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生活复习题

2022-1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一政治生活复习题

高一《思想政治》(下册)主干知识复习指要

一、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

(1)国民收入的分配

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值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余下的净产值,含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应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都有所增长,并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2)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收入是财政分配的一个方面,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占有的那部分国民收入,包括税、利、债、费四种形式。财政支出作为财政分配的另一个方面,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的过程。国家预算支出的财政资金就是财政支出。

(3)财政的巨大作用

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巩固国家政权提供物质保证。努力发展经济,完善分配政策,大力增加财政收入是财政作用发挥充分的关键。

2.税收与纳税人

(1)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2)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其主要作用表现在: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消费税,可以合理调节消费行为,抑制超前消费,间接引导投资流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体健康。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增加财政收入都有意义。

将于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税率都是25%,以利于内外资企业处于平等竞争地位。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新型税收性质,注定了依法纳税应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要坚决反对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每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纳税人”意识,不但要自觉依法纳税,还要珍惜纳税人的权利,关注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

二、银行和储蓄者

1.我国的银行

(1)银行的产生

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银行起信用中介作用。

(2)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三类。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我国银行金融机构的领导力量,其职能有: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经理国库;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费用。

我国有三家政策性银行,即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其任务是确保国家大型基本建设(一是国家重点项目,二是农业基本建设)和大宗进出口贸易顺利完成,其目的是建立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3)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结算。

结算形式有现金结算和非现金结算。结算信用工具有同城转账支票、外埠转账汇票和信用卡。其中,信用卡集存款、贷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

银行对经济发展有巨大作用:首先,银行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其次,银行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信息,为企业和国家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再次,银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管,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2.公民的储蓄

(1)存款储蓄及其作用

存款储蓄是指公民个人将合法拥有的、暂时不用的货币存入银行或信用合作社等信用机构,当存款到期或客户随时兑付时,由信用机构保证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的一种信用行为。我国对公民的存款储蓄,实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公民适量的存款储蓄,可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可调节市场货币流通;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债券与商业保险

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证据,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按发行主体不同,可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

商业保险一般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商业保险能把分散的社会资金集中起来,补偿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为企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提供重要保障。

三、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1.商品服务市场

(1)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

商品服务市场是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服务市场构成的。

消费品市场是提供最后的、直接的生活消费品的市场。该市场上的购买者易受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的影响。生产资料市场是提供生产资料以满足生产需要的市场。该市场上的购买者以各类企业为主,多进行大宗购买和固定购买。服务市场上交易的商品是无形的服务性活动,其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商品服务市场是基础市场,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前提,是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的载体。

(2)市场交易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守市场交易原则,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是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

市场交易原则主要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其中,自愿是基本原则;公平是衡量市场交易活动是否有序、规范的试金石;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就是让市场主体都能严格按照市场交易的原则去从事经济活动,使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一般特征得以充分展现,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协调稳定快速发展。

2.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家庭消费的内容

家庭消费又称居民消费或生活消费,按消费内容,可分为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按照消费目的,又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居民的消费水平,从根本上说,是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当然,也受家庭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家庭供养人口数量的影响。其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居民收入。

为缩小城乡差距,体现社会公平,贯彻科学发展观,共享、共建和谐社会,国家正在加大对“三农”的财政补贴支持力度,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最终目的就是增加农民的家庭收入,进而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

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第一,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第二,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第三,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第四,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3)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的权利行使得越充分,生产经营者对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供应就越能符合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社会经济资源就越能优化配置,商品服务市场的运行就越规范和有秩序。因此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尤为重要。

消费者权利主要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

公民作为消费者,在消费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还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寻求保护的合法途径有: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诉,请求解决;提请仲裁机关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1.当代世界市场

(1)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市场是国内市场在范围上的延伸,它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国际分工的发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当代世界市场呈现出了新特点: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商品结构复杂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化。

(2)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特别需要能够处理世界经济事务、协调世界经济关系的具有权威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其中,最主要的有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实施的最重要的原则是非歧视原则。其目标是各成员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他贸易障碍和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促进各成员的经济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为协调国际货币关系而建立的,目的在于向会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协助解决其国内经济困难,以平衡国际收支的逆差,促进国际间的货币合作,维持国际经济的稳定。

世界银行是协调对发展中国家长期贷款和投资的国际金融组织,以促进会员国资源的开发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长期均衡增长。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开放性和竞争性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有利于解决建设中遇到的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和资源短缺等这些突出难题。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中俄互设国家年正是我们积极姿态的生动写照。

2.我国的对外贸易

(1)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别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构成。其中出口是基础,发展对外贸易,首先要努力扩大出口,为进口提供外汇保证。当然,适当增加进口,也会带动出口商品生产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

(2)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

在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主要有对等贸易、展卖、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等。补偿贸易,既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一种利用外资的形式。

发展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吸收和引进世界先进科技成果,增强本国经济实力;促进国内企业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国际化水平。

(3)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为了更好地贯彻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独立和政治独立,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的原则。要认识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还要防止进口失控,做到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相辅相成。

(责任编辑:徐静)

作者:蒋五仓

第2篇:基于高一学生政治学习状况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法研究

摘 要:政治教育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让其适应我国的社会发展,从而提升学习效果。高一的政治与初中的政治有着很多的不同,现阶段很多高一学生对政治的学习都不理想。因此,需要加强对高一政治教学的重视,让学生掌握政治学习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高中政治知识。对高一学生的政治教学进行了相关研究,希望能为高一政治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高一政治学习;教学方法;研究分析

初中的政治教学重点在于学生的思想素质建设,让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心理素质、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属于基础的政治学习。但是,高中的政治教学与初中的政治教学有着很多的不同,这也是导致高一学生政治学习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一、高一政治教育的特点

高一政治中主要以邓小平理论建设为主,从经济、社会、哲学的角度阐述了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相关常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社会,分析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形成社会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成为具有良好政治素养的公民。

高一政治的考试方式与初中也有很大的不同,高一的政治采取闭卷考试,学生在考试中需要借助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来进行,对基础知识和时事政治内容等都要牢记,如果平时的学习不扎实,则难以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高中的教育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问题分析能力,因此学生不仅仅要记忆课程内容,还要对其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创新解决问题的方式。高一的政治教学需要学生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综合地分析政治问题,提升思想觉悟,使自身的知识、认知和思想觉悟等都得到快速的发展。

二、高一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效率低的原因分析

首先,高一的学生难以转变自己的学习角色,在进行高一政治学习时还是按照初中学习的方法,认为政治的学习不重要,因此没有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在学习中过于被动,依赖教师的教学,自我学习能力比较差,对于高中教学的方法也不适应,使得学习效率低下。其次,教师的教学问题,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仅是进行教材内容的传授,没有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过于模式化,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学习没有太多的兴趣,这也影响了高一学生的政治课程学习。

三、高一政治教学效率的提升措施

1.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固定的教学模式,实行素质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中有足够的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在学生思考中进行引导和帮助,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教师还要采用温和的态度进行教学,保持与学生的平等关系,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政治学习往往很枯燥,教师要采用幽默的语言进行讲授,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积极。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和记忆能力是学习中的重点,任何课程的学习都需要通过不断的记忆才能领悟到其中的深刻含义。在政治的学习中,学生的记忆思维尤为重要,教师要有条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且提出相关的问题,在教学中用于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且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鼓励学生不断进行创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政治的学习不要局限于课本教学,要让学生多关注时事,多探讨实事,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并且在思考和探索中掌握科学的思考问题方法,为学生其他课程的良好学习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借助图书、网络等来寻找答案。在教学中,可以进行课外活动,由教师确定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资料,全方位地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能够提升政治学习的效率,还能提升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一的政治学习是政治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学生要转变自己的学习意识,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教师要积极地指导学生,并且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动手学习的能力,提升其思想政治觉悟,从而让政治的学习效率更好。政治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高一政治的学习效果更加理想。

参考文献:

[1]陈晓庚.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

[2]符新玲.从高一学生政治学习状况看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方法的探索[J].快乐阅读,2011(18).

?誗编辑 杨兆东

作者:梅海瀛

第3篇:高一《思想政治学科》要抓住一条主线

摘要:高一《思想政治》主要是介紹经济方面的常识。经济,在经济学上是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在以生产劳动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实践中产生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高一《思想政治》要抓住生产力这条主线。

作者:张蕾

第4篇:高一政治生活复习题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怎样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意义是怎样的?

3.民主监督:(1)民主监督的意义有哪些?

(2)公民怎样进行民主监督?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政府的职能有哪些?

2.政府的总旨、原则是什么?(原则的内容)

3.为什么依法行政?(准备选择题)怎样依法行政?

4.为什么对政府行使权力进行监督?(准备选择题)怎样进行监督?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大:职权,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2)人大制度:特点,内容,意义(准备选择题)

2.中国共产党:

(1)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

(2)怎样坚持党的领导?

3.政党制度:是什么?内容有哪些?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2.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3.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 各个国家怎样应对?

4.我国的对外政策是什么?内容有哪些?

第5篇:高一政治生活期末复习题

长乐三中高一政治《政治生活》综合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铁路火车票价格的调整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价格听证会以来,许多市民纷纷上网发表自己的意见. 回答1—3小题:

1、居民上网发表意见,这属于公民行使

A. 民主选举权B. 民主管理权C. 民主决策权D. 民主监督权

2.市民上网发表对火车票价格调整的看法,这是公民通过以下制度反映自己意见和建议

A.社情民意反映B.专家咨询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D.社会听证

3. 公民依法直接参与决策过程

①有助于决策者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

②有利于促进公众对决策的理解③锻炼了公民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了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④会导致政府机关威信扫地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4.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是

A.政府的官员是否是人民选举产生的B.人民是否完全听从和畏惧政府的管理

C.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认可和服从D.政府是否站在每一个人的利益立场上

5、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草案》。这说明

A、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B、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

C、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D、全国人大行使最高任免权

6、2006年3月的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参加会议的人大代表,通过认真审议,分别对温家宝总理的报告以及其他报告提出了意见,国务院及其他机关认真做了修改。这说明

A、人民代表的权利来自人民B、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C、人民代表充分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D、人民代表享有提案权

7、近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能,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司法不公案件进行个案监督,纠正了一批冤假错案,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赞扬。这说明

A、人大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B、人大可以代替司法机关的职权

C、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D、我国司法机关受人大监督,对人民负责

8、下列对我国政党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②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组织上独立,法律地位平等

③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

④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0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庆红在加强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中强调:进行以“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的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据此回答9~10题。

9、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A、关键B、本质要求C、核心D、基础

- 1 -

10、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原因在于

①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③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④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1.目前,我国各民主党派的性质是:

A.无产阶级政党B.资产阶级政党C.群众团体D.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2005年10月,新疆各族各界群众隆重集会,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5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使新疆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今天的新疆,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各族人民意气风发、信心百倍地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据此回答第12—14题。

12.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上述材料表明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②我国各民族在事实上是平等的③我国各民族都应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④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加强民族团结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保证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3.党和政府决定修建青藏铁路,重视和帮助西藏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主要目的是

A.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B.实现各民族平等C.加强民族团结D.实现民族融合

14.自1965年以来,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这一事实表明

A.制定地方性自治法规是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重要体现

B.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的重要体现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西藏人民享有高度自治权

15.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于2006年4月13日在杭州开幕,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政协向大会祝贺,浙江省委书记、省长等出席。这表明

A、国际宗教界友好交流是中国政府对外交流重要组成部分

B、中国政府对宗教界开展的国际交流往来活动持支持态度

C、中国政府已经放弃了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D、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受外国宗教界的支配

16.要尊重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支持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道路.这表明

A.我国致力于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C.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D.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17.2005年7月1日,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的联合声明》,强调联合国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制定和执行国际法基本准则的核心。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表明

①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式②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③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行径④两国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的坚定决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我国必须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这是因为 ()

①西方多党制不适合我国国情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不能实行多党制 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能由共产党领导和执政

④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9、 2004年6月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在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上筑起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坚固长城、这就必须做到()

①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②坚决反对一切民族歧视,民族分裂行为

③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高度自治权④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党团结各界的重要渠道。”这表明()

A.人民政协保证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B.人民政协在国家机构中处于重要地位,起重要作用

C.人民政协是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D.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

2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文化权利

C.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D、国家统一和民族地区自治结合起来

22、东南亚国家联盟属于

A、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B、世界性的、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区域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D、区域性的、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是《2004年贸易与发展报告》日前在全球发布,该报告指出,2004年全球经济形势较2003年看好,但发达国家之间和发展中国之间,收入增长分布不均。在撒哈拉以南多数非洲国家,人均收入低迷不前,而拉丁美洲持续增长的基础仍然非常脆弱。据此回答23—24题。

23、上述材料表明

A、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被动地位无法改变B、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C、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D、发达国家加重了对发展中国家的侵略与掠夺

24、目前,南北差距日益拉大,南半球贫困人口日益增多。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南半球广大发展中国家仍未摆脱殖民统治

B、南半球发展中国家经常处于政局不稳的状态

C、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仍然存在D、沉重的债务负担

25、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开幕。北京申奥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① 我国应该抓住机遇,努力增强综合国力② 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③ 通过自身努力和自主创新,和平崛起④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6、(活动设计)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们不仅可以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而且可以积极实行民主监督,为守望公共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请大家根据我们周围存在的一些由于政府部门不作为或者滥用权力带来的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按照下列步骤制定一份监督方案。

(1)确定监督目标:

(2)设计备选方案(要求至少设计三个备选方案):

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

27.《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指出: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要求。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要求?

(2)如何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

28.材料一:2002年12月12日,由于美国政府当月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朝鲜政府决定解除对核计划的冻结,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2003年1月10日,朝鲜政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声明同时强调,朝鲜无意开发核武器,其现阶段的核活动仅限于电力生产这样的和平目的。由此朝鲜核问题再度引起包括中国、韩国、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美国总统布什强调美国决不接受朝鲜所采取的行动,但仍愿意通过对话解决朝鲜问题。

材料二:2005年11月9日开始的朝鲜半岛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于11日结束。对于本阶段会谈,美日代表团给予了积极评价。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确保朝鲜半岛无核化,同时也应解决朝鲜提出来的安全关切,途径只有对话与和谈,唯此才能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1)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正确解决朝鲜的核问题?

(2)我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怎样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的?

长乐三中高一政治《政治生活》综合复习题参考答案

1-5 CABCA6-10 CDCBD11—15 DCAAB16-20 DBADC21-25 CCCCD

26、(1)确定监督目标:家门口小巷里的路灯问题(必须是监督政府行为的)

(2)设计备选方案(要求至少设计三个备选方案):

方案一:找当地人大代表反映情况,请人大代表帮助解决方案二:打市长热线反映情况

方案三:向记者反映情况,请他们到现场采访,然后在报纸上曝光

27、(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和执政,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

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则。

28、(1)①联合国宪章规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禁止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对话是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应当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

(2)①根据朝鲜核问题本身的是非曲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②主张朝鲜半岛实现无核化,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本目标。③提出应解决朝鲜提出来的安全关切,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等基本准则。

第6篇:高一政治生活期末复习题二

2011-2012年第二学期高一政治期末复习题(二)

(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

符合题目要求。)

1.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11年3月5日—14日在北京举行,到会代表2923人,他们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35个选举单位,各方代表均占到一定比例。这说明,我国

A.民主权利具有物质保障

C.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B.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 D.民主权利具有法律保障

2.下列选项属于我国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是

①言论和结社自由

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遵守宪法和法律 C.①③④D.②③④ ③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A.①②③B.①②④

3.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是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方式。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根据以下条件来确定

①社会经济制度

②物质生活条件 ④选民和候选人的意愿 C.①②③D.②③④ ③选民的文化水平A.①②④B.①③④

4.国家发改委启动主题为“共绘蓝图——我为规划建言献策”的活动,请全国人民为编制好“十二五”规划《纲要》出谋划策。社会各界可通过多种渠道建言献策,每一条意见建议都将登记、编号、分类。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

③保障了公民的政治参与

A.①②③④②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④体现了对公民义务的尊重 C.①②④D.③④ B.①②③

5.某市民发现,当地有关行政部门的个别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于是打电话给该部门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该市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是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C.社会听证制度B.舆论监督制度 D.信访举报制度

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下列对基层群众自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②它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③它主要表现为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④它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基层政权组织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7.网络日渐成为公民表达诉求、进行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然而,也存在着某些人滥用网络侵犯隐私权、散布虚假信息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公民应该

①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②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

③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A.①②③

④坚持理性表达、有序参与 C.①③④

D.②③④

B.①②④

8.针对2011年3月16日下午2时开始的食盐抢购风,广东省政府及时发布食盐供应充足的信息,执法部门立即深入一线查处,物价部门启动快速简易处罚程序,迅速平息了这场抢购风波。这表明广东省政府 A.捍卫我国全体公民的利益 C.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

B.坚持依法执政 D.落实高效便民的要求

9.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西部地区城市初步形成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城市医院相衔接的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

系的形成体现了政府在履行

A.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B.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D.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10.2010年10月26日颁布了《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为制定《纲

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广东省政府制定《纲要》做到了

A.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B.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 D.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C.依法行政,行使国家立法权

11.2011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前往国家信访局,与来访群众面对面交流。总理强调,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批评

和监督政府,负责任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的根本原因是 A.有利于改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B.我国政府必须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C.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12.决策机关在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时,要组织专家学者对决策加以论证研究,听取专家的意

见。这是

A.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B.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D.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13.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在下列国家机关中,对行政权力具有外部监督功能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B.各级法制局和司法局 D.国家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

C.国家监察部和地方监察机关

14.下列选项有利于树立我国政府权威的是

①政府和公职人员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②建立廉洁、高效和负责任的政府形象 ③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④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5.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决定,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

后,再审议表决。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讨论和制定法律法规以行使决定权②人大是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执行机关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下列关系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

②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③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的关系A.①②④

B.①③④

17.在促进政府解决物价、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问题上,人大代表应该

A.行使质询权,对政府工作提出反对意见B.行使提案权,依法提出有关问题的议案 C.行使立法权,根据群众需求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D.行使决定权,对有关民生的重大事务做出决策 18.深圳市在对口援疆过程中,充分借助企业力量,引导深圳及外资企业西进喀什,建立“产业飞地”,聚集能量,

形成新的发展合力,促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深圳特色的企业援疆模式。这体现了我国 A.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B.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 D.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以来,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这充分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

性。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 A.让少数民族人民行使自治权C.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B.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D.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20.“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信教者而言的B.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可以自由进行一切宗教活动 C.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D.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二、双向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5题,计分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最符合题

意。未选、错选不得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

2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是与政治生活有直接关系的。下列做法属于参与政治生活实践方式的有

A.参加选举活动

B.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参加共青团的活动 C.平等地制定法律

D.平等地修改法律

C.每年植树节,参加义务植树活动A.平等地享有权利

2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包括

B.平等地履行义务

23.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部署,深入灾

区指导工作,想方设法确保灾区人民的人身安全及生活保障。这种做法表明 A.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B.国务院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D.国家保护公民的一切利益

C.对人民负责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原则

24.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就是要求

A.各级党组织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B.各级司法机关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C.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使行政权力 D.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处理国家行政事务

2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各级人民政府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C.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A.人民代表大会

D.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人民法院

D.人民检察院

27.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

B.人民政府

28.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

A.能够从根本上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别

B.有利于改变“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C.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9.面对西方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指责,我国商务部负责人强调指出,中国将不会屈服于国际压力,人民币汇率改革会

按照中国经济的实际状况进行。我国政府的这一表态表明 A.汇率问题属于国家主权问题,不容他国干涉 B.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C.主权国家可以根据本国实际履行国际义务 D.我国坚定地维护世界和平

30.以下关于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不是联合国的创始国

B.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机构开展的一切活动 C.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D.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做出了贡献

31.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部署,深入灾

区指导工作,想方设法确保灾区人民的人身安全及生活保障。这种做法表明 A.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B.国务院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D.国家保护公民的一切利益

C.对人民负责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原则

32.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决定,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

后,再审议表决。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全国人大讨论和制定法律法规以行使决定权B.人大是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执行机关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D.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 3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B.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C.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D.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34.《食品安全法》从2008年4月开始征集意见,历经4审,2009年3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58票赞成、3票反

对、4票弃权表决通过了《食品安全法》。这体现了

A.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B.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C.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D.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在立法时坚持民主集中制 35.当今世界,民族、宗教问题日益突出,宗教成为影响局部态势和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对我们处理宗教问

题的启示是

A.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力量,要积极引导它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B.宗教与社会主义体系根本对立,只有消极作用

C.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正确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D.逐步取缔宗教信仰

三、非选择题(每道题15分,共2道大题,计分30分。)

36.(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形成的过程图示:

党遵循社会主

义建设规律,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公民通过打电话、发信函、电子邮件、社会公示、听证会等形式为规划建言献策

政府有关部门依据《建议》和民意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得以通过

材料二:2011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来自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和有关报告,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他们共提交提案5678件,立案5300件。会议号召,人民政协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2010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今后五年将更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在“十二五”规划中实现“国富”到“民富”的转变。翻开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报告,民生话题几乎贯穿始终。无论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还是普通百姓的教育、住房、收入分配,随处可以找到涉及民生的话题。

(1)结合材料一,说明“十二五”规划纲要形成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3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5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关注民生,实现民富?(7分)

37.(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博鳌亚洲论坛成立10周年年会于2011年4月15日在海南博鳌开幕。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的主旨演讲中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得开放战略,始终把亚洲放在对外政策的首要位置,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积极发展同亚洲各国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不断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永远做亚洲各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材料中胡锦涛主席的主旨演讲内容中,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的?(5分)

材料二:2011年3月19日,利比亚局势恶化,西方多国部队开始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法国与利比亚是近邻。2007年,萨科齐作为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曾高规格接待来访的利比亚总统卡扎菲。但几年后(法国当地时间2011年4月19日),萨科齐成为第一个下令攻打利比亚的国家领导人。

有人说:“国家间关系变化无规律可循,都是把自己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为维护本国利益可采取一切方式和手段”,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10分)

第7篇:高一政治复习重点提纲

1、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

【注意】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商品与商品经济、货币及其职能、通货膨胀、价值规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注意】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按劳分配、多种分配形式、共同富裕、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及其手段

3、企业和经营者

(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注意】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企业、公司与股份公司、股票、国有大中型

企业与国民经济、企业经济效益、竞争与优胜劣汰、企业经营

者、厂长(经理)负责制

4、产业和劳动者

(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注意】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三大产业、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及其意义、经济结构调整、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社会保障制度

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

(2)税收与纳税人: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注意】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国民收入、积累与消费、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赤字、财政的作用、税收与税种、依法纳税

6、银行和储蓄者

(1)我国的银行:银行的产生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2)公民的储蓄:存款储蓄及其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

【注意】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银行及其职能、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银行业务与作用、利率、储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债券及其种类、商业保险

高一上复习提纲

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

1. 商品的含义(物品,劳动产品,商品三者关系)商品经济的含义,产生的根本原因。P6-P7

2.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商品的价值含义P8

3.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4.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物美价廉)。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价值,因此也就不能成为商品;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是商品。(重视产品质量)

5. 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当时某个生产部门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6. 几个关系:(1)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2)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3)(社会,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7. 商品交换的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的交换,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8. 一般等价物定义P14,货币的定义P15。

9.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银开始和其它商品一样,也不是货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由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金银才成为货币。金银具有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优点(体积小,价值大,易保存,便于携带)。

10. 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具有价值)是观念上的货币。(2)流通手段,(以货币作为媒介交换)是实实在在的货币。(3)贮藏手段,(货币是财富的代表)是实实在在的足值

的货币。(4)支付手段,是现金。(5)世界货币,是黄金白银。

11. 纸币含义P20。(货币和纸币: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故本身有价值;纸币是货币符号,没有价值。货币有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职能,纸币只有流通手段。)

12.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待售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13. 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14. 正确对待货币: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反对拜金主义。

15.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一个较长时间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格相符。

16. 价值规律的作用:(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原因: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启示:树立市场意识。(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启示:树立科技意识。(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启示:树立竞争意识。

第二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 国有经济,亦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还要增强自己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3. 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农村集体经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体制,是以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前提下,承包土地使用权,集体家庭结合经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生活水平。

4. 混合所有制,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

握在谁手里。如果是国家和集体控股,那么就是公有制性质,可以扩大公有资产的控制范围。

5.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式样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等。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6. 我国现阶段几种非公制经济成分:(1)个体经济,生产资料归个人或家庭所有。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一般不剥削他人。(2)私营经济,生产资料私有。以雇佣劳动为基础。(3)外资经济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以及外商独资企业。

7. 我国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地位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鼓励保护。

8.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首先,其次,第三 P42-P44

9. 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10.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

11. 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私营和外企经济),按资本要素(私营企业主利润,利息债券、股票收入),按土地要素(出租),按技术和信息要素,按管理要素。

12.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客观必然性:首先,其次,最后,实践证明。P46

13. 资源,资源配置,优化资源配置 P47

14. 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的。(价值规律调节,通过价格和供求)

15. 广义的市场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形市场(狭义)商品交换的场所。无形市场,买卖或交换的实现过程。市场经济的含义: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16. 市场和市场经济:市场和商品交换同时产生,先于市场经济产生。只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时的经济才是市场经济。

17. 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强调的是资源配置方式,商品经济强调的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18. 市场经济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19.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20. 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21. 国家的宏观调控P54 目标: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2.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是主要手段;法律手段(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律),是重要手段;行政手段(依靠行政措施),是辅助手段。三个手段各有所长,各个特色,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23. 我国市场经济是市场调节为主,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国家宏观调控为辅,是对市场经济缺陷的弥补。

2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可以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

2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第一,第二,第三。P59-P61

第8篇:高一政治提高效率 促进公平复习题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综合探究:讲求效率 维护公平

明确目标

1、 社会是效率、什么是公平?

2、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3、 如何做到讲求效率维护公平 立足基础

一、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______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指______的______和______的增加。

2、广义的公平涉及______、______、______等各个领域,我们这里所学的公平主要是指______公平。

3、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______,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______。

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____,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______。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______、______”的原则。

6、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______,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_____。

7、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反对______,又要防止______;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______;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______和______。

8、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必须正确处理______注重效率与______注重公平的关系。

9、国家在再分配过程中,要提高______的收入水平,调节______,取缔______。

解疑释疑

1、重难点分析

①、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本课所讲的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公平指的是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公平不是绝对的平均。 ②、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二者既对立,又统一。首先,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中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两者是对立的.其次,两者又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感悟经典]

“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意味着在我国(

) ①每一企业都要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

②个人收入分配要引入竞争机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两极分化 ③个人收入分配要贯彻公平原则,但应服从效率的需要,要有利于提高效率 ④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收入不同是正常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法探究:按劳分配是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但是按劳分配只能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所以①项错误。我国的分配制度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收入要有差距,但是要防止两极分化,所以②正确。公平是效率的保障,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所以③正确。在国有企业中由于各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同,收益也不相同,所以,各企业的职工收入不相同是正常的,所以④正确。答案:C。

检测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据此回答1——3题

1、效率优先,实质是(

) A. 发展生产力优先

B.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C. 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

D. 资源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2、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是因为

⑴、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⑵、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相对缺乏

⑶、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⑷、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A. ⑴⑵⑶

B. ⑵⑶

C. ⑴⑶⑷

D. ⑴⑵⑶⑷

3、 兼顾公平,是指(

)

A.社会要消除收入差距

B.实行平均主义,消除差别

C.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D.社会收入能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4、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正确理解是: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困 ②公平是效率的保证,没有公平的效率只能导致贫富分化 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④既要实现“部分先富”,又要最终走向“共富” 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二者既是一对矛盾,又具有一致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据此回答5-6题

5、我们现在来看孔子的话,错误主要在于(

) A、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

B、违背了平等互利原则 C、违背了效率优先原则

D、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

6、今天看来,这一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益的启示是(

) ①、要高度重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

②、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③、要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

④、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关注和帮扶弱势群体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之一,2003年8月1日国务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据此回答7~8题。

7.关注和帮扶弱势群体,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体现了

A.按劳分配原则

B.效率优先原则 C.兼顾公平原则

D.城市美化原则 8.关注和帮扶弱势群体,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必须做到 ①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③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体系

④完善财政分配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9、中共十七大指出: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⑴、应怎样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⑵、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0、辨析题:有人说:“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可以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社会分配公平,但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不可避免形成两极分化。”请你就此观点发表评论。

检测反馈答案

(一)、单选

1、A

2、D

3、C

4、D

5、C

6、C

7、C

8、A

(二)、非选择题

9、答:⑴、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又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公平。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实现权利和利益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⑵.①、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③、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国家要对收入差距进行调节,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10、辨析

答:(1)题中认为“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可以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社会分配公平”是对的,但认为“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错误的。在社会主义社会,调节个人收入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所谓兼顾公平,就是说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意在使分配的结果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所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并不是否定个人能力和效率的差异以及贡献的大小而搞平均主义。相反,我们认为,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就是说,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2)题中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正确的,但认为这样做“不可避免形成两极分化”则是不科学的。新形势下,效率优先原则的提出使得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但我们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反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差距悬殊,鼓励先富帮后富,所以不会形成两极分化,而是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第9篇:高一政治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高一政治备课组

6月11日,已将《政治生活》知识复习提纲发给了学生,教师布置复习范围,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每周复习1个单元,学生自主复习巩固。

6月末将结束新课教学,7月份进入期末复习。

7月2日,教师根据复习提纲对必修二《政治生活》所学的分散的、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变成系统的知识,从而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产生质的飞跃,使学生做到理论知识掌握于心,在考场上才能灵活运动地解决实际问题。复习的内容有: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7月3日将进行主观性试题答题方法指导。具体内容如下:

一、认真审题

(一)审题问:

1.“题问”的构成:“题问”一般由“范围限定”、“题问角度”、“题问落脚点”三部分组成。

2.审“题问”

(1) 审题问的范围限定:题问的范围限定主要是“所用知识范围的限定”,有时还包括其它条件的限定。一般主观性论述题(限制性试题)都有明确指定知识的运用范围,有些试题对所用知识范围不作限定(扩展性或开放性试题)。

(2) 审题问的角度:题问的角度就是指试题要求作答者以什么身份从什么角度来作答。就政治常识而言,经常出现的角度有:国家(含政府、人大等)、政党(主要是中共、民主党派、政协等)、公民(含青年学生)、学者等。

(3) 审题问的落脚点:题问的落脚点就是试题要求作答者回答的中心话题(问题),突出体现答题内容和命题意图。由于试题的“题问”有陈述句和疑问句两种表述方法,当我们难以把握题问的落脚点时,可采用转换句式的方法来加以判断。

3.审“题问”的注意事项:

(1) “题问”从推理方式上分为归纳型和演绎型,它规定了试题答案设计的解题思路,是试题答案设计的主要依据。这关涉到审“题型”问题,下文另述。

(2) 对“题问”的三部分不应作机械的理解,有时某个组成部分没有在表述中明确写出,但一定隐含在表述中,需要注意补出。凡没有限定的即为开放性试题,需要从多方面考虑。

(3) 抓住题问中的关键词,这有助于我们判断题问的落脚点。

(4) 审题问应放在优先的位置上。绝大多数考生总是习惯于先审材料后审题问,这样,审完题问后还必须再审材料,浪费时间。先审题问,在了解了答题方向(落脚点)、角度和范围后,带着问题看材料,会做到有的放矢。 4.审题问的意义:关系到答案是否离题、跑题,答题有没有分数的问题,在审题中具有最重要的意义。

(二)审材料 1.审材料

(1)弄清事实材料共有几层意思,读懂每层大意。有些题目提供的事实材料或引文没有明显标出段落或层次,考生须自己分出层次。

(2)把审事实材料和审题问结合起来从每层材料中概括出隐含的观点。然后组织答案要点,选择合适的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分析论证的客观依据。

(3)在此基础上综合归纳出各个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思想。

2.易出现的问题:(1) 不从材料出发,想当然,找不出材料中心;(2) 不能用理论来论述中心;(3) 层次不清,东拉西扯,使用术语不准确,自创概念和语言。

(三)审题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政治主观性试题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我们根据题问在推理方式上的不同,可以把试题分为理解型和演绎式两大类。其中,理解型有两个特例一个简化的类型,即辨析式、评论式和直问式。

二、其他解题方法举例 1.挖掘命题蕴涵条件

从审题问的范围限定,可以知道,试题总是蕴涵着特定的答题条件。答题可能要求从各个角度,面面俱到;也可能只是要求从某一个方面或角度进行回答。因此,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注意挖掘命题蕴涵的条件,明确命题的条件限制及要求。

2.转换题问表述方式。

面对“题问”,有时我们很难判断命题的意图和答题的落脚点、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转换命题的表述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答题规范

1.根据题型进行答题思路设计。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要求,具体见解题思路。 2.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要求设计答案。

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在命题意图上坚持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点命题,坚持应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突出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一般都是应用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际型试题,要求考生在设计主观性试题答案时,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要求设计答案,就是在把握理论知识要求的基础上,综合应用理论观点,分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提示基本理论和具体实际问题的内在必然联系,把基本理论和实际问题具体的有机的统一起来设计答案。

3.按照规范、清晰、整洁、美观的要求设计答案。具体表现在:(1)恰当使用政治学科术语,语言表达准确、通顺、流畅,文字书写清晰、工整、秀丽。(2)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简练概括段落内容形成要点,要点前面标清序号。

上一篇:领导辅助决策系统下一篇:医院大型设备审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