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200例临床观察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 其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血糖含量过高的一种疾病, 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肥胖、感染等,糖尿病分为1 型和2 型,1 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胰岛素分泌过少, 多见于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则为胰岛素抵抗,多见于成年人,中医上对于糖尿病的病因和机制均不一样, 治疗过程也不一致[1,2]。 为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200 例临床疗效,特选取200 糖尿病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5 月—2015 年6 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00 糖尿病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00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 年WHO制定的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超过7.2 mmol/L。 所有患者均属自愿参与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其中,对照组患者男60 例,女40 例,年龄45~75 岁,平均年龄(52.3±6.1)岁,病程1~12 年,平均病程(5.3±4.2)年;观察组患者男65 例,女35 例,年龄45~76 岁,平均年龄(52.8±6.5)岁,病程1~11 年,平均病程(5.2±3.2)年。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西医进行治疗,使用二甲双胍口服治疗,初始计量为0.25 g/次,2 次/d,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剂量, 最大剂量为2 g,其中,病情特别严重患者或病程超过3 年的患者,另外加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进行治疗,糖尿病中医分为气阴两虚型、阴虚热盛型、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瘀血内阻型、燥热炽盛型等6 种类型。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气阴两虚型:配方为:山药15 g、熟地10 g、泽泻15 g、山茱萸15 g、人参20 g、桂枝15 g、五味子10 g、麦冬10 g、黄芪20 g、天花粉13 g、黄精10 g、茯苓14 g、丹参12 g、丹皮10 g、甘草10 g、川芎10 g。 (2)阴虚热盛型:配方为:地骨皮15 g、生地黄23 g、小川连15 g、山茱萸15 g、冬桑叶12 g、丹皮13 g、五味子10 g、原麦冬15 g、石膏12 g、黄连10 g、沙参10 g、知母12 g、女贞子12 g、玉竹10 g、石斛10 g、柏子仁10 g、牛膝10 g。(3)脾肾阳虚型:配方为:山药10 g、附子25 g、补骨脂10 g、大枣18 g、小核桃20 g、白芍18 g、黑木耳20 g、灸黄芪18 g、黑芝麻20 g、白术18 g、干姜18 g、薏米18 g、党参15 g、杜仲13 g、茯苓15 g、灸甘草15 g、肉桂13 g。 (4)阴阳两虚型:配方为:黄芪20 g、枳壳20 g、人参20 g、甘草10 g、熟地20 g、肉桂15 g、补骨脂18 g、苍术10 g、五味子15 g、丹参13 g、山药18 g、山芋肉15 g。 (5)瘀血内阻型:配方为:红花20 g、红枣20 g、川芎20 g、柴胡20 g、 桃仁20 g、 鲜姜20 g、 当归20 g、 大黄20 g、 黄连18 g、 老葱18 g、 桔梗18 g、 地黄18 g、 黄芪18 g、 麝香17 g、淫羊藿16 g、香附米15 g、甘草12 g。 (6)燥热炽盛型:配方为:麦冬20 g、粳米20 g、生石膏25 g、甘草8 g、地骨皮15 g、天门冬20 g、黄芩10 g。 所有配方均清水煎煮,取汁液200 m L,1 剂/d,连续治疗10 d为1 个疗程,共治疗3 个疗程。

1.3 指标观察

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临床疗效情况。 临床指标:空腹血糖(GLU)、餐后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体重指数(BMI)、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C(HDL-C)、低密度脂蛋白-C(LDL-C)、胰岛素2 h。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 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或明显恢复; (2)有效: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有所恢复;(3)无效: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无变化或恶化[3,4]。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采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前,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LU、FBG、Hb Alc、BMI、CHO、HDL-C、LDL-C、胰岛素2 h等情况改善程度明显要好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慢性疾病,病程非常长,难以治愈,对患者的折磨是长时间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5,6]。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许多,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等都能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有差异。 糖尿病发病机制是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诱发体内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代谢紊乱,引发各类慢性疾病,对器官和组织产生伤害,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有着严重的影响[7]。 糖尿病患者西医治疗多使用降血糖药物进行口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因糖尿病发病机制的影响,疗效不佳。

中医的治疗方法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来进行治疗的方法,没有对糖尿病进行系统性的分型,分型比较混乱,该院通过临床观察,大致把糖尿病分为气阴两虚型、阴虚热盛型、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瘀血内阻型、燥热炽盛型等6 种类型[8]。 针对不同类型,根据患者体内气血的变化和发病机制的情况进行合理选择阻断药物,明确主药和其他药物,选药时必须注意中药之间的相冲性,避免出现“十八反”和“十九畏”现象。 气阴两虚型的的主要症状为下肢乏力,间歇性跛行等,治疗主要为益气通脉和活血化瘀,配方为:山药、熟地、泽泻等。 阴虚热盛型的主要症状为口干多饮,舌红苔少,大便干结等,治疗主要为养阴活血和清热解毒,配方为:地骨皮、生地黄、小川连等。 脾肾阳虚型的症状为夜间盗汗,胸闷气短等,治疗为固本壮阳和健脾补肾,配方为:山药、附子、补骨脂等。 阴阳两虚型的症状为畏寒畏热,腰酸腿软,面色苍白等,治疗主要为补齐阴阳和维持阴阳平衡,配方为:黄芪、枳壳、人参等。 瘀血内阻型的症状为多饮、多食等,治疗主要为化瘀为主,配方为:红花、红枣、川芎等。 燥热炽盛型的主要症状为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小便颜色赤黄等,治疗为以清热为主,配方为:麦冬、粳米、生石膏等。 使用中药进行治疗糖尿病的同时还应观察患者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情况,尽量消除并发症的影响。 中药中地黄和山药能够很好的保护患者的细胞,中医中药不仅能够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治疗,还能改善身体素质,加强身体免疫能力,强身健体,临床上应多考虑使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9,10]。

该研究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LU、FBG、Hb Alc、BMI、CHO、HDL-C、LDL-C、胰岛素2 h等情况改善程度明显要好于对照组患者,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70%。 中医辨证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 各项症状和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要好于西药,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200 例临床疗效更佳, 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降低血糖、胆固醇等的浓度,提高了治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200例临床疗效,为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200例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00糖尿病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并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LU、FBG、Hb Alc、BMI、CHO、HDL-C、LDL-C、胰岛素2 h等情况改善程度明显要好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200例临床疗效更佳,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降低血糖、胆固醇等的浓度,提高了治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糖尿病,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徐庆怀,赵奇煌,谢庆鑫,等.周围神经松解术配合中医辩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22(12):1016-1019.

[2] 高辉,刘怀东,李焕丽.中医玄府辩证治疗非增值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2例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4):641-644.

[3] 王小强,邵桂军,王晓佳,等.中医辩证点穴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胰岛功能作用的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4,22(4):210-214.

[4] 梁海英,饶美兰,侯峰,等.中医辩证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10):688-691.

[5] 吕树泉,张淑芳,苏秀海,等.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辩证治疗及实验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0):1131-1133.

[6] 林兰,庞健丽,魏军平,等.中药复方辩证加减随机对照治疗2型糖尿病200例疗效评价[J].医学研究杂志,2013,42(2):102-107.

[7] 张娜,汪娅莉,刘志成,等.电针联合耳针治疗2型糖尿病203例临床观察[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3,26(18):1558-1561.

[8] 卓冰帆,李卫丽,林晓云,等.中药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0(7):740-743.

[9] 叶卓丁,陈静玲,吴钧俊,等.中医治疗湿热内蕴型2型糖尿病疗效及对生命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6(25):2759-2761.

[10] 张秀媛,刘畅,马万千.马万千主任医师临床辩证论治糖尿病自汗症的疗效探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3(A1):352-353.

上一篇:探究固定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测系统数据质量保障措施下一篇:地下水对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