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大型设备审计制度

2022-1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场合都离不开制度,制度是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规则或行动准则。你接触过什么样的制度?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医院大型设备审计制度》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医院大型设备审计制度

浅谈公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审计

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是医院进行运营活动必不可少的固定资产,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其购置和收益在医院的总体成本收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加强医疗设备管理审计,不仅能提高设备使用率,更能实现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保证所购置医疗设备充分发挥其价值,确保公立医院资产保值增值,减少医疗设备闲置和资源浪费,直接为医院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依据。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内容和水平,许多大中型综合性医院竞相大量购进中、高档医疗设备,致使一些设备投资具有明显的盲目性,造成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医疗设备一般都具有资金投入量大、资金周转周期长、运行成本高、更新换代快等特点,那么对设备管理进行审计、综合分析评价设备管理使用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2020年底国家卫健委连续发文,《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财务发〔2020〕27号)、《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国卫财务发【2020】30号)、《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国卫财务发〔2020〕31号)均强调加强货币资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物资用品、在建工程等资产管理,构建资产采购、领用、库存等全链条管理体系;做好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环节管理工作,强化资产使用效益的分析和追踪评价。国家卫健委8号令《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办法》(2021年3月1日起实施)、李克强总理签署的国务院第739号令《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21年6月1日起实施)对医疗器械的使用和管理做了明确规定。按照国家对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方面的文件要求,结合医院管理中的实际情况,本文就公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审计进行浅析。

一、目前医院在大型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基础薄弱,制度建设缺失

医院在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人员、技术以及制度是重要的管控要素。但实际是依旧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有效的设备管理制度、措施。首先,因大部分医院的设备科配置的都是非专业人员,在设备前期论证、市场调研、采购验收、使用管理等方面缺乏专业胜任能力,内部控制制度和具体流程虽然部分制定完成,但实际执行起来困难,尤其对设备引进过程、使用过程以及维修过程的忽视,就会造成使用价值和真实情况之间出现不符的问题,造成医院各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管理工作脱节。其次,因医院信息化建设不足,还不能有效满足内部审计的具体要求,数据提取不顺畅,尤其在医疗设备管理技术方面,整体管控效率较低,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二)前期论证不充分,缺乏科学性

临床科室为了加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发展规模,增强就医体验,购置申请重点关注的是设备先进性,对其实用性关注不够;再者,职能科室在缺乏充分地市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盲目制定设备参数,前期论证缺乏科学性,造成高投入无回报或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时有发生,购置的随意性增加,不仅加大了设备购置风险,也不能防止暗箱操作,对医院财务管理造成严重的风险,甚至会制约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三)重投资、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一直以来,医院领导对医疗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只关心对设备的投入,不关心其经济效益;只关心其先进性,不关心其实用性,没有形成全员资产管理的意识。其次,没有建立严格的医疗设备购置、报废、毁损等资产处置制度,或者制定有相关制度却不严格执行,致使医疗设备账实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虽然现在大多数医院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成本核算工作,医疗设备的各项成本也纳入了成本核算范畴。但是没有细化到每一台大型医疗设备的成本核算,致使不能全面了解设备投入使用后的效益情况和使用情况,无法为医疗设备的再投资提供现实依据。或者部分医院虽有开展大型医疗设备单机效益分析工作,但由于缺乏经济方面的责任意识,不能全面反映各大型医疗设备的实际成本,也就很难考核和控制成本支出,对医院设备管理造成很大地困难。

(四)监督机制不完整,未实现闭环式管理。

在医院对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内部监督机制还不太健全,部分医院甚至未设置独立的审计科,设备管理从前期论证到日常管理报废都无监督,管理水平和效果当然就不尽人意。同时监督管理工作的缺失以及医疗设备保养管理流程的漏洞都会对后续工作造成影响,保养和维护框架不能得到有效监督管理,未真正实现PDCA闭环式管理模式,就会造成设备日常管理问題不能得到监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常规化设备管理的水平。

二、加强内部审计,全方位监督医疗设备管理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内部审计部门应从源头上加强监督,要求各相关科室积极整合管理流程和管理要点,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规划,通过对医疗设备从规章制度建设、立项论证、招标采购、合同审批及执行、验收付款、账实管理、绩效分析、维护保养及处置等全过程的审计进行研究,加强医院设备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能。

(一)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将审计端口前移

2020年底国家卫健委财务司发布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国卫财务发〔2020〕31号)明确要求:医院应当加强房屋、设备、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管理,严禁举债建设,按规定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并开展使用评价,推进资产共享共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医院审计科应首先评价计划-论证-申请-采购-验收-使用-维护-评估-处置等制度设计是否健全,权责是否分明、不相容岗位是否分离、是否符合内控要求,实际操作中是否按照制度执行等等,评价后进行梳理反馈并建立与医院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再者将审计端口前移,加强事前控制,对医院设备的前期论证进行监督评价。医疗设备购置的前期论证非常重要,应重点关注临床科室提出采购申请是否与医院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相一致,立项手续是否符合制度规定,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设备管理委员会成员对该设备的申购计划进行的可行性研究是否科学合理,对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提高综合效益是否有准确的论证等等,坚决执行“谁申请、谁论证,谁使用、谁负责”的制度。通过可行性研究论证, 对一些不能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及综合效益的设备申购计划进行有效的事前控制,避免盲目引进设备而造成浪费。

(二)审计全覆盖,实现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公立医院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审计质量,内审部门就要对设备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参与。在对医疗设备管理的审计工作中,要想一定程度上提高医院的投资效益,相关部门就要从减少损失和浪费出发,强化医疗设备投资管理结构的控制力度和管理水平,有效完善管理模型和管理流程,保证投资运维机制的时效性。

第一、在前期论证充分的前提下,采购环节将审计采购部门是否按照《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执行,招标文件是否合理,招标文件是否包括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标准,技术参数是否有排他性。

第二、合同签订审计主要审查采购部门是否根据中标结果及标书、中标文件签订合同,是否对合同进行归口管理,是否有质保金、对合同的执行情况是否有跟踪,对合同是否有变更。

第三、验收及付款审计主要查看验收小组成员是否合理,是否将所有技术、服务和安全条款列入验收条件,验收手续是否齐全,是否与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一致,是否及时入库、付款方式和时间是否按照合同执行。

第四、账实管理审计重点关注是否建立了固定资产台账,是否及时维护,临床科室有无专人对设备进行管理,账、卡、物是否一致,资产变动是否办理了手续,卡片信息是否建立并准确。

第五、绩效审计主要关注是否对设备进行了分析,是否闲置,是否考核,是否达到采购前的预算论证。是否有保养维修台账,是否按照设备维修制度进行巡查。处置环节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等等。

第六、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审计工作中,内审部门要督促相关科室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档案项目,确保能对医疗设备使用过程进行跟踪分析和管理,完善固定资产档案分析流程,能结合相关内容完善监控效果。

第七、内审部门要主动与纪检监察联手落实问责制,从根本上实现医疗设备全过程监督管理,保证设备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在问题出现后进行个人追责,能调动管理部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管理环境和需求。

第八、借助第三方对医疗设备管理内部控制审计进行集中评估,有效完善审计管理流程的同時,合理性整合具体内容,结合医院发展现状和规划保证医院医疗设备内部控制审计的动态化水平。

第九、要提升制度的合理性和时效性,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规章制度也要呈现出动态化趋势,有效适应现代发展环境需求,整合规章制度管理效果,保证其能充分保持先进性和科学性。

(三)强化成本管理意识,规范成本核算

2021年1月国家卫健委财务司印发《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的通知(国卫财务发〔2021〕4号)要求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发挥成本核算在医疗服务定价、公立医院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价中的作用,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在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审计工作开展后,成本管控显得尤为重要,财务部要按照《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政府会计制度》对具体工作流程进行约束和规范,有效提升成本费用监督管理水平,合理性提升医疗设备购置和使用流程,确保能在完成核算工作后结合具体情况和规章制度提高成本监管水平,严格落实医疗成本维护管理模型,为后续费用支出和预算监督管理流程的升级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维修费用、购置基金还是消耗材料的费用,都要将成本和效益进行统筹管理,确保医疗设备管理审计顺利开展。开展院际合作,使设备经营多元化、社会化。各医院之间应通过自由选择与其他医院进行资源共亨,大力开展合作,使设备经营社会化、专业化,这样既可提高医院的专业化水平,又可降低医院的成本。

总而言之,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要积极整合各部门资源和机制,合理性提高管理流程的稳定性和时效性,发挥其实际价值和优势,促进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作者:赖黎

第2篇:医院超声医疗设备绩效审计

摘要:本文介绍新医疗改革中超声医疗设备的审计背景和目标及重点确定;A医院超声设备的审计的过程和方法;A医院超声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面对医疗改革超声设备如何应对,绩效审计的意义。

关键词:医疗改革;医院;设备;绩效审计

一、A医院超声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的背景的必要性及目标

2017年是我国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之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改的五项重点任务之一,也是国家为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的是坚持和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和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地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此次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内容,归纳起来就是“两取消、一调整、六配套、一建立”。其中“一调整”(即公立医院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项目价格,合理提高诊疗、护理、手术、床位、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此次医改建立医疗服务价格的动态调整机制,与超声检查服务相关的具体改革内容如下:一是取消、降低医疗服务项目中超声检查方面价格。①超声检查免费提供图文报告,②降低超声检查,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含普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普通彩色多普勒特殊检查)等项目在现行基础上降低5%;二是项目内涵调整:彩色多普勒超声、多普勒检查、心脏超声检查3个项目原标准内容中的项目内涵是无,除外内容为:图象记录、造影剂,现调整为:项目内涵含图象记录,除外内容为造影剂。医疗改革中公立医院医疗服务项目和價格调整,对超声检查服务的收益产生了影响。超声医疗设备是医院辅助检查,提高医疗质量的主要手段,为加强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内部控制建设,为决策和管理提供必要参考,A医院开展对大型医疗超声设备的绩效审计工作非常重要。超声医疗设备绩效审计是指审计部门依法对医院的大型医疗超声设备所达到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改进建议的审计行为。其审计的目标是对医院超声设备相关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审查,及时发现设备在投资决策、使用管理、维护与保养、运行调配、报废等环节上的薄弱点,并优化超声设备运行的有效途径和进行客观评价,保证医院资产的保值保值。

二、A医院超声医疗设备审计程序和内容

(一)制定审计范围,精心做好审前调查

1.审计人员通过查询、访谈、到设备存放各地点进行现场观察后,确定此次审计的超声医疗设备为使用效益较高空间较大的10台超声诊断仪及其配件探头和处理软件,设备总价值为2,062.35万元,该医疗设备最早购买使用期是2003年5月份,最晚是2016年1月份,其中有4台为进口先进设备,有飞利浦ie33心脏四维彩超、飞利浦iu22超声诊断仪、美国GEV730三维动态超声诊断仪和配件探头,其他均为国产医疗设备。超声检查服务的范围包括:腹部超声、妇产超声、浅表器官超声(甲状腺、乳腺等)、血管超声、心脏超声及介入超声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A医院还陆续开展多项超声新技术,包括四维超声、弹性超声、超声造影、盆底超声、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术中超声、介入超声等,并在区内率先开展心脏四维超声新技术进行血管造影,社会效益性很好。2.审计组多次走访相关科室和人员,观察了解设备使用情况,维修保养、耗材使用、收支核算情况等,取得了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确保设备效益审计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二)实施审计

1.审计组接着给各科室发放《医疗设备内部控制调查表》进行内部控制的测试,制定较为详细的审计计划和审计实施方案,并下发通知书。2.与超声科、设备科、计算机管理中心、财务处等科室收集审计所必需设备资料,包括申请采购论证、招投标资料,设备管理科的采购预算批复,招标采购、采购合同、验收、维保合同,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使用人员配备,财务付款凭证、使用房屋及辅助设施、能耗消耗等相关资料以及设备相关的管理制度等。确定此次超声医疗设备的绩效审计包括了以下七个方面内容:①购置前的可行性论证,使用部门的立项申请,立项手续情况,专家委员会的项目论证和技术评估,是否符合主管部门规定的医疗技术准入要求,采购支付能力,是否进行设备运行成本效益分析;②招标投标,设备的开标、评标、定标是否符合规定;③采购合同的签订是否合法合规和价格的合理性;④验收管理。设备是否按照相关验收标准和验收程序,专人对设备内容进行验收并办理各入库手续和台账的规范性;⑤付款结算,对请购单,采购合同等结算凭证的票据是否合理;⑥设备维修、报废处理的合规性;⑦设备的绩效性。3.整理相关数据,确定绩效评价指标。审计人员对数据进行归类整理,设备产生的年收入进行汇总,对比所使用耗材、人工成本、水电费、设备维修、房屋占用、其他费用等支出,整理设备价格、设备使用情况、收费标准及年工作量、医疗消耗,确定经济指标包括净现值、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通过年现金净流量、单位边际贡献,年保本人次、安全边际量、净利润、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等指标进行成本和效益的分析。4.对设备经济效益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经过计算设备收支结余和各项经济指标值后,采购纵向、横向相结合的评估办法进行超声设备的效益评估,并与设备采购论证时有关数据比较,分析该超声设备的效益情况。最后得出A医院2017年超声医疗设备检查服务收入1,051万元,检查项目频次共17万次,保本人次为5.22万次,安全边际量12.12万次,净利润共731.44万元,投资回收期2.4,投资收益率34%,经济效益为3.14,从投资回收期来看,A医院的超声医疗设备回收年限小于其使用年限,超声医疗设备总体运行良好,处于盈利状态。

(三)出具审计报告

1.审计人员取得所有数据和各项事实进行效益分析之后,出具书面的审计征求意见稿,并召开科室座谈会,一方面共同探讨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的方法,对超声医疗设备使用效益做得好的地方予以肯定,另一方面找出超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收到所有相关科室书面意见回执后,出具了正式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提交院领导审阅,为医院对超声设备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参考。

三、审计成效本次审计发现:

(一)超声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总体良好。虽然医疗检查服务收费价格降低和项目的调整,但是医院对超声设备的爱护程度大大增加,医院加强科室间的横向联合,实现了资源统筹和共享。(二)部分医疗设备使用率不高。一台超声诊断仪和IU22腔内三维探头芯片早已损坏,至使腔内三维彩超项目几年来不能开展,导致其浪费资源,设备的管理使用过程中未做到“实时跟踪,动态管理”。(三)维修维保方式单一、成本偏高。A医院超声设备的维修方均为设备原厂家,一诊断仪设备维修合同中金额为60000元/年,维修成本略高于其他医院同类设备维修成本。(四)在购置前期论证时,医院物价管理部门未参与设备采购前期的论证审核工作,未对将采购的医疗设备的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进行审核并形成意见。对超声设备绩效审计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一)加强对新购超声设备的可行性研究和成本控制。采购新设备时,坚持进行公开招标采购,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和诊疗特点进行多方调查和比较,多与其他同级医院进行沟通交流和学习,综合采纳专家或其他使用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在满足使用要求、达到诊断目的的前提下,购买价格低廉的设备就是增效的一种方式。(二)加强超声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对设备全寿命周期的“实时跟踪,动态管理”分析,提高设备使用率和完好率。对于落后的超声设备进行淘汰;对于尖端的超声设备采取定期维保,保证超声设备的正常使用;对于投资回收期较长的设备应当充分挖掘和发挥设备的功能提高其使用效益;对现存的使用效益不高或闲置的设备,要分析原因,研究解决方法,统筹调剂。(三)医院物价管理部门参与设备采购前期的论证审核工作,对将采购的医疗设备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进行审核,审核预计年收入和设备绩效目标的合理性。(四)控制超声医疗设备的维修成本。医院加强对自己的设备维修工程师进行水平的培养和提升。对超声设备维修也要进行招标采购,打破单一来源的维修单位局面,引入多家维修公司择优竞选,降低维修费用;另外应根据各设备结构特点、效益、工作状况、是否有替代设备、备件供应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并经量化处理,找到最优维修策略和维修单位,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益。(五)使用科室人员通过进修学习,探索开展多项新技术和检查方法,并严格设备使用规定,防止人为造成仪器损害,努力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诊疗次数,并适当进行保护,以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需求和公立医院发展的需要,公立医院必须不断完善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提高运行效率。超声设备检查服务作为权衡医院诊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设备运行效益、资源充分利用,直接关系到医院经济的正常有序发展。通过对影响设备购置及运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挖掘提高效益的潜力,在促进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降低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超声设备绩效审计以社会收益和经济收益评价为主,以监督管理为辅,既帮助医院管理层科学合理地投资,又能促进规范化管理,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超声设备绩效审计,是医院绩效审计的一次探索,希望能在绩效审计的思维和方法上积累一些经验,并推广至医院内部审计中的其他绩效审计项目,为医院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吴龚.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6(9):425-443.

[2]张谨,高玉萍,黄国英,王艺.大型医疗设备绩效审计分析探讨[J].经济师,2013(11).

[3]趙中华.新常态下加强医院内部审计的若干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5(12).

[4]范慧明.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审计探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2):152-153.

作者:周俐

第3篇: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摘要]公立医院绩效审计是公共卫生管理中的重点,医用设备绩效审计是公立医院绩效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专家调查问卷、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建立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总结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公立医院 大型医用设备 评价体系

近年来,国家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不断增加财政资金投入,用于公立医院的基建、医用设备的采购等项目。我国二级、三级公立医院的医用设备资产占医院固定资产总值的30%—50%,其中的大型医用设备价格高,是医用设备资产的主要部分,但一直以来对其的绩效审计却是薄弱环节。大型医用设备的采购金额大,后续维修费用及耗材的采购风险无法控制,通过绩效审计加强对大型医用设备的管理和控制风险可作为现代公共卫生事业中医院管理的抓手。绩效审计能提供更完善的设备管理建议,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结果运用于公立医院管理中,可从内控角度降低廉政风险,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增加医院效益,优化资源配置。

一、对当前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

国内研究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绩效评价的文献匮乏,研究主要从医院运营和医院管理进行绩效评价。研究者大多基于某医院的调查,运用数学方法或者统计方法,如本量利分析法、定量定性分析法及静态分析法等,对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和运营绩效等进行审计评价。综合文献,研究者总结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管理问题根源在于大型医用设备服务供给能力与人民群众医疗需求的不平衡,体现于医疗设备效率低下,公共资源配置浪费,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发展等。从审计角度看,对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绩效审计多从合规性方面开展,未建立一套适用于各类医院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合规性审计只体现了对政策评价的效果,未能实现审计的经济性和效益性评价。究其原因,一是对大型医用设备绩效审计的认识不足,重视度不高。二是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完善,未能进行全方位绩效审计评价。三是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不足,导致绩效数据采集缺乏精准性。

二、建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绩效审计评价的核心,直接影响评价结果。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讨论的研究方法,建立适用于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一)研究目标

建立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目标是指标选取涵盖合规性、效益性、社会性,指标的权重更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更加全面考核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的绩效情况,评价体系能以政策执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结果具有可评价性,能够运用于被审计单位不同大型医用设备绩效评价。

(二)评价原则与方法选择

以实际情况为基础,遵循以下原则:目标导向与客观性相结合原则、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原则、适用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可比性与公平性相结合原则。

选择主观赋权法中的层次分析法结合文献统计,整理并归纳可用于评价体系建立的指标群。根据34位公立医院医学装备和审计专家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获得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三)评价指标的选取

通过文献研究,对2009—2019年国内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绩效审计、绩效评价、评价体系建立等研究现状进行整理,然后对统计的评价指标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可比性的原则,组织专家会议讨论。因文献对评价指标定义的级别不同,此次研究将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进行合并归纳整理,所有指标汇总成指标群,共得出评价指标170个。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的目标,结合指标的可得性、可测量等原则,将同一概念不同表述的指标进行合并,经专家讨论,选出66个评价指标。其中,文献支持率最高的指标为“设备年使用率”,为10.3%;文献支持率最低的指标为“设置费”,仅在文献中出现一次,为0.5%。文献支持率大于3%、出现次数大于6次的指标,共有7个,见表1。

根据文献支持率大于3%的指标,邀请公立医院财务、医疗设备管理、审计等专家进行讨论,讨论结合公立医院绩效审计的目标,增加适用于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绩效审计且重要性较强的指标。经征询专家意见,汇总得出适用于大型医用设备绩效审计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2。

(四)指标权重的计算

指标权重的构建在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绩效审计中十分重要,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及专家问卷调查法,请A市12家共34名市属公立医院的财务、审计专家填写问卷进行打分,其中本科学历以上的专家占比88.24%,工作年限5年以上的占比55.89%。根據萨蒂(T.L.Saaty)提出的1-9标度法,对选取的指标进行权重构建。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得出各二级指标对目标层(A)的权重,见表3。

(五)计算评分

汇总评价分值=

其中:i、j表示各个评价指标,X表示定量指标(C3—C12)分值、Y表示定性指标(C1、C2)分值;Ri表示定量指标在所有指标中的权重,Rj表示定性指标在所有指标中的权重。

三、推进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一)因地制宜地制定绩效评价准则

国家层面有关部门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公共卫生部门开展绩效审计的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适用于不同级别、不同地区的医院绩效审计准则。结合当下公共卫生事业改革的方向,制定和完善评价标准。不同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部门更应依据国家政策制定适用于当地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权重应充分考虑地域的差异性和人员结构的差异性,使大型医用设备绩效审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改进绩效审计方法

在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绩效审计中,应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信息系统建设的水平,综合考虑采取适用于该单位的绩效审计方法,如抽样技术、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风险评估法等开展绩效评价,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绩效审计方法,将平衡计分卡原理、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方法运用到审计中。利用大数据管理,进行实时分析数据并收集审计线索,实现从现场手工绩效审计到数字化绩效评价的升级,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水平决定了审计质量和效率,信息化水平越高,大型医用设备绩效审计的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越具有保障,越能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加强信息化建设,为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绩效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可解决目前绩效审计存在的困难。规范管理信息系统,是公立医院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运营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邮政编码:510180,电子邮箱:515635320@qq.com)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平,修永新,郭娟娟,等.基于投资决策视角的大型医疗设备绩效指标研究:以核磁共振设备为例[J].中国医院, 2017(6):75-77

[2]邱东魁.基于医疗大数据的大型医疗设备绩效考核的可行性探讨[J].智慧健康, 2018(19):36-37

[3]孙艺梅,褚晓萍,陈莉,等.财政资金购置医疗设备绩效目标管理研究[J].交通医学, 2013(6):726-728

[4]杨林,戴剑峰,陆阳,等.医疗设备维护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J].中华医院管理, 2018(5):381-385

作者:彭栎颖

第4篇:大型医院基建工程工程内部审计办法

*****医院基建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基建维修工程项目的审计监督,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根据国家和省卫计委《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省级医疗卫生单位基本建设管理规定》等,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基建维修工程项目,是指医院新建、扩建、改建、装饰装潢、零星维修、技改工程等项目。

第三条 基建维修工程项目在合同签订、开工前进行概(预)算审计。对于施工变更预算项目(或增加项目),有关科室应开具变更通知单(或联系单)并签名盖章,其中合计金额 500 元以上均送审计室复核,5 万元以上需报送分管院长审批,院长办公会同意方可进入决算;对于一次性承包的各单位工程合同,签订合同前,必须先经审计室审计后方可办理工程竣工结算手续。

第四条 8000 元以上基建维修工程项目均实行竣工必审制度,经审计后方可办理工程竣工结算手续。8000 元以下项目各科室根据需要送审计室审计。

第五条 基建维修工程项目,单项造价 8 万元以上的,经审计室审核,委托由医院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的中介机构审计;8 万元以下的零星维修工程,由审计室审计(特殊工程仍送中介机构审计);省重点工程项目按要求报省审计厅或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计。

第六条 基建维修工程项目开工前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基建维修工程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审批手续是否完备。

(二)投资计划、资金来源是否落实。

(三)基建规模和设计标准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是否相符。

(四)工程招标、承包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手续是否完备、合法,所订合同或协议书中的责权利、质量、工期、取费、奖罚、保修等内容是否全面、合规。

(五)与设计单位签订的合同是否合法合规,收费是否合理。 第七条 基建维修工程项目概(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前期费用支出是否真实、合规。

(二)调整概算是否符合规定的编制办法,是否经过审批;设计变更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定,手续是否齐全。

(三)隐蔽工程是否按相关标准进行验收,验收过程有关人员是否及时到位。

(四)工程项目设备和材料等物资是否按设计要求采购,采购过程是否按国家或医院的有关规定进行;设备和材料等物资的验收、保管、使用与维护是否有效。

第八条 基建维修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竣工决算报表及说明书是否真实、全面、合法。

(二)工程量是否真实,套项及价格是否合理,计取各项费用及执行文件、选用定额版本是否准确、合规。

(三)竣工决算的编制依据是否符合规定,资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各项清理工作是否全面、彻底。

(四)建设项目概(预)算最终执行情况如何。

(五)项目结余资金、库存物资存量、往来款项等是否真实、合法,有无转移、挪用和债权债务清理不及时等问题。

第九条 基建维修工程项目决算审计程序:

(一)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施工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编制竣工决算书,加盖单位公章后报医院主管科室。

(二)主管科室验收送审资料,确认送审资料的真实,完整后填写送审资料表,经分管审计院长(书记)审批后送审计室审计。

(三)审计室收到送审资料后,按第五条规定办理,即对属于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的项目按要求报送省审计厅,其他项目审计室自审或送由医院通过招标确定的中介机构审计。

第十条 决算审计时需报送的资料包括:

(一)工程竣工图、施工图

(二)工程决算书、预算书、工程量计算底稿

(三)施工合同、补充协议

(四)招投标资料:包括招标文件、投标书、询标记录、投标答疑、图纸会审纪要等

(五)设计变更签证单(附设计变更图)、施工联系单

(六)开工报告、竣工报告及工程质量评定资料

(七)地质勘探报告、打桩记录

(八)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九)施工用水用电情况

(十)其它有关造价结算的资料。 第十一条 基建维修工程项目审计纪律:

1、工程变更联系单在审计时原则上不得补签。

2、审计部门应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组织实施审计,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遵守职业道德,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对不作为及乱作为等行为,要追究相应的工作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职能部门和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不得无故拒绝、拖延、阻碍审计工作。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医院审计室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 ……年 ……月……日起执行。

第5篇:医院内部审计制度

麻栗坡县人民医院内部审计制度

为了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收支管理,促进医院各项工作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医院实行内部审计制度,以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维护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审计工作由医院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负责,在院长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本院经济部门业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对院长负责并报告工作。

三、医院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接受上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并协助上级审计机关对医院审计。

四、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对审计范围内的下列专项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一)医院财务计划或者预算的执行和决算。

(二)与医院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

(四)医院财产、物资的管理情况。

(五)专项资金的提取、使用。

(六)国家财经政策、计划、规章制度、法令的执行情况。

(七)审计内部有关管理制度的落实及其他审计事项。

(八)医院院长交办或审计机关委托的其他审计事项。

五、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对本院与外单位合作项目的投入资金、财产的使用及其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六、医院其他科室应全力配合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的工作,根据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被审计科室应按时向审计机构报送有关的计划、预决算、报表和文件资料等。

七、医院内部审计的主要职权:

(一)检查凭证、账表、决算、资金和财产,查阅有关文件资料。

(二)参加有关的会议。

(三)对审计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并索取证明材料。

(四)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财经法纪,严重损失浪费行为,做出临时的制止决定。

(五)对阻挠、破坏审计工作以及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经院长批准,可以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六)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以及纠正、处理违反财经法纪行为的意见。

(七)对严重违反财经法纪和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人员,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

(八)对审计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向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机关反映。

九、院长可以在管理权限范围内授予院内审计机构经济处理、处罚的权限。

十、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程序:

(一)根据上级部署和医院的具体情况拟订审计项目计划,报经院长批准后实施。

(二)实施审计时,应当事前通知被审计相关科室,有关科室应配合审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3 (三)实施审计,应取得审计证据,编制底稿,由相关科室负责人签字确认。

(四)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可随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改进意见。审计终结,提出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部门的意见后,报送院长,经批准的审计结论和决定,被审计部门必须执行。

(五)被审计的相关科室对审计结论和决定如有异议,可在收到审计报告之日十个工作日内提出反馈意见,送交医院审计组,也可以直接向院长提出申诉。

(六)医院内部审计小组应定期向院长提交工作报告。 (七)医院内部审计小组应督促被审计的相关科室在规定的期限内落实审计意见,并书面报告执行结果。

十一、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对办理的审计事项,必须建立审计档案,按照规定管理。

十二、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有较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和审计工作经验,有较高的会计理论水平,熟悉有关政策、法令和制度。

十三、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的规定任免,并应事前征求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

按照国家规定,评定医院内部审计机构人员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聘任内部审计人员。

十四、医院内部审计机构要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泄露秘密,玩忽职守。

十五、医院内部审计机构人员行使职权,受国家法律保护,医院任何部门及个人不得打击报复。

十六、对违反本规定的部门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经济处罚或者提请有关部门处理。

二0一二年十月十二日

第6篇:医院内部审计制度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为加强医院内部审计监督,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单位合法权益,改善经营管理,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二)医院内部审计是对医院财务收支及其他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依法实施内部监督的活动。医院特配备兼职内部审计人员,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对医院内部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审计。

(三)医院审计人员在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依法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医院法人代表负责,并报告工作。业务上接受上级审计机关的指导和监督。

(四)审计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和审计纪律,依法审计,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

(五)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或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实施回避制度。

(六)审计人员对本院下列事项进行审计:

1、财务计划及预算的执行和决算;

2、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

3、建设项目、修缮工程的预(概)算、决算;

1

4、资产购置、使用和管理;

5、经济效益评价和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

6、经济合同的签订和执行:

7、国家财经法规和医院财经规章制度的执行;

8、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

9、院领导、上级审计部门交办的审计事项。

(七)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权限:

1、根据内部审计需要,要求有关单位或部门按时报送计划、预算、决算、报表和有关文件、资料等;

2、审核凭证、帐表、决算,检查资金和财产,现场勘测实物。

3、参加与经济事项有关的会议,参与经济合同的签订;

4、对审计涉及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并索取有关文件,资料等证明材料;

5、对严重违反财经法纪,严重损失浪费的行为,作出临时制止决定;

6、对阻挠、妨碍审计工作以及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可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7、提出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和纠正、处理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的意见;

8、对审计工作的重大事项,按照有关规定向上级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机关反映;

2

(九)审计人员工作的主要程序:

1、根据上级要求和医院的具体情况,拟定审计项目计划并予以实施。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审计时间安排、审计项目安排,审计对象、范围.重点、计划时间、审计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审计人员的配备、分工和职责等有关事项;

2、调查了解被审计部门的有关情况,编写审计方案,根据审计方案向被审计部门发出审计通知书,在实施审计前三天,送达被审计部门;

3、审计人员在所负责的项目范围内进行有关检查、取证、分析、评价,填写审计工作底稿,审查核对发现的一般问题,可以随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意见或建议。如发现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医院负责人汇报。

(十)一个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人员应将全部审计资料:包括审计项目计划、审计通知书,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各种审计证据、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等文件进行分类归档,建立审计工作档案,按规定管理。

3

第7篇: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为了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根据审计部门《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内部审计制度,以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维护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审计工作由医院经济管理小组负责,在院长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本院经济部门业务收支及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对院长负责并报告工作。

三、医院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接受上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并协助上级审计机关对医院进行审计。

四、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对审计范围内的下列事项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一)医院财务计划或者预算的执行和决算;

(二)与医院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情况;

(四)医院财产、物资的管理情况;

(五)专项资金的提取、使用;

(六)国家财经政策、计划、规章制度、法令的执行情况;

(七)医院院长交办或审计机关委托的其他审计事项。

五、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对本院与外单位合作项目的投入资金、财产的使用及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六、医院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医院的规定,对有关经济活动实行审签制度。

七、根据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被审计部门应按时向审计机构报送有关的计划、预决算、报表和文件资料等。

八、医院内部审计的主要职权是:

(一)检查凭证、账表、决算、资金和财产,查阅有关文件资料。

(二)参加有关会议。

(三)对审计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并索取证明材料。

(四)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财经法纪,严重损失浪费行为,做出临时的制止决定。

(五)对阻挠、破坏审计工作以及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经院长批准,可以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六)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以及纠正、处理违反财经法纪行为的意见。

(七)对严重违反财经法纪和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人员,

2 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

(八)对审计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向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机关反映。

九、院长可以在管理权限范围内授予院内审计机构经济处理、处罚的权限。

十、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程序是:

(一)根据上级部署和医院的具体情况拟订审计项目计划、报经院长批准后实施。

(二)实施审计时,应当事前通知被审计部门。

(三)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可随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改进意见,审计终结,提出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部门的意见后,报送院长,经批准的审计结论和决定,被审计的部门必须执行。

(四)被审计部门对审计结论和决定如有异议,可以向院长提出申诉。

十一、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对办理的审计事项,必须建立审计档案,按照规定管理。

十二、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有较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和审计工作经验,有较高的会计理论水平,熟悉有关政策、法令和制度。

3 十

三、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的规定任免,并应事前征求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

按照国家规定,评定医院内部审计机构人员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聘任内部审计人员。

十四、医院内部审计机构要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泄露秘密,玩忽职守。

十五、医院内部审计机构人员行使职权,受国家法律保护,医院任何部门及个人不得打击报复。

十六、对违反本规定的部门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经济处罚或提请有关部门处理。

第8篇:某医院内部审计制度一

为了加强医院审计、纪检工作,建立医院重点部门、重点人员的监督制约机制,规范管理,促进医院各项工作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医院成立内部审计、纪检小组,内部审计小组将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药品采购的真实、合法性进行独立监督审核。

二、内部审计的职能和要求

内部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严格遵守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做到独立、客观、公正、保密。

三、内部审计的职责和任务

(一)

拟定医院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二)审计预算的执行和决算;

(三)审计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

(四)审计基本建设投资、修缮工程项目;

(五)审计卫生、科研、教育和各类援助等专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六)开展固定资产购置和使用、药品和医用耗材购销、医疗服务价格执行情况、对外投资、工资分配等专项审计调查工作;

(七)审计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

(八)审计内部有关管理制度的落实及其他审计事项。

四、内部审计程序

(一)拟定审计项目计划;

(二)实施审计前提前三天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科室,有关科室应配合审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三)

实施审计,应取得审计证据,编制底稿,由相关科室负责人签字确认;

(四)对审计事项审计后,编制审计报告并征求意见。被审计的相关科室在收到审计报告之日十个工作日内提出反馈意见,送交医院审计组;

(五)医院内部审计小组应定期向院长提交工作报告;

(六)医院内部审计小组应督促被审计的相关科室在规定的期限内落实审计意见,并书面报告执行结果;

(七)医院内部审计小组对办理的审计事项,应当建立完善的审计档案,并按有关规定保存。

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一个单位或部门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离不开内部审计的监督。如何把握关键,有的放失地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有效地开展内部审计,本文就此谈点认识。

一、以基建审计为突破口,树形象立权威

医院基建内部审计在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就已介入,对工程建设全过程比较了解,因此,能把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结合起来。通过内部审计,对工程从招标到竣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把监督检查和堵塞漏洞融为一体,并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立项决策期间,通过内部审计可以防止决策失误。同时,内部审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建设计划的落实、概预算的执行、经费及物资的管理、工期与质量的控制等实施跟踪审计,可以减少资产流失,避免偷工减料,减少经济纠纷,提高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从而促使医院全面加强基建管理。基建内部审计的开展可严肃财经法纪、完善财务制度、增加基建投资这一热点问题的透明度,扩大内部审计的影响,树立内审形象。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为医院党委作出合理决策提供正确依据,避免或减少基建经济活动中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二、发挥对物资采购合同的内审监督作用

(一)扩大合同的审计范围

审计时应进一步扩大审计的深度与力度,要求有关采购科室按时将合同和发票送审,防止出现逃避审计的现象。监督有关采购科室的合同执行情况,杜绝供应商超合同供应、擅自扩大业务量的现象。另外,对于合同的真实性,合同条款的严密性、合规性、合法性方面以及供货方的履约能力等,都要加大审计力度。通常是在审计合同价格之前,就对合同的条款予以审查,如发现合同有缺损、合同遗漏必要条款和不利条款的情况,就及时指出并要求有关采购科室予以补正。尤其是对

大金额采购合同,内部审计更是严格监督,确保医院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二)遵循合同审计程序

审计时对无问题的合同和发票在2个审计日内必须予以审结,并严格按规章办事,执行送审合同登记、审结签收制度,做到审计工作无遗漏。对于不符合送审条件的合同及发票,及时对有关采购科室予以说明,并要求有关采购科室补办手续后再送审。

(三)坚持合同审计的原则

认真执行“货比三家、比质比价”的采购原则,因为物资采购合同审计的重点就是价格审计。因此,格按规定进行价格审计。在合同价格审计中,注重对价格信息的收集。首先每个审计人员都要建立审计台账,按月进行整理归档,并对其所管辖范围内的材料及产品价格进行追踪管理;第二,做好市场调查。因为许多价格及其他方面的信息需要亲自去市场上调查才能掌握;第三,通过订阅有关价格杂志和在药品物资信息网上了解产品价格的变动情况,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样就避免了在价格不明的情况下物资采购中的“暗箱操作”,防止人为抬高物资采购价格,损害医院的经济利益;第四,做好质量跟踪工作。通过对购进物资质量的跟踪调查,利用掌握的质量信息来指导下一次的比价过程,以便使所定价格更合理、更准确。当发现合同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或成本核算价格时,并不直接与供应商进行协调,而是向有关采购科室负责签订该合同的负责人提出审计意见,由负责人去了解或核算价格,然后督促负责人重新签订合同的方式,或者以直接出具审计意见书的方式确定合同价格。

三、加强资产购置的审计

对医院大型器械、设备的购置,内部审计必须实施定期的审计制度。对设备购置计划、资金使用计划的审计做到审前审核、事中控制,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把设备购置的风险降到最低。明确规定审计参加院长组织的购置论证及招标的会议。购买时不仅要审核购置合同是否完整、手续是否合法齐全、金额与凭证是否相符,同时还要审核这项设备的可行性分析。器械设备开箱验收调试时审计部门都必须参加,一方面检查设备是否达到合同要求;另一方面对一些随机赠送的家用电器进行登记入账,妥善保管,责任落实到人,避免资产流失。购置后还要对使用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发现效益不好或闲置不用的,配合相关处室找出解决办法。这样纵深层次、全方位开展内审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医院潜在的风险,向管理者适时准确地提出建议,发挥审计监督的整体功能

四、充分发挥医院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审计人员首先应根据医院经营特点和会计核算过程的关键控制点以及单位或部门应当遵循的有关规定,判断本单位内控制度的内容是否齐全,方法是否可行,单位是否在这些方面建立了监督管理制度,重大审查其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完善性;其次,应对单位已有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审查其是否符合行业规定,是否使用于实际情况,是否得到贯彻执行,从而达到监督的目的。其监督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内部审计可以规范医院不正当的经营行为

医院服务范围要受国家法律的约束,其专业性问题一般由相关部门和职能部门来把关;而政策性、法规应严性问题必须由内部审计把关。如果医院经营范围不规范,纯粹以营利为目的,无视国家法律,有违法经营行为,内部审计有责任指出并制止。

(二)内部审计可以预防医院投资决策的失误

投资决策是医院重大的经济活动,医院的发展,硬件建设很重要,在大型设备的购置、基础建设投资方面,内部审计必不可少。有关采购部门,基建部门应及时将相关计划书交审计人员审阅,审计人员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计划书及时出具审计意见。在如何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建设资金、创造最佳效益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就医院经济合同而言,合同类型复杂,涉及知识面广。为了医院的利益不受损害,内部审计应根据对方资质及有关证件,依据法规及市场行情资料先行认证,在此基础上进行投资预测,提出建设性意见,防范医院投资决策所造成的失误,把好医院经济决策第一关。

(三)内部审计有利于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医院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成本核算体系,需要强化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医院业务收入额、业务支出额、业务收支结余额等经济指标和业务量指标的实际情况,剖析了解经济效益高低的原因,为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内部审计达到为医院领导提供可靠、真实、准确的经济活动监督信息,为领导决策服务。内部审计的作用是随着内部审计的内容、范围、职能的发展而逐渐扩大的。因此,只有科学掌握医院内部审计的内容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

内部审计制度【工作制度汇编】

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医院财务的基础是资金和资金运动,其实质是在资金运动过程中所体现的以医院为主体的财务关系,医院财务活动的对象是资金,资金的筹集、使用、回收、分配。

医院审核办对医院财务活动实施监督和内部审计,它是以《会计法》为依据,在确保财务制度严肃性的前提下,监管医院的财务活动以及医院执行财经政策情况,其目的是规范医院的财务行为,防上收入流失,引导医院正确理财。

一、医院内审工作的主要内容:

1、审核医院财务管理方法、任务和目标,以及所遵循

的行业财务制度。

2、审核不相容职务岗位是否相互分离。

3、审核授权批准控制执行情况。

4、审核预算控制执行情况。

5、审核财产保全控制执行情况。

6、审核风险控制执行情况

7、审核内部报告制度执行情况

8、审核电子信息技术控制执行情况

9、审核利润分配顺序、比例以及利润的管理

二、确保医院内审制度在医院的有效实施,保证单位经营管理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三、专职审计人员每季度会同兼职审计人员做好专题审计和专项审计工作,并做好审计记录对审计中查到的问题做好反馈工作。对问题的整改要做好追踪调查及时向院长办公会议做出汇报。

毒、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一、毒、麻、精神药品及毒性中药的品种范围应根据《中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国家药政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二、临床科室储备的毒、麻、精神药品,仅限该科室常用和急救用的品种,并建卡建册,实行“四专“:即专人保管、专柜加锁、专用处方、专册登记管理。每班交接,交接班时帐物相符。用后凭处方、安瓿和登记本向药房领取。剩余药液须经两人查看弃去,共同签名。

三、毒、麻、精神药品用量必须严格按处方限量执行。

四、外出执行临时任务,确需携带毒、麻、精神药品时,需经医务处同意,可预领一定基数,严格掌握使用管理,并填写登记清楚。完成任务后,凭处方、安瓿报销。

五、此类药品标签有明显标记,在标签显著位置上分别注明“毒“或“麻“的字样,定期检查以防失效、过期。

第9篇:医院财务方面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为加强医院内部的审计工作,根据审计部门《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实行内部审计制度,以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维护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审计工作由医院经济管理小组负责,在院长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本院经济部门业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对院长负责并报告工作。

三、医院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接受上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并协助上级审计机关对医院审计。

四、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对审计范围内的下列专项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一)医院财务计划或者预算的执行和决算。

(二)与医院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

(四)医院财产、物资的管理情况。

(五)专项资金的提取、使用。

(六)国家财经政策、计划、规章制度、法令的执行情况。

(七)医院院长交办或审计机关委托的其他审计事项。

五、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对本院与外单位合作项目的投入资金、财产的使用及其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六、医院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医院的规定,对有关经济活动实行审签制度。

七、根据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被审计部门应按时向审计机构报送有关的计划、预决算、报表和文件资料等。

八、医院内部审计的主要职权是:

(一)检查凭证、账表、决算、资金和财产,查阅有关文件资料。

(二)参加有关的会议。

(三)对审计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并索取证明材料。

(四)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财经法纪,严重损失浪费行为,做出临时的制止决定。

(五)对阻挠、破坏审计工作以及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经院长批准,可以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六)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以及纠正、处理违反财经法纪行为的意见。

(七)对严重违反财经法纪和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人员,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

(八)对审计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向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机关反映。

九、院长可以在管理权限范围内授予院内审计机构经济处理、处罚的权限。

十、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程序是:

(一)根据上级部署和医院的具体情况拟订审计项目计划,报经院长批准后实施。

(二)实施审计时,应当事前通知被审计部门。

(三)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可随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改进意见。审计终结,提出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部门的意见后,报送院长,经批准的审计结论和决定,被审计部门必须执行。

(四)被审计部门对审计结论和决定如有异议,可以向院长提出申诉。

十一、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对办理的审计事项,必须建立审计档案,按照规定管理。

十二、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有较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和审计工作经验,有较高的会计理论水平,熟悉有关政策、法令和制度。

十三、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的规定任免,并应事前征求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

按照国家规定,评定医院内部审计机构人员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聘任内部审计人员。

十四、医院内部审计机构要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泄露秘密,玩忽职守。

十五、医院内部审计机构人员行使职权,受国家法律保护,医院任何部门及个人不得打击报复。

十六、对违反本规定的部门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经济处罚或者提请有关部门处理。

上一篇:高一政治生活复习题下一篇:居家养老建设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