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研究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研究(精选8篇)

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研究 篇1

周多刚 贾锡萍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 300191;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387)

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群体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对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能否积极有效地应对和解决群体性突发事件,领导干部应急能力及其发挥十分重要。因此,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新特点,深刻把握群体性突发事件过程中对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新要求,努力探索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能力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领导干部;群体性突发事件;能力

群体性事件主要是指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一定数量群众参与的聚众共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章程,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的行为。近年来,社会矛盾的复杂性、行为的对抗性、事件的组织性以及经济问题的政治化倾向日益增强,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对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能否积极有效地应对和解决群体性突发事件,领导干部应急能力及其发挥十分重要,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培养,„„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

①力和应急管理等方面能力。”因此,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新特点,深刻把握群体性突发事件过程中对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新要求,努力探索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能力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阶段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新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当前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具体如下:

(一)主体的多元性。群体性事件是人与社会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现阶段的群体性事件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是在我国社会进行大变革的特定背景中出现的,与计划经济时期的同类事件相比,现阶段的群体性事件的主体相应增多,范围更加广泛,常见的有企业改制、下岗失业、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贫富差距拉大、城乡建设征地、拆迁、历史遗留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群体性突发事件,另外各种劳资纠纷、经济利益纠纷、国内外敏感问题等也可能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参与的主体也没有固定性,诉求涉及诸多方面,利益主体具有多元性。

(二)诱因的复杂性。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新旧体制之间的矛盾还没有根本消除,新的合理的利益格局还没有形成,导致利益群体严重分化,出现了城乡矛盾、劳资矛盾、贫富矛盾、干群矛盾等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呈现出交织复杂的局面,矛盾一旦激化就会引发人为因素的突发事件。从群众信访来看,从内容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参与类、求决类和诉讼类,不但有民事的、经济的、文化的,同时涉及治安、行政、企业等,有时还跨地区、跨行业,少则数人、数百人,多则成千上万人。在诉求内容上的交叉性,有时会加大事件的复杂程度,如有些群体性突发事件是由于历史遗留积案,久拖不决,越来越复杂,老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出现。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暗中插手挑动,处心积累挑起事 1

端,使矛盾焦点错综复杂,盘根错节,这给化解工作提出了新课题。

(三)目的模糊性。以前的群体性事件行为主体和其行为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一般是利益被侵害者将矛头指向具体的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利益攸关方,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然而,目前发生的一些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已演变为“非直接利益者”的广泛参与。所谓“非直接利益者”,即没有任何利益动机和清楚目的却甘愿冒着风险来参与事件的人,其目的逐渐模糊,往往笼统地把矛头指向代表国家的地方党委政府以及公安机关,借机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和心中的不平。

(四)发生的突然性。突发性是群体性事件的重要特征。虽然整个事件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往往时间短暂,苗头不易被察觉。当矛盾激化,形成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爆发点时,往往给人们一种出乎意外、猝不及防的突然感。事件爆发后,有某种共同利益的人员能很快聚集成群,且无论在速度还是在力量增加上都非常快,使得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带有较强的突发性。在具体事件中,突发性又表现为有先兆的突发和无先兆的突发。前者是指由于矛盾已经形成,群众的不满情绪日益显现,已表现出某种事件的先兆;后者多表现为在某种特定条件的“催化”下,而一触即发的群体性事件。显然,后者的“突发性”特征更为明显。

(五)走向的过激性。发生群体性事件,与权益息息相关,有的涉及经济利益,有的关系民主权利。人民群众非常重视自身的权益,当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或解决时,他们往往在信上不信下、信大不信小、信多不信少、信闹不信息的偏差思想支配下,聚集一起,群体上访,希望通过过激的行为来解决、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有些群体性事件在发生之初,并非是大规模的群体行为,也不带有任何政治色彩。而事件发生后,常常受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外界因素的影响,各种消极因素相互作用,往往会对群体性事件的更大爆发起催化加剧之效,会诱发原来与事件无关的人卷入事件之中,促使参与者改变原先的设想和方式,转换攻击目标,造成更大的危害和后果,导致事态扩大。如一般的球迷闹事会演变成打、砸、抢、烧或者侮辱妇女等恶性骚乱事件;合法正当的游行请愿行为,若被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所利用,也有可能转化为带有政治色彩的反政府活动。

(六)传播的快速性。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群体性事件极易在闹事过程中通过信息传递,引起模仿效尤,逐步乃至迅速蔓延扩散,甚至把一些无关人员、围观人员也卷进来,导致事态迅速扩大和加剧。对此,在决策过程中,不能心存侥幸,更不能怕影响政绩,有损“形象”而隐瞒不报。需要提出的是,群体性事件是否会扩张、互动,与舆论导向作用密切相关,大众传媒在事件中或起着催化裂变作用,或起缓解灭火作用。同样,在处置中也可以通过大众传媒说明真相,揭露谣言,可以迅速安定人心,防止事态扩大蔓延。

(七)后果的难控性。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参与者之间通过暗示和模仿,情绪互相感染,以致于非理性因素逐渐增长,甚至达到狂热的程度,导致行为失控、无法预测、无法控制,大大超越了引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衷。例如,2005年

4月浙江东阳画水镇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村民一方的初始目的在于解决污染问题,并搭建竹棚封堵道路,当地政府组织人数众多的清理队伍前去清理竹棚、疏通道路,却发生剧烈冲突,导致双方多人受伤入院、包括个别重伤,数十辆汽车被毁坏,最终8名村民被判刑,相信发生这样的后果是当事双方均没有想到、不愿看到却也无法控制的。

(八)过程的反复性。群体性突发事件由于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合理与不合理诉求相互交织,涉及面广,处理难度大。加之,有的部门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不够、工作不细、措施不力、久拖不决,导致反复上访、持续上访。另外,有的群众对党的政策不理解或一知半解,道听途说,总认为“法不责众”,抱着“事情闹得越凶,领导越重视、越容易解决”的心态,要求一次比一次高,层层加码,三番五次到多个部门重复不合理的诉求,使解决问题的过程反反复复,这一特点给思想引导提出了新课题。

二、群体性突发事件对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工作者,对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能力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我们认为,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可以分为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两个层次,是由多种能力要素构成的综合能力系统,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从对群体性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各个环节的系统控制和管理角度来看,领导干部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敏锐的预判能力。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成败得失与预判能力的高低休戚相关。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是有征兆的,只要早发现、早控制,就能将群体性事件阻止于初始,平息于无形。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失控,以致引发打砸抢烧等暴力犯罪活动,主要是一些领导干部在事发之初对苗头性信息掌握不准,漫不经心,从而错失良机,酿成大祸。作为领导干部,除了完成常规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之外,其最主要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善于捕捉那些初露端倪的表面现象,掌握真实的信息,在此基础上作出准确分析判断,较好地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内部、化解在始发状态,从而主动有效地防范和避免事态的扩大。

(二)快捷的响应能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具有扩张性。立足于控制事态要求,快捷的响应能力的核心是“快”,它要求领导干部在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快速反应,迅速组织力量,应急赶赴现场,制定处置方案,争取主动。事实表明,快捷有效的反应虽然不能避免冲突发生,但可以有效地控制冲突的影响范围和避免冲突升级。要通过建立社会公众举报奖励制度,设立基层信息员,健全信息报告制度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为应急响应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应急人员在第一时间深入现场。

(三)果断的决策能力。果敢决断能力是建立在理性思维基础上的一种能力,也是领导干部应急能力高低的最终体现。科学的决策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迅速查清事由。对事件的起因、事态程度、发展趋势、社会影响等情况进行深

入调查摸底,掌握实情,为事件妥善处置做好基础性的保障工作。其次,要因情施策,区别对待。根据事件的不同起因和性质,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尤其要时刻注意事件的动向,不断地应对调整。第三,决策要有适度超前性。要充分考虑事件的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预见能力,留有周旋的余地,从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第四,要群策群力,寻求最佳方案。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毕竟有限。这就需要领导干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集聚各方智慧和意见的基础上择善而从,迅速作出科学决断,并使之立即付诸实施。

(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是一种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有较高的领导协调艺术,才能保证各方面力量恪尽职守、步调一致。这对领导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是严峻的考验。而且群体性突发事件现场所面临的问题都是新问题。领导干部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主要依靠的是智慧而不是经验。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具备综合处置技巧,充分发挥中枢决断作用,通过在突发群体性事件现场有效的组织、协调、运筹工作,沉着应对和化解各种问题。

三、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

加强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是一个长期养成、持续建设的过程;既需要领导干部本人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提升,也需要党组织通过强有力的软、硬件建设来加强。

(一)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群众利益无小事。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键是要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认真研究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不断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千方百计把群众的事情做细做实。一是要尊重群众。胡锦涛总书记曾十分形象地指出:“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②百姓是最公平的一杆秤,冷暖都揣在心里。现在一些地方之所以干群关系紧张,就是因为部分领导干部作风漂浮,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心中没有群众,漠视群众利益,忽视群众诉求,离群众越来越远。因此,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增加群众说话的“份量”,扩大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上的权力,让群众的力量真正成为我们工作前进的根本动力。二是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了解群众的意见、呼声和要求,关切群众广为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全面准确地掌握群众各方面的情况,是矛盾凸显期对党的群众工作的要求。做到这一点,领导干部就掌握了群众工作的主动权,做起群众工作来就能有的放矢。三是掌握群众。要善于制定符合群众利益的方针政策,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倾听群众意见,向人民群众学习,认真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这样才能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领导群众前进。离开群众的实践,离开群众的智慧,就拿不出好的主意,好的政策。

(二)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突发事件的成功处置,通常是多种知识融汇贯通,各种能力交织迸发,多年工作经验厚积薄发的结果,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孜孜不倦地学习。首先,要不断夯实政策理论基础。通过参加理论中心组

学习、党员干部培训等活动,借助报刊、文件、网络等载体,认真学习领会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做到路线清、方向明、政策熟。其次,要不断拓宽知识领域。广泛涉猎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多方面知识。认真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准确把握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和运行特点,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与特点,不断增强发展地方文化事业、借助文化载体教育引导群众的能力;认真学习科技知识,引导群众学科技、用科技;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以此教育引导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三)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实践能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今天就是把党的科学理论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与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结合起来。理论来自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只有真正经历,才能获得提高。掌握再多的理论和知识,其目的是要用于成功化解矛盾纠纷和正确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亲自参加群体性事件的处置,面对棘手、复杂的突发事件不推诿,不避让,身先士卒,积极应对,事件平息后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查摆失败教训,不断提高处置水平。同时,也要经常性地开展针对性强的训练和演练使领导干部熟悉应对突发事件的职责任务、基本要求、处置方法等。要通过外派、上挂、下派、轮岗交流、调整分工等形式,有计划地安排领导干部、业务骨干进行培训锻炼,积累领导经验,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要经常性地组织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演练,使领导干部熟悉应对突发事件的职责任务、基本要求、处置方法等。在事件平息后,要及时进行回顾反思,既要总结成功经验,又要查摆剖析失败教训,寻求解决办法,不断提高实战水平。

(四)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而且也是领导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标志。不懂得或不善于搞调查研究,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门科学对待,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强化调研认识,不断提高调研水平。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正确认识改革开放面临的新任务,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才能提高统揽全局、驾驭局势的能力;才能了解群众需要,掌握群众的愿望,把好事办在群众心坎上;才能提高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调查重在求实,研究重在求是。在实际工作中,多一份调查研究,就会少一点主观臆断,就能少犯一些错误。

调查研究也是自我学习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过程。当前,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搞调查研究,不是亲自到一线实地考察、实地询问、实地感受,而是一级一级下发通知,将调研题目及需要准备的资料一级一级传到基层,让基层收集整理素材,形成调研文章。类似这样通过别人的调查研究,固然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材料,但这些材料却往往不是从实际和群众中得来的,其真实性大打折扣。失去真实性的调研,势必造成错误的判断,从而形成不切实际的决策。这种调研,其实是在“转变作风”的旗号下的一种新的“官僚主义”作风,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了上级部门在基层的形象,基层干部

和群众对此也反感。因此,调查研究必须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五)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用统筹兼顾的办法协调各种利益,用民主的办法化解各种矛盾。一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立健全利益调节和平衡机制,保护好各阶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点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保障好农民群众的就业、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的权益,保护好下岗职工、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二要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切实维护好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重点解决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改制中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及加重群众负担的行为。三要注重化解协调矛盾。对人民内部中的矛盾纠纷特别是一些突发性事件,要科学判断、准确定性、妥善解决。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办法化解矛盾,重点采用耐心细致的教育疏导方式,避免矛盾激化。要掌握协调处理规律,及时发现矛盾苗头,把矛盾解决在内部,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623.本文是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DJ07-003)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周多刚,(1967—)男,汉族,安徽定远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建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贾锡萍(1964—),女,天津市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天津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党建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联系地址:天津市南开区育梁道4号 天津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

邮编:300191。

联系电话:022-89899294

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研究 篇2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有明显增多的趋势。石首事件是继瓮安事件之后最为典型的、影响力最大的群体性事件之一,这次石首事件暴露出更多的问题。通过石首事件,对群体事件进行解读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部分党政领导在应对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1.主要党政领导靠前指挥不及时

在石首事件初期,该市党政领导和公安局长在事件处理时,没有亲自到场,错过了事件处理的黄金时间。群体性事件出现苗头后,一些领导干部不能及时到达现场,不敢面对群众,回避矛盾,措施不力,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丢掉了阻止事件升级的主动权。群体性事件不可怕,可怕的是领导不敢勇于承担责任,而是能躲则躲,习惯于把群众的不满说成不法之徒的煽动,把警察推在前面,借以掩盖自己执政能力的低下,用暴力压制住一时的骚动。

2.新闻发布语焉不详、信息披露不及时

部分地方党政官员不适应互联网时代,以为限制了当地的报纸、电台、电视台,消息就传播不出去。当发现网络传播了很多视频和照片时,又采取断网的措施。

信息不公开,沟通不及时,导致了在混乱的事物表象面前,产生种种猜疑和误解,使局面更加复杂混乱。而政府及官方媒体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有意控制和封锁消息,习惯性地采取内部处理事件的方式加以解决,隐瞒真相,加剧了民众对政府及其媒体的不信任感。

3.手段粗暴、没有及时问责

当前在处理一些社会矛盾和纠纷时,少数党政领导过度依赖强制手段,这不仅不利于缓解和消除矛盾,反而会不断制造矛盾,损害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良好关系。石首事件中,湖北省公安厅和武警总队派来了近万名武警,动用了高压水枪,老百姓从感情上接受不了,发生了冲突,损害了警民关系,加剧了官民之间的对立,增加了平息事件的处理难度。

在处理事件中,没有及时问责。部分负有主要责任的党政领导,在事件发生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并报告情况,因失职、渎职造成群体性事件或使群体性事件升级的人员,没有能视情节轻重及时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二、党政领导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1.勇敢面对、平等沟通

群众性事件发生以后,党政领导应该在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置群体性事件时,要党政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直接面对群众。领导干部的出现,使群众有种被重视、信任的心理感受,给群众一种安慰感,有助于缓解群众的情绪,因而对抗心理就会相对趋缓,对平息事件大有益处;直接面对群众,有助于领导者了解事实真相,这对于辨别是非、正确决策至关重要。经验表明,领导亲自接待处理的群体性事件,有助于提高一次处理到位率。党政领导应尽可能地扩大与群众的接触面,消除群众的疑惑,满足群众的要求。

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危机时刻也是最需要领导者的时刻,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和能力也恰恰是在这个时刻接受考验。领导者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艺术的高低,通过他们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方式和手段就能够得以最好的检验。“乱世出英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保障群众知情权、打赢信息战

“先入为主”是受众接受信息的普遍规律。在互联网发达的信息时代,如果政府不抢占先机,就会使舆论引导陷于被动状态,错失化解矛盾的有利时机。

在网络时代,党政领导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首先要做的是改变长期以来处理此类事件的惯习,要积极发挥媒体在信息披露中的作用,切实学会在媒体开放之中处理事件,一则可以将政府内部的一些猫腻减少到最小,再则可以使流言的伤害减少到最小。自古以来,流言都是见光即死的。

传统的信息封闭和压制在当今网络信息社会不但不能奏效,反而会起到反作用。首先应该尽快地把真实的情况向老百姓公布,不要掩饰,不要粉饰,更不要说谎。若能够做到这些,就能够较快地平息群众的情绪,取得群众的谅解,将事情缓和下来;凡是遮遮掩掩,不向群众说真话,就往往适得其反,既不能平息群众的情绪,反而激起群众更多的猜疑和怨愤,致使政府的公信力进一步下降。党政领导应通过新闻发布会、电视讲话、政府网站信息发布等各种渠道向群众说明事情的缘由,这有利于迅速地平息各种传说和谣言,消除群众的疑惑。

另外,面对突发事件,政府和主流新闻媒体仅仅发布信息还不够,还必须迅速了解和把握网上各种新型信息载体的脉搏,迅速回应公众疑问,这需要政府尤其是宣传部门具有快捷准确的舆情搜集和研判能力。笔者建议,政府应建立网络信息舆情监控体系,利用网络舆情监控中心及时地了解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动态。

3.慎用警力,迅速问责

随意动用警察,采用暴力手段平息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虽然表面上没事了,但群众的怨气却在不断积累,矛盾不断加深,很可能为引发更大的冲突埋下隐患。所以党政领导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动用警力须慎之又慎。反思贵州瓮安事件,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十分痛心地说:“一定要慎用警力、慎用警械武器、慎用强制措施,不能动不动就把公安政法机关推到第一线,更不能用专政的手段来对待人民群众。”

应对群体性事件,问责要及时。在石首事件发生一个多月后,负有主要责任的石首市委书记及公安局长被免职等,只是这些问责来得有些太迟了。如果能及时问责,对老百姓的情绪会有积极的安抚疏导作用,有助于尽快地平息事端。对于欺上瞒下、延误时机的行为,或处置不当造成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失职、渎职行为,要按规定立即问责。2009年7月12日《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颁布实施,使领导干部的问责制实现常态化。

4.事后逐步解决深层次矛盾

石首事件的演变不是单纯的死因质疑事件,而是由死因质疑引发的长期积淀下来的社会深层次矛盾的总暴露。这些深层次矛盾说穿了,就是干群之间、警民之间、贫富之间的矛盾。公共突发事件出现的社会背景,是因为存在官场腐败,为富不仁,治警不严和治安混乱等等诸多问题,导致了社会上蔓延的仇官、仇富、仇警心理。尤其是一些地方的少数警察的丑行多,部分警察对群众的态度相当专横,作风非常霸道,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完善信访制度,加强政府自身的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才能治本。任何个人和单位,如果缺少了对权力的监督与制衡,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败问题。正如英国的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所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笔者认为,完善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司法不公是当前一部分民众最大的不满。”司法即正义,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部门的腐败比其他部门的腐败更让人深恶痛绝。在司法的独立性上,笔者建议司法机构应该摆脱当地政府的控制和干涉,学习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实行省级以下单位的垂直管理。

此外,笔者想强调一点的是,网络时代党政领导急需提高“执网能力”,政府应该安排专门的负责人了解网络民意,及时回应网民,主动“网上接访”。通过网络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把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总之,解决群体性事件背后的深层次的矛盾,才能釜底抽薪,从源头上减少群体性事件,否则,如果就事论事,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群体性的事件发生。

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研究 篇3

姓名:*** 学号:*** 教学班学生序号:* 任课教师:方胜虎 联系方式:*** 浅析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

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政府的一个基本职责,是公务员的一个基本能力。是公务员总体素质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体现,是日常积累和临场发挥的有机结合,要在突发事件面临做到临危不乱,应对有度,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培养。通常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确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了分级分类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了检测与预警、信息报告与发布、应急处置与救援、在后恢复重建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颁发实施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制订了配套的法规;加强了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储备等应急保障方面的建设;加大了应急管理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实现了应急管理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所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素质要求

突发事件的危险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对公务员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解决,而且要有素质的解决,在处理和应对的过程中要努力驾驭全局,反应果断,注意沟通的协调,信息公开的及时性。不只说说这么简单,而是需要对公务员的素质有要求的,以下列出了应对突发事件主要素质要求。

1、政治素质

应对突发素质事件是一项政策行非常强的工作,对公务员政治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政治素质主要体现在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并能够用之去分析和解决在突发事件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显示问题。政治素质还表现在有较强的时事政策水平,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创造性和灵活性想结合,能够积极有效地处理和应对突发事件中心情况、新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群众路线,作风踏实,尽职尽责,把人民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指导标准。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善于总结发现事物规律和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正确及时判定事物性质,为后续应对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2、知识素质

知识属于智能的一部分,是能力的基础。“无知者无能”这句话,在当今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愈显正确。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同样需要与自己职责相称的科技文化知识做基础,它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领导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如经济学方面:要了解社会心理学、社会资本理论、社会阶层结构、贫富分化、“三农”问题、地区差距、民族发展等知识。管理学方面:要了解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基础理论及组织行为学、群体行为学等方面知识。人文科学方面:要了解哲学、传播学、新闻学等知识。此外,还包括法律、信息、电子、交通、气象、地理等各方面广博的知识。知识素质是一个动态概念,公务员的知识经常需要更新,公务员要有超前意识,尽早调整自己知识结构,以适应突发事件管理的需要。

3、专业素质

突发事件管理师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要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不仅要有一定知识水平,还要有必要的专业技能。技能是在知识基础上的综合运用,是在“应知”基础上的“应会”,尤其是公务员处于突发事件应对管理的第一线,直 接与公众及社会接触,掌握相应实践知识和实用技巧尤为重要。如关照全局的大局意识,预测分析能力、快速决策的思路方法、媒体交流技巧、新闻发布会的流程组织、应急预案的拟定,沟通协调动员,突发事件影响的恢复等。相应的专业技能是公务员顺利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技能,直接决定着突发事件的应对结果,需要公务员重点掌握。这些专业技能需需要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系统学习进行训练。

4、心理素质

面对突发事件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巨大威胁压力,公务员要想处变不惊、沉着冷静、应对自如、游刃有余,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是要沉着冷静。突发事件爆发快、危害大,甚至直接威胁当事人的生命安全,公务员处在突发事件应对的第一线,必须理性思考,冷静应对,不能手忙脚乱,茫然失措。二是要勇敢果断。突发危机事件会给公务员带来巨大心理压力,由于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充分性,要求公务员多谋善断,科学分析,果断决策。三是要心胸豁达,有毅力,互相帮助。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同仇敌忾。四是要有坚强的“神经”,坦然面对突发事件带来的各种危险和机遇,要勇于突破部门、地区利益界限,不能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及时准确传达危机讯息,有毅力承担长时间的危机救援和救治。

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途径

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培养的过程,要增强应对复杂局面、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能只追求结果,也要让过程合理,让这过程中危害减少到最少,提出危害最少的政策。不仅要合理应对,而且还要注意方法和途径,必须要从多方面人手。

1、勤于学习,掌握突发事件管理基础知识

突发事件的成功处置,通常是多种知识融会贯通、各种能力交织迸发、多年工作经验厚积薄发的结果,这就需要公务员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一要学理论知识,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一步深化对人类社会、自然界等领域的规律性认识,从战略上思考问题,善于在普遍联系中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从事物的不断变化中掌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上级的方针政策,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善于从大局上把握方向,不出偏差。二要学习经济、法律、科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学习适应形势变化和任务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尤其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三是要学习应急处置的实际技巧和方法,经常研读“兵法”,并注重汲取国内外处置突发事件的一些成功经验,不断提高战术水平。要紧跟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完善和充实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确保一旦事件发生,能够快速反应,拉得出、打得响、战得胜。

2、勇于实践,锻炼应对突发事件技能 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只有经历实践方能真正提高。突发事件变化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突发事件应对需要更多的现场应变的“艺术”,而不是死板的教条,随机应变能力的形成需要实践的磨炼和用心的总结。首先,注意日常积累,做个有心人。尽管日常工作中不会每天发生突发危机事件,但小的突发事件和矛盾问题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公务员要注意在工作中实践突发事件应对技巧,锻炼自己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其次,多做调查研究,增强对突发事件的敏锐性。实践证明,提高对各种突发问题辨别处置的敏锐性至关重要。而敏锐性的培养,离不开调查研究。各级公务员都要自觉减少日常事务性工作,安排更多时间深入基 层,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捕捉一些深层次、内幕性的东西,高质量的情报信息,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提前做好相关预测和预防工作。第三,要积极参与突发事件处理。面对日常工作中突发问题,是公务员锻炼提高的良好机遇,要勇于实践、大胆负责,积极参与,在实际管理应对中积累经验,锻炼能力。组织部门也应该通过外派、“上挂”、“下派”、轮岗交流、调整分工等形式,有计划地安排一线公务员、业务骨干进行培训锻炼,积累领导经验,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第四,要主动组织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演练,通过模拟训练和演习,是自己熟悉应对突发事件的职责任务、基本要求、处置方法等。在演练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回顾反思,既要总结成功经验,又要查摆剖析失败教训,寻求解决办法。此外,要积极通过经验交流会、案例分析会、业务研讨会等形式,经常探讨处置方略,深化对策研究,不断提高实战水平。

3、完善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水平

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提高,关键在机制。良好的公共危机应对体系是公务员能力发挥的基础和舞台。就目前我国实际来说,主要是“一案三制”建设,即应急预案,应急工作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一个完备的危机应急预案时在总体上提高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重要举措。应急预案要对突发事件应对的组织机构与职责、预测与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宣传培训和演习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的主要内容做出原则规定,如应急组织体系框架描述,明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报警、接警、处置、结束、善后和灾后重建等环节的主管部门、协作部门、参与单位及其职责,并体现应急联动的要求。应急管理体制方面,包括集中统一的指挥机构,强大的社会动员体系,以事发地党委和政府为主、有关部门和相关地区协调配合的领导责任制,应急处置的专业救援队伍、专家咨询队伍。运行机制方面,包括监测预警机制、应急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分级负责与响应机制、公众沟通与动员机制、应急资源配置与征用机制、奖惩机制和协调整合机制、研究咨询机制、政府间合作和评估反馈机制等。法制建设方面,主要是依法行政,努力使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三、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原则

近年来的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生产安全等方面的事故,据国家统计在经济上锁造成的损失,每年大约是在6000亿美元。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些年,我们明确了预防为主、防范为主,防范于处置并重等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2、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研究 篇4

文章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安阳日报 更新时间:2011-5-12 10:53:16 字号:T|T

今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纪念日,也是全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当前,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多发期和高发期,这对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能否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有效避免和减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是衡量我们各级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近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坚持预防和应对并重的原则,积极推进“一案三制”建设,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应急管理队伍不断加强,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可靠保证。但也应看到,当前我市的公共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一是自然灾害进入多发频发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突发性、复杂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加重加大;二是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尽管没有大的安全事故,但小的事故仍时有发生;三是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事件防控难度在增大;四是社会矛盾多样,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在增加。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更加注重应急管理工作,才能全面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才能有效防灾减灾,才能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一个稳定、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适应形势新变化,顺应时代新要求,健全应急体制机制,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夯实基层应急基础,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机构,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常态化,不断完善决策机制。建立强有力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加强各级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工作机制建设,人员编制要与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要进一步强化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打破部门界限,衔接、统筹、调动各种资源,实现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健全隐患排查监控机制,依法落实各级各单位突发事件隐患排查监控责任,完善对各类隐患的排查、登记、评估、检查、监控制度。强化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扩大预警信息覆盖范围。完善信息报告和共享机制,加强信息发布、舆情分析和舆论引导工作,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我市应急预案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一方面,要提高应急预案的覆盖率,下大力推动基层单位的应急预案建设,尽快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强调预案进基层,关键是要使预案深入人心、体现在应对行动中,注重各级各类预案的衔接与配套,形成完善的预案体系。另一方面,要认真总结反思近年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及时组织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不断增强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三、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各地要针对薄弱环节,突出重点领域,抓紧编制“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策划并实施一批重大应急项目,全面提高各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一是根据本地区的主要灾种,把防灾减灾纳入城乡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对重要基础设施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环节严格落实抗灾设防标准。二是建立和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加强地方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实行应急物资动态管理,确保应急保障物资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用得上。三是加快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多系统之间的相互对接、信息共享,提高应急指挥的科学性和应急处置效率。

四、突出抓好基层应急队伍建设。要不断深化应急救援工作试点,突出抓好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县级以下要依托乡镇专职、志愿消防队伍和保安力量等,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突出专业优势,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广泛组织不同层次的应急演练。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协调作用,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队伍之间的联动机制。

五、依法做好应急处置和宣教工作。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事发地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组织应急处置工作的职责,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依照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事件,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产保障和事故现场环境评估工作。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全力配合事发地政府做好应急处置工作。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手段,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提升社会动员能力,并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宣传普及突发事件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置知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风险意识,提高全社会防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强化领导,着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有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精神,更要有科学指挥、果断处置的能力。一是要具有见微知著的能力。二是要具有驾驭全局的能力。三是要具有快捷反应的能力。四是要具有组织协调的能力。五是要具有总结反思的能力。

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研究 篇5

郭庆菊 钦国巍

(伊春职业学院 法律系,黑龙江 伊春153000)

摘要 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预防不力、处置不当两方面,具体包括对社会公平重视不足,基层政府缺乏公信力;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尚不畅通;缺乏危机预警机制;处理危机不及时;处理方式欠缺合法性;处置信息欠缺公开性等方面。上述问题的存在有多方面原因,但挖掘其深层次原因则系基层政府执政理念存在偏差,执政能力不足造成的;针对上述问题及原因,建议采取强化“执政为民”理念,提高基层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贯彻依法行政,提高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完善和拓展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健全群体性突发事件防控机制等对策。

关键词 基层政府;群体性突发事件;问题;对策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逐渐进入社会转型期,这种社会转型具有急剧性、整体性、全面性、深刻性、差异性、非均衡性的特征。[1]尤其近些年,我国的人均GDP由2003年的1090美元上升到 2013年的5434美元,世界排名由排131位跃居到86位。国家进入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各种社会群体因为利益诉求无法表达和实现,不断爆发个体事件引发群体参与的社会群体事件,破坏社会和谐稳定。尤其是民主法制建设相对落后的基层政权,成为各类社会矛盾冲突的焦点和集中爆发区。因此,提高基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成为完善基层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

一、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不力

1.政府社会管理对社会公平重视不足,基层政府缺乏公信力

201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显示,过去10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始终在0.47以上,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而民间统计数据早已过了0.5的贫富差距悬殊线。由于这种贫富差距并不是建立在公平竞争、合理分配的基础上,无可避免地引发仇富心理和对社会不公的怨气累积,贫富差异逐渐成为社会群体间利益冲突的焦点。城乡二元结构使公民丧失了同等机会,也使民众心理产生落差和积怨。如2011年广州增城新塘群体性事件就是区别对待矛盾最终爆发的典型事例。社会不公平会极大损害公众对国家和政府的信任程度,对政府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丧失信心,尤其在诉求渠道不通畅、诉求得不到实现的情况下,便不惜以极端方式寻求发泄与解决。造成政府公信力缺失还表现在:政策朝令夕改;承诺不予兑现;与民争利;政府官员滥用权力,贪污腐败、大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漠视甚至损害公众利益等等。

2.利益表达渠道尚不畅通

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是社会必要的安全阀,同时对于下层不满情绪及社会能量来说又是泄洪装置。依据我国先行法律,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主要是信访,但由于《信访条例》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执行问题,使得信访制度经常性地“操作”失灵,“信访”也变成了“上访”。当民众权益受侵害,又长期得不到解决或无出路,就会形成“利益诉求—长期无法实现—暴力表达”的非正常化表达的恶性循环。而实践中,很对基层政府及执法人员,官本位、权本位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常常草率对待民众利益诉求,盲目定性,错误采取解决矛盾的方式,致使矛盾非但得不到解决反而进一步激化。[2]

3.缺乏危机预警机制

首先,在执政理念上,缺乏对危机预防的足够重视。一般来说,预防就是防止民意发展为民怨,民怨发展为民怒,民怒发展为群体性突发事件。而实践中,一些基层政府及领导干部显然对民意重视不够,不善于体察民情、也不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面对已经形成的民怨也常常视而不见,或采取简单压制的方法不了了之,不善于及时疏导群众情绪从而加重民怨。民怨长期累积很容易发展为民怒,为群体性事件埋下祸根。[3]

其次,危机预警机制尚不完善。目前,基层政府的预警系统相对脆弱,既缺乏有效的专业预警机构和部门,也不具备完善的预警功能,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健全的预警网络,社区民意监测、网络舆情监测等多为纸上谈兵,很多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多为被动式的“事后救火”。

(二)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不当 1.处理危机不及时

一些基层政府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之初反应较为迟缓,延误最佳时机,以至于“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究其原因,一些基层领导干部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只会请示汇报。有的领导干部采取敷衍态度,怕担风险担责任,怕犯错误,怕丢乌纱帽,面对事件不及时处置,坐等和观望,从而导致事态扩大和升级。

2.处理方式欠缺合法性

西方社会有一名谚语:枪炮一响法无声,康德在《法的形而上原理》中说“紧急状态下没有法律”。两者说的都是行政法上的应急性原则,即在特殊的紧急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或与通常状态下的法律规定相抵触的措施。它是现代行政法治原则的重要内容,是合法性原则的例外。但应急性原则并非排斥任何法律控制,不受任何限制的行政应急权力同样是行政法治原则所不容许的。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在适用应急原则的同时,也应受合法性原则的限制。但实践中一些基层政府为了快速平息事态,不惜饮鸩止渴,花钱买平安,用钱来化解矛盾,如此只能是陷入恶性循环,使得问题越来越复杂。还有一些政府则采用强硬手段,滥用警力、滥用强制措施,这种高压手段只能加剧民怨,激化矛盾,同样不利于事态的解决。

3.处置信息欠缺公开性

随着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化,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透明和发布技巧在危机应对中占有重要位置。面对突发事件,一些领导干部仍然沿袭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管理模式,采取回避、隐瞒、掩盖的方式,在面对媒体时有“三不”现象: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缺乏信息的透明度和对公众回应的力度,从而使失实的信息或错误信息传播,使事态扩大。

二、基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不力的深层次原因探析

笔者认为,基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不力的深层原因,可归结为基层政府执政理念存在偏差,执政能力不足。

基层政府执政理念存在偏差、执政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为谁执政、依据什么执政以及如何执政三方面。

首先,在为谁执政问题上,有些基层政府、基层干部摈弃了“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执政为己,一些领导干部严重脱离群众、违背民意,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致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横行。有些官员甚至大搞权钱交易、官商勾结,巧取豪夺,侵犯国家和人民利益,使得群众怨声载道、不满情绪聚积。加之基层 “天高皇帝远”,法治基础较差,群众法治意识较淡薄,权大于法、言大于法的现象尤为严重。

其次,在依据什么执政问题上,有些地方政府错误地把法律排除在一边,取而代之的是靠手中的权力来执政。官本位、权本位思想严重。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应对群体性事件时,敷衍塞责,不真正关心百姓疾苦,行为方式简单粗暴,动辄采用高压手段。事实上,这些做法往往会造成官民对立,进一步激化矛盾。

再次,在如何执政问题上,很多基层领导干部习惯了“家长式”执政,大搞“我的地盘我做主”,决策时主观臆断、独断专行,缺乏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常常导致决策失误、群众利益受损,进而引发社会矛盾。

三、基层政府提升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能力的对策

(一)强化“执政为民”理念,提高基层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当前,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执政为民”理念是加强基层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当务之急,更是践行“群众路线”活动的重要内容和路径。加强基层政府执政能力建设,首先必须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是我们党执政的本质,也是我们党执政与其他政党执政的根本区别。因此,基层政府一定要增强宗旨观念,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会切实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诱因自然就会消失。

(二)贯彻依法行政,提高基层政府的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基层政府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执法宗旨,要教育行政执法人员,使他们知道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衣食是人民给的;要使我们的工作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要做到为民执法不动摇,达到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根本目的。执法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坚决杜绝失职不作为和越权乱作为的腐败行为。执法者只有依法执法,才有最广泛意义和最大程度的公正和文明,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偏差,减少执法矛盾。[4]

(三)完善和拓展群众利益表达机制 一方面,应完善现有的信访制度。《<信访条例>修改稿》把受理信访机关下移到乡镇一级,使矛盾尽可能解决在基层,同时也节约信访成本,体现了便民要求。修改稿还加大了对信访人权益的保护,包括身份保密、录音录像权等,但其实施情况还有待检验。另一方面,应构建包括信访在内的多元的利益表达渠道,比如网站投诉专栏及信箱、官员接待日、市长区长镇长热线、官方微博、听证会等。时刻关注群众诉求,及时分析反馈、回应解决,力争把矛盾消解在萌芽状态。

(四)建立健全群体性突发事件防控机制 1.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防机制

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以往那种“缺乏事前预防,只在事后救火”的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严峻形势。因此,在实践中应当事前通过隐患排查、风险评估、监测预警等措施,把减少和减轻工作做在事件发生之前。要经常组织力量深入基层调查社情民意,变上访为下访。对存有不安定因素的行业、组织和群体进行重点防控,加强数据分析、评估与检测。同时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化解矛盾的作用,千方百计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5]还要建立高效的信息反应系统,让矛盾和事件信息第一时间快速准确到达决策层,以免贻误时机。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首先,政府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及时、准确定性。迅速控制事态。现阶段的群体行突发事件主要针对经济、民生诉求,具有非对抗性。因此在定性上要及时准确,并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恶化。其次,坚持依法处理原则。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必须以法律和法规为依据,而不能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或长官的个人意志;当权力机关对某一突发性事件所做出的处置决定与法律规定相抵触时,法律具有否定权力的力量,即权力机关的处置决定应当服从法律规定,而不是法律服从权力。再次,信息披露要及时准确。面对多样且复杂的群体性事件多发局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3年社会蓝皮书的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建议,官方可借助互联网缓和社会对抗,实现弹性维稳和动态维稳。有数据表明,中国城市居民最信任的媒体依次是电视、报纸,网络排在第三位。但30岁以下青年群体最信任网络的比例相对更高,占21.6%,超过报纸排在了第二位。如果发生某一事件,在开通了微博的人中,44.4%的人更相信微博上的信息,比信任新闻联播的38.7%略高。新媒体对突发事件的巨大传播力和影响力,要求政府应当客观全面地及时向社会发布信息,避免因信息不畅或失实使事态扩大,从而引发公众集体恐慌和社会骚乱。与其被动说,不如主动说;与其迟说,不如早说;与其别人说,不如自己说;与其外行说,不如内行说;与其一般人说,不如领导亲自说。

参考文献:

[1]论中国转型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M].中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及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7):2 [2]徐凌.新时期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与地方政府治理机制创新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12):68一71.

[3]唐俭.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新疆社科论坛,2010(3):54一57.

[4]严云鸿.群体性事件与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建设[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 [5]徐凌.新时期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与地方政府治理机制创新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12):68一71.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转型期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问题与对策”(12535213)的阶段性成果。

送稿日期:2014年4月1日

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研究 篇6

彭建忠

关键词] 农村群体事件; 原因;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3)21-0043-0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如果处置不当,这些问题和矛盾就有可能演变为群体事件。当前,农村群体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正常办公秩序以及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因素。必须正确认识农村群体事件的本质特征,剖析其发生的背景,探索正确处置农村群体事件的策略和措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一、农村群体事件的诱因及特点

1.“三农”问题繁衍出的众多纠纷。一是农业生产经营性纠纷。具体表现为土地、山林、水面权属纠纷。二是乡镇村办企业经济纠纷。表现为集体林场、屋场及资产的归属纠纷。三是农民自身的日常生活纠纷。如婚丧喜庆、赡养抚育、分家继承、债权债务、房屋宅基地、邻里关系、边界坟山等纠纷。四是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如残疾、特困户的生活、生产、子女上学等问题。五是政府及部门引发的农民负担不公,权益受到侵害等问题。如“三收”、计划生育、国土执法、教育收费出现的问题等。六是村级财务混乱、不公开,村级班子选举不民主等问题。

2.亏损企业、特困企业、破产企业存在的诸多矛盾。一是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新旧矛盾交织。如集资、下岗失业、工资待遇等问题,导致职工与经营承包商矛盾加剧,滋生事端。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如亏、特、破产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经济补偿金、最低生活保障金等各种政策性补贴不能落实到位。

3.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中的不少问题。一是地方政府决策错误或重大失误,造成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不满意。如撤区并乡选址,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地方制定的小政策或机构改革派生出的系列问题等。二是职能部门重收费、轻服务,重执罚、轻管理。三是司法腐败、执法不当而酿成的事态。

从上述诱因而引发出农村的群体事件多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参与的对象混杂。二是参与的数量较多。三是造势凶猛,矛盾冲突升级较快。四是诸多矛盾交织,处置难度较大。

二、对农村群体事件的透视及剖析

正确认识和把握农村群体事件产生的原因,并从深层次进行透彻分析,对于防范和化解农村群体事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乡镇管理体制不顺。在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下,名义上“七站八所”由乡镇统管,事实上“有权、有钱”的站所实行的是垂直管理,“责、权、利”三者脱节,导致乡镇政府行政功能不全,统筹指挥和协调管理难以步调一致。同时,由于乡镇财政状况不佳,村级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无力下手,使群众失去了对乡镇政府的信任和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行政职能弱化,乡镇财政紧张是当前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许多问题产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但从深层次分析,群众相对于政府是被服务的对象,部分群众还是弱势群体,因而,群众有困难找政府是可以理解的。政府各工作部门及公务员,应该主动作为,提供服务。但往往由于工作责任不落实,有的干部群众意识淡薄,对群众的冷暖疾苦漠不关心,甚至颠倒主仆关系,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群众感到难以接近。当群众遇到一些恼火问题时,往往

把小事酿成大事,以求产生影响,引起重视。

2.部分干部作风不实。首先部分基层干部贯彻执行党的农村政策不到位,依法行政水平不高,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损害了群众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其次,基层干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不强,指导产业结构调整不力,致使经济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第三,少数基层干部价值观念错位,与民争利,以权谋私,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干部队伍形象。第四,涉农服务型部门工作缺位。群众缺少的是涉农部门的排忧解难、技术帮助和资金扶持,而接受的却是管理部门的批评教育、罚款处理以及强制执行,使群众萌发对抗心理,发泄情绪。

3.参与群众心态失衡。在农村,部分村、支两委班子,选举不民主,群众不服,抵触情绪大,其号召力、战斗力不强,致使宗派、家族势力滋长。群众权益得不到保障,无所适从。在城镇,企业改制后交接管理出现“空档”。对不断增多的下岗待业人员,缺乏有效管理与教育。同时,不同地域、行业、单位干部职工收入上的较大反差,也造成了群众的心理失衡。当部分群众生产、生活、人身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正义得不到伸张,在对基层干部失去信任的情况下,萌发出“小干部”不见要见“大干部”的心理,主张把事情闹大。

三、农村群体事件的防范及应对措施

处理农村群体事件,要按照“区分性质、讲究策略、冷静稳妥、把握时机、严格执法”的基本方法,正确处置。

1.建立防范机制,落实防范措施,提高预防和处置农村群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建立灵敏的覆盖全社会各层面的情报预警信息网络,广泛搜集影响社会稳定的社情动态,及时发现引发农村群体事件的隐患和苗头。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各种不安定因素,要开展针对性的排查工作,对可能酿成农村群体事件的苗头要及时报告,并要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以免贻误处置时机。对瞒情不报或虚假报告,导致严重后果的,要从严查处。

2.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落实好各项工作责任制,避免农村群体事件的发生。一是要实行领导接待日制度。主要领导要定期亲自接待上访群众,亲自阅处群众来信,对群众提出的重大问题,要直接督办解决。二是要实行重大问题定期排查制度。一些群体事件的发生,有其规律性和周期性,是可预防的。因而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对容易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前实行排查,就可以避免这些群体事件的发生。三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本着“谁主管,谁负责,谁管辖,谁处理”的原则,各职能部门要努力提高决策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避免因决策失误或执法不当引发群体事件。四是要加强信访接待工作。信访部门,要认真做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对信访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根据政策和规定应该解决的要想方设法地予以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转化和稳定工作。同时,要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及时了解群众的衣食住行和思想动态,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把矛盾解决在基层。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改善政府形象,密切干群关系,营造互助和谐的社会风尚。一是要加强民主建设,树立民主政府形象。在基层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二是要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树立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要牢固树立勤政为民的观念,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多下基层体民情,察民意,集中力量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三是要加强廉政建设,树立廉洁政府形象。对那些置群众疾苦于不顾,以权谋私的干部要从严查处,纯洁干部队伍,消除群众积怨。

4.突出重点,强化责任,及时调处各类纠纷,尽可能消除各种农村群体事件的诱因。一是要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机制,把农民不合理负担减下来。要确保农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和民主理财等权利。二是要切实解决困难职工的生活问题,积极稳妥改革,落实改革配套措施,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落实下岗职工养老、失业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最低生

活保障制度。对特困职工和居民,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同时,要通过政策调节社会成员之间、行业之间、地域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化解群众的不满情绪。三是要对各种具体的利益冲突,如权属争议、治安侵权、环境污染、移民撤迁以及交通、医疗、矿山安全事故等焦点问题,要快速反应,及时化解。

5.把握原则,注重策略,果断稳妥地处置农村群体事件。

如何提高街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篇7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其特点一是突发性,二是巨大危害性。既包括一些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台风、洪水等,也包括一些人为的事件,如爆炸、火灾、恶性交通事故等。近年来,我国各地屡屡发生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损害,有的甚至成为新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所幸的是,我辖区还没有发生过重大突发事件,为了防患于未然,街道在如何正确应对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方面也肩负重任,正在成为领导干部面临的新课题。

为进一步提高街道领导干部成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把握应对突发事件工作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对策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解决的问题,街道成立专门课题调研小组围绕上述问题召集部门干部、单位、居民召开了座谈会,座谈会上,大家广泛发表建议和意见,获得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一、当前地方领导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普遍不足可以说,发生突发事件的地区和单位毕竟是少数,但从已发生突发事件的地区来看,一些地方领导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

1.对突发事件缺乏快速感知与反应能力。地方领导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发展地方经济、保障人民生活的重任,能否切实负起这一责任,是衡量一个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业务上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地方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群众的安危,经常深入群众,真正为人民谋利益,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地方领导干部要吸取已有的经验教训,增强防范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自己辖区内发生各种突发事件。不仅要善于处理各种突发性事件,而且要能很好地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2.应对措施失当,使事件复杂化。针对不同的事件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总的来说,应对突发事件主要应做好安抚民心、追究责任、调整利益和转化矛盾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的顺利进行有赖于地方领导平时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较好的形象,形成较高的威信,赢得群众的支持。但是,有些地方领导平时得过且过,不注意学习,遇事不加思考,惊慌失措,只知一味动用公、检、法机关或简单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不去研究寻找其他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结果把小事件激化成了大事件,使小失误变成了大错误,激化了人民内部矛盾。还有的领导从自身的政绩考虑,对突发事件一味掩盖,掩盖不住时就弄虚作假,如少报或瞒报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数字等等,导致矛盾激化。之后,又片面封锁消息,还名之曰家丑不可外扬,造成小道消息满天飞,使群众产生许多思想问题,招致群众不满。群众得不到正确信息,人心惶惶,难以安心生产和生活,结果使矛盾越积越多,越积越严重,由此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稳定问题。这种现象虽不普遍,但危害很大,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二、一些地方领导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足的原因

首先,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些领导干部平时对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等问题不注意、不重视思想上麻痹大意,不注重吸取别的地区和单位在有关方面的经验教训。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容易惊慌失措,难以及时解决问题。各级地方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地方稳定是社会稳定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地方的稳定,社会稳定的局面也难以保持。当前,突发事件正在成为危及地方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一旦对突发事件应对不当,极易激化社会矛盾,带来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对这个问题必须重视起来,要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

其次,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形势使地方领导干部的注意力普遍转向经济工作,对其他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加之现在的干部大多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缺乏应对复杂工作局面的考验,因此,许多地方领导干部对处理突发事件感到陌生,缺

乏经验。对此,应加强对地方领导干部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培养,使其尽快积累经验,逐步成熟起来。

第三,一些地方领导班子的结构不尽合理。考察一些事件频发的地区和单位,其领导班子结构不尽合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有的地方班子成员普遍年轻,缺乏合理的年龄结构;有的地方过分追求高学历,大多数班子成员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有的地方领导班子成员中冲动型性格的过多,稳重型太少,性格不能互补等。因此,在选配领导干部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进行优化配臵,使班子成员的配备尽量合理,以提高地方领导班子的战斗力。

三、地方领导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增强紧迫感。要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地方领导干部要认清自身所肩负的神圣责任,把代表和维护人民利益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必然增加,各种价值观念和物质利益的冲突也会日趋增加,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也在增大。对此,各级地方领导要提高认识,做好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准备。

2.吸取已有的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正确

应对突发事件,是衡量干部素质和领导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地方领导干部要积极学习,注意吸取别的地区和单位的经验教训,认真思考相关方面的问题,切实提高自己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作业 篇8

A隐私权

B知情权

C投票权

D生命权

2.要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首先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单选)A

A预防、预警

B预警、预报

C预报、预防

D预防、决策

3.政府在平时建设好各类专家库和智囊团在作为决策“思想库”的作用之一是充分发挥智囊团的突发事件()作用,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信息。(单选)A

A预警

B评估

C协调

D处理

4.传染病防治措施包括疫情未发生时进行的预防性措施和疫情发生时采取的()与消灭传染病的措施。(单选)A

A控制

B杀灭

C隔离

D治疗

5.下列有关突发性事件说法正确的项是()。(多选)ABC

A预防突发事件要有超前的危机意识,只有居安思危才能有备无患,才能有切实的预防措施B突发事件升级往往也是破坏力增强的过程

C突发事件深化到一定的程度,将使组织赖以运转的结构和机制遭受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趋于严重瘫痪和混乱,组织及其成员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D避免突发事件,作为控制潜在危机花费最少、最简便的方法是最好的管理。

6.预警机制的主体构成主要包括()。(多选)ABD

A职能系统

B信息系统

C防范各种突发事件的预案

D咨询系统

7.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包含的内容是()。(多选)ABC

A确定问题及等级

B确定目标、任务

C方案执行规划

D建立预警机制

8.从社会学、传播学角度看,突发事件有预见性、不确定性、影响力强、涉及面广、持续性大、相关信息呈现多渠道传播等特征。(判断)

错误

9.社会组织只有高度协调统一,才能保证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收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由组织的高层决策者来统一、协调和指挥,即组织的高层决策者必须有权威。(判断)正确

10.能否引导和指挥公众舆论,是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衡量管理者素质和领导水平的一个主要条件。(判断)

正确

11.社会组织或公共管理机构对突发事件的控制,其核心就是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公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验一切突发事件控制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和根本尺度,它是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统一。(判断)

正确

12.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填空)

13.突发事件预防的宣传、教育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常用的有案例分析和强化宣教。(填空)

14.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填空)

15.如何建立突发事件预警系统?突发事件预警系统运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简答)答:建立突发事件预警系统,首先要明确突发事件预警系统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预警系统;其次,要理清突发事件的风险源、危机征兆与突发事件发生之间的关系;第三,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监测的内容、指标;第四,确定建立预警系统所需要的技术、设备、程序等;第五,对系统进行评估,考察期反应是否灵敏、准确、系统的可信度、稳定性、连续性,系统可能受到的干扰等;第六,确定预警标准,要对不同的突发事件设置不同的预警等级。第七,设置机构、配备人员,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定使用维护人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第八,宣传预警系统。

上一篇:老班的酸甜苦辣作文下一篇:《星期天孩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