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初中美术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在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初中美术学科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美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引发广泛关注,如何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对初中美术“造型表现”进行系统的改革创新,成为美术教学改革背景下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一篇:初中美术论文

民间美术应用于初中美术教材的教学初探

摘要:民间美术是经过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之下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既是古人在追求美学智慧上的结晶,同时也是古人将中华文化与民间所见相融合的一种具有感召力的艺术。当前,我国初中美术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是一个关键阶段,因此初中美术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也就变得非常重要。然而,想要更好地将美术的艺术形式展现给学生,那么只是依靠课本中的美术艺术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充分结合我国的民间美术,才能充分地将美术的各种美与艺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才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艺术的美,才能更好地学习美术,理解美术。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民间美术融入初中美术教学的意义,以及如何更好地将民间美术融入到初中美术教学中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间美术;初中美术教学;融合

引言

如果说在小学阶段是学生发现美的基础阶段,那么在初中阶段就是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的关键阶段。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意识逐渐成型的阶段,也是学生对于美学认知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美术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可以在美术学习中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美学认知和美学发展意识,因而初中美术教学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然而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认知,那么就一定要从美术最根源的地方学习,也就是民间美术。只有将民间美术充分融合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才能真正地从生活中发展美、感受美、学习美,才能达到真正的美术学习的意义。

一、民间美术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首先,民间美术内容的定位问题。纵观民间美术在初中美术教材中的应用,其作为独立章节或者比较大篇幅来介绍的还是以原汁原味的民间美术表现形式为主,将民间美术内容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亦或是将其应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的章节相对来说是占版面比较少的。这就说明我们的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虽然已经意识到只有将民间美术内容与我们现代生活相接轨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但是在教材内容的呈现上来说,这一点表现得并不十分明显,民间美术内容只是作为其中很小的一个元素存在其中,对于民间美术内容的定位问题是需要我们慎重思考的。

其次,民间美术内容的构成要素问题。初中美术教材对于民间美术内容的涉及绝大多数是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以及与其相关的文字介绍,这样一来不免单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降低。应从不同的角度介绍民间美术,使学生能够真正处在被民间美术内容包围的氛围中,而不仅仅是认得某幅剪纸、某件泥塑作品。

二、民间美术在初中美术教材中的应用

1.民间美术在初中美术教材中的渗透。不论是作为立足国家视角编写的教材还是地方教材,不可能对每个地区的民间美术或各个种类的民间美术都能有所涉及,即便再精挑细选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很难做到在某一课或某一章节中将其全部囊括在内。因此,在“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和“造型·表现”四大学习领域中的渗透就变得十分重要,即让学生们在不同的学习领域中都能感受到民间美术的魅力,感受到民间美术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能够为我们所用的,并不是只能在美术馆或者博物馆才能见到的古董,又在无形中发掘了学生将民间美术元素应用于欣赏、设计、探索等学习领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基于民间美术素养的创新能力,更能够接近民间美术与学生课堂学习的距离。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读书、爱书的情节》第2课《手工书设计》旨在让同学们通过纯手工的方式制作书籍,感受古今中外书籍装帧形式带来的审美体验,启迪学生的思考与创意。在手工书的制作方法内容讲解中就涉及了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用以凸显手工书的独特魅力——整本书的造型是取自闽南古厝的侧影,当书完全打开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座完整的闽南古民居的轮廓,内页的装帧同样是采用了一些当地的民间美术元素,如镂空窗花、古厝红砖墙等。在题材与内容的选用上烘托了怀旧气氛,使整本书的设计独具匠心,凸显一份韵味,使人们体会到作者那一份浓浓的乡情,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们传达了一种对于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珍惜与热爱,愈是传统的东西愈发能够凸显我们传统文化的韵味,而这与现代设计并不相悖,反而使其更具特色。

2.与时代接轨,贴近生活。教材中民间美术的内容不能总是局限在对传统民间美术的介绍上,还要强调其实用价值、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特点,不管是对于设计方面,还是对民间美术文化的深层次挖掘,都是有所帮助的。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择既美观又实用的作品,引导学生把美术作品与美化生活联系起来。如果还是仅仅停留在保存原有的民间艺术形态,没有与现代科技、设计等相结合,进而改良成能为当下人们生活所用的东西,对于民间美术的传承来说是很难发展下去的。对于现在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的中学生来说,也很难符合他们的审美需求,对于民间美术甚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是不利的。如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装点我的居室》(“造型·表现”)活动一,通过让同学们欣赏不同居室的装饰风格特点以及居室中张挂的不同美术作品,以期分析自己的居室适宜挂什么类型的美术作品。其中最独特的一幅图展现的就是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居室,在陕北特有的民居建筑——窑洞内贴满了库淑兰栩栩如生的彩色剪纸作品,放眼望去,天花板上、四周的墙壁上满满的都是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也称得上是一处值得欣赏的风景了。教材用我们生活中的场景——库淑兰满屋的剪纸作品告诉我们,民间剪纸同样可以作为装点居室的元素,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让我们体会到民间剪纸那份独具的震撼与美丽。

3.适当选取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美术表现形式。教材中的民间美术内容应当多吸收一些具有地域性、民族特色的作品,突出表现本地区的文化艺术特征。这些作品是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遍布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一来这些作品与学生的生活有所关联,可以接近学生与民间美术的距离;二来学生们能够对本地区的一些特有风俗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三来学生们通过学习也更容易将这些特有的民间美术表现形式传承下去。

4.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编排教材中的民间美术内容。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首要的、最高的规律。”由七年级到九年级,在欣赏民间美術作品、设计制作民间美术作品或将民间美术内容与某一学习领域结合等方面的安排上难度要成阶梯状依次递加,在不同的阶段设置不同的民间美术内容,以适应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需要。对于学习活动的安排也要遵循这一规律,从欣赏感知到深入了解,再到真正体验探索,始终沿着这一脉络发展,引导学生真正全面地了解民间美术。

要通过民间美术的不同表现形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将其传承发扬下去,而不仅仅是学会剪纸、泥塑等某一门技能。这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文化,是别的国家无可比拟的,是我们所应真正珍惜并为之付出努力传承下去的民族瑰宝。

不论是对于文献资料的梳理还是观点、建议的提出方面,都还不够成熟,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实践教学中去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少卿. 浅谈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5, 000(006):P.21-21.

作者:金兰

第二篇:如何将民间美术引入初中美术课堂

摘要:民间美术是民族艺术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文化品位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接触这种艺术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自己民族的热爱。

关键词:民间美术传统民族艺术初中美术课堂

再高雅的艺术形式,其最初起源大多源于民间,民间艺术拥有无穷的魅力,包含中国千百年来最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不仅是他们崇高的艺术理想,更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民俗生活的真实写照。其表现形式十分丰富,不拘泥于特定内容,取材广泛,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民间美术艺术在认识自然、生活等方面有独到的理解形式。将民间美术艺术引入初中美术课堂,对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唤醒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美的意识皆有积极作用,那么,如何将民间美术真正引入初中美术課堂呢?笔者就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

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要使学生感受到这种艺术的魅力,教学者自身必须对其有所感悟,才能影响学生。民间美术中蕴藏我国底层劳动人民的坚韧不屈、勤劳勇敢、乐观向上等优秀品格,同时,我们能从中体会到这片繁衍了中华民族血脉的土地的温度与情怀。华夏儿女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与艺术无疑是最具有民族性的,这种民族性能够激发出每一位华夏儿女心中的激情,对促进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责任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其具体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可以在教室的墙上、校园的宣传栏中设置民间美术赏析版块,也可以在美术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等先进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播放民间艺术家的美术作品与相关纪录片。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上进行这些活动需要注意控制时间,在展示的同时要向学生讲解,让学生得以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二、善于发现当地优秀民间美术作品

不同区域的民间美术有不同的特点,因为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内生活的人民可能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民间美术正是各地风俗的一种艺术表现。初中美术教学工作者在利用民间美术进行美术教学时,应当注意发现本土的艺术作品,带领学生领略这些作品的魅力。笔者归纳出了以下两类可供挖掘的美术作品形式:其一,以建筑为主要艺术载体的人文景观形式。我国的传统建筑往往包含着丰富的艺术内容,如各色园林、陵墓、亭台楼阁等,许多建筑上精美的木雕、华丽的壁画,都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丰富素材。其二,充满魅力与诗意的自然景物,中国古代许多名胜皆有文人墨客的题词,景物加上这些文学作品便可以成为丰富的艺术宝藏,引导学生感悟这些景物的美,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方法。

对本土民间美术的作品探索,还可以从古老手艺的传承人入手,寻找当地民间艺术家,如果有机会可以请他们为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手艺传承与发展,让学生与民间艺术家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从而大大缩短学生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深入体会传统艺术的创作过程,从新视角发现其美丽之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

1.要让学生体会美术的美,除了让学生欣赏优秀的作品外,还应该让学生自己发现美丽的作品。如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美丽的作品,让学生利用影像、照片等形式搜集具有本土特色的民间美术作品,在寻找这些乡土艺术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了解相关知识,体悟作品内涵。由于民间美术教学的主要形式是通过视觉欣赏,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将学生寻找到的美丽作品进行集中展示,让学生之间自主交流,从而分享各自心得,提高审美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起到引导作用,从大方向上指引学生。

2.开展课外活动,不让美术课堂仅局限于课内,让学生在游览的过程中感受乡土美术作品的魅力。亲身体会与看图片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亲身体会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灵感。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并且将自身的感悟记录下来,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欣赏的能力,以探究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发现民间美术的美。

3.除了向学生讲解外,还要注意让其进行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营造实践创作的良好氛围。由于民间美术是一种流传在广大群众之间的艺术形式,因此,其对表现技法的要求并没有专业美术作品高。学生进行模仿或创作的难度并不大,美术教学者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让学生在动手创作的过程中加深对这种艺术形式的理解,提高初中美术的教学成效。

总而言之,将民间美术引入美术课堂之路还很长,需要每一位美术教学者不断努力,利用自己的智慧,使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被中学生接受、欣赏。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大有裨益。作为美术教学者,笔者期望社会各界人士与美术教育工作者都能对此多加关注,从而共同努力,用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感染每一位中学生。

参考文献

[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2]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

[3]张黎明,马鹰.浅论先行组织者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美术教育,2003(03).

[4]邵燕楠,刘衍玲.美国艺术教育历史述略[J].中国美术教育,1999(06).

[5]龚晓天.论作品形式因素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J].九江师专学报,2008(04).

作者:赵文君

第三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造型表现”教学对策

【摘要】在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初中美术学科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美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引发广泛关注,如何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对初中美术“造型表现”进行系统的改革创新,成为美术教学改革背景下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美术学科教学实际情况,针对美术核心素养指引下初中美术“造型表现”教学改革措施进行了系统的探究,旨在能对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行针对性的锻炼,有效促进初中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优化。

【关键词】初中美术 教育教学 学科素养

初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不仅从对学生美术技法的强化训练角度得到体现,也能从学生自我感知、自我发展方面表现出来,是学生在对美术学科知识进行长期学习和系统探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科综合素养。在全面促进美术学科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结合初中美术“造型表现”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面向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积极对初中美术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能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对相关课程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深入探索,有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

一、初中美术“造型表现”教学中核心素养的体现

在初中美术“造型表现”板块的教学中,蕴含一定的美术核心素养要素,教师在教学中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分析,能有效促进美术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能在有效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实施合理化的培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

其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美术功底协调能力。初中美术教师在开展“造型表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美术自由表现力的培养和强化,重点对学生情感认知作出积极的引导,使学生能通过美术创作方面多种素材的融合应用,对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艺术创造力进行有效的锻炼,从而巩固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能力,显著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综合效果,促进学生美术综合素质的合理化培养[1]。

其二,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自我感知力。在开展美术“造型表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促进课堂教学活动向外部延伸,能借助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教学素材等对美术课程中的“造型表现”进行自主探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从不同的角度重新了解美术和认识美术,对生活中的艺术美产生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美术创作方面的自我感知力和自我表现力,使学生在自我感知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美术创作风格,使学生在创作中能更好地将美术作品的意境和魅力准确地传达出来。

其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自信心。在初中美术教师对“造型表现”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创作环境,提高课堂表现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实践中,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完成教师布置的美术学习任务,激活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参与美术创作的自信心得到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提高美术教学有效性,确保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针对性的锻炼[2]。

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造型表现”教学改革的措施

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涉及到美术表现、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创意实践与文化理解方面的内容,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初中美术教师在组织开展“造型表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结合教材的主要内容对“造型表现”教学措施进行设计和规划,探索教学方法的全面创新,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有效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学习。

(一)创设教学情境,增强“造型表现”教学趣味性

兴趣是引导学生对美术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的最好老师,按照美术核心素养的理念要求初中美术教师在开展“造型表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美术知识进行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感受到探索“造型表现”方面美术内容的乐趣,能按照教材内容与教师的引导主动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强化自身美术学习效果,对自身美术学习方面的核心素养实施针对性的锻炼,切实保障初中生的美术学科素养得到不断提升[3]。

例如在结合七年级美术“造型表现”板块“鸟语花香”课程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对学生的审美判断力进行有效的锻炼,在教学组织活动中就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展示自然界鸟语花香的情境,引导学生对自然界鸟语花香的景色进行赏析,感受自然界的生态和谐美感,体会自然生命的魅力。以此为基础,教师让學生在造型表现方面,结合自己对自然界鸟语花香的美感进行创作,尝试将自己在情境学习方面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到创作实践中,表达自己对鸟语花香美的理解和认识,传递自己的美学思想。在此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师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构建趣味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造型表现”板块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对自身审美判断力和创意实践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有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为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系统探究创造良好的条件[4]。

(二)设计实践操作,凸显“造型表现”教学互动性

在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中,关于“造型表现”板块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可以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实践操作的平台,使学生对于“造型表现”的探索能体现出学习互动性,能显著提升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关于“造型表现”方面的具体内容,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尽量设计能促进学生互动交流的教学活动,凸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操作中对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加以培养,有效对初中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实施针对性的锻炼[5]。

例如在八年级美术“造型表现”板块“水彩画小品创作”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设计实践操作类型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感知水彩画创作的特点和规律,能对美术知识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从理论层面讲解水彩画与油画、中国水墨画的明显区别,然后重点对水彩画的创作特点、创作技巧等进行分析,指导学生掌握水彩画创作的主要技法,可以结合水彩画中云彩的绘画导入干画法和湿画法方面的不同创作手段,让学生对水彩画小品创作方面远景、近景、中景等景物描写的特点形成深入理解,从而结合不同创作技巧的应用,促进创作质量的提升。以此为基础,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思想进行水彩画创作,可以融入不同的创作情感和主题思想,将所学知识融入到水彩画创作实践中,通过实践操作表达自己对美学艺术的看法和对创作主题思想的理解和认识等,有效增强学生的水彩画创作质量,在教学实践中对初中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实施针对性的锻炼,有效增强初中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水平[6]。

(三)开发设计实践,强化“造型表现”教学丰富性

在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中,重点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和创新,从开发社会实践活动的角度对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进行训练,能够丰富“造型表现”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在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造型表现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探究,从而提高美术教学有效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施合理化的培养。

例如在九年级美术“造型表现”板块“发现不一样的美”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嘗试开发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的应用,通过手机中的摄影功能或者使用专门的摄像机去记录、捕捉和发现生活中的美,掌握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线条位置的变化,如何在摄影中产生美感,对生活中的美产生深入的理解和认识[7]。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锻炼,有助于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高效化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美术学科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有意识地针对初中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教学改革进行系统的探究,能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加以培养,有效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针对性训练,从而使教学活动的开展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有效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系统探究。鉴于此,新时期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要重点针对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渗透进行探究,指导“造型表现”教学活动的全面优化创新,确保在教学实践中能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训练,切实保障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徐辉.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1,36(10):160-161.

[2]陈丹丹.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美术“造型表现”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25(1):127-128.

[3]席宏光.初中美术模块化教学策略——以“造型·表现”领域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33(23):115-117.

[4]张议匀.学生创意的评价标准研究——以初中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为例[J].美术文献,2020,16(11):92-95.

[5]李婷.结合综合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提升学生造型及表现能力[J].新智慧,2020,35(30):55-56.

[6]刘平.初中美术造型与表现之高效教学策略例谈——以八年级美术《以刀代笔》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26(4):137-138.

[7]宋欣悦.浅析初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大众文艺,2018,12(9):185-186.

作者:蔡锦灯

第四篇:美术语言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摘 要: 美术语言是美术教育的基本功,要提高美术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就必须用美术语言进行美术教育。

关键词: 美术语言 初中美术教育 运用

语言者,无形之图画;图画者,无声之语言。心有所发,语之言之,再者歌之咏之,还不尽意的话,则手舞之,足蹈之。所以,广义来说,一切信息的载体都可称之为语言。对于美术语言的界定,《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是这样解释的:“美术语言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美术语言是美术教育的基础,无数的优秀作品都是美术语言的基本构成因素与美术语言的基本原理在画面上的再现形态。因此,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牢固掌握美术语言。

我国大部分的中学美术教师都能够积极地把美术语言引入到教学当中,相信美术语言对于美术教学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可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些美术教师在美术语言教学方面的观念比较陈旧。从教学目标来看,还有一些教师不能够深刻地认识美术本体价值,从教学方法上看,很多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没有兴趣探索各个课型的美术语言教学方法,美术课流于一般地讲完主题,自己画的模式。从学生作品评价上看,多数评价都流于形式,缺少实效性的评价,美术语言的教学评价也就无从谈起。

中学美术语言教学的实施相对落后。从教科书方面来看,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现在各学年段的美术语言教学还没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内容体系,更有很多美术教师下大力气搞综合课,加入很多非美术因素,使得美术本体势微。而从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来讲,各种课型的美术语言教学的案例开发比较滞后,阻碍了美术教学的顺利开展。

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下的美术课,过于花里胡哨,繁琐花哨的活动环节占用了大部分时间,教师过多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实践练习,学生很少有时间在美术课堂上进行美术语言的实践,因而就很难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价值观等产生比较良好的后续影响。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改进教学方法就可以了,关键是教学观念的问题。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重点培养中学生的美术语言思维。中学美术教师必须对新课标的内涵重新进行解读,从而提高对美术本体知识的认识。相应地,美术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勤于思考,不断学习,完善知识体系,勇于实践,把美术语言贯穿在每一节课堂中,从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美术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有效学习美术课中的美术语言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及生活当中有效地运用美术语言知识,从而学以致用。

其次,重视中学美术语言教学的系统性及有效的评价。赫伯·里德对美术课业曾经有这样一种论述:“在幼儿阶段,这些活动可以称为‘游戏’活动,在小学阶段称为设计,在中学阶段合而为建设性课业。”中学美术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相互衔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认识到学生掌握相应的美术语言知识要经过一个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要把美术语言教学的目标当做显性的目标纳入到相应的目标维度,教师可以运用各种评价方式,引导中学生使用相应的美术对某些美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有效巩固其所掌握的美术语言知识。

再次,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美术教师必须在明确相应的教学内容前提下尝试把美术语言和文化主题进行巧妙的联系,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感受人文性的同时,学习到相应的美术知识。此外,教师还要尽量让学生对接触一些具有现代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从而体会美术语言的丰富性,感受美术本体的艺术魅力。美术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及学习当中运用学到的美术语言,有效引导学生利用实践、观察、研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运用去发现美术知识、获得知识,最终解决相应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美术语言的热情,更可以积极地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如王国维所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美术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利用美术语言,促进美术教育。即使不能创作出传世之做,也能帮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效熏陶其情操。

作者:李苏

第五篇:如何实现初中美术教学与民间美术的结合

摘 要: 美术的组成部分很多,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民间工艺美术是其重要项目。民间美术在我国有悠久历史,是几千年来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因此,民间工艺美术史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对民间美术的重视不够,需要转变教学模式,加大民间美术在课本中所占比例。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学 民间美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实现初中美术教学与民间美术结合的背景

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成果,是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体现。我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其特殊的民间美术表现方式,组成了我国丰富的绚烂的文化。民间美术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绘画、雕塑、手工艺品,甚至是一些风俗,生活习惯、方式都可以成为民间美术文化的表现载体。

二、民间美术引进课堂的必要性

民间美术隶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重视,当然也受到政府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和家长对数理化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视,对于艺术的学习大多数人持不支持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也分散了对艺术学科的重视,文化没有传承,民间美术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淡化甚至消亡。一旦被列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就意味着改文化面临消亡危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需要保护、传承和发展,因此,要从学生抓起,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在美术教学中增加民间美术的内容是有其必要性的。

三、民间美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民间美术与美术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有很多,因为承载美术的载体有很多,在初中教学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剪纸、拓印、雕刻、泥塑、手工编织等方式学习美术,这些项目比较适合中学生,比较容易学习。在教学中,小学生因为年纪和生活阅历的关系,美术学习主要以实践课为主,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高中的美术课不是主要课程,一般学校不会安排太多课程及作业,主要以欣赏为主;而初中美术处于小学与高中之间,学生也随年龄增长,思维方式跟着变化,在中考压力下,美术课时不多,欣赏课与实践课占据同样比例,中学生比较好动,更喜欢动手制作。剪纸是一项比较细致的作业,剪纸过程中不小心就会造成失误,剪纸作品就是残破的;雕刻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通过雕刻,锻炼学生对事物尺度把握的能力,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培养对美的鉴赏能力。

四、民间美术引进课堂对学生的意义

将民间美术引进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是初中美术教学模式的一种转变,这是另一种学习的方式,初中生处于比较叛逆好玩的阶段,传统的美术教学有太多理论知识,课堂教学比较枯燥沉闷,这种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学习,完成一幅美丽作品的方式,会使学生充满成就感和增强自信心,吸引学生继续学习,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在玩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学习民间美术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通过不同色彩、零件的组合,创作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这种教学方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现在的学习压力很大,通过美术课的调节,可以缓解一部分的学习压力,放松心情,让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热爱生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五、如何将民间美术引入初中美术教学

1.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民间美术关于手工制作的方面,难度差异较大;对于一些难度大、制作复杂的内容,以鉴赏为主,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及审美价值,增加对民间美术知识的积累,加强对本土文化的认知感、认同感;相对容易的内容,在课文活动中安排学生学习制作,掌握基本的技艺和方法;相对简单容易的内容,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学习,同时成立专门的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对于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在制作过程中找到乐趣,从而找到学习的乐趣所在。

2.专题讲学,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

在美术学习中,鉴赏课占有很大比重,通俗来说,鉴赏课主要是知识的学习,让学生通过感悟、思考等对美术进行认识,对民间美术进行认识。在鉴赏作品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种类、特色:我国有56个民族,各个名族有其特有的风俗人情,形成了我国各具特色的美术种类。在鉴赏时,要先了解作品的类型,了解其一般特征,初步掌握关于民间美术的知识。

(2)实用性:民间美术的创作题材源于生活,因此其作品大多是与生活有关的实用物品;造型简单,古朴,具有强烈的装饰性。采用常见的材料,制作的技术相对简单,但是实用性很强。

(3)作品特性:民间美术作品的作者大多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们在劳动之余,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一件件工艺品或者其他作品表现出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质朴、率真、随意。

(4)寓意象征:劳动人民的生活是热烈而丰富的,他们性格直爽,反映在作品上是一种热烈的色调,夸张的造型。受民风民俗的影响,这些作品大部分都有特殊的含义与象征。

通过这些方面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初步鉴赏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吉祥图案等。

3.社会实践,贴近了解民间美术文化。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选择合适的实践类型,自主地接近生活,接近社会。老师可以让学生寻找那些隐藏在民间的民间艺人,观察及学习他们的工作状态及制作技艺,亲身体会创作,感受中国民间美术的美,使学生对民间美术产生兴趣,迫切想要学习,这样,民间美术的技艺也能得以传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手工艺制作大赛、参观博物馆等,了解我国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

总之,将民间美术带入初中美术教学课堂,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又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贾洁

上一篇:大班教师论文下一篇:财务管理信息化论文