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缝”中读出语文韵味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 语文课真没味, 说此话者有老师, 更多的是学生。看来, 语文课是否有味这个问题, 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认真研究, 笔者认为, 当今语文课堂存在一是繁琐、“八股”, 曾借一本学生的书, 几乎课本的空白处写满了注释, 二是单调、僵化, 把文章分成若干段落, 然后一段一段地读, 一段一段地讲, 谁也不管谁, 像卖豆腐, 卖完就完成任务。忘记了文章是个整体, 忘记了“欣赏项链”。三是忽略“主体”, 语文教学讲析太多太抽象, 以致学生“读时了了, 掩卷茫然”, 这种现象相当严重。课要上得有“味道”, 就要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 巧妙地运用情感熏陶, 使教学饱含情味, 切忌全盘授予, 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使教学具有韵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语文课堂需透过语言学语言、透过问题提问题、透过文本出深意。

1 透过语言学语言

语文教材是一个丰富的矿藏, 其中的语言或简练准确、或生动形象、或含蓄幽默、或典雅俊逸、或质朴犀利。如果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巧妙抓语言的品味, 就能使教学过程更轻松, 更有趣味,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味是深藏在语言背后, 教师需要从语文教学中学习语言, 体用语言, 体悟语言, 真正咀嚼语文味。在教学曹文轩《孤独之旅》时, 感受出杜小康在经历各种磨练后, 学生找出“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 在嘴里嚼着, 望着异乡的天空……”中的“嚼”字引导学生反复品味, 嚼出的味道是啥味呢, 学生品析到是甜味、辣味、苦味、甜中有苦味……是的, 此时的杜小康沉睡的感官复苏了, 味觉复苏了, 甜中有苦味。嗅觉复苏了, 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触角复苏了, 他把头歪过, 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 他哭了起来, 但并不悲哀。视觉复苏了, 杜小康长这么大, 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通过语言中的“嚼”字,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杜小康面对孤独、战胜孤独中长大了, 坚强了。在教学《羚羊木雕》中, 品读环节, 赏精彩句段, 读出文中人物的个性。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搭”字软硬兼施, 给人一种威慑之感。句中“不!”我哭着喊了起来。“不”字是内心情感的释放, 是紧张后的担心, 害怕后的恐惧, 恐惧后的绝望。

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就应该抓文章中的语言, 他像火种, 点燃学生心底的兴趣之火, 从而使课堂走出“死气”, 充满“生气”和“灵气”。

2 透过问题提问题

课堂中问题教学三境界。最低境界:没来没去。就是学生走进课堂时没带什么问题, 离开时也没带什么问题去, 一身轻松。次高境界:有来没去。就是学生是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的, 经过教师的释疑解惑, 或者经过师生的共同讨论, 问题彻底冰释了, 最后轻松地离开了课堂。最高境界:有来有去。就是说学生是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的, 又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透过问题提问题, 透过现象看本质, 把问题引向深入, 透析问题, 质疑问题。在教学《羚羊木雕》时, 教师抓住“这能全怪我吗?”一是梳理了羚羊风波事件, 二是思考文章所要揭示和表达的人生意义。这到底怪谁呢?学生认为“怪父母, 怪自己, 怪文化”。怪文化, 这就是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学生谈到, 父母无理而理直气壮, 孩子有理而理屈词穷, 孩子对父母, 对师长必须惟命是听, 似乎成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现象。“前喻”文化之所以能在我国延演数千年, 正是旧中国的封闭、落后。合理内容张扬得淋漓尽致, 其落后性、阻滞性被遮掩到了极小值。三是从此句读出了什么情感?表达出我内心的一种痛苦、无奈、伤心、孤单。有学生读出了“可悲中有庆幸”, 可悲的是我屈从了父母, 没有反抗。庆幸的是我觉醒了, 我希望做新时代的年轻人。因此,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 既要肯定, 又要引导多方面地去考虑问题。当学生回答后, 可追问学生, 你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要鼓励学生敢于否定对方的意见, 摆出自己独特的意见, 造成互相争辩的气氛。也可以设置一些创造性议题, 让学求异发散, 进行正向、背向、逆向、纵向、横向、对比等思维活动。要鼓励学生质疑, 大胆提出问题, 教师积极引导解疑。这样通过多方面的求知心理要求, 从而唤起学生猎取新的认识的欲望。

3 透过文本出深意

目前, 总观学生的课堂回答, 其通病是“乱、浅、缺、和”四个字。“乱”就是说话吞吞吐吐, 语无伦次, 缺乏条理;“浅”就是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缺乏深究;“缺”就是只会从问题到答案, 缺少分析过程;“和”就是人云亦云, 随声附和, 缺少主见。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 语文教学讲课应只讲七分, 其余三分由学生自己去补充、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 给课堂教学留一点空白, 给学生留一些思维的空间, 让他们自求其果。在教学《孤独之旅》时, 学生发现文中的句子“蛋!爸!鸭蛋!鸭下蛋了!”很有品味的价值,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 从读中体会鸭下蛋的惊喜之情。这种惊喜之情是怎样表达的呢。学生讨论后得出, 作者通过四个短句, 四个感叹句, 增强了语势。一生发现这不是正常的语序, 正常的语序应是“爸!蛋!鸭蛋!鸭下蛋了!”这一发现犹如石破天惊, 不仅深入品味了语言, 体悟了语言。在教学《杨修之死》时, 从杨修之死中, 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呢。学生畅所欲言, 有学生谈到:是的杨修恃才放旷, 锋芒毕露, 从不设防中我们觉得这种人生活的个性飞鸣, 活的疏放潇洒、活的坦坦荡荡, 活的独步啸群雄。……有学生也学到, 斯人已逝, 作为生者, 以选择敛藏才智, 不使外露, 韬光养晦的人生哲学。这样的读就读出了文章的深意。在教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时, 学生抓住“可怜白发生”为什么用其“可怜”呢。学生讨论后发言摘录如下:生1:因为辛弃疾年老而壮志未酬的悲壮, “白发生”是时间的长, 是一种渴望、期盼、等待。陆游写到“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吗。生2:我不同意辛弃疾已老, 他老的老当益壮, 曾写到“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可怜”一词也正体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生3:“可怜”也正表达了他前面的写到了内容都是梦中事, 此时辛弃疾只能闲居家中,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想了却却未了, 想赢得却未赢的英雄壮志未酬的悲壮。生4:这“可”字饱含了诗人的情感, 是可恨、可悲、可叹、可耻、可惜。可怜遗民泪, 可悲江河破碎, 可恨权贵奸, 可叹壮志未酬……因此, 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深”与“浅”的关系。语文教学的“深”, 指导的深入透彻, 学生思维的深刻全面, 决不是简单地将知识深化, 那种深不在点子上;语文教学的“浅”是指教学过程中条理清晰, 语言通俗, 决不是简单地将知识浅化, 那种浅不利教学。语文教学就要正确理解“深”与“浅”, 就要处理好深与浅的关系, 挖掘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深意, 用浅显的方式表达出来。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 一堂好的语文课就需从“字缝”中读出语文韵味。选好切入口, 抓大放小, 理出一条讲课思路;精心安排问题设计, 注意问题间的逻辑关系, 就能读出语文味。

摘要:当今语文课堂存在一是繁琐、“八股”, 二是单调、僵化, 三是忽略“主体”, 语文教学讲析太多太抽象,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语文课堂需透过语言学语言、透过问题提问题、透过文本出深意。

关键词:字缝,语文味

参考文献

[1] 2012年《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9、10、期

[2] 2012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2、3期

[3] 2012《语文教学之友》5、6期

上一篇:“雾霾天气治理”的法律研究下一篇: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物流企业运营模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