度瓦解了社会现实概念。为此,马克思重新制定了自己的社会现实概念。美国学者奥尔曼对内在关系哲学的发现和利用为我们理解马克思的社会现实概念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某种意义上说,内在关系哲学构成马克思社会现实概念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现实;奥尔曼;内在关系哲学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073-03

社会现实概念已成为当今中国学界的一项重要研究主题。从起源来看,正是黑格尔首次从哲学角度开启了社会现实本身,并把理解和切中社会现实作为哲学的重要使命。马克思针对黑格尔哲学的革命不仅依然保留着这一哲学主题,而且重新制定了自己的社会现实概念。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都能够认识到马克思和黑格尔在社会现实方面的学术联系,但还没有阐明这种联系是何以可能的。美国学者伯特尔·奥尔曼(Bertell Ollman)对内在关系哲学的发现和利用为我们探讨马克思的社会现实概念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

一、马克思的社会现实概念

黑格尔首次把社会现实规定为哲学研究的主题,并揭示出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一方面,黑格尔正面谈到了自己对现实概念的理解,我们由此可以判断出他关于社会现实的主要观点;另一方面,黑格尔通过对主观思想提出严厉的批判,以便揭示社会现实概念的理论背景和出场路径。从正面来看,黑格尔首先指出,所谓现实,并不是人们耳闻目睹的所有东西,而是其中带有本质性的那一部分内容。也就是说,黑格尔把现实理解为事物本质性的一度,即本质与实存的统一。此外,黑格尔还认为,现实表现为事物发展过程的总体,而不是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或者环节。换句话说,现实同时包含事物历史性的那一度。因此,黑格尔的社会现实概念主要是指社会发展中既具有普遍必然性同时又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事物。

在此基础上,黑格尔还通过对主观思想提出严厉的批判来开启人们理解和切中社会现实的道路。应该说,黑格尔对社会现实的发现与他对主观思想的批判是密不可分的。在黑格尔那里,主观思想又叫外部反思,它不能深入事物的内容,反而经常表现为一些个别的想法。黑格尔认为,主观思想犯有两个方面的错误:(1)从本质性的一度来说,主观思想只不过是把人们关于事物的表述和事物本身等同起来的另一种说法罢了;(2)从历史性的一度来说,主观思想人为地割裂了事物发展的有机过程,从而使得事物发展的前提和趋势脱离于事物本身的存在。可见,黑格尔关于社会现实的观点绝不是先验的,也不是纯经验的。吴晓明先生说:“正是黑格尔对主观思想的批判,将‘现实——特别是‘社会现实——的概念赋予了哲学,并试图将它置入一般科学的意识中。”[1]所以,我们既不能把社会现实仅仅理解为经验事实,也不能根据一般原则来设想社会现实。

黑格尔在社会现实主题上的哲学努力,对马克思的理论方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事实上,马克思正是在社会现实这个主题上才与黑格尔有着一种本质的学术关联。然而,马克思并没有完全接受黑格尔的社会现实概念,而是对黑格尔哲学采取了一种基本的批判态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又再度瓦解了社会现实概念。具体说来,马克思通过一种双重批判重新建立起自己的社会现实概念。首先,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社会现实并不在绝对理念构成的总体中,而是在市民社会的现实生活过程之中,这里涌现的决不是现实对理性的让步与和解,而是本质的矛盾和冲突。其次,马克思认为,真正的社会现实并非概念或范畴之间的抽象联系,而是根源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关系,特别是更加重要的社会生产关系。从这两点来看,马克思似乎倒转了黑格尔对社会现实的探索方向,决定性地把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作为我们理解和把握社会现实的出发点。这就意味着,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性改造使社会现实概念有了不同的内容。

马克思对社会现实概念的阐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社会现实表现为人类的现实生活过程;(2)社会现实由人类寓居于其中的全部社会关系构成。对于前者,我们要从时间的维度去理解;对于后者,我们要从空间的角度去理解。因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研究无非是要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生产关系及其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马克思和黑格尔在社会现实概念的理解上只是“形似”,而非“神似”。马克思固然坚守着社会现实的哲学主题和理论方向,但已悄然改变了社会现实的出场路径和思想面貌。毫无疑问,马克思的社会现实概念和黑格尔的社会现实概念之间是有重大区别的,尽管前者和后者在社会现实的发现方面有着最为本质也最为切近的学术联系。遗憾的是,很多研究者在谈到二者之间的原则差别时,只是谈到社会现实概念的本质性一度,而没有深入探讨这一概念的历史性一度;而在谈到二者之间的学术联系时,却未能解释清楚这种联系又是何以可能的。

二、内在关系哲学的新视角

奥尔曼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他对内在关系哲学的发现和利用。然而,从理论旨趣来说,他的发现为马克思的社会现实概念提供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奥尔曼认为,马克思和黑格尔不仅在社会现实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学术联系,而且还通过内在关系哲学关联在一起。内在关系哲学和社会现实本身也有着非同寻常的理论关系。只有把社会现实概念建立在内在关系哲学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很好地阐明马克思与黑格尔在这一主题方面错综复杂的理论关系。

奥尔曼早在其博士论文《异化》一书中就已提出内在关系哲学,并对这一哲学的理论谱系作了简明扼要的叙述。按照奥尔曼的说法,内在关系哲学起源于古希腊思想家巴门尼德的学说,但这一哲学的真正开端要到近代斯宾诺莎的著作中去寻找。斯宾诺莎史无前例地把整个自然界理解为唯一的实体,并认为这个实体所包含的各种事物,无论是物理性的,还是精神性的,都是它的存在形式,而各要素都与整体有着一种相互关系,诸要素的性质就是由这些关系的总和决定的。另一方面,莱布尼茨把单子理解为真正的实体,这些单子只是纯粹的精神建构,它们没有部分,本身也不占有任何空间,但其和宇宙间的联系却构成现实的基本要素。黑格尔对内在关系哲学的主要内涵进行了充分的阐述。他指出,事物不仅仅是由它的所有特性所构成,它还包括这些特性和外部世界之间的有机联系,而所谓外部世界正是事物所属的更大背景。无论是对个体事物的理解,还是对这些事物所属系统的把握,黑格尔都力求使我们牢固站立在内在关系哲学的基础之上。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改造并不包含内在关系哲学,毋宁说只是这种哲学的运用方式以及由此展开的全部问题域。俞吾金先生在《问题域的转换》一书中说:“就其实质和时代性而言,马克思哲学从属于当代西方哲学……它所蕴含的问题域与当代西方哲学的问题域是一致的。”[2]鉴于当代西方哲学特别重视对人与人、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以及奥尔曼从多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论证,我们有理由认为马克思也持有一种内在关系哲学。

就此看来,内在关系哲学是一种把马克思和黑格尔都包括在内的思想传统。进一步说,正由于马克思和黑格尔分享着同样的哲学传统,他们才能在社会现实的发现方面建立起最为本质也最为切近的学术联系。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内在关系哲学的基本观点:(1)任何整体都是其组成部分的总和,但被称为“部分”的始终是一个关系结构,而关系则是构成事物的最小单位;(2)从横向结构来看,在一个整体内部,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乃至进入该整体内部的所有事物之间的关系构成该事物是什么的一部分;(3)从纵向结构来看,对于单个事物来说,它的真实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的潜在是该事物本身的一部分,在其发展的每一阶段上,事物本身都能在关系语境中作为思考其所属整体的一个视角发挥作用。[3]事实上,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在学习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时首先要面对的理论难题。通过内在关系哲学,我们获得了全新的视域,即把事物作为关系来处理,同时又将这一关系分别把握为事物与其所属整体的关系以及事物的过去和将来与其现在的关系。在这方面,马克思和黑格尔的观点基本上是相同的,而且对于他们实现各自的理论目标来说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根据内在关系哲学,任何事物的本质和重要性都是通过和其他事物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实现出来的。不仅如此,按照奥尔曼的说法,事物也只有通过与包括具有一定物理和社会特性的人在内的其他事物的时空联系才能产生和发挥作用。[4]奥尔曼关于内在关系哲学的阐述实际上为我们重新探讨马克思的社会现实概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一方面,内在关系哲学有助于我们寻找社会现实概念的一般含义,从而在黑格尔和马克思等哲学家之间建立起某种学术联系;另一方面,内在关系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社会现实概念的新形态,进而把黑格尔和马克思等人的哲学立场严格区别开来。从内在关系哲学出发,我们认为社会现实由系统关系和历史关系共同构成,前者把事物内部各要素或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该事物与周边事物或相关事物间的关系作为该事物是什么的一部分,后者把事物发生的前提条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确定为该事物的构成要素。对于前者,我们需要阐明事物的本质性一度,对于后者,则要揭示事物的历史性一度,二者缺一不可。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强势遮蔽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只有通过内在关系哲学,才有可能真正克服主观思想,从而准确和牢固地把握社会现实概念。

黑格尔和马克思都是在内在关系哲学的框架内提出各自的社会现实概念的。不仅如此,二者对主观思想的批判也同样置身于这样一种思想传统。黑格尔认为只有思想所把握的事物自身才是真正的客观性,从而对“只是我们的思想,与事物的实质或事物的自身有区别的主观思想”提出明确的批判态度。[5]这就决定性地开启了社会现实。马克思充分肯定黑格尔的巨大理论功绩,但同时又对黑格尔哲学进行了根本改造。马克思的主要目的在于拯救再度被遮蔽的社会现实本身,但绝不是根本改变了这一概念所依循的内在关系哲学传统。马克思并没有游离到内在关系哲学传统之外去构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现实概念,而只是改变了社会现实的出场路径,即内在关系哲学的具体运用方式。卢卡奇指出:“由于马克思采纳了黑格尔方法的进步方面,即作为认识现实的方法的辩证法,他不仅使自己与黑格尔的继承人分道扬镳,而且把黑格尔的哲学本身也分裂为两部分。”[6]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划分不是随意做出的,他接受了黑格尔哲学从属的内在关系哲学传统,但有意改变了这一哲学在新的境域中的运用方式。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马克思的社会现实概念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越发具有指导意义。为此,我们一方面应当大力吸取马克思和黑格尔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又要立即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原则差别。对于前者我们除了继续对主观思想进行深刻的批判之外,同时还要求大家能够认识到内在关系哲学对社会现实构成的理论意义;对于后者我们在认识到马克思和黑格尔不仅通过社会现实的发现联系起来,而且还分享同一个内在关系哲学传统的同时,又要承认二者在内在关系哲学的具体运用和社会现实的基本性质等方面的根本差异。在黑格尔把绝对观念即上帝理解为最高现实的地方,马克思坚持从人们的物质生活领域发掘社会现实,并把人类的现实生活过程(历史的总体)和全部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结构的总体)建立为一个全新的整体。马克思和黑格尔在社会现实主题上的差异正是从这里发源的,并直接导致二者在各自哲学具体化纲领上的不同。

[ 注 释 ]

[1] 吴晓明.论黑格尔对主观思想的批判[J].求是学刊,2011(1):41.

[2] 俞吾金.问题域的转换——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当代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13.

[3] 曾德华.内在关系哲学与社会现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5-25.

[4] Bertell Ollman.Dance of the Dialectic:Steps in Marxs Method[M].Univ.of Illinois Press,2003:36.

[5]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20.

[6]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7.

上一篇:共青团员思想汇报优秀下一篇:广告专业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