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集镇中心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自查报告

2024-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朱集镇中心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自查报告(共3篇)

朱集镇中心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自查报告 篇1

根据鄂体艺(2014)14号文件《关于开展中小学和托幼机构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我们组织专班对我校进行了排查,此次排查总得分为90分,其排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完善制度、责任落实

我校牢牢把握“健康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指导思想,实行学校卫生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保健医生及各科室负责人、班主任为成员,全面负责学校的卫生安全工作。学校设有卫生保健室,并配备了专职保健医生,食堂设有卫生专管员(事务长)负责饮食卫生的督查工作。

学校根据《食品卫生法》、《中小学卫生保健制度》等条例和法规内容,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传染病疫情、食品中毒等突发卫生事件登记报告制度、健康检查制度、晨检制度、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健康教育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公共场所管理制度、教学卫生管理制度、宿舍卫生管理制度、垃圾管理制度、厕所卫生管理制度等,明确了管理职责。学校还建立健全了分层机制,确立了层层把关、包干到人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签定《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疾病防控、未雨绸缪 我校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各种传染病的防控管理,严格晨检、午检、全日观察制度,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保健医生及班主任为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要求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符合要求,晨、午检登记、因病缺勤登记记录真实正确且具有连续性。学校还坚持做好在校师生体检工作,对师生不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并做好体检分析及健康档案的规范管理,并确保对新生的预防接种全程充足。

3、环境卫生、清洁舒适

我校历来重视环境卫生管理,由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行政值班领导负责学校日常卫生打扫的督查与指导,校园内外分工到人,做到一日一小扫,一周一大扫,保证校园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学校还进一步加强了各项消毒工作。每日,保健医生到各班进行巡查记录;每周,全校进行一次清洁卫生大检查。学校还做好了定期灭“四害”工作,卫生保健室内的药品、消毒物品等分类摆放,定期检查,及时更换过期、失效的卫生保健用品,对有毒药品单独寄存,妥善保管,投放药物定时回收,并做好回收记载。

4、健康教育、丰富多彩

我校把卫生知识、健康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贯串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广泛扎实地展开教育宣传工作。一是利用教职工会议、家长会、班会和德育活动等形式多方面进行养成教育;二是利用健康专栏、黑板报、永久性标语向家长、学生和教职工宣传卫生安全知识;三是利用安全卫生知识比赛、卫生知识讲座等进行卫生规范教育;四是开设《健康》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增强卫生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通过排查,我校卫生安全工作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管理方式有待进一步灵活多样化。

2、师生健康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3、校舍环境设施,教学卫生、传染病防控等工作还有待更细致更深入。学校体育场目前尚未能铺设塑胶跑道,学生跑步时极容易掀起粉尘(这也是学生不愿参加晨跑的原因之一)。另外,学校只有一名保健医生,健康教育的师资不足,班主任承担了大量的教育任务,但在实际工作中,老师们往往把精力投入在学科教学中,使得健康教育有时流于形式。

4、校门外尚存交通安全隐患。学生上下学期间也是附近居民上下班高峰期,若不注意,很容易造成交通意外。

根据自查,我校认真分析了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思索,迅速制定了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项制度,落实工作职责。

2、积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加强与公安、交警、消防、卫生、社区等部门的横向联系,内外携手,共抓校园安全卫生。

3、对校舍环境、设施设备进行维修及美化。学校将对卫生和健康工作的经费进一步增加投入,投入以学校的实际需要为准。

4、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为了使卫生及健康理念植根于每个参与者的心中,学校将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地组织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参与学校卫生和健康促进的相关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实践能力。学校一方面将利用升旗仪式、课间操、专题讲座、教职工大会等形式,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将组织全体师生进行系统的健康知识的学习。

5、加强信息沟通,形成共育氛围。学校将多形式地加强与社区、家庭进行卫生健康信息的交流与沟通,积极探索三位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形成共建、共管、共育的社会大环境。

朱集镇中心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自查报告 篇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总结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按照***局统一部署,我院认真对照文件,将我院可能产生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科室如:放射线、医疗污水处理系统、医疗垃圾暂存间及容易发生院内感染的手术室、处置室以及各门诊科室逐一进行自查,并对安全防火,防恐防盗工作也进行了专项检查,现将排查工作梳理如下:

一、防火防盗方面:

各楼层灭火器均在有效期内,所有监控运转正常,保安公安保人员24小时在岗。

二、放射源及污水处理方面

放射线机器运转正常,场所检测未有放射线辐射泄露情况,防护用品齐备,污水处理系统正常

三、院内感染方面:

1、部分科室锐器盒未按标准及时更换,存在交叉感染隐患

2、部分科室紫外线照射灯只做记录,灯管檫拭不及时,灰尘过多会影响紫外线空气消毒效果,容易导致院内感染发生。

3、医疗垃圾袋转运过程中封口签使用不规范,未起到封口作用,容易被人挑走医疗垃圾造成医疗垃圾外流。在这次排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对相关科室及责任人进行了现场处罚,并在排查过后全院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了专题整顿及培训。

朱集镇中心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自查报告 篇3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各驻宁单位:

风险隐患排查是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为全面掌握风险隐患情况,有效防范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确保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根据有关规定,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职责分工

㈠主要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重点突出、全面推进的原则,认真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通过排查,全面准确掌握风险隐患的种类、数量和状况,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和风险隐患台帐与电子数据库,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完善监控体系,建立协调配合,高效联动机制。

㈡工作重点。此次排查工作的重点是可能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隐患。具体是指对可能造成上述突发公共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或不稳定因素等进行普查登记、治理整改和统计汇总。

㈢职责分工。各乡、镇负责本行政区域风险隐患调查、登记、检查、监控工作,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是识别、排查、评估和整改、管理风险隐患的责任主体,负责本单位风险隐患的日常排查整改工作。

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分组,各牵头部门和有关单位分组如下:

1、自然灾害类:由县民政局牵头,县国土资源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气象局、县科技局参加。

2、事故灾难类:由县安监局牵头,县工业经济局、县公安局、县建设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国资公司、县环保局、县供销社、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县旅游局、县气象局、县电力局参加。

3、公共卫生事件类:由县卫生局牵头,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商务局、县工商局、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县食品药品监督局、县畜牧局参加。

4、社会安全事件类:由县政法委牵头,县公安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人事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建设局、县商务局、县国资公司、县环保局、县信访局、县人民银行、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参加。

二、实施步骤

㈠实施阶段(2007年8月至2007年10月)。

一是普查登记。采用资料分析、实地调查、勘察、走访、鼓励群众报告和听取专家意见等多种方式,动员各方面参与风险隐患普查工作,确保应查尽查,不留死角。逐一建立各类风险隐患档案,全面登记风险隐患类型、形成原因、确定依据、责任主体、上报单位以及应对各类风险隐患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等基本情况。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要对本单位的风险隐患进行登记建档,并将有关情况报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煤炭、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交能运输等重点高危行业尤其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工作进度,尽早完成普查登记工作。

二是分析评估。对各类风险隐患的成因,易发时间、地点及发生概率,可控性和紧急程度,可能造成的直接危害及次生危害,受其影响区域内其他风险隐患情况、多灾种耦合的可能性,需整改的内容、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及落实情况;应对该类风险隐患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储备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评估,确定风险隐患级别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是治理整改。边查边改,把治理整改工作贯穿于普查登记全过程。对可在短时期完成整改的,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风险隐患。短期内难以整改的,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和应对预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等,防范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一旦事件发生,能够反应迅速、妥善处置、减少损失。对问题较多、隐患严重、危险较大的,采取停产、停业整顿或停止使用等果断措施,防止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

四是统计汇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信息汇总和统计分析工作,建立健全各级各类风险隐患数据库,明确风险隐患集中的地区、行业、领域,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应利用大比例地图、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等绘制出直观可视的主要风险隐患分布图。

㈡总结检查阶段(2007年11月)。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对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认真总结分析、研究整改意见,并于11月10日前向县人民政府报送风险隐患排查工作进展情况,12月1日前报送普查工作总结。

三、有关要求

㈠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的领导,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组织精干人员专门负责风险隐患排查管理工作,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保障风险隐患排查监管所需经费。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没有按要求开展排查工作的,排查不全面彻底的,发现问题没有采取有力措施的,都要严肃追究责任;对因迟报、漏报、瞒报、谎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㈡加强日常监管,抓实基层工作。要依靠群众、依靠科技、依靠法律,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健全风险隐患监测网络。企业、学校、乡村、社区等基层单位是风险隐患排查的最前沿,各基层单位要加大科普宣教力度,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要根据各单位风险隐患的实际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制订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确保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㈢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信息报告通报制度,规范信息报告内容、时限、格式和责任等;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要求,做好风险隐患的统计汇总工作,并进行分析评估,提出治理整改的措施,有效控制次生、衍生事件风险。各乡镇要及时将影响范围跨行政区域的风险隐患信息上报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排查工作的实际,抓紧建立健全本行业风险隐患分级分类标准体系。要加强标准化研究,确保各级各类风险隐患数据资源能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上一篇:人体的呼吸练习题下一篇:罗阳小学美术学科建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