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2023-0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银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燃气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处置举措研究

摘 要: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燃气事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较多便利,然而,在实际生活过程中,天然气管道经常会被高铁施工所影响,甚至會因为施工工作出现燃气管道泄漏的问题,对其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燃气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处置措施

目前,很多地方的燃气管道因为高速公路、居民楼等施工出现了泄漏问题,进而引发安全事故,不仅对燃气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制定应急管理处置措施,使燃气使用的安全性得以保障。

一、出现燃气突发事件的原因

在燃气突发事故发生之后,各个区域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相关管理人员要想更好的制定应急处理措施,就要对燃气事故发生的原因加以了解。首先直接原因。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锤会直接敲打到深埋的燃气管道上,此时的桩锤重量在4吨左右,这对燃气管道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裂纹,使得天然气从裂纹中泄漏出来。其次间接原因。在施工之前,施工企业与燃气单位没有做好及时沟通,对燃气管道的分布、坐标定位等情况都不了解,不能根据燃气管道的分布情况施工,也没有向政府部门咨询,这就导致在施工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损害燃气管道的现象。另外,燃气管道管理单位也没能根据制度规范实施管理工作,对其造成了较为不利的影响。

二、燃气突发事故应急处理过程

在燃气管理人员接收到气体泄漏通知后,要到现场查看,保证能够确定燃气泄漏的事实。为了能够更好的处理燃气突发事件,管理人员还要充分的掌握燃气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并且根据应急预案将周围500m的工作人员疏散。具体的应急顺序表现在以下几点:

(1)评估事故影响范围。

在应急处理事故之前,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评估出事故的影响范围,这样可以有效疏散周围的工作人员或是其他市民,避免造成大范围的伤亡现象。

(2)管道降压处理。

燃气管道管理企业在发现有事故的时候,对管道进行降压处理,在原来压力的基础上,大幅度下调,保证能够避免出现压力事故。要利用专业的仪器检测燃气管理泄漏情况,全面掌握事故信息。

(3)封闭突发事件范围内的道路。

燃气管道管理企业要及时与警方联系,为了不会影响到人们出行安全性,管理人员与警方合力将突发事件周围道路封锁,设置安全警戒线、隔离区等,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实施工作,保证燃气突发事件周围的安全性。相关管理人员要阶段性的对事故进行燃气泄漏检测,保证24小时轮流检测[1]。

(4)事故分析方式。

在燃气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做好事故初步处理分析工作,聘请专业研究人员对事故进行处理,并要做好临时供气方案,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会受到燃气突发事故的影响[2]。

(5)铺设临时管道。

在燃气突发事件发生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根据相关要求,铺设一些临时管道,要全面的考虑下游居民以及工业情况,并利用临时接通的管道为人们供气,保证不会出现影响其发展的问题[3]。

(6)开挖修复事故管道。

在做好临时管道铺设工作之后,相关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开挖与修复,根据相关规定与管道破损实际情况制定开挖与修复方案,进而提升工作有效性。要重视主管道供气情况,保证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恢复供气。所有工作都完成后,管理人员要对燃气突发事件进行总结并将资料存储到电子光盘中,以供其他突发事件管理人员参考[4]。

(7)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要点。

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人员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以下几点:第一,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来临的时候,要保证预案被迅速开启。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预案要求有效的分工合作,每个单位都要重视自身职责,在应急处理中要有一定的秩序。第二,燃气管道管理企业必须要有专业的专家团队,在突发事故处理过程中,专家团队要理性的指导工作人员,在保证事故处理实际操作安全性的基础上,提升效率。第三,燃气管道管理企业要具备专业素质较高的事故处理团队,并阶段性的对其进行应急处理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先进处理技能,以便于更好的解决突发事件。第四,燃气突发事件区域政府要重视事故处理工作,一旦发现事故出现,政府就要立即启动应急处理,合理分配工作人员,并召开紧急会议,安排专家全面分析事故,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燃气突发事故的解决效率,还能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6]。

(8)燃气突发事故处理建议。

在燃气突发事故处理之后,相关管理人员还要重视日后的工作情况,保证能够更好的提升燃气安全性。第一,要对燃气管道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在日后的工作中,管理人员要积极应用先进信息处理技术,建立完善的燃气管道信息系统,对于经济发展较差的城市,政府要采取集资措施为其建立信息系统。每个城市的燃气管道信息系统都要及时的更新。对于测量工作,要以cm作为单位,可以有效避免数据误差的出现。第二,积极主动的实施应急管理工作。在燃气突发事件处理的时候,要重视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保证可以根据各种突发事故的特点,制作出不同的应急预案,这样,就可以有效实施预案衔接工作。第三,建立专家工作组。在燃气突发事件管理过程中,专家工作组的建立可以有效提升应急管理效率。第四,提升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管理人员要对办公与专业系统资源加以充分的利用,保证能够构建综合性的应急平台,保证能够对突发事件进行科学、合理的指挥。

三、结语

在国家实际发展过程中,燃气突发事件处理工作是较为重要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对自身工作加以重视,制定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保证能够根据燃气突发事件的处理需求实施应急管理工作,避免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金舜.燃气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处置和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3):279.

[2]文其志,周红,李建,等.城镇燃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关技术问题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9):5152,53.

[3]杨章莉,许国庆.长输管道燃气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J].东方教育,2015(8):216217.

[4]袁江明.构筑属地燃气应急管理新模式——浅谈对乌鲁木齐市区县燃气应急管理的思考[J].化工管理,2016(14):5051.

[5]赵磊.浅谈城镇燃气企业事故应急与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8):23912392.

[6]黄玲玲.加强燃气管道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3):503504.

作者简介:代林(1968),男,汉族,四川泸州人,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天然气储运及应用。

作者:代林

第2篇:大型聚集活动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及应急处置

【摘要】大型聚集活动的公共安全管理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型聚集活动及其突发事件的特征使其具有高风险性,应建立完善大型活动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大型活动的日常安全管理,降低与规避风险,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公安应急处置机制,加强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大型聚集活动的安全。

【关键词】大型聚集活动 突发事件风险评估 公安应急处置机制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种高规格、多主体、大场面的大型活动举办得越来越频繁,在带来极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面临突发事件的风险和损失也越来越大。大型聚集活动的公共安全管理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应建立完善大型活动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大型活动的日常安全管理,降低与规避风险,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应急处置策略,建立完善公安应急处置机制,加强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大型聚集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

大型聚集活动概念及其特点分析

大型聚集活动的概念。本文所论大型聚集活动系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游园会、灯会、庙会、焰火晚会,或者人才招聘会、现场开奖的彩票销售等活动。①

大型聚集活动的特点。一是参与人数众多,且骤聚骤散。大型活动往往在特定时间内人群高度集中,少则数千人,多则数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人。尤其是近年来,各类大型活动呈现直线上升趋势,规模也不断扩大,往往使活动场地呈饱和状态。稍有矛盾和摩擦,很容易激化,导致人群慌乱,轻则造成活动秩序混乱,重则发生拥挤踩踏,甚至爆发群体性事件等突发事件。

二是参与人员及机构情况复杂,社会化程度不断提升。大型聚集活动往往涉及主办方、承办方、协助方、场地提供方、活动赞助商等多个利益相关组织。各界人士、政府部门、市民群众等都与大型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大型活动往往还带有相当程度的国际性。2014年第九届东北亚博览会,参会客商达10万人,其中包括133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境外客商。

三是活动类型日趋复杂多样。我国目前法律承认的大型活动基本有五大类二百余项,涵盖体育、文化、商贸、旅游、教育等各个领域。依照活动性质,大体可分为政府行为类、商业行为类、文艺行为类、体育行为类、群众行为类等多种类别。各类活动亦常常呈现融合交织之势,内容庞杂,加大了活动的安全管理难度,对安全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是具有广泛的传播性,社会关注程度较高。大型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传播媒体,吸引公众与媒体的广泛参与。如2014年东北亚博览会吸引了来自东北亚、东南亚、欧洲和北美洲的30多家境内外媒体、1300多名记者参会报道。活动传播辐射范围涉及各行业、各阶层。同时,大型聚集活动的规模和效应使其必然具有较高社会关注度。

大型聚集活动突发事件类型及特点

大型聚集活动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一是因自然环境突变而引起的突发事件。是指大型活动举办过程中气候突变或突发自然灾害,如突发洪水、突降暴雨、冰雹或者爆发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等,引起人群恐慌而导致的突发事件。

二是因管控不到位造成的突发事件。有些大型聚集活动场所设计、建筑安全存在隐患,兼之活动组织者管理疏忽、应急准备不足而引发搭建物坍塌、通道堵塞、高空坠物或火灾、爆炸、特种设备事故等突发事件。火灾、拥挤踩踏以及建筑物坍塌等事故是国内外大型活动中遭遇到的最多和最具破坏性的群体性灾难,也最难预防和处置。

三是暴力恐怖袭击类突发事件。指由于敌对势力、恐怖分子等蓄意破坏所造成的突发事件。大型活动聚集人员众多,社会影响广泛,是恐怖分子制造轰动效应的首选目标。随着恐怖活动的全球化趋势,我国目前虽然尚未在大型活动举办过程中发生严重恐怖事件,但已经出现了这方面的迹象。

四是因谣言而导致的突发事件。指公众因为听信谣言造成心理极度恐慌而引发的突发事件。2013年10月13日,印度中部一所寺庙外朝拜者发生严重踩踏事故,造成至少115人丧生,超过100人受伤。起因是一些企图插队者故意散布“大桥快要塌了”的谣言,引起排队民众恐慌拥挤,进而酿成踩踏事件,部分民众甚至直接跳入湍急的河水中被淹死。

大型聚集活动突发事件主要特征。一是突发性强,且蔓延迅速。大型聚集活动突发事件往往比其他突发事件的发生更加突然,事件的起因、时间、地点、方式、发展趋势和影响往往更难预料和把握,偶发性和随机性更强。并且这类突发事件一旦爆发,即会迅速释放其破坏性的能量,其发展蔓延之势往往更加迅猛。

二是事件诱因复杂多样,甚至多种因素交织影响。既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还有自然与人为因素相交织的共同作用结果。既有必然因素,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偶发性因素。2004年北京密云踩踏事件,即因为一个游人在公园桥上跌倒,而引起身后人群拥挤踩踏,致37人死亡、15人受伤。

三是事件后果严重,现场管控处置难度大。大型聚集活动参与人员众多,人流密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即会造成大范围人群恐慌,情绪失控,管理者很难有效控制局面和事态发展,极易造成重大群死群伤事故。1990年7月2日,大批朝觐者在麦加前往阿拉法特山参加朝觐仪式时发生洞内拥挤践踏事件,导致1426人死亡。

四是事件往往具有连带效应,更加容易发生衍生或次生事故。大型聚集活动突发事件规模大,影响广,难以有效处置,所以更加容易产生连带效应,引发次生或衍生事故,导致更大的损失和危机,加深事件的恶性影响。

大型聚集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大型聚集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涵义及其重要性。大型聚集活动及其突发事件的特征,使其在客观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量的风险和隐患。对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减少大型活动安全风险的重要前提。

大型聚集活动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是指在大型活动举办前,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对活动的资质、性质、场地设备安全、安保管理、日期、气候、周边治安、交通秩序等状况进行严谨详细的评估,全方位地广泛收集可能导致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的危险或有害因素,预先识别潜在的威胁和隐患,为其面临的风险等级和种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和安全解决方案,并形成规范的风险评估报告,以规避和调整大型聚集活动的风险。

多年来,大型活动安保工作经验尤其是国外多年举办各类大型活动的先进经验表明,对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进行科学全面的风险评估已经成为保障大型活动安全顺利进行的首要和核心要素。只有通过严谨科学、全面有效的风险评估,及时预测和把握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机和危害,才能对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做到科学决策、周密防范、有章可循,真正提高预防和化解、管控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可能性,保障大型聚集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收益。

当前我国大型聚集活动突发事件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现状。社会认可度尚待提高。一是理论研究成果非常少,理论框架的构建还不成熟,尤其缺少能够进入政府决策的应用性、实战性的成果。二是在实践管理操作中推广运用不足。主要还是以公安机关在实战中积累的经验型管理为主,只针对少数由政府主办且社会影响非常广泛或规模非常大的活动(如奥运会、世博会等)进行风险评估。

管理工作尚不规范。我国大型聚集活动安全工作的审核和管理主要由公安机关负责,风险评估工作很少交由专业的社会机构负责,对风险评估的要求还不规范。由于各地公安机关在管理力度、安全要求等方面都有不同标准,随意性、主观性很大,在工作中很难形成科学规范的风险评估。

专业人才匮乏。无论从社会发展需要还是同世界行业水平相比,我国安全风险评估队伍的整体素质都亟待提高。一些从业者专业素质不高,对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没有深度掌握,甚至其本身对风险评估的认识即存在偏颇或者误区,在实际操作中照搬模版、敷衍应付,不能对大型聚集活动进行全面深入、科学准确的安全风险评估。

法律法规尚待健全。一是现有法律法规对大型聚集活动的适用范围涵盖不够全面。对开放性的、具体人数很难预测的群体活动而言,有关法律界定缺乏可操作性。②二是现有法律法规对大型活动风险评估的主体及其是否为举办大型活动的必需条件并没有明确规定。三是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大型活动安全风险评估的规定没有充分落实到实际操作环节,使其缺乏具体执行标准和规范。四是现有法律法规对群众自发的越来越蓬勃发展的民间聚集性活动缺乏相关管理规定,使这类活动很容易成为管理上的真空地带。

大型聚集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一是推动大型聚集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法制化。实际上,国务院《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已经将大型活动安全风险评估在一定程度上纳入了法制化轨道。2015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提出,对群众自发形成的聚集活动要纳入研判评估的范围。③随之,浙江、福建、广东等省相继出台《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办法》,对大型聚集活动的安全管理及风险评估分别作出具体规定,大型活动风险评估的逐步法制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今后还应在立法层面上进一步制定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实施细则,完善其法律法规体系,将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作为开展大型聚集活动的强制性规定,为风险评估工作法制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加强大型聚集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规范化。一是评估主体规范。应从制度上明确评估主体,除只能由公安机关评估的项目外,其他可由第三方评估机构承担,保证评估的真实性、可信性。二是评估程序规范。法律法规应明确规定风险评估的步骤和流程,使得风险评估的整个过程,如申请、受理、具体操作流程、论证分析、结果预测及编制、上报评估报告和评估的最后审定等各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三是评估标准规范。行业标准、操作规程和资质认定等都应有统一的明确规定,以减少主观偏差和行政干预等因素对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

三是促进大型聚集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专业化、社会化。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法制化、规范化必然对大型活动的承办主体及相关安保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大型活动的承办方和公安机关一般都很难具备专业的安全防范和风险识别能力,因而应充分发挥独立于大型活动利益方的公共组织的作用,引入第三方风险评估机构,提供风险评估的专业服务,公安机关则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审查风险评估报告和安保方案,这也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国家和有关部门应强化监管措施,对风险评估组织进行规范化的统一管理,严格准入制度,以保证风险评估的专业化和权威性。

公安机关大型聚集活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开展风险评估,是对大型活动进行安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实际上,影响大型聚集活动安全的风险因素无法完全排除,有些突发事件还会衍生、转化成其他突发事件。因此,必须建立大型聚集活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近年来,我国公安机关不断积累实战经验,大型活动应急处置机制逐步建立。但是,大型聚集活动安全管理依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及时有效控制和处理突发事件。

建立高效的应急处置指挥体系及协调机制。一是建立统一高效、层级分明的公安应急指挥体系,一般可按照决策、指挥、实战三个层级分担不同任务,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完善公安内部应急处置协调机制。协调国保、治安、反恐、情报、特警、消防、出入境等多个警种相互配合、共同作战、形成合力。三是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安部门为核心的应急处置社会联动机制。在政府应急处置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公安与交通、财政、卫生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协同行动,为应急处置提供必要的医疗、交通、通信等物质和环境保障。

完善应急信息机制。要建立规范的应急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迅速及时准确报送相关信息,使政府在第一时间掌握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为高效的应急处置赢得时间。要强化对媒体的监督与合作,充分掌握舆论的主动权,正确引导舆论,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同时防止错误或延时信息诱发混乱,促生及传播谣言,衍生二次事故。

强化现场应急控制机制。现场应急控制是解决突发事件的关键。大型活动中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必须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掌握事件性质、起因、现场伤亡情况等相关信息,快速启动应急机制,按照应急预案就近组织警力进行先期现场处置。同时在活动安保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多警种、多部门联动响应,因情施策,灵活机动对事件现场采取相应处置措施,迅速疏散人群,有效控制现场秩序,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加强应急处置队伍专业化建设。从大型聚集活动应急处置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来看,配备具有专业知识和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应将相关警种和装备进行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组成装备精良、战术专业、勤务经验丰富,擅长处置突发事件的专业队伍,从信息搜集、舆情研判、专业指挥、反恐防暴、交通疏导、消防管理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战演练,为大型聚集活动的安全和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置提供有力队伍保障。

不断提高大型活动参与者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公众的危机意识、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所掌握的应急自救知识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因素。只有切实提升公民的安全素质,才能在突发事件来临时沉着应对,减少伤亡,才能尽早实现本质安全。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广大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大型聚集活动参与者的应急能力,确保出现安全突发事件时能够与相关部门有机配合,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减少和避免损失。

(作者单位:吉林警察学院公共安全研究所)

【注释】

①根据国务院2007年颁布实施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

②按照国务院《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1000人以上的群体性活动称之为“大型群体性活动”。

③“群众自发聚集活动要研判评估”,《东方申报》,2015年1月22日。

责编/张蕾

作者:曲淑华

第3篇:高职院校突发稳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现状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各类突发稳定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本文深入分析高职院校突发群体事件的特点和原因,提出对策,为高职院校处置突发稳定安全事件提供参考与指引,以促进高职院校提高突发稳定安全事件处置能力,保障学校稳定安全与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应急处置 对策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矛盾复杂多发。因此,提高高职院校突发稳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课题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突发稳定安全事件的类别、特点,应急处置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希望为高职院校处置突发稳定安全事件提供参考与指引,以促进高职院校提高对突发稳定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保障高职院校的稳定安全与改革发展,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1 高职院校突发稳定安全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原因

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及突发稳定安全事件具有其特殊性,是指在学校内部或周边地区突然发生的,影响学校稳定,已经或可能对学校师生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教育教学秩序或社会秩序构成威胁的事件。

1.1 高职院校突发稳定安全事件的分类

一般来说,从事件的原因来看,有人为型事件和自然型事件;从影响范围面来看,有个人层面的、学校内部层面和社会层面的。按照事件的性质,目前比较普遍分为:一是政治突发事件,即因为政治原因,在从众心理支配下,往往从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或者其他看似正义的初衷出发,参与非法集会、游行示威、邪教组织活动等;二是学校管理突发事件,高职院校扩招迅速,办学条件和管理往往跟不上发展,因学籍管理、学生管理、生活服务、学习条件、师生矛盾、人际关系等问题而引发的上访、罢课、罢餐、破坏公物等突发事件;三是治安安全突发事件,因为周边及校内治安、校园恐怖暴力袭击、学生非正常死亡等引发的突发事件;四是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因为自然现象引起威胁师生安全的水灾、地震、泥石流等灾害引起的突发事件;五是事故灾难突发事件,主要有火灾、溺水、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教学安全事故以及其他安全问题引发的人身伤害甚至死亡突发事件;六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主要是较为严重的重大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七是信息安全事件,通过网络传递反动、色情、邪教信息等活动、窃取秘密信息、破坏网络等突发事件。

1.2 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其心理素质、文化素质、行为素质都有比较大的落差,因此,高职院校突发事件既有突发性、群体性、危害性、难控性等高校共同特点外,又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一是活跃性与盲动性并存,高职院校学生精力充沛而活跃,但对政治关心不多,缺乏政治敏锐性,表现在突发事件中就是活跃,敢作敢为,但往往比较盲目莽撞。二是迟钝性与从众性同在,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上敏锐性不高,甚至在政治上比较迟钝,但是从众心理却比较突出,在政治类事件中主要受本科院校的学生串联、鼓动,从而卷入事端,在突发事件中,若正确引导,往往能够有效地抑制事件,反之则极易导致事件的恶化。三是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高职院校规模大多上万,人群密度大,开放程度大,人员往来多,信息交流快,同时高职院校毕竟是一个有完善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组织,相对社会又比较封闭,如果管理有效,则井然有序,管理稍微疏忽,发生问题的可能性很快增加。四是热点性与扩散性。高职院校广受家长、政府、公众和媒体的关注,突发事件更容易引起社会反响,成为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热点,很容易波及其他高校,极易被社会上的别有用心者所利用,引起放大或辐射连锁反应。

1.3 引发突发事件的原因

一是学校规模扩张带来的副作用。学生人数的增加与师资力量、教育经费、办学条件等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不仅增加了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难度,同时也造成管理上的不适应,甚至管理混乱。

二是办学功利化的负面影响。高职院校往往重技能,轻人文,部分教师心态浮躁而功利化,不能“身正为范”,导致学生产生功利化的心态。一些学校营利创收、收费高而乱、乃至钱权交易、教育腐败等不良现象,不但给学生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对学生心理造成影响,甚至使一些贫困生出现了心理与行为障碍,成为了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

三是信息社会带来的新挑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给社会和人们带来更多方便和广阔空间的同时,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普遍。网上虚假信息、煽动信息、个人情绪化甚至恶意造谣中伤信息满天飞,并通过互联网、手机迅速传递,引发学生心理和行为失衡甚至引发突发事件。

四是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带来的隐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呈现的多样化格局,在思想多元化的社会大环境下,既使大学生的思想多元化,也使其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化。虽然已经进入成人年龄,但是其信仰尚未完全形成,容易受到错误的、腐朽的、消极的思想侵蚀。同时,社会转型阶段出现的诸如下岗失业、贫富差距等使一些人产生了较强的失落感、相对被剥夺感、不公平感等,而这些现象极易通过家庭、社会、学校等多种渠道对他们产生精神刺激。如果这些精神和心理状态长期存在,如果遇到合适的导火索,势必引发多种突发事件。

五是独生子女的特点带来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是90后、00后,独生子女数量居多,他们对突发事件缺乏承受能力和应变处理能力。再加上家长只重视考试成绩,对其全面素质重视不够,导致他们在遭遇挫折失败时,往往不够坚强、勇敢,承受能力差,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冷漠、仇视等心理,有的甚至反映过激,走上自伤、伤人等犯罪道路。

六是金钱至上思潮的不良影响。社会上物欲横流,人文精神关怀缺失等这些不良社会思潮严重影响到学生,学生心态浮躁,世界观、价值观扭曲,部分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变成矛盾四伏、心态浮躁的“危机桶”。

2 高职院校突发稳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作为建校时间较短、基础较差、管理水平较低的高职院校,近年来在加强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各高职院校基本形成了应急预案体系,但从实施的结果看,效果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与问题:

一是理念滞后,不适应当前形势。高职院校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起步较晚,理念滞后,没有形成预防、应急、善后等一系列完善的体系,往往把对突发事件的处置看成学生、保卫部门事情。虽然重视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却缺乏预见性和主动的预防措施。近年来虽然观念有所改变,但仍未形成大校园应急管理概念。

二是缺乏长效性管理体系,整合资源力量困难。目前,高职院校的应急管理还处于“应急”状态,管理机构一般是临时机构,成立一个领导小组,设立一个办公室,挂靠在常设部门,往往在发生突发事件之后,才想起来还有这个临时组织机构,甚至在事件发生比较严重的时候才会成立起来,在事件解决之后,应急管理机构或者工作小组就自动解散。同时,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各种应急力量和资源不能有效的整合,进行联动应急,耽误了处理事件的最佳时期,进而造成不良或者不可逆转的后果。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也缺乏长效管理体系、长效机制和预见性。

三是制度薄弱,应急管理工作缺乏规范和保障。制度薄弱是众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高职院校有的不重视制度建设,有的措施不完善不配套,制度制定程序不合理,为制定制度而制定制度,有制度不落实等。

四是职权不清,职责不明。从宏观方面看,是条块应急管理职权划分不够清晰、职责分担不够明确,造成在实践操作中常常出现协调困难、管理脱节、行动衔接配合不到位等问题。比如政府对高校管理主要实行属地为主的原则,但是教育行政部门同时也管,很难说以谁为主,学校多头开会接受任务、多头请示汇报,造成效率不高,甚至贻误工作。

五是综合性风险评估工作薄弱。实行风险评估制度,是应急管理工作一项重要制度,提高了应急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强化了风险意识和应急管理意识。但因综合性的风险评估和趋势预测有所不足,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指标,因而,未形成科学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风险评估随意性大,大大降低了其科学化水平和利用价值。

六是应急演练流于形式,师生参与程度不高。高职院校的应急演练没有具体措施和要求,无法实际操作,因而,师生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十分薄弱。有些学校虽然开展了应急演练,但演练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3 做好高职院校突发稳定安全事件处置的对策

3.1 树立先进的应急处置理念

高职院校管理者和领导应树立科学、理性、具有前瞻性的应急管理理念。一要树立常态管理理念。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突发事件不再是偶然,而成为了常态,这种认识应成为高校应急管理工作基本理念。二是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注重应急管理的人性化,树立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三是大校园应急管理理念。应急处置工作仅靠高职院校自身力量远远不够,还需要当地政府、公安机关、社区、家庭乃至全社会的支持与帮助。四是预防为主理念。预防是重心,引入风险管理机制,才能防范于未然。

3.2 建立常态化稳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形成畅销化机制

学习国外经验,建立常态化管理体系,改变临时机构疲于应付的状态,统一领导和指挥,统一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迅速控制事态并对突发稳定安全事件进行有效、稳妥的处置。一旦发生稳定安全突发事件,该组织体制立即开始运转,按照事前制定的应急预案,各司其职,及时地做好处置工作。

3.3 提高法制建设水平,提供法制保障

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在高校突发稳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方面,却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突发稳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的法制建设,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使高校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有法可依。

3.4 规范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灵敏的预警机制

事实证明,突发事件发生前一定有先兆,目前实行的风险评估制度就是为了发现事件的苗头,从而提前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突发稳定安全事件的发生。因此规范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灵敏的预警机制,把事件的苗头控制在萌芽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3.5 加强善后处理机制建设,将损失控制到最小程度

尽管我们采用一切措施预防、控制、处置稳定安全突发事件,但是要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必须加强善后机制处理建设,将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制定学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及改进工作的操作方案并实施,总结教训,提出改进的措施。善后处理的还应开展心理干预,开展心理治疗和精神安慰,使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恢复到正常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凯,张一飞.浅析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2]金蝉娟.高职院学生突发事件发生的成因与预防对策[J].科技资讯,2007,8.

[3]白寿许,中华.高校危机管理对策初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立项课题“新时期职业院校稳定安全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SGH13539)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王建设(1960-),男,陕西商洛人,高级工程师/讲师,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主任。

作者:王建设

第4篇:银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积极预防和妥善处臵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维护我行正常经营秩序,最大程度地减轻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害, 迎接奥运会的顺利召开,依据国务院、中国建设银行、建行陕西省分行对突发公共事件、行业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内容,结合支行实际,经研究决定,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章 突发事件的分类

第二条、突发性事件可分为自然突发性灾害事件和非自然突发性灾害事件二种。自然突发性灾害事件可划分为不可抗拒自然灾害和疫情灾害。不可抗拒自然灾害指发生突发性地震、洪涝、雷击、火灾、风暴等形成的灾难。疫情灾害是指某地域暴发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的传染疾病。自然灾害或疫情灾害往往带有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来势迅猛,容易造成金融风险,给银行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非自然突发性灾害事件属于刑事案件、经济案件和社会治安以及安全事故,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表现为以下四种:

一、金融案件类。如:贪污、挪用、金融诈骗、盗窃、抢劫银行等重大刑事案件以及违法违规经营案件。

二、治安案(事)件类。如:金融挤兑事件、聚众围堵银行办公和营业场所、聚众上访、无理闹事、聚众罢工等治安案(事)件。

三、安全事故类。如:火灾事故、交通事故、重大设备运行事故等安全生产事故。

四、持不同政见者、分裂分子、恐怖分子故意制造事端及其他突发事件。如:爆炸、凶杀、绑架、恐吓威胁、新闻造谣、诽谤等。

第三章 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第三条、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领导小组组成 组 长:支行行长

副组长:副行长、风险主管

组 员:各部门、支行、分理处、营业网点负责人 第四条、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领导小组职责

一、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支行及所辖范围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臵工作。

二、协调与省行、地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应急处臵工作。

三、根据突发事件性质组建处臵工作前线指挥部,并可根据处臵工作需要临时指令相关职能部门组建应急处臵分队,设臵情报信息、技术保障、现场处臵、政策咨询、法律顾问等专家咨询小组。

四、对重大处臵措施和重大报告事项进行决策。领导小组及时评估突发事件的性质、损失、滋生灾害的程度和请求支援等相关事项及突发事件处臵前、中、后的报告工作。

五、积极开展自救工作,最大限度的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银行资产安全。

六、根据突发事件大小、位臵及范围,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员工积极处臵,阻止事态进一步扩大。也可依据不同情况由领导小组派出处臵工作组或人员赶赴现场指导、监督和检查处臵工作。

七、研究决定启动、终止本预案。

八、决策其他重要处臵工作事项。

九、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支行办公室合署办公,办公室主任由支行办公室主任兼任,副主任由支行办公室安全保卫岗兼任。

第五条、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一、贯彻执行领导小组做出的应急处臵决策和部署。

二、在职责、职权范围内,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有效地组织全行及本部门开展应急处臵事项。

三、按照领导小组的决策和授权负责向省分行报告有关对外信息披露事项。

四、第一时间向支行领导小组上报突发事件的发生和进展情况。

五、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第六条、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一、负责支行领导小组的日常性事物工作,

二、负责制定、修改《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新城支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工作。

三、负责接受、处理、上报、通报突发事件有关信息和资料。

四、负责与当地银监办、公安机关及驻地政府办事处的联络和突发事件信息沟通工作。

五、负责对支行下属各支行、分理处及营业网点处臵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

六、负责对下属各支行、分理处及营业网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适时组织预案演练。

七、向领导小组提出事件处理建议。

八、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第四章 处臵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

第七条、坚持以党总支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处臵突发事件工作由支行行长负总责,分管行领导、风险主管分工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具体落实。党政齐抓共管,统一领导,明确责任,充分发挥党员、团员的骨干作用,保障我行员工人身安全和国家资金安全。

第八条、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教育员工平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各司其职、预防为主,把保障建设银行根本利益和员工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抓好抓细,力争做到万无一失。

第九条、坚持全力抢救,最大限度减少资产损失的原则。各单位领导小组成员要组织员工全力抢救银行资产。如现金、重空、档案等重要物品,及时清点损失情况,造册上报。

第十条、快速反应,协同处臵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各单位工作特点,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统一指挥,部门联动,全力控制局面,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

第十一条、科学决策,依法处臵的原则。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测、监测和预警工作,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依法、规范、稳妥地处臵突发事件。

第五章 非自然突发性灾害事件的处臵程序第 十二条、控制现场,及时报告

一、各单位领导小组成员(负责人)应迅速判明突发事件的性质,做好现场保护工作,特别是重要的物证保护工作。如衣物、指纹及其他痕迹。

二、指派专人向支行领导小组报告情况,必要是一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以便得到最快的支援和帮助。

三、各支行、分理处、营业网点发生突发事件后,上报支行时间最晚不得超过20分钟。

四、支行接到报告并初步核实有关情况后在2小时以内将情况报告省分行及相关部门,并随时关注事态发展。

五、发生突发事件的单位,要组织员工按照分工应对突发事件,控制犯罪嫌疑人,最大限度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

六、做好说服疏导工作,争取得到广大群众的正面配合,防止不法分子乘机破坏。

七、各单位要加大与街坊邻居的互保联系,提高安全营运系数,预防、抑制和制止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

第十三条、信息报告,内容完整

一、 发生突发事件的机构名称、地点、时间。

二、 造成事件的主要原因及其事件的性质、规模、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社会反应等情况。

三、 事态现状、发展趋势、损失程度、控制措施及下一步处臵措施。

四、 政府有关部门对事件及其处臵工作的态度。

五、 对平息事态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 其他应报告的事项。 第十四条、启动预案,快速行动

一、支行领导小组根据在所辖区域内可能发生或以发生,或下辖单位上报的突发事件大小、性质,进行研究和决策,及时宣布启动《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新城支行突发事件处臵预案》。

二、各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领导小组成员及时到位,组织处臵工作组赶赴突发事件现场指导所辖机构的处臵工作,各应急小组迅速调配人力进驻突发事件现场。

三、后勤保障小组依据指令安排处臵所需的物资和资金准备。

四、按处臵流程及操作要求各应急小组独立开展工作。 第十五条、善后总结,完善措施

一、突发事件对外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由支行领导小组按照《中国建设银行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管理规定》并上报省行批复后进行。

二、突发事件处臵完毕后,领导小组要及时对事件和处臵工作进行评估与总结。

三、各支行、分理处、营业网点要在评估与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整改。整改工作应包括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恢复经营秩序措施、风险预警机制及落实相关工作的时间表,并及时向支行提交整改工作报告,支行将适时对整改工作组织验收。

四、造成突发事件的责任人员或处臵突发事件不力的人员,依据《中国建设银行工作人员违规行为处理办法》有关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负责人的责任。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五、在突发事件处臵过程中表现突出,并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有关规定给予适当奖励和表彰。

第六章 自然突发性灾害事件的处臵程序 第十六条、建立小组,严密分工

一、综合协调组:负责突发事件的信息纵横传递,与上级单位、地方政府、新闻单位等对外联络工作。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一切信息均由综合协调组请示同意后,统一对外发布。责任部门:办公室、风险管理部。

二、后勤保障组:负责紧急情况下工作过程中的物资供应、车辆调度、餐饮、医疗等工作。责任部门:办公室。

三、治安保卫组:负责与省行及地方公安部门和联防单位的联系,注意收集掌握相关动态,负责现场警卫、维护现场秩序、及时打开通道门、以及自然性突发事件处臵过程的治安保卫工作。责任部门:办公室(安全保卫)。

四、资金供应组:负责紧急情况过程中的资金调度、转移以及善后补助救济工作。责任部门:财务会计部、个银部、营业部、各营业网点。

五、技术保障组:负责支行及各营业网点的技术恢复,抢修工作,保障支行业务正常开展。责任部门:营业室。

六、宣传教育组:负责处臵过程中对群众的宣传解释和其他思想政治工作。责任部门:个贷中心。

七、事后安臵组:负责员工及家属、子女的联系,住寝安排。责任部门:个银部、公司部。

八、应急机动分队以经警和值班值勤人员组成,随时听从领导小组调遣。应急机动分队要明确任务、反应敏捷,行动迅速,争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工作。责任部门:办公室(安全保卫)。

第十七条、全力以赴,降低灾害

一、发生自然灾害后,支行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确保人员在岗。领导小组人员必须尽快到达现场,组织指挥处臵工作,各有关部门人员应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步调一致,统一行动。

二、各支行、分理处、营业网点当遭遇突发性自然灾害时,要及时与本单位主管领导及上一级行总值班室取得联系,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恶化。

三、需要临时增设营业网点或暂停营业和办公时,由支行领导小组向省行和所在地人民银行报告,经批准后实施。

四、当获悉自然灾害发生信息时,在外地出差、休假的行级领导、部门负责人应尽快返回单位,参加抗灾抢险工作。要在确保员工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组织人员抢救重要资产,如现金、重空、档案、账册及贵重物品等,力争使我行资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五、自然灾害发生后,要尽快清理现场,清点各种设施、物资,对损坏、丢失的要造册上报。

六、加强营业网点的资金调拨。及时掌握所辖营业网点的库存资金储备情况,一旦发现个别营业网点兑付困难,应迅速向行领导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报告,业务主管部门要迅速采取措施,确保正常支付。同时组织网点工作人员向客户做好解释工作,妥善安抚和处臵客户,防止事态扩大。

七、要加强对员工的保密教育,严肃纪律,任何个人不得擅自接受新闻媒介的采访,防止不该对外公布的内部保密信息外泄。

八、加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系统设备、电子网络故障的维护抢修工作。及时对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网络故障进行抢修,确保线路畅通。科技保障人员落实网络的安全值班和日常维护,需要关闭主机的,应征得主管行领导同意后,按照行领导指示,科技保障人员按顺序关闭主机系统,并切断主机电源。

九、做好信息预警工作。要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防患于未然。办公室要严格落实行政值班制度,安排人员24小时在值班室值班,切实做好对各类信息的上传和下达工作。各级值班人员必须提高警惕,坚守岗位,确保不空班、不脱岗,保证值班电话分秒畅通。

十、办公室要加强车辆的管理,做好物资调度工作。保证车辆时刻处于良好状态,共同做好现金、贵重物品运送、交接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

十一、做好通讯联络工作,确保各单位信息畅通。在处臵过程中,各单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与领导小组的通讯联络,要做到及时上报、互通信息,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必须保持24小时全天通信畅通。

十二、各支行、分理处、营业网点的员工,面对突发性自然灾害,要沉着冷静,由单位负责人统一指挥,将当日的现金、凭证、重空、账本、报表、公章等重要物品锁入库箱或保险柜。计算机退出系统并关机,切断总电源开关,锁闭营业网点门窗并检查无误后,带领全体员工转移到营业网点附近的安全地带,但不得远离营业网点,待危险情况解除后,立即返回营业网点恢复正常营业。对建筑物损坏严重,暂时不能恢复正常营业的,营业网点要及时将情况向支行报告,请求支援。同时,在确保员工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在支行救援人员未到现场之前,营业网点要安排专人做好对受损营业网点周边和临时存放现金、凭证等重要物品区域的警戒工作,防止不法分子趁机抢劫和盗窃。

十三、当发生突发性自然灾害,安全保卫人员要迅速关闭电梯,及时开启全部办公大楼通道,引导人员快速疏散到安全地带。人员疏散时,要听从指挥,互相照顾,不要拥挤,防止踩踏事件发生。技术保障部门请示或根据主管行领导指示,切断供电系统。

十四、各办公室工作人员撤离时需要关断电源的,互相帮助,共同撤离,撤离到本部门所在地,由部门统一向支行报告人员情况。

十五、地震性自然灾害时的处臵:一是接到地震灾害预警后。各单位要对办公大楼通道、营业场所等办公地点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加固。按支行统一要求集中或疏散,保卫部门做好应对自然灾害的各项安全工作;二是当地震发生时。各级人员应立即关闭计算机,切断电源,柜面临柜、现金出纳人员应立即退出工作界面,封存现金,装入保险柜,来不及装入保险柜时,原地封存,锁好二道门。后勤保障部门以及设备操作人员要尽快关闭电源和火源,迅速撤离。营业室、个贷中心(二楼)、支行、分理处、储蓄所员工应迅速头顶保护物跑到室外空旷处。

四、五楼员工来不及撤离时要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办公桌下面或坚固的家俱旁,墙根、墙角、三角空间、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要远离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和跳楼的方式离开,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止灰尘和烟雾。当员工身体受到伤害时,应设法清除伤害物体,并设法取得搜救队伍的帮助。安全保卫人员要派人加强物品、人员转移以及灾害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加强财产安臵地点的现场警戒;三是地震警报解除后,各单位要按照支行的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全体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及时抢救受伤人员、资金、共公财物,进行统计登记,向支行领导小组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受灾情况。

十六、办公大楼人员疏散后,由保卫人员做好办公楼安全警戒工作。对肆意进行破坏活动或故意制造、散布和煽动闹事的不法分子,应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

第十八条、疫情处臵,防止扩散

一、发生疫情后,各级领导人员和员工要注意关注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做到不制造谣言,不轻信谣言,不传播谣言,保持正常的工作秩序,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恐慌。

二、对容易感染、人员接触多的重点要害部位和重点工作环节,应进行重点防范,预防疫情务必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

三、严格控制员工出入疫区,对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员工,应就地检查和治疗。组织人员定期对所属办公楼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情传播和蔓延。

四、加强对员工的防疫工作教育,提高员工对流行疫情的了解和认识。教育员工要远离人群密集的地区和环境,防止被动感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能力,注意天气冷暖变化,防止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疾病的发生。

五、与被感染疾病的人员有密切接触的员工,应主动向本级单位报告并及时到医院检查就诊,或按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采取紧急隔离措施进行保护和治疗,确保疫情不再蔓延。

六、各部门、支行、分理处、营业网点发现疫情要立即向支行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和谎报。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九条、本预案由西安新城支行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附件:

1、支行营业网点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预案

2、营业室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预案

3、计算机应用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预案 附件1:支行营业网点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预案

一、防盗窃案件应急预案,

当发现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盗窃案件时:

1、应立即制止盗窃案件发生以防事态扩大,并利用可行的手段迅速联系相关人员共同制服罪犯。

2、立即向110指挥中心报警,简要说明出事地点和网点名称,同时报告安全保卫部门。

3、安全保卫部门要立即派人赶赴现场,保护现场,保留证据,不准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协助公安部门分析案情,为破案提供有关信息。

4、控制有关重点嫌疑人员和当事人及有关技防设施、录像资料、工作日志、安全员值班登记、出入人员登记等,以便办案时提问、查询、审阅。

5、待公安部门勘察现场后,及时清点被盗物资或损失资金。

6、一旦盗窃得逞,发现犯罪分子逃离后,应及时向公安人员提供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逃跑方向、搭载的交通工具等情况。

7、如发现犯罪分子对银行重要物资行窃时,值班人员应迅速报警,并采取最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其终止犯罪,要注意留存证据,保存监控录像资料,为认定罪犯分子提供证据。

8、如发现有内部人员参与作案,应报告纪检监察部并协助查办。

9、事后,事发单位要认真分析总结被盗原因,查找漏洞,采取切实措施,防范类似盗窃案件的发生。

二、防抢劫案件应急预案

当发生抢劫案件时,应根据当时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如下措施:

1、立即打开报警器,及时取得附近单位(联防单位)和过往群众的支援,所(柜)长或靠近电话的员工应立即拨“110”报匪警,电话简要讲明该营业网点所处的地理位臵和名称,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迅速同附近派出所和支行保卫部门联系。

2、在报警联络的同时,代库员应迅速将库包的钱、帐、重要凭证放入保险柜、锁好保险柜,打乱密码,藏好钥匙:其余人员迅速抢占有利位臵,保护自己,利用顺手防卫器具有效地制止歹徒的犯罪活动。

3、控制出入通道。使歹徒无法接触现金和员工,保护现金和员工安全;以口头进行劝阻,设法拖延时间,等待过往群众和公安机关的支援。

4、配合有关人员抓捕歹徒;所(柜)长或安全员用(设定好的)暗、信号(眼神)发出指令,乘机对犯罪分子发出攻击,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力量将犯罪持枪或凶器的手抬起(或打掉凶器),使其失去对员工的伤害能力,夺下犯罪手中的枪或凶器。

5、在同犯罪分子博斗时,应记住犯罪分子的特征,以便公安机关破案;在犯罪分子逃离时,主要由一名男职工或经警尾随其后,呼叫群众帮助捉拿;犯罪分子乘车逃跑时,应记住车号、车型和颜色。

6、在夺下犯罪分子手中的枪支和凶器后,犯罪失去侵害能力时,应停止攻击,并让其趴在地上,不能让其站立,用绳子将其两手捆绑在背后,由所里的男职工负责看守,待公安机关和保卫部门来人处理。

7、发生抢劫案或犯罪分子被制服后。所(柜)长和安全人员保护现场,布臵好警戒,维护好秩序,不准无关人员进入,每个员工应手持自卫器戒,提高警惕。

8、交接犯罪分子时,应按有关规定在营业网点柜台外进行,一是要查看工作证,看其相片与本人是否相符;二是看是否有警车或本单位有关人员陪同,公安人员要求进入拍照查看现场时,应等部门领导或保卫部门批准并陪同进入营业网点。

三、防诈骗案件应急预案

1、收付现金人员,必须按照有关业务操作规定手工单清点;各种有价值证券必须在手工清点时认真辨认真伪,必要时可由出纳人员和其他有关科室负责鉴定或有关单位电话电传联系核实。

2、收缴的假钞或有价证券,经办人负责登记,并向原持有人出示没收证明,如果发现有大量假币,应立即向支行主管部门和保卫部门报告;同时,要耐心向储户做好解释工作,说服其暂时不要离开,等候处理。如营业秩序遭到干扰破坏时,应立即与“110”联系请求支援。

3、对于私自涂改存折、票据和冒领者,除扣留其他有关凭证外,还应将其强行留住,并立即向保卫部门报告。

4、协助堵查诈骗、冒领嫌疑人时,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必要时派保卫人员持警具做好布防围捕工作。

5、接到堵查信号或指示后,应迅速确认嫌疑人员,并严密控制和监视,经手人应及时记下其面貌特征、口音、服装样式及颜色等。

6、堵截人员要定人、定位、强占有利位臵,把好出入通道,防止嫌疑人逃跑、行凶顽抗。

7、当完成围堵工作后,应迅速靠近抓获嫌疑人,当人身受到威胁时,可采用必要手段将其制服,并将嫌疑人交有关部门审查处理

8、如发现有内部人员参与作案,应报告纪检监察部并协助查办。

四、防火灾应急预案

1、启动实施应急预案 (1)当发生火灾时,单位负责人和第一时间发现火情人要立即判明能否有效处理,如能马上灭火,要立即将火扑灭,并向安全保卫部门报告现场情况并说明“我已处理完毕”;如无法有效处理,立即拨打“119”报警,向安全保卫部门报告现场的情况并取得临近单位援助,使用灭火器具和消火栓加以控制,减少损失,等待增援。

(2)安全保卫部门接到请求增援的报告后,立即报告火灾处臵应急工作领导(指挥部)小组,经领导小组综合分析后,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员要高度警惕,按照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3)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后,火灾处臵联络小组迅速下达指挥部的任务指令到各应急组织,各组织成员和义务消防员迅速到达指定地点,按照分工与要求立即开展工作。

2、抢险处臵

(1)突击小组以最快速度到达事故现场参与火灾救助,及时判断能否自行控制火情,若能控制火情,则迅速采取灭火行动,扑灭着火;若不能控制火情,则立即报告指挥部,联络小组通知火灾处臵保障小组做好后勤保障,通知警戒小组立即赶火灾现场做好警戒,医务小组立即赶赴现场参与现场救护。

(2)火灾处臵突击小组根据火情发展状况,确认无法自行控制火情,立即通知火区相邻部门迅速安排人员撤离(尽可能保护好重要资料物品),在最短时间与119公安消防指挥员取得联系,协助指挥灭火,并准备好应对外界的信息发布和解释工作。

(3)安全保卫部门应立即指派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组织指挥抢救,随时观察火情的发展情况,并根据应急工作领导(指挥)小组的命令,协助联络小组在现场工作,向需要疏散的人员发出通报并协助人员疏散。疏散次序:先着火间,后着火房间的相邻房间。先着火层以上各层后着火层以下各层。指导青壮年员工沿消防楼梯穿过着火层进入安全区,护送行动不便的人员从消防电梯或楼梯疏散。安全保卫部门对转移出的物品要指定在安全地点存放,并派员看护。

(4)火灾处臵保障小组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参与求助,及时切断或关闭可能引起爆炸和助燃的电、水、燃、危险物品源,做好抢险物资保障工作,在安全条件允许状态下,保证消防用水、用电不间断,提供伤员救护、物资运输等保障。

(5)警戒小组立即赶赴火灾现场做好警戒工作,协助人员疏散,引导消防人员安全便捷进入火场。

(6)医务小组立即赶赴现场参与现场救护或与“120”救护中心及相关医院进行联系。

(7)各组要全力协助公安消防人员灭火,尽可能避免人员伤亡。直至着火扑灭。 (8)在确认火灾扑灭后,要设立火灾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安全保卫部配合公安消防部门调查火灾原因。

3、善后处理

(1)火灾处臵保障小组负责对楼内办公、生产、生活设施进行全面检查、修复、尽快恢复正常运转。

(2)有关受灾部门对可能遗失或损毁的业务凭证、账、表、薄、现金等,认真审查、核对、修复、确保业务工作尽快恢复运行。

(3)安全保卫部负责对整体环境安全进行检查、确认。 (4)各部门完成善后工作后并报告,火灾处臵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判断发出终止应急预案的指令,恢复正常工作。

(5)灾情过后,及时对预案的实施进行总结。安全保卫部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认真检查、分析、总结。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组织落实。

4、人力资源部负责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和协调,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我行的社会影响。

五、防聚众示威、围堵冲击营业和办公场所应急预案 当发生或有苗头发生群体上访、聚众示威游行或其它原因出现围堵冲击营业和办公楼时:

1、支行领导要迅速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开会,根据实际情况研究、部署处臵工作,要求所有部门和员工遵守纪律,坚守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得擅离职守,避免与事件发生直接冲突。

2、安全保卫部门要指定专人对营业、办公场所的出入通道和要害部门加强警戒和守护,有关部门要增派人员做好现场秩序的维护,妥善保管重要凭证、档案文件和贵重物品。必要时,经负责人同意,可以采取关闭大门的措施。

3、事发行要指定专人会见事件参与人员代表,全面掌握、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符合政策并能够解决的,要立即答复并给予解决,不符合政策或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争取理解,同时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疏导,必要时行领导或部门负责人出面与有关人员进行座谈或对话。

4、应急负责人要对参与闹事人员进行法制教育,指明聚众围堵、冲击营业场所和办公楼是违法行为,引导参与人员通过合法的方式或多样的渠道表达意见,解决问题。

5、当事件参与人员进入营业大厅或办公楼时,应急处臵人员要劝其离开,或将其集中在楼内的一个区域,集中地点要尽量避开营业柜台、财务室、计算机房、重要物品库等要害部位,派人维持好现场秩序。

6、消防控制室、监控室的操作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加强设备管理,做好现场录像,妥善保存录像资料。

7、大量人员滞留聚集在办公楼和营业场所,影响正常经营和办公秩序时,应请求公安机关派人到现场维持秩序,依法采取现场管制和其他强制性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8、发生打、砸、抢、纵火行为或非法携带武器、易然易爆等危险物品,散布谣言、非法宣传、煽动和其他违法行为时,要立即派人进行监控和制止,并报告公安机关处理。

9、纪检监察负责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和协调,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我行的社会影响。

六、防挤兑事件应急预案 当发生聚众恶意挤兑存款时:

1、当班工作人员要立即报告行领导和安全保卫部门,并坚守岗位,保持正常工作秩序。

2、支行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召集相关业务部门共同研究解决挤兑的工作方案。安全保卫、会计和个人金融部等部门要迅速派人到现场维持秩序,恢复正常的工作。

3、网点员工要重点做好现金、重要凭证、印章、计算机密码和重要物品的管理,严守营业厅防护门和重要通道,控制出入柜台的人员。

4、会计出纳部门要迅速筹措和调拨资金,确保柜台正常支付需要。

5、支行领导要立即赶赴现场了解情况,查明原因并向上级行报告,组织人员做好客户的疏导工作,必要时与事件参与人员进行座谈或对话。

七、防地震应急预案

(一)接到地震灾害预警后,各部室要对办公大楼、营业场所、自助银行的内外设施、悬挂物等进行检查,达不到防抗地震要求的要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二)各部门要检查办公大楼、营业场所等建筑的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确保通道的畅通;要准备防抗地震灾害的物资和设备设施,安排员工避难场所。

(三)接到地震撤离警报后,各级人员应立即关闭计算机,切断电源,柜面临柜、现金出纳人员应立即退出工作界面,封存现金,装入保险柜,做好随时撤离准备。来不及装入保险柜时,原地封存,锁好二道门,及时做好撤离准备,按支行指令执行。

(四)地震发生时,后勤保障部门以及设备操作人员要尽快关闭电源和火源。员工应根据下列不同情况处理:

1、一层办公、营业的员工应迅速头顶保护物跑到室外空旷处,来不及离开的员工要躲在办公桌下面或坚固的家俱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止灰尘和烟雾。

2、高层办公楼办公、营业的员工应保持镇定,选择储藏室、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俱旁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和跳楼的方式离开。

3、来不及转移的员工应迅速抱头、闭眼,在办公桌、工作台或其他家俱下面躲避。

4、员工身体受到伤害时,应设法清除伤害物体,用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并设法取得搜救队伍的帮助。

5、未参加抢险救灾的员工要按照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在安全区域活动。不得自行参加抢险,不得进入非安全区。

6、安全保卫部门要派人加强物品、人员转移以及灾害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加强财产安臵地点的现场警戒工作。发现不法分子乘乱盗抢银行财产时,要立即报告公安机关处理。

(五)地震警报解除后,各部门要按照支行的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全体人员(应急分队)开展救灾活动,及时抢救受伤人员、资金、共公财物,进行统计登记,向支行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受灾情况。

(六)要根据抗震救灾部门和上级的通知精神,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必须随时与当地政府和抗震救灾部门保持联络,及时报告和传达有关信息。积极做好各项应急准备。

附件2: 营业室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预案

为迎接第29届奥运会,积极预防和妥善处臵营业期间的突发事件,维护营业室的正常经营秩序,最大程度地减轻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害,根据建总发„2005‟394号《关于印发《中国建设银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以及建总函[2008]333号《关于下发《奥运会期间建设银行安全稳定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案情预想

1、因各种原因引发的挤兑行为,造成的突发事件;

2、因破坏性自然灾害的发生如地震、洪水等造成的突发事件;

3、因犯罪分子引起的抢劫、盗窃、诈骗等所造成的突发事件;

4、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所造成的突发事件;

5、因其他原因所造成的突发事件。

二、人员分工营业室(网点)负责人是处臵突发事件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突发事件处臵的现场指挥和处理,营业室安全员负责通知上级管理机关及报警,柜员负责作好服务和解释工作。柜员负责保护现金、有价证券、凭证等重要物品和设施的安全,营业室保卫人员负责将客户疏散到安全区域。

三、处臵方法

(一)、对挤兑行为造成的突发事件

1、营业室(网点)负责人或安全员要立即向上报行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及保卫部门报告;

2、加强对通勤门、防护栏及重要通道防护,防止被冲击;

3、所有员工应坚守岗位,做好现金和贵重物品的守护,并尽快了解事件原因,耐心向客户做解释工作,不得与挤兑人员发生冲突;

4、做好资金调度,满足客户正常兑付的需要;要确保调款运送、交接过程中的安全;

5、当挤兑过程中出现打、砸、抢和围攻、抢劫运钞车等行为时,应紧急启动相应预案。

(二)对破坏性自然灾害造成的突发事件

1、对于可预见的自然灾害,营业室(网点)负责人要根据媒体、社会预警体系和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的灾害信息(类别和程度),组织全员依照上级部门的指令作好应急准备;(1)、全员应保持 24 小时通讯畅通,包括备用的联系渠道、方式。(2)、全员要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3)、进行必要的救灾物资和工具准备(食品、饮用水、药品、工具等)。

2、对于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在营业期间突然发生时,应根据自然现象,迅速组织对灾害的类型和程度进行判断。(1)、当灾害足以立刻危机到员工的生命安全时,应立即组织员工自救和撤离,撤离时要锁好通勤门;(2)、当灾害不足以立刻危机到员工的生命安全时,采取如下应急措施:a、营业网点负责人应迅速发出警报并对外联络求援报警、报告灾情,向上级保卫部门报告,并等待上级行的指令;b、进行重要设施和物品的整理和封存,保护好现金、重要单证、印章、凭证及电脑、技防设备的安全;c、进行重要物品转移和合理安臵;d、进行员工和客户的疏散,并作好网点安全保卫和人员救助;e、当发现发生治安灾害事件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f、保护受灾现场,维护治安秩序。

3、对于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在非营业期间突然发生时:网点负责人要迅速通知全员,在第一时间携带各自保管的网点各种钥匙到场,按照主管部门要求进行救灾工作。

(三)对犯罪分子抢劫、盗窃、诈骗、寻衅、滋事所造成的突发事件

1、因犯罪分子的抢劫所造成的突发事件

(1)第一发现人或离报警装臵近的人要迅速使用报警器等多种方式报警,确保警讯传出,视情况向行领导和保卫部门报警;(2)各柜台人员要迅速将现金入柜上锁、乱码,并藏好保险柜钥匙,防止歹徒进入柜台后威逼交出钥匙或搜身;(3)网点人员面对抢劫歹徒要沉着冷静,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周旋,使用警告、劝阻、攻心等方式,拖延时间,等待外援,并做好自身防护;(4)如歹徒使用强攻击力的器具或炸药等危险品强行攻击柜台防弹玻璃、边门、后门、窗、天棚、墙壁等处,拟进入柜台实施抢劫时;柜台内人员要使用铁柜、办公桌等重物进行封堵,并使用狼牙棒、灭火器等器械进行阻击,尽可能阻止歹徒进入柜台;(5)当歹徒进入柜台得逞,并持刀、棍、棒等非强力杀伤武器进行抢劫时,全体柜员要视歹徒数量情况,在能保护自身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各种器械,勇敢地与歹徒展开搏斗,并争取将歹徒擒获;(6)当歹徒进入柜台得逞,并携有枪支、爆炸物等强力杀伤武器或劫持了我方人员进行抢劫时,柜员要立即作好自身防护,在尽量避免人员伤亡情况下,伺机撤离;(7)当歹徒在柜台外抢劫客户资金或对客户实施伤害时,柜台营业人员应迅速报警。靠近边门的临柜人员迅速将边门反锁,其他临柜人员关闭钱箱持自卫器材观察事态发展,做好防护准备;(8)柜员要注意观察歹徒体貌特征,逃跑路线、使用交通工具等情况,以便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提供线索。

2、因犯罪分子盗窃所造成的突发事件(1)当发现网点门锁变形,门窗被撬, atm 遭破坏,网点内的桌柜、微机、报警、监控等设施有被破坏或异常迹象时,应立即上报,妥善看护现场,不得冒然进入和靠前;(2)当发现歹徒正在行窃时,应立即报警并组织擒获,如遇歹徒反抗应立即启动防抢预案;(3)营业期间发现章证和现金等物品丢失,应立即上报,妥善看护现场;(4)在非营业时间,网点负责人接到盗警信息后,要立即报告行领导和保卫部门,应迅速通知全所人员,在第一时间携带各自保管的网点各种钥匙到场,积极配合公安部门进行清查工作。

3、因犯罪分子诈骗所造成的突发事件(1)当发现犯罪嫌疑人利用假存单(折)、假票据实施诈骗时,要沉着冷静,不要打草惊蛇,应以手势、暗语或字条通知临近柜员报告。同时应以“帮助查帐、现金不足、领导不在、网络故障”等方法,尽量稳住犯罪嫌疑人,为公安部门擒获拖延时间;(2)柜员接到案情信号后,应立即通知网点负责人并隐蔽地向公安机关报警同时报本行保卫部门;(3)当发现犯罪嫌疑人利用假币以大换小,以零换整或夹带存款中欺诈当班人员且数额较大时,应迅速向公安机关报警;(4)、当发现犯罪嫌疑人对营业厅内客户进行诈骗时,应及时提醒客户,必要时上报安全保卫部;(5)柜员要注意观察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去向、使用交通工具等情况,以便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提供线索;(6)当发现金融自助设备上有非法张贴的告示或异常时,应立即保护好现场,并向公安机关报警同时向保卫部门报告。

(四)、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所造成的突发事件

1、工作时间网点发生火灾时的处臵

(1)扑灭初起火灾。火灾发生后,全所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网点负责人迅速查看火源、火情,指挥全所人员立即采取切断电源等必要措施,同时利用适当的灭火工具进行初期火灾的紧急扑救并上报行领导和支行保卫部门;(2)迅速报警。当初起火灾没有及时扑灭并成蔓延之势时,网点负责人要迅速报“ 119” 火警和报“ 110” 求助。同时向行领导和保卫部门报告;(3)进行人员疏散和重要物资抢救。在报警的同时,安全员要迅速组织客户疏散,员工应尽快整理好现金、章、证等重要物品,妥善保管,并视火情组织人员携带物资紧急撤离;(4)维持秩序、保护现场。人员撤离后,应在网点大门前安全地带作好警戒和维护秩序工作,防止不法分子混水摸鱼,趁火打劫;(5)配合专业消防队灭火。在消防人员到达火灾现场后,网点负责人要主动向消防人员介绍火情和网点情况,协助消防人员灭火。

2、工作时间毗邻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的处臵毗邻建筑物内发生火灾,网点负责人要立即报告行领导和保卫部门,全体人员应提高警惕,坚守岗位,当火情殃及网点引发火灾时,应按照

1、流程执行。

3、非工作时间网点或毗邻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的处臵非工作时间发生火灾时,网点负责人在接到报警后,要立即报告行领导和保卫部门,迅速通知全所人员,在第一时间携带各自保管的网点各种钥匙到场,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和灭火人员开展工作。

(五)对其他原因所造成的突发事件

1、对其他原因所造成的突发事件应尽快通知行领导和支行保卫部门;

2、按照事件发生情况对照本预案其他事件处臵方法进行处理。

四、善后工作

1、如有人员受伤,可按先重后轻的顺序实施紧急救护;

2、对营业网点进行清理,检查网点设施、器具是否完好,保证网点正常营业;

3、对相关部门的调查取证工作进行积极配合;

4、事件发生后要将事件经过以书面形式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5、根据行内有关规定,对事件进行责任认定,处理相关责任人。

附件3:

计算机应用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预案

一、目的、依据及事件等级

(一)目的为科学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以下简称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安全各类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保障前臵系统(dcc)正常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依据以总行《关于印发<中国建设银行运行风险分析例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建总发[2005]67号)以及《关于对全行各主要业务系统运行安全进行自查的通知》(建总函[2005]203号)为依据,严格执行应急预案。

(三)事件等级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级别分为四级:特别重大(i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i级:网络或系统瘫痪造成全辖或大面积停业且不能及时(1小时以上)恢复。ⅱ级:网络或系统瘫痪造成部分业务不能办理且不能及时(1小时内)恢复。ⅲ级:网络或系统故障导致部分业务不能正常办理。ⅳ级:普遍出现的信息安全事件。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安全运行领导小组:安全运行领导小组由主管信息技术的行长担任组长,成员有营业室主任、办公室主任、个人金融部经理、财务会计部经理、公司业务部经理、个人贷款中心主任、各分理处主任、各储蓄所长、信息技术人员等。主要负责组织学习和贯彻人民银行、公安部及建总行制定的相关计算机安全的规章制度,负责审议我行制定的有关信息技术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在出现故障及突发事件时,负责应急预案的启动和指挥。

(二)营业室职责:主要负责dcc系统及其他各运行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日间监控、后台操作及应用系统的参数维护工作;负责各系统版本升级、系统网络通信及网络配臵参数的管理工作;负责各业务系统技术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在系统出现故障及突发事件时,负责迅速将问题上报主管领导、信息技术管理部及业务系统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与分行等相关部门协调并协助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负责在本部职权范围内对数据集中系统或其它业务系统相关业务应用参数的审核和相关问题的处理。

(三)财务会计部职责负责系统密钥的管理。

(四)个人金融部职责

1、负责对于网点和其它部门反映的储蓄问题的处理和反馈;负责系统密钥的管理。各分理处及储蓄所职责:

2、负责对营业过程中出现的系统运行问题,在做好相应记录后及时向支行营业室、个人金融部或省行信息技术管理部报告,报告时应清晰描述故障现象、问题起因、发生时间、目前现状、出错信息等内容。

(五)其他职能部门职责:在系统出现故障及突发事件时,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协助系统归口管理部门、运行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根据具体情况与业务范围,做好与客户的协调、安抚工作,防止事态的扩大,维护建行信誉。

三、应急响应

(一)响应发生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后,由营业室(信息技术管理部门)启动本应急预案,并负责应急处理工作。信息技术负责人在接到业务部门预警报告后,根据系统运行问题的性质、严重等级、影响范围等因素进行判断和分析,若属于较大以上突发事件,应当立即上报主管部门领导,并会同相关成员尽快组织应急工作小组对突发事件性质、级别及启动预案的时机进行评估,向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提出启动预案的建议,由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批准启动应急预案。在做启动预案决定后,立即通知与应急处理相关的其他职能部门。

(二)基本响应程序

1、dcc前端pc故障(详见《新城支行dcc前端pc故障应急预案》):(1)管理员应定期或不定期对生产机和环境进行日常保养及维护,并保持备用机系统和数据及时更新,保证其能正常运转。(2)安全事件一旦发生,立即联系管理员处理解决,并告知主管领导。(3)通知业务部门做好解释工作。(4)仔细、全面检查分析原因,属于操作问题,现场解决(本行解决或电话请求省行解决)。(5)属于通讯问题,立即启用备用线路,同时联系电信部门尽快解决。(6)若是系统故障或关键硬件故障,立即启用备用机,恢复当前数据,尽快恢复业务。(7)系统正常后,将情况纪录说明备查,并向主管行长汇报。

2、网络故障:(详见《新城支行计算机网络故障应急预案》)(1)安全事件一旦发生,立即联系管理员处理解决,并告知主管领导。(2)通知业务部门做好解释工作。(3)检查分析原因,能及时解决立即解决(或电话请求省行解决)。(4)新系统正常后,需将最新数据恢复,并将情况纪录说明备查,向主管行长汇报。

四、 应急结束根据信息安全事件的处臵进展情况,应急工作小组应及时提出应急行动结束建议,并组织相关部门对信息安全事件的处臵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决定应急行动是否结束。

五、 报告和总结回顾并整理发生事件的各种相关信息,尽可能地把所有情况记录到文档中。应急工作小组应当在事件处理完毕后5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留档备案。营业室应对系统运行问题进行统一管理,追踪问题处理的过程,并及时将问题处理结果或问题处理方案回复给问题报告相关部门。对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及时回复的运行问题,营业室应向问题报告相关部门说明有关情况并重新约定答复期限。营业室在收到省行的回复后,应根据省行的答复,检查问题是否已解决,若已经解决,应立即向问题报告相关部门说明问题解决情况,并将问题报告书归档保管。若仍未解决,应立即向省行相关部门报告,请省行尽快解决。信息安全故障处理报告单见附表。

六、 应急演习应急预案演练包括计划安排、演练过程和效果详细记录、演练活动的评估报告和应急预案改进建议等。根据应急预案演练的计划安排确定时间,计算机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实施。 应急预案演练的效果应当进行评估,评估报告应当对应急预案是否可操作、应急程序是否科学合理、应急资源是否迅速到位等,做出明确的结论,评估报告必须有明确的责任人。应急预案演练的评估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调整。 应急预案演练的基本要求是:对在线系统不造成影响;在主要网络或系统管理员、服务器、网络设备、操作系统发生变更和应用升级时要进行演练;演练前应填写工作单,并对应用软件及数据做离线备份;演练结束形成演练总结报告。

七、应急流程图 网点或业务部门发现故障

故障分析故障报告i、ii、iii、iv级汇报应急领导小组,i、ii级同时报主管行长

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故障处理故障排除 故障记录 结束应急 结束

附表:故障处理报告单故障处理报告单

应用系统名称:故障分类 现象描述及故障原因 故障处理过程 整改措施 相关人员签字工程师: 主管领导:

第5篇:XX银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节 概述

第一条 目的与宗旨: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可能给我行业务的正常进行带来的影响,健全我行应急管理机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实现危机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根据《XX市银监分局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上级行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适用范围:突发事件是指因自然的、社会的因素或行为导致我行各项业务不能正常运营,或不能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正常服务的事件。包括突发性存款挤兑事件;突发性计算机系统安全事件;违法违规经营引发的金融突发事件;突发性自然灾害及暴力行为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常运营的事件等。

第三条 XX银行处臵突发事件的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制度保障、技术支持、权责明确、信息共享、严格执法、责任追究。

第四条 XX银行在XX市银监分局和XX银行XX省分行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协助处臵我行的突发事件。

第五条 XX银行处臵突发事件实行突发事件的发现、报告处臵责任制。

第二节 组织领导与职责

第六条 XX银行成立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行长任组长,副行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各支行行长和市行机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第七条 XX银行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是处臵我行突发事件的决策机构、应急指挥机构、运行管理机构。

第八条 XX银行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在省分行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及XX银监分局的有关规定,行使以下职责:

(一)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并报省分行和市银监分局批准备案;

(二)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和类别,响应或启动不同类别的应急预案;

(三)组织实施并指导我行应急预案的执行;

(四)组织日常的危机意识教育和演练工作;

(五)对突发事件过程和应急管理效果进行后评价,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并上报行领导;

(六)研究和制定突发事件后恢复计划,督导突发事件后的业务恢复和重建工作;

(七)落实省分行和XX市银监分局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九条 XX银行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监察保卫部,监察保卫部主任任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处臵突发事件的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一)起草应急预案, 组织、指导并规范各支行和机关各部门落实实施。

(二)协助我行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开展日常的培训和定期的演练工作。

(三)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协助我行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做好内外部的沟通和相关文字处理工作。

(四)突发事件结束后,及时收集有关数据材料、汇总报告,并对现有应急预案进行完善,提交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五)负责突发事件处臵中新闻、信息发布的组织工作; (六)落实领导小组安排的其他工作。

第三节 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

第十条 突发事件根据不同的性质分为以下类别: (一) 因存款挤兑造成的资金头寸不足,引发的支付风险事件;

(二) 因计算机病毒或人为犯罪引发的计算机网络破坏

影响计算机不能正常运行的事件; (三) 因自然灾害影响不能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正常服务的安全事故事件;

(四)因违法违规经营引发的金融突发事件; (五) 因暴力或盗窃等犯罪行为影响银行业务不能正常工作及造成资金、财产损失的安全事件; (六) 其他可能引起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能正常运营的突发性事件。

第十一条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范围和对我行业务影响的程度,将其划分为三个风险级别,实施分级控制。发生不同级别的突发事件时,启动相应级别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方案。

XX银行突发事件按照一般风险预警(C级) 、特别关注预警 ( B级 ) 、紧急情况预警 ( A级 ) 三个等级划分。

第十二条 A级突发事件是指发生的重大突发性事件,不仅影响我行业务的正常进行,而且威胁到我行的生存和发展,对我行全局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如发生在辖内两个支行以上的挤兑存款、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违规经营、自然灾害及暴力行为影响我行不能正常运营的重大事件。

第十三条 B级突发事件是指发生在辖内一个支行的挤兑存款、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违法违规经营、自然灾害及暴力行为影响我行不能正常运营的重大事件。

第十四条 C级突发事件是指发生在辖内某一局部地 区 (两个以下营业网点 )的突发的挤兑存款、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违法违规经营、自然灾害及暴力行为影响我行不能正常运营的重大事件。 第十五条 当突发事件的发生存在A级、B级、C级有所交叉,难以判定级别时,应按相对较高一级突发事件启动应急预案。当突发事件的风险程度有所升级时,按事件升级后的级别采取处臵措施。

第四节 处置程序

第十六条 我行辖内发生突发性事件后,发生事件的机构应按照事件的级别和影响程度,在 2 小时内向XX银行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同时报告当地政府和当地银行监管部门。

第十七条 XX银行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接到突发事件的报告后,要在1小时内向省分行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同时报告XX银监分局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和当地政府;迅速摸清情况,并在4小时内将突发事件的详细情况书面上报省分行和XX银监分局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第十八条 XX银行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判定突发事件的等级,分析突发事件的趋势,

视具体情况决定向XX市人民政府和XX银监局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领导小组报告。

第十九条 发生C级银行突发事件,发生事件机构应首先启动应急预案,并向XX银行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报告。

XX银行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接报后,应进行特别关注。并视具体情况决定省分行和XX市人民政府和市银监局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领导小组报告。

第二十条 发生B级突发事件,发生事件机构应首先启动应急预案,并XX银行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报告。

XX银行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并向省分行和XX市人民政府及市银监局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领导小组报告。 第二十一条 发生A级银行业突发事件,发生事件机构应首先启动应急预案,并向XX银行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报告。

XX银行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决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向省分行和XX市人民政府及市银监局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领导小组报告。

第五节 应急响应

第二十二条 因存款挤兑而引发的突发性金融风险事

件,XX银行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接报后,要启动相应的应急处臵预案。并配合省分行、市银监局、当地人民政府,积极支持和配合风险的处臵工作 ,控制风险的扩散和蔓延。

(一) 市行积极搞好各方面协调,积极筹集、调剂资金,提高支付能力;做好申请动用存款准备金和申请人民银行再贷款的准备; (二) 向地方政府报告,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配合、协调风险的处臵工作; (三) 向人民银行通报突发事件的情况,提示做好现金供应和再贷款的准备; (四) 向公安部门通报突发事件的情况,提请其维护现场秩序,防止事态扩大;

(五) 协调新闻部门把握舆论导向,做好正面宣传, 防止负面影响扩散;

第二十三条 因计算机病毒引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计算机网络不能正常运行的突发性事件,市行接报后要及时关注,按照《XX银行计算机系统故障应急计划》处臵程序进行有效处臵。网络严重瘫痪及时向省行和XX市银监局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报告。

因计算机犯罪引起计算机网络不能正常运行的突发性事件,市行接报后及时关注,在启动备份恢复营业的同时,迅速向公安部门及时报案,并协助侦破。同时报知省分行和

XX银监分局处臵银行业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第二十四条 因重大自然灾害引发的不能正常运营的突发事件,市行接报后要及时关注事态的发展,按照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处臵程序,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抢救或向地方专业抢险组织、处臵机构请求救援。同时报知省分行和XX银监分局处臵银行业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第二十五条 因暴力或抢劫等犯罪行为引发的不能正常业务运营的突发事件。市行接报后要及时关注,同时启动《XX银行营业场所、运钞车、金库应急预案》的处臵程序,并保护现场,及时报案,协助公安部门侦破。同时报知省分行和XX银监分局处臵银行业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第二十六条 因业务违法违规经营而引发的不能正常运营的突发事件,市行接报后视具体情况,分别依法进行处臵。

第六节 奖励与责任

第二十七条 XX银行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要对处臵突发事件工作进行总结、评价,对在处臵突发事件工作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表彰。

第二十八条 发生突发事件的单位领导或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对有关法律、法规不执行或贯彻不力的,制定错误的政策、作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致使事件升级的。

(二) 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未及时启动预案,或采取措施不力,造成事态扩大和风险蔓延的。

(三)突发事件发生后,没有在要求的时间内及时预警、发现、报告突发事件相关情况,处臵失当甚至压制有关部门及时处臵,致使可以避免的影响和损失未能避免的。 (四) 未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臵工作规定的相关职责和执行上级处臵突发事件工作决策的; (五) 对突发事件的影响和风险估计不足,决策失误,延误事件和风险处臵时机的。

(六)在预防和处臵突发事件中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七章 后期处置

第二十九条 突发事件处臵工作结束后,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要作好善后工作,组织有关方面的人员总结教训,调查 分析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评估事件带来的滞后影响,并进一步完善处臵银行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

第三十条 协调新闻单位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尽快消

除可能导致突发事件反复发生的不安定因素和突发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三十一条 加强对发生突发事件单位的监测,密切关注其经营情况的变化,严防突发事件和风险出现反复。

第八节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预案报XX银行XX省分行和XX市银监分局备案。

第三十三条 本预案在执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由XX银行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实施。

第6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有效防范、及时控制和化解察右前旗村镇银行(以下简称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是指村镇银行突然发生的储户非正常大量提取储蓄存款,进而出现支付困难,形成挤兑的情况。

第三条 处置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工作由市政府统一领导,相关单位按照市政府要求具体负责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的防范和处置工作。

(二) 及早预警,及时处置。对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并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和化解,防止风险的扩散和蔓延。

(三) 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有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积极筹划落实各项防范化解风险措施,相互协调,共同控制和化解风险,做到责任明确,依法处置。

(四)防化结合,重在防范。人行建瓯市支行、建瓯市银监办和村镇银行应加强风险监测,村镇银行应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依法合规稳健经营,努力改善经营状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第二章 应急处置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 察右前旗政府成立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联系金融工作的副市长任组长,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和领导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的应急处置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各乡镇人民政府、人行察右前旗支行、银监办、村镇银行、财政局、农业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国税局、地税局等有关单位的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行建瓯市支行,由人行察右前旗支行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市政府办、银监办、村镇银行的相关负责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

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具体负责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工作。各乡镇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按照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关部署和要求,组织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的防范和处置工作。

第五条 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作为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的应急处置机构,一旦村镇银行发生突发性支付风险,立即启动风险处置预案,并按照规定程序开展工作。

第六条 有关单位在组织处置村镇银行支付风险过程中,要积极帮助村镇银行组织存款、清收不良贷款、给予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和扶持,协调有关债权人延期追偿债务,使村镇银行提高支付能力,改善经营状况。同时,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维护村镇银行保持正常的营业秩序,维护当地社会秩序的稳定。

第七条 人行察右前旗支行、银监办负责村镇银行支付风险的监测,向市政府提供监管数据及有关信息。对村镇银行可能出现的支付风险提出预警,并及时报告市政府,指导督促村镇银行认真落实各项处置、化解风险的措施。

第八条 村镇银行要建立和完善互助协调机制,做好救助资金的调度工作。在自救仍不能化解支付风险时,经当地人行认可后按规定程序申请动用存款准备金或申请紧急再贷款支持。

第九条 人行察右前旗支行在参考风险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按规定批准村镇银行动用存款准备金或发放紧急再贷款,并在现金供应等方面提供便利。

第十条 公安司法部门要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及时处置各种突发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打击各类破坏金融秩序行为,依法对经济金融犯罪进行司法处置;打击逃废债行为,帮助村镇银行依法清收不良贷款,提高村镇银行的支付能力。

第三章 突发性支付风险监测和防范措施

第十一条 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将组织有关单位,制定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的应急处置预案,根据不同风险起因,明确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和程序,明确参与化解风险各方的具体职责和要求。

第十二条 人行察右前旗支行、银监办、村镇银行应建立村镇银行支付风险预警监测报告制度,对村镇银行的支付状况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动态,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风险普查,及时掌握风险底数,对支付风险做到早发观、早报告、早处置、早解决。

第十三条 对以下可能引发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的信息,村镇银行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

1、已发生或可能波及到辖内的较严重的自然灾害;

2、已发生或可能波及到辖内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3、可能引发突发性支付风险的各类谣言;

4、新闻媒体对村镇银行的片面报道;

5、村镇银行撤并及发生被抢被盗案件,高级管理人员犯罪、潜逃及意外死亡;

6、其他金融机构已发生挤兑或停付、限付;

7、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集资被取缔;

8、可能引发突发性支付风险的其他信息。

第十四条 人行察右前旗支行要督促村镇银行制定突发性支付风险处置办法,完善突发性支付风险自救方案,化解村镇银行支付风险。

第十五条 当村镇银行备付金比例低于3%,且同业净拆入大于零或存款余额出现异常下降时,人行察右前旗支行、银监办应将其列为重点监测对象,督促其建立按日、按旬、按月测算资金头寸制度。在必要时,银监办可根据村镇银行支付风险状况,立即派员进行现场检查,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

第十六条 银监办应根据监管要求,对村镇银行进行排查、分类定级,确定村镇银行可能发生突发性支付风险的相关情况。对村镇银行流动性指标在规定以下的,或各项指标正常,但因外部诱因可能会引发突发性支付风险的,要进行重点关注,严密监控,及时发出风险预警、提示告诫,并要求村镇银行限期落实各项防范和化解对策措施,随时向人行察右前旗支行、银监办报送化解支付风险进展情况。

第四章 应急处置程序与措施

第十七条 村镇银行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即视为突发性支付风险发生:

(一)大批储户围堵营业机构,要求提取存款;

(二)因非信贷投放因素,存款备付金连续5天低于1%,且存款持续下滑;

(三)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率明显上升,连续数日超出该机构正常提前支取率的2倍以上;

(四)短期内存款异常大幅下降,10日内存款余额下降3%以上;

(五)存款大户集中清户或连续异常资金转移,导致出现较大支付缺口;

(六)备付金严重不足,已不能进行正常的资金清算;

(七)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认为应进行应急处置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 村镇银行发生突发性风险后,在1小时内(不论是否工作日,下同)报人行察右前旗支行、监管办、察右前旗政府,并逐日报送相关情况。人行察右前旗支行、察右前旗监管办接到专报后的2小时内上报人行乌兰察布市支行、乌兰察布市银监分局,报表在次日起逐日报送。

人行察右前旗支行和监管办可根据风险处置情况,要求村镇银行增减专报内容和次数。专报除按要求内容填写外,还要提供风险处置的第一责任人的姓名,包括办公电话、住宅电话和手机等详细联络方式。对突发性支付风险,任何单位、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第十九条 村镇银行发生突发性支付风险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应立即启动处置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程序,实施处置预案,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存款支付。

应急处置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人员构成及名单和联络电话;

(二)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应采取的措施,应完成的任务及应达到的目标;

(三)各项化解风险措施的组织实施;

(四)化解风险落实情况的督查和指导。应急处置预案应当根据支付风险情况变化以及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补充。

第二十条 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程序启动后,村镇银行和有关单位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认真落实各项化解措施。

(一)村镇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必须全部到位,履行工作职责。全体员工坚守工作岗位,保持正常的工作秩序,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村镇银行负责人要亲赴现场指挥,了解掌握全面情况,严格保

密工作,任何人不得向外泄漏有关风险情况。同时,注意发现造谣惑众和其他犯罪人员,及时向有关单位报告。对储户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必要时可请求当地政府组织力量,协助维持秩序。

(二)村镇银行要立即启动自救方案,人行察右前旗支行、银监办要组成由有关领导带队的工作小组到现场,履行有关监管责任。在风险已蔓延到其他地区,形成区域性风险时,要请求人行乌兰察布市中心支行、乌兰察布市银监分局派人到现场参与处置协调工作。

第二十一条 在处置风险过程中,对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履行职责的村镇银行高管人员,由人行察右前旗支行、银监办按照管理权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责令其调整高管人员或限制其权利,暂停其工作,同时指定临时负责人,或组成临时领导小组,负责有关风险处置工作。人行察右前旗支行、银监办责令村镇银行作出以上决定的,要在决定后2日内报人行乌兰察布市中支、乌兰察布市银监分局、察右前旗农村合作银行。

第二十二条 村镇银行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风险自救,避免风险扩散和蔓延。应停止发放小额农户贷款以外的其他贷款,组织回收资金,加大现金库存。同时,立即卖出持有的国债或其他债券;对拆放同业的资金,不论到期与否,一律收回;对管理人员及其关系人发放的贷款,不论是否到期,一律予以清收;对未到期的债权转让给其他金融机构的及时收回债权本息。并做好与到期债务的债务人妥善协商,如实向债权人披露解决支付风险的决心与措施,力求达成延期或分期支付的协议,允许债权人将部分或全部债权转为股权。同时,积极落实各项救助措施:

(一)做好村镇银行员工的思想稳定工作,要求其正常履行职责,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挤提存款;

(二)动员村镇银行员工向亲属、邻居等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公民做好解释工作,稳定他们在村镇银行的存款。

(三)配合人行、银监和公安司法部门开展风险处置工作,确保各项化解风险措施落实到位;

(四)适时组织开展送贷上门等支农便民服务,展示村镇银行资金实力,加强对村镇银行的正面宣传,及时消除公众疑惑。

第二十三条 在村镇银行自救难以化解支付风险的情况下,按以下顺序开展资金救助:

(一)向人行察右前旗支行申请动用存款准备金,人行按规定批准其动用存款准备金;

(二)申请中央银行再贷款支持。

第二十四条 各级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对村镇银行进行帮助和扶持。

(一)积极帮助村镇银行组织存款,协调政府部门存入资金,规定辖属单位在村镇银行的存款除正常的支取外一律不得提取,并协调村镇银行做好稳定其他存款大户的工作;

(二)会同村镇银行协调有关债权人延期追偿债务;

(三)给予村镇银行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如加大对行政干预贷款的清收力度;

(四)组织协调公安司法部门,严厉查处可能出现的破坏性宣传行为,妥善处置可能引起的各类突发性事件,维护所在地社会秩序;

(五)严厉打击各类逃废债行为,协助村镇银行清收盘活不良贷款,提高资产变现能力;

(六)控制舆论导向,做好宣传解释,防止新闻媒体对村镇银行进行不利报道,督促新闻媒体加强对村镇银行的正面宣传,重塑社会公众信心。

第二十五条 突发性支付风险发生后,人行按规定对村镇银行的现金供应做到随到随提,确保现金供应充足;对政府协调到村镇银行存款的单位开立帐户,实行应急处理政策,待支付风险平息后再进行规范;对村镇银行提出的动用存款准备金申请和紧急再贷款申请,应抓紧审核上报。

第二十六条 人行察右前旗支行和监管办在突发性支付风险处置过程中要及时掌握风险情况,主动协调市政府及相关单位落实救助责任;要切实加强监管,监督村镇银行认真落实各项补救措施,积极进行自救;监督其他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任何渠道对客户进行误导宣传,维护当地金融秩序稳定;认真做好支付风险的监测,及时向政府报告有关风险情况,并提出化解风险的建议。

第二十七条 建立支付日(周)报制度。村镇银行对支付风险的发展情况、采取的措施、收到的效果等,要以日(周)报形式向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报告制度的更改或停报,由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根据支付风险的变化和化解风险工作的进展情况研究决定。

第五章 化解风险成果的巩固

第二十八条 突发性支付风险平息后,村镇银行应加强经营管理,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大力组织存款,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增强资金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巩固和扩大化解风险的成果。应积

极组织资金,认真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支农贷款的发放工作,把支持当地经济发展与改善村镇银行的形象有机结合起来,巩固和提高村镇银行的社会地位和信誉。

第二十九条 人行察右前旗支行和监管办要加强对村镇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管、考核,督促其认真履行职责,尽快使村镇银行恢复正常经营。对在突发性支付风险处置过程中没有正确履行化解风险职责的高级管理人员,督促其投资方予以调整。

第三十条 各级政府及有关单位要继续给予村镇银行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帮助村镇银行减少支出,降低资金成本,增加收入,提高盈利能力,并进一步组织好对村镇银行的正面宣传工作。

第三十一条 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对突发性支付风险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应急处置工作的有效性、科学性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更加有效地做好村镇银行风险的防范和处置工作。

第六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处置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其情节轻重和责任大小,由有关单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并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1、没有及时发现引起突发性风险苗头,没有按要求制定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的部门和人员;

2、不服从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指挥、调度,或对突发性支付风险防范处置不当、工作失职渎职的部门和人员;

3、发生突发性支付风险后未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的部门和人员;

4、故意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性支付风险情况,报告内容不准确、不完整,导致错误信息传递、造成不良后果的部门和人员;

5、未严格执行保密制度规定,导致泄密、失密,并造成支付风险加剧的部门和人员;

6、没有制定突发性支付风险互救方案并及时采取措施,导致自救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部门和人员;

7、在风险处置中进行误导性宣传的金融机构,以及散布虚假消息、恶意夸大风险、直接或间接参与挤提,造成风险蔓延的金融系统员工;

8、采取恶意谣传、鼓动挤提等恶性行为直接或间接引发突发性支付风险,或在支付风险期间散布虚假消息、扰乱社会秩序而导致支付风险进一步恶化的单位和个人;

9、因管理层软弱无力或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引发突发性支付风险的管理人员;

10、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及办公室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行为;

11、应急处置小组认定应追究责任的其他有关行为。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由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7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为了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以最快的速度,有序、有效的抢险抢 修,实施救援,从而达到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 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辅、统一指挥、分 工负责”的原则,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本企业突发事件应急 处置预案。

(一)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安全主管担任,成员:由公司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员)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日常工作。

1、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本企业“预案”的制定、修订;

(2)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

(3)检查督促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 工作;

(4)发生突发事件时,由领导小组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5)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6)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和教训。

2、人员分工与职责

组长:组织指挥应急救援;

副组长: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协助总指挥

做好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理;保障后勤供给;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 布有关信息;

安全管理员: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及现场救援具体事宜及事

故处理。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3、通讯联络方式 (1)公司电话:

(2)领导小组有关人员电话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安全负责人): 组员(安全管理员): 组员(安全管理员): 组员(调度员):

(3)组织应急救援相关部门联系电话:

公安报警电话:110

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 火警电话:119

医疗救护电话:120 辖区道路运输管理处:

(二)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适用范围

凡发生的由于人为过失或自然灾害造成的以下重特大道路交通 事故、工伤死亡事故、火灾事故的,适用于本预案。

(1)一次死亡3 人以上,或伤亡10 人及以上,或直接损失50 万元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

(2)一次死亡1 人以上或重伤2 人以上的工伤事故;

(3)一次直接损失30 万元以上,或重伤(死亡)3 人以上的 火灾事故;

(4)其它社会影响较大,造成严重后果的重特大安全事故。

2、事故报告制度

(1)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及当事人除了拨打110 、119 、 120 电话外,必须立即将事故发生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初步情 况电话报告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员)。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 员)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领导小组汇报。道路交通事故按《行车 事故统计和报告制度》的规定上报相关部门。

(2)事故发生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将事故简要情况书 面上报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员),事故书面报告的主要内容有:

A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车辆号码和驾驶员姓名或操作人员 姓名等;

B 、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情况;

C 、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 D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E 、事故报告单位及联系电话。

(3)事故现场情况发生变化,伤亡人员数量发生变化时,事故 发生单位应及时补报。

3、现场处置制度

(1)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现场处置方法:

A、立即停车。凡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都要立即停车。

B、立即抢救。停车后应首先检查有无伤亡人员,如有受伤人员, 应立即施救并拦截过往车辆,送就近医院抢救;如伤员身体某部位被 压或卡住,应立即设法将伤员救出,同时应标出事故现场位置。

C、现场保护。保护现场的主要内容:肇事车的停位、伤亡人员 的倒位、各种碰撞碾压的痕迹、刹车拖痕、血迹及其他散落物。

D、保护方法。寻找现场周围石灰、粉笔、砖石、树枝、木杆、 绳索等便利器材,采取措施,积极施救。因抢救伤员需要搬动现场物 品的,应如实记录并标明位置。设置保护圈,阻止劝导无关人员和车 辆进入或绕道通行。

E、及时报案。在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同时,应及时直接或委 托他人向当地公安部门或交通主管部门报案,然后向本企业领导或有 关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如下:肇事地点、时间、报告人的姓名、住址 及事故的死伤和损失情况。交通警察和应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要 服从组织指挥,主动如实地反映情况,积极配合现场勘察和事故分析 等工作。

(2)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员)在接到发生重特大事故报告 后,应及时报告公司领导并立即组织人员和相应的救助设备和工具赶 赴现场,并保护好现场,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现场的处置和善后及后勤保障工作。

(3)要想方设法抢救伤员,积极采取措施,及时控制危险源, 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和伤亡人员的增加,努力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限度。

4、事故处理制度

(1)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公司成立事故调查小组,负责对事故 的调查并提交事故情况调查报告和提出处理意见,报总经理室。

(2)重特大安全事故经过调查核实后,除国家公安、劳动、消 防等部门按法律法规已结案处理外,公司对事故发生单位责任人和直 接责任人视事故损失、责任,按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3)重特大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不报、故意 破坏事故现场的,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处分,构成犯 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本预案未尽事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

(三)“三防”(防汛、防洪、防台)期间应急保障预案

1、防范措施

(1)“三防”期间企业员工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到防患于 未然。

(2)“三防”期间的巡查工作应加强,时刻注意企业的所有设 备及重点部位,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3)“三防”期间如果上级发出险情通报或本单位出现险情, 企业员工立即取消倒班休息,全力以赴参加抢险。

(4)“三防”物资企业设专人负责,任何人不得挪作他用。 (5)险情出现企业人员应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听从指挥,服从领导顾全大局。

(6)完善防汛预案,同时要不定期组织企业员工进行演练,使 企业员工能够熟练掌握防汛技能。

2、应急运输保障

(1)做好应急运输保障工作,在发生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时, 要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交通主管部门的统一调度、指挥。

(2)报告:遇有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发生,应立即在最短时 间内逐级向交通主管部门报告(在异地遇有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的 应同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报告)。

(3)车辆:投入应急运输车辆使用年限不超过5年,并经检测 合格的在用车;车辆运行单程在500公里以上必须配备2名驾驶员, 每位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

(4)人员:参运人员年龄在20至50岁之间,符合道路运输经 营条件的驾驶人员,且技术过硬、作风正派、身体健康。

(5)接受应急运输任务后,运输车辆、人员必须整合待命,在 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集合。

(6)执行应急运输任务时,运输车辆及参运驾驶人员要遵守应 急预案的有关规定,服从交通主管部门的统一调度、指挥,遇事主动 请示、汇报,协调解决好各项工作事务。 (7)完成应急运输任务后,必须向各有关部门汇报任务完成情 况,及时做好车辆维护、保修,总结经验,提高应急应变能力和处置 能力。

(8)根据应急运输保障工作的需要,做好相关应急物资的储备, 完成交通主管部门交给的其他运输任务。

3、组织纪律:

(1)“三防”期间为非常时期,任何人不得请假,保证全员在 岗;负责人手机保持24小时全天候开机,并制定“三防”期间值班 表。

(2)“三防”期间抢险工作技术性强,要求大家听从指挥,严 格按制度工作,不得自行其事。

(3)“三防”物资不得挪用,如有人擅自挪用,一经查实从严 处理。

4、灾后处理方式:

(1)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写出总结,报告上级。 (2)清查损失列出清单,上报主管部门。

(3)分析讨论灾害特点,吸取教训,完善预案。

(四)消防应急预案

1、公司员工、值班人员发现火情后应立即向公司领导小组报警, 根据火情可直接报“119”火警,报警人员在报警时应同时说清着火 地点、部位、燃烧物品、火灾状况等。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人员赶赴 火灾现场。

2、组织方法及分工

火灾现场设灭火总指挥,下设灭火组,抢救组、警卫组,通讯联 络组,后勤保障组,并指定负责人。

(1)总指挥职责:在火灾发生时,负责企业灭火组织的指挥, 人员的协调、物资的调配和外援力量工作的布置。公安消防队到达后, 及时向公安消防火场总指挥报告灾情,按统一步骤,组织职工贯彻执 行,做好安全工作。

(2)灭火组职责:在灭火现场总指挥的指挥下,负责火场的灭 火。灭火组全体人员在灭火现场一定要听从指挥员的指挥,坚持“救 人重于救火,先控制,后扑灭”的原则,贯彻“速战速决,集中力量 打歼灭战”的思想。

(3)抢救组职责:负责在火灾发生时,抢救可能抢出的物资, 指挥车辆迅速驶离,并对伤员进行救护。

(4)警卫组职责:负责重点部位和火灾现场的警卫工作,防止 无关人员进入火场,并告知附近车辆来客及四邻远离现场。及时派出 人员接应消防队和清除交通通道障碍,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并根据指 挥员指令,采取警卫措施。

(5)通讯联络组职责:负责在火险发生时保障通讯联络的畅通。 负责向上级报告,向消防部门报警,同时负责指挥员命令的传达及外 援力量的接待工作。

(6)后勤保障组职责:负责向火场运送灭火器材,调动运输工 具,切断电源,关闭阀门,并同时负责灭火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3、当接到火灾警报后,指挥员应冷静沉着,首先组织抢救组人 员迅速准确地弄清起火区域和部位,了解燃烧的物质,火灾的大小, 然后根据掌握的情况,分析判断调动力量配置灭火器,下达灭火指令。 各小组应根据指挥员指令和自己担负的职责,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 同时地展开工作。

4、当有外援力量到达后,通讯联络组应负责接待工作,弄清外 援力量的人数,是否携带灭火器具,携带何种灭火器具,是否有灭火 战斗的经验等等情况。然后报告总指挥,由总指挥布置其工作。现场 全体抢险人员一定要听从现场指挥员的命令,不能我行我素。

5、灭火注意事项

(1)发现火情后,各作业区及企业职工应立即停止作业,按照 分工及主要任务开展火灾扑救工作。

(2)向有关部门报告、求援时,应说明单位、火情、地址、燃 烧物质、报警人姓名。

(3)灭火战斗中一定要贯彻“速战速决,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的思想,坚持“救人重于救火,先控制,后扑灭”的原则。

(4)火灾现场,各小组应各司其职,听从命令。先侦察火情、 火源位置、燃烧物质、火势蔓延的方向。是否有人员受到火势的威胁, 如有弄清人员的位置、人数,研究出抢救的通道、方法。判断有无爆 炸、毒害、触电或房屋倒塌等危险。火势是否威胁重要的物资、设备、 档案资料等。弄清建筑物的构造特点及毗连情况。火情侦查应不少于 两人,在此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人身安全。

6、灭火后的情况处理

(1)清理现场,清除残火,防止复燃,临时划定危险区域。并 派人对现场进行监控。

(2)企业进行讲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3)分析事故原因,写出材料上报有关部门。 (4)根据有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5)根据灭火战斗情况适时修改灭火计划。

7、其它

(1)加强消防预案的学习和演练。企业员工要掌握初期火灾的 扑救方法,熟悉人员分工和各自主要任务,定期进行演练,使企业职 工都能达到“四懂”、“四会”的要求,即:懂得本企业生产过程中 的火灾危性; 懂得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懂得扑救火灾的基本方 法; 懂得自救逃生的方法;会报警(119);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 救初期火灾; 会组织疏散逃生,力争使火灾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加强消防器材的管理。认真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企业 各种消防器具应登记造册,并注明配备数量、摆放地点、检修日期、 承包人、主要使用场所等内容,加强定期维护保养,确保消防器材始 终处于良好状态。

(3)加强明火管理。认真执行明火管理要求,加大监督检查, 确保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五)治安防范预案

1、对员工进行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2、发生治安事故时组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防止财产损失。

3、及时向“110”报警,防止闲杂人员进入,保护好现场,以便 公安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和救护伤员的工作。

4、加强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掌握情况进行工作。遇有突发事 件应组织人员闻警而动,及时报警救护。在案件的高发时段,应加强 巡查,发现可疑情况及时通报。

5、重点部位的防范措施: (1)防抢劫

重点部位:财务室

防范措施:“三铁一器”

A、财务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并且装有防盗门窗。 B、企业配有保险柜及防身用具。

C、企业安装应急照明设备,并逐步安装录像监控系统。 D、收取现金及时送交银行,不能过夜或超规定存放。

E、去银行交款必须两人以上,采取不定时、不定人、不断变更 路线等措施。

F、遇有犯罪分子闯入室内抢劫,应及时大声呼救,使左邻右舍 及过往行人听到后前来救护。

G、遇有歹徒人多,无法抵抗时,要首先保护自身生命安全及人 身部受伤害,机智灵活的与歹徒周旋,把钥匙和其它贵重物品存放在 隐蔽处等待救援。

H、如遇有歹徒抢劫,当事人应尽量记清歹徒的人数、体貌特征、 作案工具、车牌号、逃逸方向等。

(2)防盗窃: 重点部位:财务室

防范措施:“三铁一器”

A、员工要保护好自己的财物。仓库、宿舍所存放物品要及时清 点,建立实物登记账,专人负责。

B、宿舍及仓库没人时,要及时锁好门窗。

C、宿舍、仓库等地闲杂人员不得入内,形迹可疑的要立即盘问 清楚。

D、夜间值班应严格遵守值班制度,严禁脱岗、误岗、睡岗和酒 后上岗,禁止值班期间喝酒下棋和私留他人居住。

E、夜班值班人员不能睡觉,要密切注视和检查企业的动向,发 现问题及时处理。

(3)防破坏:

重点部位:设备区(停车区) 防范措施:加强巡查检查

A、员工应熟悉周围邻居的治安情况,了解当地治安重点人员情 况,对可疑人员重点防范。

B、每次工作结束后,对重要设施要及时上锁,预防破坏。

C、夜间值班,要对重点部位加强巡查,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处理。 D、注意观察企业外情况,预防突发情况的发生。 (4)运输途中发生治安案件

A、中途或停车时发生突发性偷盗、抢劫等治安、刑事案件的车 辆驾驶员、押运员在得到自我保护绝对安全的情况下,设法在第一时 间向当地公安机关(110)报案,同时立即向公司作出报告。 B、公司接到报告后,应及时组织人员赶赴事发现场,协助现场 管理和配合公安机关查明原因。

6、善后处理:

(1)在突发事件中,如有伤亡,应迅速将伤者送医院救治。 (2)把事件情况向公安机关汇报。 (3)保护现场,以利破案。 (4)清查损失,列出清单。

(5)分析讨论事件的前因后果,完善预案。

第8篇: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 、火灾事故

1. 2. 处置火灾事故的组织:行政值班人员、门卫及全体教职工。 报警程序:

(1)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2)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用手机报告消防中心(电话119) (3)在向校领导汇报的同时,派出人员引导消防车辆。

3、组织实施:

(1)参加人员:在消防车到来之前,以行政值班、门卫和报警人员为主,其余人员(尤其是教师)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2)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3)使用器具:灭火器、水桶、脸盆、铁锨,水浸的棉被等。 (4)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要迅速组织人员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

(5)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4、扑救方法:

(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

5、注意事项:

(1)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断电源。

(3)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4)人员在逃生时应掌握方法(略)。 (5)一般不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二、群体性事件或个体重大突发事件

1,处置事件的组织: 事件当事人所在部门领导、安全保卫部门负责人、卫生室值班人员参加。 2,报警程序: (1)校园值班室。

(2)保卫部门领导。 (3)当事人所在部门领导。

(4)校分管领导和校主要领导。 经领导同意后报告公安机关 3,处置措施:

(1)接报后,保卫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控制局面。 (2)校园值班人员立即按照程序打电话向领导报告。 (3)各部门领导根据事态严重程度,边处置情况边向校领导汇报。

(4)如有人员受伤,立即就近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5) 如是殴斗事件,除迅速控制局面、平息事态外,应将双方

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带入值班室,其余人员驱散。

(6) 如是意外事故,应尽快组织人员抢救,将受伤者送往医院抢救。

(7) 如是社会人员来校闹事,须立即拨打公安“110”报警,并将闹事人员扣留。

4,注意事项

(1)遇事一定要冷静,果断采取措施。

(2)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是:迅速平息、减轻伤亡、保护学生、控制事态。

三、被盗案件

1、处置事件的组织:案件涉及的部门领导、安全保卫部门负责人、校园值班人员、校分管领导参加。

2、报警程序:

(1)发现案件时应及时向校园值班室报警。 (2)保卫部门领导。

(3)案件涉及的部门领导。

(4)根据案情报告分管领导和校主要领导。 (5)经校领导同意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3、处置措施:

(1)接报后,保卫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同时向有关领导报告。 (2)安排人员保护现场,同时向知情人了解被盗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并做好登记。

(3)根据被盗物品的数量和价值,经请示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4)积极协助公安人员勘察现场,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4、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现场,以便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2)各级领导要做好工作,不要因此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学习秩序。

四、食物中毒事件

1,处置事件的组织:事件当事人所在部门领导、后勤领导及有关人员、综合治理部门负责人、卫生室人员和值班人员、校分管

领导、校主要领导。 2,报告程序:

(1)所在部门领导,学生要同时报告班主任。 (2)后勤领导及有关人员。

(3)安全保卫和综合治理部门领导。

(4)校分管领导。

(5)校主要领导。

经领导同意后报告地方防疫部门 3,处置措施

(1)发现情况后立即向有关部门和校主要领导汇报。 (2)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区卫生所或社区卫生室,无交通工具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请求救助

(3)由后勤管理人员封存现有食物,无关人员不允许到操作间或售饭处。

(4)立即组织陪护人员队伍,由领导安排本单位人员负责陪护,

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准到医疗单位探视,以免影响治疗秩序。 (5)根据校领导要求,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市防疫部门报告。 4,注意事项

(1)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有个别家长来校探视,由学校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 (4)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学校党支部同意,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福兴地学校小学部

第9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1、目的

社会稳定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企业的稳定是全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我司高度重视稳定工作,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妥善处理了偶发的外安全事故,保证了公司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公司的稳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一方面,我国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着不少容易引起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为不断提高公司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到应对及时、处置得当,把损失和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根据中央以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从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特制定我司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仅适用本公司

3、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处置突发事件的领导,公司成立处置突发事件的领导小组,由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具体组成为:

3.1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公司副总级和主管领导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3.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安全工作的公司领导担任,成员由党群工会、安全保卫部、人力资源部、后勤保障部、仓储运输部、企业管理部、公司办公室、动力设备部、各车间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4、各职能部门职责

公司各职能部门在突发事件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必须按以下分工做好工作。

4.1党群办、工会:

4.1.1 组织各部门的政治稳定工作及突发事件的处置;

4.1.2 确保宣传舆论阵地的政治安全,确保公司广播站、公司网、司报等的正确宣传舆论导向;

4.1.3 及时准确地把中央、省、市和公司党委、行政决定和指示传达到群众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4.1.4 根据不同事件的类型和上级的指示,负责来司采访者的接待或劝阻;

4.1.5 保证提供有针对性的宣传材料,机动灵活的宣传工具和器材;主动与新闻媒体联络,坚持正面报导公司的情况,防止误导。

4.1.6 负责动员各级党组织切实负起领导责任,组织落实好本单位的各项稳定工作及措施;

4.1.7 组织动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在稳定工作中的核心和骨干作用。

4.1.8 组织公司有关部门配合公安机关对公开练功、外出滋事、进京上访等“法轮功”违法人员,依法采取相应紧急措施。

4.1.9 组织相关部门人员稳定职工情绪,做好职工思想工作。

4.2 公司办公室:

4.2.1 负责组织全司综合值班;

4.2.2 负责汇总各方面的情况、信息,统一上报下达;

4.2.3 负责对器材、物资的准备调用和上级来人的接待;

4. 负责收集相关信息供领导参考。

4.3 各部门(车间):

4.3.1 通过各种渠道及时掌握并反映员工思想政治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教育、疏导工作;

4.3.2 密切掌握公司内员工的动向,及时发现和制止从事非法活动的员工,并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党委办公室;

4.3.3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各部门、车间领导和班组长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深入员工,旗帜鲜明,坚持原则地做好工作,制止和平息事态。

4.3.4 掌握敌情动态,若发现有反动宣传、心战品,及时交党办或公司保卫部,再由保卫部按程序上报公安、国安部门处理;

4.3.5 与员工相关的事态平息后,认真负责作好善后工作;

4.4 企业管理部

信息中心要切实做好公司内部网的日常安全维护工作,加强对公司网的监控,及时收集、分析、处理网上信息,并报有关领导;要指派专人实施24小时网络监控,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网络信息动态;在公司网受到敌对势力的破坏性攻击或上级部门提出明确要求以及其他确有必要的“特殊时 期”。可报领导小组同意后,对公司网实施临时关闭。无论何时,一旦发现公司网上的有害信息立即进行备份、删除,并及时报告公司两办和安全保卫部。

4.5 计划财务部、仓储运输部:

4.5.1 准备好公司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所需经费,由公司准备金中支出;

4.5.2 建立公司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必备物资储备库,一旦紧急启动,即可投入使用。

4.5.3 保证应急车辆随时调用。

4.6 设备动力部:

4.6.1 保证水、电、气的正常供应;

4.6.2 保证所属的重要部位(锅炉房、配电房、水泵房等)的安全警戒,加强值班检查,防火、防毒、防盗、防人为破坏;

4.6.3 保证公司各重要设备的安全警戒,加强值班检查,防盗、防人为破坏;

4.7 后勤保障部

4.7.1 加强食堂管理、保证食品卫生,防止中毒事件发生;

4.7.2 负责职工住宅区的治安防范、防火、防盗、防疫、防震、防毒等工作:

4.7.3 各种疫情发生后,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并按疫情处理程序和规定做好相关工作。

4.8 安全保卫部:

4.8.1 加强管理,严格门卫、保卫制度。做好公司内及重点部位巡逻守卫工作;

4.8.2 通过各种渠道掌握公司政治动态信息,并及时向公司领导和上级机关报告;

4.8.3 与公安、国安机关保持联系,获取公司外信息;

4.8.4 组织指挥保卫人员协助公安机关处置火灾、爆炸、杀人、抢劫、地震等突发事件,及时疏导人员,保护现场、防止事态扩大,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依法进行现场取证工作;

4.8.5 检查督促各机密要害部位加强值班和警戒,确保要害部位安全;

4.8.6 做好公司领导的安全保卫工作。

5、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和方法

5.1 处置原则:

5.1.1 旗帜鲜明、态度坚决、行动果断,把事态控制在公司内,消灭在萌茅状态;

5.1.2 以各部室、车间为基础,各自包干负责管好本单位人员;

5.2.1 突发事件应急一级状态:主要指情况比较紧急,重大突发事件已经或即将发生,要求各方面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进入岗位,履行职责,随时接受分配的工作任务;

5.2.2 突发事件应急二级状态:主要指各个敏感时期和各种影响稳定的因素、事件可能发生,要 求各方面人员做到加强值班,检查督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

5.2.3 应急状态由处置突发事件办公室提出建议;公司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组长批准即发布实行。

5.3 情况上报程序:

现场人员——>相关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重大突发事件防范和处理领导小组——>上级主管部门和所在地有关部门。特殊情况下可越级上报。

5.4 时间要求:

5.4.1 公司内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安全保卫人员应在5—10分钟内到现场,有关人员、相关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应在10—15分钟内赶赴现场,30分钟内(特殊情况不超过1小时)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同时向管辖地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寻求配合和支持。

5.4.2 公司外发生与公司有关的重大突发事件,有关人员、相关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应在知道情况后立即前往事发地点,不得延误。

5.5 工作要求:

5.5.1 控制事态、消除恐慌、缓和情绪、解决问题、做好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和稳定工作。

5.5.2 本着有利于事件处理的原则主动做好引导媒体舆论的工作,把损失和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5.5.3 在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充分的估计,处理方案要周密,办法要具体,措施要得力。要积极主动寻求事发所在地有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5.5.4 要保证信息畅通,及时准确通报并公布相关情况,要按规定立即上报有关部门,不得迟报、漏报、瞒报。

5.5.5 做好对事件处理的善后工作和跟踪工作,要及时认真深入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办法和措施解决引发事件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5.5.6 要认真总结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形成书面材料报公司领导小组,公司领导小组按要求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向辖区有关部门通报事件的处理情况。

5.6 处置方法:

5.6.1 公司内举行小型示威游行、起哄、围攻领导一一各部门(车间)、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立即到现场,包干化解,保卫科和人力资源部密切配合,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带头闹事者和幕后策划者,采取适当方式掌握或隔离,视情况给予追究或处理;

5.6.2 公司内静坐示威一一各有关方面干部和人员到场,将静坐示威人员劝离或带离现场,包干化解,带头或煽动者,采取适当方式,首先带离或隔离,情节严重者由保卫科或依法交公安机关处置;

5.6.3 公司内罢工一一部门(车间)为基础,包干负责,平息事态,恢复正常生产秩序;依法依纪追究带头或煽动肇事者,严格按厂纪、厂规处理或依法交公安机关处理;

5.6.4 非法刊物、非法传单一一采取适当方式掌握或挡获当事人,收缴工具器材和刊物,依法交安全保卫部或有关部门处理;

5.6.5 公司内非法广播一一挡获当事人,收缴工具器材,依法交安全保卫部或有关部门处理;

5.6.6 公司内非法集会一一采取适当方式制止进行,及时掌握和追究发起人;

5.6.7 公司内打、砸、抢、烧一一立即旗帜鲜明地宣布:这是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保护大多数群众安全,控制为首者,依法交安全保卫部或公安机关处置;

5.6.8 聚众出公司示威游行一一未出公司大门时门卫及在场人员首先坚决阻拦,各部门、车间、各职能部门及公司处置突发事件的领导小组所有成员赶到一线劝阻疏导参与人员,重申国家游行示威法的相关规定,力求把事态控制在公司内;一旦失控,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应跟随队伍掌握情况,继续劝阻,维持秩序,防止坏人混入破坏。对违法行为及时取证,配合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违法人员;

5.6.9 公司外来冲击一一坚决拒之公司门外,并报告政府有关部门和冲击者的主管单位;

5.6.10 公司外发生与公司有关的重大突发事件,按“股份有限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

案”处置。

6、做好物质准备,保障预案的实施

各部门要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车辆、通讯工具、灭火器材、医药器材、摄影器材等物质准备工作,随时保持良好状态备用,以应急需。

上一篇:社区治理基层党组织下一篇:学前儿童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