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提速,移动接收终端的技术不断更新,社会生活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手机网民高达8.17亿,加强运用网络新媒体更好地进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客观需求,是践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核心要求的重要实践。

一、网络新媒体定义及特点

网络新媒体是指相对于报刊、广播和电视等第一、第二、第三传统媒体而言的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第四媒体”,即新兴媒体,包括即时通讯、微博等2。网络新媒体依托网络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国家(地区)、群体的时空边界,改变了网络传播的传统模式,受众在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不断增强。网络新媒体的普及,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在网络新媒体高度普及化的大学生群体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是否能够真正培养出党和国家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网络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影响

运用好网络新媒体,不仅可以迅速融入大学生群体,在日常正面教育的同时,运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渗透教育,达到“暗处把脉,明处工作,主动引导,润物细无声”3的工作效果。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平台和途径。网络新媒体的普及,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增加、覆盖率大幅提升的同时,也相应降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成本,在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党的理论、政策和方针时,能够迅速地做出反应,并最大程度地进行传播,使受教育者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学习、理解和实践;在应对部分突发事件的时候,即时通讯工具的存在,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稳定局面,及时跟进工作,保障社会的平稳有序,提供了非常有效的途径。

三、网络新媒体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大学生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这中间由于网络的隐匿性,使得高校帮助大学生进行信息筛选的难度不断增加,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成熟,目前我国处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关键期,部分糟粕信息的无序传播会对大学生群体的三观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传统思政模式在教育模式上主要是两课教学和其它教育活动,在教育主体上主要依靠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队伍,在网络新媒体大发展的今天,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教师队伍的权威性,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传统两课教学以灌输教育为主,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近现代史等国本课程,大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集中学习,但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获取具有超时空性,大学生随时随地获取不同信息,青年大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反权威特征,对传统灌输的教育行为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使得两课效果下降。同时,由于知识获取的便利性,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权威性在大学生心里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

四、目前工作存在的不足

针对网络新媒体的飞速发展,高校的思政队伍对新媒体和大学生发展进行了及时、深入地理论研究,同时也进行了新媒体建设,各级各部门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号如雨后春竹般在网络上被建立。但同时,据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网络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态度并不完全是积极的。“部分大学生停留在被动关注、接收网络新媒体思政教育信息的阶段,偏向对思政网络平台内容、形式的批评;同时对于新媒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回避心理,且接受空间有限。”4运用网络新媒体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依然具有较大的挑战性,目前高校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问题。

(一)缺乏足够的专业化队伍和保障

运用网络新媒体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和熟练新媒体技能的人员来进行,但由于网络新媒体发展速度过快,高校专职从事网络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存在储备不足的现象。同时运行新媒体需要足够的资金、制度和资源保障。专项专人专款不足是思想政治网络新媒体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教育内容、形式无法完全贴合大学生发展需求

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存在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存在一定的回避或批评心态,内容过于空泛,与大学生个人发展成才结合不足;平台宣传内容设计过于平淡,无法吸引大学生注意力;甚至部分公众号更新较慢,成了“僵尸号”,渐渐被人遗忘;同类型公众号过多,无暇注意。这都是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单纯地进行宣传、教育和活动,无法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与大学生个人发展、成才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大学生切实的获得感不足。

(三)网络互动不足,议程设置效果不明显

网络新媒体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和互动性,同时交流主体之间的对等性可以有助于教育主客体之间敞开心扉进行有效交流,但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媒体平台这种互动性不足是很明显的。社交应用的属性决定了进入关系圈内进行分享的话题多是圈内热点或共同关注、感兴趣的话题,用户通过这些渠道能更快接触到正在发生的热点事件,通过社交应用对热点事件进行分享和讨论。在日常工作实践中,我们的网络互动工作显然不足,大学生们在讨论热点、具有争议的问题时,会倾向于回避辅导员,如屏蔽朋友圈或利用私密性强的群聊,使我们失去了在关键节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的机会。

五、应对策略

(一)加强新媒体平台运行建设管理

网络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保证技术的前沿性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技术基础,专业的网络运营人员是高校思政工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专业人员的存在要从技术上进行把关,保证平台运营的安全、平稳、有序,同时对内容的发布、扩散、循环进行整体的技术性把关监督。

(二)提升综合素养,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跨学科培训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具有复杂性,需要大量学科专业知识的有效支撑,针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闻传播学、教育心理学及社会学等诸多相关学科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培训,提升专业队伍的综合学科能力,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了解大学生所需,问题所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依据大学生群体特征进行解读、编辑,以大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和话语体系宣传出来,才能更好地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三)坚持服务育人,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服务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同时也要服务大学生学习工作,成长成才,应该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具有问题导向意识,根据问题不断与时俱进,积极革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同时又是教育的主体,要尊重大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走进生活世界,加强生命体验”5将思想政治工作真正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切实联结,以小见大,才能够将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实处,激发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达到知行合一。

六、总结

运用新媒体进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代对思政工作的必然要求,经济、社会、文化飞速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思政工作的“初心”,在此进程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成长成才,为党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断前进努力的方向。

摘要:运用网络新媒体进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形式,提升实效性的重要实践,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客观需求。目前利用新媒体进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影响与挑战并存,思政工作还存在一定可以改进的空间,如缺乏足够的专业化队伍和保障,教育内容无法完全贴合大学生发展需求,网络互动不足等问题。本文初步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应对思考,如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与保障,完善新媒体平台运行管理;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跨学科培训;服务育人,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等。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3/t20180305_70249.htm访问时间,2019-6-15。

[2] 张逸文,沈红兰.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考[J].时代教育,2017(23):95.

[3] 韩亚超,曾程.网络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信息的获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05-307.

[4] 马迎涛.新社交媒体应用对辅导员工作的意义和要求[J].时代教育,2015(11):139-140.

[5] 杨亚星.大学生对网络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态度探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1):25-29.

[6] 孙建青.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上一篇:论电气装置接地与电击防护下一篇:体育院校体育特色人才课程体系建设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