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类课程内容

2022-12-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职机械类课程内容

中职机械制造类课程刍议

受传统“知识本位论”的影响以及部分职业课程内容及教材特点的限制,中职院校部分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昏睡一片”的现象相当普遍。专业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当前机械制造类专业教师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机械制造类课程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类专业是以机械制造中的金属切削原理、刀具技术及加工程序等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技术性学科,机械制造类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包括《金属切削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设备与装备》等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有:一是具有综合性。涉及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素材、平台和知识基础;二是具有实践性。教学内容与技能操作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对相关课程进行解构,将知识或技能转化成实践操作,学生也可以自行设计训练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陈述性知识。机械制造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多是经验总结、规定或程序,知识点庞杂,知识的前后联系及教学内容本身的逻辑性不强,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该特点是影响思维教学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先剖析教材,挖掘有启发性的问题,教会学生用辩证认识论的方法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认识世界的正确方法。

二、机械制造类课程教学现状

机械制造类的课程内容是由近百年来无数工程师和能工巧匠的经验凝聚而成的,其中蕴含着他们的智慧以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一直以来,机械制造类课程主要采用的都是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

讲授式教学主要有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内化两个环节,可以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在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的显性知识里,教师难以用语言来描述内在的思维、灵感以及经验等隐性知识,而且课程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又会导致隐性知识的深化,增加了表述的难度。因此,使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模式,教师很难把这些隐性知识传递给学生,并内化为其思维和技能。

如果能把握好教师与学生共享隐性知识的关键过程,就能实现隐性知识的完全转化,所以教师“从显性到隐性”的知识传递方式,使学生通过显性知识学习和内化的过程掌握隐性知识。这个过程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对教师的观察、模仿和实践,逐渐形成自身思维方式的过程,不仅有课程显性知识里内在的思维形式、辩证认识方法、灵感以及经验,而且还有教师本人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认知风格等,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这个道理。

三、机械制造类课程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师应该从教材和教学内容的维度进行思维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机械制造类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同样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它也可以采用思维教学的模式。

现行中职课程目标、教材的知识目标以及能力目标,导致中职生的生命固着于某种特殊技能,束缚于某种特定职业或某一简单的劳动工序上,致使中职生缺乏科学思维方法,创新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甚至产生社会和职业责任感淡化、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较差等问题。因此,教师需要重新审视中职课程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努力促使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斯腾伯格.思维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1998,(10).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广播电视大学亭湖分校)

作者:王海兵

第2篇:中职机械类课程教学现状和改进措施分析

摘要:在中职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机械类课程教学工作的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应该了解到,机械技术属于当前社会中较为热门的技术,社会上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现在很多职业院校均陆续开设了相应课程,进而去不断提升中职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可以在未来的岗位工作中有所作为。本文将立足于实际角度,对中职机械类课程教学现状和具体改进措施予以详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中职院校;机械类;课程;教学;现状;改进;分析;研究

在中职教学中,机械类课程实际上属于一门实践性学科,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对机械技术应用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机械类课程教学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开始认识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弊端,所以主动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施现代化教学模式。譬如在教学期间引入实践教育方案,促进生生合作,这些都是强化教学成效的重要渠道。并且,新媒体技术在中职生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其可以为中职机械类课程教学提供诸多便利。新时期背景下,中职机械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认清现状,之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如此才能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

一、中职机械类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内容涵盖面过于宽泛

中职院校机械类相关教材,其所涵盖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宽泛,知识点也很多,并且这些知识的理论性强且过于抽象化,此时教师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如此便很难让学生吃透相关知识点,进而严重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因为中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在小升初阶段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这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能力相对不足,再加上学生自身对职业教育存在误解,所以就会导致其学习跟不上,并且也不愿意自主学习,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心理。

(三)师资水平较低

中职院校机械类课程教学若只是拘泥于教室内,将简单的多媒体视为载体的话,那么教师所讲授的毛坯加工和数控机床等知识就会显得尤为空洞、抽象,再加上中职生感性认知能力不足,所以很难理解教师所讲述的重要知识点。此时教师也没有将中职生作为机械类课程教学的主体,所以就不能做到因材施教,长期下去就会严重降低教学质量,阻碍学生发展。

二、中职机械类课程教学改进措施分析

(一)实施一体化教学

第一,对实训室多加利用。中职机械类课程教师,需要和自身发展情况和实训室设备以及企业用人需求相互结合起来,和科室其他教师之间进行积极互动和交流,将《机械制造技术》教材作为参考,之后在此基础上去明确机械课程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打造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格局,如此才能有效提升中职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譬如在进行车削加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带领中职生进入实训室,引导学生学习安全生产常识,期间既要强调着装,还要强调具体作业流程,务必要让中职生明确纪律的重要性。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们去参观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引导学生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车床部件知识,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实操演练。在此期间,教师要为学生们答疑解惑,让学生掌握机床各类功能,如此便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需要特殊提到的一点是,在实操演练过后,教师要让学生摆放好各类工具,清理实训场地,助力学生形成“5S”学习理念,如此便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修养,为他们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实行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是搭建中职院校和用人单位一同培养人才的桥梁,中职院校将学生带入到企业之中进行参观和参与实训活动,如此便可掌握企业的真实生产流程,亦可促进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实践之间的有力融合,弥补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和不足,全面提升中职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中职院校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促进机械专业教师队伍之间的交流合作,譬如在进行机械切削加工教学过程中,要把大量时间放在零件加工教学方面,之后要和企业产品相互联系起来,带领学生看懂图纸、仔细分析任务卡,让学生留意企业零件生产加工的全过程,如此便可改变往日满堂灌的教学思路,让学生掌握机械术语和加工分析等重要知识点,为中职生工作技能的提升夯实根基。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

第一,建立翻转课堂。譬如在进行“刀具认识”的知识教学中,中职机械类课程教师要使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教学开始前,教师可将相关教学素材上传至班级讨论群,素材内容既要有刀具知识教学视频和刀具角度理解的微课,还要有教学信息卡等关键资源,如此便可便于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机械知识自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班内学生划分为几个组别,使用信息卡的方式要求学生进行小组竞猜,学生们通过观看群里的教学素材去进行反复学习,而后通过组间讨论去完成题目解答。课后,教师要通过班级讨论群这个平台去检验全员的学习情况。在此期间,教师一定要切实把握好学生学习的时间,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如此才能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机械类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第二,竞猜式教学。旨在改变传统机械课程教学中课堂气氛沉闷的现状,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入竞猜式的教学方法去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可在网络上搜集大量的视频资料和图文素材,在课前对教学内容予以完善,之后针对性的在各个教学重点上引入类似于综艺竞猜的形式,让中职生在课堂上比拼,还要鼓励学生阐释选题依据,如此便可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譬如在进行刀具角度对切屑流向的判断知识点教学时,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正负值不同的刃倾角,拍摄出切屑流向的变化过程,然后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对此进行判断,最后宣布正确答案,进而加深学生们对该知识点的记忆程度。

结束语

新时期的中职机械類课程教学中,仍旧存在着诸多弊端和不足,当务之急就是要使用行之有效的方案予以改进,如此才能不断提升中职机械类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加强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使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文强.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亚太教育,2020(3):1.

[2]胡翔云,李佳圣. "3+2"培养模式下中高职衔接点研究——以中职机械制造技术专业,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J]. 2021(2014-2):31-36.

[2] 许靖.谈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机械专业"工程制图"的教学[C]// 2020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2020.

基金项目:2019年广西技工教育科研课题,技工学校《数控车床编程与训练》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2019JGY55)。

作者简介:胡维钧(1978-),男,汉族,本科,讲师,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方向:数控编程技术。

作者:胡维钧

第3篇: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机械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探索

摘要: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企合作已成为必然趋势和重要选择,是中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在中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创新和完善机械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实习实训形式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校企合作 机械课程 中职教学 人才培养

受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的限制,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课程的教师主要采取满堂灌、单向示范等教学形式,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学生能够参加实习、实训的课时相对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影响了学生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能力。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课程的建设应更具有针对性,给予学生更多实习实训的机会,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促进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双赢”。

一、通过校企合作,明确机械专业课程教学目标

当前,中职院校机械类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的情况,导致学生机械专业职业素养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如有些中职院校的机械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导致学生的技能性素质得不到发展,学生在就业上面临了很多困难。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院校在制定机械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时,可以加强与周边企业的广泛合作,结合企业对机械类人才的技能需求和职业道德需求,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如除了理论课程的常规教学目标之外,中职院校的机械课程教师还应提高学生的机械操作能力,端正学生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等,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和全面地实现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对接。

二、通过校企合作优化机械课程的内容体系

對于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来说,职业素养不仅包括单一的知识和技能,还涵盖了基本素养、专业素养等多方面素质。为了让中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中职院校可以借助校企合作,优先针对企业机械工作岗位迫切需要的素质开展教学,优化调整传统的机械课程内容体系,制定机械专业课程的内容重点及主次排序。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及企业对机械人才的个性化需求,中职院校应采用订单式培养,制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使课程学习更具有针对性,避免机械类人才培养的同质化,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

三、通过校企合作,丰富学生机械类课程的实践形式

为了有效提高中职机械类课程教学质量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践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实践也是检验学生理论学习成果和提升职业素养的有效形式,有助于学生的各项实用技能和素质得到锻炼。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办学的形式有很多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是最重要的一种形式。一方面,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建校内实践基地,以便学校及时收集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暴露的素质缺陷和实践内容,也让学生的校内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中职院校还可以和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即让学生进入企业实际岗位参加专业实践,这有助于有效检验个人的学习成果,也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未来参加工作时的职业素养。

四、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中职机械类课程“双师型”教师建设

在中职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是组织者,也是实施者,更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和监督者。基于培养中职学生专业素质的现实需要,中职院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形式加强机械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中职机械课程教学的质量。一方面,中职院校要鼓励教师深入机械类工作岗位一线,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明确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向;另一方面,中职院校可以对外引进在机械专业工作岗位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指导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加工实训等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总之,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机械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种必然,关键是要增加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这样一来,学生才能赢得更多实训的机会,为学生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潍坊市技师学院)

作者:刘钰

第4篇: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摘 要:机械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一门非常重要的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原有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阶段中职教育的需求,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高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作者分析了现阶段机械基础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可以提高机械基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一、我国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1.学生自身的基础较差

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一些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些学生普遍来说自身的基础比较差,学习的习惯也比较差,因此他们也很容易出现自卑的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没有兴趣。

2.教材五花八门

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使用的教材都是各学校自行订的,教材五花八门,版本不一,有些是太简单了,知识点没讲清,有些则是本科教材的压缩,因此理论知识难度很大,使得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地进行结合。所以选用合适的教材很重要,教材的选用与内容的组织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

3.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没有兴趣

很多中职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颇深,导致其教学观念跟不上现阶段的要求,这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这种方式使学生完全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学方式的单一和内容的枯燥,导致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缺少学习兴趣,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过程中师生缺少互动,课堂参与率低

教师在进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时候,由于机械基础课程的知识面广、课程内容多,课时又是有限的,因此,教师为赶进度不停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述,跟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很多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全身心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二、改进和创新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效率

1.凸显教学重点

机械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常用结构、液压传动、机械传动以及常用结构四大部分,这其中常用结构以及机械传动又分为很多种类,这就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这部分内容很繁杂,容易出现畏难情绪。想要学生掌握传送知识整体,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将常见的往复式四冲程内燃机作为重点内容来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进行一种机构的学习时就可以联想到另外几种机构,并进一步去引导学生对各种机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

2.使用多媒体以及网络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

随着我国近年来教学的不断改革,中职课程系统也有了进一步的调整。当今世界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水平越来越发达,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于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来说,将多媒体、网络与传统的教学进行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将机械的图片、文字以及声音结合起来以PPT 的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方式更加生动、活泼、形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可以采用相关的动画、微课小视频等来进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这样可以将学习的内容更为直观、清晰、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并帮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抓住重点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的理解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3.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见到机器和机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教师再进行课堂知识的讲解,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分析以及实际操作,从而达到学习机械基础课程的最佳效果。目前,广东省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已经具有多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教室,很多机械类的专业课程都可以在这些教室里进行教学,如在《平面连杆机构》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理实一体化教室里配备了牛头刨床横向进给机构、惯性筛以及剪板机等机构和机器,在课堂上让学生自行分析其所属机构,这就使学生对双摇杆机构、曲柄机构以及曲柄摇杆机构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讲的理论知识少了,但学生却学习和掌握到了更多的知识。

4.采用教学模型

在机械基础课程中,所有的知识都和现代机械工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都是建立在生产和实践的基础之上。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在进行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电化教学、实物直观演示教学以及现场参观教学的方法,让传动系统运动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对系统的运动特?c和工作原理进行领悟和理解。

三、加大实习教学,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加强各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以及“机械制图”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进行机械基础的教学时要与这些课程的内容进行结合,例如,在《轴》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这几门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再以车床主轴箱为例进行轴的讲解,车床主轴箱这个例子涉及前面我们提到的好几个学科的知识点,即轴和齿轮等零件的尺寸确定、零件的结构图、热处理方式的选择以及加工工艺、末轮转速计算等。将各科之间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重新将原本孤立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进行实习教学,提高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

中职教学更注重的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在初中时接受的大多是理论知识,因此在升入中职后实践动手的能力就会比较弱。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听与练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中进行学习。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去仔细地观察演示操作,观察完后再进行实际的操作,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期间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巡回指导。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领悟程度来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于那些动手能力和领悟能力差的学生一定要耐心地进行指导,让尖子生和学困生可以共同进步。

总之,笔者认为一个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师一定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并能够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将教学重点凸显出来,能使用多媒体以及网络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机械基础知识的兴趣。教师要利用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领悟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法,耐心指导每一个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机械基础的理论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让学生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专业意识,同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全方面地进行发展,为自己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海庆.浅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J].科技信息,2010(14).

[2]卢隆有.谈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J].成功(教育),2010(3).

[3]胡金星.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8).

[4]翟永清.中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初探[EB/J].软件(电子版),2013(6).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

第5篇: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反思

一、 教学对象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职招生规模的扩大,中职门槛急剧降低,中职生的“总体素质”是“每况愈下”。中职学校招收的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失败者,他们普遍年龄偏小,综合素质偏低,基础知识偏弱。一部分是学生思想品德和学习表现比较落后或自身缺点较多的后进生。他们习惯于保姆式的教育方式,养成了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式的“被看着”的习惯,自我控制能力及学习能力十分有限。他们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学习主动性较差,学习兴趣很容易丧失,极易产生厌学情绪。

随着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的确立,目前我国需要越来越多的从事制造业的技术工人。作为中职学校,这几年的机械专业的确很红火,选择这一专业的学生较多。他们一般都没有学过立体几何,空间概念较淡薄,空间想象力较弱,刚开始学习《机械制图》课程,遇到困难这是很正常的。

二、 培养目标分析(即企业要求)

我们机械专业培养的是在一线工作的中初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从事的是技术工人的工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读懂设计人员画好的图纸,然后根据图纸要求选择合适的坯料,选用合理的加工工艺及装备,完成该图纸所示零件的制作。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能看懂技术图样是首要的,只有能读懂图纸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出来。

三、 教学反思 1,课程特点分析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基础课程,它实践性和应用性都较强,是学生入学后就进入学习的新课。课程以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的训练贯彻始终。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解决画图和识图问题(其中以识图为主),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该课程的教学很抽象,教学过程中非常需要理论联系实践。

2,现行教材主要内容分析

教学过程中,虽然我们尝试使用过几种不同版本的教材,但目前各类中职学校选用的《机械制图》教材基本上都包含了以下这些内容,国家标准在制图上的基本规定,正投影法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组合体视图的读图方法,图样的表达方法,常用件的表示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内容等等。其中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组合体视图的读图方法,零件图的内容等是该教材中的教学重点所在。

3,学生学习结果分析

近几年,我连续担任了几届学生的《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虽经努力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但由于该课程以及我们学生的特点,学生学习后的掌握情况不太满意。每届总有部分学生接近一无所获。当然,由于方法的改进,学生的学习结果还是有较为可喜的进步。

4,教学革新 1) 课程内容的改革

根据前面所述中职学生的特点,结合中职毕业生在工作中的实际需要,实际教学中课程教学内容要尽量降低难度,毕竟,这些十

五、六岁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还不足,学好这门课还是存在较大的难度的。想当初我们在上大学时,学习该课程时尚有许多同学感到很吃力,何况他们呢!所以我们要以“必需”、“够用”为出发点,精简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注重实践训练,加强与机械专业其它相关课程联系精密的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识读和应用图样的能力,以会“读”为学习的主要目标,学以致用,以适应企业需要。

为此,教学中我们对有些内容进行了舍取和简化。如在讲授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时,结合企业要求,我认为学生只要能弄明白图样上相关常用件的含义就行了,具体参数的解释在《机械基础》等相关课程中有专门的阐述,无需更深的了解。至于轴测图部分的内容,它主要是帮助我们空间想象的,时间不允许的时候可以不去了解。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 实物制造教学法

中职学生的生源特点,注定要求我们必须采用不同于普通高中的教学方法。他们的智力类型更适合于“行动课程”的学习,即适合动手操作、现场实践、手脑并用的技能性知识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不仅仅适用于技术能力的培养过程,对专业基础学科的学习也是非常有用的。如在讲解组合体特别是切割类的组合体- 2 的投影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图形分析的步骤,运用切割类组合体的读图方法,采用橡皮泥、土豆、萝卜、或泡沫塑料等材料让学生一步步完成该形体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完成对该图样的识读。与此同时,当学生完成上述制作后,结合学生制作的实体,对相应的点线面投影加以分析、讲解,又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点线面正投影法投影规律的理解。这种教学过程设计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教学中的动手过程里也包含了部分机械加工工艺的知识,通过制作的完成,为以后加工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帮助。

 模型——图形对应法

在三视图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参照大量不同的实物模型,绘制出各模型对应的三视图,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将它们对应起来,以此来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促使他们能更进一步地理解以正投影法为理论支持的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当然,模型的使用,不仅仅只作为教师的教具,我们要让它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我们要把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揣摩,让学生去理解,让学生学会用视图去表达这些模型实体,或把模型和相应的视图表达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只做教学中的指导者,做问题的制造者,做学生学习的咨询对象,做学习结果的评判者。

 加强校企合作,充分运用企业课堂

企业生产中有许多与产品生产相关的零件图纸,这些技术图纸应该说是较为规范的,表达较为合理,清晰,是经过企业生产实践检验了的。让我们的学生经常进入企业实地学习,把企业生产的零件(实物)和相应的图纸文件进行比较,潜移默化地建立起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到综合学习的目的。

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模型的使用使得学生在学习有些内容时变得相对容易,但有时受到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把有关知识都用模型表达清楚。有时多媒体的运用比模型更能起到效果。比如我们在讲解两个圆柱体正交形成相贯线的知识时,完全可以把由不同直径的圆柱体相贯而形成相贯线的几种情况用动态的课件制作出来,通过多媒体演示这种规律,让学生学习。又如我们在学习截交线知识时,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演示出一平面沿不同位置截过一基本体后的各种情况下所形成的截交线的- 3 形状,这样就能让学生能非常直观地理解这部分知识。

 加强课程之间的知识衔接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作为教学,正投影法是理论基础,读懂三视图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起良好的空间构造能力,为识读图样打下基础。而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能够独立完成对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识读。这就说明光有空间想象力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能掌握那些图样中所能表达的其它有用信息。比如我们要能通过图纸了解相关的尺寸基准的知识、尺寸公差的含义、形位公差的含义、表面粗糙度含义的等等,这些内容的掌握一定要用“加工”的概念来加以演绎。离开了相关知识的支撑,这部分内容就变成空中楼阁,难以理解。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的“语言”,作为我们从事这一行业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了这一“交流语言”,一切都无从谈起。《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须由学生、教师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为了适应形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不断地探索出符合学习主体——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主体的学习兴趣和激情,我们的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 4

第6篇:关于中职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对中职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的要求、内容、意义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实训教学改革的目标与途径,阐明了传统实训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综合素质,打造复合型的技术人才,满足用人单位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中职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教学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训教学是由理论转向实践的重要环节。但是传统的中职机械类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不能达到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不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缺乏市场竞争力。为此,必须深入贯彻和落实教育改革的精神,加强对实践性人才的培养,通过一系列的实训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机械类生产和建设的要求,将学生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为企业输送更多的实践性人才。

1 实训教学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不仅需要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也要求他们必须具有实际的操作能力,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定位机械类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与教学体系,树立技术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用新的衡量标准去研究和分析机械类专业教学。为此,中等职业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将实训教学看做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讲授理论方面的知识,更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将学生的理论性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贯彻和落实中职机械类实训教学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是大势所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培养目标上来说,中职机械类专业的教学以学生顺利就业为基本方向,需要培养出操作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过硬的技术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实训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将实训环节看做是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与培养目标相统一,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相吻合,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2 中职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内容

现阶段,迫切要求对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实训教学进行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在学生掌握机械类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结合起来,形成机械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与综合竞争力,满足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对机械类专业学生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实训教学改革的设想,将实践教育贯彻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具备相应的机械工程素质。具体说来,中职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活动,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中职机械类教学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一些课内实验活动。可以通过课内实验、具体操作、课堂演练等形式,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并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具备机械工程实践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手段,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2 开展机械工程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实训教学中,除了要重点培养职业发展需要的实践操作能力外,还需要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实训。例如,可以通过课程设计这一环节,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解决实训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具备与他人开展有效合作的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2.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机械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

对于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要进行长期的培养和系统的训练。要培养学生的机械制图能力,更好地应用CAD/CAM技术,通过绘图设计与机械设计,让学生在实训中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要制定出完善的综合能力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并适当增加一些探索性和研究性的课题,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索形成不断学习、主动探究的观念与意识。在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时,可以将一些探索性的课题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也可以通过举办技能竞赛、实践能力演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树立研究问题和探索问题的意识,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另外,要鼓励学生加强数控技术实训,并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等级进行评估,获取国家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在实习期间,要让学生融入到企业的生产一线中去,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4 贯彻并落实素质实践教育

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显性的教学环节,而且要注重隐性的教学环节,综合化、一体化地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建立完善的素质体系。

3 实训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进,在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下寻找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和教学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可以通过启发式、实践演练、现场教学等形式,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思考,使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增强探索意识,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另外,要在实训教学中加强对教学技术的研究,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可以通过播放教学视频、制作电子教案、开展实训车间远程教学、建立校园学习和交流网络,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在实训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必须在实训教学中使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与要求,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积极参与到实训教学中来。对实训教学中的内容进行记录和总结,对没有掌握的教学内容及时询问,提高学习的效率。最后,学生要及时总结学习过程,撰写实训总结报告,对相关技术要点和操作要领进行总结,分析自己遇到的问题并及时予以改进。

中职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要不得完善教学体系,将专业教学、科学研究与实践操作联系起来,与用人单位对接,采取共同培养、联合办学等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要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使专业学习和实践操作相互协同、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具体说来,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完善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第一,要广泛地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并将科研活动与实训教学活动联系在一起;第二,要进一步推广“双证书”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取得学历和文凭的同时,取得专业类资格证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鉴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4 结语

现阶段,随着我国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高,社会发展对机械类专业学生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重视机械类专业的实训教学,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根据用人单位对机械类学生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和科学的培训与教育,让学生在实践练习中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满足社会发展对机械类专业学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顾意伟.刍议中职机械专业实训教学的经验与体会[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0)

[2]邹会会.中职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电子制作,2013.(04).

[3]胡金星.中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5)

[4]肖扬.中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成功(教育),2011.(09)

第7篇:浅谈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过程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的总体方针是以技能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结合此方针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这门技术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如何运用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读图绘图能力已成为本课程的最终教学目标。

关键词: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绘图读图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是中职学校机械,数控类专业的主要基础课,担负着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的重要任务,工程图样是机械加工的技术语言,而机械制图课程是解读这门语言的钥匙。因此机械制图教学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后的从事机械加工的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是学生进入中职学校首次遇到的专业技术课程,但最初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难以理解和记忆,空间想象思维难以形成,所以导致一些学生厌学现象。因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把教材中理论概念结合具体实例向学生传授,易于他们的理解、记忆与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一 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提高学生学习制图的兴趣

《机械制图》一向是许多学生畏惧的学科,不但需要学生记忆那些基本概念、投影规律,更需要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如何使他们很好地记住这些概念、投影规律及标准,更容易理解并掌握这些内容,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只有教师讲,单一的沉闷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最烦,最易疲倦,也是最缺乏思维、积极性和主支性的一种教学,教学效果最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使教学在轻松、愉快活泼气氛中进行,让学生思想情绪和学习气氛互补、互齐、互相调节,互相促时,使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如在制图室中实践画图,让学生讨论,各抒已懈,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时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也最有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还可开展其它教学形式。如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参观,组织专题讲座课堂教学中适时进行学生板演与提问,以此调节学习气氛,克服厌学情绪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制图课程自觉性、主动性。学生对课程有了兴趣才会将课程学好。

二 巧妙运用教具和电教手段,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粉笔+黑板式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要书写大量的板书,画大量的图,重复劳动多,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往往无法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

因此应采用图物结合来进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过程,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模型、示教板、挂图等教具能使学生更直观的观察物体的主要特征及各种事物之间联系,教师对这类教具的选用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的将同一内容往往要多次重复演示。教师可采用课件,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这一辅助手段适时地穿插于教学之中,与模型、示教板相结合,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不仅具有较强表现力,可以用来直接完成教学任务,还能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视觉、听觉、角觉多种知觉系统协同参与学习,有助于知识获得的精确和完善性,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在《机械制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把许多文字教材表达不清楚的内容,通过PPT或幻灯片进行微观和宏观、表态和动态相互转化,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整个教学,内容的连续过程,更突出表现教学对象的本质特征,把细致入微之处,关键转变点充分突现出来。同时对重点、难点可重复播放,加长停留时间、增强教学效果,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易接受,大大提高了短时记忆容量,促进长时记忆。此外利用预先设计的多媒体习题库可以让教师根据需要多举实例,也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较多练习。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交互,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同时,结合黑板作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三视图的建立与投影规律,投影作图、剖视等都可自制多媒体习题课件应用于教学中。

三 结合实际图例培养学生实际绘图读图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有能力,能力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形成。实践绘图课堂化就是将绘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到具有优化环境的制图室去面对实物进行实际绘图。教师仅提出要求,作一些必要的指导,学生可讨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三视图书、剖视、剖面、零件图、本专业准件等章节都可进行。绘图是《机械制图》特有的实践教学。通过绘图不仅可以检查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更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应用过程。学生只有经常不断地练习,才能在绘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巩固了知识,促进知识的获取,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还可促进知识的发展,发生飞跃的认识,培养起创造能力与个性品质,在今后实际生产中进行技术革新、小发明、小创造。

此外教师还可以找来实际加工零件图纸,将同学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分析零件的结构以及形状尺寸,位置尺寸。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只用通过以上方法学生将所学机械制图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才能达到机械制图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目标即绘制图,读懂图。

四 开展计算机软件绘图课程,升华机械制图课程知识体系

计算机绘图的三维绘图和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可以进行三维曲线、曲面的绘制,还可以组合造型,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形体分析方法和训练空间构思能力,通过多种媒体的设计,展现几何形体的结构特征,以此来使学生在这种特殊的“情景”中,将大脑中的各种简单形体的认知联系起来,形成对复杂几何形体的认知,从而正确理解利用二维图形对三维几何形体的表达。还能使学生更全面的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内容和技术技巧。为此,我校开设了CAD,CAXA,uG等软件课程将枯燥的机械制图课程从单一的笔,纸绘图升华到鼠标、键盘绘图,这种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们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热情。而且利用三维实体造型软件Pro/ECAXA、uG等制作三维电子模型,并通过使用特殊插件,能够在网络上实现电子模型的仿真模拟,能够随意旋转、移动、翻转模型,使学生通过对电子模型的研究,达到对真实形体的理解,从而较快建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想像能力。使学生懂得只有学好机械制图基础课程才能为以后学习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以上四种教学方法,我校数控类,机械类学生近几年来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热情逐年提高,对本专业的相关知识的掌握也有了长足进步。多名学生在省市级各类机械加工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学生毕业就业率显著提高。

可见,本着中等职业教育的总体方针以技能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开拓创新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培养出适应实际机械制造行业技术要求的新一代中职学生。最终实现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

第8篇:本科机械类专业的学习内容

本科机械类专业的学习内容、就业方向、趋势等

我是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在毕业两年在一家设计院上班。就我看来,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可以分为三类,1:自动化;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3:机械电子工程。。。。

如果你想读很多书呢,那就学自动化嘛,也就是说,本科自动化出来,几乎会什么都不懂,但是你研究生或者博士之后,你在某一个领域有所建树,那就牛B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我们现在听说的机械工程师,见到最多的就是这两个专业的,一般工作就是要不然画图,要不然现场维护。 机械电子工程:简单来说就是机械偏电的方向,反正出来也差不多,要不然技术室,要不然现场。

至于你说的就业方向,,,,,这个就不好说了,,,,,,,我现在的同学工作都是五花八门的。。。。。

至于前景,,,钱景,,,,现在就是工资不死不活的,,,,,经验非常重要,,,,,,想要特别高的薪水只有去搞销售,,,,,

这个专业在我们这个国家,,,,,,肯定是不会暴富的,,,,,,,,,,,

最后,,,,,,,,所有这些专业都是技术性极强的专业,,,,,,,,,大学学习必须要努力,,,,不然毕业后肯定要后悔,,,,,,,不过这也是魅力所在。。。。。

不知道你是哪儿的,想在哪个地方读书,,,,也不晓得你想上哪个档次的学校,,,,,,清华,哈工大,,,上交,,,,西安交大,,,,这些都是牛校,,,,

我西南交大毕业的,,,,感觉老师也是很好的,,,,,

反正你一定要选择工科院校或者综合性大学,,,,不要去选那些没有主搞这个专业的,,,,,,氛围很重要,,,

找不到说的了

就这样。

看来其他人回答,我想补充一点,无论你学什么,,,,只要你学好了,钻进去了,你都会牛B,你喜欢着做技术,,,,,那就要有埋头苦干的精神,,,,,忍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这是重点。。。。。。。。。。。

20

| 评论

第9篇:机械类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冲压工艺的介绍 ………………………………………

2

二、冲裁模介绍……………………………………………… 3

三、模具简介………………………………………………… 4

四、使用电脑软件绘图……………………………………… 4

五、凸模零件及其加工工艺………………………………… 5

六、模具装配图……………………………………………… 8

七、实验心得…………………………………………………9

一.冲压工艺的介绍

冲压加工是借助于常规或专用冲压设备的动力,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板料,模具和设备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冲压加工是一种金属冷变形加工方法。所以,被称之为冷冲压或板料冲压,简称冲压。它是金属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也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技术。冲压工艺冲压工艺的种类

冲压主要是按工艺分类,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也称冲裁,其目的是使冲压件沿一定轮廓线从板料上分离,同时保证分离断面的质量要求。成形工序的目的是使板料在不破坯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在实际生产中,常常是多种工序综合应用于一个工件。冲裁、弯曲、剪切、拉深、胀形、旋压、矫正是几种主要的冲压工艺。

冲压用板料的表面和内在性能对冲压成品的质量影响很大,要求冲压材料厚度精确、均匀;表面光洁,无斑、无疤、无擦伤、无表面裂纹等;屈服强度均匀,无明显方向性;均匀延伸率高;屈强比低;加工硬化性低。

在实际生产中,常用与冲压过程近似的工艺性试验,如拉深性能试验、胀形性能试验等检验材料的冲压性能,以保证成品质量和高的合格率

模具的精度和结构直接影响冲压件的成形和精度。模具制造成本和寿命则是影响冲压件成本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模具设计和制造需要较多的时间,这就延长了新冲压件的生产准备时间。

模座、模架、导向件的标准化和发展简易模具(供小批量生产)、复合模、多工位级进模(供大量生产),以及研制快速换模装置,可减少冲压生产准备工作量和缩短准备时间,能使适用于减少冲压生产准备工作量和缩短准备时间,能使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先进冲压技术合理地应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冲压设备除了厚板用水压机成形外,一般都采用机械压力机。以现代高速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为中心,配置开卷、矫平、成品收集、输送等机械以及模具库和快速换模装置,并利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可组成高生产率的自动冲压生产线。

在每分钟生产数

十、数百件冲压件的情况下,在短暂时间内完成送料、冲压、出件、排废料等工序,常常发生人身、设备和质量事故。因此,冲压中的安全生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冲压工艺总结

冲压加工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点。主要表现在冲压加工时产生的噪音和振动两种公害,而且操作者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过,这些问题并不完全是由于冲压加工工艺及模具本身带来的,而主要是由于传统的冲压设备及落后的手工操作造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一定会尽快二完善的得到解决。冲压成形用户市场的迅猛发展为冲压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虽然在冲压业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阻力与障碍,但我们始终相信,这些都阻挡不了冲压行业前进的步伐。

二.冲裁模介绍

冲裁模是冲压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良好的模具结构是实现工艺方案的可靠保证。冲压零件的质量好坏和精度高低,主要取决于冲裁模的质量和精度。冲裁模结构是否合理、先进,有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及冲裁模本身的使用寿命和操作的安全、方便性等。 由于冲裁件形状、尺寸、精度和生产批量及生产条件不同,冲裁模的结构类型也不同。

冲裁模是从条料、带料或半成品上规定轮廓分离板料所使用的模具,通常指落料模和冲孔模。根据冲制零件尺寸、精度要求不同,冲裁模分为普通冲裁模和精密冲裁模。普通冲裁是以凸、凹模之间产生剪切裂纹的形式实现板料的分离。精密冲裁是以塑性变形的形式实现板料的分离。精密冲裁冲出的零件断面垂直、光洁、精度高。

冲裁模结构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对冲裁件的质量和精度,冲裁加工的生产率与经济效益、模具的使用寿命与操作安全等全都有密切的关系。

任何一副冲裁模都是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的。上模通过模柄或上模固定在压力机的滑块上,可随滑块做上、下往复运动,是冲模的运动部分;下模通过下模座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或垫板上,是冲模的固定部分。

三.模具简介

本周课程设计我们这组分到的是导柱式固定卸料落料模,如图所

示。导柱式卸料落料模凹模凸模是工作零用进保

件,这种冲模的上、下模正确位置是利导柱和导套的导向来保证的,且凸模在行冲裁之前,导柱已经进入导套,从而证了在冲裁过程中凸、凹模之间间隙的均匀性。该模具冲件由凸模逐次从凹模孔中推下并经压力机工作台孔漏入料箱。

四.使用电脑软件绘图

1、Pro/E系统软件介绍

Pro/Engineer 是美国PTC公司的产品,于1988年问世。10多年来,经历20余次的改版,已成为全世界及中国地区最普及的3D CAD/CAM系统的标准软件,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模具、工业设计、汽车、航天、家电、玩具等行业。 Pro/E是全方位的3D产品开发软件包,和相关软件Pro/DESINGER(造型设计)、Pro/MECHANICA(功能仿真),集合了零件设计、产品装配、模具开发、加工制造、钣金件设计、铸造件设计、工业设计、逆向工程、自动测量、机构分析、有限元分析、产品数据库管理等功能,从而使用户缩短了产品开发的时间并简化了开发的流程;国际上有27000多企业采用了PRO/ENGINEER软件系统,作为企业的标准软件进行产品设计。

Pro/E独树一帜的软件功能直接影响了我们工作中的设计、制造方法。与其他同类三维软件(MDT、UG、CATIA等)相比,Proe/ENGINEER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1)基于特征的(Feature-Based)

Pro/ENGINEER是一个基于特征的(Feature-Based)实体模型建模工具,利用每次个别建构区块的方式构建模型。设计者根据每个加工过程,在模型上构建一个单独特征。特征是最小的建构区块,若以简单的特征建构模型,在修改模型时,更有弹性。

(2)关联的(Associative)

通过创建零件、装配、绘图等方式,可利用Proe/ENGINEER验证模型。由于各功能模块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如果改变装配中的某一零件,系统将会自动地在该装配中的其他零件与绘图上反映该变化。 (3)参数化(Parametric)

Pro/ENGINEER为一参数化系统,即特征之间存在相互关系,使得某一特征的修改会同时牵动其他特征的变更,以满足设计者的要求。如果 某一特征参考到其他特征时,特征之间即产生父/子(parent/child)关系。 (4)构造曲面(surface)

复杂曲面的生成主要有三种方法:1)由外部的点集,生成三维曲线,再利用Pro/E下surface的功能生成曲面。2)直接输入由Pro/desinger(造型设计)产生的曲面。3)利用import(输入)功能,以IGES、 SET、VDA、Neutral等格式,输入由其他软件或三维测量仪产生的曲面。

(5)在装配图中构建实体

根据已建好的实体模型,在装配中,利用其特征(平面,曲面或轴线)为基准,直接构建新的实体模型。这样建立的模型便于装配,在系统默认状态下,完成装配.

首先要生成壁厚,在外观设计的基础上,有两种产生壁厚的方法:1)如果外观设计产生的是实心体,使用(抽壳)功能,产生等或不等的壁厚。2)如果外观设计产生的是曲面,使用偏移曲面片的方法,产生均匀壁厚。然后根据产品的内部结构、添加特征,如填料、切除、加强筋、孔等,逐步完成模型的设计。 (6).动态仿真

该功能是由软件自带的机构模块实现的。机构模块(Mechanisms)主要有两大功能:定义机构和机构仿真运动。由此可见,该模块主要应用于产品结构检测及仿真设计。

产品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可使用仿真模块模拟实际操作。它可快速、准确地检测零部件的干涉、物理特征,模拟使用产品的操作过程,直观显示存在问题的区域及相关的零部件,指导设计者直接、快速地修改模型,从而缩短修改时间,提高设计效率。

2、软件在产品开发后期的应用 (1).生成工程图

Pro/E可以用来实现基于实体建模的工作流程而生成工程图纸,用户可以轻松地生成和保存2D工程图纸,由于工程图纸和3D零件动态连接,因此当用户修改生成视图的3D模型时,零件视图、尺寸和注释等都自动更新,节约了图纸管理和维护的时间。 (2). 演示市场销售

Pro/E的渲染工具可帮助用户以真实的照片有效地交流其设计。用户完成的高质量的零件、装配图、装配爆炸效果图,可用于演示、设计检查、市场销售、制作说明书等用途.最直观的 Pro/E 抛弃传统 CAD/CAM 软件中的线框和表面模型,而直接签于 3D 实体。这使我们的设计环境完全从 2D 或 2D 与 3D 混合状态上升为纯 3D 模式。产品或模具的描述信息变得更加完整,概念更加清晰,更易于抓住设计意图。设计质量和速度也大大提高,尤其是结合快速原型技术,可以大大缩短产品设计生产上市周期。总之,随着 Pro/E 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将被解决,越来越多的理想将变为现实。 Pro/E 的魅力将更多地体现为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

五.模具零件及其加工工艺

1,落料凸模的作用

在冷冲压模具中的凸模是最重要的部分。它的作用是在板料上冲出所需形状的工件。 2,落料凸模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确定

(1)通过对落料凸模的测量,确定落料凸模的基本尺寸。如零件图 (2)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确定 圆形凸模的三种形式

a)用于较大直径的凸模

b)用于较小直径的凸模

c)快速式的小凸模 所以落料凸模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如零件图所示 3,材料的选用

一般说来,对于形状简单。冲压件尺寸不大的模具工作零件,常选用碳素工具钢。所以该凸模材料选用T10A碳素工具钢。

4,加工过程

工序1;下料。棒料为锻造后的T10A碳素工具钢。 工序2,;车端面。 工序3;车外面。 工序4;精车端面。

工序5;精车外面。

工序6;对工件进行淬火热处理。 工序7;研磨。 5,凸模零件三维图

六.模具装配图

七.实验心得

一周的课程设计使我们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需具备的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我们设计者之间团队的重要性,一周的时间里的能够让我们学到很多很多的实际性的知识,怎样才能在这一周里更好的运用学的知识来完成设计任务呢?这无疑让我们有时间做一个理性的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在这次设计中和自己的想法结合起来并在自己的设计中形象而生动的表现出来,我认为此次课程设计是我们走向工作的前奏也算是对个人的一个实践性的训练。

美丽而多彩的大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了知识的殿堂,为了将来更好的服务社会,为了把我们已基本掌握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更好的融会、贯通,而课程设计就是这道桥梁。

随着高新技术时代的发展,机械设计越来越表现出其特有的结构化新颖的作用,通过此次机械设计,使我对机械零件设计步骤和设计思想,得到了充分掌握,真正地能把所学到的知识初步地运用到了实践之中,收益很大,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多方面的不足之处。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学习,了解了许多新知识,尤其对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有了系统的掌握。但由于时间有限,学习心得不够深刻,还不能对所学的知识达到熟练的运用,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待学习和提高。

这次接触课程设计,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和以前接触的是完全不同的境界。一切都从零开始许多所学知识都已经淡忘了,翻阅资料,到图书馆借书,试着照书上的例题设计。校核、绘图,并且不断的修改,反复修改再验证。每一部分、每一个步骤都让我们感到了许多事情都是显得有些无奈必须都按技术要求来设计。虽然,我们为能如期完成了课程设计,应当承认,我们设计的全面性还还不够,考虑问题的周密性也不强,所设计的最后结果还没有达到最优效果。这其中有多方面原因, 这包括对所学的知识不够熟练,在绘图中重新学了一下AutoCAD真的感觉到了它的方便和实用性。这也包括我们对实践中的机械零件的接触的太少了,在绘出标准的图形和用视图表达零件的方法上走了不少的弯路。

参考文献

1. 贾俐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2008 2. 薛启翔.冲压制造.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杨叔子,李培根.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电子商务时代下一篇:公交车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